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教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2024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与能源(第13节)能源的种类与作用太阳能的利用节约能源的方法2. 第二章:生物与环境(第46节)生物与环境的相互关系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环境保护的意义与措施3. 第三章:光的奥秘(第79节)光的传播镜子与透镜光的色散与混合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了解各种能源的特点、应用及节约方法;掌握生物与环境的关系,理解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掌握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基本现象,了解光的色散与混合原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观察、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珍惜能源、保护环境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科学知识的探索兴趣,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源的种类及其应用;生物与环境的关系;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教学重点:节约能源的方法与措施;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与环境保护;光的色散与混合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实物等;实验器材:镜子、透镜、光源等。
2. 学具:学生分组实验所需的器材;课堂练习册、笔记本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生活中的能源使用实例,引导学生关注能源问题;以生态环境图片、新闻报道等形式,引发学生对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思考;以光学现象为例,让学生观察、体验光的传播、反射、折射等现象。
2. 例题讲解:针对教材中的重点、难点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结合实际生活,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3. 随堂练习:设计具有针对性和实用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及时反馈,解答学生疑问,提高课堂效果。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教学重点、难点;关键概念、原理;例题解答步骤。
2. 板书布局:左侧:教学内容;右侧:实例、图示、练习题。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选择、填空、简答等形式的习题;结合生活实际的案例分析题。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三节《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3课。
本课从遗传变异的视角研究植物亲代与子代的不同,正因为遗传变异普遍存在,使得植物既有共同特征又各不相同,多样性与共同性相统一。
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聚焦,同一种植物的不同个体之间以及具有亲缘关系的同一种植物的亲代与后代,后代之间的相同与不同。
第二部分——探索,比较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第三部分——研讨,引领学生关注科学与人类生活的联系,体会科学技术改善着人类生活。
第四部分——拓展,通过搜集和交流遗传学家孟德尔的资料,使学生感受科学家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丰富认知,开阔视野。
学生分析:通过对校园生物的调查,学生已经认识到同是植物,有的高大,有的矮小,有的生活在土壤中,有的生活在水塘里。
植物根据外部形态等特征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六年级的学生对植物并不陌生,但他们并没有认真细致地研究过植物,因此当观察和比较植物的异同点时可以采用小组合作交流的形式,引导学生进一步体会种群内生物的多样性。
二、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后代与亲代存在着相同与不同。
2.亲代与后代相似的现象叫作遗传。
3.亲代与后代间及后代之间存在差异的现象叫作变异。
4.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2.能运用查阅资料的方法,了解孟德尔及其关于遗传变异的研究。
科学态度目标能基于观察到的现象客观描述植物亲代与后代的异同。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植物的遗传变异现象与人类生活的联系。
三、学习重点:知道变异使得植物多种多样。
四、学习难点:能运用观察与比较的方法,发现植物后代与亲代的异同。
五、教学准备:植物标本、图片、植物异同记录表、孟德尔的相关资料、教学课件。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4小苏打和白醋变化》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2.4小苏打和白醋变化》教案一. 教材分析《小苏打和白醋变化》这一节的内容,主要让学生通过实验和观察,了解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的原理和现象。
教材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这一节的实验,让学生初步了解物质的化学性质,为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对物质的化学性质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实验操作和观察时,可能存在细致程度不够、观察不全面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细致观察实验现象,全面理解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的原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的原理和现象,初步认识物质的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验和观察,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小苏打和白醋反应的原理和现象。
2.难点:物质的化学性质的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实验法、观察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
以实验为主线,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讨论法,让学生充分发表自己的见解,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实验器材:小苏打、白醋、实验杯、实验试管、滴管等。
2.实验药品:小苏打、白醋。
3.教学课件:实验过程的动画、图片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讲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小苏打和白醋变化。
引导学生思考:大家知道小苏打和白醋有什么特点吗?它们会发生什么变化呢?2.呈现(5分钟)教师展示实验药品和器材,向学生介绍实验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然后,教师进行实验演示,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亲自动手操作,观察实验现象。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巩固(5分钟)教师提问:大家观察到了什么现象?谁能解释一下这个现象的原因?引导学生回顾实验过程,巩固所学知识。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1课《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案一. 教材分析《校园生物大搜索》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观察和调查,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教材内容主要包括校园生物的调查方法、生物的特征等。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调查能力,对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在进行调查时,可能会存在方法不当、观察不仔细等问题。
因此,在教学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
2.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3.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培养学生对生物的兴趣和保护意识。
2.难点: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提高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了解它们的特点。
2.调查法: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对校园内的生物进行调查。
3.讨论法:让学生通过讨论,分享自己的观察和调查结果,培养合作意识。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校园生物调查表,用于引导学生进行调查。
2.准备相关资料,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
3.准备黑板,用于板书重点内容。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校园内有哪些生物吗?它们有什么特点?从而激发学生的兴趣,导入新课。
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校园内常见的生物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说出它们的特点。
同时,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生活环境,了解生物的生活习性。
3.操练(10分钟)教师发放校园生物调查表,让学生分组进行调查。
调查内容包括生物的名称、特点、生活环境等。
在调查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调查方法,如有序观察、记录等。
4.巩固(5分钟)教师邀请学生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其他学生认真倾听,共同总结校园内的生物种类和特点。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教案(精编版,共7课)(2022新版)
第二单元生物的多样性1. 校园生物大搜索【教学目标】[科学知识目标]知道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2.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3.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
2.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3.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难点]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教学准备】[学生]放大镜、照相设备、小铲子、记录本、笔等观察记录材料和工具。
[教师]有关校园生物的资料、教学课件。
【教学过程】一、聚焦1.引入:(教学提示:出示本课教材上各种生物的图片。
)大家认识这些生物吗?(预设:喜鹊、蝗虫、蚊子、麻雀、蜻蜓、蝴蝶、狗尾草、瓢虫、蟋蟀、蚯蚓、苍蝇、燕子、蚜虫、蚂蚁、梧桐树。
)看完了这些图片,大家有什么感受?(预设:地球上的生物种类繁多。
)2.谈话:生物种类繁多说明生物具有多样性,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命的丰富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作为地球生命存在的基础,生物的多样性有哪些表现?与我们有哪些联系?对它的研究有何意义?本单元“生物的多样性”将为大家一一解答。
3.过渡:地球上的动物和植物种类繁多,我们不可能进行全方位的探究。
而我们所处的校园也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我们可以从校园里认识生物的多样性,以小见大。
大家知道校园里有多少种植物、多少种动物吗?(预设:不知道。
)想要了解校园内的生物种类,我们应该怎么做?(预设:做一些观察和记录来统计生物种类。
)4.揭题:为了更详尽地了解校园生物的种类,我们今天就要进行一次校园生物大搜索。
(板书:校园生物大搜索)[设计意图]通过展示校园(或田野)中常见的不同生物的图片,激发学生探索校园生物的兴趣,同时将问题聚焦到学生每天学习生活的校园,引发学生对校园生物多样性的关注,顺势揭示了本课研究的主题。
新教科版2022-202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
新教科版2022-202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一. 教材分析《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这一课旨在让学生通过实践活动,了解生物在校园中的分布情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教材以校园为背景,让学生从身边的生物入手,通过观察、记录、分析等方法,制作出生物分布图,从而提高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能力和实践能力,对于身边的生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在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面,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帮助他们掌握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生物在校园中的分布情况,学会制作生物分布图。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生物分布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生物的热爱,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掌握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记录、分析生物分布的能力。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以校园为背景,引导学生从身边的生物入手,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实践教学法: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生物分布图,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小组合作教学法: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记录、分析,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提前在校园中选取合适的观察地点,准备好观察工具(如望远镜、笔记本等)。
2.学生准备:每人准备一个笔记本,用于记录观察到的生物信息。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回顾已学的生物学知识,引导学生思考生物在校园中的分布情况。
2.呈现(10分钟)教师向学生介绍生物分布图的概念,并展示一些典型的生物分布图,让学生初步了解生物分布图的制作方法。
3.操练(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分组前往观察地点,引导学生观察身边的生物,并记录下生物的名称、数量、生活环境等信息。
4.巩固(10分钟)教师学生回到教室,让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生物信息,并讨论如何将这些信息整理成生物分布图。
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4、混合实验。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
5、【多媒体演示】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怎样观察的更清晰?
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
三、验证产生气体:
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等)
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
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
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
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
多媒体课件、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
教学方法:
1、推测物体的形状结构是否能改变。
2、了解不同的物体产生不同变化的原因。
新教科版2022-202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
新教科版2022-2023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形形色色的植物》教案一. 教材分析《形形色色的植物》这一单元旨在让学生了解不同种类的植物,包括被子植物、裸子植物、蕨类植物和苔藓植物等,并引导学生认识植物的主要特征,如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等。
通过学习,学生能够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认识常见的植物,并了解植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物知识基础,对植物有初步的认识。
但在分类植物方面,部分学生可能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在导入新课时,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他们观察身边的植物,发现植物的多样性。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提高学生的探究意识。
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保护生态环境的观念,增强学生对植物的尊重和爱护。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主要特征,掌握植物分类的方法。
2.难点:植物分类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生动有趣的情境,引导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观察法:学生观察不同种类的植物,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思考的能力。
3.实践操作法:引导学生亲自动手操作,进行植物分类实验,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具:植物标本、图片、PPT等。
2.学具:笔记本、笔、实验器材等。
七. 教学过程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发现植物的多样性。
提问:“你们知道这些植物都属于哪一类植物吗?”学生回答后,教师总结,引出本课课题。
呈现(10分钟)1.教师简要介绍植物的分类方法,展示各类植物的标本或图片。
2.学生观察各类植物的标本或图片,了解植物的主要特征。
操练(15分钟)1.教师发放实验材料,引导学生进行植物分类实验。
2.学生按照教师指导的方法,进行植物分类操作。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
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全册科学教案〔完整版〕六年级下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微小世界一、放大镜【教学目标】科学概念1、放大镜是凸透镜,凸透镜具有放大物体图像的功能,用放大镜观察物体能看到更多的细节。
2、放大镜广泛应用在人们生活生产的许多方面。
3、放大镜镜片的特点是透明和中间较厚〔凸起〕。
过程与方法1、正确用放大镜观察物体。
2、比拟用肉眼观察和用放大镜观察的不同。
情感态度价值观1、理解使用放大镜观察的意义。
2、增强用放大镜观察身边世界的兴趣。
3、认识到从肉眼观察到创造放大镜是人类的一大进步。
【教学重点】能正确使用放大镜观察物体的细微局部【教学难点】放大镜是“凸〞“透〞镜【教学准备】分组实验器材:放大镜、科学书或报纸上的照片、计算机或电视机屏幕。
柱形、球形的透明器皿、塑料薄膜、铁丝、普通玻璃片、平面镜片、水。
教师演示:不同放大倍数的放大镜、图片【教学过程】一、为什么要用放大镜观察 1、导入:师出示放大镜:“看,这是什么?〞〔生:放大镜〕放大镜大家很熟悉,能否替放大镜来介绍一下自己——《我是放大镜》。
可以从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三个方面展开。
2、讨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作用、用途。
3、展示交流:放大镜的构造——镜架、镜片〔如果学生能说出凸透镜也可以〕放大镜的作用——放大物体的像〔可能学生会说“把物体放大〞,提醒学生物体并未变大〕放大镜的用途——我们用放大镜观察校园里的生物、实验中在老师指导下观察花、昆虫等。
它是视力不佳者的助视器,还适用于电子产品检验、线路板检验、集邮者欣赏鉴定邮票、珠宝商鉴定珠宝、公安人员用它观察指纹毛发纤维等、农技人员用它观察花蕊进行人工授粉等、制作微型工艺品的工匠工作时使用?? 4、让学生尽量充分地例举使用领域,交流后填写第2页的网状图。
二、放大镜下的新发现1、师:谁给大家演示一下放大镜的正确使用方法?请学生演示放大镜的使用方法。
师讲解正确使用放大镜的两种方法:目、镜、物三者,目不动,镜动或物动。
新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案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 我们身边的物质2 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3 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4 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5 铁生锈了6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7 控制铁生锈的速度8 物质变化与我们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教学过程】: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
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三、让物质发生变化: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教科版
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教案教科版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世界是由(物质)构成的,所有的物质都在不停地运动。
我们能直接或间接观察到的实际存在的东西都是(物质)。
其变化是有规律的,是可以被认识的。
2.物质的变化各不相同,有快有慢,有些变化只改变了物质的状态、形状、大小等,没有产生新的不同于原来的物质,我们把这类变化称为(物理变化),有些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把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称为(化学变化)我们周围世界物质的变化一般分成两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伴随的现象很多,最重要的特征是(产生新的物质)。
4.蜡烛变成蜡烛油是(物理变化),油燃烧了变成气体是(化学变化)。
5.白糖熔化是由(物理变化),在熔化后变黄、变黑,有焦味是(化学变化)。
6.建筑用的水泥,包含一系列复杂的(物理、化学)变化。
7.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如(铁丝变弯)、(易拉罐压扁)、(糖在水里溶解)、(折纸)、(水结冰)、(加热水)、(豆子和沙子混合)等。
8.我们可以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9.物质发生(化学变化)过程,往往伴随产生种种现象,如(发光发热)、(产生气体)、(改变颜色)、(产生沉淀物)等。
10.在日常生活中,许多的物质变化属于化学变化如,(淀粉遇到碘酒变成蓝色)、(铁生锈)、(小苏打和白醋混合)、(硫酸铜溶液与铁钉的反应)、(蜡烛燃烧)、(白糖加热)、(煤和石油的燃烧)、(美丽的烟花)、(制作柠檬汽水)。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如蜡烛燃烧、白糖加热时融化变色。
12.物质发生化学变化中一定发生物理变化,但发生物理变化时不一定发生化学变化。
物质变化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如利用(物质的热胀冷缩)的原理制成了温度计,这种变化属于(物理变化);又如空气中(二氧化碳)含量不断增加,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土地沙漠化等环境问题日趋严重。
六年级下册科学教 案第二单元《铁生锈了》教科版
A预习下一课 B
板书
设计
5、铁生锈了
观察铁锈
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教学
反思
教案
检印:
课题
2.5、铁
3月27日
课时
安排
1
第1节
教材分析
本课有三部分,一是生活中的铁生锈现象,二是观察铁锈,三是探索铁生锈的秘密。
教
学
目
标
(重点、
难点)
1、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2、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3、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
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
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
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
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这是我们控制铁锈的关键。
三、探索铁锈形成成因
1、教师提出问题:是铁和谁发生的化学变化呢?也就是铁锈究竟是怎样形成的。
2、学生大胆讨论猜测。
3、制定研究计划。
4、交流研究计划,相互质疑补充,(对研究命题作出指导,通过比较“铁为什么生锈?铁生锈与什么因素有关?与具体学生单一猜想问题作出比较,指导问题选择的可行性,人员分工等)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
新教材教科版六年级科学下册第二单元第六节《古代生物的多样性》教案一、目标确定的依据课标要求: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教材分析:本课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6课。
本课将引导学生像科学家那样通过观察生物化石,认识古代生物,了解古代生物的多样性。
通过比较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异同,建立古代生物与现代生物的联系,进一步理解生物界普遍存在的遗传变异现象。
本课教材包括以下几部分:第一部分——聚焦,通过介绍化石以及化石对研究古代生物的作用,揭示本课研究话题。
第二部分——探索,选择恐龙和猛犸象两种古代生物作为研究对象,比较与现存生物的异同。
第三部分——研讨,总结本课的学习内容,帮助学生完善认识。
第四部分——拓展,制作生物化石模型。
学生分析:通过对植物、动物、人的研究,学生对遗传和变异现象在生物中的作用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也对生物的多样性有了更进一步的认识,本课的活动主要是通过观察进行探索,需要学生具有一定的观察能力、课前整理资料的能力和合作精神。
通过观察化石认识古生物,了解其与现存生物的关联,开展这些活动对学生来说有一定的困难,教师要给予有效的指导和帮扶,在课前完成大量准备工作,包括提供一些设备和模型。
二、学习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远古时期地球上存在着不同的生物。
2.有些古代生物已经不复存在,一些现存生物与古代生物相似。
3.化石保留了古代生物的相关信息。
科学探究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2.能够通过观察比较、查阅资料等方法收集证据,推测一些古代生物与现存生物的关系。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探究古代生物的兴趣。
2.能基于证据表达自己的观点。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对古代生物的研究有助于我们认识生物及其地球环境的发展变化,体会科学研究的意义。
三、学习重点:能够通过观察化石推测古代生物的特征,认识古代生物。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
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教案(2023春新课标版)一. 教材分析本课是小学科学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第2课,主题是《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
这一课的主要内容是通过观察和记录校园内不同生物的分布情况,让学生了解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规律,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观察和记录能力,对于校园内的生物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他们可能对于如何系统地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如何制作分布图还没有清晰的认识。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有目的的观察和记录,并教授他们制作分布图的方法。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规律。
2.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观察和记录校园内不同生物的分布情况,制作生物分布图。
2.难点:如何系统地观察和记录生物的分布情况,以及如何制作分布图。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并记录它们的分布情况。
2.实践操作法:教授学生制作生物分布图的方法,并让学生亲自动手制作。
3.小组合作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观察和记录,培养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教师需要对校园内的生物进行观察和记录,以便在课堂上进行展示和指导。
2.学生准备:学生需要准备好观察和记录的工具,如笔记本、彩笔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校园内的生物图片,引起学生的兴趣,然后提问:“你们知道这些生物在校园内的分布情况吗?我们如何才能更好地了解它们的分布规律呢?”2.呈现(10分钟)教师呈现自己事先观察和记录的校园生物分布情况,并解释制作分布图的方法和步骤。
3.操练(10分钟)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校园内进行观察和记录,每个小组选取几种生物进行重点观察。
4.巩固(10分钟)学生回到教室,根据观察和记录的结果,制作生物分布图。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
2024年新版教科版六年级下册小学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生活与能源(第13节)了解不同形式的能源及其转换过程探究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学习节能减排的重要性2. 第二章:生物的多样性(第46节)研究生物的分类和特征探索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认识遗传和变异现象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掌握能源的种类、转换和利用,理解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及保护措施。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探究的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实践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培养环保意识和责任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源转换过程的理解;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意义。
2. 教学重点: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生物的分类和特征。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太阳能电池板、小型风力发电机、生物标本、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记录本、画图工具、实验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实践活动,如制作太阳能小车、观察动植物,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讲解能源的种类、转换和利用,引导学生探讨生物的多样性。
3.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讲解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以及生物分类和特征。
4. 随堂练习:设计相关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践探究:组织学生进行实验和观察,如制作简易风力发电机、调查当地生物多样性。
六、板书设计1. 能源章节:能源种类:太阳能、风能等能源转换:光能→电能、动能→电能节能减排:措施及意义2. 生物多样性章节:生物分类:植物、动物、微生物生物特征:形态、结构、生活习性生物多样性保护:措施及意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方式有哪些?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有哪些?结合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节能减排的重要性。
2. 答案:太阳能和风能的利用方式包括光热转换、光电转换、风力发电等。
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措施包括建立自然保护区、加强法律法规保护、开展生物多样性调查等。
节能减排的重要性:节约能源、降低污染、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
2023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含教材目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教学设计生物的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2.制作校园生物分布图3.形形色色的植物4.多种多样的动物5.相貌各异的我们6.古代生物的多样性7.保护生物多样性1.校园生物大搜索【教材简析】《校园生物大搜索》是六年级下册《生物的多样性》单元的第一课。
本课与本单元的第二课一起完成了课程标准里的“7.2地球上存在不同的动物,不同的动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种动物也存在个体差异:7.3地球上存在不同的植物,不同的植物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同一种植物也存在个体差异”两个学段目标。
校园是学生非常熟悉的地方,本课以调查校园中的生物为主体活动,学习研究区域内生物多样性的方法,体会生物种类的多种多样。
本课首先明确调查任务——调查校园内生物的科类和数量;然后根据任务制订详细的调查方案。
并设计出调查记录表;最后按照小组数最划分校园的调查区域,每个小组负责调查一个区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观察生物之间的联系,可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生物进行重点调查,将调查结果记录在记录表内。
【学情分析】学生通过多年的学习以及生活经验,能感悟到地球上生活着种类繁多的生物,包括动物、植物,以及无处不在的微生物。
所以对于生物的多样性,学生在朦胧中也有了自己的认识,但他们的认识还是模糊的、零散的。
校园是一个小的生态系统,也是学生最为熟悉的环境,学生通过调查校园的生物可以以小见大,从而感悟自然界生物的多样性。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校园中生活着不同种类的生物。
科学探究目标1.能运用分区域调查的方法研究校园生物的多样性。
2.能根据实际需要制订可行的调查活动方案。
3.能根据调查记录校园生物的种类及分布情况。
科学态度目标1.表现出对调查校园生物多样性的浓厚兴趣。
2.能够与小组成员分工合作,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3.在调查过程中能够珍爱生命、尊重事实。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意识到校园环境与生存的生物相互影响。
【教学重难点】重点:会选用适合的工具对校园生物进行调查和记录。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公开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2课《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设计3.观察混合前的沙和豆子。
要求:(1)把杯中的沙和豆子分别倒少量在白纸上,仔细观察、描述它们的特点。
(2)将观察结果记录下来。
沙的特点豆子的特点4.交流讨论:混合前的沙和豆子各有什么特点。
5.实验一:混合沙和豆子。
要求:(1)把杯子中的沙倒入装有豆子的杯中进行混合、搅拌。
(2)观察在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沙和豆子是否发生变化。
6.交流讨论: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沙和豆子发生了变化吗?要求:(1)声音洪亮(2)描述细致、全面7.实验二:分离沙和豆子。
要求:(1)用筛网分离沙和豆子的混合物。
(2)将分离后的沙和豆子与原来的进行比较、对照。
8.交流讨论:混合豆子和沙后,两者有没有发生变化。
进行观察?3.指导学生观察混合前的沙和豆子,并记录它们的特点。
4.组织学生交流、汇报混合前的沙和豆子各有什么特点。
5.提问:混合杯里的沙子和豆子,它们是否会发生变化?指导学生混合、搅拌沙和豆子,并观察实验现象。
6.组织讨论:混合沙和豆子的过程中,它们发生了变化吗?7.指导学生用筛子分离沙和豆子,并与原来的沙和豆子进行比较、对照。
思考:豆子和沙有没有发生变化?8.全班交流汇报:混合豆子和沙后,两者有没有发生变化。
(板书: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活动意图说明:通过混合沙和豆子的活动,发现实验前后豆子和沙形态发生细微变化,特征和性质没有改变,从而认识到混合沙和豆子没有产生新物质,并意识到“观察到‘没有明显变化’”跟“观察到‘明显变化’的现象同等重要。
环节二:观察白糖的变化(指向目标2)学生活动21.观察加热前白糖的特点,并记录在表格第一列中。
加热白糖实验记录表白糖加热前预测加热后的变化形态颜色气味新的发现蜡烛发生什么变化?2.说一说白糖的特点。
要求:(1)声音洪亮(2)描述细致、全面教师活动21.指导学生观察白糖的特点并记录。
(形态、颜色、气味)2.交流汇报:白糖的特点。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设计
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第二单元第3课《形形色色的植物》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形形色色的植物》这一课主要是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通过观察和分析,让学生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教材中包含了多种植物的图片和实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植物知识,对一些常见的植物有了初步的认识。
但他们对植物的分类和特点可能了解不多,需要通过观察和实验来进一步了解。
此外,学生可能对一些特殊的植物比较感兴趣,可以借此机会扩展他们的知识面。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分析能力,提高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3.激发学生对植物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和认识不同种类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2.难点: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理解植物的特点和分类。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观察法、实验法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思考和探索,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六. 教学准备1.准备各种植物的图片和实物,用于展示和观察。
2.准备实验材料,如植物标本、显微镜等。
3.准备PPT,用于展示和讲解。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PPT展示各种植物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植物的多样性,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展示植物的实物和标本,让学生观察和描述植物的特点,引导学生了解植物的分类。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使用显微镜观察植物的切片,分析植物的细胞结构,加深学生对植物的了解。
4.巩固(5分钟)通过小组讨论,让学生总结植物的特点和分类,巩固所学知识。
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思考植物与环境的关系,让学生了解植物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
6.小结(5分钟)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植物的特点和分类,提醒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
7.家庭作业(5分钟)布置一道思考题:请你身边的植物,了解它们的特点和分类,下节课分享。
《发现变化中的新物质》教案-2022-2023学年新教科版六年级下册科学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物质变化相关的实际问题。
其次,在新课讲授环节,我发现学生们对化学变化的识别和新物质的产生这两个重点掌握得还不错。但在讲解难点时,有些学生仍然存在理解上的困难。我意识到,在解释这些抽象概念时,需要更多具体、生动的例子,以及形象的比喻,来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在实践活动环节,学生们分组讨论和实验操作都表现得积极主动。但在实验操作过程中,我也注意到部分学生对实验步骤和观察要点掌握不够熟练。为了提高实验效果,我应该在实验前进行更详细的讲解和示范,确保学生们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化学变化的基本概念。化学变化是指物质在变化过程中产生了新的物质。它是物质世界中的基本现象,对于理解物质的性质和用途至关重要。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一个具体的案例。比如,当铁生锈时,铁与氧气、水反应生成了铁锈,这是一种新的物质。这个案例展示了化学变化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理解物质的转化。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实验操作,如加热碳酸氢铵观察新物质的产生。这个操作将演示化学变化的基本原理。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实验操作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化学变化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物质的变化1、我们身边的物质【教学目标】:科学概念: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变化的,物质的变化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一些物质的变化产生了新的物质,一些变化没有产生新的物质。
过程与方法:用举例、分析、综合、概括的方法,对物质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分类。
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情感态度价值观:认可世界是物质构成的,物质是不断变化着的。
【教学重点】:能通过具体的实验,体验物质的变化。
【教学难点】:间接感受抽象物质的存在性以及物质的变化。
【教学准备】:师:塑料袋、易拉罐、水结冰图片生:蜡烛、火柴、铁绣钉、纸【教学过程】:一、理解世界是物质构成的1、切身环境导入:观察我们的周围,由哪些物质构成了我们的教室?2、学生自由发言,(预计大多为可视性的具体物体)教师指出:我们能直接观察到的物体都可以叫做物质。
3、深入探讨:我们的教室其实不仅存在这些可以看的见摸的着的物质,还有我们不能直接感触到的空气、火、声音、电、光,它们是物质么?4、建议作出讨论,要求学生列出证据和理由。
5、教师介入抽象物质的界定:对学生见解适当点评,必要情况下以空气做示例,塑料袋实验证明。
引申教室以外的世界物质构成。
6、小结:无论是实际存在的物质还是我们的感觉器官能感触的到的物质,都说明了整个世界都是由物质构成的。
二、过渡物质在变化:以教室为例,教室里同学们所列举的物质都是一成不变,没有任何变化的么?学生会列举许多变化,教师给予肯定。
1、师引入演示:在我们的教室里还有老师带来的两种物质——易拉罐和水结冰的图片。
讨论:捏扁易拉罐和水结冰也同样是物质发生了变化,它们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点呢?(物质本身没有变,形状改变,变化速度不同)我们生活里还有没有这样的例子?2、分组实验发现:实验盒里有火柴和铁钉,它们会发生变化么?它们的变化又会有什么相同和不同的地方呢?实验讨论:火柴燃烧过以后变成了什么物质?和之前一样么?铁和铁锈是同一种物质么?(除变化速度不同以外,都产生了新的物质)我们生活中有这样的例子么?3、比较前后两种实验:这两组实验有什么相同和异同点?(前者没有产生新的物体,后者产生新的物体)三、让物质发生变化:1、在教师提供的铁丝、热水、纸张、蜡烛、火柴中,它们都会产生在怎样的变化呢?(学生的思维面不会停留在课本展示的变化中,要求学生作出适当合理的解释,教师适当补充,尤其是蜡烛的燃烧)2、各种变化中有什么相同和不同呢?(重点在自然产生的变化和人为产生的变化、变化速度的快慢、是否产生新的物质)3、过渡引申:我们说的是我们现有的物质,对于岩石、房屋、马路在变化么?世界上有不变的物质么?说出你的依据。
四、总结:世界总是在不断的变化,有些变化只是改变物质的形态,大小,有些变化就产生了新的物质。
我们下节课接着研究。
2、物质发生了什么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物质的变化可以划分为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它们的区别在于是不是产生了新的物质。
一些物质在变化的过程中,会既发生化学变化又发生物理变化。
过程与方法:学习用筛网分离混合物、用蜡烛给白糖加热。
情感态度价值观:养成细心观察,及时记录的习惯。
体会到在实验操作过程中,细致并实事求是地汇报观察到的现象对于得出正确结论是重要的。
【教学重点】:学生能够根据观察到的事实,判断物质有没有变化【教学难点】:对实验过程的细心观察和概括【教学准备】:每组一次性杯子、沙子、豆子组合,锈钢汤匙、蜡烛、火柴、糖【教学过程】:一、明确课堂内容和要求导入:今天我们的课堂将以实验为主,但需要你细心的观察作为我们这节实验课的保障。
二、豆子和沙子混合实验:1、实验前的观察:用豆子和沙子来做混合实验就要知道它们的本来面目,它们是什么样的呢?2、学生根据观察回答,师简要板书。
尽可能利用各种感官感受描绘它们的特性。
3、引导推测:如果我们将豆子和沙子进行混合,它们会发生变化么?依据是什么?怎么做来证实?建议:留取对比样本。
4、混合实验。
思考:豆子和沙子是否发生变化会和它们的搅拌程度有关么?5、混合实验后观察豆子和沙子的变化。
怎样观察的更清晰?6、分离实验:引导思考,用什么方法分离?怎样分离,根据所想方法选择实验品实验。
7、观察比较:分离出的豆子和沙子和我们预存的实验前的样本进行比较,观察是不是发生了变化。
(对于外部形态上出现的细微变化,教师要予以肯定,但要引导本质上的变化比较)8、小结:类似豆子和沙子的实验,在混合和分离的前后没有变化,没有变为或产生新的物质,我们称为物理变化。
如同上节课我们的易拉罐和水结冰等的变化,都是物理变化。
板书:物理变化及其特点二、糖的加热实验1、相对于物理变化的是化学变化。
观察白糖特点,记录表格中。
2、预测:给白糖加热,会发生哪些变化?填在表格中。
3、实验:a、说明实验方法和注意事项。
b、从实验盒取出实验材料,进行实验。
c、教师在巡视中指导观察和记录以及安全事项。
4、交流:你们都看到和记录哪些现象?引导明了:白糖在加热以后得到的物质还是以前的白糖么?5、小结并引申:像白糖加热从白色的糖变为黑色的炭一样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就称为化学变化。
板书:化学变化及其特点就我们观察到的现象来看,是不是从加热那刻开始就是产生黑炭的化学变化的过程呢?(引导比较融化时是物理变化,后期才是化学变化)比较: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根本区别是什么呢?6、拓延:我们在对糖加热的过程还是蜡烛燃烧的过程,蜡烛的燃烧是怎样的变化呢?三、总结:在变化中能产生新的物质的变化我们称为化学变化,不能产生新物质的我们称为物理变化,但我们生活中的许多变化不单纯属于物理或者化学的变化,有时像糖加热和蜡烛燃烧一样同时出现。
做个有心人,观察一下我们生活中的一些变化究竟属于哪一种。
3、米饭、淀粉和碘酒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米饭在口腔里与唾液作用会发生化学变化。
淀粉与碘酒会发生化学变化,生成的新物质是蓝紫色的,利用这一特性可以检验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过程与方法:用细心体验、分析推理、实验验证的方法获得结论。
通过实验检验一些食物中是否含有淀粉。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探索新事物的兴趣。
【教学重点】米饭与淀粉与碘酒的化学变化实验。
【教学难点】米饭甜味的原因。
【教学准备】米饭、淀粉、碘酒、滴管、以及自带常见食物【教学过程】一、谈生活经验:我们每天都吃的米饭,你是否知道它的味道?学生谈,激起课堂与生活的联系。
二、品味米饭:1、要求每位同学都品尝,马上请同学边品边答味道。
2~3分钟时间后,请同学说说。
2、思考:米饭是甜的么?说明了什么?刚吃的时候怎么不是,后来怎么又甜的呢?3、试尝馒头或面包1~2分钟,什么味道?你觉得它们的甜味与什么原因有关。
(一部分同学有这方面的知识)4、阅读课本30页资料。
认可淀粉的存在、唾液的作用。
三、淀粉实验:1、出示淀粉,观察感受淀粉。
2、实验感受淀粉特性:用滴管滴一滴碘酒,观察。
一定提醒学生滴管头不能碰到实验品。
3、用滴管滴碘酒在米饭上,观察,说明了什么?验证了我们的资料。
4、思考:蓝色的物质还我们的米饭和淀粉么?是一种新物质么?这是一种化学变化。
四、食物淀粉鉴别:活动:我们有了碘酒可以鉴别淀粉的法宝,我们就可以鉴别许多的食物里是否有淀粉的存在了。
推测并验证你们的食物吧,记录在31页表格上。
五、激趣拓延:神秘信件活动:在革命时期,需要要写一封无字密信传递信息,(出示事先准备好的密信),谁能帮我们解读?课外活动:制作神秘无字信件4、小苏打和白醋的变化【教学目标】科学概念:小苏打和白醋会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新的物质。
二氧化碳是具有特殊性质的一种气体。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分析和阅读资料得出正确结论。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只有足够的证据才能做出正确的判断,得出科学结论需要严密的逻辑推理。
【教学重点】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实验以及产生气体的判断。
【教学难点】对于实验的合理推想和论证。
【教学准备】小苏打、白醋、火柴、蜡烛、玻璃片【教学过程】一、观察小苏打和白醋导入:1、材料员领取教师事先准备好量的小苏打:观察特点,描述,记录特征,判断物品(事先不告诉是什么物品,既可以激发学生兴趣,又能联系生活)板书:小苏打2、领取白醋,观察描述,记录特征,判断。
板书:白醋二、混合小苏打和白醋实验1、过渡提出问题:如果我们将这两中物质混合在一起,会是怎样的状况呢?为什么?说说理由。
2、学生讨论回答猜想。
(可能有同学了解)那就让我们用实验来看究竟会怎样吧!3、实验:A我们该怎样做这个实验呢?B混合的比例大约多少呢?可以参阅课本。
C仔细观察发生现象(看、听、摸等)4、实验交流:在实验中,怎么做的?有什么现象发生?(重点引导气泡的产生、来源和性质)三、验证产生气体1、推测:究竟产生了什么气体?怎么验证你的设想?教师对于学生猜想和验证方法作出评价和调整。
(重点是和空气的区别。
颜色、轻重、是否含有氧气能等)2、引导实验一:燃烧的细木条放杯内,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3、引导实验二:将收集气体倒在正在燃烧的蜡烛上面。
看到什么现象?说明什么?4、根据实验所得信息,再次判断产生的气体,并说明为什么。
5、小结并延伸阅读:并不是仅仅因为以上我们验证的两个特点就可以断定就是二氧化碳的本质,但是经过科学家的大量研究证明就是二氧化碳,它还存在很多地方。
阅读33页,思考科学家是怎样确定气体成分的?四、小结:今天我们做了有趣的混合实验,通过小苏打和白醋的混合,产生气体二氧化碳,相对于豆子和沙子的混合来讲,是一个有趣的化学变化。
那么混合之后杯子里的物质会是什么呢?课外搜集。
5、铁生锈了【教学目标】:科学概念:铁生锈是一种化学变化,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铁生锈的原因与水和空气有关。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获得证据,确定铁锈是一种不同于铁的新物质。
通过对比实验,探究铁生锈的原因。
情感态度价值观:懂得确定一种物质是否是新物质需要有足够的证据,培养证据意识。
【教学重点】认识铁锈是不同于铁的物质,了解形成原因。
【教学难点】能设计完整实验论证自己的推理猜想,并能坚持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铁片、锈铁、铁锈、电路、磁铁、锤子【教学过程】一、出示生活实例图片:很多的铁制物品被锈掉了,影响了我们的使用,要控制铁锈就要了解铁锈。
二、观察铁锈,和铁形成对比认识1、提出问题,明了探究任务:铁锈是从铁变来的,那么铁锈是铁么?生答。
怎样证明铁锈是不同于铁的新物质呢?2、取出铁、锈铁、铁锈(刮下来的),仔细观察回答,如何支持我们的看法?3、引导思路:要看铁锈是否是铁,除了观察等外,我们还要看铁锈是否拥有铁所具有的特性来验证,寻找证据借鉴课本资料实验探讨填写35页表格。
(指出:是对比实验,注意可变因素的唯一性,以及实验注意点)4、反馈交流探讨结果,展示填表。
如何用你的发现说明你的看法的?5、小结:我们通过观察和敲击、导电、磁铁的吸引等实验得到的结果都说明铁锈不是铁,是铁产生的一种新物质,那么就是一种化学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