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遥感原理与应用考研真题
地质勘探遥感技术运用考核试卷

A.提高图像对比度
B.降低图像噪声
C.改善图像质量
D. ABC都是
5.下列哪种遥感卫星系统主要用于地质勘探?()
A. GPS
B. GLONASS
C. Landsat
D. Galileo
6.关于遥感图像的波谱特性,以下描述错误的是:()
A.波谱特性反映地物对不同波长光的反射、发射和吸收特性
2.光谱分辨率越高,遥感图像的分类精度就越高。()
3.在遥感图像处理中,滤波的主要目的是去除图像噪声。()
4.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其覆盖范围就越小。()
5.无人机遥感技术不适合在恶劣天气条件下进行地质勘探。()
6.遥感图像的波谱信息可以用于识别不同类型的岩石。()
7.地震活动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进行直接监测。()
标准答案
一、单项选择题
1. C
2. D
3. D
4. D
5. C
6. C
7. C
8. D
9. A
10. B
11. D
12. D
13. B
14. D
15. A
16. A
17. D
18. C
19. E
20. C
二、多选题
1. ABCD
2. AB
3. ABCD
4. AB
5. AB
6. ABC
7. ABCDE
9.在遥感图像处理中,以下哪种方法用于去除图像噪声?()
A.滤波
B.增强
C.缩放
D.投影
10.以下哪种遥感传感器主要用于获取夜间地表温度分布?()
A.多光谱传感器
B.热红外传感器
[全]遥感原理与应用-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
![[全]遥感原理与应用-考研真题详解[下载全]](https://img.taocdn.com/s3/m/efd2a298dd36a32d72758123.png)
遥感原理与应用-考研真题详解1就遥感而言,被动遥感主要利用______、______等稳定辐射,使太阳活动对遥感的影响减至最小。
【答案】可见光;红外查看答案2遥感系统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答案】被测目标的信息特征;信息的获取;信息的传输与记录;信息的处理;信息的应用查看答案3遥感技术发展的历史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四个阶段,其中第四阶段是从______年算起的。
【答案】无记录的地面遥感;有记录的地面遥感;空中摄影遥感;航天遥感;1957 4______年,中国第一颗人造地球卫星______发射成功。
【答案】1970;东方红一号查看答案5遥感分类中按遥感平台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按传感器的探测波段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
按工作方式可分为:______和______。
按RS的应用领域可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
【答案】地面遥感;航空遥感;航天遥感;航宇遥感;紫外遥感;可见光遥感;红外遥感;微波遥感;多波段遥感;主动遥感;被动遥感;外层空间遥感;大气遥感;陆地遥感;海洋遥感查看答案6遥感技术的特点有: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等。
【答案】大面积的同步观测;时效性;数据的综合性和可比性;经济性;局限性7遥感机理是通过利用______主动或被动地接受地面目标______或______的______,通过______所传递的信息来识别目标,从而达到______的目的。
【答案】探测器;辐射;反射;特性;电磁波;识别地物查看答案81978年以后,气象卫星进入了第三个发展阶段,主要以______系列为代表。
我国的气象卫星发展较晚。
______是中国于1998年9月7日发射的第一颗环境遥感卫星。
《遥感原理与应用》试题答案及要点

《遥感原理》试题及答案重点 (3-12)《遥感原理》试题三答案重点一、名词解说( 20 分)1、多波段遥感:探测波段在可见光与近红外波段范围内,再分为若干窄波段来探测目标。
2、维恩位移定律:黑体辐射光谱中最强辐射的波长与黑体的绝对温度成反比。
黑体的温度越高,其曲线的峰顶就越往左移,即往短波方向挪动。
3、瑞利散射与米氏散射:前者是指当大气中的粒子直径比波长小得多的时候所发生的大气散射现象。
后者是指气中的粒子直径与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现象。
4、大气窗口;太阳辐射经过大气时,要发生反射、散射、汲取,进而使辐射强度发生衰减。
对传感器而言,某些波段里大气的投射率高,成为遥感的重要探测波段,这些波段就是大气窗口。
5、多源信息复合:遥感信息图遥感信息,以及遥感信息与非遥感信息的复合。
6、空间分辨率与波谱分辨率:像元多代表的地面范围的大小。
后者是传感器在接收目标地物辐射的波谱时,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7、辐射畸变与辐射校订:图像像元上的亮度直接反应了目标地物的光谱反射率的差异,但也遇到其余严肃的影响而发生改变,这一改变的部分就是需要校订的部分,称为辐射畸变。
经过简易的方法,去掉程辐射,使图像的质量获得改良,称为辐射校订。
8、光滑与锐化;图像中某些亮度变化过大的地区,或出现不应有的亮点时,采取的一种减小变化,使亮度缓和或去掉不用要的“燥声”点,有均值光滑和中值滤波两种。
锐化是为了突出图像的边沿、线状目标或某些亮度变化大的部分。
9、多光谱变换;经过函数变换,达到保存主要信息,降低数据量;加强或提取实用信息的目的。
本质是对遥感图像推行线形变换,使多光谱空间的坐标系按照必定的规律进行旋转。
10、监察分类:包含利用训练样本成立鉴别函数的“学习”过程和把待分像元代入鉴别函数进行判其余过程。
二、填空题( 10 分)1、1999 年,我国第一颗地球资源遥感卫星(中巴地球资源卫星)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成功。
2、陆地卫星的轨道是太阳同步轨道- 轨道,其图像覆盖范围约为185-185 平方公里。
测绘科学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

测绘科学技术: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1、名词解释(江南博哥)伪距本题答案:GPS定位采用的是被动式单程测距。
它的信号发射时刻是卫星钟确定的,收到时刻则是由接收机钟确定的,这就在测定的卫星至接收机的距离中,不可避免地包含着两台钟不同步的误差影响,所以称其为伪距。
2、名词解释 SAR本题答案:合成孔径雷达,用一个小天线做为单个辐射单元,沿直线不断移动,并不断发射信号,来提高雷达方位分辨率的一种技术。
3、问答题遥感图像处理软件应具备哪些基本功能?本题答案:1.图像文件管理2.图像处理3.图像校正4.多影像处理5.图像信息获取6.图像分类7.遥感专题图的制作8.与GIS系统的接口4、名词解释特征选择本题答案:在特征影像中,选择一组最佳的特征影像进行分类5、名词解释推扫式成像仪本题答案:一种瞬间在像面上先形成一条图像甚至一副二维影像,以推扫描的方式获取沿轨道的连续图像条带,然后对影像景象进行扫描成像的成像仪6、名词解释 TM本题答案:是MSS的改进,是一个高级的多光段扫描型的地球资源敏感仪。
7、名词解释轨道摄动本题答案:卫星的真实轨道与正常轨道之间的差异,称为轨道摄动。
8、名词解释 GPS全球定位系统本题答案:GPS全球定位系统是一个空基全天候导航系统,它由美国国防部开发,用以满足军方在地面或近地空间获取一个通用参照系中的位置,速度和时间信息的要求。
9、名词解释合成孔径侧视雷达本题答案:是一个小天线作为单个辐射单元,将此单元沿一直线不断移动,在移动中选择若干个位置,在每个位置上发生一个信号,接收相应发生位置的回波信号储存记录下来10、名词解释模式识别本题答案:一个模式识别系统对识别的模式作一系列的测量,然后对测量结果与模式字典中一组典型的测量值比较。
若和字典中某一词目的比较结果吻合或比较吻合,则我们就可以得出分类结果这一过程。
11、问答题如何实现空间域图像与频率域图像间的相互转换?本题答案:采用傅里叶变换和逆变换。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1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1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
一、判断题很简单,
二、选择题有个滤波块,不会。
考了2个卫星分辨率。
三、计算题,外行直接没复习看不懂,历年真题不是早不考计算题了?
1、五个像元各两个波段数据,让选心叠加还说距离用绝对值,将其分成三类。
2、给个三阶矩阵滤波块,让计算说明各方向的增强与压制的线性体方向(我搞地质的这个也一点不知道)
四、简答题
1.忘了
2.举例不同目的选择遥感数据的相应的季节和波段
3.HIS原理,列出围岩蚀变与地球化学整合过程
4.如何区分水体植被和陆地植被
5.说明主要的遥感解译地物识别特征及用途
五、论述题
1。
介绍CCD、ETM和SAR传感器及相应图像的特点
2. 放水题,谈谈未来遥感发展趋势。
遥感地质应用考核试卷

1.遥感技术只能用于地表信息的获取。()
2.在遥感图像中,不同地物的光谱特性是完全相同的。()
3.遥感图像的空间分辨率越高,其覆盖范围越大。()
4.多光谱遥感数据比高光谱遥感数据的光谱分辨率要高。()
5.遥感图像的解译完全依赖于计算机算法,无需人工干预。()
A.彩色合成
B.红外遥感
C.纹理分析
D.数字地面模型
11.下列哪个软件是遥感图像处理的专业软件?()
A. Photoshop
B. ArcGIS
C. ENVI
D. CorelDRAW
12.在遥感地质应用中,下列哪种遥感数据适合于岩矿识别?()
A.多光谱遥感数据
B.高光谱遥感数据
C.热红外遥感数据
D.雷达遥感数据
遥感地质应用考核试卷
考生姓名:__________答题日期:__________得分:__________判卷人:__________
一、单项选择题(本题共20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遥感技术中,下列哪种传感器不属于光学遥感?()
A.多光谱传感器
6.雷达遥感数据可以在任何天气条件下获取地面信息。()
7.地下水的探测只能通过地面调查方法进行。()
8.遥感图像融合可以提高图像的空间分辨率和光谱分辨率。()
9.植被指数(NDVI)可以用于监测植被的健康状况。()
10.遥感技术只能用于静态的地质信息分析,不能监测动态变化。()
五、主观题(本题共4小题,每题10分,共40分)
A.多光谱图像
B.高光谱图像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

遥感试题(中国地质大学)08一、名词解释1辐射校正:消除图像数据中依附在辐亮度的失真的过程 2 直方图均衡化:是将随机分布的图像直方图修改成为均匀分布的直方图,其实质是对图像进行非线性拉伸重新分配图像像充值,一定灰度范围内的像的数量大致相同。
3反差增强:在数字图像处理中,增强感兴趣目标和周围背景图像之间的反差。
4电磁波普:按电磁波在空中传播的波长或频率、递增或递减排列,则称为地电磁波普。
5光谱分辨率:是指传感器接收目标辐射波普时能分辨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分辨率越高。
6,直接解译标志:是指能够直接反映和表现目标地物信息的遥感图像的各种特征,它包括遥感摄影相片的色调,色彩,大小,形状,阴影,纹理,图型,解译者利用直接介意标志,可以直观识别遥感相片上的目标地物。
7 监督分类:是首先需要从研究区域内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训练场地作为样本。
根据已知训练区提供的样本,通过选择特征参数来识别建立判别函数据此对样本像元进行分类,依据样本类别的特征来识别非样本的归属类别的方法。
非监督分类:是在没有检验类别作为样本的条件下,即事先不知道类别的特征主要根据像元之间相似度的大小进行归类合并的方法。
二、问答题1、遥感数字图像定义及数学表示,举列说明?答:①遥感数字图像是以数字形式表示的遥感影像。
遥感数字图像基本的单位的像素。
像素是成像过程的采样点,也是计算机图像处理的最小单元。
像素具空间特征和属性特征。
②遥感数字图图像以二维数组表示。
一个元素代表一个像素,像素的坐标位置隐含,这个元素在数组中的行列位置所决定的。
元素的值表示传感器到像素对应面上目标地物电磁波波辐射强度,采用这一种方法可以将地球表面一定区域内目标地物信息记录在一个二维数据中。
如:F=f(xi,yi),i=1,2,3,…,mj=1,2,3,…,n 式中,i代表行号;j代表列号;f(xi,yi)值代表像素在(xi,yi)上目标地物的电磁辐射强度值 2 、地貌的判读标志?地貌的判读,主要任务是对地貌进行分类,识别各种地貌的形态,要素及其分布,地貌的判读主要用图形图形,包调,和明别,等判别标志,影像的图形包括;平面的轮廓及图案的及地表的高低起伏特征,色调和阴影可以帮助观察分析各种地貌形态,获得地貌形态,获得地貌的侧面影像及其物质组成方面的信息。
(完整)遥感真题(师大考研)

一、名词解释1、(1)太阳常数:一个描述太阳辐射能流密度的物理量。
它指在日地平均距离处,单位时间内,垂直于太阳射线的单位面积上,所接收到的全部太阳辐射能,其数值为1。
36×10—3W/m2。
2、(1)黑体:一个假设的理想郎伯源,既是完全的吸收体,又是完全的辐射体3、(1)维恩位移定律:描述了物体辐射的峰值波长与温度的定量关系,表示为λmax = A/T。
A为常数,取值为2898μm·K.4、(1)大气窗口:大气吸收较弱,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5、(1)瑞利散射:当引起散射的离子直径远小于入射电磁波波长(d<〈λ)时产生的散射,是一种各向同性散射,且波长越短,散射越强。
6、(1)地表粗糙度:用以描述地面几何形态对入射电磁波反射特性影响的参数,是入射波长的函数。
7、(1)光学厚度:描述介质对入射电磁波吸收强弱的物理量。
定义辐射强度衰减到1/e时的光学厚度为1。
8、(1)漫反射:当入射能量在所有方向均匀反射,即入射能量以入射点为中心,在整个半球空间内向四周各向同性的反射能量的现象.又称为郎伯反射。
9、(1)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来自i方向地表辐照度的微增量与其所引起的r方向上反射辐射亮度增量之间的比值。
它描述了地物方向性反射的这一特性.10、(2)地物反射波谱:用以表示地物反射、吸收、发射电磁波的特征的一种二维曲线。
11、(3)太阳同步轨道:卫星以某一特定周期以经线轨道运行,这个周期使得卫星到达每一地区上空时的太阳高度角都相同。
12、(3)高光谱:指成像光谱仪能获得整个可见光,近红外、短波红外、热红外波段的多而很窄的连续光谱波段,波段数多至几十甚至数百个,波段间隔在纳米级内。
13、(4)辐射温度:Radiant Temperature,又称表征温度,即T rad = ε1/4T kin,是物体自身由于热辐射现象而表现出的物体能量状态的一种“外部”表现形式.14、(4)亮度温度:Brightness Temperature,即T b = ε1/4T kin,指辐射出与观测物体相等的辐射能量的黑体温度,是衡量物体温度的一个指标,但不是物体的真实温度。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原理与应用》网课测试题答案4

中国地质大学智慧树知到“资源勘查工程”《遥感原理与应用》网课测试题答案(图片大小可自由调整)第1卷一.综合考核(共15题)1.卫星图像的解译方法有()A.直接解译法B.对比法C.综合解译法D.历史比较法2.高分辨率的地球资源卫星包括()A.先进地球观测卫星B.印度的遥感卫星C.加拿大雷达卫星D.美国的泰罗斯卫星3.能用于航天摄影的感光材料是()A.盲色片B.正色片C.全色片D.红外片4.航射影片产生的方向偏差原因有()A.航片倾斜引起的方向偏差B.摄影物镜畸变C.地状起伏引起的方向偏差D.大气折光5.大宗农作物估产主要涉及()方面的工作。
A.气象预报B.作物识别C.土地面积估算D.作物长势分析6.下列光谱段不属于主色的是()A.蓝B.红C.黄D.绿7.下列地区属于风力侵蚀为主的是()A.黑龙江B.青海C.江苏D.广东8.()是应用卫星图像识别大宗作物最基本的方法。
A.图像处理技术B.目测判读C.电子计算自动判读D.综合判读9.下列选项中不属于土壤遥感调查的特点的是()A.可以不改变自然环境的条件,真实反映自然界土壤光谱反射特性B.遥感影像能直接反映地面特征C.制图精度高D.动态监测效果好10.()作为公众基础信息系统,适合于全国性组织及任何希望向社会公众提供图形数据服务的单位。
A.项目地理信息系统B.社会地理信息系统C.部门地理信息系统D.行业地理信息系统11.关于遥感图像纠正的数字方法描述不正确的是()A.指对以数字形式存在的遥感图像进行几何纠正的方法B.数字图像纠正流程包括两个基本环节:象素坐标变换和象素亮度值的重抽样C.数字图像纠正处理过程中逐个象素几何位置的变换在确定输出图像范围之前D.两种纠正变换方案中对于两种纠正方法:直接纠正法与间接纠正法12.()就是利用遥感技术对土地资源类型、质量数量、社会经济属性及土地利用的动态变化规律特征进行系统研究的过程。
A.遥感土地资源调查B.遥感土地资源动态监测C.遥感土壤调查D.野外概查13.地理信息系统的基本功能有()A.数据获取与编辑B.数据库管理功能C.空间查询与分析功能D.图形与交互显示14.以下哪种遥感平台属于航天平台()A.飞机B.气球C.汽艇D.人造卫星15.在遥感土地调查程序中,()的工作内容包括建立解释标志。
遥感概论考研试题

遥感概论一、名词解释(每题6分,共60分)71 地物反射波(光)谱33623 0372 双向反射率分布函数3 基尔霍夫定律021-4 瑞利散射共济5 大气窗口彰武6 分辨率7 辐射亮度8 维恩位移定律研9 高光谱课10 小波分析共二、问答题(每题12分,共60分):1. 简述遥感数字影像增强处理的目的,例举一种增强处理方法,说明其原理和步骤。
(12分)研2. 比较非监督分类和监督分类方法。
(12分)336260 373. 利用雷达探测地物的机理及其优势。
(12分)48号4. 光机扫描成像与CCD成像的比较。
(12分)112室5. 晴空时大气对可见光遥感和红外遥感的影响有何特点?(12分)三、论述题(30分)我国“风云一号”系列气象卫星是极轨气象卫星,其中“风云一号C星”及“风云一号D星”携带的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 有10个通道,各通道波长如下表。
请谈谈这些探测波段在陆地地表遥感中的用途。
(30分)表1:风云1-C、D多通道可见红外扫描辐射计(MVISR)各个波段的波长范围一、名词解释(每题4分,共20分)1.辐射出射度2.信噪比3.极化雷达4.数字地形模型5.叶面积指数二、填空题(每空2分,共20分)1. 一个光子的能量频率为3.75*1014赫兹(Hz),则该光子的能量为焦耳,其对应的波长为微米,波数为厘米-1。
(已知普朗克常数为6.626*10-34焦耳秒,光速为3*108米/秒)2. 已知标准漫反射板在某一波长的反射率为50%,在相同的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条件下,分别测量目标和反射板在相同波长处的辐射亮度,得到观测仪器的读数分别为800和2500,则在该入射角度和观测角度条件下目标的双向反射率因子BRF为,双向反射率BRDF为。
3.在地球大气层顶测得太阳的平均辐照度为1380瓦/米2,地球大气层顶到太阳中心的距离为1.5*1011米,则太阳的总辐射功率为:瓦。
4. 空间数据结构主要有和。
(完整版)遥感真题答案解析

遥感真题答案解析考研遥感专业课真题与课后题答案解析第一套真题答案遥感:是20世纪60年代发展起来的对地观测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有广义理解和狭义理解;广义理解:泛指一切无接触的远距离探测, 包括对电磁场、力场、机械波等探测;狭义理解:利用探测仪器, 不与探测目标相接触, 从远处把目标的电磁波特性记录下来, 通过分析, 揭示目标物的特征性质和动态变化的综合性探测技术。
遥感平台:搭载传感器的工具, 按高度分类, 可以分为地面平台、航空平台和航天平台。
大气窗口:指电磁波通过大气层时较少被反射、散射和吸收的, 透过率较高的波段。
反射波谱:指地物反射率随波长的变化规律, 通常用平面坐标曲线表示, 横坐标表示波长, 纵坐标表示反射率, 同一物体的波谱曲线反映出不同波段的不同反射率, 将此与遥感传感器的对应波段接收的辐射数据相对照, 可以得到遥感数据与对应地物的识别规律。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和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 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该轨道叫~BIL格式:逐行按波段次序排列的格式。
波谱分辨率:指卫星传感器获取目标物的辐射波谱信号时, 能分辨的最小波长间隔, 间隔越小, 分辨率越高。
米氏散射:当大气中粒子的直径与辐射的波长相当时发生的散射, 这种散射主要大气中的微粒引起, 例如气溶胶、小水滴。
散射强度与波长的二次方成反比, 并且向前散射强度大于向后散射强度, 具有明显的方向性。
合成孔径雷达:指利用遥感平台的前进运动, 将一个小孔径的天线安装在平台的侧方, 以代替大孔径的天线, 提高方位分辨力的雷达。
SAR的方位分辨力与距离无关, 只与天线的孔径有关。
天线孔径愈小, 方位分辨力愈高。
图像锐化:又叫图像增强, 是增强图像中的高频成分, 突出图像的边缘信息, 提高图像细节的反差, 图像锐化处理有空间域与频率域处理两种。
1、黑体辐射的特性。
与曲线下面积成正比的总辐射出射度是随温度的增加而迅速增加, 满足斯忒潘-波尔兹曼定律, 即黑体总的辐射出射度与温度四次方成正比MT,作用:对于一般物体来讲, 传感器探测到的辐射能后就可以用此公式大致推算出物体的总辐射能量或绝对温度。
遥感原理的历年真题(03—09)解答共64页文档

遥感原理的历年真题(03—09)解答2019年遥感信息工程学院初试题一、名词解释1、光谱反射率物体的反射辐射通量与入射辐射通量之比:EEρλλλρ=物体的反射波谱限于紫外、可见光和近红外,尤其是后两个波段。
一个物体的反射波谱的特征主要取决于该物体与入射辐射相互作用的波长选择 .影响地物光谱反射率变化的因素有太阳位置、传感器位置、地理位置、地形、季节、气候变化、地面湿度变化、地物本身的变异、大气状况等。
2、辐射温度如果实际物体的总辐射出射度(包括全部波长)与某一温度绝对黑体的总辐射出射度相等,则黑体的温度称为该物体的辐射温度。
根据斯忒藩- 玻尔兹曼定律,绝对黑体的辐射出射度与热力学温度的 4 次方成正比,由此可确定物体的辐射温度。
由于一般物体都不是黑体,其发射率总是小于1的正数,故物体的辐射温度总是小于物体的实际温度,物体的发射率越小,其实际温度与辐射温度的偏离就越大。
3、大气窗口通过大气后衰减较小,透过率较高,对遥感十分有利的电磁辐射波段通常称为“大气窗口”.(1)0.30 ~ 1.15mμ大气窗口:是遥感技术应用最主要的窗口之一。
其中 0.3~0.4mμ近紫外窗口,透射率为70%0.4~0.7mμ可见光窗口,透射率约为95%0.7~1.10mμ近红外窗口,透射率约为80%(2)1.3~2.5大气窗口:属于近红外波段1.3~1.9mμ窗口,透射率为60%-95 %1.55~1.75mμ透射率高2.0~2.5mμ窗口,透射率为80%(3)3.5~5.0mμ大气窗口:属于中红外波段,透射率约为60~70%(4)8~14mμ热红外窗口,透射率为80%左右(5)1.0mm~1m微波窗口,透射率为35%~100%4、 太阳同步轨道卫星轨道与太阳同步,是指卫星轨道面与太阳地球连线之间在黄道面内的夹角,不随地球绕太阳公转而改变。
地球对太阳的进动一年为360°。
因此平均每天的进动角为0.9856°。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国地质大学(北京)811遥感原理与应用真题
一、判断题
二、选择题有个滤波块,考了2个卫星分辨率。
三、计算题,外行直接没复习看不懂,历年真题不是早不考计算题了?
1、五个像元各两个波段数据,让选心叠加还说距离用绝对值,将其分成三类。
2、给个三阶矩阵滤波块,让计算说明各方向的增强与压制的线性体方向(我搞地质的这个也一点不知道)
四、简答题
1.
2.举例不同目的选择遥感数据的相应的季节和波段
3.HIS原理,列出围岩蚀变与地球化学整合过程
4.如何区分水体植被和陆地植被
5.说明主要的遥感解译地物识别特征及用途
五、论述题
1。
介绍CCD、ETM和SAR传感器及相应图像的特点
2.谈谈未来遥感发展趋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