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合集下载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梳理: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兴起: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斗争形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城市的自由与特权:自由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证书。

5.局限性: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居民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2.从事工作: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1.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课程设置: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大学的课程设
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知识点归纳总结

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第10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知识点归纳总结

第10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背景:西欧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2)表现:旧的城市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2.城市居民的身份
(1)由来: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农奴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

(2)生产生活: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家庭既是生产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发展:市民阶级形成,随着发展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3.大学的兴起
(1)背景:随着经济的发展,许多希腊、罗马的古典著作开始在西欧传播,阿拉伯文化也不断传入西欧。

(2)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3)发展:12世纪,巴黎出现了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巴黎教师组成教师行会,选举会长管理学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了保证。

大学的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课程设置:基础课程包括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
天文和音乐,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神学。

学完基础课程后进入专业课程。

课程设置一方面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2024版新教材)

历史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2024版新教材)
西欧中世纪城市,有因手工业发达应运而生, 有因国内外贸易而兴盛,有因政治、军事、宗教地 位重要而形成。
欧洲封建社会的 城市与同时期中国 封建社会的城市有 什么不同?
14世纪中西城市人口对比
英国伦敦:4万 法国巴黎:6万
中国开封:100万
争取自由和自治
为什么中世纪西欧流行一 句谚语“城市的空气使人自 由”?
课堂小结
大 学 的 兴 起
中 世 纪 城 市 和
自由和 自治城 市
城市兴起的条件 争取自由和自治取得的成果
城市居民的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 的基本居民
大学的兴起
随堂训练
1.中世纪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历史意义
C 不包括( )
A.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B.形成了市民阶级 C.加强了教会和封建主统治的力量 D.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法国琅城起义
• 12世纪初,琅城的居民凑了一大笔赎金, 向主教和国王买回了城市的自治权
• 主教背信弃义,得到钱后不久,又要重新 统治琅城
• 1112年,愤怒的琅城居民发动起义,成立 “公社”,杀死主教。国王派军队镇压, 琅城居民坚持斗争
• 1128年路易六世被迫同意琅实行自治
争取自由和自治
常用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目标导学三:大学的兴起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
12世纪:出现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兴办的学校; 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 支持。
西欧大学兴起与发展原因:
税特权、司法 特权、教育自主权; 课程设置:文法、修辞、逻辑、算数、几何、 天文和音乐等; 课程设置的意义:一方面仍受基督教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英意法国大国的利的伦的巴敦威黎尼斯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2.“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表现在哪些方面?
经济方面:商品经济的发展
政治方面:市民自由和城市自治
文化方面:大学的兴起
二、大学的兴起
1.背景
(1)经济的发展; (2)希腊、罗马的古典文化开始在 西欧传播; (3)阿拉伯文化传入西欧
2.时间
巴黎大学
3.美誉 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方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琅城成功取得自治权的标志是什么?
一 、自由和自治城市
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
①时间②原因 ③著名城市所在国 ④城市产生地点 2.市民斗争手段
3.自由城市和自治城市:
①出现时间 13世纪 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
②自由城市 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专业课程:法学、医学、神学 课程设置的意义: 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 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C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
因说法正确的是(

①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
的增加 ②商业贸易的发展
③人口的增长 ④统治者的英明决策
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D 2 .下列对城市居民和领主之间
③自治城市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 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③成为自由和自治城市的标志 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
城 市 居
构成
手工业者
从大事手小工商业品作生坊产,主家庭
既是作坊也是店铺
早 期
商人
商人
从银事行商家业和贸易
资 产

身份 获得
住满一年零一天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历史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同步说课稿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 教材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这一课,主要讲述了中世纪时期,随着城市经济的发展,城市市民阶层的形成,以及城市自治运动的开展,城市的兴起和大学的发展。

这一课内容,旨在让学生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从而培养学生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认识和理解。

二. 学情分析九年级的学生已经具有一定的历史知识基础,对于欧洲中世纪的历史有一定的了解。

但是,对于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可能还存在一些模糊的认识,需要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进一步深化理解。

同时,学生对于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可能更多地关注其表面的现象,而对于其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社会意义,可能还需要进一步引导和启发。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能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等方式,提高学生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中世纪欧洲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激发学生对历史的兴趣和热爱。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2.教学难点: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背后的深层次原因和社会意义。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和讲授法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在教学过程中,充分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图片、地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教材,了解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历史背景、过程及其意义。

3.合作探究:分组讨论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分享讨论成果。

4.讲授法:教师针对学生的讨论成果,进行总结和讲授,深入分析中世纪城市和大学兴起的原因和意义。

5.案例分析:通过分析具体的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发展实例,让学生更加直观地了解其兴起的过程。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中世纪城市
三、城市居民
自主阅读教材43-44页回答:
4、介绍市民手工业者和商人的生活?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逐渐形成。
6、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____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市民阶层的分化
城市上层:大手工作坊主、富商、银行家 资产阶级 贫民阶层:帮工、学徒及破产手工业者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也逐渐形成。但是 在商业生产的发展中,竞争不可避免。在竞争中取胜的成为城市的 上层,竞争失败的变成雇佣劳动者。市民阶层出现了分化。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天文
文法
修辞
几何 算术
逻辑 音乐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大学的兴起
阅读材料,归纳中世纪大学的基本特征
材料一:位于意大利北部的博洛尼亚大学,成立的基础是学生组成的社团,
社团得到教会的支持,掌握了学校的管理权,负责任免教师,监督教学计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础。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人教部编版历史九年级上册中世纪城 市和大 学的兴 起

1.通过画上学路线图和玩交通安全棋 ,培养 学生的 自我保 护意识 和珍爱 生命的 情感。

2.在上学路上要遵守交通规则,不要 在路上 玩耍, 不要吃 地摊上 不洁的 食物, 养成良 好的饮 食习惯 和上学 不迟到 的好习 惯。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九年级历史上册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速记宝典)知识点总结新人教版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知识框架】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重点梳理】1.自由和自治的城市城市兴起(1)背景: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2)概况: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意大利、法兰西、英格兰、德意志等,都出现了许多著名的城市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1)背景:由于城市一般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因此,领主像控制庄园一样,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居民像佃农一样履行义务(2)手段: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常用的手段包括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3)结果: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成为自由城市。

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部分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设立城市法庭,成为自治城市。

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一种证书。

这种证书就是“特许状”(4)典型: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2.城市居民的身份居民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

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当他们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影响(1)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2)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3.大学的兴起【知识延伸】1.为什么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从政治角度说,乡村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而城市市民有较大自由;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工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_优秀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_优秀课件

3、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
城市兴起对西欧社会的影响
1.促进了商品经济的发展; 2.形成了市民阶级;
3.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11世纪西欧城市兴起以后,由于手工业和商业的发展以及城市反对
领主的斗争,迫切需要能读会写、具有各方面知识的人才。原有的僧院 学校远不能满足社会发展的需要。于是,一些城市的手工业行会和商人 公会,以及市政当局,打破教会几百年来对教育的垄断,自发地创办了 世俗学校━━
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也逐渐形成。但是在 商业生产的发展中,竞争不可避免。在竞争中取胜的成为城市的上 层,竞争失败的变成雇佣劳动者。市民阶层出现了分化。
手工工匠和商人—市民阶级—早期资产阶级
城市中成立行会的间酒的恶性竞争,
铁匠
2、维护行业的共同利益,
城市类型
自 治 城市
取得完全自治的城市,只需向国王或领主交纳定额赋税就可以 了,城市居民可以成立自己的市民议会,作为城市的最高权力机 构,拥有制定政策、法令和铸造货币权利,还可以通过选举产生 自己的市长和法官居等管理人员,行使行政、司法和财政大权, 还可以组建俣卫城市的武装力量,甚至有权宣战。这些城市只在 名义上从属于皇帝、国王或大封建主,它们对领主所应尽的义务, 仅限于缴纳一定的税额和战时提供少量军队。
为资本主义兴起准备了条件; 经济上:城市商品经济对封建制度起到瓦解作用;
思想上:大学的产生,为后来文艺复兴的兴起奠定基础。
居民的生活: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行会)
中世纪城市
自主阅读教材43-44页回答: 5、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____逐渐形成。 6、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 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____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男生的说法更有道理。虽然宋代的城市比 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得多,也 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 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 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者和商人、银行家 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9、大学兴起前有哪些文化在西欧传播?时间是? 10、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指的是?时间? 11、巴黎出现学校的时间?私人办学必须从何处取得 授课许可证?
12、巴黎教师行会在何时取得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 从而保证了自治权利?
13、大学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哪里? 14、大学的基础课程有?专业课程有? 15、课程设置体现了当时什么样的社会状态?
1、教会和国王对大学的态度?
教会颁发授课许可证;不允许异端言论; 国王尊重大学自治。
2、中世纪大学的自治地位体现哪里?
(4)市民阶级中分化出哪些人?从中逐渐产生 了什么新的阶级?有何意义?
市民 阶级
手工业者
商人 银行家
早期的资 产阶级
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动脑筋:他们谁说得更有道理?
我国宋代的城市比 西欧同时期的城市 规模大得多,热闹 得多,市民阶层也 庞大得多,所以更
为先进。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 象。实际上西欧市民 阶级力量强大得多, 而且从中产生了后来 的资产阶级,孕育了 西欧的资本主义萌芽 和资产阶级文化。
第三单元 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1、从何时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复苏的原因 是?发展更快的城市是以什么产业为中心?
2、出现著名城市的国家有?有哪些著名城市? 3、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治的常用手段有? 举个例子?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课堂检测
1、下列关于中世纪西欧城市发展原因说法正确的是
(C)
①农业技术的提高,农业剩余产品的增加
②商业贸易的发展
③人口的增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2、下列对城市居民和领主之间关系看法正确的是( D )
A.城市居民和领主存在人身依附关系 B.领主可以向市民任意征税 C.领主可可剥削市民财产 D.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
(2)这些新兴城市有什么特点?
主要集中在交通便利、相对安全、
能够吸引人们聚集的地区。城市
规模很小,人口较少。13世纪
时,英格兰最大的城市伦敦只有
4万人左右,像法兰西的巴黎、
意大利的米兰和威尼斯等拥有超
过5万人口的城市屈指可数。
米兰
(3)城市居民争取城市的自由和
自治,常用的手段有哪些?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合作探究
探究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0世纪起,西欧出现了很多著名 的城市,如法兰西的巴黎、意大 利的米兰和威尼斯、英格兰的 伦敦等。结合教材P42~P43, 回答下列问题。 (1)西欧城市重新兴起的原因有 哪些? 从10世纪起,西欧开始恢复起来,农业技术提高,农 业剩余产品增加,商业贸易发展,人口增长。
4.大学的教育自主权表现在哪里? 在不违反正统教义的情况下,大学的日常教学和管理 有相当大的自主权。 5.你对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看法? 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 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学生学完基础课程 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这说明 了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 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自我研学
知识点一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从10世纪起,西欧新的城市不断产生。那些以 _手__工_业__和___商__业_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城市居民采取各种方式反抗,争取城市的自由和自 治,常用的手段包括_金__钱_赎___买_和_武__力__斗__争_。 3.到13世纪,许多城市取得了一定程度的自由与特权, 成为_自__由__城__市_。在这样的城市里,市民是_自__由__人__,享 有_财__产__权__。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是从国王或领主手 里取得一种证书,这种证书就是“_特__许__状__”。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26张PPT)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共26张PPT)

你看到的只是表面现象。实际上西欧市 民阶级力量强大得多,而且从中产生了 后来的资产阶级,孕育了西欧的资本主 义萌芽和资产阶级文化。
哪种观点更有道理?
第二种。虽然宋代的城市比欧洲同时期的城市规模大得多,热闹 得多,也有市民阶层。但在西欧城市重新兴起和工商业迅速发展 的过程中,不仅形成了市民阶级,而且它还进一步分化出手工业 者和商人、银行家等。富裕的商人和银行家发展成早期资产阶级, 他们的出现为资本主义的兴起准备了条件。
大学:本义是一个团体
或行会。与手工业行会 和商人行会性质一样, 不同的是由教师或学生 组成的保护自身权益的 团体,后来逐渐用来指 专门教育的机构。
1.大学分类: 2.教师行会: 3.大学自治体现: 4.国王与教皇态度: 5.大学司法特权: 6.基础课程: 7.专业课程:
你对中世纪西欧大学的课程设置有何看法?
著名城市:法兰西的巴黎、意大利
的米兰和威尼斯、英格兰的伦敦等。 大学生测量实习报告心得范本 实习时间:11月2日 实习地点:东校区操场 实习目的:在管水准气泡居中时,水准轴 和视准 轴都应 是水平 的,大 学生测 量实习 报 告范文范文。当二者不平行时,存在一 个很小 的夹角i ,显然, 管水准 器整平 视,视准 轴 并未水平,而与水平线有一个很小的夹 角i。所 以由于 i角的 存在,所 以在水 准测量 中 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从而影响测量的精 度。需 要我们 对水准 仪的i角 进行检 核,掌 握 水准仪的安置、瞄准、精平、读数、 记录和 计算高 差的方 法。 实习任务:完成水准仪的常规检核项目 实习过程:1.选择场地架仪器。2.粗整 平,先用 双手按 相对方 向旋转 一对螺 旋,观察 圆 水准气泡移动方向与左手拇指运动方 向之间 运行规 律,再用 左手旋 转第三 个脚螺 旋, 经过反复调整使圆水准气泡居中。3. 瞄准,先 将望远 镜对准 明亮背 景,旋转 目镜调 焦 螺旋,使十字丝清晰;再用望远镜瞄准器 照准竖 立于测 点的水 准尺, 旋转对 光螺旋 进 行对光;最后旋转微动螺旋,使十字丝竖 丝位于 水准尺 中线位 置上或 尺边线 上,完 成 对光。4.精平,旋转微倾螺旋,从符合式 气泡观 察气泡 的移动, 使两端 气泡吻 合。5. 读 数,用十字丝中丝读取米、分米、厘米 、估读 出毫米 位数字, 并用铅 笔记录 。8计 算,

人教版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版部编教材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PPT课件
26
总结
城市生活与乡村生活有何不同?
农奴没有人身自由 与庄园主是依附关系
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
市民具有很大 自由
商业发达,贸易 繁荣,十分开放。
欧洲封建制度的最大特点是:封建庄园制
度、封建农奴制度和封建等级制度以及基督教
的重大影响。
PPT课件
27
中国与西欧封建制的比较
皇权相对弱小,封 中央集权 建主割据一方。
琅城是法兰西东北部的一个城市,主
教募随也集是金着这钱城里,的赎市领 买的主了,自发控治展制权着,,城并市市建。立民琅了与城自人治民机 构封。但建主主教挥之霍间了赎的金阶后,级背冲信弃突义日,擅自
取益消了尖琅锐城的。自治权。1112年,愤怒的市
民举行起义,杀死主教,此后又坚持斗争多
年,终于取得了自治地位。
了农奴身份,成为真正的自由人。按照惯例,如
果一个农奴在自治的城市里住满一年零一日,就
取得了自由民的身份。
PPT课件
20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庄园里的农奴和城市的市民的生活有 哪些不同?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村的农奴缺乏 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 人有依附关系,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有很 大的自由。
中国开封:100万
佛罗伦萨
PPT课件
10
一 、自由和自治城市
6、城市产生地点:
坐落在封建领主的领地上
7、斗争原因:
领主对城市居民任意征税,甚至要求 居民像佃户一样履行义务。城市居民 与封建领主之间产生了尖锐的矛盾。
PPT课件
11
一 、自由和自治城市
8、斗争手段:
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PPT课件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9课_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知识点总结:第9课_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知识框架】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重点梳理】1.自由和自治(4)典型:法兰西的琅城取得自治的过程最为典型2.城市居民的身份居民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他们一般是从周围农村的农民转变而来的。

很多人进入城市以前还是农奴,当他们在自由城市住满一年零一天,就获得了市民的身份,从此享有自由,领主无权强迫他重新变成农奴。

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影响(1)随着更多的城市取得自由,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成了自由人,而且,城市工商业还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因此,越来越多的农奴逃离庄园,进入城市,促进了城市的发展(2)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级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3.【知识延伸】1.为什么说“城市的空气使人自由”?从政治角度说,乡村农奴缺乏人身自由,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而城市市民有较大自由;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园生活是自给自足的封闭生活,而城市工商业发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2.大学兴起的历史意义。

大学的诞生标志着西欧社会出现了具有相对独立地位的高等教育与研究单位,形成了专业的教学和研究队伍。

大学不仅成为整个社会知识积累与传承的重要场所,而且逐渐成为新思想和新发明的中心,极大地促进了人类社会思想和科学技术的进步,为近代大学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办学经验。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人教部编版九年级历史上册第9课 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6
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城市居民的身份
大学的兴起
封建制度的确立与经济法发展为大学的产生
提供了物质基础。城市兴起、新兴资产阶级,
• 背景: 11世纪后,随着经济的发展……传入西欧。
使大学的创办有了社会基础。东西方贸易的 往来,古典文明的传播,东方文化和教育的
• 兴起: 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 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
从政治角度说,生活在乡 村的农奴缺乏人身自由, 基本上被束缚在土地上, 与庄园主人有依附关系, 而城市中的市民则相对具 有很大的自由。
从经济角度来说,乡村的庄 园生活基本上是自给自足的 封闭生活,而城市工商业发 达,贸易繁荣,十分开放, 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发展机会
目的
防止恶性竞争,维护行业共同利益,防止封建领主的侵犯
如何评价中世纪大学的程设置
教会的影响
现实的需要
索邦神学院(巴黎大学前身)
博洛尼亚大学解剖教室
9
中世纪城市 和大学的兴
起的意义
政治上,市 民阶级不断 发展壮大, 发展成为早 期的资产阶 级,为资本 主义兴起准 备了条件;
经济上,城 市商品经济 对封建制度 起到瓦解作 用;
思想上, 大学的产 生,为后 来文艺复 兴的兴起 奠定基础。
传入,为大学充实了学习的内容。
朵”
①12世纪,巴黎出现许多教会学校和教师私人办的学校。
• 发展: ②13世纪,巴黎教师行会得到罗马教皇和国王的支持,自治权利得到 保证。
• 自治权 利:
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基础课、专业课
大学的课程设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 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要求。
中世纪城市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堂笔记

部编版九年级上册历史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课堂笔记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一、中世纪城市的兴起1.主要城市类型:(1)商业城市:交通发达、商业繁荣、市场兴旺。

如威尼斯、热那亚。

(2)行政城市:行政机构较发达的城市,如巴黎、罗马。

(3)宗教城市:依托于教堂组成,如罗马、巴黎、坎特伯雷。

2.城市经济:(1)商业:中世纪城市商人主要进行绸缎、毛织品、皮革加工、纺织、磨面粉等生产和贸易。

(2)手工业:中世纪城市的手工业主要有制革、木材加工、陶瓷、金属加工等。

(3)金融:中世纪城市的金融业主要包括兑换行、贷款业、汇票和手票等。

3.城市文化生活:(1)城市公共空间:如广场、教堂、市中心等。

(2)社交活动:如巡游、露天市场、庙会等。

(3)文化活动:如戏剧、音乐、绘画等。

二、中世纪大学的兴起1.大学的起源:(1)大学起源于教会中的学院。

(2)最早的大学:意大利波隆那大学(形成于11世纪末)。

(3)其他早期大学:法国巴黎大学、英国牛津大学、德国海德堡大学。

2.大学的发展:(1)课程体系:中世纪大学的主要课程有神学、法学、医学、哲学。

(2)形式:中世纪大学的教学形式是讲学和学生课下研究。

(3)学术氛围:中世纪大学注重学术独立性和自主性,重视讨论和辩论。

3.大学的贡献:(1)传承古代学术成果;(2)培养人才,促进教育事业的发展;(3)促进了科学和文化的进步,推动了欧洲文化的发展。

三、城市和大学的联系1.城市对大学的影响:(1)城市为大学的存在提供了富足的物质条件;(2)城市对大学学生提供了各种必要的生活和文化条件;(3)城市发展和大学文化交流使得城市的文化生活更加繁荣。

2.大学对城市的影响:(1)吸引了大量学生前来学习和生活,促进了城市经济的繁荣;(2)大学向城市输送了大量人才,推动了城市文化知识水平的提高;(3)大学成为了城市文艺复兴的中心,推动了城市文化艺术的繁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三单元封建时代的欧洲
第9课中世纪城市和大学的兴起
一、自由和自治的城市
1.城市兴起:10世纪起,西欧旧的城市开始复苏,新的城市不断产生。

那些以手工业和商业为中心的城市发展更快。

2.斗争形式:金钱赎买和武力斗争。

3.城市的自由与特权:自由城市里,市民是自由人,享有财产权,领主不得非法剥夺市民的财产,不得向市民任意征税。

自治城市还有权选举市长、市政官员和设立城市法庭。

4.城市取得自由和自治权的形式:从国王或领主手里取得“特许状”证书。

5.局限性:不能完全摆脱国王和领主的控制,城市贵族一般也都是国王的支持者。

二、城市居民的身份
1.居民身份:手工工匠和商人是城市的基本居民。

2.从事工作:手工业者主要从事小商品生产,拥有简单的生产资料,自己和家属都参加劳动,靠出卖产品换取其他生活用品以维持生活。

家庭既是生产的作坊,也是店铺。

商人专事商业和贸易,通常比手工业者富裕。

3.影响:随着城市的发展和工商业的繁荣,市民阶层逐渐形成。

城市手工业者和商人不断分化,出现了富裕的大手工业作坊主、商人和银行家等,他们成为早期的资产阶级。

三、大学的兴起
1.兴起:12世纪,西欧的教育与学术出现了新的气象,大学的兴起被认为是欧洲中世纪教育“最美好的花朵”。

2.自治地位:主要体现在免赋税特权、司法特权、教育自主权。

3.课程设置:中世纪大学生须先上基础课程,它们是:文法、修辞、逻辑、算术、几何、天文和音乐。

学生学完基础课程之后进入专业课程,包括法学、医学和神学。

大学的课程设
置一方面仍受基督教会的影响,另一方面也反映了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