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合集下载

(完整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归纳

(完整版)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归纳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归纳名词:1、过度繁殖:任何一种生物的繁殖能力都很强,在不太长的时间内能产生大量的后代表现为过度繁殖。

2、自然选择:达尔文把这种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的过程叫作自然选择。

3、种群:生活在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的一群个体,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

个体间彼此交配,通过繁殖将自己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4、基因库:种群全部个体所含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其中每个个体所含的基因只是基因库的一部分。

5、基因频率:某种基因在整个种群中出现的比例。

6、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区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而且在自然状态下能互相交配,并产生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7、隔离:指同一物种不同种群间的个体,在自然条件下基因不能自由交流的现象。

包括:a、地理隔离:由于高山、河流、沙漠等地理上的障碍,使彼此间不能相遇而不能交配。

(如: 东北虎和华南虎)b、生殖隔离:种群间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不能产生可育的后代。

语句:1、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内容有四方面: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变异;适者生存。

2、达尔文认为长颈鹿的进化原因是:长颈鹿产生的后代超过环境承受能力(过度繁殖);它们都要吃树叶而树叶不够吃(生存斗争);它们有颈长和颈短的差异(遗传变异);颈长的能吃到树叶生存下来,颈短的因吃不到树叶而最终饿死了(适者生存)。

3、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基本内容也有四点: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单位;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进化的原材料;自然选择改变基因频率;隔离导致物种形成。

4、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原因:基因突变、基因重组、自然选择。

生物进化其实就是种群基因频率改变的过程。

5、基因突变和染色体变异都可称为突变。

突变和基因重组使生物个体间出现可遗传的差异。

6、种群产生的变异是不定向的,经过长期的自然选择和种群的繁殖使有利变异基因不断积累,不利变异基因逐代淘汰,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发生了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一定方向缓慢进化。

因此,定向的自然选择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

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总结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一)1. 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 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 进化的内因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二)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传衍来的。

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拉马克几乎否认物种的真实存在,认为生物只存在连续变异的个体。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用进废退环境引起或由于用进废退引起的变化是可以遗传的,拉马克的错误:过于强调环境的变化直接导致物种的变化环境的变化只有在引起遗传物质的改变时,才能产生可遗传的变异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三)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观点:1)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不同于达尔文的说法2)生物进化实质是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3)共同进化产生了生物多样性4)自然选择决定生物进化的方向肯定达尔文的说法5)隔离是特种形成的必要条件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关系组成一个有机的整体,个体间可以彼此交配,并通过繁殖将各自的基因传递给后代。

2、基因库:一个种群中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叫做这个种群的基因库。

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进化论知识点归纳总结进化论是生物学中重要的理论之一,它解释了生物种类多样性的原因,揭示了生物体适应环境的机制。

在高中生物学的学习过程中,我们需要理解和掌握进化论的相关知识点。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进化论涉及的重要知识进行归纳总结,帮助同学们快速掌握这些关键概念。

1. 进化论的基本概念进化论认为,物种的多样性是由种内遗传变异和物种间演化逐渐累积而成的。

进化论的基本概念包括:- 个体变异:个体之间存在继承的遗传变异。

- 适应性:个体的遗传变异可能使其对环境更具优势。

- 自然选择:环境中的有利变异将得以保留和传递给下一代,而不利变异将逐渐被淘汰。

- 物种形成:长期的积累可以导致物种的形成和多样性的增加。

2. 进化论的证据进化论的理论得到了很多支持的证据,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 同功性DNA证据:通过对不同物种的DNA序列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史。

- 古生物学证据:通过古生物学化石的发现和研究,可以了解到过去地球上生物的变化和演化。

- 比较解剖学证据:通过对不同物种的解剖结构进行比较,可以揭示它们的共同特征和差异。

- 生物地理学证据:通过对不同地理区域的物种分布进行比较,可以推断它们的演化历史和迁移路径。

3. 进化的驱动因素进化的过程受到多种驱动因素的影响,下面是几个重要的驱动因素: - 突变:突变是个体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突变可能会导致新的表型性状的出现。

- 基因流:基因流是指基因在不同种群之间的交流和传递,它可以加速种内遗传变异的累积。

- 基因漂变:基因漂变是随机事件对种群基因库的影响,较小的种群更容易受到基因漂变的影响。

-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由于机会事件和偶然因素导致个体基因频率发生改变的过程。

-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关键驱动因素,根据环境的要求,对适应性更高的个体进行筛选和选择。

4. 进化的模式进化的过程可以表现出不同的模式,下面是一些重要的进化模式: - 分枝演化:一个物种分化为若干个新的物种,形成“物种树”。

2024年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2024年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一、进化的基本概念和原理1. 进化的定义:指生物种类随时间的推移而发生的逐渐变化和发展的过程。

2. 进化的基本原理:- 遗传变异:生物个体之间存在遗传差异,这些差异可以通过突变和重组等方式产生。

- 适应性选择:适应环境的个体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从而传递其有利的遗传特征。

- 种群遗传漂变:随机性的遗传变异在小种群中有较大的影响,可以导致某些基因频率的改变。

- 基因流动:种群之间的基因交流,包括迁徙和基因交配等。

3. 进化的推动力:- 突变:随机的基因突变改变了基因组的组成,可以导致新的遗传变异。

- 选择压力:环境因素对个体生存和繁殖的影响,从而选择出适应环境的个体。

- 隔离:种群间的遮断,导致基因流动受限。

二、进化的证据1. 直接观测:- 观察到一些物种在短时间内发生了明显的变化,如鸟喙长度的改变。

- 观察到人工选择育种导致的动植物品种改良。

2. 古生物学证据:- 化石记录:显示出不同地层和时期的化石形态的变化和演化过程。

- 古地理分布:某些已经灭绝的物种在不同大陆上都有发现,表明它们的祖先曾经存在于一个大陆。

- 层序学原理:地层中上下的先后次序也反映了生物地理分布的依据。

3. 生物地理分布证据:- 可以通过生物地理分布的相似性和差异性来推断物种的起源和演化关系。

- 相似环境下的生物有更高的相似性,而相异环境下的生物则有较大的差异。

4. 分子生物学证据:- 基因测序:比较相同或不同物种的DNA序列,可以推断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 蛋白质比较:比较物种的蛋白质序列和结构,可以揭示它们的亲缘关系和进化历程。

三、进化的模式1. 渐进进化模式:- 直线渐进进化:物种在较长时间内逐渐发生形态、生理和行为的改变和演化。

- 分支渐进进化:物种在较长时间内发生分支,分化为不同亚种或新物种。

2. 适应辐射模式:物种在新的环境中发生急剧的演化过程,形成多个适应不同生态位的新物种。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

高中生物:遗传与进化知识点一、减数分裂与受精作用(一)1、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细胞连续分裂两次。

结果是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DNA数)比原来的减少了一半。

2、同源染色体: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和大小一般都相同,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

但X和Y也是一对特殊的同源染色体。

非同源染色体:不能配对的染色体之间互称为非同源染色体。

联会: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

四分体:配对的同源染色体含有四条染色单体。

1个四分体含有1对同源染色体、2条染色体、4个染色单体、4分子DNA。

(二)以精子的形成过程为例各时期特点:间期(准备期):DNA复制和蛋白质合成;减Ⅰ前期:联会、形成四分体;减Ⅰ中期:同源染色体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Ⅰ后期:同源染色体分离,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减Ⅰ末期:一个初级精母细胞分裂成两个次级精母细胞,染色体、DNA减半;减Ⅱ前期:染色体散乱排布;减Ⅱ中期:着丝点排列在赤道板上;减Ⅱ后期:着丝点分裂,姐妹染色单体分开成染色体,染色体数目短暂加倍;减Ⅱ末期:两个次级精母细胞分裂成四个精子细胞。

精子细胞变形成精子。

(三)卵细胞与精子形成过程的异同:相同点:与生殖细胞的形成有关,染色体、DNA分子变化过程与特点完全相同。

不同点:①、精子形成时两次分裂都是均等分裂,产生四个精子细胞。

卵细胞形成时两次都是不均等分裂(但第一极体分裂成两个第二极体时是均等分裂),只产生一个卵细胞和三个极体。

②、精子细胞须经变形才成为有受精能力精子,卵细胞不需经过变形即有受精能力。

③、精子在睾丸中形成,卵细胞在卵巢中形成。

在动物的精 (卵)巢中,精(卵)原细胞可以进行两种分裂方式,如果进行有丝分裂,形成的仍然是精(卵)原细胞,如果进行减数分裂,则产生的是成熟的生殖细胞精子(卵细胞)。

(四)受精作用:精子和卵细胞识别、融合的过程。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5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5篇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一)生物进化的历程主要有以下几个知识点:1. 进化论:进化论是生命科学的基本理论,它认为生物种群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发生变化,进化的推动力是遗传变异和适应性选择。

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论的核心概念之一,指的是生物种群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有更多的机会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其有利基因给下一代。

自然选择可以分为适应性选择和性选择两种类型。

3.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进化的基础,它是指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

这种差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漂变等方式产生。

4. 淘汰:进化过程中,不能适应环境的个体会被淘汰。

这种淘汰可以是遭受捕食、疾病或环境压力等因素导致的死亡,也可以是繁殖不成功或生育力下降等因素导致的摒弃。

5. 分化: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逐渐分化成不同的亚种和物种,这是进化过程中的一个重要现象。

6. 系统发育:通过比较不同物种间的形态、生理和分子特征,可以建立它们之间的系统发育关系,从而了解生物进化的历程。

7. 共同祖先:所有生物都有共同的祖先,生物的进化可以追溯到最早的单细胞生物。

这些知识点是理解生物进化历程的基础,通过对它们的学习和研究,可以更好地理解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

生物进化的历程知识点总结精选5篇(二)生物选修一中的一个知识点是生物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生物的种类丰富程度以及生物之间的遗传差异和物种间的复杂关系。

它包括生物的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

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

首先,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不同物种之间相互依存、相互制约,构成了复杂的食物链、食物网和生态平衡系统。

生物多样性的降低可能导致物种灭绝,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对人类的生存和发展产生负面影响。

其次,生物多样性对人类的福祉和经济发展也具有重要意义。

许多药物和生命科学研究的突破都来自于自然界的生物多样性。

选修三生物课后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生物课后知识点总结

选修三生物课后知识点总结一、生物进化与发展1. 进化的基本原理(1)达尔文的进化论:达尔文提出了物种的进化是由于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的原理,即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使得具有有利性状的基因在种群中逐渐增多,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2)孟德尔遗传学原理:孟德尔通过豌豆杂交实验,发现性状的遗传是由离散的基因控制的,呈现出显性和隐性的遗传规律。

这为后来的遗传学理论奠定了基础。

2. 生物的起源与演化(1)生命的起源:生命起源于地球上某个早期阶段的化学过程,而后经过数十亿年的演化,逐渐形成了现今各种生物种类。

生物的起源是一个跨学科性的问题,涉及化学、地质学和生物学等多个学科。

(2)古生物与化石记录:古生物学通过对地层化石的发现和研究,揭示了地球上生物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3. 生物进化的机制(1)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生物进化的重要机制之一,它能够引起生物个体的遗传变异,进而形成新的遗传类型。

基因突变还是繁殖隔离和自然选择等进化过程中的原始材料。

(2)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生物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使得有利性状的基因在种群中逐渐增多,进而导致种群的进化。

(3)随机漂变:随机漂变是指由于环境因素和遗传漂变等原因导致基因频率发生随机性变化的过程。

随机漂变在小种群中更为明显。

二、生物多样性与保护1. 生物多样性的概念与特点(1)生态系统的组成:生态系统由生物群落和非生物环境共同组成,包括生物种类的多样性、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生态服务等。

(2)生物多样性的特点:生物多样性包括物种多样性、基因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是整个生命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2. 生物多样性的价值(1)生物资源:生物多样性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物资源,包括食物、药材和工艺品等。

(2)生态平衡:生物多样性维持了生态系统的平衡,保障了自然界的可持续发展。

(3)生态服务:生物多样性为生态系统提供了各种生态服务功能,如水源涵养、气候调节、土壤保持等。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带答案)

高中生物必修二第六章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归纳完整版单选题1、陆生脊椎动物和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会出现鳃裂,这说明()A.鳃裂将来发育成肺B.胚胎的呼吸依靠鳃裂C.胚胎在水环境中发育而成D.陆生脊椎动物和人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答案:D分析: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彼此间的差异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即都有鳃裂和尾,只是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人的尾也消失了,这种现象说明高等脊椎动物是从某些古代的低等动物进化而来的,所以在生物的个体发育过程中,迅速重演了它们祖先的主要发育阶段,即都有尾。

同时,也说明古代脊椎动物原始的共同祖先生活在水中,所以陆生脊椎动物和人在胚胎发育过程中出现了鳃裂。

两栖类、爬行类、鸟类、哺乳类和人,彼此间的差异十分显著,但是它们的胚胎在发育初期都很相似,即都有鳃裂,只是到了发育晚期,除鱼以外,其他动物和人的鳃裂都消失了,由此可以说明脊椎动物和人的原始祖先生活在水中,D正确,故选D。

2、基因重组是指生物体进行有性生殖的过程中,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重新组合,下列描述错误的是A.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B.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有丝分裂的后期C.基因重组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后期D.基因重组有可能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四分体时期答案:BA、基因重组是生物多样性的原因之一,A正确;B、基因重组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的前期或后期,有丝分裂不可能发生基因重组,B错误;C、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一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随着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而组合,C正确;D、基因重组的来源之二是: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四分体时期,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随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换而交换,导致染色单体上的基因重组,D正确。

故选B。

3、下列关于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的叙述,正确的是()A.遗传漂变在大种群中更易发生B.遗传漂变能产生新的可遗传变异C.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不都是进化的因素D.遗传漂变和自然选择均可打破遗传平衡答案:D分析:发生在一个小群体内,每代从基因库中抽取形成下一代个体的配子时,会产生较大误差,由这种误差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偶然变化,叫做遗传漂变。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知识点第1节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由来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主要内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1)、生物都不是神创的,而是由更古老的生物进化来的。

这对当时人们普遍信奉的神创造成一定冲击,因此具有进步意义。

(2)、生物是由低等到高等逐渐进化的。

(3)、对于生物进化的原因,他认为:一是“用进废退”的法则;二是“获得性遗传”的法则。

但这些法则缺乏事实依据,大多来自于主观推测。

2、拉马克的进化学说的历史意义二、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一)、达尔文自然选择学说的主要内容1.过度(不是过渡)繁殖——选择的基础生物体普遍具有很强的繁殖能力,能产生很多后代,不同个体间有一定的差异。

2.生存斗争——进化的动力、外因、条件大量的个体由于资源空间的限制而进行生存斗争。

在生存斗争中大量个体死亡,只有少数的个体生存下来。

生存斗争包括三方面:(1)生物与无机环境的斗争(2)种内斗争(3)种间斗争生存斗争对某些个体的生存不利,但对物种的生存是有利的,并推动生物的进化。

3.遗传变异——进化的内因在生物繁殖的过程中普遍存在着遗传变异现象,生物的变异是不定向的,有的变异是有利的,有的是不利的,其中具有有利变异的个体就容易在生存斗争中获胜生存下去,反之,具有不利变异个体就容易被淘汰。

4.适者生存——选择的结果适者生存,不适者被淘汰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自然选择只选择适应环境的变异类型,通过多次选择,使生物的微小有利变异通过繁殖遗产给后代,得以积累和加强,使生物更好的适应环境,逐渐产生了新类型。

所以说变异不是定向的,但自然选择是定向的,决定着进化的方向。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的历史局限性和意义1、意义:自然选择学说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2、不足:对遗传和变异本质,不能做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局限在个体水平。

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主要内容一、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与生物进化(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1、种群:生活在一定区域的同种生物的全部个体叫种群。

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

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

生物的进化的学说知识点1. 达尔文的自然选择:达尔文提出了自然选择的理论,他认为个体间的差异会导致个体在环境中的适应能力不同,进而影响其生存和繁殖的成功率。

适应性较高的个体会更有可能生存下来并将其适应性的特征传递给下一代,从而导致种群在时间中的逐渐进化。

2. 突变与遗传:突变是指在基因组中发生的变异,可以导致生物个体的性状发生改变。

突变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从而在种群中引起遗传变异。

一些突变可能具有适应性优势,使生物更能适应环境,因此这些有利的突变在进化中可能得到保留。

3. 遗传漂变:遗传漂变是指在小种群中由于随机的遗传变异而引起的基因频率的变化。

这种随机性通常发生在较小的种群中,对演化过程有较大的影响。

4. 基因流动:基因流动是指不同种群之间基因的交换。

当不同种群之间的基因流动发生时,这些种群之间的基因池将合并,从而导致基因频率发生变化。

基因流动可以增加种群的遗传多样性,并在进化中起到重要的作用。

5. 岛屿生物地理学:岛屿生物地理学研究了在不同的地理环境下,物种如何适应和演化。

在孤立的岛屿上,物种可能面临不同的选择压力和资源利用竞争,从而导致物种的适应和演化。

6. 放射适应:放射适应是指一种物种分化为多个相关物种,以适应不同的生态位和资源分配方式。

放射适应通常发生在新的生态环境中,如岛屿或山脉,物种之间的分化可以通过自然选择和遗传漂变来促进。

7. 共同祖先:进化理论认为,所有的生物都有一个共同祖先。

通过对现存物种和化石记录的研究,科学家可以推断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和共同祖先的存在。

8. 进化证据:进化理论得到了大量的科学证据的支持。

这些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胚胎发育、生物地理分布等。

通过这些证据,科学家可以了解到生物在地球上逐渐演化的历程和规律。

9. 分子进化:分子进化研究通过比较基因和蛋白质的序列来揭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通过基因组学和蛋白质组学的研究,科学家可以了解到基因变异如何影响物种的适应和演化。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的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的进化理论知识点

高中生物:现代生物的进化理论知识点一、拉马克的进化学说1、理论要点:用进废退;获得性遗传2、进步性:认为生物是进化的。

二、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学说1、理论要点:自然选择(过度繁殖→生存斗争→遗传和变异→适者生存)2、进步性:能够科学地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以及生物的多样性和适应性。

3、局限性:①不能科学地解释遗传和变异的本质;②自然选择对可遗传的变异如何起作用不能作出科学的解释。

(对生物进化的解释仅局限于个体水平)三、现代达尔文主义(一)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生物进化的实质:种群基因频率的改变)1、种群:概念:在一定时间内占据一定空间的同种生物的所有个体称为种群。

特点:不仅是生物繁殖的基本单位;而且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2、种群基因库:一个种群的全部个体所含有的全部基因构成了该种群的基因库3、基因(型)频率的计算:①按定义计算:②某个等位基因的频率= 它的纯合子的频率+ ½杂合子频率(二)突变和基因重组产生生物进化的原材料(三)自然选择决定进化方向:在自然选择的作用下,种群的基因频率会发生定向改变,导致生物朝着一定的方向不断进化。

(四)突变和基因重组、选择和隔离是物种形成机制1、物种:指分布在一定的自然地域,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和生理功能特征,而且自然状态下能相互交配并能生殖出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个体。

2、隔离:地理隔离:同一种生物由于地理上的障碍而分成不同的种群,使得种群间不能发生基因交流的现象。

生殖隔离:指不同种群的个体不能自由交配或交配后产生不可育的后代。

3、物种的形成:⑴物种形成的常见方式:地理隔离(长期)→生殖隔离⑵物种形成的标志:生殖隔离⑶物种形成的3个环节:l 突变和基因重组:为生物进化提供原材料l 选择:使种群的基因频率定向改变l 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必要条件四、生物进化的基本历程1、地球上的生物是从单细胞到多细胞,从简单到复杂,从水生到陆生,从低级到高级逐渐进化而来的。

2、真核细胞出现后,出现了有丝分裂和减数分裂,从而出现了有性生殖,使由于基因重组产生的变异量大大增加,所以生物进化的速度大大加快。

生物进化相关知识点

生物进化相关知识点

生物进化相关知识点
一、进化的思想
进化是一种自然过程,“进化”一词起源于1859年,由英国著名的进化学家达尔文提出,他把“进化论”定义为“不断变化的结果,组成物种的构成元素”。

达尔文认为,物种是进化的产物,不同物种之间的进化是一个渐进的过程,受到环境因素的影响和物种之间的竞争,物种会慢慢演化出越来越适应环境的形态。

二、进化的过程
进化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主要包括基因流动、基因突变和选择三个方面:
(1)基因流动:基因流动是指由于基因交换,使基因在物种间来回传播,从而使各物种的遗传基因发生变化。

(2)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指遗传物质突变的结果,它赋予了物种新的性状,这些性状有利于物种在流动、繁殖和生存等方面的竞争。

(3)选择:选择是指物种在优势和劣势两种环境中进行的竞争,它对物种的性状形成了一种制约作用。

选择有两种形式,一种是自然选择,另一种是人类选择。

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有利和不利的环境对物种的表现形成了制约作用,决定了那些适应环境的物种能够优先发展,而那些不适应环境的物种则会逐渐消失。

高一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一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重要的一个部分,其研究对象是生物以及生物在演化过程中的变化和适应,如何在环境中生存和繁衍。

本文将对高一生物进化的一些基本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这一概念。

一、进化概述进化指的是物种在漫长的时间内从简单的形态逐渐发展演化为复杂的形态的过程。

进化理论是生物学的核心内容之一。

在进化中,有两个重要概念需要了解,分别是自然选择和突变。

自然选择:根据适者生存、优胜劣汰的原则,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和繁殖后代,从而逐渐改变物种的性状。

突变:指的是在生物个体基因中产生的突发性变异的现象,这种变异可能是有害的、无害的或有益的,而有益的突变会在进化过程中得到保留。

二、进化证据为了证明进化的存在和论证生物的起源与发展,科学家们提出了多个进化证据。

古生物学证据:根据化石记录,可以看出不同物种的起源和演化过程。

例如,通过考古发现化石可以追溯到早期的人类祖先。

生态学证据:生物在不同环境中的适应性特点也是进化的证据之一。

环境的变化会导致物种的适应和变异。

生物地理学证据:生物地理学研究生物分布的地理规律。

例如,根据大陆漂移理论,物种的分布与大陆的漂移有关,支持进化的观点。

分子生物学证据:通过比较物种之间的基因和蛋白质序列的相似性,可以了解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进而推断它们的演化关系。

三、进化机制进化机制是指导致生物进化的原因和机制。

下面列举了几种重要的进化机制。

基因突变:基因突变是进化过程中最基本的推动力之一。

通过基因突变,个体的遗传信息发生了变化,从而可能产生新的优势性状。

基因流动:基因流动是由于个体之间的基因交流而引起的。

它通过基因的移入和移出,改变了种群的基因构成。

基因漂变:基因漂变是一种随机性事件,它独立于个体的适应度。

在一个小型种群中,通过基因漂变,个体的基因频率会发生随机性的改变。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最重要的机制之一。

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和繁殖后代,从而改变了种群的性状。

生物进化高考必背知识点

生物进化高考必背知识点

生物进化高考必背知识点生物进化是生物学的重要概念之一,也是高中生物科目中的重要内容。

在高考中,生物进化通常是一个重要的考点,考查学生对进化理论、自然选择等相关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以下是一些生物进化的高考必背知识点。

1. 进化的概念和进化的证据: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产生适应环境变化的途径,形成新的物种。

进化的证据主要包括化石记录、生态地理分布、生物的结构与功能比较以及遗传与分子生物学研究。

2. 自然选择和适者生存:自然选择是指在自然环境中,适应环境的个体更容易生存和繁殖,从而传递自己的基因给下一代,影响物种的进化过程。

3. 突变和遗传变异:突变是指基因或染色体发生的瞬时性突然变化,是生物进化的起源。

遗传变异是指通过基因的重组和随机分配产生的新的基因组合和表型变异。

4. 物种形成和分化:物种形成是指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个体群体逐渐分化为两个或多个不交配的生殖群体而形成新的物种。

5. 进化速度和趋同演化:进化速度是指物种发生进化变化的速率。

趋同演化是指不同物种在相似的环境下独立进化,导致其形态和生理功能上的相似性增加。

6. 确定进化关系的方法:确定进化关系的方法主要包括形态学比较、胚胎学比较、生理生化比较以及遗传和分子生物学方法。

7. 进化树和分类系统:进化树是一种图形表示方式,用于表示物种之间的进化关系。

分类系统是根据物种的共同特征,将物种划分为不同的类别和分类群。

8. 进化的影响因素:进化的影响因素主要有遗传变异、选择压力、随机漂变和物种互动等。

9. 人类的进化:人类的进化是一个长时间的演化过程,包括人类的起源、古人类的进化以及智人的演化等。

10. 生物多样性和保护: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的种类、数量和分布的多样性。

保护生物多样性是人类共同的责任和使命,对于生物进化的研究和生态系统的持续健康发展至关重要。

这些生物进化的高考必背知识点,覆盖了进化的基本概念、证据、机制、方法和影响因素等方面,是学生备考生物进化的重要参考。

高中生物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是生物学领域中的重要概念,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里不断适应环境,逐渐改变其遗传特征的过程。

本文将对高中生物进化的知识点进行总结,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一内容。

一、物种的起源和演化物种的起源和演化是生物进化研究的核心内容。

根据大量的科学实证,生命起源于距今约37亿年前的地球上,并经历了漫长的进化过程。

进化的核心机制是突变和遗传,通过自然选择等因素,物种的遗传特征逐渐发生变化,形成新的物种。

二、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过程中的重要驱动力。

它是指环境中的资源有限,物种表现出的遗传变异导致其在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从而能够更好地适应环境,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适者生存,不适者淘汰。

三、遗传与突变遗传与突变是进化的基础。

生物的遗传信息储存在基因中,通过遗传传递给后代。

突变是指遗传物质发生的突发性变化,可以是基因组内部的变异,也可以是环境因素引起的外部变异。

突变为进化提供了遗传物质的多样性。

四、种群遗传学种群遗传学研究了物种在群体水平上的遗传变异和演化。

它包括基因频率、基因流动、基因漂变和突变等内容。

种群遗传学揭示了物种群体在进化中受到的各种因素的影响,例如基因突变和选择压力。

五、进化的证据进化的证据主要包括古生物学证据、生物地理学证据、分子证据以及实验室培养等。

古生物学证据是通过化石记录揭示物种演化历程;生物地理学证据是通过物种在地理分布上的变化来推断其演化历史;分子证据则是通过分析生物分子结构和遗传关系揭示进化过程。

六、人类进化人类进化是生物进化中的一个重要方向。

通过对古人类化石、基因遗传、人类行为和文化的研究,科学家们揭示了人类进化的历程。

人类的祖先是非洲的古猿人,随着时间的推移,人类逐渐演化成现代人。

总结:生物进化是生物学中的重要内容,研究物种起源和演化的过程。

自然选择、遗传与突变、种群遗传学、进化的证据以及人类进化是进化学习的主要知识点。

通过深入学习和理解这些知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认识生物进化这一普遍规律,对生命的起源和多样性有更深入的认识。

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

生物进化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遗传性状上随时间逐渐改变的过程。

进化是生物学中的一个核心概念,它解释了为什么生物多样性如此丰富,以及为什么现代生物具有适应不同环境的能力。

本文将对生物进化的相关知识进行总结。

1. 进化的基本原理进化的基本原理包括遗传变异、适应性和遗传传递。

遗传变异指的是个体之间存在的遗传差异,它是进化的基础。

适应性是指某些遗传特征对环境的适应程度,适应性较强的特征将被更多地传递给后代。

遗传传递是指遗传特征通过基因传递给后代的过程。

2.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进化的主要机制之一,它通过环境中的选择压力来影响物种的进化方向。

自然选择包括适应性选择、性选择和群体选择。

适应性选择是指个体适应环境的遗传特征相对较强地传递给后代。

性选择是指由于个体在交配中获得更多机会而产生的选择。

群体选择是指由于整个群体的适应程度而导致某些遗传特征被选择。

3. 突变和基因漂变突变是指DNA序列中的突发变化,它是遗传变异的主要来源。

突变可以是有害的、中性的或者有益的。

有害的突变通常会被自然选择淘汰,中性的突变对适应性没有明显影响,而有益的突变可能会增加个体的适应性。

基因漂变是指基因频率在群体中随机变化的过程,它主要发生在小群体中,对遗传多样性的维持起到了重要作用。

4. 生物分类与系统发生学生物分类是对生物多样性进行整理和分类的过程,它的目的是建立一个有序的生命形式的层次结构。

系统发生学是研究生物进化关系的学科,通过比较特征相似性来判断物种的亲缘关系。

生物分类和系统发生学通过遗传学、形态学和生态学等方法来进行研究。

5. 进化证据进化证据包括化石记录、比较解剖学、分子生物学和生物地理学等。

化石记录显示了生物演化的历史和过程。

比较解剖学通过比较不同物种的形态结构来揭示它们之间的亲缘关系。

分子生物学通过比较DNA或蛋白质序列来判断物种的演化关系。

生物地理学通过比较物种在地理空间上的分布来研究物种的起源和扩散。

6. 人类进化人类进化是进化生物学中的一个重要领域。

生物进化的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例题详解

生物进化的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例题详解

生物进化的知识点总结及经典例题详解知识点总结生物进化是指物种在漫长的时间中逐渐发展和变化的过程。

以下是一些关键的知识点总结:1. 自然选择:自然选择是指适应环境的有利特征被保留下来,不利特征被淘汰的过程。

它是进化的主要驱动力之一。

2. 遗传变异:遗传变异是指个体之间的遗传信息存在差异。

这些差异源于突变、基因重组和基因流等因素。

3. 基因漂移:基因漂移是指随机事件导致一个小群体的基因频率发生变化的过程。

在小群体中,基因漂移可能会导致频率的显著变化。

4. 基因流动:基因流动是指遗传物质在不同群体之间的传递。

这种交换会导致群体之间的基因频率趋向于一致。

5. 繁殖隔离:繁殖隔离是指不同种群之间的繁殖隔离机制。

它可以阻止基因的流动,并促进物种的分化和多样性。

经典例题详解例题一问题:在一群蝴蝶中,有些是绿色的,有些是褐色的。

在一个被树叶覆盖的环境中,绿色的蝴蝶能更好地隐藏并逃避捕食者。

预测这个群体的未来,以下哪个选项最有可能是正确的?A. 褐色蝴蝶的数量将增加,并且绿色蝴蝶的数量将减少。

B. 绿色蝴蝶的数量将增加,并且褐色蝴蝶的数量将减少。

C. 褐色蝴蝶和绿色蝴蝶的数量都将增加。

D. 褐色蝴蝶和绿色蝴蝶的数量都将减少。

解答:由于在被树叶覆盖的环境中,绿色的蝴蝶相对于褐色蝴蝶更具存活优势,因此绿色蝴蝶的数量将增加,而褐色蝴蝶的数量将减少。

因此,选项B是正确答案。

例题二问题:某岛上的鸟群原有黑色、白色两种颜色。

一段时间后,由于飓风,只有少数黑色鸟存活下来。

根据自然选择理论,预测以下哪个选项最有可能是正确的?A. 经过一段时间后,黑色鸟的数量将恢复到原来的水平。

B. 经过一段时间后,黑色鸟会被完全淘汰,只剩下白色鸟。

C. 经过一段时间后,黑色鸟和白色鸟的数量都将增加。

D. 经过一段时间后,黑色鸟和白色鸟的数量都将减少。

解答:由于飓风导致只有少数黑色鸟存活下来,这意味着黑色鸟的基因频率降低。

根据自然选择理论,黑色鸟的数量将不会恢复到原来的水平,而是逐渐减少,只剩下白色鸟。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

高中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总结展开全文1、种群与物种项目种群物种概念指生活在同一区域内的同种生物个体的集合,种群是生物进化、生活和繁殖的单位,同一种群内的个体之间可以进行基因交流.是指具有一定的形态结构的生理功能.能够在自然状态下相互交配,并且产生可育后代的一群生物生活地域同一地点一定自然区域,同一地点或不同地点判断标准种群是同一地点的同种生物,它通过个体间的交配而保持一个共同的基因库主要是形态特征和能否自由交配并产生可育后代相互联系物种是分类学的单位,反映了生物的本质属性:种群是生态学的单位,是同一物种个体的集合体,也是物种存在的具体形式,是物种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一个物种可以包括多个种群(例如同种鲫鱼可以生活在不同的池塘、湖泊等,形成一个个彼此被陆地隔离的种群)。

同一物种的多个种群之间存在着地理隔离,长期下去可能发展为不同的亚种,进而可能形成多个新物种2、现代生物进化理论和达尔文进化论比较共同点:能解释生物进化的原因和生物的多样性、适应性。

不同点:①达尔文的进化论没有阐明遗传和变异的本质以及自然选择的机理,而现代生物进化论克服了这一缺点。

②达尔文的进化论着重研究生物个体的进化。

而现代生物进化论强调群体的进化,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③达尔文的进化论中,自然选择来自过度繁殖和生存斗争,而现代生物进化论中,则将选择归于不同基因型有差异的延续,没有生存斗争,自然选择也在进行。

3、基因频率的常用计算方法(1)通过基因型计算基因频率设二倍体生物种群中的染色体的某一座位上有一对等位基因,记作A和a,假如种群中被调查的个体有n个,三种类型的基因组成为:AA、Aa和aa。

在被调查对象中所占的个数分别为n1、n2和n3。

基因A的频率为P,a基因频率为q,则p=(2n1+n2)/2n,q=(n2+2n3)/2n。

(2)通过基因频率计算基因频率,即一个等位基因的频率等于它的纯合子频率与1/2杂合子频率之和,用教材例子讲解如下:AA基因频率为30/100=0.3,Aa基因型频率为60/100=0.6,aa基因型频率为10/100=0.1。

生命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

生命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

生命进化知识点总结高中一、自然选择1.自然选择的概念自然选择是指生物在自然界中适应环境而形成的自然规律。

在自然界中,生物种群会经历不同的环境压力,只有适应环境的个体才能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而不适应环境的个体则会被淘汰。

这样,适应环境的特征就会被传递给下一代,从而使得物种逐渐适应环境。

2.达尔文的进化论查尔斯·达尔文是自然选择理论的创始人,他在《物种起源》一书中详细阐述了自然选择的原理。

达尔文认为,物种的变化是由于生物种群中的个体存在遗传变异,并且适应环境的个体能够生存下来并繁殖后代。

这样,适应环境的特征就会被逐渐传递给后代,从而导致物种的进化。

3.自然选择的证据自然选择理论得到了大量的实验证据。

例如,麦拉德(Muller)在实验中通过人工选择品种,使得小麦的品种产量逐渐提高。

此外,地狱岛的鸟类和果蝇的颜色变异也是自然选择的证据。

这些实验证据说明了自然选择是生物进化的重要驱动力。

二、遗传变异1.遗传变异的概念遗传变异是指生物种群中存在的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

这种差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基因重组等遗传机制导致的。

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前提,没有遗传变异,就没有自然选择的可能性。

2.遗传变异的机制遗传变异可以通过基因突变、基因重组、基因漂变等方式产生。

其中,基因突变是指DNA 序列发生突变,导致基因型和表型的变化。

基因重组是指不同基因型的个体进行交配产生后代时,基因型重新组合而产生新的基因型。

基因漂变是指生物种群中的基因频率发生随机变化。

3.遗传变异与进化遗传变异是生物进化的基础。

只有当存在遗传变异的时候,个体才能适应环境,并且适应环境的特征才能得以传递给后代。

因此,遗传变异是自然选择的基础,也是物种进化的重要因素。

三、变异继承1.变异的继承变异的继承是指生物种群中的遗传变异能够被后代继承下来。

在生物繁殖过程中,基因型和表型的差异会被传递给后代。

这种继承方式使得适应环境的特征能够得以长期传递,从而影响物种的进化。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在平平淡淡的学习中,不管我们学什么,都需要掌握一些知识点,知识点也可以理解为考试时会涉及到的知识,也就是大纲的分支。

想要一份整理好的知识点吗?下面是店铺帮大家整理的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11、豌豆的特点(作遗传学材料的优点):闭花传粉自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性状易于区分。

(1、揭开植物闭花受精的奥秘、2、豌豆邹粒的原因、3、解读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4、孟德尔定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初级)、5、杂合子连续自交有个“大绝招”你用过没?)2、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通过类比推理提出)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就在染色体上。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生物总体来说还是比较有趣的,但是对于微观的比较抽象的知识同学们还是
比较难理解的,遗传与进化这个知识点是很多学生学习的难点。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
理的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希望对大家有用!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
1、豌豆的特点(作遗传学材料的优点):闭花传粉自花授粉,自然状态下都是纯种、性状易于区分。

(1.揭开植物闭花受精的奥秘、2.豌豆邹粒的原因、3.解读DNA是主要
的遗传物质、4.孟德尔定律要注意的几个问题(初级)、5.杂合子连续自交有个“大绝招”
你用过没?)
2、分离定律: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控制同一性状的遗传因子成对存在,不相融合;在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发生分离,分离后的遗传因子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随配子遗传给后代。

3、自由组合定律: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形成
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

4、两条遗传基本规律的精髓是:遗传的不是性状的本身,而是控制性状的遗传因子。

5、孟德尔成功的原因:正确的选用实验材料;现研究一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再研
究两对或多对性状的遗传;应用统计学方法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基于对大量数据的分析而提出假说,再设计新的实验来验证。

6、萨顿的假说:基因和染色体行为存在明显的平行关系。

(通过类比推理提出)
基因在杂交过程中保持完整性和独立性;在体细胞中基因成对存在,染色体也是成
对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一个来自父方,一个来自母方,同源染色体也是如此;非等位基因在形成配子时自由组合,非同源染色体在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也是自由组合的。

萨顿由此推论:基因是由染色体携带着从秦代传递给下一代的。

即基因就在染色
体上。

7、减数分裂是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在产生成熟的生殖细胞时进行的染色体数目减半的细胞分裂。

在减数分裂的过程中,染色体只复制一次,而细胞分裂两次。

减数
分裂的结果是,成熟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目比原始生殖细胞的减少一半。

8、配对的两条染色体,形状大小一般相同,一条来自父方,一条来自母方,叫做同源染色体。

同源染色体两两配对的现象叫做联会。

联会后的每对同源染色体含有四
条染色单体,叫做四分体。

9、减数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目减半发生在减数第一次分裂。

10、受精卵中的染色体数目又恢复到体细胞中的数目,其中有一半的染色体来自
精子(父方),另一半来自卵细胞(母方)。

11、基因分离的实质是:在杂合体的细胞中,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具有一定的独立性;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的过程中,等位基因会随着同源染色体的分开
而分离,分别进入两个配子中,独立的随着配子遗传给后代。

12、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的实质是: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的分离和
自由组合是互不干扰的;在减数分裂过程中,在同源染色体上的等位基因彼此分离的同时,非同源染色体上的非等位基因自由组合。

13、红绿色盲、抗维生素D佝偻病等,它们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所以遗传上
总是和性别相关联,这种现象叫做伴性遗传。

14、因为绝大多数生物的遗传物质是DNA,只有少数生物(如HIV病毒)的遗传物
质是RNA,所以说DNA是主要的遗传物质。

15.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两大实验的实验思路:设法将DNA与蛋白质等其他物质分离开来,单独地、直接地观察它们各自的作用。

16、DNA分子双螺旋结构的主要特点:DNA分子是由两条链组成的,这两条链
按反向平行方式盘旋成双螺旋结构;DNA分子中的脱氧核苷酸和磷酸交替连接,排列
在外侧,构成基本骨架,碱基排列在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并
且碱基配对有一定的规律。

17、碱基之间的这种一一对应的关系,叫做碱基互补配对原则。

18、DNA分子的复制是一个边解旋边复制的过程,复制需要模板、原料、能量和酶等基本条件。

DNA分子独特的双螺旋结构,为复制提供了精确的模板,通过碱基互
补配对,保证了复制能够准确地进行。

高考生物易错知识点
1.诱变育种的意义?
答:提高变异的频率,创造人类需要的变异类型,从中选择、培育出优良的生物
品种。

2.原核细胞与真核细胞相比最主要特点?
答:没有核膜包围的典型细胞核。

3.细胞分裂间期最主要变化?
答: DNA的复制和有关蛋白质的合成。

4.构成蛋白质的氨基酸的主要特点是?
答: (a-氨基酸)都至少含一个氨基和一个羧基,并且都有一氨基酸和一个羧基连在同一碳原子上。

5.核酸的主要功能?
答:一切生物的遗传物质,对生物的遗传性,变异性及蛋白质的生物合成有重要意义。

6.细胞膜的主要成分是?
答:蛋白质分子和磷脂分子。

7.选择透过性膜主要特点是?
答:水分子可自由通过,被选择吸收的小分子、离子可以通过,而其他小分子、离子、大分子却不能通过。

8线粒体功能?
答:细胞进行有氧呼吸的主要场所
9.叶绿体色素的功能?
答:吸收、传递和转化光能。

10.细胞核的主要功能?
答:遗传物质的储存和复制场所,是细胞遗传性和代谢活动的控制中心。

新陈代谢主要场所:细胞质基质。

11.细胞有丝分裂的意义?
答:使亲代和子代保持遗传性状的稳定性。

12.ATP的功能?
答:生物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的直接来源。

13.与分泌蛋白形成有关的细胞器?
答:核糖体、内质网、高尔基体、线粒体。

14.能产生ATP的细胞器(结构)?
答:线粒体、叶绿体、(细胞质基质(结构))
能产生水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能碱基互补配对的细胞器(结构):线粒体、叶绿体、核糖体、(细胞核(结构))
14.确切地说,光合作用产物是?
答:有机物和氧
15.渗透作用必备的条件是?
答:一是半透膜;二是半透膜两侧要有浓度差。

16.矿质元素是指?
答:除C、H、O外,主要由根系从土壤中吸收的元素。

17.内环境稳态的生理意义?
答:机体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必要条件。

18.呼吸作用的意义是?
答:(1)提供生命活动所需能量;
(2)为体内其他化合物的合成提供原料。

19.促进果实发育的生长素一般来自?
答:发育着的种子。

20.利用无性繁殖繁殖果树的优点是?
答:周期短;能保持母体的优良性状。

高中生物实验知识点
比较过氧化氢在不同条件下的分解
一、实验原理
鲜肝提取液中含有过氧化氢酶,过氧化氢酶和Fe3+都能催化H2O2分解放出O2。

经计算,质量分数为3.5%的FeCl3溶液和质量分数为20%的肝脏研磨液相比,每滴FeCl3溶液中的Fe3+数,大约是每滴肝脏研磨液中过氧化氢酶分子数的25万倍。

二、实验注意事项
1.不让H2O2接触皮肤,H2O2有一定的腐蚀性
2. 不可用同一支滴管,由于酶具有高效性,若滴入的FeCl3溶液中混有少量的过
氧化氢酶,会影响实验准确性
3.肝脏研磨液必须是新鲜的,因为过氧化氢酶是蛋白质,放置过久,可受细菌作
用而分解,使肝脏组织中酶分子数减少,活性降低
4.肝脏研磨要充分,研磨可破坏肝细胞结构,使细胞内的酶释放出来,增加酶与
底物的接触面积。

影响酶活性的条件
实验原理:
1.淀粉遇碘后,形成紫蓝色的复合物。

2.淀粉酶可以使淀粉逐步水解成麦芽糖和葡萄糖,麦芽糖和葡萄糖遇碘后不显色。

注:市售a-淀粉酶的最适温度约600C
探究酵母菌的呼吸方式
实验原理:
1.酵母菌是一种单细胞真菌,在有氧和无氧的条件下都能生存,属于兼性厌氧菌,因此便于用来研究细胞呼吸的不同方式。

方程式(略)
2.C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混浊,也可使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由蓝变绿再变黄。


据石灰水混浊程度或溴麝香草酚蓝水溶液变成黄色的时间长短,可以检测酵母菌培养CO2的产生情况。

3.橙色的重铬酸钾溶液,在酸性条件下与乙醇(酒精)发生化学反应,在酸性条件下,变成灰绿色。

注意事项:增加水中氧气的方法:用橡皮球或气泵通入空气,并用NaOH溶液除
去空气中的CO2
高中生物进化知识点归纳总结相关文章:
1.高二生物《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整理
2.高中生物重要的知识点归纳
3.高中生物考点整理归纳
4.史上最全144条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5.关于高中生物知识点的最全总结
6.人教版高二生物第七章生物的进化知识点梳理
7.高中生物进化知识
8.高中生物知识点最强复习总结
9.高中生物必修二知识点总结
10.高中生物知识点总结。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