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默戒》杨时.......阅读答案

合集下载

《言默戒》杨时.......阅读答案

《言默戒》杨时.......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

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①恶其不祥()②或旦而不鸣()③故书之以为言默戒()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小题2: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例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A.无鲜肥滋味之享B.弗之怠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D.当余之从师也小题3: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小题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参考答案:小题1:(每空1分)①厌恶②有的③因此、所以④依赖、依靠小题2:(3分)D小题3:①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2分)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分)③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造的。

(2分)小题4:(2分)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灭涡,说话做事要适宜。

(2分)小题1: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恶”“或”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之”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较。

2004——2011年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2004——2011年广东中考语文课外文言文阅读题

2011—2004广东省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题(2011)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或旦而不鸣或: (2)皆足取祸也取:_ 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2010)于中丞成龙按①部至高邮。

适巨绅家将嫁女,妆奁甚富,夜被穿窬②席卷而去。

刺史无术。

公令诸门尽闭,止留一门放行人出入,吏目守之,严搜装载。

又出示谕阖城户口各归第宅,候次日查点搜掘,务得赃物所在。

乃阴嘱吏目:设有城门中出入至再者捉之。

过午得二人,一身之外,并无行装。

公曰:“此真盗也。

”二人诡辩不已。

公令解衣搜之,见袍服内着女衣二袭,皆奁中物也。

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选自《聊斋•于成龙》)[注]①按:巡视,巡行。

②窬:yú,洞,窟窿。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适巨绅家将嫁女适:_______(2)又出示谕阖城户口谕:_______2.给文中划线句子需要加标点的地方用“|”标出来,全都恰当的一项是()(2分)A.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B.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C.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D.盖恐次日大搜急|于移置而物多|难携故密着|而屡出之也。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附答案)

初三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姓名:-------- 得分:-------《绍兴大鼠》蒲松龄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

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

既而鼠跳掷渐迟,硕腹似喘,蹲地上少休。

猫即疾下,爪掬顶毛,口龁⑤首领,辗转争持,猫声呜呜,鼠声啾啾。

启扉急视,则鼠首已嚼碎矣。

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彼出则归,彼归则复,用此智耳。

噫!匹夫按剑,何异鼠乎!(选自《聊斋志异》)【注释】①万历:明神宗朱翊钧的年号。

②阖(hé):关闭。

③逡(qūn)巡:从容,不慌不忙。

④啻(chì):仅;止。

⑤龁(hé):咬。

1.给文中画浪线的部分断句,停顿处用“/”划开。

(限断三处)(3分)猫蹲良久鼠逡巡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2.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4分)(1)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2)适异国来贡狮猫()(3)众咸谓猫怯,以为是无能为者()(4)既而鼠跳掷渐迟()3.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3分)(1)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 (2)然后知猫之避,非怯也,待其惰也。

-------------------------------------------------------------------------4. 以下计策中,与文中猫所用的计策相类似的是()(3分)A.釜底抽薪B.走为上计C.欲擒故纵 D.调虎离山E.声东击西《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

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

篇一: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您的位置:>>言默戒阅读答案_文言文言默戒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文言文《言默戒》选自其原文如下:【原文】,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曰: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释】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②或:有的。

③取:招致。

④书:写。

⑤恶(w ):厌恶。

⑥祥:吉祥⑦欤[y ]:文言助词,相当于吗表示疑问、感叹、反诘等语气。

⑧足:足够,足以。

⑨故书之以为言默戒: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翻译】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便又把它烹吃了。

过后(他)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是你自己认为不吉祥罢了。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而导致被烹吃的,同人又有什么关系呢?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依靠他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和这件事有什么不同呢?不应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来灾祸啊。

篇二: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言默戒是一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该说不说和不该说却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优质】言默戒,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1页)

【优质】言默戒,阅读答案-推荐word版 (21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言默戒,阅读答案篇一:言默戒《言默戒》阅读训练及答案《言默戒》阅读训练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4题。

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或旦而不鸣或:(2)皆足取祸也取: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译文: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201X年广东省东莞市初中毕业生学业考试语文试题)[参考答案]1、(1)有的 (2)招致2、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4、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参考译文:邻人有一只鸡在夜里打鸣,厌恶它不吉祥,便把它烹吃了。

过了几天,另一只鸡天亮了却不打鸣对我说:“我家的鸡有的夜里打鸣,有的早晨却不打鸣,对这种不吉祥怎么办?”我告诉他说:“鸡打鸣能作不吉祥罢了。

有的夜里打鸣,鸣得不是时候;早晨不打鸣,不打鸣也不是时候,那是它们自作不吉祥相关昵?如果它们按时打鸣,那么人将靠他们报晓,谁还会烹吃它们呢?”我又想到:人的发言与沉默发言而发言,同应当发言而不发言,都足以招致灾祸啊。

所以写下来作为发言和沉默的告诫。

篇二:课外文言文阅读201X-201X学年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㈠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新七下周测试卷(十三)及答案

新七下周测试卷(十三)及答案

2013--2014学年度第二学期清溪中学七年级周测自查题语文试卷(十三)(总分40分,出题人:梁师 2014年5月30日)班别:姓名:成绩:一、基础(24分)1.按要求默写或根据课文填空。

(10分)(1)鸟向檐上飞,。

(吴均《山中杂诗》)(2),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3)把刘长卿的《送灵澈上人》默写完整。

,。

,。

(4)脱我战时袍,著我旧时衣裳。

,。

(《木兰诗》)(5)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

(林嗣环《口技》)2.根据拼音写出文段括号处应填入的词语。

(4分)(1)他并不jí dù()他们。

他怎能梦想有他们那样美丽呢?(2)它们的热血一直在流,在热情的mî qì()里他们彼此呼唤着,终有一天它们要汇合在一起。

(3)那消化着红豆角老南瓜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奇伟páng bï()的能量!(4)“唉,你们qiè yì( )得很!这椅子给我坐的?”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有时,我们会感到想达到外星球还力不从心....。

B.在草花中我们虽然是微不足道....,但我们的花色却算是紫色代表。

C.这篇文章文笔太差,实在是不忍卒读....。

D.她因那部作品名噪一时....。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3分)A.香港3月初开始实施“限奶令”,规定每人离开香港时携带奶粉不得超过2罐左右。

B.上初中以来,为了锻炼身体,他一直参加学校田径队的训练。

C.新一届政府能否推进公务接待厉行节约,关键看它是否加强监督和惩戒的机制建设。

二、(2011·广东)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第6-9题。

(10分)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鸣,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曰:“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曰:“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言默戒》阅读答案关于《言默戒》原文阅读和答案,以供同学们的参考和理解!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言默戒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 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那么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假设夫时然后鸣,那么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 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哀溺文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假设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柳河东集》〕【说明】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常。

④大货:特别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试题】1.说明句中加点的词。

①永之氓咸善游咸:②中济,船破,皆游济:③有顷,益怠怠:④又摇其首。

遂溺死遂:2.翻译以下句子。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③汝愚之甚,蔽之甚!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知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③怠:疲乏。

④遂:于是,就。

2.①其中一个人虽然全力以赴也没游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3.不愿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

它告知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2022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译文】水州的百姓都擅长游泳。

宋史杨时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宋史杨时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

宋史杨时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宋史杨时传阅读训练题及答案杨时字中立,南剑①将乐人。

幼颖异,能属文。

稍长,潜心经史。

熙宁九年,中进士第。

河南程颢与弟颐讲孔、孟绝学于熙、丰之际,河、洛之士翕然师之。

时调官不赴,以师礼见颢于颍昌,相得甚欢。

其归也,颢目送之曰:“吾道南矣。

”四年而颢死,时闻之,设位哭寝门,而□书赴告同学者。

至是,又见程颐于洛,时盖年四十矣。

一日见颐,颐偶瞑坐,时侍立不去,颐既觉,则门外雪深一尺矣。

关西张载尝著《西铭》,二程深推服之,时疑其近于兼爱,与其师颐辨论往复,始豁然无疑。

杜门不仕者十年,久之,历知浏阳、余杭、萧山三县,皆有惠政,民思之不忘。

张舜民在谏垣,荐之,得荆州教授。

时安于州县,未尝求闻达,而德望日重,四方之士不远千里从之游,号曰龟山先生。

会有使高丽者,国主问龟山安在,使回以闻。

召为秘书郎,迁著作郎。

李纲之罢,太学生伏阙②上书,乞留纲,军民集□数十万,朝廷欲防禁之。

吴敏乞用时以靖太学,时得召对,言:“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

”钦宗曰:“无逾于卿。

”遂以时兼国子祭酒。

高宗即位,除工部侍郎。

陛对言:“自古圣贤之君,未有不以典学为务。

”除兼侍读。

连章丐外,以龙图阁直学士提举杭州洞霄宫。

已而告老,致仕,优游林泉,以著书讲学为事。

卒年八十三,谥文靖。

时在东郡,□交皆天下士,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事时。

暨渡江,东南学者推时为程氏正宗。

晚居谏省,仅九十日,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

凡绍兴初崇尚元祐学术,而朱熹、张栻之学得程氏之正,其源委脉络皆出于时。

(选自《宋史·列传第一百八十七》,有删改)【注】①南剑:今属福建省。

②伏阙:拜伏于宫阙下,多指直接向皇帝上书奏事。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二程深推服之推:推行B.杜门不仕者十年杜:阻塞,关闭C.先达陈瓘、邹浩皆以师礼事时事:侍奉D.凡所论列皆切于世道切:切合2.填入下列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3分)①而□书赴告同学者[来源:]②军民集□数十万③时在东郡,□交皆天下士A.①于②然③所 B.①以②然③则C.①于②者③则 D.①以②者③所3.下列文句中,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A.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B.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C.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D.诸生伏阙纷纷/忠于朝廷/非有他/意但择老成有行谊者为之/长则将自定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杨时用心于经史,他弃官不做,到颍昌拜程颐为师,师生相处很是快乐。

山西省临汾市《社区工作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

山西省临汾市《社区工作基础知识》事业单位招聘考试国考真题

山西省临汾市《社区工作基础知识》事业招聘考试(说明:本题库收集历年及近期考试真题,全方面的整理归纳备考公考之用。

)一、单选题1. 某国家机关在整顿机关作风中辞退了四名公务员,辞退理由不符合《公务员法》规定的是()。

A、当年年度考核确定为不称职的甲B、不胜任现职工作又不接受其他安排的乙C、一次旷工连续超过十五天的丙D、—年内累计旷工超过三十天的丁【参考答案】A2. 关于行政处罚法律文书的法律依据的引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3. 已知 3 个质数的倒数和为,则这 3 个质数的和为()。

A.80B.82C.84D.86【参考答案】B4. 在当代中国,引领中国共产党和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是()。

A、科学发展观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爱国主义D、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参考答案】D5. 各级行政机关要自觉在()范围内活动,严格依照法定权限和程序行使权力、履行职责。

A、宪法和法律B、其他规范性文件C、法律和法规D、法律和规章【参考答案】A6. 下列各类登记中,属于行政许可的是()。

A、婚姻登记B、产权登记C、社团登记D、抵押登记【参考答案】C7. ()是判明是非曲直以及责任的有无、大小的主要依据。

A、案件事实B、理由C、证据D、事实或证据【参考答案】A8. 下列各组文种中,都可以用于下行文的是()。

A、报告、通知、决定、指示B、公报、议案、决议、公告C、意见、请示、批复、通告D、命令、通报、纪要、通告【参考答案】D9. 近年来,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而建立和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组织结构是()。

A、矩阵式组织结构B、直线职能式组织结构C、网络型组织结构D、委员会组织结构【参考答案】C10. “不临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表明作者强调()。

A、知对行的指导作用B、没有知就没有行C、知行并进D、先行后知,重在行【参考答案】D11. 某班同学要订A、B、C、D 四种学习报,每人至少订一种,最多订四种,那么每个同学有多少种不同的订报方式()。

河北省保定市《职业能力测试》事业招聘考试

河北省保定市《职业能力测试》事业招聘考试

河北省保定市《职业能力测试》事业招聘考试《说明:本卷为历年及近期公务员(国考)考试真题》本卷共150题,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一、单选题1. 某公司占据家具制造业70%的市场份额,下列行为不属于滥用市场支配地位的是()。

A.以不公平的高价销售沙发B.没有正当理由,以低于成本的价格销售衣橱C.没有正当理由,在销售写字台时搭售电脑桌D.与第二大家具制造商协商协定提高实木家具价格【参考答案】D2. 某县人民政府以发展县域经济为由,在土地利用总体规划以外,批准征用农用地15 公顷,其中包括基本农田 5 公顷,供该县经济投资开发总公司建设来料加工园区。

下列对该批准行为的表述中错误的是()。

①县政府无权批准征用基本农田,也无权批准该宗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②县政府无权批准征用基本农田,但有权批准该宗农用地除去基本农田以外的部分转为建设用地③县政府可以先将该基本农田转为一般农用地,然后批准该宗农用地转为建设用地④县政府可以先修改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然后在该规划范围内批准该宗农用地除去基本农田以外的部分转为建设用地A.①③④B.①C.①②③D.②③④【参考答案】D3. 下列关于铅的说法错误的是()。

A.铅笔芯的主要成分是铅B.香烟中是含铅的C.铅的人体内日积月累,不会分解D.汽油中添加铅元素可以起到防爆的作用【参考答案】A4. 1923 年 6 月12,中国共产党在广州召开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

本次大会讨论的中心议题是()A、无产阶级领导权问题B、工农联盟问题C、武装斗争问题D、建立国共合作的统一战线问题【参考答案】D5. 下列关于我国四大高原的说法错误的一项是()。

A、青藏高原位于我国西南部,面积约占全国的六分之一,平均海拔在4000 米以上B、内蒙古高原位于我国北部,海拔在1000 米左右,是我国第二大高原C、云贵高原主要包括云南省东部与贵州省大部,地势西高东低,海拔在1000~2000 米D、黄土高原北临内蒙古高原,南至秦岭,因地面覆盖黄土层而得名,是世界上面积最大的黄土分布区【参考答案】A6. ()是事业单位与社会团体得以区别的基本特征。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言默戒阅读答案中考《言默戒》阅读答案关于《言默戒》原文阅读和答案,以供同学们的参考和理解!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言默戒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 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 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哀溺文永①之氓②咸善游。

一日,水暴甚,有五六氓,乘小船绝湘水。

中济,船破,皆游。

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③。

其侣曰:“汝善游最也,今何后为?”曰:“吾腰千钱,重,是以后。

”曰:“何不去之!”不应,摇其首。

有顷,益怠。

已济者立岸上,呼且号曰:“汝愚之甚,蔽之甚,身且死,何以货为?”又摇其首。

遂溺死。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柳河东集》)(注释)①永: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寻常:古代计量单位,八尺为寻,十六尺为常,这里指平时。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大氓:有钱有势的人。

(试题)1.解释句中加点的词。

①永之氓咸善游咸:②中济,船破,皆游济:③有顷,益怠怠:④又摇其首。

遂溺死遂:2.翻译下列句子。

①其一氓尽力而不能寻常。

②何不去之!③汝愚之甚,蔽之甚!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案)1.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③怠:疲惫。

④遂:于是,就。

2.①其中一个人虽然竭尽全力也没游多远。

②为什么不丢掉它呢?③你太愚蠢了,太不懂道理了。

3.不肯放弃腰中钱财而被溺死。

它告诉我们不要过分看重钱财,要重视生命或在金钱和生命面前要懂得取舍等。

(2021年泰安市中考语文试题)(译文)水州的百姓都善于游泳。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

言默戒中考阅读答案整理分享言默戒阅读答案中考阅读《烟幕节》的答案,了解《烟幕节》的原文和答案,供学生参考和理解!邻居们有鸡在晚上呜呜叫。

他们痛恨自己的厄运,把它们煮了。

在过去的几天里,一旦一只鸡不唱歌,它就会再次被煮熟言默戒邻居们有鸡在晚上呜呜叫。

他们痛恨自己的厄运,把它们煮了。

在过去的几天里,一旦一只鸡不唱歌,它就会再次被煮熟。

据说授予日期: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 小时和黑夜:指黎明的声音。

负责的时候。

哀溺文永远的流氓都擅长游泳。

有一天,水非常猛烈。

五六个流氓乘船切断了湖水。

中计,破船,都在游泳。

它的流氓尽了最大的努力,不可能是普通人③. 他的同伴说:“你擅长旅行。

你现在要做什么?”说:“我的腰是一千元,重,是未来。

”他说:“为什么不去呢?”不,摇摇头。

当有一个小时时,它将是空闲的。

那些被扶上岸的人喊着喊着:“你这么蠢,你这么被套着,你死了。

你为什么拿货物当你的货物?”再摇摇头。

淹死了。

吾哀之。

且若是,得不有大货④之溺大氓⑤者乎?(刘河东记)(注释)① 永州:唐代地名,今永州。

②氓:民,百姓。

③ 普通:古代的测量单位,8英尺为搜索,16英尺为常数,这里指的是和平时期。

④大货:非常多的财物。

⑤ 流氓:有钱有权的人。

(试题)1.在解释句中加一个点。

①永之氓咸善游咸:②中济,船破,皆游济:③ 只要有一英寸,它就会从懒惰中受益:④ 再摇摇头。

溺水:2.翻译下列句子。

① 它的流氓尽了最大的努力,不可能是普通人。

②何不去之!③ 你真傻,真是个幌子!3.文中所写落水之人为何被溺死?他告诉我们什么道理?(答)1.①咸:都。

②济:渡,渡河。

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

2011-2012学年八年级下课外文言文阅读练习题及答案㈠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⑴或.旦而不鸣或:-⑵皆足取.祸也取:_ 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翻译: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㈡目不见睫楚庄王欲伐越,庄子谏曰:“王之伐越,何也?”曰:“政乱兵弱。

”庄子曰:“臣患智之如目也,能见百步之外而不能自见其睫。

王之兵自败于秦、晋,丧地数百里,此兵之弱也;庄跻①为盗于境内,而吏不能禁,此政之乱也。

王之弱乱,非越之下也,而欲伐越,此智之如目也。

”庄王乃止。

故知之难,不在见人,在自见。

故曰:“自见之谓明。

”【注释】①庄跻:战国时楚庄王后裔,后降汉。

1.加点词意思不相同的一组是(2分)A.楚庄王欲伐.越B.此智.之如目也齐师伐.我其家甚智.其子C.王之.伐越,何也D.庄王乃.止无丝竹之.乱耳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2.翻译下面的句子。

(2分)自见之谓明。

翻译:3.读后,你想到了与此文主旨相关的哪个成语或俗语?(2分)㈢大鼠蒲松龄万历间①,宫中有鼠,大与猫等,为害甚剧。

遍求民间佳猫捕制之,辄被啖食。

适异国来贡狮猫,毛白如雪。

抱投鼠屋,阖②其扉,潜窥之。

猫蹲良久鼠逡巡③自穴中出见猫怒奔之。

猫避登几上,鼠亦登,猫则跃下。

如此往复,不啻④百次。

2019-2020-《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2020-《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优秀word范文 (2页)

2019-2020-《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优秀word范文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言默戒》阅读答案及翻译
广东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l~4题。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
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
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
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
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
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
(1)或旦而不鸣或:-
(2)皆足取祸也取:_ ___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3分)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
附加题 10分
1 2分 (1)有的 (2)招致
2 3分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 2分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

【精品文档】言默戒 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范文模板 (1页)

【精品文档】言默戒 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范文模板 (1页)

【精品文档】言默戒阅读训练及答案-word范文模板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
言默戒阅读训练及答案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
予日:
“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
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
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请解释下列画线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1)或旦而不鸣或:有的
(2)皆足取祸也取:招致
2.将本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答: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3.本文作者为什么会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
答:因为作者认为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
答: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
做事要适宜的道理。

《言默戒》古文阅读答案

《言默戒》古文阅读答案

《言默戒》古文阅读答案《言默戒》古文阅读答案言默戒是一篇文言文,告诉我们一个道理就是该说不说和不该说却说,都会招致灾祸,说话做事要适宜。

作者杨时(1044—1130),字中立,南剑州将乐县(属今福建明溪)人。

生于宋仁宗庆历四年,卒于宋高宗建炎四年,年八十七岁。

(疑年录作生于皇祐四年,卒于绍兴五年,年八十三岁;宋史本传不著卒于何年,亦作八十三年。

此从直齐书录解题。

)幼颖悟异常,能属文。

稍长,心经史。

熙宁九年,(公元一〇七六年)中进士第,调官不赴。

学于程,死,又学于程颐。

杜门不仕将十年。

历任州一级的司法、防御推官、教授、通判等职,历知刘阳、余杭、萧山三县,多有惠政。

高宗时,官至龙图阁直学士致仕,优游林泉,以读书讲学为事。

东南学者,推为“程学正宗。

”朱熹、张的.学部,皆出于时。

学者称为龟山先生。

卒谥文靖。

时著有《龟山集》二十八卷,《文献通考》及二程粹言《四库总目》等,并行于世。

下面小编整理了一篇《言默戒》阅读答案,以供同学们的参考和理解!言默戒杨时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1.解释加点词语在句中的意思。

(2分)(1)或旦而不鸣或:-(2)皆足取祸也取:_ ___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3分)夫鸡鸣能不祥于人?其自为不祥而已。

3.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2分)4.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3分)【答案】1.(1)有的 (2)招致2.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言默戒》杨时.......阅读答案
阅读下面文言文。

言默戒
杨时
邻之人有鸡夜呜,恶其不祥,烹之。

越数日,一鸡旦而不鸣,又烹之。

已而谓予日:
“吾家之鸡或夜鸣,或旦而不鸣,其不祥奈何?”予告之日:“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呜非其时也,则自为不祥而取烹也,人何与焉?若夫时然后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①也,孰从而烹之乎?”又思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未可言而言,与可言而不言,皆足取祸也。

故书之以为言默戒。


注:①时夜:司夜,指打鸣报晓。

时,掌管。

小题1:解释下列加点字在文中的意思。

(4分)
①恶其不祥()②或旦而不鸣()
③故书之以为言默戒()④则人将赖汝以时夜()
小题2:下面各项中“之”的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3分)
例句:人之言默,何以异此?
A.无鲜肥滋味之享B.弗之怠
C.余故道为学之难以告之D.当余之从师也
小题3:将下面的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6分)
①夫鸡鸣能不祥于人欤?其自为不祥而已。

②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

③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

小题4:作者为什么认为鸡“鸣”与“不鸣”都是“自为不祥”?邻人烹鸡的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4分)
参考答案:
小题1:(每空1分)①厌恶②有的③因此、所以④依赖、依靠
小题2:(3分)D
小题3:①鸡打鸣能对人不吉祥吗?只不过它们自作不吉祥罢了。

(2分)
②因为内心有足以快乐的事,不觉得吃的穿的不如别人。

(2分)
③原来是挑选长而窄的桃核刻造的。

(2分)
小题4:(2分)当鸣不鸣,不当鸣而鸣都是不合时宜的。

(或:“夜鸣,鸣之非其时也;旦而不鸣,不鸣非其时也”)该说不说和不该说而说,都会招致灭涡,说话做事要适宜。

(2分)
小题1: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

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如本题中“恶”“或”为古今异义,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

小题2:
试题分析:先要大致了解全文内容,弄清例句中“之”的意思,然后根据自己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各项中字义,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进行比
较。

可用排除法,A为结构助词“的”;B为代词,代指“抄书这件事”;C为代词,代指“马生”;D与例句相同,为助词,放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小题3:
试题分析:疏通全文,在全文语境中大致了解句子的意思,解释清楚关键词语“祥”“欤”“以”“足”“口体”“奉”“若”“盖”“简”“修狭”“为”,最后疏通句子。

所学课文,做过翻译练习要加强记忆,可直接写出译句。

小题4:
试题分析:疏通文字,了解内容,注意本文中比喻说理的方法,重点理解“鸣”比喻“说话”的意思,分析说明道理。

搜集整理仅供参考。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