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处理工艺13-2014

合集下载

2-litao2014热处理工艺

2-litao2014热处理工艺

(2)、再结晶退火 是将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 温度以上,使变形的晶粒转变为均匀细 小的等轴晶粒而消除加工硬化的热处理 工艺过程。 加热温度:T 再+150~250℃ T 再:成分、变形度、加热速度、保温时 间有关。纯铁:450℃ 钢:650~700℃。 保温时间:1-3h。 冷却方式:空冷。 中间退火或最终热处理。


(3)实际工件的淬火应力 是组织应力和热应力的迭加,很复杂。 与钢中的碳和合金元素、工件尺寸、淬火介 质、冷却方法有关; A. C% 高,马氏体的比容提高,组织应力提 高; 但C%高,Ms点下降,A残↑,组织应力 下降。总之,含碳量越高,组织应力越大。 B.合金元素:导热性下降,热、组应力均增 加。奥氏体越稳定,组织应力越大。 C.工件尺寸大,心部不易得到M,热应力越↑ D.淬火介质:高温区冷却快,热应力大;Ms 点下冷却快,组织应力大。 减小工件淬火应力的方法:温差减小。
冷却方式:炉冷,或随炉冷至500℃以后出炉 空冷; (4)完全退火后的组织:F+P 性能:硬度低,塑性好;
7
2、等温退火:
将钢奥氏体化后,快冷至稍低于A r1的某一温 度等温,使奥氏体转变为珠光体类型组织,转 变结束后,空冷至室温。这种退火方法叫- -。 适用于:高碳钢、合金工具钢、高合金钢 优点:可有效缩短退火时间;保证工件内外在 同一温度转变,有利于钢件获得均匀的组织性 能;生产中常用等温退火代替完全退火。 缺点:对大截面钢件和大批量炉料不适应 目的:A转变为P类组织,通常得到索氏体组织


图2-3
(2)淬火应力 ①热应力:工件加热 或冷却时由于内外温差 导致热胀冷缩不一致而 产生的内应力。 将工件加热到Ac1以 下保温后快速冷却,其 表面和心部温度及热应 力。 影响因素---冷速↑、 加热温度↑、截面尺寸 ↑、导热系数↑、线膨 胀系数↑,热应力↑ 。

热处理工艺 16-2014

热处理工艺 16-2014

的工件,若介质(如水)在M转变区,冷却较快,易引起 变形与开裂
适用:无尖锐棱角,和截面形
状无突变的形状简单的碳钢 和合金钢工件。 例:手用锯条 T10 、T12 油淬(D0=14 18)
水淬(D0=26 33)
2、双液淬火法
(Interrupted quenching)
特点:既保证了较高淬透层深,又可 减少应力,防止开裂。 水-油、盐水-油、油-空气 适用范围:淬透性较差及大尺寸工件
A1
温 度
CCT TTT 普通淬火 Ms Mf M M+P 时间 图 共析碳钢淬火工艺曲线示意图 P υ c 等温淬火
低碳板条马氏体组织
高碳针状马氏体组织
3-1 淬火工艺参数的确定

淬 火 温 度
淬火工艺参数的确定: 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冷却条件
1、淬火加热温度T一般原则:
亚共析钢:Ac3+30~50℃,
分级淬火加热温度=普淬+10~20℃
↑淬透性
分级温度:

淬透好的材料取Ms上

形状复杂、变形要求严取Ms上
要求高硬、较深淬深 取Ms 下 截面较大取Ms 下 d-零件有效厚度


分级停留时间:30+5d(s)
4、B等温淬火
优点:较高硬度、韧性 , 变 形小。
缺点:周期长 等温温度:依 C曲线及性能 要( T 低 ,B 下 多、硬度高)
统一的度量淬火介质冷却能力的标准 以18℃静止的水的冷却能力作为标准,规定其 淬火烈度H=1,与之相比较,可以相对地确定各 种介质在不同温度下相对应的淬火烈度值。
各种介质在一定温度下的H值
720 ~ 550℃
10% NaOH 0℃ H2O 2.06 1.06

热处理工艺 14-15-2014

热处理工艺 14-15-2014

工艺参数:

T:Ac3+(20~30℃),
①当钢中含有强C化物形成元素(Mo、W、V、Ti等)时, 可适当↑T,使C化物较快溶入A; ②若钢中含有易使晶粒粗化的元素(如Mn)时,则应适 当↓T。

小件:t=K· D
(K=1.5~2.0min/mm,D-工件有效厚度)
大件:t=(3~4)+(0.4~0.5)Q(h)
t=(2~6)+0.5Q
冷却:随炉冷至650~600℃出炉空冷。
2.7 球化退火 (Spheroidizing annealing)
1.定义:使钢中的碳化物球状化的退火工艺
球 P:弥散分布于F基本上的球状碳化物组织。
2.目的:钢中C化物的球化
①↓硬度、改善切削性能。 ②改善热处理工艺性能,减少最终热处理时的变形开裂倾向。 ③工具钢原始组织为球 P经淬、回火后的机械性能与原始片 P 的相比较,在强、硬差不多的条件下,塑、韧性较高。 ④↑轴承钢接触疲劳强度(σ -1),使用寿命↑Βιβλιοθήκη ③ 区域偏析(如重力偏析)
一般热处理不能消除,只能靠合金化控制或改善浇注工艺和正 确合理的压力加工来解决。
3、均匀化退火工艺
(1)加热T:一般上限不高于平衡相图上的固相线。考虑不致 使A晶粒过于粗大的条件尽量↑温度以利于扩散均匀化。
▲ 为了消除高C高合金钢中非平衡共晶C化物,可以在共晶 温度以上进行扩散退火。
共析钢过冷奥氏体等温转变 曲线图(TTT曲线/C曲线) P组织
2.5 完全退火(full-annealing) 1、定义:将铁基合金完全A化,缓冷,获得接近平衡态组
织(F+P)。
T Ac3 AC1
完全退火工艺示意图

热处理实验报告[5篇范文]

热处理实验报告[5篇范文]

热处理实验报告[5篇范文]第一篇:热处理实验报告篇一:钢得热处理实验报告钢得热处理实验报告一、实验目得 1、了解热处理对材料性能得影响2、了解在相同得热处理状态下材料成分对材料性能得影响3、了解用显微镜观察金相得制样过程二、仪器材料箱式电炉(sx2—4-10、sx—4-10)、硬度测试仪(hr—150a)、30 钢、t10 钢、砂轮(砂纸)三、实验过程1)、金相得制备将一小块金属材料用金相砂纸磨光后进行抛光,去除金相磨面由细磨所留下得细微磨痕及表面变形层,使磨面成为无划痕得光滑镜面,然后用侵蚀剂进行腐蚀,以使组织被显示出来,这样就得到了一块金相样品。

2)、钢得热处理淬火与正火钢得淬火:淬火就就是将钢加热到相变温度以上,保温后放入各种不同得冷却介质中(v 冷应大于v临),以获得马氏体组织。

钢经淬火后得组织由马氏体及一定数量得残余奥氏体所组成。

步骤为:加热前先对试样进行硬度测定(为便于比较,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再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 钢在770℃左右,30 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15 分钟;然后迅速在水中冷却,并不断搅拌.将淬火后得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填入表 1 中。

钢得正火:钢加热到ac3(亚共析钢)或ac1(过共析钢)以上30~50℃以上,保温适当时间后,在自由流动得空气中冷却得热处理工艺。

步骤为:加热前先对试样进行硬度测定(为便于比较,一律用洛氏硬度测定)。

再将试样放入箱式电炉中,t10 钢在770℃左右,30 钢在860℃左右分别均匀加热 15 分钟,后在空气中缓慢冷却。

将正火后得试样用砂轮磨平,并测出硬度值(hrc)填入表 2 中。

四、结果及讨论1、为什么淬火处理后得硬度值比正火处理后得高?答:因为淬火冷却速度比正火冷却速度快,由过冷奥氏体得连续冷却转变图像可知淬火后得到得就是马氏体组织,而正火后得到得组织主要就是珠光体.马氏体比珠光体晶粒度细晶界面多,使得晶体得位错滑移阻力增大,从而硬度提高。

热处理工艺

热处理工艺
F、Fe3C(球状)
使二次渗碳体或珠光体中的渗碳体球化,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
蔓延退火
熔点以下100~200℃
减少化学成份和组织的不匀称
去应力退火
Ac1线以下(普通为500~600℃)
消除工件中残留内应力
正火(空冷)
加热温度
组织
目的
亚共析钢
Ac3+30~50℃
F+S
(1)作为总算热处理:细化晶粒、匀称组织
(2)作为预先热处理:对结构较大的合金结构钢前,淬火或调质前常举行正火,消除魏氏组织和带状组织,并获得细小而匀称的组织。
(3)改善切削加工性能:调节硬度
过共析钢
Accm+30~50℃
S+ Fe3CⅡ
热处理工艺
组织
目的
彻低退火
(重结晶退火)
亚共析钢:Ac3+20 Nhomakorabea30℃F+P
组织匀称化和细化,得到临近平衡状态的组织,以降低硬度,改善切削加工性能。因为冷却速度缓慢,还可消除内应力。
等温退火
亚共析钢:高于Ac3
过共析钢:高于Ac1
快冷到A1~550℃之间,保温,然后再缓慢冷却。
同上
球化退火
过共析钢:高于Ac1

热处理工艺17-2014

热处理工艺17-2014

已知某钢在H=1的水中临界
D0=28mm,求油淬时的D0?求
得淬火烈度H=0.4时Do=18mm。
钢的临界直径
35 45 50 T10 55Mn 20Cr 40Cr 35CrMo 60Si2Mn 50CrV 38CrMoAlA 18CrMnTi 30CrMnSi
8~13 13~16.5 11~17 10~15 25~30 12~19 30~38 36~42 55~62 55~62 100 22~35 40~50
分级淬火加热温度=普淬+10~20℃
↑淬透性
分级温度:

淬透好的材料取Ms上

形状复杂、变形要求严取Ms上
要求高硬、较深淬深 取Ms 下 截面较大取Ms 下 d-零件有效厚度


分级停留时间:30+5d(s)
4、B等温淬火
优点:较高硬度、韧性 , 变 形小。
缺点:周期长 等温温度:依 C曲线及性能 要( T 低 ,B 下 多、硬度高) 适用:合金钢,Wc>0.6%的碳钢。
室温
的精密零件
其他方法 喷雾淬火-大型轴类
压缩空气吹到与其成一定角度的水柱上,使水雾化并 与风混和喷向零件表面。轴在淬火转台上旋转
喷射淬火-局部淬火(内部型腔) 模压淬火-板状、片状、细长杆状 减小变形
工件加热后放在特定的夹具或淬火压床上压紧
3-4 淬透性(hardenability) 一、淬透性的基本概念及其影响因素 1、定义:指钢在淬火时能够获得M的能力。 钢材本身的一种属性。
相同材料,同一介质,尺寸越小,淬硬层深度深
工件尺寸、介质相同时,材料的成分 影响淬硬层深度
淬透性的表示方法
通常用标准试样在一定条
件下淬火能够淬硬的深度 H 或全部淬透最大直径 D 表示。

3Cr13弹簧热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3Cr13弹簧热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攀枝花学院学生课程设计(论文)题目:3Cr13弹簧热的热处理工艺设计学生姓名: X X学号: 20111110XXXX 所在院(系):材料工程学院专业: 20XX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班级:材料成型及控制工程一班指导教师: X X X 职称:讲师2012年12月28日攀枝花学院教务处制攀枝花学院本科学生课程设计任务书课程设计(论文)指导教师成绩评定表摘要本课设计了3Cr13弹簧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主要的工艺过程包括扁钢剪断、热卷成形、淬火、中温回火、喷丸、装配等热处理过程。

通过各种不同的工艺过程进行恰当的处理可以获得各种性能良好的材料并且满足各项性能的要求。

3Cr13不锈钢制造弹簧,则生产工艺简单,可免去高温淬火时弹簧易变形、软硬不均等缺点。

3Cr13弹簧在弱腐蚀介质(如空气、水蒸气、淡水、盐水、硝酸及某些浓度不高的有机酸)温度不超过30℃都有良好的耐腐性。

它的弯、扭及缠绕等力学性能良好。

但脆性倾向较大。

3Cr13弹簧是满足特殊需要为主的特种弹簧,用于制造300°C以下工作的弹簧,产品可用于各类马达、电机轴、各类家电、电机轴、玩具轴、各类水泵、潜水泵用轴等,产品经热处理后强度高、耐磨性强。

关键词:3Cr13不锈钢,高温油淬,中温回火,耐腐性目录摘要 (Ⅰ)1、设计任务 (1)1.1设计任务 (1)1.2设计的技术要求 (1)2、设计方案 (1)2.1 3Cr13弹簧设计的分析 (1)2.1.1工作条件 (1)2.1.2失效形式 (1)2.1.3性能要求 (2)2.2钢种材料 (2)3、设计说明 (2)3.1加工工艺流程 (2)3.2具体热处理工艺 (3)3.2.1预备热处理工艺 (4)3.2.2机械加工 (4)3.2.3淬火+中温回火热处理工艺 (5)3.2.4喷丸处理 (7)3.2.5物理性能及性能测试 (7)4、常见缺陷及防补措施 (8)5、提高弹簧质量措施 (9)6、结束语 (10)7、热处理工艺卡片 (11)参考文献 (11)1 设计任务1.1设计任务3Cr13弹簧的热处理工艺设计。

T10钢热处理工艺

T10钢热处理工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综合及创新实验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吴双全学号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料13-3所用材料 T10钢要求硬度 50~55HRC阅卷人阅卷日期成绩评定:T10钢热处理工艺设计一、实验目的1、通过设计一组热处理工艺方案提高T10钢试样的硬度,使其硬度达到50~55HRC。

2、设计热处理工艺使试样金相组织中最终出现屈氏体。

二、实验材料及设备1、T10钢圆柱试样(15×15mm)若干2、硝酸3、酒精4、砂纸5、抛光膏6、玻璃板7、箱式电阻炉及控温仪表8、抛光机9、金相显微镜10、洛氏硬度计三、实验内容1、T10钢概述目前常用的碳素工具钢有T8、T10、T12,其中T10用量最多。

T10钢优点是可加工性好,来源容易;但淬透性低、耐磨性一般、淬火变形大。

因钢中含合金元素微量,耐回火性差,硬化层浅,因而承载能力有限。

虽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小截面工件韧性不足,大截面工件有残存网状碳化物倾向。

T10钢在淬火加热(通常达800℃)时不致于过热,淬火后钢中有过剩未溶碳化物,所以比T8钢具有更高的耐磨性,但淬火变形收缩明显。

由于淬透性差,硬化层往往只有1.5~5mm;一般采用220~250℃回火时综合性能较佳。

热处理时变形比较大,故只适宜制造小尺寸、形状简单、受轻载荷的模具。

2、T10钢化学成分碳 C :0.95~1.04(Tχ,χ:碳的千分数)硅 Si:≤0.35锰 Mn:≤0.40硫 S :≤0.020磷 P :≤0.030铬 Cr:允许残余含量≤0.25≤0.10(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20≤0.12(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30≤0.20(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注:允许残余含量Cr+Ni+Cu≤0.40(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3、T10钢适用范围这种钢应用较广,适于制造切削条件较差、耐磨性要求较高且不受突然和剧烈冲击振动而需要一定的韧性及具有锋利刃口的各种工具,如车刀、刨刀、钻头、丝锥、扩孔刀具、螺丝板牙、铣刀手锯锯条、还可以制作冷镦模、冲模、拉丝模、铝合金用冷挤压凹模、纸品下料模、塑料成型模具、小尺寸冷切边模及冲孔模,低精度而形状简单的量具(如卡板等),也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耐磨零件等。

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向军)

金属热处理工艺学(向军)

1、退火: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金属或合金加热到适当的温度,保持一段时间,然后缓慢冷却以达到接近平衡状态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退火2、扩散化退火:将金属铸锭、铸件或锻坯,在略低于固相线的温度下长期加热,消除或减少化学成分偏析及显微组织的不均匀性,以达到均匀化目的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扩散退火3、球化退火:使钢中的碳化物球状化,或获得“球状珠光体”的退火工艺称为球化退火4、完全退火:将钢件或钢材加热到Ac3点以上,使之完全奥氏体化,然后缓慢冷却,获得接近于平衡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完全退火5、正火:将钢材或铸锭加热到奥氏体化后在空气中冷却,得到珠光体均匀组织的热处理工艺称为正火6、再结晶退火:经过冷变形后的金属加热到再结晶温度以上,保持适当时间,使形变晶粒重新转变为均匀的等轴晶粒,以消除形变强化和残余应力的热处理工艺,称为再结晶退火7、去应力退火:为了去除由于变形加工、锻造、焊接等所引起的及铸件内存在的残余应力(但不引起组织的变化)而进行的退火,称为去应力退火8、马氏体分级淬火:工件在Ms点附近(以上或以下)的盐浴中保持一段时间,直到工件整体稳定与介质温度相等,取出空冷,得到马氏体的工艺9、等温淬火:工件淬火加热后,若长期保持在下贝氏体转变区的温度,使之完成奥氏体的等温转变,获得下贝氏体组织,这种淬火称为等温淬火10、淬透性:刚的淬透性是指钢材被淬透的能力,或者说钢的淬透性是指表征钢材淬火时获得马氏体能力的特征11、淬硬性:指淬成马氏体能够得到的硬度12、表面淬火:指被处理工件在表面有限深度范围内加热至相变点以上,然后迅速冷却,在工件表面一定深度范围内达到淬火目的的热处理工艺13、分级淬火:把工件由奥氏体化温度淬入高于该种钢马氏体开始转变温度的淬火介质中,在其中冷却直至工件各部分温度达到淬火介质的温度,然后缓冷至室温,发生马氏体转变的工艺14、碳势:指纯铁在一定温度下于加热炉气中加热时达到既不增碳也不脱碳并与炉气保持平衡时表面的含碳量15、调质处理:淬火加高温回火,以获得回火索氏体组织的处理称为调质处理16、传导传热:热量的传递不依靠传热物质的定向宏观移动,而仅靠传热物质质点间的相互碰撞的传热过程17、化学热处理:金属制件放在一定的化学介质中,使其表面与介质相互作用,吸收其中某些化学元素的原子(或离子)并通过加热,使该原子自表面向内部扩散的过程称为化学热处理18、临界淬火冷却速度:在连续冷却转变图中能抑制珠光体转变的最低冷却速度19、热应力:工件在加热(或冷却)时,由于不同部位的温度差异,导致热胀(或冷缩)的不一致所引起的应力20、组织应力:由于工件不同部位组织转变不同时性而引起的内应力21、反应扩散:由溶解度较低的固溶体转变成浓度更高的化合物,这种扩撒称为反应扩散22、渗氮:向金属表面渗入氮元素的工艺23、二次硬化:某些铁碳合金(如高速钢)须经多次回火后,才进一步提高其硬度,这种硬化现象,称为二次硬化24、离子氮化:利用辉光放电这一物理现象对金属材料表面强化的氮化25、软氮化:以渗氮为主同时渗入碳的化学热处理工艺26、预热加热:工件先在已升温至较低温度的炉子中加热,到温后再转移至预定工件加热温度的炉中加热至工件达到所要求的温度27、随炉加热:工件装入炉中后,随着炉子升温而加热,直至所需加热温度28、到温入炉加热:先把炉子升到工件要求的加热温度,然后再把工件装入炉内进行加热29、高温入炉加热:工件装入较工件要求加热温度高的炉内进行加热,直至工件达到要求温度1、化学热处理一般常将它看成由渗剂中的反应,渗剂中的扩散,渗剂与被渗金属表面的界面反应,被渗元素原子的扩散和扩散过程中相变等过程所构成。

T10钢热处理工艺

T10钢热处理工艺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综合及创新实验开题报告学生姓名吴双全学号 **********所属院系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专业/班级材料13-3所用材料 T10钢要求硬度 50~55HRC阅卷人阅卷日期成绩评定:T10钢热处理工艺设计一、实验目的1、通过设计一组热处理工艺方案提高T10钢试样的硬度,使其硬度达到50~55HRC。

2、设计热处理工艺使试样金相组织中最终出现屈氏体。

二、实验材料及设备1、T10钢圆柱试样(15×15mm)若干2、硝酸3、酒精4、砂纸5、抛光膏6、玻璃板7、箱式电阻炉及控温仪表8、抛光机9、金相显微镜10、洛氏硬度计三、实验内容1、T10钢概述目前常用的碳素工具钢有T8、T10、T12,其中T10用量最多。

T10钢优点是可加工性好,来源容易;但淬透性低、耐磨性一般、淬火变形大。

因钢中含合金元素微量,耐回火性差,硬化层浅,因而承载能力有限。

虽有较高的硬度和耐磨性,但小截面工件韧性不足,大截面工件有残存网状碳化物倾向。

T10钢在淬火加热(通常达800℃)时不致于过热,淬火后钢中有过剩未溶碳化物,所以比T8钢具有更高的耐磨性,但淬火变形收缩明显。

由于淬透性差,硬化层往往只有1.5~5mm;一般采用220~250℃回火时综合性能较佳。

热处理时变形比较大,故只适宜制造小尺寸、形状简单、受轻载荷的模具。

2、T10钢化学成分碳 C :0.95~1.04(Tχ,χ:碳的千分数)硅 Si:≤0.35锰 Mn:≤0.40硫 S :≤0.020磷 P :≤0.030铬 Cr:允许残余含量≤0.25≤0.10(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镍 Ni:允许残余含量≤0.20≤0.12(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铜 Cu:允许残余含量≤0.30≤0.20(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注:允许残余含量Cr+Ni+Cu≤0.40(制造铅浴淬火钢丝时)3、T10钢适用范围这种钢应用较广,适于制造切削条件较差、耐磨性要求较高且不受突然和剧烈冲击振动而需要一定的韧性及具有锋利刃口的各种工具,如车刀、刨刀、钻头、丝锥、扩孔刀具、螺丝板牙、铣刀手锯锯条、还可以制作冷镦模、冲模、拉丝模、铝合金用冷挤压凹模、纸品下料模、塑料成型模具、小尺寸冷切边模及冲孔模,低精度而形状简单的量具(如卡板等),也可用作不受较大冲击的耐磨零件等。

热处理12334

热处理12334

碳钢的热处理工艺及组织观察一、实验目的1、了解碳钢热处理操作。

2、研究淬火温度、淬火冷却速度、回火温度对45和T12钢的和性能(硬度)的影响。

3、观察热处理后钢的组织。

4、测试热处理前后试样的洛氏硬度。

二、实验仪器与设备RX-12箱式电阻炉、XJP-3C双目金相显微镜、HR-150A洛氏硬度计。

三、概述1、淬火、回火工艺参数的确定。

Fe-Fe3C状态图和C-曲线是制定碳钢热处理工艺的重要依据。

热处理工艺参数主要包括加热温度,保温时间和冷却速度。

(1)加热温度的确定:淬火加热温度决定钢的临界点,亚共析钢,适宜的淬火温度为Ac3+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均匀而细小的马氏体。

如果加热温度不足(<Ac3),淬火组织中仍保留—部分原始组织的铁素体,造成淬火硬度不足。

过共析钢,适宜的淬火温度为Acl以上30~50℃,淬火后的组织为马氏体+二次渗碳体(分布在马氏体基体内呈颗粒状)。

二次渗碳体的颗粒存在,会明显增高钢的耐磨性。

而且加热温度较Acm为低,这样可以保证马氏体针叶较细,从而减低脆性。

回火温度,均在Ac1以下,其具体温度根据最终要求的性能(通常根据硬度要求)而定。

(2)加热、保温时间的确定:·加热、保温的目的是为了使零件内外达到所要求的加热温度,完成应有的组织转变。

加热、保温时间主要决定于零件的尺寸、形状、钢的成分、原始组织状态,加热介质、零件的装炉方式和装炉量以及加热温度等。

本实验用园形薄片试样,在马福电炉中加热,加热温度在800~900℃之间,按直径每毫米保温一分钟计算。

回火加热保温时间,应与回火温度结合起来考虑,—般来说,低温回火时,由于所得组织并不是稳定的,内应力消除也不充分,为了使组织和内应力稳定,从而使零件在使用过程中性能与尺寸稳定,所以回火时间要长—些,不少于1.5~2小时。

高温回火时间不宜过长,过长会使钢过分软化,有的钢种甚至造成严重的回火脆性,一般在0.5~1小时。

2A14铝合金锻件的热处理工艺_刘春燕

2A14铝合金锻件的热处理工艺_刘春燕
第 36 卷 2011 年
第9 期 9月
Vol. 36 No. 9
HEAT TREATMENT OF METALS
September 2011
檴檴殜
檴檴檴檴殜 工艺研究 檴檴殜
2A14 铝合金锻件的热处理工艺
刘春燕,周丹晨,李昌安,江学强 (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 机械制造工艺研究所 , 四川 绵阳 621900 )
表3 不同工艺退火处理后 2A14 合金锻件的力学性能 Table 3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A14 alloy forgings after annealing by different processes
3
3. 1
热处理试验及结果
试验方法 试验采用两种方案, 一类是 2A14 合金棒料锻造
成壳体 毛 坯, 从 锻 造 毛 坯 上 取 纵 向、 横向拉伸试样 20 mm × 20 mm × 110 mm、 金相试样 20 mm × 20 mm × 15 mm、 硬度试样 60 mm × 25 mm × 15 mm, 按每组包括 1 件硬度试样、 1 件金相试样分 纵、 横各 3 根拉伸试样、 组编号, 再进行退火、 固溶、 时效处理, 热处理后加工成 标准试样, 该类试样编号以 N 开头。 另一类是 2A14 合金棒料锻造成壳体毛坯, 再进行热处理试验, 然后从 每件锻件毛坯取纵、 横向拉力 壳体毛坯上取样并加工, 1 件硬度试样、 口部和底部金相试样各 1 试样各 5 根、 件。最后测试试样的力学性能、 布氏硬度、 显微组织。 3. 2 退火工艺对 2A14 合金锻件力学性能的影响 取锻件试样坯进行退火试验, 分别采用不退火、
第9 期
刘春燕, 等: 2A14 铝合金锻件的热处理工艺 表 2 不同锻造工艺下 2A14 合金锻件力学性能 Table 2 Mechanical properties of 2A14 alloy forgings under different forging processes

2014铝合金板材热处理工艺研究

2014铝合金板材热处理工艺研究

2014铝合金板材热处理工艺研究王金花;王刚;马英义;杨鑫;陈玉华【摘要】试验研究了退火温度、退火时间、淬火温度、淬火时间、时效温度和时效时间等因素对2014铝合金板材组织与性能的影响.确定了2014铝合金薄板各种热处理工艺参数:退火温度380℃,退火保温时间1 h;淬火温度500℃,淬火加热保温时间10 min;时效温度160℃,时效保温时问12 h.在工业生产条件下,采用以上确定的热处理工艺参数生产出O状态、T4状态和T6状态的薄板,其性能均完全达到标准中规定的指标.【期刊名称】《轻合金加工技术》【年(卷),期】2010(038)008【总页数】5页(P31-34,46)【关键词】2014铝合金板材;退火;淬火;时效【作者】王金花;王刚;马英义;杨鑫;陈玉华【作者单位】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东北轻合金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哈尔滨,15006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G166.32014铝合金属Al-Cu-Mg-Si系,它的强度高,锻造性能、耐热性和可焊性良好,是航天航空工业、橡塑模具制造工业用的重要材料。

该合金板材经退火、淬火、时效等热处理,可获得各种优良性能。

本试验结合工业化生产,研究了退火、淬火、时效等热处理工艺参数对 2014铝合金板材性能和组织的影响,确定了该合金板材合理的热处理工艺制度,生产出的板材符合 GB/T3880-1997标准中规定的要求。

1 试验1.1 试验用料的制备按表 1化学成分配制 2014铝合金熔体,用半连续水冷铸造法生产255 mm×1 500 mm的铸锭,经490℃~500℃24 h均匀化处理、锯切、铣面后,在金属温度390℃~430℃热轧,再经过中温轧制到成品板材厚度,剪切板材取横向试样供试验用。

scs14材质热处理工艺

scs14材质热处理工艺

scs14材质热处理工艺随着现代工业的发展,scs14材质因其优异的性能被广泛应用于各类工程领域。

为了充分发挥scs14材质的潜力,热处理工艺在其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将针对scs14材质的热处理工艺进行详细探讨,包括热处理过程中的关键参数、工艺流程及其对scs14材质性能的影响。

一、scs14材质简介scs14是一种高强度、高韧性的合金钢,其主要成分包括铁、碳、锰、钒等元素。

scs14材质具有较高的抗拉强度、屈服强度和耐磨性,因此在各类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为了提高scs14材质的性能,热处理工艺至关重要。

二、热处理工艺关键参数1.加热温度:加热温度是热处理工艺中的重要参数之一。

适当的加热温度可以保证scs14材质的组织转变完全,从而提高其性能。

通常情况下,scs14材质的热处理加热温度范围在800-1000℃左右。

2.保温时间:保温时间是指在加热温度下保持的时间。

适当的保温时间可以确保scs14材质的组织转变充分进行。

一般来说,保温时间与加热温度、材料厚度和目标组织有关。

3.冷却速度:冷却速度是影响scs14材质性能的关键因素。

合适的冷却速度可以获得理想的组织形态,从而提高scs14材质的性能。

常见的冷却方式有自然冷却、水冷和油冷等。

三、热处理工艺流程1.预热:将scs14材质的工件放入热处理设备中,进行预热。

预热的目的是降低工件内部的应力,防止热处理过程中出现裂纹等缺陷。

2.加热:将预热的工件升至设定的加热温度,保持一段时间。

在此过程中,scs14材质会发生组织转变,从而提高其性能。

3.保温:在加热温度下,保持工件一段时间,以确保组织转变充分进行。

4.冷却:将工件从加热设备中取出,进行冷却。

根据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冷却方式,如自然冷却、水冷或油冷等。

5.后期处理:热处理完成后,对工件进行必要的后期处理,如抛光、喷漆等,以满足使用要求。

四、热处理对scs14材质性能的影响1.强度:热处理过程中,scs14材质的强度得到显著提高。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18-19-2014讲解

热处理原理及工艺18-19-2014讲解
(2)合金元素(Me): 钢中加入Me后,热传导系数↓→热应力↑,组织应力↑ 多数Me 使Ms↓ A残↑→组织应力↓ →热应力作用增强
பைடு நூலகம்
(3)工件尺寸的影响 (a)完全淬透情况: 尺寸越大,截面温差大,尤其高温区温差影响大,热应
力作用增强,→热应力型(残余应力) 尺寸小,温差较小,热应力作用较小,应力特征为组织
松驰应力。
第二阶段:表拉,心压。 T低,σs高, 不易引起塑性
变形,应力保留。 ∴组织应力引起的残余应力状态 为:表:拉应力,心:压应力。
零件沿最大尺寸方向伸长,最小尺寸方向收缩
3.附加应力——其他原因 如表/心组织不均 弹塑变形不一致
热处理的残余应力是热应力,组织应力和附加应力在热 处理过程中综合作用的结果。
变形检验:简单检验法——红汞涂试样上,在平面上擦, 可看出是凸、凹或不变形。
3、影响淬火应力的因素: (1)含C量 V高CM>V低CM →C%↑ 组织应力↑↑ C↑,Ms↓→A残↑→组织应力↓
综合效果:随C↑,热应力作用逐渐减弱,组织应力作用 强→表面压力值↓,拉应力值↑,拉应力位置越来越靠近表 面→↑淬裂倾向
力学性能: •残余应力消除 •高硬度、高强度 •较低塑性和韧性
低温回火主要适用范围 高碳钢制造的各类工模具、机械零件
如锉刀 T12 160~180℃回火, ~64HRC
稳定性要求很高的工件可8~10h保温代替深冷处理 渗C及CN共渗淬火后的零件 低合金超高强度钢 30CrMnSiNi2A 250~300 ℃
1. 热应力作用 ,表拉心压引起变形 2. 组织应力,表压心拉变形 3. 比容差:工件各部分均匀胀大或缩小,如
组织转变同时 VA、VM不同。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钢材 碳钢 合金钢 每 mm 有效厚度的加热时间 空气电阻炉 盐浴炉 0.9~1.1min 25~30s 1.2~1.6min 50~60s 15~20s(一次预热) 8~15s(二次预热)
高速钢
--
3、零件尺寸及形状对加热时间的影响
K H
τr=B· V/F
4、加热制度的影响。

—热传导系数(J/m· h· ℃),单位时间内,每米长度 温度降低1℃时,单位面积能传递的热流量。
dT/dx—温度梯度
负号“-”表示热流量方向和温度梯度方向相反。
材料影响:λ值 :高合金钢<中、低合金钢<碳钢 温度影响: λ= λ0(1+b t)
2、对流传热 发热体
流体转移
工件
(1)相互对流的粒子相遇时发生热交换。
c比热容,ρ密度,α∑综合给热系数,V:工件体积。 F:工件表面积,tg—炉温,tin:工件开始温度; t:工件终了 温度。

经验系数法估算: τr=B· V/F B为加热时间系数,由实验确定, V--工件体积, F--工件表面积。
1.5影响零件加热的因素
加热 规范

热处理设备


原材料
零件尺寸及形状
2.1均匀化退火(homogenizing)—扩散退火 1、定义:在低于固相线某一温度(1100~1300℃),长 时间保温,缓冷,以消除或减少铸锭、铸件或锻坯中 化学成分的偏析和组织的不均匀性。
2、偏析对热处理及性能的危害 铸锭或铸件在结晶过程常发生 偏析现象,表现在两个方面: ①化学成分的不均匀性
• 一般保温时间不超过15h,否则氧化损失过于严重。
(3)冷却 一般为50℃/h,
高合金钢≤20~30℃/h
★零件入炉的方式有四种 ①预热加热升温 ②随炉升温 ③到温入炉 ④高温入炉
T
④ ③ ② ① 加热 温度
t
随炉升温
到温入炉

预热加热升温和随炉升温热应力最小但 T 耗时长



高温入炉 节能的快速方法 (易产生热应 ③ ② 力) 适用: υ<400mm的中C合金钢 υ<600mm中C钢和低C合金钢。

如箱式或井式电炉、盐浴炉、煤气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等
≥700℃加热工件时,主要靠对流及辐射传热 ≤200℃低温回火炉(盐浴或空气介质)中则主要靠
对流及传导传热,

在真空炉中主要靠辐射传热。

同时考虑三种传热方式的称为综合传热, Q=Qc+Qr+Qcd
(Qc、Qr、Qcd分别为对流 、辐射、传导传热的热量)
加热 温度
t

零件入炉的方式对热应力大小的影响
加热速度:①预热加热升温<②随炉升温<③到温入炉<④高温入炉
热 应 力:①<②<③<④
5、堆垛方式
工件的堆垛方式直接影响热量的传递。所以,炉内工
件的堆垛方式不同,加热修正系数K也不同。
1.6 钢的加热缺陷及控制 (1)氧化(Fe被氧化) (2)脱碳(C被氧化)
③ 区域偏析(如重力偏析)
一般热处理不能消除,只能靠合金化控制或改善浇注工艺和正 确合理的压力加工来解决。
3、均匀化退火工艺
(1)加热T:一般上限不高于平衡相图上的固相线。考虑不致 使A晶粒过于粗大的条件尽量↑温度以利于扩散均匀化。
▲ 为了消除高C高合金钢中非平衡共晶C化物,可以在共晶 温度以上进行扩散退火。
依据具体工艺.
T
t
2.工件加热时间(透热)的经验计算式: (1)以工件有效厚度为基础的经验计算式(实用):
K H
工件有效厚度为 H ,指工件在传热最快方向上的最大截
面厚度
α为加热系数,min/mm或s/mm
K为装炉修正系数,通常取1.0~2.0
K值取值与堆垛方式相关
热处理
原理与工艺
(13)
第二部分:热处理工艺
第一章 金属的加热 1.1 加热的作用
1.2 传热方式
1.3 加热方式
1.4 热处理加热时间的确定
1.5 影响零件加热的因素 1.6 钢的加热缺陷及控制
1.1 加热的作用 (1) 影响内在质量

改变材料的热力学状态、晶体结构、 物理化学性质及化学成分分布等,而 后通过不同速度冷却,获得预期的组
( 2 )对流传热时 单位时间内加热介质传递给工件表面 的热量QC关系: QC=αcF(T介-T工) αC:对流给热系数;F:热交换面积,
T介、T工分别为介质和工件表面温度℃
(3)影响对流换热的因素

流体流动的动力 流体的流动状态
自然对流(PV/T=C) 层流 紊流
强制对流
紊流时的对流换热系数比层流时大
1.3 传热方式

金属工件加热在各类热处理炉中进行 炉内热量的传递依靠辐射、对流、传导这三个基本物 理过程使工件升温。

空气中对流 T高时,辐射
热传导 工 件
+ —
电阻炉加热时传热示意图
1. 热传导

传热物质无宏观定向移动,仅靠传热物质原位质点间 的相互碰撞→热能 高—低 传递。 热传导过程的强弱以 单位时间内通过的等温面的热 量——热流量密度q表示 q=-· dT/dx (J/m2h)
∴钢的脱C速度>氧化速度, ∴钢在加热时,其氧化层下面总存在一脱C层。
例如 在强烈氧化性气氛中加热时,表面脱C与表面脱 O同时发生 工件表层自外→内:
氧化皮
脱C层 半脱C层
基体材料

脱碳不利作用:
①使淬火工件的硬度和耐磨性↓↓,强度↓,特别是疲劳强 度↓,使用中易发生早期失效,↓寿命。 ②脱C工件易形成淬火裂纹。
1、氧化(Fe被氧化)


T<150℃,氧化轻微,T↑,氧化加剧。
炉温T<570℃,生成以Fe3O4为主的氧化膜

氧化速度极小,氧化膜也不易继续加厚, 对钢铁性能无显著影响,反而↑抗氧化性。

T>570℃时,生成以FeO为主的氧化膜,

组织疏松,结构简单 较厚的疏松多孔、易崩落的氧化皮。

T/°C
或合金加热—保温—缓慢冷却
(炉冷或砂埋),达到接近平衡
状态组织热处理工艺。
缓 冷
t/h

退火主要目的:
1、 改善组织

对于铸锻件来说,可以用于改善化学成分的偏析(主要是
枝晶偏析)和组织的不均匀性。 对于铸铁,可改善石墨状态。


球化退火可为淬火做良好的组织准备
2、调整硬度 改善锻件、轧材的切削加工性 3、消除应力 消除冷热加工中铸件、锻件、机械加工件、冷 变形件和内应力及工硬化效应。 4、减少固溶于钢件中的有害气体(如 H2 ),使其扩散逸出。
K H
工件有效厚度H的取值
K H
K H
碳钢和合金钢在各介质中的加热系数(α 值)
钢材 碳钢 合金钢 每 mm 有效厚度的加热时间 空气电阻炉 盐浴炉 0.9~1.1min 25~30s 1.2~1.6min 50~60s 15~20s(一次预热) 8~15s(二次预热)
氧化皮不利作用:

使钢件尺寸↓,重量↓,表面粗糙度↑ 可使钢件热处理后产生软点或硬度不足
2、脱碳(C被氧化)

工件在加热过程中表层的碳与介质中的脱碳气体(CO2、 H2、O2、H2O等)相互作用,使表层含碳量降低的现象。

也是材料的氧化过程,当炉温在700~850℃时易发生。 加热温度越高,钢中碳含量越高,越易脱C。 C在钢中的扩散速度大于O
第二章
退火与正火
Annealing and Normalizing

零件的制造路线:坯料——铸、锻、焊等热加工— —热处理——粗加工——热处理——精加工
预备热处理 退火或正火 1.消除热加工缺陷 2.改善金属加工成型性、 切削加工性和热处理工 艺性
2-1 钢的退火
退火定义
将组织偏离平衡状态的金属


流体的物理性质 热导率大、比热容大、密度大、粘度小-α C大 固体表面形状、大小和放置位置
3 辐射传热

通过加热体在高温下产生的电磁波
(载体)来传递能量(辐射能 (热射线)波长为0.1~100μm ,0.4~40μm?)。

热辐射波的发射能力可用比能流eb (物体单位时间内 由单位表面积辐射的能量) 表示. eb=σT4
T/ ℃ A F P Fe
Fe-FeC3相图左下角
织结构(P、B、M)
(2) 影响外部质量

氧化、脱C、腐蚀, 尺寸变化和形状畸变。
1.2 加热方式
①直接加热(内阻直接加热): 不需加热介质
如:电阻(垂融)、电磁波(感应加热)、
低能粒子(激光加热、电子束加热)。 ②间接加热(外热源加热):通过加热介质,以 对流传导,辐射的方式向工件表面传递热量: 电阻炉、盐浴炉、燃料炉。

工件加热时往往综合考虑, Q=α∑(t介-t工) α∑综合传热给热系数(J/m2· h· ℃) , α∑=αc+αr+αcd
1.4 热处理加热时间的确定
1. 加热阶段分为升温,均温和保温三个时间过程。
τ h =τ r +τ s +τ (τ r 、τ s 、τ
m m
为升温、均温和保温时间)
保证:透热、 A 组织转变(几秒)、碳化物溶解、 A成分均匀化( 1 分种)或不平衡状态转变成平衡状态。
导致性能不均匀和淬火开裂倾向增大
HB 性能 指标 b
k 含碳量
如:枝晶偏析, ②非金属夹杂的不均匀分布


易在热加工或热处理时形成废品。如: S化物熔化-沿晶开 裂。FeS 988℃ 大型铸锻件中的氧化物、硅酸盐、磷化物等夹杂物偏析广泛 分布于枝晶晶界、铸锭的A形、V形和过渡区。 当夹杂物沿晶界呈链状分布时,对钢的性能危害最大。脆 性↑。 热处理不能消除,锻造使破碎、均匀分布,↓危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