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外国人熟悉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华盛顿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
讲好中国故事 传播中国声音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作者:胡晖来源:《声屏世界》2017年第07期摘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新闻舆论工作座谈会上提出的要求。
2016年2月19日习总书记在中央电视台视察调研时再次强调,要多设计一些融思想性、艺术性于一体的好栏目,多办一些脍炙人口、寓教于乐的好节目。
本文通过对《朗读者》《见字如面》《耳畔中国》等三个高收视率、高口碑栏目的分析思考,从把握时机、研发模式和细心选材三个方面入手,着力阐述此类看似“低调高冷”的小成本文化类节目是如何跳出综艺娱乐节目的包围圈,达到“收视与口碑齐飞”的节目效果。
关键词:传统文化时机模式选材《朗读者》《见字如面》《耳畔中国》“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的要求。
在“宣传”和“传播”方面,电视媒体同样承担着时代所赋予的责任,也正是在广大电视媒体从业人员的共同努力下,电视荧屏才充满斑斓色彩,才出现了像《朗读者》《见字如面》和《耳畔中国》等一批优秀的电视文化类综艺节目。
这些节目在娱乐大众的同时,也让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书信文化和民歌文化得到了广泛传扬,以至在观众群体中产生巨大的共鸣。
《朗读者》《见字如面》《耳畔中国》等三个创新栏目,在节目主题的构成与表现上,都无一例外地显现出媒体传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深邃内涵。
节目通过嘉宾饱满而深情地朗读、动听歌曲的演唱,彰显了以中华文化为内核,以地域风情和民间习俗为外壳,展示中国传统文化之美,被观众赞誉为“是当下综艺节目中的一股汩汩清流……”通过对这几个成功节目的细细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它们在推出时机、模式和选材上都有着一个共同的成功点,那就是对中华文化的传承与光大。
把握时机,推陈出新在谈到“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电视节目的春天从何而来”时,北京大学文化资源研究中心主任张颐武认为:“源头肯定是优质的内容。
纵观这些节目,从传统诗文到名人书信,无一不是被时光挑选、考验过的精品。
如何借“外眼”“外嘴”“外媒”讲好中国故事
如何借“外眼”“外嘴”“外媒”讲好中国故事目录一、内容概述 (2)1.1 背景介绍 (3)1.2 研究意义 (3)二、了解“外眼”“外嘴”“外媒”的特点与作用 (4)2.1 “外眼”的定义与功能 (6)2.2 “外嘴”的角色与影响 (7)2.3 “外媒”的传播机制 (8)三、利用“外眼”传递中国声音 (9)3.1 建立良好的国际形象 (11)3.2 引导国际舆论导向 (11)3.3 展示真实的中国 (13)四、借助“外嘴”讲述中国故事 (14)4.1 举办国际活动 (16)4.2 利用外交渠道 (17)4.3 邀请国际媒体采访 (18)五、运用“外媒”扩大中国影响力 (19)5.1 利用传统媒体 (20)5.2 发挥新媒体的作用 (21)5.3 建立多元化的传播渠道 (22)六、案例分析 (23)6.1 成功案例分享 (24)6.2 教训与启示 (26)七、挑战与应对策略 (27)7.1 面临的挑战 (28)7.2 应对策略探讨 (29)八、结语 (31)8.1 研究总结 (31)8.2 对未来的展望 (33)一、内容概述在全球化的今天,信息传播的力量日益凸显,而“外眼”、“外嘴”和“外媒”作为外来信息的接收与传递者,在塑造国家形象、传播中国文化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
本文档旨在探讨如何巧妙地借助这些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
“外眼”通常指外国人的视角和观察,我们可以通过邀请外国人参与报道、拍摄纪录片等方式,让他们从第一人称的角度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和社会变迁。
这种“外眼”视角能够为观众提供全新的视野,增进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认同。
“外嘴”则是指外国人的言论和评论。
我们可以通过与国际媒体合作,邀请他们发表关于中国的观点和看法,或者鼓励国内专家学者在关键时刻发声,以正视听。
这样不仅可以提升中国在国际舞台上的话语权,还能让世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的内政外交。
“外媒”主要指的是外国媒体的报道和评论。
我们应积极参与国际媒体交流,加强与国外媒体的合作关系,引导他们客观、全面地报道中国。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专访
全国政协新闻发言人王国庆专访建言献策共商国是作者:王寅来源:《中国报道》2016年第03期政协座谈会就像医院的专家会诊,聚多家观点,从小切口入手,着眼于全局,为解决政府关注、百姓关心的重大问题建言献策。
2016年是“十三五”开局之年,在这一年召开的全国“两会”也因此备受关注。
在全国“两会”召开前夕,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新闻发言人王国庆接受本刊的独家专访,对本次会议的亮点、政协参政议政的创新举措、帮助企业应对经济发展新常态的新做法等多个公众热切关注的话题进行解答。
中国报道:请问本次政协会议的主题和议程是如何安排的?王国庆: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会议的主题,除了大会固定的议程以外,主要是围绕“十三五”规划的制定来进行。
在本次全国“两会”期间,“十三五”规划纲要草案将在人大审议通过,全国政协自然要对其进行讨论和发表意见。
在此之前,全国政协围绕“十三五”规划制定工作进行了大量调研,召开了两次议政性常委会,多次专题协商会。
相信,“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还会对“十三五”规划草案进一步提出意见和建议。
中国报道:除“十三五”规划之外,近年来,中国还提出了众多关乎国计民生的重大战略规划,如“一带一路”倡议、“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等。
全国政协是如何参与这些重大战略规划的?王国庆:全国政协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一个政治协商的重要平台。
政协的工作就是围绕国家的总体大局,发挥政治协商、民主监督、参政议政的功能。
在重大国家战略出台之前,或者是具体的实施措施出台之前,政协都有相应的调研和协调。
十二届政协以来,全国政协在参政议政方面还创立了一个靓丽的品牌——双周协商座谈会。
每一次座谈会,全国政协主席俞正声都亲自主持。
这个座谈会可不是一个清谈会,每次都会围绕当下的重大热门话题以及重要国家行动进行讨论。
比如,今年年初公布的GDP增长速度为6.9%,经济下行压力较大。
如何应对这样的压力?如何才能让经济在合理空间运行?国家的整体思路是调结构、稳增长,但具体要怎么做?政协在这些方面都进行了大量调研。
新时代对外文化传播中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
新时代对外文化传播中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作者:张殿军来源:《求知》 2021年第4期张殿军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就我国“十四五”时期“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出了全面系统的阐述,明确提出“以讲好中国故事为着力点,创新推进国际传播,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和多层次文明对话”的时代新要求。
在国际文化软实力竞争日益取决于谁的故事能赢得胜利的时代背景下,要通过对外文化传播,塑造良好的国家形象,为中国的和平发展营造一个有利的国际舆论环境,其中关键的一环就是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阐释好中国特色。
如何向世界讲好中国故事是增强国家文化软实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必须解决的一个时代新课题。
一、调动国内外一切积极力量讲好中国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
党的十九大报告进一步指出:“推进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讲好中国故事,展现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
” 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我国对外文化传播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在对外文化传播中,讲好中国故事是一个整体性、综合性的系统工程,不但涵盖的群体非常庞大、涉及的领域众多,而且故事的内容丰富多彩、包罗万象。
因此,要自觉承担起对外讲好中国故事,实现“联接中外、沟通世界”的重要历史使命,就必须统筹和整合社会各个方面的资源和力量,努力构建“大外宣”工作格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指出,讲中国故事,要大家讲、一起讲,“不仅中央的同志要讲,而且各级领导干部都要讲;不仅宣传部门要讲、媒体要讲,而且实际工作部门都要讲、各条战线都要讲”“要树立大宣传的工作理念,动员各条战线各个部门一起来做”。
1.政府机构和民间组织同发力。
作为一项战略性的工作,讲好中国故事是关乎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关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一件大事,这就需要充分发挥政府文化传播领导权和主导权的作用,利用好国内主流媒体的主传播渠道和平台。
让我国的发展模式得到更广泛的理解和认同——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王国庆谈新中国成立60周年的对外传播
国 的 政 治 、社 会 、科 技 、文 化 、军 事 、 教 育 、 卫 生 ,方 方 面 面 都 感 兴 趣 。 他 们 需 要 的 信 息 包 罗 万 象 ,我 们 可 提 供 的 信 息 、可 做 的 文 章 应 该 也 是 很 多的 ,
因 为 在 他 们 关 心 的 所 有 方 面 在 过 去 的
什 么 会 发 生 这 么 大 的 发 展 变 化 , 大 家
的 需 求 、 贴 近 国 外 受 众 的 思 维 习 惯 和
都 在 思 考 。今 年 是 新 中 国成 立 6 0周
年 ,我 们 已 经 走 过 了 6 0个 年 头 ,我
理 解 方式 ,更 有 针对 性 、有 效性 地 把
人 制 度 建 设 , 目的 是 通 过 政 府 新 闻 发
和 认 同 。 要 特 别 讲 清 楚 的 是 , 我 们 讲
中 国 特 色 的 发 展 理 论 、 发 展 道 路 、 发
明 中 国 。我 们 应该 做 两 方 面 的 工作 :
一
中 国 家 ,都 有 人 在 探 讨 中 国 的 发 展 模 式 ,在 今 年 的 博 鳌 亚 洲 论 坛 年 会 上 也
有不少这方面的讨论。在这一点上 ,
方 面 ,要 研 究 并 总 结 中 国 6 0年 的
发展 中哪些 是 成功 的 、哪 些是 需要 改
的 报 道 , 记 录 就 是 不 完 整 的 ,这 也 是
对 历史 的不 负责 任 。 我们 负责 对外 宣 传工 作的部 门应
当在推 动 主动 给外 国媒 体和 记者 提供 客 观 、 准 确 、 完 整 信 息 上 下 功 夫 ,这
使 中 国 特 色 的 发 展 理 论 、 发 展 道 路 和
用1.0’版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专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
当代世界2014.3 CONTEMPORARY WORLD22013年12月23—29日,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率中共代表团赴蒙古、韩国,介绍中国共产党第十八届三中全会的情况、意义,并就双方感兴趣的问题进行了卓有成效的沟通与讨论。
回国后,赵启正团长接受本刊记者采访,就出访情况、跨文化交流、政党对外信息传播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源于尊重,收获“尊重”问:自中共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召开以来,中央派出了多个出访团组赴有关国家宣介十八大及十八届三中全会的精神,阐述中国和平发展、互利共赢的外交理念。
我们了解到您于2013年12月率团对蒙古、韩国进行了访问,您能简单为我们介绍一下此次访问的背景吗?答:此次访问是在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了有关全面深化改革的决定之后进行的。
十八届三中全会是关系到中国未来十年改革的一次关键会议,对整个世界和我们周边邻国的影响都是巨大的。
蒙古和韩国都是我们的友好近邻,交往历史渊源流长,经贸交流十分密切,因此当中国进行重大改用1.0’版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专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 本刊记者 高 翔 魏丹丹 / 文革和新发展的时候,我们应当主动向我们的“邻居”说明我们的变化,并面对面地、更深入地了解对方所想、所需。
在说明的过程中,我们的“邻居”认为哪些于他们是机会,哪些还不能理解,我们都愿意耐心解答,更欢迎提出宝贵的意见和建议;也欢迎他们提出任何问题——包括他们认为的所谓“敏感问题”。
韩国一位朋友直言,一个大国在飞速发展且发展得很好时,仍能谦虚地说“请你们提提意见”,我们能够感受到诚意和尊重,这样的国家我们也非常尊敬,我们两国有互相理解和尊重的交流的基础。
于我个人而言,我格外珍惜此次出访机会。
从主管上海外事和浦东开发工作,到后来负责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再到担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这些年来接待的外国政要均可谓名流荟萃,各种出访活动、座谈更是数不胜数。
用英文讲中国故事 通讯稿
用英文讲中国故事通讯稿Chinese history means that China has a long history from the development of Chinese civilization to the present. It has been about a year since the emperor Xuanyuan (also known as Gongsun Xuanyuan) in the Yu Dynasty, from the Xia Dynasty to the Qin Dynasty, from the three emperors to the five emperors. China's first centralized system is because after many political changes and dynastic changes, China has become the most powerful country in the world, and its economy, culture and technology are attracting The eyes of the world.The two emperors of Yan and Huang were regarded as the ancestors of the Chinese nation. In the prehistoric era of the 21st century BC, Yu Dynasty was the first country in China. The Eastern Zhou Dynasty promoted the development of productive forces and social changes.There were a hundred schools of thought contending in BC. The first emperor of Qin established the first unified centralized empire of Qin Dynasty in Chinese history. The Western Han Dynasty further consolidated and developed the unified situation of the Three Kingdoms period and the southern and Northern Dynasties During the five chaos period, China fell into a state of division and division, and various ethnic groups gradually merged in the conflict of the separation of power in Sui and Tang Dynasties.In the song and Yuan Dynasties, the central government and the frontier ethnic minorities had closer ties, with economic prosperity, high development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and culture, collision and integration of multi cultures, and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to a new height.中文翻译:中国历史是指中国从中华文明发展到现在的历史悠久,从禹代纪玄元(又称公孙轩辕)到现在,从夏朝到秦朝,从三皇到五帝大约有年中国的第一个中央集权制是因为经过多次政治变革和王朝更迭,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国家,经济、文化和技术都在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加强国际传播,继续讲好中国故事
加强国际传播,继续讲好中国故事加强国际传播,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而随着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通过加强国际传播,可以让更多人了解中国,促进文化交流和合作,进一步提升国家形象。
首先,要注重创新传播方式。
传统媒体如电视、报纸仍然是重要的传播渠道,但随着新媒体的发展,我们应该充分利用互联网、社交媒体等平台,以更加多样化、便捷的方式传播中国故事。
通过制作图片、视频、动画等富有创意的内容,可以吸引更多受众,让他们更容易被中国文化所吸引。
其次,加强外语教育是提高国际传播能力的关键。
只有掌握外语,才能与世界各地的人进行有效的交流。
政府应该加大对外语教育的投入,提供更好的教学条件和资源,培养更多掌握多国语言的人才。
同时,在各级学校加强外语教育的同时,还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国际交流活动,提升他们的跨文化交流能力。
此外,加强国际传播还需要注重文化自信。
中国拥有独特的文化传统和价值观念,但我们在传播时往往过于注重西方的价值观和视角。
为了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我们应该坚持本土化创作,展现中国的独特之处。
同时,要注重传播的艺术性,通过精心制作的内容,加强故事的艺术性和吸引力,让更多的人通过欣赏精美的作品来了解中国。
最后,加强与国际媒体的合作也是加强国际传播的重要手段。
通过与外国媒体建立合作关系,可以互通有无,互利共赢。
我们可以通过合作制作纪录片、电视节目等形式,将中国丰富的文化资源展现给全球观众。
同时,也可以通过对外记者培训、举办国际新闻论坛等方式,增进记者们对中国的了解,加强对中国故事的报道力度。
加强国际传播,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不仅是一项重要任务,也是一个长期而持续的工作。
通过创新传播方式、加强外语教育、注重文化自信和与国际媒体的合作,我们能够更好地传播中国的文化和价值观,为推动文化交流、增进国际合作作出积极贡献。
加强国际传播,继续讲好中国故事中国是一个拥有悠久历史和丰富文化的国家,而随着国际影响力的不断增强,讲好中国故事已经成为一项重要任务。
新闻发布与讲好中国故事CIPRA副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王国庆
新闻发布与讲好中国故事CIPRA副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王国庆作者:暂无来源:《国际公关》 2016年第4期CIPRA副会长、国务院新闻办原副主任王国庆中共十八大以来,中国领导人多次提出要讲好中国故事,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报纸上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之一。
我们的最高领导人在对外交往中以身垂范,利用各种机会讲述中国故事,传播中国声音。
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外交外事活动中,讲述了很多温暖人心的故事,有效拉近了中外民众的心理距离,生动地向世界传递了中国观点和中国态度。
比如,2013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墨西哥演讲时,引用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传递中国外交的义利观,还谈到米卢带领中国足球闯进世界杯比赛和墨西哥跳水队在中国教练指导下拿下好成绩的事例,非常接地气、平民化,既展大国领袖的风范,又现亲民务实的情怀。
在2014年中阿合作论坛第六届部长会议开幕式上,他讲到在阿拉伯商人云集的义乌市,一位名叫穆罕奈德的约旦商人开了一家地道的阿拉伯餐馆,把原汁原味的阿拉伯饮食文化带到了义乌,也在义乌的繁荣兴旺中收获了事业成功,最终同中国姑娘喜结连理,把根扎在了中国的故事。
故事反映了一个普通阿拉伯青年人,演绎出彩人生,把自己的人生梦想融入中国百姓追求幸福的中国梦中,诠释了“中国梦”和“阿拉伯梦”的完美结合。
讲好中国故事成为新形势下做好信息发布、新闻传播工作的旗帜和方向。
2016年3月,本人有幸担任全国政协十二届四次大会的新闻发言人,所承担的新闻发布会是两会系列新闻发布会的第一场,社会关注度高,政治敏感性强,个人感觉肩上承担的责任很重。
我和我的工作团队在会前进行了认真的准备,在发布会上对中外媒体提出的问题积极应答。
会后,我们在舆情汇集时发现,很多媒体在报道这次发布会时,都突出了“讲故事”这三个字,诸如“中国经济好气质、王国庆首秀讲故事”、“外媒评王国庆两会首秀、表现从容爱讲故事”、“爱讲故事的政协发言人王国庆”、“媒体记者眼中的王国庆--他很懂得讲中国故事”这样的标题。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案例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案例
摘要:
1.导语:讲述中国故事的重要性
2.案例一:孔子的故事在国际传播中的作用
3.案例二:中国高铁技术的全球影响力
4.案例三:疫情防控中的中国担当
5.案例四:中华美食文化的传播
6.结论:共同努力,讲好中国故事
正文:
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对于提升国家形象、增强国际交流具有重要意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案例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和中国的国际地位。
首先,我们要讲述孔子的故事。
作为儒家学说的创立者,孔子倡导的道德观念、教育理念在全球范围内产生了深远影响。
通过孔子的故事,国际社会能够更好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感知中国的价值观念。
其次,中国高铁技术成为一张亮丽的国家名片。
在全球范围内,中国高铁的建设和发展速度令世界惊叹。
高铁技术的输出不仅带动了其他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还提升了全球铁路运输的效率,彰显了中国在科技创新领域的实力。
在应对全球疫情的过程中,中国展现了负责任的大国担当。
我国政府及时采取严格的防控措施,有效遏制了疫情的蔓延。
同时,中国积极向其他国家提供抗疫物资援助,分享防疫经验,为全球抗击疫情作出了积极贡献。
此外,中华美食文化也是讲好中国故事的重要载体。
各国人民对中国美食的喜爱,有助于拉近彼此的距离,增进友谊。
通过美食,人们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丰富多样的文化内涵。
总之,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需要我们共同努力。
每个人都是国家形象的代言人,通过自己的言行举止,让世界了解一个真实、立体、全面的中国。
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创新叙事——以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作品为例
他者视角下的中国故事创新叙事——以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作品为例◎潘亚楠(郑州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河南郑州450001)【摘要】作为中国新闻奖各类奖项大家族中一个年轻而特殊的岛类,国际传播奖的设置与发展不仅与中国对外传播的国家战略发展密切相关,其获奖作晶也代表了我国主流媒体对外传播能力官方认可的最高水平。
文章对第28届、29届的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的80件获奖作岛进行分析,共筛选出22件以他者视角讲述中国故事的新闻作晶。
从叙事主体、叙事议题和叙事技巧三个层面研究这些获奖作晶的创新叙事策略,以期能够对未来我国的对外传播实践带来一些启示。
【关键词】中国新闻奖国际传播奖讲好中国故事他者【中图分类号】G2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6687(2020)8-075-05IDOI]10.13786/l4-1066/g2.2020.8.013一、国际传播奖:年轻而特殊的中国新闻奖文化奖项是社会认可的_种基本方式。
新闻评奖是象征资源生产的重要机制,也是新闻媒体行业的荣誉生产与分配机制,由评奖者、受奖者、评奖标准、评奖程序等构成的一整套荣誉机制。
通过对象征性资源的控制和再生产,借之延续和重申价值规范实践行为。
⑴黄顺铭把官方新闻奖视为一项关乎社会控制、文化祝圣和社会认可的项目。
同作为中国最权威的官方新闻奖项,中国新闻奖不仅承担着新闻从业者“成名的想象”,其本身制度化的评价机制(包括申报程序、作品要求、评奖者资质、评奖程序等)也成为中国新闻生产官方话语认可的象征资源。
国际传播奖可以说是中国新闻奖各类奖项大家族中一个年轻而特殊的品类,它的设置和发展与中国对外传播国家战略发展的关键节点密切相关。
1991年,全国好新闻奖更名为中国新闻奖,1995年国务院办公室首次设立国际新闻奖,2004年国际新闻奖被纳入中国新闻奖的奖项序列中。
也是在这一年,中国开始提出中国传媒“走出去”战略,国家汉办成立,并开始筹办孔子学院。
中外外交小故事简短
中外外交小故事简短有一次,中国的外交官和美国的官员发生了一个有趣的互动。
事情是这样的——那天,中国的外交大使正在和美国的一位外交官交流,气氛有点紧张,毕竟,两国之间的文化差异、政治立场啥的,一直都是一个大难题。
可是,突然,外交官就讲了一个笑话,事情立刻变得不那么严肃了。
大家都笑了,气氛轻松了许多。
笑话的内容其实不是什么高深的哲理,就是一件非常普通的事情:说的是,东边的草比西边的绿,但如果你走过去,可能就会觉得西边的草更绿。
听了这个笑话,大家不仅笑了出来,气氛也变得非常和谐。
人们开始意识到,不同的看法和观点,其实往往只是一个视角问题。
说到这里,不得不提中美之间那些年走过的外交路。
你知道吗,最早的时候,两国之间可是有很多的误会。
因为文化差异太大,甚至连一些最基本的礼节都有差别。
比如,中国有个成语叫做“礼尚往来”,意思就是你对我好,我当然得回报你。
如果不回报,那就显得不太合适了。
然而美国人对待外交却常常强调“直接”和“坦诚”,他们觉得事情解决了就好,不需要太多的客套。
要是两国的外交官都按照自己国家的习惯去做,那绝对是碰撞不断,尴尬不断。
有一回,正好就是中美外交的一个经典小插曲。
那时候美国总统要来中国访问,按照惯例,大家都得给总统安排一个很隆重的欢迎仪式。
你知道,做外交的人,尤其是负责接待的,都是些经验丰富的老手,他们当然知道怎么做得既得体又不失礼。
可是,美国那位总统偏偏就不喜欢那些传统的繁文缛节,他直言不讳地说:“我来是为了办事的,不需要太多的仪式。
”当时中国的外交官简直是懵了,心里还想着:“这可咋办?按说这总统能这么说,咱们得放松点,别太拘谨,可要是放松过头了,岂不是显得咱们不重视?”于是,经过一番讨价还价和沟通,最终这场欢迎仪式变得既简单又不失尊重。
你看,外交这事儿,有时候就像走钢丝,得平衡得恰到好处。
而就在这个过程中,中方和美方都学到了一件事:你不能单纯地依赖自己的文化背景去理解别人的行为。
文化差异不能成为隔阂,反而应该是一个学习和了解的机会。
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概况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成果导向
英语专业中国文化概况课程教学实践研究—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成果导向曾轶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 外国语学院,广西 桂林 541004)[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讲好中国故事”的要求,英语专业学生作为传播中国好声音的多元主体之一,通过学习中国文化概况等母语文化类课程,了解与熟悉中国语言文化知识,储备好“中国故事”,锻炼讲述故事的能力,培养中国情怀,提升文化自信。
文章描述并分析了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成果导向的中国文化概况课程情境教学设计、原创戏剧表演两种教学实践,为英语专业中国文化类理论型课程的教学提出建议。
[关键词]中国文化概况课程;讲好中国故事;成果导向教学[基金项目] 2019年度广西高等教育本科教学改革工程项目“‘提升文化自信,讲好中国故事’背景下外语专业中国文化课程教学改革研究与实践”(2019JGA171)[作者简介] 曾轶峰(1984—),女,四川成都人,文学博士,桂林电子科技大学外国语学院英语系主任,讲师,主要从事文学翻译、中国文化英译研究。
[中图分类号] G42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9324(2020)27-0209-02 [收稿日期] 2019-12-16一、“讲好中国故事”与英语专业学生的关系“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是习近平总书记对外宣工作提出的要求,是新时期外宣工作面临的重大课题。
党的十九大召开以来,我国对外开放走上了一个新台阶,中国在国际舞台上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讲好中国故事”的任务变得更为迫切。
[1]“讲好中国故事”绝不仅仅是国家对外宣传部门的事情,而是一个由政府主导的有政府、企业、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共同参与的全民事业。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提出“打造多元传播主体,为讲好中国故事壮大力量”。
[2]英语专业的学生因为语言优势首当其冲地成为外宣工作的储备人才,而且他们的外宣工作往往是以非正式的形式、润物细无声地展开,例如在校园中与留学生的交往,在留学交换项目中与当地学生的交流等等,他们直接接触国外的青年学生。
国际化传播:用外国人视角讲好中国故事
国际化传播:用外国人视角讲好中国故事作者:薛红霞来源:《传播力研究》2017年第04期摘要:伴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外国人涌入中国。
他们穿梭于中国都市里,徜徉于华夏山川间,旅游、留学、工作、安家……中国以更开阔包容的姿态接纳世界面孔。
以鲜活的故事,讲述中国情缘;用国际化的视角,展现中国形象。
关键词:国际化;探索;中国故事;文化自信;文化差异中央电视台唯一一档以外国人为主体的人物专题栏目——《外国人在中国》,独辟蹊径,“用外国人的视角讲述中国故事”,在创新外宣上,做出了积极有益的探索。
从2013年开播以来,《外国人在中国》栏目记录了近300位外国人在中国学习、工作、生活等方方面面的纪实故事,通过外国人个性化的视角展示中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折射当代中国的发展变化以及开放包容,为所有“在中国的外国人”提供个性化展示平台,同时也为中西文化和人文交流搭建起一座桥梁。
栏目用外国人独特的视角,主要传播以下几方面的中国故事。
一、讲述中国梦与世界梦相通相连的故事《外国人在中国》栏目讲述了很多“外国人中国梦的故事”。
外国人在中国寻梦追梦、梦想成真,他们实现梦想的故事丰富多彩,有的外国人享受到中国经济发展的成果,实现了自己的“创业梦”、“财富梦”;有的外国人被中国的美食、历史文化等所吸引,来到中国追寻“文化梦”;有的外国人在中国成家立业,找到了家庭归宿,“爱情梦”梦想成真。
这些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背景的外国人,他们实现“中国梦”的故事,也会让世界感受到“中国梦归根到底是人民的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必须不断为人民造福”。
二、展现中华文化自信的故事为了更好地用外国人视角来展示传统文化,栏目做了很多外国人在中国学习中华传统文化的故事,曾经做过来自非洲贝宁的洋女婿毛吕克学习湖南湘西板龙灯的故事,节目在毛吕克的家乡西非贝宁引起了很大轰动,贝宁共和国驻华大使西蒙·阿多韦兰德特意写来感谢信说,“西非贝宁人毛吕克到湖南湘西拜师学艺,淋漓尽致地展现了湘西文化以及非物质文化遗产。
借助首都国际之船,让贵州驶向世界——记“遵义会议永放光辉”展览
装,精 神矍铄,意气风发,仿佛又 回
到 了年轻 时的峥 嵘岁月。
再现红军长征
展示 多彩贵州
激情地报道贵州、宣传贵州。我们举 全省之力举办这次展览,请更多的记 者关注我们贵州,通过你们 的笔和镜 头 ,让更多的人了解贵州的过去 、现
在和未来。 ”此 语 一 出 ,让 很 多 记 者 .
●
维普资讯
是炮兵营的通信警卫员。他还对记者 这 么好 ,这是 中国共 产党 的里 程 碑 。 ” 讲起了当年参与攻打遵义的时候 ,缴 这其 中,有很多外国人步行长征路 ,
获 的迫 击炮 无 法带 走 ,只好 就 地掩 埋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此 次 展 览 ,为多方 面 展 示 多彩 贵
陪同下,来到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 馆参观展览。他说 ,此次展览图文并 茂 ,有声有色,很有新意,是全国纪 念红军长征胜利 7 O周年系列活动的 重要组成部分 , 是贵州省委、 省政府 、 省军区对纪念红军长征胜利 7 O周年
对 于 这 次 活 动 的举 办 ,贵 州 省
感到 了 自己肩上那份不一样的道义,
文、图 /本刊记者
《 长征组歌 》在人们的记忆中回
荡 了近 半个 世纪 后 ,2o 年 9月 7日, 06 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新 闻发布大厅召
开 的 “ 义 会议 永放 光 辉—— 纪念 红 遵
谭
震
更重要的是 ,希望借助伟大首都这艘 更多的人了解他们,通过了解他们的 国际之 船 ,让贵 州驶 向世 界 。 ” 童 年 和现 在 ,了解 中国革 命走 过 的历
“ 家 知 道 ,贵 州 除 了 大 海 ,什 大 么都 有 , 四季花 开 。漂 亮得 不得 了 !” 程 。对此 要求 ,王富 玉 当即 高兴 地 回
申论给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作文
申论给外国人讲好中国故事的作文中国故事源远流长,涵盖了丰富的历史文化和传统价值观。
在中国,人们通过讲故事来表达情感、传承智慧、传播价值观念。
中国故事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更是一种精神传承,它们融合了中华民族的智慧,展现了中国人民的情感和品质。
今天,我想向外国人讲述一些优秀的中国故事,让他们感受中国文化的魅力。
首先,我要讲述的是《孔子的故事》。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和政治家,他的思想对中国乃至整个东亚文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孔子的故事》讲述了孔子在春秋战国时期的坚韧不拔、仁德之风和崇尚道德的品格。
通过讲述孔子的故事,外国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仁爱、仁义、礼乐等传统道德观念,并对中国人民对待学问、友情和待人接物的态度有更为深刻的认识。
其次,我要讲述的是《爱情故事:梁祝》。
《梁祝》是中国乃至世界上最著名的爱情故事之一。
这个故事讲述了梁山伯与祝英台这对相爱却又不能在一起的恋人,他们的真挚爱情感动了千千万万人。
通过讲述这个故事,外国人可以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爱情观念、家庭观念以及对真挚感情的珍视。
这个故事不仅仅是一种爱情传说,更是中国文化中对真挚感情的歌颂和珍视,它让外国人更加直观地了解了中国人对爱情的向往和追求。
最后,我要讲述的是《舌尖上的中国》。
这个故事讲述了中国美食的魅力,通过记录中国各地的美食文化和故事,让世界更加真实地感受到了中国人对美食的热爱和对生活的热情。
通过这个故事,外国人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人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以及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进而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和对生活的热爱。
总的来说,中国故事是中国文化的一部分,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向外国人讲述好中国故事,可以让他们更加深入地了解中国人民的优秀品质、文化传统以及生活方式,更好地传播中国文化的魅力,增进不同国家和民族之间的相互理解和友谊。
希望通过我分享的这些中国故事,外国人可以更加直观地了解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并为与中国人民的友好交往和互学互鉴做出更多的努力。
国庆文化交流与外国友人分享中国文化之美
国庆文化交流与外国友人分享中国文化之美国庆是中国最重要的节日之一,它不仅代表着中国人民对国家的热爱与感激,也是一次展示中国文化的绝佳机会。
随着中国与世界的交流日益密切,越来越多的外国友人也积极参与到国庆文化交流活动中,与中国人共同分享中国文化之美。
一、传统节日国庆期间,中国人民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也是对中国古老传统文化的回顾和传承。
在与外国友人分享中国文化时,我们可以从传统节日入手,向他们介绍中国春节、元宵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等。
这些节日丰富多彩,蕴含着深厚的文化内涵,通过讲解庆祝方式、传统习俗和寓意,外国友人可以更好地了解和感受中国传统文化的独特魅力。
二、中华美食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美食文化的国家,我们可以通过介绍中国传统美食给外国友人,帮助他们更深入地了解中国饮食文化的博大精深。
无论是北京烤鸭、四川火锅、广东点心,还是上海小笼包、福建鱼丸汤,它们都代表着不同地域的风味和特色。
我们可以邀请外国友人一起品尝这些美食,讲解其历史、烹饪方法以及与中国文化相关的由来,让他们在享受美食的同时,领略中国文化的独特之处。
三、传统艺术中国传统艺术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如京剧、中国画、书法、民间舞蹈等。
我们可以在国庆期间组织外国友人参观京剧表演、参与中国书法体验课程,或者在家中举办中国画展览,让他们近距离感受中国传统艺术的魅力。
同时,我们还可以解释艺术品背后的文化内涵,例如京剧中角色的扮演、中国画的意境表达等,帮助外国友人更好地理解与欣赏中国传统艺术。
四、旅游文化中国拥有众多历史悠久的旅游景点,它们蕴含着浓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国庆期间,我们可以与外国友人一同前往故宫、长城、西湖等知名景点,带领他们领略中国的自然风光和丰富的历史文化。
在旅行过程中,我们可以向他们讲解景点背后的历史典故、文化意义,并与之互动交流,创造更多的留念。
五、传统手工艺中国传统手工艺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如剪纸、刺绣、陶瓷等。
一位前辈的外宣智慧——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曾建徽
一位前辈的外宣智慧——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曾建
徽
崔斌箴
【期刊名称】《《对外传播》》
【年(卷),期】2011(000)006
【摘要】曾建徽具有独特的外宣、外事人生。
解放前,在昆明西南联大和北平清华大学学习期间,积极参加进步学生运动,是中共北平地下党的一份子;解放后,他根据组织安排进入新闻界,长期从事对外新闻采编工作,历任新华社副社长,中央对外宣传小组副组长,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对外宣传办公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主任,中央宣传思想工作领导小组副组长,九届全国人大常委、外事委员会主任委员等职。
【总页数】4页(P18-20)
【作者】崔斌箴
【作者单位】五洲传播中心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1
【相关文献】
1.用1.0’版国际语言讲好中国故事--专访第十一届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主任、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赵启正 [J], 高翔;魏丹丹
2.扩展视野研究新变化——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前副主任、中国外文局前局长
杨正泉 [J], 吴奇志;
3.用外国人熟悉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华盛顿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 [J], 李萍
4.聆听历史的回声——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原主任曾建徽 [J], 申宏磊;崔斌箴;
5.天地间,有这样一位共产党人——追记湖南省委原副书记、省人大常委会原副主任郑培民同志 [J], 朱玉;董宏君;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中国国庆,让外国人跟着“庆”什么?
中国国庆,让外国人跟着“庆”什么?
黄燕
【期刊名称】《对外传播》
【年(卷),期】2009(000)007
【摘要】今年是我们的国庆60周年。
对于一个人,60年不算短,可能是大半辈子甚至一生,但对于一个国家,却不算长。
被欧洲视为年轻国家的美利坚合众国,建国也已经有200多年了。
不过,就一个国家在短短60年经历的巨变及其对世界的影响而言,中国几乎让人无法忽视。
【总页数】3页(P10-12)
【作者】黄燕
【作者单位】无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F426.82
【相关文献】
1.新中国十年大庆:他是空中总领队长机机组成员之一——小记韩元明同志的国庆阅兵情怀 [J], 叶炳昌
2.用外国人熟悉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华盛顿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 [J], 李萍
3.数学泰斗吴文俊要让外国人跟着中国人跑 [J], 刘驰;
4.看外国人如何庆国庆 [J], 陈建芳
5.北京警方圆满完成新中国成立70周年大庆和国庆期间各项安保维稳任务 [J], 林海(摄影)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用外国人熟悉的方式讲好中国故事——华盛顿专访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
作者:李萍
来源:《对外传播》2012年第01期
2011年11月初,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王国庆在结束对德国和加拿大的访问之后,对美国进行了为期四天的访问和考察,就媒体报道与国家形象等议题与美国政府官员、智库专家以及主流媒体的主要负责人进行了广泛而深入的沟通与交流。
访美结束前,王国庆副主任在华盛顿接受中国国际广播电台独家采访时说,中国改革开放30年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然而西方民众对中国的了解总体还比较肤浅,西方主流媒体对一个变革中的中国的报道还常有偏差。
中国要学会坦然面对西方的负面评论,同时更要学会用西方公众熟悉的方式和方法客观、全面地介绍中国,讲好中国的故事。
以下是中国国际广播电台北美总站负责人李萍对王国庆副主任进行专访的全文。
记者:中国自改革开放以来已有30多年,但人们普遍认为国际社会对中国的了解仍然非常有限,甚至存在很大的偏差,您对这个问题怎么看?
王国庆:确实,西方媒体所描述的中国形象与我们自己感受到的中国有很大的差距,西方社会对发生在中国的很多事情没有一个正确的认识,这不仅对中国的发展不利,对国际社会同样也不利。
要让世界更多地了解中国、解决认识上的差异,有很多方面的工作需要我们去做。
除了我们自己积极主动地讲好中国“故事”外,做好国外媒体的工作也很重要,因为绝大多数外国公众是通过他们当地媒体的报道来认识和了解中国的。
可以说,当地媒体的“中国观”直接影响当地公众对中国的认识和了解。
西方国家,包括美国的一些媒体的“中国观”是有问题的。
比如说,今年春天中东西非发生了所谓的“茉莉花革命”,西方个别媒体便幸灾乐祸,试图祸水东引。
当中国国内有个别人也蠢蠢欲动时,中国采取了一些维护社会稳定的必要措施,对此,西方一些媒体大肆炒作,对中国横加指责。
而最近在美国一些城市发生的“占领华尔街”抗议活动中,警察对一些过激行为采取了措施,抓捕了不少人,我们注意到美国媒体对此却没怎么进行谴责。
人们不禁要问,同样是维护公共秩序,维护社会安定,为什么发生在美国,美国的一些媒体就视而不见,而发生在中国,这些媒体就极为敏感,高度亢奋,揪住不放,大炒特炒?
记者:您是说西方,包括一些美国媒体在某些报道中采用了双重标准。
那么您如何综合评价西方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
王国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综合国力的明显增强和国际地位的显著提升,世界越来越关注中国,国外媒体有关中国的报道也越来越多。
与前几年相比,应该说西方媒体对中国的认识、对中国的报道更加冷静,更趋理性,客观的报道相对多了,为西方公众了解中国发挥了一定的积极作用。
但就总体而言,他们报道的基调和角度仍然比较负面,这直接影响了西方民众的中国观,影响了中国的国际形象。
这也是西方社会对中国抱有偏见和误解的重要原因之
一。
目前,国与国民众之间的相互了解,在很大程度上还有赖于媒体,有机会到中国来走一走、看一看的人毕竟还是少数。
我在德国时,举了这个例子:如果中德两国人民想通过亲自访问去了解对方的话,那将是一个长期的浩大工程!德国有8千万人口,现在每年到中国来旅游
的人数大约是50万,中国有13多亿人口,每年到德国去旅游的人数大约是40万。
如果两国
人民都要亲自互访一下的话,不知要等多少年才能完成。
因此,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这几年一直在致力于同各国政府新闻主管部门加强沟通,积极推动中外媒体之间的交流、合作,通过沟通、交流、合作,寻求共识,消除误解,增进理解。
去年10月底,中国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与
德国外交部共同搭台,组织了首届中德媒体对话,两国主要新闻媒体的负责人坐在一起交流、交锋,阐述各自观点,介绍各自立场,讨论共同面对的问题和挑战。
我认为这种方式很好,通过交流、交锋,可以增进相互之间的深层次了解,即便一时不能说服对方,久而久之总会有积极作用的。
记者:您认为这些积极的努力能从根本上或在短期内改变西方媒体有关中国报道的基调吗?
王国庆:我们应该清醒地看到,由于意识形态和价值观的分歧,我们对西方媒体的期望值不能太高,更不能抱有幻想。
我们明确宣示坚持共产党的领导、坚持走社会主义道路,这是西方所不能认同和容忍的,他们仍在用冷战思维分析、解读中国,用衡量苏联、东欧社会主义的那把尺子测量中国。
西方媒体在这个问题上的“政治正确”是毫不含糊的。
另外,由于新闻价值观不同,西方媒体决不会以正面报道中国为主,更不会按我们的意愿弘扬“主旋律”,能客观报道事实就不错了。
在和美国、加拿大一些朋友座谈时,他们说,西方媒体对他们自己的政府批评也很多,也很不客气。
所以,中国要有自信,要学会坦然面对,不要过于在意西方媒体的负面报道或评论。
朋友们的建议有其道理。
因此,从根本上改变西方媒体对中国报道的基调将是一项需要坚持不懈、需要高度智慧、需要付出艰巨努力的工作。
从目前情况看,推介一个客观、真实、完整的中国形象,还需要我们自己的媒体发挥主渠道作用。
所以,我们明确提出了要加强国际传播能力建设,要把我们自己的媒体做大做强,通过我们自己的媒体把中国的声音、中国的形象传播出去。
国家经济实力增强了,做这些事情也有条件了。
记者:近年来,中国主要媒体在海外的发展确实很快,广播、电视、报纸、杂志等都在积极“走出去”,加速了在海外落地和发行的步伐,已引起西方国家包括美国有关方面的关注,西方媒体对此也有不少议论。
请您谈谈对此的看法。
王国庆:是的,我们注意到西方国家,包括美国对中国媒体在海外的发展很敏感,很担忧,认为中国媒体正“大举进攻西方”。
我认为,这种担忧完全没有必要,中国媒体“走出去”,一不鼓动颠覆别国政府,二不传播宗教、鼓吹暴力,三不可能替代当地媒体。
中国媒体“走出去”只是为相关国家公众增加一个获取有关中国信息的权威渠道,这不仅有利于人民之间的相
互了解,也有利于和谐世界的构建。
记者:您提到这次在美国首都华盛顿访问时,还对中国媒体在美国的发展进行了调研。
您认为中国媒体如何才能在当地发挥作用并不断扩大自己的影响力?
王国庆:中国媒体“走出去”,特别是进入西方社会至少要面对两大挑战:一是如何让所在国公众认可。
我们的媒体通常被认为是官方媒体,在媒体被赋予“第四权力”的国度里,人们对官方媒体有一种本能的排斥。
二是如何让所在国公众看得懂听得进。
由于社会制度、价值观不同,以及历史文化背景、话语体系、思维习惯等有差异,我们媒体报道的内容要让受众看得懂、听明白甚至接受,并非易事。
在美国也同样,中国媒体要在美国立住脚,这两关是必须过的。
因此,要积极探索“走出去”的方式,找到适合美国国情的发展道路。
我认为,我们的“走出去”一定要注重传播效果,在大力推进硬件建设的同时,要重视软件即报道内容的建设。
我们常说,传播力决定影响力,媒体没有传播渠道,媒体的影响力就无从谈起。
但是,我们也要看到,有了传播渠道,产生的影响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
我们在跨文化传播中,一定要注意不同的意识形态以及文化差异之间的衔接。
面对美国受众,我们要按照外宣“三贴近”的原则,学会用美国人熟悉的表达方式讲好中国的故事,全面客观地呈现中国形象,努力促进中美两国人民之间的了解和友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