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原文、翻译及赏析
《富贵不能淫》原文、翻译及赏析《富贵不能淫》孟子〔先秦〕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做有节气有作为的男子。
”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
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惧:害怕。
安居:安静。
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这个。
焉:怎么,哪里。
子:你。
未学:没有学。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
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
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
命:教导、训诲。
初中语文 文言文《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通用)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导读《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译文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译文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
下面是小编带来的《富贵不能淫》原文及译文,希望对你有帮助。
《富贵不能淫》原文:孟子及其弟子〔先秦〕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景春:人名,纵横家的信徒。
公孙衍:人名,即魏国人犀首,著名的说客。
张仪:魏国人,与苏秦同为纵横家的主要代表。
致力于游以路横去服从秦国,与苏秦“合纵”相对。
惧:害怕。
安居:安静。
熄: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这个。
焉:怎么。
子:你。
未学:没有学。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
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
父命之:父亲给予训导;父亲开导他。
母命之:母亲给予训导。
嫁:出嫁。
往:去,到。
戒:告诫。
女(rǔ):通“汝”你必敬必戒;必:一定。
敬:恭敬。
戒:留神,当心,谨慎违:违背夫子:旧时称自己的丈夫以:把顺:顺从为:作为正:正理,及基本原则。
道:方法。
居天下之广居:第一个“居”:居住。
第二个“居”居所,住宅。
广居、正位、大道:朱熹注释为:广居,仁也;正位,礼也;大道,义也。
立:站,站立。
正:正大。
大道:光明的大道。
得:实现。
志:志向。
由:遵循。
独行其道:独:独自。
行:这里是固守;坚持的意思。
道:原则,行为准则。
淫:惑乱,迷惑。
使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
使动用法。
屈:屈服。
使动用法。
《富贵不能淫》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富贵不能淫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如若将淫释为淫色、荒淫,是现代人见文生意,严格讲偏离本意。
下面是小编收集的孟子三则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希望大家认真阅读!
出自战国诗人孟轲的《孟子-滕文公下》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赏析
贫贱不能移,更通俗的表述应该是贫贱不能放弃。
不能放弃的是什么?是人的理想、道德和一切做人的准则;这是多少年来穷人精神上的寄托,也是多少年来穷人给自己的道德筑下的防洪堤坝。
所谓防洪堤坝,意味着假如没有这么一道堤坝,人就控制不住自己会被卷入滚滚洪流。
贫贱不能移的真正意思是在告诫穷人:贫贱是很容易移的,恰如富贵不能淫实际上富贵是很容易沾染上淫的恶习一样,贫贱很容易使人将贫贱当作不可替代的理由,放弃理想、放弃道德、放弃一切做人的准则。
社会上几乎所有的负面形象,都源自于贫贱。
小姐为了钱可以放弃操行,乞丐为了钱可以放弃尊严,亡命之徒为了钱可以放弃人的进化。
他们几乎都是穷人,都是抵御不住贫贱的冲击而放弃的人,他们的行为也恰恰印证了一句老话:人穷志短,马瘦毛长。
但是更多的穷人没有放弃,人穷志不穷是他们坚定的信念,古往今来,伟人的故事,几乎就是穷人矢志不渝的故事。
他们所印证的是:贫贱不是放弃的必然前提。
但是这两大类人都只证明了一半,而又混淆了另一半:贫和贱看上去很像是一回事,却不是同一个概念。
贫一定是贱的前提,但是贱不一定是贫的结果。
贫,上面是分,下面是贝,贝是古代货币,一个贝还要分开,那。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富贵不能淫》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言论。
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yín),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大丈夫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
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惧:害怕。
安居:安静。
熄:同“息”,平息,指战火熄灭,天下太平。
是:这,这个。
焉:怎么,哪里。
子:你。
未学:没有学。
之:“丈夫之冠也”及下文“女子之嫁也”中的“之”都是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不译。
丈夫之冠: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
冠:古代男子到成年则举行加冠礼,叫做冠。
古人二十岁既为加冠。
富贵不能婬赏析 富贵不能淫翻译及原文
富贵不能婬赏析富贵不能淫翻译及原文景春曰:“公孙衍yǎn、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guàn 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
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天下熄:指战争停息,天下太平。
焉:怎么,哪里。
丈夫之冠:古时男子二十岁行冠礼,表示成年。
冠,行冠礼。
父命之:父亲给以训导。
命,教导、训诲。
戒:告诫。
下文的“戒”是谨慎的意思。
女家:这里指夫家。
女,同“汝”,你。
夫子:这里指丈夫。
以顺为正者的,妾妇之道也:以顺从为常法,是妇女遵循的规则。
妾妇,泛指妇女。
旧时婚姻中,男女双方的地位不平等,女子须服从夫家,这是错误的封建伦理。
孟子借此类比纵横家不立足于仁、义、礼等准则,只知道曲意顺从的行事作风。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这里的“广居”“正位”“大道”分别喻指“仁”“礼”“义”。
与民由之: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
由,遵从。
独行其道:独自走自己的道路。
《孟子•尽心上》:“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善天下。
”淫:惑乱,迷惑。
这里是指动用法。
移:改变,动摇。
这里是使动用法。
屈:屈服。
这里是使动用法。
文学常识本文选自《孟子译注》。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邹(今山东邹城东南)人,战国时期思想家,儒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
《孟子》是记录孟子言行的著作,共七篇,一般认为是孟子及其弟子万章、公孙丑等人共同编著的。
初中语文文言文《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
《富贵不能淫》《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导读《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先秦孟子《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孟子《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景春曰:“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孟子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子未学礼乎?你没有学过礼吗?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的意愿!”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妇女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与民由之;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独行其道。
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yǎn)〕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
《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 '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导读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富贵不能淫意思
富贵不能淫意思1、富贵不能淫,汉语成语,拼音是fùguìbùnéng yín。
淫,按古语正解,应释为“惑乱,迷惑”,即整句为富贵权势不能使自己的言语举止过分、超越常理;另一解为“迷惑”,即整句意思为不受富贵权势所迷惑,明道而行正;如若将“淫”释为“淫色”、“荒淫”,是现代人见文生义,严格讲偏离本意。
2、【出处】:《孟子·滕文公下》:“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3、【反义词】见利忘义富贵不能淫(含义)(1) [not to be corrupted by riches;the power of riches and honours cannot make him dissipated] 不为金钱、权位所诱惑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孟子·滕文公下》(2) 亦作“富贵不淫”不然,何富贵不淫,威武不屈耶?——清·张潮《虞初新志》《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
《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导读《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原文及解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原文及解释
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摘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解释:富贵不能使我骄奢淫逸,贫贱不能使我改移节操,威武不能使我屈服意志。
赏析:孟子十分注重人格修养和浩然正气的培养,他认为,真正的大丈夫应该居于仁,立于礼,行于义,要具有刚正不屈的天地正气和凌然不可侵犯的人格尊严,此句极大地鼓舞了许多仁人志士和民族英雄,不畏强暴,追求正义。
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
富贵不能淫原文及翻译《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导读《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原文及解释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原文及解释
名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摘自:《孟子·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
解释:金钱地位不能使自己迷惑腐化,贫苦穷困不能改变自己的志向,权势武力不能让自己屈服变节。
滕文公章句下·第二节原文:
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
此之谓大丈夫。
”。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译文]富贵不能扰乱我的心意,贫贱不能改变我的节操,威武不能挫折我的志向,这种坚持仁义之道,保持独立自主人格的人,才叫做大丈夫。
[出典]《孟子滕文公》注:1、原文:《滕文公下·第二章》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
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
』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2、译文: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大丈夫吗?一发怒,诸侯就害怕;安居无事,天下就没有冲突。
”孟子说:“这怎能算是大丈夫呢?你没有学礼吗?男子行冠礼时,父亲训导他;女子出嫁时,母亲训导她,亲自送到门口,告以顺从是为人之妻的道理。
居住在天下最广大的居所里,站立在天下最正大的位置上,行走在天下最广阔的大道上,能实现志向就与民众一起去实现,不能实现志向就独自固守自己的原则,不受富贵诱惑,不为贫贱动摇,不为武力屈服,这才叫大丈夫。
”3、孟子是儒家最主要的代表人物之一,但孟子的地位在宋代以前并不很高。
自中唐的韩愈着《原道》,把孟子列为先秦儒家中唯一继承孔子“道统”的人物开始,出现了一个孟子的“升格运动”,孟子其人其书的地位逐渐上升。
宋神宗熙宁四年(1071年),《孟子》一书首次被列入科举考试科目之中。
元丰六年(1083年),孟子首次被官方追封为“邹国公”,翌年被批准配享孔庙。
以后《孟子》一书升格为儒家经典,南宋朱熹又把《孟子》与《论语》、《大学》、《中庸》合为“四书”,其实际地位更在“五经”之上。
元朝至顺元年(1330),孟子被加封为“亚圣公”,以后就称为“亚圣”,地位仅次于孔子。
《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
《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赏析展开全文《富贵不能淫》原文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淫》译文男子举行加冠礼的时候,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的时候,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丈夫家里,一定要恭敬. 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至于大丈夫,则应该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里,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上,走着天下最光明的大道。
得志的时候,便与老百姓一同前进;不得志的时候,便独自坚持自己的原则。
富贵的时候不能被其迷惑做过分的事情,贫贱不能使其改移节操,威逼利诱不能使其屈服意志。
这样才叫做大丈夫!”《富贵不能淫》导读《富贵不能淫》出自《孟子滕文公下第二章》,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可以当成一篇驳论文来阅读。
孟子在与纵横家的信徒景春谈论“何为大丈夫”的问题中,提到了这著名的三句话。
在孟子看来,真正的“大丈夫”不应以权势高低论,而是能在内心中稳住“道义之锚”,面对富贵、贫贱、威武等不同人生境遇时,都能坚持“仁,义,礼”的原则,以道进退。
孟子关于“大丈夫”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权,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直到今天,当我们读这段书的时候,似乎仍然可以听到他那金声玉振的声音。
《富贵不能淫》赏析《富贵不能淫》的内容是孟子批驳景春关于大丈夫的错误言论。
我们首先来看文章批驳的“靶子”,即景春的观点。
景春认为公孙衍、张仪之流是大丈夫,为此,他用反问句向孟子询问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和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大丈夫吗?言外之意就是说,公孙衍和张仪是真正的对丈夫。
景春提出这个观点的依据是,公孙衍、张仪能够左右诸侯,“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他们发起怒来,诸侯们都会害怕,安静下来,天下就会平安无事,他们威风八面,权倾天下,能够左右时局。
先秦-孟子《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注释
先秦-孟子《富贵不能淫》原文、译文及注释原文:富贵不能淫先秦-孟子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翻译:景春曰:“景春说:“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的有志气、作为的男子吗?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他们一发怒,诸侯就害怕,他们安静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曰:“孟子说:“是焉得为大丈夫乎?这哪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子未学礼乎?你没有学过礼吗?丈夫之冠也,父命之;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以训导;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以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的意愿!”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把顺从作为准则,这是妇女之道。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大丈夫应该住进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站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走着天下最正确的道路—义。
得志,与民由之;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与百姓一同遵循正道而行;不得志,独行其道。
不能够实现自己的志向时,就独自行走自己的道路。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称得上大丈夫。
”注释:〔景春〕与孟子同时代的人,纵横家。
〔公孙衍(yǎn)〕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曾在秦国为相,又曾佩五国相印。
〔张仪〕战国时期魏国人,纵横家,秦惠王时为相,游说六国连横以服从秦国。
〔诚〕真正,确实。
〔大丈夫〕指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
富贵不能淫的翻译
富贵不能淫的翻译《孟子·富贵不能淫》的翻译:景春说:“公孙衍、张仪难道不是真正有大志、有作为、有气节的男子吗?他们一发怒,连诸侯都害怕,他们平静居住下来,天下就太平无事。
”孟子说:“这哪里能算是有志气有作为的男子呢?你没有学过礼吗?男子行加冠礼时,父亲给予训导;女子出嫁时,母亲给予训导,送她到门口,告诫她说:‘到了你的丈夫的家里,一定要恭敬,一定要谨慎,不要违背你的丈夫!’以顺从为做人原则的,是妾妇之道。
居住在天下最宽广的住宅‘仁’里,站立在天下最正确的位置‘礼’上,行走在天下最宽广的道路‘义’上。
能实现理想时,就同人民一起走这条正道;不能实现理想时,就独自行走在这条正道上。
富贵不能使他的思想迷惑,贫贱不能使他的操守动摇,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才叫作有志气有作为的大丈夫。
”原文:景春曰:“公孙衍、张仪岂不诚大丈夫哉?一怒而诸侯惧,安居而天下熄。
”孟子曰:“是焉得为大丈夫乎?子未学礼乎?丈夫之冠也,父命之;女子之嫁也,母命之,往送之门,戒之曰:‘往之女家,必敬必戒,无违夫子!’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居天下之广居,立天下之正位,行天下之大道。
得志,与民由之;不得志,独行其道。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孟子通过言“礼”来说明女子嫁时母亲的嘱咐,由此得出“以顺为正者,妾妇之道也。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古人认为,妻道如臣道。
臣对于君,当然也应该顺从,但顺从的原则是以正义为标准,如果君行不义,臣就应该劝谏。
妻子对丈夫也是这样,妻子固然应当顺从丈夫,但是,夫君有过,妻也就当劝说补正。
应该是“和而不同”。
孟子认为,这“妾妇之道”还不能一般性地理解为妇人之道,而实实在在就是“小老婆之道”,而只有儒家的仁、礼是“大丈夫之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富贵不能淫》教学设计
三维目标
知识能力: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过程方法:
3、小组互助学习,理解本文意思,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
教学重难点:
1、熟读文本,背诵精彩片段。
2、识记重点字词并翻译文章。
3、感受大丈夫的英雄气度。
教学用具:多媒体
教学过程:
一、导入
俗语常说‚大丈夫说到做到‛、‚大丈夫一言既出驷马难追‛、‚大丈夫行不更名坐不改姓‛,那到底哪样的人是大丈夫呢?我们伟大的思想家孟子也谈了自己的观点。
今天我们一起来听一听他的看法。
我们一起进入到21课《孟子二章》的学习。
介绍孟子相关常识
孟子(前372年-前289年),名轲,字子舆。
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儒家代表人物。
著有《孟子》一书。
孟子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主张‚仁、义、礼‛,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二、出示学习目标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对照朗读和注释扫除语音障碍。
(注意: 断句、正音)
2、参考注释理解文章大意。
四、小组合作交流并展示
1、小组代表展示。
(形式:以学生为主解答,老师适时更正)
2、老师提出重点字词句,要求学生作答。
3、学生结合所讲再次翻译文章。
五、课文分析
1、请简要分析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形象。
景春心目中的大丈夫,是像公孙衍、张仪那样位高权重,令人望而生畏的当权者。
2、请对比分析孟子所说的“妾妇之道”和“大丈夫之道”的不同。
“妾妇之道”表现为顺从,其本质是在权力面前无原则,如张仪之流,只是顺从秦王的意思;“大丈夫之道”表现为“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其本质是对内心的仁、义、礼的坚守,一如儒家所倡导的“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
3、真正大丈夫的两个标准
(1)要有“行天下之大道”的远大志向和抱负;
(2)要有“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道德操守。
4、思考:每个人的心目中都有自己大丈夫的标准,肯定珍藏着许多大丈夫的名字,谈谈你所了解的大丈夫形象?请举例说明。
富贵不能淫——关羽、文天祥、方志敏。
贫贱不能移——陶渊明、杜甫、朱自清。
威武不能屈——颜真卿、闻一多、刘胡兰。
关羽面对曹操的极尽笼络,不为所动,千里走单骑寻刘备; 文天祥拒绝高官厚禄,决不投降元朝,用自己的头颅,为南宁王朝划上完美的句号;方志敏不为高官厚禄的利诱所动摇,毅然选择为革命抛头颅洒热血。
陶渊明因‚不为五斗米折腰‛,获得了心灵的自由、人格的尊严; 杜甫贫穷至极也坚定自己的信念,力行写作,终成就‘诗圣’之名; 朱自清宁愿饿死也不愿吃美国人的‚救济粮‛。
颜真卿宁可跳向火堆,也不归附叛军,慷慨走向小人设置的陷阱; 闻一多拍案而起,横眉怒对国民党的手枪,宁可倒下去,不愿屈服; 刘胡兰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毫不退缩,宁死不屈,自己躺向了敌人的铡刀。
六、合作探究
说一说“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现实意义。
孟子的这些话,今天依然可以指导我们去探索人生的价值。
首先,富贵是来之不易的,是要求倍加珍惜的。
有些人富贵起了来,就被富贵冲昏了头脑。
把当初的凌云壮志忘得一干二净。
结果是什么为富不仁的事情都做出来了;
其次,贫贱的时候要坚定意志,做到这一点应该说是很不容易得的。
贫贱是任何人都不愿意承受的。
但是生活中确实有很多人要经历贫贱的阶段,要通过在贫贱中付出巨大的努力才能够获得真正的成功。
因此,要学会在贫贱中忍耐和寂寞,在一切诱惑面前能保持住自己一份宁静的心态是比什么都重要的,这样才有可能在贫贱中崛起。
第三,在压力面前不卑不亢,不向邪恶的势力摧眉折腰。
只有坚持俊迈的节操,不屈不挠,才能变压力为动力,进而赢得光明的前途。
七、文章的写作特色
1、运用排比,增强文章气势和感染力
2、骈散结合,有节奏感
八、课文小结
《富贵不能淫》选自《孟子》一书,孟子关于" 大丈夫" 的这段名言,句句闪耀着思想和人格力量的光辉,在历史上曾鼓励了不少志士仁人,成为他们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座右铭。
九、作业布置
1、重点文言字词:
女、丈夫、戒、淫、命、顺、正、独、行
2、重点语句翻译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