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整理)
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
![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https://img.taocdn.com/s3/m/ae71be8e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b8.png)
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人类生存的空间及其中可以直接或间接影响人类生活和发展的各种自然因素称为环境。
今天为大家精心准备了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环境保护基本知识培训随着科技的进步,人们的生活水平有很大提高,但是污染也随之而来,低碳、环保也越来越引起人们的重视,这里分享一些我们每个人在生活中力所能及的一些绿色环保小知识。
1、节约用水随时关上水龙头,别让水白流;看见漏水的龙头一定要拧紧它。
尽量使用二次水。
例如,淘米或洗菜的水可以浇花;洗脸、洗衣后的水可以留下来擦地、冲厕所。
如果您家冲水马桶的容量较大,可以在水箱里放一个装满水的可乐瓶,你的这一小小行动每次可节约1.25升水。
2、少用洗洁精大部分洗涤剂是化学产品,会污染水源。
洗餐具时如果油腻过多,可先将残余的油腻倒掉,再用热面汤或热肥皂水等清洗,这样就不会让油污过多地排入水道了。
有重油污的厨房用具也可以用苏打加热水来清洗。
3、节约用电1 / 18随手关灯、少用电器、少用空调为减缓地球温暖化出一把力; 不要让电视机长时间处于待机状态,只用遥控关闭,实际并没有完全切断电源。
每台彩电待机状态耗电约1.2瓦/小时;使用节能灯,节能灯虽然价格贵,但比普通灯要省电。
用温水、热水煮饭,可省电30%。
4、交通工具出行尽量选择公交车、地铁、自行车,少开私开车,减少尾气排放;有私家车的人尽量使用无铅汽油,因为铅会严重损害人的健康和智力。
5、节约森林少用快餐盒、纸杯、纸盘等,尤其要少用一次快筷子。
一次性筷子是日本人发明的。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高达65%,但他们的一次性筷子全靠进口,我国的森林覆盖率不到14%,却是出口一次性筷子的大国。
充分利用白纸,尽量使用再生纸,用过一面的纸可以翻过来做草稿纸、便条纸。
拒绝接受那些随处散发的宣传物,制造这些宣传物既会大量浪费纸张,又会因为随处散发、张贴而破坏市容卫生。
再生纸是用回收的废纸生产的。
一吨废纸=800千克再生纸=17棵大树。
节能减排日常低碳环保小常识(五篇)
![节能减排日常低碳环保小常识(五篇)](https://img.taocdn.com/s3/m/c64e93e2a48da0116c175f0e7cd184254b351bc8.png)
节能减排日常低碳环保小常识(五篇)节能减排日常低碳环保小常识(篇1)一、10个节约好习惯1、充电后及时拔掉充电器,减少对电的浪费。
2、采用节能灯,夏天将空调调到26摄氏度,这样可以大大节约能源。
3、用便携环保餐具自带午餐,不用一次性餐具。
4、在刷牙时把水龙头关上,即使是漏滴,10天就能漏掉一吨水。
5、用自备的菜篮子或布袋买菜购物,一个一次性塑料袋需要600年才能腐烂。
6、自制果汁,不仅健康还能减少工业用水和用电。
7、多用微波炉加热和烹调食物,用电比煤气污染少也更省钱,对健康和环保都好。
8、用完纸的两面,用手绢代替面巾纸,少砍树木,造福子孙。
9、使用可降解、用量少的洗涤用品,减少对江河和海洋的污染。
0、无论外出和工作,携带自己的水杯,方便又卫生。
二、节约每一张纸,保护森林资源森林是地球最宝贵的财富,我们学生的用纸浪费现象很严重,造纸的原料很多都来自于森林,会导致对生态平衡的破坏。
一些生活中的木制易耗品也要注意恰当使用。
我们认为可以改进的方法:1、将旧练习本中未用完的纸张装订起来,做草稿本、练字、或者画画。
2、收集用过的草稿纸和旧作业本及试卷,找到合适的途径,送到造纸厂重新加工成可以使用的纸张。
3、节约用纸,把草稿纸写满,不要只写几个数字就扔掉。
4、尽量节约用纸,无论是手纸还是餐巾纸,能用手帕代替的就用手帕代替。
5、在废报纸上练习写毛笔字和画国画。
6、有些包装纸,可以做成手工艺品,美化生活。
7、尽量不用一次性碗筷。
8、方便筷或竹签使用后可以回收利用,做成工艺品。
三、家庭生活节能小常识空调:空调的设置温度不宜过低,过低则空调器的耗电量将增加。
夏季设定在26℃-28℃,冬季设定在16℃-18℃。
冰箱:箱内贮存食品过少时,由于热容量变小,压缩机开停时间缩短,造成冰箱累计耗电量增加。
所以食品过少时,可以用几只塑料盒盛水放进冷冻室内。
电视机:电视机不看时应拔掉电源插头。
有些电视机关闭后,显像管仍有灯丝预热,整机处在待用状态仍在耗电。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汇总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汇总](https://img.taocdn.com/s3/m/ea9ec07d366baf1ffc4ffe4733687e21af45ffc6.png)
教科版五年级下册科学生物与环境知识点汇总1.许多植物的新生命是从种子发芽开始的。
2.我们可以通过对比实验来验证种子发芽所必需的条件。
在实验中只能改变一个条件(我们要研究的条件),同时保证其他条件不变。
3.※绿豆种子(植物)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适宜的温度和充足的空气,三个条件要同时具备。
阳光和土壤不是种子发芽必需的条件。
4.绿豆种子(植物)发芽可以不需要阳光,但绿豆苗的生长需要阳光。
5.※光合作用:在光照条件下,植物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水分,在绿色叶片中制造生存所需的养料,并释放出氧气。
6.不同环境里的植物对阳光、水分等条件的需求不同。
植物能适应环境,降水量大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大(如芭蕉),降水量小的地区生长的植物的叶片会很小(如松树),有的甚至会退化成刺(如仙人掌)。
7.植物还具有向光性、向水性等特性。
8.蚯蚓适宜生活在黑暗、潮湿的环境中。
9.动物生存需要一定的环境条件,不同的动物对环境有不同的需求。
动物在长期生活繁衍的过程中也形成了适应环境的特征。
.当环境改变的时候,动物会努力适应新环境;为适应环境的变化,动物会有一些特殊的行为。
10.青蛙在不同的季节会有不同的行为。
春:孵化夏:捕食秋:挖洞冬:冬眠11.青蛙具有冬眠行为,青蛙冬眠主要是为了适应冬季寒冷、缺少食物等恶劣环境。
蛇、熊等也会冬眠。
12.四季的田野13.丹顶鹤具有迁徙行为,丹顶鹤迁徙主要是为了适应气候、日照及食物等因素的变化。
大雁、燕子等也会迁徙。
14.食物是动物的必要需求,动物消耗食物而获得能量。
15.※(1)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构成很多的“链条”状的联系,像这样的食物关系,叫食物链。
(2)一般用箭头表示食物链中“谁被谁吃”的关系。
箭头方向也表示能量流动的方向。
(3)食物链从绿色植物开始,到凶猛的肉食动物终止。
(4)食物链中能自己制造食物的生物叫生产者。
直接或间接以生产者为食物的生物叫消费者。
16.生物之间因为食物关系相互联系在一起呈现出的网状结构,叫食物网。
二年级科学认识地球和环境保护
![二年级科学认识地球和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1f8024838ad63186bceb19e8b8f67c1cfad6eeda.png)
二年级科学认识地球和环境保护地球是我们人类生活的家园,它给予我们充足的空气、水和食物。
然而,由于人类的活动和不良行为,地球正面临着严重的环境问题。
为了保护地球,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尽自己的一份力量。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为大家介绍二年级学生在科学课上所学到的关于地球和环境保护的知识。
首先,让我们来认识一下地球的构造和特点。
地球被分为三个层次:地壳、地幔和地核。
地壳是我们所生活的表面,它有多种不同的地形,比如山川、河流和海洋等。
地幔位于地壳下方,它由熔融的岩石组成,地核则位于地幔下方,由铁和镍等金属组成。
地球的表面还有大量的水,包括海洋、湖泊和河流等。
这些水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然而,由于人类的污染和破坏,地球的环境正在逐渐恶化。
空气被污染物所污染,臭氧层受到破坏,导致气候变化和全球变暖。
水体被废水和化学物质污染,生态系统遭到破坏,许多海洋生物濒临灭绝。
大量的树木被砍伐,导致森林的减少和生物多样性的丧失。
这些环境问题对我们的生活和健康造成了重大影响,必须采取措施来保护地球。
那么,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地球呢?首先,我们应该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比如,我们要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洗澡时要控制用水量,不要长时间浪费水资源。
我们还要垃圾分类,把可回收的垃圾放到指定的垃圾桶中。
同时,我们要减少使用塑料袋和一次性用品,尽量使用环保袋和可重复使用的购物袋。
这些简单的习惯可以帮助我们减少垃圾的产生,保护环境。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到环保活动中来。
比如,参加志愿者活动,清理街道和公园中的垃圾。
我们可以组织植树活动,增加绿色植物的数量,改善空气质量。
在家里,我们可以节约用电,开灯时只打开需要的灯泡,不浪费电能。
在学校,我们可以参加环保知识竞赛,提高对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通过这些积极的行动,我们可以为地球的环境保护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我们应该加强环境保护的教育。
学校可以在课堂上加强对环境保护知识的讲解,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的严重性和紧迫性。
自然科技常识
![自然科技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e8c9a98db84ae45c3a358cc5.png)
识记部分(1)热带气旋的概念发生在热带海洋上的气旋性环流,是热带低压、热带风暴、台风或飓风的统称。
(2)沙尘暴的概念通常指大风扬起地面的尘沙使空气浑浊,水平能见度小于1 km的风沙现象。
(3)寒潮的含义冬半年大规模冷空气活动,常引起大范围强烈降温、大风,常伴有雨、雪的天气。
(4)大气压的含义亦称“大气压强”。
重要的气象要素之一。
由于地球周围大气的重力而产生的压强。
(5)泥石流的概念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
(6)洪水的概念洪水通常是指由暴雨、急骤融冰化雪、风暴潮等自然因素引起的江河湖海水量迅速增加或水位迅猛上涨的水流现象。
(7)火山的含义岩浆活动穿过地壳,到达地面或伴随有水气和灰渣喷出地表,形成特殊结构和锥状形态的山体。
(8)地震的含义、地震的类型及划分标准地震,是地球内部发生的急剧破裂产生的震波,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地面振动的现象。
划分标准不同,地震类型也不同。
(9)海啸的含义海啸是由水下地震、火山爆发或水下塌陷和滑坡等大地活动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现象。
是一种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是地球上最强大的自然力。
(10)能源的概念能源是自然界中能为人类提供某种形式能量的物质资源。
(11)太阳能的含义太阳内部高温核聚变反应所释放的辐射能,其中约二十亿分之一到达地球大气层,是地球上光和热的源泉。
(12)微生物、细菌的概念微生物是一类繁殖快、分布广、体型微小、结构简单、肉眼看不到或看不清楚,必需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微小生物。
包括属于原核类的细菌、放线菌、支原体、立克次氏体、衣原体和蓝细菌(过去称蓝藻或蓝绿藻),属于真核类的真菌(酵母菌和霉菌)、原生动物和显微藻类,以及属于非细胞类的病毒、类病毒和朊病毒等。
细菌:广义的细菌即为原核生物是指一大类细胞核无核膜包裹,只存在称作拟核区(或拟核)的裸露DNA的原始单细胞生物,包括真细菌和古生菌两大类群。
科技常识
![科技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a87e90a844769eae009ed5e.png)
科技常识(能源)太阳能的原理:指太阳光的辐射能量。
应用:太阳能电池,太阳能热水器,太阳能汽车,太阳能发电机风能的原理:将风的动能转化成机械动能及电能等。
应用:一是用于抽水灌溉、打米磨面;二是风力发电,为偏僻农村和牧区提供电力;三是用于采暖、降温和海水淡化。
未来风力的用途将越来越广阔。
生物质能的原理:是指由光合作用而产生的各种有机体。
光合作用即利用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和土壤中的水,将吸收的太阳能转换为碳水化合物和氧气的过程。
应用:(1) 农业废弃物:如各种农作物秸秆、稻谷加工后的稻壳、玉米芯等;林业加工废弃物,如木屑、木片等;(2) 薪柴:主要包括薪柴林、灌木林、防护林、疏林、用材林和四旁(村庄、道路、田地、河渠附近)散生树木等通过采伐抚育间伐、更新改造和修枝打杈等取得的薪柴;(3) 人畜粪便;(4) 城市生活有机废水及生活垃圾;(5) 农产品加工业排放的高浓度有机废水;氢能的原理:将氢燃烧产生水,化学能转化成热能或动能。
应用:依靠氢能可上天,利用氢能可开车,燃烧氢气能发电。
可燃冰的原理:主要成分为甲烷和水,同样是燃烧将化学能转化成热能和动能等。
应用:燃料等,有望取代煤、石油和天然气。
核能的原理:质能转换,通过核裂变或者核聚变,将质量转化成能量,E=mc^2,E表示能量,m代表质量,而c则表示光速。
应用:核弹(能量剧烈施放),核动力反应堆(应用于潜艇、航空母舰等)、核电厂(能量缓慢施放)。
(生物技术)细胞概念:能进行独立繁殖的有膜包围的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
一般由质膜、细胞质和核(或拟核)构成,是生命活动的基本单位。
基因概念:是遗传的物质基础,是DNA(脱氧核糖核酸)分子上具有遗传信息的特定核苷酸序列的总称,是具有遗传效应的DNA 分子片段。
血型遗传规律:血型的遗传规律即:A+A→A、O;A+B→A、B、O、AB;A+O →A、O;A+AB→A、B、AB;B+B→B、O;B+O→B、O;B+AB→B、A、AB;O+O→O;O+AB →A、B;AB+AB→AB、AB。
环境保护行动知识点概括
![环境保护行动知识点概括](https://img.taocdn.com/s3/m/67c989a9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ad6904c.png)
环境保护行动知识点概括环境保护是当今社会面临的重要议题之一。
为了促进可持续发展和保护我们的自然资源,我们需要采取积极的环境保护行动。
本文将概述一些环境保护行动的知识点,包括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教育等方面。
节能减排节能减排是环境保护的核心任务之一。
节能减排旨在减少能源消耗和减少排放的温室气体。
节能的方法包括使用高效能源设备、合理利用照明和电器、采用节水措施等。
减排则需要关注工业生产、交通运输、农业等领域的排放控制,如推广清洁能源、提高车辆燃油效率、改善农业排放管理等。
资源循环利用资源循环利用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环节。
通过回收再利用废弃物、推广循环经济模式,我们可以减少资源的消耗和废弃物的产生。
资源循环利用涉及到废纸、废塑料、废玻璃等固体废弃物的回收利用,以及水和能源的有效管理。
生态系统保护生态系统保护是维持生物多样性和生态平衡的重要手段。
保护自然森林、湿地、河流和海洋等生态系统,以及保护濒危物种和自然栖息地是生态系统保护的主要任务。
此外,合理管理土地资源、控制土地开发,并恢复受损的生态系统也是重要方面。
环境教育环境教育是促进公众环保意识和行动的重要途径。
通过教育,我们可以提高人们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培养环保意识和行为习惯。
环境教育可以通过学校、社区、媒体和互联网等渠道进行,包括开展环保主题的宣传活动、组织实地考察和参与志愿者活动等。
结语环境保护是我们每个人都应该关注和参与的重要事业。
通过节能减排、资源循环利用、生态系统保护和环境教育,我们可以共同努力,为保护地球家园做出贡献。
只有人人共同行动,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和建设美丽的环境。
让我们一起行动起来,保护我们的地球!。
绿色环保小常识
![绿色环保小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02f210b3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cd143b4.png)
绿色环保小常识
绿色环保小常识,主要包含以下几个方面:
节约资源:
节约用水:不浪费水资源,随手关紧水龙头。
洗脸、洗手等日常行为要采取节水措施。
节约用电:离开房间时关掉电器,长时间不使用电器时拔掉电源。
使用节能灯具,充分利用自然光。
节约用纸:双面使用纸张,减少浪费。
多采用电子化办公,少用纸质文件。
减少污染:
减少废气排放:尽可能选择公共交通工具,少开私家车。
合理使用机动车,定期保养,减少尾气排放。
减少垃圾产生:合理分类垃圾,不随意丢弃。
尽量选择可回收物品,减少一次性塑料制品的使用。
重复使用:
物品重复使用:不随意丢弃可重复使用的物品,如衣物、书籍、玩具等。
送给他人或捐赠给需要的人和机构。
再生利用:
废弃物再利用:利用废弃物品制作手工艺品或进行其他再利用活动。
例如废旧纸张可以制作纸艺,废弃布料可以制作布艺。
垃圾分类回收:按照垃圾分类规定将垃圾投放至相应的垃圾桶中,便于垃圾的再生利用和处理。
总的来说,绿色环保小常识不仅有利于保护环境,也有利于节约资源、降低生活成本。
让我们从点滴做起,共同为地球环保贡献力量。
关于保护环境的资料
![关于保护环境的资料](https://img.taocdn.com/s3/m/0ae8ae72a22d7375a417866fb84ae45c3a35c25f.png)
关于保护环境的资料1. 为什么我们需要保护环境?环境保护是指维护和改善自然环境,预防环境污染,保护生态平衡的行为。
保护环境对我们来说非常重要,原因如下:1.1 生态平衡的重要性生态平衡是指生物体与环境之间的相对稳定关系。
我们所处的地球是一个生命之舞的舞台,每个生物体都在这个舞台上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破坏环境会打破生态平衡,导致物种灭绝、生态系统崩溃,最终对人类生存产生严重影响。
1.2 健康的重要性环境污染对我们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空气污染、水污染和土壤污染会引发呼吸道疾病、癌症、过敏反应等健康问题。
保护环境可以减少这些健康风险,使我们的生活更加健康。
1.3 资源保护的重要性环境保护还关乎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
地球上的资源是有限的,过度的开发和浪费会导致资源枯竭和环境恶化。
适当保护环境有助于保持资源的可持续利用,为子孙后代留下更多的资源。
2. 如何保护环境?保护环境需要每个人的参与和行动。
以下是一些简单而有效的方法,可以帮助我们保护环境:2.1 减少能源消耗能源消耗是环境问题的重要因素之一。
我们可以通过以下方法来减少能源的消耗:•使用低能耗的电器•关闭不必要的电器设备•使用自然光和自然通风•减少汽车使用,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骑自行车2.2 减少废物产生和回收利用垃圾产生是环境问题的另一个主要原因。
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减少废物产生和促进回收利用:•减少使用一次性产品,如塑料袋、纸杯等•分类垃圾,将可回收的废物与其他废物分开收集•倡导沿街设立垃圾分类桶,提醒和引导社区居民正确分类投放垃圾•鼓励大家重复使用和修复物品,减少废弃物的产生2.3 保护水资源水资源是我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来保护水资源:•关闭水龙头,减少浪费•使用高效节水设备,如节水淋浴头、节水冲水器等•不乱倒污水,保持河流和湖泊的水质•不乱倒化学品和药物,以免污染水源2.4 推动可持续发展可持续发展是指满足当前需求的同时,不损害子孙后代满足其需求的能力。
自然基础常识
![自然基础常识](https://img.taocdn.com/s3/m/63e8a5735acfa1c7aa00ccb6.png)
自然基础常识自然科技常识:自然、科技常识的考查重点一般集中在地理环境、气候及科学技术的基本常识等方面。
自然常识的出题方式一般是考查自然现象的概念、特征或者利用基本的理论分析自然现象的成因;科技常识一般是结合本年度国内外重大科技新闻及科学发明进行考查。
考生在复习本节时可以结合相关地理、生物知识,另外要时时关注科技方面的新闻,对重大科技动态的基本进程、重大发明的关键技术要有所了解,并在日常的生活中注意观察与思考,着重培养运用基本的原理解释普通现象的技巧,提高对知识的理解和运用能力。
自然常识1.宇宙的起源美国天文学家伽莫夫于1948年正式提出了宇宙起源的大爆炸学说。
伽莫夫认为,宇宙最初是上个温度极高、密度极大的由最基本粒子组成的“原始火球”。
根据现代物理学,这个火球必定迅速膨胀,它的演化过程好像一次巨大的爆发。
由于迅速膨胀,宇宙密度和温度不断降低,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一些化学元素(原子核),然后形成由原子、分子构成的气体物质,气体物质又逐渐凝聚起星云,最后从星云中逐渐产生各种天体,成为现在的宇宙。
由于大爆炸说比其他宇宙学说能够更多、更好地解释宇宙观测事实,因此愈来愈显示出它的生命力。
2.恒星由炽热气体组成的,能自己发光的球状天体。
恒星是宇宙中最基本的天体。
主要组成成分是氢和氦。
3.太阳由炽热的气体组成的球状天体,主要成分是氢和氦。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
太阳的大气结构即为太阳的外部结构,从里向外分为光球层、色球层、日冕层。
太阳活动的主要标志:黑子和耀斑。
太阳活动的周期是11年。
太阳活动对地球的影响:(1)扰乱地球大气的电离层;(2)产生“磁暴”现象;(3)产生极光。
4.行星在椭圆轨道上绕太阳运行的、近似球形的天体。
它们不发光,质量比太阳小得多。
太阳系目前已知的八大行星按距日由近及远依次为:水星、金星、地球、火星、木星、土星、天王星、海王星。
5.曰食当太阳、月球、地球运行约成一直线时,如月球阴影掠过地球,会造成日食。
保护生态环境知识大全
![保护生态环境知识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30b6ba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c1ed4b5.png)
保护生态环境知识大全生态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因此保护生态环境是每个人的责任。
只有保护好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可持续发展,为后代留下一个美好的世界。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介绍一些保护生态环境的知识,希望能够提高大家的环保意识并采取相应的行动。
首先,我们来谈谈节约能源。
能源的消耗会带来大量的污染和环境破坏。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能源资源,合理利用能源。
比如,我们可以在不使用电器的时候及时关闭电源,合理使用暖气和空调以减少能源消耗。
此外,我们还可以鼓励使用可再生能源,如太阳能和风能,以减少对化石燃料的依赖。
第二,减少废物和污染物的产生也是保护生态环境的重要方面。
我们应该采取措施避免过度包装和浪费。
购物时,我们可以选择环保包装的产品,如纸质包装代替塑料包装。
同时,我们要学会分类垃圾和回收再利用。
这可以减少废物对环境造成的污染,并降低资源的消耗。
另外,我们还应当注意减少使用化学品和有毒物质,以保护环境和人类健康。
第三,保护水资源也是非常重要的。
水是生命之源,我们要学会节约用水。
比如,我们可以修复漏水的管道和水龙头,减少用水的浪费。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通过洗菜水和洗浴水来浇花和清洁,从而实现水的循环利用。
此外,我们还要注意不向水体中排放污染物,避免水体污染。
第四,保护自然生态系统也是十分重要的。
自然生态系统包括森林、湿地、海洋等。
我们要保护这些生态系统的完整性和稳定性。
可以通过植树造林和保护林地,减少森林砍伐和滥伐现象。
对于湿地和海洋,我们要加强污水处理和垃圾处理,避免对这些生态系统的破坏。
此外,我们还应当保护珍稀物种和保护区,实现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最后,环保教育也需要加强。
通过教育可以提高公众对于生态环境保护的认识和意识。
学校可以开设相关的环境教育课程,让学生了解环境问题并学会保护环境。
此外,媒体也应当加大对环保问题的宣传力度,引导公众形成环保习惯。
在保护生态环境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发挥积极的作用。
只有大家共同努力,共同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才能为地球创造一个更美好的未来。
环保常识知识点总结大全
![环保常识知识点总结大全](https://img.taocdn.com/s3/m/be1e4f52a66e58fafab069dc5022aaea988f4163.png)
环保常识知识点总结大全一、节约能源1. 关灯节能:在离开房间时要关闭灯光,确保不浪费电能。
2. 调低空调温度:在夏天使用空调时,适当调低温度,不要盲目追求舒适度。
3. 节约用水:要注意节约用水,避免浪费。
可以修理漏水的管道和龙头,减少用水量。
4. 减少开车次数:尽量步行或骑自行车,减少开车的次数,减少碳排放。
5. 使用节能灯具:使用LED灯泡和节能灯管,减少能源消耗。
二、减少废物排放1. 分类垃圾:生活垃圾要进行分类处理,有机垃圾和其他垃圾要分别存放,便于垃圾处理。
2. 减少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杜绝使用一次性塑料袋、纸杯、餐具等,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 循环再利用:废旧物品可以进行回收再利用,比如旧衣服、旧书本、旧家电等。
4. 减少用纸:在办公和生活中要尽量减少用纸,利用电子邮件、云端存储等方式替代纸张。
三、保护自然环境1. 植树造林:积极参与植树造林活动,为环境增加绿化植被。
2. 垃圾分类:自行分类垃圾,减少环境污染。
3. 减少车辆尾气排放:在交通出行中,尽量减少车辆尾气排放,选择公共交通工具或共享出行方式。
4. 禁止野生动植物捕杀:爱护自然环境中的野生动植物,不进行捕杀和破坏。
四、环保意识的培养1. 家庭环保:让孩子了解家庭环保的重要性,从小培养环保意识,养成良好的环保习惯。
2. 学校环保教育:学校开展环保教育课程,组织环保实践活动,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和实践能力。
3. 社会环保宣传:通过社会媒体、宣传栏、公共广告等形式,普及环保知识,提高公众环保意识。
五、环保科技创新1. 推广清洁能源:积极发展太阳能、风能等清洁能源,并加大在城市和农村地区的应用。
2. 推进绿色交通:发展电动车、混合动力车、节能汽车等绿色交通方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
3. 发展环保产业:鼓励研发环保技术和产品,支持环保产业发展,促进绿色经济的增长。
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
![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https://img.taocdn.com/s3/m/47422b0f68eae009581b6bd97f1922791688bec6.png)
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学前教育教案: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引言:学前教育是培养儿童自然科学兴趣和环境保护意识的重要阶段。
在这个阶段,幼儿对世界充满好奇,他们渴望探索和理解自然现象。
因此,作为一位优秀的学前教育教师,我们应该针对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的内容,设计有趣且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活动,激发幼儿学习的热情,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第一节:自然科学的探索(引导幼儿的好奇心)在这一节中,我们可以通过一系列的探索活动,引导幼儿主动观察、探索、发现自然界中的各种现象。
比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观察昆虫、动物和植物,学习它们的形态、特点和生活习性。
通过使用放大镜和显微镜,幼儿可以更清楚地观察并了解微观世界。
我们还可以设置观察台,搭建简单的实验器材让幼儿参与实验,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实验能力。
小节一:了解环境保护(培养环保意识)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可以通过绘本、图片和视频等多媒体资源,向幼儿介绍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我们可以引导幼儿了解大气污染、水污染和垃圾处理对环境的影响,让他们明白环境污染会对生物和人类造成危害。
此外,我们还可以组织幼儿开展一些小实践活动,如清理垃圾、节约用水、种植绿色植物等,培养他们的环保意识和习惯。
小节二: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的相互关系(培养科学素养)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引导幼儿认识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之间的相互关系,培养他们的科学素养。
我们可以通过举一些实例,让幼儿明白科学的发展和进步有助于解决环境问题。
例如,我们可以向幼儿介绍新能源的开发和利用,让他们明白科技创新对环境保护的积极作用。
我们还可以设计一些小实验或游戏,让幼儿亲身体验科学原理,并引导他们思考如何保护环境。
小节三:创设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环境(培养实践能力)在这一小节中,我们将创设一个有利于自然科学与环境保护的教育环境,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我们可以设置生态园、实验室或者种植区,鼓励幼儿参与相关的实践活动。
例如,我们可以组织幼儿种植蔬菜、培育小动物,让他们亲手参与到环境保护的过程中。
保护自然环境
![保护自然环境](https://img.taocdn.com/s3/m/22189fb9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31.png)
保护自然环境自然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的基础,然而,在现代工业化和城市化的发展过程中,人类对自然环境的破坏逐渐加剧,引发了许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化、空气污染、水资源浪费等。
为了维护自然环境的稳定,我们每个人都有责任采取行动,共同保护自然环境。
首先,我们可以从日常生活中的节能减排开始。
比如,我们可以选择使用高效节能的电器设备,合理利用空调、供暖等能源消耗较大的设备。
同时,也可以养成随手关灯、关水龙头、开窗通风等节约用电、用水的好习惯。
通过这些小小的改变,我们能够节约能源,减少碳排放,从而保护自然环境。
其次,我们应该倡导低碳出行的方式。
汽车尾气是主要的空气污染源之一,因此,如果条件允许,我们可以选择骑自行车、步行、乘坐公共交通工具等环保的交通方式。
对于需要长途旅行的情况,我们可以选择更为高效节能的交通工具,如高铁、公共汽车,而不是私家车。
通过减少车辆排放,我们不仅能保护自然环境,也能减少交通拥堵,改善居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我们还可以参与到植树造林和环境保护活动中。
植树造林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举措之一,它可以增加绿地面积,改善空气质量,防止土地退化等。
因此,我们可以参加相关的义务植树活动,积极投身到环境保护的行列中,为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最后,教育与宣传也是保护自然环境的重要手段。
我们可以通过各种渠道,如学校、媒体、社区活动等,宣传环保知识,提高公众对环境问题的认识和意识。
同时,政府和相关机构也应加大对环保教育的投入,推动环保法规的完善与实施,倡导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通过多方位的宣传与教育,我们能够增强人们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的认识,形成保护环境的共识。
综上所述,保护自然环境是我们每个人的责任。
通过节能减排、低碳出行、植树造林和环保教育等方式,我们能够共同努力,减缓环境问题的恶化,创造一个更加清洁与健康的自然环境,为子孙后代留下美好的地球家园。
让我们行动起来,共同保护自然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自然科技常识与环境保护1.热带气旋是发生于热带洋面上的巨大空气漩涡,气象学上称它为“热带气旋”或“热带风暴”。
2.把风速达到33米/秒以上的热带气旋称为“台风”或“飓风”。
飓风和台风都是热带气旋,只是在不同的地方叫法不一样而已。
3.人们把出现在西北太平洋和我国南海的强烈热带气旋称为“台风”。
4.把出现在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北太平洋东部的则称“飓风”。
5.龙卷风是一种由空气强烈对流运动而产生的、伴随着高速旋转的漏斗状云柱的强风漩涡,其中心附近风速可达100米/秒至200米/秒。
6.龙卷风通常发生于夏季的雷雨天气时,尤以下午至傍晚最为多见。
7.沙尘暴是沙暴和尘暴两者兼有的总称,是水平能见度小于1000米的严重风沙天气现象。
8.寒潮是冬季的一种灾害性天气,寒潮又称为寒流。
(寒流是造成我国春季大范围急剧降温和偏北大风的天气过程。
说法错误。
)9.寒潮一般多发生在秋末、冬季、初春时节。
我国气象部门把冷空气入侵造成的降温,一天内达到10摄氏度,且最低气温在5摄氏度以下的冷空气爆发过程为一次寒潮过程。
10.地球大气由78%的氮,21%的氧,微量的氩、二氧化碳和水组成。
11.人类选择月球作为探测宇宙星际航行的第一站的主要原因是月球是地球的卫星,是距离地球最近的天体。
12.月球上没有空气,凡是与大气相关的问题在月球上都不可能发生;月球没有磁场;月球的质量大约是地球的1/6,所以它对月球上的物体的吸引力比地球上小;(月球上不能放风筝、使用电风扇、也不能听到雷声、月球上不用防腐和防锈。
)13.地球上有两个最大的火山活动带:环太平洋火山带和地中海火山带。
14.震级是表示地震强弱的量度,我国目前使用的震级标准,是国际上通用的里氏分级表,共分9个等级。
震级每相差1.0级,能量相差大约30倍;每相差2.0级,能量相差约900多倍。
大于4.7级地震称为破坏性地震。
15.地震烈度是指地震的破坏性程度,我国制定的地震烈度为12级,即1至12度。
16.在中国的地震探测史中,有一个驰名中外的地震探测仪:侯风地动仪。
17.海啸是指由风暴或海底地震造成的海面恶浪并伴随巨响的具有强大破坏力的海浪现象。
18.新陈代谢包括两个方面:同化作用和异化作用。
19.所有的酶都是蛋白质。
20.有机物即有机化合物,指含碳元素的化合物。
日常生活中的汽油、白糖、香皂都属于有机化合物。
食盐不属于有机化合物。
21.碳水化合物都是由碳、氢、氧三种元素组成的。
22.高温消毒灭菌是利用加热使蛋白质凝固,从而使细胞死亡。
23.算数是数学中最古老、最基础的部分。
在古代全部数学就叫算术。
24.解析几何的建立第一次真正实现了几何方法与代数方法的结合,使形与数统一起来,这是数学发展史上的一次重大突破。
25.勾股定理在中国称为“高商定理”,在外国称为“比达哥拉斯定理”,在法国、比利时,又被称为“驴桥定理”。
26.在线性代数中,数学对象之间的关系是以一次形式来表达的。
27.优选法的种类很多,0.618法是优选法最常用的一种。
28.物理学的建立是从力学开始的。
29.力学是研究物质机械运动规律的科学,它可分为:静力学、动力学和运动学。
30.19世纪自然科学的三大发现:细胞学说、生物进化论、能量守恒和转化定律。
31.英国物理学家牛顿是经典物理学理论体系的建立者。
32.牛顿定律是在伽利略等人的基础上研究建立的。
33.牛顿发展了开普勒等人的工作,发现了万有引力定律。
34.1687年,牛顿出版的《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被看作是经典物理学的“圣经”,它的出版标志着物理学从此成为一门成熟的自然科学。
35.牛顿第二运动定律:物体的加速度跟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成正比,跟物体的质量成反比,加速度的方向跟合外力的方向相同。
36.爱因斯坦是现代物理学的开创者和奠基人,他在1905年建立了狭义相对论,1916年在狭义相对论的基础上建立了广义相对论。
他的相对论揭示了空间与时间的辩证关系。
37.阿基米德、牛顿、高斯被称为有史以来贡献最大的三位数学家。
38.阿基米德的《论浮体》是古代第一部流体静力学著作,他也因此被称为流体静力学的创始人。
39.意大利物理学家和天文学家伽利略开创了以实验事实为根据并具有严密逻辑体系的近代科学,被称为“近代科学之父”。
40.古希腊数学家欧几里得所著的《几何原本》13卷,是世界上最早公理化的数学著作,反映了他创立的欧几里得几何(简称欧氏几何)。
41.波兰天文学家哥白尼是日心说的创立人。
42.1831年,英国人法拉第发现了电磁感应定律。
43.伏特是电池的发明人。
贝尔发明了电话。
44.美国科学家富兰克林发明了避雷针。
他改良的节能取暖炉被称为“富兰克林炉”。
他发明的老人用的双焦距眼镜,使人既能看清近处的东西,也能看清远处的东西。
45.美国发明家爱迪生1875年发明了声波分析谐振器;1879年发明了白炽灯;1888年发明长筒型留声机;他从1909-1919年用10年研制出蓄电池;1912年发明了“有声电影”。
46.日常生活中使用的电流多为交流电,交流电压的大小及方向随时间变化。
47.集成电路的原材料主要是:硅。
48.机器人是一种模拟人的智能行为并执行工作指令的机电一体化机器。
49.智能IC卡有两种支付形式:接触式和非接触式。
50.东汉蔡伦在洛阳发明了植物纤维纸。
51.祖冲之在世界数学史上第一次将圆周率值计算到小数点后七位,即3.1415926---3.1415927之间。
52.北宋人毕昇发明了活字印刷术。
53.明代李时珍用27年编成《本草纲目》,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
54.李四光创立的地质力学,从理论上推翻了“中国贫油”的结论,肯定中国具有良好的储油条件。
55.自学成才的数学家华罗庚被列为芝加哥科学技术博物馆中当今世界88位数学伟人之一。
56.华罗庚把数学方法应用于实际,筛选出以提高工作效率为目标的优选法和统筹法,取得显著经济效益。
57.钱学森是中国航天事业和“两弹一星”工程奠基人,工程控制论的创始人。
“两弹一星”中的“两弹”是指核弹(原子弹和氢弹合称为核弹)和导弹;“一星”是指人造地球卫星。
58.1991年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钱学森“国家杰出贡献科学家”荣誉称号;2009年被评为100位新中国成立以来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59.袁隆平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他被受聘为联合国粮农组织的首席顾问;2000年,他获得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0.1975年王选研制第四代激光照排系统,在世界上首次使用“参数描述方法”描述笔画特性,并取得欧洲和中国的发明专利,他被誉为“当代毕昇”。
2001年王选荣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61.最大的生态系统是生物圈,它是人类生存的空间。
62.最为复杂的生态系统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
63.人类主要生活在以城市和农田为主的人工生态系统中。
64.自然环境要素主要是地球的五大圈——大气圈、水圈、土圈、岩石圈和生物圈。
65.森林是陆地上分布最广的一种植被类型。
66.水循环是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生命维持的物质基础。
67.碳是构成生命体有机分子的骨架原子,是生命体系的核心元素。
68.生物圈主要由生命物质、生物生成性物质和生物惰性物质三部分组成。
69.臭氧是无色气体,有特殊臭味,地球上90%的臭氧集中在平流层,形成臭氧层,它的主要作用是吸收短波紫外线。
70.紫外线波长比可见光短,红外线的波长比可见光长。
波长:红外线> 可见光> 紫外线。
71.大气污染的主要物质是二氧化硫、氮氧化物和悬浮颗粒物。
72.水体污染的主要原因是工业废水的大量排放。
73.土壤污染的物质为无机污染物和有机污染物两大类。
74.国际上一般将光污染分成白亮污染、人工白昼和彩光污染。
75.国际单位制的符号为SI,它共有七个基本单位。
76.地球大气是多种气体的混合物,其中氮气和氧气占了总量的99%。
77.酸雨是指pH值低于5.6的大气降水,包括雨、雪、雾、露、霜。
78.常用的垃圾处理方法有综合利用、卫生填埋、焚烧和堆肥。
79.1972年第27届联合国大会规定每年6月5日为“世界环境日”。
80.1972年6月,联合国人类环境会议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召开,第一次讨论全球环境问及人类对环境的权利与义务,并通过了划时代的历史性文献——《人类环境宣言》。
81.可持续发展是1972年在瑞典首都斯德哥尔摩举行的联合国人类环境研讨会上提出的。
82.可持续发展是20世纪80年代提出的一个新的发展观。
83.“黄标车”是高污染排放车辆的别称,是未达到国Ⅰ排放标准的汽油车,或未达到国Ⅲ排放标准的柴油车,因其贴的是黄色环保标志,因此称为黄标车。
黄标车的认定是以尾气排放作为标准的。
84.PM表示大气中颗粒物的直径。
PM2.5表示每立方米空气中颗粒物直径小于或等于2.5微米的含量,PM2.5数值越高,代表空气污染越严重。
PM2.5也可称可入肺颗粒物,它含有大量有毒、有害物质,会引起呼吸系统疾病,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影响很大。
85.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是形成环境污染的两大因素,人为为主要因素。
86.化学需氧量是指以化学方法测量水样中需要被氧化的还原性物质的量。
87.《国家环境保护“十二五”规划》将大气环境质量指标对实施范围由113个环保重点城市扩大到333个地级以上城市。
88.国家规划到2015年,陆地自然保护区面积占国土面积的比重稳定在15%。
89.到2015年,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利用率达到72%。
90.到2015年,基本实现地级以上城市医疗废物得到无害化处理。
91.到2015年,全国所有县具有生活垃圾无害化处理能力。
92.循环经济是按照自然生态系统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方式运行的经济模式。
93.我国第一个自然保护区是:鼎湖山自然保护区。
94.符合世界卫生组织规定的饮用水质标准的河流主要分布在北美。
95.水体的重金属主要指:汞、镉、铅、铬。
96.环境污染导致的人群健康损害形式主要有:急性中毒、慢性中毒、致癌作用和遗传毒性等。
97.防火墙系统对信息安全的监视和防卫有很多种方法,最普通的方法是监视域名和IP地址。
98.互联网包含因特网和万维网。
99.目前电子货币有:智能IC卡、TM卡、电子支票、电子现金等。
100.一个智能机器人应具备三大要素:感知、决策、行动。
101.数字水印具有安全性、可证明性、不可感知性、稳健性等特点。
102.蓝牙技术是一种短距离的无线通信技术,蓝牙无线收发器的链接距离为10米,可实现多路多方链接。
蓝牙技术使各种电器的联机消失。
(蓝牙技术能够使各种电器的连线消失。
正确)103.光纤通信突出的优点是:传输信息容量极大;不受电磁信号干扰,有很强的电子对抗性;传输距离大;能在同一条通道上进行双向传输;此外还有体积小、重量轻、保密性强、成本低、损耗低、频带宽等优点。
104.染色体是遗传物质脱氧核糖核酸(DNA)的载体,每个染色体上都有一个DNA分子,基因在染色体上呈线性排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