穿新鞋走老路[4核:老路新走法]

合集下载

“新瓶装旧酒”抑或“新鞋走新路”

“新瓶装旧酒”抑或“新鞋走新路”

“新瓶装旧酒”抑或“新鞋走新路”摘要:随着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深入,英语教学也发生了比较深刻的变化,尤其是江苏的英语教育,导学案教学逐渐兴起,很多教师虽然接受了新课改的理念和模式,但是由于理念的模糊和实施的有效性问题,新课改的实施现状呈现出“新瓶装旧酒”或者“新鞋走老路”的状况。

关键词:新课改导学案英语教学意义学习有效学习“任务型”教学1 导学案的概念与作用1.1什么是“导学案”笔者通过学习理论把“导学案”归纳为:教师精心设计一种辅助和指导学生预习和课堂自主学习以及课后自我评测的方案。

1.2“导学案”的作用“导学案”的作用是教师在一定的教育教学理念的指导下,通过对教材、学情的深入研究,精心编制的指导学生自主学习、自主探究和自主创新的材料依据,它主要包括每单元的学习目标、学习重点难点、疑难信息点引、学习探索过程的学法指导、学能尝试测试、自我矫正反馈等环节。

[1]2 “导学案”优势理论上,导学案模式的教学符合当今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基本观点。

而“导学案”正是需要学生通过对外部信息做主动地选择和加工,通过新旧知识经验间反复的双向的相互作用而开展的。

其次,“导学案”打破传统的教师单方面授课,充分体现了教师的主导作用和学生的主体作用,使主导作用和主体作用和谐统一,发挥最大效益。

再次,导学案和传统的教案相比更加具有灵活性,给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3 对“导学案”模式的误解和误区教师在对导学案深入的探讨时发现:由于没有透彻的理解新课程理念,导致新课改成为了对原有教学模式的完全颠覆,进而对一些学校和老师产生了负面的影响:原来的课堂被“妖魔化”,教学过程中一味追求形式,强调互动,忽视了“导学案”本身的理论基础和中心内容,也忽视了教学本身的目的性。

[4]其实,导学案是以建构主义心理学以及多元智能理论为基础的,以学生为中心,重视学生个人经验,强调课程实施过程中学生的主动参与。

“有的课堂教学虽然表面上气氛活跃,学生也积极开展谈论、探究、合作,但是却往往过于着重于形式,过多地追求了课堂的气氛,学生并没有得到实质性的发展和提高,使得教学就缺乏有效性。

穿新鞋走老路俗语是什么意思

穿新鞋走老路俗语是什么意思

穿新鞋走老路俗语是什么意思俗语是古时人们随时随地脱口而出的口头禅,大部分的俗语都是和生活息息相关的,以下是店铺为你整理的穿新鞋走老路俗语的意思,欢迎大家阅读。

穿新鞋走老路俗语的意思比喻形式上翻新,而内容还是老一套.换汤不换药的意思.形容只换了外表,实质内容却还是一样.穿新鞋走老路俗语的意思拓展一砍柴上山,捉鸟上树。

砍柴砍小头,问路问老头。

砂锅不捣不漏,木头不凿不通。

草遮不住鹰眼,水遮不住鱼眼。

药农进山见草药,猎人进山见禽兽。

是蛇一身冷,是狼一身腥。

香花不一定好看,会说不一定能干。

经一番挫折,长一番见识。

经得广,知得多。

穿新鞋走老路俗语的意思拓展二有理不可丢,无理不可争。

有理赢,无理输。

有理摆到事上,好钢使到刃上。

有理走遍天下,无理寸步难行。

有斧砍得树倒,有理说的不倒。

有志不在年高,有理不在会说。

吃饭吃米,说话说理。

吃人的嘴软,论人的理短。

吃要吃有味的,说要说有理的。

会走走不过影,会说说不过理。

舌头是肉长的,事实是铁打的。

灯不亮,要人拨;事不明,要人说。

灯不拨不亮,理不辩不明。

好人争理,坏人争嘴。

好茶不怕细品,好事不怕细论。

好酒不怕酿,好人不怕讲。

走不完的路,知不完的理。

穿新鞋走老路俗语的意思拓展三井越掏,水越清;事越摆,理越明。

无理心慌,有理胆壮。

牛无力拖横耙,人无理说横话。

认理不认人,不怕不了事。

认理不认人,帮理不帮亲。

水大漫不过船,手大遮不住天。

水不平要流,理不平要说。

水退石头在,好人说不坏。

以势服人口,以理服人心。

让人一寸,得理一尺。

有理说实话,没理说蛮话。

有理的想着说,没理的抢着说。

有理不怕势来压,人正不怕影子歪。

有理不在言高,有话说在面前。

走路怕暴雨,说话怕输理。

坛口封得住,人口封不住。

理不短,嘴不软。

菜没盐无味,话没理无力。

脚跑不过雨,嘴强不过理。

做事循天理,出言顺人心。

船稳不怕风大,有理通行天下。

煮饭要放米,讲话要讲理。

隔行如隔山,隔行不隔理。

鼓不敲不响,理不辩不明。

路是弯的,理是直的。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一直在不断推进,其中新课程教育改革是一个重要的方向。

新课程教育改革着眼于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倡学科整合和跨学科学习,强调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

一些人认为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模式上“穿新鞋走老路”,带有传统教育的痕迹,甚至有人质疑其实质上是否有着重大突破。

在我看来,新课程教育改革固然秉持着传统教育的一些优良传统,但其在实质上依然有很大的变革,是朝着更加开放、多元、个性化的教育方向迈出了实质性的一步。

新课程教育改革与传统教育相比,在教学内容上更加贴合社会需求,体现教育的时代性。

传统教育中,教学内容主要以理论知识为主,过分注重的是学生能否熟练记忆书本上的知识点。

这种教学方法无疑是违背了教育的本质,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模式也无法适应现代社会对人才的需求。

而新课程教育改革则充分顾及了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多元技能培养,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实际能力的培养。

由此可见,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教学内容上是向多元化、开放化的方向迈出了一大步,体现出了与传统教育的较大区别。

新课程教育改革倡导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有利于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新意识。

在传统教育中,老师是主导者,学生则是被动接受者,这种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自主学习的能力。

在新课程教育改革中,学生主体性和探究性学习获得了更大的重视。

教师不再是唯一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像是指导者和引导者,学生在教师的引导下,通过主动问问题、自主探索等方式,主动参与到学习中来,从而培养了学生的独立思考和创新精神。

这种教学方式不仅有利于学生的全面发展,更有利于社会培养更多的创新人才,这也是新课程教育改革与传统教育有着本质区别的地方。

新课程教育改革推崇综合素质教育和跨学科学习,这有助于拓展学生的知识面和思维方式。

在传统教育中,学科之间的划分非常明显,学生被要求死记硬背各自学科下的知识点,而这种学科划分很大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跨学科学习。

“穿新鞋”就不能“走老路”了吗

“穿新鞋”就不能“走老路”了吗

“穿新鞋”就不能“走老路”了吗【摘要】本文阐述了新课程改革中有关“新鞋”、“老路”之间的一些误区和正确的做法,认为只要符合教育教学的规律和特点,只要有利于教育教学,只要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不管是老路还是新路,都可以走。

【关键词】新课程教学方法误区近年来,经常听到这样一句话“课程改革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笔者刚开始听到这句话时,感觉很迷惘。

“新鞋”和“老路”是对立的吗?难道“穿了新鞋”就不能“走老路”了吗?难道为了证明自己是改革创新的,明知道有时候“老路”比“新路”更平坦、更轻松、更快到达“目的地”也不走吗?笔者也是一线的课改教师,一开始也把这句“课程改革不能穿新鞋走老路”当成座右铭,一刻也不敢忘记。

走了两年的弯路,笔者才慢慢发现,这句话太武断,“一竿子打死了一船人”。

有时,新路比老路好,可有时,老路又比新路好,这要视情况而定,不能一概而论。

一、“老路”和“新路”的错误观点1.“老路”就是“不当的、落后的、错误的”路笔者认为这个观点是错误的。

我们可以对照“新课程的成果”,即新课改期望的“新路”来回望“老路”的样子。

对于新课程的成果,有调查结果表明:“教师的课程观发生了明显的变化。

多数教师能根据学生和情境需要活用教材——69.4%的教师选择‘利用教材时根据实际情况作适当的调整’”“对于‘课改以来您是否有机会和其它学校的相关教师进行交流的问题’,回答‘总是’或‘有时’的比例总计占69.2%。

在教学过程中,能够‘总是’或‘经常’反思自己的教育教学实践的总计占81.6%。

多数教师能够在教学实践中不断进行反思。

” 照这个调查结果来看,“活用教材、互相交流、反思教学”这些都是“新路”。

那么《礼记》中的“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然后能自反也;知困,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教学相长也。

”该怎么理解呢?难道《礼记》是课程改革以后才编写的吗?可是,历史证明,“教学相长”是我国古代教育者从教学实践过程中总结出来的宝贵经验和教学原则。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近年来,我国教育界一直在探索着新课程教育改革的道路,试图通过改革使教育更加接地气,更加贴近学生的生活和需求。

有人认为这种改革只是“穿新鞋走老路”,即依然沿袭了过去的教学模式和评价体系,未能根本改变教育的本质。

本文将从个人的角度出发,谈谈我对于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看法以及对于“穿新鞋走老路”这一说法的理解。

我认为新课程教育改革确实在某些方面“穿新鞋走老路”。

比如说,在教学方式上,依然存在着传统的讲授式教学,学生被动接受知识,缺乏亲身实践和体验。

这种教学方式并没有真正贴近学生的实际情况和需求,也未能真正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

在评价体系上,依然存在着偏重成绩和升学率的倾向,学生被过多地压力所困扰,而忽视了学生个体的发展和成长。

这些现象表明,新课程教育改革在某种程度上确实还停留在了过去的教育模式和体系中,并未真正跳出“老路”的框框。

我认为“穿新鞋走老路”并不是完全贬义的说法,因为毕竟改革并非一蹴而就的过程,需要时间去调整和完善。

新课程的提出,就是为了解决过去教育体制中的种种问题,为此,需要保留一些传统的优点,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改革。

这种“穿新鞋走老路”其实是在借鉴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将其运用到当下的教育实践中,使得新课程教育改革更具针对性和可操作性。

重要的是要看到改革的努力和成果,而不是一味地抱怨和诟病。

针对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的问题,我认为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改进。

教学方式要更加灵活多样,注重发展学生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成为自主学习的主体。

评价体系要更加多元化,注重发掘学生的潜能和特长,给予学生更多的成长空间。

教师队伍要更加专业化,不断提高素质和能力,不断更新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家校合作要更加密切,共同关注学生的学习和成长,形成良好的教育生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是一个既有积极意义又存在不足的现象。

我们应该正视这一问题,并努力在新的教育改革中实现真正的突破和飞跃,让教育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需求,为学生的未来发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近年来,我国教育改革不断推进,新课程教育成为改革的重要内容之一。

随着新课程教育的实施,一些老问题似乎仍未得到根本解决,学生负担重、教师培训不足、教学资源不均等问题依然存在。

有人提出了“穿新鞋走老路”的说法,意思是虽然推行了新课程教育,但实际情况并没有得到根本改观,依旧是老问题的“新包装”。

对于这种说法,我持有不同的观点。

关于“重负轻骑”的问题。

在推行新课程教育之前,学生负担重一直是教育界的一个热点问题。

新课程教育调整了教学内容,强调学生自主学习和创新思维,减轻了学生的学业压力。

在实际操作中,一些学校依然过分强调应试教育,导致学生仍然面临沉重的学习负担。

这与新课程教育的初衷相违背。

我认为,解决这一问题需要多方面的努力,包括政府的政策引导、学校的管理和教师的教学理念转变等。

只有通过共同努力,才能摆脱传统的教学模式,真正让学生享受到新课程教育带来的益处。

关于教师培训的问题。

新课程教育要求教师具备更加宽广的知识面和教学理念,而传统的师范教育似乎未能满足这一要求。

一些教师对新课程教育的理念和实践还有一定的迷茫。

由于教师的培训成本高,一些贫困地区的学校往往无法提供良好的培训资源,这使得新课程教育在一些地区的推进受到了限制。

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制定相关的政策,提高对教师培训的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

学校也应该积极为教师提供培训机会,让他们能够及时了解新课程教育理念和实践方法,提高教学水平,更好地服务学生。

关于教学资源不均的问题。

新课程教育强调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教学资源必须足够充裕和多样化。

由于各地经济发展水平和教育资源配置的不均衡,一些地区的学校仍然面临教学资源匮乏的问题。

这使得一些学生无法享受到新课程教育带来的真正益处。

对于这一问题,我认为,政府应该加大对贫困地区教育资源的投入,提高这些地区的教学条件,保障学生享受到良好的教育资源。

穿新鞋,就不能走老路了吗?

穿新鞋,就不能走老路了吗?

穿新鞋,就不能走老路了吗?作者:曹龙来源:《内蒙古教育·综合版》2017年第10期“穿新鞋走老路”,通常会把它“贬义化”。

然而,假如我们把“老路”定义为“多年积累的、规律性的思想、方法、途径”,“走老路”未尝不可!在生活中不也是换鞋不换路嘛?部编本教材从编辑到审定通过,周期较长,可一经投入使用,留给教师熟悉、解读的时间却又很短。

翘首以盼地等待培训,以便适应新的教学,成了教师们的普遍心理。

但是,无论是编写者对编排意图、教材特点的介绍,还是先行者对教材试教、方法探索的交流,都在“新”字上做文章。

这导致老教师认为旧教材、旧教法已是昨日黄花,不值一提;新教师则认为新教材、新教法要唯编写者、试教者口传面命,才是真传。

事实真的是如此吗?难道新教材真的是另起炉灶,另辟蹊径,用了旧方法就南辕北辙、背道而驰了吗?理一理这个问题,恐怕更利于部编本教材的使用,更利于实际教学效率的提升。

表面上看,部编本教材确实面貌一新,因为课文换了三分之二。

但是,即使换了“三分之三”的篇目,也不能轻言教材全是新的。

研读教材要看课后所附问题,因为这套教材的教学系统才是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即使用“老课文”,变更了课后问题的设置,依然会产生“新教材”的效果。

以人教版语文二年级教材为例,课后问题按板块式呈现,分别是“我会认”“我会写”“朗读课文;背诵课文”“读读背背;读读说说”“读读抄抄”等板块。

对应的年段语文课程目标分别是:识字与写字、阅读、写话、口语交际、综合性实践活动。

口语交际、写话虽然在语文园地里被单独设计,但是在课后问题的思考、交流及书写中,自然也含有此方面的训练。

部编本二年级教材虽然没有沿用这些板块名称,但要求识写的字所呈现的形式和人教版的呈现形式基本相同。

随后渐次提出的两三个问题所承担的年段课程目标也和人教版的高度一致。

虽然思考交流的问题明显增多,问题思考和解决的办法也明显细致,但仍属于“理解运用”的范围。

只不过,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之间联系更为紧密,更利于操作。

“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培养

“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培养

“双新”背景下高中物理教学中如何实现核心素养培养【关键词】新课程高中物理核心素养培养【摘要】在全面实施“3+1+2”新高考的背景下,新课程实施全面铺开,物理学科作为“二选一”的位置凸显出来。

在“双新”背景下如何实现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成为新课程的核心内容。

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新教材是如何渗透核心素养?在实施过程中会面临哪些问题?应该如何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呢?结合教学实践,下面谈几点初浅的看法。

一、高中物理学科的核心素养是什么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是学生在接受物理教育过程中逐步形成的适应个人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学生通过学习而内化的带有物理学科特性的品质,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逐步形成的知识积淀、思维品质、能力表现、科学思想以及科学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综合体现。

高中物理学科核心素养包括以下四个要素:物理观念及应用、科学思维与创新、科学探究与交流、科学态度与责任。

二、高中物理新教材如何渗透核心素养在“双新”背景下,新高考由“考知识”向“考能力”转变,突出关键能力和科学素养的考查,以能力为重、知识为基。

核心素养要求注重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

新教材在观念上做了很大的改变。

强调从生活走进物理,从物理走向社会,注重探索;强调知识的构建过程,注重培养科学思维、科学探究能力;强调物理观念的学习,注重基本概念的建立。

强调学科渗透,关心科技发展,体现新教材从旧教材的单一学科知识向跨学科知识转变,更加注重学科之间知识体系的联系;注重经典物理与近代物理的融合,体现科学发展的时代性和进步性;注重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关注科学、技术、社会和环境观念渗透,实现对学生科学态度和责任的培养。

三、高中物理新课程在实施过程中面临的问题1.教师观念的转变不到位在新课程教学中,有的教师只围绕教材中的内容进行教学,不知道为什么而教,也不思考为什么这样教,是在教教材而不是在用教材教。

同时还有很多教师还停留在“满堂灌”的教学模式中,还不能适应新教材问题式、探究式教学过程;不能适应从旧教材注重结果到新教材注重过程的转变;部分教师因为经验不足,不能提出优质的问题,不适应教师从传道授业到引导、解惑的转变;有的教师将核心素养培养和素质教育等同,或将核心素养与三维目标等同,或将学科核心素养与学生核心素养等同。

新课程改革与“穿新鞋走老路”的社会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与“穿新鞋走老路”的社会学分析

新课程改革与“穿新鞋走老路”的社会学分析作者:王艳霞来源:《教学与管理(中学版)》2013年第04期我国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自2001年起,已走过十年历程。

然而,在新课程实施中却存在着“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近来已引起教育理论界的关注,并进行了激烈的讨论。

事实上,在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与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及其历史性形成的惯习关系密切。

因此,课程改革必须关注教师的日常教学生活,“正视长期应试教育传统所导致的教师的教学习惯和因袭心理”[1]。

然而,目前关于新课程实施中出现的“穿新鞋走老路”争论的焦点集中在“新鞋”与“老路”的关系。

“新鞋”与“老路”的关系固然需要澄清,而对教师为什么“穿新鞋走老路”更值得关注,但却较少论及。

本文试从教育实践出发,着眼于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及其历史性形成的惯习从社会学的角度进行分析。

一、教师日常教学生活的惯常化和例行化与教师的实践性知识关于日常生活世界,埃德蒙·胡塞尔提出“生活世界”是发生中的世界,指的是“不掺杂任何理性思维和科学知识的、普通人直接经验的世界,是日常的意见和信念的世界”[2]。

社会哲学家阿尔弗雷德·舒茨把胡塞尔的哲学加以改造并与韦伯的理解概念(主观理解)结合起来,指出:“我们的日常经验世界,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存在于主观世界之中的文化世界。

”[3]舒茨发展了他称之为世俗的而不是先验的现象学,他把先验的意识活动置于特定的文化秩序的背景之中。

他认为个体在日常生活中赋予情景的意义是最重要的,他把分析的焦点放在了个体对自己的情景界定。

对于舒茨而言,情景界定包括了个人依赖于共同的手头库存知识假定,这些知识就是包括了那些能使他们认为世界是由书本、车子、房屋、衣服等各类事物组成的那些关于适当行为的概念谱系(舒茨的手头库存知识思想与米德的“概念化他人”相似)。

舒茨认为,人们以关于实在的被视为当然的假设为基础而行动。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之我见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理念的更新,中国的教育改革也在不断地进行。

新课程教育改革作为中国教育领域的一项重大改革,正在逐步推广和实施。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目标是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实现素质教育的目标。

然而在实施过程中,一些人认为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即仍然停留在形式上的改革,而没有真正改变教育教学的内在结构和方式。

在我看来,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确存在一些问题,但也有其积极的一面,需要我们正确认识、合理利用。

新课程教育改革的“穿新鞋走老路”体现在教学方式上。

尽管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但在实际教学中,依然存在传统的教师讲、学生听的教学模式。

老师仍然是主体,学生被动接受知识,很少有机会进行自主思考和实践。

这样的教学方式虽然适合教师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和控制,但却难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反而使学生的思维变得很被动,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大大下降。

新课程教育改革“穿新鞋走老路”也表现在考试评价上。

中国的学校教育长期以来都以应试教育为主,注重学生的记忆和应试技巧。

尽管新课程教育改革提倡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但在学生评价方面,往往仍然以分数为唯一的评价标准。

学生仍然只是追求分数而不是真正的学习,这导致学生缺乏对知识的深刻理解和批判性思维能力。

尽管新课程教育改革存在上述问题,“穿新鞋走老路”的现象也有其积极的一面。

新课程教育改革在课程设置上确实进行了一些改革,重视了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培养。

采用了跨学科、综合实践、项目化学习等多种形式,拓宽了学生的学习领域,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新课程教育改革也推动了教师教学理念的更新和改进。

老师不再是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而是更多地发挥引导和指导的作用,关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精神。

新课程教育改革还提倡多元化的评价体系,注重综合评价和素质教育,虽然还存在问题,但的确引领了教育评价的改革方向。

新课程

新课程

新课程摘要: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二年,但多数教师还在心甘情愿地穿新鞋走老路。

造成教师穿新鞋走老路的原因有:主观方面:认识不清,缺乏信心,学而不用,积习难改;客观方面:评价机制不合理,怕担过失,教研工作名存实亡,领导思想僵化,班额过大,教学设备滞后。

解决办法:统一认识,大胆工作。

因地制宜,更新设备。

改变应付心态,用行动迎接检查。

真抓实干搞教研。

设立奖励机制,激活教研动力。

关键词:课程改革;穿新鞋走老路;解决办法开学伊始,某语文教师到教导处领课程表和教材,教导主任对该教师说:“教学参考书要过几天才到。

”该教师抱怨道:“没有教学参考书我们怎么上课?……”这位语文教师的抱怨让我想到了以下几点:(1)这位教师一直用教学参考书上课或备课;(2)这位教师平时备课不是以课程标准为指导,而是以教学参考书为依据;(3)没有教学参考书,这位教师就不会上课了……课程改革已经进行了十二年,继续教育也进入了第三轮,而这样的语文教师在我们教师队伍中还比比皆是,很多教师还不会借助网络备课,不会使用多媒体辅助教学,用了十多年的新课程,他们手中拿着课程改革的新教材,可是教学模式却还是老样不变:备课就是写教案,写教案就是抄教学参考书;上课就是讲教学参考书,板书答案;听课只关注教师的演讲;评课只点评教师的演讲、教师的教学活动,几乎都是在围绕教学参考书转,教师成了教学参考书的奴隶;穿新鞋走老路,课程改革成了走过场,流于形式。

可能有人听了这话会抱怨:教师不当教学参考书的奴隶,难道你还想让教师当学生的奴隶吗?这话切中了要害,让教师当学生的奴隶太过分了,但教师的教学是要为学生的学习提供服务的。

那不是要让教师围绕学生转吗?我认为差不多是这样。

确切地说是,既要围绕学生转又要领着学生走,备课时围绕学生转,教师的思路在学生—课本—课程标准之间往返;课堂上引领学生朝着知识的殿堂走。

换句话说,教师是导游,学生是游客,课文是景点,课程标准是导航器,教具(包括多媒体)是交通工具,教学参考书则是教师手中的拐杖。

当今教育 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当今教育  不能穿新鞋走老路

当今教育不能穿新鞋走老路阅读了各省课改经验后和结合我这些年的课改实践,我认为在教学活动中,要打破传统封闭、单项、机械的教学模式不能穿新鞋走老路,主要采取了以下几点做法:1、努力学习新课标,深入领会《语文课程标准》的精神实质,切实转变观念,克服以往在语文教学中忽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忽视人文精神和科学精神的培养,过分追求学科知识系统的错误倾向,真正确立语文教育的新理念。

通过教学任务的完成,全面提高学生的整体语文素养;注重提高学生的语文实践能力,积极倡导、促进学生的主动发展,拓宽学习和运用知识的领域;注重联系生活、跨学科的学习和探究式学习,使学生获得现代社会所需要的终身受用的语文能力。

我努力实现语文课程的呈现方式和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努力给学生创造一个有利于素质教育的空间。

2、我还从整体上把握教材,把课标学习与教材教法研究结合起来,钻研新教材、理解和把握新教材,用好新教材,弄清其编写意图、体系特点,弄清教科书与《课程标准》、教科书各教程之间的内在联系,弄清教科书各种编辑设计的意图和着力点,以备在备课和教学活动中准确设定教学的重难点,找准达到《课程标准》提出的课程目标的落脚点,有效地实施语文教学。

3、在准确把握教科书编辑思想的基础上,我从本班本校本地的实际出发,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和不同教学内容,创造性地灵活地选择和运用教科书的各种设计,采取合适的教学策略,把读写听说和综合实践活动落到实处;大力改进课堂教学,提倡启发式、讨论式教学;在教学中,我充分利用语文课程资源,开展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采用了游戏、唱歌、猜谜语等方式,引进课堂教学,还带领学生走出校门,走进自然、社会,走进沸腾的生活,使学生在生活中学语文,用语文。

4、新课改改变了以往的教师滔滔不绝地讲,居高临下地问,学生规规矩矩地听,小心翼翼地学的课堂呈现状态。

当学生平等、互尊的情感得到满足时,才会轻松、愉快地投入学习,才会主动探究,因此,在课堂教学中,我注意确立师生平等的教学观念,建平等对话的教学平台,使教学“在师生平等的过程中进行”,将师生关系“理解为愉快的合作,而不是意志间的冲突,对权威、尊严的威胁”,让学生在率真、坦诚、互尊的环境里一起学习。

穿新鞋 走老路——语文多媒体教学“电灌”现象分析

穿新鞋 走老路——语文多媒体教学“电灌”现象分析

形 之 中压 缩 了学 生 理 解 、 领会 和 探 索 的空 间, 背离 了语文 教学 的初衷 。 语 文学习包括生活的方方 面面 , 语言的表 现 力也是 有时 无法用其他形式替代 的 , 知识的 感受 、经历和体验是能力发展的基础 , 能力的 提 高离不 开对语 言本身的 感悟 。忽视语 文学 科的这一特点 , 一味采用直观手段 , 图解诗文 , 必然 会弱化 学生的 语言感 受能 力、阅读 能力 和想象能 力, 造成学生思维的僵化 。语文老师 应该在尊重认知规律 和学科特点的基础上 , 积 极利用多媒体手段来创设情景 、 营造气氛 、 激 发情感 、引导想象 , 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 能动 性, 为全面发展学 生听说读写能力最大限 度地 发挥多媒体 的作用 。
“ 电灌 ” 模 式 。 “ 新 衣 、走 老 路 的 情 3从教学关系看 。 穿 重单向传输轻双向互动 况非常普遍 , 以语 文教学 为例 , 其主要表现有 : 在多媒体教学中 , 有些教师往往把注意 力 倾 注于 电 教设备 的操 控 上 , 授课 只是 照屏 宣 1从教学观念看 , 重教学手段轻教学目的 科 , 或者以 。 人机对话 ”来代替师生间的信息 有些 老师以 为只要将 先进 的教学 手段带 交 流反馈 , 教 师围着 电脑转 , 生瞪着 眼睛 “ 学 入课堂 , 自己便拥有 了先进的教 学思 想 , 于是 , 看 荧 屏演示 不断 , , 教师滔滔 不绝 , 学生却成 不是从教学 目的和效果出发 , 满足于教学容量 了被动接 受的观 光客 。表 面热 闹的课堂 实质 扩 大和 手段 的新 颖 , 头做 表 面文章 。有 上机械 、沉 闷 , 埋 冰冷死板 。这种单 向的没有互 的课件 只是 文字 、图画 的简单拼 合和 内容 提 动的教学模式 , 窒息 了学生探求知 识的生气和 纲的直 接投 影 , 有的 是对 教科 书 、参考 资料 活 力, 阻碍 了学生创新意识 的形成和发展 。 或 现有课件 的生搬硬套 , 也有 的是与教材有关 课堂 教学 实际上 是师生 互动 的过程 。在 材 料的尽数 罗列 , 如此的教学 设计 , 师始终 教学 中教 师应 该充分 调动学 生主体 的积极性 教 是 讲解的中心 , 生依然是被 动的接受者 , 学 教 和能动性 , 通过 多媒 体创设情景 , 积极构 建多 学 观念 、思 维方式和 设计思 路没有 脱离陈 旧 层次 、多通道、多方位 、多形式的课堂互 动网 教 学 模式 的 窠 臼 。 络, 使语文课 堂中的 师生角色相 互作用 , 其特 任 何一种 形式的 教学手 段都是 以优化 教 有功能得到淋漓 尽致的发挥 。 学过程 、提高教学效 益为根 本宗旨 , 多媒体技 术无论如何发达也只是 实现教 学 目的的手段 , 4从教学过程看 。 重程序控制轻随机应变 在课堂教学中 只能起到 配角作 用 ; 育观念落 教 多媒体 教学 大多是 在教 师预 先 设定好的 后, 再先 进的 教学 手段 照样是 陈 旧教 育的工 框 架内进行 的 , 授课之前 , 教师按 照 自己的思 具 。我 们应该把 主要精 力放在利 用多媒 体激 路 设计将 预定的 教学 内容和过程 以课件 的形 发学生 学习兴趣上来 , 学生突破教学重 式 固化起来 , 为B导 l 上课则 是其执行 和操作的 过程 。 点 、难点 , 认知 教学内容 的特 征和本 质 , 进而 实施过程 中 , 师受操作环境 的限制被固定在 参考文献 教 正确理解和运用祖 国的语 言文字的 “ ” 学 提供 讲 台上 , 亦步 亦趋 机械化的 进行讲解 , 遇到学 【 】 李太 平 , 1 李炎 清 . 灌输 式教学 及其批 判 , 最优化 的技术支撑和服 务。 生 “ 节外 生枝 ” 总 是 想 方设 法将 学生 的思 , 《 高等教育研究》2 0 . 7 08 0 . 路拉 回到 电脑既 定的程 序之中 , 学生能否接受 【 2 】范远波 , 王晓平 . 语文多媒体 教学 的误区及 2从教学 内容看 , 重直观信息轻主观体验 则无暇顾及 , 这种刻板的做法不利于鼓励 学生 对策 , 当代 教育论 坛》 Ⅸ . 多媒 体教 学的 最大 优 势在 于 声像 结合 、 主动 学 习和发 现 、探究 问题 , 应有 的课 堂教 图文并 茂 、动态演 示 , 克服 了传 统教 学 中文 学魅 力也 被流水 线式 的程 序所 淹 没。 字呈现信息过于抽象 的局限 , 变枯燥 的讲解为 教学过 程 中, 的要素是第 一位的 , 人 多媒 可观赏的直观 画面, 极大的满足 了学生 的视听 体只是 一种教 学手段 和工具 。教 师应该 牢固 等 感官要 求 , 实现 了轻 松愉 快的 学 习。于 是 树立 学 生为 中心 ”的思 想 , 积极把握 自己 有些教 师脱离教材 , 耀 电教手 段 , 炫 仅仅采 用 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和作用 , 重视课 件设 计的 直观 手段 组织 教学 , 用影视 演示 、视 听 冲击 交互 性 和人 性 化 , 使信 息 流 向和 展示 速 度 、 来替 代学 生对 文本 的阅读 、体 验和 感悟 , 无 节奏能根

换届工作勿穿新鞋走老路

换届工作勿穿新鞋走老路

换届工作勿穿新鞋走老路随着时间的推移,世界和社会都在不断发生变化,每一个组织也都处在不断变化的过程中。

一个组织的发展离不开领导者的正确领导和管理,而换届工作则是组织变革的重要一环。

在换届工作中,我们要尽量避免走老路,因为一味地沿用以往的方法和经验,往往会让组织错失良机,甚至导致退步。

在换届工作中,我们应该换掉过时的思想和方式,不断创新,积极探索,以求组织的更好发展。

一、加强组织沟通在换届工作中,领导者的作用至关重要,因为他们承担着领导责任。

为了更好地领导组织,新任领导者需要与部门负责人和员工进行广泛的沟通,以了解组织的情况、员工的需求和期望,并根据这些信息制定合理的工作计划和目标,以确保组织的稳定性和发展性。

在这个过程中,沟通应该在各级别之间进行,从高层管理层到一线员工都应该有意识地参与组织沟通。

虽然由于职务差异和工作环境的区别,双方的沟通会存在一些困难,但是通过适当的沟通技巧和方式,我们可以化解这些困难,建立更好的工作关系,提高沟通效果。

二、注重人才培养在任何组织中,人才是最重要的资产。

因此,在换届工作中,领导者应该注重人才培养和引进。

新任领导者应该从员工中挑选出有潜力的人才,给予他们适当的培训和挑战性的工作任务,以便他们能逐步成长为组织中的骨干力量。

此外,领导者还应该引进具有高素质、优秀能力和创新思维的人才,补充组织的短板,推动组织的快速发展。

三、重视创新和变革换届工作是组织变革的重要环节,但在变革的过程中,领导者往往会遇到一些困难和挑战。

因此,在变革过程中,新任领导者需要非常注重创新和变革,意识到旧有的思维模式和方法已经不再适用。

在创新和变革中,我们可以借鉴同行业内的成功案例,了解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引进新的技术和管理模式,加强新旧知识的交流和融合。

同时,我们还需要积极推进组织的数字化、信息化和智能化,通过技术创新来提高组织的效率和工作质量。

四、强化团队建设团队是组织中最核心的力量。

一个稳定、和谐、有凝聚力的团队可以有效地帮助组织实现目标。

力戒“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

力戒“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

力戒“穿新鞋走老路”的形式主义作者:胡翔来源:《党政干部论坛》 2018年第5期习近平总书记在新华社《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新表现值得警惕》的文章中作出重要批示,提出了改进作风的明确要求。

早在1942 年延安整风期间毛泽东就曾指出,形式主义“实在是一种最低级、最幼稚、最庸俗的方法”。

1992 年邓小平在南方讲话中也明确指出:“形式主义这个祸害,非克服不可。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级党组织紧紧按照中央各项规定要求,坚持精准发力、强化问责,群众反映的突出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奢靡享乐之风得到有效遏制,但“四风”问题具有顽固性和反复性,形式主义、官僚主义依然存在,有些地方还很突出。

有的调查研究,搞“大伙演、领导看”的走秀式调研;有的项目建设,热衷打造“领导可视”项目,不考虑科学性、可行性,“不怕群众不满意,就怕领导不注意”;有的服务热线长期无人接听,便民服务、政务公开几乎是僵尸栏目;有的群众窗口,办事“门好进、脸好看”,但“事难办、推绕拖”。

形式主义改头换面,“穿新鞋走老路”,“虚”字当头、“形”字挂帅、“假、大、空”横行,属于只讲究外在形式,不注重实质内容的思想方法和工作作风。

要力戒形式主义,让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营造风清气正的党风政风,树立薪火相传的清廉家风,消除一切损害党的先进性和纯洁性因素,清除一切侵蚀党的健康肌体的病毒,不断发挥党的政治领导力、思想引领力、群众组织力、社会号召力。

力戒形式主义,必须强化理想信念教育。

要深研中央八项规定和新修订的实施细则精神,注重道德品德涵养和职业能力提升,尊重自己的人格,尊重自己的声誉,尊重自己的形象,追求高尚的道德情操,始终保持共产党员的蓬勃朝气、昂扬锐气、浩然正气,时刻把党的事业放在心中,把人民放在心中。

力戒形式主义,必须树立正确的政绩观。

把群众喜欢不喜欢、赞成不赞成、拥护不拥护,作为我们评价政绩的最终标准。

科学处理“显绩”和“潜绩”的关系,既考虑当前群众反映关切,又考虑地区发展长远,做对人民有益的事情,不搞劳民伤财的政绩工程,做无愧于党和人民的“勤务员”和“服务员”。

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

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

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风趣幽默,而且耐人寻味,为广大人民所喜闻乐见,经常用于日常会话中,以下是小编为你整理的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欢迎大家阅读。

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旧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一穿木屐上高墙————胆战心惊;战战兢兢穿皮袄打赤脚————凉了半截穿皮袜子戴皮手套————毛手毛脚.穿破衫戴礼帽————不成体统穿旗袍跳芭蕾舞————中西结合穿山甲的本事————会钻的勇气和胆量穿梭子不带线————空来空往穿蓑衣救火————引火烧身穿兔子鞋的————跑得快穿拖鞋戴礼帽————不伦不类穿拖鞋跳芭蕾舞————洋不洋土不土穿袜子没底————装面子穿西装戴草帽————不土不洋;半土半洋穿心的烂冬瓜————坏透/穿新鞋走老路————因循守旧穿新衣逛新城————样样新鲜穿靴子光脚————自己心里明白穿衣戴帽————各有一套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二暗室里穿针————难过暗屋里穿针————难过巴掌穿鞋————行不通背心穿在衬衫外————乱套了玻璃窗里看戏————一眼看穿;一眼看透跛脚穿花鞋————边走边瞧裁缝师傅手中忙————穿针引线藏民穿皮袄————露一手,留一手唱戏的穿龙袍————成不了皇帝城隍庙里穿裤————羞死鬼城隍爷不穿裤————羞死鬼穿背心戴棉帽————不相称穿背心作揖————霹两手穿冰鞋上沙滩————你别想溜穿草鞋打领带————土洋结合穿草鞋戴礼帽————不伦不类;不相称穿长衫着短裤————不配套穿绸缎吃粗糠————外光里不光穿绸子吃粗糠————表面光穿钉鞋踩瓦屋————捅漏子穿钉鞋外搭拄拐杖————双保险穿新鞋走老路歇后语的答案拓展三穿钉鞋走泥路————步步有点穿冬衣戴夏帽————不知春秋穿冬衣摇夏扇————不知冷热穿短袜着短裤————拉扯不上穿高跟鞋跑步————想快也快不了穿寒衣摇夏扇————不知冷热(比喻不知好歹。

)穿汗衫戴棉帽————不知春秋穿紧身马褂长大的————贴心穿孔的皮球————泄了气穿裤扎脚音————毫毛不丢一根穿凉鞋戴棉帽————顾头不顾脚;不知春秋穿了鼻子的牛————让人牵着走。

穿新鞋走老路整改措施

穿新鞋走老路整改措施

穿新鞋走老路整改措施近年来,我国在各个领域都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发展。

然而,在社会生活中,仍不时会出现一些问题和困扰,这些问题往往源自于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等现象的存在。

如何解决这些问题,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成为了摆在我们面前迫切需要解决的课题。

解决问题的关键在于找到问题所在,并采取相应的整改措施。

我们可以借鉴“穿新鞋走老路”的方法,通过创新和改革来解决老问题,提高我们的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

首先,我们需要审视现有的工作制度和流程,找出其中存在的问题。

只有清楚地了解问题的根源,才能有针对性地采取措施。

比如,我们可以通过流程再造来简化繁琐的工作程序,减少重复劳动,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要关注管理制度的落地执行情况,确保各项规定能够切实地得到贯彻和执行。

其次,我们需要借助信息技术的力量,推动工作的智能化和数字化进程。

通过引入先进的信息系统,我们能够更加高效地存储和管理大量的数据信息,实现信息的共享和交流。

这不仅能够提高工作的协同性和准确性,还能够为领导决策提供科学依据,实现高效决策和优化资源配置。

此外,我们还需要加强对工作人员的培训和教育。

通过提高员工的专业素质和工作技能,他们能够更好地适应工作的需要,提高工作效率。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员工的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培养,让他们深知自己的工作关乎他人的利益,从而更加主动地为他人提供优质的服务。

最后,我们还需要加强组织推进和监督评估。

组织推进是整改工作的重要保障,要确保整改措施能够被全面有效地贯彻和执行。

而监督评估则是对整改效果的检验和总结,通过对整改结果的评估,我们能够了解到整改措施的有效性和可行性,及时进行调整和改进。

综上所述,“穿新鞋走老路”是一种创新的整改方法,通过解决老问题,让工作变得更加高效和精细。

当然,这需要我们持之以恒的努力和坚持不懈的追求。

只有不断地完善和改进,才能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好的服务,推动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让我们一起穿上新鞋,走好老路,为建设美丽中国贡献一份力量。

穿新靴,走老路——谈数学高考题

穿新靴,走老路——谈数学高考题

穿新靴,走老路——谈数学高考题
申学勤;刘晓东;李霞;翟金祥
【期刊名称】《数理化解题研究:高中版》
【年(卷),期】2017(000)010
【摘要】每年高考题都会出现一些新鲜、别致,有创新感的题.考生对这部分题感到束手无策,本文就这部分题进行了剖析,并指明了解题思路以及涉及的知识点.
【总页数】2页(P38-39)
【作者】申学勤;刘晓东;李霞;翟金祥
【作者单位】贵州省务川中学,贵州遵义564300;贵州省务川中学,贵州遵义564300;贵州省务川中学,贵州遵义564300;贵州省务川中学,贵州遵义56430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32
【相关文献】
1.应理性审视新课改下的"穿新鞋走老路"现象——兼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一文商榷
2.煤矿工人应穿抗静电靴而不是绝缘靴
3.应理性审视新课改下的“穿新
鞋走老路”现象——兼与《新课改与“穿新鞋走老路”》一文商榷4.小学生积累
写作素材也可\"穿新鞋走老路\"5.语文综合性学习莫要“穿新鞋,走老路”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新课程改革中思维方式突破

新课程改革中思维方式突破

新课程改革中思维方式突破在今日,我国新课程研究与实施应积极探索深层次的思维方式的转换,防止教师或者因为茫然困惑、手足无措而不会“教”新课程,或者因为抱残守缺、固执旧理而抵制新课程,使新课程实施过程中普遍存在“穿新鞋走老路”的倾向与问题,造成新课程改革因教师的不适应与不符合而面临着严峻的危机与挑战。

因此,关于新课程实施过程中的思维方式研究,不只十分重要,而且十分迫切。

一、突破“确定性”的课程逻辑作为一种思维方式,“确定性”意味着客观性、普遍性、必定性的逻辑,意味着准确无误的规范、无可置疑的结论。

对学校课程而言,“确定性”逻辑首先意味着课程是由准确无误、永恒不变的科学知识构成的。

它传承普遍真理、规律与价值,是绝对正确、无可置疑的。

对此,日本学者安彦忠彦指出,以往教学内容的这种权威性品质意味着“学校中传送的知识,都以为具有一定的正确性、确凿性,具有不容怀疑的‘自明性’”。

[1]其次,“确定性”逻辑将课程视为预定的、只需记忆的“绝对真理”,课程要以认同已在的文化现象为逻辑起点和依据,从已在的文化现象中寻找其本体内容和获得性的价值取向、目标指向。

这种先在决定论,赋予了课程同质主义品质与机制。

作为一种机械决定论,“确定性”逻辑无视学校课程的发展性、创新性、建构性特点与机制,以某种固定的、规约式机制支配课程研制和实施。

它强调秩序与控制,关注预定目标的达效果率。

这样,课程便成为一种社会控制与支配的手段和工具。

对此,澳大利亚学者康奈尔认为,“纳入学校课程的知识从一开始就是由社会形成的。

我们认为理所当然的关于什么是‘基本技能’、什么是知识的‘核心’领域、什么是知识地图上的界限的观念,都是一门复杂的政治学的产物,是由更广的社会权利分配形成的”。

[2]从而深刻地揭示了学校课程的霸权主义与绝对主义品质。

显然,基于这种“确定性”逻辑和规范,学校课程只能表示为某种永恒的、绝对的书本知识形式与规定的技能体系,严重误读了学校教育的品质、使命、方法与逻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双核处理器从推出到成为市场的主流,虽然只用了一年的时间,却走过了沟沟坎坎。

而今, 4 核处理器在人们期待与疑虑并存的复杂心态中踏上了双核走过的老路,只不过, 4 核会走得更稳、更快。

自从AMD率先在x86领域推出双核心处理器以来,多核就成为处理器企业争夺的一个焦点。

2006年11月,英特尔先于AMD发布了4核处理器。

当时,双核与单核之争正在激烈进行中。

不少人曾感慨,双核尚未普及, 4 核又来了。

业内人士戏言,4核在与双核的竞赛中抢跑了。

其实,应该说英特尔在与AMD的竞争中抢跑了。

在4核处理器产品推出时,英特尔中国区总经理杨旭曾不无感慨地说“这是英特尔技术领先的重要标志。

”也可以说,4核是英特尔近两年来用以抵御AMD进攻的最新武器。

不过,在双核处理器已经占据市场主流的背景下, 4 核处理器会有什么样的作为?经过多长的时间,它才会成为服务器等系统产品的主流?4 核进展超过预期在 4 核的竞争中,英特尔取得了先机,市场的表现也让英特尔感到欣慰。

2006年11 月,4核Xeon 5300发布时,英特尔计划在2007年前三个季度的4核处理器出货量达到100万颗。

在今年5 月初举办的英特尔多核应用论坛上,英特尔服务器平台事业部总经理Kirk Skaugen却当众宣布,英特尔在今年上半年4核芯片出货量有望超过100万颗。

Kirk Skaugen更大胆预言,整个服务器产品都会以双核和 4 核为主。

英特尔的竞争对手AMD公司却不这么认为。

AMD大中华区计算产品部产品市场总监唐志德表示,目前,服务器市场以双核处理器为主,双核占据绝对主流的地位,这是不容置疑的。

不过正像双核从诞生到占据主流用了大概一年的时间一样, 4 核处理器要成为服务器的主流也需要时间。

AMD在2005年推出双核处理器时,对其持怀疑态度的大有人在,疑问也五花八门——双核价格能比单核低吗?用户会接受吗?双核应用能够普及吗?仅仅时隔一年多,双核已经成为市场主流。

唐志德甚至预言,未来的x86 市场将很少能看见单核产品。

唐志德认为双核走过的路对4核无疑有借鉴作用,AMD相信4核也会有类似双核的市场接受过程,可能开始会有怀疑的声音,但还是会迅速取代双核成为市场主流。

4 核发展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可能与双核一样,同时也会遇到新的问题,但是, 4 核成为主流的时间会更短,发展比预期要好。

不过,目前来看, 4 核还没有成为任何处理器企业的主流产品。

目前热衷多核处理器的企业不过几家,可以一家一家地看。

Intel 的桌面 4 核Yorkfield 和Xeon 5300 系列都没有大批量生产,产量还非常有限。

根据计世网的报道,到2007年一季度,桌面4核Yorkfield的产量也只占Intel处理器产品的0.03%。

AMD预计在今年年中推出4核产品,批量生产的时间会推到今年年底或者明年年初,对AMD来说,4核当然不是主流。

在RISC处理器市场,IBM的Power家族虽然早在2006年的Power5上就推出了4核,但显然这只是为了填补2005年的Power5和今年6月即将到来的Power6之间的市场空白。

至于Sun公司,Niagara 一上市就有4、6、8核心的架构,而且销量也不错。

根据Sun的统计数字,从2005年11月〜2006年12月,每季度的销售额都超过1亿美元,但相对140多亿美元的Unix 服务器市场,和500 多亿美元的整个服务器市场,其份额不到1%。

至于4核安腾2,根据英特尔目前的计划,要到2008年才可能上市。

实际上,4核和多核处理器在嵌入式平台上才是名副其实的主流。

例如众多的网络设备、游戏机和便携设备采用来自TI 、Analog 、Cavium、IBM与Toshiba、P.A Semi等供应商的处理器,多核早已是主流。

专家认为,在当前的x86和RISC计算市场,4核处理器既不是处理器企业的主流,也不是用户采用的主流。

不过,任何低估4核进展的看法都是短视的。

从“唯主频时代”到“唯核心时代”业内资深人士谢文砚认为,在2003 年以前,处理器经历了相当长时间的“唯主频时代”,处理器的主频逐年提高,用户也用主频来衡量一款处理器性能的高低。

而现在,处理器似乎在走入另一个极端一一“唯核心时代”一通过增加处理器内核,来提高处理器的性能。

当处理器的主频越来越高,用户体验的性能提升却非常有限,同时能耗等成本却不断增加时,用户就会开始反思主频的提高是否有意义,而处理器企业也会因此转变发展思路。

多核就是在这种背景下出现的。

清华大学计算机系教授汪东升博士认为,一般说来,工艺和电路技术、体系结构、编译技术的发展使得处理器性能分别提高约20 倍、4倍、4倍。

但是今天,这种规律却是很难维持。

那么,处理器如何提高性能?于是,采用多核成为一种解决方案。

在多核处理器的竞赛中,Sun和英特尔跑得最快。

从Sun推出Niagara和Niagara2的计划,以及后继的Rock就能看出,核心从4个增加到8个,线程也从4个增长到8个,核心和线程数量越来越多。

而从英特尔在今年IDF 大会上展示的产品来看,虽然英特尔也强调并不唯核心数量,但浓墨重彩的80 核现场演示和对多核市场的乐观估计,无疑清楚地表露出,英特尔发展处理器的方向还是以提升核心数量、缩短制造工艺为主。

英特尔一位产品总监向记者表示,在发展 4 核产品上,英特尔的步伐会加快。

英特尔有可能提前到今年下半年发布代号为Penryn的45nm工艺Core2Duo4核处理器,2008年将推出4核的Nehalem处理器。

以IBM和AMD为代表的处理器厂商则提出了另一种发展思路一一不单纯追求处理器的核心数量和缩短制造工艺,而是推出各自的多核心产品和按计划提升主频。

早在2005年一片火热的多核浪潮中,IBM Power6就反其道而行之,规划Power6的主频将超过4GHz(最高5GHz), 只有单、双核的产品。

推迟一年上市的Power6最终主频达到7GHz而AMD则从激进的技术传道者转向成熟的“用户导向”厂商,比较冷静和克制地推出4核产品,而不是在市场还未开始发育的时候就推出。

谢文砚认为,在未来的企业级计算中,IBM和AMD的策略比较类似,都是以异构化的SoC为方向,例如IBM的Cell和AMD勺Fusion非常类似。

这样的思路可称之为架构优先派。

单核处理器之后,出现了双核处理器,双核处理器之后又出现了4核处理器。

很多业内人士开玩笑说,4核之后会不会出现8核处理器,甚至16核、32核的处理器?这不是玩笑,是一种对未来发展的预测。

不同的企业会采用不同的策略。

英特尔推出的TerraFLOP 处理器计划拥有80个处理器内核,每个内核的时钟频率为1GHz整个计算速度达每秒1万亿次以上。

而按照AMD的规划,未来的处理器会向多核、异构化发展。

唐志德认为,多核只是AMD 提高系统性能的一种方式,并不会排斥其他的技术。

2008年,AMD将推出Fusion处理器,可以在一个芯片上集成CPU GPU协处理器等多种不同功能的核心。

谁需要 4 核系统?毫无疑问, 4 核处理器由于性能非常高,所以主要应用在服务器上,企业级应用成为了多核产品的主战场。

目前,双核已经成为服务器系统的标准配置。

惠普公司在所有的服务器产品线中,包括机架、塔式和刀片服务器中都采用了双核处理器,既有英特尔,又有AMD勺处理器。

目前,英特尔的 4 核产品有双路至强5300(Clovertown )系列和面向高端游戏市场的QX6000系列。

今年第三季度,英特尔将推出基于酷睿架构的四路4核Xeon MP产品Tigertown ,L2缓存也将加大到8MB目前,系统企业都推出了基于至强5300的双路8核的服务器产品,就连美国容错公司也推出了双路的4核容错服务器。

虽然AMD的4核处理器还没有发布,不过据介绍,AMD的4核处理器将首先在多路服务器上采用,如4路、8路服务器。

除了这部分用户,AMD还将面向高性能计算和刀片用户推出4核产品,例如采用65W TDP的低功耗Barce Iona刀片服务器也将是重点推广产品。

目前,双核已经成为服务器系统的标准配置。

在所有的服务器产品线中,包括机架、塔式和刀片服务器中,基本都采用双核处理器,包括英特尔与AMD勺处理器。

如果换成4核,那么以前的双路 4 核就会变成双路8核,4路8 核就会变成4路16 核,对服务器市场的影响将是深远的。

在多路服务器上使用4核处理器的优势明显,对于这些高端用户而言,由于以往在多路服务器上早已采用SMF架构和并行应用开发,具有丰富的使用经验,能迅速从单核转变到双核、4核,无需对现有应用进行过多优化和改写。

同时, 4 核能带来更大的性能提升。

与单核相比, 4 核系统能带来 5 倍的性能提升;而与双核相比, 4 核系统可以在保持功耗不变的情况下,获得50%以上的性能提升,用更少的资源获得更大的回报。

汪东升说,从根本上讲,多核处理器的应用需求主要来源于用户对服务器性能提升和功耗水平降低的双重目标,有时仅仅是对绝对性能的渴求,有时也体现在高性能的基础上保持相对低的功耗水平。

因此,高性能计算和刀片服务器成为了多核处理器系统最典型的应用领域。

而从用户角度来看,他们似乎并没有完全无条件地接受 4 核服务器。

宝德公司服务器产品经理程佶认为,这其中的原因主要有几个: 一是企业用户非常重视服务器系统的稳定性,很多用户还在等待对于4核服务器稳定性的验证结果; 二是许多用户还非常重视处理器的主频,不少用户非常看重处理器的主频,而现在4核产品的主频仅为6GHz比双核处理器最高主频省略计划;Sun 今年 3 月开放了UItraSPARC T1 (Niagara )处理器的程序代码,让更多厂商能推出支持SPARC勺固件、操作系统、编译器、驱动程序。

业内人士认为, 4 核成为主流还取决于以下几个因素。

一是厂商库存状况。

显然,如果 Intel 、 AMD 、 IBM 不卖完双核产品,不可能大规模推 4 核。

按照AMD^ In tel 的公告,4核产品应该在2008年大规模生产。

对于服务器 OEM T 商而 言,还存在一个产品推出时间的不同滞后期,而传统供应链的OEM T 商要等到双核服务器卖 得差不多时才会主推 4 核产品。

评论来看,也许因为应用还不广泛, 4 核还没有负面声音传出。

( 刘学习 ) 二是市场接受度。

厂商的推动力当然是最重要的。

这方面的反面教材很多,例如4 核发展的第一动力,但是用户接受度或许才是 Alpha 、第一代安腾等。

就目前的舆论基调和用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