柏拉图的幸福观
[柏拉图,幸福观]浅析柏拉图的幸福观
浅析柏拉图的幸福观柏拉图(约前427年一前347年),古希腊著名的析学家,也是西方析学史上最伟大的析学家和思想家之一。
他出生于一个贵族家庭,二十岁时就跟随苏格拉底学习,苏格拉底被判处死刑后对统治者失去信心。
于四十岁时建立了自己的学院,并成为了亚里士多德的老师。
柏拉图一生热爱祖国,热爱析学,将毕生的心血用来研究析学并将其融入政治,达到了析学与文学、逻辑与修辞的高度统一,不仅在析学上而目_在文学上亦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一、幸福的内涵柏拉图认为幸福是可以赋予人的终极完美。
阿尔法拉比在《获得幸福》中把人类事情分为四种:理论的美德、审慎的美德、德性和实践的技艺。
柏拉图在此基础上研究了四种能够让人羡慕的事情,结果表明:这些事情之所以让人羡慕就在于它们构成了人的完美性。
接着他又研究了人的完美是否仅仅在于有显赫的祖先和血统;或者有一个庞大的家族以及许多朋友;或者是他富有四海,受到颂扬和赞美;抑或是在于他统治着一群人,他的命令在这群人中通行无阻。
为了谋取幸福,人是否具有以上的一些或者全部就够了呢?为此,他又经过深入研究后指出,那些事情本身不是幸福的,当我们在做这些事情的时候感到幸福就认为这些事情等同于幸福,这其实是假象。
人们要想得到幸福,这些事情只是一部分,我们还需要其他的一些东西来填充。
二、幸福的获得柏拉图在认真研究了幸福的内涵后,指出幸福是与德性的内涵相一致的,它们都赋予人的完美性。
这种德性是一种知识或者说是一种生活方式,而不是某种实实在在的东西。
柏拉图在经过深入探究之后,为我们指明了获得幸福的途径。
(一)幸福的人是有德性的人苏格拉底提出德性论,柏拉图继承了并指出德性就是幸福。
他强调人要过理性的生活,只有知识和智慧才能使人幸福,所以人们要用理智战胜情欲的控制。
因为人的感官快乐是暂时的,德性和智慧是人生真正的幸福,人生的日的就是从情欲的控制中解脱出来,只有最高的理念即善才是永恒的。
他的德性论使得他鄙视感官快乐,因此在德性和幸福的关系上,他具有禁欲主义倾向。
柏拉图的幸福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原理 , 则不需要对它以外 的其他东西来加以说明。 不 言而 喻 , 这是 指 概念 间 的联 系 、 转 化 是 自成 一 系
统 的 ,而概 念 系统 或概 念体 系本身 就 是世 界 的绝 对 原理 和 最高 原 因 …… ‘ 善’ 的理念 是 理念 系统 的
宇 宙秩 序 的原理 。
、
幸福观 以及柏 拉 图幸福观 的
核 心 追 求
幸 福 观— —这 一 亘 古 不变 的话 题 ,曾 引来 无
柏拉图以比喻的方法对什么是 “ 善” 进行 了形 象的描述 , 以使人们正确地认识“ 善” 。《 理想国》 中
以太 阳为喻 对 “ 善” 进 行解 释 。柏 拉 图认 为 , 人 的眼 睛 有 视觉 能 力 ,具有 眼睛 的人 可 以利 用 这一 视 觉
完成 ,因此它是世 界存在 的最 高原 因与最后根 据 。”f 。 世 间万 物都 追求 秩序 , 追求善 。 个人 的灵魂
和谐状态 , “ 作为整体的心灵遵循其爱智部分 的引 导, 内部 没 有纷 争 , 那么 , 每个 部 分 就会 是正 义 的 ,
在其 他 各方 面 起 自己作 用 的同时 ,享受 着 它 自己 特 有 的快 乐 ,享受 着最 善 的和各 自范 围 内最 真 的 快乐。 ”I 1 帕 拉 图幸福 观 的核 心追 求是 “ 善” 。 他 所讲
无论何时 ,每一个人都有追求幸福的 自然倾
向 。但 是幸 福 是 什么 , 不 同 的人 有 不 同 的解 释 , 不 同 的社会 阶层 的人所 追 求 的幸 福也 各 不 相 同 。柏 拉 图所要 解 答 的这 个 人 生哲 学 的大 问题 ,在 今 天
不 仅 没有 过 时 ,而且 始 终严 重 地 困扰 着 当代 人 的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幸福观
柏拉图《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的幸福观论述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涉及政治、教育,他还创造性地思考了幸福的涵义,他把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紧紧联系起来,既带有政治性,也带着人文性。
《理想国》成书虽距今已久,但其幸福哲学仍然值得今天我们细细品味,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关键词:幸福;正义;德性;现世意义我们都要坚定地走向上之路,紧紧追随正义和美德,相信灵魂是永恒的且能经受住一切善与恶的考验。
我们相互之间以及我们和神之间都要相亲相爱,这两种爱都在这儿,我们就像竞赛的胜利者环场一周收集奖品那样得到它们。
无论在今世还是在我们所说的千年之后,我们的生活都会美满幸福。
——《理想国》柏拉图幸福,是一个贯穿人类发展历史,亘古不变值得讨论的话题。
每个时代、每个地域,人都在极力试图去找寻一个合乎全人类共通的答案,但似乎这是不可能达到共识的难题。
毕竟,幸福,包含太多内涵,它是人内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决定了幸福感不仅取决于客观种种各不相同的条件、还与自身性格有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
但在那个遥远的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通过其《理想国》,透过其导师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其构建的城邦与个人幸福紧密相连的国度,给出了一套“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的答案。
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苏格拉底之名)在从大(城邦)到小(个人)的关系中探讨出一套关于“幸福”的哲学中,始终都秉持着一个原则,就是“和谐”。
以下,我将详细论述“和谐”是如何贯穿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在此基础下,柏拉图又是如何实现其涉及的理想国度。
一.“一个正义的灵魂和一个正义的人就会生活得好,而不正义的人就会生活的悲惨”——《理想国》《理想国》说,人的灵魂有三部分组成:欲望、理智、激情。
欲望,是人的自然需要,就是本能;理智,是人用思考来控制欲望的力量;而激情就比较复杂,通俗一点就是“墙头草,两边倒”。
而柏拉图(苏格拉底)所言的“正义的灵魂”,指的应该是理智协同激情,共同对欲望进行有力的制约。
个人对柏拉图的幸福观的理解
个人对柏拉图的幸福观的理解学院:数计学院班级:13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名字:李坚学号:20132347柏拉图以比喻的方法对什么是“善”进行了形象的描述,以使人们正确地认识“善”。
柏拉图认为,人的眼睛有视觉能力,具有眼睛的人可以利用这一视觉能力。
但是,虽然有颜色存在,如果没有“光”的这种东西存在的话,人的视觉就会什么都看不见。
因此,“光”给了“视觉能力”以能力,给了“颜色”以真。
而“善”也是如此,它给予知识的对象以真理,给予知识的主体以认识能力。
这也是“善”的定义之所在。
如果没有光或是光很暗,那么人所看到的东西便会模糊不清;同样,倘若没有“善”,那么,人们就不能辨别知识的真假,不能确定真理是否存在。
因此,“善”指的就是“原因”,是一切事物的原因。
“‘善’的理念由于是最高的,它本身就是第一原理,则不需要对它以外的其他东西来加以说明。
不言而喻,这是指概念间的联系、转化是自成一系统的,而概念系统或概念体系本身就是世界的绝对原理和最高原因……‘善’的理念是理念系统的完成,因此它是世界存在的最高原因与最后根据。
”个人的灵魂也追求秩序,追求善。
个人灵魂遵守秩序的状态就是幸福。
柏拉图的幸福观是其善理念的体现。
在柏拉图幸福观中,“善”居于最高的理论层次,“善”作为一个理论范畴,高于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等其他范畴。
正义、智慧、勇敢和节制等都在“善”的理念的统辖之下。
因为善意味着秩序。
任何理论范畴所表达的状态都是善的表现形式。
因此“善”是柏拉图幸福观的核心追求。
柏拉图对幸福获取途径的理解柏拉图认为,幸福就是灵魂的和谐———灵魂的和谐就是在于灵魂的三个组成部分能够相互协调,从而成为一个和谐有序的整体。
宇宙万物都追求秩序,追求善。
人的灵魂也追求秩序———灵魂三部分(理性、激情、欲望)遵守秩序,协调共生。
遵守秩序就意味着追求和谐。
因此,柏拉图提出了他对幸福的理解:幸福是灵魂的和谐。
每个灵魂都追求和谐,追求秩序,追求善。
“善”是追求幸福的根本。
柏拉图的爱情观是什么
1、柏拉图的爱情观是什么2、柏拉图爱情观的意义及对后世的影响3、人们对柏拉图爱情观的理解4、在社会主义中国,如何定义爱情的柏拉图是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作为人类文明的伟大先哲之一,他在哲学、政治学、伦理学等方面都有相当成就的建树,其深邃的思想、睿智的理性之光曾给在黑暗中探索的人们开启一扇扇文明之门,为人类的思想进化搭起了一级级向上攀登的天梯,在人类文明进化史上曾占据一个个思想制高点.在柏拉图的众多疯狂的理念中最为大家所熟悉的莫过于他的爱情观了。
有人说他的爱情观是“精神恋爱”,是“纯爱情”,也有人说他的爱情是空想的,是不切实际的。
在这里,我不想说柏拉图的爱情到底是怎样的,我只想辩证地看待他的爱情观,以及分析他的爱情观给后世爱情观带来的影响。
一、柏拉图的爱情观的内涵柏拉图式恋爱,也称为柏拉图式爱情,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异性间的精神恋爱,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
最早由Marsilio Ficino于15世纪提出,作为苏格拉底式爱情的同义词,用来指代苏格拉底和他学生之间的爱慕关系。
柏拉图认为: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
而当灵魂被肉体的罪恶所感染时,人们追求真理的愿望就不会得到满足。
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人性强于兽性,精神交流是美好的、是道德的.二、人们对柏拉图爱情观新的解读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柏拉图爱情观。
在今天的人们看来,柏拉图的爱情观让人不可思议。
而有一位美国学者却对今人所理解的这种柏拉图的爱情观,提出了新的见解。
美国东西部社会学会主席、《美国家庭体制》一书的作者伊拉·瑞斯(Ira·reiss)经研究后认为,柏拉图推崇的精神恋爱,实际上指的是同性之间的一种爱,也就是“同性恋”!古希腊人认为,同性恋的过程更多地是灵交、神交,而非形交。
而在女性很少受教育的古希腊社会,男人很难从女人中找到精神对手。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柏拉图式爱情是以西方哲学家柏拉图命名的一种追求心灵沟通,排斥肉欲的精神恋爱。
下面店铺就给大家介绍什么是柏拉图式爱情。
柏拉图式爱情的观点理想式理想式的爱情观(比喻极为浪漫或是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理想式的爱情观。
极为浪漫或根本无法实现的爱情观。
站在爱人的身边,静静地付出,默默地守候。
不奢望走近,也不祈求拥有;即便知道根本不会有结果,也仍然执着不悔。
也许这种不求回报注定了一个悲剧的结局。
最终,也只能是两条在远处守候的圆弧,留下回忆中最为美好的片段当作永恒!纯精神纯精神的而非有肉体的爱情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纯精神的爱情观。
追求心灵的沟通。
当心灵摒绝肉体而向往着真理的时候,这时的思想才是最好的(美幻的);当人类没有对肉欲的强烈需求时,心境是平和的,肉欲是人性中兽性的表现,是每个生物体的本性。
人之所以是所谓的高等动物,是因为人的本性中,美好而又道德的人性强于兽性。
真正的爱情是一种持之以恒的情感,惟有时间才是爱情的试金石。
惟有超凡脱俗的爱,才能经得起时间的考验。
双方平等双方平等的爱情观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双方平等的爱情观。
爱情具有平等性,不存在依附或占有关系,相爱的双方是自愿、绝不勉强的,即无怨无悔地爱你所喜爱的人。
在观念世界里,你原本的另一半就是你最完美的对象。
他就在世界的某个角落里正等待寻找着你。
“雨中站岗”、“每日一花”那是种浪费奢侈。
要知道爱情在培育发展过程中,双方都是平等的。
完美在这世上有且仅有一个人,对你而言, 他是完美的,而且仅对你而言是完美的。
也就是说, 任何一个人,都有其完美的对象, 而且只有一个。
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完美的爱情观。
感情的事没有谁对谁错。
正如歌里唱的那样:“不在乎天长地久,只愿曾经拥有”。
在你的意念里,这个世界上存在一个生动而又完美的他,他对你而言是毫无瑕疵、唯一永恒的。
也许他不会出现在现实,但永远存活在你的心底。
自由柏拉图式爱情是一种自由的爱情观。
柏拉图的爱情观点
柏拉图(Plato,约前427年-前347年),古希腊伟大的哲学家,也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之一,他和老师苏格拉底,学生亚里士多德并称为古希腊三大哲学家。
另有其创造或发展的概念包括:柏拉图思想、柏拉图主义、柏拉图式爱情、经济学图表等。
柏拉图的爱情观点1、柏拉图说:若爱,请深爱,如弃,请彻底,不要暧昧,伤人伤己2.柏拉图说:人生最遗憾的,莫过于轻易地放弃了不该放弃的,当令你快乐的一切不能再令你快乐,当令你悲哀的一切不能再令你悲哀,甚至激怒你的一切不能再激怒你的时候,是不是很可怕?一位哲人曾说过:这就叫做苍老。
再想起你,你的名字,你的笑,你的一切,都只能加上一个“别人的”。
再想起我们在一起的事,也只能加上一个“曾经的”。
有些感情是指甲,剪掉了还会重生,无关痛痒。
而有些感情是牙齿,失去以后永远有个疼痛的伤口无法弥补。
不见面不等于不思念,不联络只是为了掩饰眷恋。
有些人脸上太多的笑是因为他们心中有太多的泪。
人生有一个地方,有一个人,在这个人面前,可以不必有出息,可以不必有形象,可以全身是弱点,这是知己。
每个人在每个阶段得做每个阶段的事,就算怀念,都得离开。
只有你不想放的,没有你放不下的。
很多人,很多事,原本是熟悉的,以为明天可以再继续的。
于是转过身暂时放手,想的是明日又将重聚的希望。
太阳落下去重新升起来以前,那些事,就不可能再经历;那些人,就从此与你永别了。
有时候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是快乐的.而能够假装不知道真相,不了解本质的人,却是幸福的.就像一个热闹的party刚刚结束,人走了,灯灭了,黑暗中就只剩下你一个人,人有时就需要在寂寞中才能自省.只有从喧嚣走入寂静,你才会专注自己的心灵.对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幸福.对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场心伤.错的时间,遇见错的人,是一段荒唐.错的时间,遇见对的人,是一生叹息.生命中不断有人离开或进入.于是,看见的,看不见了;记住的,遗忘了.生命中不断有得到和失落.于是,看不见的,看见了;遗忘的,记住了.然而,看不见的,是不是就等于不存在?记住的,是不是永远不会消失?我一直不愿意承认你是我生命中的过客。
浅析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
浅析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摘要】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对幸福观有着不同的看法。
柏拉图学派认为幸福在于追求理想之国,注重灵魂的升华;亚里士多德学派认为幸福在于实现人类最高目的,即理性实践;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快乐是幸福的根本,追求简朴和快乐;斯多亚学派认为通过理性的控制可以达到幸福;皮里亚尔学派则关注通过感知和经验获得幸福。
不同哲学流派对幸福观的贡献在于为人们提供了不同的思考视角和实践方法,使人们更加全面地理解幸福的本质。
现代社会可以借鉴古希腊哲学幸福观,既强调心灵的提升和理性的实践,又重视简朴生活和快乐体验,从而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幸福追求。
【关键词】关键词:古希腊晚期哲学、幸福观、柏拉图、亚里士多德、伊壁鸠鲁、斯多亚、皮里亚尔、现代社会、哲学流派。
1. 引言1.1 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在古希腊哲学发展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不同的哲学流派对于幸福的定义和追求方式各有不同,反映了当时人们对于幸福的多元理解和探讨。
在这些哲学流派中,柏拉图学派、亚里士多德学派、伊壁鸠鲁学派、斯多亚学派以及皮里亚尔学派都有着各自独特的幸福观。
柏拉图学派强调理性的追求和理念的境界,认为真正的幸福源自于理性和智慧的提升,通过追求真理和美的境界来达到心灵的和谐和幸福感。
亚里士多德学派则注重于实践和行为的重要性,认为幸福是一种由道德品质和良好习惯所构成的生活方式,只有通过不断实践和追求德行,才能获得真正的幸福。
伊壁鸠鲁学派强调快乐和身心的平衡,认为幸福源自于克制欲望和快乐的追求,通过简朴的生活和自律来获得内心的平和和快乐感。
斯多亚学派则将幸福视为一种内心的平和和达到自我解脱的境界,通过清醒和超脱世俗的态度来实现内心的平静和幸福感。
皮里亚尔学派则强调实践和实用主义的重要性,认为幸福是一种由真实而实用的智慧所构成的,通过追求真实和实用的智慧来获得幸福的生活。
这些古希腊晚期哲学流派的幸福观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现代社会对于幸福的理解和追求方式,也为我们提供了对于幸福的多元思考和启示。
柏拉图的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对《理想国》的解读
二 、柏 拉 图 幸福 观 的 现 实 意 义
教育等诸多方面都阐述了观点和看 法。本文 主要 以《 理想 国 》 为依托 ,探析柏拉图关于幸福的主要观点。
( 一 )幸 福 源 于灵 魂 和 谐 柏 拉图在 《 理想 国》中认为人 的灵魂 由欲望 、理智和激
情三部分构成 。只有灵魂 整体 受其理智部分 的引导 ,激情帮 助节制欲望 ,欲 望能够 自我节制 ,三者之间没有纷争 ,且各 个部分都在 起着 自己的作用 ,这样人才能享受着 自己特有 的 快乐 , 即人 内心 的和谐是幸福 。如果人受到 内心欲望 的驱使 , 其 灵魂是偏离的 ,理性部分没有发挥其应有 的功 能 ,内心欲 望就成为了行为 的指引 ,逐步偏离 了真 实的 自我。通 过欲望 获得 的幸福是一种 假象 ,只是短暂 的感 到幸福 ,不会 持久 。 所 以,心灵 的混乱失衡 ,是没有幸福的 。 ( 二 )理智创造真 实的幸福 柏 拉图认为快乐分为真实的快乐和虚假的快乐 ,其 中痛 苦 的解 除和缺失 是虚假的快乐 ,知识的快乐才是纯粹 ,最为 真 实的快乐 。人通过追 求知识 ,“ 将 自身 的思想 与事 物 的真 正属性相接 洽 , 并把 自己的心灵融人事物中 , ” 便获得 了智慧 , 进 而达到理智的境界 ,这个层面 的快乐是真实 的幸福 。因为 理智所考量的是真实不变 的事物 ,它产生 的快乐是受 到真的 指引。人在不断 向真靠近 的过程 中 ,感受 到了充满 其实的快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幸福观
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幸福观第一篇:柏拉图在理想国中的幸福观柏拉图《理想国》中苏格拉底的幸福观论述摘要:柏拉图的《理想国》不仅涉及政治、教育,他还创造性地思考了幸福的涵义,他把个人幸福与城邦幸福紧紧联系起来,既带有政治性,也带着人文性。
《理想国》成书虽距今已久,但其幸福哲学仍然值得今天我们细细品味,也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不一样的思考。
关键词:幸福;正义;德性;现世意义我们都要坚定地走向上之路,紧紧追随正义和美德,相信灵魂是永恒的且能经受住一切善与恶的考验。
我们相互之间以及我们和神之间都要相亲相爱,这两种爱都在这儿,我们就像竞赛的胜利者环场一周收集奖品那样得到它们。
无论在今世还是在我们所说的千年之后,我们的生活都会美满幸福。
——《理想国》柏拉图幸福,是一个贯穿人类发展历史,亘古不变值得讨论的话题。
每个时代、每个地域,人都在极力试图去找寻一个合乎全人类共通的答案,但似乎这是不可能达到共识的难题。
毕竟,幸福,包含太多内涵,它是人内心的一种状态,是一种动态的平衡。
这决定了幸福感不仅取决于客观种种各不相同的条件、还与自身性格有关,所谓“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大概说的就是这个。
但在那个遥远的古希腊时代,哲学家柏拉图通过其《理想国》,透过其导师苏格拉底之口,向我们展示了一个其构建的城邦与个人幸福紧密相连的国度,给出了一套“什么是幸福?如何获得幸福?”的答案。
而柏拉图(在《理想国》中以苏格拉底之名)在从大(城邦)到小(个人)的关系中探讨出一套关于“幸福”的哲学中,始终都秉持着一个原则,就是“和谐”。
以下,我将详细论述“和谐”是如何贯穿柏拉图(苏格拉底)的幸福观,在此基础下,柏拉图又是如何实现其涉及的理想国度。
一.“一个正义的灵魂和一个正义的人就会生活得好,而不正义的人就会生活的悲惨”——《理想国》《理想国》说,人的灵魂有三部分组成:欲望、理智、激情。
欲望,是人的自然需要,就是本能;理智,是人用思考来控制欲望的力量;而激情就比较复杂,通俗一点就是“墙头草,两边倒”。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幸福之道与内心安宁
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幸福之道与内心安宁前言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被视为西方哲学的奠基人之一。
在其著作《对话录》中,描绘了一幅完美的哲学图景,展现了幸福之道与内心安宁之美丽结合。
本文将通过解读柏拉图对话录中的精华,探讨幸福之道以及内心安宁的真谛。
幸福之道柏拉图认为,幸福并非来自于物质享受,而是源于内心的宁静与追求。
他提出了“三大原则”来指导人们寻找幸福之道:1.智慧之道:要不断追求知识,开拓思维,不停地学习成长,才能领悟生活的真谛,找到属于自己的幸福。
2.公正之道:要善待他人,尊重众生,才能建立和谐的人际关系,培养人与人之间的情感纽带和信任。
3.节制之道:要适度的控制欲望,克制冲动,避免沉迷于物质享受,这样才能保持内心的平静与安宁,实现真正的幸福。
内心安宁内心安宁是人们追求的一个永恒主题,柏拉图认为,只有通过内心的净化和修炼,才能得到真正的安宁。
在对话录中,他提到了“五福”来帮助人们获得内心的平静:1.爱人之福:要珍惜身边的亲人和朋友,与他们建立深厚的情感联系,才能获得爱的滋养和力量。
2.知识之福:要不断学习,磨砺意志,提升思维,才能拥有坚强的心理素质淡泊名利,追求内在的修为。
3.健康之福:要注重健康生活方式,保持身心健康,才能享受内心的平和与安宁。
4.朋友之福:要与志同道合的朋友相伴,共同成长,分享快乐与困难,才能体验友情之美,得到朋友间的支持与鼓励。
5.信念之福:要有坚定的信念和追求,明确生活的目标与价值观念,始终如一地前行,才能获得内心的清静与安定。
结语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幸福之道与内心安宁,让我们知道,真正的幸福不是取决于外部环境的变化,而是源自于内心的修炼与追求。
只有保持内心的平和与安宁,才能真正体验到生活的美好与幸福。
希望我们可以通过柏拉图的智慧,找到自己的幸福之道,享受内心的安宁与满足。
本文由[作者姓名]撰写,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
感谢您的阅读!作者:[作者姓名]公众号:[公众号名称]邮箱:[作者邮箱]。
柏拉图《理想国》的幸福思想及现实意义
柏拉图《理想国》的幸福思想及现实意义
浅析柏拉图《理想国》的幸福思想及现实意义
摘要:柏拉图是古希腊时代对幸福问题考察全面而深刻的哲学家。
他在《理想国》中对于什么是幸福、怎样获得幸福等问题进行了系统阐述,在“理念”基础上创立幸福理论,对幸福观念有着创造性的理解;详细讨论了对正义的认识和理解、正义者如何获得幸福及内在精神,并结合《理想国》文本实际分析柏拉图的幸福思想对当今社会的重大现实意义。
关键词:柏拉图理想国幸福观
幸福是一个永恒的话题,也是人类所有活动的终极目标,我国伟大的文学家鲁迅说过:“幸福永远存在于人类不安的追求中,而不存在于和谐与稳定之中”,他认为幸福存在于人类不断努力的追求之中。
其他许多名家也赞同这样的观点,如古希腊苏格拉底、亚里士多德等著名哲学家。
但对于到底什么是幸福,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亚里士多德曾说:“关于幸福是什么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
大多数人和哲人们所提出的看法并不一样。
一般人把幸福看做某种实在的或显而易见的东西,如快乐、财富。
荣誉等等。
”[1]
在人类文明发展历史进程上,很多著名的思想家和哲学家对幸福的界定有自己独到的见解。
在西方伦理学层面,衍生出“德性论”和“幸福论”两个观点,显然柏拉图是坚持“德性论”的,在《理想国》中,柏拉图从知识的立场出发探讨了善良、德行、正义等与人类幸福的关系。
“把别的快乐和知道真理永远献身真理的快乐相比较时,别的快乐永远非真正的快乐”[2],在这段文字当中可以。
揭秘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幸福观念:追寻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揭秘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幸福观念:追寻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柏拉图(Plato)是古希腊哲学家,其著作《对话录》中包含着丰富的关于幸福
的思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揭秘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幸福观念,带领读者探寻内心的满足与宁静。
1. 什么是幸福?
幸福,在柏拉图的眼中,不仅仅是眼前的快乐,更是一种内在的精神状态。
他
认为,幸福不是外在的物质享受,而是来自于内心的平静与知足。
只有拥有清晰的思维,健全的品德,才能真正体验到幸福的感觉。
2. 追寻内心的满足
柏拉图强调,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是幸福的根本。
通过理性的思考,探究真理,
提升内心的品质,才能找到真正的幸福。
追寻内心的满足,让心灵尽情地沉浸在平静与宁静之中。
3. 培养内在的品质
在柏拉图看来,幸福不仅仅是一个目标,更是一个过程。
通过培养内在的品质,如智慧、勇气、公正和节制,我们可以逐渐实现自我完善,获得内心的安宁和满足。
结语
通过揭秘柏拉图对话录中的幸福观念,我们发现,幸福并非遥不可及,而是源
于对内心的深刻体验和修养。
追寻内心的满足与宁静,让我们更坚定地走向幸福的道路。
欢迎大家留言分享自己对幸福的理解和体验!让我们一起共同探讨,寻找属于
自己的幸福之道。
以上是本文的内容,希望对读者有所启发。
如果喜欢这篇文章,请给个喜欢哦!感谢您的阅读!。
浅论柏拉图的幸福观
第17卷第3期 安康师专学报 V ol117№3 2005年6月 Journal of Ankang T eachers C ollege June12005浅论柏拉图的幸福观仲晴晴(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710062)摘 要:柏拉图建构理想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采用“以大观小”的方式对人性、对个体幸福的终极关怀。
柏拉图认为幸福的人是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能自制的人,而这种人实际上就是理想国中的哲学王。
柏拉图对幸福的界定,可以归结为灵魂的一种和谐状态。
关键词:幸福;和谐;正义;至善;节制中图分类号:B8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024X(2005)03-0001-03①H appiness is a K ind of H armonization———On Platoπs outlook on happinessZH ONG Qingqing(The Chinese Department,Shaanπxi Normal Univer sity,Xiπan710062,China)Abstract:That Plato set up a utopia,is a way of ultimate care for the human nature and the individualπs happiness.In Platoπs opinion,the happy is the best and just.He must be the one who can do the most self-control,and he is virtually the philosophy king of the utopia.The definition of happiness by Plato is a state of harmonious.K ey w ords:Happiness;Harmonization;J ustice;the most good;Temperance柏拉图著名的代表作《理想国》可是说是一部“哲学大全”,他通过建构一个理想的国度,表达他对哲学、美学、政治、伦理、教育乃至妇女、婚姻、优生等诸多方面问题的态度。
柏拉图_理想国_的幸福思想探析
幸福是人们心灵处于和谐状态时的一种积极感 受 (陈湘舸、 王艺, 2007)。 个人心灵的和谐正是 《理想国》 对幸福的重点描述之所在。 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将人的心灵分为欲望、 激情和理智三 部分。 欲望用以感觉, 理智用以思考推理, 激情有 时作为欲望之外的一种东西与欲望发生冲突而成为 理智的盟友, “正义” 就是理智对欲望和激情的良 好控制, 如其书中所说的, “人的灵魂里面有一个 较好的部分和较坏的部分, 而所谓 ‘自己的主人’ 就 是 说 较 坏 的 部 分 受 较 好 的 部 分 控 制 ” 。 [2]150对 于 “正义” 的定义, 亚当·斯密结合 《理想国》 考查了 希腊语中表示正义的这个词的不同含义。 它的一种 意义是, 当我们没有给予旁人任何实际伤害, 不直 接伤害他的人身、 财产或名誉时, 可以说对他采取 的态度是正义的; 第二种意义是同一些人所说的广
陈湘舸, 陈文蓁
(浙江大学 马克思主义研究院, 浙江 杭州 310028)
摘 要: 柏拉图在 《理想国》 中对什么是幸福、 幸福的本质与原则, 以及如何获得幸福等问题进行了阐述,
较系统地创立了幸福学说和幸福理论。 深入探讨幸福观念的基本内涵、 内在精神和实现路径, 并结合实际分析
柏拉图的幸福思想对我们当今社会所具有的重大理论和实际意义。
而使认识受到了局限, “和痛苦对比的快乐, 以及 和快乐对比的痛苦都是平静, 不是真实的快乐和痛 苦, 而只是似乎快乐或痛苦。 这些快乐的影像和真 正的快乐毫无关系, 都只是一种欺骗”。 在现实生 活中, 当人们遭遇到痛苦时, 他们就会认为痛苦是 真实的, 如果从痛苦转变到中间状态就能带来满足 和快乐。 事实上, 因为没有经验过或认识到真正的 快乐, 所以错误地对比了痛苦和无痛苦, 在生活中 将中间状态作为目标, 在比较中由于没有一个真实 和永恒的价值标准而处于不幸福的状态。
浅论柏拉图的幸福观
浅论柏拉图的幸福观
仲晴晴
【期刊名称】《安康学院学报》
【年(卷),期】2005(017)003
【摘要】柏拉图建构理想国,从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采用"以大观小"的方式对人性、对个体幸福的终极关怀.柏拉图认为幸福的人是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能自制的人,而这种人实际上就是理想国中的哲学王.柏拉图对幸福的界定,可以归结为灵魂的一
种和谐状态.
【总页数】4页(P1-3,10)
【作者】仲晴晴
【作者单位】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陕西西安 710062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B82
【相关文献】
1.柏拉图的幸福观对构建和谐社会的启示 [J], 王洪光;李尊娟
2.柏拉图的幸福观及其现代启示——对《理想国》的解读 [J], 张莉;
3.美德足以成就幸福吗?——柏拉图《法律》中的幸福观探微 [J], 张波波
4.柏拉图《理想国》中幸福观论述 [J], 刘扬
5.柏拉图幸福观浅析 [J], 董晨阳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柏拉图故事启示:什么是幸福
柏拉图有一天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爱情苏格拉底叫他到麦田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摘一棵最大最好的麦穗,但只可以摘一次。
柏拉图觉得很容易,充满信心地出去,谁知过了半天他仍没有回去。
最后,他垂头丧气出现在老师跟前诉说空手而回的原因:“很难得看见一株看似不错的,却不知是不是最好,不得已,因为只可以摘一次,只好放弃,再看看有没有更好的,到发现已经走到尽头时,才发觉手上一棵麦穗也没有。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爱情。
"(爱情是一种理想,很难达到,也很容易错过。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婚姻苏格拉底叫他到杉树林走一次,要不回头地走,在途中要取一棵最好的杉树,但只可以取一次,柏拉图有了上回的教训,充满信心地出去,半天之后,他一身疲惫地拖了一棵看起来直挺、翠绿,却有点稀疏的杉树。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树材吗?”柏拉图回答老师:“因为只可以取一棵,好不容易看见一棵看似不错的又发现时间、体力已经快不够用了,也不管是不是最好的,所以就拿回来了。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婚姻。
"(婚姻是一种理智,是分析、判断、综合平衡的结果。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外遇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又充满信心地出去,两个小时之后,他精神抖擞地带回了一支颜色艳丽但稍稍焉掉的花。
苏格拉底问他:“这就是最好的花吗?”柏拉图回答老师:“我找了两小时,发觉这是最盛开最美丽的花,但我采下带回来的路上,它就逐渐枯萎下来。
”这时,苏格拉底告诉他:“那就是外遇。
"(外遇是一种诱惑,亮丽惹人,但稍纵即逝。
)柏拉图有一天又问老师苏格拉底:什么是生活苏格拉底还是叫他到树林走一次,可以来回走,在途中要取一支最好看的花,柏拉图有了以前的教训,又充满信心地出去,过了三天三夜,他也没有回来。
苏格拉底只好走进树林里去找他,最后发现柏拉图已在树林里安营扎寨。
柏拉图把幸福建立在自身基础上,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听凭命运摆布
柏拉图把幸福建立在自身基础上,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听凭命运摆布柏拉图当灵魂自我反省的时候,它穿越多样性而进入纯粹、永久、不朽、不变的领域,这些事物与灵魂的本性是相近的,灵魂一旦获得了独立,摆脱了障碍,它就不再迷路。
柏拉图(公元前427年-公元前347年)生于雅典贵族家庭,早年受过良好的教育,他十分喜爱文学,写过诗歌和悲剧。
在20岁的时候他成为苏格拉底的弟子,由于受老师的影响,他开始倾心研究哲学。
而他的学生是大名鼎鼎的哲学家亚里士多德。
师徒三人也被公认为是全部西方哲学乃至整个西方文化最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
人,只是被创造出来作为神的玩偶一切有益的、严肃的努力都以神为真正的目标,而人,如我们前面所说的那样,只是被创造出来作为神的玩偶,这实际上对人来说是最好的。
什么样的行为才是神喜欢的,可以用来表明自己对神的追随?这样的行为只有一种,可以用一个古代的原则来概括:有特定尺度的事物“同类相亲”。
因为,没有特定尺度的事物既不能相互亲爱,也不会得到那些有尺度的事物的爱。
在你我看来,“神是万物的尺度”这句话所包含的真理胜过他们所说的“人是万物的尺度”。
朋友间的利益是共同的朋友之间应当与人为善,不应当与人为恶。
朋友间的利益是共同的。
我决不从任何朋友那里随便接受建议,除非经过思考表明它是理性提供的最佳办法。
这并非我的新想法,而是我的一贯做法。
把幸福建立在自身基础上把幸福全部或尽可能建立在自身基础上,而不是依赖他人,或听凭命运摆布的人,是最能应付生活的。
(《美涅克塞努篇》)要是能运用辩证法来严肃地讨论这些话题,那就更高尚了。
辩证法家会寻找一个正确类型的灵魂,把自己建立在知识基础上的话语种到灵魂中,这些话语既能为自己辩护,也能为种植它们的人辩护,它们不是华而不实的,而是可以开花结果的,可以在别的灵魂中生出许多新的话语来,生生不息,直至永远,也能使拥有这些话语的人享受到凡人所能享受的最高幸福。
(《斐德罗篇》)我把自己所有的时间都花在试探和劝导你们上,不论老少,使你们首要的、第一位的关注不是你们的身体或职业,而是你们灵魂的最高幸福。
浅论《理想国》中柏拉图关于正义与幸福关系的论证
1、正义与幸福关系问题的引出1.1问题的提出《理想国》所构想的蓝图是正义的公民在一个正义的城邦中过着幸福的生活,因此,对于正义的探求便是本书的主题。
苏格拉底在与色拉叙马霍斯的辩论中,后者认为“正义是强者的利益”、“正义是他人之善”,这就引出了西方伦理学的核心问题:“如果正义(道德)是他人的利益,那我为什么要正义(道德)?”而柏拉图(苏格拉底)则认为“最善者和最正义者是最幸福的人”。
在《理想国》第一卷的结束部分,苏格拉底总结了他们一直争论的三个问题:什么是正义,它是不是一种德性,正义对于正义的人来说是不是或者带来幸福。
而该书后9卷都是在围绕着这些问题展开讨论。
色拉叙马霍斯的观点是当时影响非常大的智者派的道德观的代表,他们认为所有的知识都是相对的,因而他们否认人们能够发现任何不变的、普遍的道德标准,并且他们的观点难以反驳,误导了当时城邦中的很多人。
面对这种情况,柏拉图借苏格拉底之口,在《理想国》中系统地阐释了自己的道德观。
1.2柏拉图所言的“正义”语言含义的多样性常常使我们的讨论陷入混乱,因此,除非我们不仅知道正义是什么,而且知道什么是对我们而言的善,以及幸福是什么,否则我们很难知道正义对我们而言是善或使我们幸福。
这里首先辨明柏拉图是在何种意义上来说“正义”的。
首先,柏拉图提出了“同构理论”,他认为城邦的正义和个人的正义是同构的,并且为了更为便捷的探讨正义,先从比较大的城邦入手。
一个正义的城邦是由三部分人构成的:管理城邦的统治者,保卫城邦的守卫者和提供基本生活用品的工匠。
根据“同构理论”,柏拉图认为一个人的灵魂具有和城邦一样的复杂性,也是有三部分构成的:相当于工匠的欲望,相当于守卫者的激情和相当于统治者的理性。
其次,柏拉图又提出“功能理论”,柏拉图认为,每个事物都有一种功能,这种功能只有该事物才能做好或做得最好,一种事物的美德就是它能将自身的功能发挥得好。
因此灵魂也有自己的功能,正义就是灵魂能够将自己功能发挥得好的美德。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柏拉图的幸福观(四)作业
单选题(60分)
1、艺术家往往不被什么接受?(6.00分)
∙A.国家领导阶级
∙B.社会平民
∙C.同行
∙D.社会主流观念
2、下列关于对话法说法不正确的是?(6.00分)
∙A.对话法也被称为“精神助产术”
∙B.它最早由苏格拉底提出
∙C.它直接地教授学生知识
∙D.柏拉图推崇对话法
3、下列对柏拉图学院的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它是由柏拉图创办的。
∙B.它是欧洲历史上第一所大学。
∙C.它以修辞学为最重要的研究对象。
∙D.它推崇原创性的研究。
4、西欧历史上第一所大学是谁建立的?(6.00分)
∙A.苏格拉底
∙B.萨特
∙C.柏拉图
∙D.边沁
5、下列对艺术及艺术家的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艺术在反映着一种善。
∙B.艺术家往往得不到社会的认可。
∙C.艺术家的生存是痛苦的。
∙D.艺术超越了道德。
6、“美的理念是永恒的”这一说法是由谁提出的?(6.00分)
∙A.苏格拉底
∙B.柏拉图
∙C.黑格尔
∙D.康德
7、以下关于洞穴理论说法正确的是?(6.00分)
∙A.它以寓言的形式呈现
∙B.它在《理想国》中出现
∙C.它的直接目的是为了揭示受过教育的人与没受过教育的人的本质不同
∙D.以上说法都正确
8、当一个人有了怎样的观念在心中,看事情就不会那么偏激?(6.00分)
∙A.奉献
∙B.觉悟
∙C.天下
∙D.气节
9、以下说法错误的是?(6.00分)
∙A.心中有天下有民族有国家的人往往很大气
∙B.自己的快乐不应该建立在别人的痛苦之上
∙C.能够得到推广的事情一般属于好的事情
∙D.在公共场所应该以个人利益为重
10、“天下兴亡,匹夫有责”是由谁提出来的?(6.00分)
∙A.岳飞
∙B.林则徐
∙C.顾炎武
∙D.严复
多选题(0分) 多选、少选均不得分判断题(40分)
1、对话的方法最早来源于柏拉图。
(4.00分)
是否
2、大气与否的衡量标准最主要的是关于性格的评价。
(4.00分)
是否
3、当一个人有了天下、国家的观念在心中,那么他看事情就不会那么偏激,就会变得大气。
(4.00分)
是否
4、苏格拉底因不崇拜当时的神被起诉。
(4.00分)
是否
5、在公共场合的行为要符合公共性。
(4.00分)
是否
6、社会的核心价值并不适用与每个人。
(4.00分)
是否
7、我国儒墨道法的体系是交叉的。
(4.00分)
是否
8、柏拉图认为雅典的民主非常好。
(4.00分)
是否
9、柏拉图的家庭是雅典的显贵之一。
(4.00分)
是否
10、西方人信奉人性恶,所以西方的圣人比中国的少。
(4.00分)
是否
简答题(0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