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掺合料质量管理制度范本
![掺合料质量管理制度范本](https://img.taocdn.com/s3/m/de1fbe33f4335a8102d276a20029bd64783e62d4.png)
#### 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确保掺合料的质量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保障工程质量,特制定本制度。
第二条本制度适用于本企业所有掺合料的生产、采购、储存、使用等环节。
第三条掺合料质量管理工作应遵循“预防为主、严格把关、持续改进”的原则。
#### 第二章采购管理第四条采购部门应按照国家和行业的相关标准,选择合格的掺合料供应商。
第五条采购合同中应明确掺合料的质量标准、规格、数量、交货时间等条款。
第六条采购前,应进行市场调研,对比分析供应商的产品质量、价格、信誉等因素。
第七条采购的掺合料必须具备以下条件:1. 有合法的生产许可证和产品合格证;2. 符合国家标准和行业标准;3. 包装完好,标识清晰。
#### 第三章生产管理第八条生产部门应按照生产流程和操作规程进行掺合料的生产。
第九条生产过程中,应严格控制原料质量,确保掺合料的生产质量。
第十条生产过程中应定期对设备进行维护和保养,确保设备正常运行。
第十一条生产完成后,应进行自检,合格后方可入库。
#### 第四章储存管理第十二条掺合料应按照种类、规格、批号等进行分类储存。
第十三条储存场所应保持干燥、通风、防潮、防尘、防污染。
第十四条储存期限应根据掺合料的性质和标准规定执行。
第十五条储存过程中应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 第五章使用管理第十六条使用部门应按照掺合料的性质、用途和配比要求进行使用。
第十七条使用前应进行抽样检验,确认质量合格后方可使用。
第十八条使用过程中应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确保掺合料的使用效果。
第十九条使用过程中发现掺合料质量问题,应立即停止使用,并报告相关部门。
#### 第六章检验管理第二十条建立掺合料检验制度,明确检验项目、检验方法和检验标准。
第二十一条检验人员应具备相应的检验资格,熟悉检验标准和操作规程。
第二十二条检验过程中应严格执行检验流程,确保检验结果的准确性。
第二十三条检验结果不合格的掺合料,应立即隔离处理,不得继续使用。
#### 第七章责任追究第二十四条对掺合料质量管理工作不力,导致质量问题发生的,应追究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a0907717abea998fcc22bcd126fff705cc175cd0.png)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一、前言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是指用于混凝土中提高其流动性和可泵性的掺合料。
浆状掺合料的质量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因此,制定一套合理的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对保证混凝土的质量至关重要。
本文旨在提供一套全面的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以确保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二、检测项目1. 外观检测将待测的浆状掺合料倒入透明的容器中,观察其外观是否均匀,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和异物,如有,则说明存在杂质。
2. 相对密度检测采用密度瓶法或气比重法,测定浆状掺合料的相对密度。
相对密度是指物质在一定温度和压力下的密度与同温度和压力下水的密度之比。
3. 稠度检测采用斯托克斯法或塞德伯格法,测定浆状掺合料的稠度。
稠度是指浆状掺合料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
4. 流动度检测采用扩展漏斗法或圆锥度法,测定浆状掺合料的流动度。
流动度是指混凝土在外力作用下的流动性能。
5. 凝结时间检测采用细度仪法,测定浆状掺合料的凝结时间。
凝结时间是指混凝土开始凝结到达一定强度所需的时间。
6. 水泥净浆比检测采用比重法或化学分析法,测定浆状掺合料的水泥净浆比。
水泥净浆比是指水泥和水的质量比。
7. 硫酸盐含量检测采用重量法或滴定法,测定浆状掺合料中的硫酸盐含量。
硫酸盐含量的高低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8. 氯离子含量检测采用离子色谱法或化学分析法,测定浆状掺合料中的氯离子含量。
氯离子含量的高低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9. 碱含量检测采用酸碱滴定法或化学分析法,测定浆状掺合料中的碱含量。
碱含量的高低会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
三、检测方法1. 外观检测将待测的浆状掺合料倒入透明的容器中,观察其外观是否均匀,颜色是否正常,是否有明显的颗粒状物质和异物。
2. 相对密度检测(1)密度瓶法将干燥的密度瓶加热到约100℃,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一定质量的浆状掺合料,加入至密度瓶,加水至瓶口,轻轻振动,排除气泡。
置于恒温水浴中,测定密度瓶的重量,然后加入水至瓶口,测定密度瓶加水后的重量。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b8ca60e964bcf84b9d57bd2.png)
矿渣粉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 18046-2008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二、取样方法取样按GB 12573规定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
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要量达一倍的试样。
三、试验步骤(一)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A.1 范围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检验方法。
A.2 方法原理A.2.1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活性指数。
A.2.2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A.3 样品A.3.1 对比水泥符合GB 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7d抗压强度35 MPa~45 MPa,28d抗压强度50 MPa~60 MPa,比表面积300m2/kg~400 m2/kg,SO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2O+0.658K20)(质量分数)0.5%~0.9%.A.3.2 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
A.4 试验方法及计算A.4.1 砂浆配比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表A.1所示。
表A.1 胶砂配比A.4.2 砂浆搅拌程序按GB/T 17671进行。
A.4.3 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及计算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7d、28d抗压强度矿渣粉7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箅,计箅结果保留至整数:A 7=R7*100/R07式中:A7——矿渣粉7d活性指数,%;R07——对比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7——试验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矿渣粉28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箅,计箅结果保留至整数:A 28=R28*100/R028式中:A28——矿渣粉28d活性指数,%R28——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28——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A.4.4 矿渣粉的流动度比试验按表A.1胶砂配比和GB/T 2419进行试验。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4e1c340bcd126fff7050bd5.png)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一、适用范围本检测实施细则适用于搅拌站内部试验室检测粉煤灰、矿粉时应执行的检测内容。
本细则具体说明了检测项目、取样方法、使用设备、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等。
二、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三、检测环境1、试验室温度为20 ℃±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粉煤灰矿粉试样、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2、养护箱的温度为20 ℃±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矿粉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 ℃±1 ℃范围内。
四、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1、滴定溶液等标准物质1.1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c (HCL) =0.1 mol / L >1.1.1 将8.5 ml 盐酸加水稀释至1L,摇匀。
1.1.2 称取0.1g 已烘过2-3 h 的碳酸钠,精确到0.0001 g ,置于250 ml锥形瓶中,加100 ml 水使其完全溶解,加入6-7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转变为橙红色。
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煮沸1-2min,冷却至室温,如此时返色,则再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橙红色。
1.1.3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浓度c (HCL) =(碳酸钠质量×1000)/(滴定时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53.0)1.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NaOH) =0.06 mol / L >1.2.1 将24 g 氢氧化钠溶于10L 水中,充分摇匀,贮存于带胶塞的硬质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1.2.2 称取约0.3 g 苯二甲酸氢钾,精确到0.0001 g ,置于400 ml 烧杯中,加入约200 ml 新煮过的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的冷水,搅拌使其溶解,加入6-7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1.2.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溶度计算公式:浓度c (NaOH) =(苯二甲酸氢钾质量×1000)/(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204.2)2、检测设备五、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1、取样方法:粉煤灰以连续供应的200 t 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为一批,不足200 t 的按不超过十天为一批计;矿粉以相同厂家、相同等级年产量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t为一批;10~30万吨,不超过400t为一批;30~60万吨,不超过600t为一批;60万吨以上,不超过1000t为一批。
试验细则
![试验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0d70b121f121dd36a32d82f6.png)
试验监理细则1. 目的和依据为了加强本项目工程质量管理,明确试验检测任务,完善试验检测流程,细化试验检测内容,确保工程质量优良。
依据本项目《施工监理实施办法》、《技术规范》《监理规划》和国家、交通部颁布的相关规范、规程,湖北省交通基本建设工程质量监督局有关文件等相关规定,结合本项目路基工程、桥涵工程,隧道工程施工实际情况,制定本细则。
2. 组织机构及职能本项目驻地办试验室负责对各承包人试验室工作的检查、监督和复核承包人的标准试验并且独立完成监理抽检试验任务,承包人试验室负责完成本施工标段内试验检测工作任务。
3. 材料试验3.1 原材料进场试验1)普通钢筋(1)技术要求带肋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带肋钢筋》(GB1499-1998)的规定,光圆钢筋应符合《钢筋混凝土用热轧光圆钢筋》(GB13013-1991)的规定,盘条应符合《低碳钢热轧圆盘条》(GB/T701-1997)的规定。
钢筋的主要技术要求见表1钢筋的主要力学性能表1(2)取样及试验各合同段在采购前应通知驻地办试验工程师到生产厂家对其生产规模,生产能力,运距,生产许可等进行检查,并在厂家仓库(按同品种、同等级、同一截面尺寸、同炉号为一批)同时截取原材样品4根和焊接样品3根,进行拉伸、冷弯和可焊性试验,检验合格后方可决定采购和配送。
钢筋进场后各合同段应提供厂家的质保资料和自检试验报告,承包人按同牌号、同厂家、同规格、同批号和供应数量组成检验批次,60t以下按一个批次,60t以上按2个或2个以上批次。
每个批次任选2根钢筋,截取原材样品4根,其中2根用于拉伸试验(屈服强度、拉伸强度和延伸率);2根用于冷弯试验;如果有1件样品试验失败或不符合表1要求,另取4个样品再做试验。
如果再有1件样品试验结果仍不符合要求,则该批钢筋判为不合格。
试验方法执行《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228-2002)、《金属材料冷弯试验方法》(GB/T232-1999)、《钢筋焊接接头拉伸试验方法标准》(GB/T2651-2008)。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https://img.taocdn.com/s3/m/5e43bf6b302b3169a45177232f60ddccda38e69b.png)
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混凝土用浆状掺合料检测标准一、前言浆状掺合料是混凝土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材料,它对混凝土的性质和性能具有重要的影响,因此对浆状掺合料的检测标准应该非常严格和全面。
本文将从浆状掺合料的性质、试验方法、检测标准、检测结果等方面进行详细的介绍,以期对混凝土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
二、浆状掺合料的性质1、外观浆状掺合料通常呈现灰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状,细度较高,常见的有硅灰、矿渣粉、粉煤灰等。
2、物理性质浆状掺合料的物理性质包括粉末的比表面积、密度、热稳定性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常规的实验方法来测定。
3、化学性质浆状掺合料的化学性质主要指其化学成分和含量,包括SiO2、Al2O3、Fe2O3、CaO、MgO、SO3等。
4、细度和活性浆状掺合料的细度和活性是其重要的品质指标,细度越高、活性越强,掺入混凝土中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三、试验方法1、外观检测浆状掺合料的外观检测主要是检查其颜色、粒度、杂质等情况,可以通过肉眼观察和手感来判断。
2、物理性质的测定浆状掺合料的物理性质包括比表面积、密度、热稳定性等,这些性质可以通过常规的实验方法来测定。
(1)比表面积的测定比表面积是浆状掺合料的重要品质指标之一,可以通过比表面积仪等设备来测定。
测定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误差。
(2)密度的测定浆状掺合料的密度可以通过密度计等设备来测定,测定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误差。
(3)热稳定性的测定浆状掺合料的热稳定性可以通过加热试验来测定,测定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加热时间,避免误差。
3、化学性质的测定浆状掺合料的化学成分和含量可以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电子探针等设备来测定,测定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误差。
4、细度和活性的测定浆状掺合料的细度和活性可以通过比表面积、水化热等试验来测定,测定时应注意控制温度和湿度,避免误差。
四、检测标准1、外观检测浆状掺合料的外观应呈现灰白色或浅黄色粉末状,粒度应均匀,不得有明显的杂质和异物。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40ff8a37df80d4d8d15abe23482fb4daa58d1db5.png)
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是一种重要的材料,它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成本,提高混凝土的性能。
为了确保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质量稳定,必须对其用量进行检测。
本文将介绍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技术规程。
二、检测原则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用量检测应遵循以下原则:1、检测方法应准确可靠,能够反映矿物掺合料的实际用量;2、检测应均匀抽样,取样应代表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整体情况;3、检测应严格按照国家有关标准执行;4、检测结果应及时准确,能够为混凝土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三、检测设备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设备应包括:1、称重设备:用于测量矿物掺合料的用量;2、取样工具:用于均匀取样;3、实验室设备:用于分析检测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成分。
四、检测方法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的用量检测应采用如下方法:1、取样:在混凝土生产时,应随机取样,避免因人为因素导致样品不具有代表性。
取样时,应从不同位置均匀取样,尽可能减小误差。
2、称重:将取样的矿物掺合料放入称重设备中,记录称重设备的读数。
3、计算:根据称重设备的读数和混凝土总用量,计算出矿物掺合料的用量。
4、分析:将取样的矿物掺合料送至实验室进行分析,分析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能,以确保其质量稳定。
五、检测要求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应符合以下要求:1、检测频率:对于常规混凝土生产,应每天进行一次检测;对于工程质量要求较高的混凝土,应每小时进行一次检测。
2、检测记录:应建立检测记录,记录每次检测的时间、地点、人员、方法和结果等信息。
3、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应及时准确,能够为混凝土生产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持。
如检测结果不符合要求,应及时采取措施,确保混凝土的质量稳定。
六、结论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稳定的重要措施。
本文介绍了混凝土中矿物掺合料用量检测的技术规程,包括检测原则、检测设备、检测方法、检测要求等内容。
通过严格执行本规程,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质量稳定性,降低混凝土生产成本。
掺合料作业指导书
![掺合料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5a005f12a98271fe910ef980.png)
掺合料作业指导书
(一)细度测定方法
1、方法概要
本方法规定了粉煤灰细度试验用负压筛析仪的结构和组成,适用于粉煤灰细度的检验。
利用气流作为筛分的动力和介质,通过旋转的喷嘴喷出的气流作用使筛网里的待测粉状物料呈流态化,并在整个系统负压的作用下,将细颗粒通过筛网抽走,从而达到筛分的目的。
2、应用标准
GB/T1596-2005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
3、仪器设备
3.1负压筛析仪主要由45μm方孔筛、筛座、真空源和收尘器等组成,其中45μm方孔筛内径为Ф150㎜,高为25㎜。
3.2天平:量程不小于50g,最小分度值不大于0.01g。
3.3毛刷
4、试验步骤
4.1将测试用粉煤灰置于温度105℃-110℃烘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
4.2称取试样约10g,准确至0.01g,倒入45μm方孔筛。
混凝土生产企业实验室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粉煤灰检验细则单行本
![混凝土生产企业实验室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粉煤灰检验细则单行本](https://img.taocdn.com/s3/m/ff2aa5e74028915f804dc230.png)
表1 胶砂配比
胶砂种 水泥 类 (g)
粉煤灰 (g)
标准砂 加水量(ml) (g)
对比胶 250
-----
750 按流动度达到
砂
130~140mm
试验胶 175
75
750 调整
砂
2.3.2 拌好的胶砂分两次装入预先放置在跳桌中心用湿布擦过的截锥形圆
模内。第一次先装至模高的2/3,用小刀在相互垂直的两个方向各
w准确至0.01g 。
4.4 含水量计算:
W =〔(C1-C)/C1〕×100%
(计算结果精确至0.1%)
式中 W------含水量(%)
C1-----烘干前试样重量(g)
C-------烘干后试样重量(g)
5、粉煤灰烧失量测定 5.1 技术指标:Ⅰ级≤5.0% Ⅱ级≤8.0% 5.2 试验设备: 5.2.1马弗炉——温度控制在950℃-1000℃。 5.2.2分析天平 ----- 量程200g 精度0.0001g 5.2.3瓷坩锅、干燥器 5.3试验方法: 称取约1g试样(m1)精确至0.0001g,置于已烧为恒重的瓷坩锅内,
L
式中: X——需水量比(%),计算至1% ;
L1——试验胶砂流动度达到130-140mm时的加水量
(ml);
L ——对比胶砂流动度达到130-140mm时的加水量(ml)。
3、粉煤灰安定性试验 3.1粉煤灰雷式法安定性,按国家标准《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 间、安定性试验方法》GB/T1346-2001规定的试验方法进行,并应采用 雷氏法。
4.2.2天平 ----- 量程100 g , 分度值0.01g
4.2.3 浅口容器;干燥器
4.3试验方法:浅口容器在105~110℃烘箱中烘至恒重,再称取50g ,精确
矿物掺合料检验制度
![矿物掺合料检验制度](https://img.taocdn.com/s3/m/7e961de25022aaea998f0f61.png)
矿物掺合料检验制度矿物掺合料应选用品质稳定的产品。
矿物掺合料的品种宜选用粉煤灰或磨细矿渣粉。
6.4.1 粉煤灰需水量比不应大于95%。
其余技术要求应满足《粉煤灰混凝土应用技术规范》的相关规定。
6.4.2粉煤灰和矿粉储存罐要求干燥通风、防潮湿。
粉煤灰和矿粉如有受潮变质或超过出厂期三个月,须经试验室重新鉴定其全面性能指标后,视其结果,才可确定能否使用。
粉煤灰的技术要求序号名称技术要求所用仪器C50及以下混凝土1 细度 (%) ≤1245μm筛、负压筛析仪2氯离子含量(%)不宜大于0.02 委托检验3 需水量比 (%) ≤95水泥胶砂搅拌机、流动度测定仪4 烧失量 (%) ≤3.00.1mg电子分析天平、高温电炉5 含水量 (%) ≤1.0(干排灰)0.01g电子天平、烘箱6 SO3含量 (%) ≤3.0 委托检验7 CaO含量 (%)≤10(对于硫酸盐侵蚀环境)委托检验8游离CaO含量(%)F类粉煤灰≤1.0 委托检验9 碱含量(%) / 委托检验1028d活性指数(%)≥70水泥胶砂搅拌机、恒应力压力机粉煤灰的检验要求序检验项目检验要求号质量证明文件检查抽样试验检验1 细度√每品种、每料源检查供应商提供的质量证明文件。
施工单位全部检查√下列情况之一时检查一次:①任何新选货源②使用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出厂日期达3个月的产品。
√同厂家、同批号、同品种、同出厂日期的产品每120t为一批,不足上述数量也按一批计。
每批抽样检验一次。
2 烧失量√√√3 含水率√√4 需水量比√√√5 SO3含量√√6氧化钙含量√√7 碱含量√√8氯离子含量√√9 活性指数√√√10游离CaO含量√√6.5 减水剂6.5.1 质量指标进场的减水剂质量指标应符合JGB8076-2008《混凝土外加剂》的规定。
6.5.2 检验项目1.外观质量检查:进场的减水剂须有生产厂的质量证明书,并经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检验合格。
每批减水剂须核对检查生产厂名、牌号、品种、包装、出厂日期、数量、质量证明书及检查是否变质受潮等。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20718ef0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7.png)
水泥检测实施细则水泥是建筑材料中的一种常用材料,质量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建筑的稳定性和耐久性。
因此,水泥检测对于确保建筑质量非常重要。
下面是水泥检测实施细则的详细介绍。
一、检测目的及范围1.水泥质量指标的检测,如强度、凝结时间等。
2.水泥外观质量的检测,如颗粒形状、颜色等。
3.水泥中掺合料的检测,如矿渣粉、石灰石粉等。
4.水泥中掺加剂的检测,如缓凝剂、减水剂等。
6.其他水泥相关质量的检测。
二、检测方法和标准1.水泥强度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标准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如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
2.水泥凝结时间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化学分析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3.水泥外观质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物理及机械性能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4.水泥中掺合料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掺合料及混合料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5.水泥中掺加剂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掺加剂试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6.水泥包装质量的检测方法采用国家标准《水泥包装检验方法》中的相关方法。
三、检测要求和标准1.水泥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根据建筑设计要求,检测水泥的抗压强度、抗拉强度等参数,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范围内。
2.水泥凝结时间符合标准要求。
根据建筑施工需要,检测水泥的凝结时间,确保其在正常施工时间范围内。
3.水泥外观质量良好。
检测水泥的颗粒形状、颜色等外观质量指标,确保无明显的颗粒破碎、明显的颜色变化等不良现象。
4.水泥中掺合料符合要求。
检测水泥中的掺合料类型和掺合比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5.水泥中掺加剂符合要求。
检测水泥中的掺加剂的种类和掺加比例,确保其符合设计要求。
四、检测频率和方法1.水泥质量指标的检测应按照每批次一次的原则进行。
2.水泥外观质量的检测应按照每批次一次的原则进行。
3.水泥中掺合料和掺加剂的检测应按照每批次一次的原则进行。
4.水泥包装质量的检测应按照每批次一次的原则进行。
5.其他水泥相关质量的检测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课件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62f007f9f46527d3240ce0ad.png)
矿渣粉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二、取样方法取样按GB12573规定进行,取样应有代表性,可连续取样,也可以在20个以上部位取等量样品,总量至少20kg。
试样应混合均匀,按四分法缩取出比试验所需要量达一倍的试样。
三、试验步骤(一)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测定A.1范围规定了粒化高炉矿渣粉活性指数及流动度比的检验方法。
A.2方法原理A.2.1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抗压强度,采用两种样品同龄期的抗压强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活性指数。
A.2.2测定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两者流动度之比评价矿渣粉流动度比。
A.3样品A.3.1对比水泥符合GB175规定的强度等级为42.5的硅酸盐水泥或普通硅酸盐水泥,且7d抗压强度35MPa~45MPa,28d抗压强度50MPa~60MPa,比表面积300m2/kg~400m2/kg,SO3含量(质量分数)2.3%~2.8%,碱含量(Na2O+0.658K20)(质量分数)0.5%~0.9%.A.3.2试验样品由对比水泥和矿渣粉按质量比1:1组成。
A.4试验方法及计算A.4.1砂浆配比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配比如表A.1所示。
表A.1胶砂配比A.4.2砂浆搅拌程序按GB/T17671进行。
A.4.3矿渣粉活性指数试验及计算分别测定对比胶砂和试验胶砂的7d、28d抗压强度矿渣粉7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箅,计箅结果保留至整数:A7=R7*100/R07式中:A7——矿渣粉7d活性指数,%;R07——对比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7——试验胶砂7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
矿渣粉28d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箅,计箅结果保留至整数:A28=R28*100/R028式中:A28——矿渣粉28d活性指数,%R28——对比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R28——试验胶砂28d抗压强度,单位为兆帕(MPa)A.4.4矿渣粉的流动度比试验按表A.1胶砂配比和GB/T2419进行试验。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c8b8a4a268dc5022aaea998fcc22bcd126ff4205.png)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适⽤范围本检测实施细则适⽤于搅拌站内部试验室检测粉煤灰、矿粉时应执⾏的检测内容。
本细则具体说明了检测项⽬、取样⽅法、使⽤设备、检测⽅法及结果判断等。
⼆、检测项⽬及技术标准三、检测环境1、试验室温度为20 ℃±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粉煤灰矿粉试样、拌和⽔、仪器和⽤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致;2、养护箱的温度为20 ℃±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3、矿粉试体养护池⽔温度应在20 ℃±1 ℃范围内。
四、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1、滴定溶液等标准物质1.1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c (HCL) =0.1 mol / L >1.1.1 将8.5 ml 盐酸加⽔稀释⾄1L,摇匀。
1.1.2 称取0.1g 已烘过2-3 h 的碳酸钠,精确到0.0001 g ,置于250 ml 锥形瓶中,加100 ml ⽔使其完全溶解,加⼊6-7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剂溶液,⽤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溶液颜⾊转变为橙红⾊。
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煮沸1-2min,冷却⾄室温,如此时返⾊,则再⽤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出现稳定的橙红⾊。
1.1.3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浓度c (HCL) =(碳酸钠质量×1000)/(滴定时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53.0)1.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NaOH) =0.06 mol / L >1.2.1 将24 g 氢氧化钠溶于10L ⽔中,充分摇匀,贮存于带胶塞的硬质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1.2.2 称取约0.3 g 苯⼆甲酸氢钾,精确到0.0001 g ,置于400 ml 烧杯中,加⼊约200 ml 新煮过的已⽤氢氧化钠溶液中和⾄酚酞呈微红⾊的冷⽔,搅拌使其溶解,加⼊6-7滴酚酞指⽰剂溶液,⽤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微红⾊。
1.2.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溶度计算公式:浓度c (NaOH) =(苯⼆甲酸氢钾质量×1000)/(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204.2)2、检测设备五、取样⽅法及试样数量1、取样⽅法:粉煤灰以连续供应的200 t 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为⼀批,不⾜200 t 的按不超过⼗天为⼀批计;矿粉以相同⼚家、相同等级年产量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t为⼀批;10~30万吨,不超过400t为⼀批;30~60万吨,不超过600t为⼀批;60万吨以上,不超过1000t为⼀批。
混凝土中废弃物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废弃物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df09e004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801f064.png)
混凝土中废弃物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中废弃物掺合料的使用越来越受到重视,但同时也带来了检测难题。
本文旨在提供一份全面详细的混凝土中废弃物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以便于工程师或检测人员进行检测。
二、检测对象混凝土中废弃物掺合料,包括但不限于粉煤灰、矿渣粉、石灰石粉、红砂岩粉等。
三、检测方法1. 检测前准备(1)检测器具:电子天平、研钵、研杵、烘箱、筛子、密度瓶、比重瓶、荧光光度计、显微镜等。
(2)样品取自混凝土中的废弃物掺合料,样品数量应充足,以确保检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样品的制备:将样品研磨成粉末,通过筛子筛出符合规定粒度的样品,将筛选后的样品进行烘干。
2. 粉末颗粒分析(1)颗粒形态:通过显微镜观察颗粒形态,判断颗粒形态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2)粒度分析:采用筛分法或激光粒度分析仪进行粒度分析,获取粒度分布曲线。
(3)比表面积:采用比表面积测试仪或比表面积计算公式计算出样品的比表面积。
3. 化学成分分析(1)灰分含量:将样品置于烘箱中,烘干至恒重,称取样品重量,然后将样品放入燃烧器中进行灰化,称取残余物的重量,计算出样品的灰分含量。
(2)氧化铝含量:采用荧光光度计或化学分析方法进行测定。
(3)硅酸盐含量:采用化学分析法或X射线荧光光谱分析仪进行测定。
(4)钙含量:采用化学分析法或电子分析法进行测定。
4. 特殊性能检测(1)密度:采用密度瓶或比重瓶进行测定。
(2)水泥活性:采用水泥活性测试仪或电子测定仪进行测定。
(3)水分含量:采用干燥法或卤素测定仪进行测定。
(4)pH值:采用pH计进行测定。
(5)含氯量:采用电子测定仪或气相色谱进行测定。
四、检测结果分析根据检测结果,对混凝土中废弃物掺合料的质量进行评估,判断是否符合规定要求。
如发现不合格的样品,应及时进行处理,以保证混凝土的工程质量。
五、结论本文提供了一份全面详细的混凝土中废弃物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希望对工程师或检测人员进行检测有所帮助。
掺合料氧化镁检测细则
![掺合料氧化镁检测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7b27b878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8.png)
掺合料氧化镁检测细则掺合料氧化镁含量检测细则1、目的为对掺合料中氧化镁含量进行检验,特制定本标准2、适用范围适用于掺合料中氧化镁含量检验。
3、检验检测依据《水泥化学分析方法》GB∕T 176-20084、评定标准GBT 51003-2014 矿物掺合料应用技术规范5、溶液及仪器设备(1)氯化锶溶液(锶50g/L),将152.2g氯化锶溶解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L,必要时过滤后使用(2)氢氧化钠(NaOH)(3)高温炉,隔焰加热炉,在炉膛外围进行电阻加热。
应使用温度控制器准确控制炉温,可控制温度(700±25)℃、(800±25)℃、(950±25)℃(4)原子吸收光谱仪,带有镁、钾、钠、铁、锰元素空心阴极灯(5)酒石酸钾钠溶液(100g/L),将10g酒石酸钾钠溶于水中,加水稀释至100mL(6)pH10的缓冲溶液,将67.5g氯化铵溶于水中,加入570ml 氨水加水稀释至1L(7)酸性铬蓝K-酚酞绿B混合指示剂(简称KB混合指示剂),称取1.000g酸性铬蓝K、2.500g 酚酞绿B与50g已在105度到110度烘干的硝酸钾,混合研磨,保存在磨口瓶中。
(滴定终点颜色不正确时,可以调节酸性铬蓝K与酚酞绿B的配制比列,并通过国家标准样品进行对比确认)(8)EDTA标准滴定溶液(9)盐酸羟胺(NH2OH.HCl)6 氧化镁的测定—原子吸收光谱法(基准法)6.1 原理以氢氟酸—高氯酸分解氢氧化钠熔融—盐酸分解试样的方法制备溶液,分取一定量的溶液,用锶盐消除硅、铝、钛等对镁的干扰,在空气乙炔火焰中,于波长285.2nm处测定溶液的吸光度。
6.2溶液制备6.2.1 氢氟酸—高氯酸分解试样制备称取约0.1g试样(m19),精确至0.0001g,至于铂坩埚中,加入0.5ml—1ml水湿润,加入5ml —7ml氢氟酸和0.5ml高氯酸,放入通风橱内低温电热板上加热,近干时摇动坩埚以防溅失。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实施细则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16be20b0f524ccbff12184b9.png)
混凝土泵送剂检验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JC473-2001 《混凝土泵送剂》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二、适用范围:适用于水泥混凝土中掺用的固体或液体泵送剂三、材料要求:1、水泥:基准水泥2、砂:符合GB/T14684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4~2.8的Ⅱ区中砂,含水率小于2%。
3、石子:符合GB/T14685要求粒径为5~20mm(圆孔筛)的碎石,采用二级配,其中5~10mm占40%,10~20mm占60%。
4、水:符合JGJ63要求。
四、取样规定:年产量不小于500t的,每50t为一批号;年产量500t以下的,每30t为一批号;不足50t或30t的也按一个批量计,同一批号的产品必须混合均匀。
每一批号取样量不少于0.2t水泥所需用的外加剂。
五、试验项目:(一)、坍落度增加值:以水灰比相同时受检混凝土与基准混凝土坍落度之差表示,精确至1 mm。
坍落度的试验方法详见《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实施细则》。
(二)、泌水率比:1、测定和计算方法:用湿布润湿容积为5L的带盖筒(内径为185mm,高为200mm),将混凝土拌和物一次装入,在振动台上振动20s,控制试样表面比筒口边低约20mm,然后用抹刀轻轻抹平,加盖以防水分蒸发。
自抹面开始计算时间,在前60min,每隔10 min用吸液管吸出泌水一次,以后每隔20 min吸水一次,直至连续三次无泌水为止;每次吸水前5 min,将筒底一侧垫高约20 mm,使筒倾斜,以便吸水,吸水后,将筒轻轻放平盖好。
将每次吸出的水都注入带塞的量筒,最后计算出总的泌水量,准确至1 g,并按下式计算泌水率:B=Vw ×G×100/〔W×(G1-G)〕其中B——泌水率,%Vw——泌水总质量,gW——混凝土拌和物的用水量,gG——混凝土拌和物的总质量,gG1——筒及试样质量,gG0——筒质量,g2、评定:试验时,每批混凝土拌和物取一个试样,泌水率取三个试样的算术平均值。
混凝土中水泥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
![混凝土中水泥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796bc9c0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b3.png)
混凝土中水泥掺合料检测技术规程一、前言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一种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耐久性。
水泥掺合料是混凝土中的主要成分之一,其质量的好坏对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方面都有很大的影响。
因此,对水泥掺合料进行检测是保证混凝土质量的重要环节。
二、检测目的水泥掺合料检测的目的是确定水泥掺合料的质量是否符合规定要求,以保证混凝土的强度、耐久性等性能达到设计要求。
三、检测方法水泥掺合料的检测主要采用实验室试验方法,包括物理性能、化学成分和矿物组成等方面的检测。
3.1 物理性能检测3.1.1 粉末性检测将水泥掺合料样品放在试验筛上,采用振动筛分法,测定其通过筛的粉末的质量分数。
具体方法如下:(1)将试验筛放在振动机上,并将样品均匀地覆盖在筛上;(2)启动振动机,使其振动1分钟;(3)取下筛子,将通过筛的样品收集起来,称量其质量;(4)计算通过筛的样品的质量分数。
3.1.2 比表面积检测比表面积是反映水泥掺合料粉末细度的指标之一。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比较法、气相吸附法、水蒸气吸附法等。
其中,气相吸附法是目前应用最广的方法。
(1)将水泥掺合料样品放入比表面积仪中;(2)通过调节仪器的电流、电压等参数,使其在恒定的温度、湿度下进行测试,记录测试数据;(3)利用比表面积仪的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算出比表面积。
3.2 化学成分检测水泥掺合料的化学成分检测包括氧化物含量、硅酸盐含量、铝酸盐含量、铁酸盐含量等。
3.2.1 氧化物含量检测(1)将水泥掺合料样品加入熔剂中,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2)在加热的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的氧化物转化为氧化物离子;(3)将样品冷却,并加入盐酸进行溶解;(4)通过滴定法测定溶液中氧化物离子的含量,计算出水泥掺合料中氧化物的含量。
3.2.2 硅酸盐含量检测(1)将水泥掺合料样品加入熔剂中,将其加热到一定温度;(2)在加热的过程中,通过化学反应将样品中的硅酸盐转化为硅酸盐离子;(3)将样品冷却,并加入盐酸进行溶解;(4)通过滴定法测定溶液中硅酸盐离子的含量,计算出水泥掺合料中硅酸盐的含量。
掺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
![掺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https://img.taocdn.com/s3/m/49714765f524ccbff0218429.png)
掺合料试验作业指导书1、目的为了有效地进行粉煤灰、矿渣微粉的物理性能检验工作,统一检验方法,确保可操作性和检验数据的准确性、可靠性。
2、适用范围适用于本实验室拌制混凝土和砂浆时作为掺合料的粉煤灰和矿渣微粉物理性能的测定。
3、检验依据(1)GB/T1596—2005 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粉煤灰(2)GB/T 176—1996 水泥化学分析方法(3)GB/T18046-2008《用于水泥和混凝土中的粒化高炉矿渣粉》(4)GB176-96《水泥化学分析方法》(5)GB/T1346-2001《水泥标准稠度用水量、凝结时间、安定性检验方法》(6)GB/T2419-2005《水泥胶砂流动度测定方法》(7)GB/T17671-1999《水泥胶砂强度检验方法》(ISO法)4、试验条件试验室温度应控制在20℃±2℃之间,相对湿度不低于50%。
养护箱温度应控制在20℃±1℃之间,相对湿度不低于90%。
养护水温度应控制在20℃±1℃之间。
每天必须做好温度记录。
5、检测频率、取样方法及检验项目(1)检验频率:进厂的每车粉煤灰、矿粉均须由试验人员取样检测。
(2)取样方法:按GB12573进行。
取样应有代表性,样品总量至少3Kg。
(3)检验项目:每次检测至少应进行细度、比表面积、需水量比、活性、烧失量检验。
每季度应测定SO3一次。
如对其它指标合格性有怀疑时,应予检验。
对颜色有异、未使用过的粉煤灰、矿粉,除以上指标外,还应做粉煤灰、矿粉、水泥、减水剂之间的适应性试验。
6、粉煤灰检验操作方法与步骤6.1粉煤灰含水量的测定:(1)需用仪器:天平(分度值不大于0.05g),电热干燥箱,干燥器。
(2)试验步骤:①称取粉煤灰试样50g(W1,准确至0.01g),倒入蒸发皿中。
②将烘干箱温度调整并控制在105℃~110℃。
③将试样放入烘干箱内烘至恒重,取出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W 2,准确至0.01g )。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实施细则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e635631c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3c.png)
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实施细则混凝土外加剂检测实施细则1采用标准GB8076-1977 混凝土外加剂GB/T8077-2000混凝土外加剂匀质性试验方法2适用范围适用于普通混凝土减水剂、缓凝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缓凝剂和引气剂共9种混凝土外加剂。
3技术要求掺外加剂混凝土性能指标应符合GB8076-1977《混凝土外加剂》表1的要求。
4、试验方法4.1 材料4.1.1水泥采用GB8076-1977 《混凝土外加剂》附录A规定的水泥。
在因故得不到基准水泥时,允许采用C3A含量6%~8%,总碱量(Na2O+0.658K2O)不大于1%的熟料和二水石膏、矿渣共同磨制的标号大于(含)42.5号普通硅酸盐水泥。
但总裁仍需用基准水泥。
4.1.2 砂符合GB/T14685要求的细度模数为2.6~2.9的中砂。
4.1.3 石子符合GB/T14685粒径为5mm~20mm(圆孔筛),采用二级配,其中5mm~10mm占40%,10mm~20mm占60%。
如有争议,以卵石试验结果为准。
4.1.4 水符合JGJ63要求。
4.1.5 外加剂需要检测的外加剂。
4.2 配合比基准混凝土配合比按JGJ55进行设计,掺非引气型外加剂混凝土和基准混凝土的水泥、砂、石的比例不变。
配合比设计应符合以下规定:(1)水泥用量:采用卵石时,(310土5)kg/m3;采用碎石时,(330土5)kg/m3。
(2)砂率:基准混凝土和掺外加剂混凝土的砂率均为36%~40%,但掺引气减水剂和引气剂的混凝土砂率应比基准混凝土低1%~3%。
(3)外加剂掺量:按科研单位或生产厂推荐的掺量。
(4)用水量:应使混凝土坍落度达(80土10)mm。
4.3 混凝土搅拌采用60L自落式混凝土搅拌机,全部材料及外加剂一次投入,拌合量应不少于15L,不大于45L,搅拌3min,出料后在铁板上用人工翻拌2~3次再进行试验。
4.4 试件制作及试验所需试件数量4.4.1 试件制作,混凝土试件制作及养护按GBJ80进行,但混凝土预养温度为(20土3)°C。
混凝土检测实施细则
![混凝土检测实施细则](https://img.taocdn.com/s3/m/812ff71d58fb770bf78a559f.png)
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实施细则一、依据标准:JGJ55—2011 《普通混凝土配合比设计规程》GB/T50080—2002 《普通混凝土拌合物性能试验方法标准》GB/T50081—2002 《普通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方法标准》二、仪器设备:1、混凝土单卧轴强制式搅拌机2、混凝土振动台3、恒温恒湿全自动设备4、坍落度筒5、压力试验机6、天平7、容量筒三、适用范围:适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以及一般构筑物中的普通混凝土的配合比设计。
四、设计原则:满足结构设计所规定的标号,并符合施工上对和易性的要求,在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的前提下,减少水泥用量,以取得良好的技术经济效果。
五、设计所需的基本资料:1、 砼设计强度等级(包括特殊要求)2、 工程特征(工程所处环境、结构断面、钢筋最小净距等)3、 水泥品种及强度等级4、 砂、石的基本情况5、 施工方法及施工要求等六、材料选择:水泥强度等级和品种的选择:A、水泥强度等级的选用,不仅要能使所配的混凝土强度达到要求,而且和易性和耐久性也必须满足施工和规范要求。
如果用低强度等级水泥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由于水泥用量大,该混凝土的成本相对比较高,不能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且水泥用量大的混凝土其砂浆体积也大,会造成混凝土收缩性大,耐久性差;如果用高强度等级水泥配制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从强度考虑,用少量水泥高能满足混凝土强度要求,但由于水泥用量少,浆体在混凝土中所占的比例较小,混凝土的和易性和密实度较差,从而导致混凝土耐久性不能满足规定要求,为了满足要求,必须增加水泥用量,造成水泥有浪费,也不能达到经济合理的要求。
所以必须选择适宜强度等级的水泥配制。
七、设计方法与步骤:首先按照原始资料进行初步计算,得出“理论配合比”;经试验室试拌调整,提出一个满足施工和易性要求的“基准配合比”;然后根据基准配合比进行表观密度和强度的调整,确定出满足设计和施工要求的“试验室配合比”;最后根据现场砂石实际含水率,将试验室配合比换算成“施工配合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掺合料检测实施细则
一、适用范围
本检测实施细则适用于搅拌站内部试验室检测粉煤灰、矿粉时应执行的检测内容。
本细则具体说明了检测项目、取样方法、使用设备、检测方法及结果判断等。
二、检测项目及技术标准
三、检测环境
1、试验室温度为20 ℃±2 ℃相对湿度应不低于50 %;粉煤灰矿粉试样、
拌和水、仪器和用具的温度应与试验室一致;
2、养护箱的温度为20 ℃±1 ℃,相对湿度不低于90 %;
3、矿粉试体养护池水温度应在20 ℃±1 ℃范围内。
四、检测设备与标准物质
1、滴定溶液等标准物质
1.1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 c (HCL) =0.1 mol / L >
1.1.1 将8.5 ml 盐酸加水稀释至1L,摇匀。
1.1.2 称取0.1g 已烘过2-3 h 的碳酸钠,精确到0.0001 g ,置于250 ml 锥
形瓶中,加100 ml 水使其完全溶解,加入6-7滴甲基红-溴甲酚绿混合指示剂溶液,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转变为橙红色。
将锥形瓶中溶液加热煮沸1-2min,冷却至室温,如此时返色,则再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出现稳定的橙红色。
1.1.3 盐酸标准滴定溶液的浓度计算公式:
浓度c (HCL) =(碳酸钠质量×1000)/(滴定时消耗盐酸滴定液的体积×53.0)1.2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 c (NaOH) =0.06 mol / L >
1.2.1 将24 g 氢氧化钠溶于10L 水中,充分摇匀,贮存于带胶塞的硬质玻璃瓶或塑料瓶中。
1.2.2 称取约0.3 g 苯二甲酸氢钾,精确到0.0001 g ,置于400 ml 烧杯中,加入约200 ml 新煮过的已用氢氧化钠溶液中和至酚酞呈微红色的冷水,搅拌使其溶解,加入6-7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微红色。
1.2.3 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的溶度计算公式:
浓度c (NaOH) =(苯二甲酸氢钾质量×1000)/(滴定时消耗氢氧化钠滴定液的体积×204.2)
2、检测设备
五、取样方法及试样数量
1、取样方法:粉煤灰以连续供应的200 t 相同等级、相同种类的为一批,不
足200 t 的按不超过十天为一批计;矿粉以相同厂家、相同等级年产量10万吨以下,不超过200t为一批;10~30万吨,不超过400t为一批;30~60万吨,不超过600t为一批;60万吨以上,不超过1000t为一批。
2、试样数量
六、检测方法
6.1细度试验
6.1.1采用负压筛法。
筛吸试验前,应把负压筛放在筛座上,盖上筛盖,接通
电源,检查控制系统。
调节负压大于2000Pa。
6.1.2称取试样25g,精度0.1g,倒入45µm方孔筛筛网上,将筛子置于气流筛
筛座上,盖上有机玻璃盖子;
6.1.3筛析时间为3min;观察负压表,负压大于2000Pa时表示工作正常,若
负压小于2000Pa,则应停机,清理吸尘器的积灰后再进行筛析。
6.1.4在筛析过程中,发现有细灰吸附在筛盖上,可轻轻敲打筛盖,使吸附
在筛盖的灰落下。
3min后气流筛自动停止工作,停机后将筛网内的筛余物收集并称重,准确至
0.1g。
6.2 含水率
称取粉煤灰试样50g,准确至0.01 g ,倒入器皿中。
放入烘箱内烘至恒重,取出后放在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后称量,准确至0.01 g 。
6.3 烧失量
6.3.1 称取1 g 试样,精确到0.0001 g ,置于已灼烧恒量的瓷坩埚内,将盖
斜置于坩埚上,
6.3.2 放入马弗炉中从低温逐渐升高温度,在950-1000℃下灼烧15-20 min 。
取出坩埚置于干燥器中冷却至室温,称量。
反复称量,直至恒温。
6.4 需水量比
6.4.1 称取试样粉煤灰90g、硅酸盐水泥210g、标准砂750g,另外称取对比
样品硅酸盐水泥300g、标准砂750g。
将称取的2份样品加入适当用水量,分别进行拌合。
拌合的同时,将跳桌台面、试模内壁等用具用湿布擦拭。
6.4.2将拌合好的胶砂分两次装入预先放置在跳桌中心的截锥形圆模内。
第一
次先装至模高的2/3,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插捣15次;第二次装至高出圆模约20mm,再插捣10次,每次插捣至下层表面,然后将多余胶砂刮去抹平,并清除落在跳桌上的砂浆。
6.4.3 将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约每秒1次在30±1 s 内完
成30次跳动,跳动完毕,然后用卡尺量测胶砂底部扩散直径,以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平均值为测定值。
如测定值在125~135mm范围内,则所加入的用水量,即为胶砂用水量。
测定结果如不符合规定的胶砂流动度,应重新调整用水量,直至胶砂流动度符合要求为止。
6.4.4 从胶砂拌和开始到测量扩散直径结束,应在5min 内完成。
6.5 SO3含量(离子交换法)
6.5.1称取约0.2 g 粉煤灰试样,精确到0.0001 g ,置于已盛有5g树脂、一
根搅拌子及10ml 热水的150mL烧杯中,摇动烧杯使其分散,向烧杯中加入40Ml 沸水,置于磁力搅拌器上。
加热搅拌10min ,以快速滤纸过滤,并用热水洗涤烧杯与滤纸上的树脂4-5次。
滤液及洗液收集到另一装有2 g 树脂及一根搅拌子的150mL烧杯中,再置于磁力搅拌器上搅拌3 min,用快速滤纸过滤,用热水冲洗烧杯与滤纸上的树脂5-6次,滤液及洗液收集到300mL 烧杯中。
6.5.2 向溶液中加入5-6滴酚酞指示剂溶液,用氢氧化钠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
为红色。
保存用过的树脂已备再生。
6.6游离CaO(乙二醇法)
6.6.1 称取约1 g 试样,精确至0.0001 g ,置于干燥的内装有一根搅拌子的
200ml 锥形瓶中,加40ml 乙二醇,盖紧锥形瓶,用力摇荡,在65-70℃水浴上加热30 min ,每隔5min 摇荡一次。
6.6.2 用安有合适孔隙干滤纸的烧结玻璃过滤漏斗抽气过滤。
用无水乙醇或
热的乙二醇仔细洗涤锥形瓶和沉淀共三次,每次用量10 ml , 卸下滤液瓶,用盐酸标准滴定溶液滴定至溶液颜色由褐色变为橙色。
6.7安定性
6.7.1 用水泥粉煤灰制成标准净浆。
6.7.2将预先准备好的雷氏夹放在已稍擦油的玻璃板上,并立即将已制好的标
准稠度净浆一次装满雷氏夹,装浆时一只手轻轻扶持雷氏夹,另一只手用宽约10mm的小刀插捣数次,然后抹平,盖上稍涂油的玻璃板,接着立即将试样移至湿气养护箱内养护24h±2h。
6.7.3调整好沸煮箱内的水位,使能保证在整个沸煮过程中都超过试样,不需
中途添补试验用水,同时又能保证在30min±5min内升至沸腾;
6.7.4脱去玻璃板取下试件,先测量雷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精确到0.5mm,
接着将试件放入沸煮箱水中的试件架上,指针朝上,然后在30min±5min内加热至沸并恒沸180min±5min。
沸煮后待箱体冷却至室温,取出试件测量雷式夹指针尖端间的距离。
6.8流动度比
6.8.1 分别测定矿粉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流动度。
6.8.2 对比砂浆水泥用量为450g ,标准砂1350 g ,水225 ml ;试验砂浆中
水泥用量为225 g ,矿粉为225 g ,其余相同。
6.8.3 上述材料制备胶砂的同时,将跳桌台面、试模内壁等用具用湿布擦拭。
6.8.4将拌合好的胶砂分两次装入预先放置在跳桌中心的截锥形圆模内。
第一
次先装至模高的2/3,用小刀在相互垂直两个方向各划5次,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插捣15次;插捣至胶砂高度的1/2,第二次装至高出圆模约20mm,用小刀划10次再用圆柱捣棒自边缘至中心均匀插捣10次,插捣不超过以不捣实底层表面,然后将多余胶砂刮去抹平,并清除落在跳桌上的砂浆。
6.8.5 将圆模垂直向上轻轻提起,立刻开动跳桌,约每秒1次在30±1 s 内完
成30次跳动,跳动完毕,然后用卡尺量测胶砂底部扩散直径,以相互垂直的两直径平均值为测定值。
6.9活性指数
6.9.1 分别测定矿粉试验样品和对比样品的7d和28d抗压强度。
6.9.2 对比砂浆水泥用量为450g ,标准砂1350 g ,水225 ml ;试验砂浆中
水泥用量为225 g ,矿粉为225 g ,其余相同。
6.9.3 按水泥胶砂制备方法成型并到龄期试压,记录试压值。
七、检测结果及结果核对(见下页)
八、检测结束工作
1、试验结束后关闭试验仪器,断开电源。
2、及时清洗与化学药品接触过的烧杯器皿等,清洗各搅拌锅、圆锥模等盛过
水泥的器皿、工具,脱出水泥试体后,擦净试模并在内壁上涂防锈油;清除已破型的试块。
3、填写试验记录,经计算后得出试验结果。
九、异常事故处理
1、当出现意外事故,如停电而停止试验时,应清除水泥浆体等,清洗器皿,
待正常后重新开始。
2、搅拌机、压力机、抗折机发生故障时,应及时与设备维修部门联系,经
维修后设备恢复正常时再进行检测。
3、使用化学药品时,出现泼洒外溅,要及时处理,用清水冲洗擦拭;特别
在使用盐酸时,更须注意。
上海建延特种混凝土有限公司
第7 页共7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