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解析共47页
深圳核心技术创新的经验和启示
深圳核心技术创新的经验和启示1.我国面临的问题总体上讲,我国整体创新能力不高,企业尚未真正成为技术创新的主体,缺乏创新的动力和机制。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尽管我国各个产业的技术水平和自主创新能力有了不同程度的提高,个别产业在国际上也具备了一定的竞争力,但总体来看,产业自主创新能力仍然较弱,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相当差距,多数产业处于国际产业价值链末端,技术水平、劳动生产率和工业增加值率都还比较低,产品附加值也很低。
首先,我国产业技术中的核心专利技术少。
我国近半数发明专利申请来自国外,其中绝大部分集中在移动通讯、无线电传输等高新技术产业领域.在高技术领域,美国、日本拥有的专利占世界专利总量的90%左右,包括中国在内的其他国家仅仅占有10%左右。
其次,我国工业生产所需的大量技术装备,特别是高端产品主要依赖于进口.我国作为工业品的出口大国,生产装备特别是技术装备水平还比较差。
装备制造业虽然规模较大,但真正体现行业竞争力的高精尖加工工艺和重大技术装备仍然比较薄弱。
市场急需的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的技术装备和产品严重短缺,一些国民经济和高技术产业领域所需的重要装备依赖进口。
中国的高端医疗设备、半导体及集成电路制造设备和光纤制造设备,基本从国外进口;石化装备的80%,轿车制造装备、数控机床、先进纺织机械、胶印设备的70%依赖进口①.我国每年8万多亿元的固定资产投资,有70%是用于购置设备,而其中又有60%依赖于进口。
目前,我国技术的对外依存度超过50%,也就是说一半以上的技术需要从国外引进。
(二)引进技术消化再创新能力薄弱,引进技术没有与自主创新和提高产业竞争力结合起来我国对引进技术的消化吸收长期缺乏足够重视,只引进而不消化吸收,成为产业技术进步的一个老大难问题。
2004年,大中型工业企业投入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经费比例仅为1∶0.15,而日韩两国技术引进与消化吸收的比例均保持在1∶5~8左右。
深圳改革开放党的建经验与启示
深圳改革开放党建的创新成绩及经验启示深圳,中国的第一个经济特区,历经31年改革开放的栉风沐雨,从一个边陲小镇发展成为风景秀丽、投资环境优良、经济比较发达、初具现代化规模的海滨城市,向世人展示着新世纪的活力和希望,展示着五百余万深圳人“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精神风貌。
深圳经济特区31年的发展成就,体现着深圳市委围绕发展抓党建、抓好党建促发展的执政思路,体现着执政为民、人民共享经济特区成果的执政理念,体现着提高领导水平、创新党建工作机制的探索精神,体现着深圳市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的成果,体现着党组织带领各方面力量推进跨越式发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改革开放31年来,特区党组织成功地走出了一条靠改革和制度建设的新路子,形成了比较完备的党内制度体系,使党内生活的各方面基本做到有章可循,特区党的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
在穿越历史中,深圳的基层党组织一直走在前列。
经济特区31年的伟大历程表明,特区的事业不停顿,首先是党的建设不停顿。
31年来,深圳经济特区党的建设始终坚持实践实践再实践,创新创新再创新,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在特区大地上焕发出勃勃生机。
总结深圳的经验,其在自主创新工作方面之所以能取得如此突出成绩,主要是由于在以下几个方面不懈的努力:一是政府的自主创新与产业转型战略清晰而坚定。
深圳政府在全国较早意识到,不自主创新,不发展高新技术产业,深圳的发展将后劲不足,难以为继。
于是,他们决定走自主创新之路:主动退出服装、玩具等加工型产业,鼓励“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将产业转型升级的重点放在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上。
在随后的几年中,深圳先后制定实施了50多项鼓励自主创新、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政策。
可以说,深圳的决策者们已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产业转型升级作为深圳的“生死之路、命运之途”。
面对由于大量“三来一补”企业外迁导致GDP增速下降这一现实,深圳的决策者们明确提出,虽然“创新”不如“三来一补”对GDP增长立竿见影,经济增速的排名在全国不得不靠后,“脸面”可能不那么好看,但深圳要耐得住寂寞,要“舍得名誉”、“舍得时间”、“舍得投入”。
深圳特区30年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特区30年创改革开放活标本 深圳特区 年创改革开放活标本
主 要 内 容
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及三十年发展历程
二、深圳经济特区三十年发展经验与启示
一、深圳经济特区成立及三十年发展历程
1、深圳经济特区成立
20世纪 年代末,走出十年浩劫的中国,开启 世纪70年代末 走出十年浩劫的中国, 世纪 年代末, 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征程, 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转折。 开始了一场前所未有的伟大转折。这是一项关系 党和国家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党和国家命运的历史性决策。 1978年,国务院组织的港澳经济考察组回京后 年 建议:把广东宝安、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 建议:把广东宝安、珠海两县改为省辖市,建成 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 具有相当水平的对外生产基地、加工基地和吸引 港澳游客的游览区。这一设想得到党中央支持。 港澳游客的游览区。这一设想得到党中央支持。
上划中央收入(2003-2009 上划中央收入(2003-2009) 中央收入
2008年 上划中央收入2090亿元 2008年,上划中央收入2090亿元 2090
1988年11月,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并赋予 年 月 国务院批准深圳市在国家计划中实行单列, 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其相当于省一级的经济管理权限。 1989年,百万劳工下深圳,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深圳成为最早 年 百万劳工下深圳,形成了特殊的移民潮, 聚集打工者的城市之一。 聚集打工者的城市之一。 1990年,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年 深圳证券交易所成立 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成为中国内地两大证券交易所之一。 1991年,深圳南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获得ISO9000质量 年 深圳南星玻璃制品有限公司成为首家获得 质量 体系认证的单位,这是中国内地企业获取的第一张ISO9000证书。 证书。 体系认证的单位,这是中国内地企业获取的第一张 证书 1992年,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 发表南方谈话, 1992年,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发表南方谈话,为建设中国特色社 邓小平再次视察深圳, 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带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 会主义指明正确方向,带来了一个思想解放的春天。深圳特区报 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 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反响。 为此发表长篇通讯《东方风来满眼春》,在海内外产生重大反响。 1993年,深圳设立金融中心,对活跃、组织和监督货币市场起到 年 深圳设立金融中心,对活跃、 了积极作用。 了积极作用。 1994年,江泽民视察深圳,勉励特区“增创新优势,更上一层 年 江泽民视察深圳,勉励特区“增创新优势, 楼”。
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解析47页PPT
16、自己选择的路、跪着也要把它走 完。 17、一般情况下)不想三年以后的事, 只想现 在的事 。现在 有成就 ,以后 才能更 辉煌。
18、敢于向黑暗宣战的人,心里必须 充满光 明。 19、学习的关键--重复。
20、懦弱的人只会裹足不前,莽撞的 人只能 引为烧 身,只 有真正 勇敢的 人才能 所向披 靡。
拉
60、生活的道路一旦选定,就要勇敢地 走到底是生活,而且是现在、过 去和未 来文化 生活的 源泉。 ——库 法耶夫 57、生命不可能有两次,但许多人连一 次也不 善于度 过。— —吕凯 特 58、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 朱熹 59、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 只不过 是愈来 愈发觉 自己的 无知。 ——笛 卡儿
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 周年的发展经验与启示
特区实践与理论二〇二一年第一期PRACTICE AND THEORY OF SEZS习近平总书记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庆祝大会发表的重要讲话,是对深圳经济特区在中国改革开放40年历史进程中的独特地位和以建立经济特区的方式开启社会转型的中国道路的充分肯定,也是为深圳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提供了战略指引。
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时代背景下,总结经济特区建设经验,在更高起点上推进改革开放,主要有四点重要的经验与启示。
一、解放思想、敢为人先(一)探索既符合市场规律又符合中国国情的改革开放之路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奋力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大力推进科技创新,地区生产总值从1980年的2.7亿元增至2019年的2.7万亿元,年均增长20.7%,实现了由一个边陲小镇到具有全球影响力的国际化大都市的历史性跨越。
自改革开放以来深圳一直是改革的“试验田”、开放的“窗口”,承担着为改革开放先行探索的使命,为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做出了重大贡献。
深圳在我国改革开放中发挥着独特的历史作用:区别于其他亚洲国家,我国是在计划主导的国家工业化基础上,引入市场经济并向世界开放的。
我国建立经济特区,通过引进三资企业来引进“管理经验”,为内地经济提供示范。
随着以深圳为代表的经济特区发展取得举世瞩目的成就,我国的经济特区逐渐被认为是社会制度变迁和中国道路的逻辑起点;①深圳在自身经济体制建设的探索过程中,带动了全国经济体制改革。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步入新时代,深圳要在全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周年的发展经验与启示孙久文 张 翱摘 要:深圳经济特区建立40年来,以“开拓创新、诚信守法、务实高效、团结奉献”的深圳精神,成为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现代化变革的一个时代缩影,造就了充满活力和经济高度发达的经济特区。
新时代赋予了深圳由经济特区向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转变的历史使命,总结深圳经济特区40年以来的发展经验,有利于率先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新时代的深圳正在以敢闯敢试、不断改革创新的精神建设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推动改革开放再出发。
深圳高新产业崛起之启示
深圳高新产业崛起之启示作者:金心异来源:《同舟共进》2019年第01期深圳在形成区域创新体系的过程中究竟有哪些经验可以总结,可以给别的地区启发和借鉴,为中国建设成为创新型国家在价值观和方法论层面有所贡献?我认为至少有以下六点主要经验。
【用先发机遇建立高新产业优势】从最初想要解决科技成果产业化难题入手,直到最后建立区域创新体系,深圳在国内率先找到了科技与产业相结合的市场机制,并利用先发优势建立了高新技术产业的竞争优势。
深圳在1990年代初中期开始将发展高新技术产业作为经济转型的战略方向,然而它并非国家技术中心之一,亦没有发展科技工业的经验,为何仍信心十足?这是因为深圳发现了当时国内科技开发的两大弱项:一是科学研究集中于大学和科研院所,脱离产业实际,研究成果的产业转化率十分低;二是,转化率低的原因主要是缺乏科技投资体系的中介作用。
企业只看中那些已经很成熟、市场潜力显而易见的科研项目,不可能接受高风险项目,更不大可能在研究的中前期就投入资金,而研究机构得不到资金资助,许多项目停留在设想阶段。
此外还有一个现实问题:哪怕是成熟的研究成果,哪怕企业急需要找到这样的成果,但是研究成果和企业之间不知如何找到对方,或说找到对方需付出的信息和社会成本太高。
深圳的发现其实正是中国科技体制处于转轨时期所面临的尴尬。
与国内及国际对创新体系主要着眼于“产、学、研”三个维度不同,深圳区域创新体系最重要的经验是“官、产、学、研、资、介”六大维度相结合。
“官”是指政府及其部门。
明确政府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角色定位,确定政府行为的边界,划分不同部门的职责,提供法治的环境,保护知识产权,保障私有财产。
“产”是企业及产业。
确立企业在科技创新中的主体地位。
在深圳的民营科技企业群体中,形成了大型企业集团、中型科技企业、小型创业企业的完整生态链条,大型企业形成强大的研发实力和本土采购能力,带动整个产业链上中小企业的成长,中小企业也致力于技术创新获得快速成长,大型企业则采取并购战略,收购产业链上的技术创新企业。
深圳快速发展的思考与启示2
(四)以市场为取向,放手发展民营经济。深圳在推进国有企业发展的同时,从政策等方面不断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加快民营经济发展步伐,民营经济从无到有,不断壮大,发展非常迅速。目前,深圳民营经济总量已占据全市“半壁江山”。2002年,深圳私营企业就发展到66943户,注册资本1079亿元。实现工业增加值345亿元,占全省民营企业工业增加值的26%。上缴工商税收56亿元,占全省民营企业税收的19.81%,占全市工商税收的11.45%。并吸纳就业人员100余万人,占全市总就业人数的30%以上,为当地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做出了重大贡献。
(五)不断优化发展环境特别是软环境,为加快发展服务。深圳在优化发展环境上,一方面积极营造吸引人才、人尽其才的人才环境。在深圳,有真本事就不愁没处用,科技和管理人才的收入是一般人员的几倍、十几倍。对本科以上毕业生,无论到国企,还是私营企业、外资企业,都给予落户,免收城市增容费;对顶尖级的科学家、学术带头人,实行“候鸟”计划与“飞人”计划,定期邀请来深工作,发给工资津贴,配备交通工具等;对外留学人员、高科技人员回深工作,设立回深人员创业基金。经过20多年的发展,深圳已形成一支数量相对充足、结构相对合理、门类比较齐全的人才队伍。到2003年底,深圳拥有大专或中级职称以上人才56.5万,占全市人口数的10.1%,每10万人口中科学家和工程师人数达到154人。另一方面,努力营造方便、快捷、高效、优质的服务环境。早在10年前,深圳就普遍对投资办企业实行一站式办公制度,不论外资、内资办企业都不用到处“拜衙门”,一切都由投资管理办公室代办,保证3天内有答复,手续在7天内办完,而且实行跟踪服务,随时帮助解决问题。深圳的优良、宽松发展环境,为深圳高速发展提供了保障。
深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经验和成效
深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经验和成效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深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经验和成效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先行者,深圳市在过去四十年里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成就。
而这一切的成功都离不开深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深圳的发展经验和成效为我们提供了宝贵的借鉴,这种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在深圳得到了贯彻和落实,为城市的繁荣和进步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深圳是一个多元化、开放包容的城市,这里有来自世界各地的人们共同生活和工作。
在深圳的发展过程中,市政府一直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
在城市规划和建设中,深圳注重人们的居住环境和生活品质,不断改善公共服务设施,提高基础设施水平,让人们在这里生活得更加舒适和便利。
深圳市政府还注重促进经济发展与社会公平,关爱弱势群体,让每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
在城市经济发展中,深圳市政府积极推动科技创新,支持创业人才,为人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
在社会保障和医疗卫生等方面,深圳市政府也不断加大投入,保障人们的基本权益。
在城市建设中,深圳市政府还注重文化和教育的发展,提高人们的文化水平和素质。
深圳市政府加大对文化产业的扶持,鼓励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使城市呈现出繁荣的文化氛围。
深圳市政府也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提高教育水平和教育质量,为每个人提供良好的教育机会。
深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取得了显著成效,不仅使城市在经济、社会、文化等各个方面取得了巨大的进步,也促进了人们的幸福感和获得感。
在未来的发展中,深圳将继续秉承以人民为中心的理念,不断推动城市的发展和进步,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改革开放的成果,共同享受城市发展的红利。
深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道路,不仅为中国城市的建设提供了宝贵的经验,也为世界其他城市的发展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第二篇示例:深圳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的经验和成效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的排头兵,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先行者。
在过去的几十年里,深圳实现了令世人瞩目的经济腾飞和社会进步,这离不开党的正确领导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
从深圳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启示
从深圳产业发展过程中得到的启示作者:宗绪岩来源:《商周刊》2021年第10期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
“创新之城”深圳呈现出“6个90%”特点:90%以上的创新型企业是本土企业、90%以上的研发机构设立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人员集中在企业、90%以上的研发资金来源于企业、90%以上的职务发明专利出自于企业、90%以上的重大科技项目发明专利来源于龙头企业。
深圳是如何做到如此傲人的成绩,成为引领科技创新城市的呢?这要从经济学中产业结构成长模式说起。
经济学中产业结构成长模式主要分为三种:一是竞争型的产业结构成长模式。
这种产业结构成长模式主要存在于欧美等市场经济发达国家。
产业结构的成长主要依赖结构内部的自我均衡,自我调节过程,政府对产业结构成长的影响是间接的,主要通过利率、税收以及货币、关税等进行调节。
二是计划型的产业结构成长模式。
这种产业结构成长模式大家都比较熟悉,基本思路是运用政府的力量,实行社会资源的重点配置,促进重工业化,避免西方社会早期发展中所出现的由于盲目竞争所造成的资源浪费。
三是干预型的产业结构成长模式。
其思路是必须由政府来确定带动整个经济起飞的“战略产业”,通过政府计划、经济立法、经济措施、基础设施、基础研发投入,扶持“战略产业”的起飞。
实践中,日本、韩国等二战后兴起的国家和地区都是干预性的产业成长模式,发展中国家也大都是。
在高新技术产业方面,青岛和深圳都是干预型的模式。
以深圳5G產业发展为例,政府计划方面:深圳市2020年12月出台《关于大力促进5G 创新应用发展的若干措施》,对落地的标杆项目按不同类别、比例给予最高5000元的奖补。
并举办全球5G应用大赛,共有6个国家和地区的125支团队参加,11个获奖团队中7支出自深圳,另外4支代表队分别来自北京、江苏昆山、广东顺德和韩国。
经济措施方面:落地深圳的5G标杆项目按不同类别、比例,给予最高500万元到5000万元的奖补。
从深圳的崛起看改革开放
从深圳的崛起看改革开放首先,从最近的一个热点事件说起,2016年全国大众创业万众创新活动周暨第二届深圳国际创客周10月12日在深圳湾创业广场举行,国务院总理李克强、苹果CEO蒂姆库克、阿里巴巴CEO马云、腾讯CEO马化腾均出席“双创周”的活动。
从与会嘉宾的知名度即可看出本次活动的重要性。
这次活动中,来自全世界的企业家共同商讨如何促进创业创新。
活动还有各个创新型企业的展览以及最新的科技产品展示供市民体验。
在本次活动中,蒂姆库克宣布要在深圳成立研发中心,深圳的腾讯众创空间正式开园。
作为全球民用无人机行业领军企业深圳大疆创新的掌门人汪滔再被总理问及全球消费级无人机市场为什么让中国捷足先登,他这样回答:“答案是深圳的产业环境。
这里拥有当今世界上最好的智能硬件产业链,让我们有底气赶超西方同行,通过十年奋斗迅速成长起来。
”深圳这一个城市不断被人们提及。
而众所周知,三十多年前的深圳还是一个小渔村,而如今如果问中国甚至世界上最具创新性的城市时,多数人会毫不犹豫地回答深圳,是什么造就了深圳天翻覆地的变化,答案当然是改革开放。
一、深圳的崛起1980年8月,中国政府正式批准建立深圳经济特区,随后又在珠海、汕头、厦门、海南建立特区。
作为中国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亲自倡导设立的中国第一个经济特区,深圳一直被看作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
从1980年国家批准设立经济特区以来,“深圳速度”已经成为人们的一个习惯用语。
在短暂的28年间,深圳从一个人口只有3万人的边陲小渔村发展到人口过千万的现代大都市,城区面积也从最初的3平方公里扩大到了700多平方公里,GDP也从1979年的1.79亿元增长到了2007年的6700多亿元,创造了世界经济发展史上的奇迹。
深圳目前已经成长为中国内地经济最发达的城市之一。
高新技术产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以及文化产业是其四大支柱产业。
此外,作为中国主要的外贸口岸,深圳进出口总额连续10多年位居大中城市第一。
01深圳改革开放的成就与经验启示
万美元(2007年就跃上人均地方财政总收入800.4亿元
亿美元
经过29年建设和发展,深圳由一个昔日的边陲小镇发展成为欣欣向荣的现代化城市,综合经济实力跃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四,创造了罕见的
工业化、城市化和现
代化速度。
年
改革、开放、发展的深圳
2、现代物流业:深圳拥有中国内地第二大、世界第四大集装箱枢纽港和中国大陆第四大机场,以海港、空港运输为龙头的现代物流业发展迅猛,正逐步成为中国南方的物流枢纽城市。
深圳的航空和海运航线
短短的30年时间,深圳从一个边陲小镇
发展为现代化大都市,创造了让世人震
撼的历史成就,创造了世界工业史和现
代史上的罕见奇迹。
这是中央决策的英
明、全国各地人民的支持和深圳创业者
的努力奋斗的结果。
深圳印证了走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光辉前景!谢谢!。
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解析
——温家宝(2005)
7
中国不能没有深圳,因为它是改革的试验场、实验地。如 果深圳实验成功了,就是说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的路子、邓 小平开创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路子是走得通的。 深圳是中国胸前的一枚勋章。 深圳是中国改革开放20多年来经济快速发展的一个标志! 深圳的未来就是中国的未来。
——李光耀(2005)
示范区。
“四个中心”:与香港功能互补、错位发展,推动形成全球性的 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创新中心和国际文化创意中心。
27
6. 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重大转型
五大转型:
空间功能由经济特区功能为主转向以国际化城市为主(赶超香港、新加坡) 经济形态由以工业经济为主转向以服務经济为主。 发展路径从经济聚集为主到经济辐射为主。 发展重点由经济建設为中心转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四位一体”发 展。 发展模式由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 政府维护公平;市场追求效率。
解放思想与继续深化改革开放
——深圳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1
讲座内容
一、深圳30年发展经验与启示 二、解放思想的几大问题 三、深化改革开放的几点思考
2
一、深圳30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3
深圳的发展和经验证明,我们建立经济特
区的政策是正确的。
看准了的,就大胆地试,大胆地闯。深圳 的重要经验就是敢闯。
——邓小平(1984、1992)
1990年,创办证券交易所。
1991年,创办麦瑞公司。1993年,创办研祥智能公司 。
14
改革开放全面推进与经济转型(1985-1992)
1988年,“蛇口风波” 1992年春,邓小平视察深圳,发表重要讲话 1992年,“股票风波” 1987年,GDP突破50亿元 1989年,GDP突破100亿元
深圳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
深圳转型发展的经验与启示内容摘要:深圳过去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现在则是最早面临转型压力、率先进行转型发展的先行地区。
深圳能否转型升级成功,能否由过去“三来一补”的传统加工基地升级成为“高新软优”的现代化创新城市,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相对于其他地区,深圳具备发展高端产业、率先转型升级的人才、企业家、资本、技术和制度优势,近年转型发展呈现出明显的市场导向、企业为主、创新驱动、资本融合、产权保护等特点。
同时,当前深圳转型发展也面临一些困惑,需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思考、谋划破题。
关键词:深圳,转型发展,三来一补,高新软优深圳过去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现在则是最早面临转型压力、率先进行转型发展的先行地区。
深圳能否转型升级成功,能否由过去“三来一补”的传统加工基地升级成为“高新软优”的现代化创新城市,具有重要的典型意义。
其经验和做法值得借鉴,其面临的困难值得我国在“转方式、调结构、促改革”的全局工作中认真思考、谋划破题。
一、深圳转型发展的背景与进展近年,以深圳为代表的东部地区受综合成本上升和外贸不利因素影响,主要指标降幅较大。
但这些地区近年主动转型调整,为进一步发展打下了良好基础。
(一)深圳转型发展的背景东部GDP占全国56%,东部能否转型调整成功,无论是对于我国短期经济形势,还是对于长期发展方式转变,都具有重要影响。
在东部,深圳过去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现在则是最早面临转型压力、率先进行转型发展的先行地区。
新世纪以来尤其是国际金融危机以来,深圳经济社会发展面临一系列发展阶段性困难:劳动和土地成本不断上升,土地资源、环境容量等刚性约束强化,城市发展空间受限,传统的加工制造业受外需萎缩和成本上升双重冲击,部分制造企业迁出,深圳在全国率先面临转型发展的压力。
当前深圳亟需通过加快培育先进制造业、生产性服务业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实现转型升级,避免传统产业萎缩和迁出带来的产业空心化。
(二)近年来取得的进展经过三十年的发展,深圳在经济基础、体制机制、创新能力和地理区位上具有优势,具备率先进行转型发展的基本条件和能力。
深圳打造和提升高技术产业核心竞争力的经验与启示
等职 位。中兴通讯加人IU、G、P 等4 余个 国际 T 3 PR O
・
2 ・ 9
维普资讯
孳戾; 01 于 0 肾2 " 8
标准组织 , 并在多个领域拥 有国际标准起草权 。
得 生 存 和 发展 空 间
科 创 技新
深圳高技术企业之所以普遍能通过 自主研 发
产 品产值 达54 .5L , 725 4 元 占全市 高技 术产 品产值
的9 .% 拥 有华 为技术 、 1 2 中兴通讯 、 创维集 团等 自
等7 个 国际标 准组 织 ,担 任IU-T G1组 副 主 0 T - S 1
席 、G P A 主 席 、 A 2 T 副 主 度 , 3 PS5 R N/ 1 C
已成为改变国际集群市场格局 的主流数字集群技
展 的空 间也更大 。 如 , 例 华为技术把进入国际市场 的产 品定位集 中在中低端 ,在很短 时间内获得 了 生存和发展空 间。大族激光 的技术研发一 开始 瞄 准 的是 中低功率而不是高功率 的激光设备 。迈瑞 医疗把 中低端 和 中高端产 品做 到极至 , E 把G 等跨 国公司 的市场挤得只剩高端一点点 。
具 备核心竞 争力 的重要标志 。 近年来 , 深圳 高技术
高技术产业是深圳 的第一支柱产业 。 0 6 , 20年
深圳高技术产业实现增加 值1o 4 元 ,占地 区生 8 8L
产总值 的3 .1 1 %。电子信息产业 是深圳 市高技术 8 产业 的首要 产业 ,0 6 , 2 0 年 深圳市 电子信 息高技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术
响, 我国高技 术产业增速连年放缓 、 利润 率持续 下
滑, 产业 安全隐患逐年递增 。 当前我 国高技术产业
深圳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的经验与启示
产业科技创新 Industrial Technology Innovation10Vol.2 No.26深圳坚持创新驱动战略的经验与启示羊朝辉(中共深圳市盐田区委党校,广东 深圳 518081)摘要:深圳既是中国改革开放的窗口和试验田,又是创新发展的先行者。
40年来,深圳坚持创新驱动战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积累了宝贵的经验,具体体现在一是从实际出发、持之以恒地不断升级城市发展战略,二是坚持走以市场为主导、以企业为主体的创新发展道路,三是正确处理好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着力营造良好的创新环境,四是精心打造科技产业全链条创新生态体系这四个方面。
关键词:深圳;创新发展;经验;启示中图分类号:F299.2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6164(2020)26-0010-03经济特区成立40年来,深圳始终坚持将创新驱动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积极开展全面创新改革试验,率先提出构建城市综合创新生态体系,在实践中逐步形成了以创新为主要引领和支撑的经济体系和发展模式,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给人们以深刻的启示。
1 从实际出发、持之以恒地不断升级城市发展战略发展战略一般是指企业如何发展的一种理论体系,主要包括在一定时期内对发展方向、发展速度与质量、发展路径及发展能力的重大选择、规划及策略。
对于一个城市而言,发展战略同样是决定城市创新能力提升的前提和基础。
深圳之所以能够在实施创新驱动方面走在全国前列,其中一个首要原因,就是由于历届深圳市委市政府能够从实际出发,紧紧地抓住各种机遇,坚持以科学的、不断更新的发展战略来引领创新实践,从而赢得了发展的先机。
关注世界城市发展的历史,人们可以发现这样一个现象,很多城市在发展过程中,都经历过大的甚至根本的转型。
而转型的成功与否,则取决于城市发展战略的选择是否得当。
深圳城市创新能力的大幅提升,靠的也就是在经济发展的转折关头,在不断升级的创新发展战略引领下,构建起前瞻性、系统化的自主创新政策体系,新建了一批重大创新载体,成长出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龙头企业,培育了一批发展速度快、创新成果多、产业化能力强的新型研究机构,完善了自主创新支撑服务体系。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圳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
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深圳市推进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的经验与启示沈正言《人民日报》(2012年01月17日07 版)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发展战略的核心和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
近3年来,作为首个国家创新型试点城市,深圳市坚定不移把自主创新作为城市发展的主导战略,以国家创新型城市总体规划为统领,加快推进各项工作,初步形成了充满活力的区域创新中心格局。
深圳市的探索,给人们带来了有益启示。
瞄准科技创新前沿,提升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能力当今时代,科技创新转化周期日益缩短,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界限日益模糊,新一轮科技革命孕育突破。
深圳市在实践中认识到,必须在坚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稳步向创新链高端攀升的同时,实现从技术引进和应用研发为主向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相结合转变,在前沿和新兴产业领域推行“成果转化”创新模式,形成两条腿走路的创新方式;必须提高源头基础创新能力,抢占科技发展制高点,实现从跟随发展到局部领先、部分超越的转变,支撑和引领经济发展。
为此,深圳市加快了在基础性、前瞻性、战略性科技领域的布局。
国家超级计算中心深圳中心部署的超级计算机计算速度位列中国第二、世界第四,华大基因建设成为世界第一大基因组测序与分析中心,光启高等理工研究院的宽频隐身技术被认为是过去10年中的10大科技突破之一……这些领域的原始创新、基础研究成果正在加速实现产业化。
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汽车、互联网等优势产业领域的核心技术研发取得重大突破。
科技基础研发、应用技术研发和技术成果产业化良性互动,形成了引领式、超越式与裂变式的自主创新态势。
把握企业创新规律,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随着经济社会快速发展,深圳市已进入要素高成本发展阶段,原有的政策和体制机制优势逐渐弱化。
面对这一新形势,深圳市把提升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摆在突出位置,全面加强对企业自主创新的引导、扶持和服务。
一是加大财政科技投入,推动企业成为创新投入的主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