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中西古典园林(1)》教案、教学设计

合集下载

美术《中西古典园林(.1)》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中西古典园林(.1)》教案、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山美版《美术鉴赏》第九课中西古典园林导入:欣赏金阳广场图片——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请同学思考、回答:园林由哪些元素组成?用几个词、几句话描述一下你眼中的园林。

有山水路径,有花草树石,有亭台楼榭……是城市中的山林,是关于美的创造,是精神的栖居地,是理想化的生活……讲授新课:什么是园林?——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花草树木、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园林的功能是满足人们起居、待客、审美的要求。

与建筑相比,园林的审美功能更加突出。

有自然景观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等多种形式。

比较两组图片,区别中西园林建筑手法的不同风格,体会“天然图画”与“人力穿凿”的区别——中国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西方园林“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一、中国古典园林——(一)皇家园林:始于商周(囿,周文王的“灵囿”),成于秦汉(苑,汉代“上林苑”),明清达到高峰。

特点是大而华丽的皇家气魄,所谓“移天缩地在君怀”。

颐和园是其中的代表。

颐和园,前身叫“清漪园”,现存最完整的古代皇家园林——欣赏:万寿山、昆明湖、三仙山、佛香阁、长廊、清宴舫、十七孔桥、西堤玉带桥……(二)私家园林:中国古代园林艺术中的精华。

1、造园思想:师法自然,以物比德,诗情画意魏晋以来,文人追求隐匿、出世的生活,从繁华中挣脱出来,寄情山水,“非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也正是因为向往“寂无城市喧,渺有江湖意”的生活,江南宅院多由士大夫阶层参与甚至独立设计,崇尚自然,再现山水,可谓“优雅画境家山林,丰富玲珑别洞天。

”2、园林有三境:生境(自然美)、画境(艺术美)、意境(理想美)。

提问:哪一“境”最重要?意境是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

3、造园手法:因地制宜、灵活多变——充分利用天然地形。

模仿自然、怡情山水——追求自然本真之美,营建手法尽量不着痕迹。

陶冶情操,调节心情,使心情愉快。

以小见大、以少胜多——不完全模仿,把握山水神韵:如叠石为山。

美术《1中西古典园林》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1中西古典园林》教案、教学设计

课题:中西古典园林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了解中西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以及手法,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教学重点:(1)中西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

(2)中西园林艺术手法的基本区别。

(3)较深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宫廷园林艺术与私家园林中的一、二件代表作品。

教学难点:理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教学工具:实物教具、绘画作品、多媒体教学课件教学过程:导入:通过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图片欣赏导入新课。

讲授新课:一、中国古典园林:《园冶》中国古代造园专著,也是中国第一本园林艺术理论的专著。

明末造园家计成著。

《园冶》一书的精髓,可归纳为“虽由人作,宛自天开”,“巧于因借,中国古典园林对东西方园林的一些共有的设计理念有着自己的处理手段; 而且融合了自己历史、人文、地理特点后,也表现了自己的一些独到之处。

(1) 天人合一的自然崇拜(2) 仿自然山水格局的景观类型(3) 诗情画意的表现手法 (4) 舒适宜人的人居环境(5) 巧于因借的视阈扩展(6) 循序渐进的空间序列(7) 小中间大的视觉效果 (8) 委婉含蓄的情感表达 精在体宜”两句话虽由人作,宛自天开”,说明造园所要达到的意境和艺术效果。

计成处于封建社会的后期,所以在《园冶》中,属于封建士大夫 阶层闲情逸趣的内容很多。

如何将“幽”、“雅”、“闲”的意境营造出一种“天然 之趣”,是园林设计者的技巧和修养的体现。

以建筑、山水、花木为要素, 取诗的意境作为治园依据,取山水画作为造园的蓝图,经过艺术剪裁, 以达到虽经人工创造,又不露斧凿的痕迹。

1、皇家园林是专供帝王休息享乐的园林。

古人讲普天之下莫非王土, 在统治阶级看 来,国家的河都是属于皇家所用的。

所以其特点是规模宏大,真山真水较多 。

园中建筑色彩富丽堂皇, 建筑体型高大。

现存为著名皇家园林有北京的颐和园、北京的北海公园河北承德的避暑山庄。

属于皇帝个人和皇室所私有,古籍里称为苑、苑囿、宫苑、御苑、御园等。

中西古典园林教案

中西古典园林教案

中西古典园林教案中西古典园林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了解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与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2增长知识,陶冶情操,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培养学生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能力。

教学重点:中国古典园林与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别。

教学难点:中国造园的最高境界“意境”教学方法:问题教学法分析比较法多媒体辅助教学法互动教学法教学过程一、导入出示中西古典园林的图片,让学生判断,引起学生兴趣想了解园林更多的知识,从而导入课题。

二、新授(一)园林的基础知识1、园林的定义。

先让学生思考他们想象中的园林是什么样的,园林里面都有什么,教师再给出定义。

2、园林的作用。

问学生喜欢到园林里去吗?为什么?学生喜欢去的原因也就是园林的作用,满足人们向往自然,享受自然美的需要。

3、园林的分类。

问学生你们知道的园林有哪些?从学生熟悉的园林中分类。

(二)中国古典园林的特点:虽由人作,宛自天开。

1、中国古典园林如何模仿自然。

通过一个游戏“诗情画意”师生共同探讨中国古典园林从造园的要素:路、窗、建筑、植物、水、石是如何模仿自然的。

2、中国古典园林如何超越自然。

(1)带着问题欣赏《圆明园》片段,圆明园的设计来自于两个方面:1模仿中国南方迷人的自然风景;2再现中国诗歌与绘画中的意境。

同时给学生爱国教育。

(2)游览“拙政园”、景点“留听阁”、“与谁同坐轩”、退思园的景观“退思草堂”体验中国古典园林是如何超越自然的。

(三)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驯服自然。

1、严谨对称的布局。

2、几何式的植物造型以意大利和法国古典园林为例,师生从植物、建筑、雕塑、水各造园元素的布局共同探讨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四)中西古典园林差别的原因。

美学基础与世界观的不同。

(五)课堂练习学生谈对中西古典园林的认识。

三、拓展。

1、苏州古典园林是国际社会公认的人类优秀文化遗产。

自从1997年12月4日被批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它被举世公认为世界园林之母,世界艺术之奇观。

美术《中西古典园林1(1)》教学课件

美术《中西古典园林1(1)》教学课件
和控制
意境美 表现人与自然的
和谐
中国:虽由人作, 宛自天开
-明 ·计成《园冶》
现 代 园 林 景 观
形式多变,中西结
• 实践活动 结合拙政园带给你的灵感,向文征明一样为 学校的景观起一个即好听,又有文化韵味的 名字,并讲出缘由。(如果可以,请结合拙政园的设计灵
感,针对我校建筑布局提出改良建议。)
梧竹角幽居亭
文生徵,明 所 提 情
凤凰非梧桐不栖,非竹实不 食
告 诉 我 们 要 珍 惜 时 间
借景

拙政园的造园手法
• 障景 • 框景 • 漏景(透
景) • 借景
私家园林为在有限 的空间中求得变化。 常用障景、漏窗、 框景、借景、等手 法,创造出了多层 次的观赏效果,给 人曲折、幽深之感 。

中 中国 国银 香行 港大

卢 浮 宫 金 字 塔
拙政园历代主 人 • 王 献臣 明弘治 - 嘉靖
• 钱牧斋与柳如是 陈之遴(榜眼)与徐灿(女词人、画家) 明崇 • 祯王 永 宁 清康熙 吴三桂女婿 • 曹寅 清康熙 曹雪芹曾祖父,最高检察院检察员 • 吴璥 清嘉庆末年 - 乾隆 河南巡抚(省委书记) • 张 之 万 清道光 享年 87 岁,是中国历史上最高寿的状元 • 张履谦 清光绪,晚清最后一个恩科进士、盐商(国企老总) • 李经羲 清末 - 民国 李鸿章侄子
观察:复廊两侧的地砖有什么特 点 ?
地 砖 排 列 紧 密 , 外 侧 成 “人 ”字 造 型 , 内 侧 方 形
告诉我们: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













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课《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中西古典园林是集建筑、绘画、书法、工艺、雕塑等多种艺术于一体的综合艺术形式,中西古典园林所体现的东西方人对自然的态度,中国人的期许与自然是和谐的,认识融于自然的,而与自然相融合的最高境界是“天人合一”,西方对自然的态度则是人是世界的主宰,所以在园林里体现的是驯服自然,改造自然,认识自然的主人,所体现的哲学原理是“人定胜天”。

这节课从大的层面上涉及到中西方园林的类别,自然园林、皇家园林、私家园林、及法国和意大利的园林的不同风格及造园特点。

其中重点以中国的私家园林展开中国古典造园的艺术追求为意境美。

这节课安排在此处,即是对前几节课的总结,又是对教材内容的升华,同时又为第三单元的内容做一个铺垫。

所以第九课起到了一个承上启下的作用,教师与学生学好这一课非常重要。

二、【教学目标】1、领会中国园林艺术的精髓,体会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增强民族自豪感。

2、拓宽眼界,兼容并包领略外国造园艺术的成就,这样才能对古今中外的园林艺术有总体认识,才能客观评价中国园林在世界上的地位意义价值。

更好的理解民族传统,将其发扬光大。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和掌握中西方古典园林的差异以及各自的特点。

难点:通过所学知识深刻领会中国园林艺术中所蕴含的深刻文化内涵。

三、【教学过程】(一)导入:观看昆区《牡丹亭》视频片段,跟随“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的感叹,走进园林艺术。

(二)新授:幻灯片展示首先让我们共同漫步于“人间天堂”,一起来欣赏江南美景——苏州园林。

伴随着优美的音乐欣赏苏州园林的风景图片。

边看教师边介绍。

1.中国古典园林——虽由人作宛自天开(1)什么是园林?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种植数目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景是园林的主体,欣赏的对象。

园林的构景元素:筑山、理池、植物、建筑、书画。

园林是一种多维空间供游人身临其境进行游赏。

中西古典园林学案

中西古典园林学案

中西古典园林学案一、教材分析(一)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了解中西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及手法,领会期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

(二)主要知识点1.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

2.中西园林艺术手法的基本区别。

3.较深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宫廷园林与私家园林中的一、二件作品。

(三)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结合中西园林艺术的形式特点及造园观念,理解“天然图画”与“人力穿凿”的含义。

提高对祖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了解。

难点:理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二、教学工具:多媒体三、教学方法:观察法、讲述法、展示法。

四、教学过程导入:请两位同学上讲台前分别扮演皇帝和大臣设想他们建造的园林样子。

中国古典园林被称为“世界园林之母”,中国古典园林究竟是什么样子?外国的古典园林与中国的区别是什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去学习《中西古典园林》感受园林的昨天、今天与明天。

园林定义:(一)中西古典园林的根本区别:中国以“天然图画”著称,西方以“人力穿凿”为美。

(二)中国古典园林1.类别2.皇家园林的特点:严礼制强气象建筑端庄气势宏伟雕梁画栋富丽堂皇具有江南园林的美3.私家园林的特点:“有限的空间,无限的意境”中国人造园的精髓。

从园林的空间美,自然美,人文美阐述私家园林的特点分别有哪些。

因地制宜以小见大,步随景移移步异景模仿自然山水审美追求—意境美(三)外国古典园林1、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分别欣赏西方古典园林的代表法国、意大利的园林图片,讨论西方古典园林的特点。

)几何图案式对称布局特点秩序井然主从分明造园特点审美追求是人工美自然观是驯服、改造自然2、知识拓展:欣赏日本传统园林的图片引出东方园林3、课堂回顾:外国古典园林(四)中西古典园林比较1、总结中西古典园林的特点:中国:西方:自然观:崇尚自然人与自然和谐驯服自然改造自然布局特点:自然山水式几何图案式造园特点:虽由人造宛自天开秩序井然主从分明艺术追求:意境美人工美园林代表:颐和园拙政园法国意大利2、中西自然观差异的原因(五)分组辩论:正方——中国古典园林美反方——西方古典园林美(六)随堂练习1.苏州古典园林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古典园林有写仿自然,寄情山水的特点,下面对苏州园林的描述不正确的是()A.江南园林多为文人士大夫亲自设计B.追求清雅脱俗,充满诗情画意C.园林体现了有组织、有秩序的古典主义风格D.深受写意山水画的影响,移步换景,使人如入画图之中2. “不到园林,怎知春色如许”是戏剧《牡丹亭》中有名的唱词。

美术《中西古典园林(001)》教学课件

美术《中西古典园林(001)》教学课件
受匀称的 法则。
当堂达标:
明代著名的园艺著作《园冶》中提出园
林 设 计 建 造 理 想 是 “虽 有 人 作 , 宛 自 天 开 。 ”而
17 世纪法国造园大师勒 ·诺特提出的园林设
计理念是 :“ 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下
列 四 幅 园 林 图 片 具 有 中 国 古 A典 园 D园林 特 点 的
高中美术鉴赏第九 课
教学目标:
1 、通过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 了解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 格 及手法。
2 、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 3 、学会用“比较”的鉴赏方法,提高
园 林艺术的鉴赏能力。
4 、了解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特点,能够 理 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 化。
什么 园
月 。 别谁, 胡
平 分 破 。
还 知 么 ,
乘 一 来,同坐?月明庾公床 ,
自 有清 楼
从 唱风 外
《点绛唇 ·闲倚胡床》词 添 我
可益 不濯
“ 清观 而
远清 予,,
枝 涟

独 爱
不 亭不 莲
可 亵
亭妖,
之 出
玩 焉

中 通
淤 泥
。 植外而
,直不
香 ,染

不 蔓

中国人在追求自然美的过程中 , 总 喜 欢 把 客 观 的 “景 ”与 主 观 的 “情 ” 联系在一起 , 把“自我”放到自然环 境之中 , 物我交融 , 从而在艺术创作 中充分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 , 准确 地抓住自然美的精华 , 并加以再现 。 因此 , 含蓄的意境美便成为中国 古 典园林艺术所追求的至高境界。
国 古典园林的精华,苏州园林的特点D有(

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西古典园林学情分析本课的授课班级为高中一年级学生,共五十人,学生大部分来自农村,学生对美术鉴赏课都有比较高的兴趣。

但欣赏美术作品时,需要欣赏者调动自己已有的大量与作品相关的知识和经历,大多数学生对于美术知识的了解和掌握程度,无论是系统性还是宽广性,都远不能满足欣赏的需要,更无法把作品与其文化情境相联系起来。

学生的审美习惯和方法不能满足对园林艺术作品的审美需要。

中西古典园林效果分析学生认真投入的欣赏了大量图片,观看了3个视频,涵盖了园林鉴赏中比较重要的知识点,从学生课上回答问题及探究点评的情况看,掌握的知识不少,而且学生的分析鉴赏能力在不断的提高。

从对园林艺术特点的总结分析看,学生筛选信息的能力在不断的提高。

从当堂达标的巩固练习的情况来看,大部分同学已经能够掌握本节课所学知识,只有极个别的同学对园林艺术特点的分析出现差错,这需要今后多欣赏图片,常回顾总结中西方古典园林不同的特点。

总体来看学生本节课对园林鉴赏学习的效果还是比较理想的,达到了预定的教学目的。

中西古典园林教材分析根据美术课程标准规定,这是一节欣赏评述课,本课选自山东美术出版社出版的美术鉴赏课本的第二单元第九课《中西古典园林》,学习本课是进行园林艺术鉴赏的基础,可以帮助学生更深入的理解古今中外风格各异的园林艺术。

结合高中阶段学生的学习特点,我确立了以下教学目标:1、认知目标:通过学习掌握中西古典园林不同特征。

2、能力目标:通过比较、欣赏和评述提高学生鉴赏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健康审美情趣,陶冶学生审美情操。

4、了解世界文化多元化的特点,能够理解祖国优秀艺术,尊重世界多元文化。

中西古典园林评测练习1、“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采用什么造景方法()A 借景B 分景C 障景D 框景2 、明代著名的园艺著作《园冶》中提出园林设计建造理想是“虽有人作,宛自天开。

”而17世纪法国造园大师勒·诺特提出的园林设计理念是:“要强迫自然接受匀称的法则。

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高中美术_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第九课中西古典园林【课业类型】鉴赏课【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具】多媒体课件教学手段【教学方法】比较、小组合作探究、欣赏•评述【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了解中西古典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及手法,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

【德育目标】:教育学生爱护生态环境,保护景点名胜;弘扬祖国优秀传统园林艺术。

【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结合中西园林艺术的形式特点及造园观念,理解“天然图画”与“人力穿凿”的含义,提高对祖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了解。

难点:理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主要知识点】:1、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2、中西园林艺术手法的基本区别3、较深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中的一、二件代表作品教学过程(利用课件)一、导入课题:欣赏园林的图片引出课题。

展示园林及本校景点图片,问学生这些地方如此优美、之所以比其它普通地方环境宜人,靠的是什么元素设计建造的呢?让学生积极发言……园林创作素材一一自然元素:山丘,河流,花木,动物建筑小品:雕塑,碑刻,小桥,石级其实大家谈到的都涉及到我们今天的课题:中西古典园林园林的概念: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找学生诵读)二、私家园林与皇家园林中国古典园林的分类:1、自然园林:著名的五岳和佛教四大名山2、皇家园林(北方大型):北京的北海、香山、圆明园、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

3、私家园林(江南小型):苏州拙政园、留园、西园、扬州的何园、上海的豫园。

同学们知道我国著名的四大园林指哪些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同学们能分辨出它们是属于那种类型的园林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北方,是古代帝王修建的皇家园林。

拙政园、留园,则是个人修建的私家园林,建造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名称苏州。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最主要类型。

美术《中西古典园林1》教案、教学设计

美术《中西古典园林1》教案、教学设计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分析:《中西古典园林》是山美版美术鉴赏第二单元中西美术作品比较,这节课的学习,主要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了解中西古典园林的基本特征,和中西造园所反映出的不同地域文化思想内涵。

本课是“中西美术作品比较”单元的最后一课,前面几课集中展示了中西美术作品中绘画、雕塑、建筑这些方面的不同之处,这节课则是由园林延伸出中西文化对待人与自然关系的不同理解,这种不同理解又直接体现在美术的各个领域。

因而这课内容其实又是对已学内容的进一步提升和深化,让学生深刻理解美术在生活中的运用。

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中外园林艺术风格,形成对园林艺术概貌的基本认识。

引导学生探讨并体验不同园林风格背后的审美文化上的差异,注重学生体会中国园林的特殊意义,能注意和生活结合。

2、方法与过程:教学中以身边园林为引导,学习中西园林艺术特点。

本课综合运用启发式、探究式、协助式等策略,运用情境教学法、聆听教学法、欣赏式教学法进行教学,使学生学会欣赏现代园林,提高学生的鉴赏能力和动手练习,开阔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对中西园林的探究热情。

3、情感态度价值观:启发学生对美术现象的关注,在集体讨论的过程中,去深入感觉中国园林的博大精深以及人类创造美的精神。

帮助学生开阔眼界,感受园林艺术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

学法指导在美术新课程改革中,转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倡导以“主动参与,乐于研究,交流与合作”为主要特征的学习方式。

课前,学生自由学习,课前预习,小组讨论、分析、判断,运用比较法、讨论法、谈话法,对具体作品的典型分析,以点带面,触类旁通,帮助学生掌握美术鉴赏的基本方法,了解相关的美术术语、美术规律。

重要在于理解和贯通,养成独立分析能力,运用美术知识鉴赏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导入:以身边的园林景观图片导入,结合昆曲与园林千丝万缕的联系进一步了解园林之美。

紧接着欣赏中外图片集锦------- 看了这么多不同园林的艺术形式, 用自己的话告诉我什么是园林。

鲁美版美术 美术鉴赏 第13课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1-教案

鲁美版美术  美术鉴赏 第13课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1-教案

《中西古典园林艺术》教学设计课前预习预习检测:出示问题,在互动中检查预习情况1.什么是园林?生答后,教师归纳:山、水、植物、建筑构成了园林的四要素。

2.这两张图片分别是哪里的园林?在风格上有什么不同?生答后,教师总结:两者的差异是由文化传统和审美方式的不同而造成的。

3.根据占有者身份不同,中国古典园林主要可以分为哪两类?他们有什么异同?生答后,教师补充:两者的精神追求也是不一样的。

积极回答老师提出的问题,在互动中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知识。

通过预习检测,让学生在师生互动中学习本节课的基础知识,为后面的鉴赏教学做好准备。

讲 授 新 课讲授新课:以苏州园林为代表,深入鉴赏中国古典园林 1.虽由人造,宛自天开——自然之美利用视声结合的方法引入,把学生带入到“蝉噪林逾静,鸟鸣山更幽”的园林当中,给学生身临其境的感受。

采用师生互动的方法,一同鉴赏中国古典园林的自然之美。

伴着的灵动的音乐,在老师的带入下,充分感受园林的自然之美,体会山水、植物、建筑、光影所呈现出来的美好境域。

让学生在视声结合的情境中,漫步于苏州园林,体会山水、花木、建筑和光影所呈现出来的自然之美,达到身临其境的妙处。

水景:园林的血脉,潺潺流动;山景:园林的骨骼,逶迤多姿;植物:园林的风采,心旷神怡;建筑:园林的眼睛,古韵唯美;光影:园林的音符,动人心弦。

2.以小见大,造景手法多样——空间之美教师出示园林的多种造景手法,明确本节重点讲解的造景手法有借景、漏景、框景和分景。

出示图片,请学生分组讨论,说说这4张照片分别呈现的是哪种造景手法?讲授新课教师利用教室布景、短视频、提问、动手体验等教学形式,启发、配合学生完成对造景手法的学习。

播放航拍视频引入,利用北京颐和园的“山色湖光共一楼”和杜甫“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的诗句,带领学生共同走进园林大空间、大情怀的学习和感悟之中。

3.楹联题记,诗情画意——人文之美教师出示图片,请学生试着给这座房屋起小组讨论,总结得出四张照片分别是哪种造景手法。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
石志远
【期刊名称】《《最漫画·学校体音美》》
【年(卷),期】2018(000)024
【摘要】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本文以《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为例,通过引导学生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促进了解中西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及手法,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

【总页数】1页(P1-1)
【作者】石志远
【作者单位】[1]山东省滨州市第一中学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4
【相关文献】
1.从中西古典美学比较看中西古典园林的美学神韵 [J], 赵春喜;陈力
2.信息化背景下导游基础课程教学设计——以中国古典园林信息化教学设计为例[J], 刘畅
3.从中西古典园林中看中西传统文化中的“个人”观念 [J], 李倩茹; 杨洲
4.基于翻转课堂模式的《导游基础知识》课程教学设计——以中国古典园林为例[J], 马芬
5.高职园林规划设计课程信息化教学设计与实践——以《中国古典园林史》单元为例 [J], 江汇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古典园林》教学设计壱、教学设计背景(壱)教材分析本节课程内容是普通高中课程实验教科书——美术“美术鉴赏(选修)”(山东美术出版社)第二单元中西美术作品比较第九课的内容。

(二)教学目标通过欣赏中西古典园林的经典作品,了解中西园林艺术的不同艺术风格及手法,并领会其中内涵的中西自然观的不同。

(三)主要知识点1.中国园林艺术的基本特点.2.中西园林艺术手法的基本区别。

3.较深入了解中国园林艺术中皇家廷园林与私家园林中的一、二件代表作品。

(四)教学重点重点:结合中西园林艺术的形式特点及造园观念,理解“自然美”与“人工美”的含义。

提高对祖国优秀园林艺术传统的了解。

难点:理解中西自然观的差异。

(五)教学策略1.情景创设,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明确任务与任务驱动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3.实际操作遇到问题及时学会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想。

4.教师设疑,引领学生更深层次的思考,加深知识的理解和学习。

5.师生演示、同学互助、教师指点相结合,提高学生操作效率。

弐、教学过程创设情境,明确任务(壱)导入课题“这是绿树红墙的北京北海,碧波如镜倒映出巍峨的白塔;这是烟水空蒙的杭州西湖,淡装浓抹透露出无限的风姿;这是巧夺天工的苏州园林,移步换景挥洒出诗情和画意……而在西方,艺术家用人工的智慧,创造出另一番景致。

这就是古今中外园林中的景色。

“朝飞暮卷,云霞翠轩,雨丝风片,烟波画船。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漫步中西古典园林之中,领略如诗如画的园林景观。

展示课题:中西古典园林(二)新授内容1、园林的概念什么是园林呢?园林就是在一定的地域运用工程技术和艺术手段,通过改造地形(或进一步筑山、叠石、理水)、种植树木花草、营造建筑和布置园路等途径创作而成的美的自然环境和游憩境域。

中国古典园林分类:展示图片你知道我国著名的四大园林是哪里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拙政园、留园,同学们能分辨出它们是属于那种类型的园林吗?颐和园、承德避暑山庄,地处北方,是古代帝王修建的皇家园林。

拙政园、留园,则是个人修建的私家园林,建造在风景秀丽的江南名称苏州。

这是中国古典园林发展过程中形成的两种最主要类型。

(1)私家园林——拙政园下面我们就去拙政园游赏一番。

拙政园占地约78 亩。

是苏州园林中面积最大的古典山水园林,被誉为是天下园林的典范,下面我们就一起走进它,细细观赏。

大门前,我们稍作停留,四四方方的大门,古朴雅致,上面配石雕匾额。

写有“拙政园”三个大字。

主人为何起这个名字?“拙政两字有什么含义呢?谁能解释一下?拙是什么意思?笨、不灵活、不擅长。

政是什么意思?政治。

拙政,也就是拙于为政,当官没当好的意思。

园主人是明代官员王献臣,他35 岁官到一品御史,他是一位直言敢谏,不讨皇帝欢心的人,于是40 岁便辞官回家了。

为此园取名“拙政”,是取晋代文人潘岳《闲居赋》中“筑室种树,逍遥自得……灌园鬻蔬,以供朝夕之膳……是亦拙者之为政也”之意而命名。

表现了园主人归隐田园,自耕自食,不问政事的处世之道。

入园游赏需穿越兰雪堂:堂名取自李白“独立天地间,清风洒兰雪”的诗意。

此堂坐北朝南前面有一块漆雕描绘的是“拙政园全景图”。

堂内除了古朴精致的木质家具外,还有四块大理石屏风,凸显江南文人园林主要厅堂的庄重和典雅。

第一景:入园游赏的第一景,便是缀云峰,同学们看看这块巨石造型上什么特点缀云峰上大下小,造型非常险峻,周围花草掩映,看起来玲珑秀丽。

这块巨石是园中天然生成之物吗?不是,这是一块人工修建的假山,它是根据元末年赵松雪的山水画卷为范本建造的。

私家园林以小巧精致著称,园中的山石都是建园者模仿自然中的山山水水的状态修建的。

以至于我们难以辨别。

同学们再来想一想:为何进门就有一块巨峰遮挡呢?多碍事呀?这种“开门见山”的造园手法,被称作为“障景”。

通过构筑花木石达到遮障、分割景物的目的,使人不能一览无余,营造了一种“曲径通幽” “柳暗花明又一村”的景象。

第二景:绕过缀云峰,一片绿色映入眼帘,荷花尽头的建筑是芙蓉榭。

荷花在园林中非常多见,由此可见荷花高洁的品质,深受古今文人的喜爱,荷花又名芙蓉,小榭之名由此而来。

我们来观察一下:建筑建的位置有何特点?一半建在岸边,一半伸向水面,凸显空灵之美。

也方便人们观赏荷池中的美景。

我们可以想象一下,夏天夜晚,皓月当空,明月,清风,月影,荷香齐至,确实美不胜收,令人流连忘返。

第三景:拙政园东部和中部交界处有一条——复廊,它临水而建。

复廊:两廊合为一体,中间夹一道墙,两面均可行走,又称“里外廊”。

你们思考一下:为何要一分为二建造呢?其实原因就和你们心中想的一样,通过复廊把园景分成一分为二,行于临水一侧可观水景,另一侧可观园内古木苍翠。

使得观赏景色更为丰富。

我们再来看:中间隔墙上开有25 个花窗,有何作用?为什么要开这么多窗户,如果没有窗,你走上上面什么感觉,就是一个狭窄的胡同,有了漏窗就不一样了,25 个花窗,就像精雕细作的剪纸图案,镶嵌在长长的画轴上面。

使两面景色若隐若现,既分又合,自然又含蓄,体现了设计的巧妙之处。

这种手法叫做漏景或透景,随着漏窗花纹的更换,园内的景色也在不断地变幻。

不由让人想到:犹抱琵琶半遮面~~~~诗词。

思考:园中还有一些造型各异的门、窗,看起来像什么?起到了什么作用?透过门窗看景,景色仿佛被镶嵌在了画框里,这种造园手法叫框景,增加了画面意境。

我们继续观察:复廊两侧的地砖有什么特点?给我们什么提示呢?地砖排列紧密,外侧成“人”字造型,内侧方形时刻提醒走在上面的后代们要:做人一定要堂堂正正。

第四景:走过了复廊,我们来到中部园区,这里景点很多,梧竹幽居亭坐落在此。

它是园中部的观赏主景。

红柱白墙,飞檐翘角,旁有梧桐遮荫、翠竹生情。

又传凤凰非高梧不栖,因此得名。

“梧竹幽居”匾额为文徵明题。

此亭的绝妙之处还在于四周白墙开了四个圆形洞门,在不同的角度可看到不同的奇特景观。

如果你到这里走一圈,便可看尽一年的景致,心中会有怎样的感想?告诉我们要珍惜时间通过细细观赏,我们不难体会到,园林中的景观处处精雕细啄,不但这样,造园家还把园外的景色借了进来,你们发现了吗?园外的北寺塔,出现在我们的视线里,这种造园手法叫做借景。

远远的望去,园中、园外的景色相互映衬,使园林的层次感更加丰富了。

第五景:园中最后一个景致是留听阁,体型轻巧,四周开窗,是赏秋荷听雨的绝佳处。

名字来自李商隐~~·总结造园手法:中国园林为在有限的空间中求得变化。

常用障景、漏窗、框景、借景、等手法,创造出了多层次的观赏效果,给人曲折、幽深之感。

通过游览,我们看到,园林中景点处处包含了中国山水花鸟的情趣,营造出了唐诗宋词的意境。

“意境”是中国造园艺术的最高境界(2)皇家园林——颐和园(对比)清朝皇帝曾六下江南,对南方私家园林魂牵梦绕,情有独钟,想要将它们带回京城,一时间北方陆续出现了许多精美绝伦的山水园林,颐和园便是其中杰出代表。

颐和园位于北京西山脚下,主要有万寿山和昆明湖组成,占地约5000 亩,园内建有亭台楼阁3000 多间,在这里几乎集中了所有古代建筑样式。

我们来感受皇家园林的景色。

我们来比较与私家园林的区别。

对比1、东宫门(建筑色彩)与拙政园门东宫门是颐和园正门,我们对比一下拙政园的大门。

请同学们说说他们的区别有哪些?一个色彩艳丽,富丽堂皇,“颐和园”,为光绪皇帝御笔亲题,凸显了帝王尊严。

一个是灰色调,古朴典雅,呈现古代文人气质。

对比2、佛香阁(建筑布局)与芙蓉榭我们看看建筑有哪些不同佛香阁8 面3 层,依山而建,高达41 米,而且下面还有高20 米的台基。

登上佛香阁,周围数十里景色尽收眼底。

芙蓉榭是个单层建筑,伸向水面,让人在近处细细看景。

山石有哪些区别?自然形成的山石,一个是精心设计的假山石。

对比3、长廊与复廊造型上的区别?色彩上颐和园这条长廊长700 多米,是世界第一长廊。

长廊的坊梁上有精美彩花14000 余幅,据说是当年的乾隆皇帝为其生母孝圣皇太后观赏雪景而建。

私家园林为了延伸走廊的长度,建造成曲折迂回的造型,白墙黛瓦。

对比4、同样的山水景观,皇帝把天然形成的真山真水圈到了自家的院子里来了,规模宏大。

通过比较我们不难发现皇家园林处处彰显了帝王的气势。

这就是他们的区别:他们虽有不同,但却遵循同一造园法则:带给我们的是中国山水花鸟画般的情趣。

意境是造园的最高境界。

(二)西方园林西方园林是什么样子?我们感受~~~·我们以法国园林为例来比较中西园林的差别。

(三)现代园林现代园林形式多样,中西结合,真正的面向普通群众,更生活化和多样化。

(四)学生对学校景点取名、改造活动:带铅笔、橡皮、黑色中性笔(五)总结“”通过以上短短的游览和欣赏,我们对园林有了一定的了解,可以这样说:园林是城市中的山林---使人们不出都市便可感受山野之趣园林是关于美的创造---是人为精心设计建造而成园林是精神的栖居地---漫步其中,我们可以望去烦恼,得到精神的享受园林是理想化的生活---反映了人们对美好生活的不懈追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