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上海高考物理分析
上海⾼考物理分析上海⾼考物理分析⼀、概述由于适龄⼈⼝减少,上海明年⾼考考⽣⼈数还将继续减少约1万⼈,降低到约6.5万⼈,降幅将达到1/8。
教育界⼈⼠表⽰,虽然考⽣⼈数减少使得上海⾼考整体竞争程度略有减弱,但名校的录取率不会有显著上升,⾼考录取率仍然保持在84%左右。
所以,上海明年⾼考竞争仍然会⾮常激烈,考取名校的难度仍然很⼤。
考⽣必须认真、系统地备考,全⾯提⾼⾃⼰的综合实⼒,才能在考试中脱颖⽽出,取得佳绩。
1.上海⾼考考试体系1.12010年上海⾼考⽇程2009年11⽉⾼考报名陆续开始→3⽉中旬⾼招政策陆续公布→6⽉7⽇⾄9⽇⾼考举⾏→6⽉中旬⾼考志愿陆续填报→6⽉下旬⾼考成绩陆续公布→6⽉下旬录取分数线陆续公布→6⽉下旬⾼考录取开始1.2考试类别及科⽬设置报考本科院校的考⽣参加“3+综合+1”考试,五门考试成绩满分为630分;报考⾼职与⾼专院校考⽣参加“3+综合”考试,四门考试成绩满分为480分。
(1)“3”是指语⽂、数学、外语三门⽂化基础课(满分各为150分),其中外语设有听⼒考试,数学分⽂史类卷和理⼯农医类卷。
(2)“综合能⼒测试”(满分为150分 20%=30分),开设分别适合⽂科考⽣和理科考⽣在六门课程基础上的两种“综合能⼒测试”试卷,成绩按20%计⼊总分。
(3)“1”是指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六门课程中的⼀门(满分为150分),称为相关课程。
⽂科考⽣可在政、史、地中任选⼀门;理科考⽣可在物、化、⽣中任选⼀门。
附:2009年上海⾼考科⽬及时间安排⽇期上午下午6⽉7⽇9:00 — 11:30语⽂15:00 — 17:00数学6⽉8⽇9:00 — 11:00综合能⼒测试15:00 — 17:00外语6⽉9⽇9:00 — 11:00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物2.上海⾼考招⽣情况2.12009年上海市普通⾼校秋季招⽣集中录取阶段本科批次最低录取控制分数线和公安⾼专⾯试、体能测试资格线科类/批次3+综合+13+综合⽂科第⼀批(本科)471 /第⼆批(本科)429 / 公安⾼专⾯试、体能测试资格线/ 221理科第⼀批(本科)455 /第⼆批(本科)389 / 公安⾼专⾯试、体能测试资格线/ 2472.2⾼校在上海录取分数线排⾏前20名(2008年理科⼀本)排名院校类别地区分数线招收⼈数1 复旦⼤学综合上海532 3312 上海交通⼤学综合上海523 5233 浙江⼤学综合浙江519 514 南京⼤学综合江苏517 405 中国⼈民⼤学综合北京517 146 上海财经⼤学财经上海514 4967 中央财经⼤学财经北京512 218 北京航空航天⼤学⼯科北京508 259 对外经济贸易⼤学财经北京508 1810 南开⼤学综合天津508 1111 同济⼤学⼯科上海507 136112 上海外国语⼤学语⾔上海507 25613 天津⼤学⼯科天津507 614 厦门⼤学综合福建506 2115 中国科学技术⼤学⼯科安徽504 1616 华东师范⼤学师范上海503 54617 中国政法⼤学政法北京502 718 北京理⼯⼤学⼯科北京501 719 北京邮电⼤学⼯科北京497 4120 华中科技⼤学⼯科湖北495 533.物理科⽬考试分析3.1考试⽬标物理科⽬考试旨在考察考⽣对⾼中物理基本物理知识和基本技能的掌握程度。
上海市物理高考试卷与参考答案
上海市物理高考复习试卷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有7小题,每小题4分,共28分)1、一辆汽车从静止开始做匀加速直线运动,在时间t内行驶了距离s。
如果汽车在时间2t内的距离记为s’,那么s’等于多少s?A、2sB、4sC、8sD、16s【答案】B 【解析】根据匀加速直线运动的位移公式(s=12at2),当时间为原来的两倍时,即(t′=2t),则新的位移(s′=12a(2t)2=4(12at2)=4s),因此正确答案是B。
2、一个质量为m的物体,仅受重力作用,从高度h自由下落。
忽略空气阻力,当它下降了高度(ℎ2)时,它的动能等于其势能的几倍?A、0.5倍B、1倍C、2倍D、无法确定【答案】B 【解析】在自由落体过程中,物体的机械能守恒,即势能与动能之和保持不变。
当物体下降(ℎ2)时,它的势能减少了其初始势能的一半,根据能量转化的原则,减少的这部分势能转化为了动能。
因此,在这个位置上,物体的动能等于剩余的势能,即动能等于势能的1倍。
所以正确答案是B。
3、一个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动能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物体的势能随时间增加而增加C、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D、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答案:C解析: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根据牛顿第一定律(惯性定律),物体保持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说明物体受到的合外力为零。
因此,选项C正确。
选项A和B 描述的是动能和势能的变化,但题目中物体在水平面上运动,没有高度的变化,所以势能不会增加。
选项D描述的是速度的变化,但题目中明确指出是匀速运动,速度保持不变。
4、一个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滑动,不计摩擦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物体的加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B、物体的速度随时间增加而增加C、物体的势能随时间增加而增加D、物体的动能随时间增加而减少答案:C解析:物体从静止开始沿斜面向上滑动,不计摩擦力,受到的合外力是重力沿斜面向下的分力。
2020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
2020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 (含答案解析)2020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一、单选题(共12小题,共39.0分)1.下列情况中加速度最大的是()A.列车在50秒内速度从8米/秒增加到18米/秒B.汽车启动后5秒末速度表指示在36千米/小时C.玩具子弹由静止加速至50米/秒用了0.1秒D.飞机着陆时以60米/秒初速度滑行了20秒才停下2.原子核内部有()A.质子B.α粒子C.电子D.光电子3.如图所示,轻质弹簧下端挂重为30N的物体A,弹簧伸长了3厘米,再挂重为20N的物体B时又伸长了2厘米,若将连接A和B的连线剪断,使A在竖直面内振动时,下面结论正确的是()A.振幅是2厘米B.振幅是3厘米C.最大回复力为30ND.最大回复力为50N4.下列图样中有泊松亮斑的是()A。
B。
C。
D。
5.物质的宏观性质往往是大量微观粒子运动的集体表现。
下面对气体温度和压强的微观解释,正确的是()A.气体的温度升高,气体的每一个分子运动速率都会变快B.气体的压强变大,气体分子的密集程度一定变大C.气体的压强变大,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一定变大D.气体的温度升高,运动速率大的分子所占比例会增多6.如图是一种叫“指尖陀螺”的玩具。
当将陀螺绕位于中心A的转轴旋转时,陀螺上B、C两点的周期、角速度及线速度的关系正确的是()A。
TB = TC,VB。
VCB。
TB。
TC,VB < VCC。
ωB = ωC,VB = VCD。
ωB = ωC,VB < VC7.一木块在水平桌面上保持静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木块所受的重力就是地球对物体产生的吸引力B.木块对桌面的压力就是木块受到的重力,施力物体是地球C.木块对桌面的压力是弹力,是由于木块发生形变而产生的D.木块保持静止是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与桌面对木块的支持力保持平衡8.两列相干波在空间相遇,以下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振动加强区域的介质的位移始终较大B.振动加强区域的介质在任何时刻的位移一定比振动减弱区域的介质的位移大C.振动加强区域的介质的位移随时间变化D.振动减弱区域的介质的振幅随时间变化9.如图为0.3摩尔的某种气体的压强和温度关系的p-t图线。
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doc
2011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二、整体分析1、各知识点分布情况(1)常考题型与考点题型每年基本没什么变化,主要以选择题、填空题、实验题和计算题为主。
单选题多考察基础知识,如光的干涉和衍射;运动图像等等,题目较容易;多选题以电磁感应和波动图像以及物体受力平衡为主为主;填空题多考察直线运动,匀速圆周运动,万有引力等;实验每年仍以电路实验为主,其余实验交替出现;计算题还是综合考察机械能守恒,动量守恒,物体的受力分析,以及牛顿定律。
(2)新题型与考点计算题第33题出题思路比较新颖,重点考察学生阅读图像的能力以及总结规律的能力,但主要还是考察机械能守恒。
(3)整体难度评价今年的考卷整体上看难度适中,单选和填空多为对基础知识的考察,难度不大,多选题稍微有点难度。
实验多为书本实验的变形,难度也不是太大。
计算题第一题只是对理想气态方程简单的考察,比较容易;第二题是牛顿定律的简单应用,用能量守恒也能算出来,思路比较活,没多大难度;第三题是综合知识的应用,包括物体的受力分析,电磁感应,能量守恒等等,知识运用的比较活,稍微有点难度;最后一题,考察学生的阅读能力以及对规律的总结,思维比较活,较难。
但总的来看,今年的高考,以基础知识点为主,回归课本,加以创新,整体难度不大。
三、教学反思(结合试题进行分析)备考经验例:选择题,备考时注意学生基础知识基础内容方面的理解,这些是基础题,拿高分的必须要一分不能失,教学中要注意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不能死记硬背。
又如,第十六题选择题,教会学生分析问题的方法,对一个问题要有良好的思维方法去处理!因此在遇到新的问题时,学生能结合已学知识进行应用,只有基础扎实了,才能顺利解决。
对于实验题,要求学生做的时候要想,最好要清楚做实验过程中的每一个细节,要对实验和步骤能反思!计算题只是覆盖面很大,四大题覆盖的知识点有气体性质,力学,牛顿运动定律,运动学规律,动能定理,功能原理,电路,磁场头两题相对简单,后两题题目较长,还综合考察阅读提取有用信息分析问题的能力。
2021年高考真题——物理(上海卷)Word版含解析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1.X射线A.不是电磁波B.具有反射和折射的特性C.只能在介质中传播D.不能发生干涉和衍射【答案】B【考点定位】电磁波谱2.如图,P为桥墩,A为靠近桥墩浮出水面的叶片,波源S连续振动,形成水波,此时叶片A静止不动。
为使水波能带动叶片振动,可用的方法是A.提高波源频率B.降低波源频率C.增加波源距桥墩的距离D.减小波源距桥墩的距离【答案】B【解析】叶片A之所以不动,是由于水波不能绕过桥墩传过来,也就是说水波衍射不太明显,而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也波长小或差不多,所以要让叶片A动起来方法只能是减小桥墩的民族尺寸或增大水波的波长,水波的速度确定,减小频率会增长波长,增大频率会减小波长,故A错误,B正确;转变波源与桥墩的距离不会让衍射现象更明显,所以C、D错误。
【考点定位】波的衍射【名师点睛】本题考查波的衍射,意在考查考生对波的衍射现象的理解力气和运用所学学问解决实际问题的力气。
发生明显衍射的条件是障碍物的尺寸也波长小或差不多。
要让衍射明显,要么增大波长,要么减小障碍物的尺寸。
3.如图,鸟沿虚线斜向上加速飞行,空气对其作用力可能是A.1F B.2F C.3F D.4F【答案】B4.确定质量的抱负气体在升温过程中A.分子平均势能减小B.每个分子速率都增大C.分子平均动能增大C.分子间作用力先增大后减小【答案】C【考点定位】分子动理论【名师点睛】本题结合确定质量的抱负气体的升温过程考查分子动理论,涉及分子力、温度和内能等学问点,意在考查考生的理解力气和识记力气。
抱负气体的特点:气体分子本身的体积和气体分子间的作用力都可以忽视不计的气体,因此抱负气体分子间无作用力,没有分子势能;温度的意义也很重要。
5.铀核可以发生衰变和裂变,铀核的A.衰变和裂变都能自发发生B.衰变和裂变都不能自发发生C .衰变能自发发生而裂变不能自发发生D .衰变不能自发发生而裂变能自发发生 【答案】 C6.23290Th 经过一系列α衰变和β衰变后变成20882Pb ,则20882Pb 比23290Th 少A .16个中子,8个质子B .8个中子,16个质子C .24个中子,8个质子D .8个中子,24个质子 【答案】 A7.在α粒子散射试验中,电子对α粒子运动的影响可以忽视,这是由于与α粒子相比,电子 A .电量太小 B .速度太小 C .体积太小 D .质量太小 【答案】D【解析】 在α粒子散射试验中,由于电子的质量太小,电子的质量只有α粒子的73001,它对α粒子速度的大小和方向的影响就像灰尘对枪弹的影响,完全可以忽视。
2023年高考物理真题完全解读(上海卷)
2023年高考真题完全解读(上海卷)2023上海市高中水平等级考试试题坚持立德树人,密切联系国家战略需求、社会经济发展、科技前沿动态、学生生活实际,弘扬科学家精神,激发考生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试题情境体现问题性、真实性和探究性,充分彰显学科特色;试卷聚焦核心素养,重点关注考生获取情境信息能力,重点考查学生分析推理论证能力及综合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解决具体问题的能力。
一、试题素养导向清晰,能力立意明确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在“文字表述、数学公式、函数图像”三种表达方式之间的转化能力,如第19题结合图像信息推断线框运动状态。
试题关注考生综合运用所学知识分析推理论证的能力,综合运用力学或电磁学相关知识,对研究对象的运动过程进行严密完整的分析推理和论证。
试卷重视物理实验,使其成为考查考生科学探究能力的有力载体。
试题利用熟悉的实验设计问题,着重考查考生对实验原理、实验操作、数据分析和得出结论等实验关键能力的掌握,引导考生关注实验装置、加强实际操作和亲身体验,理解实验的意义。
二、试题情境丰富多样,紧密联系实际 试题情境紧密联系生产生活、科技发展等,形式多样。
试题突出物理学科用图像表述现象、概念和规律的特色,注重用图像形式创设试题情境、设计问题,使考生在熟悉的情境中解决新问题。
如利用电场线分析电荷的受力情况;根据图像判断电势和电势能的变化;通过分析安培力随时间的变化图像分析金属棒的受力情况。
试题注重考查考生在实际问题情境中选择或建立物理模型,如在理解题意的基础上估算炮弹在炮管中的运动时间;试卷关注物理学前沿进展与成果应用,将其有机融入试题中,引导考生在新情境中运用物理知识解决问题,体会最新科技前沿与物理学科基础之间的关系。
如用下一代高精度时间测量工具核钟作为背景,考查原子核衰变及光的相关知识;以光梳技术为背景,考查光的传播及干涉现象等,同时融入了中国科学家的贡献,激发考生的家国情怀和民族自信。
全卷通过对基本概念、规律和思想方法的系统考查,引领考生深入认识物理学科的本质,体会物理学科的价值。
高考试题——物理(上海卷)解析版
高考真题—物理学科(上海卷)解析版本试卷共7页,满分l50分,考试时间l20分钟。
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考生注意:1、答卷前,务必用钢笔或圆珠笔在答题纸正面清楚地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核对后的条形码贴在指定位置上,在答题纸反面清楚地填写姓名。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8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
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的,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A)都是横波(B)都能传输能量(C)都能在真空中传播(D)都具有恒定的波速答案:B解析:电磁波与机械波具有的共同性质是都能传输能量,选项B正确。
2.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这时(A)锌板带负电(B)有正离子从锌板逸出(C)有电子从锌板逸出(D)锌板会吸附空气中的正离子答案:C解析:当用一束紫外线照射锌板时,产生了光电效应,有电子从锌板逸出,锌板带正电,选项C正确ABD错误。
3.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A)传播速度不同(B)强度不同(C)振动方向不同(D)频率不同答案:D解析:白光通过双缝后产生的干涉条纹是彩色的,其原因是不同色光的频率不同。
4.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A)位移(B)速度(C)加速度(D)回复力答案:B解析:做简谐振动的物体,当它每次经过同一位置时,位移相同,加速度相同,位移相同,可能不同的物理量是速度,选项B正确。
2022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和答案解析
2022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和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共40分,第1-8小题,每题3分;第9-12小题,每题4分。
)1.(3分)某元素可表示为,则下列可能为该元素同位素的是()A.B.C.D.2.(3分)麦克风静止在水平桌面上,下列能表示支架对话筒作用力的方向的是()A.B.C.D.3.(3分)在单缝衍射实验中,仅减小单缝的宽度,则屏上()A.条纹变宽,光强增强B.条纹变窄,光强增强C.条纹变宽,光强减弱D.条纹变窄,光强减弱4.(3分)将一个乒乓球浸没在水中,当水温升高时,球内气体()A.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变小,压强变小B.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变小,压强变大C.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增大,压强变小D.分子热运动平均动能增大,压强变大5.(3分)某原子核发生核反应时放出一个正电子,则原子核内多了一个()A.质子B.中子C.电子D.核子6.(3分)运动员滑雪时运动轨迹如图所示,已知该运动员滑行的速率保持不变,角速度为ω,向心加速度为a。
则()A.ω变小,a变小B.ω变小,a变大C.ω变大,a变小D.ω变大,a变大7.(3分)在同一介质中有a、b两列机械波,它们的波形如图所示,两列波的频率分别为f a和f b,波长分别为λa和λb,则()A.λa>λb,f a>f b B.λa>λb,f a<f bC.λa<λb,f a>f b D.λa<λb,f a<f b8.(3分)两质点由静止开始做直线运动,它们的位移x与时间t的图像均为抛物线。
t0时刻它们的速度分别为vⅠ和vⅡ,加速度分别为aⅠ和aⅡ。
则()A.vⅠ>vⅡ,aⅠ>aⅡB.vⅠ>vⅡ,aⅠ<aⅡC.vⅠ<vⅡ,aⅠ>aⅡD.vⅠ<vⅡ,aⅠ<aⅡ9.(4分)如图所示,两根粗细相同的玻璃管下端用橡皮管相连,左管内封有一段长30cm的气体,右管开口,左管水银面比右管内水银面高25cm,大气压强为75cmHg,现移动右侧玻璃管,使两侧管内水银面相平,此时气体柱的长度为()A.20cm B.25cm C.40cm D.45cm 10.(4分)木卫一和木卫二都绕木星做匀速圆周运动。
年秋季高考上海物理试卷评析
秋季高考上海物理试卷评析刘树田(上海市七宝中学上海201101)在上海市二期课程改革不断推进,但一、二期课改教材仍同时存在的情况下,今年秋季高考中上海物理卷进一步落实课改理念,兼顾一期、二期课改教材,在注重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考查的基础上,进一步坚持“以能力立意”的命题原则,比较全面地考查了考生的物理素养。
一、试卷考核的内容比较全面,知识点覆盖面大试卷考查的内容涉及一、二期教材中的力学、热学、电磁学、光学和原子物理等五个方面。
《2006年全国高等学校统一考试上海卷考试手册》(物理科)中,可以考查的内容共有84个条目,除了万有引力定律、机械能守恒定律、盖·吕萨克定律、多用表和光的衍射5个条目没有考查到外,本卷直接或间接考查的内容涉及78个条目,考查覆盖率约为93%,在23道题目里能考查这么多的内容,跟命题者精心设计试题是分不开的,纵观全卷,很少有只考一个知识点的题目,大部分题目涉及多个知识点,重要知识则在不同题型中从不同的角度反复考查,应该说试卷对考生知识掌握情况的考查是比较全面的。
二、注意考查考生对物理知识形成过程的了解情况,关注考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本质上是物理学家求真、向善、臻美的过程,在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中,记录着物理学家获得知识的方法和技巧,闪烁着物理学家的智慧和思想,也体现了物理学家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所以展示物理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人文素养是二期课改的理念之一。
命题者在今年的试卷中体现了这一理念。
如第4题,此题取材于物理学史,又与教材紧密联系,以伽利略研究自由落体运动为背景,介绍了伽利略用几何图形的方法表示物体沿光滑斜面运动的路程、速度和时间关系,并用此图求得物体做初速度为零的匀加速直线运动的路程s和时间t关系。
让学生在读题、解题过程中体验落体运动规律的发现过程和伽利略的研究方法。
又如第14题,用示意图再现物理学史上第一次完成原子核人工转变的实验情景,让考生在答题过程中体验科学家发现质子的过程和巧妙的实验方法。
2023年高考上海卷物理真题(解析版)
2023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卷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选择题1.(3分)关于α粒子散射实验正确的是()A.实验要在真空中进行B.荧光屏是为了阻挡α粒子C.实验中显微镜必须正对放射源D.证明了原子核中有质子存在【分析】本题抓住α粒子的散射实验是证明了原子核的存在这个核心来思考,就易得到答案了。
【解答】解:A,真空对α粒子没有阻碍作用。
故A正确;B,荧光屏是为了观察穿过金铂的α粒子的。
故B错误;C,显微镜是为了观察荧光屏上的发光点的,故C错误;D,该实验证明了原子中存在一个核,故D错误。
故选:A。
【点评】本题是记忆理解类的,难度低。
2.(3分)如图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灯泡,亮度最高的是()A.L1B.L2C.L3D.L4【分析】根据电路的结构,分析出哪个灯泡的电流最大,再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大小判断亮度。
【解答】解:根据电路图可知,灯泡L1位于干路上,即流过灯泡L1的电流最大,实际功率最大,亮度最亮,故A正确,BCD错误;故选:A。
【点评】该题考查灯泡的亮度大小,要根据灯泡的实际功率进行判定,基础题。
3.(3分)一物块爆炸分裂为速率相同、质量不同的三个物块,对三者落地速率大小判断正确的是()A.质量大的落地速率大B.质量小的落地速率大C.三者落地速率都相同D.无法判断【分析】根据动能定理分析解得落地速度。
【解答】解:根据动能定理有mgh=﹣解得v=可知三者落地速率都相同,故ABD错误,C正确;故选:C。
【点评】本题考查动能定理的应用,解题关键掌握物块只有重力做功,列动能定理即可解答。
4.(3分)一定质量的理想气体,经历如图过程,其中ab、cd分别为双曲线的一部分。
下列对a、b、c、d四点温度大小比较正确的是()A.T a>T b B.T b>T c C.T c>T d D.T d>T a【分析】p﹣V图象中,双曲线代表等温线,结合查理定律分析解答即可。
【解答】解:p﹣V图象中,双曲线代表等温线,则ab温度相等,cd温度相等;由a到d,气体体积不变,根据=,可知a的温度大于d的温度;由b到c,气体体积不变,根据=,可知b的温度大于c的温度;故ACD错误,B正确;故选:B。
上海高考物理解析
上海高考物理解析上海2019年高考物理试题分析【一】总体评价今年的高考卷总体而言,整体难度与去年持平,但是难度分布比较均衡,到处都有难点存在。
试卷中有不少冷僻知识,但都在考纲之内,对考生知识的全面性要求较高。
由于这些题目的存在,会扰乱做题的心理,不利于考生的发挥。
【二】试卷评析1.选择题依然是能力的筛选器今年的选择题与往年并无二致,仍旧注重物理概念和物理思维的考查。
读图能力和运用图像分析问题的能力是上海高考的传统,而各种物理模型的建立与迁移能力是很有区分度的。
2.实验题中规中矩,略有创新设计四道实验题,首先是机械能守恒,其次是多用表,考过多次应该不难解答。
今年的压轴实验题中,第28题是测量电场的等势面,在实验中属于偏冷的实验。
如果复习不到位,很容易失分。
第29题理想气体是一个设计题,利用力矩平衡求取气体的力学参数,但设计思路比较明显,难度应该不会很大。
3.计算大题传统依旧,考察综合运用能力四道计算题,依旧延续了近年理想气体、动力学、静电场叠加和电磁感应的组合,题型非常稳定。
【三】明年3+3高考模式给上海物理卷带来的预期变化首先,从试卷结构上来说,2小时的考试时间缩减为1小时以后,题量肯定将大幅下降。
开头18道单项选择题,应该最多只能保留一半。
用于高考分层的4道多项选择题估计会被保留。
实验题是物理学科特色,且考察学生实验能力,会被保留但题量会适当缩减。
计算题会从原来的4道删减1-2道。
其次,很多繁难的物理知识版块删除,标志着上海高考中,本就不太多的纯力学题和能量相关问题难度下降,将不会出现之前的综合难题。
此消彼长之下,振动和波、电场、电路、理想气体等板块的重要性将会提升。
第三,就压轴计算题而言,历年压轴题都以电磁感应和静电力为主。
电磁感应将延续上海特色,导轨上的动生电动势,难保出题老师不会打一些擦边球,例如2019年上海高考第33题,用作图法、平均法来解决。
最后考试时间的缩短,意味着考试时,学生的缓冲时间大大缩减。
2024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
2024年上海市高考物理试题+答案详解(试题部分)(考试时间60分钟,满分100分)特别提示:1.本试卷标注“多选”的试题,每小题有2~3个正确选项,漏选给一半分,错选不给分;未特别标注的选择类试题,每小题只有1个正确选项。
2.在列式计算、逻辑推理以及回答问题过程中,须给出必要的图示、文字说明、公式、演算等。
3.除特殊说明外,本卷所用重力加速度g 大小均取29.8m/s 。
物质性质实验是人类认识物质世界的宏观性质与微观结构的重要手段之一,也是物理学研究的重要方法。
1.通过“用油膜法估测油酸分子的大小”的实验可推测油酸分子的直径约为()A.1510m - B.1210m - C.910m- D.610m-2.验证气体体积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实验装置如图所示,用支架将封有一定质量气体的注射器和温度传感器固定在盛有热水的烧杯中。
实验过程中,随着水温的缓慢下降,记录多组气体温度和体积的数据。
(1)不考虑漏气因素,符合理论预期的图线是____________A .B .C .D .(2)下列有助于减小实验误差的操作是____________A .实验前测量并记录环境温度B .实验前测量并记录大气压强C .待温度读数完全稳定后才记录数据D .测量过程中保持水面高于活塞下端汽车智能化我国的汽车智能化技术发展迅猛。
各类车载雷达是汽车自主感知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
汽车在检测到事故风险后,通过自主决策和自主控制及时采取措施,提高了安全性。
3.车载雷达系统可以发出激光和超声波信号,其中()A.仅激光是横波B.激光与超声波都是横波C.仅超声波是横波D.激光与超声波都不是横波4.一辆质量32.010kg m =⨯的汽车,以36km h v =的速度在平直路面上匀速行驶,此过程中发动机功率1 6.0kW P =,汽车受到的阻力大小为______N 。
当车载雷达探测到前方有障码物时,主动刹车系统立即撤去发动机驱动力,同时施加制动力使车辆减速。
高考上海物理试卷解析(精析word版)(教师版).docx
高中物理学习材料桑水制作【试卷总评】试题依据上海市高考大纲,覆盖高中物理全部内容,重点考查高中物理的主干知识,难度适宜,效度好,信度高,具有一定的区分度。
本试卷共10页,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
全卷包括六大题,第一、二大题为单项选择题,第三大题为多项选择题,第四大题为填空题,第五大题为实验题,第六大题为计算题。
考生注意:1.答卷前,考生务必在试卷和答题卡上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填写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贴在指定的位置上。
2.第一、第二和第三大题的作答必须用2B铅笔涂在答题纸上相应区域内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需要更改时,必须将原选项用橡皮擦去,重新选择。
第四、第五和第六大题的作答必须用蓝色或黑色的钢笔或圆珠笔写在答题纸上与试卷题号对应的位置(作图可用铅笔).3.第30、31、32、33题要求写出必要的文字说明、方程式和重要的演算步骤。
只写出最后答案,而未写出主要演算过程中,不能得分。
有关物理量的数值计算问题,答案中必须明确写出数值和单位。
一、单项选择题(共16分,每小题2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选项。
)1.(2012·上海物理)在光电效应实验中,用单色光照时某种金属表面,有光电子逸出,则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取决于入射光的()(A)频率(B)强度(C)照射时间(D)光子数目2.(2012·上海物理)下图为红光或紫光通过双缝或单缝所呈现的图样,则()(A)甲为紫光的干涉图样(B)乙为紫光的干涉图样(C)丙为红光的干涉图样(D)丁为红光的干涉图样3.(2012·上海物理)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A)电离现象(B)光电效应现象(C)天然放射现象(D)α粒子散射现象【答案】:C【解析】:与原子核内部变化有关的现象是天然放射现象,选项C正确。
【考点定位】此题考查一些物理现象的产生原因。
4.(2012·上海物理)根据爱因斯坦的“光子说”可知()(A)“光子说”本质就是牛顿的“微粒说”(B)光的波长越大,光子的能量越小(C)一束单色光的能量可以连续变化(D)只有光子数很多时,光才具有粒子性5.(2012·上海物理)在轧制钢板时需要动态地监测钢板厚度,其检测装置由放射源、探测器等构成,如图所示。
上海高考理综物理题深度详解
2019年上海高考理综物理题深度详解2019年上海高考刚刚结束,急切关心考情的我们,马上与学生联络,伴随学生的吐槽和窃喜回忆考题,这里根据来源于考生切身反馈,结合我们的教师团队对今年试题的分析做一个初步的评析,帮助大家第一时间了解今年的物理考试信息,同时以一个物理老师的角度给后来的学员一些建议。
对于总体情况,根据我们的分析,今年的试卷的知识点排布和难度与2019年基本持平,全卷看似无偏门的题目,难度也没有特别突兀的地方,但是很多知识考得很深入、细致:比如对于双缝干涉公式推导过程中数学近似背景的考察;根据和学生考试感受,也基本符合上述分析。
计算第二题、第三题对于物理概念和理论在情景中的理解要求较高,有几个亮点,对我们学员后续的学习很有指导意义,在下文中老师们会做详细的说明。
对比各区模考题,今年的试题整体上比普陀区、浦东的简单,比黄埔区难,跟杨浦区难度差不多。
下面结合具体题型说一下今年物理试卷的特点和发展:1.今年特别加强了概念物理本质的考察,体现物理思想作为命题的立意;今年中低档题目的难度与去年持平,而且对于知识的考察非常纯粹,没有复杂的物体过程和模型的堆积,这是上海一贯的风格,也是教育改革必然的方向。
但是在考察基础概念和基本物理思想的时候,不是一味的死记硬背,套用公式,要从物理原理的本质上去伪存真,对于物理概念和原理的形成背景要了然于心,将思维从常见经典的题目模型中解放出来。
例如今年选择题,基本都是概念理解的考察,32题对于电势能的概念的辨析一问,就完全跳出了题目模型的限制,考查了势能是系统所共有的这一原理。
建议2019年高考学生不要盯着经典模型不放,不要只在熟练程度上下功夫,一个原理只要能精确应用即可,要多注意物理原理的来龙去脉以及发散,注意物理原理所考察的思想。
2.试题较注重细节,运算能力要求略有下降虽然整体试卷的计算量比较小,着重考察物理基本技能,但是还是有几道题目需要耐心细致的计算,往往物理方程是正确的,但在计算的时候会有问题,例如30题的热学计算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动量守恒
易
22B
万有引力定律
易
23
S-t图像问题
易
24
机械波
中
25
牛二、电磁感应、电功率
难
26
由感应电流偏转方向判断线圈绕向
易
4
27
多用电表的使用
易
6
28
等压情况下,体积变化与温度变化的关系
易
6
29
利用单摆测量重力加速度
中
8
30
受力分析、直线运动、牛顿定律
易
10
31
气体定律
中
12
32
电磁感应、安培定则、牛二
ɑ、β、γ射线的特点
易
6
共点力合成
易
7
逻辑电路
易
8
受力分析
易
9
同位素
易
24
10
竖直上抛运动
中
11
电场强度、电场力
易
12
平抛运动
易
13
电路、电功
易
14
受力分析、动态平衡
易
15
重心、重力做功
中
16
机械能守恒
中
17
动态电路、电功率
中
16
18
功率
易
19
分子速率分布
中
20
电场力、单摆
中
21
衰变方程、能量
易
20
3.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更加重视知识的形成、概念的建立和方法的掌握。如15.23等题。
试卷题目知识背景的新颖,所有试题并没有刻意或牵强附会地去追求热点问题,而是将物理知识的考查与现代热点问题有机结合,并具有现代科技气息外,整卷均为中规中矩的传统性题型,无难、奇、繁题型。体现学科重点知识与能力并重。
2. 各知识点分布情况
知识点
题号及考点
分值
总分
备注
(与往年的题型分布、常考考点的差异)
直线运动和机械运动
3. 命题特色
(1)试题着重考查学生对于基本知识、概念的理解和掌握,而非简单的识记,如第4题,如果学生仅记住爱因斯坦“光子说”的结论,要得到正确选项就会有一定的困难。还有一些试题对于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一定的要求,如7题,学生的思维如果不够严密,很容易落入命题时所设置的“陷阱”。
(2)试题继续保持了近年对课本的重视程度:很多试题的材料均取自高中物理教材,而第9题更是直接取自教材练习册。这样做的目的是希望高中物理教学或复习不要抛开课本而沉湎于题海之中。
(3)试卷中有相当一部分试题体现了对学生理解、分析和推理能力的考察:要求学生能建立物理模型、分析物理过程,如第15题;能将物理过程转化为简单、直观的图像,如第10题;能通过图像分析解决问题,如第23题;能分析比较复杂的物理模型及所遵循的物理规律,如第33题。
三、教学反思(结合试题进行分析)
1. 考试前一段时间,学生不应再投入无休止的题海,而应当回归课本,尤其是在今年的考纲突出理解与能力的前提下。
如:第9题,考前2次课与学生一起对照课本,将每一个细节都仔细讨论,如果没有看过课本上的原图,此题极有可能错选。
在这次的试卷中,有多道练习在书上都有对应的讲解,甚至是相同的实验,考前认真复习课本将对学生在考试中得到高分有相当大的帮助。
2. 重视物理过程。
第10题,难度不大,但强调了物理过程在物理学中的重要意义。在复习时应当更加多的强调对物理过程的分析。
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编 辑:__________________
时 间:__________________
(精心整理,诚意制作)
2012年上海高考物理试卷分析
一、逐题分析
题序号
考查内容
难度(易、中、难)
分值
1
光电效应
易
16
2
光的干涉图样
易
3
天然放射现象(原子核内部变化)
易
4
爱因斯坦的“光子说”
易
5
10、12、23、30
3、3、4、10
20
较去年有所增加
力和物体的平衡
6、8、14
2、2、3
7
牛顿运动定律
25、39
4、10
14
圆周运动和万有引力
22B
4
4
振动和波动
20、24、29
4、4、8
16
功和机械能
15、16、18、33
3、3、4、14
20
气体和内能
19、28、31
4、6、12
22
较去年分值有所增加
难
14
33
电磁感应、安培定则、动能定理
难
14
2、整体分析
1. 整体概述
结构与去年相同。试卷总共有33题,约4900字,阅读量、计算量与去年相当。试卷注重对基本物理概念、物理思想和物理方法的考查,所涉及的知识点占《考试说明》中所列知识点的75%,试卷估计总体难度为0.68(102.81分),且有一定梯度。其中,难度适中(在0.6―0.8之间)的共104分(占69.3%),难度系数大于0.8的共26分(占17.3%)。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概念与方法掌握程度的基础性考题共118分(占78.7%)。
电场
11、20
3、4
7
较去年题量有所减小
电路
7、13、17、27
2、3、4、6
15
磁场和电磁感应
25、26、32、334、4、源自4、1436光的性质
1、2、4
2、2、2
6
物质
3、5、9、21
2、2、3、4
11
动量
22A
4
4
人造地球卫星
22B
4
4
试卷注重对重点内容的考核,力学约占39%,电磁学约占35%,热学约占15%,光学和原子物理约占11%。其中牛顿运动定律、功和能、闭合电路欧姆定律、楞次定律、法拉第电磁感应定律、气体实验定律等一些主要知识点在试卷中占有足够的比例。其中一些试题的设问、考察角度等方面均注意了逐步深入和提高,从而使试题能区分不同层次的学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