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学》专业知识

合集下载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40个必记高频考点

精心整理※考点1※考点1:历代本草代表作简介《神农本草经》,汉代,现存最早的药学专着,属于集体创作,载药数365种。

(神在最早的时候有,农民经常流汗(汉代))《本草经集注》:南北朝梁代,首创按自然属性分类药物的方法。

(集注,是对神农本草经进行集注,通过自然属性分类来集注)《新修本草》:又名《唐本草》,图文并茂、我国历史上第一部官修本草、第一部药典,世界上最早的国家药典。

(新修:重新来修,是由国家组织的,因此有图文,唐代的兴盛也造就了这第一部官修本草)《证类本草》:总结了北宋以前药物学成就,集宋之前本草学大成。

(宋代包拯破案讲究证据)《本草纲目》:李时珍(明代),中古时代最完备的分类系统。

(珍视明滴眼液)《本草纲目拾遗》:清代,创古本草增收新药之冠。

(拾遗:捡漏,所以新增最多)《中华本草》:当代作品,全面总结了中华民族2000余年来传统药学成就。

(当地的作品,集继往开来的成就,所以载药最多。

)※考点2※考点2:五味辛:能散、能行,能发散、行气、活血。

甘:能补、能缓、能和,能补益、缓急止痛、调和药性、和中。

酸(涩):能收、能涩,即有收敛固涩作用。

苦:能泄、能燥、能坚。

咸:能软、能下,有软坚散结和泻下通便。

淡:能渗、能利,有渗湿利水作用。

※考点3※考点3:七情单行:单独,不需辅助增效相须:相互需要相使:使得更厉害减毒相杀:杀毒软件。

(生姜杀半夏)相畏:杀人会怕。

(半夏怕生姜)减效相恶:相互厌恶,工作效率就降低了。

增毒相反:反目成仇,仇恨增深精心整理※考点4※考点4:道地药材(****)云南:三七、木香贵州:天麻安徽:木瓜东北:人参福建:泽泻(福泽天下)河南:四大怀药——牛膝、山药、菊花、地黄。

(河南牛山,菊花遍地黄)河南---- 怀庆牛山一一牛膝、山药菊花遍地黄一一菊花、地黄浙江:浙贝母、白术、延胡索、山茱萸、玄参、杭白芍、杭白菊、杭麦冬、郁金。

浙江玄参,被胡输得一穷三白,抓山猪卖金。

被胡输得一穷三白—一被:浙贝母——胡:延胡索——三白:白术、白芍、杭白菊抓山猪卖金一一山猪:山茱萸——卖金:麦冬,郁金※考点5※考点5:采收时间采收原则:有效物质最多、产量最多的时候采收。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pdf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一 pdf

中药学专业知识1. 药物性味:中药有四气五味,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和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这些性味决定了药物的主要功效和应用范围。

2. 药物归经:指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主要对某经(脏腑及其经络)或某几经发生明显的作用,而对其他经作用较小,或没有作用。

如同某药能入肝经,则它对肝脏病变能起主要或特殊的治疗作用,这是归经的重要含义。

3. 升降浮沉:指药物在人体内的作用趋向。

升是上升,降是下降,浮是发散,沉是收敛和泻利二便。

升降浮沉也就是指药物对机体有向上、向下、向外、向内四种不同作用趋向。

4. 药物毒性: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毒性反应与副作用不同,它对人体的危害性较大,甚至可危及生命。

5. 配伍禁忌:指某些药物在复方中禁止或不宜配合运用,主要是“十八反”和“十九畏”。

6. 用药剂量:因药物性质、剂型、配伍等不同而异,也与患者的年龄、体质、病情等有关。

7. 用药禁忌:包括配伍禁忌、妊娠用药禁忌、服药时的饮食禁忌等。

8. 炮制方法:中药必须经过炮制之后才能入药,这是中医用药的特点之一。

炮制方法包括修制、水制、火制、水火共制等。

9. 采收加工:中药材的采收季节、时间、方法等对药材的质量有很大影响。

10. 药材鉴别:通过对药材的性状、显微、理化等方面的鉴别,可以判断药材的真伪、优劣。

11. 药材贮藏:中药材在贮藏过程中容易发生虫蛀、霉变、泛油、变色等现象,因此需要采取适当的贮藏方法。

12. 方剂组成:中药方剂是由多味药物组成的,其组成原则包括君臣佐使等。

13. 方剂功效:不同的方剂具有不同的功效,如解表剂、清热剂、祛湿剂等。

14. 中药分类:根据药物的功效和应用范围,中药可以分为解表药、清热药、泻下药、祛风湿药、芳香化湿药、利水渗湿药、温里药、理气药、消食药、驱虫药、止血药、活血祛瘀药、化痰止咳平喘药、安神药、平肝熄风药、开窍药、补虚药、收涩药、涌吐药、外用药等。

15. 辨证施治:是中医学的基本原则之一,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和体质特点,选择合适的药物和方剂进行治疗。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

中药学基础知识一、中药学的定义中药学是一门研究中草药的来源、种植、采集、加工、贮藏、分析、炮制以及药理学、临床应用等方面知识的学科。

二、中药的来源中草药以植物为主,也包括一些动物或矿物的组分。

中草药的来源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 植物:大部分草药来自于各种植物,如砂仁、黄芩、薏苡仁等。

2. 动物:一些草药由动物组分提取,如熊胆、鹿茸、蝮蛇胆等。

3. 矿物:一些草药来源于矿物,如雄黄、硫磺等。

三、中药的药效分类根据中草药的功效不同,中草药可以被分为不同的药效分类,主要包括以下几类:1. 温阳类:具有温热效果,适用于体寒、阳气不足的情况,如附子、肉桂等。

2. 寒凉类:具有清凉效果,适用于体热、发热、炎症等情况,如麻黄、连翘等。

3. 补益类:具有滋补效果,可用于调理身体、增加体力,如人参、黄精等。

4. 祛湿类:具有祛湿效果,适用于湿气重、体质虚弱的情况,如薏苡仁、荷叶等。

5. 止血类:具有止血效果,适用于出血、血瘀等情况,如土木香、蚕豆花等。

6. 安神类:具有安抚神经、镇定情绪的效果,适用于失眠、焦虑等情况,如丹参、郁金等。

四、中药的药用部位中草药的药用部位不仅仅是指整个植物,还包括其根、茎、叶、花、果实等各个部分。

中药的药用部位对于药效的发挥有重要影响,常见的有以下几种: 1. 根:如人参的根部,具有滋补强壮的作用。

2. 茎:如天麻的茎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3. 叶:如绿茶的叶部,具有清热去火的作用。

4. 花:如蒲公英的花部,具有清热解毒的作用。

5. 果实:如枸杞的果实,具有补肾明目的作用。

6. 种子:如葛根的种子,具有祛湿解毒的作用。

五、中药的配伍禁忌中药在使用时需要注意一些药物的配伍禁忌,以避免药物相互影响,甚至产生不良反应。

常见的中药配伍禁忌有以下几种: 1. 金银花与大蒜:二者不宜合用,因为同时使用会降低金银花的抗菌作用。

2. 当归与阿司匹林:当归能抑制阿司匹林的抗凝血作用,影响药物疗效。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第一章解表药第一节辛温解表药8 藁本发表散寒,祛风胜湿,止痛。

11 香薷发汗解表,和中化湿,利水消肿。

12 苍耳子散风寒,通鼻窍,除湿止痛,止痒。

13 辛夷散风寒,通鼻窍。

14 西河柳发表透疹,祛风除湿。

第二节辛凉解表药3 蝉蜕疏散风热,透疹止痒,明目退翳,息风止痉。

9 蔓荆子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11 浮萍发汗解表,透疹止痒,利水消肿。

12 木贼疏散风热,明目退翳,止血。

小结:1.解表药中有疏肝作用的:薄荷、柴胡。

第二章清热药第一节清热泻火药6 芦根清热生津,除烦,止呕,排脓,利尿。

7 竹叶清热除烦,生津止渴,利尿通淋。

8 淡竹叶清热除烦,利尿。

9 决明子清肝明目,润肠通便。

10 谷精草明目退翳,疏散风热11 青葙子明目退翳,除虚热12 密蒙花明目退翳,平肝阳第二节清热燥湿药5 苦参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第三节清热凉血药5 紫草凉血活血,解毒透诊。

6 水牛角清热凉血,泻火解毒,清心定惊。

第四节清热解毒药4 紫花地丁清热解毒,凉血消肿。

5 大青叶清热解毒,凉血消斑,利咽消肿。

7 青黛清热解毒,凉血消斑,清肝定惊。

8 牛黄清热解毒,息风止痉,化痰开窍。

12 败酱草清热解毒,消痈排脓,祛瘀止痛。

13 穿心莲清热解毒,燥湿。

14 白鲜皮清热解毒,祛风燥湿,止痒。

15 半边莲清热解毒,利水消肿。

16 土茯苓解毒,利湿,利关节。

17 山豆根清热解毒,消肿利咽。

18 马齿苋清热解毒,凉血止血,通淋。

19 大血藤清热解毒,活血止痛,祛风活络。

20 白花蛇舌草清热解毒,消痈,利湿,抗癌。

22 熊胆清热解毒,明目,止痉。

23 金乔麦清热解毒,祛痰排脓,散瘀止痛。

24 鸦胆子清热解毒,燥湿杀虫,止痢截疟,腐蚀赘疣。

25 垂盆草清热解毒,利湿退黄。

26 秦皮清热解毒,燥湿止带,清肝明目。

27 马勃清肺,解毒,利咽,止血。

28 木蝴蝶清热利咽,疏肝和胃。

29 半枝莲清热解毒,散瘀止痛,利水消肿。

《中药学》复习资料

《中药学》复习资料

《中药学》复习资料一、中药的基本概念中药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用于预防、诊断、治疗疾病并具有康复与保健作用的物质。

中药主要来源于天然药及其加工品,包括植物药、动物药、矿物药及部分化学、生物制品类药物。

中药的性能是其重要特征,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和毒性。

四气,即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性和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如黄连、黄芩等;热性和温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如附子、干姜等。

五味,指酸、苦、甘、辛、咸五种味道。

酸味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味能泄、能燥、能坚;甘味能补、能和、能缓;辛味能散、能行;咸味能软坚散结、泻下通便。

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升浮药一般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等作用;沉降药多具有清热泻火、利水渗湿、重镇安神等作用。

归经是指药物对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如心经病变常用黄连、百合等;肝经病变常用柴胡、白芍等。

毒性是指药物对机体的损害性。

使用有毒药物时应严格控制剂量,确保用药安全。

二、中药的炮制炮制是指对中药进行加工处理的方法和技术。

其目的在于降低或消除药物的毒性或副作用,增强药物的疗效,改变药物的性能,便于制剂和贮存等。

常见的炮制方法有净制、切制、炮炙等。

净制是选取药材的药用部分,去除杂质和非药用部分;切制是将药材切成适宜的片、段、丝、块等;炮炙包括炒、炙、煅、蒸、煮、燀等多种方法。

例如,炒法可分为清炒和加辅料炒。

清炒又有炒黄、炒焦、炒炭之分,不同的炒制程度会改变药物的性能和功效。

炙法是将药物与液体辅料共同拌炒,如蜜炙可增强润肺止咳的作用,酒炙可增强活血通络的功效。

三、中药的配伍中药的配伍是指按照病情的需要和药物的特点,有选择地将两种以上的药物配合在一起应用。

配伍关系主要有“七情”,包括单行、相须、相使、相畏、相杀、相恶、相反。

相须是指两种功效相似的药物配合应用,可以增强原有药物的疗效,如麻黄配桂枝,能增强发汗解表的作用。

相使是指以一种药物为主,另一种药物为辅,能提高主药的疗效,如黄芪配茯苓,茯苓能增强黄芪补气利水的作用。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和中药资源的科学,涵盖了中药的起源、分类、鉴定、提取、分离、活性成分研究以及中药质量控制等方面的知识。

以下是中药学的重点知识总结:
1. 中药资源:中药资源包括动物、植物、矿物等各种来源的药材。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常见中药材的产地、形态特征、采集、储藏等方面的知识。

2. 中药鉴定:中药鉴定是通过观察、检验和实验等手段,对中药材进行鉴别和评价。

学习中药学时需学会辨别中药材的真伪、正误以及判断其质量。

3. 中药化学:中药化学研究中药的化学成分、结构及其与药效的关系。

包括中药有效成分的提取、纯化和分离等技术。

4. 中药药理学:中药药理学研究中药对生物体的作用机制和药效。

了解中药的药理作用和药效有助于合理应用中药治疗疾病。

5. 中药制剂学:中药制剂学研究中药的制剂、配伍和
药物剂型等方面的知识。

掌握不同中药制剂的制备方法和应用。

6. 中药质量控制:中药质量控制包括药材质量控制、中药制剂质量控制和中药饮片质量控制等。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中药质量评价的标准和方法,以保证中药的安全和有效性。

7. 中药药代动力学:中草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等过程是中药学的重要内容之一。

了解中草药在人体内的药代动力学有助于合理用药和解释药效。

8. 中药药物分析:中药药物分析研究中药中活性成分的分析方法和检测技术。

学习中药学时需了解各种中药成分的定性和定量分析方法。

以上是中药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通过深入学习这些知识,可以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推动中药学科的发展和创新。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重点知识总结
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对人体的药理学性质和临床应用的学科,以下是一些中药学的重
点知识总结:
1. 中草药分类:中草药可以按其生物学特征、药物化学成分、功能用途等多种方式进
行分类。

2. 中药鉴定:通过对中草药的外观、组织结构、性状、气味等进行观察和比对,可以
鉴定中草药的真伪和质量。

3. 药理学:中药的药理学研究主要包括中药对机体的作用机理、药效学和副作用等。

4. 药物代谢和排泄:中药的代谢和排泄是指中药在体内的吸收、分布、代谢和排泄的
过程,了解中药的代谢和排泄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和预防药物不良反应很重要。

5. 中药质量标准:中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检查、理化性质、化学成分、微生物限度、重金属和农药残留等指标,通过合理选择和使用药材,可以保证中药的质量。

6. 中药临床应用:中药的临床应用包括中药的适应症、用法用量、不良反应和禁忌症等,掌握中药的临床应用对于中医临床工作很重要。

7. 中药配伍禁忌:中药的配伍禁忌是指某些中草药在一起使用时可能产生不良反应或
减弱药效的情况,了解中药的配伍禁忌可以避免中药的不良反应。

8.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将中草药通过不同的炮制方法加工成适合治疗的药物,了
解不同的炮制方法对于中药的药效和药性有重要影响。

9. 中药贮藏:正确的中药贮藏可以保持中药的活性成分和质量,避免药物的变质和损失。

10.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将中药制成粉末、丸剂、胶囊、散剂、汤剂、注射剂等形式的药物,了解不同的制剂对药效的影响对于合理使用中药很重要。

以上是中药学的一些重点知识总结,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7 8 9
柴胡 解表退热,疏肝解郁,升举阳气。 升麻 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阳举陷。 蔓荆子 疏散风热,清利头目,祛风止痛。
少阳病寒热往来。半表半里之热皆可清退。 柴胡配黄芩:清解半表半里之邪热效强,治少阳寒热往来效著 。 善治阳明头痛(同白芷)。 治头面部诸痛。治偏正头痛要药。 / 发汗力强,体虚多汗慎服
3
黄柏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
黄柏配苍术:既清热又燥湿,且走下焦,治湿热诸证,特别是 下焦湿热证有效。(二妙丸) 清热燥湿解毒宜生用,清相火退虚热宜盐水炒用,止血宜炒碳 。 既善清下焦湿热,又善泻肝胆实火,为治肝经湿热、实火之要 药。 /
4 5
龙胆草 清热燥湿,泻肝火。 苦参 清热燥湿,杀虫止痒,利尿。
1
青蒿 退虚热,凉血,解暑,截疟。
2
地骨皮 退虚热,凉血止血,清肺火,生津。
3
白薇 退虚热,凉血清热,利尿通淋,解毒疗疮。
1
素有“将军”之称 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祛瘀,利湿 大黄 大黄配芒硝:治实热积滞、大便燥结、坚硬难下效佳。 退黄。 大黄配巴豆、干姜:善治寒积便秘。 芒硝 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 芦荟 泻下,清肝,杀虫。 番泻叶 泻热通便,消食健胃。 润下药 为治肠燥便秘之要药。 主治病症:老人、产妇及体虚之津枯肠燥便秘。 治肠燥便秘,兼气滞者尤佳;治水肿胀满及脚气浮肿,兼二便 不利者最宜。 乳痈 / 水肿胀满,缓下1.5-3g,攻下5-10g,开水泡。
功效
配伍及其它 菊花配枸杞子:补肝肾明目力强,肝肾亏虚之视物昏花用之效 佳。 疏散风热多用黄菊花,平肝明目多用白菊花。 生葛根配黄芩、黄连:清热燥湿解毒,又透热升阳止泻,主治 湿热泻痢初起。 治项背强痛之要药。缓解颈部肌肉紧张。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

中药学知识点中药学是研究中草药及其制剂的科学,它有着悠久的历史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以下是中药学的一些知识点。

1. 药用植物:中药学关注的主要对象是药用植物。

药用植物是指具有药用价值的植物,包括根、茎、叶、花、果实、种子等部分。

药用植物通过其内含的活性成分起药物作用。

2. 药性分类:中药学中,药物根据其功效、性能和用途可以分为不同的类别。

例如,药物可以根据其味道分为五味(辛、酸、甘、苦、咸);根据其性质可以分为寒、凉、平、温、热五性;根据其用途可以分为清热解毒药、滋补药、化湿药等。

3. 中药制剂:中药制剂是将药用植物经过一系列的加工、处理和配制后得到的成品。

中药制剂可以是药片、丸剂、汤剂、调剂、外用药膏等。

制剂的制备过程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药物的质量和疗效。

4. 药用价值:中药学通过研究和实践,对药用植物的药理作用、化学成分以及适应症进行评估。

这些评估结果可以提供给临床医生和药剂师,用于合理地选择和使用中药。

同时,药用植物还可以通过提取纯化活性成分,用于新药研发。

5. 中药毒理学:中药学也关注中药的毒性和安全性问题。

中药有时会出现不良反应和中毒现象,毒理学研究可以帮助人们了解中药的安全使用范围和注意事项。

此外,毒理学研究还可以为中药的质量评估提供一些指标和方法。

6. 中药炮制:中药炮制是指对药材进行热处理和加工,以改变其性质、增加药效或改善药味。

炮制过程可以包括炒、煮、烘、蒸、晒等方法。

不同的炮制方法可以对药材的活性成分进行改变,进一步提高药物的疗效。

7. 中药鉴定:中药学通过对药材的鉴定,确定其品种、质量和真伪。

鉴定方法包括外观鉴定(如色泽、气味、质地等)、显微鉴定(如细胞结构、组织构造等)和化学鉴定(如含量分析、指纹图谱等)。

中药的鉴定能够保证中药的质量和疗效。

中药学是一门关于中药的科学,它研究中药的药用植物、药性分类、中药制剂、药用价值、中药毒理学、中药炮制和中药鉴定等方面的知识。

深入了解中药学的知识可以帮助人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中药,提高中药的疗效和安全性。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主要考查中药学类执业药师从事药品质量监管和药学服务工作所必备的专业知识,用于评价执业药师对中药学各专业学科的基础理论、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识记、理解、分析和应用能力。

这部分的专业知识是中药学学科的核心组成内容,也是执业药师执业能力的基础,体现执业药师的知识素养和业务水准。

根据执业药师相关职责,本科目要求在理解中药药性基础理论的基础上,掌握中药制剂与剂型的特点、质量要求和临床应用,常用中药的来源、产地与性状鉴别,中药炮制与饮片质量控制等内容;熟悉中药化学成分与质量控制成分及中药毒理;并能够运用有关中药学基本理论、原理和方法来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正确认识中药与疾病治疗的客观规律。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关键信息项:1、中药的性能:包括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毒性等。

2、中药的炮制:目的、方法及对药性的影响。

3、中药的配伍:七情的含义及应用。

4、中药的用药禁忌:包括十八反、十九畏等。

5、解表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6、清热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7、泻下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8、祛风湿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9、化湿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0、利水渗湿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1、温里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2、理气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3、消食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4、驱虫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5、止血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6、活血化瘀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7、化痰止咳平喘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8、安神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9、平肝息风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20、开窍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21、补虚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22、收涩药:分类、功效、主治及代表药物。

11 中药的性能111 四气四气指药物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寒性或凉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热证,如黄连、黄芩等;热性或温性药物能减轻或消除寒证,如附子、干姜等。

112 五味五味指药物具有辛、甘、酸、苦、咸五种不同的味道,因而具有不同的治疗作用。

辛能散、能行,具有发散、行气、行血等作用;甘能补、能和、能缓,具有补益、和中、调和药性和缓急止痛的作用;酸能收、能涩,具有收敛、固涩的作用;苦能泄、能燥、能坚,具有通泄、降泄、清泄、燥湿、坚阴等作用;咸能下、能软,具有泻下通便、软坚散结的作用。

113 升降浮沉升降浮沉反映药物作用的趋向性。

升浮药具有升阳发表、祛风散寒、涌吐、开窍等作用;沉降药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等作用。

中药学知识

中药学知识

中药学是研究中药性质、功效、用途、生产、加工、制剂和质量等方面的学科,是中医学的重要组成部分。

以下是一些中药学知识:
1. 中药的分类:中药大致可以分为草药、木草、动物药、矿物药等四类。

其中,草药是最常见、应用最广泛的类型。

2. 中药的性味归经:中药的性味归经是指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功效把它们归入到不同的五行、十二经脉中。

这种分类方法有助于中药的选择和配伍。

3. 中药炮制的方法:中药炮制是指将采集回来的中草药进行烘干、晒干、煮汤、蒸馏等处理过程,以便于储存和使用。

不同的中药有着不同的炮制方法,如柿霜需要经过冬晒法、雪藏法等多种方法炮制。

4. 中药的功效和作用:中药具有多种功效和作用,如清热解毒、益气养血、润肺止咳等。

中药的功效和作用是根据中药的性质和化学成分来决定的。

5. 中药的制剂和配伍:中药可以制成多种形式的制剂,如颗粒、丸剂、水丸等,便于人们的服用。

而中药的调理和配伍也非常重
要,不同的中药之间相互配合可以提高药效或减少药物的不良反应。

总之,中药学是一门复杂而有价值的学科,它有助于人们更好地了解和使用中药,同时也可以推动中药的发展和应用。

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

中药学必记知识点总结大全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的重要分支,它探究中草药的性味归经、药理作用与临床应用。

作为中医药学中分外重要的一部分,中药学的知识点浩繁,而这里将对一些必记的知识点进行总结,以供进修参考。

一、中药的基础知识1.中药的定义:指的是用于预防、诊治疾病的中草药、植物药。

2.中药的性味:中药的性味有寒、凉、平、温、热五种,寒凉属阴性、平温热属阳性。

3.中药的归经:中药按照其归属经络的不同进行归经分类。

4.中药的药理作用:中药可以通过多种途径对人体产生药理作用,如经络系统、内分泌系统等。

二、中药材的分类与选配1.中草药分类:依据中草药的性味、归经、功能等进行分类,如寒热药、解表药等。

2.中草药的选配原则:中草药的选配需要依据药性相反、功能互补的原则进行搭配,以达到最佳的疗效。

3.药物配伍禁忌:在中药的选配中,需要防止一些药物之间的配伍禁忌,以防止产生不良反应。

三、中药的药效与应用1.中药的功效:中药可以通过调整阴阳平衡、活血化瘀、清热解毒等功能达到治疗疾病的效果。

2.中药的应用范围:中药可以用于治疗各种疾病,如感冒、咳嗽、胃痛等。

3.中药的剂型:中药可以通过不同的剂型进行应用,如汤剂、丸剂、颗粒剂等。

四、中药质量控制1.中药的质量标准:中药的质量标准包括外观、性状、理化指标、活性成分等方面的指标。

2.中药的炮制:中药的炮制过程对其质量起着重要作用,包括晒干、蒸制、炒制等步骤。

3.中药炮制的质量控制:中药的炮制需要依据标准进行控制,确保药材的质量和药效。

五、中药的药用价值1.中药的药物活性:中药中含有多种活性成分,如生物碱、多糖、黄酮类化合物等,具有重要的药用价值。

2.中药的临床应用:中药在临床上具有很广泛的应用,可以作为单药使用,也可以和其他中药进行配伍使用。

3.中药的研发与创新:中药的研发和创新有助于提高其疗效和药用价值,如提取纯化有效成分、研发新的剂型等。

综上所述,中药学是中医药学科中一门分外重要的学科,精通其中的必记知识点对于进一步理解中药的性质、应用和质量控制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
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科目主要包含以下内容:
1. 中药与方剂学基础:中药的来源、采收、炮制、性能、功效等基础知识;方剂的组成、用法、功效等基础知识。

2. 中药药理学基础:中药药理作用及其作用机制,中药主要药效学特点和药理作用特点。

3. 中药化学基础:中药化学成分的分类、性质、提取分离方法等基础知识。

4. 中药制剂学基础:中药制剂的制备工艺、质量控制、药效学评价等基础知识。

5. 中药鉴定学基础:中药的鉴别方法、依据、标准等基础知识,包括性状鉴别、显微鉴别、理化鉴别等。

6. 中药调剂学基础:中药调剂的基本知识,包括中药处方应付、中药处方审核、中药配伍禁忌等。

7. 中药安全性基础:中药不良反应的类型、产生原因及防范措施等基础知识。

总的来说,该科目涉及了中药学专业中的重要基础知识和技能,为进一步深入学习中药学其他专业课程打下坚实的基础。

如需获取更多关于该科目的具体内容,可以查阅关于中药学专业知识一的教材或资料,也可以咨询中医药专业的教师或专家。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

中药学专业知识第一篇总论一、单选题1、我国现存第一部药学专著是(神农本草经)2、我国第一部药典性的本草是(新修本草)二、多选题3、《新修本草》的特色有(第一部药典)(成书于唐代)(图文对照)。

第二章中药的性能一、单选题1、具有发散风寒作用的药物,其性味多为(辛温)。

2、甘味药的作用是(补益、缓急)。

能补、能缓、能和(和中、调和药性)3、归经学说的理论依据是(脏腑、经络学说)。

4、药物的四气是指(寒、热、温、凉)。

5、所谓平性药主要指(寒、热之性不甚明显的药物)。

6、属苦味药的作用是(通泄、降泄)。

能泄、能燥(燥湿)、能坚阴(泻火存阴)7、具有利水渗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淡味)。

8、具有沉降趋向的是(平肝药)。

9、五味之中,具有泻火作用的药味是(苦味)。

10、咸味药的主要作用是(软坚泻下)。

泻下通便11、具有清热燥湿功效的药物大多具有(苦味)。

12、具有芳香化湿作用的药物大多具有(辛味)。

能散、能行(发散,行气,活血)13、中药归经指的是(药物对于机体某部分的选择性作用)。

药物作用的定位14、酸枣仁具有较好的安神功效,能治失眠,心悸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归心经)。

15、麻黄能发汗平喘,用以治疗外感风寒,喘咳等病症,一般就说该药(归肺经)16、柴胡能疏肝解郁,用以治疗肝郁气滞、月经不调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归肝经)。

17、白术能补气健脾,用以治疗食少便溏,脘腹胀满等病证,一般就说该药(归脾经).二、多选题18、苦燥药主治的症候是(寒湿证)(湿热证)。

、19、涩性表示的药物作用是(止泻)(固精)。

收敛固涩第三章中药的应用一、单选题1、当二药配伍使用,产生毒性,称之为(相反)。

2、大黄配芒硝,属于“七情”中(相须)。

3、人参与五灵脂一起使用属于(相反)。

注:不是相畏。

4、甘草与下列药物一起使用属于十八反“容的是(海藻)藻戟芫遂具战草5、中药配伍中的相畏指的是(一种药物的毒副作用,能被另一种药物消除或降低)。

中药学(士)《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士)《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

中药学(士)《专业知识》考试试题及答案1、药材以皮厚、肉细、油性足、内表面色紫棕有发亮结晶状物、香气浓者为佳的是A、地骨皮B、杜仲C、香加皮D、秦皮E、厚朴答案:E2、形状呈不规则扁圆形,2~3个爪状分支的药材是A、郁金B、石菖蒲C、白及D、麦冬E、红参答案:C3、非穿心莲药材的性状特征是A、茎方形,多分枝B、节稍膨大C、叶片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D、叶上面绿色,下面灰绿色,两面光滑E、气微,味微苦答案:E4、制吴茱萸所用的辅料是A、黄酒B、盐水C、醋D、甘草汁E、黑豆汁答案:D5、酒蒸地黄的目的是A、降低毒性B、缓和药性C、改变药性D、增强疗效E、便于切制答案:C6、药材延胡索的主要产地是A、浙江B、安徽C、广西D、河北E、云南答案:A7、决明子炒黄的目的是A、缓和寒泻之性B、缓和辛燥之性C、缓和酸寒之性D、减少刺激性E、降低毒性答案:A8、酒蒸女贞子的目的是A、降低毒性B、缓和药性C、改变药性D、增强疗效E、便于切制答案:D9、枇杷叶净制的方法是A、刷去毛B、烫去毛C、挖去毛D、燎去毛E、洗去毛答案:A10、斑蝥米炒的目的是A、缓和寒滑之性B、降低毒性C、增强健脾止泻的作用D、增强健脾和胃的作用E、矫臭矫味答案:B11、当归炭的炮制作用是A、增强活血补血调经作用B、既能补血,又不致滑肠C、止血和血,治崩中漏下D、补血调经,润肠通便E、润肠通便,治血虚便秘答案:C12、金樱子净制加工方法是A、去皮壳B、去心C、去毛D、去瓤E、去枝梗答案:C13、非血竭药材的鉴别特征是A、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颗粒融化B、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无扩散的油迹C、以火烧之则发生呛鼻烟气,有苯甲酸样香气D、粉末置白纸上,用火隔纸烘烤后,对光照视呈鲜艳的血红色E、在热水中溶解,水变红色答案:E14、白矾常用的炮制方法是A、明煅B、暗煅C、煅淬D、焖煅E、扣锅煅答案:A15、炒炭最主要的目的是A、降低毒性B、缓和药性C、利于调剂D、易于粉碎E、使药效增强或产生止血作用答案:E16、川芎药材的形状是A、圆柱形B、结节状拳形团块C、扁圆形D、圆锥形E、纺锤形答案:B17、水溶液能“挂甲”的药材是A、麝香B、鹿茸C、牛黄D、僵蚕E、蟾酥答案:C18、秦皮药材的原植物科名是A、木兰科B、毛茛科C、木犀科D、芸香科E、萝藦科答案:C19、桑枝采用的炮制方法是A、酒炙法B、盐炙法C、醋炙法D、油炙法E、姜炙法答案:A20、薄片的厚度为A、0.5mmB、1~2mmC、2~4mmD、4~8mmE、10~15mm答案:B21、先炒药后加醋炮制的药物是A、甘遂B、乳香C、知母D、桂枝E、麻黄答案:B22、通草药材的药用部位是A、带根全草B、块茎C、茎髓D、根茎E、地上部分答案:C23、适宜用醋制法的药物组是A、甘遂,续断B、柴胡,百部C、当归,青皮D、乳香,桑枝E、香附,延胡索答案:E24、藻类、菌类和地衣类属于A、高等植物B、被子植物C、裸子植物D、低等植物E、蕨类植物答案:D25、长条形而纤维性强的药物宜切A、斜片B、直片C、宽丝D、段26、川乌药材中含的剧毒化学成分是A、异哇琳类生物碱B、双酯类生物碱C、乌头多糖D、双蒽酮苷类E、乌头胺答案:B27、蜜炙后主要目的为矫味免吐的药物是A、百部B、马兜铃C、蕲蛇D、瓜蒌E、款冬花答案:B28、呈纺锤形或椭圆形,表面红色或黯红色,质柔软而滋润。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中药学》知识点总结
( 2)茎木类 ◆心材:沉香。 ◆带钩茎枝:钩藤。
( 3)皮类 ◆根皮:牡丹皮。 ◆树皮:肉桂、杜仲、黄柏。 ◆干皮、枝皮、根皮:厚朴。
( 4)叶类
◆小叶:番泻叶。
( 5)花类 ◆花蕾:辛夷。 ◆花蕾及带初开的花:金银花。 ◆花:洋金花、红花。 ◆花粉:蒲黄。
( 6)果实及种子类 ◆成熟果实:五味子、补骨脂、巴豆、砂仁、女贞子、枸杞子。 ◆成熟种子:葶苈子、苦杏仁、菟丝子、槟榔。 ◆成熟假果:金樱子。 ◆干燥果实:连翘。
( 7)全草 ◆草质茎:麻黄。
◆全草:细辛、金钱草。 ◆地上部分:广金钱草、益母草、青蒿。 ◆带鳞叶的肉质茎:肉苁蓉。
( 8)菌类 ◆菌核:茯苓、猪苓。
( 9)树脂的分类 ◆单树脂类的酯树脂:血竭。 ◆油胶树脂类:乳香、没药。
( 10)其它类 ◆蕨类植物的成熟孢子:海金沙
( 11)动物类 ◆干燥全体:全蝎( xi ē)、蜈蚣、斑蝥、土鳖虫(雌虫)、僵蚕( cā)n、地
◆经验贮藏; ◆利用温度贮藏; ◆化学试剂处理; ◆ 气调养护和钴辐射灭菌。 17. 制定中药质量标准的原则 :安全有效、技术先进、经济合理。 18. 主要本草著作 :
◆《神农本草经》 :为我国已知最早的药物学专著; ◆《本草经集注》 :为我国最早按药物的自然属性分类; ◆《新修本草》 (即《唐本草》):为我国最早的一部国家药典。 ◆《证类本草》 :为我国现存最早的完整本草。 19. 中药的一般采收原则: ◆根及根茎类:秋冬季采收;
◆ 金钱草: 四川; ◆ 槟榔: 海南;
◆木香: 云南;
◆ 龙胆: 东北;
23. 中药分类:
作用 解表药
清热药 泻下药
作用类别
代表药物
发散风寒药
麻黄、桂枝、紫苏、生姜、荆芥( j ī ng)ji 、è防 风、羌 (q ī a活ng、) 白芷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药学》一、概念题:1、我国最早的药物学专著是什么?〈<神农本草经>〉世界上最早的药典是什么?〈<新修本草>〉2、咸味的药物大多具有哪两方面特点?能软,能下。

(软坚散结)(泻下通便)3、药性升浮的中药,药味怎样?药性?4、中药的用药禁忌,主要有哪三个方面?1〉配伍禁忌 2〉妊娠用药禁忌 3〉服药时的饮食禁忌5、十八反中,半夏反什么?<乌头> 人参反什么?<藜芦>6、半夏炮制的目的是什么? 可去除毒性香附炮制的目的是什么?炮制过止痛力增强7、枸杞子属于什么药类,药用部位是什么? (属于补阴药),(部位是果实) 枸杞子的根皮亦可入药,名为什么,<地骨皮> 属于什么药类? <清虚热药>8、一般认为川牛膝偏于什么? (逐瘀通经,通利关节,) 怀牛膝偏于什么? 活血通经,利尿通淋,引血下行,补肝肾,强筋骨.9、四气是指什么?指药物具有的寒,热,温,凉四种药性。

11、菊花的三个品种作用各有偏重,其中黄菊花偏于什么?(疏散风热,平肝明目,清热解毒)白菊花偏于什么?野菊花偏于什么? (清热解毒,凉血消肿)12、中药的七情指什么?1>单行 2>相须 3>相使 4>相畏5>相杀 6>相恶 7>相反13、止血药分为几类? 1>凉血止血药 2>化瘀止血药 3>收敛止血药 4>温经止血药>14、白芍,属于什么药类,<属于补血药>其功效偏于什么? <养血敛阴,柔肝止痛,平抑肝阳>芍,属于什么药类,其功效偏于什么?二、是非判断:1、薤白和瓜蒌均为治疗胸痹之要药。

<错>2、旋覆花有绒毛,易刺激咽喉而致呛咳呕吐,故须包煎。

<对>3、莱服子有降气化痰之功,常用于肺肾不足咳嗽痰多之证。

<对>4、人参、白术、党参、茯苓、薏苡仁都有健脾的功效。

<对>5、解表药为辛温之品,具有发散表邪的功效。

<对>三、简述题:1、比较黄芩、黄连、黄柏三者功效与应用的异同点。

1.黄芩的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止血,安胎.2.黄连的功效:清热燥湿,泻火解毒.3.黄湐的功效: 清热燥湿,泻火解毒,退虚热.2、小结清热药的分类及各类的适应证?1>清热泻火:性味多甘寒或苦寒,功主清泄实热郁火,主治外感热病气分高热症,以及肺热,胃火,肝火,心火等脏腑火热症等. 2>清热燥湿药:性味多苦寒,功主清热燥湿,兼以清热泻火,主治无论外感或内伤之湿热火毒诸证,以及诸脏腑火热证. 3>清热凉血药:性味多苦甘寒,多入心,肝经,功主清热凉血,兼以滋润,活血,主治外感热病热入营血之高热神昏,以及火热内生之血热妄行诸证.4>清热解毒药:性味亦多苦寒,或有辛寒,甘寒,功主清热解毒,主治外感或内生实热火毒诸证,如痈疮肿毒,丹毒,咽喉肿痛,肺痈,肠痈,热毒泻痢,水火烫伤,蛇虫咬伤等. 5>清虚热药:性味咸甘寒,多入肝,肾经,功主退虚热,除疳热,兼凉血.主治热病后期之阴伤发热,久病伤阴之骨蒸潮热以及小耳疳热. 并写出两味代表药物。

石膏:属于清热泻火药金银花:属于清热解毒3、何谓药物七情?并举例说明。

<中药学专业知识>P9~P10页4、功用比较:生地与熟地,苍术与白术,大黄与芒硝。

<生地:清热凉血. 熟地:养血滋阴,补精益髓.> <苍术:燥湿健脾,祛风湿,发汗,明目. 白术:补气健脾, 燥湿利水,止汉,安胎> <大黄:泻下攻积,清热泻火,解毒止血,活血化瘀. 芒硝:泻下,软坚,清热,回乳(外用)>四、选择题:1、被誉为“呕家圣药”的是:A 炮姜 B干姜C生姜D半夏2、我国现存最早的本草是:A《神农本草经》 B《本草纲目》C《新修本草》D 《证类本草》3、下列哪项不属于“苦”味的功能:A清泄火热 B泻火存阴C燥湿D软坚散结4、用于风寒湿邪侵袭所致的肢节疼痛,最适宜治下半身疼痛的药物是:A独活 B秦艽C威灵仙D羌活15、治疗胎热不安的药物是:A桑寄生 B紫苏C砂仁D黄芩6、对肠燥便秘者最宜选用:A大黄 B芒硝C酸枣仁D火麻仁7、善祛湿痰的药物是:A半夏B天南星C白芥子D杏仁8、既能活血又能行气,被誉为“血中气药”的药物是:A延胡索B丹参 C牛膝D川芎9、生品大辛大热大毒,入汤剂须经炮制且先煎30~60min的药物是A附子B甘遂C巴豆D川子10、能补肾益精,养肝明目的药物是:A阿胶B枸杞子C石斛D何首乌11、具有良好止痛作用,“专治一身上下诸痛”的药物是:A川芎 B延胡索 C郁金 D丹参12、既能补中益气,又能清热解毒的药物是:A人参 B甘草 C党参 D白术13、肺热咳喘、痰多、浮肿、小便不利,下列药物首选:A苏子 B桑白皮 C泽泻 D益母草14、治痰湿蒙蔽清窍致神志昏乱者宜用:A麝香 B石菖蒲 C冰片 D羚羊角15、气虚疮毒内陷,下列药物首选:A人参B黄芪 C升麻 D甘草16、熟地黄性粘腻,为防有碍消化使用时宜配伍的药物是:A香附 B生姜 C厚朴 D砂仁17、下列哪组药物均为补阴药:A石斛、龟甲、山药 B枸杞子、百合、淫羊藿C沙参、阿胶、枸杞子 D麦冬、百合、枸杞子18、开窍药适用于:A滑脱证 B脱证 C闭证 D厥证19、哪项不属于固涩药的作用:A固表止汗 B涩精缩尿C降逆止呕 D固崩止带20、桑叶的采收时间宜:A 立春前B 立夏前C 立秋前D 经霜后21、藿香止呕,最宜用于:A胃寒呕吐 B湿浊呕吐 C食积呕吐 D胃热呕吐22、羚羊角与牛黄都具有的功效是:A清热解毒,息风止痉 B息风止痉,清肝明目C平肝息风,化痰清热 D平肝潜阳,清热利尿23、下列哪项不是瓜蒌的功效:A清热化痰 B利气宽胸 C润肠通便D宁心安神24、下列除哪一味药外,均有息风止痉的作用:A防风B代赭石 C钩藤 D天麻25、沙参、麦冬都具有的作用是:A清心肺之热 B补肝肾之阴 C清心胃之热 D养肺胃之阴26、龙骨与牡蛎共有的功效是:A 收敛固涩,软坚散结B 平肝潜阳,收敛固涩C 平肝潜阳,软坚散结D 收敛固涩,镇惊安神27、下列除哪项外,均为当归的功效:A 补血活血B 调经止痛C 润肠通便D 补精益髓28、气味辛甘大寒的清热泻火药是:A 膏B 知母C 生地D 黄柏29、虚寒引起的妇女崩漏下血,宜选用:A三七 B地榆 C蒲黄 D艾叶30、朱砂的功效是:A镇心安神B潜阳安神 C养心安神 D养肝安神31、既能利水渗湿,又能健脾安神的药物是:A泽泻B猪苓C川木通D茯苓32、十九畏中的药物关系属中药七情的:A相须 B相畏 C相恶 D相反33、大黄攻下,应采用:A生用先煎B生用后下 C酒制 D炒炭34、脾虚气弱胎动不安宜选用:A黄芩 B白术 C砂仁 D杜仲35、脾虚水肿,首选的药物是:A茯苓 B猪苓 C泽泻 D麻黄36、功能利湿浊,祛风湿,善治膏淋的药物是:A石苇 B萆薢 C海金沙 D防己37、具有温肾阳,温脾阳,温通血脉,引火归源功效的药物是:A附子 B干姜 C肉桂 D桂枝38、既能疏肝理气,又能调经止痛的药物是:A青皮 B枳实 C当归 D香附39、下列消食化积药中,兼能活血化瘀的是:A山楂 B麦芽 C神曲 D莱菔子40、对绦虫病疗效较佳,且有行气消积之功的药物是:A芒硝 B槟榔 C南瓜子 D雷丸41、下列哪味药主要用于热性出血病证:A大蓟 B茜草 C艾叶 D白及42、感受风寒,阳明头痛,当首选:A白芷 B藁本 C羌活 D川芎43、主治阴血亏虚之心悸,失眠,健忘下列药物首选A 丹参B朱砂C酸枣仁D百合44、不属于凉血止血药的是:2A大蓟 B茜草 C地榆 D白茅根45、枸杞的药用部分是:A根茎 B根皮 C果实 D种子46、下列具有清热解毒作用的中药是:A青蒿 B地黄 C连翘 D知母47、功可活血通经,补益肝肾的药物是:A川芎 B莪术 C牛膝 D桃仁48、苍术与白术的功效相同点为:A祛风湿B燥湿健脾C止汗D行气49、下列哪组药物均为补血药:A、枸杞子、熟地、沙参B、熟地、阿胶、白芍C、熟地、当归、枸杞子D、当归、麦冬、枸杞子50、薄荷的性味为:A辛,温 B辛,凉 C苦,寒D甘,寒51、具重镇安神功效的药物是:A代赭石B牡蛎C朱砂D酸枣仁52、善治热闭的药物是:A麝香B冰片C苏合香D石菖蒲53、为降低巴豆毒性,进行下述哪种炮制A蜜制B蒸熟 C 制霜 D 醋制54、治疗气虚下陷的首选药材是:A人参B党参C白术D黄芪55—58题A清热泻火药 B利水渗湿药 C温里药 D化湿药E解表药55、厚朴属于: 56、肉桂属于:57、车钱子属于: 58、荆芥属于:59—63题A 先煎B 后下C 包煎D 另煎E 烊化59、芳香辛窜药物应:60、对咽喉消化道有刺激性的药物应:61、矿物、介类质地坚硬的药物应:A62、胶类药及粘腻易溶的药物应:63、贵重药物应:64—68题A芳香化湿,解暑发表B燥湿健脾,祛风湿C理气调中,燥湿化痰D疏肝理气,散结消滞E破气消积,化痰除痞64、陈皮的功效为:65、枳实的功效为:66、广藿香的功效为:67、青皮的功效为:68、苍术的功效为:69—73题A 凉血活血与养血滋阴B 长于润肺止咳与长于清热散郁结 C 理气健脾与疏肝破气 D 偏于补肝肾与偏于活血化瘀E 凉血养阴与补血滋阴69、生地与熟地的不同点是:0、赤芍与白芍的不同点是:71、川贝与浙贝的不同点是:72、陈皮与青皮的不同点是:73、怀牛膝与川牛膝的不同点是:74—78题A清热解毒药 B平肝息风药 C温里药 D消食药E发散风热药74、板蓝根属于: 75、吴茱萸属于:76、天麻属于: 77、薄荷属于:78、麦芽属于:79—83题A 补气升阳,益卫固表B 补气健脾,燥湿利水C 补气养阴,清火生津D 壮肾阳,益精血,强筋骨E 补血活血,调经止痛79、鹿茸的功效是:80、黄芪的功效是:81、当归的功效是:82、西洋参的功效是:83、白术的功效是:84—88题A 寒痰B 湿痰C 燥痰 D风痰 E 风寒咳嗽84、半夏善治:85、天南星善治:86、白芥子善治:87、瓜蒌善治:88、苦杏仁善治:89—93题A 陈皮B 吴茱萸 C冬虫夏草 D杜仲 E柴胡89、具有和解退热,疏肝解郁的药是:90、具有补肝肾,强筋骨的药是:91、具有理气调中,燥湿化痰的药是:92、具有温中止痛,降逆止呕的药是:93、具有补肺肾,止喘嗽的药是:3。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