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动画之差异

合集下载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随着中国动画电影市场的不断壮大,越来越多的中美联合制作的动画电影也逐渐涌现出来。

虽然中美两国在动画电影制作方面有着各自独特的风格和文化背景,但是它们之间也存在一些共同之处。

本文将着重研究中美动画电影剧情方面的差异。

首先,中美动画电影对于人物形象的处理有所不同。

一般来说,中国动画电影会在人物形象的塑造方面注重表现人物的性格和文化背景,例如国产动画电影《大护法》中的主人公在性格上强调了其传统的武士道精神,而《山楂树之恋》则更加注重表现女性在传统社会中的压抑和矛盾心理,这些都与中国的文化传统和社会环境有关。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人物形象更多的是以外貌和行为特征为主,旨在为观众创造更多的趣味和流行元素。

比如《疯狂动物城》的主人公是一只兔子和一只狐狸,二者在外貌上非常可爱,而在性格上也更注重幽默和流畅的互动。

其次,中美动画电影对于剧情的处理方式也略有区别。

中国动画电影的剧情往往更为沉稳和情感化,注重表现人物内心的挣扎和成长,而美国动画电影的剧情则更加轻松有趣,注重表现英雄主义和幽默元素。

比如迪士尼系列的动画电影《狮子王》和《冰雪奇缘》的主人公在面对考验时都表现出了顽强的毅力和勇气,这些可以激发观众的好奇心和探索欲望,与美国的人文精神紧密相连。

最后,中美动画电影对于文化元素的运用也有所不同。

中国动画电影更注重表现本土文化特征和历史传说,例如《大鱼海棠》中的神话传说和意境画面,以及《西游伏妖篇》中的神话故事和传统文化元素。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则更多的突出了现代流行文化和时尚元素,例如《玩具总动员》中的玩具和《爱宠大机密》中的宠物,这些可以为观众带来趣味和娱乐性。

总体来说,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主要是源于两国的文化背景和审美取向。

中国动画电影更加注重情感化和沉稳,强调人物形象的性格和文化背景,尤其突出本土文化元素。

美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流行和时尚元素,强调幽默和英雄主义情节,能够更好地吸引年轻观众的关注和喜爱。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介绍各国动画电影的特点
不同国家的动画电影有着不同的特点,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特点:- 美国动画电影:以幽默、搞笑和冒险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强烈的视觉效果和震撼的音乐。

美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夸张,形象设计也比较鲜明,如《冰雪奇缘》《狮子王》等。

- 日本动画电影:以其精美的画面、细腻的情感和深刻的主题而闻名。

日本动画电影通常注重细节和人物刻画,并以其独特的动画风格和故事情节吸引观众,如《千与千寻》《你的名字》等。

- 法国动画电影:以其浪漫、奇幻和幽默为主要特点,通常具有丰富的想象力和独特的视觉效果。

法国动画电影的角色形象通常比较优雅,如《美女与野兽》《小王子》等。

- 中国动画电影:以其传统文化元素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而闻名。

中国动画电影通常注重历史、神话和民间故事的改编,如《大鱼海棠》《哪吒之魔童降世》等。

- 韩国动画电影:以其温馨、感人的故事情节和细腻的情感描写而受到观众的喜爱。

韩国动画电影通常以家庭为主题,强调家庭、友情和爱情的重要性,如《鸡妈鸭仔》《五岁庵》等。

浅析中美动画的差异

浅析中美动画的差异

浅析中美动画的差异中国动画片自1940年,至2001年为止,经历了3个发展阶段:1940~1965年是中国动画的蓬勃发展期。

建国后,中国的动画事业可以说是得到了非常快速的发展,不但作品多,而且精品也多。

其中特别值得一提的就是1961~1964年制作的《大闹天宫》。

《大闹天宫》可说是当时国内动画的颠峰之作,从人物、动作、画面、声效等达到了当时世界的最高水平。

新的动画形式的加入,中国的动画事业也达到了一个顶峰。

1976~1990年是中国动画的白银时代。

经历了文革后,动画行业自然也受到了很大的冲击!写实主义和教育目的,这使动画片被定位给小朋友看的充满教育意义的课外教材,这种思想不仅延续下来而且还在大部分人心里深深地扎根,也就是这个观念才造成了后来的动画片的尴尬地位。

而在1978年到1989年的十年间,出现了很多优秀的动画如《哪咤闹海》、《金猴降妖》等。

从整体上看,这是个比较平均的时代。

1990~2001年是中国动画的黑铁时代。

首先是90年代各大动画制作厂家开始与国际动画业展开交流与合作,白银时代的那种固有自封的局面停止了,数字生产手段取代了以往的手工绘制方式,大大提高了制作效率,各种体制制作单位的多元化发展,制作的数量有所增加,各种专业和多能人才进入这个行业,便制作数量比以往也有较大提高。

其次是1995年起中国电影放映公司对动画片不再采用统购统销的计划政策,把动画推向市场,改变了动画片的生产状态和经营方式,确立了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赢的观念。

总结完中国的动画发展史之后,让我们来看看我们美国动画的发展情况。

我们同样也可以将其划分为4个阶段:1907~1937年是开创阶段。

1907年,第一部动画片《一张滑稽面孔的幽默姿态》由美国人布莱克顿拍摄完成,美国动画片史正式开始。

这一时期的动画影片只有短短的5分钟左右,用于正式电影前的加演,制作比较简单粗糙。

1937~1949年是美国动画片的初步发展时期。

1937年,迪斯尼公司推出了《白雪公主》,片长达74分钟,这在美国动画片史上是个史无前例的创举,继而推出《木偶奇遇记》《幻想曲》《小鹿班比》等动1950—1966年是美国动画片第一次繁荣时期。

论中美动画电影拟人化人物塑造的差异

论中美动画电影拟人化人物塑造的差异

论中美动画电影拟人化人物塑造的差异随着动画电影在全球的普及,中美两国动画电影在人物塑造上存在一些差异。

其中,拟人化人物在中美两国动画电影中的形象、特征和表达方式也有所不同。

首先,中美两国动画电影对于拟人化人物的形象有所不同。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拟人化人物的形象往往更加符合中国传统文化,有着比较中国化的风格。

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形象,便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中的猴王形象,具有较为独特的中国风格。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拟人化人物的形象往往比较奇特,具有一些科幻或超自然元素。

如《寻梦环游记》中的亡灵人物形象,就展现了其特有的超自然元素,具有一种吸引人的神秘感觉。

其次,中美两国动画电影对于拟人化人物的特征也有所不同。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拟人化人物的特征往往更注重人性化,强调情感与家庭的重要性。

如《大鱼海棠》中的人鱼主角们,展现了它们内心的情感,突出了人性中的温情与亲情。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拟人化人物的特征则更加奇幻,强调享受生活的乐趣。

如《翻转世界》中的拟人化猫、猪等动物,形象新奇、特色突出,强调各种生活的惬意与乐趣。

最后,中美两国动画电影对于拟人化人物的表达方式也有所差异。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拟人化人物的表达方式往往更加含蓄、委婉,注重细节与画面感。

如《大护法》中的护法形象,展现了细腻的动画特效及精致的构图,表达出一种高贵、神秘的气息。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拟人化人物的表达方式则更加直接、幽默,注重情节的跌宕起伏。

如《超能陆战队》中的机器人大白,不仅拥有可爱的外表,更展开了一段激动人心的大冒险,充满了幽默感和趣味性。

综上所述,中美两国动画电影在拟人化人物的形象、特征和表达方式上存在一定差异。

这种差异既受到了本地文化和艺术特色的影响,也受到了观众的接受程度和市场需求的影响。

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研究——以九十年代以来中美动画电影为例

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研究——以九十年代以来中美动画电影为例

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研究——以九十年代以来中美动画电影为例中美动画电影声音艺术比较研究——以九十年代以来中美动画电影为例导论: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动画电影已经成为了电影产业的一部分,给观众带来了丰富多彩的观影体验。

在动画电影中,声音艺术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能够增强观众的代入感,让观众更加享受电影带来的视听体验。

本文将以九十年代以来中美动画电影为例,比较中美两国动画电影声音艺术的差异与共通之处。

一、音效设计音效设计是动画中的重要一环,通过各种声音效果的运用,能够为观众展现出更加真实的世界。

在九十年代以来的中美动画电影中,音效设计的表现方式有所不同。

1.中国动画电影的音效设计中国的动画电影多以传统文化为背景,音效设计也以具有浓郁中国风的声音效果为主。

比如在《大闹天宫》中,音效设计师通过利用锣鼓、太鼓等传统乐器的声音,使得观众在观赏电影时能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此外,中国动画电影中还会运用各种自然界的声音效果,如鸟鸣、风声等,以增强电影的代入感。

2.美国动画电影的音效设计相比之下,美国动画电影的音效设计更加注重于环境的还原和特效的增强。

在《疯狂动物城》中,观众可以听到各种不同动物的叫声,如兔子的嗅嗅声、狐狸的嘶嘶声等,这些声音为观众展现了一个真实而多样化的动物世界。

此外,在科幻类的动画电影中,美国电影会利用高科技的音效效果,如激光枪声、飞船起落的声音等,为观众带来震撼的感官体验。

二、配乐和歌曲在动画电影中,配乐和歌曲起到衬托氛围、表达情感的作用。

中美两国动画电影在配乐和歌曲的选择和风格上存在一些差异。

1.中国动画电影的配乐和歌曲中国动画电影的配乐常常以古风音乐为主,这种音乐能够为观众营造一种古代神话般的氛围。

例如,在《大鱼海棠》中,配乐选用了很多古筝、二胡等中国传统乐器的声音,为电影创造出一种古典而神秘的氛围。

而在歌曲方面,中国动画电影更注重故事的表达和人物情感的传达,歌曲旋律和歌词都强调情感的细腻和深刻。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随着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的受欢迎程度不断增加,中美两国的动画产业也在不断发展。

中美动画电影在剧情方面存在着一定的差异,这些差异不仅反映了两国文化的不同,还体现了两国对动画艺术和故事叙事的不同理解和认知。

本文将从故事主题、角色塑造、情节发展等方面对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进行研究。

一、故事主题
中美动画电影的故事主题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两国文化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的强调,如《大鱼海棠》、《西游记之大圣归来》等影片,都融入了中国传统文化元素,强调了家庭、友情、忠诚等价值。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更多地强调了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团队合作,如《冰雪奇缘》、《疯狂动物城》等影片,更多地关注了个人的成长和探索。

二、角色塑造
在中美动画电影中,角色塑造也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电影中,往往可以看到更加传统的角色形象,如忠诚勇猛的英雄、贤良淑德的女性、疼爱家庭的父母等。

而在美国动画电影中,角色形象更加多样化和立体化,角色的性格特点更加丰富,如《疯狂动物城》中的兔子朱迪、狐狸尼克等,都展现了不同的个性和特点。

三、情节发展
在情节发展上,中美动画电影也存在着一些差异。

中国动画电影往往更加注重情感的抒发和情节的渲染,如《大圣归来》中孙悟空与唐僧师徒之间的情感纠葛,以及对人性的探讨等。

而美国动画电影更加注重冒险与惊险的情节发展,如《冰雪奇缘》中的冒险旅程和战胜邪恶的故事情节。

美国动画电影中的喜剧元素也更加突出,给观众带来更多的欢乐和娱乐。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角色在中美两国的塑造中有很大的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不同的价值观和文化传统。

首先,从人物形象出发,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有着很大的不同。

美国的动画角色通常具有明确的个性和形象,比如米老鼠、唐老鸭、汤姆猫和杰瑞鼠等等,它们在形象、性格和语言等方面都具有独特的特点,很容易被观众所认知和接受。

相反,中国的动画角色通常比较单调和模糊,比如喜羊羊、灰太狼、熊出没等等,这些角色形象单一,主要是通过故事情节和背景展现其个性特点。

其次,从创作理念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创作倾向也有很大的差别。

美国的动画创作主要注重于娱乐和幽默,注重个性化和时尚化的处理,大量使用流行文化和新媒体技术手段,让观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感受到动画的魅力。

而中国的动画创作则更多关注于教育、启发和向导的作用,注重人物形象的育成和价值观的传递,让儿童在动画中获取正面的思想和情感体验。

第三,从对待故事内容的角度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也有很大的差异。

美国的动画强调情节的连贯、节奏的变化和影像的冲击力,注重于视觉感受和情感体验的刺激,给观众带来巨大的视觉冲击和身临其境的感受。

相反,中国的动画则更加注重于情节的可取和人物的塑造,注重于情感的铺陈和思想的抒发,给观众留下了深刻而具有启迪性的印象。

最后,从整体风格来看,中美两国的动画也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美国的动画通常受到西方文化和民俗习惯的影响,强调个性、自由和创新,具有浓重的欧美风格和艺术特征。

而中国的动画则更多突出中华文化和传统美德,强调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国家精神的体现,具有浓重的中国风格和艺术伦理。

总之,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具有明显的区别和差异,这反映了两国人民的不同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在今后的动画创作中,我们应该通过深入理解和探讨中美动画创作的差异和共同点,推动中华文化和国际文化的交流和融合,为全球文化的多元化和繁荣做出更多的贡献。

中美动画电影文化差异

中美动画电影文化差异
文学 评 论
·
影视文 学
中美 动 画 电 影 文 化 差 异
杨天昊
摘 要 本 文 分析 了 中 美动 画 电 影 不 平衡 的 现状 及 其 原 因 并从 文化 的 角度 着 手进行 深 入 的 探讨 反 思 国 产 制 作 的 不 足之 处 吸 取 经 验 希 望 在这 场 动 画 电 影 的 全 球 潮流 中中
:
, , , ,
河北大 学
造成 差 异 的 原 因 经过 比 较 可 以发 现 中美 动 画 电影之间 存 在 着 很 大 的差 异 中 国 的动 画 电影 相 比 之 下 暴露 出种种 的缺 陷 造成这种 差 异 的原 因有 很 多 需要 逐一 分析 然 后 才 能 找 到提 高 的方法 美 国动 画 电影之所 以受 到 全世界 观众 的喜爱 是 因 为 在 制作 之 前 就 己 将 影 片 的受众对象 设 置 于 全球 面 向所 有 全世
,
并寻 求
使观众 得 到 娱乐 和 享 受 的 同时 实 现 商 业利 益 美 国 的 这种全球化 的定位 策 略 正 是 美 国动 画 电影 获 得成 功 的重 要 因素 反 观 中 国动 画 电影 历 史 从 中 国第来自一 部 有声 动 画 《 骆 驼
, , ,


,
更好的 发展 1 二 者 比较
而 且 具 有模糊 性
,
,
但是 这些 说教 意 味太
从 差 异 中 展 望 中 国 动画电影 年 《动 漫 蓝皮 书 中国 动 漫 产 业 发展 报 告 ” (0 2 12 ) 》 指 出 十 二 五 期 间是 我 国 动漫产业 的重 要 战 略
20 1 2
,

这 些 都 是 很 大 的弊端 《 喜 洋 洋 与 灰 太狼 》 系 列 是 中 国 动 画 电 影 市 场近 年来 比较 成 功 的作 品 但 是 通过 与 美 国 电影 进 行对 比 就 会发 现 其 过 于 概 念化 模 式化 台 词 过 于 苍 白 浓

中国与美国动漫造型的差异性

中国与美国动漫造型的差异性

《中国与美国动漫造型的差异性》【摘要】在经济全球化的浪潮中,动画造型作为一种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也作为一种文化形态得以在世界范围内广泛传播,受关注的程度越来越高。

本文试图从中美动画造型差异性的角度出发做一系列的研究,紧扣角色、场景和镜头画面、色彩三个方面的造型来进行探讨。

现在学术界存在着几种观点:一部分人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前中国的动画太过于本土、太过传统,与美国本动画相比显得粗糙而幼稚;另一部分人认为中国动画要从本土、从民族出发,越本土化、民族化越好,本土的、民族的才是世界的;还有一部分人看到美国动画在全世界范围内都取得成功,觉得应该去模仿,甚至最后发展到形式、内容、造型等全部的复制,当然,在本文中笔者无法从太全面的角度对中美动画进行比较研究,仅能从造型的角度出发,以差异性来探讨中美动画,窥探中国动画造型本来的面目,使人们不要一再的陷入片面的、不完整的动画造型发展误区。

为此,本文紧扣中美动画造型的差异性,为中国动画的发展提供一个新的参考。

美国动画角色造型中想象的成分居多,造型与时代紧紧的结合在一起,并且贯彻于动画造型设计的始终,而中国动画的角色造型就本土水墨动画而言,角色造型中确实有中国传统元素中不可替代的优势在其中,但这种优势并没有得到很好的继承,就算是现在很受孩子们欢迎的《喜洋洋与灰太狼》,它之所以成功更多的是凭借优异的品牌效益,而不是造型,中国动画造型并没有取得太大的突破;在动画场景和镜头画面变化方面,美国动画的画面转化速度快,频率高,充分利用画面的切换来表现角色内心情绪和情节的变化,在场景制作上也存在自己的优势,而中国动画的画面变化过分稳定,静态场景居多,画面动不起来,场景的转换少、变化少必然导致动画叙述语言俗而不新;在动画色彩造型方面,美国找准了当代的动画色彩谱系,这个差异性性提醒我们:学习和吸收西方动画造型的有力因素,但美国形成了具有独特优势的动画造型风格,反观中国动画,它学西方,导致了中国当代动画既不像西方也不像美国,既不本土也不当代,最终丧失了自己的立场,丢失了自己的发展方向,越来越没有自己的动画造型特色。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中美动画电影在故事主题上存在差异。

中国的动画电影往往以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为主题,如《大圣归来》以孙悟空为主角,讲述了他与唐僧的西天取经故事;《哪吒之魔童降世》以中国神话传说中的哪吒为主角,讲述了他的成长和救父报仇的故事。

而美国的动画电影则更多地关注现代生活和社会问题,如《功夫熊猫》以熊猫主角讲述了一个普通人通过努力实现自己梦想的故事;《疯狂动物城》则以人性的坏和善为主题,传递了对多元文化和平等的呼吁。

中美动画电影在剧情发展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动画电影往往较为注重情节的宏大和波澜壮阔,《大鱼海棠》是一部悲剧性的动画电影,在整个故事中穿插了爱情、友情、家庭等多个主题,并通过巧妙的叙事结构展示了人类和非人类的命运交织。

而美国的动画电影则更注重情节的节奏和紧凑,往往以追求快节奏的冒险和悬疑为主,通过一系列的冲突和解决方案推动故事的发展,《冰雪奇缘》是一个经典的例子,故事通过姐妹之间的冲突和合作展示了爱的力量和女性的自主。

中美动画电影在人物形象上也有所不同。

中国的动画电影往往通过塑造英雄形象来传达主题和价值观念,《小猪佩奇过大年》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文化为特色的动画电影,通过小猪佩奇一家的生活展示了传统的家庭观念和中国的春节文化。

而美国的动画电影则更注重个体的塑造和探索,《寻梦环游记》是一部以墨西哥文化为背景的动画电影,通过男孩米格尔的历险展示了对家庭、梦想和传统的思考。

中美动画电影在剧情方面存在差异,中国的动画电影注重传统文化的传承和价值观念的传达,剧情宏大且注重情感表达;而美国的动画电影则更关注现代生活和社会问题,剧情快节奏紧凑,更注重个体的塑造和探索。

不同的创作背景和价值观念决定了中美动画电影在剧情上的差异,而这种差异也为观众提供了多样化的选择和体验。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动画作品是一个国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不仅能够传承和展现国家的价值观,也
能够影响和塑造观众的价值观念。

中美动画作品在塑造角色形象和表达价值观方面存在着
一些差异,这些差异反映了中美社会的文化和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外貌和形象上看,中美动画存在一定的差异。

在中国动画作品中,角色
形象通常追求简约、可爱和可接近性,人物的五官比较夸张,形象颇具中国风格。

而在美
国动画作品中,角色形象多样化,追求更加细腻的表现和细节刻画。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国
文化注重整体性和共同体意识的特点,而美国文化则更注重个体的独立性和个性化。

中美动画角色在塑造家庭关系和人际关系上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动画作品中,家庭关
系通常被塑造为和谐、温馨和亲密的模式,强调家庭的重要性和亲情的价值。

而在美国动
画作品中,家庭关系更加多元化和开放,鼓励个体追求独立和自由。

人际关系上,中国动
画角色通常以合作、互助和集体利益为重,表达的是中国儒家文化中的集体主义和社会责
任感;而美国动画角色更注重个人的成长和追求,表达的是西方文化中的个体主义和自由
精神。

在塑造动画角色的价值观上,中美动画作品也存在差异。

在中国动画作品中,通常强
调道德、伦理和传统价值观念,如勇敢、友善、正直等,这与中国文化的价值观密切相关。

而在美国动画作品中,更注重个体的自我实现和追求,强调自信、勇敢、自主等价值观念。

这种差异反映了中美两国在价值观念上的不同,中国更注重集体利益和社会秩序,而美国
更注重个体的权利和自由。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一、影响力差异中美两大动画电影产业在全球的影响力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作为动画电影的发源地和领头羊,其动画电影作品在全球范围内受到广泛的认可和欢迎。

迪士尼、梦工厂等知名动画片公司的作品屡获奥斯卡奖和其他国际大奖,成为了全球动画电影市场的佼佼者。

而在中国,尽管动画电影市场在不断崛起,但在国际上的影响力仍有一定的差距。

中国的动画电影在国际市场上并没有取得太大的成功,其影响力主要集中在国内市场。

这种影响力差异也在动画电影的剧情表现上得到体现。

美国动画电影更加注重优质的剧情和高水准的制作,其故事情节多为富有情感、引人入胜的类型。

而中国的动画电影在剧情上相对较为简单,更多地侧重于传统文化和教育意义的表达。

二、文化背景差异美国的动画电影《狮子王》以非洲的故事背景和狮子王国的传奇故事展现了充满想象力的世界,寓意深刻,触动人心。

而中国的动画电影《大鱼海棠》则以中国传统神话故事为背景,表现了恋人之间的纠葛和真爱的坚定。

两者剧情风格的差异即来自于各自国家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念。

三、受众需求差异中美两国的受众群体需求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动画电影剧情的表现。

美国的动画电影更多地以儿童观众为主要目标受众,其剧情更加轻松、幽默,更多地注重娱乐性和可视化效果。

而中国的动画电影则更多地关注家庭观众,其剧情更加注重教育性和传统文化的传承。

在中国的动画电影中,常常可以看到对传统美德和民族精神的呈现,注重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

美国的动画电影《冰雪奇缘》以其轻松幽默、温馨感人的情节和优美的动画效果吸引了全球观众的喜爱,成为了一部家喻户晓的经典动画电影。

而中国的动画电影《大圣归来》则更多地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元素,引起了国内外观众的关注,并取得了可观的票房成绩。

中美动画电影的剧情表现存在明显的差异。

这种差异来自于影响力、文化背景和受众需求等多方面的因素。

美国的动画电影更加注重情感表达和高水准的制作,而中国的动画电影更多地关注传统文化和教育意义的表达。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是一种视觉媒体,作品中塑造的角色形象是不可避免地反映了制作者的价值观和文化背景。

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存在一定的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上体现出来。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方面,对中美两国价值观的差异进行一定的分析。

首先,观察能发现,中美两国的动画角色在外貌上有一定的差异。

以美国的动画为例,人物形象大多呈现出粗犷、卡通的风格,许多动画人物都是长着超大的眼睛、大嘴巴、小脖子、粗壮的身材。

而在中国的动画中,人物形象通常更符合中国传统审美观,更加稳重、端庄,体现出了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和美学理念。

其次,动画角色在性格塑造和行为方式方面也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往往强调自由、个性、创新等方面的价值观,喜欢表现出人物顽皮、发泄情绪、突破常规的行为。

例如,动画片《疯狂原始人》中的主角金龟子就是一个表现出不受拘束、随心所欲的个性化形象。

而中国的动画作品则更注重传统道德、家庭、集体等观念,通常塑造出一些勇气、正义、拼搏的形象,例如著名的动画片《西游记》中孙悟空和他的师兄弟们就是以正义勇气形象而出名的。

此外,动画角色在代表传统和当代价值观方面也存在差异。

美国的动画作品通常更加注重当代价值观,即尊重个人主义、民主、平等、自由等观念,例如《猪朋狗友》中的主人公波克就是一个追求自由的狗。

而在中国的动画作品中,则更强调代表传统价值观念,即尊重长辈、尊重传统文化、为了家庭和祖国而奋斗等观念。

例如,中华传统美德受到了很好的表达和传承的动画片《小虎队》中,主人公们都是以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为核心的英雄形象人物。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动画作品在塑造角色的过程中往往会反映出所处文化的价值观念,而中美两国的文化差异也会在动画角色的塑造中得以体现。

本文将从动画角色的塑造角度探讨中美两国在价值观上的差异,并分析其背后的文化因素。

一、对于勇敢和自信的塑造在中美动画中,对于勇敢和自信的塑造存在明显的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勇敢和自信常常被强调并塑造成为主要人物的重要特征。

迪士尼的《狮子王》中的辛巴和《疯狂原始人》中的克鲁格等角色都展现了勇敢、自信的一面。

这体现了美国价值观中对个人英雄主义和自我实现的追求。

相比之下,在中国动画中,对勇敢和自信的塑造并不是那么突出。

中国动画更偏向于强调团队合作和集体荣誉,因此动画角色在塑造时会更多地突出其团队精神和责任感,如《熊出没》中的美团团队以及《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等角色。

二、对于家庭观念的塑造家庭观念在中美两国的文化中都占据着重要的地位,但其在动画角色塑造中的表现也存在差异。

在美国动画中,家庭观念往往强调个人追求和家庭之间的紧密关系。

迪士尼的《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等角色展现了对家庭的强烈依恋和保护欲望。

而在中国动画中,家庭观念更多地表现为对长辈的尊敬和孝顺。

如《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中的大头儿子和小头爸爸等角色就体现了中国传统家庭观念中的尊老爱幼和团结互助等特点。

三、对于人际关系的塑造在中美动画中,对于人际关系的塑造也反映出了两国文化中存在的区别。

在美国动画中,人际关系往往呈现出平等和自由的价值观。

例如迪士尼的《小美人鱼》中的爱丽儿就表现出了对自由恋爱的追求。

与此相比,在中国动画中,人际关系更多地表现为尊卑有序和传统礼仪的重要性。

如《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灰太狼就展现了对家庭传统和对长辈的尊敬等。

四、对于个人追求的塑造在中美两国的动画中,对于个人追求的塑造也体现出了各自文化价值观的不同。

在美国动画中,个人追求往往被塑造成为主要人物的重要特征,如《功夫熊猫》中的熊猫阿宝就展现了对功夫的执着追求。

中美影视动画的叙事结构差异

中美影视动画的叙事结构差异

发汍It1邶文中美影视动画的叙事结构差异□毕丛薇摘要:在影视动画中,构成画面的形式感、画面审美、故事情节和创意等元素紧密相连。

综观影视动画的叙事方式,主要有线性 叙事、章节式叙事等。

通过探讨与分析这些叙事方式,能更进一步对影视动画的叙事结构进行探究,以达到完美叙事的目的。

该文论 述的重点是中美影视动画在叙事结构上的差异。

关键词:动画影视叙事结构_、动画的叙事结构叙事结构指作品内容的组织、安排、构造,如文学作品中的 词组结构、句型结构、段落结构。

动画的叙事结构与电影艺术息 息相关,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系统的叙事语言和表现手 法。

叙事结构的元素有很多,创作者需要安排精细的情节设计 和精巧的结构布局,才能讲好故事。

二、 美国动画电影的主要叙事结构1. 戏剧性叙事结构戏剧性叙事方式就是按照传统戏剧的结构讲故事,强调矛 盾冲突,注重因果链之间的衔接,故事主要依靠情节推动,基本 是按照起承转合的顺序讲述故事。

在叙述故事的过程中,创作 者会设置一系列的矛盾冲突,在环环相扣的冲突中展开情节,从 而引人入胜,让观众欲罢不能,急于知道故事的结局。

戏剧性叙 事是商业动画片最常用的叙事方式,以矛盾、冲突、悬念吸引观 众的注意力。

迪士尼动画片就是这种叙事方式的典型代表,从1937年上 映的第一部动画长片《白雪公主》到《花木兰》,几乎都严格遵循 传统的戏剧性结构。

《花木兰》是迪士尼公司1998年推出的动画 影片,是一部以中国传统故事木兰替父从军为题材的动画,讲述 了木兰代替父亲入伍出征,战胜匈奴,获得了爱情、荣耀了家族 的故事。

戏剧冲突和悬念始终贯穿全片,每一次的矛盾冲突都 是对木兰的考验,她凭着自己的努力、朋友的帮助以及一点点的 好运渡过难关。

2. 线性叙事结构线性的文学叙事方式也属于文学叙事方式的一种,叙事过 程中严格地按照故事的开始、发展、结尾的时间先后排序,注重 事件的因果关系。

动画片的线性叙事主要采取通过一条主线完 成叙事功能,这条主线一般是情节主线,通过情节进行线索的架 设。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近年来,中美动画电影在全球范围内都备受关注,而两国之间的动画电影剧情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本文将从故事主题、视觉风格、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等方面进行比较研究,分析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

中美动画电影在故事主题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的故事主题通常更加注重个人成长、自我实现和英雄主义,例如《狮子王》、《冰雪奇缘》等作品,这些影片中的主人公经历种种困难和挑战,最终通过自身的努力和勇气实现自我价值。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家庭、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比如《大闹天宫》、《大鱼海棠》等作品,这些影片中的故事常常围绕着家庭纽带、友情情感展开,展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价值观与智慧。

在视觉风格方面,中美动画电影也有着明显的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通常以逼真的画面和精美的特效为特点,注重细腻的画面表现和惊险刺激的场景设计,例如《功夫熊猫》、《超人总动员》等作品,这些影片在画面上给人以耳目一新的视觉享受。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对传统中国绘画和艺术风格的继承和发展,如《哪吒之魔童降世》、《镜子中的孩子》等作品,这些影片在画面上更注重意境和审美追求,呈现出独特的中国风格和韵味。

中美动画电影在情感表达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往往以幽默、感动和温情为主要情感表达方式,适合家庭观赏,例如《怪兽公司》、《玩具总动员》等作品,这些影片在情感上更注重观众的情绪共鸣和情感共鸣。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情感的内敛与深沉,如《风语咒》、《大护法》等作品,这些影片在情感上更注重对传统文化情感与人性深度的探讨。

中美动画电影的剧情差异还体现在文化背景上。

美国动画电影往往将奇幻、冒险等元素融入故事中,让故事更具有世界性和流行性,符合国际市场的口味。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注重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的展现,以此传递中国文化的魅力,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

中美动画电影在故事主题、视觉风格、情感表达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明显的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更注重个人成长、英雄主义和幽默感动,视觉风格逼真精美,情感表达温情感动;而中国动画电影更注重家庭、传统文化和民族情感,视觉风格传承中国绘画和艺术风格,情感表达内敛深沉,文化背景强调中国传统文化的魅力。

中美动画之差异

中美动画之差异

中美动画之差异[摘要] 自十九世纪动画诞生以来,各个国家对于动画的创造与研究就不曾间断过,创造是动画艺术魅力之所在。

动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它全面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由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和不同的经济形态,纵观世界一百多年来动画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发展的历史,它们所经历过的兴与衰,以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也就各不相同。

也正因如此,世界动画才得以具有如此斑斓多姿的绵延景观。

本文以中国与美国为例,在题材内容、动画形象、音乐、艺术性上介绍有关两个国家的动画差异。

[关键词] 动画差异中美引言动画片早已有之,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2006年恰好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0年,当时是由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

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影院长片叫《铁扇公主》。

这些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方面的起步还是相当早的。

但是就中国动漫的发展状况来说,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到90年代中以前,中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影厂)。

当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片如《大闹天宫》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但都是胶片拍摄,产量不高。

所以对于八十年代后出生的我们看过的最早的国产动画片应该是《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大闹天宫》《九色鹿》之类。

但是这些优秀动画片只是昙花一现,和八十年代开始引进来的进口动画片比较,无论从影响力、影响范围还是影像时间来说都远远的落后了。

为什么中国动画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本文从中国与美国动画之间的差异为例,浅析了中国动画的历史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曾经看过一句话,给你一张白纸,不论什么样的梦想和奇迹都可以实现。

自十九世纪动画诞生以来,各个国家对于动画的创造与研究就不曾间断过,创造是动画艺术魅力之所在。

动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它全面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

中美动画差异比较分析报告近年来,中美动画产业进步迅猛,各自的动画作品在国际市场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功。

然而,中美两国的动画风格和制作方式存在着一些明显的差异。

本报告将对中美动画差异进行比较分析。

起首,中美动画在表现手法上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更加重视细节和真实感,追求逼真的图像和精确的动画。

而中国动画更加侧重于夸张的表现手法,喜爱运用夸张的动作和面部表情来传达情感和故事情节。

这种差异体此刻角色设计、画面构图和动画效果上。

其次,中美动画在题材和文化内涵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更重视故事情节的创新和多元化,涉及的题材广泛,包括科幻、奇幻、喜剧等。

而中国动画则更加重视传统文化的传承和表达,以中国古代神话、历史故事和民间听说为题材,强调中华文化的奇特性和内涵。

再次,中美动画在市场定位和受众群体上也有所不同。

美国动画通常以家庭为主要受众群体,力求制作出适合全家观看的作品,重视教育和娱乐的结合。

而中国动画则更加重视孩子观众,以孩子为主要受众群体,重视教育和价值观的传递。

最后,中美动画在制作团队和技术水平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制作团队巨大,技术水平杰出,拥有先进的动画制作设备和技术手段。

而中国动画制作团队相对较小,技术水平还有待提高,但也在不息努力追赶。

总体而言,中美动画在表现手法、题材和文化内涵、市场定位和受众群体以及制作团队和技术水对等方面存在着明显的差异。

这一差异既是两国动画进步背后不同的文化背景和市场需求的反映,也为两国动画产业的沟通与合作提供了宽广的空间。

我们期待中美两国能够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动画产业的进步,为观众带来更多精彩的动画作品。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研究
随着国际交流和文化交流的增加,中美两国动画电影产业也在不断地发展壮大。

中美两国的文化背景、价值观和审美观念有很大的差异,导致中美动画电影剧情上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

首先,在中美动画电影的题材选择上存在差异。

中美两国的社会环境、历史背景和文化传承都不同,导致中美动画电影在题材选择上也有所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的题材普遍以幻想、科幻、冒险等为主,如《疯狂动物城》、《超人总动员》、《功夫熊猫》等。

而中国动画电影的题材则偏向于历史和文化,反映中国传统文化和价值观念,如《大圣归来》、《西游记之大圣归来》、《葫芦兄弟》等。

其次,在中美动画电影的人物设定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的人物往往具有强烈的个性和独特的魅力,如《疯狂动物城》中的狐狸尼克、兔子朱迪等。

而中国动画电影的人物则更加强调团结合作和集体意识,如《大圣归来》中的孙悟空和他的师傅唐僧等。

最后,在中美动画电影的表现手法上也存在差异。

美国动画电影的画面风格多样,呈现出多种多样的视觉效果,如《超人总动员》中的科幻特效、《海洋奇缘》中的水下景观等。

而中国动画电影则更加注重中国传统艺术和文化元素的融合,如《大护法》中的民族舞蹈、《大圣归来》中的中国画风格等。

综上所述,中美动画电影剧情存在差异,主要表现在题材选择、人物设定、情节设计和表现手法上。

这种差异来源于两国文化背景的不同,也是两国动画电影产业发展的一个反映。

相信未来随着两国动画电影产业的不断发展和交流,中美动画电影剧情的差异会逐渐缩小,两国动画电影产业会有更多的合作和创新。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从动画角色的塑造看中美价值观差异
动画角色作为文化产物的一种,往往能够反映出制片方所代表的文化背景和价值观。

中美两国的价值观存在一定差异,这种差异也会在动画角色的刻画上体现出来。

下面从几
个方面分析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以及背后的价值观差异。

中美动画角色的形象设计有所不同。

在中国的传统文化中,强调的是儒家思想和孝道
观念,因此中国的动画角色往往会强调家庭价值观、孝顺和尊重长辈的观念。

例如《白蛇传》中的白蛇和许仙之间就展现了深厚的爱情和家庭观念,以及追求幸福与和平的真挚渴望。

而在美国动画中,一些角色更加强调个人价值观、自我实现和追求梦想的力量。

例如《超人》和《蜘蛛侠》等超级英雄形象正是强调个人能力和责任感,追求正义和公平。

中美动画角色对待情感和情感表达的方式也存在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往往更加强调情
感的真挚性和家庭关系的重要性。

中国的爱情动画片中,情侣之间的爱情往往伴随着忠诚、奉献和包容。

而在美国动画中,情感的表达更加直接和个人化。

角色之间的感情常常转瞬
即逝,但是强调真实和自然的情感表达同样被重视。

例如《冰雪奇缘》中的艾莎和安娜姐
妹只有在亲情的力量的作用下,才能最终实现真正的幸福。

中美动画角色的塑造存在着明显的价值观差异。

中国动画角色的设计更加强调传统文化、家庭价值观和社会责任感,而美国动画角色则更加突出个人主义、自由意志和追求梦
想的力量。

这种差异体现了中美两国在文化和价值观上的不同,也为两国观众带来了不同
的审美体验和心灵触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美动画之差异
[摘要] 自十九世纪动画诞生以来,各个国家对于动画的创造与研究就不曾间断过,创造是动画艺术魅力之所在。

动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它全面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由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和不同的经济形态,纵观世界一百多年来动画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发展的历史,它们所经历过的兴与衰,以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也就各不相同。

也正因如此,世界动画才得以具有如此斑斓多姿的绵延景观。

本文以中国与美国为例,在题材内容、动画形象、音乐、艺术性上介绍有关两个国家的动画差异。

[关键词] 动画差异中美
引言
动画片早已有之,中国动画已经走过了很长的时间,2006年恰好是中国第一部动画片诞生80年,当时是由万氏兄弟在上海制作了一部叫《大闹画室》的短片。

上世纪40年代,他们又制作了亚洲历史上第一部动画影院长片叫《铁扇公主》。

这些说明中国在动画产业方面的起步还是相当早的。

但是就中国动漫的发展状况来说,一直到文革结束之前甚至可以说到90年代中以前,中国的动画产业都是和市场脱节的,完全是计划经济模式:全国只有一家专业的动画片制作厂——上海美术电影制片厂(美影厂)。

当时有两种形式,一种是长片如《大闹天宫》等等,还有一种就是短片如《小蝌蚪找妈妈》,但都是胶片拍摄,产量不高。

所以对于八十年代后出
生的我们看过的最早的国产动画片应该是《小蝌蚪找妈妈》《三个和尚》《大闹天宫》《九色鹿》之类。

但是这些优秀动画片只是昙花一现,和八十年代开始引进来的进口动画片比较,无论从影响力、影响范围还是影像时间来说都远远的落后了。

为什么中国动画会出现这种局面呢?本文从中国与美国动画之间的差异为例,浅析了中国动画的历史与发展存在的问题。

曾经看过一句话,给你一张白纸,不论什么样的梦想和奇迹都可以实现。

自十九世纪动画诞生以来,各个国家对于动画的创造与研究就不曾间断过,创造是动画艺术魅力之所在。

动画是一种世界性的文化,它全面体现了不同历史阶段中社会、经济、文化和科学技术的特点。

由于世界各国有着不同的文化背景、民族风情和不同的经济形态,纵观世界一百多年来动画在不同国家和不同地区发展的历史,它们所经历过的兴与衰,以及其所呈现的艺术特色,也就各不相同。

也正因如此,世界动画才得以具有如此斑斓多姿的绵延景观。

接下来以中国与美国为例,在几个方面上介绍有关两个国家的动画差异。

一、题材内容
5000年的历史沉淀使中国拥有丰富的题材内容。

早期的有神仙传说、古代寓言故事、民间故事、历史传说,甚至还有外国故事,比如《神笔》、《骄傲的将军》、《渔童》和《牧童与公主》;也有革命传说故事,如剪纸片《红军桥》、木偶片《红云崖》;还有阶级教育
类的题材,如描绘旧社会儿童悲惨命运的木偶片《三毛流浪记》,还有《半夜鸡叫》;甚至还有关于国际讽刺内容的,如漫画风格的动画《黄金梦》和木偶片《谁唱的好》。

尽管中国动画题材的多样化,古今中外内容的选择广泛,但它们都有一个共同点,即以育人为主。

而且中国动画片创作中体现的一种思想就是:动画片是小孩的世界,中国的动画片也就是呈现幼稚的特色。

由于动画儿童化的思想影响,中国动画在题材上鲜有爱情题材。

以致2002年出现的一部关于青春题材的动画《我为歌狂》,造成不小的轰动。

虽然在制作、画面效果等方面还存在可圈可点的地方,但在中国动画史上依旧是个不小的进步。

至于美国动画,美国的动画创作有许多是借鉴它国的故事原型,进行动画再创作。

以迪斯尼公司制作的动画为例,如《灰姑娘》和《白雪公主》,皆取材于德国著名的《格林童话》;包括《狮子王》,也是演绎了《王子复仇记》的故事。

而且在题材上,美国并不强调教育思想,因为育人不是西方人制作动画的目的,从《猫和老鼠》中就能体会到,“乐”才是根本。

二、动画形象
中国设计的动画人物形象一般都是正正经经,形象正统。

如以前制作的哪吒、神笔马良等。

虽然也有像《三个和尚》这样的动画形象设计,但都不能成为主流。

现在的动画形象也是如此,譬如《蓝猫淘气3000问》中的蓝猫,不也都是规规矩矩的形象么。

而且中国动画中的人物并没有自己极为鲜明的个性,尤其是人物的眼睛,
许多时候人物的表情、眼神和性格、剧情完全脱节,同一画面上的两个人物根本毫无交流,似乎只是各自独立存在着的。

反观美国的动画形象设计,人物造型设计规范,与生活中的原形差别不大,大多不大变形,形象优美,个性鲜明;动物形象则大都作大幅度的夸张:大头、大眼、大手、大脚,成为被世界各国广泛借鉴的卡通模式。

三、音乐
音乐对于一部动画的重要性非三言两语可以说明。

一般音乐的作用,是作为一种独特的听觉艺术形式以满足人们的艺术欣赏要求。

而一旦成为动画综合艺术的有机组成部分,音乐就具有了独特的审美特性和审美规律。

早期中国的动画也很讲究音乐的作用,例如《牧童》,是中国式的音乐与绘画的完美结合。

天真的牧童,潺潺流水和摇曳的竹枝始终传递着细腻、含蓄的感情,完全是中国格调。

贯穿全片的笛声由中国一代笛子宗师,享有“魔笛”之美誉的陆春龄担纲,更是经典。

《牧笛》被美国评论家称为“在中国听到的最妙的电影音乐”。

但近年来中国动画的音乐,仿佛是动画的附属品,是由动画而生,纯粹为了制作而制作,丝毫无任何美感可言。

美国动画中的音乐,依旧以迪斯尼为例。

在迪斯尼动画中,音乐占有极大的比重,每一段故事,都有与之相匹配的音乐贯穿始终,淋漓尽致地表达着动画所想要表达的情绪。

在迪斯尼的作品中,音乐的发掘是无所不至的,我们可以说的每一部都找到了很对位很合
拍的音乐,常常和影片相得益彰,使二者都焕发光彩。

四、艺术性
毋庸置疑,我国早期的动画片对艺术性的要求非常高,创作十分严谨。

中国的动画片创作者一直非常讲究创作个性和独特的思想理念,在有关动画片的艺术表现的领域中进行了不懈的努力,不少艺术类动画片都曾在国际上获过大奖,有着极高的声誉。

譬如80年代著名的水墨片《山水情》,通过古琴师向渔家少年传授琴艺的感人故事,将中国古典艺术最高水平的写意山水与古琴曲完美结合在一起,阐述了人与自然高度融洽的得意境界。

该作品在国内外一共获得了8个奖项。

反观美国动画,相较于艺术性而言,则更加注重商业价值。

美国在其动画的创始初期即很快进入了产业化式操作,在商业上获得巨大成功。

虽然当时也出现了纯艺术追求的实验动画,如《美国一瞥》,但占主流的还是商业动画。

《阿里巴巴和四十大盗》、《美女和野兽》、《灰姑娘》、《狮子王》、《泰山》等一系列的动画长片的制作,已然形成一个动画操作体系,并且获得价值不菲的市场回报。

至于其他方面,则不再一一列举说明。

其实就以上几个方面的差异而言,中美动画之间的差别还是挺大的。

不断成长中的中国动画,若能结合自身特点,扬长避短,合理选题,一定能够取得巨大的进步。

五、结论
综上几个方面所述,我国的动漫产业现状有很多让人无奈的地
方,还很不成熟。

可喜的是我国的动漫正在不断的探索和进步,也有了不少喜人的成果。

道路是曲折的,前途是光明的,不得不承认中国动漫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下去。

但是大可不必去一味学习外来的东西,去盲目追求华丽的大制作,毕竟现在信息这么发达,人们看那些国外的华丽的东西都看得不少了,总吃肉,吃多了也会有想吃菜的想法。

我们不妨好好反思一下中国动漫走过的道路:为什么会从拿国际大奖的水品退化到人人一片骂声的地步?正所谓民
族的就是世界的,长销的才是畅销的。

如八十年代以前上海美术制片厂出的几部动画电影《三个和尚》《哪吒闹海》《大闹天宫》《天书奇谭》《促织》《骄傲的将军》《九色鹿》……都是到现在都十分值得称赞好作品。

在画工上,很统一的保留了中国传统工笔画的特色,更有《九色鹿》是神秘的敦煌画风,从视觉上就给人一种美感。

从配音上,这几部动画片都是用的共和国老一代德艺双馨的优秀配音演员,其对待工作的认真负责程度,决不是日本声优和中国现代的明星可以比拟的。

从配乐上,这些片子的配乐,多是用得中国的古典乐器奏出的中国古典音乐,高雅大方。

从内容上,这一点最最重要。

这些动画的故事都是取自中国古典的名著、寓言和敦煌壁画的佛经故事。

其情节浅近易懂,内涵深邃耐人寻味是一般动画所不能比拟的。

中国有五千年的文明史,留下了大量的典籍和书画作品,是我们后世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宝库。

西方人可以根据一本《圣经》拍出无数票房大片,我们为什么不能作出些动画片来呢?还是那句话,
中国动漫当务之急就是回归古典中国画的风格,做出属于自己文化的老少咸宜的优秀作品来。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