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拼音本《周易》熊春锦 主编
注音版周易
![注音版周易](https://img.taocdn.com/s3/m/bafe6e6625c52cc58bd6be96.png)
周易乾(一)《乾(qián)》:元,亨,利,贞。
上九:亢(kàng)龙有悔。
九五:飞龙在天(tiān),利见大人。
九四:或跃在渊(yuān),无咎。
九三:君子终日乾(qián)乾(qián),夕惕(tì)若,厉,无咎。
九二:见龙在田(tián),利见大人。
初九:潜龙勿用。
坤(二)《坤》:元亨,利牝(pìn)马之贞。
君子有攸(yōu)往,先迷后得主,利。
西南得朋,东北丧(sàng)朋,安贞吉。
上六:龙战于野(yě),其血玄(xuán)黄。
六五:黄裳,元吉。
六四:括囊(náng)。
无咎,无誉(yù)。
六三:含章(zhāng),可贞,或从王事,无成有终。
六二:直、方、大,不习,无不利。
初六:履(lǚ)霜,坚冰至。
屯(三)《屯(zhūn)》:元亨,利贞。
勿用有攸往,利建侯。
上六:乘马班如,泣(qì)血涟(lián)如。
九五:屯(zhūn)其膏(gāo),小贞吉,大贞凶。
六四:乘马班如,求婚媾(gòu),往吉,无不利。
六三:即鹿无虞(yú),惟入于林中,君子几不如舍,往吝。
六二:屯(zhūn)如邅(zhān)如,乘马班如,匪寇(kòu),婚媾(gòu)。
女子贞不字,十年乃字。
初九:磐(pán)桓(huán)。
利居贞,利建侯。
蒙(四)《蒙》:亨。
匪我求童蒙,童蒙求我。
初筮(shì)告,再三渎(dú),渎(dú)则不告,利贞。
上九:击蒙,不利为寇(kòu),利御(yù)寇(kòu)。
六五:童蒙,吉。
六四:困蒙,吝。
六三:勿用取女,见金(jīn)夫,不有躬(gōng),无攸利。
九二:包蒙,吉。
纳妇,吉,子克家。
初六:发蒙,利用刑(xíng)人,用说桎(zhì)梏(gù),以往吝。
《周易》国学权威经典大字注音版(纯文)
![《周易》国学权威经典大字注音版(纯文)](https://img.taocdn.com/s3/m/3022f89e58f5f61fb6366624.png)
shí chéng liù lóng yǐ yù tiān
时 乘 六 龙 以 御 天。
qián dào biàn huà gè zhèng xìng mìng
乾 道 变 化,各 正 性 命 。
bǎo hé tài hé nǎi lì zhēn
保 合 太 和,乃 利 贞 。
《 象 》曰: 现 龙 在 田 ,
dé shī pǔ yě
德 施 普 也。
jiǔ sān jūn zǐ zhōng rì qián qián
九 三:君 子 终 日 乾 乾 ,
xī tì ruò lì wú jiù
夕 惕 若,厉,无 咎。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xiàng yuē zhōng rì qián qián
《 象 》曰: 终 日 乾 乾 ,
fǎn fù dào yě
反 复 道 也。
jiǔ sì huò yuè zài yuān wú jiù
九 四:或 跃 在 渊 ,无 咎。
xiàng yuē huò yuè zài yuān
《 象 》曰:或 跃 在 渊 ,
jìn wú jiù yě
进 无 咎 也。
jiǔ wǔ fēi lóng zài tiān
初 九: 潜 龙 勿 用 。
xiàng yuē qián lóng wù yòng
《 象 》曰: 潜 龙 勿 用 ,
yáng zài xià yě
阳 在 下 也。
jiǔ èr xiàn lóng zài tián
九 二: 现 龙 在 田 ,
lì jiàn dà rén
利 见 大 人。
xiàng yuē xiàn lóng zài tián
周易(繁体拼音校读本)
![周易(繁体拼音校读本)](https://img.taocdn.com/s3/m/367f910ca6c30c2259019e6a.png)
周易繁体拼音校读本周易繁体拼音校读本標biāo注zhù説shuō明míng○通tōng假jiǎ今jīn字zì:紅hóng色sè下xià劃huá綫xiàn,附fù黑hēi色sè標biāo注zhù。
◎例lì:保bǎo合hé大tài■和hé。
○校jiào勘kān異yì字zì:紅hóng色sè下xià劃huá綫xiàn,附fù紅hóng色sè標biāo注zhù。
◎例lì:或huò■躍yuè在zài淵yuān。
○校jiào勘kān去qù字zì:紅hóng色sè下x ià劃huá綫xiàn,襯chèn灰huī色sè底dǐ紋wén。
◎例lì:不búyìshì。
○校jiào勘kān添tiān字zì:附fù緑lǜ色sè標biāo注zhù,无wú下xià劃huá綫xiàn。
◎例lì:反fǎn復fù■道dào也yě。
目mù録lù周zhōu易yì.上shàng經jīng (1)乾qián卦guà第dì一yī (1)坤kūn卦guà第dì二èr (7)屯zhūn卦guà第dì三sān (11)蒙méng卦guà第dì四sì (13)需xū卦guà第dì五wǔ (15)訟sòng卦guà第dì六liù (17)師shī卦guà第dì七qī (19)比bì卦guà第dì八bā (21)小xiǎo畜xù卦guà第dì九jiǔ (23)履lǚ卦guà第dì十shí (25)泰tài卦guà第dì十shí一yī (27)否pǐ卦guà第dì十shí二èr (30)同tóng人rén卦guà第dì十shí三sān (32)大dà有yǒu卦guà第dì十shí四sì (33)謙qiān卦guà第dì十shí五wǔ (35)豫yù卦guà第dì十shí六liù (38)隨suí卦guà第dì十shí七qī (40)蠱gǔ卦guà第dì十shí八bā (42)臨lín卦guà第dì十shí九jiǔ (43)觀guān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 (45)噬shì嗑hé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一yī (47)賁bì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二èr (48)剥bō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三sān (50)復fù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四sì (52)无wú妄wàng 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五wǔ (54)大dà畜xù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六liù (56)頤yí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七qī (58)大dà過guò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八bā (59)坎kǎn卦guà第dì二èr十shí九jiǔ (61)離lí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 (64)周zhōu易yì·下xià經jīng (67)咸xián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一yī (67)恆héng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二èr (69)遯dùn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三sān (71)大dà壯zhuàng 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四sì (72)晉jìn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五wǔ (74)明míng夷yí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六liù (76)家jiā人rén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七qī (78)睽kuí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八bā (80)蹇jiǎn卦guà第dì三sān十shí九jiǔ (82)解xiè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 (84)損sǔn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一yī (86)益yì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二èr (88)夬guài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三sān (90)姤gòu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四sì (92)萃cuì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五wǔ (95)升shēng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六liù (97)困kùn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七qī (99)井jǐng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八bā (101)革gé卦guà第dì四sì十shí九jiǔ (103)鼎dǐng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 (105)震zhèn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一yī (107)艮gèn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二èr (109)漸jiàn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三sān (111)歸guī妹mèi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四sì (113)豐fēng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五wǔ (115)旅lǚ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六liù (118)巽xùn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七qī (120)兑duì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八bā (122)涣huàn卦guà第dì五wǔ十shí九jiǔ (123)節jié卦guà第dì六liù十shí (125)中zhōng孚fú卦guà第dì六liù十shí一yī (127)小xiǎo過guò卦guà第dì六liù十shí二èr (129)既jì濟jì卦guà第dì六liù十shí三sān (131)未wèi濟jì卦guà第dì六liù十shí四sì (132)周zhōu易yì.繫xì辭cí上shàng傳zhuàn (135)第dì一yī章zhāng (135)第dì二èr章zhāng (136)第dì三sān章zhāng (137)第dì四sì章zhāng (138)第dì五wǔ章zhāng (139)第dì六liù章zhāng (140)第dì七qī章zhāng (141)第dì八bā章zhāng (143)第dì九jiǔ章zhāng (144)第dì十shí章zhāng (146)第dì十shí一yī章zhāng (147)第dì十shí二èr章zhāng (149)周zhōu易yì.繫xì辭cí下xià傳zhuàn (151)第dì一yī章zhāng (151)第dì二èr章zhāng (152)第dì三sān章zhāng (155)第dì四sì章zhāng (156)第dì五wǔ章zhāng (159)第dì六liù章zhāng (160)第dì七qī章zhāng (161)第dì八bā章zhāng (162)第dì九jiǔ章zhāng (163)周zhōu易yì.説shuō卦guà傳zhuàn (165)第dì一yī章zhāng (165)第dì二èr章zhāng (165)第dì三sān章zhāng (166)第dì四sì章zhāng (166)第dì五wǔ章zhāng (166)第dì六liù章zhāng (167)第dì七qī章zhāng (168)第dì八bā章zhāng (168)第dì九jiǔ章zhāng (169)第dì十shí章zhāng (169)第dì十shí一yī章zhāng (169)周zhōu易yì.序xù卦guà傳zhuàn (173)周zhōu易yì.雜zá卦guà傳zhuàn (178)周zhōu易yì·上shàng經jīng乾qián卦guà第dì一yī䷀乾qián爲wéi天tiān乾qián下xià乾qián上shàng○乾qián,元yuán亨hēng利lì貞zhēn。
易经全文注音
![易经全文注音](https://img.taocdn.com/s3/m/731bf580770bf78a652954be.png)
dì第 yī一 guà卦 :《qián 乾 guà卦 》qián 乾 :yuán 元 ,hēng 亨 ,lì利 ,zhēn贞 。
《xiàng 象 》yuē曰 :tiān 天 háng 行 jiàn 健 ,jūn 君 zǐ子 yǐ以 zì自 qiáng 强 bú不 xī息 。
chū初 jiǔ九 ,qián 潜 l óng 龙 wù勿 yòng用 。
《xiàng 象 》yuē曰 :qián 潜 lóng 龙 wù勿 yòng 用 ,yáng 阳 zài 在 xià下 yě也 。
jiǔ九 èr 二 ,jiàn 见 lóng 龙 zài 在 tián 田 ,lì利 jiàn 见 dà大 rén人 。
《xiàng 象 》yuē曰 :"jiàn 见 lóng 龙 zài 在 tián 田 ",dé德 shī施 pǔ普 yě也 。
jiǔ九 sān 三 ,jūn 君 zǐ子 zhōng 终 rì日 qián 乾 qián 乾 ,xī夕 tì惕 ruò若 ,lì厉 wú无 jiù咎 。
《xiàng 象 》yuē曰 :"zhōng 终 rì日 qián 乾 qián 乾 ",fǎn 反 fù复 dào 道 yě也 。
jiǔ九 sì四 ,huò或 yuè跃 zài 在 yuān 渊 ,wú无 jiù咎 。
易经全文注音(修订版)
![易经全文注音(修订版)](https://img.taocdn.com/s3/m/f92d0a6ef8c75fbfc77db2b7.png)
易经dìyī guàqi án guà第一卦:《乾卦》qi án yuán hēng l ìzhēn乾:元,亨,利,贞。
xi àng yuēti ān hángji àn j ūn zǐ yǐ zì qi áng bú xī《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chū ji ǔqi án l?ng wù y?ng初九,潜龙勿用。
xi àng yuēqi án l?ng wù y?ng yáng zài xi à yě《象》曰:潜龙勿用,阳在下也。
ji ǔ ar ji àn l?ng zài ti án l ì ji àn dà r?n九二,见龙在田,利见大人。
xi àng yuēji àn l?ng zài ti án d? shī pǔ yě《象》曰:"见龙在田",德施普也。
ji ǔ sān j ūn zǐ zhōng r ì qi án qi án xī t ì ru ? l ìwú ji ù九三,君子终日乾乾,夕惕若,厉无咎。
xi àng yuēzhōng r ì qi án qi án f ǎn f ù dào yě《象》曰:"终日乾乾",反复道也。
ji ǔ sìhu? yua zài yuān wú ji ù九四,或跃在渊,无咎。
xi àng yuēhu? yua zài yuān j ìn wú ji ù yě《象》曰:"或跃在渊",进无咎也。
熊春锦讲义1.1
![熊春锦讲义1.1](https://img.taocdn.com/s3/m/c2a0d486ec3a87c24028c4b4.png)
补充德慧智经典诵读讲义系列一第一课熊春锦本课目录:一民族的复兴需要慧智双运型教育(一)中西对比分析慧识教育的失落(二) 慧智的一元四素方法论(1)一元四素方法论概貌:(2)《易经》的灵魂是一元四素女士们、先生们、同学们,大家好!前面一部分的讲解内容中,我们讲到了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的灵魂是《老子·德道经》。
这一部分,我们将围绕德慧智经典诵读教育本身的内容作一些理论探讨与研究。
一、民族的复兴需要慧智双运型教育世界历史上各民族或国家每一次文化的复兴都有一个规律,那就是必须回到文化的源头上,温故而知新,吸取知识营养再前进,才能绽发出无比灿烂的光辉。
我国要想实现民族文明的复兴,就必须抓住道德文化的复兴,因为道德文化是中华民族文化的根文化,道德是民族精神的食粮。
德国思想家雅斯贝尔斯说过,“2500年前,人类出现了一个轴心时代,中国有孔子老子,古印度有释迦牟尼,古希腊有苏格拉底,柏拉图,各自创造了自己的文明,影响了两三千年的社会”。
我们可以看到在世界上的这三大文明中,古印度释迦牟尼所开创的文明,历史上早已经汇入了中国老子和孔子所创造的文明之中。
中西文明也就构成了两大影响世界发展最大的两支文明体系。
而且自十六世纪以后,中国文明西传欧洲,推动着西方文明的前进,老子的思想像永不枯竭的井泉,滋养着中西文明在二十一世纪的大融合。
(一)、中西对比分析慧识教育的失落比较中西两大文明体系发展的起落进程,我们可以客观地发现在十六世纪之前东方文明发展的速度,远远超越于整个西方。
然而在十六世纪以后,西方文明发展的速度却反超中国,将中国甩在身后。
对于中国文明发展史为什么会落后于西方,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形形色色的观点和立论,各种观点、论述较多。
有的承袭西方的评价,有的继承五四时期的观点,有的则标立新论。
总体而言许多学者都是将眼睛盯着西方文明发展的瑰宝:“逻辑推理,实验证伪”两大方法论进行反思。
认为中国文明的发展缺乏这两样法宝是根本原因所在。
国学经典《周易系辞上传》大字注音版(原文))
![国学经典《周易系辞上传》大字注音版(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44ae8b726c85ec3a86c2c51b.png)
故 能 弥 纶 天 地 之 道。
yǎng yǐ guān yú tiān wén
仰 以 观 于 天 文,
kě jiǔ zé xián rén zhī dé
可 久 则 贤 人 之 德,
gāng róu xiāng tuī ér shēng biàn huà
刚 柔 相 推 而 生 变 化。
kě dà zé xián rén zhī yè
可 大 则 贤 人 之 业。
shì gù jí xiōng zhě
是 故 吉 凶 者,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zhōu yì xì cí shàng zhuàn
《 周 易•系 辞 上 传 》
bā guà xiāng dàng
八 卦 相 荡。
dì yī zhāng
第一 章
gǔ zhī yǐ léi tíng
鼓 之 以 雷 霆,
tiān zūn dì bēi qián kūn dìng yǐ
震 无 咎 者 存 乎 悔。
shì gù guà yǒu xiǎo dà
是 故 卦 有 小 大,
cí yǒu xiǎn yì
辞 有 险 易。
cí yě zhě gè zhǐ qí suǒ zhī
辞 也 者,各 指 其 所 之。
dì sì zhāng
第四 章
yì yǔ tiān dì zhǔn
《易》与 天 地 准 ,
yì zhī xù yě
《易》之 序 也﹔
yáo zhě yán hū biàn zhě yě
爻 者,言 乎 变 者 也。
suǒ lè ér wán zhě yáo zhī cí yě
德道经(带拼音版)熊春锦
![德道经(带拼音版)熊春锦](https://img.taocdn.com/s3/m/3c6092fabd64783e08122b90.png)
第d ì一y ī章zh ān ɡ 论l ùn 德d é(38)上sh àn ɡ德d é不b ù德d é,是sh ì以y ǐ有y ǒu 德d é;下xi à德d é不b ù失sh ī德d é,是sh ì以y ǐ无w ú德d é。
上sh àn ɡ德d é无w ú为w éi 而ér无w ú以y ǐ为w éi 也y ě。
上sh àn ɡ仁r én 为w éi 之zh ī,而ér无w ú以y ǐ为w éi 也y ě;上sh àn ɡ义y ì为w éi之zh ī,而ér有y ǒu 以y ǐ为w éi 也y ě。
上sh àn ɡ礼l ǐ为w éi 之zh ī,而ér莫m ò之zh ī应y ìng 也y ě,则z é攘r ǎn ɡ臂b ì而ér乃n ǎi 之zh ī。
故ɡù失sh ī道d ào 而ér后h òu 德d é,失sh ī德d é而ér后h òu 仁r én,失sh ī仁r én 而ér后h òu 义y ì,失sh ī义y ì而ér后h òu 礼l ǐ。
夫f ú礼l ǐ者zh ě,忠zh ōn ɡ信x ìn 之zh ī泊b ó也y ě,而ér乱lu àn 之zh ī首sh ǒu 也y ě。
德道经(带拼音版)熊春锦
![德道经(带拼音版)熊春锦](https://img.taocdn.com/s3/m/5fa8096827284b73f2425093.png)
第d ì一y ī章zh ān ɡ 论l ùn 德d ã(38)上sh àn ɡ德d ã不b ù德d ã,是sh ì以y ǐ有y ǒu 德d ã;下xi à德d ã不b ù失sh ī德d ã,是sh ì以y ǐ无w ú德d ã。
上sh àn ɡ德d ã无w ú为w ãi 而ãr 无w ú以y ǐ为w ãi 也y ě。
上sh àn ɡ仁r ãn 为w ãi 之zh ī,而ãr 无w ú以y ǐ为w ãi 也y ě;上sh àn ɡ义y ì为w ãi 之zh ī,而ãr 有y ǒu 以y ǐ为w ãi 也y ě。
上sh àn ɡ礼l ǐ为w ãi 之zh ī,而ãr 莫m î之zh ī应y ìng 也y ě,则z ã攘r ǎn ɡ臂b ì而ãr 乃n ǎi之zh ī。
故ɡù失sh ī道d ào 而ãr 后h îu 德d ã,失sh ī德d ã而ãr 后h îu 仁r ãn,失sh ī仁r ãn 而ãr 后h îu 义y ì,失sh ī义y ì而ãr 后h îu 礼l ǐ。
夫f ú礼l ǐ者zh ě,忠zh ōn ɡ信x ìn 之zh ī泊b ï也y ě,而ãr 乱lu àn 之zh ī首sh ǒu 也y ě。
国学经典《周易说卦传》权威大字注音打印版(原文))
![国学经典《周易说卦传》权威大字注音打印版(原文))](https://img.taocdn.com/s3/m/eebdb211168884868662d608.png)
yǐ zhǐ zhī duì yǐ yuè zhī qián yǐ yě lí yě zhě míng yě wàn wù jiē
以 止 之,兑 以 说 之, 乾 以 也。离 也 者,明 也,万 物 皆
jūn zhī kūn yǐ cáng zhī
君 之,坤 以 藏 之。
xiāng jiàn nán fāng zhī guà yě shèng
相 见 ,南 方 之 卦 也; 圣
dì wǔ zhāng
第五 章
rén nán miàn ér tīng tiān xiàng míng
人 南 面 而 听 天, 向 明
-2-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地 也,万 物 皆 致 养 焉,故 成 终 而 所 成 始 也,故
yuē zhì yì hū kūn duì zhèng qiū yě
yuē
chéng yán hū gèn
曰:致 役 乎 坤。兑,正 秋 也, 曰:「 成 言 乎 艮。」
wàn wù zhī suǒ yuè yě gù yuē
yuè dì liù zhāng
ér zhì gài qǔ zhū cǐ yě kūn yě zhě dōng běi zhī guà yě wàn wù zhī suǒ
而 治,盖 取 诸 此 也。坤 也 者,东 北 之 卦 也,万 物 之 所
dì yě wàn wù jiē zhì yǎng yān gù chéng zhōng ér suǒ chéng shǐ yě gù
万 物 之 所 说 也,故 曰:「说 第 六 章
yán hū duì
周易(繁体拼音校读本) 2
![周易(繁体拼音校读本) 2](https://img.taocdn.com/s3/m/0f36858902d276a200292e0b.png)
庸 墉 高 于 隼射 用 公 。利不无之獲 �上 之 ■ �六上○
ìl úb úw īhz òuh g nàhs īhz gnōy oāg úy nǔs èhs gnòy gnōg ùil g nàhs
。也退人小� ”解有“子君�曰》象《◎
曷。往攸有利�貞可�咎无吉元�孚有�損○
éh gnǎw uōy uǒy ìl nēhz ěk ùij úw íj náuy úf uǒy nǔs
上 艮 下兑
g nàhs nèg àix ì ud
損澤山
nǔs éz nāhs
䷨
一十四第卦損
īy í hs ìs ìd àug nǔs
。也悖解以� ”隼射用公“�曰》象《◎
gní x éix í hs ǔy ūx gní y ìy nǔs í hs uǒy uór ìy gnāg
軌 簋二 軌 簋二�用之曷 損 �時有應■ 。 ”享用可■
nǔs í hs uǒy gnì y ǐ ug rè gn ǎix gnòy ěk ǐ ug rè gnòy īhz éh
。往攸有利�貞可�咎无吉元�孚有“而損 。行上道其�上益下損�損�曰》彖《◎
óug nāiq īy iéw gnòy ìl gnóc gnōg oàg gní x g nōhz ìs ùil
矣 也之有固 。■ � ”事凶用“益 �曰 》象《 ◎
ěy īhz uǒy ùg ì hs gn ōix gnòy ìy ēuy gn àix
桓用 。 圭■
ī ug gnòy
公告�行中孚有。咎无�事凶用之益�三六○
宅 ■ 圻 坼甲 �哉矣大時之解。■
《黄帝四经·经法》道法篇全文释读2--熊春锦
![《黄帝四经·经法》道法篇全文释读2--熊春锦](https://img.taocdn.com/s3/m/b48a31f1760bf78a6529647d27284b73f24236e9.png)
《黄帝四经·经法》道法篇全⽂释读2--熊春锦黄帝四经·经法经法》道法篇全⽂释读2--熊春锦《黄帝四经诗解2公正平和恒常真情道法》诗解《黄帝四经·经法·道法》题⽂诗:⾄公者眀,⾄眀有功.⾄正者静,⾄静者圣.⽆私者智,⾄智也也者,爲天下稽.稱以權衡,參以天當,天当公正,天下有事,必有巧驗.事如植⽊,多如倉粟.⽃⽯已具,尺⼨已陳,⽆逃亓神,⾄神真情.度量已具,治⽽制之.絕⽽復续,亡⽽復存,真诚所⾄,⾮存⾮亡,絕⽽復禍爲福,孰知亓極.孰知其神.死⽽復⽣,转禍爲福反索⽆形,⽆形有情,真情⾄道,尊道贵德,故知禍福,之所從⽣.應化之道,平衡⽽⽌,中正和谐.輕重不稱,⾮平⾮和,是谓失道.位,畜⾂恆道,貴賤恆位天有恆常,民有恆事,貴賤恆使民恆度.天地恒常,四時晦眀,⽣殺輮剛.不肖,位,賢与不萬民恒事,男農⼥⼯.貴賤恒貴賤恒位⽏,過亓所⾧.放.畜⾂恒道,任贤能⽏不相同放不相御.使民恒度,去私⽴公.變恒過度,以奇相以奇相御弗去.事⽆⼩⼤,物⾃爲舍.位,名形弗去正奇有位正奇有已定,物⾃爲正.逆順死⽣,物⾃爲名.名形已定達,之返;中正以達唯執道者,真情上眀上眀,天性之弗爲其主密察,萬物終始,弗爲主.君⾂之分,情通密察君⾂之⾄素⾄精,浩彌⽆形,真情所⾄,爲天下正.原⽂:道法篇道法篇原⽂:公者眀,⾄眀者有功。
⾄正者静,⾄静者圣。
⽆私者知,⾄知者爲天下稽。
稱以權衡,參以天當,天下有事,必有巧驗。
事如直⽊,多如倉粟。
⽃⽯已具,尺⼨已陳,則⽆所逃亓神。
故⽈:度量已具,則治⽽制之矣。
絕⽽復属,亡⽽復存,孰知亓神。
死⽽復⽣,以禍爲福,孰知亓極。
反索之⽆,故知禍福之所從⽣。
應化之道,平衡⽽⽌。
輕重不稱,是谓失道。
,畜⾂有恆道,使民有恆度。
天地之恒天地之恒天地有恆常,萬民有恆事,貴賤有恆⽴(位),畜⾂有恆道,使民有恆度常,四時,晦眀,⽣殺,輮剛。
萬民之恒事,男農,⼥⼯。
貴賤之恒⽴(位),賢不宵不相放(妨)。
周易白话(易经)全文注音
![周易白话(易经)全文注音](https://img.taocdn.com/s3/m/db9f44a7c67da26925c52cc58bd63186bceb9221.png)
周易白话(易经)全文注音易经全文白话注音dìyīguàqiánguà第一卦:《乾卦》qiányuánhēnglìzhēn乾:元,亨,利,贞。
báihuàqiánguàxiàngzhēngtiānyuánshǐhēngtōnghãxiãzhēnzh âng【白话】《乾卦》象征天:元始,亨通,和谐,贞正。
xiàngyuētiānhángjiànjūnzǐyǐzìqiángbúxī《象》曰: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báihuàxiàngcíshuōtiāndàoyùnhángzhōuãrfùshǐyǒngwúzhǐxīshuíyě【白话】《象辞》说:天道运行周而复始,永无止息,谁也búnãngzǔdǎngjūnzǐyìngxiàofǎtiāndàozìlìzìqiángbútíngdìfândîuxi àqù不能阻挡,君子应效法天道,自立自强,不停地奋斗下去。
chūjiǔqiánlïngwùyîng初九,潜龙勿用。
báihuàchūjiǔlïngshàngqiánfúzàishuǐzhōngyǎngjīngxùruìzàns híháibú【白话】初九,龙尚潜伏在水中,养精蓄锐,暂时还不nãngfāhuīzuo yîng能发挥作用。
《周易》难字注音诵读本(第1
![《周易》难字注音诵读本(第1](https://img.taocdn.com/s3/m/8d690aff51e2524de518964bcf84b9d528ea2ccc.png)
《周易》难字注音诵读本(第1《周易》难字注音诵读本前言文/张爨轠(zhānɡ cuàn léi)《周易》相传为伏羲氏“始作八卦”,周文王“演《周易》”(即作六十四卦并系上卦辞),周公(周文王之子)系爻辞,孔子作“十翼①”而历经了三古时代创作完善的古代哲学经典。
是中华传统文化的基础和总源头。
是我国古人认识宇宙、天地、人生万象的世界观与方法论。
被誉为“群经之首”、“大道之源”。
其旁及天文、地理、文学、乐律、兵法、韵学、算数、中医、艺术等等诸多领域,并贯穿于整个中华文化的脉胳之中。
《周易》亦乃古圣先贤经邦济世、安邦治国之书,“大而家国天下之事,小而日用事物之理,《易》皆有以范围之、而不能外。
②”因此历代帝王将相、达官显贵、明达君子、无不躬身研《易》,并以此“进德修业”、“安身立命”从中获取智慧的源泉。
《周易·系辞传(上)》有“《易》有圣人之道四焉:以言者尚其辞,以动者尚其变,以制器③者尚其象,以卜筮者尚其占。
”可见,无论从“辞”(指卦爻之言辞即“义理”)、“变”(指卦爻之七、八、九、六之动变即“数”)、“象”(指阴阳老少动静形成之“卦象”)、“占”(指卜筮即吉凶得失悔吝决疑之占)哪个方面来侧重对《周易》的学习,皆为圣人之道。
“《易》之有功于天下,圣人之有功于《易》,④”其用皆至大矣!同时也明确的概括了全面深入的研《易》之道必须从“辞”、“变”、“象”、“占”即“义理”、“象、数”、“卜筮”四大方面紧密结合、并驾齐驱⑤才不会在研《易》方向上有失偏颇,此乃圣人研《易》之道的不二真理!著名的资深易学家唐明邦教授将《周易》的核心价值归纳总结为“启迪国人睿智(太极思维方式、天人统一理论、保合太和思想)、振奋民族精神(自强不息、厚德载物)、阐发大同思想(万国咸宁)、培育独立人格(独立不惧,遁世无闷)⑥”四大方面,亦是指引人们正确认识与深入研究《周易》最为权威的提纲挈领。
这本《周易难字注音诵读本》就是为了弘扬《周易》文化,为各类研《易》人群以及广大青少年学习国学经典扫清难字障碍,务求诵读流畅、通达而特别编注的。
德道经(带拼音版)熊春锦
![德道经(带拼音版)熊春锦](https://img.taocdn.com/s3/m/dc798f4a49d7c1c708a1284ac850ad02de800718.png)
dìyīzhānɡ lùndé第一章论德 (38)shànɡdébùdéshìyǐyǒudéxiàdébùshīdéshìyǐwúdé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无德。
shànɡdéwúwéiér wúyǐwéiyěshànɡrénwéizhīér wúyǐwéiyěshànɡyìwéizhīér yǒuyǐwéiyěshànɡlǐwéizhīér 上德无为而无以为也。
上仁为之,而无以为也;上义为之,而有以为也。
上礼为之,而mòzhīyìngyězérǎnɡbìér nǎizhī莫之应也,则攘臂而乃之。
ɡùshīdàoér hòudéshīdéér hòurén shīrénér hòuyìshīyìér hòulǐfúlǐzhězhōnɡxìnzhībóyěér luànzhīshǒu信之泊也,而乱之首故失道而后德,失德而后仁,失仁而后义,失义而后礼。
夫礼者,忠yěqiánshízhědàozhīhuáyěér yúzhīshǒuyě也。
前识者,道之华也,而愚之首也。
shìyǐdàzhànɡfūjūqíhòuér bùjūqíbójūqíshíér bùjūqíhuáɡùqùpíqǔcǐ是以大丈夫居其厚,而不居其泊,居其实,而不居其华。
《周易》经文字频及难字注音表
![《周易》经文字频及难字注音表](https://img.taocdn.com/s3/m/5d54f86b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ec.png)
《周易》经文字频及难字注音表
我们读历代《周易》注解,会发现很多滥用通假,前后矛盾的现象。
相同字源情况下一字一义是笔者读易的基本认识和原则,为此笔者借这次统计《周易》经文字频的机会将《周易》经文用字详细排列,以方便易友研究。
成文过程中参考了群友老姜、地山谦、老批的建议,特此致谢。
本表统计的基础是笔者校订的《周易》正文。
全文总计4163字,其中单字782个,字频为1的单字为326个,字频为2的单字为156个,字频为3的单字为67个,字频为4的单字为39个,字频为5的单字为41个,字频为6的单字为34个,字频为7以上的单字为119个。
表中将因字源或繁简字原因导致一字多义的字做了分项统计,比如“无”、“亨”、“见”、“系”、“ 干”、“乾”、“和”。
特别要说明的是,由于“无”通“毋”的问题比较复杂,所以笔者在表后将“无”通“毋”的用例全部列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拼音本《周易》熊春锦主编
《周易》素称“群经之首”、“百科之源” ,以易道文化立天下,同黄帝法道文化、老子德道文化共共同构成中华道德文化之根,是滋养中华文明和中华科技的源头活水。
“不读周易,难解百科”。
《周易》,涵盖了天文学、气象学、物理学、数学、历法、音律学、物候学、兵法学、医学、人体科学、内环境学、外环境学等诸多学科。
其象数理气的方法论,既具有高度的抽象性和概括性,同时又具有缜密的逻辑性,是世界其它任何科学理论所不能与其匹敌的自然科学。
古代中国正是在《周易》基本理论的滋养中,运用象数理气的方法论,取得了一系列震惊中外的重大科学技术成就,创造了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诵读《周易》,离不开格物修身。
《德道经》是学易的必修基础课,唯有真实修持德和道,才是打开易学之门的钥匙和敲门砖。
《周易》位居五经之首,卦传图文一体,象数理气俱全,文字简约,博大精深。
常诵常读,可以培养立体图文慧性思维和天人合一思维,启迪符合自然规律的聪明才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