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氧化碳中文警示说明书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1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Carbon dioxideCAS:124-38-9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产品推荐及限制用途:工业及科研用途。
第2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GHS危险性类别:无危害分类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性说明:H280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防范说明:•预防措施:——无•事故响应:——无•安全储存:——无•废弃处置:——无物理和化学危险: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健康危害:无资料环境危害:无资料第3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4部分急救措施急救:吸入:新鲜空气,休息。
必要时进行人工呼吸。
给予医疗护理。
眼晴接触:分开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立即就医。
食入:漱口,禁止催吐。
立即就医。
对保护施救者的忠告:将患者转移到安全的场所。
咨询医生。
出示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对医生的特别提示:无资料第5部分消防措施灭火剂:用水雾、干粉、泡沫或二氧化碳灭火剂灭火。
避免使用直流水灭火,直流水可能导致可燃性液体的飞溅,使火势扩散。
特别危险性:不燃。
受热后,容器或储罐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灭火注意事项及防护措施:喷水冷却容器,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发生异常变化或发出异常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防止容器受热爆炸第6部分泄露应急处理作业人员防护措施、防护装备和应急处置程序:大量泄漏:根据气体扩散的影响区域划定警戒区,无关人员从侧风、上风向撤离至安全区。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正压自给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漏出气允许排入大气中。
泄漏场所保持通风环境保护措施:收容泄漏物,避免污染环境。
防止泄漏物进入下水道、地表水和地下水。
泄漏化学品的收容、清除方法及所使用的处置材料:小量泄漏:尽可能将泄漏液体收集在可密闭的容器中。
用沙土、活性炭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并转移至安全场所。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标准版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金属焊接及冶炼、植物助长、电子工业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不燃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高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
标签要素和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禁配物:水、碱性物质。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高浓度吸入,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事故响应:如果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废弃处置: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物理化学危险:内装高压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恶心等,脱离接触后较快恢复。
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环境危害:该物质大量排放时对环境有影响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氧化碳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二氧化碳≥ 99.0% 124-38-9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受到伤害。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2019版
法规信息
下列法律、法规、规章和标准,对化学品的安全生产、使用、储存、运输、装卸、分类和标识、包装、职业危害等方面作了相应的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2014年8月3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的决定,自2014年12月1日起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病防治法》(根据2018年12月29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七次会议《关于修改等七部法律的决定》第四次修正)、《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根据2013年12月4日国务院第32次常务会议通过,2013年12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645号公布)、《工作场所安全使用化学品规定》([1996]劳部发423号)、《危险化学品登记管理办法》(国家安监总局第53号令)、《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内容和项目顺序》(GB/T 16483-2008)、《危险货物运输包装通用技术条件》(GB 12463-2009)、《危险货物包装标志》(GB 190-2009)、《危险货物运输包装类别划分方法》(GB/T
环境危害
燃爆危险
本品不燃。
三、成份/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份
二氧化碳
含量
CAS No
124-38-9
四、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
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呼吸心跳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
五、消防措施
危险特性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15098-2008)、《危险货物分类和品名编号》(GB 6944-2012)、《危险货物品名表》(GB 12268-2012)、《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化学有害因素》(GBZ 2.1-2007)、《化学品分类和危险性公示通则》(GB 13690-2009)等。
二氧化碳产品说明
二氧化碳产品说明
二氧化碳产品说明包含以下内容:
一、化学品及企业标识
1.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
2. 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dioxide。
3. 企业名称、电子邮件地址、联系电话、产品代码。
4. 产品推荐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在塑料行业有用作发泡剂的(很少见),也可以用于生产聚合物(研发阶段)。
5. 产品限制用途:非说明书规定用途的其他任何用途。
二、危险性概述
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三、别名与英文名
1. 别名:碳酸酐、碳酸气、碳酐、干冰(固体)、无水碳。
2. 英文名:Carbon diox-ide、Carbonic acid gas。
四、用途
1. 干冰:青霉素制造,鱼类、奶油、奶酪、冰糕等的保存,低温输送,灭火剂,冷却剂。
2. 液体二氧化碳:冷却剂、焊接、铸造工业、清凉饮料、灭火剂、碳酸盐类的制造、杀虫剂、氧化防止剂、植物生长促进剂、发酵工业、药品(局部麻醉)、制糖工业、胶及动物胶制造等。
3. 二氧化碳气体:在半导体制造中氧化、扩散、化学气相淀积,蔬菜保鲜,某些反应的惰性介质,石墨反应器的热载体,输送易燃液体的压入气体,标准气,校正气,在线仪表标准气,特种混合气。
以上信息仅供参考,如有疑问,建议查阅产品说明书或咨询专业人士。
(完整版)二氧化碳MSDS
精品word完整版-行业资料分享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产品推荐用途:二氧化碳可以用于制碱工业,制糖工业,在焊接领域可以用作保护气,在塑料行业有用作发泡剂的(很少见)也可以用于生产聚合物(研发阶段)固体二氧化碳(干冰)可以用作制冷剂干冰可以用于人工降雨干净可以用于冷藏运输领域产品限制用途:非说明书规定用途的其他任何用途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GHS危险性类别:加压气体-冷冻液化气体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呼吸防护:通风环境下不需防护。
眼睛防护: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设备可使用防护眼镜,防止飞溅冻伤眼睛。
皮肤防护:操作液体二氧化碳装置时使用棉手套,防止冻伤。
工程控制:生产、使用场所保持自然通风。
事故响应: 产品本身无火灾危险,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
对火场中的气瓶用大量水降温,防止爆炸,并迅速转移至安全空旷处。
吸入,立即转移至空气新鲜通风处,重者立即就医。
皮肤、眼睛接触,用自来水冲洗,就医。
安全储存:储存场所应保持通风和防止阳光曝晒,库温不宜超过35℃。
使用时对气瓶应有防止倾倒的措施。
废弃处理:少量废气可直接排入大气中。
物理化学危险:产品系灭火剂,为防止外来火灾对压缩气体包装钢瓶造成的危险,可就近配备泡沫式灭火器。
健康危害:长时间过量吸入会引起昏迷,反射消失,瞳孔散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呼吸停止,休克死亡。
皮肤、眼睛接触干冰或液体二氧化碳会引起冻伤。
环境危害:大量二氧化碳排放大气能破坏地球臭氧层,少量二氧化碳废气可直接排放。
二氧化碳中文警示说明书
二氧化碳储罐区中文警示说明介质二氧化碳(co2)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56.6(527kpa).沸点(℃)-78.5(升华)。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1.53。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个人防护呼吸系统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一般手套;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作业,须有人监护。
应急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子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灭火剂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氨储罐区中文警示说明介质氨(NH3)理化特性无色,强碱性,有刺激性恶臭气味。
熔点-77.7℃,沸点-33.5℃,相对密度(空气=1)0.6。
危险特性有毒,中毒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氨渗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应急措施液体泄漏: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处进行。
可让其气化,隔离泄漏现场;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撤离现场;切断火源;建议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高浓度泄露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
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二氧化碳[压缩的或液化的]化学品英文名:carbon dioxide,compressed or liquid;carbonic anhydride化学品别名:碳酸酐CAS No.:124-38-9EC No.:204-696-9分子式:CO2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 紧急情况概述气体。
高压,遇热有爆炸危险。
气体可能会引起头晕或窒息。
|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危险化学品分类信息表》(2015)危险性类别判定,该产品分类如下:高压气体,压缩气体;特定目标器官毒性-单次接触:麻醉效应,类别3。
| 标签要素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可能造成昏睡或眩晕。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避免吸入粉尘/烟/气体/烟雾/蒸气/喷雾。
受沾染的工作服不得带出工作场地。
事故响应:求医/就诊。
如误吸入:将受人转移到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舒适的体位。
安全储存:存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
保持容器密闭。
防日晒。
存放于通风良好处。
废弃处置:按照地方/区域/国家/国际规章处置内装物/容器。
| 危害描述物理化学危险高压压缩气体,遇热有爆炸危险。
健康危害吸入本品可能引起瞌睡和头昏眼花,可能伴随嗜睡、警惕性下降、反射作用消失、失去协调性并感到眩晕。
吸入该物质可能会引起对健康有害的影响或呼吸道不适。
由于本品的物理状态,一般没有危害。
在商业/工业场合中,认为本品不太可能进入体内。
通过割伤、擦伤或病变处进入血液,可能产生全身损伤的有害作用。
眼睛直接接触本品可导致暂时不适。
环境危害请参阅 SDS 第十二部分。
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第四部分急救措施| 急救措施描述一般性建议:急救措施通常是需要的,请将本 SDS 出示给到达现场的医生。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
用大量肥皂水和清水冲洗皮肤。
如有不适,就医。
眼睛接触: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 15 分钟。
如有不适,就医。
吸入:立即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保持呼吸畅通。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可以删除This document is for reference only-rar21year.March二氧化碳 CO2产品名称:二氧化碳 ,CO2 CAS 号码:124-38-9化学名称:二氧化碳危险级别:分子式:CO2 识别编号:UN1013危害概述紧急情况综述: 二氧化碳是一种液化压缩气体存储在高压气瓶内,蒸汽压力是838psig在70 ℉(℃下),高浓度的二氧化碳可引起迅速窒息并可导致心跳和呼吸加快,接触液体会导致冻伤,避免吸入该气体,在进行救援工作时需穿SCBA。
急性潜在健康影响暴露途径:眼接触:接触液体或冷蒸汽会引起组织冻伤。
吸入:窒息剂。
当二氧化碳浓度超过 10%会导致意识不清或死亡。
皮肤接触:接触液体会引起冻伤。
多次暴露潜在健康影响进入途径:吸入。
损害器官:中枢神经系统。
影响结果:窒息 ,过渡暴露可导致视网膜细胞和中枢神经系统损伤。
过度暴露造成的病情恶化:无。
症状:头痛、眩晕、恶心、头昏眼花、气短、呼吸和心跳加速、精神不振、颤抖。
致癌性:未被 NTP、OSHA 及IARC列为致癌物或潜在的致癌物。
急救措施吸入:人员若缺氧,必须将其移到空气清新处,若已停止呼吸,采用人工呼吸,若呼吸困难,则输氧,并迅速进行医务处理。
皮肤接触:接触液体或冷蒸汽会引起冻伤 ,用温水洗眼(水温不超过107 ℉),就医。
眼接触:接触液体或冷蒸汽会引起组织冻伤 ,用温水洗眼,就医。
火灾和爆炸闪点:不适用自燃温度:不可燃可燃性极限:不可燃灭火剂:二氧化碳不可燃且不助燃,是B级,C级可燃物质的灭火剂,使用适合其周围燃烧物质的灭火材料。
特殊灭火指导:二氧化碳是一种窒息剂,如果可能,从火场移走氮钢瓶,或用水冷却。
营救人员可能需用自给式呼吸器。
异常火灾与爆炸危害:当气瓶处于高温或有火的环境中时会迅速排放或剧烈爆炸。
大部分气瓶设计了温度升高时的泄压装置。
由于热量的作用钢瓶内压力会增加,如果泄压装置失灵会引起钢瓶爆炸。
最新版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
最新版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二氧化碳(CO2)是一种无色、无味、不可燃的气体,广泛应用于工业生产、矿井安全、食品加工、医疗行业等领域。
然而,CO2也具有一定的风险性,特别是在高浓度下会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为了确保二氧化碳的安全使用,制定了最新版的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2024),以下是该说明书的主要内容。
1.CO2的基本性质和危害首先,说明书介绍了CO2的基本性质,包括其无色、无味、高密度等特点。
同时,还强调了CO2的危害性,特别是在高浓度下会对人体的呼吸系统、神经系统等造成危害。
这部分内容目的在于帮助用户正确认识CO2的特性和危害,以便在使用过程中采取相应的安全措施。
2.CO2的安全使用要求接下来,说明书列举了CO2的安全使用要求。
首先是使用场所的通风要求,要求使用CO2的场所必须保持良好的通风状态,以避免气体积聚导致高浓度。
其次是安全设备要求,包括CO2探测器、报警装置、紧急排气装置等,这些设备的安装和维护要求也在说明书中详细说明。
最后是作业人员的安全要求,包括合理佩戴防护装备、严禁单独作业、定期进行安全培训等。
3.CO2泄漏应对措施针对CO2泄漏的情况,说明书详细介绍了相应的应对措施。
首先是发现泄漏后第一时间采取措施,如迅速离开泄漏区域、通知相关人员等。
然后是避免火源和明火,以免引发爆燃事故。
除此之外,还需要尽量减少CO2扩散的面积和时间,使用专用的泄漏收集装置进行泄漏处理。
最后是对泄漏现场进行安全评估和处理,确保无风险地恢复正常生产。
4.废气排放和存储要求在安全使用CO2的过程中,废气的排放和存储也是重要环节。
说明书明确了CO2废气的排放要符合国家相应的环保要求,不能对环境造成污染。
同时,存储CO2的容器和设备也需要经过严格的检查和维护,确保其安全可靠。
5.健康和应急处理最后,说明书指导用户关注CO2的健康影响,并提供相应的应急处理措施。
对于长期接触CO2的人员,需要定期进行健康体检,避免慢性中毒。
露天矿有害气体警示说明
我矿已经制定了完善的应急救治措施及职业危害应急救援预案,一旦发现有害气体中毒的情形时,现场人员立即报告矿负责人;并加强通风管理防止有害气体中毒人员范围扩大,矿负责人立即组织救援人员到现场抢救有害气体中毒人员,组织劳动者撤离危险现场。对遭受或可能遭受急性职业病危害的劳动者,用人单位应及时组织救治、进行检查和医学观察。
硫化氢H2S轻度中毒表现为畏光、流泪、眼刺痛、异物感、流涕、鼻及咽喉灼热感。重度中毒可导致头晕、心悸、呼吸困难、行动迟钝,继而出现烦躁、意识模糊、呕吐、腹泻、腹痛和抽搐,迅速进入昏迷状态,最后可因呼吸麻痹而死亡。
预防措施
加强矿井通风,采用通风的方法将各种有害气体浓度稀释到《煤矿安全规程》规定的标准下;加强个体防护,佩戴符合标准的个体防护用品。
职业危害中文警示说明
碳C0轻度中毒可产生头痛、头晕、四肢无力、恶心、呕吐、嗜睡、意识模糊。重度中毒可导致脑水肿、昏迷,甚至危及生命。
二氧化氮NO2轻度中毒可出现胸闷、咳嗽、咳痰等,可伴有头疼、无力、失眠、心悸、恶心、发热等症状。重度中毒可导致肺水肿、昏迷。
二氧化碳CO2轻度中毒可引起头痛、头晕、心率、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减退。重度中毒可先感头晕、心悸、迅速出现谵妄、惊厥、昏迷。
二氧化碳MSDS气体安全技术说明书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中文名称:碳酸酐CAS No.:124-38-9分子式:CO2分子量:44.01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有害物成分含量CAS No.二氧化碳124-38-9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固态(干冰)和液态二氧化碳在常压下迅速汽化,能造成-80~-43℃低温,引起皮肤和眼睛严重的冻伤。
慢性影响: 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本品不燃。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眼睛接触:若有冻伤,就医治疗。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食入: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漏气容器要妥善处理,修复、检验后再用。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燃、可燃物。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
二氧化碳安全警戒牌
二氧化碳安全警戒牌
简介
二氧化碳(CO2)是一种广泛存在于我们周围的气体,但过量
的CO2浓度可能对人体造成危害。
为了提醒人们避免潜在的风险,我们设计了二氧化碳安全警戒牌。
安装位置
1. 房间内:安装在容易产生CO2浓度积聚的地方,如密闭房间、车辆内部等。
2. 工作场所:安装在有可能产生CO2浓度积聚的工作区域,
如实验室、生产车间等。
3. 公共场所:安装在人流密集的公共场所,如商场、剧院、地
铁站等。
牌上内容
1. 警示标志:使用醒目的黄色背景,中央为黑色等高线图案,
向人们传达危险信号。
2. 文字提示:使用简洁明了的字体和语言,显示CO2浓度安
全规范,如“CO2浓度超标,请及时通风。
”
3. 操作方法:提供简单易懂的指示,如“请打开窗户通风”或“请报警并撤离现场”。
使用效果
1. 提醒安全意识:通过醒目的警示标志和文字提示,人们能更
加关注CO2浓度的变化。
2. 预防意外事故:及时通风或撤离现场便于人们采取行动,避
免因CO2浓度过高导致的意外伤害。
3. 保护健康环境:正确使用二氧化碳安全警戒牌,有助于预防CO2泄漏事故,保护人们的健康和安全。
维护和更换
1. 定期检查:定期检查警戒牌是否损坏或失效,确保其正常工作。
2. 及时更换:一旦发现警戒牌有问题,应及时更换,以确保持
续提供可靠的安全警示。
二氧化碳安全警戒牌是一个简单而有效的工具,用于提醒人们
注意并预防CO2浓度过高的潜在危险。
通过正确使用和定期维护,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安全和健康的环境。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标准版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金属焊接及冶炼、植物助长、电子工业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不燃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 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高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
标签要素和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禁配物:水、碱性物质。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高浓度吸入,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事故响应:如果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废弃处置: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物理化学危险:内装高压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恶心等,脱离接触后较快恢复。
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环境危害:该物质大量排放时对环境有影响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氧化碳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二氧化碳≥ 99.0% 124-38-9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受到伤害。
二氧化碳(MSDS)安全技术说明书
避免与氧化剂、还原剂接触,远离易燃、可燃物。 生产、储存区域应设臵安全警示标志。工作现场禁止吸烟、进食或饮水。 搬运时轻装轻卸,防止钢瓶及附件破损。禁止使用电磁起重机和用链绳捆扎、 或将瓶阀作为吊运着力点。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 备。倒空的容器可能存在残留有害物时应及时处理。 支气管哮喘和肺气肿等患者不宜接触二氧化硫。 【特殊要求】 【操作安全】
气体泄漏,还应注意防冻伤。禁止接触或跨越泄漏物。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 止气体通过下水道、通风系统和密闭性空间扩散。若可能翻转容器,使之逸出 气体而非液体。喷雾状水抑制蒸气或改变蒸气云流向,避免水流接触泄漏物。 禁止用水直接冲击泄漏物或泄漏源。隔离泄漏区直至气体散尽。
隔离与疏散距离:小量泄漏,初始隔离 60m,下风向疏散白天 300m、夜晚 1200m;大量泄漏,初始隔离 400m,下风向疏散白天 2100m、夜晚 5700m。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熟练掌握操作技能,具 备应急处臵知识。
严加密闭,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提供充分的局部排风和全面 通风。提供安全淋浴和洗眼设备。
生产、使用及贮存场所设臵二氧化硫泄漏检测报警仪,配备两套以上重型 防护服。空气中浓度超标时,操作人员应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建议佩戴正压自给式空气呼吸器。建议操作人员穿聚 乙烯防毒服、戴橡胶手套。
(1)在生产企业设臵必要紧急排放系统及事故通风设施。设臵碱池,进行 废气处理。
二氧化碳[压缩的]安全标签
二氧化碳(压缩的)
Carbon dioxide
警告
含压力下气体,如受热可爆炸;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可能引起昏昏欲睡或眩晕;
【预防措施】
●保持容器密闭,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晒,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操作现场不得吸烟,按要求穿戴防护装备。
【事故响应】
●如发生火灾,迅速切断气源,喷水保持容器冷却,以防受热爆炸
●泄漏:戴自给式呼吸器。
切断气源,然后抽排或强力通风。
●如皮肤接触:立即脱去污染的衣物,用流动清水冲洗;若有冻伤注意保暖,就医。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如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系统畅通。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安全储存】
储存于阴凉、通风库房内,仓库温度不宜超过35℃。
远离火种和热源,防止阳光直晒,应与易燃或可燃物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废弃处置】
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律法规,将气体逐渐安全地扩散到大气中。
请参阅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供应商:电话:
地址:邮编:
化学事故应急咨询电话:。
二氧化碳安全告示牌
’.
..
消毒纱布包扎,就医 急救电话: 120 火警电话: 119
’.
可编辑修改危险化学防护措施类别气体危险等级禁忌物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危险性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
..
危险化学品安全告示牌
有毒物品,对人体有害,请注意防护
二氧
名称
化碳
不燃
类别
气体
危险
3级
等级
警示标识
防护措施
禁忌物 易燃或可燃物、活性金属粉末、乙炔
危险性
窒息性气体,在密闭容器内可将人窒息死亡。若遇高热,容器内压 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当二氧化碳少时对人体无危害,但其超过一定量时会影响人的呼吸,
健康危害
原因是血液中的碳酸浓度增大,酸性增强,并产生酸中毒。空气中 二氧化碳的体积分数为 1%时,感到气闷,头昏,心悸; 4%-5%时感到
眩晕。 6%以上时使人神志不清、呼吸逐渐停止以致死亡。
泄露应急 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 并隔离至气体散尽, 切断气
处理 源,然后抽排(室内)或强力通风(室外)。
防护措施
吸入 眼睛接触
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注意保暖,呼吸困难时 给输氧。呼吸停止时,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彻底冲洗。
皮肤接触 若有皮肤冻伤,先用温水洗浴,再涂抹冻伤软膏,用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标准版之欧阳德创编
二氧化碳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及企业标识化学品中文名称:二氧化碳化学品英文名称:Carbon dioxide企业名称:企业地址:邮编: 传真:电子邮件地址:企业应急咨询电话:产品推荐用途及限制用途:金属焊接及冶炼、植物助长、电子工业等。
第二部分危险性概述紧急情况概述:不燃气体。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GHS危险性类别:根据化学品分类、警示标签和警示性说明规范系列标准(参阅第十五部分),该产品属于高压气体,类别压缩气体。
标签要素和象形图:警示词:警告危险信息:内装高压气体,遇热可能爆炸。
禁配物:水、碱性物质。
防范说明:预防措施:远离火种、热源。
密闭操作,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得到专门指导后操作。
防止气体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远离易燃、可燃物。
避免高浓度吸入,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
事故响应:如果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呼吸、心跳停止,立即进行心肺复苏术。
就医。
安全储存:保持容器密闭。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废弃处置:废气直接排入大气。
物理化学危险:内装高压气体,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健康危害:在低浓度时,对呼吸中枢呈兴奋作用, 高浓度时则产生抑制甚至麻痹作用。
中毒机制中还兼有缺氧的因素。
急性中毒,轻度中毒出现头晕、头痛、疲乏、恶心等,脱离接触后较快恢复。
人进入高浓度二氧化碳环境,在几秒钟内迅速昏迷倒下,反射消失、瞳孔扩大或缩小、大小便失禁、呕吐等,更严重者出现呼吸、心跳停止及休克,甚至死亡。
慢性影响经常接触较高浓度的二氧化碳者,可有头晕、头痛、失眠、易兴奋、无力等神经功能紊乱等。
但在生产中是否存在慢性中毒国内外均未见病例报道。
环境危害:该物质大量排放时对环境有影响第三部分成分/组成信息物质√ 混合物□化学品名称:二氧化碳有害物成分浓度 CAS No二氧化碳≥ 99.0% 124389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不会通过该途径受到伤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氧化碳储罐区中文警示说明
介质二氧化碳(co2)
理化特性无色无臭气体。
熔点(℃)-56.6(527kpa).沸点(℃)-78.5
(升华)。
相对蒸汽密度(空气=1):1.53。
危险特性本品不燃。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个人防护呼吸系统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空气呼吸器;眼睛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穿一般作业工作服;戴一般手套;其他防护,避免高浓度吸入。
进入罐、限制性空间或其他高浓度区
作业,须有人监护。
应急措施泄露应急处理措施:迅速撤离泄露污染区人员至上风处,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子给正压式呼吸器,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合理通风,加速扩散。
灭火剂本品不燃。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氨储罐区中文警示说明
介质氨(NH3)
理化特性无色,强碱性,有刺激性恶臭气味。
熔点-77.7℃,沸点-33.5℃,相
对密度(空气=1)0.6。
危险特性有毒,中毒严重者可引起死亡。
与空气能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
火、高热能引起燃烧、爆炸;与氟、氯等接触会发生剧烈的化学反
应;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个人防护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过滤式防毒面具;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必须佩带空气呼吸器。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穿防氨渗防静电工作服。
戴橡胶耐酸碱手套。
应急措施液体泄漏:处理工作应于高处或上风处进行。
可让其气化,隔离泄漏现场;气体浓度过高时,应撤离现场;切断火源;建议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高浓度泄露区,喷含盐酸的雾状水中和、稀释、溶解。
灭火方法:消防人员必须穿全身防火防毒服,在上风向灭火;切断气源;若不能切断气源,则不允
许熄灭泄漏处的火焰;喷水冷却容器,可能的情况下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灭火剂雾状水、抗溶性泡沫、二氧化碳、砂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