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 估 报 告
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2020
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2020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中国植物学会和国家林业和草原局联合编制的一份重要参考资料,旨在评估和保护中国高等植物的濒危程度,为保护和合理利用我国植物资源提供科学依据。
2020年,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再次更新,涵盖了全国范围内的各类高等植物。
高等植物是指种子植物,包括裸子植物和被子植物。
中国作为一个生物多样性丰富的国家,拥有众多珍稀濒危的高等植物物种。
红色名录的发布旨在提醒社会各界对这些植物的保护重要性,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以避免它们的灭绝。
根据2020年的红色名录,我国高等植物中被列为“极危”类别的有232个物种,这些物种面临着极高的灭绝风险。
其中包括了一些具有重要经济价值和生态功能的植物,如川贝、人参和麝香等。
这些物种的濒危状况一方面与人类的过度采集和破坏生境有关,另一方面也与生物多样性的丧失和气候变化等全球因素有关。
除了“极危”物种外,红色名录还包括了其他几个类别,如“濒危”、“易危”和“受威胁”。
每个类别都代表了植物的濒危程度,需要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红色名录的编制是基于对植物种群数量、种群面积、分布范围、遗传多样性和生境状况等多个指标的评估,具有科学性和权威性。
红色名录的发布不仅提供了植物保护的科学依据,也对社会公众起到了警示作用。
通过宣传红色名录中的濒危物种和保护措施,增强了公众的环保意识,推动了植物保护事业的发展。
同时,红色名录还为政府制定相关政策和法规提供了参考,促进了植物保护工作的开展。
除了红色名录的编制,中国还积极推动高等植物保护的研究和实践。
通过建立自然保护区、制定植物保护法规、加强科研力量等措施,中国不断加大对高等植物的保护力度。
同时,还加强了与其他国家的合作,共同保护和研究跨境植物资源。
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2020的发布对于植物保护具有重要意义。
它不仅为保护珍稀濒危植物提供了科学依据,也提醒了社会公众对植物保护的重要性。
希望通过各界共同努力,能够保护好中国丰富多样的高等植物资源,实现生物多样性的可持续发展。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CHINASPECIESREDLIST
项目名称 申请主体 项目概述
项目地点 执行周期 项目参与方
项目总额 项目亮点中国物种来自色名录 CHINA SPECIES RED LIST 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项目是中国环境与发展国际合作委员会生物多样性工
作组第二阶段启动和开展的项目之一。目的是通过应用 IUCN 的红色名录等 级标准,结合我国实情,对已知分布于我国的野生动植物种约一万种进行评
估,提出我国的动植物物种红色名录,并提供各物种的特征、地理分布、濒
危状况、原因和划定的等级、现有的和建议的保护措施等,供国内和国际有
关保护部门和保护地的决策者、科研和教学单位、保护界人士和社会各方面 相关人士和单位参考。
北京市,但研讨会曾分别在四川、云南、海南等地分别举行,以便邀请各地
相关专家的参与
在资金支持有限的情况下完成的。
除了学术上的贡献外,本套专著所展示的物种现状分析结果的意义是重大的。
过去的 20 多年,中国经济的快速增长是令人瞠目的,但这种增长的实现是以 牺牲环境为代价的。新的大坝、道路、工厂、城镇等等的快速发展,对土地、
木材、岩石、水泥、水、野生食物、传统医药和其他各类资源不断增长的需
宁、杨思谅
约人民币 120 万元 完稿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将分成 6 卷出版。这套专著包含了如此浩瀚的 详细技术信息,是其他同类出版物所不可比拟的,也是十分难能可贵的。这
套专著是由 108 位科学家和保护专家历时 3 年半初步完成,出书的工作已经 持续了 4 年。该著作对中国这一世界幅员最大、地理上最多样化的国家中的 一万多个现生物种的保护现状作出了评估。
求,导致野生栖息地的不断退化和破坏。红色名录记录了这些变化。数以千
计的物种在 20 世纪 60 年代还是很常见的,现在都已列入了濒危物种名单。 希望这套红色名录的出版能推动对物种编目和保护的新努力,而不仅仅是生
濒危植物保护评估体系
C O N TA N T S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IUCN
国内的等级评估体系 案例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世界范围内许多物种面临着灭绝的危险(Wilson,1988;Dobson,1998; Novacek and Cleland,2012)。有证据显示, 第六次大灭绝正在到来
物种濒危评估体系研究背景 IUCN
国内评估体系 案例
IUCN
建立濒危植物评价等级和标准的目的:
为不同国家或地区的人们提供可以统一使用的体系; 通过使用清晰明确的体系标准,更加客观地评估导致
物种濒临灭绝危险的作用因素; 提供一个便于差异极大的物种或类群间进行比较的新
体系; 使受威胁物种名录的使用者更好地理解各物种分级的
B2 占有面积
a. 严重分割或者已知只有一个地点。 b. 观察、推断或者设想以下任何一方面持 续衰退: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栖息地的面积、范围和/或质量 (iv)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v) 成熟个体数。 c. 以下任何一方面发生极度波动: (i) 分布区 (ii) 占有面积 (iii) 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 (iv) 成熟个体数。 估计一分类单元的占有面积少于 2000km2,并且 估计符合以下条件中的任何两条: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观 根据(和特别由于)以下任何一方面资料,观察、
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练习题
生物的生物多样性与物种保护练习题一、选择题1、生物多样性不包括()A 基因多样性B 物种多样性C 生态系统多样性D 环境多样性2、下列哪项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A 建立自然保护区B 迁地保护C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D 以上都是3、造成野生动植物濒危和灭绝的主要原因是()A 自然选择B 物种退化C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资源的开发和利用D 人类对野生动植物的过度狩猎或采伐,对栖息地环境的污染和破坏4、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的主要原因是()A 人口快速增长和人类活动的破坏性加剧B 物种的自然灭绝速度加快C 自然灾害频繁发生D 生物之间的生存斗争加剧5、我国特有的珍稀动物中,被称为“活化石”的是()A 大熊猫B 白鳍豚C 扬子鳄D 金丝猴6、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是()A 保护生物的栖息环境,保护生态系统的多样性B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C 建立自然保护区D 颁布法律和文件7、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是()A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B 每种生物都是一个丰富的基因库C 生物多样性是指生物种类的多样性D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最有效措施是建立自然保护区8、下列有关生物多样性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实质上是基因的多样性B 当生态系统多样性减少时,生物种类的多样性和基因的多样性也会发生锐减C 当基因的多样性发生变化时,不会影响到生态系统的多样性D 某种生物的数量减少或灭绝,必然会影响它所在的生态系统9、生物多样性的价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其中属于间接价值的是()A 森林和草地对水土的保持作用B 丰富多彩的热带鱼吸引了大批游客观赏C 药用植物为人类提供了药用价值D 提供了食物、纤维、建筑材料等10、下列关于物种保护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 禁止开发和利用自然资源是保护物种的最佳方式B 建立濒危物种的种质库可以保护物种的基因C 保护生物的栖息地是保护生物多样性的根本措施D 加强教育和法制管理可以提高人们保护物种的意识二、填空题1、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所有生物、它们所包含的基因以及由这些生物与环境相互作用所构成的生态系统的多样化程度。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 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姓名:学号:201511540915班级:2015级9班专业:野保摘要:如何客观地确定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优先性, 为自然保护区的晋级和确定管理类型提供科学依据, 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已有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对比、专家咨询、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提出了量化评价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方法。
此评价方法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等量化模型。
同时我们应用此方法对华北暖温带区域的39个自然保护区和东北温带区域的67个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位于华北暖温带区域的河北南大港湿地和辽河源及北京雾灵山, 以及位于东北温带区域的黑龙江镜泊湖、大佳河和翠北湿地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较高, 可推荐优先晋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保护区之间物种及各类群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差异, 确定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序列。
此外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在不同自然保护地理区和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别。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和重要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些年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截至目前, 全球已经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 以期遏制区域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丧失的态势。
如何评价这些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保护优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通过样方数据评估物种多样性的指数方法,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保护价值, 包括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 但是这些指数在较大尺度的研究中却难以应用。
而且多样性并不能作为评价保护价值的唯一标准, 特有性、分类独特性以及生境代表性等均应该成为评价内容。
211020144_资讯
6绿色中国云南福贡发现濒危植物彩云兜兰野生居群近日,我国科研人员在云南高黎贡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福贡段发现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彩云兜兰。
这是我国目前唯一已知的彩云兜兰野生居群。
彩云兜兰被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濒危物种红色名录列为濒危(EN)物种,在《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中被评估为极危(CR)物种,并被列入《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附录Ⅰ。
中印澳科学家合编著作聚焦北半球沙漠沙地近日,由中国林科院专家参与编写的英文专著《Sand Dunes in the Northern Hemisphere: Distribution, Formation,Migration and Management, Volume 1: Formation andEvolution of Dune Landscapes》正式出版。
全书系统描绘北半球沙漠的自然科学图景,将为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荒漠化防治合作提供基础数据和科技支撑。
2022年新疆森林督查第二批变化图斑自查成果质量检查完成近日,根据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关于开展2022年森林督查工作的通知》要求,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林草局统一组织协调下,国家林草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会同新疆林业规划院完成了自治区14个地州、141个经营单位的2022年森林督查第二批图斑自查成果质量检查工作。
声音要闻沙漠不退人不退,草木不活人不走。
——林业英雄、甘肃省武威市古浪县八步沙林场场长郭万刚都说‘十年树木、百年树人’,我们做林业的,也要‘百年树木’嘞!——固原市泾源县二龙河林场巡护队队长鄢小元Information资讯Copyright ©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7绿色中国投稿信箱 ********************数字第十三届中国(大理)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开幕近日,2023第十三届中国(大理)国际兰花茶花博览会在云南大理开幕。
专家组对生物安全及风险情况评估论证报告
专家组对生物安全及风险情况评估论证报告我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同时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
近些年,随着生物资源开发利用活动和前沿生物技术的发展,涉及生物安全的动植物和微生物遗传资源流失、外来物种入侵、转基因生物安全风险等问题日益凸显,由生物因素引发的各类安全威胁呈现出复杂性、多样化特点,对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生态安全及生物安全构成重大威胁。
一是外来入侵物种防控形势不容乐观。
我国是全球遭受生物入侵威胁最大和损失最严重的国家之一,目前已发现600多种外来入侵物种,其中219种已侵入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对生物多样性、农林业生产造成严重影响。
草地贪夜蛾自2019年侵入我国西南、华南地区,目前已在全国20多个省份的1300多个县级行政区发生,受灾面积1000多万亩。
近年来,宗教放生等活动造成的外来物种入侵导致入侵途径更加复杂多样,监管和防控工作难度也进一步加大。
二是前沿生物技术带来新的环境安全隐患。
以基因编辑、基因驱动、合成生物学为代表的前沿生物技术在产生巨大经济效益、造福人类的同时,带来的潜在健康和环境安全风险备受国际社会和舆论关注。
例如:某些经过遗传修饰的物种,在环境释放后可能会对野生种群具有较高的入侵性,进而对遗传多样性及生态系统产生不可逆的影响。
一些转基因生物中的外源基因具有较高的抗生物胁迫(如抗虫、抗病)和抗非生物胁迫(如抗旱、耐盐碱)能力,这类转基因一旦随着基因流漂移到栽培作物的野生近缘种群体,有可能对野生种质资源及生物多样性带来潜在不利影响。
三是物种多样性丧失趋势尚未遏制,特有遗传资源流失严重。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评估显示,我国高等植物中受威胁物种占评估物种总数的10.9%,脊椎动物受威胁比例达到21.4%。
野生稻曾经广泛地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由于土地用途改变和人类活动的扩张,许多野生稻原生境逐渐消失。
此外,我国原产的许多重要生物遗传资源流失海外的情况仍时有发生。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20xx 中的罗汉松科植物
兰屿罗汉松(Podocarpus costalis C. Presl)是罗汉松科罗汉松 属小乔木或灌木植物。兰屿罗汉松枝条平展;叶集生于小枝上端,革质, 线状披针形或线状椭圆形,基部渐窄成短柄,下面中脉隆起,边缘梢外卷; 雄球花单生腋生,雄蕊药隔显著;种子椭圆形,成熟时假种皮深蓝色,先 端圆,有小尖头,圆柱状长圆形,种柄明显短于种托;花期3—5月,种子 8月成熟。因兰屿罗汉松的果实像罗汉披着红色袈裟而得名。
中国物种红色名录(20xx)中的罗 汉松科植物
长叶竹柏(Nageia fleuryi (Hickel) de Laub.)是罗汉松科竹柏 属常绿乔木,叶交叉对生,质地厚,革质,宽披针形或圆状披针形,无中 脉,有多数并列细脉,先端渐尖;种子球形,为肉质假种皮所包雄球花穗 状,种子圆球形,假种皮蓝紫色。
海南罗汉松原产于中国广东、海南岛五指山、陵水等地,仅在中国南 部尚未开发的天然林中有少量分布,资源很少,在越南、缅甸也有分布。 海南罗汉松是半阳性树种,不耐严寒,在半阴环境下生长良好,喜温暖湿 润和肥沃沙质壤土。海南罗汉松主要以驯化栽培和人工繁殖培育。
海南罗汉松是重要的经济树种,其材质细致均匀,硬度适中,干后不 裂,耐腐力强,可用于制作乐器、文具、雕刻等。海南罗汉松枝叶含有丰 富的维生素,树皮含鞣质、树脂及挥发油。海南罗汉松可广泛用于庭园绿 化,可修整成塔形或球形,也可整形后作景点布置。
鸡毛松主要分布于中国海南岛、印度尼西亚、越南、菲律宾。因其树 干通直,材质好,可作为珍贵用材和观赏树种。
(概述图参考资料: )
鸡毛松(10张)乔木,高达30m,胸径达2m;树干通直,树皮灰褐色; 枝条开展或下垂;小枝密生,纤细,下垂或向上伸展。
叶异型,螺旋状排列,下延生长,两种类型之叶往往生于同一树上; 老枝及果枝上之叶呈鳞形或钻形,覆瓦状排列,形小,长2-3mm,先端向 上弯曲,有急尖的长尖头;生于幼树、萌生枝或小枝顶端之叶呈钻状条形, 质软,排列成两列,近扁平,长6-12mm,宽约1.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 保护价值评价方法
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院系:生命科学学院姓名:学号:201511540915班级:2015级9班专业:野保摘要:如何客观地确定自然保护区的保护优先性, 为自然保护区的晋级和确定管理类型提供科学依据, 已成为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研究通过对已有评价指标和方法的对比、专家咨询、评价指标量化处理, 提出了量化评价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的方法。
此评价方法包括了自然保护区野生植物、野生动物、珍稀濒危野生植物和珍稀濒危野生动物多样性保护价值指数等量化模型。
同时我们应用此方法对华北暖温带区域的39个自然保护区和东北温带区域的67个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进行了评价。
结果表明, 位于华北暖温带区域的河北南大港湿地和辽河源及北京雾灵山, 以及位于东北温带区域的黑龙江镜泊湖、大佳河和翠北湿地等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较高, 可推荐优先晋级国家级自然保护区。
该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评价方法能够较好地反映自然保护区之间物种及各类群多样性保护价值的差异, 确定自然保护区保护优先序列。
此外自然保护区物种多样性保护价值在不同自然保护地理区和不同类型自然保护区之间存在显著差别。
生物多样性是自然生态系统健康和重要性的主要表现形式。
近些年区域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越来越严重, 其保护已成为人类共同面临的全球性问题。
保护生物多样性已成为自然保护区建设的主要目标之一。
截至目前, 全球已经建立了大量的自然保护区, 以期遏制区域野生动植物及其生境丧失的态势。
如何评价这些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价值和保护优先性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研究人员提出了很多通过样方数据评估物种多样性的指数方法, 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其保护价值, 包括Simpson指数、Shannon-Wiener指数等; 但是这些指数在较大尺度的研究中却难以应用。
而且多样性并不能作为评价保护价值的唯一标准, 特有性、分类独特性以及生境代表性等均应该成为评价内容。
1.《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评估报告
附件1《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大型真菌卷》评估报告生态环境部中国科学院—3—目录第一章背景 (6)1.1中国大型真菌多样性及保护现状 (6)1.2IUCN红色名录评估方法的应用 (7)1.3我国大型真菌评估工作开展情况 (8)第二章评估方法 (9)2.1评估等级和标准 (9)2.1.1IUCN评估等级与标准 (10)2.1.2中国大型真菌红色名录评估等级与标准 (14)2.2评估过程 (17)2.2.1评估分工 (18)2.2.2评估对象 (18)2.2.3数据收集 (19)2.2.4初评 (19)2.2.5专家评审 (21)2.2.6编制红色名录和受威胁物种评估说明 (22)第三章评估结果分析 (23)3.1评估结果总体分析 (23)—4—3.2大型子囊菌评估结果与分析 (25)3.2.1大型子囊菌评估结果 (25)3.2.2大型子囊菌评估结果分析 (30)3.2.3大型子囊菌受威胁物种的分布 (34)3.2.4大型子囊菌受威胁因素分析 (34)3.3大型担子菌评估结果与分析 (35)3.3.1大型担子菌评估结果 (35)3.3.2大型担子菌评估结果分析 (40)3.3.3大型担子菌受威胁物种的分布 (43)3.3.4大型担子菌受威胁因素分析 (43)3.4地衣型真菌评估结果与分析 (44)3.4.1地衣型真菌评估结果 (44)3.4.2地衣型真菌评估结果分析 (48)3.4.3地衣型真菌受威胁物种的分布 (51)3.4.4地衣型真菌受威胁因素分析 (52)3.5关于无危与数据不足物种的说明 (53)第四章结语 (55)4.1主要成果 (55)4.2重要意义 (56)—5—第一章背景1.1中国大型真菌多样性及保护现状大型真菌是指能形成肉眼可见的子实体、子座、菌核或菌体的一类真菌,包括大型子囊菌、大型担子菌和地衣型真菌等类群。
大型真菌是生态系统中不可或缺的分解者,在地球生物圈的物质循环和能量流动中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同时许多食药用菌与人类生产生活密切相关,具有重大的社会经济价值。
国家环境保护区域生态过程与功能评估重点实验室
针对入侵受损自然生态系统危害评估与生态修复关键技术,获得环境保护科学 技术奖二等奖一项;完成了“三江源国家公园黄河源园区生态保护与发展规 划”等专项规划报告,支撑了“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总体方案”(中办发[2017]55 号)的出台。
3.在研究方向上已取得的技术突破或重大成果等
序号 1 2
3 4
技术突破或重 大成果名称 生态文明理论 框架与评估技 术方法
初步构建“入侵容忍”理论,完善 “克隆整合”理论,丰富“群落可入侵 性”理论,验证了“转基因渐渗遗传规
图片
3-1 生态文 明发展水平 评估结果 3-1 生态文 明发展战略 技术思路
3-2 关于发 布《中国生 物多样性红 色名录-大型 真菌卷》的 公告 3-2 关于发 布县域生物 多样性调查 与评估技术 规定的公告 3-3 中国三 江源国家公 园规划范围 图
项重大技术研发任务,研发出沙化草地修 植被覆盖图 与污染控制关
复等生态修复技术 10 余项,并在沙地植被
键技术
恢复中大面积推广应用,为我国沙尘暴履 约和“一带一路”环境合作提供重要技术
支撑。研发河流、湿地植被修复和生境营
建成套技术,创新性地提出了基于植物物
种保守系数的河流生态完整性评估技术,
有效支撑江河湖海岸线生态保护红线的划
定工作。
4.为环境管理部门提供的重要支撑序号ຫໍສະໝຸດ 1重要管理支撑 生态保护红线
成果简介 承担的环保公益《国家生态安全重大
生态屏障红线划定》(2011-2015)课题, 以中国生态系统交错区、江河湖海防护 带、沙漠化扩张区为对象,研究风蚀沙化 敏感性、水土流失敏感性以及石漠化敏感 性评估方法,研究了河流湖泊生态红线划 定的方法,划定了中国海岸带生态屏障范 围。以此成果为基础,参与编写了《生态 保护红线划定技术指南》。在内蒙、江 西、广西、湖北等 4 省,开展生态红线划 定技术方法试点。支持环保部开展国家生 态红线划定技术指导和组织管理工作,负 责西北、华北、华东等片区省份的红线指 导,参与《生态红线管控办法》的制定,
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和
第49卷第4期2022年12月福建林业科技JourofFujianForestrySciandTechVol 49 No 4Dec ,2022doi:10.13428/j.cnki.fjlk.2022.04.022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和资源多样性吴富勤1,谢 靖2,郑静楠1,蔡文婧1,郑进?1,王 勇1(1 云南省林业调查规划院,云南昆明650051;2 沾益海峰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曲靖655331)摘要:为更好地掌握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濒危等级与资源特征,以云南省第二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的150种目的物种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查阅文献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表明:在云南省重点保护野生植物150种中,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收录的有129种、被《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收录的有104种、被IUCN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有112种、被CITES收录的有33种、被《云南省生物物种红色名录》收录的有115种,有中国特有种46种,云南特有种27种;依据植物原料与经济用途划分为7类,包含观赏植物86种、药用植物49种、材用植物39、芳香植物10种、食用植物23种、油脂植物7种、鞣料植物4种。
并在此基础上提出植物资源保护与利用建议。
关键词:野生植物;濒危等级;资源特征;云南省中图分类号:S757 5;Q94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351(2022)04-0120-05EndangeredGradeandResourceDiversityofKeyProtectedWildPlantsinYunnanProvinceWUFuqin1,XIEJing2,ZHENGJingnan1,CAIWenjing1,ZHENGJinxuan1,WANGYong1(1 YunnanForestSurveyandPlanningInstitute,Kunming650051,Yunnan,China;2 ZhanyiHaifengProvincialNatureReserveAdministrationandProtectionBureau,Qujing655331,Yunnan,China)Abstract:InordertobettergrasptheendangeredgradeandresourcecharacteristicsofthekeyprotectedwildplantsinYunnanProv ince,150targetspeciesfromthesecondsurveyofkeyprotectedwildplantresourcesinYunnanProvincewereusedastheresearchobjects,andstatisticalanalysiswascarriedoutbyconsultingliterature Theresultsshowedthat:amongthem,129speciesarelistedintheNationalKeyProtectedWildPlantsList,104speciesintheRedListofBiodiversityinChina TheVolumeOfHigherPlants,112speciesintheIUCNRedListofSpecies,33speciesintheCITES,115speciesintheRedListofBiologicalSpeciesinYunnanProv ince,46speciesendemictoChinaand27speciesendemictoYunnan;accordingtoplantrawmaterialsandeconomicuse,itisdivid edinto7category,includes86ornamentalplants,49medicinalplants,39timberplant,10aromaticplants,23edibleplants,7oil bearingplants,4tannicplants Basedontheaboveanalysis,suggestionsontheprotectionandutilizationareputforwardofthekeyprotectedwildplantsinYunnanProvinceKeywords:wildplants;endangeredgrade;resourcecharacteristics;YunnanProvince 重点保护野生植物作为区域生物多样性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主要保护对象,在经济、科研、旅游观光与生态功能方面有着极其重要的价值[1-2]。
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及濒危现状
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的多样性及濒危现状陈 锋,谢文远,张芬耀,张培林,陈征海(浙江省森林资源监测中心,浙江 杭州 310020)摘要:【目的】掌握浙江省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2021年公布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的多样性及现状,评估各种的濒危等级,为制定科学保护策略提供依据。
【方法】基于2013—2018年浙江省第2次全国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浙江植物志(新编)》编研以及近年来其他相关资料,参考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等资料的评估结果,对这些植物的现状与濒危等级进行评估与分析。
【结果】①目前,浙江分布有1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
与1999年版保护名录相比,增加了3种国家一级保护植物,61种国家二级保护植物,降级了3种,解除保护4种。
②濒危等级可以分为5个等级,极危等级19种,占16.38%;濒危等级36种,占31.03%;易危等级30种,占25.86%;近危等级17种,占14.66 %;无危等级12种,占10.34%;数据缺乏2种,占1.73%。
③受威胁等级(极危、濒危和易危)的共有85种,占73.28%,受威胁程度较高。
【结论】浙江省拥有丰富的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有近70种得到了不同程度的研究,取得较好的保护成效。
建议:①保护原有生境,防止过度干扰,充分发挥自然保护区和其他各类自然保护地的就地保护作用;②加强科学研究,改进野外调查方法,完善物种生境信息,重视物种遗传多样性;③多学科合作,建立健全保护网络,形成完备繁殖体系。
表2参35关键词:野生植物;国家重点保护植物;濒危等级评估;保护措施;浙江中图分类号:S718.5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2095-0756(2022)05-0923-08Diversity and endangered status of Chinese key protected wildplants in Zhejiang ProvinceCHEN Feng ,XIE Wenyuan ,ZHANG Fenyao ,ZHANG Peilin ,CHEN Zhenghai(Monitoring Center for Forest Resources in Zhejiang Province, Hangzhou 310020, Zhejiang,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 This study, with an investigation of the diversity and endangered status of Chinese key protected wild plants (published in 2021) in Zhejiang Province and an evaluation of their respective endangerment categories, is aimed to provide reference for the design of scientific protection strategies in Zhejiang Province. [Method ] On the basis of the second survey of protected wild plant resources in Zhejiang from 2013 to 2018, Flora of Zhejiang (New Edition) and other related investigations in recent years, an exploration was made of the species diversity along with an assessment of the endangered status of these threatened species in light of IUCN, China Biodiversity Red List—Higher Plants and others. [Result ] (1) There are 116 Chinese key protected plants in Zhejiang and compared with the 1999 list, 3 first-class protected plants and 61 second-class protected plants were newly added, 3 species were downgraded whereas 4 species were removed. (2) They could be divided into 6 categories, among which 19 belong with the Critically Endangered (CR) species, accounting for 16.38%, 36 belong with the Endangered (EN) species, accounting for 31.03%, 30belong with the Vulnerable (VU) species, accounting for 25.86%, 17 belong with Near Threatened species (NT)收稿日期:2022-04-29;修回日期:2022-06-09基金项目:浙江省第2次重点保护野生植物资源调查项目(335006-2013-0001);浙江省植物资源调查、归档、编撰项目(335010-2015-0005)作者简介:陈锋(ORCID: 0000-0002-3560-6710),高级工程师,从事野生动植物资源保护和管理。
县域陆生高等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
附件1县域陆生高等植物多样性调查与评估技术规定1适用范围本规定规范了陆生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调查与评估的内容、要求和技术方法。
本规定适用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范围内县域陆生高等植物物种多样性的调查与评估。
2规范性引用文件《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2016)《中国土壤分类与代码》(2009)《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陆生维管植物》(2014)《生物多样性观测技术导则地衣和苔藓》(2014)《野生植物资源调查技术规程》(2009)《全国植物物种资源调查技术规定(试行)》(2010)3术语和定义3.1 高等植物形态上有根、茎、叶分化,构造上有组织分化,具有多细胞生1殖器官,合子在母体内发育成胚的植物。
3.2 陆生植物在陆地上生长的植物,包括旱生植物、中生植物和湿生植物。
3.3 被子植物具有真正的花,有双受精现象,孢子体高度发达,胚珠被心皮包被,种子被果皮包被的植物。
3.4 裸子植物具有维管束,能产生种子,但胚珠裸露,不为大孢子叶所形成的心皮所包被,种子裸露,没有果皮包被的植物。
大多数种类保留着颈卵器。
3.5 蕨类植物木质部只有管胞,韧皮部只有筛管或筛胞,没有伴胞,不开花、不产生种子,主要靠孢子进行繁殖的植物。
一般为多年生草本,少数种类为高大的乔木。
3.6 苔藓植物缺乏维管组织,有茎、叶分化,具有假根,以配子体世代为主,孢子体寄生于配子体上,依靠孢子进行繁殖的小型多细胞绿色植物。
3.7 目标物种特定的调查物种。
23.8 受威胁物种在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中评估等级为极危、濒危和易危的物种。
3.9 地方特有种分布区域狭窄,仅生长在某一有限的区域或某种局部特殊生境中的物种。
3.10 生境生物生活的生态地理环境。
3.11 乔木高度一般在3 m以上,具有明显直立的主干和发育强盛的枝条构成广阔树冠的木本植物。
3.12 灌木高度一般在3 m以下,枝干系统不具明显直立的主干,如有主干也很短,并在出土后即行分枝,或丛生地上的木本植物。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解读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解读《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是由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委员会在2015年出版的一部重要文件,旨在促进我国加强对特有、珍稀和濒临绝种动植物的保护。
该文件在全国首次把野生动物分为“濒危”、“易危”和“较危”三个等级,这也是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的一次重大突破。
文件的主要内容包括对中国特有动物、植物及其他生物多样性状况的评估,以及就保护上述物种和其生境的具体措施做出了详细的提示和建议。
文件共收录了2,837种动物,其中1,634种濒危动物;7,532种植物,其中4,946种濒危植物;以及67种真菌、9种原虫、8种病毒和2种放线虫,共计11,487种物种,占中国有种子植物总数的45%。
此外,《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还提出了保护上述物种和其生境的具体措施,包括建立科学有效的保护区系统,实施精准管理,建立公园保护系统,加强科学研究,建立生物多样性教育和传播系统,促进社会参与,加强国际交流合作,完善生物多样性法律法规,以及开展生物多样性评估活动等。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出台,不仅有助于加强我国对特有、珍稀和濒临绝种动植物的保护,而且有助于中国落实《联合国生物多样性公约》,为实现“人类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的出台,表明了中国政府对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视,也标志着我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正在进入新的发展阶段。
但是,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速,中国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因此,我们必须加强面向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以确保未来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得到有效的实施。
首先,我们应该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法律法规制度建设,明确保护目标,完善和改进现有的法律法规,使之更加具有约束力和执行力,加强对违法行为的惩戒力度,以便更有效地保护生物多样性。
其次,应加强社会参与,提高公众对生物多样性的认知,增强关注和重视,加强生物多样性的教育和宣传,让公众更加自觉地参与到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以保护生物多样性。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第一卷 植物》审读报告(上)
《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第一卷植物》审读报告(上)2020年04月08日初审意见初审姓名:马俊 付聪职务/职称:编辑日期:2015年9月26日一、初审总体判断1.图书基本情况《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是国家出版基金资助项目和“十三五”国家重点出版物出版规划项目,是科学出版社的社级重大出版项目。
2015年8月,丛书主编陈宜瑜院士组织丛书编委在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召开了丛书编委会,就丛书出版的事宜进行了探讨,形成了编委会会议纪要,在纪要的基础上进行整理并广泛征求编委和同行意见,形成了“中国生物物种名录 第一卷 植物 编写指南”,就丛书植物部分的内容和编写格式等进行了详细规范和要求。
2.主要作者介绍陈宜瑜主编 动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原副院长,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原主任。
从事淡水鱼类分类和系统进化的研究,《鲤形目鱼类系统发育的研究》等9项成果曾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或科技进步奖。
洪德元副主编 植物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第三世界科学院院士,中国植物学会理事长。
参与和组织了《中国植物志》《中国高等植物图鉴》撰写,两项成果均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担任Flora of China(FOC)(50册,2013年完成)中方编委会主任。
马克平副主编 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DIVERSITAS)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世界自然保护联盟亚洲区委员会副主席、Species2000国际项目董事会成员,中国植物学会副理事长(2008-2013)。
作为国家标本资源共享平台负责人,积极推动生物多样性信息学在中国的发展和全国生物物种编目工作;发起并领导了中国森林生物多样性监测网络建设。
曾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
覃海宁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研究员,物种信息研究组组长。
参编《中国植物志》、FOC等志书,发表数十篇论文。
中科院《中国生物物种名录》编制专项的项目执行人,科技部“标本数字化”项目的二级主持,以及原环保部“中国高等植物红色名录”项目主持人。
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3年第54号――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公告
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3年第54号――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公
告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环境保护部(已撤销),中国科学院
•【公布日期】2013.09.02
•【文号】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2013年第54号
•【施行日期】2013.09.02
•【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环境保护综合规定
正文
环境保护部、中国科学院公告
(2013年第54号)
关于发布《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的公告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批准发布的《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年)》,加强生物多样性保护,环境保护部和中国科学院联合编制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现予以发布。
具体名录可在环境保护部网站()查询。
特此公告。
附件:《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估报告(略)
环境保护部
中国科学院
2013年9月2日。
中国国内35784种植物40种涉及绝灭等级
中国国内35784种植物40种涉及绝灭等级作者:暂无来源:《环球慈善》 2017年第11期中国国内植物的“户口本”信息,最近发生了更新。
中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等机构主办的《生物多样性》杂志发布的最新评估结果显示,中国35784种植物,有40种涉及绝灭等级,其中属于绝灭等级的21种植物为中国特有种。
记者了解到,为保护植物,国内在就地保护方面建成自然保护区超2700个。
在迁地保护方面,植物园近30年建设发展迅猛,但植物园存在分布不均且同质化现象。
此外,国家试点建立国家公园体制,整体保护在三五年内或见成效。
中国高等植物数量全球第三气候带齐全致生物多样性丰富数据显示,中国是生物多样性特别丰富的国家,全球30多万种植物,中国占了1/10,高等植物35784种,其中1.5万多种植物是中国特有的。
仅云南一省就有超过1.9 万种高等植物种类,相当于整个欧洲的数量,广东省内有7 717种。
为何中国植物如此丰富?国际生物多样性计划中国委员会秘书长、中科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副主任马克平研究员介绍,“中国是唯一一个气候带谱齐全的国家,先天环境多样化。
”植物学大会上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公益展数据显示,中国地域辽阔、横跨寒温带、温带、暖温带、亚热带和热带,因此几乎可以见到北半球所有的自然植被类型,且有非常多的生态系统和类型。
这也因此造就了中国高等植物数量居北半球第一、世界第三的地位。
此外,地质历史原因是另一个重要原因。
对中国生物多样性来说,有两个地质历史事件是最重要的,一个是青藏高原的隆升,另一个是第四纪冰期。
第四纪冰期时中国亚热带大部分未被冰川覆盖,这使中国成为重要的物种保存中心以及物种形成和进化中心。
还没被人类了解很多植物就已经消失了但现实生活中,人类的活动正在使生物多样性面临威胁。
IUCN(世界自然保护联盟)2004年物种红色名录中,有1.5万多个物种正在受到灭绝威胁。
有研究认为,人口的增长给地球造成了巨大的生态压力,人类现对地球资源的需求已超地球资源的1.7倍。
《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录——高等植物卷》评 估 报 告
—8—
图 2-1 红色名录等级划分结构图
各等级的涵义和评估标准如下: 绝灭(EX) 如果没有理由怀疑一分类单元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即认 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绝灭。 野外绝灭(EW) 如果已知一分类单元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归 化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的栖息地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 绝灭。 地区绝灭(RE) 如果没有理由怀疑一分类单元在某一地区内的最后一个个体已
C: 种群小且在衰退
成熟个体数量
<250
<2500
<10000
生物多样性的红色名录与保护
生物多样性的红色名录与保护生物多样性是地球上最为重要的生态系统之一,它包括了各种动植物的种类、基因和生态系统。
然而,随着人类活动的不断发展,生物多样性正面临着严重的威胁。
因此,保护生物多样性已经成为我们的共同责任。
而红色名录是一项东西,关于生态保护非常的重要。
下面,本文将为大家详细介绍红色名录和生物多样性的保护问题。
一、什么是红色名录?红色名录是由国际自然保护联盟(IUCN)制定的全球性物种保护名录。
这个名录主要是为了记录那些濒危物种的信息,同时对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了有力的依据。
红色名录的红色榜单是一个非常重要的名单,它汇集了全球所有生物多样性濒危物种的信息,是我们保护野生动物以及生态系统的重要参考。
二、红色名录的作用1、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红色名录的最大作用就是为生物多样性保护提供重要参考。
因为红色名录所编制的物种濒危信息十分全面和准确,所以对于生物多样性保护计划提供了帮助。
2、加强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红色名录能够帮助各国了解全球的生物多样性现状,更好地制定保护计划。
通过加强各国之间的合作,可以更好地促进全球生物多样性保护。
3、加强全球生态系统管理红色名录还可以提供更好的全球生态系统管理。
因为通过对各种生物濒危情况的记录和搜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不同生态系统的现状,进而更好地管理和保护这些生态系统。
三、红色名录编制标准如何将物种编入红色名录?其标准是怎样的?下面详细介绍:1、全球沿用的标准由IUCN制定的红色名录(Red List),明确了濒危生物的分类标准,其中“濒危度” (Endangered),再分为“极危” (Critically Endangered)、“濒危” (Endangered)和“易危” (Vulnerable)三种。
此标准被全球各个国家纷纷采用,成为生物物种保护领域的共同标准。
2、判定标准判定标准是红色名录的一个非常关键的部分,其主要考虑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
(1)种群数量一般来说,种群数量少,且数量下降速度快的物种,极容易被编入红色名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 背 景
1.1 中国植物多样性及保护现状 中国是世界上生物多样性最丰富的国家之一,野生高等植物有 三万多种,名列巴西和哥伦比亚之后,居世界第三。中国植物区系 组成复杂,温带热带成分兼具,起源古老,具有演化系统中的各种 类群;珍贵植物众多,仅中国特有植物就超过一半,还包括许多经 历了中新世气候变化以及更新世冰川活动而幸存下来的“活化石” 植物。中国还是世界栽培植物的四大起源中心之一,是许多重要农 作物和果树资源的原产地,如水稻、大豆、山药、苹果、梨、柿子、 猕猴桃等。另外,中国也是世界上园林花卉植物资源最丰富的国家, 种类超过 7500 种,具有温带几乎全部的木本属,因此又被称为“世 界园林之母”。 同时,中国也是生物多样性受威胁最严重的国家之一。资源过 度利用、栖息地破坏、外来物种入侵、环境污染、气候变化等因素, 使生物多样性丧失的程度不断加剧。以植物资源为例,盗采红豆杉、 盗挖肉苁蓉和甘草等现象时有发生,南方的兰花和苏铁更是由于多 年来的过度采挖而面临资源枯竭的境地。另一方面,国外一些机构 以科研合作或其他形式不断收集我国的生物资源,我国生物资源流 失也很严重,例如野苹果、野生猕猴桃资源等。 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面临着严峻的形势。然而,至今为止,我
C: 种群小且在衰退
成熟个体数量
<250
<2500
<10000
C1 : 三 年 或 一
满足 C1 或 C2
世代内持续下
C1:估计持续下降的幅度;
降至少 25%Cຫໍສະໝຸດ :持续下降,且符合 a 或(和)b;
a:ⅰ)每个亚种群成熟个体数;
ⅰ):<50
ⅱ)一个亚种群个体数占总数的百
分比;
b:成熟个体数量极度波动。
ⅱ):90-100%
C1 : 五 年 或 两 个世代内持续 下降至少 20%
ⅰ):<250
ⅱ):95-100%
C1:10 年或三个 世代内持续下降 至少 10%
ⅰ):<1000
ⅱ):100%
— 11 —
极危 CR
濒危 EN
易危 VU
D: 种群小或局限分布
D1: 种群成熟个体数 D2:易受人类活动影响,可能在极短 D1:<50 时间成为极危,甚至绝灭
—6—
(汪松、解焱主编)采用 IUCN 最新红色名录标准(2001,3.1 版本) 对中国的 4408 种植物进行了评估。
上述两版红色名录影响深远,但也存在一些明显的问题。一是评 估对象不全,代表性不够。前两次评估对象分别为 388 种和 4408 种, 仅占中国整个植物区系的一小部分。二是评估依据的信息较少,植物 名录和标本信息多为本世纪初和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的资料,未能及 时反映近年来中国野生植物资源的消长情况及最新研究进展。三是参 与专家较少,权威性不够。为全面评估中国野生高等植物的濒危状况, 环境保护部联合中国科学院自 2008 年启动了“中国生物多样性红色名 录——高等植物卷”的编制工作。
—8—
图 2-1 红色名录等级划分结构图
各等级的涵义和评估标准如下: 绝灭(EX) 如果没有理由怀疑一分类单元的最后一个个体已经死亡,即认 为该分类单元已经绝灭。 野外绝灭(EW) 如果已知一分类单元只生活在栽培、圈养条件下或者只作为归 化种群生活在远离其过去的栖息地时,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属于野外 绝灭。 地区绝灭(RE) 如果没有理由怀疑一分类单元在某一地区内的最后一个个体已
第二章 评估方法.......................................... 8 2.1 评估等级和标准..................................... 8 2.2 评估过程.......................................... 12 2.2.1 评估对象确定.................................. 12 2.2.2 数据收集...................................... 13 2.2.3 初评.......................................... 16 2.2.4 复审.......................................... 17 2.2.5 形成评估说明书................................ 18
D1:<250
E: 定量分析
D1:<1000 D2 : 种 群 占 有 面 积 < 20km2 或 地 点<5 个
使用定量模型评估野外绝灭率
≥50% (今后 10 年或 三世代内)
≥20% (今后 20 年或 五世代内)
≥10% (今后 100 年内)
2.2 评估过程 红色名录评估过程包括数据收集、初评、复审、形成评估说明书 等步骤。由中科院植物研究所、昆明植物研究所、华南植物园、武汉 植物园等单位的 19 位权威专家组成了红色名录指导委员会,对整个评 估过程进行指导。指导委员会的职责主要包括:对红色名录评估的方 法、标准使用、数据来源等重要科学问题进行界定;仔细审核讨论有 关物种的受威胁等级;听取评估进展汇报并指导下一步工作;指导委 员会委员还负责与本研究领域内的专家进行沟通协调。整个评估过程 中总共召开了 4 次指导委员会会议。 2.2.1 评估对象确定 本次评估的基础名录选择“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植物部分(中 国科学院生物多样性委员会编),该名录是由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 组织全国近百名植物分类专家,历时数载编撰完成的最详实、最权 威的名录。 在对“中国生物物种名录”植物部分数据不断完善的基础上,
—5—
们仍然缺乏对整个中国野生植物资源受威胁状况的全面了解。因此, 评估物种的受威胁状况,制定红色名录,从而提出针对性的保护策 略,对于推动实施《中国生物多样性保护战略与行动计划(2011-2030 年)》和落实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1.2 IUCN 红色名录方法的应用 世界自然保护联盟(IUCN)所研发和推广的物种红色名录等级 和标准是目前世界上使用最广的物种濒危等级评估体系。2006 年, 专家对北美大陆 20 多个国家和地区使用的 25 个濒危等级系统进行 对比分析后,得出 IUCN 红色名录系统是最好评估系统的结论,建议 各国予以推广使用。2010 年,对《生物多样性公约》(Convention on Biological Diversity,CBD)缔约方的问卷调查表明,123 个国家 有国家级的物种红色名录,其中 78 个国家采用了 IUCN 系统。日本、 韩国等完成了本国的第一版和第二版国家级物种红色名录;南非则 完成了第三版红色名录,成为全球首个完成全部物种评估的生物多 样性大国;我国台湾省也历时三年完成了全部 4000 余种植物的红色 名录评估工作。实践证明,红色名录工作的开展,有力地推动了所 在国(地区)生物多样性保护的进程。 早在 20 世纪 80 年代,我国就引入 IUCN 红色名录原理开展物种 濒危状况评估工作。1987 年国家环境保护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出版 了《中国珍稀濒危保护植物名录》,引入 IUCN 红色名录中濒危、稀 有和渐危三个等级概念对 388 种植物进行评估,后于 1992 年出版了 《中国植物红皮书》(第一册)。2004 年出版的《中国物种红色名录》
近危(NT) 当一分类单元未达到极危、濒危或易危标准,但在未来一段时间 内,接近符合或可能符合受威胁等级,该分类单元即列为近危。 无危(LC) 当一分类单元被评估未达到极危、濒危、易危或近危标准,该分 类单元即列为无危。广泛分布和种类丰富的分类单元都属于该等级。 数据缺乏(DD) 当缺乏足够的信息对一分类单元的绝灭风险进行直接或间接的 评估时,那么这个分类单元属于数据缺乏。
B1:<5000km2 B1:<20000km2 B2:<500km2 B2:<2000km2
a:=1
a:≤5
a:≤10
条件 a、b、c 至少满足 2 条 条件 a:生境严重破碎或已知分布地点数 条件 b: 1)~5)任一下降或减少 条件 c: 1)~4)任一极度波动
b :1)分布范围;2)占有面积;3)生境面积、范 围和/或质量;4)地点或亚种群的数目;5)成熟个 体数。 c:1)分布范围;2)占有面积;3)生长地点数或亚 种群数;4)成熟个体数。
—9—
经死亡,即认为该分类单元已经地区绝灭。 极危(CR)、濒危(EN)、易危(VU) 这三个等级统称为受威胁等级(Threatened Categories),绝
灭的风险由高到低。当一分类单元符合表 2-1 中 A-E 任一标准时, 该分类单元即被列为相应的等级。如果根据不同标准均能获得一定 的等级,那么该分类单元应被置于风险最高的等级。
— 10 —
表 2-1 IUCN 受威胁等级评估标准
极危 CR
濒危 EN
A: 种群减少(降低)
易危 VU
A1:≥90% A2-4:≥ 80%
A1:≥70% A1:≥50% A2-4:≥50% A2-4:≥ 30%
A1:过去 10 年或三世代内种群减少的 比例,其减少的原因是可逆转且被了 解且停止的 A2-4:估计过去或未来(或二者)10 年 或三世代内种群减少的比例 (基于以下条件获得的满足条件)
—7—
第二章 评 估 方 法
2.1 评估等级和标准 本次评估的主要依据是《IUCN 物种红色名录等级和标准(2001 年 3.1 版)》(IUCN Red List Categories and Criteria, Version 3.1) 和《IUCN 物种红色名录标准在地区水平的应用指南(2003 年 3.0 版)》 (Application of the IUCN Red List Criteria at regional levels, Version 3.0) 本次评估使用了以下 IUCN 等级:绝灭(Extinct,EX)、野外绝 灭(Extinct in the Wild,EW)、地区绝灭(Regional Extinct, RE),极危(Critically Endangered, CR)、濒危(Endangered,EN)、 易危(Vulnerable,VU)、近危(Near Threatened,NT)、无危(Least Concern,LC)、数据缺乏(Data Deficient,DD)(图 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