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观测站仪器简介新

合集下载

标准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备

标准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备

标准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备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气象观测仪器:这是气象观测站的核心设备,包括温度计、湿度计、气压计、风速风向仪、降水量测量器等。

这些仪器可以实时监测和记录气象数据,为气象预报和气候研究提供基础数据。

2. 数据采集和处理设备:这些设备用于收集和处理气象观测仪器的数据。

包括数据采集器、数据存储器、数据处理软件等。

数据采集器可以将气象观测仪器的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然后通过数据线或无线网络传输到数据存储器中。

数据处理软件则负责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析和展示。

3. 通信设备:为了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实时传输和远程访问,气象观测站需要配备通信设备。

这些设备包括有线和无线通信设备,如电话线、光纤、无线电台、卫星通信系统等。

4. 电源设备:气象观测站需要稳定的电源供应,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

因此,气象观测站通常配备柴油发电机、太阳能电池板等电源设备。

5. 气象站建筑和设施:为了保护气象观测仪器和设备,气象观测站需要建设专门的建筑物和设施。

这些建筑和设施通常包括气象观测塔、气象观测室、仪器设备存放室、办公区等。

6. 其他辅助设备:除了上述主要设备外,气象观测站还需要一些辅助设备,如防雷设备、空调设备、照明设备等,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和工作人员的工作环境。

总之,标准国家气象观测站设备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包括多种类型的设备和设施。

这些设备共同协作,确保气象观测站能够准确、高效地完成气象观测任务。

气象观测技术方法与设备介绍

气象观测技术方法与设备介绍

气象观测技术方法与设备介绍气象观测是一门广泛应用于气象学、环境科学、航空、农业等领域的学科。

通过采集大气中的一系列气象要素,如温度、湿度、风速、气压等,以及其他相关的现象,如云层、降水、辐射等,可以准确地分析和预测天气状况,提供有效的气象信息供人们参考。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介绍一些常用的气象观测技术方法与设备。

一、气象观测方法1.1 表面观测表面观测是最基本、最常见的气象观测方法之一。

它通过在地面上设置气象观测站点,采集地面气象要素的数据。

常见的观测要素有温度、湿度、气压、降水等。

其中,温度观测常用的仪器是温度计,湿度观测常用的仪器是湿度计,气压观测常用的仪器是气压计,降水观测常用的仪器是雨量计。

1.2 高空观测高空观测是对大气层进行垂直分层观测的方法。

它通过使用各种气球、飞机、卫星等载体,将气象探测仪器悬挂在空中进行观测。

常见的高空观测方法有气球探空、雷达观测、卫星遥感等。

其中,气球探空是一种常用的方法,它通过释放气球携带探空仪器进入大气中,测量温度、湿度、风速等气象要素的变化。

1.3 遥感观测遥感观测是一种通过卫星、飞机等远距离传感器获取地球表面和大气的信息的方法。

常见的遥感观测方法有红外遥感、微波遥感、雷达遥感等。

这些方法可以用于观测地表温度、云图、降水等气象要素,进而进行气候状况的分析和预测。

二、气象观测设备2.1 无线电探测仪器无线电探测仪器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进行观测的设备。

常见的无线电探测仪器有雷达、卫星接收机等。

雷达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反射原理,通过向大气中发射无线电波,接收反射回来的信号来观测降水、云层等的设备。

卫星接收机是一种用于接收卫星传输的气象数据的设备,可以获取卫星传回的温度、湿度、云图等信息。

2.2 激光雷达激光雷达是一种利用激光束探测和监测大气中各种气象要素的设备。

它通过发送激光束并接收散射回来的激光信号来测量大气中的温度、湿度、风速等参数。

激光雷达具有高精度、高分辨率的特点,在大气环境监测、气象预测等方面有广泛应用。

气象仪器装备简介

气象仪器装备简介

GFE(L)1型二次测风雷达安装除台湾、香港外的全国各省主要城市气象台站,并出口海外。

●启用时间:2005年●启用时间:2000年(1)GZZ2-01型f0:24MHZ,发射功率:P≥5mw(2)GZZ2-05型f0:400MHZ,发射功率:P≥400mw(3)GZZ2-06型f0:800MHZ,发射功率:P≥350mw●启用时间:1965年●使用许可证编号:SXZ-44-2005●生产单位:太原无线电一厂TD2型/GTS1-1型数字探空仪采用热敏电阻、碳湿敏电阻、硅压敏电桥为温度、湿度、气压测量传感器。

由气球携带升空,通过测量板(智能转换电路)将自由大气层不同高度的气象要素值温度、湿度、气压变成二进制电码调制发射机,地面雷达接收系统接收信号经解调和终端处理,获取到气象要素数据;同时利用发射机应答信号空间定位,获取风向、风速数据。

本产品采样速度快,测量精度高,抗干扰能力强,使用方便。

●主要技术指标:1. 采样方式:数字式;2. 调制方式:调幅;3. 测量范围和准确度:(1)温度:40℃~ -80℃,△T≤ 0.3℃(RMS)(2)湿度:15%RH~95%RH,环境温度高于-25℃,△U≤ 5%(RMS)环境温度低于-25℃,△U≤ 10%(RMS)(3)气压:1060hPa~5hPa,气压高于500hPa,△P≤2hPa(RMS)气压低于500hPa,△P≤1hPa(RMS)4. 发射功率:P≥ 400mw;5. 载波频率f0:(按地面雷达接收处理系统需要配置)(1)TD2—A型f0:400MHZ(2)TD2—B型f0:800MHZ(3)TD2—L型(GTS1-1型)f0:1680MHZ●启用时间:2006年●其他说明:TD2—L型数字探空仪2008年12月通过中国气象局监测网络司定型审查,并正式命名为GTS1-1型数字探空仪●生产单位:太原无线电一厂●启用时间:2008年●生产单位:成都信息工程学院新技术研究所移动应急平台●用途:移动应急平台是固定应急指挥中心指挥调度工作的必要延伸、补充和备份,是可移动的分指挥中心,负责现场指挥调度工作,并与指挥中心保持实时的通信联络和信息传递,主要传递的信息为话音、视频和数据。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书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书

新型自动气象(气候)站功能规格书(业务试用版)2012年8月目录1前言 (1)1.1目标 (1)1.2编写原则 (1)1.3编写依据 (1)2组成结构 (2)2.1概述 (2)2.2采集器 (3)2.3总线 (8)2.4传感器 (8)2.5外围设备 (9)2.6软件 (9)3总线物理接口及应用层协议 (10)3.1物理接口 (10)3.2连接器 (11)3.3应用层协议 (11)4功能要求 (12)4.1软件初始化 (12)4.2数据采集 (12)4.3数据处理 (12)4.4数据存储 (13)4.5数据传输 (16)4.6数据质量控制 (17)4.7终端操作命令 (22)4.8GPS对时功能 (24)4.9人工输入观测资料 (24)4.10嵌入式软件在线升级 (24)5测量性能 (24)5.1测量的气象要素 (24)5.2量和单位 (25)5.3要求 (26)5.4采样和算法 (27)6嵌入式软件流程 (39)6.1采集软件流程 (39)6.2数据流程 (40)7传感器要求 (41)7.1气压传感器 (41)7.2温度测量传感器 (42)7.3湿度测量传感器 (42)7.4风测量传感器 (43)7.5降水测量传感器 (44)7.6蒸发测量传感器 (45)7.7红外地表测温仪 (45)7.8辐射测量传感器 (46)7.9日照测量 (47)7.10能见度测量传感器 (47)7.11土壤水分传感器(时域反射法:TDR法或频域反射法:FDR法) (48)7.12地下水位测量传感器 (48)7.13天气现象观测传感器 (48)7.14云量测量传感器 (49)7.15积雪深度测量传感器 (49)7.16冻土深度测量传感器 (49)7.17电线积冰测量传感器 (49)7.18闪电频次测量传感器 (49)7.19海洋测量传感器 (49)8供电电源要求 (49)9安全要求 (50)9.1标记要求 (50)9.2文件要求 (50)9.3结构安全 (51)9.4电气安全 (51)10工作环境适应性要求 (52)10.1气候条件 (52)10.2生物条件 (53)10.3化学活性物质 (53)10.4机械条件 (53)11电磁兼容性要求 (53)11.1电磁骚扰限值要求 (53)11.2电磁抗扰度要求 (54)12防雷要求 (54)12.1一般要求 (54)12.2直接雷击的防护措施 (54)12.3雷击电磁脉冲的防护 (54)13结构和外观要求 (55)13.1机械结构要求 (55)13.2机械强度要求 (55)13.3材料与涂复要求 (56)13.4外观要求 (56)14可靠性要求 (56)15可维护性要求 (56)16其他要求 (56)16.1时钟精度要求 (56)16.2功耗要求 (57)16.3观测的时制 (57)16.4扩展性要求 (57)16.5互换性要求 (57)16.6传感器选型 (57)16.7人机界面要求 (57)17检验要求 (58)18附录 (58)1前言1.1 目标提高防灾减灾能力,做好应对气候变化工作,是党和政府对气象部门的根本要求,也是气象工作者的重要责任。

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一般要求

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一般要求

我国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一般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仪器是指用于对大气现象和气象要素进行观测和测量的设备,包括气温、气压、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等多个指标。

这些仪器在气象科学研究、天气预报、灾害预警等领域具有重要作用。

为了保证气象观测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在我国规定了一系列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一般要求,具体如下:1. 准确度和精度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准确度和精度是衡量仪器质量的重要指标。

我国对各种气象观测仪器的准确度、精度和误差限进行了详细规定。

例如,气温仪器的温度读数误差限一般不超过±0.3℃,风速仪器的风速读数误差限一般不超过±0.3m/s。

2. 稳定性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在长期运行中需要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保证观测数据的可靠性。

稳定性要求涉及到仪器的工作环境适应性、长时间观测数据的连续性等方面。

例如,气压计在相同工作环境下,其读数的变化应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稳定。

3. 抗干扰能力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需要具有良好的抗干扰能力,以防止外界干扰对观测数据的影响。

这种干扰可以是电磁干扰、物理振动、水汽等。

仪器应具有良好的屏蔽设计、信号处理能力等,来减小干扰源对观测仪器的影响。

4. 自动化和远程监测要求随着技术的发展,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自动化和远程监测能力也得到了提升。

我国对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自动化、远程监测和数据传输等方面提出了要求。

例如,观测数据的自动记录、自动上报、实时数据传输等。

5. 维护和校准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需要定期维护和校准,以保证仪器的准确可靠。

我国规定了地面气象观测仪器的维护周期、维护内容等方面的要求。

例如,气温仪器的定期校准周期一般为一年,维护内容包括温度传感器的清洁、校正系数的调整等。

6. 安全性要求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在使用过程中需要具备一定的安全性,以防止因仪器故障或操作不当产生的安全事故。

我国对气象观测仪器的安全性进行了相关规定。

例如,电气设备安全要符合国家安全标准,仪器的安装、使用、维护需要遵循相关操作规程。

气象仪器介绍汇总

气象仪器介绍汇总

一、大气成分站维码介绍内容:大气成分观测项目类别有温室气体、气溶胶、反应性气体、臭氧柱总量及廓线、辐射、干湿沉降、其他观测、基本气象要素等。

大气成分观测业务分为三大类:大气本地观测业务、基本大气成分观测和环境观测业务三类。

大气本底观测业务——为长期、准确地获取全球或区域大气成分本底变化基础数据资料而开展的观测业务。

开展大气本底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全球大气本底站、区域大气本底站。

基本大气成分观测业务——为获取反映人类或自然活动对一定范围内大气成分及其物理、化学特性的影响及其变化趋势而设置的观测业务。

开展基本大气成分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沙尘暴观测站、大气成分观测站。

环境气象观测业务——各级地方气象部门为满足当地气象服务需求而开展的大气成分观测相关业务。

开展环境气象观测业务的台站主要包括由各级地方气象部门建立的环境气象观测站。

本站为环境气象观测站,观测项目类别为气溶胶。

下图是观测数据产品图:24小时产品数据图二、舒适度测量仪维码介绍内容:生物舒适度测量仪由广东省气象计算机应用开发研究所生产。

研究表明,影响人体舒适程度的气象因素,首先是气温,其次是湿度,再其次就是风向风速等。

能反映气温、湿度、风速等综合作用的生物气象指标,人体感受各不相同。

人体舒适度指数就是建立在气象要素预报的基础上,较好地反映多数人群的身体感受综合气象指标或参数。

人体舒适度指数计算公式(ssd)=(1.818t+18.18)(0.88+0.002f)+(t-32)/(45-t)-3.2v+18.2。

其中t为平均气温,f为相对湿度,v为风速。

人体舒适度指数分级86—88,4级人体感觉很热,极不适应,希注意防暑降温,以防中暑;80—85,3级人体感觉炎热,很不舒适,希注意防暑降温;76—79,2级人体感觉偏热,不舒适,可适当降温;71—75,1级人体感觉偏暖,较为舒适;59—70,0级人体感觉最为舒适,最可接受;51—58,-1级人体感觉略偏凉,较为舒适;39—50,-2级人体感觉较冷(清凉),不舒适,请注意保暖;26—38,-3级人体感觉很冷,很不舒适,希注意保暖防寒;<25,-4级人体感觉寒冷,极不适应,希注意保暖防寒,防止冻伤。

基层台站新型自动站气象仪器常见故障与日常维护保障

基层台站新型自动站气象仪器常见故障与日常维护保障

收稿日期:2023-03-05作者简介:邹纯丽(1988 ),女,内蒙古阿荣旗人,工程师,大学本科,研究方向:综合气象观测和气象服务㊂基层台站新型自动站气象仪器常见故障与日常维护保障邹纯丽(乌兰察布市气象局,内蒙古乌兰察布 012000) 摘 要:随着全国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工作的深入,基层台站观测业务在质量管理体系的要求下,业务方向逐步向气象装备维护维修㊁现场校准核查,以及相关的台站数据质量控制㊁疑误信息处理等方向转变㊂基于此,文章对相关自动气象仪器及业务软件的保障与维护工作进行了总结㊂关键词:基层台站;气象仪器;维护保障中图分类号:P 415.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7 6921(2023)20 0123 03 地面气象观测是在具有代表性的区域内利用采集器和气象仪器对近地面的气象状况进行24h 连续监测,监测的气象要素有气压㊁空气温湿度㊁风速风向㊁云㊁能见度㊁日照㊁蒸发㊁地面及浅层和深层地温等,地面观测是气象观测的基础,为预报㊁科研分析以及气象服务提供重要数据依据㊂近年来,基层台站地面气象观测仪器随着气象科技发展在不断更新换代, 观云识天 阶段的人工气象观测逐步被智能观测仪器所替代,例如气温/降水多传感器㊁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等新一代气象观测仪器逐步投入业务正式运行㊂2020年4月1日,是我国地面气象观测迈入全面自动化的转折点㊂相对比传统人工观测,智能传感器观测进一步提高了数据的准确性和及时性㊂实时监控显示,观测频次提升至1m i n,观测数据传输提高至秒级,我国气象观测全面自动化将迈入一个新阶段,为实现 监测精密㊁预报精准㊁服务精细 提供了更有力支撑㊂1 新型自动站气象仪器设备运行介绍新型自动气象观测站是新一代智能全面自动化观测设备,实现全天24h 对气象要素的综合气象观测㊂目前基层台站主要采用D Z Z 5型主采集器㊁各分采集器㊁各传感器和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等结构模式㊂主采集器是新型站的核心控制部件,主要功能是实现各气象要素的数据处理㊁存储和分析运算㊂分采集器主要包括温湿度分采集器㊁地温分采集器等㊂综合集成硬件控制器是实现主采以及分采等观测设备硬件集成的通信设备,具有数据透明传输和数据格式转换功能㊂新型站在精度㊁数据处理以及综合应用方面都有非常大的提高,这对于全面提升我国地面气象观测的自动化水平,更加准确地监测气象要素㊁天气,以及关键技术设备的国产化都是非常重要的㊂2 气象仪器的保障与维护地面观测全面自动化不仅减轻了基层台站传统的人工观测工作量,更避免了因人为操作导致的测量误差,进一步提高了数据准确率和可靠性㊂为实现气象观测工作的稳定性,需加强基层台站工作人员对气象仪器设备的使用步骤㊁流程㊁故障维护维修等业务能力㊂2.1 温度多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从设计理论上来说,温度多传感器更能确保气温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㊂气温多传感器标准系统包括3个气温传感器㊁标准控制器等,其中1个作为主用数据源,另外2个的测量结果与其标准值进行对比,如超出阈值则报警,切换到下一个状态正常的气温数据源,3个气温传感器均超出阈值,则传输值记为缺测㊂常见的故障是接触不良或者传感器损坏以及供电异常情况而导致数据缺测,需排查线路,更换传感器㊂对温度多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进行的设备维护:①避开正点数据采集进行维护,以防止小时数据的缺测㊂保持其百叶箱内温湿度传感器的清洁干燥,定期用干布或毛刷清洁,其间注意切勿强烈碰撞感应部位以及身体尽量远离感应部分㊂②定期检查温湿度传感器线缆连接处连接情况以及标准控制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㊂③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更换或维修,确保观测数据的准确性㊂2.2 降水多传感器在降水来临之际,因树叶㊁沙尘等遇到大风天气时,极易导致翻斗雨量传感器堵塞现象,造成分钟降水数据缺测㊂降水多传感器标准系统包括3个翻斗式雨量传感器㊁降水多传感器标准控制器等㊂其中㊃321㊃2023年10月内蒙古科技与经济O c t o b e r 202320534I n n e r M o n g o l i a S c i e n c e T e c h n o l o g y &E c o n o m yN o .20T o t a l N o .5341个作为主用数据源,另外2个的测量结果与标准值进行对比,如超出阈值则报警,切换到下一个状态正常的雨量数据源,3个雨量传感器均超出阈值,则传输值记为缺测㊂通过降水多传感器标准系统,解决了夏季翻斗雨量因树叶杂物等堵塞导致数据异常问题,极大降低了雨量传感器设备的故障率㊂对降水多传感器进行的设备维护:①将信号线从传感器上拆下后进行维护,避免翻斗误翻产生错误数据;定期检查雨量传感器底盘水平泡㊁器口水平以及承水器㊁过滤网杂物等,定期检查漏斗㊁出水口泥沙以及翻斗翻转的灵活性,以免影响翻斗计量准确性㊂②定期检查降水多传感器标准控制器工作状态是否正常,每年春季进行防雷检测,汛期开始和结束进行雨量筒盖盖和揭盖㊂③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2.3称重降水传感器称重传感器在夏季作为多雨量传感器的备份,在冬季作为主数据源测量固态降水㊂称重式降水传感器工作原理是测量盛水桶中降水质量,通过换算得出降水总量㊂引起称重传感器的故障有很多,例如,夏季较大降水过后或冬季未能及时加防冻液,都会出现数据异常情况㊂对称重降水传感器进行的设备维护:①冬季遇到降雪天气及时将口沿外积雪扫入桶内,夏季每次较大降水过程后及时检查盛水桶,防止溢出㊂②每周检查承水口水平㊁高度以及内筒内液面高度等,每月检查防雷接地情况㊂③冬季根据当地气温补充防冻液和防蒸发抑制油㊂④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2.4风向风速传感器风向风速传感器在工作过程中遇到大风㊁沙尘天气,易造成传感器零部件卡滞现象,冬季在温度极低情况下,风向传感器出现冻结现象㊂风速传感器是在风力的作用下利用风杯旋转,通过电磁感应出脉冲信号,其频率随风速增大而线性增加㊂风向传感器是利用风向标随风旋转,风向码盘显示二进制格雷码,然后转换成风向角度㊂对风向风速传感器进行的设备维护:①定期检查风向标是否变形,风杯㊁轴承转动是否灵活,尤其是遇到台风㊁冰雹㊁冻雨等恶劣天气,强低温雨雪天气可能会使风传感器冻结㊂②每年检查㊁校准风向标指北方位,定期检查线缆接头以及进行校准㊂③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2.5气压传感器气压传感器安装于主采集机箱内,通过R S-232串口与主采集器连接,在安装和使用过程中应注意避免阻塞静压管㊂对气压传感器进行的设备维护:①不应让阳光直接照射气压传感器,断电安装更换时,保持静压气孔口畅通㊂②定期查看静压管有无堵塞㊁进水,定期查看干燥剂颜色㊂③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2.6地温传感器和蒸发传感器地温分为地面温度㊁浅层和深层地温以及草面温度,工作原理同温度传感器㊂对地温传感器进行的设备维护:①对地面土壤进行疏松平整,保持没有生长杂草,保持一半埋在土内,一半露出地面㊂②浅层地温零标志线与地面齐平,雨雪过后,深层地温硬橡胶套管内不能存有积水㊂③超过10c m及时修剪草株高度㊂积雪掩埋草层时,将草面温度传感器置于积雪表面上㊂④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超声波式蒸发传感器是利用高精度探头发射超声波脉冲发射返回时间差来测量水位变化,电信号经过计算得到该时段的蒸发量㊂对蒸发传感器进行的设备维护:①蒸发器尽可能用当地自然水体的水,保持清洁,水面无漂浮物㊁小虫及污染物㊂②每月换一次水,清洗蒸发桶,每年在汛期前后检查蒸发器渗漏情况等㊂③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2.7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能见度表征近地面层大气透明程度㊂发射器通过发射红外光在大气中形成光柱,接收器将前向散射光汇集到光电传感器的接收面上,将电信号经取样计算得到前向散射光的强度值,由此计算得到大气能见度值㊂对前向散射能见度仪进行的设备维护:①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进行巡视,发现采样区有灰尘㊁树叶㊁蛛网等杂物及时清理㊂②每月检查供电,每3个月对蓄电池进行一次充放电㊂春季进行防雷㊂每2个月对无人值守的能见度站进行现场检查维护㊂③根据附近环境情况及天气条件,每2个月清洁传感器透镜,用酒精浸湿脱脂棉擦拭透镜,遇到沙尘㊁降雪等天气,应视情况及时清洁㊂④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2.8降水现象仪降水现象仪利用现代激光技术测量粒子直径和降水粒子下降的速度两个指标来识别毛毛雨㊁雨㊁雪㊁雨夹雪㊁冰雹㊁未知类型降水等多种天气现象㊂激光发射装置通过发出一束水平激光转换成电信号,从而变换成相应的电压值,可以确定降水粒子的直径大小,实现了降水粒子的粒径检测㊂对降水现象仪进行的设备维护:①每日日出后和日落前进行巡视,发现采样区有灰尘㊁树叶㊁蛛网等杂物及时清理㊂②每月检查供电,定期更换蓄电池㊂春季进行防雷㊂③可根据附近环境的情况,每3个月清洁透镜,遇沙尘㊁降雪等天气,应及时清洁㊂④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㊃421㊃总第534期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9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是通过不同角度的多个摄像机采集图像和视频数据,利用图像识别㊁深度学习㊁数据融合等技术,实现天气现象和云等气象要素的智能观测㊂目前鱼眼摄像机用于观测总云量,长焦用于观测蒸发皿水面结冰,短焦用于观测雪深㊂从而实现了总云量㊁结冰㊁雪深等自动观测㊂对天气现象视频智能观测仪进行的设备维护:①定期清理画面内障碍物,采样有灰尘㊁杂草㊁树枝等障碍物及时清理㊂②定期用软布擦拭镜头,每月至少一次,若有标靶物位置挪动或摄像机角度偏移,重新调整摄像机角度或焦距㊂保证结冰容器1/2水且清洁无杂物,雪尺竖直零刻度无遮挡㊂③当设备故障时应及时进行维护或维修㊂3业务软件的保障与日常维护近年来,为满足气象观测设备运行监控与维护保障需求,提高实时监控与维护保障效率,基于微信的 数据宝 观测宝 逐渐应用于气象观测实际业务中,实现设备运行异常信息告警自动发送㊂在确保对硬件设备的维护保障下,对经过数据质量控制后缺测㊁错误㊁可疑等异常数据处理也是至关重要的㊂通过 数据宝 观测宝 以及M D O S系统的提示,根据各层质量控制结果,对数据进行人工质控,以保证数据的完整性和可用性㊂对计算机定期开展病毒查杀,按要求对I S O S软件以及采集器等设备按时升级维护,同时做好数据备份,加强对业务软件的保障与日常维护㊂业务人员加强对气象仪器日常维护与保障,硬件故障排查之外,对各类观测要素软件故障也要能够掌握㊂①定期检查网线连接,出现接触不良时,会导致数据积压,不能正常上传到数据库㊂检查光纤链路,交叉连接㊂②用S E N S T命令检查传感器开启状态,用Q C P S命令检查传感器范围,用S E N C O 命令检查传感器配置参数,以及用W I N D T Y P E㊁A I R P T Y P命令检查工作模式㊂③用O B s a m p l e s m a i n㊁D MG D等命令检查订正分钟数据㊂4提升基层台站仪器管理与维护保障能力基层台站的气象仪器设备在每天24h运行过程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设备本身会老化,以及因为各种天气原因造成仪器出现各种误差,这就需要业务人员根据各类仪器的性能定期对气象仪器设备进行及时维护保养,例如清洁㊁校准㊁检查线路等操作㊂建立维护保障台账,专人管理,根据业务新规定完善各类规章制度,保障仪器的正常稳定运行,确保数据准确性㊂4.1加强制度落实,完善业务流程根据全国改革方案,结合气象观测业务质量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修订完善与地面观测自动化相适应的维护维修㊁应急工作等各类制度,健全完善应急预案,适时组织应急观测演练㊂加强与预报㊁气象服务的衔接与互动,确保观测数据采集㊁编报㊁传输㊁质控等业务环节稳定可靠运行㊂各类业务规定㊁规章制度和业务流程规章包括新增智能观测仪的定期清洁维护以及校准制度㊁区域站定期巡检制度㊁仪器定期维护维修制度等,定期检查电源以及太阳能电池板,熟悉操作U P S定期充放电流程等㊂做好检查翻斗雨量堵塞㊁观测场杂草高度㊁蒸发桶换水等各类日常维护工作,尤其出现较强降水过程㊁冰雹㊁沙尘㊁大风等恶劣天气前后,应增加对仪器设备的维护㊂同时,落实仪器管理员考核奖惩制度,增强岗位责任意识,才能使得气象仪器维护管理工作规范有序㊂4.2优化岗位职责,强化全员培训根据地面观测自动化改革后的新形势,优化调整业务岗位职责,推进观测业务工作重心向设备维护维修㊁核查标校等方向改变,加强对数据处理分析能力,加强相关技术培训,提高全体业务人员整体素质㊂每年按照上级质量管理体系业务要求,开展全员培训,提升整体综合素质能力㊂注重业务学习,参加远程培训以及组织业务技能竞赛等,都有利于业务人员综合素质的提高㊂4.3加强专业人才培养,推进观测技术创新相关业务技术支撑和专家团队要推进视频智能观测技术㊁自动综合判识的技术研究,推进自动综合判识数据在M I C A P S中实时业务应用,进一步提升自动综合判识的准确率,以满足自动化改革的需求㊂基层台站培养专业仪器设备管理维护人员,对新仪器㊁新技术继续教育与培训,提升业务知识储备㊂5结束语新时代基层台站应用新型自动站智能气象观测仪器设备,更精准地监测气象资料,不仅提高了数据准确率,也减少了人工观测工作量㊂在日常工作中强化对气象仪器设备的维护维修工作,及时有效解决气象仪器在不同情况环境下出现的不同故障问题,保证仪器的正常运行,提升气象数据质量,全面提升气象观测员的综合保障能力㊂[参考文献][1]张天华,曲楠,谢君,等.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仪器的维护和管理[J].河南气象,2006(1):10-11.[2]胡秀茹.基层气象台站气象仪器的维护和管理[J].硅谷,2013(19):86,85.[3]刘丁,黄洁.基层台站气象仪器的维护管理对农业发展的影响[J].中国农业信息,2014(3):174.[4]陈帮林,陈文浩.基层台站气象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障[J].探索科学,2021(6):142.[5]陈里峰.如何做好基层台站气象仪器设备的管理和维护保障分析[J].新农民,2021(7):24.㊃521㊃邹纯丽㊃基层台站新型自动站气象仪器常见故障与日常维护保障2023年第20期。

气象仪器观测实验报告

气象仪器观测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本次实验旨在使学生了解和掌握气象仪器的使用方法,通过实际操作,提高对气象要素观测数据的采集和处理能力,为后续气象学学习和研究打下基础。

二、实验时间2023年11月10日三、实验地点XX市气象观测站四、实验仪器1. 自动气象站2. 风速风向仪3. 气温计4. 湿度计5. 降水量计6. 云高仪7. 日照计8. 地面辐射计五、实验内容及步骤1. 自动气象站观测(1)观察自动气象站的外观及组成,了解其工作原理。

(2)启动自动气象站,观察各气象要素的实时数据。

(3)记录自动气象站观测的气温、相对湿度、风速风向、降水量、云高等数据。

2. 风速风向仪观测(1)观察风速风向仪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启动风速风向仪,观察风速风向变化。

(3)记录风速风向仪观测的风速、风向数据。

3. 气温计观测(1)观察气温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气温计测量观测点的气温。

(3)记录气温计观测的气温数据。

4. 湿度计观测(1)观察湿度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湿度计测量观测点的相对湿度。

(3)记录湿度计观测的相对湿度数据。

5. 降水量计观测(1)观察降水量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降水量计测量观测点的降水量。

(3)记录降水量计观测的降水量数据。

6. 云高仪观测(1)观察云高仪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云高仪测量观测点的云高。

(3)记录云高仪观测的云高数据。

7. 日照计观测(1)观察日照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日照计测量观测点的日照时数。

(3)记录日照计观测的日照时数数据。

8. 地面辐射计观测(1)观察地面辐射计的结构,了解其工作原理。

(2)使用地面辐射计测量观测点的地面辐射强度。

(3)记录地面辐射计观测的地面辐射强度数据。

六、实验结果与分析1. 自动气象站观测结果显示,观测点气温为15.2℃,相对湿度为65%,风速为3.5m/s,风向为东北风,降水量为0.5mm,云高为1000m。

(锦州)PC-4型便携式气象站(标准)汇总

(锦州)PC-4型便携式气象站(标准)汇总

PC-4型六要素便携式气象站【系统概述】PC-4便携式气象站是一款便于携带,使用方便,测量精度高,集成多项气象要素的可移动观测系统。

该系统采用新型一体化结构设计,做工精良,可采集温度、湿度、风向、风速、太阳辐射、雨量、气压、土壤温度、土壤湿度、露点等多项信息并做公告和趋势分析,该系统分有线站和无线站两种形式,配合软件更可以实现网络远程数据传输和网络实时气象状况监测,是一款性价突出的小型自动气象站。

【功能特点】1、便携式结构设计,采集器与传感器采用一体化设计理念,与观测支架连接采用插拔式安装模式,不需要任何安装工具,安装时间小于1分钟便可进入正常观测状态,是目前为止安装最为便捷的气象观测站,方便携带,同时可搭配车载托盘放在车顶进行移动观测,便于现场应急性气象服务,可以有效的保证数据的及时性,准确性。

2、体积小,重量轻,核心部分整体重量不超过5KG,方便用户将仪器携带到恶劣的环境中使用,测量精度高,稳定性可靠,产品技术指标符合气象观测规范要求,可以根据使用需要进行手持方式观测。

3、低功耗,绿色节能设计,内部采用节能模式设计,若用太阳能电池板供电方式,可保证在无电地区长期使用;也可采用市电或汽车电源等方式供电。

外部采用抗恶劣环境结构设计,在恶劣的天气条件下不影响仪器的使用效率,可以在雷雨、风雪环境中持续不间断工作。

防尘、防潮等级达到国家标准。

4、数据采集密度1~60分钟可根据观测需要进行设置;5、内置大容量数据存储器,可连续存储整点数据4万条以上;6、多种通讯方式,可通过RS232/RS485/USB等标准通讯接口与PDA、笔记本电脑等设备在现场读取数据,也可实现本地远距离(≤1000米)数据通讯。

7、数据采集器采用高性能微处理器为主控CPU,大容量内置存储器,便携式防震结构,工业控制标准设计,适合在恶劣工业或野外环境中使用,且具有停电保护功能,断电后已存储数据不会丢失,当交流电停电后,由太阳能电池板和充电电池供电,可连续工作48小时以上。

常见的气象站设备的作用和特点有哪些?

常见的气象站设备的作用和特点有哪些?

常见的气象站设备的作用和特点有哪些?气象站设备是指用于监测和记录各种气象要素的仪器和设备,它们是气象观测的基础和保障,也是气象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的重要手段。

气象站设备的种类和功能非常多样,根据不同的应用场景和需求,可以选择不同的组合和配置。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气象站设备,以及它们的作用和特点。

一、温湿度传感器温湿度传感器是用于测量空气温度和相对湿度的设备,它们是气象观测中最基本和常用的要素之一、温湿度传感器一般安装在防辐射通风罩内,以避免阳光、风、雨等外界因素的干扰,保证测量数据的准确性。

温湿度传感器有多种类型,如电阻式、电容式、热敏式等,它们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

二、雨量计雨量计是用于测量降水量的设备,它们是气象观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雨量计可以分为机械式和电子式两大类,机械式雨量计主要有漏斗式、翻斗式、浮子式等,电子式雨量计主要有光电式、声波式、雷达式等。

机械式雨量计结构简单,价格低廉,但需要人工定期清理和读取数据;电子式雨量计结构复杂,价格较高,但可以实现自动化和远程化的观测和传输。

三、风速风向传感器风速风向传感器是用于测量风速和风向的设备,它们是气象观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风速风向传感器一般安装在高度适当的立杆上,以避免地面建筑物等障碍物的影响,保证测量数据的代表性。

风速风向传感器有多种类型,如机械式、超声波式、磁电式等,它们各有优缺点,需要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型号。

四、气象百叶盒气象百叶盒是一种用于保护气象传感器的设备,它由多个百叶窗组成,可以有效地阻挡阳光、雨水等外界因素对传感器的干扰,同时又能保持良好的通风性能,使得传感器内部与外部空气温度相近。

气象百叶盒一般安装在地面或建筑物上方适当的高度处,以便于观测人员或设备对其进行检查和维护。

五、太阳辐射传感器太阳辐射传感器是用于测量太阳辐射强度或能量的设备,它们是气象观测中重要的要素之一、太阳辐射传感器可以分为总辐射传感器、直接辐射传感器、散射辐射传感器等,根据不同的波长范围,还可以分为可见光辐射传感器、紫外线辐射传感器、红外线辐射传感器等。

气象站仪器简介和气象观测方法

气象站仪器简介和气象观测方法

气象站仪器简介和气象观测方法一、云的观测把天空分成十份,估测云占了几分之几(记录样例:10-,5,0)3.云高1)目测可以与建筑物比较。

冬季云高低于夏季。

早晚云高低于中午。

一般的,结构松散、S。

2)器测云幕球、云幕灯、激光测云仪。

二、能见度的观测选定目标物(深色)判断:清晰可见:5倍以上隐约可判断:2-5倍很难分辨:不超过2倍记录:以千米为单位,取一位小数三、天气现象的观测1.降水现象雨、阵雨、毛毛雨、雪、阵雪、雨夹雪、阵性雨夹雪、霰(xiàn)、米雪、冰粒、冰雹等2.地面凝结现象:露、霜、雨凇、雾凇3.视程障碍现象:雾(雾、浓雾、强浓雾)、轻雾、吹雪、雪暴、烟幕、霾、沙尘暴(沙尘暴、强沙尘暴、特强沙尘暴)、扬沙、浮尘。

4.雷电现象:雷暴、闪电、极光5.其他现象:大风、飑(biāo)、龙卷风、尘卷风、冰针、积雪、结冰6.大气光学现象:虹、晕、峨眉宝光、夏、海市蜃楼、极光7.记录:天气现象记入观测簿,记录开始、终止时间(8²º-9 15º²-23³º)四、风的观测1.风向:风吹来的方向风向十六单位:N NNE NE ENE E ESE SE SSE S SSW SW WSW W WNW NW NNW2.风速1米/秒=3.6千米/小时 1海里/小时=1.852千米/小时风力等级:风力等级风的名称风速(千米/小时)0 无风0-0.21 软风0.3-1.52 1.6-3.33 微风 3.4-5.44 和风 5.5-7.95 清劲风8.0-10.76 强风10.8-13.87 疾风13.9-17.18 大风17.2-20.79 烈风20.8-24.410 狂风24.5-28.411 暴风28.5-32.612 飓风飓风32.7-36.913 37.0-41.414 41.5-46.115 46.2-50.916 51.0-56.017 56.1-61.217级以上大于61.33.测定方法与记录:测定方法:自动气象观测系统、EL型电接风向风速计、威尔达风向风速计、目测记录:风向:拉丁文缩写(如ENE)风速:以米/秒为单位,取整或一位小数(如4.2m/s)。

气象观测场科普讲解

气象观测场科普讲解

气象观测场科普讲解嘿,朋友们!今天咱来聊聊气象观测场这个神奇的地方。

你可别小瞧它,它就像是大自然的情报站呢!想象一下,气象观测场就像是一个安静的守护者,默默地收集着各种天气的信息。

在那里,有各种各样的仪器,就像一个个小侦探,时刻警惕着天气的变化。

先说说那个高高的百叶箱吧,它就像是一个小房子,里面住着温度计和湿度计。

它们可重要啦,能告诉我们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呢。

就好像我们人需要知道天气热不热、潮不潮一样,这些数据对气象学家来说可珍贵了。

还有那个雨量筒,它专门负责收集雨水。

每次下雨的时候,它就会把雨水都装起来,然后告诉我们下了多少雨。

这就好比是个小会计,把雨水的数量都一笔一笔地记下来。

风杯风速计也很有意思呀,那几个转呀转的小杯子,能测出来风的速度。

你看,风看不见摸不着的,但是有了它,我们就能知道风有多快啦。

气象观测场里的这些仪器呀,就像是一个默契的团队。

它们各自发挥着自己的作用,共同为我们揭开天气的神秘面纱。

你说,要是没有这些仪器,我们对天气的了解不就像盲人摸象一样吗?我们可能会被突然的暴雨淋湿,也可能会在大太阳下毫无防备地被晒得晕头转向。

而且呀,气象观测场的工作人员也很辛苦呢。

他们要每天定时去查看这些仪器,记录数据,就像照顾一群宝贝似的。

他们的认真和负责,才让我们能及时了解到准确的天气信息。

你想想,当我们每天早上打开手机看天气预报的时候,那背后可都是气象观测场和工作人员的功劳呀!他们就像是默默奉献的幕后英雄。

所以呀,我们真应该好好感谢气象观测场和那些工作人员。

下次当你看到天气预报的时候,可别忘了在心里给他们点个赞哦!气象观测场,这个看似普通却又无比重要的地方,一直在为我们的生活保驾护航呢!它是不是很神奇呀?难道你不想多了解了解它吗?。

气象仪器的定义和分类

气象仪器的定义和分类

气象仪器的定义和分类气象仪器定义:用来定量、定性测量一个或几个气象要素的仪器。

分类:气压的测量:目前气象台站普遍使用的测量气压的仪器有水银气压表和数字气压表、气压传感器LV。

湿度的测量:湿度表示空气中水汽的含量或干湿程度,在气象观测中常用水汽压、相对湿度和露点温度三种物理量表示。

地面风的测量:1.风向测量仪器:风向标是一种应用最广泛的测量风向仪器的主要部件,由水平指向杆、尾翼和旋转轴组成。

在风的作用下,尾翼产生旋转力矩使风向标转动,并不断调整指向杆指示风向。

气象仪器分类2.风速测量仪器:风速风向仪是应用最广泛的一种,由三个半球形或抛物形空杯,都顺一面均匀分布在一水平支架上,支架与转轴相连。

在风力作用下,风杯绕转轴旋转,其转速正比于风速。

转速可以用电触点、测速发电机、齿轮或光电计数器等记录。

b)桨叶式风速表是由若干片桨叶按一定角度等间隔地装置在一铅直面内,能逆风绕水平轴转动,其转速正比于风速。

桨叶有平板叶片的风车式和螺旋桨式两种。

最常见的是由三叶式螺旋桨,装在形似飞机机身的流线形风向标前部,风向标使叶片旋转平面始络对准风的来向。

c)热力式风速表是被电流加热的细金属丝或微型球体电阻,放置在气流中,其散热率与风速的平方根成线性关系。

通常在使加热电流不变时,测出被加热物体的温度,就能推算出风速。

热力式风速表感应速度快,时间常数只有百分之几秒,在小风速时灵敏度较高,宜应用于室内和野外的大气湍流实验,也是农业气象测量的重要工具。

降水量的测量:1、降雨量传感器也是用来自动测量降水量的仪器,主要由承水器、过滤漏斗、翻斗、干簧管、底座和专用量杯等组成。

降水通过承水器,再通过一个过滤斗流入翻斗里,当翻斗流入一定量的雨水后,翻斗翻转,倒空斗里的水,翻斗的另一个斗又开始接水,翻斗的每次翻转动作通过干簧管转成脉冲信号传输到采集系统。

2、自动雨量站:LV自动雨量站是用于收集地面降雨信息的自动观测仪器。

主要应用于气象,防汛,农业,水文水利,环保,高速公路,机场和港口等领域。

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常见的运行故障问题分析

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常见的运行故障问题分析

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常见的运行故障问题分析发布时间:2022-12-19T07:13:40.705Z 来源:《科技新时代》2022年12期作者:帅勇[导读] 如今我国气象观测基本实现了全面自动化,泸定县气象部门不断引入新型观测仪器设备,根据科学的测报方法,极大提升了地面测报工作效率和业务质量。

四川省泸定县气象局,四川泸定 626100摘要:如今我国气象观测基本实现了全面自动化,泸定县气象部门不断引入新型观测仪器设备,根据科学的测报方法,极大提升了地面测报工作效率和业务质量。

本文在介绍气象站采集器构成的基础上,就采集器常见的故障,如观测数据异常、死机、数据卸载至计算机异常的问题分析其合理处置方法,以供参考。

引言泸定县位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东南部,地处四川盆地和青藏高原交界处,所以境内受东南季风、西南季风与青藏高原冷空气的共同影响,气候垂直差异明显,从河谷到谷岭气候、植被、土壤等呈明显的垂直递变规律,境内平坝、台地、山谷、高山、平原、冰川等俱全,属典型的立体气候。

海拔1800m以下地区属于亚热带季风气候,是有名的干热河谷地区。

全县年平均气温15.7℃,年平均降水量为678.6mm,年平均蒸发量达1363.3mm,年均日照时数为1291.0h,多样的气候类型和复杂的地理环境导致本县气象观测任务较重。

泸定县自从使用新型自动气象站以来,气象部门对地面常规气象要素的数据收集和处理能力大大增强,实现了实时监控采集,高效传输处理的局面,有利于本县发展高质量测报业务。

但因为新型自动气象站为24h不间断运行,所以极易出现故障,而且采集器属于自动气象站的关键构成设备,一旦出现故障势必会影响整个气象数据收集处理过程。

基于此,本文重点对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常见故障进行判断分析,为整个测报业务顺利展开提供有益经验。

1 新型自动气象站采集器部分概述新型自动站采集器通常由两个部分组成即主采集器和分采集器。

主采集器是在多任务操作系统的支持下运作的,主要有硬件和嵌入式软件两个部分,硬件包括传感器接口、CAN总线接口、指示灯和通讯接口等。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标准

新版地面气象观测规范标准

第一编总则第1章地面气象观测组织工作气象观测是气象业务工作的基础。

地面气象观测是气象观测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对地球表面一定范围内的气象状况及其变化过程进行系统地、连续地观察和测定,为天气预报、气象信息、气候分析、科学研究和气象服务提供重要的依据。

地面气象观测是每个气象观测站的基本工作任务之一,必须严肃、认真、负责地做好。

由于近地面层的气象要素存在着空间分布的不均匀性和随时间变化的脉动性,因此地面气象观测记录必须具有代表性、准确性、比较性。

代表性--观测记录不仅要反映测点的气象状况,而且要反映测点周围一定范围内的平均气象状况。

地面气象观测在选择站址和仪器性能,确定仪器安装位置时要充分满足观测记录的代表性要求。

准确性--观测记录要真实地反映实际气象状况。

地面气象观测使用的气象观测仪器性能和制订的观测方法要充分满足本规范规定的准确度要求。

比较性--不同地方的地面气象观测站在同一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或同一个气象观测站在不同时间观测的同一气象要素值能进行比较,从而能分别表示出气象要素的地区分布特征和随时间变化的特点。

地面气象观测在观测时间、观测仪器、观测方法和数据处理等方面要保持高度统一。

本规范是从事地面气象观测工作的业务规则和技术规定,观测工作中必须严格遵守。

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是对本规范的必要补充,编制时必须以本规范为依据,其内容不得与之相违背。

地面气象观测人员在认真贯彻执行本规范的同时,也要熟练掌握地面气象观测仪器和业务软件的技术、操作手册中的有关内容,确保正确顺利地完成地面气象观测任务。

本规范的制定、修改和解释权属国务院气象主管机构。

1.1 观测站的分类以及观测方式和任务1.1.1 观测站分类地面气象观测站按承担的观测业务属性和作用分为国家基准气候站、国家基本气象站、国家一般气象站三类,可根据需要设置无人值守气象站。

承担气象辐射观测任务的站,按观测项目的多少分为一级站、二级站和三级站。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仪器故障及维修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仪器故障及维修维护

新型自动气象站常见仪器故障及维修维护摘要:新型自动气象站能够自动观测和处理气象数据,在满足现代气象发展需要的基础上,对防灾减灾发挥了重要作用。

它具有操作简单、精度高、处理速度快等优点,在天气预报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本文结合DZZ4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实际,阐述了采集器、传感器等常见仪器故障,并提出了新建自动气象站仪器设备的日常维护方法,供相关人员参考。

关键词:新型自动气象站;仪器;故障;日常维护1 新型自动气象站的常见仪器故障1.1 采集器故障主采集器包括“RUN”及“CF”两种状态指示灯,按照从左到右的顺序排列。

前者属于系统运行指示灯,采集系统位于正常运行状态时“RUN”指示灯呈现出秒闪状态;后者是CF卡的状态指示灯,若CF卡读写正常则“CF”位于常亮状态,若“CF”不存在且闲置,则“CF”位于常灭状态。

一旦主采集器无法正常观测气象要素数据则应当检查主采集器的接口与业务计算机之间通信是否正常连接。

1.2 传感器故障1.2.1 温湿度传感器故障在实际的气象观测过程中,若温度观测数据较差,则应当采用硬件测试的方法对传感器进行直接测量,并比对测量电阻值与实际温度,若在正常值以上,则应当对传感器进行更换。

若在观测过程中出现温度观测数据缺测、间断性异常或不稳定等现象,则应当检查接线端子是否出现锈蚀、虚接等现象,电缆线是否出现鼠咬或破损等现象以及屏蔽线接地是否与规范相符等,一旦发现上述现象必须立即对传感器进行更换,要确保各连接线牢固相接。

当湿度观测数据超差或未发生明显变化时,则应当先使用万用表对传感器的供电电压进行检测,判断其是否位于正常范围之内,再与实际湿度相结合,对传感器的输出电压信号进行检查,若电压显示异常则应更换新的传感器。

1.2.2风向风速传感器故障风向风速传感器在持续长时间的运行过程中,受到摩擦作用的影响,轴承极易出现损坏,不仅会增加转动的阻力,还会导致轴承转动不够灵活。

就风向而言,一旦某些风向方位发生异常则极易是风向传感器风向方位不全引起的。

DZZ4 型自动气象站用户手册

DZZ4 型自动气象站用户手册

DZZ4 型自动气象站用户手册江苏省无线电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二○一一年九月目录DZZ4 型自动气象站 (I)第1章产品简介 (1)1.1 系统结构 (1)1.2 传感器 (2)1.2.1 温湿度智能传感器 (3)1.2.2 风向、风速传感器 (4)1.2.3 翻斗式雨量计 (4)1.2.4 气压传感器 (4)1.2.5 地温传感器 (5)1.2.6 蒸发传感器 (5)1.3 采集器 (6)1.3.1 WUSH-BH 主采集器 (6)1.3.2 WUSH-BTH 温湿度分采集器 (9)1.3.3 WUSH-BG地温分采集器 (10)1.4 供电单元 (11)1.5 数据存储 (11)1.5.1 采集器内存 (11)1.5.2 CF卡 (11)1.6 实时时钟 (12)1.7 GPS对时 (12)1.8 网络功能 (12)1.9 通信 (12)1.10 防雷 (13)第2章安装指南 (14)2.1 选址和布局 (14)2.1.1 防雷 (14)2.2 基础施工 (14)2.3 安装准备工作 (14)2.3.1 布线要求 (14)2.3.2 工具准备 (15)2.3.3 设备成套性检查 (15)2.3.4 中心站建设 (15)2.3.5 使用自制风杆或风塔的注意事项 (16)2.3.6 现场调试工具的配备 (16)2.4 现场安装过程 (16)2.4.1 部件安装 (16)2.4.2 现场接线和复查 (29)2.5 中心站计算机安装 (32)第3章操作运行 (33)3.1.1 通信串口设置 (33)3.1.2 台站基本参数设置 (33)3.1.3 运行业务软件 (35)3.1.4 蒸发传感器相关参数设置 (36)3.2 数据质量控制参数 (36)3.3 外部设备、传感器的检查和测试 (37)3.3.1 检查GPS (37)3.3.2 数据采集器自检 (37)3.3.3 翻斗式雨量传感器 (38)3.3.4 蒸发传感器 (38)3.3.5 检查采样值 (38)3.4 串口调试软件使用举例 (38)3.4.1 SSCOM32.exe (38)第4章日常维护 (40)4.1 传感器日常维护 (40)4.1.1 气压传感器 (40)4.1.2 风速风向传感器维护 (40)4.1.3 百叶箱和温湿度传感器维护 (40)4.1.4 翻斗雨量传感器维护 (40)4.1.5 蒸发传感器维护 (41)4.1.6 地表和浅层地温传感器维护 (41)4.1.7 草面温度传感器维护 (42)4.1.8 深层地温传感器维护 (42)4.2 主采集器维护 (42)4.2.1 程序启动 (42)4.2.2 程序关闭 (42)4.2.3 程序升级 (43)4.2.4 telnet 登录 (43)4.2.5 FTP 登录 (43)4.2.6 WEB 访问 (43)4.2.7 CF 卡操作 (43)4.2.8 U盘操作 (45)4.2.9 网络操作 (45)4.3 电源维护 (45)4.4 业务计算机维护 (46)4.4.1 交流电源和UPS维护 (46)4.4.2 电脑维护 (46)4.4.3 业务软件日常维护 (46)4.5 通信检查 (46)第5章故障排除 (47)5.1 采集器故障排除 (47)5.1.1 主采集器的气象要素缺测 (47)5.1.2 分采集器的气象要素缺测 (47)5.2 RUN指示灯不亮 (47)5.3 CANE指示灯闪烁 (47)5.4 温度值或湿度值异常 (47)5.5 其他 (48)5.5.1 CF 上不能存储文件 (48)5.5.2 采集器中存储数据达不到规定的天数 (48)5.5.3 不能访问网络 (49)5.5.4 GPS 对时功能不起作用 (49)5.5.5 采集器软件故障排除 (49)5.6 传感器故障排除 (50)5.6.1 缺测故障 (50)5.6.2 传感器超差故障 (50)5.6.3 目视故障 (50)5.7 电源故障排除 (50)5.8 业务计算机故障排除 (51)5.8.1 通信故障 (51)5.8.2 操作系统故障 (51)5.8.3 业务软件故障 (51)第6章技术指标 (52)6.1 测量性能 (52)6.2 系统时钟准确度 (52)6.3 数据存储量(分钟数据) (53)6.4 通信接口 (53)6.5 电源 (53)6.6 环境适应性 (53)6.7 电磁兼容性 (53)第7章附录基础施工图 (55)附图1 观测场布局示意图 (55)附图2 风杆基座施工图 (56)附图3 风杆拉线基座施工图 (57)附图4 雨量基座施工图 (58)附图5 立柱基座施工图 (59)附图6 百叶箱基础施工图 (60)第1章产品简介DZZ4 型自动气象站吸收了电子信息技术最新发展成果、采用现代总线技术路线和产品、严格按照中国气象局《新型站功能规格书》的要求而研制的新一代自动气象站。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气象观测站仪器简介 2012.031.气压计气压计是自动、连续记录气压变化的仪器。

它由感应部分(金属弹性膜盒组)、传递放大部分(两组杠杆)和自记部分(自记钟、笔、纸)组成(见图7-3)。

由于准确度所限,其记录必须与水银气压表测得的本站气压值比较,进行差值订正,方可使用。

A. 安装气压计应稳固地安放在水银气压表附近的台架上,仪器底座要求水平,距地高度以便于观测为宜。

B. 观测和记录02、08、14、20时四次(一般站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时,在水银气压表观测完后,便读气压计,将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中,并作时间记号。

2.百叶箱百叶箱是安装温、湿度仪器用的防护设备。

它的内外部分应为白色。

百叶箱的作用是防止太阳对仪器的直接辐射和地面对仪器的反射辐射,保护仪器免受强风、雨、雪等的影响,并使仪器感应部分有适当的通风,能真实地感应外界空气温度和湿度的变化。

A.结构百叶箱通常由木质和玻璃钢两种材料制成,箱壁两排叶片与水平面的夹角约为45º,呈“人”字形,箱底为中间一块稍高的三块平板,箱顶为两层平板,上层稍向后倾斜。

木制百叶箱分为大小两种:小百叶箱内部高537mm、宽460mm、深290mm,用于安装干球和湿球、最高、最低温度表、毛发湿度表;大百叶箱内部高612mm、宽460mm、深460mm。

用于安装温度计、湿度计或铂电阻温度传感器和湿敏电容湿度传感器。

玻璃钢百叶箱内部高615mm、宽470mm、深465mm。

用于安装各种温、湿度测量仪器。

3.干湿球温度表干湿球温度表是用于测定空气的温度和湿度的仪器。

它由两支型号完全一样的温度表组成,气温由干球温度表测定,湿度是根据热力学原理由干球温度表与湿球温度表的温度差值计算得出。

温度表(见图8-1)是根据水银(酒精)热胀冷缩的特性制成的,分感应球部、毛细管、刻度磁板、外套管四个部分。

A.安装在小百叶箱的底板中心,安装一个温度表支架,干、湿球温度表垂直悬挂在支架两侧的环内,球部向下,干球在东,湿球在西,球部中心距地面1.5m高。

湿球温度表球部包扎一条纱布,纱布的下部浸到一个带盖的水杯内。

杯口距湿球球部约3cm,杯中盛蒸馏水(只允许用医用蒸馏水),供湿润湿球纱布用。

湿球包扎纱布时,要把湿球温度表从百叶箱内拿出,先把手洗干净,再用清洁的水将温度表的感应部分洗净,然后将长约10cm的新纱布在蒸馏水中浸湿,使上端服贴无绉折地包卷在感应部分上(包卷纱布的重叠部分不要超过球部圆周的1/4);包好后,用纱线把高出感应部分上面的纱布扎紧,再把感应部分下面的纱布紧靠着球部扎好,但不要扎得过紧,并剪掉多余的纱线(见图8-3)。

B.观测和记录⑴ 定时观测程序干球、湿球温度表,最低温度表酒精柱,毛发湿度表,最高温度表,最低温度表游标,调整最高、最低温度表,温度计和湿度计读数并作时间记号。

⑵ 正常观测各种温度表读数要准确到0.1℃。

温度在0℃以下时,应加负号(“-”)。

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内,并按所附检定证进行器差订正。

如示度超过检定证范围,则以该检定证所列的最高(或最低)温度值的订正值进行订正。

温度表读数时应注意:① 观测时必须保持视线和水银柱顶端齐平,以避免视差。

② 读数动作要迅速,力求敏捷,不要对着温度表呼吸,尽量缩短停留时间,并且勿使头、手和灯接近球部,以避免影响温度示度。

③ 注意复读,以避免发生误读或颠倒零上、零下的差错。

⑶ 溶冰观测当湿球纱布冻结后,应及时从室内带一杯蒸馏水对湿球纱布进行溶冰,待纱布变软后,在球下部2-3mm处剪断,然后把湿球温度表下的水杯从百叶箱内取走,以防水杯冻裂。

气温在-10.0℃或以上湿球纱布结冰时,观测前须进行湿球溶冰。

溶冰用的水温不可过高,相当于室内温度,能将湿球冰层溶化即可。

将湿球球部浸入水杯中把纱布充分浸透,使冰层完全溶化。

从湿球温度示值的变化情况可判断冰层是否完全溶化,如果示度很快上升到0℃,稍停一会再向上升,就表示冰已溶化。

然后把水杯移开,用杯沿将聚集在纱布头的水滴除去。

掌握好溶冰时间是很重要的,可参照下述情况灵活掌握:气温在-10.0℃或以上湿球纱布结冰时,观测前须进行湿球溶冰。

溶冰用的水温不可过高,相当于室内温度,能将湿球冰层溶化即可。

将湿球球部浸入水杯中把纱布充分浸透,使冰层完全溶化。

从湿球温度示值的变化情况可判断冰层是否完全溶化,如果示度很快上升到0℃,稍停一会再向上升,就表示冰已溶化。

然后把水杯移开,用杯沿将聚集在纱布头的水滴除去。

掌握好溶冰时间是很重要的,可参照下述情况灵活掌握:当风速、湿度中常时,在观测前30分钟左右进行;湿度很小,风速很大时,在观测前20分钟以内进行;湿度很大,风速很小时,要在观测前50分钟左右进行。

若每小时一次温湿度观测,在冬季里湿度大、风速小的情况下,由于冰面蒸发很小,溶冰一次,可进行几次观测,不必一小时溶冰一次,否则容易造成湿球示值不稳定。

具体可多长时间溶冰一次,由各站根据天气情况具体掌握,但站内应当统一。

读取干湿球温度表的示值时,须先看湿球示度是否稳定,达到稳定不变时才能进行读数和记录。

在记录后,用铅笔侧棱试试纱布软硬,了解湿球纱布是否冻结。

如已冻结,应在湿球读数右上角记录结冰符号“B”;如未冻结则不记。

若湿球示度不稳定,到零度,还是从零度继续下降,说明是溶冰不恰当,湿球不能读数,只记录干球温度。

若在定时观测正点前湿球温度能够稳定,则需补测干湿球温度值,并用此值作为气温和湿度的正式记录;若定时观测正点前湿球温度仍不能稳定,则相对湿度改用毛发湿度表或湿度计测定(需按规定作相应订正),水汽压、露点温度用干球温度和相对湿度计算得到;如无毛发湿度表(计)或按规定冬季不需要编制订正图的气象站,应在正点后补测干、湿球温度,记在观测簿该时栏上面空白处,只作计算湿度用,这次湿球温度不抄入气表(该栏记“—”),而温度的正式记录仍以第一次干球温度为准。

⑷ 低温情况下的观测气温在-10.0℃以下时,停止观测湿球温度,改用毛发湿度表或湿度计测定湿度。

但在冬季偶有几次气温低于-10.0℃的地区,仍可用干、湿球温度表进行观测。

气温在-36.0℃以下,接近水银凝固点(-38.9℃)时,改用酒精温度表观测气温。

酒精温度表应按干球温度表的安装要求事先悬挂在干球温度表旁边。

如果没有备用的酒精温度表,则可用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的示度来测定空气温度。

⑸ 水汽压、相对湿度、露点温度按附录1的公式计算得出,人工查算由《湿度查算表》查得。

在非结冰季节湿度很大或有雾时,湿球温度偶有略高于干球温度的现象(指经仪器差订正后的数值),这时湿球温度应作为与干球温度相同,进行湿度计算。

4.最高温度表最高温度表的构造与一般温度表不同,它的感应部分内有一玻璃针,伸入毛细管,使感应部分和毛细管之间形成一窄道。

当温度升高时,感应部分的水银体积膨胀,挤入毛细管;而温度下降时,毛细管内的水银,由于通道窄不能缩回感应部分,因而能指示出上次调整后这段时间内的最高温度。

A.观测和调整⑴ 观测最高温度表每天20时观测一次,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中,观测后进行调整。

编发天气报告或加密天气报告的气象站,在规定的时次进行补充观测,观测后也必须进行调整。

观测最高温度表时,应注意温度表的水银柱有无上滑脱离窄道的现象。

若有上滑现象,应稍稍抬起温度表的顶端,使水银柱回到正常的位置,然后再读数。

在观测中发现最高温度表断柱时,应稍稍抬起温度表的顶端使其连接在一起。

若不能恢复,则减去断柱的数值作为读数,并及时进行修复或更换。

有关情况要在观测簿的备注栏注明。

全天最高气温在-36.0℃以下时,停止最高温度表的观测,记录从缺,并在观测簿的备注栏注明。

⑵ 调整用手握住表身,感应部分向下,臂向外伸出约30°,用大臂将表前后甩动,甩动方向与刻度磁板面平行,毛细管内水银就可以下落到感应部分,使示度接近于当时的干球温度。

调整时,动作应迅速,尽量避免阳光照射,也不能用手接触感应部分。

不要甩动到使感应部分向上的程度,以免水银柱滑上又甩下,撞坏窄道。

调整后,把表放回到原来的位置上时,先放感应部分,后放表身。

5.最低温度表最低温度表的感应液是酒精,它的毛细管内有一哑铃形游标。

当温度下降时,酒精柱便相应下降,由于酒精柱顶端表面张力作用,带动游标下降;当温度上升时,酒精膨胀,酒精柱经过游标周围慢慢上升,而游标仍停在原来位置上。

因此它能指示上次调整以来这段时间内的最低温度。

A. 安装最低温度表水平地安装在温度表支架下横梁下面一对弧形钩上,感应部分向东,低于最高温度表1cm。

B.观测和调整⑴ 观测每天在20时观测一次,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中,观测后调整温度表。

拍发天气报告或加密天气报告的气象站,按电码规定进行补充观测,观测后也必须进行调整。

观测最低温度示度时,眼睛应平直地对准游标离感应部分的远端位置;观测酒精柱示度时,眼睛应平直地对准酒精顶端凹面中点(即最低点)的位置。

当在观测读数发现最低温度表(包括地面最低温度表)酒精柱中断时,最低温度记录作缺测处理,并在观测簿的备注栏注明;该表须及时修复或更换。

⑵ 调整抬高温度表的感应部分,表身倾斜,使游标回到酒精柱的顶端。

⑶ 读数的补充订正在每月的1—5日20时应读取最低温度表酒精柱的示度与干球温度表的示度,用经器差订正后的干球温度值减去经器差订正后的最低温度表酒精柱值,并计算该5日的平均差值。

如果平均差值≤0.5℃时,该最低温度表可以使用,以后的读数也不进行补充订正;若平均差值>0.5℃,应撤换最低温度表,并将平均差值订正到该5天的逐日最低温度值上。

凡中途换用了最低温度表,在换用后的前5天内,也应参照上述规定进行最低温度表的比较观测。

6. 温度计温度计是自动记录气温连续变化的仪器,它由感应部分(双金属片)、传递放大部分(杠杆)、自记部分(自记钟、纸、笔)。

A. 安装温度计应稳固地安装在大百叶箱中下面架子上,底座保持水平,感应部分中部离地1.5m。

B. 观测和记录02、08、14、20时四次(一般站08、14、20时三次)定时观测时,根据笔尖在自记纸上的位置观测读数,记入观测簿相应栏,并作时间记号。

作时间号和换自记纸的方法同气压计。

7. 毛发湿度表毛发湿度表是根据脱脂人发能随空气湿度大小而改变长度的特性,用人发制成的测定空气相对湿度的仪器。

A.安装凡冬季使用毛发湿度表作正式记录的气象站,应配备两个毛发湿度表,并妥为保管。

在气温降到-10.0℃的多年平均日期以前约一个半月内,用软刷蘸蒸馏水对毛发湿度表的毛发进行预湿,并将两个毛发湿度表都安装好。

一个作为现用表垂直地悬挂在温度表支架的上横梁上,表的上部用螺钉固定;另一个固定在百叶箱南壁上或备份百叶箱内。

若现用毛发湿度表出现故障,可将备份毛发湿度表安装到温度表支架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