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合集下载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课讲义(语句表达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课讲义(语句表达题)

言语理解基础课讲义第四章语句表达第一节:语句选择题提问方式:填入划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解题思路:①审题目,找位置(定位横线位置)②读文段,明话题(遵循话题一致原则)③做讨论,定选项(结合横线位置不同的考察形式,讨论对比选项与文段话题的一致性)两大原则:① 文段话题一致② 感情色彩一致经常被忽视的解题细节:①标点符号(注意“;”和“:”)②关联词语(注意转折)③句式一致三种形式:横线在开头:引出文章中心主旨(主旨概括);启下横线在中间:承上启下;承上;启下横线在结尾:重申(概括总结)文段中心主旨;承上;提出对策;分句并列注:冠检测包括但不限于主题词、关联词、句式一致的代表词。

真题演练:例1:中国的农产品不是没有市场,,引导农民种植适销对路的产品。

比如,有些特色农产品,像东北参、冬虫夏草,在国外卖得都比一座楼房还贵,就是普通的蕨菜、核桃这些农产品,在韩国、日本都是十分抢手的紧缺货。

根据文意,下列哪句话填入画线处最合适( )A.加快农村现代化物流基础设施建设(缺少转折)B.要重视发挥农产品经纪人的积极作用(缺少转折)C.关键是要获得全面而准确的需求信息D.资金匮乏是农村规模难以扩大的“瓶颈”(无中生有)例2:,画家以手中笔墨,抒发胸中逸气,作品倾注着作者的思想和精神。

中国画是通过形象、意象、兴象而达到移情言志的目的。

绝似物象的绘画,绝不似物象的绘画都不是真正的艺术,唯有有感而发的“似与不似之间”的意象,兴象作品才为上乘之作。

如果偏离了以情感为基础的意象、兴象理念的表述,中国画就失去了生命。

中国画需要自我心灵与山水灵性的结合,才能赋予其抒情诗般的意境。

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句是。

A.中国画重视意象B.意向是绘画的生命C.中国画不单纯描写自然D.中国画注重一己情感的表达例3:相关研究表明,:(解释说明)由于气候变暖,中国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1 至2 个纬度;华北地区冬小麦正由冬性向半冬性过渡,东北地区粮食产量显著提高,水稻面积和总产量迅速增加;喜温作物玉米目前已经成为中国第一大作物。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讲义-第一章 中心理解题(1-绪论)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讲义-第一章 中心理解题(1-绪论)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讲义第一章中心理解题第一节绪论【解题顺序】提问—文段—选项【提问方式】这段文字主要/旨在/重在/意在/想要说明(论述、强调)的是……这段文字的主旨/主题/观点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恰当的一项是…………一、关联词套用,重点在哪儿?1.可能多数人都会认为,我们的五官是感知外部世界的窗口,五官感觉非常真实而精确地反映着外部世界的现实。

殊不知(转折),我们信赖有加的感官事实上也会“欺骗”我们,我们所感知的有可能并非真实世界的反映,各种感官知觉,特别是视觉,有时只是大脑的幻觉和虚构。

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罗恩·雷恩辛克指出,“你的体验在很大程度上是大脑活动的产物,大脑通过眼睛来获取视觉信息,但这并不是现实的直接反映。

”这段文字意在:【超市理论】A.介绍加拿大不列颠哥伦比亚大学心理学家的研究成果(例子)B.批驳普遍存在的关于“感知”的错误认识(无中生有)C.揭示我们信赖有加的感官事实上一直在“欺骗”我们(过于绝对)D.说明我们所感知的有可能并非真实的世界本题启示:(1)先看提问:识别考点,确定题型(2)再看文段:谋篇布局,判断重点(3)预设答案:胸有成竹,生成预判(4)对比选项:排除+择优,同意替换,对比择优2.中国传统观念认为,中药就是模糊的概念,药材种植条件不同,质量、药效就存在差异。

但事实上(作者意图),中药的某些参数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以德国产的银杏黄为例,尽管原材料银杏也是从中国各地收取的,原材料本身存在差异,但通过德国的技术萃取之后,产品质量最终是统一的。

这也意味着,后期生产加工工艺对于原材料本身存在的差异具有一定的缓冲作用。

这段文字说明了:A.中药受原材料质量差异的影响在一定程度上可以通过技术控制B.中国中药药材不如国外的质量好C.中药的质量存在很大的差异性D.德国技术萃取之后的药材质量更好本题启示:(1)先看提问:识别考点,确定题型(2)再看文段:谋篇布局,划分层次,判断重点(3)预设答案:胸有成竹,生成预判(4)对比选项:排除+择优,同意替换,对比择优注意:中心理解题不可满目依赖“标志”,行文脉络分层次。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完整版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完整版

知识讲解【辨别标志】 ※逻辑填空(依次)填入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解题原则】◇语境分析的使用价值◇语境分析的操作方法【例题 1】一些附和文理分科的人只一味跟着感觉走,没有经历抽象思维即思想升华第14 课语境分析※语境分析 ◇语境界定B .未置可否C .可以控制D .无法确定秒杀技1:过程,发表的言论和文章只能陷于现象的表层就事论事,_______,也就难以产生正确的论点和论理。

横线上应填入的词,恰当的一项是(A.人云亦云 B.唯唯诺诺)C.浅尝辄止D.亦步亦趋【例题2】根据历史上的真人真事进行文艺创作时,为了使人物表现的更为_______,可以对人物进行符合本身和时代背景的“适当”创作,但是大的历史事实、人物命运、主要矛盾、重要事件都必须符合历史,不能对历史人物的“人生层面”进行_______和歪曲。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完整杜撰C.形象改编B.真实虚构D.丰满臆造【例题3】许多人善意地对某人建言,内容值得一提,但时机不对,反而造成当事人的______与羞愤。

有的人讲话内容_______,时机也对,但对象不够成熟,讲得再多也徒劳无益。

对不同的对象,要能讲出适合他听的话。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尴尬精辟C.误解透彻B.不齿丰富D.苦恼鲜明【例题4】说话不仅是一种生理功能,更是一种能力,会说话的人,纵然滔不绝,听者也不以为苦,纵然,一字千金,也能绕梁三日、成功人士大多是成功的说话者,毫不万张地说,其成功至少有一半是苦舌头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滔的。

)A.能言善辩讷口少言实现C.口若悬河片言只语创造B.绘声绘色不露声色完成D.侃侃而谈缄口不言获取ÿ 秒杀技2:【例题1】我们每一个人生来都是一样_______的,而且在我们的身上还随带着很多不好的东西。

譬如我们每一个人都爱争强斗狠,但是又爱贪懒好闲,这便种下了_______的种子。

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善良愚昧 C.聪明狡猾B.天真好胜 D.平凡堕落【例题 2】我们中华民族有悠久的历史和优秀的文化传统,有丰富的文化遗产,中国文 化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化之一,_______,我们的文化不同于其他古代文化的一个特点是, 几千年来它一直没有中断,我们丰硕的文化遗产_______可以丰富我国人民_______可以丰富 世界人民的精神文明的宝库。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真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真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真题讲义专项训练卷(一)时间要求:35-40分钟,40道题目,准确率75%-80%实际情况:分钟,40道题目,准确率1.收入分配是一系列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的结果,因此,改革收入分配,其实质就是改革造成收入分配不公平的社会政治经济政策及其相关制度。

收入分配改革,从严格意义而言,并非是“均贫富”的改革,而是使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更加靠近公平、公正和正义的改革,是为全体社会成员提供平等发展机会的政治经济制度,才有可能形成一个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收入分配改革的实质B.收入分配改革的背景C.什么是真正的社会正D.什么是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答案】A2.一项好的制度执行不力形同虚设。

执行之所以不力,主要是由于缺乏责任追究手段和公开监督力度。

制度执行有力的典范则是此番党中央的八项规定,对中国式浪费真正起到了遏制作用。

严格执行八项规定,不仅提振了党风和社会风气,客观上也在节约资源、遏制浪费方面发挥了正能量的作用。

如果生态文明领域的制度执行也像八项规定那样严格,“美丽中国”的建设一定会取得更明显的效果。

这段文字的主旨是()A.分析制度执行不力的原因B.强调执行制度要严格有力C.宣传适度执行有力的典范D.强调建设“美丽中国”的关键是要有好的制度【答案】B3.快乐不应该是单一的、短暂的、完全依赖外部条件的,而应该是丰富的、持久的、能够靠自己创造的,否则结果仍是不快乐。

“可持续的发展”用在这里正合适。

青春终究会消逝,如果只是及时行乐,毫不为今后考虑,倒真会“老大徒伤悲”了。

对上述观点概括比较准确的一项是()A.应该创造丰富持久的快乐B.自己创造的快乐是可持续的C.快乐应该是及时行乐D.青春会消逝,快乐恒久远【答案】A4.现代农业的发展不能脱离生态安全和产品安全两个基本要求,因此,农业污染防治应作为现代农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

不同于工业污染和城市污染,农业污染涉及面广而隐蔽性强,评估难度大,不适合建立惩罚型机制。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测试辅导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测试辅导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测试辅导讲义一、测试内容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国家大纲) 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的能力、准确迅速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理解和使用词语的能力,理解把握语句的语用、语气、语序、语法、成分、结构和表达方式的能力,以及阅读分析文字材料的能力。

(上海大纲)概括起来,言语理解与表达这部分主要考察应试者作为国家公务员所必须具备的语言文字层面的基础知识和应用能力。

具体包括以下两大层面:一是对应试者关于语言文字基础知识的考察。

二是对应试者关于语言文字具体应用能力的考察。

二、命题类型及能力要素、应试技巧(一)选词填空要求从所给的4个选项中选出其中之一填入空格中,从而使句子的意思表达得最准确。

考查应试者准确理解和正确使用词语的能力。

应试者应当在平日的学习中不断积累,掌握大量的词汇,并且应对常用词的意义、用法、词的搭配关系、词的结构等了如指掌。

考试时首先要准确理解整个句子的意义,然后把选项中的词代入到句中,通过默念找语感。

(二)语句表达要求从所给的4句话中选出没有语病的一句。

考查应试者对于语用、语气、语序、语法、成分、结构、表达方式等语句表达与理解方面的能力。

应试者要熟悉基本的语法知识,依靠语法知识对句子进行分析,重点检查句子成分是否残缺、搭配是否恰当、次序是否合理、定语修饰的主体是否明确等等。

通过默念找语感。

(三)阅读理解1.片断阅读:即给出一个50-200字的段落要求应试者阅读,根据该段落回答一个问题。

一般是从题后4个选项中选出与所给材料内容最相符合的选项。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讲义-第一章 中心理解题(3-提出对策类)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讲义-第一章 中心理解题(3-提出对策类)

言语理解与表达系统课讲义第一章中心理解题第三节提出对策类【知识链接】对策:为了解决问题或实现目的而采取的处理办法新式:(1)文段直接给出对策(2)文段通过反面论证给出对策(3)文段提出问题(分析问题),未提出对策一、文段直接给出对策典型标志词:应该、应当、必须、需要、亟待、亟需做题要点:1.对策是重点,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原因、影响)非重点2.选择与文段相符的对策例1:作为社会的中坚力量,高收入者往往创富能力强,生活受资金的制约很小,理应为社会承担更多的社会责任。

以税收来调节过高收入,是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客观需要。

因此(对策),完善个税制度,首先必须“盯紧”高收入者。

既需要警惕一部分人妄言“税负太重”为高收入者避税开脱,又必须加强税收征缴监管手段,建立起完善透明的个人财产登记,收入申报及交叉稽核制度,堵住高收入者避税的渠道。

同时,还必须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惩处,让高收入者不敢心生邪念。

这段文字主要支持的一个观点是:A.高收入者是社会的中坚力量B.高收入者生活受资金制约影响小C.完善个税制度,调节过高收入D.加大对偷税漏税行为的惩处(片面)例2:国家实施“农村义务教育学生营养改善计划”的目标,能够有效改善农村少儿的营养状况和健康素质(客观描述)。

由于各地的地理环境、食物资源、饮食习惯、传统民俗不同,要实现这一目标,就需要在对各地农村少儿健康和营养状况的实证研究基础上,因地制宜地提出合理的食物结构和改善计划(对策)。

这段文字主要说明了:A.农村少儿的营养需科学改善B.各地的营养改善方式存在差异C.营养改善目标是通过研究来确定的D.地域不同,营养改善的目标就不同(目标已定)例3:文化始终处于动态的演进过程中,抱残守缺只会让文化隔绝于世。

抢救式、标本式的保护当然在特殊情况下必要,但是也可能吃力不讨好,至少无法实现传播的初衷(问题)。

戏曲文化要重新在民间流行起来,一方面要放下架子,不计较阳春白雪还是下里巴人,以观众喜爱为艺术创作的追求;另一方面要谋求艺术形式的融合与创新(对策)。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课讲义(细节理解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课讲义(细节理解题)

言语理解基础课讲义第三章细节理解题什么是细节理解【大纲研读】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常见提问方式1.文段没有涉及的是/文段有所涉及的是2.以下说法与原文相符的是/以下说法与原文不符的是......3.对这段文字理解正确的是/对这段文字理解有误的是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注意选非题!)细节理解题解题思路(对且稳不是问题,快狠准才是关键)材料长速看提问判题型:看提问方式,确定是细节理解选项入手找关键:从选项入手,快速阅读选项,找关键词(主语宾语、因果关系、绝对表述、时间先后等常设陷阱)→通过找关键词进行合理预判例如:A、半潜船仅能采用沉浮方式装载货物(绝对表述)B、半潜船的主要不足是速度相对缓慢(主要)C、在超大型货物出现后半潜船才出现(时间先后)D、半潜船较稳是由于航行时吃水较深(因果关系)定位材料做排除:以刚才选项中所找的关键词为“圆心”,以选项内容为“半径”,通读文段,从易到难依次进行定位排除,由于有些题目可能会涉及对于材料主旨的概括,往往还需要注意理解文意。

细节理解题常设陷阱一、偷换要素偷换时态、偷换数量、偷换范围、偷换关系(条件关系、因果关系、并列关系常考)偷换语气、偷换概念(对象)(注意充分条件和必要条件的混用,以及因果倒置)二、无中生有包括强加因果、强加比较、语气绝对、强加程度、完全未提三、不合常理、不符合主流价值观等凑数选项【偷换语气】和【语气绝对】是一个问题的两个维度一个问题:语气问题两个维度:偷换要素之偷换语气——有材料为依据(过度推断)无中生有之语气绝对——无材料依据历年真题:(先看要求和选项)例1:人之所以能看到物体,是因为物体阻挡了光波的通过。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行测: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应试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思考、迅速而又准确地理解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

它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准确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一般包含一段话或一个句子,要求应试者选出与所提要求最相符合的一项。

从考查内容上看,言语理解与表达有三个特点:一是考查考生对现代汉语的理解能力,不考古汉语;二是考查考生对词语、片断、文章等书面语言的阅读、应用能力,不考听力;三是考查考生对书面语言理解的正确性以及表达的规范性。

总结历年江苏省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的真题,其具体题型主要有片段阅读、篇章阅读、选词填空、语句表达等。

近年来,主要集中在片段阅读与篇章填空两大类型上,需要提醒考生注意的是,在2011年省考中出现了久违的“选词填空”题。

一、片段阅读这种题型在公务员考试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占有重要的比例,对于考生来说,要想在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取得较好的成绩,就一定要牢牢把握住片段阅读这种题型,进行有效的针对性复习。

从2011年考试真题来看,片段阅读题型没有太多的变化,考查题型仍然集中在主旨概括题、意图推断题、细节判断题、态度观点题中。

主旨概括题,即要求考生通过阅读一段文字进行概括归纳或者把握中心主旨。

主旨概括题的提问方式通常带有“主旨”、“主要”、“核心”、“主题”、“中心”、“概括”等提法。

常见的提问方式有以下几种:“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的是”、“这段话主要谈的是”、“这段话的意思是在强调”、“这段文字主要介绍的是”、“对这段文字概括最准确的是”、“对这段文字复述最准确1、利用关联词语、引导词分析句群之间的关系,找出主题句。

关联词语是句与句之间关系承接的载体,同时也是文段主题句的标志所在。

言语理解与表达方法精讲-言语2 (全部讲义+本节课笔记)

言语理解与表达方法精讲-言语2  (全部讲义+本节课笔记)

方法精讲-言语 3(笔记)【说在课前】本节课学习言语理解与表达方法精讲的第三节课,之前已经讲了两节方法精讲言语课,大家要做好复习工作,保证学习的连贯性。

学习任务:1.课程内容:中心理解题(行文脉络)、细节判断题2.授课时长:2.5 小时3.对应讲义:26 页~36 页4.重点内容:(1)中心理解题的中心句及分述句的特征(2)细节判断题的解题思维及错误选项类型【注意】本节课的重点内容:1.中心理解题的中心句及分述句(解释说明的句子)的特征,在考场上如何分别解释说明的内容、例子、中心句。

2.细节判断题(第一章第二小节)的解题思维及错误选项特征。

3.本节课还是很难的,大家要跟上思路、跟上节奏。

二、行文脉络1、总-分2、分-总3、总-分-总4、分-总-分5、分-分【注意】1.前两节课讲解了中心理解题,要找文段的中心、核心话题,做题时要两手抓,即抓重点词和行文脉络。

重点词包括关联词、主题词、程度词。

(1)关联词是比较重要的一类,也是考查较多的一类,包括四类:②因果关系:结论词之后是重点。

③必要条件关系:对策(“只有”之后“才”之前)是重点。

④并列关系:要概括全面、完整。

(2)主题词:是文段谈论的核心话题。

如果在例子中高频出现某个词,需注意这不是文段的核心话题。

高频词不直接等于主题词。

(3)程度词:起到语气加强的作用,如“更”“最根本”“最突出”等词语,程度词所在的句子是文段重点。

2.做题时不能只看重点词,要结合行文脉络一起分析。

行文脉络没有那么直接、明显,包括以下五种:(1)总-分,最基础,强调总句(中心句)在文段靠前的部分。

(2)分-总,非常基础的一种结构,强调中心句在文段尾句的部分。

(3)总-分-总,是由“总-分”结构变来的,在“总-分”的基础上对观点再次进行强调。

(4)分-总-分,是由“分-总”结构变来的,在“分-总”的基础上再次进行分述句的解释说明。

(5)分-分,即并列结构,文段是一系列案例,做题时要高度概括,并概括全面。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1、曾任全国政协委员的百岁老人袁晓园说:长寿其实没有任何秘诀,想吃就吃,想睡就睡,顺其自然到百年,这就是我的养生之道。

英国哲学家罗素活了98岁,从来也不认为长寿有什么秘诀,主张该干什么就干什么,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一切顺其自然。

人体的差异性很大,健康虽有一定之规,但没有什么一成不变的养生之道和长寿秘诀。

对画横线的文字理解准确的是()。

A.作者完全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B.作者有保留地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C.作者不同意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D.作者批评了袁晓园和罗素的主张2、人,就是想探寻宇宙奥秘,觅其所未见,因之为探天险而丧生者已为数众多。

人类必须征服自然,金沙江之类的天堑改变成通途,事关国计民生,造福古今后世。

不意缆车之发明却大大发展了旅游事业,大量赚钱,满足了弱者也能登临天险的好奇心,后果却摧毁了人间天险。

对这段文字的主旨最准确的概括是()。

A.缆车的发明可以使自然界的天险变成通途B.缆车既使旅游业赚钱,也满足了游客探险的愿望C.缆车可以让弱者登临天险而不必担心有生命危险D.缆车满足了人的好奇心,也限制了人对自然的探寻3、改革开放以来,确实出现了富豪阶层。

然而,这个阶层与广大的人民群众相比,毕竟是凤毛麟角。

中国的奢侈品消费增长点主要还在“中产阶级”身上,是他们的超前消费,支撑了奢侈品市场。

而中国目前的“中产阶级”,无论从收入水平、消费能力还是消费结构上看,都远不能与发达国家的中产阶级相比。

这段话表达主要观点是()。

A.富豪不是我国消费者的主体B.我国的“中产阶级”引导着消费潮流C.我国的“中产阶级”不同于发达国家D.我国的“奢侈品时代”还远没有到来4、数字图书馆是计算机技术、多媒体技术、网络技术和其他相关技术发展的产物,有着传统图书馆无法比拟的优势和特征,其服务的范围大大超出图书馆的围墙。

凡网络所联之地,均可使用,可实现全天候、全自动、智能化的服务。

近年来,数字图书馆的建设和研究在国内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包括公共图书馆、高校图书馆以及各类情报机构等,相继开展了各类不同规模的数字图书馆建设,提供形式多样的服务。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2、言语模块总分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1、考查能力:2、考查题型及题量:3、时间管理:4、题型综述:片段阅读语句表达1、主旨概括题2、意图判断题3、标题填入题4、细节理解题5、态度观点题6、词语理解题7、代词指代题1、语句排序题2、语句衔接题3、结语推断题逻辑填空1、实词辨析题2、成语辨析题5、考试学相关得命题原理:(1)题干得来源与选择(2)提问方式得设置(3)正确答案与干扰选项得设置6、做题顺序(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得标志)(2)正确答案得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原文 1】与谐得一个条件就是对于多样性得认同【选项 1】差异就是与谐得必要条件【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得负面影响就是主要得【选项 2】气候变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3)干扰选项得设置① 无中生有② 概念混搭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一)逻辑填空——实词辨析题秒杀技巧1:提炼有效语境+限定性选项拓展训练秒杀技巧2:逐一排除选项+锁定一一对应1.排除选项2、一一对应(1 )感情色彩(2)语义轻重(3 )表达风格(4 )搭配范围(二)逻辑填空——成语辨析题秒杀技巧1:单一成语辨析——关注近义成语秒杀技巧2:多组成语辨析——侧重语境及限定性选项【成语释义】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课讲义( 逻辑填空题)

言语理解与表达基础课讲义( 逻辑填空题)

言语理解基础课讲义第一章逻辑填空什么是逻辑填空【大纲研读】言语理解与表达主要测查报考者运用语言文字进行思考和交流、迅速准确地理解和把握文字材料内涵的能力,包括根据材料查找主要信息及重要细节;正确理解阅读材料中指定词语、语句的含义;概括归纳阅读材料的中心、主旨;判断新组成的语句与阅读材料原意是否一致;根据上下文内容合理推断阅读材料中的隐含信息;判断作者的态度、意图、倾向、目的;准确、得体地遣词用字等。

常见问题①仅依靠语感,不分析逻辑②快速排除两选项,最终选择错选项③词汇储备不够,意思或长相相近的词,容易混淆或难以进行准确区分,最终只能靠猜选或者在综合分析后仍然选错。

④知道词语意思,但仍然做不对如何做好逻辑填空(分析为主、积累为辅、语感为补)①从逻辑出发,充分利用题干信息②积跬步而至千里(阅读、积累)③掌握方法,分析考题,揣摩出题人意图,摸清“坑”一般在哪逻辑填空常见考点词语辨析语素差异遏制(控制)和遏止(阻止)鉴别(区分好坏)和鉴赏(区分好坏和分析)语义轻重程度轻:希望、批评程度重:渴望、批判感情色彩积极、消极、褒义、贬义主动被动投入(主动)和卷入(被动)攻击和反击固定搭配(词性、积累)历年真题:例1:一系列网络热点事件网络管理应进一步,加大财力和人才的投入,加快完善立法。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表明规范B、证明规划C、说明规范D、显示规划例2:黄河三角洲是中国大河三角洲中海陆变迁最的地区,特别是黄河口地区造陆速率之快、尾闾迁徙之频繁,更为世界罕见。

黄河三角洲的受黄河水沙条件和海洋动力作用的制约,黄河来沙使海岸堆积向海洋推进,海洋动力作用又使海岸侵蚀向陆地推进。

依次填入画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壮观形成B、复杂形态C、剧烈演化D、活跃演变例3:未来将会怎样,不可准确预知,但格局和总有踪迹可寻。

在信息技术、互联网发展所的巨大变革面前,时代和社会呼唤产生一批真正的未来学家,能够站在历史和现实的关口,对信息社会的未来有所把握,为未来人们的生产和生活、选择和行为提供一些理论上的。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第一章导学第一节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作用所谓言语理解与表达,指作为公务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许多种途径,其中言语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

言语活动是人类运用语言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是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符号系统,必须具备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要素。

言语的理解实质上也就是在言语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建立语义的过程。

言语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

词是言语材料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是借助于词来表达的。

言语的理解必须以正确理解词的意义为基础。

因此,对单词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

若不理解就谈不上言语的理解。

但是,对各个单词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就能理解由个别单词所构成的短语和句子。

短语或句子不是个别单词的简单堆砌,它在言语交际中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而被使用着。

句子的情况更为复杂。

它不仅有一定的语法关系,语法关系不同,语义也不同;而且,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较高水平。

言语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对一段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目的或意图的理解。

与前两级水平相比,听出言外之意,难度要大得多。

绝大多数时候,这种理解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言语能力,还反映了他的思维水平、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甚至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言语的表达是由思想到说话或写作的过程。

不论是口头言语的表达,还是书面文字的组织,都反映了一个人运用某种语言形式来达到其预定的目的和意图的过程。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针对应试者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能力,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在言语理解的正确性、言语表达的规范性、言语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应试者一定要提高自己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片段阅读知识点:主旨概括题知识点讲解【辨别标志】1.这段话的主旨是、这段话主要讲述(谈论、强调、说明、阐明、阐述、分析、介绍等)的是?2.对这段文字概括(复述、归纳、总结)最准确的是?【做题原则】1.找重点,及文段主题句。

2.对比选项进行转换(同义替换、精简压缩)。

3.忠于原文,无需引申。

4.通常为对策或核心观点。

【解题技巧】宏观(行文脉络)+微观(关联词语)文章结构逻辑标志知识点:递进复句强调后面的是主要内容知识点讲解:【典型格式】不但……,而且……。

如:大别山区不但矿产很丰富,而且自然景色很美。

【关联词语】不但=不仅=不单=不独=不只=不光而且=并=并且=也=还甚至=更=特别=尤其=重要的是=关键的是=核心的是【多重递进】不但……,而且……,甚至……(二级递进是重点)【典型例句】1)黄金不只是一种名贵的金属,也是一种不需要翻译的万能语言。

2)寿昌不仅学习戏里的唱腔身段,还从母亲那里弄些碎布学剪戏中的人物。

3)犯罪官员们所面对的不单是牢狱之灾,他们似锦的前程也毁了。

4)来这家大型食品超市购物的不仅有当地的家庭主妇,而且有附近街区的居民,甚至京津地区也有驱车前来采购的。

【总结】1. 重点在递进之后。

2. 二级递进是重点。

例:某公司的经验充分显示出,成功的行销运作除了有赖专门的行销部门外,还需要有优异的产品,精密的市场调研,更少不了专业的业务部门、公关部门、擅长分析的财务部门以及物流后勤等部门的(大的定于的修饰)全力配合与支持。

如果行销部门独强而其他部门弱,或是行销部门与其他部门不合,或是公司各部门无法有效地整合,都会让行销运作无法顺利有效地进行,难以发挥应有的强大威力。

先看这段文字主要强调的是:()A. 该公司各个部门的有效整合是其成功的关键B. 注重团队合作是该公司取得成功的宝贵经验C. 成功的行销运作可以给企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D. 行销部门只有与其他部门紧密配合才能更好地发挥作用(知道哪些可以读,可以不读,这道题就可以免读“如果”后面的内容先不读——反面论证)反面论证法反面论证的作用是为了加强之前正面的观点,本身不重点阅读,可以省略标志词:否则、不然、如果、如果没有等。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_整理版

言语模块概述1.各类考试中言语所占比重2.言语模块总分3.言语模块作答要求言语理解与表达模块1. 考查能力:2. 考查题型及题量:3. 时间管理:4. 题型综述:片段阅读语句表达1.主旨概括题2.意图判断题3.标题填入题4.细节理解题5.态度观点题6.词语理解题7.代词指代题1.语句排序题2.语句衔接题3.结语推断题逻辑填空1.实词辨析题2.成语辨析题5. 考试学相关的命题原理:(1)题干的来源和选择(2)提问方式的设置(3)正确答案和干扰选项的设置6. 做题顺序(1)审设问——读题干——选答案(明确题型分类)(寻找正确答案的标志)(2)正确答案的标志——精简压缩/同义替换【原文 1】和谐的一个条件是对于多样性的认同【选项 1】差异是和谐的必要条件【原文 2】气候变暖对世界经济的负面影响是主要的【选项 2】气候变暖将给世界经济带来消极影响(3)干扰选项的设置① 无中生有② 概念混搭③ 曲解文意(各种偷换,如概念、主体、时态等等)言语秒杀十五大技法言语技法 TOP1:主体排除法言语技法 TOP2:成分分析法言语技法 TOP3:指代引导法言语技法 TOP4:表达倾向法言语技法 TOP5:标点符号法言语技法 TOP6:分步解题法言语技法 TOP7:替换压缩法言语技法 TOP8:背景铺垫法言语技法 TOP9:援引观点法言语技法 TOP10:举例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1:反面论证法言语技法 TOP12:原因推断法言语技法 TOP13:选项差异法言语技法 TOP14:排同求异法言语技法 TOP15:相对绝对法一、逻辑填空(一)逻辑填空——实词辨析题秒杀技巧1:提炼有效语境+限定性选项拓展训练秒杀技巧2:逐一排除选项+锁定一一对应1.排除选项2. 一一对应(1)感情色彩(2)语义轻重(3)表达风格(4)搭配范围(二)逻辑填空——成语辨析题秒杀技巧1:单一成语辨析——关注近义成语秒杀技巧2:多组成语辨析——侧重语境及限定性选项【成语释义】知难而上:指明知道困难重重却便要向前走,敢于迎难而上。

言语理解讲义

言语理解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在国家公务员考试中,言语理解与表达部分的基本题型为片段阅读和选词填空。

本章就这两种题型着重讲解了它们各自的题型特点及解题突破口,并在此基础上总结出了一些高分突破技巧,从而达到规范考生思路和提高考生作答速度的目的。

第一节片段阅读在片段阅读部分,阅读题干是前提、基础,考生只有在读懂题干之后,才能准确作答。

因此,我们从结构、要素等方面对其题干作深入分析,帮助考生熟练认识该部分题干的特点,从而为提高考生的解题水平打下坚实的基础。

一、片段的结构任何一个片段都是由中心意思、材料、结构三个要素所组成的。

其中,中心意思是“灵魂”,它要求明确无误,材料是“血肉”,它要求能集中地反映中心,结构则是“骨架”。

在这三个要素之中,只有先弄清楚片段的结构,才能进一步明确该片段是运用哪些材料来反映什么中心意思,因此,考生应对片段的结构要有一个详细的了解。

只有这样,才能准确把握住片段阅读的题干内容。

一般来说,常见的片段结构有以下四种:1.并列式。

它是指片段各部分的内容没有主次或轻重之分。

例如2005年中央、国家机关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一类)第9题的题干:去工作而不要以挣钱为目的;去跳舞而不管是否有他人关注;去唱歌而不要想着有人在听;去爱而忘记所有别人对你的不是;去生活就像这世界是天堂。

2.总分式。

它是指先总述,再分说。

这种结构还可以演变为“分一总”(先分说,再总述)或“总一分一总”(先总述,再分说,最后再总述)的结构。

例如中央机关及其直属机构2007年公务员录用考试行政职业能力测验第11题的题干:为什么有些领导者不愿意承担管理过程中的“教练”角色?为什么很多领导者不愿意花时间去教别人?一方面是因为辅导员工要花去大量的时间,而领导者的时间本来就是最宝贵的资源,另一个原因则在于对下属的辅导是否能够收到预期的效果,是一件很难说清的事情。

因为有很多知识和方法是“只可意会,不可言传”的,而从更深层次来说,“教练”角色要求领导者兼具心理学家和教育学家的素质,这也是一般人难以具备的。

言语理解及表达讲义

言语理解及表达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专题讲座中公教育第一部分、知己知彼:考情分析、考点特征(一)考情分析表2:近七年国考题具体题型、题量统计(二)考点特征(1)文字量大,题量大,答题时间紧迫。

(2)逻辑填空中,实词题量相对稳定,成语数量增加,考点范围增大,难度增强。

阅读理解中,题型题量范围分布更加广泛。

语句表达题题量量增加。

(3)考点杂糅呈现上升趋势。

(4)错误选项的干扰性强。

(5)思维方式难以把握,技巧性强但不流于表面,语感选择容易出错。

第二部分、克敌制胜:例题展示【例1】《汉魏两晋南北朝佛教史》于1938年问世,至今已超过半个世纪,此书规模之______,结构之谨严,材料之丰富,考证之_____,问题提出之深刻,剖析解释之_____,实在可为中外学者们的楷模。

依次填入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A. 宏大精准周全B. 恢宏精确周密C. 庞大精到周详D. 宏伟精妙周严【例2】中国学术历来轻“术”。

经济学、金融学都是太低级的“术”,所以,它们往往被忽略。

遗憾的是,时下的儒家研究学者还是不能走出用文化来谈文化的圈圈,特别是以儒家文化来评价儒家文化,其结论当然不会是别的,用“四书五经”来看“四书五经”,只能是越看越美。

如果脱离传统儒家社会的实践现实,不去研究特定文化背后的成因(特别是经济成因),那么得出“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这样的认识就不奇怪了。

这段文字意在说明:A. 中国文化研究缺少经济成因分析B. 传统中国学术历来看轻经济学科的价值C. “以中华文明整合世界”的想法轻率荒谬D. 当代儒家研究学者依然没有走出轻“术”的窠臼【例3】如果我们必须用一句话给免疫系统下个定义,答案一定是“识别非我的机制”。

这是免疫系统最核心的部分,其余的东西,比如抗体的形成或者吞噬细胞消灭敌人的能力,都必须建立在这个机制之上。

换句话说,只要生命体能够将敌人辨认出来,剩下的事情就好办了。

目前医学界遇到的最难对付的几种疾病,比如艾滋病和自免疫疾病,____________________。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言语理解与表达讲义

1.中国当下文艺界,文艺争鸣很难开展,文艺批评家的个性也很难健康发展。

一些拥有话语权的批评家在一种类型的文艺批评时甚至打压其他类型的文艺批评,是原因之一。

文艺批评没有差异、讨论甚至对立,必然无益于文艺生产。

依次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推广排挤B 推崇排斥C 推重禁止D 推行排除2.最近一档电视节目《爸爸去哪儿》收视率,这档节目将习以为常的社会现象,一下子推向了公众的聚焦点,由演艺时尚界人士和孩子来担纲这档节目,不但有明星效应,也颇典型地诠释了平时经常“缺席”的爸爸们,在孩子面前的。

依次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飙升无所适从B 飙升不知所措C 突升不知所措D 攀升无所适从3.一位外国管理学者在其近著中说,在中国旅行时发现,城市遍街都是消费娱乐场所,而书店却,中国人均阅读量少得可怜。

或许他的判断未免失之武断,但他观察到的现象、所思考的问题却令我们。

依次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鲜为人知警醒B 寥寥无几警醒C 廖若星辰警示D 屈指可数警惕4.儿童是纯真的,不为功利所累,一片草地就足以吸引他停下脚步,听听小草长大的声音,然而长大的我们能否从自然美中感受到快乐?在物质的下,其实很多人对自然美早已,当然也听不到“小草长大的声音”。

依次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诱惑浑然不觉B 引诱置若罔闻C 引诱浑然不知D 诱惑置若罔闻5.可以说,赋予工作以灵性、以生命,还是仅仅把工作当成一个谋生的饭碗、赚钱的工具,是两种的价值取向,这直接决定了我们通过劳动所创造的一切,是带给他人和社会有品质的、美的生活,还是相反。

依次填入划线处最恰当的一项是()。

A 截然不同B 南辕北辙C 天差地别D 分道而驰6.依次填入下面句子中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1)强权者的贪欲是没有_____的,你这次满足了他,他下次还会继续。

(2)在一些没有护堤常识的人看来,那细小的裂缝是_____的,报上去未免太大惊小怪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导学第一节言语理解与表达概述一、言语理解与表达的作用所谓言语理解与表达,指作为公务员运用语言文字进行交流和沟通的能力。

人与人之间的交流与沟通有许多种途径,其中言语活动是非常重要的交际手段。

言语活动是人类运用语言的过程。

语言是人类社会中人们传递信息、进行交流的必不可少的重要工具,是这个社会的每一个成员都必须具备的最基本的能力。

语言作为一种独特的社会现象和符号系统,必须具备语音、词汇和语法等基本要素。

言语的理解实质上也就是在言语感知的基础上在头脑中建立语义的过程。

言语的理解有不同的水平。

词是言语材料中最小的意义单位,各种复杂的语义都是借助于词来表达的。

言语的理解必须以正确理解词的意义为基础。

因此,对单词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初级水平。

若不理解就谈不上言语的理解。

但是,对各个单词的理解并不意味着就能理解由个别单词所构成的短语和句子。

短语或句子不是个别单词的简单堆砌,它在言语交际中是作为一个整体的意义而被使用着。

句子的情况更为复杂。

它不仅有一定的语法关系,语法关系不同,语义也不同;而且,同样一句话,在不同的语境中有不同的意义。

因此,对短语和句子的理解是言语理解的较高水平。

言语理解的第三级水平是对一段语言文字所要表达的目的或意图的理解。

与前两级水平相比,听出言外之意,难度要大得多。

绝大多数时候,这种理解不仅反映了一个人的言语能力,还反映了他的思维水平、文化修养、道德修养和审美修养,甚至反映出他作为一个现代人的气质、性格和精神面貌。

言语的表达是由思想到说话或写作的过程。

不论是口头言语的表达,还是书面文字的组织,都反映了一个人运用某种语言形式来达到其预定的目的和意图的过程。

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主要测试应试者对现代汉语的理解与表达能力,这种能力主要是针对应试者的书面理解和表达能力,侧重于考查应试者在言语理解的正确性、言语表达的规范性、言语表达的准确性与完整性等方面的能力。

因此,应试者一定要提高自己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以适应现代社会和公务员素质的要求。

二、言语理解与表达题型分析言语理解与表达能力,是一项综合性的实践能力,它要求应试者正确理解字词、语句、段落、全文的含义,并准确地表达出来,所以应试者必须有较强的言语综合能力,才能在测验中立于不败之地。

通过对近年来测验试题的分析,可以看到,在言语理解与表达测验中,共有四种题型,分别是:词语替换、选词填空、语句表达、阅读理解。

应试者应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地进行训练,以提高自己的应试水平。

第二节理解和掌握言语理解与表达的技巧核心知识言语理解与表达有特定考查意图和命题规律,也有着相应的解答技巧。

怎么掌握技巧,掌握什么样的技巧才最有效,是困扰无数考生的问题。

考生只有突破这些难题,才能真正取得高分。

要想突破,考生应该先从意识上树立正确的“技巧观”,从以下几个角度来透析技巧:第一,技巧是在忠实文本基础上正确且快速选出最佳答案的思维实践。

即技巧的载体是包括阅读材料、提问方式、选项设置在内的试题构成,它不是主观臆断,任意捏造而来的;技巧是解题思路的运作过程;技巧的效果体现为“做对”且“做快”,“做快”是对解答速度的要求,“做对”是对最佳答案辨析能力的要求,近些年,很多试题选项设置似是而非,快速辨析最佳答案对考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第二,技巧是变通、灵活的方法,它是方法的优化。

技巧不是万能的、不是越多越好、不是单一对应的、不是孤立的,不是为了记忆的、外在的具象化的东西,而是一种抽象的思维,是便捷解题的路径。

第三,技巧是可以培养。

考生可以把富有价值的题目(易错题、模糊题、拓展题、趋势题等)作为标本,参透考点,掌握此类型题的出题套路和解答思路;既要提炼归纳,也要铺陈演绎,做到触类旁通,以点带面,形成相对普适的解题思路、解答技巧。

经典例析【例1】(北京06上-90)爱情像一只表,不上发条就会停摆;婚姻像一只钟,除了必须上发条,还得忍受每隔一小时就“当当”作响的钟声。

这段文字强调的是()A.婚姻和爱情是有着天壤之别的B.婚姻和爱情没有什么不同C.婚姻比爱情更需要用心呵护D.婚姻比爱情更难维持和继续解析:正确答案选D。

据提问知是表面主旨题,需要考生忠实材料,理解表面意思。

根据递进关系词“除了……,还得……”可知,答案在递进词后,即说婚姻更难维持继续,故选D;A项虽然谈到爱情有所区别,但是“天壤”的程度没有依据,且没点透区别所在,不选;B项与材料意思相反,不选;C 项干扰极强,其是隐含主旨而非表面主旨,故不选。

名师点评:此题“简约而不简单”,命题意在辨析表面主旨和隐含主旨。

考生需注意二点:一是看清提问,不要主观臆断选C;二是理解“和谐项”未必是答案,某些境况下其可以作为猜题的依据,但不能固化为解题技巧。

为了深入理解和把握技巧,以上题为载体,进一步挖掘,概括归纳技巧:第一,分号的用法——外在形式上表示并列,内在语意关系不确定。

此题形式并列,语意递进,隐显主旨题考虑的是语意内容。

第二,主体分析法——材料所论及主体是爱情和婚姻,答案选择需要二者出现且往往论及关系。

第三,补充关联词,使语意完整呈现——材料最后可补上“否则……”,更易于明白“否则”之后是“更容易停摆”,答案选D更明显。

技巧是思维实践,重在运用解题,把上述技巧铺陈演绎,请看真题:【例2】(山西09-23)汉学又称朴学,指汉儒的考据训诂之学,极盛于清乾嘉时代;宋学指宋代(也包括元明)程朱和陆王两派的理学,炽张于有宋一代。

前者重文辞考据,后者重心性义理,门户之限甚严,彼此消长。

在以上话语中作者论述的是( )。

A. 汉学与宋学之分别B. 程朱学派和陆王学派之分别C. 文辞考据与心性义理之分别D. 汉儒与宋儒的门户之争解析:正确答案选A。

根据提问可知考查表面主旨,需要考生查找或概括片段的表面意思。

材料前分述“汉学”和“宋学”,分号隔开,二者并列,后总评“汉学”和“宋学”,表面主旨在后,且主体是“汉学”和“宋学”所以选A项。

B、C、D项均没抓住材料所说的两个平行主体,不选。

名师点评:此题难度较低,命题意在提炼所谈主体对象。

考生注意三点:第一,分号出现形式上不重要,重要的是语意。

第二,根据分号我们可以提炼出材料主体“汉学”和“宋学”,可用排除法解答;第三,前分后总,“总”更重要,结构层次考察优先于关联关系词。

【例3】(国考11类—53)纵观世界流行音乐史,你会发现它基本上就是黑、白两种不同文化的融合史,而且总是由黑人提供原始素材,然后白人把它“偷”过来,并加以完善,最终作为一种崭新的商品推向全球。

牙买加由于其特殊的地理位置,成为这一融合的最大受益者,这种模式也顺理成章地推广到田径领域,终于成就了牙买加田径运动的辉煌。

这段文字主要谈论()A.世界流行音乐史的发展模式B.文化融合给牙买加带来的好处C.地理位置在文化交流中的特殊意义D.黑人和白人对音乐、体育的不同贡献解析:正确答案选B。

根据提问“主要谈论”可知考查表面主旨,需要忠实材料理解表面意思。

总览片段,第一句话通过世界音乐史得到一个概念即“黑白文化融合”,第二句话在前者的基础上转向主体“牙买加”,可以断定此题就是“文化融合”和“牙买加”的关系,故选B项;世界流行音乐史发展模式(文化融合),只是个理论铺垫,为下文服务的,B 项不选;C项主体出错,“地理位置”是为“文化融合”服务的,不重要;D项强加理解,“不同贡献”未谈到,同时主体出错,不选。

名师点评:此题难度较高。

此题给考生两个启示:第一,利用主体对象可以有效排除错误项;第二,理解此题行文套路(先铺垫一个理论依据,之后站在前者的基础上引出论说的主要对象),掌握解题技巧(选择隐显主旨需要抓住主体对象),举一反三。

【例4】(河北09-52)现在很多地方往往把衡量医院管理者的标准简化为“收入就是硬道理”,使得院长整天要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往往忽视了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等长远大计。

这段话说明了这样一个观点( )。

A.对医院管理者的衡量标准不应简单化B.提高医疗质量、培养专业人才是长远大计C.强调“收入就是硬道理”是各个医院的现状D.医院院长不应想点子创收,考虑员工“吃饭”的问题解析:正确答案选B。

根据提问可知是表面主旨题,需要考生概括查找片段的表面意思,不要主观臆断。

“往往”一词把把材料分成两个层次,中间含有转折关系,表面主旨在转折之后,因此选B;A项本身没错,但没指明如何做,空泛,缺乏有针对性;C项错误有二,一是以偏盖全,“许多”推不出“各个”,二是误把背景作主旨;D项“不应该”理解有误,作者没明确否定。

名师点评:此题难度不高,但需要把握材料内部关系构成。

此题暗含了转折关系,在做题中,考生应该补充出转折词如“然而”、“但是”等,这样语意就更明确。

注意只需要意识补充,而非实际书写,培养阅读的敏感性。

第三节培养高效解题的思维核心知识思维是人的认知模式,它也是一种动态的进程。

解答言语理解与表达也需要培养良好的思维习惯。

针对试题,我们可以把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解答演化为三个步骤:定位、分析、作答,三步骤相互融合,不可分割,它们的有效操作是思维训练的关键。

“定位”是解题的切入口,它是指快速的找到关键的位置,把握语句、片段、文章的关键成分,为下一步的分析做好铺垫。

“分析”就是根据“关键”考察材料、提问和选项的整体思维操作,其中提问的考察需要首先进行,看提问要做到明确题型和考点、明确正反提问,明确答题的基本思路,甚至在某些题中,提问就是解答的切入口。

“作答”是解题的收官,要做到不纠结,要做到果断自信。

根据语言文字的建构规律可知,标点符号、词语、短语、句子、片段都可能成为关键,其中片段作为关键主要是针对文章阅读的题目,在国考中不采用文章阅读这种题型,因此定位关键片段可以从略。

说到底,定位关键,本身就是理解材料的过程,当考生认为此处为关键时,在考生的脑海中语义建构已经在进行。

查找定位关键需要依据具体的题目去理解分析,脱离了材料,不可能有单纯的“关键”。

但是,根据汉语的使用习惯,以试题的构成特征,可以设想并恒定一些相对关键的词语、短语、句子和标点符号,需要特别指出的是它们不是孤立的,很多时候是互为佐证的,需要考生综合考虑。

关键词主要是表示递进、总结、转折、条件、并列等关联关系的关联词,以及一些隶属于主要句子中有实际意义的实词,毕竟关联词构成的是逻辑关系,而实词才具有真正的意义属性。

关键短语,主要是一些表示限定性、条件性的短语,比如介词短语,并列短语等。

关键的句子在试题构成中比较多,尤其是在阅读理解试题中,很多试题的解答过程就是查找判断关键句,关键句多是短小精悍的句子,比如主旨句(多是一个判断句,表示具体的语意、观点等)、情感句(表达作者的喜怒哀乐和对事物的褒扬贬抑)、衔接句(勾连层次达到连贯紧凑)、警示句(作者对于生活的高度提炼和概括,含义深刻,耐人寻味)、首尾句(从形式而言首尾句往往比较重要)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