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基本理

新课程改

革)

杨文奇

2011.9.15

第一章新课程改革概述

课程的基本概念与理论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第二章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课程目标

课程结构

课程内容课程实施

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第三章素质教育与新课程改革

素质教育

新的教育观念

第四章课程资源的开发利用与管理

课程资源

综合实践活动课程

校本课程信息技术教育

第五章新课程改革与教师专业发展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面临的挑战

新课程改革中教师专业发展的途径

课程概述

(一)课程概念:课程是指为实现学校教育目标而选择的教育内容的总和。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涉及教学过程中教师教什么和学生学什么的问题。目前我国中小学课程主要由课程计划,课程目标和教材三部分组成。

(二)课程要素:课程主要是由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结构、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与课程管理六要素组成。

(三)课程类型:1.学科课程与经验课程。据课程内容的属性来区分。

学科课程:传承人类文明,掌握文化遗产。

经验课程:获得关于现实世界的直接经验和真切体验

2. 分科课程与综合课程。据课程内容的组织方式区分。

分科课程:获得逻辑严密与条理清晰的文化知识。

综合课程:整合相关学科,促进学生认知的整体发展。

形成解决问题的广视野与多种方法。

3. 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据课程计划对课程实施的要求。

必修课程:培养和发展学生的共性。

选修课程:满足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个性。

4.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据课程设计,开发与管理的主体区分。

国家课程:体现国家教育意志地方课程:满足地方社会发展的现实需要校本课程:展示学校的办

学宗旨与特色。

5. 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据课程任务区分。基础型课程:注重学生基础学力培

养的课程

拓展型课程:注重拓展学生的知识与能力的课程

研究型课程:注重培养学生探究态度和能力的课程

学校的课程结构应当是由各种课程类型共同构成的一个有机统一体。

课程理论

(一)几种典型的课程理论:

1. 理性主义的课程理论:知识为核心,学科为中心,教师为主体(传统)

2. 经验主义的课程理论:经验为基础,儿童为中心,实践活动为形式(

1)

3. 建构主义的课程理论:以“知识建构”为基本理论、以创设“学习环境”为主要任务,以主动学习为核心(新课程)

(二)传统课程理论的特点:

1. 课程被窄化为学科。(课程成指令,教材成圣经)

2. 教学是课程传递和接受的单向“授”一“受”过程

3. 教师与学生外在于教程

(三)新课程理论的特点:

1. 课程是民主的、开放的、科学的、课程不仅仅是预设的、而且是生成的

2. 教学不只是忠实地传递和接受课程的过程,更是课程创生与开发的过程

3. 教师与学生是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

新的课程观把教学与课程这两个概念统一起来,课程由“专制”走向民主, 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专家走向教师,由学科走向学生。

国内外课程改革的趋势及情况

1 •注重基础学力的提高

2. 信息素养的养成

3. 创造性与开放性思维的培养

4. 强调价值观教育和道德教育

5. 尊重学生经验,发展学生个性以上课程改革的基本理论,反映在课程设计中,体现以下特点:

1. 重视课程的整体功能能

2. 强调课程的基础性

3. 重视智力开发,学生学习能力的培养和个性的发展

4. 重视个性差异

5. 加强课程与社会生活的联系

6. 重视课程的文化内涵、坚固民族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国际交流

1. 课程目标的制定方面:强调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对于儿童发展的重要性,同时重视价值观教育和学生自主精神与道德的培养。

2. 课程内容的实施方面:关注学生经验,根据学生的心理发展特征来设置综合课程和分科课程,处理好选修课与必修课的关系。

3. 课程管理方面:采取灵活的课程管理体制,由集权型管理向三级管理体制转变我国现行课程体系存在的问题:

1. 课程目标:过于强调知识传授,忽视学习态度与学习习惯能力养成,忽视全面发展。

2. 课程结构: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繁多,相互分离,缺乏整合。

3. 课程内容:繁难偏旧,过于注重书本知识,远离生活与实际,忽视学生兴趣的培养。

4. 课程实施:强调死记硬背,机械训练,忽视学生的主体性与自主学习。

5. 课程评价:强调教育的选拔功能,忽视了评价的检查,诊断,导向,激励功能。

6. 课程管理:单一的自上而下的集权管理不适合我国区域发展不平衡的特点。

我国课程改革的根本任务: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调整和改革基础教育的课程结构、内容与评价方式,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基础教育课程新体系。

发展趋势

1. 以学生的全面、主动发展作为课程目标的基本价值取向

2. 课程结构的综合化,均衡化和选择性

3. 改变课程内容的“难繁偏旧”的状况

4. 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鼓励学生在教室的引导下自主地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5. 改变课程的管理方式,实现国家、地方和学校三级课程管理。

6. 改善课程和评价方式,注重过程性和全面性

新课程改革的具体措施

新课程改革的目标

(一)课程目标概念:

广义:教育与社会的关系,教育的意图。狭义:教育与学生的关系。

美国学者艾斯纳将课程目标分为1.行为目标。2•问题解决目标。

3.表现性目标。

我国学者借鉴外国将课程目标分为1.行为取向目标。2.生成性课程目标。3.表现性课程目标。

A. 行为取向性目标:

定义:就是期待学生的学习结果,具有导向功能,控制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

1. 泰勒的课程目标理论

课程目标必须指明课程结束后学生身上所发生的变化,强调以行为方式来叙写课程目标。

确认行为目标有三个要素:①要有可观察的行为。②要有行为发生的条件。③要有可接受得行为标准。(学生能用普通话朗读)

2. 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

①认知领域的目标分类

知识(识记):主要指记忆知识。对学过的知识和有关材料能识别和在现。

理解(领会):主要指对知识的掌握。能抓住事物的实质。把握材料的意义和中心。应用:把所学知识应用与新情境。

分析:能将知识进行分解。

综合:与分析相反,把各个元素或部分分组成新的整体。

评价:根据一定的标准对事物给予价值判断。

六类目标有层次和顺序。

②情感领域的目标分类

接受(注意):指学习者愿意注意特殊的现象或刺激。

反应:指学习者不仅注意到某种现象,而且主动参与,作出反应。

价值评价:指学习者将特殊的对象,现象或行为与一定的价值标准相联系。

价值观的组织:指学习者遇到许多价值观念出现的复杂情境时,克服价值观之间的矛盾、冲突,对各种价值观加以比较。接受重要的价值观和价值标准,形成个人的价值观体系。

价值或价值体系的个性化:指学习者通过对价值观体系的组织,逐渐形成个人的品行。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