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 比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优秀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比的意义》优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的主要目的是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并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在教材中,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探究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和运算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性质,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来逐渐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也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运算,能够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探究比的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和性质,比的基本运算。
2.教学难点:比的性质的探究和运用比的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发现法、实践操作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同时,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和性质。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际问题,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导入新课。
2.讲解:讲解比的概念和性质,通过具体的例题和练习题,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基本运算。
3.实践:让学生进行实际操作,运用比解决实际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4.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性质和运用。
5.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重点。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根据讲解的内容,适时地进行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记忆。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主要通过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完成情况和解决问题的情况来进行。
对于学生的课堂表现,我将注重观察学生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15篇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15篇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写说课稿能有效帮助我们总结和提升讲课技巧。
那要怎么写好说课稿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1说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掌握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百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的解题思路及方法,会解答这类应用题。
2、培养学生类比、推理、分析、比较以及合作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难点:1、重点:学会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分之几和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2、难点:理解解法二,即为把单位“1”的量看作100%解求一个数比另一个数多(少)百分之几的应用题。
说教学准备:相关复习题及视频展示台。
说设计思路:1、主线:复习引入提出问题探讨解法归纳总结巩固应用小数分数百分数应用题互化例1、模拟解答例1关键句子的专项练习由中心句说单位“1“的量及例2合作交流重点探讨第二种以突破难点数量关系。
解法(单位“1”的量对比练习复习题为100%)改变问题练习完成作业提高练习2、呈现方式:问题探讨归纳应用生活说教学过程:一、复习引入:1、把0.2、0.15、化成百分数。
2、填空:(1)三好学生的人数占学生总人数的,这句中的单位“1”的量是()数量关系式是()÷()=。
(2)火车的速度比小汽车快,这句把()作为单位“1”的量,数量关系是()÷()=,也可以写成[()—()]÷()=,根据乘法分配律即:()÷()—()÷()=,即()÷()—1=。
3、做复习题。
(口答)[复习题1帮助学生回忆小数、分数和百分数的互化,为学习新知扫清障碍。
复习2帮助学生回忆分数应用题的结构和数量关系,促进学生向百分数应用题的学习迁移,为发展学生模拟思维能力作了铺垫。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第0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
作业的目的是巩固课堂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培养他们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和反思评价能力。同时,通过作业的完成情况,教师可以了解学生的学习状况,为下一节课的教学提供依据。
五、板书设计与教学反思
(一)板书设计
我的板书设计将遵循清晰、简洁、结构化的原则。板书布局分为三个部分:左边是本节课的主题和主要概念,中间是知识点的详细解释和示例,右边是总结和注意事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主动探索、积极思考的学习态度。
-增强学生对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价值的认识。
-培养学生良好的合作意识,提升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1.教学重点:
-比的概念及其表达方式。
-比的大小比较方法的掌握。
-解决与比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六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第四单元第0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
一、教材分析
(一)内容概述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第01课时,主题为“比的意义”。这一章节在整个课程体系中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既是前面所学分数、小数等知识的巩固与拓展,也为后面学习比例、百分比等内容奠定了基础。本节课的主要知识点包括: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表达方式,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以及解决与比相关的生活实际问题。
具体来说,学生在本节课中需要掌握以下知识点:
1.比的概念:比是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通常用“:”或“/”表示。
2.比的表达方式:前项、后项、比值、比号等。
3.比的大小比较:通过交叉相乘法或统一单位后直接比较。
4.比的应用:解决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比的问题。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第四单元 第1课时《比的意义》(1)
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说课稿 - 第四单元第1课时《比的意义》(1)一. 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小学数学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第一课时。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础知识,以及初步了解了比例的概念的基础上进行学习的。
比的概念不仅在日常生活中有着广泛的应用,而且对于学生将来学习代数知识也有着重要的基础作用。
本节课的内容主要包括比的定义、比的前项、比的后项、比值等概念,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通过这部分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够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自主学习能力,对于新知识有一定的探索欲望。
但是,由于比的概念比较抽象,学生可能对于一些概念的理解还存在困难。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适当的教学方法,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学生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的概念,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活动,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使学生感受到数学与生活的联系。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前项、后项和比值的概念,以及求比值的方法。
2.教学难点:对于比的概念的理解,以及求比值的方法的运用。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以下教学方法与手段: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意义,使学生能够将数学知识与实际生活联系起来。
2.探究式学习:学生进行小组合作探究,引导学生主动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直观教学法: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比的概念。
4.练习法:通过适量的练习,巩固学生对比的概念的理解,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活实例,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六年级数学《比意义》说课稿8篇
六年级数学《比意义》说课稿六年级数学《比意义》说课稿8篇作为一名教师,往往需要进行说课稿编写工作,说课稿有助于教学取得成功、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六年级数学《比意义》说课稿,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六年级数学《比意义》说课稿1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我是前进小学的六年级数学老师xx,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比例尺的意义》,请各位评委老师多多指教,我将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此课的说课:一、说教材:我说课的内容为六年级下册的《比例尺》。
这节课是在学生学完“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正、反比例的意义”后安排的内容。
这部分内容是学生学习有关地图、工程图纸的计算的基础。
比例尺在生活中也有广泛应用,学好它也很有现实意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使学生理解比例尺的意义,学会求比例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2、过程与方法:使学生经历比例尺产生过程和探究比例尺应用的过程,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结合具体情境,使学生体验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进一步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
重点:理解比例尺的概念,根据比例尺的意义求比例尺、实际距离和图上距离。
难点:从不同的角度理解比例尺的意义二、说学生:六年级的下学期的学生,对于各种图形有着丰富的生活经验,所以,讲解有关比例尺的知识,学生有感性认识,同时也会饶有兴趣的。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对于意义理解部分主要采用尝试法。
对于运用比例尺进行相关计算时,主要用引导发现法。
学法:在老师的引导下,通过动手操作,大胆设想、自主探究的方法进行学习,必要时进行合作交流四、说教学流程:整个教学过程分为三大块:导入激趣、意义建构,实际应用。
1、猜谜激趣,创境引入师:同学们,老师今天为你们带来了一条谜语,猜一猜,它所描述的是一件什么物品?(示谜语:千里之遥现于咫尺;方寸之间妙绘神州)生1:地图。
生2:中国地图。
师:恭喜你!答对了。
(课件出示一幅中国地图)在这个谜面中有一个词“妙绘”,你们知道它所指的妙方、妙法是什么吗?2、意义建构安排了探、议、说三个小的环节:(1)探:首先让学生将一个长100米,宽80米的长方形操场,画在一张纸上。
六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比的意义说课稿
1.师生互动:通过提问、解答、示范等方式,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及时给予反馈。
2.生生互动:设计小组讨论、合作探究、游戏活动等环节,促进学生相互交流、分享经验,提高学生的合作能力和沟通能力。
在互动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主动思考、积极参与,鼓励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从而提高课堂学习效果。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展示自己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潜能。
2.使用简洁明了的语言;
3.利用空间布局,突出重点;
4.结合学生反馈,适时调整板书内容。
(二)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预见到以下问题或挑战:
1.学生可能对比的概念理解不深,容易混淆;
2.比值计算过程中,学生可能忽视简化比值;
3.在实际问题中,学生可能难以灵活运用比的知识。
为应对这些问题,我将:
1.通过实例和练习,强化对比的概念;
1.创设生活情境,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发现比的意义,提高学生的应用意识;
2.设计有趣的教学游戏,如“比一比”“比值接力”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3.开展小组合作学习,鼓励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探究能力;
4.对学生的每一次进步给予及时鼓励和反馈,增强学生的学习信心;
5.结合学生的兴趣和特长,设计富有挑战性的拓展任务,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3)通过练习,使学生掌握比的基本性质,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精神;
(2)使学生认识到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增强学生的应用意识;
(3)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三)教学重难点
根据对学生的了解和教学内容的分析,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如下: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说教学目标:1、使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能正确地读、写比,并会正确地求比值。
2、引导学生加强知识之间的联系,使学生掌握的知识系统化,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说教学重点: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说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说教学过程:一、复习。
某车间有男工人5人,女工人8人,男工人数是女工人数的几分之几?女工人数是男工人数的几倍?分数与除法有什么关系?二、新授。
教学比的意义。
教学同类量的比。
A、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怎样用算式表示它们的长和宽的关系?(引导学生说出:可以求长是宽的几倍?或求红旗的宽是长的几分之几?)B、这两个关系都是用什么方法来求的?(除法)C、比较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除了除法,还有一种表示方法,即“比”。
可以说成是: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或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D、不论是长和宽的比还是宽和长的比,都是两个长度的比,相比的两个量是同类的量。
教学不同类量的比。
A、“神舟”五号进入运行轨道后,在距地350km的高空作圆周运动,平均90分钟绕地球一周,大约运行42252km。
怎样用算式表示飞船进入轨道后平均每分钟飞行多少千米?(路程÷时间=速度,算式:42252÷90)B、对于这种关系,我们也可以说:飞船所行路程和时间的比是42252比90,这里的42252千米与90小时是两个不同类的量。
归纳比的意义。
A、通过上面两个例子,你认为什么是比?(学生试说,教师总结:两个数相除,又叫做两个数的比。
)B、练习:判断,下面数量间的关系是表示两个数的比吗?甲数是9,乙数是7,甲数和乙数的比是9比7;乙数和甲数的比是7比9。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说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六年级上册P48-P49内容。
说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学会比的读法、写法,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2.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之间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把握比的意义的本质。
3.在自主学习中,积累数学活动经验,培养学生分析、概括的能力,感受数学学习的乐趣。
说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以及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
说教学难点:理解比与分数、除法之间的关系,明确比与比值的区别。
说教学准备:课件,学具。
说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做好铺垫1、6.1班有男生25人,女生20人。
男生人数是女生的几倍?女生人数是男生的几分之几?2、A地到B地的路程是160千米,汽车行驶100分钟可以到达,汽车行驶的速度是多少?3、张老师买10千克苹果花了70元钱,每千克苹果多少钱?二、创设情境,揭示课题1.课件出示: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次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旗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旗。
提出问题,引发思考:教师提问:这就是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它们的长都是15 cm,宽都是10 cm。
比较它们长和宽的关系,你能提出怎样的数学问题?预设情况:(1)长比宽多多少厘米?15-10;(2)宽比长少多少厘米?15-10;(3)长是宽的多少倍?15÷10;(4)宽是长的几分之几?10÷15。
2.揭题:关于长和宽之间的倍数关系,除了用除法表示之外,还有一种表示方法,那就是今天这节课我们要学习的一种新的数学比较方法──“比”。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设计意图】利用“神舟”五号升空这一现实素材自然地引出“比”,一方面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另一方面可适时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
2024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推荐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推荐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目标:1、让学生在经历从现实生活抽象出简单的数量关系的过程中,理解比的意义,经历建构比的意义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
使学生体验到自主学习、合作探究问题的乐趣。
2、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除法、分数的联系与区别,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3、培养学生发现问题,研究问题,并利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沟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的应用意识。
4、通过小组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增强学生的团队意识。
说教学重难点:1、理解比的意义2、经历建构比的意义的过程,形成初步的探究意识,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主动参与1、小调查:六年级男生有多少人女生又有多少人你能列出算式表示男女生人数之间的倍数关系吗23÷20表示什么意思(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20÷23表示什么意思(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几分之几)2、老师通过调查得知:六二班代老师今年28岁,杨华同学今年11岁,你能用算式表示老师与同学年龄之间的倍数关系吗3、课件出示两条信息。
(1)六二班杨雪家离学校600米,她走路去学校用了5分钟。
(2)学校用150元买来3个篮球。
学生提出问题,列式解答。
4、揭示课题:这些题都是用除法算式来表示两种数量的关系的。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种新的对两个数量进行比较的方法——比。
(板书:比)研究比的意义。
(板书完整课题)[设计意图:著名的教育家布鲁纳曾经说过:探索是数学的生命线。
导入新课时,紧密联系学生的生活实际引入课题,不仅使学生感到数学知识亲切自然,而且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索意识。
]二、自主探究,合作交流1、构建比的意义。
(1)教师引导:表示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几倍,用23÷20,现在我们就可以说成男生人数和女生人数的比是23比20。
继续引导学生尝试用比说出女生人数和男生人数的比是20比23。
六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比的意义》人教版
六年级数学上册说课稿《比的意义》人教版一. 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的一章内容。
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以及能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生动的实例和丰富的练习,引导学生探索比的含义,发现比的基本性质,从而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数学概念有一定的理解能力。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实践活动来理解和掌握。
此外,学生可能存在对数学学习的恐惧心理,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态度,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能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观察、操作、思考、交流等过程,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积极进取的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求比的方法,能够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2.教学难点:比的含义的深入理解,以及如何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情境教学法通过生动的实例和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性;小组合作学习法通过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教学手段方面,利用多媒体课件和实物模型,帮助学生直观地理解比的概念,提高学习效果。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生动的实际例子,引入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比的意义:引导学生观察、操作、思考,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发现比的基本性质。
3.讲解求比的方法:通过具体的例子,讲解如何求比,让学生理解和掌握求比的方法。
4.应用比解决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比的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4单元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说课稿-第4单元比-第1课时比的意义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第4单元《比》的第一课时,主要介绍了比的意义。
教材通过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并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比值。
这一课时是学生在学习了除法、分数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对数的概念的理解,为后续学习比例、百分数等知识打下基础。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除法、分数等概念有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意义,他们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比的意义,理解比的概念。
此外,学生可能对比的读写方法不够熟悉,需要老师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和示范。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比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感受比的意义,培养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激发学生学习比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比值。
2.教学难点:比的意义的理解,比的读写方法的掌握。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
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等教学手段,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一个具体的情景,引入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的意义。
2.讲解比的读写方法:讲解比的读写方法,让学生能够正确地读写比。
3.求比值:通过具体的实例,让学生理解求比值的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计算比值。
4.实践练习:让学生进行一些练习题,巩固对比的理解和掌握。
5.总结提升: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加深对比的理解。
七. 说板书设计比的读写方法:比号(∶)前项比号(∶)后项比的意义:两个数相除,叫做两个数的比。
八. 说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练习题和课后作业对学生进行评价,看学生是否能够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地求出比值。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第0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
数学人教六年级上册《第四单元_第01课时—比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六年级上册数学》第四单元第01课时主要讲解比的意义。
比是数学中基本的概念之一,它用来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关系。
本节课通过具体的实例,使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求出比值,并能够应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一些基本的概念和运算已经有了初步的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和应用可能还比较陌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让学生充分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并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求出比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读写方法,能够正确求出比值。
2.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概念,能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本节课采用讲授法、示范法、练习法、讨论法等教学方法,结合多媒体课件、教具等教学手段,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指导,通过具体的实例和活动,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动手能力。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具体的实例,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兴趣。
2.讲解:讲解比的概念,通过示例让学生理解比的读写方法,指导学生正确求出比值。
3.练习:设计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并及时给予反馈和讲解。
4.应用:让学生运用比的概念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读写方法和求比值的方法。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清晰、简洁,能够突出本节课的重点内容。
可以设计一个比的模型,通过图示和文字相结合的方式,展示比的概念和求比值的方法。
2021年《比的意义》说课稿(通用3篇)
2021年《比的意义》说课稿(通用3篇)《比的意义》说课稿1一、说教材本课是苏教版国标本六年级上册P68~69的《比的意义》。
本节课是“认识比”这一单元的起始课。
之前,学生已经分阶段认识了分数及除法的关系,学习了分数乘、除法的意义和计算,这些知识和方法都是学习本节课内容的直接基础。
本课教材在安排比的意义的学习时,分为三个层次:比的意义、比的各部分名称、比与分数及除法的关系。
深入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对后继学习特别是综合应用各种知识解决问题具有重要意义。
有研究表明,没有对比的意义的准确理解与深刻把握,从表面上看,学生也能比较熟练地求比值、化简比,或者是解答按比例分配的实际问题,但在解决问题的灵活性和创造性上则表现得较弱,呈现出基础不扎实的弊端。
因此,让学生深刻理解比的意义,沟通比与除法、分数之间的联系,排除现实生活中大量“差比”关系对本课学习的负迁移,显得尤为重要。
我做了如下的目标设定:A:知识与技能目标:1、使学生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比的意义。
2、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的各部分名称,会求比值。
3、初步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明白比的后项不能为0的道理,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B:过程与方法目标:1、使学生经历探索比与分数、除法关系的过程,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
2、使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通过自学课本主动建构知识,掌握自学的方法。
C: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阅读“你知道吗?”,让学生体会数学在生活中的运用,感受数学的美。
2、使学生在活动中培养分析、综合、抽象、概括能力,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及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
二、说教法、学法1、教法:为了抓住重点,突破难点,使学生能达到本节课设定的教学目标,我确定以下教学方法:⑴从实际的生活中,引导学生发现数学知识。
⑵采用情景引题,观察、对比、总结的教学方法。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通用5篇)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就有可能用到说课稿,编写说课稿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
说课稿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小学数学《比的意义》说课稿 1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版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第三小节《比的意义》,我将从——教材内容分析、教学目标确定、教学过程设计、学习方法指导、课堂教学评价这几个方面来阐述。
一、教材内容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比的意义”过去是安排在小学的最后阶段“比和比例”单元中学习的,而且主要强调的是两个同类量的倍数关系。
新课程实验教材中,把比的知识提前安排在六年级上册第三单元“分数除法”中学习,在内容的安排上,既讲同类量的比,又讲不同类量的比。
一方面是由于比与分数、除法有密切的联系,同时,比也是两个量比较关系的一种扩展。
通过对比的知识的学习,既能加强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知识、为进入中学学习物理、化学等知识打下较好的基础。
2、教材的结构和联系。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习了除法、分数等知识,并且会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本节教材分为三段:比的意义,比的基本性质和比的应用,本节课执教的内容《比的意义》为第一课时。
本课知识对于学生来说是全新的概念,但这些新概念却是与旧知识有着密切联系的。
3、教材的重点和难点。
比的初步知识,大体上显现出由概念到性质,再到应用的递进学习过程。
本节课的教学重点是:理解比的意义,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是:理解比和除法、分数之间的关系。
二、教学目标确定。
1、学情分析。
六年级学生已经有了一定的知识基础,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能够发现生活中的数学问题。
而比的有关知识在生活中应用非常广泛,例如按一定的比稀释清洁剂,加工混凝土等等都用到了比的知识。
因而可以从学生的认知习惯出发,通过观察、比较、讨论,归纳概括出比的含义,进而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这一章节,是在学生已经掌握了分数、小数、百分数等基础知识的基础上进行讲解的。
本章主要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比,并能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教材通过实例和练习,使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数学基础,对于分数、小数等概念已经有了一定的理解。
但是,对于比的概念,学生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实例和练习来进行讲解。
此外,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思维方式各有不同,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引导和调整。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让学生理解比的概念,掌握比的基本性质,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比。
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例和练习,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比的意义,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究精神。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
2.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能够求出两个数的比,并解决实际问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在本节课的教学过程中,我将采用讲授法、引导法、实践法等多种教学方法。
通过实例和练习,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同时,利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课件、视频等,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比的概念。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一个实例,如体育比赛中运动员的速度比较,引出比的概念,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讲解:讲解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通过具体的例子进行讲解,让学生能够深入理解比的意义。
3.练习: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求出两个数的比,巩固所学知识。
4.应用: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如购物时商品的折扣问题,让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
5.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比的概念和基本性质。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主要包括比的概念、比的基本性质等内容,通过板书,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比的意义。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
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一、教材解析1. 教材基本信息•书名: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单元:《比的意义》2. 教材内容概述本单元主要介绍了比的概念和比的意义,通过实际生活中常见的比较问题,引导学生理解比与量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教材特点分析•本单元贴近生活实际,通过比较大小的场景引发学生对比的思考,培养学生的数学直观感受。
•本单元注重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引导学生从比的角度分析问题,提高学生的数学综合素养。
二、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概念,能够正确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掌握比的读法和表示方法;•能够分析生活实际问题,运用比进行比较和解决问题。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情景引入、实例演示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他们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组织学生进行实践操作,增强学生的动手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提高学生对数学知识的兴趣,培养积极参与数学学习的态度;•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通过小组合作解决问题,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通过具体生活实例,引导学生理解比的概念和比的意义;•培养学生正确运用比进行大小比较的能力。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对比的概念和比的意义的理解深度。
四、教学过程1. 导入与情境营造教师:同学们,你们有没有遇到过需要比较大小的情况呢?学生:…教师:比如说,买东西时要比较价格的高低,或者比较两个数的大小等等。
学生:…教师:对啊,生活中比较的场景非常多。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数学中的比,比的意义在我们的生活中非常重要。
下面,我们就通过一些实际问题来引导大家学习比的知识。
2. 比的定义与读法教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比吗?学生:…教师:比就是用一个量与另一个量进行相互比较,并求出它们之间的关系的一种方式。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稿第【1】篇〗【说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五年级(下册)第60—62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一1—3小题【说教学目标】(1)在初步认识分数的基础上,使学生经历分数意义的抽象、概括过程,初步理解单位“1”和分数单位的含义,在操作活动中建构分数的意义。
(2)培养初步的观察能力、抽象概括能力及与同伴合作学习的能力。
(3)使学生初步了解分数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增强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意识,展示领袖学生在课堂上的风采,树立学生学习信心。
【说教学重点】抽象出单位“1”的概念,概括分数的意义并认识分数单位【说教学难点】能比较透彻的理解分数的意义【说教学准备】课件、例1的【说教学流程】一、激活旧知,创境引题(1)、口算:0.75÷15=0.4×0.8=4×0.25=0.36+1.54=1.24 -0.461.01×99=420÷35=25×12=135÷0.5=1 ÷ 2 =(2)、引导回忆,出示“真假让你辨”。
(认为正确的打“√”,错误的打“×”,用手势表示。
)① (—)的分母是3,分子是2,中间一条横线叫分数线。
( )②妈妈把一块饼分成4份,其中的3份可以用( —)表示。
( )交流讨论第②题并引出“平均分”。
小结:只有“平均分”了,才能用分数来表示。
“平均分”是产生分数的前提条件。
进而出示“平均分的饼图”并让学生试着用完整的语言来说一说平均分的过程。
(3)引题导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认识。
今天这节课,我们想在这个基础上进一步来认识分数。
(板书:分数的意义) (评析:《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指出: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建立在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知识经验基础之上。
在教学“分数的意义”这一概念时,我注意从学生的学情出发,用领袖学生的记忆唤起大多数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帮助全体学生找到新知与旧知的链接点,让全体学生主动地投入学习。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精推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精推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第【1】篇〗《比的意义》教学设计【说教学内容】《义务教育教科书·数学》(青岛版)六年制六年级上册第40、41页【说教材分析】“比的意义”是在学生学习了除法的意义与分数的意义,分数的基本性质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和分数除法的计算方法,会解答分数乘除法实际问题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由于比与分数有着密切的联系,把比安排在分数除法之后进行教学,既加强了知识间的内在联系,又为以后学习比例及相关知识下打基础。
【说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能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方法,知道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初步理解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会把比改写成分数的形式。
2.在经历探索比与除法、分数关系的过程,感悟数学知识之间的内在联系,在数学活动中培养学生分析、比较、归纳抽象的能力。
3.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体会数学与生活的联系,体会数学的价值,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
【说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比与除法、分数的关系【说教学难点】理解比的意义【说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答题卡【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提供素材谈话:同学们,数学在我们的生活中无处不在,比如,我们的身体上就藏着许多的数学奥秘,今天就让我们走进不一样的数学课堂,一起来探究人体中的数学奥秘!请看大屏幕。
出示课件(见图)谈话:这是赵凡同学的一些资料。
仔细观察,从图中你知道了哪些数学信息?预设:赵凡的头部长25厘米,身长160厘米,臂长66厘米,腿长88厘米。
【设计意图:通过学生熟悉的知识情境引入教学,引出两个量之间的两种比较关系,不仅使数学课堂顿时鲜活,也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使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源于生活”。
】二、分析素材,理解概念1.借助素材,引入概念谈话:根据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有关赵凡同学头部长与身长关系的问题?预设:(1)头部长是身长的几分之几?追问:怎样列算式?25÷160=继续追问:这个意思还可以怎么说?列算式怎么表示?预设:身长是头长的几倍?160÷25=小结:大家看,这两个数相除就表示出头长和身长之间的什么关系?预设:倍数(板书)(2)身长比头长多多少?你能列算式表示吗?160-25=135厘米谈话:这句话倒过来怎么说?预设:头长比身长少多少?小结:他用减法表示出了头长和身长之间的关系?谈话:通过对对赵凡头部长和身长进行比较,我们可以得到两种关系:一种是用减法来比较两者相差多少,这是一种相差关系;另一种是倍数关系,还有一种方法也可以表示出头长与身长之间的关系——比。
2023年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上册比的意义说课第【1】篇〗说教学目标:1、在学生原有分数知识基础上,使学生知道分数的产生,理解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知道分子、分母和分数单位的含义。
2、经历认识分数意义的过程,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利用操作、讨论、交流等形式展开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探究能力。
说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意义,理解单位“1”的含义。
说教学难点:对单位“1”的理解。
教具和学具:米尺、长方形白纸、圆形纸片、一米长的绳子、操作练习纸。
说教学过程:一、创设情景,温故引新。
1、出示1/4师:认识吗?关于1/4你都知道些什么?生:把一个物体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1份就用1/4表示。
生:4是分母,1是分子生:它是一个分数。
师:同学们说的很好,那你们知道分数是怎样产生的吗?二、教学分数的产生。
1、请一个学生用米尺测量黑板的长,说一说,用“米”做单位,看看测量的结果能不能用整数表示。
那剩下的不足一米怎么记?2、在古代,人们就已经遇到了这样的问题。
(师讲解古人测量的情况)。
课件呈现情境图,3、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为了平均分配一些东西,也常常会遇到不能用整数表示的情况。
比如两个小朋友平均分一个橘子、一块月饼、一块饼干等,每人分到的能用整数表示吗?用什么分数表示?4、总结:在测量、分物的时候,可能得不到整数的结果,需要用一种新的数表示—这就产生了分数。
(板书:分数的产生)三、教学分数的意义。
1、动手操作,探索新知。
(1)操作。
师:看来同学们对分数已经有了一些初步的了解,课前老师给每一个小组都提供了四种材料,一张正方形纸、1分米长的线段、4个苹果、8只熊猫。
下面以小组为单位,根据这几种材料,通过折一折、画一画、分一分等方法,表示出1/4 学生动手操作,教师巡视。
(2)交流师:老师看到每个小组都根据这几种材料表示出了1/4谁愿意来展示一下?让学生在实物投影仪前向大家展示自己的操作方法及成果生:把一个正方形平均分成4份取其中的一份就是这个正方形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的认识》说课稿
教学目标
1.理解比的意义,掌握比的读、写及各部分名称。
2.明确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3.会正确读、写任意相关联的两个量的比,掌握求比值的方法。
重点难点
1.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
2.掌握比的各部分名称及求比值的方法。
3、理解比与分数、除法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情境引入
(课件出示教材第48页的主题图)
1.师:你从图中获得了哪些信息?有什么感受?(组织学生同桌交流,然后点名学生回答)
2.师:图中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 cm ,宽10 cm 。
我们可以怎样表示它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学生交流得出:
(1)用比较多少的方法来表示:长比宽多5 cm ,宽比长少5 cm 。
(2)用倍数关系来表示:长是宽的1510倍,宽是长的1015。
3.引出新课。
师:在描述两个量之间的关系时,我们除了可以用“多多少、少多少、几倍、几分之几”来描述外,还可以用“比”来描述两个量之
间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学习比的知识。
(板书课题:比的意义)
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要说课的内容是“比的认识”,下面我从以下六个方面进行我的说课。
一、说教材
“比的认识”是人教版六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的知识,包括两个课时的内容,第一课时的主要内容是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会求比值;第二课时的主要内容是学习比与分数、除法的联系。
我说的是第一课时,本节课内容是建立在“分数乘除法的意义与应用”“分数与除法的关系”等教学内容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
教材利用学生对两个数量之间关系的已有认识,提出不同的问题,逐步抽象出“比”的概念,让学生感受“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今后学习“比的应用、比例的相关知识”做好铺垫。
二、说教学目标
根据教学内容的特点,结合小学高年级学生学情,我预设了以下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理解比的意义,能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2.过程与方法目标:在观察、讨论等活动中经历探索比的过程。
3.情感与态度目标:体会比的重要性,感受比的生活中的广泛存在,自觉养成合作交流与独立思考的好习惯。
三、说教学重点、难点
在此目标下,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教学重点:理解比的意义,正确读写比,记住比各部分的名称,会求比值。
教学难点:能利用比的知识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
四、说教法学法
一堂课的教学目标能否顺利实现,关键就看教法学法。
新课标指出:学生是数学学习的主体,教师是数学学习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数学教学活动必须激发学生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引发学生的思考。
遵循这样的理念,在教学中,我以“情景教学法”“问题引导法”和“练习检测法”为主要教法;在学习过程中,我以自主探究、观察发现、独立思考、合作交流为主要学法。
充分发挥学生的团体合作精神及主体作用,调动每一个学生都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的全过程。
五、说教学过程
兴趣是学习的动力,问题是思维的核心。
为了激发学生的兴趣,发展学生的思维,本节课从学生感兴趣的事物出发,始终以问题为引领,遵循“现实题材→数学问题→数学模型→数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过程来设计教学,引导学生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进行探索与应用的过程,使学生逐步学会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根据这样的新课标设计理念,我安排了以下五个教学环节:
(一)创设情境,引入比
为激发学生的兴趣,我从学生感兴趣的杨利伟叔叔及其事迹出发,设置问题,逐步引入新课。
同学们,认识杨利伟叔叔吗?他就是载人飞船“神舟”五号的航天员。
2003年10月15日,我国第一艘载人飞船“神舟”五号顺利升空。
在太空中,执行此任务的航天员杨利伟在飞船里向人们展示了什么呢?(课件出示)对!他向人们展示了联合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旗帜。
杨利伟展示的两面旗都是长15cm,宽10cm。
此时设置问题:怎么用算式表示她们长和宽的关系呢?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适时给以充分肯定。
15÷10 表示长是宽的几倍
10÷15 表示宽是长的几分之几
接着老师过渡:刚才同学们用以前学过的除法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
你们老师要告诉大家这两个除法算式还可以用另一种新的数学方法来表示。
那是什么呢?对!那就是比。
今天我们就一起去认识比(同事板书课题)。
这一环节借助多媒体的运用,创设情境,引入新课,不仅发展了学生的思维,使学生明确目标,引发探究的欲望,为学习新知做好准备,还巧妙引入下一环节。
(二)探究新知,认识比
1.首先紧承上一环节设置学习新知的问题:到底怎样用比来表示两面旗长和宽的关系呢?鼓励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老师巡视,对学困生作个别指导。
之后全班交流,汇报结果,这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记作15:10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记作10:15
为了让学生更好的认识比,我又抛出问题:那么什么是比呢?再让学生仔细观察这两道比的算式,引导学生继续思考:你从中又发现比的什么特点呢?鼓励学生分组合作,讨论交流,之后汇报结果: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
比是有序的(教师板书)
2.再从学生刚列出的算式中选择一道来学习比的读写以及比的各部分名称。
师:10比15读作“10比15”,写成“10:15”
(板书)然后指名学生读一读,提醒学生注意:虽然10:15可以写成分数的形式,但仍读作10比15.不能读成十五分之十。
并鼓励学生想想这是为什么呢?(因为是一个比,不是一个分数。
比的读写是新知识点。
教师先讲解,再让学生模仿练习)
3.最后学习比值的表示
先让学生说说什么是比值,再抛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比值通常怎样表示呢?学生合作交流后,(出示课件)师生一起明确答案。
这一教学环节,我是遵循“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能都获得必需的数学”的新课标理念而设计的,为了学好新知,突破重点,我才用了问题引导法,引导学生自主探究、观察发现、合作交流;比的概念较抽象,很多学生难以理解,因此上课时还要多关注学困生的掌握情况,从而使每一位学生都能扫清认知上的思维障碍。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1.先思考两个不同类量的比
为了让学生能灵活应用新知,告诉学生,不仅两个同类的量可以用比表示,而且两个不同类的量也可以用比来表示。
如课件中的例题就要我们思考路程与时间的比。
例:在日常生活中,一辆汽车行驶,2小时行驶160千米。
这辆汽车每小时行驶多少千米?(160÷2=80千米)
先引导学生思考:用已学知识如何表示?再师生一起明确答案:路程和时间的关系可以用速度来表示,即速度=路程÷时间那么如何用比来表示呢?即路程和时间的比是160÷2,比值是80。
2.再让学生自己解决实际问题
师过渡:刚刚大家知道了用比来表示两个不同类的量之间的关系,那么我们现在就用刚刚所学来解决实际问题吧。
(出示课件)抛出问题;哪个摊位的苹果最便宜?
鼓励学生大胆试一试,自己阶梯,再全班交流
新课标指出:有效的数学薛秀哦东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和记忆,否则难以化解教学难点,因此这一环节先通过例题的学习来疏通学生的解题思路,再鼓励学生大胆尝试,自己解决问题,这样不但使学生不会单纯地模仿和记忆,化解了难点,还提高了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实题练习,课堂检测
教学中我遵循“多样性、灵活性、实际性”的原则,设计形式多样的习题,确保圆满完成任务。
于是我在课件上准备了以下习题,如课件所示,分三种:
(1)基础练习题(2)综合练习题(3)课外延伸提
这一环节不同的题型适合不同的学生做,实现了新课标“让不同的学生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的教学理念,能使学生应用新知,发展智力,提高能力。
(五)布置作业,联系生活
1.说说生活中的比。
2.让学生独立完成教材49页的“做一做”。
这一环节中,为了实现新课标的数学生活化的基本理念,我设计了第一题,能使学生体会倒到比的重要性以及比在生活中的广泛存在;为让学生养成独立思考的良好学习习惯,我设计了第二题,还要特别强调华的前项和后项不能颠倒。
六、设板书设计
比的认识
长和宽的比是15比10 记作15:10
宽和长的比是10比15 记作10:15
两个数相除又叫两个数的比比是有序的
板书设计是很重要的教学辅助手段,也是课堂教学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板书设计是“微型教案”,我的板书设计体现了新知的形成过程,又体现了具体的解题方法;同事突出了重点,化解了难点,也简单明了。
最后总结说课: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主要以兴趣为动力,以问题为纽带,以学生为主体,充分关注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让学生在积极思考、大胆尝试、主动探索中获得成功,得到提升。
我的说课完毕,欢迎多提宝贵意见,谢谢大家!
【随堂练习】
1、用分数的形式表示下面两个比。
3∶5= 90∶2 =
2.完成教材的做一做。
3.求出下面各比的比值。
0.375∶0.875=0.25∶0.75 = 2.6∶3.9=
4、完成教材练习十一的1-3题。
【教学反思】
学生刚接触比,理解比的意义有一定难度。
已经学过除法的意义、分数的意义以及分数与除法的关系。
在生活中很多地方都用到比的知识,学生有生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