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重点复习资料(重点版)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考5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汇总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必考50个教育理论基础知识汇总【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2】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其主要表现有三点: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因素得到发展,使心理生理素质得以呈现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3】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认识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地发展原则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4】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 1历史性2永恒性3相对独立性【5】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 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马克思主义教育阶段4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中青年脱盲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4教育的多元化。
包括教育资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 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8】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9】试述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实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即考虑稳定性,不随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潜力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10】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2019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综知识点2

四、教育目的1、教育目的及其功能、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1)概念:教育目的是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所需要的人的总要求,是教育活动培养人的质量规格。
(2)功能:导向功能;选择功能;激励功能;评价功能;调控功能;规范功能。
(3)价值取向:个人本位论;社会本位论;教育无目的论。
2、全面发展教育的构成: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
3、当代中国的教育目的和教育方针(1)教育目的:在《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1999)中表述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以提高国民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基本精神:①我们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思想政治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②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③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五、课程1、课程、课程类型及其特征(1)课程:广义:指学生在校期间所学内容的总和及进程安排。
狭义:某一门学科。
(2)类型及其特征(详情见冲刺讲义):1.基础型课程;拓展型课程;研究型课程2.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3.必修课程;选修课程4.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综合课程5.显性课程;隐性课程2、布卢姆、加涅的目标分类理论(1)布卢姆:认知学习领域;动作学习领域;情感学习领域(2)加涅:言语信息;智力技能;认知策略;动作技能;态度3、课程开发及其影响因素:一定历史时期社会发展的要求及提供的可能;一定时代的人类文化及科学技术发展水平;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和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课程理论。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六、教学1、教学的意义:(1)为个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2)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教育的基本途径(3)社会经验再生产的主要手段之一2、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1)传授系统的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首要任务)(2)发展学生智力、体力和创造能力(3)培养社会主义品德和审美情趣,奠定学生的科学世界观基础(4)关注学生个性发展3、教学过程的本质和基本规律(1)本质:教学过程又是一种特殊的认识过程。
2019 年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51个).doc

2019 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点(51个)目录【考点 1】教育的起源........................................................................................................................ 【考点 2】著作思想............................................................................................................................ 【考点 3】教育与社会经济................................................................................................................ 【考点 4】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 【考点 5】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点 6】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考点 7】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考点 8】近代中国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 9】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考点 10】教师劳动的特点.............................................................................................................. 【考点 11】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 【考点 12】班级管理模式.................................................................................................................. 【考点 13】课程类型.......................................................................................................................... 【考点 14】教学原则.......................................................................................................................... 【考点 15】教学方法.......................................................................................................................... 【考点 16】教学评价.......................................................................................................................... 【考点 17】德育原则.......................................................................................................................... 【考点 18】德育方法.......................................................................................................................... 【考点 19】知觉的特性...................................................................................................................... 【考点 20】记忆的种类...................................................................................................................... 【考点 21】想象的种类...................................................................................................................... 【考点 22】思维的种类...................................................................................................................... 【考点 23】注意的种类...................................................................................................................... 【考点 24】注意的品质...................................................................................................................... 【考点 25】情感的种类...................................................................................................................... 【考点 26】情绪状态的分类.............................................................................................................. 【考点 27】动机斗争/冲突................................................................................................................ 【考点 28】意志品质.......................................................................................................................... 【考点 2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考点 30】气质类型..........................................................................................................................【考点 31】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考点 32】人格的特性...................................................................................................................... 【考点 3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考点 34】智力理论..........................................................................................................................【考点 35】认知方式差异.................................................................................................................. 【考点 36】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考点 3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考点 38】奥苏伯尔学习分类.......................................................................................................... 【考点 39】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考点 40】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论)......................................................................... 【考点 41】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考点 42】班杜拉观察学习.............................................................................................................. 【考点 43】学习动机的分类.............................................................................................................. 【考点 4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考点 45】学习动机成败归因理论.................................................................................................. 【考点 46】学习迁移的类型.............................................................................................................. 【考点 47】传统(早期)迁移理论.................................................................................................. 【考点 48】学习策略的分类.............................................................................................................. 【考点 4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考点 50】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考点 51】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考点 1】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1.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珍藏复习版)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详细知识点(珍藏复习版)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现代教育制度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
(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
(4)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
(5)学历教育与非学历教育的界限逐渐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国际交流。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27、教学是教师和学生共同组成的传递和掌握社会经验的双边活动。
28、教学是实现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径。
教学永远具有教育性。
教学是学校的中心工作,学校工作心须坚持以教学为主,全面安排的原则。
29、教学过程是教学信息反馈和师生双边活动的过程,教学中教师起主导,学生是主体。
教师的主导作用不是包办代替。
30、课程是学校教育的核心,是学校培养未来人才的蓝图。
31、编写学科课程标准和教材应遵循的原则: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理论联系实际;稳定性和时代性结合;系统性和可接受性结合。
32、知识不等同于智力,掌握知识的多少并不能标志智力发展的水平。
教学过程中要把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结合起来,只重视能力培养的形式教育论(英国洛克)和只重视知识传授的实质教育论(英国斯宾塞)都是错误的。
33、赫尔巴特提出了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4、教学过程的基本阶段:(”激发学习动机;(2)感知教材,形成表象;(3)理解教材,形成概念,这是中心环节;(4)巩固知识;(5)运用知识,形成技能技巧。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1000道(附答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题库1000道(附答案)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划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教育学部分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狭义:指以影响⼀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注:这⾥里里第三点紫⾥色部分书上写的是“教育措施”最多出填空。
)3、教育的起源 a.教育⼀生物起源说(利利托尔诺、沛⼀西·能)b.教育⼀心理理起源说(孟禄)【教育产⼀生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c.教育劳动起源说(凯洛洛夫)(三种起源要知道哪三种把⾥人物对应上。
⾥一般选择或简答)。
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人⼀文主义教育】代表⼀人物:伊拉斯谟、莫尔、蒙⼀田和培根其特征1、⼀人本主义;2、古典主义;3、世俗性;4、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特征1、国家加强了了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2、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3、教育的世俗化;4、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 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1、教育终身化(⾥一般是简答、案例例分析)2、教育全⼀民化3、教育⼀民主化4、教育多元化5、教育技术现代化⼀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律的学科。
(名词解释)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 a.《学记》: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的教育学雏形(填空、选择)⼀子的教育思想——《论语》;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 1 苏格拉底【产婆术】2柏拉图【《理理想国》,最早提倡“与学习与游戏”的⼀人,重视早期教育;男⼀女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3亚⼀里里⼀士多德【《政治学》,强调注重⼀人在教育中的发展,主张分阶段教育,提倡和谐的全⼀面发展教育】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1、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夸美纽斯《⼀大教学论》2、规范教育学的建⼀立: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选择)3、教育学的发展a.⼀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克鲁普斯卡娅《国⼀民教育于国⼀民制度》,加⼀里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马卡连科《论共产主义教育》和《教育诗》】实验教育学(梅梅伊曼和拉伊)⼀文化教育学b.现代教育理理论的发展实⼀用主义教育学(杜威)批判教育学专题⾥二⾥小学教育⼀一、义务教育1、义务教育的概念及意义c.当代教育学发展d..教育学未来的发展趋势概念:义务教育是国家采⼀用法律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予以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019年教师考编综合知识和常考题目复习

教育综合知识知识点一、教育学1、教育学是研究教育现象、揭示教育规律的一门科学。
2、我国春秋木年的《学记》是世界上第一部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比古罗马昆体良的《论演况家的教育》早约三百年。
其中的主要思想有:“不揠苗助长”、“不陵节而施”(体现了循序渐进的教学原则);“道而弗牵、强而弗抑、开而弗达”(反映了启发性教学原则);“教学相长”(体现了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3、捷克夸美纽斯1632年的《大教学论》是近代第一部系统论述教育问题的专著。
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
4、美国杜威的《民本主义与教育》强调“儿童中心”,提出了“做中学”的方法,开创了“现代教育派”。
5、苏联赞可夫的《教学与发展》把学生的“一般发展”作为教学的出发点与归属。
6、美国布鲁纳的《教育过程》的主要思想是结构主义和发现法的教学方法。
7、苏联苏霍林斯基的《给教师的建议》、《把整个心灵献给孩子》,其著作被称为“活的教育学”和“学校生活的百科全书”。
8、教育的概念:广义指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三个方面;狭义指学校教育;偏义指思想品德教育。
9、教育的社会属性有:永恒性、历史性、相对独立性。
10、我国封建社会学校的教学内容主要是:“四书”(《大学》、《中庸》、《论语》、《盂子》);“五经”(诗、书、礼、易、春秋)。
其贯穿了儒家思想。
11、遗传素质对人的身心发展不起决定作用,社会环境对人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
但环境决定论又是错误的,因为人接受环境影响不是消极的、被动的,而是积极的能动的实践过程。
12、我国普通中学的双重任务是:培养各行各业的劳动后备力量;为高一级学校输送合格新生。
13、我国全面发展教育的组成部分是德育、智育、体育、美育和劳动技术教育。
14、“双基”是指系统的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技巧。
15、智育的任务之一是发展学生的智力,包括观察力、想象力、思维力、记忆力和注意力,其中思维能力是决定性的因素。
16、体育的根本任务是增强学生体质。
2019 年教师招聘考试 教育综合知识考点(51个).doc

2019 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考点(51个)目录【考点 1】教育的起源........................................................................................................................ 【考点 2】著作思想............................................................................................................................ 【考点 3】教育与社会经济................................................................................................................ 【考点 4】教育与社会经济制度........................................................................................................ 【考点 5】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考点 6】影响身心发展的因素及作用............................................................................................ 【考点 7】教育目的的价值取向........................................................................................................ 【考点 8】近代中国学校教育制度.................................................................................................... 【考点 9】学生的权利和义务............................................................................................................ 【考点 10】教师劳动的特点.............................................................................................................. 【考点 11】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 【考点 12】班级管理模式.................................................................................................................. 【考点 13】课程类型.......................................................................................................................... 【考点 14】教学原则.......................................................................................................................... 【考点 15】教学方法.......................................................................................................................... 【考点 16】教学评价.......................................................................................................................... 【考点 17】德育原则.......................................................................................................................... 【考点 18】德育方法.......................................................................................................................... 【考点 19】知觉的特性...................................................................................................................... 【考点 20】记忆的种类...................................................................................................................... 【考点 21】想象的种类...................................................................................................................... 【考点 22】思维的种类...................................................................................................................... 【考点 23】注意的种类...................................................................................................................... 【考点 24】注意的品质...................................................................................................................... 【考点 25】情感的种类...................................................................................................................... 【考点 26】情绪状态的分类.............................................................................................................. 【考点 27】动机斗争/冲突................................................................................................................ 【考点 28】意志品质.......................................................................................................................... 【考点 29】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 【考点 30】气质类型..........................................................................................................................【考点 31】皮亚杰儿童认知发展四阶段..........................................................................................【考点 32】人格的特性...................................................................................................................... 【考点 33】埃里克森人格发展阶段论.............................................................................................. 【考点 34】智力理论..........................................................................................................................【考点 35】认知方式差异.................................................................................................................. 【考点 36】影响学生行为改变的方法.............................................................................................. 【考点 37】加涅的学习结果分类...................................................................................................... 【考点 38】奥苏伯尔学习分类.......................................................................................................... 【考点 39】巴甫洛夫经典条件作用理论.......................................................................................... 【考点 40】桑代克的尝试——错误说(试误论)......................................................................... 【考点 41】斯金纳操作条件作用...................................................................................................... 【考点 42】班杜拉观察学习.............................................................................................................. 【考点 43】学习动机的分类.............................................................................................................. 【考点 44】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考点 45】学习动机成败归因理论.................................................................................................. 【考点 46】学习迁移的类型.............................................................................................................. 【考点 47】传统(早期)迁移理论.................................................................................................. 【考点 48】学习策略的分类.............................................................................................................. 【考点 49】影响问题解决的因素...................................................................................................... 【考点 50】品德发展的阶段理论...................................................................................................... 【考点 51】态度与品德学习的一般过程..........................................................................................【考点 1】教育的起源(一)神话起源说1.神话起源说是人类关于教育起源的最古老的观点,这种观点认为教育与其他万事万物一样,都是由神所创造的,教育的目的就是体现神或天的意志,使人皈依于神或顺从于天。
2019教师招聘考试小学教综知识点1

教育学一、教育1、教育的概念广义: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们的思想观念的活动,都具有教育作用。
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2、教育的本质教育的本质是有目的的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师出教育,我们用心培育教师)二、教育与社会发展1、教育的社会制约性社会生产力、政治经济制度、文化、科学技术和人口对教育发展的影响和制约(1)生产力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①生产力水平制约(决定)着教育事业发展的规模和速度②生产力水平制约着教育结构的变化③生产力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内容和手段(2)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①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决定)着教育的性质②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决定)着教育的领导权③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决定)着受教育的权利④政治经济制度制约(决定)着教育目的⑤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内容、教育结构和教育管理体制。
此外:政治经济制度还制约教育的方针、政策、制度等。
(3)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①文化知识制约教育的内容和水平②文化模式制约教育环境与教育模式③文化传统制约教育的传统与变革(4)科学技术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①科学技术决定教育者的教育观念②科学技术能够影响受教育者的数量和教育质量③科学技术可以影响教育的内容、方法和手段(5)人口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①人口的数量和增长是决定教育事业的规模、速度的一个重要因素②人口的质量影响教育的质量(直接影响和间接影响)③人口的结构(包括自然结构和社会结构)影响教育的发展④人口流动对教育的影响2、教育的社会功能教育的经济、政治、文化、科技和人口功能(1)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是使可能的劳动力转变为现实的劳动力的基本途径(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手段)②现代教育是使知识形态的生产力转化为直接的生产力的一种重要途径(科学知识再生产的手段)③现代教育是提高劳动生产率的重要因素④培养管理人才,提高管理水平和效益(2)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通过传播一定的社会的政治意识形态,完成年轻一代的政治社会化②教育通过造就政治管理人才,促进政治体制的变革和完善③教育通过提高全民文化素质,推动国家民主政治建设④教育形成社会舆论、影响政治时局的重要力量(3)教育的文化功能①文化传递—保存功能②文化选择—提升功能③文化传播—交流功能④文化创造—更新功能(4)教育的科技功能①教育能完成科学知识的再生产②教育推进科学的体制化③教育具有科学研究的功能④教育具有推进科学技术研究的功能(5)教育的人口功能①控制人口的数量②提高人口的质量③改善人口结构,调整人才构成与流动3、当代社会发展对教育的需求与挑战现代化、全球化、知识经济、信息社会、多元文化与教育变革(1)现代化与教育变革人的现代化是现代化的核心。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500经典知识点

1、制度化教育阶段开始于:近代。
2、各国的学校教育系统基本形成于:19世纪末。
3、现在世界上大多数国家的义务教育年限在:9年或9年以上。
4、“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启发教学法的最早倡导者是:孔子。
5、“建国君民,教学为先”提示了教育的重要性和教育与政治的关系。
6、建国初期,对我国教育理论体系影响较大的苏联教育家是:凯洛夫。
7、狭义的教育主要是指:学校教育。
产生于奴隶社会初期。
8、古代中国学校教育的主要内容是六艺,它包括:礼、乐、射、御、书、数。
9、在古代印度,能够享受最好教育的是当时的最高种姓——婆罗门。
10、制度化教育或正规教育形成的主要标志是形成近代的:学校教育系统。
11、中国的科举制度开始于:隋唐时期。
12、战国后期,我国出现的具有世界影响的教育文献——《学记》。
13、在古希腊,最早提出发现法的大教育家——苏格拉底。
14、古希腊著名思想家柏拉图的教育代表作:《理想国》。
15、在人类教育史上首次提出“教育遵循自然”学说的教育思想家是古希腊——亚里士多德。
16、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萌芽于:资本主义社会初期夸美纽斯的《大教育学论》。
(首先提出普及教育思想的教育家及其著作)17、强调教育学的心理学和伦理学基础,奠定了科学教育学基础的教育家:赫尔巴特。
18、资产阶级传统教育学的代表人物:赫尔巴特。
19、20世纪初实用主义教育学的代表人物和作品:杜威《民本主义与教育》。
20、主张教师应以学生的发展为目的,以儿童中心主义著称的美国教育家:杜威。
实用主义21、制度化的教育是指具有:层次结构和年龄分级的教育制度。
22、普通教育主要是指以升学为目标,以(基础科学知识)为主要教学内容的学校教育。
23、职业教育是以生产劳动知识和技能为主要教学内容,以(就业)为主要目标的学校教育。
24、英国教育家洛克将那种既有贵族气派,又有资产阶级创业精神和才干,还有强健的体魄的人称之为(绅士)。
25、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和现象的根本特征,教育的质的规定性是指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重点2019版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理论基础知识必考的288个重点1、教育的定义:广义的定义:教育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的定义:指学校教育,是教育者依据一定的社会要求,依据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其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变化的活动。
更狭义的定义:是指德育。
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2、教育的功能:定义:是指教育者在教育教学活动中通过教育媒介对受教育者的个性发展和社会发展所产生的影响和作用。
(1)按教育功能作用的对象,可分为个体发展功能和社会发展功能。
(2)按教育功能作用的方向,可分为正向功能和负向功能。
(3)按教育功能作用呈现的形式,可分为显性功能和隐性功能。
3、教育的起源;(1)神话起源说,代表人物:朱熹。
(2)生物起源说,代表人物:法国的利托尔诺和英国的斐西.能。
(3)心理起源说,代表人物:美国的孟禄。
(4)劳动起源说,代表人物:马克思,马克思认为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生产劳动。
4、现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现代教育的基本特征。
(2)教育的公共性、普及性和多样性日趋突出。
(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
5、学习教育学的意义:①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育观,掌握教育规律,指导教育实践。
②有利于树立正确的教学观,掌握教学规律,提高教学质量。
③有利于掌握学生思想品德发展规律,做好教书育人工作。
④有利于构建教师合理优化的知识结构,提高教育理论水平和实践技能。
⑤有利于培养创新精神,积极投身教育改革。
6、教育的政治功能:①教育培养出政治经济制度所需要的人才。
②教育通过传播思想,形成舆论作用于一定的政治经济制度。
③教育促进民主化进程。
7、教育的经济功能:①教育再生产劳动力。
②教育再生产科学知识。
8、个体身心发展的动因:(1)遗传决定论,代表人物: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
(2)环境决定论,代表人物:荀子、洛克、华生。
(3)多因素共同作用论。
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全面复习资料

第一部分教育学原理1、教育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活动2、教育活动的三个基本要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教育影响是构成教育的必不可少的要素之一3、教育活动基本要素的相互关系(1)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相互作用(2)教育者与受教育者之间的关系以一定的教育影响为中介4、教育的起源:生物起源说,心理起源说,劳动起源说教育的生物起源说和心理起源说的共同缺陷是都否认了教育的社会属性,否认了教育是一种自觉的、有意识的活动5、教育起源于劳动(1)首先,人类教育是伴随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产生的,推动人类教育起源的直接动因是劳动过程中人们传递生产经验和生活经验的实际社会需要(2)其次,教育也起源于人的自身发展的需要因此,教育的起源一方面与其他社会现象有共同之处,即随人类社会的出现而出现,出于人类谋求社会生活的需要;另一方面,也有其自身的独有特质,即教育也起源于个体发展的需要,是人的社会需要和人和自身发展需要的辩证我们要注意(1)经济上,由于铁制工具的使用,奴隶制社会的生产力得到了很大的发展(2)政治上,在体脑分工的基础上,社会出现了阶级和国家(3)文化上,到了奴隶制社会,人类已经积累了大量的生产劳动经验和社会生活经验,且其中不少已经在漫长的岁月中系统化、抽象化,形成了分门类的知识和学问,如天文、地理、水文、医学、数学、建筑等。
8、原始社会的教育的特点:(1)教育的非独立性(2)教育的原始性(3)教育的平等性、普及性9、奴隶社会教育和封建社会教育(古代教育)的特点:(1)教育已经从社会生活特别是生产劳动中分离出来,但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学校轻视体力劳动,鄙视体力劳动者,轻视生产知识的传授(2)学校教育为奴隶主阶级和地主阶级所垄断,具有鲜明的阶级性、等级性,学校成了统治阶级培养统治人才的场所(3)基本的教育组织形式是个别教学,教育过程是一种灌输和被动接受的过程10、现代教育是以科学技术的广泛运用和机器大工业为标志的现代社会教育11、现代教育的主要特点:(1)教育同生产劳动从分离走向结合(2)教育的日趋普及性和多样性(3)教育的科学化水平日益提高20世纪中叶以来,教育又不断出现新的特征: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12、教育学的研究任务是从大量的教育现象和问题中,总结出教育规律,从而指导我们的教育实践。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超强)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基础知识复习提纲《教育学》简单识记题1、我国并且也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专著是《学记》。
2、我国最早提出“教育”一词的是孟子,“教育”的基本解释是对人的引导活动。
3、学校最早出现于中国。
5、一门规范学科的建立,从独立的教育学诞生的角度说,通常以1806年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为标志,因此,他被称为“科学教育学的奠基人”。
4、英国教育学家洛克的教育著作是“白板说”。
6、《民主主义与教育》的作者是杜威活动教学。
赫尔巴特《普通教育学》被称明了;联想;为“科学教育学之父”主张教师为中心。
教学方法是“四段教学法”——系统;方法7、卢梭通过教育代表作《爱弥尔》,提出了艺人的自由发展和自然教育为基础的培养新人的教育理想。
8、裴斯泰洛齐是第一个明确提出“教育心里化”口号的教育家。
10、独立形态的教育学是以夸美纽斯》为开端的,他提出了班级授课制,首倡教育适应自然的原则。
11、教育的生物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利托尔洛和沛?西能。
12、教育的心理起源说的代表人物:孟禄。
13、古罗马昆体良的教育著作是《论演说家的教育》,又叫《雄辩术原理》。
14、提出结构教学理论和发现法的教育家是布鲁纳,其著作是《教育过程》。
15、杨贤江是中国最早用马克思主义论述教育问题的教育学家。
《新教育大纲》是我国第一本马克思主义的教育学。
16、赞科夫《教育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高难度,高速度,理论指导实际,理解学习过程,是所有学生包括差生得到发展。
17、凯洛夫《教育学》对我国见过初期的教育产生了很大影响。
18马卡连柯《教育史》《论共产主义教育》核心为集体主义教育提出了平行教育原则。
19、第一部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分析教育问题的著作是《国民教育与民主主义》,作者是克鲁普斯卡娅。
20、《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的作者是苏霍姆林斯基。
21、布鲁姆掌握学习理论22、瓦?根舍因《范例教学理论》范例教学法23皮亚杰《教育科学与儿童心理学24、古代雅典教育比较重视对年青一代进行多方面发展教育。
2019年教师招聘《教育知识与能力》(中学)教材考试重点背诵

2019年《教育知识与能力》2019年1月7日《教育知识与能力》教材考点第一章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专题一教育的产生和发展◆考点 1:“教育”一词的由来:“教育”一词最早见于《孟子·尽心上》。
◆考点 2:教育的概念凡是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和品德的活动都称之为教育。
它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学校教育,是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对受教育者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所期望的方向发展的活动。
◆考点 3:学校教育的三要素1.教育者(主导)--学校教师是教育者主体2.受教育者(主体)3.教育影响(中介)--教育内容和教育措施◆考点 4:教育的属性1.教育的本质属性○辨教育是一种有目的地培养人的社会活动。
它有以下四方面的特点:(1)教育是人类所特有的一种有意识的社会活动,是个体在社会的生存需要。
(2)教育是以人的培养为直接目标的社会实践活动。
(3)教育是有意识、有目的、自觉地传递社会经验的活动。
(4) 在教育这种培养人的活动中存在着教育者、受教育者及教育影响三种要素之间的矛盾活动。
2.教育的社会属性(1)永恒性(2)历史性(3)相对独立性○辨—教育具有继承性教育要受其他社会意识形态的影响(教育内容和教育观点会不同)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发展不平衡(可能超前或者落后)◆考点 5:教育的起源○单※巧记:“本能生利息(西),心源美梦(孟),劳动没(米)懦夫”◆考点 6:原始社会教育的特点(1)具有目的性,但无严密计划。
(2)无等级性(阶级性);(3)教育内容简单,教育方法单一。
(4)教育目的一致,教育权利平等。
(5)教育与生产劳动、社会生活融洽在一起----紧密集合;◆考点 7:古代社会的教育古代学校教育的基本特征是:(1)产生了学校,教育成为社会专门职能。
(2)古代学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脱离,具有非生产性。
(3)具有阶级性;封建社会的学校还具有等级性。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划重点考点复习资料

2019年教师招聘考试划重点考点复习资料教育与教育学一、教育的发展1、教育的概念广义上,凡是增进人们知识技能、影响人们思想观念的活动都是教育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
狭义上,指以影响一个人的身心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社会活动,主要指学校教育。
2、教育的三大因素教育者、受教育者、教育影响是教育活动的中介,包括教育内容、教育措施等。
3、教育的起源a.教育一生物起源说(XXX、XXX)b.教育一心理起源说(XXX)c.教育劳动起源说(XXX)2、文艺复兴后的欧洲教育以人本主义教育为代表,XXX、XXX、XXX和培根是其中的重要人物。
其特征包括人本主义、古典主义、世俗性和贵族型。
3、近代社会的教育其特征包括国家加强对教育的重视和干预,公立教育崛起,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教育的世俗化,重视教育立法,以法治教。
4、20世纪以后的世界教育包括教育终身化、教育全民化、教育民主化、教育多元化和教育技术现代化。
二、教育学的发展1、教育学的含义教育学是一门以教育现象、教育问题为研究对象,探索教育规律的学科。
2、中国古代教育学思想学记》是世界第一部教育学书籍,诞生于战国后期,是中国的教育学雏形。
其中包括XXX的教育思想《论语》和墨家的教育主张。
3、西方古代教育学思想包括XXX、XXX和XXX的思想。
其中,XXX最早提倡“与研究与游戏”的一人,重视早期教育,主张男女平等接受教育,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促使“灵魂转向”。
4、教育学的建立与发展教育学学科的诞生可以追溯到XXX的《一大教学论》。
赫尔巴特的《普通教育学》规范了教育学的建立。
教育学的发展包括一马克思教育学的发展、实验教育学和一文化教育学。
现代教育理论的发展中,实用主义教育学(XXX)和批判教育学是两个重要的流派。
在小学教育专题中,我们需要关注的是义务教育。
义务教育是指国家采用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少年都必须接受的、国家、社会、学校、家庭都必须保证的带有强制性的国民教育。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提炼考点(教育学心理学全)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考试教育综合知识提炼考点(教育学心理学全)一、教育学1、学校教育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主导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1)学校教育按社会对个体的基本要求对个体的身心发展方向做出社会性规范。
(2)学校教育具有加速个体发展的特殊功能。
(3)学校教育尤其是基础教育对个体发展的影响具有即时性和延时性。
(4)学校教育具有开发个体特殊才能和发展个体的功能。
2、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1)与生产力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规模和速度、结构变化、教育的内容与手段;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再生产劳动力再生产科学知识(2)与政治经济制度。
对教育的制约作用:领导权和受教育权、教育的目的性质和思想道德教育内容、决定教育的体制教育对政治经济制度的促进作用:培养所需人才、促进民主化进程、影响政治经济的舆论力量(3)与文化。
对教育的影响和制约:影响教育的价值取向、影响教育目的的确立、影响教育内容的选择、影响教学方法的使用教育对文化的作用:筛选、整理、传递、保存文化;传播、交流、融合文化;选择、提升文化;更新、创造文化2、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和教育启示?(1)顺序性。
循序渐进,由具体到抽象、由简单到复杂、由浅入深、由低级到高级(2)阶段性。
针对不同年宁阶段的学生分阶段进行教育(3)不平衡性。
抓住学生发展的关键期(4)互补性。
结合学生实际,扬长避短,长善救失(5)个别差异。
要注重对个体的因材施教3、我国的教育目的?以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4、我国教育目的的依据?(1)我国的社会政治、经济、文化背景;(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规律;(3)人们的教育思想;(4)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5、教师的职业素养?(1)道德素养。
对待事业: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对待学生:热爱学生;对待同事:团结协作;对待自己:以身作则、为人师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9年中小学教师招聘教育综合基础知识重点复习资料教育学【1】教育:教育是人类有目的地培养人的一种社会活动,是传承文化,传递生产,与社会生活经验的一种途径【2】教育的个体功能主要体现在哪几个方面?教育促进人的先天素质得到发展,使生理发展和心理发展的功能,其主要表现有三点:1教育促进人的先天因素得到发展,使心理生理素质得以呈现2教育把人类在历史进程中所形成的人类精神文明移植于个体之中3教育是按照一定的社会要求培养出合格的社会成员【3】简述夸美纽斯《大教学论》体现的主要教育思想1教育要适应自然不能违背自然,认识自然的一部分要顺应自然地发展原则2系统论述了班级授课制以及教学原则、方法3要进行把广泛的自然知识传授给普通人的“泛智教育【4】教育具有哪些社会属性1历史性2永恒性3相对独立性【5】教育学的发展经历了那几个阶段?1萌芽阶段2独立形态阶段3马克思主义教育阶段4现代教育理论发展阶段【6】20世纪以后教育的改革和发展呈现出那些新特点?1教育的终身化。
本质在于现代人的一生应该是终身学习、终身发展的一生2教育的全民化。
全民教育就是让所有人都受到教育,特别是适龄儿童受到完全的小学教育和中青年脱盲3教育的民主化。
教育民主化首先是指教育机会均等,包括入学机会教育资源分配机会和教育结果的均等;其次是指师生关系的民主化;再次是指教育活动,教育方式,教育内容的民主化,为学生提供更多的自由选择机会4教育的多元化。
包括教育资思想的多元化,教育目标,办学模式,教学形式,评价标准等的多元化它是社会生活多元化的人的个性化要求在教育上的反映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现代科学技术在教育技术上的应用,包括教育设备,教育手段,工艺,程序、方法等的现代化以及由此而引起的教育思想,观念的变化【7】简述个体身心发展的规律1个体身心发展的顺序性2阶段性3不平衡性4互补性5个别差异性【8】简述遗传素质在人的身心发展中的作用1遗传素质是人的发展的前提为个体的发展提供可能性2遗传素质的成熟过程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作用【9】试述为适应个体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教育应采取怎样的相应策略1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顺序性和阶段性,循序渐进的促进人的发展2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不平衡性,在身心发展的关键实施以相应的教育3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稳定性与可变性,即考虑稳定性,不随意改动教育内容和方法又注意可变性,充分挖掘儿童发展潜力4教育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个别差异性,因材施教5教育还要适应个体发展的互补性,促进人的个性发展【10】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颁布了《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教育要“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
造就有道德有理想有文化有纪律,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这一表述体现了时代的特征,反映了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1要求培养的人是”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因此要坚持政治思想道德素质与科学文化知识能力的统一2要求学生在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坚持脑力与体力两方面的和谐发展3适应时代要求,强调学生个性的发展,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11】我国建立学制的依据1生产力发展水平和科学技术发展状况2社会政治经济制度3青少年身心发展规律4人口发展状况5本国学制的历史发展和国外学制的影响【12】我国学制改革的基本原则1教育机构必须适应经济结构和社会结构2统一性与多样性相结合3普及与提高相结合4稳定性与灵活性相结合【13】我国当前学制改革的主要内容?1加强基础教育,落实义务教育2调整中等教育结构,发展职业基础教育3稳步发展高等教育,走内涵发展为主的道路4重视成人教育,发展终身教育【14】现代教育制度的发展趋势?1加强学前教育并重视与小学教育的衔接2强化普及义务教育,延长义务教育年限3中等教育中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朝着相互渗透的方向发展4教育的国际交流加强5高等教育的类型日益多样化【15】简述教师劳动的主要特点?1复杂性,创造性2连续性,广延行3长期性,间接性,4主体性示范性【16】简述教师应如何热爱学生?1把对学生的爱与严格要求相结合2把爱与尊重信任相结合3要全面关怀学生4要关爱全体学生5对学生保持积极稳定的情绪【17】简述我国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4心理相容【18】怎样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1教师要树立正确的学生观2提高教师的自身修养3发扬教育民主4正确处理师生矛盾【19】如何建立教师的威信?1培养自身良好的道德品质2培养良好的认知能力和性格特征3注重良好仪表,风度和行为习惯的养成4给学生以良好的第一印象5做学生的朋友与知己【20】联系实际谈谈教师应具备哪些素养?1首先应具备一定的职业道德素养包括忠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团结协作,为人师表2教师应具备一定的知识素养,包括政治理论修养,精深的专业知识,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和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3教师应具备一定的能力修养,包括语言表达能力,组织管理能力,组织教育和教学能力和自我调控能力和反思能力【21】试述教师职业角色1从教师与学生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2从教师与研究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教育教学的研究者3从教师与课程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课程的建设者和开发者4从学校与社区的关系看,教师应该是社区型的开放型教师【22】教学应该遵循哪些规律?1直接经验与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3掌握知识与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23】教学的基本特点?1教学以培养全面发展的人为根本目的2教学由教与学两方面活动组成3学生的认识活动是教学中的重要活动4教学具有多种形态,是共性与多样性的统一【24】教学基本任务?1使学生掌握系统现代科学文化基础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是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的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25】班级授课制的局限性1学生的主体地位或独立性受到一定的限制,教学活动多由教师直接做主2实践性不强,学生动手机会少,探索性,创造性不易发挥,主要是接受现成的知识3难以照顾学生的个别差异,强调的是统一,齐步走4教学内容和教学的方法的灵活性有限【26】论述教学原则中的巩固性原则1巩固性原则是指教师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在理解的基础上牢固的掌握知识和基本技能,而且在需要的时候,能准确无误的呈现出来2要在教学的全过程中加强知识的巩固,巩固知识并不是期末复习阶段的事,而要贯穿于整个教学过程中3组织好学生的复习工作,复习在整个教学过程中占重要地位复习要抓住两点①复习要及时,要抓住基本的,规律性的知识,②复习的方式方法和内容要多样化要把经常性复习,阶段性复习和期末复习结合起来,使复习成为体系,逐步加深对知识的理解3教会学生记忆方法,记忆方法很多如,提出明确的记忆任务,在理解的基础上识记,注意调动多种感官等,教师要有目的地进行选择并加以运用。
【27】教学方法选择的基本依据1教学任务2教学内容3学生年龄特征此外,教学方法的选择与运用除受教学任务,教学内容和教学年龄特征的影响外,还受教学手段,教学环境,教师特点等因素的制约【28】一堂好课的基本要求1要使学生的注意力集中2要使学生的思维活跃3要使学生能够积极参与到课堂中来4要能够使个别学生得到照顾【29】教学评价的基本原则1客观性原则2发展性原则3整体性原则4指导性原则【30】抛锚式教学的基本环节1创设情境2确定问题3自主学习4协作学习5效果评价【31】简述教学评价的功能和意义教学评价是教学过程中不可缺少的一个基本环节,它在教学过程中发挥着多方面的功能,从整体上调节,控制着教学活动的进行,保证着教学活动向预定的目标前进并最终达到该目的1诊断教学问题2提供反馈信息3调控教学方向4检验教学效果教学评价的意义在于促进教学目标的实现和教学质量的提高,把竞争机制引入教学领域,有效地调动教学各方面的积极性,有助于改进教学管。
【32】简述德育过程的基本规律1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培养提高过程2德育过程是一个促进少年儿童思想内部矛盾斗争的发展过程3德育过程是组织学生的活动和交往,统一多方面教育影响的过程4德育过程是一个长期的,反复的,逐步提高的过程【33】简述德育的基本内容1爱国主义教育2理想教育3集体主义教育4劳动教育5人道主义与社会公德教育6自觉纪律教育7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教育8民主与法治观念的启蒙教育【34】简述德育教育新形势1通过开展社区教育进行德育2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活动3建立德育基地4创办业余党校【35】确立德育目标的依据是什么?1时代与社会发展的需要2国家教育方针和教育目的3民族文化及道德传统4少年儿童思想品德形成,发展的规律及心理特征【36】试述德育的任务1培养少年儿童初步树立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使学生具有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法制观念及养成文明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具有一定的品德能力和良好的品德心理品质【37】试论述德育过程是对学生知、情、意、行的提高过程这一基本规律1知,即品德认识,是人们对是非。
善恶的认识和评价,以及在此基础行形成的品德观念,包括品德知识和品德判断两个方面2情,即品德情感,是人们对客观事物作是非,善恶判断时引起的内心体验,表现为人们对客观事物的爱憎,好恶的态度。
对品德行为起着巨大的调节作用3意,即品德意志,是人们为实现一定的品德行为所作出的自觉而顽强的努力是调节品德行为的精神力量4行,即品德行为,它是通过实践或练习形成的,是实现品德认识,情感以及【品德需要产生的品德动机的行为定向性及外部表现,是品德的外在表现和客观标志5在品德形成和发展过程中,知、情、意、行几个因素既相互独立,又相互排斥,其中知是基础,行,是关键6学生品德的知情意行几个方面,在发展方向和水平上又具有不平衡性,因此品德教育可以视学生品德发展的具体情况,具有多种开端,不一定恪守知、情、意、行的一般教育培养顺序【38】当前班级管理存在的问题是什么?1班主任对班级的管理方式偏重于专断2班级管理制度缺乏活力,民主管理程度低【39】班级管理的功能有哪些?1有助实现教学目标,提高学习效率2有助于维持班级秩序,形成良好的班风3有助于锻炼学生能力,让学生学会自治自理【40】简述如何培养班集体1确定班级的共同奋斗目标2建立得力的班集体核心3建立班集体的正常秩序4组织形式多样的教育活动5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班风【41】论述班主任在班级管理中的地位与作用答:班主任肩负着全面管理班级的职责,是学校教育的中坚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