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拉萨市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语文模拟试卷

合集下载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卷(答案详解)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卷(答案详解)

【最新】西藏拉萨中学高二第二次月考语文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下列各组加点词语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歆(xīn)羡租赁(lìn)喋(dié)血一椽(chuán)破屋B.坍(tān)弛攒(cuán)射寥(liáo)落·息列索落(luò)C.颔(hàn)首蘸(zàn)墨水塑(shù)造抱薪(xīn)救火。

D.庐冢(zhǒng)看(kān)守浸渍(zè)长歌当(dàng)哭。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肮赃辩驳官邸忧患倍尝B.绯红缘由逃荒殒身不恤C.转碾屠戳气概萧索落漠D.颠覆摧泪遗赠颠来到去3.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①无数才华横溢的学者,将为这个洞穴耗尽。

②在郁达夫先生笔下,北国的秋显得那样、悲凉,秋味十足。

③关于王圆箓对敦煌文物的功与过,学术界一直不休。

A.终身清静争执B.终生清静争论C.终身清净争执D.终生清净争论4.下列句子中加点熟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是A.对这样一个穿着土布棉衣,目光呆滞,畏畏缩缩的中国农民讲艺术简直就是对牛弹...琴.。

B.远处的田野上,疏疏落落....的散布着几间房屋,看起来特别荒凉。

C.不管是学校教育还是家庭教育都得有个度,否则就会物极必反....。

D.我们虽然缺乏管理经验,但可以向先进企业学习,起初可能是邯郸学步....,但终究会走出自己的路子来。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把文化思维方式和表达方式的创新训练提前到中学教育阶段,已是人们的共识,创新教育不仅要尊重人自身价值的实现,而且要更加重视人自身的发展规律。

B.今天,我来到扬州瘦西湖的地方,游览了白塔、钧鱼台和五亭桥等风景点。

C.一个热爱读书的人,即使不能拥有舒适的房屋、宁静的夜晚,也会始终保持着一份纯洁的读书感情。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6届)第七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命题: 审定: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1.下列加点字注音正确的一项是( ) A. 蘸酒(zhàn)(piāo)(duó)(uān)(lán)(cì)(yè)(àn)(nào)(fù)(zhǎn)(yán)(hàn)(ē)(yān)(chēn)(jū)(shà)(nàn)(qū)(jiàn)(uān)(tiǎo)高二年级(2016届)第七次月考汉语文答案 一、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45分) 题号123456789101112131415答案ACABDCCDDBCAABC 二、阅读(45分) 阅读一、本题10分。

16.答案:(2分)人的脑神经细胞足够一生运用。

17.答案:(4分)作诠释、作比较、打比方。

(答到其中任意两个即可) 脑子用得勤(的人),肯定聪明。

或:脑子多用只会聪明(不会笨)。

18.答案:(4分)一是:促进其它肌体、器官保持活力;二是:使生活、精神充满活力。

阅读二、本题35分。

19.(15分 每空3分) 人 物地点情境父亲的表现父 亲去戒毒所的路上想起儿子的吸毒经历情绪激愤,痛骂儿子戒毒所大门(2) 发现快过探视时间了(3) 一口气跑到大门口,并急急火火地往探视室跑 (1)探视室(4) 看到儿子被管教干部带进来后拿着话筒,却盯着儿子不说话听到管教干部的时间提醒后(5) 一脸悲戚,为儿子写下“儿子,等你回家”的纸条20.(6分) 自然环境 (景物)(3分) 通过写花草的茂盛、飞鸟的活跃和天空的高远,反衬出父亲心情的低落。

(3分) 21.(4分)为自己吸毒给家庭带来的不幸而感到内疚(2分),为父亲给予的亲情而深深感动(2分) 22.(10分)(1)父亲用纸条告诉儿子将等待他成功戒毒后回归家庭。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第八次月考)考试语文试卷.pdf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期末(第八次月考)考试语文试卷.pdf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6届)第八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 审定: (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I卷(阅读题)(共45分) 一、古代诗文阅读(22分) (一)文言文阅读(14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1~4题。

张俭字元节,山阳高平人。

俭初举茂才,以刺史非其人,谢病不起。

延熹八年,太守翟超请为东部督邮。

时中常侍侯览家在防东,残暴百胜,所为不轨。

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由是结仇。

乡人朱并,素性佞邪,为俭所弃。

并怀怨恚,遂上书告俭与同郡二十四人为党,于是刊章①讨捕。

俭得亡命,困迫遁走,望门投止,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外黄令毛钦操兵到门,笃引钦谓曰:“张俭知名天下,而亡非其罪。

纵俭可得,宁忍执之乎?”钦因起抚笃曰:“蘧伯玉②耻独为君子,足下如何自专仁义?”笃曰:“笃虽好义,明延③今日载其半矣。

”钦叹息而去。

笃因缘送俭出塞,以故得免。

其所经历,伏重诛者以十数,宗亲并皆殄灭,郡县为之残破。

中平元年,党事解,乃还乡里。

大将军、三公并辟,又举敦朴,公车特征,起家拜少府,皆不就。

献帝初,百姓饥荒,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赖其存者以百数。

建安初,征为卫尉,不得已而起。

俭见曹氏世德已萌,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

岁余,卒于许下,年八十四。

论曰:昔魏齐违死,虞卿解印;季布逃亡,朱家甘罪。

而张俭见怒时王,颠沛假命,天下闻其风者,莫不怜其壮志,而争为之主。

至乃捐城委爵,破族屠身,盖数十百所,岂不贤哉!然俭以区区一掌,而欲独湮江河,终婴疾甚之乱,多见其不知量也。

[注]①刊章:诏令上删除告密人的名字。

②蘧伯玉:春秋时卫国的大夫,很讲义气。

③明廷:汉代对县令的敬称。

《后汉书?党锢列传》 1.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笃引钦谓曰 引:拉、拽 B.而俭资计差温,乃倾竭财产 差:缺欠 C.至乃捐城委爵 委:丢弃 D.起家拜少府,皆不就 起家:从家里出来任职 2.下列句子编为四组,全都表现张俭正直贤良的一组是(2分) ①俭举劾览及其母罪恶,请诛之 ②莫不重其名行,破家相容 ③览遏绝章表,并不得通 ④后流转东莱,止李笃家 ⑤乃倾竭财产,与邑里共之 ⑥乃阖门悬车,不豫政事 A.①②⑤ B.①③⑤ C.②④⑥ D.③④⑥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2分) A.张俭名知天下,在逃亡过程中,得到很多人无私的帮助。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16-2017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第八次月考)试题(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阅读题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网红满足了底层年轻人的内心向往“网红”,原本是“网络红人”的意思。

然而在当下,“网红”一词逐渐特指那些依靠秀脸蛋、秀身材、秀美食、秀财富而走红的青年女性。

每当媒体提及“网红”,几乎都对其加以挞伐,而受教育程度较高的知识阶层,更是一碰到“网红”就蹙眉,唯恐避之不及。

“肤浅”“拜金”“媚俗”等骂名与“网红”总是如影随形。

对这些“网红”的鄙夷和批判,也成为一种主流舆论。

“网红”们走红的方式的确肤浅,粉丝对“网红”的追捧,也确实物质了些,庸俗了些。

然而,“网红”们为何能以如此肤浅的方式走红?成千上万的年轻人又为何毫无保留地把热情和时间,献给这些难登大雅之堂的“网红”?对于这些现象存在的内生合理性,鲜见具备人文关怀的思考,这是不应该的。

其实,只要我们愿意试着去理解“网红”现象,年轻人追捧“网红”的真正原因并不难找。

“网红”之所以能够依靠发自拍、发美食赢得追捧,不就是因为社会中许多下层的年轻人,需要依靠这些东西来满足自己对现实和未来的幻想,让自己的精神生活得到充实吗?对于大多已经在社会上立足的成年人,和少数有幸享受较好教育环境的年轻人而言,这种充实精神生活的方式或许过于廉价,过于媚俗了。

但对社会中大多数下层年轻人而言,“网红”们那半真半假的姣好面容,逛逛吃吃的悠闲生活,正是他们最真实的内心向往。

对他们来说,更高层次的精神生活,是可望而不可及的,大多数青年都没有机会接受精英式教育,叫他们欣赏曲高和寡的高雅文化,未免有些强人所难,经济上的压力则让他们难以负担日益高昂的文化消费成本,进一步挤压着他们的精神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之下,他们或许只能在网络上用这种廉价方式寻求精神生活的满足。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PDF版含解析

西藏自治区拉萨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第二次模拟考试 语文 PDF版含解析

拉萨市2024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全解全析及评分标准1.C【解析】“黄山谷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首先进行实践”错,材料二中说的是“黄山谷……也提出了‘以俗为雅’的主张,并且点化了许多俗语成为诗句。

实践上‘以俗为雅’,并不从他开始”。

2.C【解析】C项强加因果。

根据材料二“‘雅俗共赏’虽然以雅化的标准为主,‘共赏’者却以俗人为主”,选项只取前半句属于断章取义。

“‘赏奇析疑’是一种雅事,俗人的小市民和农家子弟是没有份儿的”,但后文又说宋朝或者更后就出现“雅俗共赏”。

二者之间不具备因果关系。

3.A【解析】材料一最后一段的观点是“雅字可为俗句,俗字也可为雅韵”。

A项,语言清丽优美,是梅花的传神写照。

“疏影”“暗香”鲜明又微妙地表现出梅花的神清骨秀、高洁端庄、幽独闲静的气质风韵。

这两句是“雅句”,没有“化俗为雅”。

B项的“饱”“肥”,C项的“拖”“系”,D项的“直”“圆”,虽字字通俗质朴,但一用而整句诗意境高雅。

故选A。

4.C【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结构、思路和论证方法的能力。

第二段“雅与俗分别拥有各自的美学起源”,讲述雅俗的美学起源,使用了举例论证、引用论证等论证方法,“譬如”是举例而非比喻,并未使用比喻论证。

故C项错误。

5.①这首词语言通俗晓畅,如“风细细”“图一醉”等;词中使用俗字,如“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中使用“还”字,“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中使用“伊”字,将俗字点化成句,做到了以俗为雅;全词雅中有俗,雅俗共赏。

②此词写漂泊异乡的落魄感受,属于“人之常情”,表现了主人公坚毅的性格与执着的态度,能够引发广泛共鸣,避免陷入“俗不可耐”境地,实现雅俗融合。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探究文本中的某些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的能力。

分析这首词如何做到“雅俗共赏”,可以从两个方面入手。

首先根据材料一“巧妙的‘俗字’运用仍然可能形成佳句,重要的是去除‘俗意’……单字作为一个要素,进入句子结构,其性质即为诗句所同化。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精选14份模拟卷)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2019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模拟试卷+(含精选14份模拟卷)

2018-2019 学年高二下学期语文期末模拟试卷注意事项:1. 答题前,考生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清楚,将条形码准确粘贴在考生信息条形码粘贴区。

2.选择题必须使用2B铅笔填涂;非选择题必须使用0.5毫米黑色字迹的签字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顺序在各题目的答题区域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在草稿纸、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要折叠,不要弄破、弄皱,不准使用涂改液、修正带、刮纸刀。

一、现代文阅读(33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小题。

“美丽中国”是生态文明建设的价值目标和“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对“建设什么样的中国、怎样建设中国”这一问题的具体回应。

它具有三个维度,内含了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价值理念,蕴藏着新时代应该塑造与弘扬的伦理与道德,不仅具有审美意义,而且还是先进文化的表征。

“美丽中国”的价值维度。

“美丽中国”宏伟目标的设定体现了人们对“美的生活”的向往与追求。

改革开放带来了生产力的迅速释放,却也使资源与环境、物质享受与精神追求之间的隐性矛盾显现。

建立在单纯追求物质丰富基础上的幸福是不完整的,也是不可持续的。

幸福是物质生产丰富与精神生活愉悦的统一,“美丽中国”建设就是将“物质美”与“精神美"统一起来,从而将美的形式与内容统一起来,以物质与精神共同美的视角去审视中国整体发展和人们的生产生活,让中国变得物质富饶、环境优美、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善,既强调变美的过程又突出美的结果,成就幸福的理想状态。

可以说,生态整体繁荣是“美丽中国”的基点,人的全面发展是“美丽中国”的最高价值目标。

“美丽中国”的关系维度。

“美丽中国”的内涵包括了两部分内容,一是美的对象,即让谁变美丽的问题;二是美的内容,即究竟怎样美丽的问题。

美丽的对象是中国,这是广义的具有指向意义的地域代名词,其内含了中国地域范围内的人、社会与自然三部分,所以说广义上的“美丽中国”就是美丽的人、美丽的社会与美丽的自然之统称。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汉语文下学期期中(第六次月考)试题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汉语文下学期期中(第六次月考)试题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7届)第六次月考汉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选择题做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42分)一、基础知识:(共14小题,每题3分,共42分,每题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要求的,多选不得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僵.化(jiāng)晤.对(wŭ)教诲(huǐ)受难.(nàn)B.剥削.(xiāo)祭祀.(sì)惋.惜(wǎn)啃啮.(chì)C.脊椎..(jí)辜.负(gū)洞穴(xué)..(jǐ)汲取D.嘈.杂(zāo)悼念..(diào)怂恿.(yŏng)瑰.丽(guì)2.下列各组词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吞没玩赏垂暮苍海一粟B.彷徨权威讫今滔滔不绝C.灵犀锤炼撕打兴高彩烈D.艰辛蚕食丰盈翻云覆雨3.下列句子的缩句与原句基本意思相符的一项是A.在农民们的辛勤劳动下,今年小麦的长势十分喜人。

缩句:农民劳动。

B.秦始皇兵马俑吸引了世界各地千百万慕名而来的参观者。

缩句:秦始皇吸引参观者。

C.桂林的水静得让你感觉不到它在流动。

缩句:你感觉不到流动。

D.绿油油的牧草地上盛开着五颜六色的野花。

缩句:地上盛开着野花。

4.下列成语中加点的字的解释,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同甘.(甜)共苦井然有序.(秩序)唯唯诺诺..(连声应答)B.不计.(计算)其数微不足道.(道理)终生不懈.(懈怠)C. 卓.有成效(突出)劳而无功.(成效)一丝不苟.(马虎)D. 莫名.(说出)奇妙谈虎色.变(脸色)前仆.后继(倒下)5.下列词语中反义词不全部准确的一项是A.兴旺--衰败光明--黑暗减少--增加B.正确--错误批评--表扬安静--吵闹C. 提高--降低紧张--松弛团结--分裂D.困难--挫折生存--死亡痛苦--幸福6.选出填在横线处最恰当的一项①我们_______了敌人的进攻。

②困难是对我们意志的_________。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汉语文下学期期中试题 (2)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6届)第六次月考汉语文试卷(满分100分,考试时间12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惬.意(qì)提.防(dī)白炽.(zhì) 影影绰绰..(chuò) B.脂.肪(zhī)绮.丽(qǐ)一宿.(xiǔ)意兴盎.然(àng)C.巉.岩(chán)剽.悍(biāo)灰烬.(jìn)长年累.月(lěi)D.伺.伏(cì)屹.立(qì)聒.噪(guā)争红斗妍.(yàn)2. 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A.反馈..(不松懈)望尘莫及.(极限)..(回赠)不懈B.映衬..(飞得高)各抒.己见(抒发,发表)..(映照,衬托)翱翔C.潋滟..叠嶂(山连着山).. (水波荡漾) 稠密..(多而密)层峦D.着实..(很多)微不足.道(值得)..(表示肯定、结实)累赘3.下列多音字读音全部相同的一项是A. 着着急着迷着凉着边B. 供供销供应供职供状C. 闷郁闷闷气沉闷闷热D. 调调剂调和曲调调动4.下列词语书写正确的一项是A.叱咤开僻扼杀甲烷B.汲取铁偢马驹撕打C.鸾鸟蜿蜒晕炫默锲D.涟漪树荫嬉笑清馨5.下列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微博上一则深圳“看报弟”的帖子走红。

图中,一名七、八岁大的小学生在地铁上聚精会神地阅读《深圳都市报》,表情之认真令人忍俊不禁....。

B.记者在2013年3月30日的植树现场看到,活干得最漂亮的当属驻京解放军、武警部队的官兵们,他们挖坑栽苗一丝不苟....。

C.照片总能给我们带来美好的回忆,当年的人,当年的景让人历历在目....。

D.公园里的路比较复杂,波波不久就辨不清方向了,在他走投无路....之时,一位管理人员及时帮助了他。

语文-高二-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至2019学年高二第六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语文-高二-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2018至2019学年高二第六次月考汉语文试卷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20届)第六次月考汉语文试卷(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第Ⅰ卷选择题(42分)一、基础知识:(本题共14小题,每小题3分,共42分。

)1.下列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的读音,与所给注音全都相同的一组是()A. 差chā差错误差差强人意差可告慰B. 解jiě解决押解浑身解数不求甚解C. 塞sè堵塞边塞闭目塞听敷衍塞责D. 提tí提炼提防提纲挈领耳提面命【答案】A【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音的识记能力。

做题时注意结合具体语境辨析读音。

本题B项解决、不求甚解为jiě , 押解为jiè,浑身解数读音为xiè;C项边塞为saì,其他读sè;D项提防读dī,其他为tí。

A项都读chā ,故选A。

【点睛】积累记忆是解决字音字形题的根本办法。

字音高考常考多音字、音近字、形近字形声字、习惯性误读。

字形记忆一定要结合字义记忆。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一泻千里走头无路莫名其妙说长道短B. 指手画脚天衣无缝各司其职不可名状C. 车水马龙周而复始世外桃园黄发垂髫D. 如愿以偿风驰电掣兴高彩烈悄怆幽邃【答案】B【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字形的识记能力。

做题时注意结合具体语境辨析错字。

本题A走头无路应为走投无路;C世外桃园应为世外桃源;D项兴高彩烈应为兴高采烈。

故选B。

【点睛】积累记忆是解决字形题的根本办法。

字形记忆一定要结合字义记忆。

3.对下列加点字解释和判断有误的一项是()A. 沦落.——落.英缤纷沦落的“落”是衰败的意思;落英缤纷的“落”是落下的意思B. 绝.境——络绎不绝.绝境的“绝”是隔绝、没出路的意思;络绎不绝的“绝”是断,穷尽的意思。

C. 琐屑.——不屑.置辩两个“屑”字意思相同,都是“琐碎”的意思。

D. 深.恶痛绝——深.有同感两个“深”字意思相同,都是“很、十分”的意思。

【答案】C【解析】【详解】本题考查对字形的识记能力和对词义的理解能力。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语文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李白诗歌的语言弹性,以及修辞、句式和篇章组织的生命感,都与渗透其间的诗性直觉和用典密不可分。

直觉与用典,是诗学领域的两种文化现象。

一般说来,直觉是始生性文化现象,用典是再生性文化现象。

比如“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是谢灵运登池上楼的直觉。

但据传他梦见族弟谢惠连,似有神助而拾得此句,因而李白《送舍弟》云:“他日相思一梦君,应得池塘生春草。

”这就成了用典,成了对谢氏直觉的再生性处理。

钟嵘《诗品·总论》说:“至乎吟咏情性,亦何贵于用事?‘思君如流水’,既是即目;‘高台多悲风’亦惟所见;‘清晨登陇首’,羌无故实;‘明月照积雪’,讵出经史?观古今胜语,多非补假,皆由直寻。

”这里的用事即用典,直寻即直觉。

但钟氏的话带有片面性,好诗是不废直觉,在不少场合也不忌用典的。

关键在于如何用。

直觉的文化密度较疏,用典的文化密度较密,诗中的文化疏密度应该得宜。

更重要的是,直觉须具精神深度,直逼事物本原;用典须能点化,化出文化真趣。

李白为诗,讲究“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的自然神韵,因此直觉在他的诗中占有重要位置。

他以山水为友,总能以一种不隔、不俗的心情体验山光水色,常常凭着瞬间的直觉,把带着自然露珠的新鲜意象采入诗中。

他这样写《对雨》:“水纹愁不起,风线重难牵。

”他这样写《晓晴》:“鱼跃青池满,莺吟绿树低。

”水纹不起,你何必发愁?风线难牵,你岂能感到它重?这些不可言喻的感觉,都是把风线水纹牵系着自己感觉神经所致。

雨后初晴,清池积雨而满,绿树淋湿而低垂,但是迎着晓光已是鱼跃莺吟的生命欢快,诗人已经以直觉切入自然界的生命节奏之中了。

他这样写郊外:“花暖青牛卧,松高白鹤眠。

”(《寻雍尊师隐居》)他这样写县府衙门:“山鸟下厅事,檐花落酒中。

”(《赠崔秋浦》)在郊外,他体验到青牛趋暖、白鹤栖高的情趣,直觉到大自然饶有意味的沉默。

在县府衙门,他体验到无为而治的县令公事清闲和诗酒兴浓,竟然与花鸟同乐了。

西藏拉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西藏拉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

西藏拉萨拉萨那曲第二高级中学2022-2021学年高二语文下学期期末考试试题一、根底知识:共15小题,每题3分,共45分。

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1.以下各组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相同的一项为哪一项〔〕A.富强.倔强.强.人所难强.词夺理B.累.计拖累.连篇累.牍日积月累.C.提供.口供.供.不应求供.认不讳D.模.范模.样模.棱两可装模.作样2.以下成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为哪一项〔〕A.铁面无私不鸣一文鼎天立地B.心不在蔫不由自住哑口无言C.印经据典逆来顺授车水马龙D.德高望重顾名思义如法炮制3.以下各组用横线连接的词语,不全是反义词的一项为哪一项〔〕A.离奇——平常平凡——稀奇B.清馨——浓烈开明——通达C.贪婪——知足迟钝——灵敏D.果断——犹豫稠密——稀疏4.以下各组词语,全是褒义词的一项为哪一项〔〕A.君子固穷安分守己随机应变B.冒冒失失气急败坏长篇大论C.一马领先鹦鹉学舌锱铢必较D.支离破碎不解之缘粗枝大叶5、以下各组短语,搭配不完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A.生意惨淡教训惨痛伤亡沉重脸色惨白B.放松警惕放弃方案放声歌唱放大图像C.加重负担加速疼痛加强锻炼加剧开展D.凌空高挂凌厉攻势凌乱屋子凌辱弱小6、以下各句中画线词语使用不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杜甫的诗歌凝聚着对天下苍生的爱,表现了他心忧天下的崇高精神。

B.在对口扶贫工作队帮助下,村中小路拓宽了,危旧的民宅也修葺一新。

C.尼玛扎西,西藏的“青稞之父〞,农牧民每一张丰收的笑脸,都映现着他的汗水和付出。

D.2020年11月11日23点59分,所有人的眼睛都在紧盯着屏幕,即将出现的数字断定了这场关键战役的成色。

7、将以下词语填入语段横线处,排序完全恰当的一项为哪一项〔〕①动人②蹁跹③自由④向往⑤轻盈飞鸟喜爱清晨黄昏的幽寂,追求四季交替的美好,感悟生命存在的意义。

飞鸟的每一声鸣叫都充满着对大自然的,张开双翅拥抱它的天空,快乐和满足展现在它的身影间。

2022届西藏拉萨市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届西藏拉萨市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语文试题含解析

2022届西藏拉萨市高二下期末达标检测语文试题一、现代文阅读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对诗歌多义性的深入研究,是20世纪以后随着语义学的建立而开展起来的。

语义学是符号学的三个分支之一,主要研究语言符号和它所指的对象之间的关系。

有人用符号学的理论来研究诗歌,把诗歌也看作是一种符号,叫“复符号”。

这种“复符号”所投射出来的语意,只是它所包含的意义的一部分。

这就涉及诗歌多义性的问题了。

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艺术,无疑是一条途径。

但是,决不能用语义分析代替对于诗歌艺术规律的探讨。

英国的恩普逊在其《意义暧昧的七种类型》一书中,从语义学的角度研究诗歌里的暧昧语、含糊语,固然有其价值,但这并不等于诗歌艺术的研究。

所谓多义并不是暧昧和含糊,而是丰富和含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多义性有相通的地方,诗歌可以借助词的多义性以取得多义的效果,然而它们并不是一回事。

按照词汇学的解释,由于语言中词的数量有很,不可能一对一地表示复杂的客观事物和现象,所以不可避免地会出现多义词。

然而,不管一个词有多少种意义,这些意义都是确定的,而且这些意义都是为社会所公认的。

诗歌的多义性与词汇学上所说的词的这种多义性不同。

诗人不仅要运用词语本身的各种意义来抒情状物,还要艺术地驱使词语以构成意象和意境,在读者头脑中唤起种种想象和联想,激起种种感情的波澜。

诗人写诗的时候往往运用艺术的手法,部分地强调着或改变着词语的意义,赋予它们诗的情趣,使一个本来具有公认的、确定的意义的词语,带上复杂的意味和诗人主观的色彩。

而读者在读诗的时候,他们的想象、联想和情感,以及呈现在他们脑海里的形象,虽然离不开词义所规定的范围,却又因人因时而有所差异。

生活经验、思想境界、心理气质和文艺修养互不相同的读者,对同一句诗或一句诗中同一词语的意义,可以有不同的体会。

同一个读者在不同的时候读同一首诗,体会也不完全一样。

可见,诗歌的多义带有一定程度的主观性和不确定性。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西藏自治区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五次月考语文试题Word版含答案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7届)第五次月考语文试卷命题:审定:总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本试题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题卷上答题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葛兆光秦汉时代的普遍知识与一般思想,大致可以归纳如下。

“天”仍然是判断与理解的基本依据。

仿效“天”的构造,模拟“天”的运行,遵循“天”的规则,就可以获得思想与行为的合理性。

在人们心目中,凡是仿效“天”的,就能够拥有“天”的神秘与权威,于是,这种“天”的意义,在祭祀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支配力量,在占卜仪式中转化为神秘的对应关系。

不仅是一般民众,就连天子与贵族也相信合理依据和权力基础来自于“天”,秦汉时代皇宫的建筑要仿效天的结构,汉代的墓室顶部要绘上天的星象,祭祀的场所更要仿造一个与天体一致的结构。

“天”所显示的自然法则更加明确地被一些基本的数字概念所表述,而这些概念又被具体化为一些可以操作的技术,于是“天”与“人”之间就被联系起来。

首先是“一”。

在秦汉时代,它既是宇宙的中心、唯一的本原、至上的神祇,又是天下一统、君主权威、理性法则、知识基础和一切的终极依据。

其次是“二”。

“二”即阴阳,既可以指日月、天地,也可以指君臣、上下,以及从阴阳引申出来的冷暖、湿燥、尊卑、贵贱。

再次是“五”。

在《吕氏春秋》中,思想家曾为“五”并列出种种匹配的事物和现象。

这说明人们普遍相信“五行”可以归纳和整理宇宙间的一切,使宇宙整齐有序。

相反,如果五行、五色、五声、五味、五方、五脏、五祀等等发生紊乱,人们就要用技术将其调整过来,否则人就会生病,社会就会混乱,宇宙就会无序。

比如朝代的变更,要顺序地吻合五德的排行;人们的服饰,要顺序地吻合五色的轮次。

这种数字概念经历了漫长的整合和论证过程,在秦汉时代终于以系统的形式固定下来。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西藏拉萨中学高二下学期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 Word版含答案.pdf

拉萨中学高二年级(2016届)第七次月考语文试卷 命题: 审定: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请将答案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Ⅰ卷(阅读题) 甲 必考题 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漫谈“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品格 赵建成 孔子在后世被尊为圣人,享有至上的尊荣,然而在其所生活的时代,他却是处处碰壁,甚至发出了“知我者其天乎”的感慨。

《论语》记录了时人对孔子的评价:子路宿于石门。

晨门曰:“奚自?”子路曰:“自孔氏。

”曰:“是知其不可而为之者与?” 这个晨门与《论语》中其他的隐士都是勇于避世、果于忘世的知其不可而不为者。

晨门对孔子的评价虽在一定程度上含有一些讥诮的意味,是对孔子的否定,但对孔子的认识却十分深刻,非常准确地概括了孔子一生的主流精神,即坚韧不拔、锲而不舍的追求精神和奋斗精神,又具有悲剧美的意蕴。

孔子编订六经、广收门徒、周游列国,为的是实现他的政治理想。

而在礼乐崩坏的春秋时代,他的政治主张并不为各国当政者所采纳,因此这只能是一件无法完成的伟业。

但孔子并没有放弃,靠的就是这种“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

孔子在中国的历史与文化中产生如此重大的影响,原因之一也正是这种精神。

“知其不可而为之”的精神是一种十分可贵的文化品格。

它可以追溯到上古时代的原始先民时期,是对中国古代民族精神的继承和发展。

中国古代神话的一些著名篇章如《山海经》中的“精卫填海”、“夸父逐日”、“刑天舞干戚”等可以看作这种文化品格的最早源头。

这虽然是神话传说,但反映的却是中国原始先民的意志品质,可以说是“知其不可而为之”文化品格的先声。

然而,这种文化品格的确立是由孔子完成的,是他为之注入更为深厚和丰富的内涵,并通过具体的行动对后世产生深远的影响。

“知其不可而为之”是一种强烈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也是一种文化自信。

孔子为匡人所困,他说,文王去世后,周代的文化不都体现在我身上吗?上天如果想要消灭这种文化,后来的人就不可能掌握这种文化了;上天若不消灭这种文化,那么匡人又能把我怎么样呢?可见,孔子是以文王、周公的继任者自居的,这既为他提供了自信的力量,也使他的内心充满了责任感和使命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藏拉萨市高二下学期学业水平语文模拟试卷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一、基础题 (共4题;共8分)1. (2分)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 . 概率陶治冠名权众志成城B . 渲泄开销暴发力杯水车薪C . 余暇神彩发祥地掉以轻心D . 倾泻凑合摄像机相儒以沫2. (2分) (2016高一上·安徽期中) 下列句子中划线成语运用恰当的一句是()A . 老张今年65岁,短小精悍,思维敏捷,干起活来一点也不比年轻人差。

B . 有关专家表示,我国国内发明专利申请量、授权量和有效量全面超过国外在华数量,标志着我国专利事业发展到了一个新的阶段,这真令人拍手称快。

C . 我们班正在进行“模拟法庭”表演,“检察官”和“律师”唇枪舌剑,巧舌如簧,精彩场面赢得了同学们阵阵掌声。

D . 虽然由酒驾而引起的交通事故的发生率已经每况愈下,但我们仍不能有丝毫大意。

3. (2分)下列句子中,画横线的部分都有歧义,但放在语境中,有一句歧义消失,选出这一句()A . 对敌人的进攻我们已准备好了,保证完成任务。

B . 热爱人民的总理,人民把他永远记在心中。

C . 小张和小王的爸爸,也来到了抗灾第一线。

D . 天刚蒙蒙亮,他就在火车上写标语,真是一个勤奋的人。

4. (2分)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幸福是什么?___________ 一旦人的精神需要、情感诉求和心理期待无法获得充分满足和应有尊重,幸福的天平就会在失衡中倒向失望、叹息和迷茫、无助的另一端。

① 惟其如此,幸福才会不经意间来敲门。

② 它是实践付出和心理满足的和谐一致,③ 幸福固然包含着物质层面的拥有和满足,④ 所以,幸福也可以狭义地理解为人的精神寄托、心灵安顿与人格实现。

⑤ 但更多指涉精神层面的感受,⑥ 是包括健康、情感、财富和理想等生活要素间的一种和谐共振状态。

A . ③⑥⑤④②①B . ③⑤⑥②④①C . ②⑥③⑤①④D . ②⑥①③⑤④二、现代文阅读 (共2题;共12分)5. (6分) (2017高三上·杭锦后旗月考)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以下小题。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三家组成的,即“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

儒家美学是以孔子和孟子为代表,道家美学是以老子和庄子为代表,禅宗美学是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占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儒家突出一个“仁”字。

“仁者爱人”,其实就是讲和谐,儒家尤其强调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和谐。

儒家的思想是“入世”,道家的思想是“出世”,禅宗的思想是“遁世”。

我们可以各列举一位唐代的诗人来说明。

儒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毫无疑问是杜甫,杜甫被称为“诗圣”,因为他是典型的儒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道家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李白,李白被称为“诗仙”,因为他是典型的道家思想的代表人物。

禅宗的唐代诗坛代表人物是大诗人王维,王维被称为“诗佛”,因为他是典型的禅宗思想的代表人物。

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

杜甫身上也有道家的东西,李白身上也有儒家的东西,王维身上也有儒家甚至道家的东西。

比如,王维进朝做官肯定要按儒家的方式行事,上朝是儒家,退朝是禅宗。

所以说,他们每个人身上三种美学都有,只不过是每个人更侧重哪一种。

另外,一直讲“儒道互补,庄禅相通”,这八个字概括了三种美学、三种文化相互渗透的特点。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果大家去过青岛崂山,就能发现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我们国家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是什么教派都能留下来。

世界上的三大宗教在中国都有分支,但是谁也不占统治地位。

再一个是艺术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一个精神的空间,尤其是道家和禅宗。

刚才讲了儒家是“入世”,但是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往往成为他们的精神家园。

比如说中国画家中著名的“元代四大家”、“明代四大家”、清代“扬州八怪”全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家和禅宗里面尽情地遐想。

而西方就不一样了,西方很多知识分子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包括文学家、艺术家、思想家等。

如德国哲学家尼采,他是19世纪德国的一位大哲学家,他的名著《悲剧的诞生》中有句名言是这样说的,“就算人生是个梦,我们也要有滋有味地做这个梦……就算人生是幕悲剧,我们也要有声有色地演这幕悲剧。

”但是,十分可惜的是尼采自己就没有做完这场梦和演完这幕剧,他在功成名就之后反而自杀了,因为他钻研越深入,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奥地利著名作家茨威格也是一个典型例子,茨威格就是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双双服毒自尽的,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越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而中国的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精神的家园,失意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

(1)下列关于原文“传统美学”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中国传统美学是由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家”组成的。

儒家美学以孔孟为代表,道家美学以老庄为代表,禅宗美学以六祖慧能为代表。

B . 就儒家、道家、禅宗“三家”政治思想而言,在唐代的典型代表是:“诗圣”杜甫代表儒家思想,“诗仙”李白代表道家思想,“诗佛”王维代表禅宗思想。

C .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在我国,没有一个宗教能占统治地位,但都能保留下来,世界上三大家教在中国也有分支。

D . 中国的文人失意之后往往到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的精神家园中寻找寄托,由此可见,中国文人可以在艺术里面找到自己的精神家园。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儒家突出一个“仁”字,“仁者爱人”就是讲和谐。

儒家在中国古代社会是占正统地位的,两千多年封建社会处于主导地位的思想就是儒家思想。

B . 虽然杜甫是以儒家为主,李白是以道家为主,王维是以禅宗为主,但并不是说他们身上就没有别的思想。

三种美学,在一代文人身上不是截然分开的。

C . 道家思想是“出世”,禅宗思想是“遁世”,在历代知识分子失意的时候,道家和禅宗作为精神的家园给中国历代知识分子提供了唯一的精神空间。

D . 奥地利作家茨威格在拿了文学大奖以后和他的妻子一同服毒自尽,既不是经济原因,也不是生病导致的,就是因为他觉得他越写下去越找不到精神的家园。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 . 儒家美学、道家美学和禅宗美学三者具有相互渗透的特点,“儒道互补,庄禅相通”就是很好的说明。

B . 中国文化有很大的包容性,如青岛崂山上佛教的庙宇和道教的道观可以和平相处,互不侵犯。

又如王维身上既在儒家的东西,也有道家的东西。

C . 道家和禅宗往往成为历代知识分子失意时的精神家园,如中国画家中的“明代四大家”“扬州八怪”等都是寄情于书画,在道禅里尽情的遐想。

D . 西方很多知识分子缺少研究道禅一样的美学,所以他们功成名就以后都自杀了,如哲学家尼采就是其中之一。

6. (6分) (2017高二下·山东期中)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各题。

本文时间与故事时间在叙事文学的话语结构中,时间是一个基本要素。

叙事作品中时间的特征是它的二元性:一个是本文时间,即阅读作品本文所需要的实际时间;另一个是故事时间,即在故事中虚构的时间关系。

这两种时间有时可以重合,比如在叙事电影中的一个镜头、古典话剧的一幕,便是如此。

但就整体而言,本文时间和故事时间不仅性质不同,长短与顺序也不同。

两种时间的矛盾关系形成了叙事结构中的节奏性,主要体现于时序、时长与频率中。

叙事作品中的时序是本文时间序列与故事时间序列相互对照形成的关系。

通常人们相信,“自然”的叙述顺序应当是本文时序与故事时序一致。

编年史式的故事(如典型的史传文学)明显地体现出这种一致性来:叙述的前后从整体上来说便显示出故事的前后顺序。

情节性强的故事突出的是逻辑顺序,而根据“前为因,后为果”的习惯观念,逻辑顺序应当同时间顺序是一致的,人们把按照虚构的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的叙述称作“顺叙”。

本文时序与故事时序之间还存在种种不协调形式,即一般所说的“逆时序”。

古罗马诗人贺拉斯对逆时序的叙述方式极为推重,他向人赞扬荷马的叙述方式:“他写狄奥墨得斯回家不从墨勒阿格尔的死写起;他写特洛亚战争也不从头写起。

他总是尽快地揭示结局,使听众及早听到故事的紧要关头”。

荷马这种从中心事件开始然后倒叙起源的做法实际上成了西方古典叙事的一种传统结构。

时长是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

故事时间的时长是确定的,尽管有的叙述因缺乏时间标志而变得暧昧不清。

本文时长只有一段文字的阅读时间,然而阅读时间不是千篇一律的,谁也无法测量出标准时长来。

我们无法对两种时长进行量化比较,但可以假设一种“匀速叙事”,即故事时长与本文时长的关系始终保持均衡状态的理想叙事作为参照点,从而比较出各种叙事作品中的速度与节奏特点来。

叙述频率是指本文话语与故事内容的重复关系,重复包括两种基本类型:事件的重复与话语的重复。

前者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后者是指对一个事件的反复叙述。

严格地讲,生活中不会有完全重复的事件,太阳终岁常见而光景常新。

但在叙述话语中却可以抓住两个事件中的相似特征而形成重复,从而提示出一种恒定的意义或产生某种象征意蕴。

如20世纪美国作家海明威的《老人与海》中,重复出现同大鱼搏斗的事件,这一事件成为一个恒定的母题,启示人生的一种永恒意蕴——无尽的渴望与追求。

话语的重复是指对某一事件反复讲述若干次。

事实上叙述一个事情的话语原原本本地反复插入故事中,这在叙事中是很少的。

典型的话语重复是反复讲述同一件事,但每次讲述的角度、层次等都有不同,从而使一个事件的意义得到多方面的展示。

(摘自童庆炳主编的《文学理论教程》,有删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 时间是叙事文学话语结构的一个基本要素,时序、时长和频率是体现叙事结构节奏性的三个要素。

B . 编年史式的故事使用的是“自然”的叙述顺序,本文时序和故事时序一致,叙述过程时刻显示出故事的前后顺序。

C . 时长指一段连续时间的长度,包括故事时长和本文时长。

“匀速叙事”是故事时长与本文时长的关系始终保持均衡状态的理想叙事。

D . 叙述频率包括事件的重复和话语的重复,事件的重复是指某一类型的事件反复出现。

严格地讲,生活中没有完全重复的事件。

(2)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A . 人们把按照虚构的时间或逻辑顺序进行的叙述称作“顺叙”,情节性强的故事突出的是“前因后果”的逻辑顺序。

B . 荷马从中心事件开始然后倒叙起源的做法成了西方古典叙事的一种传统结构,可见,在西方“逆时序”比“顺叙”更为人看重。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