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摩易筋经
达摩易筋经的练习及注意事项
转自飞龙文苑稍加修改达摩易筋经的练习及其注意事项达摩易筋经又名易筋经、洗髓易筋经,因是北魏时期达摩东渡,在少林寺见僧人们身体瘦弱多病,就创了这个锻炼身体的体操,故也称少林易筋经。
历史上主要有两类版本流传,一是单行本竹友山房本和文成堂本,另一是《内功图说》本。
传到现在,版本多而杂乱了,就笔者手上就有约十种,且差异较大。
武侠小说中把易筋经说成是少林寺镇寺之宝,吹得神乎其神。
少林寺的版本笔者没见过,但十多年前见过一次少林寺和尚的演练,记忆中与古本流传的相差无几。
笔者练习达摩易筋经始于十几年前,因为肩周炎久治不愈,无奈之下想到了达摩易筋经,果然练了几次就痊愈了。
于是对它产生了兴趣,十几年来,不断地积累资料,做了些力所能及的研究和试验,得出点经验。
理论上的问题这里不多说了,从实践效果来看,别的不说,可以肯定的是,只要坚持达摩易筋经的锻炼,至少可以100%有效地预防和治疗肩周炎和因职业原因(如编辑、打字员等坐办公室工作的人员)长期坐着工作导致的颈椎、腰椎等疾病。
仅此一项,在当今这个信息社会,普及达摩易筋经可以说是件功德无量的好事。
本人无权无钱,不能采取更好更先进的推广方法,只能抽时间在中华文化信息网的飞龙文苑及汉唐论坛我所主持的健康养生栏目,介绍点自己的经验供网友们参考。
由于时间关系,只能采用连载的方式分段介绍,好在此功法的每一节都可以单独练习,初学者也可以循序渐进地练习,到最后再完成全套练习,除了学得慢点外,没有其他什么问题。
达摩易筋经共十二个动作,就分为十二节来讲。
练习之前,先说说注意事项。
一、关于不适宜练习的注意事项一般来讲,达摩易筋经就是一种讲究经络气血循环的特殊体操,不同于许多对“意念”有很高要求可能导致“走火入魔”的气功,所以具有普遍的适应行。
但也并非毫无禁忌,起码要注意以下几项:1、患有严重心脏病的不能练。
2、身体严重虚弱的人不能练。
3、头晕或高血压患者不宜练“打躬式”,如要练,得注意尺度。
4、早晚练功最好。
少林达摩《易筋经》全文――易筋经十二势
少林达摩《易筋经》全文――易筋经十二势易筋经相传天竺和尚达摩为传真经,只身东来,一路扬经颂法,后落迹于少林寺。
达摩内功深厚,在少林寺面壁禅坐九年,以致石壁都留下了他的身影。
达摩会意后,留下两卷秘经,一为《洗髓经》,二是《易筋经》。
《洗髓经》为内修之典,归慧可,未传于世。
《易筋经》为外修之书,留于少林,'流传至今。
然而现代考古资料证明,《易筋经》,实为明末天台紫凝道人所创,原系道家导引之术,与佛教实无干系。
拳法简介“易”是变通、改换、脱换之意、“筋”指筋骨、筋膜,“经”则带有指南、法典之意。
《易筋经》就是改变筋骨的方法。
按原来的功法要求,须先练一年左右内功:达到内壮后,方可练《易筋经》,进而再练《洗髓经》。
在此期间,还要内服外涂佐功药,约三年左右才能大功告成。
由于整个练功过程长,按原法修炼者不多,近代流传的《易筋经》多只取导引内容,且与原有功法有所不同,派生出多种样式。
而流传较广的是经清代潘蔚整理编辑的《易筋经十二势》。
明天启四年《易筋经》的伪李靖序中曾对“易筋”书名的命名和取意有所交待。
北宋景德年间(1004—1007)道原所撰的讲述佛教禅宗传法谱系的《景德传灯录》中的达摩传有一段达摩与诸弟子的对答,达摩对诸弟子的答语,评价为“得吾皮”、“得吾肉”或“得吾骨”,只有对慧可的评价最高,说是“得吾髓”。
所谓得皮、得肉、得骨、得髓都是一种“譬喻”,并非实指,不过是比喻对其禅法的领悟程度。
这篇伪李靖序从达摩说二祖慧可“得吾髓”这句话衍生出达摩把《洗髓经》传给慧可之论,并且强调说并非“漫语”。
至于“易筋”,此序强调“筋”对“连络周身,通行血气”的重要性。
在《易筋经》正文《总论》中,交待“易”是“变化”的意思,“筋”指人身的经络;认为人之身有内有外,“洗髓”能“清其内”,“易筋”是“坚其外”,“洗髓”、“易筋”之后,就可以体证佛道,得享高寿了。
实际上,“易筋”之名出自道家文献,并非佛家所创的语汇。
如有学者指出,在宋代张君房所撰的道教类书《云笈七签.延陵君修真大略》中已有“易髓”、“易筋”的说法,更早的还可以在魏晋时期出现的道家求仙小说《汉武帝内传》中找到渊源。
四川达摩易筋经硬气功(上)
四川达摩易筋经硬气功(上)达摩易筋经是易筋经的一种,是一种健身的硬气功。
重庆地区练这种功法比较有经验的君平老师,一九三七华、一九四O华曾在重庆一园大舞台(现人民剧场)表演过汽车过腹。
当时目击者回忆,他与一般汽车过腹表演的方法不一样。
一般袋演汽车过暖,是人睡卧在平地上,肚腹上覆以大木板,汽车轮子从木板上压过。
而南君平本人讲:达摩易筋经不盖以本板,汽车给子直按腹上强过去。
并说,达摩易筋经效果来得快,来得扎实,久练可以达到身体坚如铁石。
现在整理、介绍的摩易筋经练功方法,就是根据蘭君平老师讲授的。
达座易的经共有十八个架式,每个架势包含几个小动作,姿势比简单,易学易记。
十八个动作的名称如下:1.苏奉背剑 8. 通身劲2.双凤朝阳 9. 单坠3 铁喉設顶 10. 二仙传道4. 损风亮掌 11. 海底捞月5. 单鞭救主 12. 饿虎扑食6. 韦陀亮杵 13.禅定7. 白鹤亮翅 14.太子劲15.观音坐莲 17. 护心劲16.顶功 18. 双坠一、达摩易筋经的呼吸法达摩易筋经之所以效果来得快而扎实,主要在于呼吸有它的特点。
它是口进鼻出。
进气后、闭滞、吞气,以意引气达于丹田。
然后,呼气。
从进气到呼气毕,整个过程中,都要提加压腹。
达摩易筋经吸气一开始动作就要用劲用力。
呼气时同样要用劲用力。
劲为内劲,力为量力。
每个动作比太极拳动作刚劲,比长拳柔韧。
练功时,全神贯注,意守丹田,眼球鼓突。
第一个架势——苏秦背剑人直立、两脚跟脚尖并拢,眼平视,意守丹田。
呼吸一两口气后,左手握拳置于背后臀部。
右手成掌,指尖朝下,掌心朝前,手臂伸直。
左手不动,右手往上提,手移动即进气。
提至腰际,吸气毕,即变掌为拳,握拳时要用爆发力。
同时闭嘴,吞气,侯气达丹田后,右手松拳为掌,从下往左绕,划一圆圈,右掌从右胁用劲,用力往前推出,同时用鼻呼气。
如此循环,遍数不限,以自己体力能支持为度。
右边做后,改为左边,一切姿势均和右边相同,唯方向不同。
左右不可偏度,两边做的遍数应一样(图278、279)第二个架势双凤朝阳1.两脚张开与肩宽、两手朝前平伸,掌心向上;两眼平视,神意注守丹田。
达摩少林易筋经图解
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易筋经》全名《达摩易筋经》,共十二式,故又称《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或《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十二式》是少林气功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李靖等根据《景德传灯录》脱胎取名,后世托名为达摩祖师所传,来源经不起推敲,但功法内容颇具价值,常练能疏通筋络、调理阴阳,振神健体、祛病延年。
现国家以将《易筋经十二式》为蓝本的《易筋经》编入四大健身气功教材。
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自然呼吸。
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中距五寸;两腿伸直、挺膝;身胸挺直(头顶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成一条直线);两臂、掌自然下垂于体侧;两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上抬,屈肘于胸前(膻中穴外)合掌。
定式后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图2)。
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图3)。
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图4)。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图4)。
5、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清晰完整版)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朱修林1994.12二十年前拳友倪霆奎借给我一本木刻版本《易筋经八段锦合刻》一书,是苏州振行新书社藏版。
此书图文并茂、阐述清楚,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真是爱不释手,于是将全书描录下,然后归还。
近几年来,又见好友周晓东拳师授传《达摩易筋经》第六势,即“出爪亮翅式”,锻炼者都说效果很好,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我受他的启发以后,发现我们峨嵋气功大师周潜川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中也有载有“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的阐述。
今将周大师的有关内容与咸丰八年木刻版古本《易筋经十二图》加以合编补充,可以丰富《达摩易筋经》也有益于练此功的爱好者。
但是以上两书,都有各自的门派特点。
要编成观点一致的内容,似有困难,因此,我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叙述,以供探讨。
(一)保持原貌,在文句上一字不改,如遇疑难之处,用本人的按语,谈我的见解。
(二)名日:《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实是少林峨嵋两派秘诀大成:同时亦弥补《峨嵋十二庄》的不足之处,最可贵的是周先生能将古文易筋经的拳经释密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精义不变,完全符合古代养生家的哲理,又符合中医学说。
(三)其中韦驮献杵第一势等所站的脚型,与少林派立式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外八字型”,后者是“方型”,站立的脚型不同,而内经气脉的走向,也就不同了。
“外八字型”走的是三阴气脉。
“方型”走的是三阳经,这是佛、道两家练功的根本区别,须得爱好者细细琢磨和探讨。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祖达摩创造。
据传,达摩自印度东来,住锡少林寺,传授佛门的禅修“大乘法”,为”禅宗”东来我国的第一代祖师(照印度推算他是二十八祖)。
他看到从学的僧侣身体很坏,因此,他创造这一套练功的功法。
他的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后来的禅宗多偏于大乘教理的阐发,对于练静功只注重“参话头”一种方法了。
我曾普遍地叩问过很有名的几位宗门大德,都不出这个范围,而且他们都不会动功,会动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动功则与静功分道扬镳,竞至不能配合运用了。
达摩易筋经12式图解
“达摩易筋经”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尤其对于强直性脊柱炎患者,更是有利于纠正体形,恢复关节受限有着巨大的帮助作用。
步骤/方法1. 韦参献杵第一式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2. 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3. 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4. 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5. 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6. 击爪亮翅式接上式;逆呼吸,左腿蹬力,提左脚落于右脚内侧成立正姿式;同时双拳回收于腰际,拳心朝上,继而鼻吸气,挺身,怒目,双拳变立掌,向体前推出,掌心朝前,掌根尽力外挺;然鼻呼气,双掌再变握拳,从原路回收于腰际,拳心向上;再鼻吸气,双拳变五掌前推,如此反复七次;意在天门7. 九鬼拔马刀式右式: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项,右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背于体后,尽力上抬。
易筋经十二式图解--清晰打印版
第八式:三盘落地式
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足外开成马步, 同时左掌下落,右掌从体后往体前上抬, 至两掌心朝上于胸前相遇时,继外分, 双肘微屈,掌心朝下按力于双膝之前外 侧。式定后舌抵上腭,瞪睛,注意牙齿, 约静蹲半至一分钟。然后双腿起立,两 掌翻为掌心朝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 至高与胸平时,再翻为掌心朝下,变马 步,再成8式。凡三起三落,共蹲桩静 立约一分半至三分钟。
第九式:青龙探爪式
右式:接上式;顺呼吸;两目平视,左 足回收于右足内侧,成立正姿式;鼻呼, 左掌自胸前变拳,顺式回收于腰际,右 掌自胸前变爪,五指微屈,力周肩背, 向体左伸探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鼻吸,俯身,腰 前屈,右爪从左至右经膝前围回;鼻呼, 直身,变握拳停于腰际,同时左拳变爪, 从腰际向体右伸探。右、式姿式反复作 三遍
图1
图2
第三式
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 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 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 胸际。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
第四式:摘星换斗式
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 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左掌回收于 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 目视右掌。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 吸自由
第一式
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 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 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 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 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 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
第二式
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 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 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 视;心平气合。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第十二式:掉尾式
接上式;顺呼吸,挺膝,十趾尖着地, 两手下落,微屈,两掌相附,手心拒地; 同时瞪目视鼻准,昂头,塌腰垂脊,凝 神益志,意存丹田。式定后脚跟落地, 再掀起,三次后即伸膀挺肘一次;共脚 跟顿地二十一次,伸膀七次;然后起立, 成立正姿式
少林达摩易筋经出爪亮翅势图文教学
少林达摩易筋经出爪亮翅势图文教学原文口诀: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
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行功解说一接前势。
挺胸收腹,两脚十趾抓地,贯劲踏实;两掌成八字掌,同时翻转,使掌心均朝上,置于小腹前(图5-27)。
接着,两掌同时上托至两掌与胸平时,向左右分开,并翻拳使掌心均朝前,掌指朝上,置于两胸侧;吸气配合(图5-28 )随后两掌贯劲向前推出;两眼瞪目,注视两掌前方;咬牙合唇;呼气配合(图5-29)。
功势要领1.两掌分开时,须沉肘屈腕,掌心微凹。
2.两掌前推,开始宜松缓,边推边加力,当推至极点时,则须势猛而两手劲力重实,意如排山,劲力充实整个手臂。
3.怒目前视时,宜观想眼前有一轮皎洁的明月。
这样,使阳中含阴,有利于体内阴阳的平衡及眼力的增强。
但不宜强行追求,随着功力的加深,这种意境就会自然出现。
行功解说二接前势。
两掌缓缓收回置于胸部两侧,掌心仍朝前,冉向前方平直推出,收吸推呼,如此反复7次。
然后,再将两掌收回两胸侧;吸气(图5-30)。
接着,两掌同时向下按至两胯旁;呼气,随后向两侧上方平举,与肩同高,掌心朝卜;吸气,接着.向前平摆相合.使两手臂平行,相距如肩宽.掌心仍朝下,掌指朝前;目视两掌,默然数息(图5-31 )。
功势要领1.两掌前推用刚劲,收回用柔劲,推出如移山排浪,收回如海水之退潮。
2.两臂平伸数息时,吸气须用意使掌心劳官穴开张.吸收地气内聚膻中。
呼气时,使气贯脐下丹田。
行功解说三接前势。
两掌用劲收回,使掌指朝上,掌心朝前,置于两胸侧;吸气配合。
接着,两掌同时向下按至两胯旁,垂指,使两手自然下垂于体侧;呼气配合(图5-32),功势要领两掌下按须与内气下行同步,使内气下贯脐下丹田。
功理阐秘《说文解字》说:“仰手曰掌,覆手曰爪。
”又说:“爪者,甲也。
”可见此势之出爪应当是搜掌,并且,须使内劲贯注指端。
亮翅二字,历来多有误解,以为是鸟之展翼亮翅。
然而,从此势所练的动作来看。
并没有如鸟禽展翅飞翔之动态,可知此势之亮翅并非鸟禽飞翔时之亮翅。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
易筋经图解《易筋经》全名《达摩易筋经》,共十二式,故又称《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或《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十二式》是少林气功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李靖等根据《景德传灯录》脱胎取名,后世托名为达摩祖师所传,来源经不起推敲,但功法内容颇具价值,常练能疏通筋络、调理阴阳,振神健体、祛病延年。
现国家以将《易筋经十二式》为蓝本的《易筋经》编入四大健身气功教材。
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自然呼吸。
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中距五寸;两腿伸直、挺膝;身胸挺直(头顶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成一条直线);两臂、掌自然下垂于体侧;两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上抬,屈肘于胸前(膻中穴外)合掌。
定式后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图2)。
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图3)。
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图4)。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图4)。
5、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四川达摩易筋经硬气功(下)
四川达摩易筋经硬气功(下)第十三个架势---禅定1、人身子朝前,一脚着地,另一脚脚尖着地,两脚并拢和两膝紧靠,一手握拳,置于腰际。
一手成掌,掌心向上,平端于腰际。
用掌往上腹绕过,然后掌心朝下,从胸前平回收至腰际,手心又朝上,又往上腹绕过,翻掌,掌心朝下,又从胸前平收回腰际,移动即进气。
2.进气完,用爆发力收掌成拳。
吞气,以意引气,达于丹田。
3. 气达丹田后,松拳为掌,往体前伸,移动即出气。
出气完,又做第二遍。
如是反复练习以体力能支持为度。
然后变换方问,左右不可偏废。
(图292、298)第十四个架势——太子功1.骑马柱。
一手握拳,置于腰际。
一手成剑指,下垂于肾囊。
剑指从肾囊沿小腹往上提。
移动即进气。
提至扯脐,往腰眼移,然后,剑指朝上举至头顶。
进气完。
、 2.进气完,吞气,以意引气,达于丹田。
3. 气达丹田后,剑指随即从头顶往下,沿身子正中,直插至肾囊之下。
剑指移动即出气。
出气完又练习第二遍。
如是循环练习,以体力能支持为度。
然后换手,左右不可偏废(图294)。
第十五个架势——观音坐莲1. 两脚跟相靠,两脚尖外摆,成八字形,身子下蹲两手成掌合十。
身子不动,两脚尖徐徐立起,立起即进气。
2.进气完就吞气,以意引气,达于丹田。
3. 气达丹田后,脚跟往下落,下落就出气。
出气完,又练习第二遍,至体力能支持为度(图295)第十六个架势——顶功1. 人面墙而立,距离约三市尺左右。
然后用头心顶墙,两手成掌下垂。
脚尖立起,头沿墙移动,从顶心移至前额,同时两掌往上提至腰际。
移动即进气。
2. 进气完,两掌用爆发力握拳。
吞气,以意引气,达于丹田。
3. 气达丹田后,松拳为掌,手往下落。
头从前领沿墙移至顶心。
移动就出气。
出气完又练习第二遍,至体力能支持为度(图296)。
第十七个架势护心功1. 人两脚张开,比肩约宽。
用一木棒,顶端呈圆球形,长约一公尺多,放于心窝。
两于成掌,垂放腿侧。
然后脚尖立起,两手上提、移动即进气。
两手提至腰际,进气完。
少林达摩易筋经保健十二法
少林达摩易筋经保健⼗⼆法“达摩易筋经”传说是少林达摩⽼祖的⼀种养⽣功法。
它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
使神、体、⽓三者,即⼈的精神,形体和⽓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使五脏六腑、⼗⼆经脉、奇经⼋脉及全⾝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达到保健强⾝,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的。
易筋经共计⼗⼆势,其预备势为:两腿开⽴,头端平,⽬前视,⼝微闭,调呼吸。
含胸,直腰,蓄腹,松肩,全⾝⾃然放松。
第⼀势:韦驮献杵第⼀势两臂曲肘,徐徐平举⾄胸前成抱球势,屈腕⽴掌,指头向上,掌⼼相对(10厘⽶左右距离)。
此动作要求肩、肘、腕在同⼀平⾯上,合呼吸酌情做8-20次。
第⼆势:韦驮献杵第⼆势——橫擔降魔杵接上式,两⾜分开,与肩同宽,⾜掌踏实,两膝微松;两⼿⾃胸前徐徐外展,⾄两侧平举;⽴掌,掌⼼向外;两⽬前视;吸⽓时胸部扩张,臂向后挺;呼⽓时,指尖内翘,掌向外撑。
反复进⾏8-20次。
第三势:韦驮献杵第三势——掌托天门接上式,两脚开⽴,⾜尖着地,⾜跟提起;双⼿上举⾼过头顶,掌⼼向上,两中指相距3厘⽶;沉肩曲肘,仰头,⽬观掌背。
⾆舐上腭,⿐息调匀。
吸⽓时,两⼿⽤暗劲尽⼒上托,两腿同时⽤⼒下蹬;呼⽓时,全⾝放松,两掌向前下翻。
收势时,两掌变拳,拳背向前,上肢⽤⼒将两拳缓缓收⾄腰部,拳⼼向上,脚跟着地。
反复8-20次。
第四势:摘星换⽃势右脚稍向右前⽅移步,与左脚形成斜⼋字,随势向左微侧;屈膝,提右脚跟,⾝向下沉,右虚步。
右⼿⾼举伸直,掌⼼向下,头微右斜,双⽬仰视右⼿⼼;左臂曲肘,⾃然置于背后。
吸⽓时,头往上顶,双肩后挺;呼⽓时,全⾝放松,再左右两侧交换姿势锻炼。
连续5-10次。
第五势:倒拽九⽜尾势右脚前跨⼀步,屈膝成右⼸步。
右⼿握拳,举⾄前上⽅,双⽬观拳;左⼿握拳;左臂屈肘,斜垂于背后。
吸⽓时,两拳紧握内收,右拳收⾄右肩,左拳垂⾄背后;呼⽓时,两拳两臂放松还原为本势预备动作。
再⾝体后转,成左⼸步,左右⼿交替进⾏。
[达摩易筋经]
达摩易筋经 “达摩易筋经”传说是达摩老祖的一种养生功法,练功时,必须在人少寂静的地方,刻苦锻炼,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掌握这个功法的特点和方法,才能入门。
少林寺的功法,名称很多,“达摩易筋经”也属最早的功法之一,所以历来在民间很受欢迎,这个功法有个特点,它能疏通各个经络脏腑,发功快,见效速。
一个人难得有几十年的锻炼时间,因此就得在一、二个功法上狠下功夫,以求精通,方能锻炼出真功夫。
“达摩易筋经”确是我国一种健身的好方法,此功使神、体、气三者,即人的精神,形体和气息有效的结合起来,经过循序渐进,持之以恒地认真锻炼,从而使五脏六腑、十二经脉、奇经八脉及全身经脉得到充分的调理,进而达到保健强身,防病治病,抵御早衰,延年益寿的目的。
达摩易筋经十二式解: 1、韦参献杵第一式:自然呼吸,两腿挺膝,两足跟内侧相抵,脚尖外撇,成立正姿式,躯干正直,头顶之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要成一条直线;两掌自然下垂于体侧;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双手向前分抬合十,停于胸前膻中穴外,式定后约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
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
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
5、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少林达摩易筋经卧虎扑食势图文教学
少林达摩易筋经卧虎扑食势图文教学原文口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骽相更。
昂头脚作探前势,侄背腰还似砥手。
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柱地赖支撑。
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行功解说一接前势。
身体右转,左脚内扣,右脚向前跨出一大步,膝部弯曲,左膝挺直,成右弓步,两眼随转休平视前方;同时,吸气配合(图5一65)。
上休前倾,两爪前伸,随后两前臂内旋,翻掌使掌心朝下(图5一66、图5一67)。
接着.向右脚前方扑按,以十指指尖点按地面,使两手与右脚成三足鼎立式;呼气配合。
接着,两脚跟提起离地,以脚趾柱地,胸部向前探出,使两臂垂直于地面,头向前上方昂起两眼注视前方;吸气配合(图5一68)。
默然数息。
功势要领1.两爪点地,十指必须以指尖触及地面,不可使指节塌凹。
2.腹部微收,使腰部松平,此虎伏之法也。
行功解说二上身立起,同时,两前臂外旋,使两掌心朝上,收回腰间(图5一69)。
接着,向后左转身,换成左弓步,吸气配合(图5一70)。
再下扑、探胸、数息如上述之右势(图5一71、图5一72、图5一73)。
最后,起立站直,右脚收回,脚距与肩同宽,吸气配合。
接着,两前臂内旋,翻掌使掌心朝下,掌指仍朝前,下按至两大腿外侧,放松手腕,自然下垂,使指尖朝下;呼气配合(图5一74)功理阐秘易筋经此功势之“虎”,与上势之“龙”.均属内功中之喻词隐语。
虎,在五行学中属金,以金能生水,所以,以虎为水源,同体内之肾水。
有同气相应之效。
故有“虎向水中生”一语。
上势青龙探爪势,意在使心神之火下降以温肾水,此势更求肾阴上济以制心阳。
两势同炼,共凑心肾相交、水火互济之功,即所谓“龙虎交嬅”也。
此势之虎,万不可当做兽中之王,而在外势练习中取虎势之外壮。
此势之所以取名“卧虎”,而不称“饿虎”者,固功势中“背腰堰平似砒”,肾处卧位也:,原文口诀中有“降龙伏虎神仙事”一句.即道出了这两个功势的法理:降龙,即制心中之真火,火性不扬则龙降;伏虎,即制肾中之真水,水源至清则虎伏。
《达摩易筋经》·残卷
《达摩易筋经》·残卷展开全文此“易筋经”国内罕见,堪称“孤本”,由已故老武术家王喜亮珍藏。
词曰:达摩传自西域。
昌明光大少林。
遗留易筋经一卷,声闻震烁古今。
摘星换斗势(图1)摘星换斗势乃系韦驮献杵第三势变化递嬗而来,有字道:双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吸气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侔。
倒拽九尾势(图2)【经云】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
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出爪亮翅势(图3)【经云】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
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九鬼拔马刀势(图4)【经云】侧骨弯肱,抱顶及颈,白头收回,弗嫌力猛,左右相抡,身直气静。
三盘落地势(图5)【经云】上颚坚抵舌,张眸竟注牙,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弩,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加,瞪睛并闭口,起立足无斜。
青龙探爪势(图6)【经云】青龙探爪,左从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气实,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心谧。
卧虎扑食势(图7)【经云】两足分蹲身似坐,屈伸左右腿相更。
昂头胸做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
鼻息调元均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
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打躬势(图8)【经云】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前。
头惟探胯下,口更啮牙关。
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掩耳听聪塞,调元气自闲。
掉虎势(图9)【经云】膝直膀伸,推手至地。
瞪目昂头,凝视一志。
起而顿足,二十一次。
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更作坐功,盘膝垂皆。
口注于心,息调于鼻。
定静乃起,厥功惟备。
总诀歌云:总考其法,图成十二,谁实胎诸,五代之季,达摩西来,传少林寺。
有宋兵候,更为鉴识(数语抵得一卷少林技击源流考)。
精简版达摩洗髓易筋经
精简版达摩洗髓易筋经易筋经是一本非常古老而著名的武学典籍。
它起源于达摩祖师,是中国武术发展的重要文化遗产之一。
易筋经通过训练身体和操练内功,可以增强人体的健康和力量。
本文档是对易筋经的精简版,为了更好地理解和运用易筋经的精髓。
1. 介绍易筋经是一本修炼武功的书籍,以循序渐进的方式讲述了如何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法来改善身体素质和提高武功。
2. 内容概述本易筋经的内容概述如下:- 第一部分:修行基础- 介绍各种基本的动作和姿势,包括站姿、手势、以及呼吸法。
- 解释如何正确运用呼吸法来调整身体状态,增强体力和内功。
- 第二部分:锻炼身体- 讲述如何通过特定的动作组合来锻炼身体的不同部位,如腿部、胸部和腹部等。
- 强调身体的柔韧性、力量和平衡的训练。
- 第三部分:提高武功- 介绍如何通过特定的动作和呼吸法来提高武功的技巧和灵活性。
- 加强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控制和调整。
3. 使用方法要充分利用本易筋经的精髓,可以按照以下步骤进行:1. 研究基础动作和姿势:仔细研究书中所示的各种基本动作和姿势,确保掌握正确的姿势和呼吸法。
2. 锻炼身体:按照书中的指导,进行每日的身体训练。
坚持每天练,逐渐提高身体的柔韧性和力量。
3. 集中练武功技巧:在掌握了基础动作后,重点练提高武功的技巧。
强调对身体各个部位的控制和调整,提高身体的灵活性和敏捷度。
4. 注意事项在使用本易筋经时,请注意以下事项:- 遵循安全原则:在练过程中,保持注意力集中,确保动作正确且符合自身能力。
避免过度用力或造成伤害。
- 适应个人情况:根据个人身体情况和能力,适当调整动作和训练强度。
避免过度训练或强行进行无法负担的动作。
- 健康保证:易筋经是一种锻炼身体的方式,但并不取代医疗保健措施。
确保自身身体健康,并在有任何健康问题时寻求专业医疗建议。
5. 结论精简版达摩洗髓易筋经是对易筋经的简洁概述。
通过研究和运用易筋经的基本原则和动作,可以提升身体素质和提高武功技巧。
十二式达摩易筋经练法解析
功法目前武林中贯名“少林”的易筋经功法最多,如“少林达摩易筋经”“少林韦陀易筋经”“少林罗汉易筋经”“少林金刚易筋经”等等,练法各异,丰富多彩。
追源溯流,大都认为是少林嫡传,但真实师承,无从查考。
本功依照清代刻本中的易筋经画像和歌诀,重新解析,供有兴趣者练习和探讨。
一、韦驮献杵(一)【练法】1.两脚并步,正身直立;两掌垂于体侧,呼吸自然。
目视前方。
2.左脚向左侧开步,两脚间距略比肩宽,两脚平行,双膝放松。
3.两掌自体侧向前抬至平举,腕上侧约与肩平,掌心相对,掌尖向前。
4.两臂屈肘,自然收回,两掌合十于胸前,两掌尖向前斜上方约30度,两掌根约与胸口平,虚腋。
目视前下方,气定神凝。
二、韦驮献杵(二)【练法】1.两肘向两侧分展上抬,至与肩平;两掌心向下,掌尖相对。
2.两掌向前伸出,掌心向下,掌、臂平肩。
3.两臂向左右分开至侧平举,掌继屈臂内收至胸前,掌心向下,掌尖相对,两肘抬平。
2.两掌尖以掌根为轴点向外划翻转,至两耳下侧成掌心向上,掌尖向后,两肘向外展,约与肩平。
3.双掌伸臂向上推,两脚跟缓缓提悬,两掌托举至头顶上方后,掌心向上,掌尖相对,展肩伸肘,微收下颌,咬紧牙关,目光内敛,静立片刻。
四、摘星换斗【练法】1.两脚跟缓缓落地,两掌外分握拳,两拳心向左右斜下方,拳眼向前,两臂成左右斜直线。
2.两拳伸直成掌,掌尖向外侧斜上方。
3.上体略左转,两膝略屈;同时,左掌经体前下摆,掌尖向下,掌心向后;右掌斜举,旋转成掌心向左,掌尖向右斜上方。
4.以腰带肩,以肩带臂,膝关节不动,左掌下摆至身后;右掌摆至左斜上方。
5.左掌背轻贴住后腰;右掌向左下落至左髋关节外侧,掌尖向下,掌心向里。
6.直膝,身体向正转;同时,右掌从体前向头顶上方画弧至头额头侧上方,松腕,肘部略屈,掌心向下,心向下,掌尖向外。
4.坐腕立掌,两掌掌尖上翘,掌根向外撑劲。
三、韦驮献杵(三)【练法】1.松腕平展,直臂向前画弧合拢,十二式达摩易筋经练法解析文/侯雯73功法掌尖向左。
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
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图解《易筋经》全名《达摩易筋经》,共十二式,故又称《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或《易筋经十二式》。
《易筋经十二式》是少林气功的组成部分之一,为李靖等根据《景德传灯录》脱胎取名,后世托名为达摩祖师所传,来源经不起推敲,但功法内容颇具价值,常练能疏通筋络、调理阴阳,振神健体、祛病延年。
现国家以将《易筋经十二式》为蓝本的《易筋经》编入四大健身气功教材。
1、韦驮献杵第一式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自然呼吸。
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中距五寸;两腿伸直、挺膝;身胸挺直(头顶百会穴与裆下的长强穴成一条直线);两臂、掌自然下垂于体侧;两目平视,定心凝神;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上抬,屈肘于胸前(膻中穴外)合掌。
定式后静立一分钟。
2、韦参献杵第二式接上式;自然呼吸,两掌从胸前向体侧平开,手心朝上,成双臂一字状;同时两足后跟翘起,脚尖着地,两目瞪睛平视;心平气合。
式定约静立半分钟(图2)。
3、韦参献杵第三式接上式;逆呼吸,两掌分别上抬,至双臂成U字状时,双肘微弯,掌心朝上,尽力上托;同时咬齿,舌抵上腭,气布胸际。
式定后约静止半分钟(图3)。
4、摘星换斗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单吸不呼法,两脚后跟落地,全脚掌着地。
左掌回收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扭项,目视右掌。
式定后要气布胸际,深长鼻吸自由鼻呼,约静立半分钟(图4)。
左式:左右手势互换,右掌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掌自体后擎天而起,扭颈,目视左掌。
式定后用逆呼吸单吸不呼法,约静立半分钟(图4)。
5、倒拽九牛尾式右式:接上式;逆呼吸;右脚跨前一步,成右弓步,同时右掌从体后向体前变握拳,翻腕上抬,拳心朝上停于面前。
左掌顺式变拳,拳心朝上停于体后,两肘皆微屈;力在双膀,目视右拳。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左式:左右手腿势互换,左腿蹬力,身体随之前移,重心落于右腿,继左脚提起跨前一步,成左弓步,同时左拳从体后向体前翻抬,右拳从面前向体后翻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图5)。
每天练一次《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全身经络清洗一次(内附教程)
每天练一次《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全身经络清洗一次(内附教程)提到《易筋经》,马上让人联想武侠小说里的最强内功或盖世无双的神功。
其实,《易筋经》是我国古老的中医导引养生经典之一。
早在《黄帝内经·异法方宜论篇第十二》记载着中医五大技术体系,即九针、灸焫、砭石、毒药、导引按跷。
其中,九针、灸焫、砭石、毒药四法为外援法,由外而内,唯独导引是自主的内援法,由内而外。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是中医导引学经典,传承至今已近1500年历史。
“易”者,改变也;“筋”者,指经筋,也就是人体十二经筋;“经”者,通“径”,方法也,亦指经典。
十二势导引法则是与十二经筋相应。
十二经络为人们熟知,经筋系统则是经络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十二势导引法”与人体十二经筋逐一相应。
通过疏导经筋,影响经络,促进气血循行,从而濡养脏腑,达到固本内壮、扶正祛邪的效果。
古本易筋经十二势导引法将人体的生命基本形态——“升”“降”“出”“入”贯穿始终,通过分筋导引来逐步调节人体十二经筋,上举、下蹲、伸展、开合、屈伸呼吸,其基本作用是伸筋拔骨、吐故纳新,以达到舒筋活络的功效。
“伸筋拔骨”可使肌肉、骨骼、关节、经筋在松紧交替的导引中得到有意识的拉伸、收缩,缓解和调节经筋和神经。
“吐故纳新”则是排浊留清的过程,通过此法迅速将体内浊气排出,同时吸入清新的空气。
如此则气血和畅、头脑清醒,增强对环境的适应力。
练易筋经对哪些人群有好处,好处是什么?对久坐不动,气血两虚,抑郁症,腰颈椎病患者,老年人等,每天花10分钟练习一次易筋经有以下好处:改善神经系统神经系统的作用是调节全身各器官功能活动、保持人体内部的完整统一,以适应外部环境的变化需要。
易筋经十二式用意念和呼吸动作相结合,促进大脑神经细胞功能更完善,保持神经系统兴奋和抑制协调。
通过练习易筋经十二式可以帮助我们很好的放松身心,坚持练习还具有很好的治病功效,希望大家坚持练习哦。
增强心脏功能,改善循环系统,扩大肺活量心脏病是世界第一号杀手,目前西医对这种疾病还没有特效的治疗方法,能预防心脏病,这是因为易筋经十二式不同于其他运动,它动作舒展缓慢,全身肌肉放松,使心脏得到充足供血,但又不会加快心律,加重心脏的负担。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清晰完整版)
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朱修林1994.12二十年前拳友倪霆奎借给我一本木刻版本《易筋经八段锦合刻》一书,是苏州振行新书社藏版。
此书图文并茂、阐述清楚,是一本难得的好书,真是爱不释手,于是将全书描录下,然后归还。
近几年来,又见好友周晓东拳师授传《达摩易筋经》第六势,即“出爪亮翅式”,锻炼者都说效果很好,所以深受人们欢迎。
我受他的启发以后,发现我们峨嵋气功大师周潜川在《气功药饵疗法与救治偏差手术》一书中也有载有“少林达摩易筋经十二式”的阐述。
今将周大师的有关内容与咸丰八年木刻版古本《易筋经十二图》加以合编补充,可以丰富《达摩易筋经》也有益于练此功的爱好者。
但是以上两书,都有各自的门派特点。
要编成观点一致的内容,似有困难,因此,我决定用以下方法,进行叙述,以供探讨。
(一)保持原貌,在文句上一字不改,如遇疑难之处,用本人的按语,谈我的见解。
(二)名日:《少林派达摩易筋经十二式》实是少林峨嵋两派秘诀大成:同时亦弥补《峨嵋十二庄》的不足之处,最可贵的是周先生能将古文易筋经的拳经释密成通俗易懂的白话文,精义不变,完全符合古代养生家的哲理,又符合中医学说。
(三)其中韦驮献杵第一势等所站的脚型,与少林派立式有所不同,前者采用的是“外八字型”,后者是“方型”,站立的脚型不同,而内经气脉的走向,也就不同了。
“外八字型”走的是三阴气脉。
“方型”走的是三阳经,这是佛、道两家练功的根本区别,须得爱好者细细琢磨和探讨。
《易筋经》原分上下两卷,为佛祖达摩创造。
据传,达摩自印度东来,住锡少林寺,传授佛门的禅修“大乘法”,为”禅宗”东来我国的第一代祖师(照印度推算他是二十八祖)。
他看到从学的僧侣身体很坏,因此,他创造这一套练功的功法。
他的内容包括“静功”与“动功”。
关于静功的练法,历代传授,逐渐失真,后来的禅宗多偏于大乘教理的阐发,对于练静功只注重“参话头”一种方法了。
我曾普遍地叩问过很有名的几位宗门大德,都不出这个范围,而且他们都不会动功,会动功的人又不精坐法,因此动功则与静功分道扬镳,竞至不能配合运用了。
达摩易筋经十二大劲-带图汇总
达摩易筋经十二大劲1 面东而立,两足分开相距约一尺地,须要平直,不可作八字形。
凝神调息,目宜睁视,口宜禁闭,头宜上昂,鼓气于腹,两手上提,肘微屈,两掌向地。
惟两臂之力,必须下注,如按物踊[往上跳]身之状。
然后用力将手指向上翘起,掌跟即用力向下一按,如此一翘一按是为一度,共行49度而止,须默数牢记之,式如第一图。
1市尺=33。
33厘米1市寸=3。
33厘米倜[TI]按此段乃混元一炁[QI]之势,先天之象也,行时指上翘宜速,掌下按宜缓,全神贯注于指掌之间,使力足而气沛。
一翘一按,妙合阴阳,若神气涣散,力不专注,行之无功。
此为最忌,两手上提时,肘虽微屈,惟以手掌至腰下为度,若提过腰,则有损筋骨,学者宜慎也。
达摩易筋经十二大劲1 / 132 行前段毕,调息片时。
使周身筋骨舒展,然后更续行第二段,正立如前,两足紧并,肘挺直,十指屈转握拳,置大腿前面,两拇指相向,掌心贴腿,然后将拳一紧,拇指即向上用力翘起,愈高愈妙,于握拳翘指之际,两臂之力,须向下注,如抵物状,如此一握拳一翘指,是为一度,默数牢记,共行49度而止,行时宜凝神静气,专心一念,式如第二图。
倜按此锻炼指力,握拳宜紧,翘指宜速,臂力下注作抵物状者,使力聚于拳指,俾[BI使]拳能愈握愈紧,而指能愈翘愈高也,坊本有将两拳贴大腿两旁,而以拇指向前者,殊不得势,势不合则力不充,力不充则气不凝,精神涣散,只见其谬[miù]误耳,学者宜明辨之。
达摩易筋经十二大劲2 / 133 行前段毕,调息片时,更行第三段,身正立如前,两足分开,相距约一尺,宜平直,不能作八字式,闭口睁目,两手先曲拇指于掌心,然后以余指紧之,使成双拳,直垂于左右,拳指向外,初不必用力,但臂不宜使弯曲耳。
然后将拳紧紧一握,臂时向下一挺,使肘节突出,全力聚于拳臂之间。
如此拳一握,臂一挺,是为一度,默数牢记,共行49度而止,式如第三图。
倜按此锻炼拳臂之力,两足分开,所以固下盘也,握拇指于中,所以实拳心而易于着力也,臂向下挺,至肘节内突,则全身之力,皆聚于臂而达于拳,故曰此段炼拳臂之力也。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达摩易筋经嵩山少林寺少林功夫工作室释延统(俗名:郝建统)释延光(俗名:王占敏)整理动作演示:释延统(俗名:郝建统)摄影:瑜璠前言易筋经,是代代在嵩山少林寺僧人中传承的一种武功修炼方法。
从易筋经三字来理解,就知道它是一种通过锻炼,来变易筋骨,使之强健的方法。
筋:指联络在关节之间的一种坚韧的组织,即肌腱。
《灵枢》经脉篇说:“筋为刚”。
《素问》五脏生成篇说:“请筋者皆属于节”。
所以,筋性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的功能。
古人指出:筋乃人身之经络,骨节之外,肌肉之内,四肢百骸,无处非筋,无处非络,联络周身,通行血脉而为精神之外辅。
如人肩之能负,手之能摄,足之能履,通身之活泼灵动者,皆筋之?然者也。
由此而见,筋在人身运动功能中之重要性。
由于筋附着于骨,所以人们常常筋骨并称。
因此,易筋经的主要作用,即在于强筋壮骨,攻变练习者的基本身体素质。
这套练功法,相传是达摩祖师所传,唐初李靖在《易筋经序》中说及此事,后来《易筋经》流入民间,出现了不同的几套。
在练《易筋经》前应做好准备工作,如换穿宽松的衣着,不穿皮鞋,换布鞋等。
在练功过程中,注意力要集中,呼吸要调匀;练功完毕或中间休息时,不可当风,并应作适当的活动,但不应作激烈活动。
开始时,宜每式做持续10次呼吸,以后逐渐增加,达40次呼吸为止。
每天至少锻炼一次。
体质特别虚弱者,不宜练习易筋经。
在这次整理过程中,尊方丈释永信大和尚法旨,为了少林寺传统文化更好地服务于社会,以原汁原味奉献社会为原则,由于受历史的局限,其中精华部分“口诀”有些地方现代人不容易理解,原来版本如此,请恕笔者无再造之力,希望读者从悟中修炼为上上之策,并敬请武林同道指正。
我们更希望以此为平台,成为与广大少林爱好者交流的桥梁,为少林文化更好的造福于社会添砖加瓦。
一.韦陀献杵第一式练习歌诀:立身期正直,环拱手当胸。
气定神皆敛,心诚貌亦恭。
练习方法:1、两足开立,成八字形,两足之间相距与肩同宽,两臂自然下垂于体侧;身体挺直,二目平视,定心凝神;(图1-1)2、然后两手同时缓缓上抬,在胸前双手环拱,手指相接,掌心朝里。
定式后静立一分钟。
(图1—2)二.韦陀献杵第二式练习歌诀:足指挂地,两手开平。
心平气静,目瞪口呆。
练习方法:接上式,自然呼吸,两臂由胸前向两侧平展(图2—1),双臂成一直线时变为掌心向上;同时两足跟提起,足尖支撑身体;两目圆睁不视,心平气和,定式后静立半分钟。
(图2—2)三.韦陀献杵第三式练习歌诀:掌托天门目上观,足尖着地立身端。
力至胸胁浑如植,咬紧牙关不放宽。
舌可生津将腭抵,鼻能调息将心安。
两拳缓缓收回处,用力还将挟重看。
练习方法:接上式,逆呼吸(吸气时腹部凹下,呼气时腹部隆起),两臂上抬,掌心朝上,尽力上托,两掌指相对,间距三至四寸;同时咬齿闭口,舌抵上腭,气贯胸际,定式后静立半分钟。
图3四.摘星换斗式练习歌诀:只手擎天掌覆头,更从掌内注双眸。
鼻端呼吸频调息,用力收回左右转。
练习方法:1、接上式,仍逆呼吸,两足跟缓缓落地,左臂由上向下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体稍左转,头向右扭,目视右掌。
定式后要气贯胸际、深吸气、深呼气、静立半分钟。
(图4—1)2、稍调呼吸,然后松右臂,缓缓落于背后,掌心朝下,尽力下按;同时左臂由背后缓缓上举,掌心朝上,掌指向右,头向左扭,目视左掌(图4—2)五.倒拽九牛尾式练习歌诀:两腿后伸前屈,小腹运气空松。
用力在于两膀,观拳须注双瞳。
练习方法:接上式,逆呼吸,抬右脚向右侧跨一步,以两脚为轴,体向右转90℃,右腿屈左腿直,成右弓步;同时右手由背后转至胸前,左手下落与右手汇合,然后反腕变拳,右臂向前伸,拳心朝上;左臂向后甩,拳心亦朝上,目视右拳。
定式后静立半分钟(图5—1);而后左右腿势互换,成左弓步,同时左拳由背后缓缓伸向身前,右拳由身前缓缓移向背后,目视左拳。
定式后静立半分钟。
(图5—2)六.出爪亮翅式练习歌诀:挺身兼怒目,推手向当前。
用力收回处,功须七次全。
练习方法:1.接上式,逆呼吸,收左脚缓落于右脚后半步,两脚碾地,体向左转45℃,使两腿成排步,同时两拳收于腹侧。
(图6—1)2.然后变掌一齐向胸前缓缓推出,掌心向前,掌指向上,圆睁双目,全身放松。
(图6—2)3.随之两掌变拳,收回腹际两侧。
(图6—3)拳心向上,然后再变掌向前推出。
依此法反复7次。
收回时意守天门,推掌时意在丹田。
(图6—4)七.九鬼拔马刀式练习歌诀:正身拔肩节,抬臂抱头形。
屈肘臂藏后,弯腰把项扭。
练习方法:1.接上式,顺呼吸,右拳变掌从腰际外分上抬,至大臂于耳平行时,拔肩、屈肘、弯腰,扭头,右掌心朝内停于左面侧前,如抱头状;同时左拳变掌,回背于体后,尽力上抬。
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图7—1)2.然后,左右手势互换,左臂伸直,左掌从体后向体侧下落,成左式,式定后约静立半分钟。
(图7—2)八.三盘落地式练习歌诀:上腭坚撑舌,张眸意注手。
足开蹲似踞,手按猛如孥。
两掌翻齐起,千斤重有加。
瞪眼兼闭口,起立足无斜。
练习方法:1.接上式,自然呼吸,左足外开,成马步,同时左掌下落,右掌从体后往体前上抬,至两掌心朝上于胸前相遇时,双肘微屈,两两侧展开,掌心朝下按于双膝之前外侧。
舌定后舌抵上腭,瞪睛,意注牙齿,约静蹲半至一分钟。
(图8—1)2.然后双腿起立,两掌翻为掌心朝上,向上托抬如有重物。
(图8—2)至高与胸平时,再翻为掌心朝下,变马步。
(图8—3)两掌下按,重复马步式。
上述动作反复做三次。
(图8—4)九.青龙探爪式练习歌诀:青龙探爪,左从右出。
修士效之,掌平气实。
力周肩背,围收过膝,两目注平,息调必谧。
练习方法:接上式,顺呼吸,左足回收于右足内侧,成并步立正姿势;身胸挺直,两目平视,鼻呼气,左掌经胸前变拳,收抱于腰侧;拳心向上,右掌自胸前变爪,向左侧伸探。
(图9—1)然后左右手势互换,鼻吸,俯身,腰前屈,右爪从左至右经膝前围回。
(图9—2)鼻呼,直身,双握拳停于腰际。
(图9—3)同时左拳变爪,从腰际向体右伸探。
右、左姿势反复做三次。
(图9—4)十.卧虎扑食式练习歌诀:两足分蹲身似倾,屈伸左右腿相更。
昂头胸作探前势,偃背腰还似砥平。
鼻息调元匀出入,指尖着地赖支撑,降龙伏虎神仙事,学得真形也卫生。
练习方法:接上式,逆呼吸,两目平前视,两掌缓汇于胸前变拳,再收回腰际;(图10—1)抬右脚向右侧跨一大步,两脚碾地,体向右转90℃;右腿屈,左腿直,左脚跟提起,脚尖着地成右弓步;同时俯身,拔脊、塌腰、昂头、两臂于体前垂直,两掌十指撑地,意在指尖。
定式后约静持半分钟。
(图10—2)然后缓缓起身,两脚碾地,体向左转180℃;成左弓步,右脚跟提起,同时俯身,拔脊、塌腰、昂头、两掌着地,以臂支撑。
定式后仍静持半分钟。
(图10—3)十一.打躬式练习歌诀:两手齐持脑,垂腰至膝间。
头惟探胯下,口更啮牙关。
掩耳聪教塞,调元气自闭。
舌尖还抵腭,力在肘双弯。
练习方法:接上式,顺呼吸,起身收左脚,使两腿成排步,足距与肩同宽;向前俯身,躬腰、垂脊、起膝,头部探于胯下,同时两臂随身向前屈肘环附于项后,两掌心掩塞两耳。
(图11—1)然后两掌夹抱后脑,意注双肘尖。
足式后静持片刻。
(图11—2)十二.掉尾式练习歌诀:膝直膀伸,推手至地。
瞪目昂头,凝神一志。
起而顿足,二十一次。
左右伸肱,以七为志。
更作坐功,盘膝垂眺。
口注于心,息调于鼻。
定静乃起,厥功维备。
练习方法:接上式,顺呼吸,挺膝,十趾抓地,脚跟掀起;两臂下垂,两手指交叉手心向下按地;同时仰头,两目圆睁,视鼻尖,凝神壹(指专一)志,意在丹田。
定式后足跟落地。
(图12—1)然后再提起足跟,重复3次。
(图12—2)缓缓起身,伸膀挺肘1次。
(图12—3)。
共脚跟顿地21次,伸膀7次。
功毕起立,收式归原。
(图12-4)总歌诀:总考其法,图成十二。
谁实贻诸,五代之季。
达摩西来,传少林寺。
有宋岳侯,更为鉴识。
祛病延年,功无与类。
健身气功易筋经练习要领健身气功·易筋经是我国古代流传下来的健身养生方法,在我国传统功法和民族传统体育发展中有着较大的影响,经国家体育总局健身气功管理中心组织编创后的这一功法在社会试行推广以来,深受群众欢迎。
为更好地推广普及健身气功功法,结合教学实践,谈谈健身气功·易筋经的习练要领。
一、精神放松,形意合一“头正气顺,气顺神旺”,“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等表明了形为神之舍,神为形之主的形神关系。
精神放松首先要形体放松,两者本为一体,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相互制约。
形体放松,特别是头部的动作要领对精神放松至关重要,精神属意识范畴,是神经系统及脑的功能。
在练习时要求头顶虚领,下颏回收,使颈椎保持正常的生理曲度,同时要求展眉落腮,面带微笑,有利于大脑的血液供应,发挥大脑的功能,有利于练习过程中形神合一,形意合一和形神放松。
意为气之帅,气为血之帅,气血是构成人体的基本物质。
虽然意念活动是练功的组成部分,但在练习本功法过程中,不要有多余的意念或妄想。
做到意随形走,意气相随,形断意不断,如韦驮献杵第一势,随着两掌相合而收敛心神;两掌相合稍停时,心平气和,气定神敛,形意合一,独立守一。
这种精神放松,形意合一的练习要领要贯穿到十二势之中,以达到“精神内守,病安从来”的健身效果。
二、呼吸自然,贯穿始终在练习的过程中,从起势至收势均运用自然呼吸法,要求呼吸自然、柔和、流畅、不闭气、憋气、不刻意追求呼吸的深长绵绵,细柔缓缓,也不刻意追求呼吸与动作配合,不要让呼吸成为心理负担。
但是,值得注意的是运用自然呼吸,不要误认为是不讲究呼吸方法。
随着对动作的熟练掌握,呼或吸会自然地配合动作开或合,一般的规律是以伸展动作配合呼气,以收缩为主的动作配合吸气,以脊柱旋转为主的动作配合呼气,脊柱旋转之后的伸展动作配合吸气,下蹲时呼气,起身时吸气。
由于呼气时胸腔、腹腔的内压减小,利于伸展和脊柱旋转,便于吐故,吸气时气血内敛,有利于动作的收缩和纳新。
如“倒拽九牛尾势”,在前拽后拉时,其主要要领是以腰带动脊柱左右旋转错动,随着带动两臂旋转,此时呼气利于旋转,以达到应有的健身效果,总之,要求呼吸自然,动作自然,两者自然配合。
三、刚柔相济,虚实相兼健身气功·易筋经动作运用园、方、刚、柔、形、势、劲、虚、实、松、紧等要领相互转化,要求刚中有柔,柔中有刚,园中有方,方中有园,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直中有曲,曲中有直等阴阳变化的手法,以刺激机体,达到易血、易肉、易筋、易骨、易髓的健身目的。
如韦驮献杵第三势,两掌托天,提踵抓地,上下用劲,两头用力,纵向牵拉,通过松中有紧,紧中有松,刚中有柔,柔中有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的练习要求,牵引脊柱,伸展椎体之间的关节,由外及内,达到牵引脏腑的目的。
如果动作过刚、过紧、过实椎体之间的关节牵引不开,活动幅度小,如果动作过柔、过松、过虚、牵引无力,因此,要求刚柔有度,松紧得当,虚实适宜,在易筋经十二势中均应体现这一要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