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谈

合集下载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4年考研复试信息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4年考研复试信息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4年考研复试信息以下《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2014年考研复试信息》由考研频道精心提供,欢迎大家浏览参考。

一、复试工作原则认真贯彻执行教育部及学校《关于做好2014年硕士研究生招生复试、录取工作》相关通知精神;坚持“德智体全面衡量,择优录取,保证质量,宁缺毋滥”的原则,切实提高研究生录取选拔质量;切实维护研究生招生录取的公平公正,做到政策透明、程序公正、监督机制健全,维护考生的合法权益。

坚持把考生的科研创新能力评价作为首要因素以突出,着力优化生源结构,提交优质源的录取比例,提升生源质量.二、复试分数和办理调剂(调出)根据全国硕士研究生进入复试的初试成绩基本要求,确定复试线如下:新闻学、传播学总分350分政治、外语55分业务课83分戏剧与影视学总分325分政治、外语34分业务课51分少数民族骨干专项计划考生的复试线已由学校确定(详见后附表1) 中国研招网3月25日调剂系统开通后,请未上复试线的同学尽快联系调剂(调出)到二区,相关调剂事宜可到西南大学研究生招生网查看,并下载调剂(调出)申请书。

三、复试组织管理(一)招生工作领导小组1.组长:夏俊、董小玉成员:虞吉、涂涛、袁智忠、李海燕监督电话:************(董老师*************(夏老师)2.复试小组成员新闻与传播学小组:组长:董小玉小组成员:陶红、周安平、韩敏、刘丹凌戏剧与影视学文化发展、新媒体传播小组:组长:虞吉小组成员:涂涛、袁智忠、赵剑、骆鹏秘书、记录工作组:向玉冰、许建涛、刘晓菲、吕春晖等(二)复试范围与内容复试比例原则上按1:1.3进行,预计拟录取计划数为52名。

复试是通过笔试及面试两种形式进行,命题范围按招生简章公布的科目、相应教材为准。

1.笔试对象:所有参加复试考生内容(专业知识综合测试):新闻学、传播学、戏剧与影视学笔试科目:写作同等学力考生:新闻学、传播学专业加试科目:新闻采写和网络新闻与编辑戏剧与影视学专业加试科目:中外电影史和影视文化考场纪律与要求与初试相同,考试作弊者一律取消录取资格!2.面试对象:所有参加复试的考生。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圣才出品】

西南大学新闻传媒学院811传播学考研模拟试题及详解(二)一、名词解释(8×5=40分)1.涵化理论2.第三人效果3.“知沟”理论4.刺激—反应理论5.意见领袖二、简答题(15×3=45分)1.简述传播学理论从被动受众(passive audience)到主动受众(active audience)的发展。

2.简述媒介批评的内容和方法。

3.传播制度中的民主参与理论的主要观点是什么?三、论述题(第1题15分,第2、3题各25分,共65分)1.传播模式经历了从直线模式、循环模式到系统模式等变化过程,请从传播模式发展变化的角度,分析传播思想的变迁与进步。

2.试述大众传播负功能的产生原因、一般表现及克服方法。

3.为什么说传播的过程可以理解为意义与符号的两度“翻译”过程?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8×5=40分)1.涵化理论答:“涵化理论”是关于大众传播的潜移默化效果的一种理论,又称培养理论、教养理论,涵化假设、涵化分析。

美国传播学者G.格伯纳等人,在对电视内容及其影响展开长达十多年的研究的基础上,提出这一理论。

该理论认为,现代社会中大众媒介所提示的“象征性现实”对人们认识和理解现实世界发挥着巨大影响。

传播内容通常具有特定的价值和意识形态倾向,这些倾向不是以说教而是以“报道事实”、“提供娱乐”的形式传达给受众的,它形成人们的现实观、社会观于潜移默化之中。

这种影响不是短暂的,而是一个长期的、“涵化”的过程。

格伯纳等人认为,大众传播的这种“培养效果”,主要表现在形成当代社会观和现实观的“主流”,而电视媒介在“主流形成”过程中尤其发挥着强大的作用,它可以超越不同的社会属性,在全社会范围内广泛“培养”人们关于社会的共同印象。

2.第三人效果答:第三人效果(the third person effect)由美国学者戴维森提出。

它的假设是人们倾向于夸大大众媒介消息对其他人态度和行为的影响。

第三人效果的基本思想是:特定的消息“对你我这样的人没有什么效果,但是一般读者很可能受到很大影响”。

传播学考研经验与教训

传播学考研经验与教训

传播学考研经验与教训嗯……在这个时候,由于本人一没填报虚假信息,二没参加过邪教组织,应该会顺利走入传媒大学研究生的行列了,所以冒昧地总结一下自己考研的经验与教训,希望能对后来人有些许帮助。

先说一下本人情况吧,本校05级跨专业,本科学的有些偏工科,二战录取。

对于第一年,我唯一想说的就是,考研,尤其是传播学这种竞争激烈的学科的研,如果不刻苦不认真学习,就是自认有再好的基础都白搭,1000多人取30几个不是说着玩儿的……千万别存有侥幸心理,专业课不论花再多时间学习都不过分,对于很多传播学考生来说,真正卡人的其实不是传说中的英语,而是低到一击致命的专业课!第二年,其实是我经历了惨痛的打击之后,从头开始准备考研的一年。

首先我清楚了,研考是一个淘汰率很高的选拔类考试,和我们本科时的可以靠突击的期末考试有着本质的不同,不要相信那些没怎么认真准备就成功的案例,要想比别人高能做的只有比别人都刻苦努力、更得要领方法的学习。

第二,要摸索各科考试的规律与特点,有利于制定自己的学习计划和方法。

具体来说,在英语方面,现在的研考英语已经远不是一项普及类的基础课考试,而是一门考察过硬英语基础和变态理解能力的高筛选类考试。

政治方面,主要的目的和任务还是为了塑造和提高广大考生的辩证的思考方式以及对党中央政策的理解能力,不要求每个人都成为哲学大师和马克思主义专家,只要求我们具备最基本的素质。

而专业课,也就是叫做“传播理论与历史”的这门考试从性质上说是学术性类的,不同于一般的知识普及考试,而且是带有很强筛选性的,不是考察某个知识点你会不会,而是考察你答得好不好,是不是比别人好,到底好到了一个什么程度。

对比来说,文史综合就是标准的基础知识普及,试卷无处不透漏着“这个东西你知不知道?”之类的气息,只是要求考生通过自己的回答去告知评卷人“是的,这个问题我知道很清楚”或者“不,这个我不知道”。

从对于各门考试的分析中,很容易就可以发现决定成败的重点。

2021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2021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真题经验参考书

作为一个考上心意大学学硕的人来说,没什么事情是比出来炫耀一下成果而且还能造福大家更好的事情了。

我考研报考的是西南大学的新闻传播学,由于我本科的专业就是这方面的,所以我在刚开始复习时觉得专业课对我来说应该没那么难呀,可是其实并不是......但是,我还是愿意把我的学习之路和大家讲一讲,能帮上一点是一点吧!政治对于我来说是最没有难度的一科,一直是文科生的我对于这种文字类的题目处理比较得心应手。

而我对政治一科也没有很高标准的要求,只要求它不拖后腿就好了,得到的分数在我所有科目里处于一样的状态就好,所以我只按照常规的复习线路进行的复习。

开始的一个月我只是在看网上找来的考研视频,配合着《政治新时器》看一章视频复习一章内容,并且还做了李凡系列的章节习题。

过了这打酱油一般的复习期后我把李凡系列又重新刷了一遍,这一遍刷的就比较走心,整理错题,罗列知识点,研究套路,背诵记忆。

刷了两遍后我开始做历年真题,这时候真的是刷题,这时候就只整理错题,并且把每题涉及到的知识点标在旁边。

在临近考试的时候我开始背押题卷,背了好几遍,背过之后还要去回顾之前整理的所有东西。

其实这和各种文字性考试的复习方法没什么两样,只有记忆和刷题。

英语一开始我就在背单词,书肯定是大家都在用的《一本单词》这个时候我的朋友给我发了一个Excel的艾宾浩斯遗忘曲线,可以自动填写日期,使用很方便,我就结合这个表格去背单词。

作文方面,首先我就背了一些模板,并且看了很多往届作文和例文。

在有了一定基础后,我就开始自己写了。

一定要自己写,这是最有效果的。

然后写出来后还可以和你的小伙伴互查,之后再改正自己的错误,优化自己的写作,最终形成自己的模板。

平常真题练习一定要有紧张感,形成做题的感觉,真题我做的是《木糖英语真题手译版》建议你们时间允许的话一定要做。

英语我的弱项在于阅读,我在练习阅读时只好用了比较笨的办法:手译。

手译就是用手写的方式把翻译写出来。

我把历届考研真题做完后,就找来了电子版把文章编辑在了word文档里,排版时我分成左右两栏,左边一栏是真题原文,右边一栏空白,留做写逐句翻译用。

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

听一位考研过来人讲述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考研,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对于想要报考新闻传播学的同学来说,更是充满了挑战与未知。

作为一个已经成功上岸的过来人,我想把自己的考研经验分享给正在这条道路上拼搏的你们,希望能为你们的考研之路点亮一盏明灯。

首先,来说说为什么选择新闻传播学这个专业。

对于我来说,新闻传播学是一个充满魅力和活力的领域。

它让我有机会去探索社会现象背后的传播规律,去了解人们如何通过各种媒介获取和传递信息,去用自己的笔和镜头去记录和影响这个世界。

而且,在当今信息爆炸的时代,新闻传播学的人才需求越来越大,就业前景也比较广阔。

在确定了专业之后,接下来就是选择报考院校。

这是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需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比如学校的综合实力、专业排名、师资力量、地理位置等等。

我当时在选择院校的时候,花了大量的时间去收集各个院校的信息,对比它们的历年分数线、报录比、考试科目等等。

最后,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选择了一所既符合自己能力又有一定挑战性的院校。

确定了院校和专业之后,就可以开始着手准备复习了。

新闻传播学的考研科目一般包括政治、英语、专业课一(一般是新闻学理论)和专业课二(一般是传播学理论)。

下面我分别说一说各个科目的复习方法。

政治这门课,不需要开始得太早,一般来说,暑假开始复习就可以。

前期主要是熟悉知识点,可以选择一本权威的教材,比如肖秀荣的《精讲精练》,结合徐涛的视频课,把知识点过一遍。

然后,就是做大量的练习题,比如肖秀荣的 1000 题,通过做题来巩固知识点。

到了后期,重点就是背诵主观题。

肖四肖八是必备的,一定要把里面的主观题背得滚瓜烂熟。

英语的复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从决定考研的那一刻就开始。

首先是单词,这是基础中的基础。

我当时用的是朱伟的《恋练有词》,结合视频课,每天背诵一个单元。

单词背完一遍之后,就可以开始做真题了。

真题是最重要的复习资料,一定要反复做,多研究。

阅读是英语的重中之重,我推荐唐迟的阅读课,他讲的解题技巧非常实用。

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南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南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

上海交通大学和西南大学传播学考研经验分享三月份,我决定考研。

2017年过年后回到学校,身边的同学对于未来大多有了打算,我还没想好是继续升学还是直接工作,我爸希望我接着再上几年学,加上目前自己也没有想做的,在问过几个前辈的意见后决定还是升学。

对于想考的学校和专业统统没有概念,唯一确定的是不想接着学本专业,所以选择了与本专业比较相近的传播学。

这个月做的主要是通过各种资料了解考研的相关事项,包括学硕专硕的区别、各个地区的录取比例、考研的前景等等。

四月份到六月份我都在纠结要选择哪一所学校。

因为本身自己就选择困难,总觉得选学校这种事就像是做一道数学题一样是有一个标准答案的,不知道答案的我不停地找,总担心自己选的那个不是正确答案。

现在回过头想,如果不是一个个去试过哪里会有什么正确答案,况且这种事哪里有什么正确答案,你需要想清楚的是:1.从录取比例、学校名气、专业方向、招生政策等你能够搜集到的所有资料结合你自己的能力来说,这所学校的成功率有多大?2.这也许是你将要待上2或3年的地方,你是否真的喜欢这所学校?3.如果选择这所学校,从操作化的角度来说,你需要相应地付出多少努力?在纠结学校这段时间我也没闲着,忙着看各种传播学入门书籍,比如戴元光、金冠军的《传播学通论》、童兵的《理论新闻传播学导论》、方晓红的《中国新闻史》、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郭建斌的《中外传播学名著导读》、斯坦利·巴兰和丹尼斯·戴维斯的《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拉斯韦尔的《世界大战期间的宣传技巧》等等。

当做入门书籍看的时候不强求自己能够记住,但是一定要理解,比如看到纽科姆模式时第一遍你不能理解可以先略过,但当你在另一本书里也看到一个三角形下面有一条线时你应该想到这一模式,然后结合两本书讲的知识点去理解。

我入门时看书比较快,基本一整天从八点半到晚上九点都泡在图书馆,到后面知识点差不多都看过后基本可以两天翻完一本书,当然,这期间需要做笔记,遇到特别对口味的书我还会把整本书做一个梳理,比如在看《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时,我就用word打了几万字整理出了一条理论线。

考研新闻传播学备考攻略

考研新闻传播学备考攻略

考研新闻传播学备考攻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媒体的普及,新闻传播学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备受关注。

考研报考新闻传播学专业不仅需要掌握一定的知识体系,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备考技巧和方法。

本文将从准备阶段、复习阶段和应试阶段三个方面为考生提供一些备考攻略。

一、准备阶段1.了解考试内容:详细了解新闻传播学考研的报考科目、考试形式和考试内容,掌握考试大纲,确保备考的方向正确。

2.制定学习计划:根据自身情况制定一份合理的学习计划,合理安排时间,明确学习重点和难点,制定科学的复习计划。

二、复习阶段1.系统学习基础知识:新闻传播学是一门综合性很强的学科,复习时要系统学习相关的基础知识,如新闻学理论、传播学理论、媒介经济学等,深入理解其中的原理和概念。

2.熟悉常用方法和研究工具:掌握新闻传播学的研究方法和数据统计分析工具,例如问卷调查、访谈、统计分析等,有助于对专业知识的运用和研究设计能力的提升。

3.阅读相关专业著作:阅读一些新闻传播学方面的著作和经典案例,加深对专业知识的理解和记忆。

4.刷题和做笔记:通过刷题和做笔记的方式,将重点和难点的知识进行总结和归纳,加深记忆并强化记忆。

三、应试阶段1.把握复习重点:根据历年真题和考试大纲,分析重点和热点的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复习和强化练习。

2.多做模拟试题:模拟考试是巩固知识和提高答题能力的重要手段,可以帮助考生熟悉考试形式和节奏,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并进行针对性的补充。

3.注意答题技巧:在考试过程中,要注意答题技巧,正确理解题目要求,严格按照题目要求给出准确的答案,注意时间的分配和节奏的掌握。

4.保持心理状态良好:考研备考是一项长期的艰苦过程,考生要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遇到困难时及时调整心态,保持良好的复习状态。

总结:备考新闻传播学考研需要全面掌握基础知识,熟悉研究方法和工具,加强阅读和实践,注重答题技巧和心理调节。

只有通过系统的学习和科学的复习,才能在考试中取得好的成绩。

希望本文提供的备考攻略对考研新闻传播学的考生有所帮助。

2019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2019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复习经验总结

西大是全中国出复试结果最慢的大学了估计,没有最慢只有更慢。

最近很多学弟妹们问我考研经验。

由于正在赶论文补韩剧睡觉看书等七七八八的事,所以一一回答你们有点麻烦。

我是初试390。

复试名单出来的时候惊了一下,居然排名是学院第五。

后来听说很多由于英语木有过的被刷的很惨。

节哀。

所以这也告诉我们不能轻视任何一门课,(不要以为专业课不会因为不过线被刷,我身边一位大神就是因为专业课差两分与一985大学擦肩而过)下面我就谈谈我的考研经验和经历。

西南大学的专业课参考书很少,分别是胡正荣的《传播学总论》,李良荣的《新闻学概论》还有董妈的那本写作,呃,我是买了但是木有翻过啦!也正因为少所以跨专业的考生特别青睐这类学校。

那么英语系的跨考生是最可怕的,因为她们英语好。

专业课压力也比较小。

所以,我们就要在专业课上下功夫。

新闻学概论我用的是李良荣的,并且只用了那本。

感觉是不错的。

新闻学考了129.不是大神的分数,但是还是超出了我的预料。

首先要把历年真题下载打印出来,对着那本书,看看重点出现在哪几章。

很多同学问我专业课哪里是重点要我的笔记,很抱歉,学姐的笔记等于抄书,重点要自己找出来,常考的不就是重点么,什么常考?看看真题不就知道了么~~学姐不是万能的。

只能给你自己的经验,重要的还是要靠自己。

我考研期间一位学姐就是我的精神依托,当然我并没常找她,她在空间的状态,发的西大的照片都成了我的寄托。

有一次觉得实在是看不下去背不下去,快要崩溃。

然后回来上网去那位学姐空间看了西大的校园照片。

心里就特别的向往也很难过,然后还是给自己打气继续走下去。

传播学没有用什么资料。

我就在网上down了一份笔记,然后看完书后又对着书本把笔记修修补补,外人是看不懂我的笔记的。

除此之外我还看了董璐老师的那本《传播学核心理念与概论》(我是当作字典来查阅概念的),董路是胡正荣的学生,因此很多观点跟胡是接近的也不会有什么冲突。

所以《总论》书上若哪些观点不是很清晰就可以参照这本书进行补充。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西南大学新闻传播学考研经验谈
报考建议
什么样的同学适合报考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意味着什么?
1.就业:处在重庆地带,西南地区的院校,也是211院校,总体来说就业在重庆很好的(仅次于重庆大学,今年因为就业很好还上了中央电视台)其中农业偏向科研类。

2.导师资源:学院师资队伍学缘、学历、职称、年龄结构合理,可持续发展性强。

现有教职工44人(含退休1人),专任教师30人,其中教授6人;副教授、高级工程师19人;获博士学位者17人,在读博士6人,具有博士后经历4人;现有博导4人,硕导14人,教育部新闻传播教学指导委员1人,重庆市名师1人,重庆市学术带头人2人,全国专业学会副会长2人。

3.学院资源:学院彰显“开放·融合·实践”的办学特色,已成为西部新闻传媒教育重镇。

现有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写作》)、全国大学生精品通识课程1门(《写作》);新闻传播学学科获批重庆市重点学科,新闻学专业获批重庆市特色专业,新闻采写教学团队被评为重庆市市级教学团队。

学院教师先后出版国家级规划教材5部,专业教材40余部,建有新闻传播研究中心、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大后方电影研究中心、影视传播与道德教育研究中心等4个研究机构。

学院坚持“开放办学、国际化发展”,对外交流与合作日益频繁。

学院先后与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媒学院、英国格林姆斯比学院等多所大学和科研结构建立了学术交流、学生互换关系,先后聘请美国俄勒冈大学新闻传媒学院院长
Tim Gleason教授、加拿大西蒙菲莎大学赵月枝教授、中国传媒大学张振华教授、清华大学刘建明教授、北京大学龙协涛教授、中国传媒大学胡智锋教授、四川大学蒋晓丽教授等30余位国内外著名专家学者担任兼职教授,先后支持8名专业教师前往美国斯坦福大学、密歇根州立大学、伊利诺伊香槟分校,加拿大西蒙菲沙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城市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或访学。

自2005年以来,学院共有46名学生赴国外(境外)名校交流和实习,占学生总人数的6.5%;有67人赴国(境)外知名高校或研究机构继续深造,占毕业总人数的9.5%;学院先后接收来自尼日利亚、泰国、越南、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留学生20余人。

4.考题分析:西南大学的题目基础和提高占比大概是7:3,所以需要同学们既然要牢牢把握住基础同时,对一些相对难度较大的内容进一步提升学习,同时,新闻业务考察内容相对比较多,所以复习的同时需要提高对新闻业务的锤炼。

学科评估排名
参考书目
参考书学硕专硕通用
《新闻学导论》李良荣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采与写作》丁柏铨高等教育出版社
《新闻学概论》李良荣主编复旦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总论》胡正荣等著清华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教程》郭庆光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大众传播理论》麦奎尔
《大众传播理论:基础、争鸣与未来》巴兰
《大众传播心理学》刘京林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
《传播学》邵培仁高等教育出版社
《大众传播理论:范式与流派》刘海龙
近三年来招生情况及分数线
学费情况
全日制学术型硕士:8000/年,学制3年,总计24000元。

全日制专业型硕士:10000/年,学制3年,总计30000元。

硕士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设二个等级,一等奖奖励金额为该生当年应交学费额度的100%,二等奖奖励金额为该生当年应交学费额度的50%。

一二等奖的奖励名额各占符合参评条件的全体非在职硕士研究生的50%。

研究生学业奖学金评定等级以研究生综合考评成绩为依据,综合考评排名前50%的研究生拟获一等学业奖学金,后50%的研究生拟获得二等学业奖学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