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突破预设方案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重难点突破方案
《认识长方形和正方形》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1、四边形的知识是在学生已经直观认识了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和圆等平面图形的基础上学习的。
本课让学生从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出发,通过辨一辨、找一找、画一画、连一连、说一说等系列活动,让学生在直观中充分感知四边形,探索发现四边形的特征。
在四边形的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对比、辨析等形式加深对四边形内涵的认识,丰富学生对四边形外延的认识。
2、对于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在一年级时,主要是直观认识了其形状,在本册则需要从边和角两方面认识其特征,就要求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的认识由表象到了实质。
这部分知识也是后面学习长方形和正方形的周长和面积的基础。
这一内容对于学生来说是很抽象的,内容本身又比较枯燥。
因此教学中,我们可以让学生通过折、量、比等形式的的操作活动中主动探究,在活动中充分积累探究经验,从而探索发现并归纳出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
在长方形和正方形的教学中,要注意通过对比和表达加深对图形的认识;当学生对长方形和正方形有了初步理解,需要进一步深化时,需要提供一些变式图形,如斜放的长、正方形,帮助学生排除非本质属性的干扰,抓住图形的本质属性进行判断,更好地掌握图形的概念。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加强交流和指导,鼓励学生将算的过程用语言表达清楚;并通过教师的引导和评价,使学生体会单位相同的数可以直接相加、减的计算方法。
鼓励学生交流不同的口算方法,体会算法的多样性,反思自己的算法。
加深对加减法计算方法的理解,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计算方法。
3、注重体现知识的形成过程,渗透数学思想方法。
运用数学思想方法,引导学生经历在具体事物中抽象出图形的认识过程。
认识四边形,主要让学生应用分类的思想,在众多图形中区分出四边形,从而发现四边形的特征。
教学长方形和正方形时,主要应用类比思想,在比较中发现异同,加深认识。
但小学生由直观的“初步识别长方形和正方形”深化到“感受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特征”,是认识上的一次飞跃,是从感性认识到理性认识的飞跃。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关于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大家在学习数学科目的过程中,还在苦苦寻找数学教学中解答难题的方法吗?下面是店铺为大家整理的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突破难点的解决方法篇1一、抓住强化感知参与,运用直观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直观教学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具有重要的地位。
鉴于小学生的思维一般地还处在具体形象思维阶段,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他们要接触并必须掌握的数学知识却是抽象的,这就需要在具体与抽象之间架设一座桥梁。
直观正是解决从具体到抽象这个矛盾的有效手段。
在教学中,教师应多给学生用学具摆一摆、拼一拼、分一分等动手操作的机会,使学生在动手操作中感知新知、获得表象,理解和掌握有关概念的本质特征。
如在教学中,可让学生通过动手画、量、折叠、剪拼几何图形,做一些立方体模型,使学生感知几何形体的形成过程、特征和数量关系。
如学生在用圆规画圆时,通过固定一点、确定不变距离、旋转一周等操作,对圆心、圆的半径、圆的特征和怎样画圆就会有较深刻的感性认识。
二、抓住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联系生活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现代教育观指出:“数学教学,应从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出发,让学生亲身经历参与特定的教学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
”所以,我们数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并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如我们都知道“利息”知识源于生活,在日常生活中应用广泛。
我在教学“利息”时,让学生通过5000元存入银行,计算整存整取三年期、整存整取五年期,体会到期后会取得多少利息等。
这样从学生的实际出发,在课堂中充分让学生“做主”,引导学生从生活实际中理解了有关利息、利率、本金的含义,体会了数学的真实。
《秋天》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
《秋天》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
本课教学重点:认识8个以上生字,正确顺利的通读全文。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内容,感悟秋天的美。
教学重点突破预设方案:
1、认识生字
对于本课中生字认识,可以先指导学生通过自己拼读的方式会读,然后进行组词组游戏,加深学生对生字的认识。
2、正确顺利通读全文
教师先配乐朗读全文,让学生参与评价,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
让学生自读生字自己查字典自学。
点名学生朗读一人一小节,要求把音读准。
分小组互相朗读,进行互助互纠,教师巡查指导,最后全体学生共同朗读。
教学难点突破预设方案:
1、在给学生讲解课文时,利用白板等形式展示秋天的景物。
提问与小学生生活常识有关的问题进行引导“你喜欢秋天吗?”秋天都有什么变化?
2、通过游戏的方式让学生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并鼓励学生多观察身边的事物,多读有关的课外读物。
3、让学生认真读课文,注意“一”的不同读音。
《故乡的小路》重难点突破预设方案
《故乡的小路》重难点突破预设方案
(湘教版五年级上册)
重难点:
1、变拍子节拍规律的掌握;
2、弱起节奏、变音记号与换气记号的掌握;
3、掌握“4”与“#4”的音高区别:听辨5—4;5—#4。
突破预设方案:
1、变拍子节拍规律的掌握:
3/4与4/4两种拍号同时标注在曲目前,表示两种拍子交替唱。
如:3 . 3 3 2 1 ——3 4
(每小节3拍)(每小节4拍)
2、弱起节奏、变音记号与换气记号的掌握:
3 . 3 3 2 1 —— 3 4
强弱弱强弱次强弱
故乡的小路,是我(每句都是逗号后换气)
3、掌握“4”与“#4”的音高区别:听辨5—4;5—#4:
5 .#4
6 5 5 3 —— 5 1
(#fa,比fa升高半音)。
请同学们聆听“4”与“#4”的区别;再聆听“5—4”与“5—#4”的区别。
【此处的“fa”升高半音,体现对童年印象中故乡的小路的深刻及美好。
】。
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
如何突破教学重难点1.从教学难点出发,以生活为源泉,善于创设情景。
首先要寻找一个能引起学生共鸣和兴趣的话题作为难点的切入点。
然后采用阶梯设疑法,即设计问题有梯度,由浅入深,由易而难,步步推进地解决问题。
也可以用分解整合法,把一个问题从不同层次和不同角度分解成几个小问题来讲,然后再加以概括归纳,这样就容易把问题讲清楚。
2. 利用游戏活动法,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产生主动探究的欲望。
教育是一种主动的过程,必须通过主体的积极体验、参与、实践,以及主动地尝试与创造,才能获得认知和语言能力的发展。
教师在课堂上,应从学生的心理和生理特点出发,充分利用小学生模仿力强、求知欲强、记忆力好、表现欲和创造力强等特点,围绕教学中的难点、重点,设计生动活泼、有趣多样的学习活动,寓教于乐。
竞赛性活动也是学生乐此不疲的形式,可以让重难点操练变得非常有趣。
在游戏竞赛中,学生乐学乐记,积极性浓厚,参与面也广。
3.合理运用多媒体软件,增强学生的直观感受计算机多媒体软件具有画面清晰、色彩亮丽、动态感强的特点,能化静为动,化抽象为直观,化难为易。
在多媒体教学中,学生可以接受形象、直观、生动、活泼的文字、图形、视频和音频等媒体信息,调动学生视觉和听觉功能同时发挥作用,这是消化吸收知识的最佳选择。
多媒体教学方式容易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引起学生学习兴趣,使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情感体验中、在情感与思维交融中和谐自然地进入积极的思维状态,由感性到理性、由理性到实践循环往复,实现认识的不断飞跃。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发挥计算机多媒体软件的优势,突破教学难点。
4.教师的有效指导是突破教学难点的关键教材中的难点很多是由于学生认知水平造成的。
因此,教师主导作用发挥的好坏,直接关系到学生学习效果的优劣。
这就要求教师在备课中应做好充分准备,备学生、备问题、备错误等,将课堂可能出现的各种反应做好充分准备,才能更有效地指导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5.针对难点,预设错误,设计练习。
重难点突破预设方案 论语十二章
《论语》十二章重难点突破预设方案
重点:逐步形成自我总结文言文知识点的习惯;激发学生热爱阅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兴趣。
难点:学习十二章中提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的相关章节,对照自己,并努力“见贤思齐”。
预设方案:
一、逐步形成自我总结文言文知识点的习惯
先交给学生文言文应该总结的大体项目。
比如:题解、作者简介、重点字词拼音解释、重点句子翻译、归类古今异义词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重点文言虚词、文言句式、文言用典双关互文等重点修辞、学习本篇的目的启发现实意义、文本中相关人物事件的评价等相关知识点。
并在课堂上指导学生完成,每项不必求全,但每个项目都要涉及到。
并允许学生自主总结其他内容,若发现有价值的可以全班鼓励效仿。
二、激发学生热爱阅读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精华的兴趣
主要方式朗读、朗诵。
在读中感悟,在读中内化,在读中前进。
可多讲讲重点人物的轶事等,吸引学生兴趣。
三、学习十二章中提到的学习方法、学习态度、个人修养的相关章节,对照自己,并努力“见贤思齐”
此项在逐章讲解中、品味中对比渗透,及时给予学生指点教育,学生在《论语》的感召下至少当下会深感其中的道理,难点在于长期把这种感觉维持在他们的日常言行中,这需要长期的坚持,需要不断地经典文化的熏陶。
201711161523。
认识图形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预设方案
认识图形教学重难点及突破重难点预设方案
一、教学重点:
认识物体,培养学生观察、探索的能力。
二、教学难点:
区别长方体和正方体。
三、突破重难点预设方案:
课前准备:
1、正方体、长方体、圆柱体、球体的学具及实物。
2、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1.激趣导入,初步掌握认识物体的方法
师:今天教室有许多神奇的口袋,你想知道袋子里有什么吗?(找学生上台摸口袋里的物体,形容后,大家猜。
)
2.活动探究
学生活动:练习分类
——4人一组,每组一个口袋,装着各种物体。
——学生分类后反馈分类方法:
方法一:按颜色分方法二:按材质分方法三:按大小分……
——教师予以肯定,并着重肯定第四种方法:按图形分。
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
(1)通过学生的图形分法,整体感知。
(2)识记几何形体名称。
了解长方体、正方体、圆柱体、球的特点:
活动:
摸一摸、滚一滚、说一说
(1)摸:
长方体有六个面,其中相对的两个面相同;正方体六个平面都相同;圆柱两边是平平的圆面,中间像柱子,上下一般粗;球没有平面,只有一个曲面。
(2)滚:
学生通过滚的实验得出结论:长方体、正方体不容易滚动,圆柱、球会滚。
3.巩固训练
多媒体出示实物图片
——小组合作,给物体分类,集体反馈。
4.布置作业
师:请大家下去以后,用我们认识的基本图形搭建一组自己喜欢的,有特色的图形。
重难点突破预设方案
Is this your pencil? 重难点突破一、本单元重点难点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确认物品的所属关系”。
Section A呈现了课间教室内的情景,将学生带入语言交流的自然环境,引入了教室内常见物品的话题词汇和主要句型,为本单元的目标句型提供示例和指导性练习,并通过简单的语言活动进行操练和巩固。
Grammar focus是对目标句型的总结、归纳、操练和运用。
Section A主要学习询问物品所有者的核心句型和重点词汇,重点是学会使用含有指示代词this/ that/ these/ those的一般疑问句来询问物品的所有者,学会使用表示常用学习物品的基本词汇和名词性物主代词mine/ his/ hers确认物品的所有者,即根据询问即辨认“物品所属关系”话题情景进行自由对话。
教学难点是理解名词性物主代词和形容词性物主代词的区别和用法。
Section B教学是在Section A的基础上拓展了话题语境,许多知识点都是以旧带新,但加大了语言的输入。
学习任务的难度在逐渐递升,口头训练也过渡到笔头训练,通过这部分的学习,使学生能够对已学过的目标句型运用自如并能够写出寻物启事和失物招领(Lost & Found)。
Section B主要是在“失物招领”的语境中使用目标语言。
重点是运用“询问物品所属”的句型,谈论学校失物招领处的物品的归属;并在听、说、读的基础上,自己写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以方便找到物品主人。
难点是写失物招领和寻物启事。
二、重难点突破建议(一)采用任务型教学途径,用英语在真实情境中做事情。
《课程标程标准(2011年版)》强调英语的学习过程,重视语言的学习实践性。
各种语言知识的呈现和学习都应从语言运用这一角度出发,为提升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服务。
教师要通过创设接近实际生活的各种语境,采用循序渐进的语言实践活动,以及各种强调过程与结果并重的教学途径和方法,如任务型语言教学途径等,培养学生用英语做事情的能力。
蹲踞式起跑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
蹲踞式起跑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蹲踞式起跑的教学策略目前,体育教学中,学生们普遍认为,蹲踞式起跑不如站立式起跑爽气,以至影响达标成绩。
因此,在达标测验中,大部分不愿意采用蹲踞式起跑。
究其原因, 除了学生方面(腿部力量差,怕摔跤心理因素)外,主要在于教师的“教”。
学习“蹲踞式起跑”,主要是通过练习,初步掌握“蹲踞式起跑”的动作环节和动作方法,重点在于训练学生的反应速度,并能够把起跑与起跑后的加速跑结合起来,发展快速跑的能力。
一、教学中需解决的难点问题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要想顺利地完成组织教学,必须要解决以下三个问题:首先,跑的练习量较大,练习枯燥,学生易疲劳,倦怠;其次,教学中的技术重难点要求较多,动作方法较为复杂,不易掌握;再次,该项目对身体有一定要求,部分学生很难体会到成功,兴趣不足。
二、教学策略结合以上问题,相应的改变以往的“讲一练一讲”的教学模式,分散教学中的重难点,巧妙地运用新的讲解方式,练习方式,纠正方式,就可以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游戏化处理教材“蹲踞式起跑”是一项跑的教学内容,练习方法较为枯燥,且消耗较大的体力,学生的学习兴趣不高,主动性不强。
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游戏化的处理教材,将教学于娱乐之中,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一问题。
教学中,可通过“黄河,长江” 游戏,引出“蹲踞式起跑”内容,在教师的启发和引导下,让学生自已观看视频,体会动作环节和方法,然后学生之间相互帮助进行练习和交流,总结出动作要点。
学生掌握后,再通过多种游戏活动形式进行练习,以欢快活泼的形式进行巩固和提高,可以有效地缓解学生身心压力。
这种以“游戏”的形式处理教学内容,学习技术性要求,分散了教材的重、难点,容易激发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活跃了课堂气氛,提升了学习效果。
2、分散教学重、难点在“蹲踞式起跑”的教学中,提臀,顶肩过线,反应快速分别为教学的重、难点,由于教学内容固有的特点,两者同时出现在主教材之中,一定程度上加大了练习的强度,给学生造成了一定的压力。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重难点突破及预设方案
《平面图形及其位置关系》重难点突破及预设方案教学目标::1、在丰富的现实情境中提炼出两直线平行的定义,并会用符号表示和读出来。
2、会用三角板、直尺和量角器在白纸或方格纸中画出平行线。
3、在大量操作探究活动中探索并归纳出平行线的有关性质。
教学重点:提炼与归纳有关平行线的性质教学难点:理解和运用有关平行线的性质教学设想:这课时是通过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来研究问题,变换了问题研究的角度,教学中应提供大量的现实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素材中归纳出“平行线段”、“平行线”的定义,并通过大量的操作活动让学生经历平行线的性质探索,发展学生的几何直觉和合情推理能力,初步体会研究数学问题的方法。
在课前应让学生准备好田字格纸一张、铅笔,三角板两个或直尺两个。
教学过程:一呈现素材铺垫引入通过情境,引入问题。
多媒体出示图片,即双杠(两横杠或其中的两支柱,一定要指明对象,铁轨也是如此)和两条铁轨的一部分,同时还借用教室中的黑板上下(左右)边沿引导学生把图片中的横杠、黑板边沿和铁轨的两条钢轨等在黑板上模型化为线段,让学生回忆两条线段间有何位置关系。
目的:由于学生在小学四年级已学习平行等内容(但当时未定义),很容易说得出它们是“平行关系”的结论,进而追问“凭什么得到它们是平行关系?”其目的是让学生感受“两线段没有交点”。
这个引入的设计是出于如下考虑:平行线的定义是针对两直线而言的,而直线向两方无限延伸,这样显得较抽象,并且限于平行直线的素材很少的局限,所以首先让学生接触平行线段,让他们直观感受两线段平行的关系,并体会两线段平行没有交点。
以上素材事先都安排在同一平面内,为了突出定义中的“在同一平面内”,先让学生摆弄手头的笔和列举生活中的平行线段,引导学生两根铅笔在异面中,无交点,但它们不平行,从而强调两线段必须在同一平面内。
效果:从学生熟悉的素材出发,避免生硬的定义,依靠学生的生活经验和感受,自然的引入学习的内容——平行。
同时学生也会举出一些的平行例子。
《字母表示数》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
《字母表示数》重难点突破的预设方案教学重点:体会用字母表示数的意义,掌握用字母表示数的方法。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经历抽象概括(即符号化)的过程。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同学们,老师今天遇到了一个难题,有一首儿歌,我怎么也说不完,你们来帮我好吗?(出示PPT主题图及儿歌)二、探究新知1.用字母表示数学生齐读儿歌《数青蛙》,师:你们能把儿歌说完吗?那大家能不能想办法用一句话把儿歌说完呢?指名回答:生1:几只青蛙几张嘴。
生2:无数只青蛙无数张嘴…,那大家能不能用简洁的语言来概括一下这首儿歌呢?同桌讨论,(教师巡视指导,适当说出可以用字母表示数)。
指名汇报:a只青蛙a张嘴……大家真厉害。
一句话就帮我把难题解决了。
这里的字母都表示了什么?对:这里的字母都用来表示数,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研究用字母表示数。
(板书:用字母表示数)。
那么这里前面的a表示什么(青蛙的只数)后面的一个a表示什么(青蛙嘴的数量)。
前面的a和后面的a一样吗?(在同一个问题中一个字母表示的是相同的数)。
2.用字母或含有字母的式子来表示数量间的关系(1)刚才大家用含字母的一句话概括了青蛙的只数和嘴的数量,那看完了这几句儿歌后你同意他们的说法吗?(PPT出示)。
先让学生讨论后交流:①a只青蛙a条腿(青蛙的只数与腿数不同,不能用同一个字母)。
②a只青蛙b条腿(看不出来b是a的4倍)。
③a只青蛙4×a条腿。
(2)引导分析:青蛙的只数与腿的条数之间有什么关系?指名回答后说出:不管a表示几,有1只青蛙就有4条腿,也就是说1个4,有2只青蛙就有8条腿,也就是2×4,青蛙的腿数始终是只数的4倍,有a只青蛙,就有a个4条腿,列式就是4×a,现在谁能用一句话概括这首儿歌?指名回答:a只青蛙a×4条腿。
(3)指导书写:当字母和数字相乘的时候,一般把数字写在字母的前面,乘号可以写成“·”或不写,比如2×a可以写成2·a或2a。
《比的化简》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案
《比的化简》教学重难点突破方案
教学重难点:掌握化简比的方法,区别化简比和求比值。
突破重难点预设方案:
一:抓住数学来源于生活,运用联系生活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通过比较谁的水更甜引出化简比的必要性,使学生感受数学与日常生活的密切联系,从中获得一些体验,并且通过自主探索、合作交流,将实际问题抽象成数学模型,并对此进行理解和应用.”所以,我们数学应从小学生已有的生活体验出发,从生活中“找”数学素材并多让学生到生活中去“找”数学、“想”数学,使学生真切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
二:利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法自学化简比的方法突破重难点。
根据提示自主学习
提示:(1)观察每个比有什么特点?
(2)每个比依据什么方法化简?
(3)每个化简比的结果有什么特征?
(4)你能总结化简比的方法吗?
通过学生的自主学习,合作交流,使学生自己去发现化简比的方法,比教师授课更容易掌握。
三、抓住知识间的异同,运用比较的方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在教学中充分运用比较的方法,有助于突出教学重点、突破教学难点,使学生容易接受新知识,防止知识的混淆,提高辨别能力,从
而扎实地掌握数学知识,发展逻辑思维能力. 自我检测里出了两道题,一道是化简比,一道是求比值,最后提问你发现了什么?让学生在做的过程中发现它们之间的不同,学生的记忆会更深。
总之,在数学教学中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并没有固定不变的模式.教师的教服务于学生的学,只要我们每一位数学教师在备课上多动脑筋,多花心血,认真研究大纲,努力钻研教材,结合学生实际,弄清重点、难点,合理安排教学环节,精心设计课堂提问,全身心投入到教学工作中去,就能找到关于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锦囊妙计”,从而实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齐步走教学重难点突破预设方案25
齐步走教学重难点突破预设方案
教学目标:
1、让大部分学生进一步了解齐步走的要领,正确身体姿势和良好习惯,
2、使学生在集体行动中逐渐养成动作正确、听从指挥、遵守纪纪律的良好风气。
3、通过游戏发展学生的跳跃、躲闪的能力发展弹跳力,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和应变的能力,感受成功的快乐和生动活泼的情绪。
教学重点:齐步走的要领,正确的身体姿势和良好习习惯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机智、勇敢、顽强和应变的能力。
教学步骤:
齐步走:
(1)复习原地踏步走的动作(强调摆臂与节奏)。
(2)教师找出做的比较好的学生做示范,再练习。
(3)教师讲解齐步走动作的要领和练习的要求
教师讲解齐步走教学要领,边讲边示范:
动作要求:左脚先前迈,步幅约75厘米,体重前移后,右脚续之。
行进中,上体正直,薇前倾;两手薇握拳,臂做自然摆动;前摆时,屈肘,前臂自然向里合,手与第五衣扣同高,指根正对衣扣线,距离25厘米。
踏步:两脚在原地上、下交替起落,起时脚尖自然下垂,离地面约15厘米;上体正直,摆臂按齐步走的要领。
(4)下达口令集体练习(随时提示,强调步幅与步频)
(5)选优示范并进行鼓励表扬(6)教师巡视指导学生分散练习(7)激励学生再次集体练习(8)分散再练
(9)验收成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突破重难点步骤:
一、背景及人物简介导入
二、疏通文意、理清课文情节为重要突破口
1、课文分两层:孙权劝学,蒙乃始就学;鲁肃与蒙论
议,结友而别
2、写出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
3、鲁肃与蒙论议的对话体现二人的关系如何?从鲁肃
的反应可以体会到什么?(吕蒙的进步与鲁肃对此
进步的惊奇和欣喜、赞许),吕蒙的回答体现了他学
习到知识的自得心情
4、短文详写了什么,略写了什么?目的是什么?
详写孙权劝学,略写吕蒙学习过程和结果,学习结果通过鲁肃与蒙论议侧面表现出来。
详略安排突出开卷有益的主旨,用对话的形式叙事使得故事人情味十足
三、请三位同学分角色扮演课文中人物,进行对话表演,注意模仿人物语气、体会人物说话时的心情,教师点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