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2018】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依据-word范文模板 (5页)
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摘要关键词: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原则;方法一、引言毕业论文是汉语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
选题作为毕业论文写作的第一步,其重要性不言而喻。
一个合适的选题能够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有助于提高论文的质量。
因此,本文将对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进行探讨。
二、选题原则1. 科学性原则:选题应具有科学性,即选题要符合汉语言专业的学科特点,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2. 创新性原则:选题应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能够填补现有研究的空白,或对已有研究进行拓展和深化。
3. 可行性原则:选题应具有可行性,即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和资源条件下能够完成研究任务。
三、选题方法1. 查阅文献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了解汉语言专业的研究现状和发展趋势,寻找选题的切入点。
2. 咨询导师法:与导师进行充分沟通,听取导师的意见和建议,有助于确定合适的选题。
3. 实践调查法:通过实地调查、访谈等方式,了解社会需求,寻找选题的实践意义。
4. 跨学科研究法:结合其他学科的研究成果,从多角度、多层次对汉语言专业进行探讨。
四、选题注意事项1. 避免选题过大或过小:选题过大可能导致研究深度不足,选题过小则可能缺乏研究价值。
2. 避免选题过于陈旧或过时:选题应具有一定的时效性,避免研究内容过于陈旧。
3. 避免选题过于主观或主观性过强:选题应客观、中立,避免主观臆断。
4. 避免选题涉及敏感话题:在选题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涉及敏感话题,以免引起不必要的争议。
五、结论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是论文写作的重要环节,学生应遵循科学性、创新性、可行性、实用性等原则,结合查阅文献、咨询导师、实践调查、跨学科研究等方法,选择合适的选题。
同时,注意避免选题过大、过小、陈旧、主观性过强以及涉及敏感话题等问题,以确保论文的质量和学术价值。
摘要关键词:汉语言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原则;方法一、引言毕业论文是汉语言专业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也是对所学知识的一次全面检验。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选题一、选题背景汉语言文学专业是一门研究汉语言和汉文化的学科,培养学生熟练运用汉语,掌握汉语言言理论知识和相关文学作品及其理论研究方法。
作为一个本科专业,毕业论文是学生进行独立研究的重要环节,旨在通过对特定问题的探讨和分析,提升学生的研究能力和学术素养。
在选择毕业论文选题时,需要选取一个有一定研究意义的课题,既要与专业相关,又能展现出个人的研究能力和特长。
本文将探讨汉语言文学本科毕业论文的选题,为同学们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二、选题建议1. 汉字文化研究汉字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来说,研究汉字文化具有重要意义。
可以选择探讨汉字的起源、发展历程,汉字与文化的关系,或是汉字的书法艺术等方面的课题。
通过对汉字文化的研究,加深对汉语言文化的理解,扩大视野。
2. 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析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熟悉古代文学作品,可以选择其中一部重要的作品进行深入研究。
可以从文学风格、主题、人物形象等角度分析作品的独特之处,或者与其他作品进行对比研究。
通过对古代文学作品的阅读与解析,深入理解古代文学的魅力和价值。
3. 当代文学作品的批评与研究当代文学是汉语言文学领域的重要研究方向之一。
可以选取一部当代文学作品进行批评与研究,探讨其与社会、文化的关系,或者对作者的作品风格、创作思路进行分析。
通过对当代文学作品的研究,了解当代文学的新潮流、新思潮。
4. 方言与文学研究方言是汉语言文学的一大特色,不同地区的方言文化对汉语言文学的发展和交流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可以选取某个方言进行研究,了解其语音、词汇、语法特点,探索方言与文学的关系,或者进行方言与标准汉语的对比研究。
通过对方言与文学的研究,把握汉语言文学的多样性和地域性。
5. 网络文学研究随着互联网的迅猛发展,网络文学成为汉语言文学领域的新兴研究方向。
可以选取某个网络文学作品或研究网络文学现象和特点,探讨网络文学与传统文学的异同,网络文学对当代文学的影响等课题。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选题范围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选题范围《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题》选题范围说明1.所列选题均由北京大学中文系老师提出,涵盖了中文专业各个学科;2.所列选题有的是具体题目,有的只是选题范围,学生应在此范围内确定具体题目,以利于形成观点;3.专题写作教材中有论文范文,可作参考;4.毕业论文还有更具体安排。
一、语言学方面对立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 互补原则和XX方言的音位;说汉语的音节; 说同音词说同义词;说汉语的词类划分; 汉语的联合式构词法(或偏正式、述补式等)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 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 汉语的借词二、现代汉语方面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 普通话语音研究; 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网络汉语研究; 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 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词典释义研究; 方言研究(某一方言某一方面的问题)语文政策和语言规划研究; 汉字和汉文化现代汉字学的研究内容; 限制和减少汉字字数部件研究坚持汉字简化的方向; 如何整理异体字如何整理异形词; 规范汉字的研究;汉字的前途“修辞与语境”浅谈; “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我对“修辞主体的修养”的认识; 我对“在社会的大课堂里学习修辞”的体会谈词语运用要做到“准确朴实”; 谈词语的“巧妙配合”谈“成语的活用”; 谈“叠用句”;谈“四音节语音段落”; 谈“比喻”三、古代汉语方面对汉字性质的认识; 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 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 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 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四、中国现当代文学方面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 论穆旦的诗论郭沫若《女神》的艺术风格; 论钱钟书《围城》论曹禺《雷雨》的戏剧艺术; 论贾平凹的散文论沈从文小说的文化内蕴; 论王蒙小说语言艺术论余秋雨的散文; 论余华的小说; 舒婷诗作简析论20世纪80-90年代对赵树理的再评价评“样板戏”对李玉和、杨子荣、阿庆嫂三个人物的塑造王曾祺小说对中国当代小说文体创作的意义; 评王安忆的《长恨歌》评铁凝《玫瑰门》; 从女性写作角度评陈染的创作论王朔的《动物凶猛》; 论韩东的诗歌写作鲁迅小说中的“黑色家族”简论; 茅盾笔下的上海都市图景——读《子夜》《无常》、《女吊》(鲁迅),《水里的东西》(周作人),《放猖》(废名)比较论《日出》中的次要人物(黄升东、福生)在戏剧结构中的作用。
【2018-2019】谈谈毕业论文该怎样选题及其范文举例-范文word版 (4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谈谈毕业论文该怎样选题及其范文举例以下是毕业论文该怎样选题及其范文举例毕业论文写作,选题是关键,在学习撰写毕业论文时首先就应该学会如何选题。
在进行毕业论文的选题时,应着重注意选题要恰当。
题目大小适中,对实际工作有一定指导意义;应结合当前科技和经济发展,尽可能选择与社会发展及实际工作相结合的题目。
一个题目太小了则不利于展开理论上的探讨。
比如,"储蓄柜台客户填表制度的废除"就是一个十分具体的小题目。
如果做一篇2-3千字的小型论文就可以将这种制度上的变革目的和效果阐释清楚,但是拿它来做一篇1万字左右的毕业论文就显得小题大做了。
这种具体业务做法上的些许改变其意义一般也不是太大的。
反过来,一个题目太大则不利于抓住重点展开论述。
比如,"入世后,中资银行如何迎接外资银行挑战",这个题目要做好大概可以写一本厚厚的专著。
类似的题目诸如“中国保险业发展初探”、“国有商业银行如何发展中间业务”、“也论金融风险的产生与防范”等等,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可以在同一个题目下探讨多方面的问题。
这样,撰写论文时就无法落笔,往往是什么都涉及到一点儿,但什么都不深入、谈不透。
一个适当的题目应当是着眼点十分清楚的。
某个方面的问题可能有不同的见解,有一些因素使得它不能一下子得出结论,需要做一些分析才能看出结果;但是,假如站在不同的角度,得出的结论也不同。
这种问题很适合于一篇1万余字的毕业论文规模,也是学生尝试着用自己的知识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好题目。
选题最好能建立在平日比较注意探索的问题的基础上写论文主要是反映学生对问题的思考,所以假如学生对问题了解甚少或几乎没有什么感想,那么,要挖空心思讨论一个问题就难了,因为他将不知道到底应该持有什么样的见解才是对的。
假如学生对一个问题已经有一定的观察和思考,那么,剩下来的事就只是将能够支持其感想的一些理论和事实数据找出来加以整理,用以支持和表达他的论点。
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
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探讨智能技术对汉语教学的影响1. 选题的背景与意义:随着科技的快速发展,智能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日益广泛。
如何利用智能技术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是当前教育研究的热点之一。
本文将以探讨智能技术对汉语教学的影响为选题,旨在梳理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分析其对汉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并探讨如何进一步优化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升学生的学习效果。
2. 论文主要内容:2.1 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介绍目前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包括语音识别技术在发音训练中的应用、自然语言处理技术在汉语阅读理解中的应用、虚拟现实技术在汉语口语交流中的应用等。
2.2 智能技术对汉语教学的优势与不足分析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优势,如准确度高、反馈及时、个性化教学等,并探讨其不足之处,如人机交互性差、对于常见错误的处理能力有限等。
2.3 如何优化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提出如何进一步优化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包括增强人机交互性、提高智能技术处理常见错误的能力、设计更加有效的学习评估体系等。
3. 论文的创新点:本文的创新点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a) 结合汉语教学的实际情况,详细分析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为读者提供了一个全面了解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现状的视角;b) 从优势与不足两个方面分析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影响,为读者提供了深入理解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优缺点的视角;c) 提出如何优化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为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进一步发展指明了方向。
4. 预期的结果:通过对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的应用情况和影响的分析,预期得出结论:智能技术在汉语教学中有着显著的提升学习效果的优势,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进一步优化智能技术的应用方式和提高技术本身的性能,有助于进一步提高汉语教学的质量与效率。
5. 主要参考文献:[1] 张三,李四. 智能技术与汉语教学[M]. 北京:中国教育出版社,2010.[2] 王五,赵六. 智能技术在汉语词汇教学中的应用[J]. 现代语言教育,2015,(4):34-38.[3] 钱七,孙八. 智能技术对汉语口语交流的影响[J]. 外语教育研究,2018,(2):23-27.以上为汉语言毕业论文选题700字。
大学毕业论文选题依据(完整版)
大学毕业论文选题依据大学毕业论文选题依据一、毕业论文选题的重要意义选题是论文撰写成败的关键。
因为,选取课题是毕业论文撰写的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科学研究的方向。
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二、毕业论文选题的一般原则我们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切实可行的课题。
第一、要坚持选择有科学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科学研究的目的是为了更好地认识世界、改造世界,以推动社会的不断进步和发展。
因此,毕业论文的选题,必须紧密结合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需要,以促进科学事业发展和解决现实存在问题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
选题要符合科学研究的正确方向,要具有新颖性,有创新、有理论价值和现实的指导意义或推动作用。
一项毫无意义的研究,即使花了很大的精力,表达得再完善,也是没有丝毫价值。
具体地说,学生可从以下三个方面来选题。
首先,要从现实的弊端中选题。
学习了专业知识,不能仅停留在书本上,而要在理论联系实际上下一番功夫。
理论联系实际就是用已掌握的专业知识,去寻找和解决工作实践中急待解决的问题。
其次,要从寻找科学研究的空白处和边缘领域中选题,科学研究还有许多没有被开垦的处女地,还有许多缺陷和空白,这些都需要填补,我们应当有独特的眼光和超前的意识去思考,去发现,去研究。
最后,要从寻找前人研究的不足处和错误处选题,在前人已提出来的研究课题中,许多虽已有初步的研究成果,但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还有待于丰富、完善和发展,这种补充性或纠正性的研究课题,也是有相当的科学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的。
第二、要根据自己的能力选择切实可行的课题。
毕业论文的写作是一种创造性劳动,不但要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同时还需要具备一定的客观条件。
语文毕业论文选题
语文毕业论文选题一、选题背景随着社会的发展,语文教育在我国基础教育阶段的重要性日益凸显。
语文毕业论文作为检验学生语文素养和学术研究能力的重要手段,其选题的合理性、创新性至关重要。
为此,本文旨在提出一系列符合当前教育发展趋势、具有研究价值的语文毕业论文选题。
二、选题方向1. 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融合在全球化背景下,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的碰撞与融合成为时代特征。
本方向可关注以下选题:(1)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应用研究(2)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语文教育中的传承与创新(3)传统文化元素在现代文学创作中的运用研究2. 语文教育改革与创新针对当前语文教育改革的热点问题,本方向可探讨以下选题:(1)新课程标准下的语文课堂教学策略研究(2)信息技术在语文教育中的应用与影响(3)语文核心素养培养的策略与实践研究3. 文学作品与审美教育文学作品是培养学生审美情趣和人文素养的重要载体。
本方向可从以下选题展开:(1)现当代文学作品中的审美取向研究(2)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形象与青少年心理成长研究(3)语文教育中的审美教育策略研究三、选题建议1. 结合个人兴趣和特长,选择具有研究价值和现实意义的课题。
2. 注重跨学科研究,充分挖掘语文与其他学科的联系。
3. 紧密关注教育政策和社会热点,确保选题的前瞻性和实用性。
4. 在论文写作过程中,注重实证研究和理论分析相结合,提高论文的学术价值。
四、总结语文毕业论文选题应充分考虑时代背景、教育发展趋势和个人兴趣,力求创新性和实用性。
通过以上选题方向的探讨,希望能为广大学生提供一定的选题参考,为语文毕业论文写作奠定坚实基础。
五、具体选题案例解析1. 选题案例:古典诗词在当代社会的传播与应用研究- 研究目的:探讨古典诗词在现代社会传播的途径、效果及其在当代文化中的应用。
- 研究方法:采用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和问卷调查法,结合定量与定性分析。
- 研究内容:(1)古典诗词传播现状的调研;(2)古典诗词在各类媒体和公共文化空间的运用案例分析;(3)古典诗词对当代人文学素养的影响评估;(4)提出提升古典诗词传播效果的策略和建议。
【最新2018】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依据-word范文模板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依据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依据如下文把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史互证法并置、比较的目的是,探究二者的相似与相异之处,也许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双方都有启发意义的所在,分析之后有望发现,双方可以互相吸取有益内容,从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语境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阐释力;诗史互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源远流长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语境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而诗史互证所涉及的所指。
则是相对较为集中的。
语境重要性的原因在于语境概念自身的独特性。
“大约1960以来,语言学模型在文学文本描述中的直接或间接运用取得新发展”、“总而言之,诗学的许多问题也就是话语和语言的问题,反之亦然”换言之,诗学的问题即语用学的问题,“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作为语言学重要概念的语境是和文学研究紧密相关的。
古典诗歌是脱离了具体环境的文本,其阐释主要依赖语言语境,而在一般观念中可信度较高的历史文本则成为古典诗歌研究经常参阅的重要资料,最为典型的是古典诗歌研究界盛行至今的“诗史互证”法,就是在预设了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后对古典诗歌进行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语境与“诗史互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相去甚远:前者是语言学的概念,后者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际上二者在文学研究中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诗史互证”法与语用学中的语境概念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在本文的比较研究中将会得以体现。
一、语境概述语境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区分语境为两类:“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境是语言学的核心概念,语境概念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语言学家给语用学下的定义之中,如,语用学研究话语与言辞情境相关的意义;语用学研究由社会语境确定的人类使用语言的条件;语用学研究怎样运用语境来推断出意义;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的(yule,1996:3)。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参考【2】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设计选题参考【2】1、汉字的结构(论汉字的结构规律或者论汉字的结构类型等)2、汉字的形体演变(汉字形体演变中的文化探讨、汉字形体演变的原因探讨等)3、六书性质特点(六书文化探讨、从六书的演变看汉字的造字法等等)4、会意兼形声问题探讨5、假借字与通假字6、古今字和异体字7、古今词义变化(现象\原因\规律)8、古代汉语重叠词研究9、词类活用问题探讨(起源\新说\评价)10、专书的词汇研究11、专书的用韵研究12、专书的语法研究13、对汉字性质的认识14、学习音韵学的心得体会15、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对词义引申的分析16、对确认古汉语中词的同义关系(或其他关系)的看法17、对词义转移的分类考察18、《说文》部首研究19、《说文》贝部研究20、《说文》重文研究21、《说文》中农业文化探讨22、《论语》(某个或某些)代词研究23、《论语》常用词汇研究24、《老子》(某种)句型研究25、《孟子》(某个或某些)语气词研究26、《史记》(某种)固定结构研究27、《世说新语》第二人称代词研究28、安徽方言词汇研究29、安徽方言音系研究30、陶渊明用韵研究31、杜甫诗文修辞研究32、以义为单位、给一部先秦文献(或其中的一部分)作词表33、古代汉语之字结构(或其字结构)研究34、古代汉语所字结构(或者字结构)研究35、古代汉语单句(或复句)研究36、古代汉语介词(或连词)研究36、试论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异同37、论形声字本义的探求38、试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39、从形声字的声符上看声母的变异40、试论使动与意动的区别41、从人与天的意义谈汉语词义的扩大42、从形声字的构成看古人的文化心理43、谈文言文词义的时代差异44、谈学习虚词对阅读文言文的意义45、古今语言演变初探46、词类活用与词义引申的关系47、古今字与通假字的区分问题浅析48、古汉语词组与合成词的关系初探49、从古汉语中形容词作状语看形容词与副词的关系50、代词之、其指代的灵活性51、《论语》中的使动(或意动)用法52、孔子的语言思想53、荀子的语言思想54、《论语》中的隐喻意象55、《孟子》中的动补结构56、《XX》(古书名)中的X 字(某虚词)(或XX 句式、某类词)研究57、《诗经》异文的若干探讨58、《楚辞》异文的若干探讨59、简论古汉语词汇的性质60、古今义异词概析总之选题尽量对专书、专人进行词汇、语音、语法研究.二、语言学1、说汉语的音节2、说同音词3、说同义词4、说汉语的词类划分5、汉的联合式构词法(或偏正式、述补式等)6、递归性和汉语的句法结构7、虚字和汉语的语法形式8、汉语的借词9、论使用语言和艺术语言10、论语言和交际的关系11、论语言和文学的关系(可以某部作品为例)12、论语言和新闻传播的关系13、论中国的语言教育14、论共同语的类型和发展15、论社会观念的变化和语言观念的变化16、论语言环境的类型和作用17、论语言规范化和语言发展的关系18、论语言系统的结构19、调查并分析语言的融合现象20、双语现象中权威语言的条件21、论词汇的发展及其社会因素22、语言发展的不平衡性分析23、论语言的职能24、划分词类的标准刍议25、基础方言形成的条件试析26、语言融合中语言成份的借用问题27、简论科技词语社会化28、语境与言语表达29、汉语词语的变化与社会生活的关系30、语义的模糊性与表达的精确性之辩证关系31、从流行语透视社会心态32、社会发展与语言变异33、从认知语言学的角度看井喷词义的发展演变34、从社会功能看语言的本质35、浅析语境的构成及语用功能36、浅谈对言语交际中语境的认识37、言语交际的结构与框架三、现代汉语1、论民族共同语的形成及普及2、关于普通话和方言相互影响的考察3、论当前语言生活中的问题及对策4、关于校园普通话应用情况的调查5、论一部文艺作品的语言艺术6、家乡方言和普通话的对比研究7、报刊图书中的汉语拼音应用考察8、正词法和汉语的书写改革9、论网络时代的语言生活10、现代汉语规范化问题研究(汉字规范、词语规范、语法规范等)11、普通话语音研究12、XX作家(或作品)语言研究13、网络汉语研究14、句式(或句型)研究(选择某些有特点的句式)15、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16、现代生活中的新型句式研究17、新词新语研究( 现状\成因及规范等)18、外来词规范研究19、字母词研究20、成语研究21、同义词反义词运用研究22、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23、部件研究24、如何整理异体字25、如何整理异形词26、规范汉字的研究27、修辞与语境浅谈28、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29、谈词语的巧妙配合30、谈成语的活用31、谈叠用句32、谈四音节语音段落33、谈某种修辞方式(如某种新辞格、比喻等)34、简析复合词的语义构成35、汉字使用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36、试论师范院校学生进行普通话水平测试的必要性37、新时期新词新义评说38、歧义与双关异同论39、比喻与象征异同论40、词和短语划分中的两难情况考察41、词性判定中的疑难现象分析42、某种特殊句式的形式特点和表义特点(如:无定主语句,周遍主语句等)43、某种分析方法的规则及运用问题(如:替换法,扩展法,层次分析法等)44、某种语法成分的语义指向分析( 如:补语等)45、某种格式中的关键词的语义特征分析( 如:双宾句中的动词,存现句中的动词等)46、报刊中的语言失误分析47、复音词的语义特点48、词的灵活运用与词义引申49、女字旁汉字所反映的社会文化心理50、某类成语的文化意蕴51、某某地方人怎样学习普通话52、试论小学(或中学)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或汉字、词汇、语法、修辞)教学问题53、试论颜色(或动物、植物)词语的文化内涵54、试论人名(或地名)的文化内涵55、试论成语(或惯用语)的构成(或意义、文化特征)56、试论歇后语的幽默性及其成因57、把字句(或被字句、双宾句、存现句、连动句、兼语句等)的篇章功能58、当代广告语中常用的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59、新词达人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60、族类词语使用状况的调查报告61、网络语言中的仿词和仿句62、网络语言中的通假现象63、浅谈汉语语音演变的规律性64、试论汉语词义的演变65、广告语言中的预设研究66、汉语称谓语的语用功能研究67、校园流行语研究68、大学生礼貌语言行为研究69、手机短信的语言特点分析70、网络博客中的语言性别特征分析71、浅析网络语言的规范化72、浅谈禁忌语的时代特色73、浅析现代流行歌曲歌词74、论现代汉语的词缀75、词语的形象色彩及其功能76、比喻型词语的类型及释义77、形+动态助词考察78、重叠式的语法意义79、句子分析漫谈80、兼语句与连动句的比较81、现代汉语歧义现象研究82、网络流行语打酱油、做俯卧撑藏猫猫中的隐喻机制83、秒杀的构词方式与语用效果分析84、x门类词中的认知机制(如冷门、热门、后门、窍门)85、多义词与同音词的关系86、同音词产生的原因87、同义词的类型及其辨析88、多附加成分的析句原则89、谈谈修辞方式与修辞效果90、词语的锤炼与修辞效果91、比喻的基本类型与其变式92、社会用字(用语)规范状况调查93、广告送字句的象似、完形及信递94、N1+的+N2 结构歧义考察95、从V+什么+V 看汉语表达的礼貌级别96、词语兼类的功能显示与深层语义分析97、名+(的)+动定中结构中的隐现的语义解释98、后缀子的类型和意义99、现代汉语时间词的语义分析100、现代汉语使字句与一般兼语句的区别101、论主谓结构中句首主语的认知语义基础102、形声字声符(或义符)说略103、当前社会用字混乱的原因和对策104、试论汉字字形和字义的关系105、汉字所体现的文化意蕴研究106、繁体汉字与简化汉字优劣论107、汉语中完成貌的表达及相关问题108、报刊语言规范化问题探讨109、汉字分析方法的若干研究110、某类特定范围语言的研究(如网络语言、行业语、文学作品的语言特点或使用情况等)111、语序在汉语语法中的作用112、叠音词的作用初探113、现代汉语打造新词的几种手段114、现代汉语中的缩略语115、广告用语中的修辞现象116、外来语的修辞作用浅说117、仿拟辞格在广告词中的变异118、略论词义引申的规律与方式119、谈网络语言的谐音表意31。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说明:此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仅供学员作
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参考选题说明:此毕业论文参考选题仅供学员作范围、方向的参考和指引,毕业论文应是数年学习之心得与研究兴趣基础上,自我设计选题并推敲出一个自己满意的标题,不提倡从我们提供的参考选题上直接搬用。
现代汉语1、某地方言声母系统与普通话声母系统的比较2、某地方言韵母系统与普通话韵母系统的比较3、某地方言声调系统与普通话声调系统的比较4、某类方言词语的语义特征及结构方式5、同位短语的结构类型及用法研究6、报纸文章标题的语法结构类型研究7、汉语名词句的类型和作用研究8、叹词“啊”的语法意义及其用法9、汉语语气词“啊”(/呢/吧/啦)的意义研究10、助词“了”的语法意义11、普通话能带“了”的句子类型12、形容词做宾语时的超常搭配13、语境与词语的感情色彩14、反问句的构成及其语用功能15、汉语新词语的结构、语义和语用分析16、比喻和比拟的比较研究17、构造言外之意的语言技巧18、新时期行业语涌入全民用语现象的透视19、标语用语与社会文明20、祝福语的语义、语用分析古代汉语1、会意字的结构方式2、汉字的构形与审美3、论音韵学在古籍阅读中的作用4、《说文》释义方式初探5、单纯词与复合词词义特征比较6、怎样辨析古代汉语同义词7、《诗经》(或其它古代文学作品)与汉语词的发展8、古汉语联绵词研究9、古汉语兼语式与主谓词组作宾语10、古汉语与英语语法比较11、词类活用的心理基础12、尊称谦称与人的交际心理13、古汉语判断句研究14、词类话用研究15、唐诗句法研究〈可选某一诗人作品研究〉16、曹植诗文用典艺术〈从修辞角度论述〉17、唐诗修辞艺术研究18、宋词修辞艺术研究19、词类活用与修辞20、诗性思维与修辞21、从会意字看古代文化22、成语的文化内涵语言学1、商品说明书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分析2、服务行业礼貌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分析3、大学生语码转换及其心态调查分析4、教师语言使用情况调查分析5、汉语亲属称谓变称及其文化背景6、汉语社交称谓方式及其文化背景7、汉语称谓词语中的缺环现象8、港台文学作品语言与大陆的差异9、港台外来词与大陆的差异10、新时期新词语造词方式论析11、汉语人名的文化意义论析12、汉语地名的文化意义论析古代文学1、屈赋意象研究2、《古诗十九首》的思想与艺术3、屈原研究4、《诗经》研究5、三曹诗歌比较6、南朝乐府特色及其成因7、初唐律体诗的形成及对唐诗发展的贡献8、论杜甫诗歌的主导风格9、李白绝句的艺术成就10、李商隐诗歌的艺术评价11、论北宋词的发展历程12、论辛弃疾词的创作成就13、李清照词与其诗比较研究14、宋诗特色刍议15、关汉卿杂剧女性形象研究16、论马致远的散曲创作17、《三国演义》人物形象研究18、《水浒传》的艺术成就19、“三言二拍”作品研究20、《西游记》神话人物形象塑造的美学方法21、《聊斋志异》书生形象(或女性形象)研究22、《儒林外史》与中国科举制度23、《红楼梦》人物形象研究(具体人物自选)24、《红楼梦》小说艺术研究(如语言艺术、构思艺术、结构艺术等)25、明清诗文作家研究(如刘基、李贽、吴梅村)26、明清诗文流派研究(如公安派、桐城派)27、《牡丹亭》(或明清其他戏曲作品)研究28、秋瑾与李清照之比较研究29、近代作家(如龚自珍、梁启超等)研究30、龚自珍与魏源比较研究31、严复与林纾比较研究32、晚清谴责小说研究33、鸳鸯蝴蝶派小说的研究现代文学1、试论中国新文学的现代性2、重新评估“五四”文学革命的过激主义3、“革命文学”论争中创造性、太阳社的主要错误评价4、“左翼”文学的功绩与局限5、40年代解放区文学创作的成就与弊端6、论《彷徨》、《呐喊》的知识分子主题7、《野草》与鲁讯的精神苦闷8、《女神》与现代自然科学9、试说散文的闲适10、新月派和西方文学11、重评《子夜》对现代都市的表现12、巴金的忏悔意识与中国知识分子人格自塑13、曹禺剧作的改编与传播14、七月派与“精神奴役”的创伤15、老舍:地域与市民16、乡士中国——试论现代乡土文学17、丁玲创作与女性意识18、张恨水与“鸳鸯蝴蝶派”19、赵树理创作得失谈20、40年代国统区讽刺文学研究21、沈从文与民间文学当代文学1、“鸣放”时期文艺思想辨析2、“两结合”与“大跃进”3、新时期浪漫主义探源4、现代主义(或后现代主义)在中国5、回望改革文学6、诗坛(或小说、或散文):女性的族群7、新写实与革命现实主义8、朦胧诗(或“后朦胧诗”)的骚动9、艾青的诗与思10、试析王蒙小说的幽默和讽喻11、汪曾祺与中国传统人文精神12、浮现在乡土意识中的都市景观——贾平凹近期小说评析13、以笔为旗的张承志14、都市风情比较:试说王安忆和张爱玲15、“正史”和“秘史”:《创业史》与《白鹿原》之比较16、“先锋”的实验与游戏——论一先锋作家17、“寻根文学”与民间文学18、新时期小说的神话——原型分析(作品自选)台港文学1、高阳历史小说研究2、聂华苓长篇小说浅论3、论台湾女性主义文学4、台湾文学中的“文化乡愁”5、余光中诗文的中国情结6、白先勇的短篇小说艺术外国文学1、喜剧性人物与悲剧性冲突——评《威尼斯商人》中夏洛克形象2、从《巴黎圣母院》看雨果的人道主义精神与浪漫主义风格3、高老头的“父爱”与拉斯蒂涅的“奋斗”——评巴尔扎克小说《高老头》的两个重要人物4、浅论海明威《永别了,武器》的批判锋芒与艺术表现5、论《俄底浦斯王》的悲剧冲突6、苔丝的悲剧性命运成因论7、论简·爱的现代女性意识8、希刺克厉夫的心理和精神分析9、论华兹华斯的山水诗10、试论中国现当代作家所受到的外国文学影响(可任选一作家)11、试论中外文学的异同(具体作品任选)12、中西文论比较研究(具体论题任选)13、论《巴黎圣母院》中“对照原则”的运用14、《简·爱》与《蝴蝶梦》比较15、论西方文学中的疯人形象16、狄更斯与马克·吐温的讽刺艺术比较17、托尔斯泰长篇小说研究18、《喧哗与骚动》的叙事艺术19、海明威与“迷的一代”20、“荒诞派戏剧”艺术观念与手法21、东西方神话比较研究22、《旧约》研究23、日本“私小说”研究24、川端康成的新感觉理论与艺术世界25、中国、希腊神话之比较26、《圣经·创世纪》与中国神话之比较文艺理论1、试论别林斯基的文学批评(也可选任一位别的中、外文学批评家);2、社会——历史批评(或新批评、文体学批评、结构主义批评、精神分析批评、女权主义批评、读者反应批评、印象主义批评、文化学批评等)方法之我见;3、试论道家、禅宗思想和中国古代艺术“经营空白”“虚实相生之”特点联系;4、司空图严羽和中国诗歌意境理论5、论金圣叹的小说人物性格论6、美学范畴研究:美、丑、幽默、滑稽、崇高、悲剧、喜剧(任选)7、审美文化的历史和现状研究;如:大众文化的审美价值、通俗文艺的美学特征、纯文学在审美文化中的地位、西方马克思主义对审美文化研究的借鉴等8、语文教学中的审美教育,如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在语文教学中的意义和运用,各种文体教学中的审美教育,语文教学或课外活动中的审美教育形式、方法、实施……9、马恩文论和西方现代文论比较研究(就其中某一概念、范畴、规律)10、马恩文论和中国古代文之比较研究(就其中某一概念、范畴、规律)11、文学主体性研究12、文学鉴赏研究13、小说叙事理论研究14、电影艺术审美特性写作学1、校园散文研究2、试论文化散文3、论诗歌意象艺术4、论诗的象征语文教育学1、语文课程与素质教育2、语文美育研究3、语文教育与学生个性发展4、语文教学艺术5、新课程标准颁布后的语文教学。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
1. 中国电影的国际传播与跨文化交流: 该论文可以探讨中国电影在国际上的传播与接受情况,分析中国电影在西方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成功、挑战和影响,并研究中国电影在该过程中的跨文化交流和文化冲突。
2. 外语教育与文化传承: 该论文可以研究当前外语教育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程度,探讨如何在外语教育中有效地传承和传播中国传统文化,以培养更具跨文化素养的外语人才。
3. 新媒体时代下的中文写作教学: 该论文可以探讨新媒体时代中文写作的新趋势和特点,研究如何借助新媒体技术和平台,提高中文写作教学的效果,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文化素养。
4. 中国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该论文可以选取中国古代文学中的某一类别或作品,分析其对当代文化、价值观念和社会问题的影响,探讨中国古代文学的当代意义和价值。
5. 中文翻译与文化传播:该论文可以研究中文翻译在文化传播中的重要性和作用,分析中文翻译在西方国家的传播情况和挑战,并提出如何提高中文翻译的质量和效果,增加中文作品在国际上的认可度。
这仅仅是几个选题的示例,你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研究方向进行选择,并结合相关理论和案例进行深入研究。
201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
2018届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汉语言文学专业毕业论文选题一、论文选题说明该选题表是某重点大学多名在校教师多年指导毕业论文的总结,为了更好地引导学生写作论文。
另外,在论文写作、格式规范以及论文答辩等等方面有困难的同学,都可以回复我私信,我会定时地登陆文库给予回复!二、论文参考题目《诗经》中的理想爱情模式——中、西方爱情观念思考试论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浅议《骆驼祥子》思想艺术特色中的悲剧色彩金庸武侠小说中女性人物形象分析试谈<>的艺术语言论张爱玲的小说风格灵魂的挣扎——浅析《围城》中"围"方鸿渐的几个城论白居易诗歌的感伤情怀浅析丁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浅谈丁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转变平淡冲和中的周作人关于培养农村小学生作文自改能力的调查报告浅析杜甫的咏史怀古诗论李清照词中的“愁”字情结论《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论文题目是创新教育与语文教学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论王朔作品的语言特色余华作品中的人性与末日意识浅谈张爱玲小说中女性形象的特点《茶馆》的语言艺术论安娜.卡列尼那的形象艺术论文辅导老师,企鹅或者扣扣:五衣衣七久吧七久叁《大话文学与消费文化语境中经典的命运》论孟浩然田园诗特色浅谈毛泽东《沁园春.雪》的崇高美谈鲁迅小说中女性人物的悲剧性关于小学语文校本课程开发,提高学生实践能力的作用浅议西游记中的观音形象及其意义论朱自清的散文特点韩剧“浪漫满屋”分析试论林黛玉的人物形象扣扣:五衣衣七久吧七久叁论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从范进中举透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汉语言对提高语文教师素质的帮助论张爱铃笔下女性的心理畸变《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意义浅谈李贺诗歌的意象美浅谈《搜神记》的地位、内容及其影响语文教学中的美育渗透论周作人早期的散文因思壮陵梦,凫雁满回塘——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故乡情思论郭沫若的浪漫主义色彩话剧《雷雨》的艺术特色浅谈初中生语文阅读能力的培养论王维诗歌的“禅意”李清照词的悲情美短信笑话与文学语言的新景观《三国演义》中曹操的人物形象隐藏"的艺术--莫泊桑普法战争作品浅析论鲁迅杂文的讽刺艺术《红楼梦》中的林黛玉形象特征简析王安忆的《长恨歌》谈《三国演义》中曹操形象的塑造题目:谈《围城》的讽刺艺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中的德育渗透稼轩词中的议论和用典浅谈多媒体课件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运用《红楼梦》中主要人物的分析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漫谈李白的山水诗屈原和他的气节李贺诗的艺术特色如何在语文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试论秦始皇的“暴政”和“暴君”形象豪放雄浑婉约隽永——论苏词的艺术风格论文辅导老师,企鹅或者扣扣:五衣衣七久吧七久叁论沈从文湘西作品中的“河”论李白与苏轼思想人格与文风的异同因思杜陵梦?浮雁满回塘?——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故土情思浅谈张爱玲小说人物的悲剧性浅谈李贺诗歌艺术试论宝黛钗爱情婚姻悲剧的社会意义《爱在湘西.美在边城》浅谈钱钟书小说《围城》中的讽刺艺术封建祭坛上的一声春雷——论睛雯的反叛性格相见时难别亦难--李商隐无题诗探微对汉语中父亲称谓系列的多角度考察关注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学生和谐发展论张爱玲小说中的女性形象孟浩然山水诗的创作新变浅谈池莉小说中的市民情结现代汉语语义场分析初探浅谈李贺诗歌的意象美因思杜陵梦,凫雁满回塘——论汪曾祺小说中的故土情思浅析短信与文学语言封建礼教下的叛逆女性——杜十娘与刘兰芝形象浅析汉语言中的文艺美学浅谈王小波〈黄金时代〉陈清扬的形象试论比较文学的“超文学研究浅析巴金作品《家》中的青年女性形象地狱催生新女性铁屋难锁世间情____论鲁迅笔下的女性美浅谈《搜神记》的地位、内容及其影响只应守寂寞,还掩故园扉---试论陶渊明诗歌的乡土情节浅谈小学语文课堂的提问艺术彷徨的诗意、象征的形象——谈戴望舒与他的《雨巷》论《文学》与《淮南子》的关系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论《西厢记》的语言特色三国演义的艺术成就《浅谈阅读教学中对低年级学生的口语交际训练》自然环境描写在小说中的作用论王维诗歌的“禅意”掬水月在手弄花香满头——谈宋词教学对学生情感培养解读《堂诘诃德》论赵树理小说语言的幽默特色笔触生活墨着个性从《国风》的爱情诗看《诗经》中的女性意识关于汉语短语的分类评述独领风骚的易安居士论《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中国九十年代话语转型的深层问题试论萧红呼兰河传的艺术特色王熙凤的语言艺术浅谈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浅谈唐代的咏牡丹诗曹操乐府诗创作浅论试论《西厢记》的语言艺术试论《诗经》的文化精神字和汉语研究方法论论鲁迅小说《孔乙已》、《白光》、《伤逝》中的知识分子形象论中独特的比喻艺术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凄凄惨惨清照词李清照词不同时期所表现的心境可悲的虚荣心------简析《日出》中的人物李石清论王朔作品的语言特色汉语新词语修辞方式造词法研究浅析路遥小说中的女性世界《子夜》的艺术特色浅谈诗歌的含蓄美论朱自清的散文特点论鲁迅精神至上观《雷雨》中主要人物的性格分析论《半生缘》中曼璐的人物形象以及起身上凝聚的女性悲剧男儿本色是红色----解读《妈妈无罪》之人物杜永义从范进中举透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阿Q形象分析茅盾《子夜》浅析从人物关系中看凤姐人物形象浅谈《三国演义》中诸葛亮的形象论鲁迅笔下知识分子刘禹锡秋之咏叹试论杜甫诗歌意象生成的特点及其审美价值试谈《西游记》的艺术特色孙悟空的形象浅谈沈从文小说的人性美鲁迅笔下的阿Q形像我眼里的薛宝钗--浅谈红楼梦中的人物薛宝钗性的悲剧美跟着李白下扬州-------友情送别诗词论析浅谈李清照词的艺术特色《红楼梦》的悲剧精神浅谈《红楼梦》中的小人物——李嬷嬷话剧《雷雨》的艺术特色语文生命的延--浅谈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论王维诗歌的“禅意”语文教学如何用好课堂评价浅论张爱玲小说的艺术风格论张洁早期小说中的女性意识及其进步与局限论林黛玉的凄美形象小学作文评价多元化论高觉新形象鲁讯笔下的妇女形象谈《红楼梦》中“小红”的对比作用论沈从文湘西小说的艺术风格浅谈钱钟书《围城》的艺术特色浅谈笑话与文学语言论《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浅谈李白和他的山水诗论张爱玲小说中人物形象的精神特性刚强不阿理性抗争——谈《孔雀东南飞》的悲剧根源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感悟《围城》的讽刺艺术《浅论影视节目中的语言文字》论鲁迅小说中的知识分子形象鲁迅小说创作与《儒林外史》初中语文“应试”阅读浅谈论钱钟书与《围城》论朱自清的散文特点浅谈语文新课程标准下的素质教育.《红楼梦》爱情悲剧的社会意义论《儒林外史》的审美蕴涵与讽刺艺术浅谈《伤逝》中子君的悲剧谈《聊斋志异》人性与鬼性论郁达夫小说中悲的表现葛利高里与奥涅金比较论曹操,被作者故意丑化的英雄"囚"--析《雷雨》中的蘩漪形象小学语文教学中正确使用“动态生成”观指导语文教学论《阿Q正传》中阿Q的形象论小说中的意识流手法论曹操的人物形象论诸葛亮的人物形象末世凤凰难自舞——《红楼梦》中王熙凤人物形象分析论《水浒传》招安结局论李商隐爱情诗的艺术特色论崔莺莺《闹简》与《赖简》的原因题目:悲剧的平民英雄——孙悟空形象分析李白大气磅礴的山水诗赏析论《水浒传》中的招安浅论诗经中“赋”的手法论语文教学中审美情感的培养走近李商隐--与商隐先生对话柳永的情人是谁浅谈明代诗歌艺术的萎缩谈鲁迅的《阿Q正传》论曹禺戏剧《雷雨》的语言艺术新思潮的弄潮儿——浅析巴金《家》中觉慧形象永远的洋车夫——浅谈骆驼祥子的艺术形象关于农村小学阅读能力提高途径的研究浅谈〈边城〉中翠翠的形象苏北农村初中语文教学中的阅读教学浅讼从明末社会看冯梦龙的实事小说--《杜十娘怒沉百宝箱》脂粉堆中的"英雄"------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理财之道“流行风”与修辞格浅谈《水浒传》人物形象的时代特色论《呼兰河传》的散文化倾向浅谈杜甫的《绝句》论李清照在词史的地位浅谈王昶词学音乐课学生情感培养的重要性《水浒传》中林冲人物形象的塑造老舍作品的“京味”与幽默浅探小说的审美特征从范进中举透视《儒林外史》的讽刺艺术浅析李清照词中的淑女情怀试论师生关系与学生的成长苏轼与辛弃疾词风格浅议漫谈王维山水田园诗的画意乐因诗而丰韵诗因乐而飘逸——浅论唐诗与琵琶艺术的相互交融小议易安词的艺术风格简析明清小说的文学地位论毛泽东诗词中“山”的意象此恨绵绵无绝期——刘兰芝悲剧原因新探浅谈李贺诗歌的意象美感悟《边城》苏轼李清照婉约词的比较老舍的小说与“京味简论辛弃疾农村词孔子《论语》美学思想浅论阿Q形象分析谈李白与他的山水诗关于农村初中语文诵读教学的研究话剧《雷雨》的艺术特色平民底小说在孤独中寻觅爱情宗教与文学浅谈贾宝玉的结局论郁达夫小说中的景物描写品读诗仙李白浅谈汉语短语的分类问题论张爱玲《倾城之恋》的时间和空间概念论张爱玲《金锁记》的悲剧意味贾宝玉——阶级与社会性别角色的双重叛逆者? 浅析《红楼梦》中妙玉的性格与爱情?浅论巴金《家》的艺术特色试论王维山水田园诗的自然美和心性美李清照词的愁绪表现现代文学中月亮意象的运用小学语文开放式课堂教学初探赏析海子的诗浅论文学的形象本质《水浒传》中女性形象论《红楼梦》中王熙凤的个性魅力论沈从文的《边城》浅谈《红楼梦》中探春的理财意识一,现代汉语1,论熟语词2,论某类词的修辞作用(如代词,量词等)3,各种语法图解的比较研究4,书评(评论某一语言学著作或某一语言学家的系列论著) 5,近年来出现的某些新词及其发展研究6,论全句的修饰语7,歧义现象和语境研究8,确定语法病句的标准和修改病句的原则9,词类的虚实标准和系统性10,词的兼类和活用11,名词,动词,形容词和副词的区别12,实词的重叠形式及其用法13,存现句的结构和用途14,非主谓句在文章中的使用情况15,句子分类的不同角度和句型16,构词语素和成词语素的比较17,复句与单句的区别18,句子是怎样长起来的19,句子成分位置的变化20,成分的省略和结构的残缺21,结构紧缩和结构杂合22,多层定语的排列次序23,复句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24,汉字改革的历史和未来25,语法知识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地位和作用26,谈谈概念与词语的关系27,各种语句所表达的思维方式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语句进行研究)28,各种修辞方式中的逻辑问题(可选一种或几种修辞方式研究)29,语篇衔接手段分析(可综合论述,也可选一种文体联系具体实例论述)30,应用语言学与语言教学31,转换生成语法在汉语中的运用32,语言中的普遍结构规律探索33,修辞格关系的区别特征和系统性研究34,汉语和英语标点符号的对比研究35,汉语缩略词语的方法,特点和发展36,试论汉语动词的小类37,"五四"以来的汉语中的外来成分38,从语言的分化与统一规律谈推广普通话39,语言融合的内部规律40,语义学中的哲学问题41,心理语言学与儿童语言教学42,汉外语言(就某一具体课题)的对比研究43,语言,文字和其他符号之间的关系特性44,口语和书面语的一致性和分离性45,非动作句的主语,宾语(英汉语对比)的特殊性46,对外(外国人,少数民族人)汉语教学问题47,幼儿语言习得的规律48,汉语语法规律(与英语对比)的灵活原则和经济原则49,语言文字政策(外语教育,语文规划等)问题50,语音特征,语义特征,语形(文字)特征及其区别性特征51,语言文字规范化问题(推广普通话,社会用字规范) 52,字根(末级部件),词,词素(构成语素)研究53,语言运用中的常规突破及其语境制约54,语音和语义的静态概括性和动态具体性问题55,汉语普通话音位归纳的宽严和汉语拼音方案问题56,汉语方言的描写和特殊现象57,句子分析的方法及系统性58,语言文字生活中的文化学,社会学,心理学问题59,汉字部件的笔画的定量定形问题60,现代汉语与书法艺术61,广告语言艺术62,日常交际语言艺术63,语言文字信息处理中的问题64,复句关系的逻辑系统性65,辞书编排,检索和选题设计问题66,中文英文短语简缩比较67,语素字和音素字的优点和缺点68,现代汉语词的双音化和书面上的保守性及其对策69,句子成分常规位置的变化及其条件70,同音词和同音语素及同音词的分化71,现代汉语拼音分词连写的规则72,语言文字中的计量统计问题73,新词语的产生和使用74,利用汉语拼音使儿童提前进入阅读写作的研究75,中学语法教学的方法76,现代生活中的双语言双方言问题77,少数民族语言文字和汉语方言自动融合替换研究78,汉字结构的美学原则79,汉字改革问题80,英语和汉语(专有名称中)音节近似翻译和用字规范问题81,汉语拼音符号中名称读音的调查分析82,语素的再分类83,比喻的典型性问题84,日常生活中问话与答话的规律85,广告语言中不合语法的现象86,××市(或县,乡镇)语言文字使用情况调查报告87,××市(或县,乡镇)地名研究88,××话的特殊词汇(如"綦江话的特殊词汇")89,××话的量词研究(如"江津话的量词研究")90,××话的代词研究(如"永川话的代词研究")91,××话的疑问句研究(如"潼南话的疑问句研究")92,××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如"重庆话与普通话的语序比较") 93,主语省略的修辞作用94,连词连接作用研究95,两个点号连用的条件和作用(如"叹号与问号连用的条件和作用") 96,倒过来说的效果(如"一个草包"与"草包一个",效果有何不同) 二,古代汉语1,××方言中的古音遗留2,××方言中的古语词3,××方言词汇本字考4,××方言与××方言语音比较研究5,××方言与普通话×类语音比较研究6,××方言中古×种语音的发展演变7,××方言虚词的来源8,××方言词汇研究9,××方言×种句型的历史来源10,中古××音在××方言中的演变11,《说文解字》方言研究12,《广韵》所引方言词汇13,汉代的六书理论14,《说文解字》的构形理论15,《说文解字》与书同文16,历代文字工具书研究17,论转注与假借18,部首论19,《玉篇》部首研究20,俗汉字研究21,《说文》古文与汉字简化22,形声字的多形多声与省声23,六书与正字法24,汉字的构造与识字教学25,学习《说文解字》的心得26,××书词汇结构研究27,汉语词汇由单音节向多音节演变的内因28,上古汉语双音词研究29,连绵词研究30,古汉语实词虚化现象31,古代传注著作中的词语训释32,中古汉语新词的产生与旧词的消亡33,敦煌变文俗语词研究34,古汉语同源词研究35,假借义与引申义36,中学古文教材中词语训释商榷37,成语探源38,古汉语词汇教学研究39,《儒林外史》方俗语汇释40,《西游记》语辞考41,《三国演义》语辞考42,二程语录俗语辞考释43,××书的副词研究44,××书的介词研究45,××书的连词研究46,××书的助词研究47,《马氏文通》之前的语法研究48,词类话用研究49,××书的××句式研究50,杨树达《词诠》研究51,古汉语语法与古文献释读52,古诗词语句的特殊语序53,倒装与省略研究54,论古代汉语的系动词55,论古代汉语的数量词56,语气词在判断句中的作用57,《尚书》中的代词研究58,《尚书》的"厥","其"研究59,《尚书》的叹词综议60,论《尚书》的省略61,《水浒传》"得"字研究62,《水浒传》被动句研究63,《百喻经》中的被动句64,古汉语中的几种述宾关系65,《诗经》特殊语序研究66,《诗经》的音节句读与语法句读67,论"所以"68,古今小说语法新探69,诸家《广韵》反切系统与三十六字母之比较70,读《古代汉语》(教材)献疑71,中学文言文的注释问题72,××书(如《尚书?周记》)的修辞艺术三,文艺理论1,关于"席勒式"和"莎士比亚化"2,恩格斯关于典型环境的论述3,马克思恩格斯的悲剧美学观4,马克思的艺术生产理论5,《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美学思想6,列宁的文艺思想研究7,论"劳动创造了美"8,鲁迅对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国化的贡献9,论毛泽东文艺思想的历史地位10,论文学的社会效果11,艺术典型研究12,文学的意境与意象研究13,文学风格,流派研究14,关于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15,文学的语言特征研究16,论文学的审美性17,论文学的主体性18,文学与政治,文学与道德关系研究19,文学与哲学,文学与宗教关系研究20,关于文艺的商品性和社会效益21,市场经济与文艺的发展22,科技与文艺关系研究23,关于文学与人性,人道主义的研究24,反映论与文艺25,新时期文艺理论批评的突破(可选一个或几个侧面进行研究) 26,关于新时期文艺论争的若干思考27,论艺术真实28,《乐记》文艺思想初探29,刘勰的文艺思想研究30,钟嵘的诗歌美学观念研究31,论白居易的文学思想32,论金圣叹的文学思想33,论叶燮《原诗》对中国文学理论的贡献34,论王国维《人间词话》的美学思想35,柏拉图的文艺观与他的政治观的关系36,亚里士多德《诗学》对欧洲现实主义美学理论的影响37,狄德罗美学思想研究38,莱辛"诗","画"比较理论的意义39,论黑格尔的自然美理论40,巴尔扎克的现实主义文艺观与其哲学观的关系41,车尔尼雪夫斯基美学思想研究42,西方现代主义与后现代主义的文学观念43,悲剧和喜剧的美学特征44,论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科技美的特点(可分别选一种审美形态进行论述)45,论山水园林的美46,审美教育与人的全面发展47,审美心理研究48,书法美学研究49,音乐,舞蹈的审美特征研究50,社会主义时期民间文学范围界限探讨51,重庆地方民歌研究52,重庆民间小戏研究53,试论新民间故事54,文学的消费和文学的传播研究55、重庆地域文化研究(可进一步细化,如铜梁龙文化研究,永川茶文化研究,秀山土家族民歌研究等)四,中国当代文学1,试论新中国文学的现实主义发展轨迹2,从当前小说创作看现实主义与现代派的合流趋势3,论通俗文学的崛起及其发展势态4,论寻根文学的审美特征5,论新写实小说的审美特性6,论新历史小说的创作特色7,市场经济大潮与九十年代文学8,关于世纪之交文学的思考9,试论政治对"文革"前"十七年"文学的影响10,论中国当代政治抒情诗11,贺敬之,郭小川诗歌创作之比较12,论闻捷《天山牧歌》的抒情特色13,论建国头27年大陆诗歌创作的局限14,艾青诗歌论15,论"归来诗歌"的创作特征16,"朦胧诗"兴衰探源17,论朦胧诗对当代诗歌发展的贡献18,简论舒婷爱情诗的艺术特色19,论顾城诗歌的创作特色20,舒婷,李清照诗歌创作比较论21,舒婷,北岛诗歌创作比较论22,论"新生代"诗歌的平民化倾向23,试论新时期诗歌创作的嬗变24,重评新中国头"十七年"农村题材小说25,论中国当代农村题材小说的演变26,论当代革命历史题材小说创作的贡献及其局限27,论高晓声的小说创作28,《创业史》,《山乡巨变》比较谈29,再论《芙蓉镇》30,论路遥的小说创作(《平凡的世界》,《人生》等均可) 31,论刘心武的小说创作32,关于《绿化树》的思考33,论张洁小说中女性形象的演变34,论《曾国藩》35,论寻根小说的美学追求36,论新写实小说的创作特征37,论池莉的"烦恼三部曲"38,论《古船》39,论《白鹿原》的言论意蕴40,白嘉轩论41,论《白鹿原》中的女性形象42,王蒙意识流小说得失谈43,论苏童小说中的女性形象系列44,论余华的小说艺术45,论"晚生代"作家的创作追求46,汪曾祺,沈从文小说创作比较谈47,论张承志小说创作的审美追求48,论新时期湖南文学49,论九十年代女性小说50,王安忆(铁凝,陈染,林白,残雪等)小说创作论51,贾平凹农村题材小说创作论52,贾平凹中篇小说论53,论贾平凹"商州系列"小说54,莫言小说创作的价值及其缺陷55,论《红高梁》56,论杨朔散文的得与失57,论秦牧散文58,论刘白羽散文的浪漫主义特色59,论杨朔,秦牧,刘白羽散文创作之异同60,论新中国散文创作的历史演变61,贾平凹散文论62,论余秋雨散文的文化意蕴63,试论新时期"女性散文"64,也谈"小女人散文"65,杨朔"散文模式"再评价66,论新时期社会问题报告文学的审美特征67,论贾鲁生报告文学创作的独特性68,论黄宗英的报告文学69,钱钢报告文学特色论70,论近年报告文学的发展演变71,从《陈毅市长》(或《陈毅出山》)看新时期戏剧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形象的创造72,论荒诞川剧《潘金莲》73,论话剧《狗儿爷涅盘》74,影视艺术与商业化75,对"王朔电影"的反思76,论新时期电影创作中的爱情描写77,论张艺谋电影创作特色78,论金庸的武侠小说79,琼瑶言情小说论80,论琼瑶笔下的女性形象81,三毛的散文世界82,论余光中的诗文创作83,海峡两岸言情小说之比较84,海峡两岸女性小说之比较85,论台湾乡土小说五,中国现代文学1,重评"鸳鸯蝴蝶派"2,重评"《现代评论》派"3,周作人对"五四"文学革命的贡献4,"五四"文学革命初期白话诗的特征5,论郭沫若《女神》的"崇高美" 6,论郭沫若后来对《女神》的修改7,论汪静之的爱情诗8,徐志摩诗歌中的"性灵"9,论李金发在中国新诗史上的地位10,闻一多与郭沫若诗歌的比较11,闻一多的诗论对中国新诗的贡献。
毕业论文选题依据范文
毕业论文开题报告怎样写?范文一、如何选择问题我一起萦绕于怀的,是在写博士论文开题报告的一年多时间里,导师薛澜教授反复追问的一个问题:“你的 puzzle 是什么?”多少次我不假思索地回答“我的问题就是,中国的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
”薛老师问题以其特有的储蓄,笑而不答。
我在心中既恼火又懊丧:这么简单的道理,这么明显的答案,到底哪儿不对了?!奥妙就在于提出问题的“层次”。
不同于政策研究报告,学术文章聚集理论层面、解决理论问题。
理论是由一系列前设和术语构造的逻辑体系。
特定领域的理论有其特定的概念、范畴和研究范式。
只有在相同的概念、视角和范式下,理论才能够对话;只有通过对话,理论才能够发展。
极少有硕博论文是创造新理论的,能这样当然最好,但难度很大。
我们多数是在既有理论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因此,在提出问题时,要以“内行”看得懂的术语和明确的逻辑来表述。
审视我最初提出的问题“中国半导体产业为什么发展不起来”,这仅仅是对现象的探询,而非有待求证的理论命题。
我的理论命题是:“中国产业政策过程是精英主导的共识过程吗?”在这个命题中,“政策过程”、“精英政治”、“共识诉求”三个术语勾勒出研究的理论大体范围和视角。
其次,选择问题是一个“剥笋”的过程。
理论问题总是深深地隐藏在纷繁复杂的现实背后,而发现理论问题,则需要运用理论思维的能力。
理论思维的训练是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
不过初学者也不必望而却步,大体上可以分“三步走”:第一步,先划定一个“兴趣范围”,如半导体产业、信息产业、农村医疗、高等教育体制等,广泛浏览相关的媒体报道、政府文献和学术文章,找到其中的“症结”或“热点”。
第二步,总结以往的研究者大体从哪些理论视角来分析“症结”或“热点”、运用了哪些理论工具,如公共财政的视角、社会冲突范式等。
第三步,考察问题的可研究性,也就是我们自己的研究空间和研究的可行性。
最后,如何陈述问题?陈述问题实质上就是凝练核心观点的过程。
范文毕业论文选题来源(精编版)
范文毕业论文选题来源(一)选题来自学术的积系文科的学生自跨进大学门槛的那一天起,就应该开始为撰写毕业论文做准备。
首先,他应该扎扎实实学好一两门功课。
所谓扎扎实实,即除了完成这一两门功课的必修课之外,还要进行拓展性学习。
然后,在这一两门功课范围内大致确定一个研究方向,进行广泛的阅读和资料搜集。
最后,根据自己的兴趣与专长划定选题范围。
通过这种方式得来的选题根基雄厚,研究展开之后,研究者会得心应手。
(二)选题来自自己的观察与思考在此所指的观察的对象一般与大学生所学的专业、课目有着一定的关系。
例如,在语言学习过程中,有可能发现汉语与英语补语结构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一定的差异(如he hates hernose耐.与‘他把她的鼻子打红了。
的结构异同),或者发现古代汉语在现代语言中的种种遗迹,于是他们关注自己发现的问题,并开始断断续续的思考,最后得出汉英补语及类似复合结构比较试论现代汉语中的古汉语遗迹之类的选题。
又如,进人大学之后,学生会感到大学的生活环境、学习氛围与初中、高中大不一样,于是有人会从文化社会学、文化心理学等角度观察、思考大学的文化环境、文化氛围和大学生的文化心态,最后得出大学生的低龄化与当今大学生校园文化的特质及当今大学生的‘另类’语言初探之类与校园文化密切关联的选题。
由于这类选题来自研究者自己的观察与思考,所以研究展开之后研究者也会感到得心应手。
(三)选题来自研究者的广泛阅读如果说前两种选题因研究者的主动寻求课题而被称为主动选题的话,那么由广泛阅读而产生的选题就是被动选题。
在选题之际,有许多学生到图书馆去浏览与自己所学专业相关的学术论文或索引、目录,在进行反复比较、权衡、筛选之后最后定一个自己感兴趣的、而且能驾驭的选题。
word格式/A4打印/下载后可修改 2。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及要求(汉语言文学)
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及要求(汉语言文学)第一篇: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及要求(汉语言文学)请报考汉语言文学自考的朋友们,注意哈。
在2010年报了毕业论文设计的同学就以下的(第一级标题)A B C去完成。
没有报的同学,可以按以下要求去准备一下,朋友们,共同加油哦!A毕业论文设计选题、叶圣陶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张志公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国正语文教育思想研究(可选子题)、语文课堂语言艺术初探5、发展性评价理念与语文教育6、语文素质教育的内涵及其策略、对我国“文选”型语文教材的思考、多样文化与语文教育的关系、学校文化资源与语文教育、试论阅读多元解读与阅读教学、论语文学习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试论语文探究性学习、论沈从文小说中人与自然的和谐、语文教育合作学习初探、语文新课程与语文教师的发展、〈聊斋志异〉的艺术特色17、〈桃花扇〉人物论、〈红楼梦〉的悲剧精神19、王安石后期的诗歌、李白诗中的仙、侠精神。
、勃朗特姐妹小说的女性意识解读、韩愈散文的艺术风格、巴金小说的爱情描写、欧阳修散文的情韵美、《三国演义》中“反面人物”的正面素质分析、〈金瓶梅〉人物论、〈西游记〉的奇幼美与诙谐性、西蜀词与南唐词之比较、〈牡丹亭〉的艺术成就、〈水浒传〉的艺术成就说明:1、以上题目旨在启发思维,有的题目较大,不宜硬套。
2、学生可以在以上参考题目中选题,亦可以在此之外另行确定题目,但选题不能偏离本学科专业范围。
B自考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基本条件一、自考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基本条件、从考第一科起到最后一科合格不超过四年。
、各科考试成绩平均 65 分以上。
、参加市学位外语考试成绩合格。
、拿到毕业证后一年之内申请。
、毕业论文成绩优良。
具体申请报名时间及要求请与主考院校联系,申请报名时请带身份证、准考证、各科成绩合格证、本科毕业证、学位外语考试合格证(验以上五种原件,交一套复印件),同底彩色一寸照片 3 张。
二、关于自考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的几个问题根据《关于转发市教委〈关于做好重庆地区2000 年高教自考和成人本科毕业生申请学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的通知〉的通知》(渝考办[2000]16 号)文件精神,凡自考本科毕业后,要申请学士学位的考生,必须参加学士学位外语水平考试,考试合格成绩有效期三年。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_毕业论文选题_
中文专业毕业论文选题参考
1、某某地方人怎样学习普通话(提示:主要从语音的声、韵、调方面揭示某某地方话与普提示:提示通话的差异并提出辩正方音的有效方法)
2、试论小学语文教学中的拼音教学(汉字教学)、(词汇教学)问题
3、试论初中语文(高中语文)教学中的汉字教学(或者词汇教学、语法教学、修辞教学)问题(提示:提示:中学语文教学存在重文学轻语言倾向,语言分析往往孤立进行,如何综提示:提示合内容及篇章进行语言分析,分析要领及原则是什么?试以具体的课文分析为例,展开具体论述。
就某一个方面探讨即可)
4、试论的构成(或者成语的的意义、或者成语的文化特征)
5、试论惯用语的构成(或者惯用语的文化特征)
6、试论的幽默性及其成因
7、试论歇后语的地方性特征(以本地歇后语为例)
8、“把”字句研究综述(或者“被”字句研究综述。
提示:可就当前“把”提示:提示字句和被字句当前的研究历史和现状做出评价并指出研究的不足)
9、判断句研究综述10、文学作品语言艺术(例如:文学作品《日出》的语言艺术)11、文学语言的规范与变异(提示:文学作品的语言的运用往往不合一般语法,这些超出提常规现象有些是积极的修辞现象(变异),有些是消极的语病(不规范),如何确立和运用区分变异和语病的标准?请搜集具体语言材料加以分析论述)12、网络语言(手机短信语言、流行段子语言、广告语言、广播语言、叫卖语言、称呼语言、教学语言)研究13、外来新词语研究14、说汉语的词类划分15、现代汉语虚词研究(选择某些虚词)16、现代汉语词义研究(选择某类词)17、“修辞与语境”浅谈18、“修辞是一种创造性活动”之我见。
毕业论文选题依据
毕业论文选题依据毕业论文选题依据在大学生活即将结束之际,毕业论文成为了每个学生必须面对的一道坎。
选题是整个论文写作过程中的第一步,也是最为重要的一步。
一个好的选题能够为后续的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同时也能够让写作过程更加有趣和有意义。
本文将探讨毕业论文选题的依据,帮助大家选择一个合适的题目。
首先,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选题应该与自己的专业相关。
在选择论文题目时,我们应该结合自己的专业背景和研究兴趣,选择一个与专业相关的领域进行研究。
这样不仅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也能够在写作过程中更好地理解和应用相关理论知识。
例如,如果你是学习经济学的学生,可以选择研究某个经济模型的应用,或者分析某个经济政策的效果等。
其次,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是有研究价值的。
我们应该选择一个有一定研究空白的领域,或者对已有的研究进行进一步的深入和扩展。
这样可以提高我们的研究水平,同时也能够为学术界提供一定的贡献。
例如,如果某个领域的研究还比较有限,我们可以选择在这个领域进行深入研究,填补相关的研究空白。
另外,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是可行的。
在选择论文题目时,我们需要考虑到自己的时间和能力等方面的限制。
一个过于庞大或者过于复杂的课题可能会让我们无法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或者在研究过程中遇到困难。
因此,我们应该选择一个在自己能力范围内的课题,确保能够顺利完成研究工作。
同时,我们也可以考虑选择一些实证性的研究课题,通过实地调研和数据分析等方法,来验证或者推翻某个理论观点。
最后,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选题应该是有个人兴趣的。
在选择论文题目时,我们应该选择自己感兴趣的领域进行研究。
这样不仅能够提高我们的写作积极性和主动性,也能够让写作过程更加有趣和愉快。
同时,我们也可以选择一些与自己的兴趣相关的题目,通过研究来满足自己对某个领域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综上所述,一个好的毕业论文选题应该与自己的专业相关,有研究价值,可行性高,并且符合个人兴趣。
通过合理地选择论文题目,我们能够更好地发挥自己的专业优势,提高研究水平,为学术界做出贡献。
毕业论文的选题依据
毕业论文的选题依据一、选题工作的重要性1、在毕业论文工作布置后,每个人都应遵循选题的基本原则,在较短的时间内把选题的方向确定下来。
老师给的选题仅是确定选题大致范围,学生可以从选题指南中选题,也可以在本学科领域内自拟题目,但自拟题目不能脱离本学科领域。
2、选题不等于论文的最终题目,只是一个规划、预想。
举例。
3、选题是论文撰写的前提和第一步,它实际上就是确定“写什么”的问题,亦即确定研究的方向和范围。
如果“写什么”都不明确,“怎么写”就无从谈起。
4、毕业论文的选题的重要性。
是一门课,拿毕业证和学位证,进个人档案,有人抄袭实际是遭受“终身追捕”。
5、教师指导,但关键是自己努力。
不能依赖老师。
缺乏研究分析,不加思索,信手拈来是自己对自己不负责。
文章的观点、论据、论证方法“胸中无数”,材料的准备不足,勉强提笔来写,就会感到困难重重,可能推倒重来,将来极度被动,影响顺利毕业。
二、选什么样的题1、选择具有现实意义的题目。
我们选的题目,应是与社会生活密切相关、为众人所关心的问题,是亟待解决的问题。
这类问题反映着一定历史时期和阶段社会生活的重点和热点。
我们运用自己所学的理论知识对其进行研究,提出自己的见解,探讨解决问题的方法,才有意义。
2、小的理论问题。
学术论文要具有一定的理论性。
其形式还是内容都和工作总结、调查报告有着重要区别。
非学术论文是对学术论文的一种传播和宣传、介绍,而不是原始性的创造。
比如报纸杂志上刊登的评论、政论等是典型的非学术性论文。
非学术论文的主要功能是对学术性论文的稀释和宣解,但有时也可能会成为学术性论文的先导。
注意三点:第一,非理论问题不应该选。
第二,重大理论问题不好选(有些政治局考虑的问题,我们选了做不下来)。
第三,特别敏感政治问题建议不要选。
3、自己能做下来的.题目。
知己知彼,量力而行。
所谓“知己”,首先,要充分估计到自已的知识储备情况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如果理论基础比较好,又有较强的分析概括能力,那就可以选择难度大一些、内容复杂一些的题目;如果自己觉得综合分析一个大问题比较吃力,那么题目就应定得小一些,便于集中力量抓住重点,把某一问题说深说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本司将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简单修改即可使用,推荐下载! ==大学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依据中文系毕业论文选题依据如下文把语言学的语境理论和中国古代文学批评的诗史互证法并置、比较的目的是,探究二者的相似与相异之处,也许对比研究中可以发现对于双方都有启发意义的所在,分析之后有望发现,双方可以互相吸取有益内容,从而得到丰富和发展。
语境是语言学的重要概念,具有一定的理论阐释力;诗史互证是中国古典文学中源远流长的重要的研究方法;语境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而诗史互证所涉及的所指。
则是相对较为集中的。
语境重要性的原因在于语境概念自身的独特性。
“大约1960以来,语言学模型在文学文本描述中的直接或间接运用取得新发展”、“总而言之,诗学的许多问题也就是话语和语言的问题,反之亦然”换言之,诗学的问题即语用学的问题,“语用学研究中的两个基本概念——意义和语境”,作为语言学重要概念的语境是和文学研究紧密相关的。
古典诗歌是脱离了具体环境的文本,其阐释主要依赖语言语境,而在一般观念中可信度较高的历史文本则成为古典诗歌研究经常参阅的重要资料,最为典型的是古典诗歌研究界盛行至今的“诗史互证”法,就是在预设了历史文本的真实性后对古典诗歌进行研究的一种重要的方法。
语境与“诗史互证”表面上看起来似乎相去甚远:前者是语言学的概念,后者是中国古典诗歌研究的重要方法,实际上二者在文学研究中有着密切关系的概念。
中国传统文学批评中的“诗史互证”法与语用学中的语境概念有着较为密切的关系,这在本文的比较研究中将会得以体现。
一、语境概述语境最早是由英国人类学家b.malinowski在1923年提出,区分语境为两类:“情景语境”、“文化语境”;语境是语言学的核心概念,语境概念的重要性还体现在语言学家给语用学下的定义之中,如,语用学研究话语与言辞情境相关的意义;语用学研究由社会语境确定的人类使用语言的条件;语用学研究怎样运用语境来推断出意义;语用学是研究语境意义(contextual meaning)的(yule,1996:3)。
从以上几种语用学的定义可以看出:虽然在具体的用词上略有差异,但主要观点是一致的:从语境的角度研究语用学,充分肯定了语境在语用学研究中核心概念的地位。
《语言与语言学词典》routledge dictionary 0flanguage and lingustics语境的定义,语境指交际情景的所有因素: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特定的言语情景语境和发话者和受话者间关系、他们的知识和态度的社会语境。
动态性是语境的重要特性之一,徐盛桓强调语境是个动态的概念,语言是在社会语境中形成的,语境决定了语言的运用;朱永生及其他学者的对语境动态性的研究表明:动态性是语境研究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
笔者认为,动态性就其实质而言,是从历时角度对语境研究的深入;历时性与共时性是现代语言学之父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中对语言研究的著名的几对区分中的一对。
动态性是在时间变化着的历时性中的动态,动态性与历时性关系密切,语境的动态研究是索绪尔历时性观念在语境研究中的具体化。
二、诗史互证概述关于诗史互证传统的形成及对于该种诗歌研究方法的具体研究,郝润华的博士论文《(钱注杜诗)与诗史互证方法》,作了历时的、系统的、深入细致的研究,该论文从古代经疏到诗注方法的嬗变过程、论述了以杜诗笺释为主的宋代诗歌诠释学的发展、探讨明清诗歌诠释与诗史互证法的确立,认为诗史互证法成熟的标志是《钱注杜诗》的产生,《钱注杜诗》是诗史互证方法的典型范例。
“诗史互证是我们优良的学术传统。
清初著名的思想家黄宗羲则提倡以诗补史,曾说:‘今之称杜诗者以为诗史,亦信然矣。
然注杜诗者,但见以史证诗,未闻以诗补史之阙,虽曰诗史,史固无籍乎诗也。
’”著名史学家陈寅恪有鉴于此,从事“以诗证史”研究,他的《元白诗笺证稿》学术价值很大,深受学界推崇。
通过辨伪存真的“以诗证史”,可补史书之缺,从而有可能接近历史的真实。
语境视角对于儒家文论的看法,儒家文论的根本点在于“过于看重文学的功利性,看重其政治、伦理、教化方面的美刺讽喻作用;虽然也认识到文学与情感的关系,体会到文艺的审美性能,但都放在次要地位。
”从语境的视角来讲,认为儒家文论对文学与语境的关系有过分强调之嫌,过于强化了文学的社会服务一面,而对文学与其它元素的,如与情感、审美的关系则是过于弱化了;实际上,社会因素只是语境的组成成分之一,但绝非唯一的成分。
由此可见,语境的视角有助于从系统化、学理化的层面透视默写传统的文论观念。
(三)语境与诗史互证对比本部分是对于语境与诗史互证的比较。
1.定义的比较。
语境即语言使用的环境,英国的人类学家malinowski的贡献在于“构建初步的语境理论,并把这种理论引入人类学研究和翻译研究”;伦敦学派的领袖j.r.firth把语境概念引入语言学,并使它成为语言学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此后,众多的语言学者从不同的角度发展和细化了语境的概念。
但大都是以malinowski的语境概念为基础的,语境最初的概念打开了一片广阔的学术研究新天地,因为语境这个概念包含的内容实在是很丰富的,语境概念从出现的最初即带有比较强的阐释功能。
以史证诗是中国诗学的传统,邓小军认为“以史证诗,是考察诗人的本事、诗中的时事或历史背景以释证诗歌。
”这种方法最佳的研究对象是写实性诗歌;以史证诗、以诗证史,是一个问题的两各方面,即,通常所说的“诗史互证”,从文学立场说,主要是以史证诗。
以史证诗研究中所关注的诗人本事、诗歌文本中涉及的时事或诗歌文本创作的历史背景,可以认为就是本文所提出的以文本形式存在的共时语境。
“以史证诗”之中的“史”是有范围的:从内容上要求的是与研究的诗人、诗歌文本相关;从时间的维度对于“史”的要求就是诗歌文本同时代的诗人本事、诗中的时事或历史背景。
简言之,“以史证诗”之中所指的“史”与语境相比,所指是比较明确的。
2.研究范围的对比。
语境的研究范围颇为广泛,有学者列举语境因素的分类,基本是两分法:如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强式语境与弱式语境,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显性语境与隐形语境,物质语境与社会语境等,从语境分类的简单列举,发现语境研究的视角众多,语境研究的范围,或者说研究的对象是丰富的。
从内容方面对语境区分的有情景语境与文化语境,物质语境和社会语境;从语境涉及的范围分为:局部语境与整体语境;从语境的真实性角度区分为:可能语境与真实语境;从语境的层次所作的划分:强式语境与弱式语境、显性语境与隐形语境;特别需要提出的是静态语境与动态语境,本文认为这样的划分加入了时间的维度,凸显了语境的历时性特征,该类划分是基于语境的性质的。
语境还可分为“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语言语境指交际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上下文,包括书面语的上下文、口语中的前言后语;非语言性语境指交流过程中某一话语结构表达某种特定意义时所依赖的各种主客观因素:时间、地点、场合、话题、交际者的身份、地位、心理、文化、交际目的/方式/内容及各种与话语同现的非语言符号(如姿势、手势)等。
由本章第一节的宇文所安唐诗史的语境透视,发现其关于历史语境的建构:其一是“语言语境”的建构,可以分为诗内语境、诗外语境,诗歌内外语境的互动产生理解的意义;诗外语境:传记,传说,正史,野史,逸事,后人诗歌评论家点评,读者反应等参与语境的建构。
其二,现代语言学语境理论所提出的“非语言语境”,在古典文学的研究中是很难发挥作用的,因为历史的长河已经几乎将古典文学生成的非语言语境洗刷殆尽,残存的古迹是那么地沉默,年代久远,历经沧桑的古迹一定是在诉说着什么,只是我们很难明白,就研究而言,“非语言语境”固然是需要的,然而难以恢复。
所以在古典文学的研究中“语言语境”占据主导地位是必然的。
论及诗史互证,陈寅恪是必定要谈到的,赵敏俐认为“陈寅恪的诗史互证,绝不仅限于一般的考证,实际上他的考证一直是在历史进化论等现代思想的指导下进行的,所以他能从浩繁的史料中钩稽出与作家作品相关的复杂历史背景,从而得出新见迭出的结论”,换言之,在纷繁复杂的语境中,陈寅恪锁定那些与作家作品具有高度相关性的的语境构成成分,在此基础上的研究,是存在新创见产生的可能。
由此可见,诗史互证与语境是有着极其密切的关系的。
鉴于古典文学研究中的语境的特殊性,本文从时间的维度区分为:历时语境,从纵向的历史时间维度,来进行研究的一类语境;共时语境:和诗人同时代语境,是以诗人所处的时代为坐标,而界定的横向语境。
无论是历时语境还是共时语境,都以史料文本的语言形式作为载体的语境,亦即语言学中常说的语言语境,至于非语言语境,在沧海桑田、岁月变迁中,已成为云烟,难觅踪迹。
我们能够探讨的无论是文本内的问题,或者是文本外的,几乎都没有可能把语境,尤其是语言学意义的非语言语境补足、恢复和还原的。
研究能够依赖的多是文本形式的史料,换言之,古典文学研究所能够寻求依据的语境主要是语言语境。
本文所提出的历时语境和共时语境都是属于语言语境的范畴。
共时研究的两类语境区分:语言语境和非语言语境,把它们运用在“诗史互证”的所指“史”的分析时候发现:当本文试图把非语言语境运用用于古典诗歌研究时候,发现语言学中通常研究着的非语言语境在古典诗歌文本的研究中已经是难觅踪迹,如果一定试图要找到某种对应的,或者说相似的内容,发现非语言语境的组成元素,在岁月流变中其实也转化成为语言语境,以传记、传说、正史、野史、逸事等文字的形式存在。
语境的研究对象既包括语言因素,也包括非语言因素;而“诗史互证”则不同,主要包括的是语言因素,而且是特定文本:主要是历史类文本所提供的语言因素。
3.性质的对比。
从以上语境的研究范围划分中可见其性质:动态性、历时性、层次性。
比较之后,“诗史互证”的性质也就不难发现:古典诗歌研究所依据的史料文献,是固化为文字的文本的形式,当然,考古新的文本文献的发现,这种可能性确实存在,从这个层面上讲,也略具动态性,但“史”文献静态性仍然是占主要地位;从“以史证诗,是考察诗人的本事、诗中的时事或历史背景以释证诗歌。
”这样的界定来看,就时间视角而言,该界定中蕴含的共时性思维:诗人的本事、诗中的时事或历史背景,都指向该类文献与诗歌的共时性;“诗史互证”之中的“史”的文献为诗歌的阐释所起的作用的大小,决定了不同文献在诗歌研究中的地位和重要性的不相同,简言之,“诗史互证”之中的“史”的文本文献也是具有层次性的。
由性质分析对比可见,语境的性质与“诗史互证”之中的“史”的文献的性质有相同之处,二者都具有层次性;同时也有相异之处,前者具有动态性和历时性,后者则具有静态性和共时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