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部发文,中高考将包含小学知识,幼小衔接不容忽视

合集下载

浅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的重要性

浅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的重要性

浅谈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的重要性摘要:目前学前教育研究的重要课题之一就是幼小的衔接问题,从幼儿园进入小学,是一个孩子成长过程中的重大转变,从以游戏为主转变到以学习知识为主,由较为轻松的活动转变为有计划的课程模式,由阶段教育转变为终身教育。

在转变过程之中,很多孩子因为生活习惯的不同,科目的增加,从而出现疲劳,心情烦躁,甚至厌学的情况。

这就可以看出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是非常重要。

真正意义上的幼小衔接是从幼儿园阶段顺利自然的进入到小学阶段,也是可以让幼儿顺利自然的接受并适应小学阶段。

关键词:幼小协同;科学衔接;儿童发展;一、幼小协同,科学衔接的意义幼小衔接这个阶段是人类整个逻辑思维形成和使用过程中所要经历的三次环境转换的第二次转换,是幼儿发展的重要环节。

幼儿园阶段和小学阶段在各方面有很大的差异,如果幼小衔接落实的不到位,就很容易让孩子产生心理和身体上的问题,厌学,食欲不振,社交孤僻,不敢与人交谈等等,这些不良情况会对孩子产生终身的影响,所以,幼小协同,科学衔接意义重大。

幼小衔接的目的在于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热爱与向往,提高幼儿的适应能力。

幼儿对小学生活的态度、看法、情绪状态等对入学后的适应能力关系很大,培养幼儿对小学生活的兴趣与向往有对提升幼儿的适应能力起到极大的帮助,同时也可以获得对小学生活积极地情感体验。

另一方面的目的就在于帮助幼儿做好生理、心理、物质和学识等各方面准备,迎接小学生活,为今后的学习生活打下积极地心态和坚实的基础。

二、当前幼小协同,科学衔接中存在的问题(一)教学内容小学化当前教学过程中一个很突出的问题就是幼小衔接中教学内容偏向小学,甚至是将小学教材使用到课堂当中。

许多老师一个错误的认知就是幼小协同等同于提前适应小学阶段,也就出现了教师们在上课中加入大量的小学知识,从而忽略了幼儿园阶段重要的教学方面。

这个现象就会让班级不同层次的幼儿对于学习有了不同的感悟,能力强的幼儿勉强还跟得上课堂内容,那些适应能力稍微弱的幼儿就会感觉吃力,而喜好活动的幼儿对此不太感兴趣。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

教育部关于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通知教基[2002]26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委: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的改革得到了社会各界的广泛重视,各地积极的探索,取得了有益的经验。

但是,现行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与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要求还不相适应,突出反映在强调甄别与选拔功能,忽视改进与激励的功能;注重学习成绩,忽视学生全面发展和个体差异;关注结果而忽视过程,评价方法单一;尚未形成健全的教师、学校评价制度等。

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中发[1999]9号)和《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国发[2001]21号)精神,坚持教育创新,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经国务院同意,现就积极推进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有关问题通知如下:一、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原则1.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从德、智、体、美等方面综合评价学生的发展,培养学生热爱党、热爱社会主义、热爱祖国,诚实守信、助人为乐的高尚道德品质、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健壮的体魄、良好的心理素质以及健康的审美情趣。

2.中小学评价与考试制度改革的根本目的是为了更好地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教师的教学水平,为学校实施素质教育提供保障。

充分发挥评价的促进发展的功能,使评价的过程成为促进教学发展与提高的过程。

3.对学生、教师与学校评价的内容要多元,既要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也要重视学生的思想品德以及多方面潜能的发展,注重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既要重视教师业务水平的提高,也要重视教师的职业道德修养;既要重视学校整体教学质量,也要重视在学校的课程管理、教学实施等管理环节中落实素质教育思想,形成生动、活泼、开放的教育氛围。

评价标准既应注意对学生、教师和学校的统一要求,也要关注个体差异以及对发展的不同需求,为学生、教师和学校有个性、有特色的发展提供一定的空间。

关于幼小衔接的国家政策和文件

关于幼小衔接的国家政策和文件

关于幼小衔接的国家政策和文件
关于幼小衔接的国家政策和文件主要有《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和《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等。

这些政策和文件都强调了幼小衔接的重要性,要求幼儿园和小学加强合作,注重儿童发展的连续性,帮助儿童做好身心全面准备和适应,建立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其中,《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要求,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和《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有效衔接提出的指导意见。

该指导意见要求强化衔接合力,提出了五条主要举措:
1.帮助幼儿做好生活、社会和学习等多方面的准备;
2.将一年级上学期设置为入学适应期,改革一年级教育教学方式,强化与幼儿园
教育相衔接;
3.建立幼小联合教研制度,指导小学和幼儿园教师加强课程、教学、管理等方面
的合作交流与研究;
4.建立家园校共育机制,帮助家长认识过度强化知识准备、提前学习小学课程内
容的危害,积极配合做好衔接;
5.整合各方资源,统筹推进衔接工作,进一步加强对校外培训机构违反教育规律
行为的持续治理。

此外,该指导意见还要求各省(区、市)以县(区)为单位确立一批幼小衔接实验区,遴选确定一批试点小学和幼儿园,先行试点,分层推进。

总的来说,这些政策和文件旨在推动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科学衔接,促进儿童的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怎么理解幼小衔接

怎么理解幼小衔接

怎么理解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指儿童从幼儿园阶段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过程。

在这个过程中,孩子们将面临新的学习环境、学习方式和学习内容的转变。

因此,幼小衔接的目的是帮助孩子们顺利适应小学生活,建立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良好的幼小衔接可以帮助孩子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降低他们面临的适应压力。

同时,这个过程也是孩子们继续学习成长的关键时期。

如何理解幼小衔接并采取合适的措施,对于促进孩子们的全面发展和学习成绩的提高至关重要。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需要关注以下几个方面:1. 学习环境的转变:从幼儿园到小学,孩子们将进入新的学习环境。

他们需要适应新的教室、新的老师和新的同学。

因此,学校和老师应该提供一个温暖、亲切的学习环境,帮助孩子们快速适应。

2. 学习方式的转变:小学学习与幼儿园学习有很大的区别。

在小学,学习更加系统化和正规化,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学习能力和学习方法。

因此,幼儿园阶段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为他们适应小学学习打下基础。

3. 学习内容的转变:小学的学习内容相对更加抽象和复杂。

孩子们将学习更多的学科和知识,需要运用更多的思维能力和创造力。

在幼儿园阶段,应该培养孩子们的基本学习能力,如听、说、读、写、算等,为他们在小学阶段更好地学习打下基础。

为了实现良好的幼小衔接,学校和家长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 建立学校和家长的合作关系:学校和家长应该保持密切的沟通和合作,及时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适应情况。

学校可以组织家长会议,向家长介绍小学教育的特点和要求,帮助家长更好地支持孩子的学习。

2. 制定过渡计划:学校可以制定详细的幼小衔接计划,包括过渡期间的活动和培训,帮助孩子们逐步适应小学生活。

这些计划可以包括与幼儿园老师的合作,了解孩子们的学习情况和需求,并针对性地进行培训和辅导。

3. 培养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幼儿园阶段应注重培养孩子们的学习能力和学习习惯,如注意力集中、自主学习等。

我国关于幼小衔接政策

我国关于幼小衔接政策

我国关于幼小衔接政策一、背景介绍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幼儿教育和小学教育的衔接问题越来越受到关注。

幼小衔接政策是指建立和完善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机制,促进幼儿向小学的顺利过渡,确保幼儿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

本文将从政策背景、政策目标、政策措施三个方面详细介绍我国关于幼小衔接政策。

二、政策目标1. 促进幼儿向小学的顺利过渡。

通过建立顺畅的衔接机制,让孩子们在升入小学后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避免因过度适应而产生心理问题。

2. 加强家校合作。

家长是孩子成长道路上最重要的人,在幼小衔接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通过加强家校合作,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提高他们对于孩子教育的参与度。

3. 促进教师专业发展。

教师是幼小衔接中最重要的桥梁,他们需要具备专业的知识和技能,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孩子们顺利过渡。

因此,政策需要促进教师专业发展,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

三、政策措施1. 建立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机制。

政策将建立顺畅的衔接机制作为首要任务,具体措施包括:制定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衔接规划和方案;加强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和联系;建立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的联合教育机构等。

2. 加强家校合作。

政策将家校合作作为关键环节,具体措施包括:开展家长培训活动,提高家长对于孩子教育的参与度;建立家校互动平台,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加强家庭教育指导工作等。

3. 提高教师专业水平。

政策将提高教师专业水平作为重要任务,具体措施包括:加强教师培训,提高他们的教学水平和专业素质;建立教师交流平台,促进教师之间的经验交流和互相学习;加强教师评价和考核工作等。

四、政策实施效果1. 学生顺利过渡。

通过建立顺畅的衔接机制,让孩子们在升入小学后能够快速适应新环境和新生活,避免因过度适应而产生心理问题。

2. 家校合作更加紧密。

通过开展家长培训活动、建立家校互动平台等措施,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在校情况,提高他们对于孩子教育的参与度。

3. 教师专业水平得到提高。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

幼小衔接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是指从幼儿园阶段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的过程。

这一阶段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幼小衔接的成功与否对孩子的学习兴趣、自信心和学业表现等方面都有显著的影响。

因此,幼小衔接的重要性不容忽视。

首先,幼小衔接有助于孩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

幼儿园和小学有着不同的学习方式、课程设置和教学方法。

通过幼小衔接的过程,孩子可以渐渐适应新的学习环境,不会感到太大的压力和不适应。

他们可以逐渐熟悉小学的学习规律和学习内容,从而更好地融入新的学习集体。

其次,幼小衔接有助于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幼儿园阶段注重幼儿的游戏和探索,小学阶段则更注重学习和知识的掌握。

如果幼小衔接得当,可以让孩子在小学开始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和积极性,不会出现学习动力下降的情况。

当孩子从幼儿园成功衔接到小学后,他们对学习的期待和愉悦感将会有所增强,这对于他们未来学习的持续性和发展至关重要。

再次,幼小衔接对孩子的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的发展至关重要。

幼儿园与小学的课堂氛围、师生关系以及同学之间的合作都存在差异。

通过幼小衔接的过程,孩子可以逐渐适应新的师生关系和同学之间的互动方式,培养自己的人际交往能力。

同时,成功地完成幼小衔接的过程也会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让他们更有勇气面对新的挑战和困难。

此外,幼小衔接还有利于孩子的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孩子在幼儿园阶段形成了一定的性格特点和思维方式。

在幼小衔接的过程中,适当引导和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及发展他们的创造力和思维能力,有助于孩子在小学阶段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更好地适应小学的学习要求和挑战。

综上所述,幼小衔接对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通过幼小衔接的过程,孩子可以顺利适应新的学习环境,培养学习兴趣和积极性,发展自信心和人际交往能力,并进一步促进个性和思维方式的发展。

因此,学校、家长和教育工作者等应共同关注幼小衔接,提供相应的支持和指导,为孩子的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基础。

语文课程中的幼小衔接

语文课程中的幼小衔接

语文课程中的幼小衔接义务教育课程非常注重幼小衔接,教育部2022年颁布的各科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前言”指出:“注重幼小衔接,基于对学生在健康、语言、社会、科学、艺术领域发展水平的评估,合理设计小学一至二年级课程,注重活动化、游戏化、生活化的学习设计。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坚持遵循规律、自然过渡,精心设计第一学段课程,加强幼小衔接,明确提出“注意幼小衔接,减缓坡度,降低难度,增强学习的趣味性和吸引力”。

并针对幼儿语文学习中的识字与写字、汉语拼音学习、背诵、作文等四个难点问题,作出合理的安排,规范、引领、指导教材编写和教学实践。

一、关于识字与写字教学(一)控制总量,识写分开新课标非常重视第一学段识字与写字的总量问题,分析20多年来全国各地实施状况,识字与写字的总量要求保持稳中有降(表1)。

新课标规定:“第一学段应多认少写,要求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同时要求会写,合理安排识字与写字的量。

一年级第一、第二学期会认的字大致安排250个和350个,其中二分之一的字会写。

”小学一年级每周语文课时大致为7课时,如果按每学期16周计算,每堂语文课也就是认三四个字、写两三个字。

多认少写,将识字与写字量的要求分开,不要求学生每认一个字都要同时做到“四会”:会读、会写、会讲、会用。

特别是要求认识的字,不一定要求会写。

但是,“应重视学生的写字姿势,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读准字音、认清字形、了解字义、正确书写和运用”的要求可以分步做到。

这就大大减轻了学生的学习负担。

(二)基本字表,先认先写《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设计了《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2022年版《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进一步强调“应先认先写《识字、写字教学基本字表》中的字,充分发挥这些字构形简单、重现率高、组字构词能力强的特点,打好基础,举一反三”。

字表中的300个字,是语言文字研究专家综合考虑“字理”“字频”、小学生学习的实际情况等因素精心挑选出来的,用得好,必然会提高效率,减轻负担。

建构三方联动机制,助力幼小科学衔接

建构三方联动机制,助力幼小科学衔接

建构三方联动机制,助力幼小科学衔接作者:周玲单金婷来源:《科技风》2023年第28期摘要:科学的幼小衔接有助于缓解衔接坡度,使得儿童更快地适应小学生活。

科学幼小衔接的实现需要幼儿园、小学、家庭三方协同联动,组建区域幼小衔接联盟园校是可行的方法,在精准调研家长和教师需求的基础上深入推进联动工作,总结经验并持续改进,以联动促衔接,将科学衔接落到实处。

关键词:三方联动;机制;幼小衔接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学段之间的连接,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都强调“幼儿园与小学应密切配合、相互衔接”。

长期以来,幼小衔接被认为是幼儿园应该承担的工作,幼小衔接小学化现象的出现也被认为是幼儿园单方面的责任。

2020年《教育部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指导意见》)出台,提出一系列具有针对性的重要举措部署推进幼儿园与小学衔接工作,其中明确要求“整合多方教育資源,家园校共育,形成合力”。

幼儿园、小学和家庭作为幼小衔接的重要利益相关者,必须积极协同联动,才能让幼小衔接真正科学化、规范化。

然而,目前家园校三方联动机制尚未建构,家庭、幼儿园、小学三方在幼小衔接中缺乏沟通合作,存在“各自为政”的现象,如何在幼小衔接中整合资源,三方联动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课题组围绕三方联动机制建构的现状和途径对幼儿园和小学的领导、教师、家长进行了调查与访谈,试图厘清三方联动机制建构的思路,为提升幼小衔接协同性提供参考。

一、整体规划:组建幼小衔接联盟园校(一)开启对话通道,组建联盟园校幼小衔接三方联动机制的建构需要顶层设计和整体规划,首要任务是关注幼儿园和小学领导者队伍,借助领导层面合作打破幼小衔接结构性障碍。

首先,教育行政部门应有计划有步骤地组织碰头会,为辖区内幼儿园和小学校领导搭建对话通道,开展幼小衔接专项工作的对接工作。

园、校领导应结合各自学校的办学特色、师资队伍建设情况等就幼小衔接联动工作达成共识,明确方向,组建幼小衔接联盟园校。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1.08.30•【文号】教基厅函(2021)34号•【施行日期】2021.08.3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基础教育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的通知教基厅函(2021)34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关于教育评价改革和“双减”工作部署要求,严格规范学校教育教学行为,切实降低学生考试压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健康成长,现就加强义务教育学校考试管理通知如下。

一、准确把握考试功能必要的考试是学校教育教学工作的重要环节。

义务教育学校考试面对的是未成年学生,主要发挥诊断学情教情、改进加强教学、评价教学质量等方面功能,除初中毕业生升高中考试(学业水平考试)外,其他考试不具有甄别、选拔功能。

目前,部分地方和义务教育学校存在考试次数偏多、难度较大、质量不高、结果使用不当等突出问题,违背素质教育导向,造成学生负担过重、应考压力过大,损害了学生身心健康,必须予以纠正。

各地各校要准确把握义务教育学校考试功能特点,认真落实《义务教育质量评价指南》,统筹处理好考试、作业、日常评价、质量监测等方面关系,完善义务教育评价体系,科学合理安排考试,引导深化课程教学改革,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大幅压减考试次数小学一二年级不进行纸笔考试,义务教育其他年级由学校每学期组织一次期末考试,初中年级从不同学科的实际出发,可适当安排一次期中考试。

各地不得面向小学各年级和初中非毕业年级组织区域性或跨校际的考试;学校和班级不得组织周考、月考、单元考试等其他各类考试,也不得以测试、测验、限时练习、学情调研等各种名义变相组织考试。

初中毕业年级为适应学生毕业和升学需要,可在下学期正常完成课程教学任务后,在总复习阶段组织1—2次模拟考试,坚决禁止抢赶教学进度、提前结课备考。

2024年安全教育日主题国旗下讲话稿(6篇)

2024年安全教育日主题国旗下讲话稿(6篇)

2024年安全教育日主题国旗下讲话稿各位教师、同学们,大家上午好!今天我要分享的主题是《关爱生命,安全第一》。

春季是自然灾害和安全事故的多发期,为了有效预防这些风险,我们积极筹备并参与“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活动。

今年,我们迎来了第二十一个“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活动旨在有序推进中学生自护安全教育的深入开展,培养学生的生命珍贵意识,增强基本安全自护知识,提高避险抗灾能力。

因此,本次活动的主题被定为“强化安全意识,提升安全素养”。

根据中国青少年研究中心的全国性大型调查,安全事故已成为威胁青少年儿童安全的首要因素。

我国每年大约有数万名中小学生因非正常原因死亡,平均每天超过百人,相当于每天有一个班的学生在面临生命危险。

校园安全隐患种类繁多,包括但不限于打架斗殴、食物中毒、体育运动损伤、网络交友安全、交通事故、火灾、溺水、毒品危害等,这些因素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了全面推动中小学安全教育工作,降低伤亡事故的发生率,确保中小学生的安全,促进学生健康成长,教育部、公安部等七部委在____年联合发文,决定建立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制度,将每年____月最后一周的星期一定为全国中小学生安全教育日。

国家教育部已将安全教育作为工作重点,明确提出要将安全教育纳入学校正常的教育教学内容中,全面培养学生的安全意识和综合素质。

加强安全教育,提高学生的紧急自救能力和问题处理能力,不仅是学校安全工作的需求,也是提升学生综合素质的基本要求。

当前,安全工作得到了各级领导的高度重视。

教育部已陆续颁布了《学生意外伤害事故处理办法》和《中小学幼儿园安全管理办法》等法规。

我们必须提高认识,深刻理解“隐患就是事故”、“校园安全工作怎么强调都不过分”的重要性,并树立“安全教育重于泰山,师生生命健康高于一切”的观念。

确保学生安全健康,关系到每个家庭的幸福生活,也关系到社会的稳定与和谐。

保护中学生安全,是学校、家庭和社会的共同责任。

教育部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

教育部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

教育部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教育部推进中高考内容改革近日,教育部等十八部门联合印发《关于加强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工作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深入贯彻二十届中共中央政治局第三次集体学习时的重要讲话精神,系统部署在教育“双减”中做好科学教育加法,支撑服务一体化推进教育、科技、人才高质量发展。

作为全面部署新时代中小学科学教育的专门文件,《意见》旨在适应科技发展和产业变革需要,从课程教材、实验教学、师资培养、实践活动、条件保障等方面强化顶层设计,充分整合校内外资源,推进学校主阵地与社会大课堂有机衔接,为中小学生提供更加优质的科学教育,全面提高学生科学素质,培育具备科学家潜质、愿意献身科学研究事业的青少年群体。

《意见》坚持以学生为本,因材施教,激发学生好奇心、想象力和探求欲,引导学生自觉获取科学知识、培养科学精神、增强科技自信自立、厚植家国情怀,努力在孩子们心中种下科学的种子,引导孩子们编织当科学家的梦想。

《意见》要求,要改进学校教学与服务。

按照课程方案开齐开足开好科学类课程,修订完善课程标准及教材,同时将教辅书纳入监管体系。

强化实验教学,并广泛组织中小学生前往科学教育场所,进行场景式、体验式科学实践活动。

为薄弱地区、薄弱学校援建科学教育场所,提供设备、器材、图书、软件等,并探索利用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技术手段改进和强化实验教学,弥补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不足的状况。

各校由校领导或聘任专家学者担任科学副校长,原则上至少设立1名科技辅导员、至少结对1所具有一定科普功能的机构(馆所、基地、园区、企业等)。

落实小学科学教师岗位编制,加强中小学实验员、各级教研部门科学教研员配备,逐步推动实现每所小学至少有1名具有理工类硕士学位的科学教师。

在公费师范生、“优师计划”等项目中提高科学类课程教师培养比例,鼓励高水平综合性大学参与教师培养。

《意见》强调,要用好社会大课堂。

统筹动员高校、科研院所、科技馆、青少年宫、儿童活动中心、博物馆、文化馆、图书馆、规划展览馆和工农企业等单位,向学生开放所属的场馆、基地、营地、园区、生产线等阵地、平台、载体和资源。

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考试厅[1998]2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管理工作的意见-教考试厅[1998]2号

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管理工作的意见正文:---------------------------------------------------------------------------------------------------------------------------------------------------- 教育部关于加强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管理工作的意见(1998年5月25日教考试厅[1998]2号)全国教育统一考试是指由教育部主办并管理的普通、成人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高等教育自学考试以及广播电视大学“注册视听生”必修课程全国统一考试、高等教育学历文凭考试、计算机等级考试、全国外语水平考试(WSK)、英语等级考试等项考试。

全国教育统一考试涉及面广,社会关注程度高,多年来,在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重视和支持下,经过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招生委员会、自学考试委员会和各级招生、考试机构的共同努力,各项全国教育统一考试取得了较好的社会信誉。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建立与发展,各项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的规模正在逐步扩大,但由于考试管理工作在全国各地开展得很不平衡,局部地区存在着管理不严,考试纪律松弛的问题,甚至个别考点和考场出现了考试管理人员、监考人员与考生串通集体作弊的行为。

这些问题既反映了社会上不正之风对教育考试的干扰日益严重,也反映了部分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存在着对考试的组织管理工作和考风考纪的重要性认识不够、管理人员素质不高等问题。

为加强管理、严肃考试纪律,确保考试质量,提高贯彻执行全国教育统一考试各项制度和规定的自觉性,现就进一步加强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管理和考风考纪工作提出如下意见:一、各级教育行政部门、考试机构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对本地区各项全国教育统一考试的领导。

全国教育统一考试是为科学、公正地选拔人才而进行的重要工作,是国家意志的体现,是政府行为。

高考中的小学知识点是什么

高考中的小学知识点是什么

高考中的小学知识点是什么高考作为中国学生所经历的一项重要考试,对于考生来说意义重大。

除了对于高中学习内容的考察,高考还可能涉及到一些小学知识点。

这些小学知识点虽然不是主要考点,但却需要考生有所了解和掌握。

在本文中,我将探讨高考中可能涉及的小学知识点。

首先,高考中可能会涉及小学的语文知识点。

虽然高考语文试卷的阅读理解和作文部分更注重对高中学习内容的考察,但其中有一些文章或话题可能会涉及小学时期学习过的内容。

例如,一篇阅读理解文章可能讲述小学时代的经历,这样的文章要求考生对小学时期的学习生活有所了解。

另外,作文题目可能会与小学生活或儿童故事有关,这就需要考生能够回忆起小学时期的相关知识。

其次,在高考的数学部分,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小学知识点。

尽管高考数学试题覆盖的内容更多是高中学习阶段的数学知识,但其中一些题目可能会涉及到小学时期学习过的基础数学概念。

例如,计算题中可能涉及到小学时期学习的四则运算,要求考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加减乘除的计算。

此外,一些几何题目也可能会要求考生应用小学时期学习的几何知识,如识别图形的属性或计算图形的面积、周长等。

另外,高考的英语试卷中也可能会涉及到一些小学阶段的知识点。

虽然高考英语更注重对高中英语的考察,但阅读理解部分可能包含一些简单的故事或文章,这些内容可能是基于儿童故事或小学时期的学习经历编写的。

考生需要理解这些文章,并根据文章进行问题回答。

此外,英语作文题目有时也可能涉及到小学阶段的学习内容,例如描述过去的经历或回忆童年的话题。

此外,高考的科学试卷中也可能会出现一些小学知识点。

尽管科学试卷更注重对高中学习内容的考察,但其中一些题目可能涉及到小学阶段学习过的基础科学概念。

例如,化学部分可能涉及到小学时期学习的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物理部分可能涉及到小学时期学习的简单机械和动能转化等内容。

综上所述,虽然高考的重点是对考生在高中阶段的学习成果进行考察,但其中也可能出现一些小学知识点。

申论热点: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申论热点: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

申论热点: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2021年4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大力推进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指导意见》。

《意见》指出其主要目标是,全面推进幼儿园和小学实施入学准备和入学适应教育,减缓衔接坡度,帮助儿童顺利实现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

幼儿园和小学教师及家长的教育观念与教育行为明显转变,幼小协同的有效机制基本建立,科学衔接的教育生态基本形成。

[提出观点]要遵循儿童身心发展规律和教育规律,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建立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的长效机制,全面提高教育质量,促进儿童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和身心健康成长。

[综合分析]一是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的重要举措。

《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部署开展幼儿园"小学化〃专项治理行动,要求"小学起始年级必须按国家课程标准坚持零起点教学〃。

《关于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的意见》明确要求"小学一年级设置过渡性活动课程,注重做好幼小衔接"。

国务院领导同志高度重视多次要求深入做好幼儿园和小学的衔接工作。

二是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的紧迫任务。

长期以来,受传统文化和学制影响,幼儿园和小学分属不同学段,在课程内容、教学方式上存在较大差异,两个学段相互分离、互不衔接,很多儿童入学适应面临不同程度的困难,成为基础教育的痛点难点问题。

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教学改革,建设高质量教育体系,必须加强统筹协调,切实解决好幼小衔接问题。

三是规范办学行为的迫切需要。

由于社会竞争的加剧,家长普遍感到焦虑, 对孩子怀有过高期望。

校外培训机构开展超前培训,推波助澜;一些幼儿园提前教授小学课程内容迎合家长。

这些不规范行为严重扰乱了正常的教育教学秩序,破坏了教育生态,必须加强规范引导,确保儿童身心健康成长。

[参考对策]幼儿园与小学科学衔接,一方面要为幼儿做好入学准备,将身心准备、生活准备、社会准备和学习准备等方面有机融合和渗透,不能片面追求某一方面的准备。

探究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方法

探究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方法

探究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及方法【摘要】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

通过对幼小衔接教育的实施,可以促进幼儿的全面发展,帮助他们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

本文首先介绍了幼小衔接教育的意义和重要性,然后详细探讨了幼小衔接教育对幼儿发展的促进作用,以及实施方法和评估方法。

文中还讨论了幼儿园与小学之间的沟通与合作,以及幼小衔接教育在实际教学中的落地情况。

结论部分强调了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探讨了未来幼小衔接教育的发展方向,并总结了全文内容。

通过本文的阐述,可以更深入地理解幼小衔接教育在幼儿教育中的意义和方法。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幼儿教育、幼儿园、小学、发展、促进、方法、评估、沟通、合作、实施、落地、重要性、发展方向、总结。

1. 引言1.1 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幼小衔接教育是指在幼儿园阶段与小学阶段之间进行有计划、有目标的衔接,促使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生活并更好地适应学校教育。

幼小衔接教育的重要性不可忽视,它对幼儿的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幼小衔接教育可以帮助幼儿顺利适应小学生活。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通常处于游戏和自由探索的环境中,而小学生活则更加注重学习和规则。

如果没有经过良好的衔接,幼儿可能会感到困惑和不安,影响其学习和适应能力。

通过幼小衔接教育,幼儿可以提前了解小学生活的内容和要求,有针对性地准备自己,减少适应期的困难。

幼小衔接教育可以促进幼儿全面发展。

在幼儿园阶段,幼儿主要发展的是生活自理能力、社交能力和情感认知能力。

而在小学阶段,则需要加强学习能力、思维能力和创新能力。

通过幼小衔接教育,可以有针对性地培养幼儿的各方面能力,让他们在小学阶段更加全面发展。

幼小衔接教育对幼儿的发展至关重要,需要引起教育者和家长的重视。

通过合理的规划和实施,可以使幼儿顺利过渡到小学阶段,并为其未来的学习和成长奠定良好基础。

1.2 幼儿教育的意义幼儿教育的意义十分重要,因为幼儿是国家的未来和希望。

幼儿教育不仅是为了培养幼儿的基本技能和知识,更重要的是帮助幼儿建立积极的人生态度和正确的价值观。

小学知识点占高考比例

小学知识点占高考比例

小学知识点占高考比例高考是每个学生都十分关注的考试,而小学知识点在高考中所占的比例是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本文将从各大科目角度出发,分析小学知识点对高考的影响。

语文语文是高考的重要科目之一。

小学语文的学习是学生语言和思维发展的基础阶段。

因此,小学知识点在高考中的比重值得探讨。

高考语文包括阅读理解、作文、古诗文等几个部分,其中一部分考查的内容与小学知识点有重合。

比如,高考阅读理解中的词语理解、句子结构分析等,都是小学语文知识的延伸与拓展。

因此,小学语文的知识点在高考中占据一定的比例。

数学数学是另一个重要的高考科目。

小学数学的学习为后续高中数学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在高考中,数学题目涵盖了小学知识点中的很多内容,如四则运算、代数与函数、几何等。

特别是数学的基本思维能力和解题方法的运用,都是从小学开始培养和积累的。

因此,可以说小学数学知识点在高考中的比例是较大的。

英语英语是高中阶段的重要科目,而小学英语的学习为后续英语的学习打下了基础。

在高考中,英语题目涉及了小学英语的基本词汇、语法、阅读理解等知识点。

虽然高考题目难度更大,但小学英语知识的掌握对于考生的理解和运用英语具有重要的帮助。

因此,小学英语知识点在高考中也占一定的比例。

其它科目除了语文、数学和英语外,高考还包括物理、化学、生物、地理等科目。

虽然这些科目在小学阶段没有专门的学习,但其中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在小学阶段已经奠定。

比如物理中的简单机械、化学中的元素符号、生物中的食物链等,都是小学阶段开始接触的内容。

因此,小学知识点在这些科目中也占据一定比例。

总结起来,小学知识点在高考中的比例虽然不是很大,但是它们是高中知识的基础,对于考生的整体成绩有着重要的影响。

因此,在小学阶段,积极学习掌握小学知识点,打好基础,将会在高考中发挥重要的作用。

所以,对于考生而言,小学知识点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

通过对小学知识点在高考中比例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小学知识点的重要性。

浅析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浅析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摘要:幼儿园教育与小学教育不能很好的衔接,一直是教育工作者和家长非常重视的一个问题。

幼儿园教育和小学教育是纵向教育关系,我们不能把幼儿园的教育等同于学前教育,把教育更多的局限于知识技能的传授,忽视对能力的培养,使幼儿的知识和能力往往相隔离,从而造成新生入学,对小学学习生活产生种种不适应情况。

为此,本文主要论述了:幼小衔接的概念、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如何做好幼小衔接教育工作。

关键词:幼小衔接教育问题对策一、问题的提出幼小衔接问题是长期被教育工作者和家长所关注却一直没有得到很好解决的难题。

近几年来,幼儿园和小学教师越来越认识到了衔接工作做得如何,直接影响儿童入学后的适应和今后的健康成长,影响义务教育的普及和质量的提高。

在幼小衔接问题中,只重视知识上的片面衔接,不注重幼儿学习习惯、学习兴趣以及社会适应能力的衔接,因此在幼小衔接过程中,常常会出现幼儿园关注小学情况多一些,小学则不关注幼儿园形成了单向衔接的局面,《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也明确指出:幼儿园以家庭、社区密切合作,与小学相互衔接,综合利用各种教育资源,共同为幼儿的发展创造良好的条件。

因此研究幼小衔接问题,做好衔接工作是十分重要的。

二、幼小衔接的概念幼儿园与小学教育衔接是指幼儿园与小学两个教育阶段平稳过渡的教育过程,也是幼儿在其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一个重大的转折期,如果处理得不好,就会对幼儿日后的发展带来不利的影响。

所以,对幼儿园与小学的教育衔接的重要性不可忽视。

三、幼小衔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一)幼儿园和小学之间缺乏联系幼儿园和小学是两种不同类型的教育机构。

它们对孩子的学习、生活、行为等许多方面的要求是完全不同的。

1、在学习生活上幼儿园以游戏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渗透到游戏中,午睡时间较长,没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制约着他们,而小学却是以学习为主,注重将教学内容灌输给孩子,午睡时间较少,一进校门就有许多的规章制度,如小学生守则、小学生行为规范等,这样时间一长,孩子对新校园的新鲜感就减少了。

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

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

幼小衔接的主要内容对于孩子的成长来说,从幼儿园到小学的过渡是一个关键时期,幼小衔接工作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那么,幼小衔接到底包括哪些主要内容呢?首先,学习习惯的培养是幼小衔接的重要一环。

在幼儿园阶段,孩子们的学习更多是以游戏和活动的形式展开,相对较为轻松和自由。

而进入小学后,学习变得更加系统和规范化,需要孩子们具备一定的专注力和耐心。

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家长和老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孩子逐渐延长专注于某项任务的时间,比如让孩子安静地阅读一本绘本、独立完成一幅简单的绘画等。

同时,要培养孩子按时完成任务的习惯,让他们明白时间的重要性,学会合理安排自己的学习和休息时间。

其次,生活习惯的调整也不容忽视。

幼儿园的作息时间通常较为灵活,而小学则有着严格的上下课时间和课间休息规定。

所以,幼小衔接阶段要帮助孩子逐步适应小学的作息规律,养成早睡早起的好习惯,保证充足的睡眠,以良好的精神状态迎接每天的学习。

此外,还要培养孩子自己整理书包、准备学习用品的能力,让他们学会管理自己的物品,提高生活自理能力。

再者,知识储备的适当增加也是幼小衔接的一部分。

这里所说的知识储备,并非是让孩子过早地学习小学课本上的知识,而是通过一些有趣的方式,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为他们今后的学习打下基础。

比如,可以教孩子认识一些简单的汉字、数字,让他们了解基本的加减法运算;还可以通过讲故事、唱儿歌等形式,让孩子接触一些简单的英语单词和句子。

同时,要注重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思维能力和想象力,让他们在探索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社交能力的培养同样重要。

在幼儿园,孩子们大多在老师的全程照顾下进行活动和游戏。

而进入小学后,孩子们需要更加独立地与同学和老师相处。

因此,在幼小衔接阶段,要鼓励孩子多与同龄人交往,学会分享、合作和解决冲突。

家长可以多带孩子参加一些社交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提高与人交往的能力。

同时,也要教导孩子尊重他人、关心他人,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

心理方面的准备也是幼小衔接不可缺少的内容。

建构三方联动机制,助力幼小科学衔接

建构三方联动机制,助力幼小科学衔接

探索有特色的联动活动"如拍摄联盟园校幼小衔接宣传
幼小衔接三方联动机制的建构需要顶层设计和整体 片$开展社区宣讲$对有需求的家庭进行入户指导# 然后"
规划"首要任务是关注幼儿园和小学领导者队伍"借助领 负责拟订合适的引领与激励机制# 如鼓励并要求学校中
导层面合作打破幼小衔接结构性障碍# 首先"教育行政部 层领导深入班级"定点联系$全面指导"就幼小衔接联动工
间的传帮带作用"在区域范围内营造家园校协同"紧密配 师群体对幼小衔接工作也提出了不同层面的需求"如幼儿
合的良好幼小衔接生态# 还可以整合家长资源"通过各种 园教师渴望得到更多关于幼小衔接的指导以提升主动学
途径向社会大众宣传正确的幼小衔接理念"譬如开通联盟 习的意识和理论学习的深度"希望和小学教师的联合教研
关键词三方联动机制幼小衔接
55幼小衔接是指幼儿园和小学两个不同学段之间的连 以园长$校长的联动带动两个学段年级组的联动"最后让
接"是幼儿发展过程中的重要转折期# -幼儿园教育指导 教职工都积极参与幼小衔接联动工作来"改变过去幼小衔
纲要'试行(.和-幼儿园工作规程.中都强调/幼儿园与小 接工作中长期存在的幼儿园一头热的现象"充分调动小学
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师资联动是较好的途径# 目前"师资 面的探索也比较缺乏# 制定监测机制可以从监测主体$监
联动是幼小衔接联动工作中的薄弱方面"如何让两个不同 测内容$监测方式进行考虑# 就监测主体而言"应当将幼
学段实现师资合流亟待探索# 一是开展每周一天的沉浸 儿园和小学教师$家长都纳入监测体系"三方既是联动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近很多家长群在谈论教育改革,在小升初、中高考政策的影响下,小学将会面临哪些改革?孩子们未来的教育会受什么影响?
中高考将包含小学知识,学科无考试大纲
“以后的高考、中考,在小学学的内容也是必考内容,明显降低中考、高考的考试难度。


“今后,主要学科的考试将不再有考试大纲,哪个学生的知识越宽广、体系越健全而不是越艰深,哪个学生就会成为教改重大变革最受益的群体成员。


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不公平
将高中学生的综合评价内容作为招生录取时的参考。

从“招分”转向“招人”,打破了过去以分数录取学生、一考定终身的弊端。

所有科目,都将考验语文水平
“从幼升小一直到高考更大地鼓励每个学生增加各学科知识的宽度、广度而不是深度。


改变中国高考几十年来文理分科带来的偏科、知识面狭窄、过早抑制学生可塑性等的严重弊端。

今后的高考所有科目,
都会是对语文的持续考察。

“高考指挥棒”
将完全指向全面素质教育
(1)分类考试,不再只用分数选人
(2)学校从幼升小便要开始注重培养兴趣、特长
(3)应试教育办学模式将被淘汰
降低小升初选拔难度
偏重搞全面素质教育,而放弃传统的应试教育,降低小升初的强选拔性,使小学、初中教育逐步均衡并优质。

中国教育体制“迫不及待”
需要拔尖创新人才
目前的中国最急需的就是创新,创新要靠拔尖创新人才,欧美主要发达国家拔尖创新人才层出不穷,从产出概率来讲远胜我们,应试教育是封闭的教育,封闭的教育难以造就开放的环境,从而产生大量拔尖创新人才,中国教育的大变革可以说是迫不及待了,也时不我待!
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中国诚信体系的重建
“因此,在我们目前缺乏诚信体系的情况下,搞真正的全面素质教育就要促进国家诚信体系的建立。


中国搞素质教育是急需,诚信体系建立是渐进,虽有矛盾,但毕竟是大方向,需要我们开始渐变,真的需要转向了!
生涯教育规划必将日益重要
生涯教育主要是告诉孩子怎么了解自己,怎么了解他人,知道自己的优点和缺点,对自己有一个全面的认识,从而提前对将来的学习和人生进行规划。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