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学案例与分析第一章 货币概述
金融学复习资料(配曹龙骐主编的教材)
金融学复习资料(配曹龙骐主编的教材) 金融学复习资料(依据考试重点整理)知识点第一章货币概述商品价值的演变:简单的物物交换形式?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一般价值形式?货币价值形式货币形态的演变:实物货币(金银最佳)?代用货币(可兑换金银)?信用货币、电子货币(由国家或银行提供信用保证)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的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货币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征:货币是表现一切商品价值的工具、货币具有直接同一切商品相交换的能力货币职能:1、价值尺度:以价格形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最基本、最重要)2、流通手段:充当商品交换的媒介(最基本)3、支付手段: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的转移4、贮藏手段:货币购买力的“暂歇”5、世界货币:货币超越国界发挥一般等价物的作用货币制度的形成:前资本主义国家的铸币?统一、稳定和规范的货币流通制度货币制度的演变:银本位制?金银复本位制?金本位制?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货币制度的构成要素:货币金属、货币单位、各种通货(本位币、辅币、银行券和纸币)的铸造、发行和流通程序、准备制度*我国的本位币是元,辅币是角、分,信用货币是人民币劣币驱逐良币:指当一个国家同时流通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相同的货币时,实际价值高的货币(良币)必然要被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的货币(劣币)反而充斥市场的现象货币层次的划分:根据流动性,中国金融学会的划分意见是:M0=现金M1=M0+城乡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M2=M1+城乡储蓄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2+全部银行存款第二章信用、利息与利率信用的含义:经济学意义上的信用是以借贷为特征,以还本付息为前提,体现着特定的经济关系的经济行为信用的特征:1、信用的标的是一种所有权与使用权相分离的资金2、信用资金的借贷以还本付息为条件3、信用关系以相互信任为基础4、借贷行为以收益最大化为目标5、信用资金具有特殊的运动形式信用的表现形式:商业信用、银行信用(商业信用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更高层次的信用)、国家信用、消费信用(赊销、分期付款、消费贷款)、国际信用信用风险:指受信人不能履行还本付息的责任而使授信人的预期收益与实际收益发生偏离的可能性,是金融风险的主要类型,具有客观性、传染性、可控性和周期性的特点几种典型信用工具:1、票据(具有不可争辩性、设权性、要式性、流通转让性)(1)商业票据:以信用形式出售商品的债权人,为了保证自己的债权能够实现,所掌握的一种书面凭证(2)银行票据:银行签发的,由其在见票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 (3)支票:银行的存款人签发的,委托存款银行在见票时无条件支付一定的金额给收款人或持票人的票据2、信用证:是银行根据其存款客户的请求,对第三者发出的、授权第三者签发以银行或存款人为付款人的汇票。
金融学课-货币概述
金融学课-货币概述1. 引言货币是现代经济体系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对于金融学的学习来说,理解和掌握货币的概念和功能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介绍货币的概念、货币的功能以及货币对经济的影响等内容。
2. 货币的概念货币是一种特殊的经济商品,具有以下几个基本特征:•价值尺度:货币可以作为一种衡量商品价值的尺度,便于交换和比较。
•交换媒介:货币作为一种普遍接受的交换媒介,方便人们进行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价值储藏手段: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储藏手段,用来保存和积累财富。
•债务清偿手段:货币可以用来清偿债务,履行经济交易中的支付义务。
货币的形式有很多,包括现金、电子货币等。
无论形式如何,货币的本质都是一种社会公认的经济价值媒介。
3. 货币的功能货币作为一种经济工具具有多种功能,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交易媒介功能:货币作为一种交换媒介,方便了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在没有货币的情况下,人们只能通过直接交换商品来满足需求,这种方式非常不便,而货币的出现使得交换活动更加便捷高效。
•价值尺度功能:货币可以作为一种共同的价值尺度,用来衡量不同商品和服务之间的相对价值。
货币的价值相对稳定,便于进行价值的比较和计算。
•价值储藏功能:货币可以作为财富的储藏手段,方便人们将财富暂时保存起来,以备后续使用或投资。
相比于其他形式的财富储藏,货币的流动性更高,更便于随时使用和转换。
•支付手段功能:货币可以作为一种支付手段,用来清偿经济交易中的支付义务。
当人们购买商品或接受服务时,可以通过货币支付相应的价值,以完成交易。
•价值尺度稳定功能:货币作为一种通用价值尺度,需要相对稳定的价值。
如果货币价值波动过大,会对经济体系产生不利影响,降低货币的信用。
4. 货币对经济的影响货币对经济发展和运行具有重要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价格水平影响:货币供求关系的变化会直接影响到价格水平的变动。
当货币供应量增加时,人们持有货币的购买力增强,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反之,货币供应量减少则会导致商品价格下降。
货币金融学教(学)案(第1章)_货币金融学_蒋先玲版
本位币:又称主币,是一国法定价格标准的铸币。其特点是:在金本位和银本位货币制度下,它的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一致;可自由铸造;无限法偿。
辅币: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零星支付之用。特点:不足值的货币;贱金属铸造,名义价值高于实际价值;不能自由铸造;有限法偿。
在纸币本位制度下,纸币的发行权由国家货币管理当局垄断,主币和辅币的名义价值都高于实际价值。
(2)金块本位制
(3)金汇兑本位制
(二)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
1.纸币的产生:纸币产生于货币流通手段的特点之中。铸造货币的金属不能满足流通的需要。
2.不兑现信用货币制度取代金本位的必然性
(1)黄金开发能力的制约;
(2)黄金充当货币,是社会财富的极大浪费;
(3)在一战的冲击下,黄金分配极不平衡,难以维持其铸造、熔化、流通、自由输出入的需要。
(五)世界货币
1.定义:当货币走出一国的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作用时,执行世界货币职能。
2.特点:
①在铸币流通情况下,直接以重量计算的贵金属。
②在当代不兑现信用货币条件下,国际公认的币值相对稳定的硬通货。
三、货币对经济的影响
(一)货币是生产的第一推动力和持续推动力。
(二)货币指标和货币政策成为政府调控宏观经济的主要工具。
劣币-----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
良币-----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
在两种金属货币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高于法定价值的货币(良币),必然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低于法定价值的货币(劣币),则会充斥市场。
3.金本位制
以黄金为本位货币的一种货币制度,在金属货币制度中占有重要地位。
(1)金币本位制
(一)金属本位货币制度
金融学基础货币概述
另外根据印制现钞的材料不同,又可区分为不同的货币形式。
在存款货币中,根据记录的技术条件不同,又可分出许多细类。
一、货币的本质
(二)货币的本质 货币是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 物。货币是作为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是马克思在对货币起源问题的分
二、货币的职能
(三)贮藏手段(财富的象征) 不是观念上的货币,是足值的金银条(如金属条块等) 货币的贮藏手段职能即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作为社会财富的一般代表被
保存起来的职能。货币作为贮藏手段能够自发地调节流通中的货币量。当
流通中需要的货币量减少时,多余的货币就退出流通;当流通中需要的货 币量增加时,部分被贮存的货币就进入流通。充当贮藏手段的货币,必须 是实在的足值的金银货币。只有金银铸币或金银条块才能发挥货币的贮藏 手段职能。
最初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价物的商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狭小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狭小定的定的它它在狭在狭的范围内暂时地交替地由这种或那种的范围内暂时地交替地由这种或那种商品承担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商品承担当一般等价物逐渐固定在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特定种类的商品上时它就定型化为货币
一、货币的本质
界货币,如现在的美元等只是充当国际支付手段和结算手段,还称不上世 界货币。 在世界市场上购买国外商品、支付国际收支差额。需要现实的货币, 是作为社会财富的代表在国与国之间转移时产生的。
1.货币是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2.货币的两个基本职能: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
(一)货币的产生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长期发展过程中分离出来的特殊商品,是商品交 换发展的自然结果。最初充当一般等
价物的商品是不固定的,它只在狭小
《金融学基础(第2版)》第1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12
本章小结
货币是商品生产和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产 物,同时也是商品经济内在矛盾进一步发展的必然结 果。 货币形式的变化经历着一个由低级向高级不断演变的 过程,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过程,主要有实物货币、金属货币、纸币、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等。 电子货币等。 货币层次的划分主要是根据金融资产的流动性来划分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 不同层次的货币供应量的。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规定的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它的基本内容包括:货币金属 与货币单位、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黄金准备制度等。 与货币单位、货币的发行与流通、黄金准备制度等。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 货币制度的发展和演变,经历了银本位制、金银复本 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个阶段。 位制、金本位制和不兑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四个阶段。 我国的货币制度目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制度。 我国的货币制度目前采用的是人民币制度。
13
概念回顾
货币 实物货币 金属货币 纸币 信用货币 电子货币 货币制度 金本位制 银本位制 金银复本位制 不兑 现的信用货币本位制 人民币制度
14
课后习题
1.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货币的本质是什么? 2.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 货币的形态有哪些? 3.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货币层次划分的依据和意义是什么? 4.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货币制度包括哪些内容? 5.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不兑现的信用货币制度有哪些特点?
9
二、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指一个国家以 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法律形式规定的货币流通的组织形式。 它的基本内容包括 (一)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一 货币金属与货币单位 (二)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二 货币的发行与流通 (三)黄金准备制度 三 黄金准备制度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思政)+教案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金融基础知识》课程标准1.课程概述1.1课程定位本课程是保险专业、投资理财、金融管理专业、国际金融专业的前导课程,后续课程为经济学基础、公司(个人)信贷、金融礼仪、保险(证券)、个人理财、银行柜面业务等。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为深入学习各门经济类课程奠定理论基础,掌握一种职业技能,培养经济学思维。
本程设计思路可以概括为“三个支柱,一个空间,上有调控,外有扩展”“三个支柱”,是指货币、信用和金融机构。
它们支撑整个金融学的三个基本范畴。
“一个空间”,是指金融市场。
“上有调控”是指政府的货币政策、政府对金融市场的监管与宏观金融调控相关的范畴。
2“外有扩展”是指国际金融关系,如国际收支、外汇、汇率等。
3.课程目标3.1总体目标运用所学的金融知识,解决金融工作中的实际问题,为专业课程的深入学习奠定基础,同时培养面向保险业务员、银行客户经理、债券销售交易员、理赔员、诉讼受理员、理财产品营销员、报单员及各岗位后续的相应晋升岗位。
3.2知识目标(1)了解货币的起源、发展及未来的趋势;了解货币制度的发展历史;了解货币层次划分的意义;掌握货币的概念、职能、本质及货币制度的基本内容,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2)了解信用的起源;掌握信用形式和信用工具的含义;掌握商业信用和银行信用的基本内容。
(3)了解利息的含义与本质,掌握决定利率变化的因素,为后续章节的学习打下基础。
(4)了解金融机构的产生及作用,掌握金融机构三大支柱的特点,并了解其业务构成,为后面的学习打下基础。
(5)了解商业银行的产生和发展;了解商业银行的性质、职能和经营原贝!];掌握商业银行的主要业务,尤其是资产业务和负债业务。
(6)掌握中央银行的性质、职能、主要业务;熟悉货币政策工具的作用;了解中央银行的货币政策。
(7)了解货币供给、货币需求的含义以及影响因素;掌握货币均衡的含义、度量指标和货币失衡的治理措施。
(8)掌握金融市场的含义与构成要素;掌握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各自的特点和种类。
《货币金融学》笔记摘抄(3篇)
第1篇一、货币金融学概述1. 货币金融学的定义货币金融学是一门研究货币、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及其相互关系的学科。
它主要研究货币的产生、发展、运行规律以及金融市场和金融机构的运作机制。
2. 货币金融学的研究内容(1)货币的产生与发展(2)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3)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4)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5)国际金融与汇率制度二、货币与货币制度1. 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一种广泛接受、用作支付手段、价值储存和计价单位的特殊商品。
2. 货币的职能(1)交换媒介:方便商品和服务的交换。
(2)价值储存:保值、增值。
(3)计价单位: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3. 货币制度的类型(1)金属货币制度:以金属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2)信用货币制度:以信用货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3)法定货币制度:以政府发行的纸币为本位货币的制度。
三、金融市场与金融工具1. 金融市场概述金融市场是指资金供应者与资金需求者之间进行资金交易的市场。
金融市场分为货币市场、资本市场、外汇市场、衍生品市场等。
2. 金融工具概述金融工具是金融市场上的交易对象,包括货币、债券、股票、衍生品等。
(1)货币市场工具:如银行承兑汇票、商业票据、回购协议等。
(2)资本市场工具:如债券、股票等。
(3)外汇市场工具:如外汇期货、外汇期权等。
(4)衍生品市场工具:如远期合约、掉期合约、期权等。
四、金融机构与金融业务1. 金融机构概述金融机构是指从事金融业务的特殊企业,包括银行、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2. 金融机构的类型(1)存款性金融机构:如商业银行、储蓄银行等。
(2)非存款性金融机构:如保险公司、证券公司、基金公司等。
3. 金融机构的业务(1)存款业务:吸收公众存款,为公众提供支付结算服务。
(2)贷款业务:向企业、个人提供贷款。
(3)投资业务:投资股票、债券、基金等。
(4)结算业务:为客户提供资金清算、支付结算服务。
五、货币政策与金融监管1. 货币政策概述货币政策是指中央银行运用货币政策工具,调节货币供应量、利率和汇率,以实现宏观经济目标的政策。
《金融学》第三版-曹龙琪-编章节概念及课后答案
第一章货币概述等价交换原则:商品交换中,相互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具有相等的价值(即生产这两种产品时,必须耗费同样多的人类劳动),这就是等价交换原则。
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式:人类社会最初的商品交换相对应的商品价值形式,是价值形式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
当时只是有了剩余产品而交换,还没有专门的商品生产,商品的价值只是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所以称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
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处在相对价值形式上的商品的价值不仅表现在某一种商品上,而且表现在一系列其他商品上。
这种商品价值的表现形式就是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式。
一般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共同表现在某一种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而充当一般等价物的商品上。
货币价值形式:即一切商品的价值固定地由一种特殊商品来表现,这种特殊商品(黄金、白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
它是价值形式的最高阶段。
信用货币:信用货币是由国家和银行提供信用保证的流通手段。
它通常由一国政府或金融管理当局发行,其发行量要求控制在经济发展的需要之内。
信用货币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等形态。
货币量层次划分:货币量层次划分,即是把流通中的货币量,主要按照其流动性的大小进行相含排列,分成若干层次并用符号代表的一种方法。
价值尺度: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发挥价值尺度的职能。
这是货币最基本、最重要的职能。
价格标准:指包含一定重量的贵金属的货币单位。
在历史上,价格标准和货币单位曾经是一致的,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货币单位名称和货币本身重量单位名称分离了。
流通手段:货币充当商品流通的媒介,就执行流通手段职能。
贮藏手段:当货币由于各种原因退出流通界,被持有者当作独立的价值形态和社会财富的绝对化身而保存起来时,货币就停止流通,发挥贮藏手段职能。
支付手段:当货币作为价值的独立形态进行单方面转移时,执行着支付手段职能。
如货币用于清偿债务,支付赋税、租金、工资等所执行的职能。
世界货币:随着国际贸易的发展,货币超越国界,在世界市场上发挥一般等价物作用时,执行着世界货币职能。
金融学黄达第一章货币知识点总结
导论•金融学科基本内容主要包括三个部分:•(一)金融的范畴货币、信用、利息与利率、汇率等•(二)金融的微观分析金融市场、金融中介机构等•(三)金融的宏观分析货币需求、货币供给、货币均衡、利率形成与汇率形成、货币政策及其与财政政策等宏观调控政策的配合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一、货币概述•二、货币的职能•三、货币制度•四、我国的货币制度•五、国际货币制度第一节货币概述一、货币的定义:货币是从商品世界中分离出来起一般等价物作用的商品。
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价物(universal equivalent)二、货币的特征1、价值稳定性(Stability of value)这是货币重要的特征。
正像尺子衡量长度,需要自身的长度固定一样。
2、普遍接受性(General Acceptability)3、供给富有弹性(Elastic Supply)金银退出历史舞台的原因,主要是因为供给缺乏弹性4、可分割性(Divisibility)5、易于辨认和携带三、货币与其他概念的区别四、货币形式的演变历史(一)实物货币实物货币是人类早的货币形态•如:米、布、木材、贝壳、家畜等,都曾在不同时期扮演过货币的角色。
•缺点:1、质量不一,不易分割成较小的单位;2、体积笨重,携带运输极其不便;3、容易磨损、变质,不易作为价值储藏手段;4、供给不稳定,导致价值不稳定。
(二)金属货币由实物货币逐渐过渡到贱金属(铁、铜等)和贵金属(银、金)货币。
•优点:一是价值比较高;二是易于分割;三是易于保存;四是便于携带。
马克思:“金银天然不是货币,而货币天然是金银”1、“金银天然不是货币”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并不是货币。
(金银初出现在市场上也只是一般的普遍商品,只是当商品交换发展到一定历史阶段,需要一种固定的等价值商品作为交换媒介,叫一般等价物,当一般等价物都集中到金银上,由金银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时,才是货币。
)2、“货币天然是金银”意思是说金银天生就具备充当货币的属性,它具有体积小、价值大、便于携带、久藏不坏、质地均匀、容易分割等优点。
金融学之货币概述
货币概述引言货币是现代经济体系中至关重要的组成部分。
在金融学中,货币被定义为可用来购买商品和服务、以及用于债务偿还的流通中介。
通过了解货币的概念、特征和功能,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金融体系的运作和经济的发展。
货币的定义在货币的定义中,三个关键要素是流通性、广泛接受性和价值储存功能。
首先,货币必须具有流通性,即可以被轻易交换和接受。
其次,货币需要被广泛接受,也就是说,人们相信它是一种可接受的支付方式。
最后,货币还需要具有价值储存功能,能够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其价值。
货币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首先,根据货币的发行方式,我们可以将货币分为法定货币和实物货币。
法定货币是由政府发行的信用货币,通常以纸币和电子货币的形式存在。
实物货币则是以实物形式存在,例如金属货币或贵金属。
其次,货币可以根据其价值形式进行分类。
根据价值形式,货币可以分为商品货币和信用货币。
商品货币是以实际商品的形式存在的货币,例如贝壳、盐等。
信用货币则是通过信用创造的,例如银行存款、债券等。
此外,货币还可以按照其流通性进行分类。
有高流动性货币,如现金和活期存款,可以立即用于交易。
还有低流动性货币,如定期存款和国债,需要一定时间才能变现。
货币有三个主要的功能:价值尺度、媒介和贮藏手段。
首先,货币作为价值尺度,可以用来衡量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货币的存在和广泛接受使得人们能够以一种统一的标准来评估不同商品和服务的价值。
其次,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促进了经济活动的发展。
货币作为交换媒介使得交易更简便、高效,并且可以促进分工和专业化。
通过使用货币,人们可以将商品和服务分开交换,而不需要进行直接的物物交换。
最后,货币作为贮藏手段,可以用来储存财富。
相比其他实物形式的财富储存方式,如房地产和黄金,货币具有更高的流动性和便利性。
人们可以将财富以货币的形式储存在银行账户中,随时进行转账和取款。
货币与经济发展货币在经济发展方面起着重要的作用。
首先,货币促进了交易和市场的发展。
金融学教案第一章货币概述
金融学教案第一章货币概述货币在人类历史上已经有五千多年的历史,对货币的研究是人类有史以来花费时间和精力最多的。
但是只有马克思根据“货币源于商品”的原理,用抽象的逻辑分析和具体的历史分析相结合,解开了货币产生之谜,后人在此基础上对此进行了不断研究。
货币在其漫长的发展过程中,形成了基本职能,在充分发挥其职能的过程中产生了一系列的社会经济后果,也就是货币的作用。
要使货币起到积极作用,保持货币币值稳定至关重要,这要靠货币制度来保证。
这一篇我们主要就货币、货币制度进行探讨。
第一节货币“质”的规定性货币“质”的规定性解决“什么是货币”的问题。
一、马克思科学学说马克思是从商品和商品交换着手分析的。
人类总是组成社会进行活动,人类的活动首先是生产劳动。
在原始社会中,人们的劳动是直接根据整个群体的需要并在群体的统一指挥下进行的,在此情况下,没有商品也没有货币。
随着社会分工和私有制的出现,每个生产者只生产一种或有限的几种产品,而整个社会的需求是由所有生产者用不同的具体劳动所生产的多种多样的产品来满足。
这样,各种不同的具体劳动构成了整个社会分工的体系;而每个生产者所从事的特定的具体劳动是这个体系中的一部分。
从这个角度来说,生产者的劳动是社会劳动。
一、马克思科学学说在商品交换中,为了贯彻等价交换的原则,必须衡量商品价值的大小。
而价值是一种抽象概念,只存在于商品交换关系中,只有在交换关系中才能得到表现。
价值表现的过程实质上是私人劳动向社会劳动的转化过程,起等价物作用的商品则成为社会劳动的具体体现者。
通过交换,价值取得了可以捉摸的外在形式,就是产品的价值形式。
随着商品生产和交换的发展,价值形式也经历了一个从低级到高级的发展过程,直至货币形式。
等价交换原则人们在进行商品交换时,必须遵守两个原则:①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②相交换的两种商品必须有相同的价值。
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产生于原始公社阶段。
这种价值形式中的交换带有偶然性,它是一种不充分的胚胎形式,是价值发展过程中的原始阶段。
1-1 货币概述
10
2、 扩大的物物交换
一种商品的价值不是偶然地通过另一种商品表现出来,而 是经常性地通过一系列商品表现出来。
11
3、一般等价物
直接的物物交换演变为以一般等价物为媒介的商品交换, 交换过程表现为:物——一般等价物——物。
12
4、货币产生
一切商品的价值都集中地、固定地表现在一种贵金属商品 如金或银上。
电子货币与传统货币有无区别 ?
虚拟货币和电子货币有无区别 ? 电子货币的发展给金融业带来的影响有哪些?
三、 货币的职能
货币的五个职能:
价值尺度
流通手段
支付手段
贮藏手段
Hale Waihona Puke 世界货币其中,价值尺度和流通手段是货币最基本的两
个职能。
32
1 、 价值尺度
指货币能用来衡量和表示一切商品和服务的价值,将其转
化为价格从而可以方便地把不同类的商品进行比较。
债券,很轻松地进行融资,而且这种融资成本要低于通过
银行等金融机构筹资的成本,因此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倾 向于直接在金融市场上进行融资,由此导致了所谓的“脱 媒”现象。
29
金融脱媒是指资金盈余者(储蓄者)和资金短缺者(投资者)不通过 银行等资金中介机构而采用通过证券市场直接进行资金交易,银 行的资金媒介作用将趋于萎缩的现象。而导致脱媒的原因有三个
19
银行券与纸币的联系与区别
• 联系
– 纸币是指由国家发行的强制使用的货币符号。银行券 和纸币本身都没有价值。
• 区别
– 纸币是从货币的作为流通媒介的职能中产生的;而银 行券则产生于信用关系,是在货币作为支付手段职能 的基础上产生的。 – 纸币是由政府发行、依靠国家权力强制流通的;而银 行券则是由银行通过短期商业票据贴现方式发行的。 – 纸币不能兑现,而银行券可以兑现; – 纸币如超量发行就会贬值,而银行券不会贬值。
货币金融学基础-第一章 货币及货币制度
3. 金汇兑本位制 没有金币铸造和兑换 流通货币:纸币、银行券 本币 外汇 黄金
纸币本位制
1973年末,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各国实行不兑现的纸币本位制。 纸币及其特点 纸币是不兑现的、强制流通的货币符号。 纸币与黄金准备相分离。 纸币名义价值与实际价值相分离。 纸币价值由其购买力决定。 纸币制度下,国家对经济的操纵加强。
?
?
财富= 现金=货币
工资 钞票 存款 债券 金银 珠宝 家电 房产 古董 ……
货币与收入和财富是有 区别的。
定义:在商品和劳务支 付或债务偿还时,为大 家普遍接受的任何东西.
货币的产生
在一个经济社会中,有4个生产者分别生产了4种物品:
苹果园主
苹果
香蕉种植者
香蕉
小麦生产者
小麦
玉米种植者
玉米
贮藏手段
定义:是指货币退出流通领域,以价值的独立形态存在或作为财富的 一般代表。
特点 现实货币 足值/币值稳定
功能:自动调节货币流通—“蓄水池” 财富贮藏形式的比较—贮藏货币的好处
贮藏费用:无或很低 购买力损失:小 流动性:最强
支付手段
定义:延期或未来支付的工具或凭证,实现价值单方面转移。 特点:
发行现代货币是廉价掠夺 本国或他国资源的有效手 段,是控制和影响本国或 他国经济的根本途径。
阅读材料:世界上最早的信用卡
最早的信用卡是美国人于 1915 年发明的。当时一些汽油公司、旅行社、 娱乐业、饭店和百货公司为了招引顾客,在一定范围内发行了信用卡, 持卡人可凭卡购买该公司及其附属机构的货物和劳务,无须支付现金。 当时,这样的信用卡没有第三者银行参加,它只是买卖双方之间的信用 工具。后来银行插手其间,使之变为一种银行信贷形式。电子计算机出 现及应用以来,使快速而准确的记账、结算成为可能,并使信用卡在西 方国家得到普遍应用,成为一种国际流行的支付方式,有“一卡在身, 通行世界”之说。
《金融学概论》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一、货币的本质
1.货币是固定地充当—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 其特殊性具体表现在:
( 1 ) 货币是衡量和表现—切商品价值的材料。通过货币 “标价”,表明各个商品含有价值及价值量的大小。但货币不 能表现自身价值。
( 2 ) 货币具有同其他—切商品直接交换的权力,其地位 是独特的。货币是价值的直接体现者,是社会财富的代表,是 一般购买力的代表。因此,货币成为每个商品生产者
思考:美国的货币单位、货币名称分别是什么?中国的呢?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二节 货币制度
(三)流通中货币种类的确定
货币种类的确定主要是确定主币和辅币名称,以及主币与辅 币的进制关系等。
主币又叫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是一国计价、结算的 唯一合法的货币。
辅币即辅助货币,是本位币以下的小额货币,专供日常零星 交易和找零之用。它通过法律形式与主币建立起固定的兑换比例。
货币单位名称最初是货币商品的自然单位和重量名称相一 致,后来自然单位和重量单位名称逐渐分离,有的保持原名, 内容发生变化,有的则完全摆脱原名。
货币单位更重要的是币值的确定。在金属货币流通条件下, 就是规定每单位货币所包含的货币金属重量和成色。
按照国际惯例,一国货币单位的名称往往就是该国货币的 名称。几个国家同用一个货币单位名称,则在前面加上国家名。
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
第一节 货币概述
二、货币的职能
货币共有五种职能:价值尺度、流通 手段、储藏手段、支付手段和世界货币。
(一)价值尺度
1.货币在表现商品的价值并衡量商品价值量的大小时,执 行价值尺度的职能。(即用自身的价值来衡量其他商品的价值)
2.货币通过价格来完成价值尺度的职能。 3.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它以价值为基础。影响价格变 动的主要因素有:价值、供求、货币自身的价值(法定货币制 度下表现为纸币发行量)、国家的经济政策等。 4.货币执行价值尺度的职能的特点在于:它可以是观念的 货币,而不需要是现实的货币。
金融学课件1 第一章货币与货币制度
货币执行支付手段时的特点与作用:
(1)货币的支付手段只能一般发生在赊买赊卖的商品交易中
(2)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买卖双方关系发展成复杂的信用关系
(3)货币作为支付手段,使商品交换的时空范围扩大(买卖的先后)
(4)货币执行支付手段职能时,潜在着使社会在生产过程发生中 断的可能性
1-26
练习:
1、马克思认为,货币本质是__________
2、流动性最强的资产是___________
3、货币的基本职能是_____________
4、货币发挥()职能可以使用观念上的货币?
A 价值尺度 B流通手段 C储藏手段 D支付手段
5、货币在()执行流通手段的职能?
A 分期付款购房
B 饭馆就餐付款
C 缴纳房租、水电费 D 企业发放职工工资
1-27
1. 下列经济行为中,属于货币执行价值尺度职能的是 ( )
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1-15
1.关于货币的含义
• 1.2货币的本质
• A.以马克思为代表的传统观点。马克思在《资本论》中指出,货币 是固定地充当一般等价物的特殊商品。其中,货币的本质是一般等 价物,即货币可以与任何商品和劳务相交换。
• B.货币债务论的观点。认为货币本质上是持有者对发行者的一种债 权,持有货币者成为债权人,发行货币者成为债务人。货币作为一 种反映债权债务关系的凭证。
1-21
特点 -货币在执行这一职能时,是想象中或观念中的货币
-价值尺度职能的技术规定——价格标准 – 价格标准——货币单位的“名”: – 货币单位的“值”:
• 以上内容第五节讲述
1-22
2.货币的职能
2.2流通手段--是指货币充当商品交换的中介或媒介的职能。 (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金融学曹龙骐
金融学曹龙骐金融学曹龙骐第三版重点第一章货币概述流动性: 所谓流动性是指一种资产具有可以及时变为现实的购买力的性质。
货币制度: 货币制度简称“币制”,是一个国家以法律形式确定的该国货币流通的结构、体系与组织形式。
本位币: 本位币是一国的基本通货。
在金属货币流通的条件下,本位币是指用货币金属按照国家规定的货币单位所铸成的铸币。
本位币是一种足值的铸币,其特点有: 第一,自由铸造,每个公民都有权把货币金属送到国家造币厂请求铸成本位币且造币厂代公民铸造本位币,不收费用或只收很低的造币费; 第二,无限法偿,本位币具有无限的法定支付能力,即无限法偿。
法律规定,在货币收付中无论每次支付的金额多大,用本位币支付时,受款人不得拒绝接受,故称为无限法偿币。
劣币驱逐良币: 就是在两种实际价值不同而面额价值相同的通货同时流通的情况下,实际价值较高的通货(所谓良币)必然会被人们熔化、输出而退出流通领域,而实际价值较低的通货(所谓劣币)反而会充斥市场。
一、商品价值形式的阶段:简单的或偶然的价值形式(1 只绵羊=10 斤茶叶)总和的或扩大的价值形式(1只绵羊=10斤茶叶或15尺布或20斤米等)一般价值形式(10 斤茶叶或15尺布或20斤米=1 只绵羊)货币价值形式(由黄金白银固定充当一般等价物)。
二、货币形态在发展中所经历的基本类型及其特点:实物货币(贝壳、金属)特点: 普遍接受性、价值稳定、价值均质可分性、轻便和易携带性代用货币(纸币)特点:印制纸币的成本较铸造金属币低、避免了金属币在流通中的磨损和有意切割、降低了运送的成本和风险。
信用货币,特点: 本身价值远远低于其货币价值,而且与代用货币不同,不再代表任何金属。
三、信用货币的主要形态是什么, 包括辅币、现钞、银行存款、电子货币。
四、我国货币层次划分的主要内容是什么1、按货币周转速度来划分2 、按货币变现率高低划分3 、按货币的流动性来划分Mo二现金M仁M0企业结算户存款+机关团体活期存款+部队活期存款M2=M1城乡储畜存款+企业单位定期存款M3=M0全部银行存款五、货币的主要职能1. 价值尺度: 以价格形态表现和衡量商品价值。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货币概述案例1-1:金银为什么长期不能成为我国的主要货币一、基本原理马克思依据货币根源于商品的理论,运用抽象的逻辑分析和具体的历史分析相结合的方法,解开了货币起源之“谜”。
货币产生和发展的历史证明,货岞是一般等价物。
在价值形态的发展中,黄金夺得了一般等价物的独占权就进入了价值形态的第4阶段,即货币形态。
马克思说:“金银天然不是货币,但货币天然是金银。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商品不仅有自然形态,而且有价值形态,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体现着商品所有者之间的社会关系。
价值只有在一个商品和另外的商品相交换的过程中才能表现出来。
商品的交换价值,就是商品的表现形态,它有一个历史的发展过程。
一切商品都用货币来表现自己的价值,这是价值形态发展的最后结果。
价值形态的发展,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其先后经过简单的、偶然的价值形态;总和的、扩大的价值形态;一般价值形态;货币价值形态。
最后,货币的职能落到了黄金身上。
马克思讲货币天然地要由金银充当,是由于金银有适合作货币的优点,其中重要的原因就是它们的价值含量大、质地均匀、易于分割。
二、案例内容我国有一出相当出名的戏名《十五贯》,又名《错斩崔宁》,讲的是刘贵将岳父给的十五贯钱,假说成是卖妾所得,引出的曲折故事。
那么十五贯铜钱有多重呢?如果这些钱都是合乎标准的铜钱,(铜钱一枚称为“一文”,1000文为“一贯”,重约5斤。
)则十五贯应有75斤重,这是体弱的人背不动、体壮的人背上走不远的。
史书上又记载有这样一件事:宋太祖赵匡胤有一次带人视察库房,他看到跟随他的有勇将周仁美。
就问周仁美:“你能背得动多少钱?”周仁美回答:“我能背得动七十八贯钱。
”宋太祖说:“那岂不要让钱压死了!”于是他命令周仁美背起四十五贯钱在院内走一圈,周仁美照办,宋太祖就把这些钱赏给了周仁美(《宋史·周仁美传》)。
八十贯钱重约400斤,宋太祖认为周仁美背不动,四十五贯钱重约275斤,周仁美能背着走一圈,自然也是壮汉。
在大宗交易中,铜钱就显得非常不适合。
如买一匹马,在宋代要用约50贯钱,这些钱重约250斤,两个壮汉也未必能背上走10里路。
一匹马的交易尚且如此,更不要说更大宗的交易了。
既然铜钱的流通这么不方便,价值含量又低,那么,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中,为什么作为主要货币的是铜钱,而不是黄金和白银(在我国漫长的封建社会,白银主要是以条块状形式流通,只是到了近代,白银才作为我国的主要货币)?三、案例分析我国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贵金属很少作为货币使用,在这期间,金银虽然也具有某些货币职能,但主要是贮藏的职能。
当西方许多国家在商业活动中已经大量使用金银铸币的时候,我国的铜钱却达到了极盛。
而阻碍贵金属成为我国的主要货币、在经济领域大显身手的原因固然很多,但最主要的原因不外乎表现在商业活动受到过多限制、中古时代政治制度的特殊性和货币制度的特殊性三个方面。
1.商业活动受到过多限制我国很早就有了抑商政策,但如果只是单纯地从行政的角度抑商,是很能真正达到抑商的目的的。
自从出现了重农轻商主义,封建国家的抑商就远远超出了单纯用行政手段的范围,使得商人的活动范围大大受到限制。
封建官营经济发展,私营商业发展相对迟滞,汉武帝以后,那种资产雄厚、善于经营、在政治上又有一定地位的大商人明显减少,就是证明。
商业上大宗交易减少,对金银的需求也就随之减少,这就是东汉以后以金银为币的情况减少,而金银首饰却明显增加的主要原因。
2.中古时代政治制度的特殊性我国自从秦以后,就实行了中央集权的国家制度,广阔的疆域内的众多民众都是生活在一个政权的统一管理之下。
整个国家不但“车同轨、书同文”,而且使用的也基本是统一的货币,这就大大减少了对所谓“硬通货”的需求。
西方各国的情况恰恰相反,它们当时正实行层层分封的政治制度,各级贵族之间关系极其松散,地方割据的情况极为普遍,大大小小的割据势力林立。
当时生活在不同割据政权下的欧洲人彼此要想做生意,离开“硬通货”是根本不行的。
所以,这就造成我国与欧洲各国在钱币方面的巨大差异:中世纪欧洲各国金银铸币很流行,但农村却很少见到钱币;与之同时代的我国,铜钱深入穷乡僻壤,却不流行金银铸币。
3.货币制度的特殊性马克思讲货币天然地要由金银充当,是由于金银有适合作货币的优点,其中重要的一条就是质地均匀、易于分割。
由于我国的铜钱独特的形制,这些优点一定程度上它也具备。
这是因为铜钱中间有孔可以贯连成串,可分可合,在社会秩序正常的情况下,铜钱的质量也基本可靠,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弱化了社会对金银的需求。
有学者对我国的铜钱的购买力作过深入的考察,结果发现铜钱的价值与普通人的日常生活水平彼此非常适合:每个人的日消费折为铜钱大约总在十文钱上下。
这样,商业上大宗交易减少,铜钱也勉强能对付,日常生活铜钱又特别适用,所以铜钱就受到重视,而金银却受到冷落。
案例1-2天圆地方道货币一、基本原理作为流通手段的金属货币,必须有价值含量、质地均匀、易于分割,便于流通。
最初的金属货币是金属条块,每次流通都需要鉴别真伪,测其成色,进行分割,很不方便。
由此,货币从金属条块发展到铸币可以极大地方便流通。
二、案例内容我国秦代以前的铜铸币形态五花八门,有的像刀,有的像铲,有的像车轮,有的像蚁鼻,有的是天然贝壳,有的是圆孔圆形,也有的为方孔圆形。
这里必须指出,方孔圆形钱并不从秦始皇开始,当时齐国、燕国、秦国的铜钱有些在前221年以前已是方孔圆形钱制了。
秦始皇的功劳,是他在前221年,坚决废除了使用不便的多种货币形态,唯独保留继承了方孔圆形钱模式。
这决不是秦始皇的随意选择,而是整个社会观念综合形成的结果。
方孔圆形钱的出现与继承,是我国金属铸币发展过程中的一个大进步,是中华货币史上值得纪录的一章。
秦始皇继承方孔圆形钱模式以后,世人一直认为它达到了无可挑剔的完美程度。
尽管中国封建社会中改朝换代频繁,前后有两三百位皇帝,但他们对方孔圆形钱制都没有提出异议,总是让它穿朝越代地亮相在货币的历史舞台上。
王莽曾经一度打着复古旗号,企图改变方孔圆形钱模式,但他很快遭到失败的命运。
魏晋时期有的皇帝希冀以布帛代替方孔圆形钱的流通,也是很快在事实面前服输,不得不恢复方孔圆形钱的流通权力。
方孔圆形钱不仅在中华的广阔大地上辉煌活动两千多年,还在日本、朝鲜、越南、泰国、印尼诸国,引起不断仿制的热潮。
根本原因在哪里?这是方孔圆形钱的定型具备特有的魅力,即它体现的观念符合大众的价值观和审美情趣,世上没有发现比它更理想的币制模式。
真可谓源远流长。
三、案例分析1.方孔圆形钱体现了提高效率的观念。
古代铸造铜钱一般采用泥模浇铸方法,铸出钱的边缘往往附着一些不整齐的毛边、毛刺,不很美观,使用时间长了,串钱的绳索易被割断。
采用锉磨加工整理后,可以增加钱币的美感,也可以消除或减少对绳索的损害。
问题在于磨锉操作工艺在极为落后的条件下,插进圆孔中的工具易于滚动,一次只能锉磨一枚铜钱,顶多也不过两三枚,效率太低。
后来从实践中得知,将铜钱的圆孔改为方孔,锉磨工具可以固定得好,稳定性跟着加强,不向左右摆动,这样一次能够磨锉几十枚或上百枚铜钱。
就是说,圆孔改为方孔后可以提高磨锉效率的几十倍或成百倍。
2.方孔圆形钱具有“天人合一”观念,反映了古人的一种宇宙观。
《史记》称:“圆方者,天地之形,方属地,圆属天”。
“天圆如张盖,地方如棋局。
”在古人眼里,铜钱的外圆内方,正好符合“天圆地方,其国乃昌”和皇权神授的真谛。
他们相信“盖天说”,认为天是圆的地是方的,日月星辰附挂在天穹上,天是地上的盖子。
还有人说:外圆代表天命,内方象征皇权。
统治的地区称为“九州方圆”,意即普天之下,可以流通。
秦始皇的宰相并称为“季父”的吕不韦,组织编写的《吕氏春秋·圜道篇》,解释“天圆地方”时说:“何以说天道圆也?精气一下一上,圆周复杂无所稽留,故曰天道圜。
何以说地道之方也?万物殊类殊形皆有分职,不能相为,故曰地道方。
”《吕氏春秋·圜道篇》还对天圆地方与帝王关系进行了阐述:“天道圆,地道方,圣王法之,所以立天下。
”还说:“大圆在上,大距在下,汝能法之,为民父母。
”吕不韦在这里明确地劝告秦始皇这类人:只要按照天圆地方学说办事,便可“为民父母”。
秦始皇是一个“君权神授”集权欲望强烈的人,方孔圆形钱的观念正符合他统治整个中国和长治久安的愿望,他需要神授给他一个“普天之下,莫非王土”作为势力范围,需要符合“天人合一”、“君权神授”观念。
人们为方孔圆形钱这种象征性模拟感到满足。
3.方孔与圆形具有美学价值的观念。
方孔圆形包含着丰富的美学内容,是一种美好的图案。
它的形式看起来是简单的,其完美的内容竟可以看得见、摸得着,具有丰富的想象力。
一是方孔的“方”,具有均衡、对比、照应、端正的对称美感。
“方”也象征着正规、规范、正直、平等。
“方”还有秩序、严峻等内涵,有广大民众需要遵守纪律的意思。
二是圆形的“圆”,具有灵活、丰满、自由、互助、安详、舒适等美感。
使人联想到自然界中有关“圆”的美好形象,如太阳、地球、水珠,还有那竞技场上扣人心弦的各种球类。
方孔圆形钱把“方”与“圆”有机结合起来,有如锦上添花,珠联璧合。
把方孔圆形钱放在掌中细细地品味,浮想联翩,使人感到愉悦、和谐,别有情趣。
有人认为做人处世应像铜钱一样外圆内方,“智欲圆而品欲方”,把原则性、灵活性统一起来。
4.方孔圆形钱体现了阴阳五行的观念。
“天道曰圆,地道曰方”,即是讲遵循的“道”有阴阳的差异。
又有《庄子·说剑》载:“上法圆天,以顺三光;下法方地,以顺四时”。
这种阴阳五行观念的运用,是“天圆地方”思想的继续,也受“天命”思想的制约。
5.方孔圆形钱体现了整体配套观念。
古人对于茫茫宇宙、无边际的天穹不太理解,把日、月、云、雷当作“天意”的一部分。
认为钱币上“天圆地方”既然象征天地,就得有象征性的云、雷、日、月在钱体上与之配合成套。
反映自然,顺理成章。
《史记·天官书》称:“天则有日月,地则有阴阳。
天有五星,地有五行。
”这种摹仿虚拟天地日月配套的指导思想,早在战国时期的钱币上面就有体现。
如“良金一朱”等钱币上的云纹、云雷纹,就是这种思想的见证。
唐宋时期盛行的日纹、月纹,也来源于天地与日月需要配套的思想观念。
6.方孔圆形钱也体现了讲求实用、实惠的观念。
铜钱为圆形的好处之一,与正方形、长方形、椭圆形的钱币比较起来,不易刺破衣服和损坏运输工具。
钱币中间有个方孔,初看起来像件小事,它却可使每枚铜钱节省铜料四分之一,同时节省费用开支。
在铜料来源缺少的古代来说,省料显得更加重要。
钱币中间有个穿孔,可从钱眼中用绳串在一起,形成一串又一串,既便于计数,也便于运输携拿。
圆钱还能减少磨损,便于人们携带授受。
各种圆形钱有两字刻在钱上,分列孔的两边,方孔形式便于字的定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