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教育欣赏教学论文
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作用论文
浅谈音乐欣赏在素质教育中的作用音乐是生活的一部分,是陶冶情操,孕育美德的非常重要手段之一。
如果说,钓鱼能静心,那么音乐能使人长寿。
之所以能长寿,是人在音乐的海洋里,可不知疲倦地工作和学习,充分调动大脑的兴奋细胞,延长各种细胞的生命,推动人体新陈代谢。
另者,音乐感人,让人珍惜生命,感悟人生,李白的“对酒当歌,人生几何”难道不是这种意境。
于是以人为善,以和为贵,多做善事,助人为乐,心底无私天地宽等美好的情志油然而生。
由此可见,音乐能让人修身养性,是为人美德所达的最高境界。
然而,一个人不是生下来就喜好音乐,要创造和谐社会,要塑造高尚品行的人,要提高人们的综合素质,就必须培养他们对音乐的兴趣爱好,要培养兴趣爱好,就必须从欣赏音乐开始。
笔者就音乐欣赏对素质教育的作用发表点肤浅的看法。
一、音乐欣赏能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兴趣爱好。
有的农村孩子,生活条件和居住环境都特别差,难得看过电视,在那既偏僻,条件又差的学校里,从没听过什么优美的音乐。
学生们来到了条件较好的学校就不一样了,在校园里休息时,即可听到优美动人的乐曲和婉转悠扬的歌声。
首先心理会感到很舒畅、轻松。
在音乐课中,音乐欣赏是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音乐欣赏中,感受力是基础,是一种独特的心理活动。
对音乐感受,单靠听觉有时难以完成,在音乐欣赏时,教师还要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感受,无疑会大大促进学生感受力的提高。
音乐欣赏教学中,教师选择适当的欣赏内容,采用较好的教学方法,酿造出良好的课堂气氛,教师还注意了将“听”和“动”有机地结合。
所谓“动”,就是让学生在听音乐时,根据音乐的速度、力度、节奏、情绪等变化,有控制地做出各种力度、速度动作,再加上喜、怒、哀、乐的表情和演唱情绪,重新表现音乐。
促进学生把整个身心投入到音乐中去,激发学生对美的心理欲求,渐渐地,学生对音乐也就会产生兴趣和爱好。
二、欣赏音乐能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
音乐是一门艺术,而艺术应该给人一种美感,因而教师在上音乐课时,总是要有意识地创造一种美的教学气氛,即音乐美、伴奏美、诗词美和教师端庄得体的教态、规范化的教学语言、充满感情的范唱范奏以及规范化的指挥,甚至恰到好处的穿着打扮等,尽力使学生有一种想上音乐课的欲望,这是审美教育的第一步,也是人们容易忽略的一步。
音乐教学论文
音乐教学论文音乐教学论文3篇第一篇:高校音乐教学法课堂改革途径摘要:音乐是一种灵魂的传递,是一种情感的表达。
音乐的教学所依靠的不仅仅是对理论知识的灌输,而是学生自身对音乐的领悟与见解。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展现在舞台当中并且受到了大众的欢迎,近年来更是达到了一种空前的高度,但是不管是什么艺术,其传承都离不开创新,如果音乐这门艺术的形式永远都是一种模式的话,就会被这个社会所淘汰。
关键词:音乐演唱;多元化;实践音乐是一门艺术,当今我国各大高校对于音乐这门课程都有着不同方式的教学,随着如今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于艺术的的鉴赏眼光也越来越独特,所以对于音乐的教学也应当进行相应的改变,虽然在我国各大高校的音乐教学体系当中,对于音乐的教学方式都有着或多或少的改善,但是在实际的教学当中仍然存在着一些问题。
一、音乐教学模式的多元化改革传统的音乐教学模式将学生分为了几个类别,它们分别是流行音乐,美声音乐还有民族音乐三大主科,而在教学的时候则是分班教学模式,这样的方法或许会让学生对于音乐教学中的某一种音乐形式比较擅长,但是这样不利于学生未来长远的发展。
不但对于学生自身天赋的激发产生阻碍,同时也束缚了学生的自主意识。
我们不妨试一试音乐科目类别多元化的教学方式,就是说在教他们流行音乐的同时还给他们传授美声和民族风的音乐知识,从学生自身音乐风格的角度出发,对学生进行多方面的音乐教学,让学生在所有的音乐种类中找到一种属于自己的音乐风格,传授学生的不是如何唱的更好而是学会如何唱出自己的风格,这样不但开拓了学生的视野,还可以让他们在音乐这条路上可以走的更远。
二、音乐演唱能力的多元化改革现在各高校的音乐教学方式大多都是在学生们学习了基础的音乐知识之后选定自己的学科,然后每天早上的开声和专业课的发声练习锻炼学生的发音方式和肺活量,这种方式的有利之处在于学生日复一日的练习之后会对学生的声带形成一种肌肉记忆,让自己每一次发声就找到当初那种练习之后的声音,基本功也会学得特别的扎实,而且练出来的并不是功力而是功底,这种功底在很长一段时间之后都不会忘却的,所以每一个音乐专业的学生功底都非常的深厚,这点毋庸置疑。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让电子琴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
让电子琴在学校音乐教育中发挥更大的作用内容提要:电子琴是人类电子技术和艺术的完美结合的产物。
电子琴所包含的巨量的音乐信息和强大的音乐表现力可以帮助音乐教学更好地贯彻和落实素质教育,更有效地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和能力。
但是,电子琴教学在中国是存在缺陷的,它甚至成为廉价艺术教育的代名词。
关键词组:电子琴、电子琴课堂教学的作用、电子琴教学电子琴这种现代乐器是高新科技在音乐领域的一个代表,是乐器产业的一个组成部分。
电子琴起源于管风琴,是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为了更方便地演奏管风琴曲和模拟一些乐器而产生的。
当时的样子也不是现在这样的。
经过了七十年的发展变化成了现在的样子。
对于我国来说,电子琴是一种舶来品,已经有二、三十年的历史。
了解电子琴的人都知道,电子琴有着其它传统乐器无法比拟的两大优势,一是具备丰富多彩的、变化奇妙的包罗大自然音色和人类富于想像的梦幻音色,以及可控的不同的音响效果;二是拥有一系列包容各种历史风格和多民族音乐风格的自动伴奏的节奏类型。
一种音色就像一种乐器,一种节奏类型体现了一种音乐风格,可想而知,一台拥有几百种甚至更多的音色和节奏类型的电子琴,它包含的音乐信息是巨量的,它具有由一个人就可以演奏出极具魅力的、具有乐队音响效果的音乐的优势。
当然,要达到这种犹如乐队演奏的音响效果,要求在演奏电子琴时,不仅要在键盘上弹奏,还要在面板上按各种功能钮。
电子琴功能钮可分一、二两个等级。
一级包括:电源开关、音量、音色、节奏、速度和自动和弦开关等。
二级包括:音响效果、节奏同步、前奏、尾奏、录音、音色节奏修改、变奏、示范钮等。
演奏中要保持一争二,即必须保证一级钮的操作及时、准确,再考虑二级钮的操作,有必要按从易到难,专门练习功能钮的变换。
当然,两三千块以上的琴一般就有多个记忆库可供使用,可将音色、节奏等各种参数一次性预先储存在一个记忆库中。
在演奏过程中只需一次操作就可全部调用。
各种功能合理有效的应用极大地丰富了电子琴的表现力,这是电子琴所特有的,是体现电子琴自身特点和价值的一个重要方面,是其它乐器所无法比拟的。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中学音乐的欣赏教学初探摘要:在中学音乐教学中,欣赏教学对于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在具体展开时,可以从提高学生兴趣,培养学生的音乐韵律感,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实践等多方面来进行来进行关键词:中学音乐欣赏教学探讨音乐教育是学校中美育教育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精神文明建设的关键,其对于学生感受以及创造美的能力具有重要的影响,能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中学音乐课中,其主要的内容有音乐理论知识、唱歌以及音乐技能的培训,同时还包括对音乐的鉴赏和感受,其中最后一部分是较为重要的,它能够提高学生对音乐的审美能力,让学生在音乐中感受到美好的情感。
一、中学音乐欣赏教学的技巧第一,让学生自己通过音乐鉴赏工具书的查阅,来选择有用的材料,这样可以理解音乐创作的背景,加强对乐曲的基本内容以及主题的认识,这样有利于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掌握其主要的思想思路,并提高学生音乐欣赏兴趣。
第二,需要引导学生积极进行实践探索。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由于中学生具有好动的特点,且很容易转移注意力,因此在欣赏教学中需要全身心调动学生的注意力,让其通过实践,也就是利用演奏、唱歌以及表演、动作等方式来融入音乐中,例如,可以让学生演唱某首曲子中的一个片段,尽量融入自己的感情和表情。
也可以让学生采用乐器或者跟着音乐的步伐采用随兴的方式,拍掌附和等。
在一些歌曲教学中,还能让学生扮演男女主角,并采用各种活泼清新的动作,让学生跟着歌曲情节以及具体的节拍,来参与到表演中去,这时候可以活跃整个教室的气氛,形成一种具有开放性的音乐教学情景,也增加了教学的趣味性。
在进行音乐鉴赏的学习过程中,在接受音乐熏陶时,加入舞蹈等动作,展示出优美的肢体语言,使学生能够深刻体会到抽象的音乐转换成具象的舞蹈的整个变化过程,对这种转化的内在联系也会有一定程度的理解;在了解了这些之后,学生很自然就会思考动作与音乐之间的联系,在进行音乐欣赏教学的过程中,就有能力并且很愿意去思考如何将动作和自己对音乐的理解完美融合起来,从而培养其一种深层的音乐欣赏理念。
通俗音乐鉴赏论文范文3篇
通俗⾳乐鉴赏论⽂范⽂3篇⾳乐教学中⾳乐鉴赏能⼒的培养⾳乐教学中⾳乐鉴赏能⼒的培养引⾔⾳乐⽆处不在,它是⽣活不可缺少的⼀部分。
不论在繁华都市还是乡间⼩巷,我们总能听到悠扬的⾳乐穿透墙壁⼭川,⾛⼊我们的⼼理。
⾳乐除了创造,还有欣赏,学会欣赏⾳乐便⾛出了欣赏美的关键⼀部分。
因此学习欣赏⾳乐是⼀门很重要的课程!在这门课程的学习中我们会学到很多。
1 对国外古典⾳乐和中古古典⾳乐的认识在国外,古典⾳乐类型被称之为“classical music”,“classical”有“古典的、正统派的、古典⽂学的”之意,所以我们国⼈将之称为“古典⾳乐”。
然⽽即使在国外,对于“classical music”⼀词的具体意义,也有诸多不同的解释,其中主要异议来⾃于对“古典⾳乐”时代划分理念的不同。
最狭义的解释是,把⼗⼋世纪下半叶⾄⼗九世纪20年代,以海顿、莫扎特、贝多芬三巨头为代表的“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品特指为“classical music”。
最⼴义的解释则是,把时间前移到欧洲⽂艺复兴时期,从那时起直到后来的巴洛克时期、维也纳古典时期、浪漫主义时期、民族乐派、印象主义直⾄⼗九世纪末、⼆本⽂由论⽂联盟收集整理⼗世纪初出现的现代乐派,甚⾄包括所有⾮纯粹娱乐性质的现代专业⾳乐,统称为“classical music”。
与部分国家短暂历史事件不同的是,我们中国有着五千年的历史传承,在五千年的⽂明发展史上,我国⼈⽤⾃⼰的智慧续写着⼀篇篇丰富灿烂的昨天。
作为四⼤最早⽂明古国之⼀的中国,除了四⼤发明深⼊⼈⼼之外,⾳乐也同样源远流长。
历史⽂献中不同部落,不同时期分别有不同的⾳乐呈现。
早在远古时期,⼈们在⽣产简单⽣活的锅碗⽤具中,就被发现不同碗碟的敲打会产⽣不同的声⾳,从⽽制造出乐器,再到春秋时期,华夏⼤地百家争鸣的浪潮碰撞出璀璨的⽕花,⽽同时代欧洲正处于⼀⽚荒蛮之中,中国⾳乐在迎接黎明曙光的时候,欧洲⾳乐还在漫漫长夜⾥徘徊。
中国古典⾳乐更多追求的是⼀种绵延的意境,以诗画为寄托等,创造出诗歌等不同形式来表现中国⾳乐。
音乐鉴赏论文
⾳乐鉴赏论⽂⾳乐鉴赏论⽂(精选10篇) 在学习、⼯作⽣活中,⼤家总免不了要接触或使⽤论⽂吧,通过论⽂写作可以培养我们的科学研究能⼒。
那么你知道⼀篇好的论⽂该怎么写吗?以下是⼩编收集整理的⾳乐鉴赏论⽂(精选10篇),仅供参考,希望能够帮助到⼤家。
⾳乐鉴赏论⽂1摘要:流⾏⾳乐的合理、科学引⽤不仅能满⾜学⽣的⾳乐主观学习需求,⽽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乐体会到其 摘要:流⾏⾳乐的合理、科学引⽤不仅能满⾜学⽣的⾳乐主观学习需求,⽽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深刻⾳乐知识原理,对于强化⾳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的⾳乐鉴赏能⼒有⾮常积极的促进作⽤。
关键词:⾼中⾳乐鉴赏教学流⾏⾳乐 关键词: 所谓流⾏⾳乐,指那些特定时间段内深厚⼤众欢迎、并在社会上得到⼴泛传播与普及的⾳乐。
⾼中阶段学⽣热衷于追求新鲜时尚,对于流⾏⾳乐更是格外青睐与喜爱。
流⾏⾳乐的合理、科学引⽤不仅能满⾜学⽣的⾳乐主观学习需求,⽽且能帮助他们透过流⾏⾳乐体会其中蕴含的深刻⾳乐知识原理,对于优化⾳乐教学效果、提升学⽣的⾳乐鉴赏能⼒有⾮常积极的促进作⽤。
⼀、借助流⾏⾳乐可帮助学⽣实现对⾳乐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借助流⾏⾳乐可帮助学⽣实现对⾳乐知识点的深刻理解 教育实践表明,流⾏⾳乐的恰当利⽤可充分激发学⽣的⾳乐学习兴趣,可帮助学⽣借助熟悉的浅层次流⾏⾳乐充分挖掘其中蕴含的深刻⾳乐原理等理论知识点,即实现对相关⾳乐内容的深刻理解。
对此,笔者感受颇深。
如为了帮助学⽣深⼊了解“不同地区的⾳乐风格也不尽相同”这⼀知识点,笔者便利⽤现代教育技术分别为学⽣播放了美国的R&B流⾏⾳乐代表⼈物亚瑟⼩⼦(Usher)的经典⾳乐曲⽬,随后⼜为他们播放了中国的R&B流⾏⾳乐代表⼈物周杰伦的优秀⾳乐作品。
由于平常现实⽣活中学⽣经常接触到这些流⾏⾳乐,因此他们中⼤多数⼈都随着作品的播放⼩声哼唱了起来。
⾳乐课堂⽓氛空前热烈⽽活跃。
在此基础上,笔者趁势向学⽣提出⼀个问题:通过亚瑟⼩⼦及周杰伦不同R&B作品的对⽐,你能从中得出哪些中美R&B流⾏⾳乐上的异同点?要求学⽣结合刚才聆听的流⾏⾳乐作品,尝试对这⼀问题进⾏合作分析与探讨。
(音乐教学论文)紧扣立德树人总要求全面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
紧扣“立德树人”总要求全面落实音乐学科核心素养自1996年教育部要求在全国普通高中设置音乐课程以来,经过20多年的发展,我国的高中音乐教育取得了长足进步。
音乐课程改革在遵循“以审美为核心”的基本理念下不断推出新的举措,高中音乐教材建设是其中引人注目的热点,取得了较为丰硕的成果。
2019年9月在全国部分省、自治区、直辖市率先使用的普通高中音乐教科书系列,对探索音乐教育进一步发展方向,为教学一线师生提供新的教学材料做出了有益的尝试。
本文从编者的角度,以高中阶段使用范围最广、开课率最高的《音乐鉴赏》教材为例,对修订版的高中音乐教材加以简要解读。
一、课程结构根据《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2017年版)》,课程结构由2003年版音乐课程标准规定的1必修(音乐鉴赏)+5选修(五个模块任选)模式,变为“6必修+6选择性必修+选修”模式。
课程数量成倍增加,课程内容也有了较大拓展,下表是修订前后变化情况。
上述变化分别以2003年、2017年两个版本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为参照。
其中2003年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表述为:“优先开设有利于面向全体学生的基础性模块——‘音乐鉴赏’,以保证学生获得参与现代社会生活应具备的音乐文化素养。
在此基础上,大力开发课程资源,逐步开设其他模块,积极为普通高中学生学习音乐提供更大的选择空间。
”2017版高中音乐课程标准中的表述为:“打破了自1996 年我国普通高中恢复艺术课程及2004 年试行《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以来,全体高中学生统一学习同一门音乐课程的固定模式,体现‘丰富课程选择、满足发展需求’的课程基本理念。
”由此可见,课程设置完全遵照课程标准的规定和要求,修订前后课程设置的变化反映了10多年来高中音乐教育的不同思路与要求。
从课程结构层面看,此次高中音乐教材修订在延续之前的按模块编写的基础上,根据18+18的学分要求,每个模块分为上、下两篇,各成体系,以最大限度地满足此次“课改”所提出的选择性需求。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想象联想论文
中学音乐欣赏教学中的想象联想音乐教育以培养全面和谐发展的新人为目标。
音乐欣赏教学是审美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又是培养学生知音、知律、懂知识、有修养的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
欣赏是音乐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培养学生音乐兴趣,扩大音乐视野,提高音乐感受、理解、鉴赏能力以及发展想象力,丰富情感,陶冶情操的重要途径与手段。
音乐欣赏能力是一个人的审美修养的重要标志之一,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想象、联想是音乐欣赏教学中的重要环节之一。
一、音乐欣赏教学需要想象、联想(一)想象与联想想象以人脑中存留的客观事物的形象——表象为基础,是人脑对已有记忆表象加工改造、形成事物新形象的过程。
联想是指由某一事物想到与其相关的另一事物的心理活动,也属于再现已有的形象的心理活动。
音乐欣赏教学需要想象、联想想象,联想是音乐欣赏教学中非常重要的心理过程和能力。
音乐是通过声音的高低、长短、强弱、速度、和声表现一种情绪和意境,很少具体表达事物内容,只偶尔模仿车鸣马叫等声音效果,而绝大部分音乐需要人的想象、联想去深刻理解和把握音乐,并从中受到教育。
想象、联想是区别于动物的重要方面。
二、音乐欣赏教学中,适当运用三种想象、联想的方式欣赏音乐是教师要运用多种手段,促使学生产生联想,是基于他们的生活经验及准确地感受、理解音乐的能力。
在教学中,如何使学生将生活经验与音乐作品的表现手段联系在一起,是促使他们产生联想与想象的关键。
因此,正确、适当地选用联想、想象的方式,运用生动、形象的教学语言、故事、诗歌、美丽而富于情感色彩的图画、幻灯、录像等,都能在学生的生活经验及感受、理解音乐之间架起想象、联想的桥梁。
(一)由描绘性音乐引起的联想对现实生活中,实际音响的艺术模拟,使人产生的联想。
如:《百鸟朝凤》、《空山鸟语》、《云雀》、《夜莺》等乐曲使人联想到鸟鸣。
李姆其基柯萨科夫的《野蜂飞舞》通过对野蜂飞舞时所发出的嗡鸣声的艺术模拟,使欣赏者仿佛看到了野蜂在空中忽高忽低,忽远忽近飞舞的形象。
中学音乐教育中欣赏与创造能力培养[论文]
浅谈中学音乐教育中欣赏与创造能力的培养在中学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对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创造力得到发展的前提是学生拥有独立的欣赏能力。
《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为音乐教学制定了新标准,更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音乐教育欣赏能力创造能力教育改革《音乐新课程标准》的实施,不仅为音乐教学制定了新标准,更为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音乐教育改革增添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法国浪漫主义作家雨果曾说过:“开启人类智慧的宝库有三把钥匙:一把是数字,一把是文字,一把是音符。
”在中学教育阶段,音乐教育对培养、激发学生的创造能力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而创造力得到发展的前提是学生拥有独立的欣赏能力。
一、欣赏能力的培养1.培养音乐欣赏能力的重要性音乐特有的教育方式是:以美育人,以情感人,通过音乐的丰富感情、促进学生和谐发展个性、完善人格、陶冶情操。
而成功的进行音乐教育的前提就是学生欣赏能力的健全。
对于音乐这种抽象的艺术来说,没有经过专业训练的初中生是不容易读懂的。
由于生理年龄、教育背景等各种因素,学生的欣赏能力还很稚嫩,审美水平也较低,使学生拥有独立的欣赏能力,成了实现创造力培养路途上关键的起跑阶段。
音乐欣赏是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即从感性(被音乐感动)到理性认识(探究音乐创作背景以及乐理知识)又回到感性认识(更深层次的欣赏)三个阶段,这是欣赏音乐的必经之路。
从音乐的本质上看,音乐是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即是审美的教育。
通过演唱、演奏或欣赏音乐作品,感受真、善、美的音乐形象,给人的情感领域以巨大的影响。
2.音乐欣赏力的培养方法音乐欣赏是绝大多数学生在生活中参与音乐的主要方式,同时也是音乐教育的一种重要手段。
学生在生活中所欣赏的音乐,都是符合自己欣赏水平的作品,换而言之就是他们自己有能力理解的作品,但这些作品可能对他们欣赏能力的提高所起的作用不大。
课上的教学就是教会学生在自身欣赏能力的基础上,不断提高其审美水平。
音乐教育论文: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
音乐教育论文:高中音乐教学中美育实施的途径摘要:音乐教育的重要价值是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本文拟结合高中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戏剧表演模块的教学实践,探讨教学过程中学生审美情趣的激发、体验和深化,以期在潜移默化中培育学生健全的人格和高雅的审美情趣。
关键词:音乐教育;美育实施;音乐鉴赏;歌唱;音乐与戏剧表演音乐教育在全面发展教育中具有重要意义,音乐教育正利用自身的艺术特征有力地促进德育的实施,而且对于促进学生全面的、有个性的发展,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音乐鉴赏音乐鉴赏是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
通过听赏经典的音乐作品,可以让学生接触到古今中外的各种题材、体裁、形式、风格的优秀声乐和器乐作品,从而达到了丰富情感,陶冶情操,提高文化素养,增进身心健康的目的。
高中学生正处在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逐步形成的时期,辨别是非的能力还比较弱,但是他们生理上已经接近成人,心理上渴望成熟,尤其不愿接受简单说教式的教育方式。
而音乐欣赏教学中,正可利用音乐作品的艺术形象及表达的情感、思想,让学生在自然和谐的气氛中情感得到升华,心灵得以净化。
如欣赏贝多芬的《第五交响曲(命运)》第一乐章时,先给学生进行必要的介绍:这是一部富有哲理的音乐作品,充满了英雄主义和战斗精神,而且这里的“英雄”不仅仅是一个人,而是与人们群众的英勇斗争紧密联系在一起,表现的是人们群众的理想和愿望,那就是——“通过斗争,获得胜利”。
所以,音乐情绪激昂,气势恢宏,富有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再联系贝多芬创作这部作品时正在忍受着耳疾的煎熬,他说:“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使我完全屈服……噢!能把人生活上千百次,该是多美!”我们可以体味出贝多芬那不屈不挠的坚定性格,他不甘心做命运的奴隶,坚信光明一定能够战胜黑暗,并为之付出顽强的努力。
而第一乐章那排山倒海的气势,激昂有力、勇往直前的主部主题,正是代表了贝多芬向一切恶势力和生活强加给他的不公正英勇挑战的坚定信念。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
高中音乐教育论文范文一:高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研究一、高中音乐教育现状分析在高中音乐的教学过程中,因长期受应试教育的影响,音乐教学工作一直属于“尾大不掉”的地位,音乐教学更多地属于从属教学工作,可有可无。
这些都影响了高中音乐教学的正常开展,不利于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反作用。
一重视音乐技巧,忽视内涵知识高中音乐教学工作的开展,一直属于从属地位。
在教学进度安排上,音乐课程也被摆在了非常尴尬的位置,教师不愿意教,学生不愿意学,其他主流课程的教师还经常挤占音乐教学的课程安排,这些都使得音乐教学工作难以得到有效的长久的开展。
即便部分高中开设了音乐课程,也按照教学进度安排合理调试了音乐课程,但在实际的授课过程中,因音乐课程大多每周一节,所以音乐教师更加注重音乐技巧的培养与提升,而忽视了音乐文化素养的培养,这就使得很多的音乐教育课程,其关注点往往仅仅停留在认识五线谱、认识音律等技巧方面,对于音乐如何产生、音乐如何发展等内涵性的东西涉及不多。
学生也只是掌握一些皮毛,难以深入地了解音乐的丰富魅力。
还有因应试教育的存在,很多高中生,因文化课成绩不理想,为了上大学而转攻对文化课要求不高的音乐等艺术专业或艺术院校,这部分学生的初衷并非是为了提升音乐素质,而更多的是为了应付考试,这些都影响了高中音乐教育的功能。
二重视理论知识,忽视了实践能力在高中音乐教学过程中,还存在着教师过分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
这一方面可能是因为音乐课程的安排较少,如果增加实践的内容,教师无法完成教学计划,另一方面还主要是因为应试教育的存在,高中音乐考试也主要停留在闭卷或开卷考试,没有实践考核的环节。
二、高中音乐教育对素质教育的影响一对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心理素质的影响分析高中音乐教育对于提升学生的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思想道德素养及提高学生的心理素质水平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在音乐作品中,特别是优秀的经过历史检验的音乐作品,在作品当中,包含着创作者丰富的个人情感及高尚的道德情操,因为只有饱含思想的音乐作品才最具有生命力。
音乐教学法论文(经典范文6篇)
音乐教学法论文(经典范文6篇)1. 音乐教学法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本文探讨了音乐教学法对学生创造力的影响。
通过研究不同的音乐教学方法和教学环境,发现音乐教学法能够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帮助他们表达情感,培养独立思考能力和艺术才能。
2. 视听互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探讨了视听互动在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音乐教学中的视听元素和互动方式,发现视听互动能够增强学生的音乐理解和表达能力,提供更丰富的研究体验,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3. 音乐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研究动机方面的研究本文研究了音乐教学法在提高学生研究动机方面的作用。
通过调查和实验,发现音乐教学法可以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和参与度,提高他们对音乐研究的动机,从而提升研究效果和成绩。
4. 探索音乐教学法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本文探索了音乐教学法在跨学科教学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音乐与其他学科的关联性,发现音乐教学法在跨学科教学中起到了促进学科融合和综合素养培养的作用,丰富了学生的研究体验和知识结构。
5. 探讨音乐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本文探讨了音乐教学法在特殊教育中的应用。
通过研究音乐在特殊教育中的独特作用,发现音乐教学法可以帮助特殊学生提高社交能力、专注力和情绪管理,促进他们身心的全面发展。
6. 音乐教学法与学生情绪管理的关系研究本文研究了音乐教学法与学生情绪管理的关系。
通过观察和调查,发现音乐教学法可以帮助学生放松身心,调节情绪,提高情绪管理能力,进而促进研究效果和学生的心理健康。
以上是六篇经典的音乐教学法论文范文,涵盖了音乐教学法在不同方面的研究和应用。
这些论文可以为同学们提供参考和借鉴,深入探讨音乐教学法对学生的影响和教育效果。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论文
高中音乐鉴赏教学浅析摘要高中音乐鉴赏的本质是审美教育,在进行高中音乐鉴赏课的过程中,明确教学目标,熟悉教材内容,融会贯通各种教育教学方法之外,怎样贯穿新课程理念,理解音乐鉴赏课的实质需要反复不懈的实践探究。
对高中音乐课堂教学的实践性探索将是培养培养学生爱好,提高学生人文素质和精神品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审美教育高中音乐鉴赏教学针对音乐普及教育,2005年教育部推出《关于普通高等学校开展普及高雅艺术活动的通知》,李岚清同志曾经题词“高雅艺术能使学习更有实效,使思维更有创意,使工作更有效率,使领导更有艺术,使生活更有情趣,使人生更加丰厚”。
围绕促进当代青年向真、向善、向美,得到全面和谐的发展的主要目的,针对高中学生这一社会群体,《普通高中音乐课程标准(实验)》指出:普通高中音乐教育的本质仍然是审美教育,即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陶冶其情操,完美其人格。
这就为高中音乐教学及其鉴赏活动指明了方向。
普通高中音乐课的基本任务是面向全体学生,普及高雅艺术,以先进文化为导向,吸纳人类文明发展的优秀成果,提高每一位学生的音乐文化素养,使学生更好更完美地鉴赏作品,这不仅仅是当前,而且是今后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内需要不断探索的课题。
一、高中音乐鉴赏教育的实质在中国,音乐的产生可以追溯到原始社会。
原始社会的先民们通过挖制骨哨和烧制陶埙等活动铸造了原始的乐器,从而也表明自身的审美能力。
由于音乐是劳动人民在生活情趣和审美情趣方面的外在流露,是人们抒发感情、表现感情、寄托感情的艺术,高中音乐鉴赏主要是针对音乐能够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使学生的身心得到美的滋润,进一步塑造他们健全的人格。
高中音乐鉴赏教育除了对学生学生灌输中外音乐史、音乐家及其音乐作品等知识外,更应该重视培养学生音乐鉴赏能力,让他们掌握聆听鉴赏音乐的方法,从而提高他们的音乐审美水平。
高中的音乐鉴赏课是高中阶段学生在听觉感知,情感体验,想象联想,创造性思维等诸多心理活动的综合审美实践活动,有研究表明音乐中音与音之间联接或重叠的节奏与人的脉搏律动和感情起伏等等有一定的关联。
高中音乐欣赏教学论文
浅析高中音乐欣赏教学【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恢复音乐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
它为青少年智力的全面发展,心灵的净化,人格的完善,思想素质和文化素质的普遍提高,开辟出一片新的天地。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教学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恢复音乐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
音乐是一门情感的艺术,音乐教育是以音乐艺术为手段,在潜移默化中对学生进行情感教育。
因此,在音乐教学中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是十分必要的。
一首歌曲中往往蕴含着丰富的思想情感,作为音乐教师,应利用音乐学科的特殊性,深入挖掘出音乐歌曲中内在的思想情感教育因素,采用“潜移默化”的方式,把这些思想情感充分地灌输给学生,让他们在情操上受到陶冶,道德上受到影响,心灵上受到启迪。
一、营造良好课堂气氛高中音乐欣赏课,要先营造良好课堂气氛。
在音乐鉴赏教学中,学生对作品的各种理解、想法和问题,教师应以鼓励支持的态度调动全体学生共同讨论,合作解决。
教师可在课堂中说“大胆说出来吧,让我们共同来解决”。
教师和学生交谈,了解学生的需要,让每个学生都有充分表达情感的机会,都乐于畅所欲言。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兴趣对学习产生的影响,远远超过教师的督促和简单的说教。
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主要是对形象具体,形式新颖的事物容易引起好奇,演示型的多媒体课件能将文字、图像等直观地展示出来,为学生提供生动逼真的教学情境、丰富多彩的教学资源,为学生营造一个色彩缤纷、声像同步、能动能静的教学情景,从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充分调动学生的视觉、听觉等多种器官,把学生在音乐课堂上的审美体验推向高潮。
如《十面埋伏》是一首描绘公元前202年楚汉战争在垓下最后决战情景的琵琶独奏曲,在欣赏时,为了让学生体会乐曲表现的那种四面楚歌,悲切壮烈,气吞山河的历史场面,可将电影《西楚霸王》的片段剪辑下来,配上乐曲,让学生边看边听,营造一个如临其境的欣赏环境,使学生仿佛置身于楚汉之争的战场,从而更好地理解乐曲表现的含义,达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高中音乐教学论文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
浅谈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引言一直以来,在高中音乐教育中,音乐欣赏课教学存在着种种问题,不少音乐工作者对此进行了讨论。
随着时代的发展,教育体系的不断完善,以及大量音乐工作者的不懈努力,新的《高中音乐课程标准》的出台,音乐欣赏课在高中音乐教育中的地位才得以确定,并得以重视。
笔者通过对高中音乐欣赏课的现状以及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本身所存在的问题的分析,提出了一些具体的初步的建议和措施,供从事高中音乐欣赏课教学的教师参考。
一、高中开设音乐欣赏课的重要性音乐欣赏课是学校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提高学生的音乐兴趣,并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其在高中素质教育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音乐作为一门听觉的艺术,它不仅调节学生的情绪和学习的紧张节奏、陶冶学生的情操;同时对学生的思想道德、智力、情意、身心健康等素质的培养,有着其它课程不可替代的功能。
音乐欣赏课作为音乐课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这些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1、对学生生活的调节作用高中阶段的文化学习是很繁重的,尤其是高中三年级的学生,不仅在学习上有压力,在精神上也承受着很大的压力。
在学习之余,他们可以通过听音乐来舒缓紧张的学习节奏,调节疲劳的神经,减少心理压力。
因为,听音乐能使人愉快,心旷神怡,得到美的享受。
而且,科学证明当悦耳的音乐通过听觉器官传入大脑皮层以后,优美的旋律能刺激神经系统,随着感情的变化,使人精神愉快,情绪振奋,同时起到加强血液循环,增加内分泌,促进消化,解除疲劳的作用。
2、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作用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并不是只有思想道德课之类的文化政治课才能发挥作用,音乐同样能够起到培养学生思想道德的作用。
在音乐课还没有得到中学教育重视的时期,中学教育中就把音乐教育作为思想道德教育的辅助手段,可见音乐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作用非浅。
从音乐欣赏本身来看,音乐欣赏对学生思想道德的培养确实发挥着重要作用,优美高尚的音乐,有着潜移默化的高尚情操,声情并茂的音乐艺术是塑造中学生灵魂的有力手段,对中学生的精神起着激励、净化、升华的作用,能逐渐形成正确的审美观,培养感受美、鉴赏美、表现美和创造美的能力,提高分辨“真”与“假”,“美”与“丑”,“善”与“恶”的能力。
音乐论文范文1000字(46篇)
音乐论文范文1000字(46篇)音乐论文范文1000字第1篇在新课标背景下,高中教师要深入认识流行音乐并加强对流行音乐教学的重视,将流行音乐作品巧妙融入到音乐课堂理论与实践教学中,发挥流行音乐多层面作用,引领学生轻松、愉快地学习音乐课程知识,在发展音乐思维能力中塑造健全人格,科学促进综合素质发展,提升音乐教学革新成效。
一、结合学生音乐兴趣点,利用现代技术引入流行音乐二、深挖音乐教材歌曲内容,形成良好个性品质三、有机衔接课堂内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在新课标背景下,学生全面发展是高中音乐教育教学强调的重要方面。
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有机衔接课堂内外,借助课外拓展延伸课内,为学生提供多样化的音乐教学实践平台,在诠释教材歌曲、流行歌曲中巧用自身有限的音乐理论知识,在完成音乐实践任务过程中促进自身全面发展,落实新课标教学理念的同时提升音乐课堂教学质量。
以“描写朋友的歌曲”为例,教师要树立“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科学衔接音乐课堂内外,在把握教材歌曲内容的过程中合理选择课外流行歌曲,比如《好汉歌》,歌曲粗犷、豪放,生动表现“梁山好汉们”豪爽不羁、讲义气的性格,曲调取自河南民歌素材,可以将其穿插到教材中同样描写朋友的歌曲中。
在此过程中,教师还可以将班级学生喜欢的其他以“朋友”为主题的流行歌曲引入课堂,比如费玉清《一生朋友》、庞龙《朋友抱一下》、周华健《朋友》,和教材中“描写朋友的歌曲”内容有机融合,联系课堂内外,巧设课堂教学问题。
教师要科学引导、启发学生,在探索、思考、解决音乐课堂问题中准确把握教材中歌曲主题,还能在无形中对学生进行感染教育,让学生学会真诚对待朋友,学会珍视友谊,正确处理和朋友之间的关系,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友情观。
以“教材中青春为主题的歌曲”为例,在流行音乐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我们的纪念册》《友谊天场地久》等同主题流行歌曲引入课堂中,还可以把当下电视剧或者电影中以青春为主题的插曲、片尾曲引入其中,比如电影《芳华》的片尾曲——《绒花》,收录于专辑《乡恋》,该歌曲是电影《小花》主题曲,歌曲旋律优美抒情,情深意笃、感人肺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浅谈高中音乐教育的欣赏教学
摘要:音乐欣赏教学是音乐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高中阶段恢复音乐欣赏课,对提高学生的音乐素质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影响。
音乐欣赏不仅体现在欣赏课,还体现在教唱、理论等不同的内容中,它在音乐教学中可谓无处不在。
关键词:高中音乐欣赏教学
引言
高中音乐课程作为基础教育的组成部分,多年来一直在不断的发展与改进。
新课改要求老师和学生的关系是学习相互探讨的关系。
在音乐鉴赏教学实践中应充分体现出这一以学生发展为中心的教学新观念,树立“以人为本”的音乐教育观,对学生进行指导。
1.要做好各类资料的收集工作和教材内容的整合
高中音乐课主要以欣赏为主,教材选用的内容多,跨度大,教学目标相对也高。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要对教材内容进行整合。
另外,与高中音乐课本配套的资料偏少又单调(人教版的教参只配有欣赏用磁带),已经不符合现代中学生的审美要求,根本无法满足课堂教学需要,有效提高学生的欣赏水平的教学目标也无法实现。
教师要善于收集各类音像资料,同时也要鼓励学生自己收集资料,在浩如烟海的网络及各类资源中筛选优秀、可利用的欣赏资料,这样既扩大了学生的视野,又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索研究适合学生的教学方法,把握课堂教学
教师要创设情境,引导学生由境入情。
如果教师精心设计课堂
教学导入环节,创设轻松愉悦的氛围,学生的求知欲便会被激发出来,那么,这节音乐欣赏课也就可以因势利导,顺利展开了。
创设情境的方法有很多,教学中常用的有这么几种:
(1)用教师的表演创设情境,诱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课前播放录音或音乐视频来展示本课的欣赏主题创设情境,把学生的注意力引入课堂,让学生产生一种神圣、奇妙的殿堂般的感受,教师用鼓励的目光和充满激情的语言引导学生表达心中最原始的情绪体验,激发学生的审美欲望。
在很多教学内容的课堂导入中,都可以采用这种方法,让学生步入音乐教室的同时,就被美妙的音乐所吸引,进入了音乐欣赏的境界。
(3)通过朗诵学生比较熟悉的文学作品精彩片段来创设情境,用文学作品的艺术魅力来激发学生了解、欣赏音乐作品的欲望。
3.借助多媒体音乐教学手段
在教学中,主动借助有关图片、幻灯、录像、电脑进行教学,但必须强调“以听为主,以看为辅”,利用校园互联网“网络化”的构建比较全面的优势,通过校园互联网网络,把音频视频溶为一体的“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以加深学生对作品内容的理解。
在教学中还要注意将音乐知识讲解与乐曲欣赏相结合。
没有一定的音乐知识,就不能很好地理解音乐所表现的内容,音乐是以音响来表现人们的思想感情和生活的艺术,丰富的想象更能深化听觉对音乐形象的感受。
而孤立地讲授音乐知识,学生会觉得枯燥无味,不容易记。
利用“多媒体”cai课件进行音乐课教学的过程中,将一
些枯燥、抽象的音乐理论概念、复杂的演变过程和表达方式,以内容生动、图像逼真、声音动听的教学信息展现在学生面前,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搞好高中音乐欣赏教学,任重而到远。
作为一名音乐教育工作者必须努力探求,在教法上不断创新,为高中音乐欣赏教学开创新的局面。
传统意义上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将不再是基础音乐教育的全部或主要内涵,使学生热爱音乐,对音乐产生浓厚兴趣,并奠定学生在音乐方面的可持续发展的基础,包括学习音乐,享受音乐,发展自身音乐能力的坚实基础,这是音乐教育基础性的要义所在。
为完成此课题的教学目标,使用“多媒体”cai 课件进行音乐课教学起到了很重要的作用。
4.运用流行音乐作为药引
由于社会的影响,高中学生中往往有许多同学偏爱流行音乐,而不喜欢音乐课上的欣赏内容。
学生往往能唱许多流行歌曲,却说不出一首艺术歌曲或民歌的歌名。
虽然这对于我们课堂知识的教授存在一定的困难,但是我们同时也可以充分利用这一点,帮助欣赏作品。
在《歌唱》上第一节中,我们就可以利用学生熟悉的流行歌曲与美声的区别,帮助学生了解美声唱法。
比如说美声具有节制感、修饰感,声音纯净统一;而流行歌曲唱法自由,较为口语化、大众化,声音也就比较多样。
可以举例周杰伦、潘玮柏等大家熟悉的歌手,用他们的歌曲来阐述流行歌曲的大众化,及与美声严谨的唱法进行比较,增加了学生的兴趣,同时也活跃了课堂气氛。
5.创设优美的课堂情境是搞好音乐欣赏教学的保证
高中音乐欣赏教材编入了很多古今中外优秀的音乐作品,很多作品都渗透了美感教育、审美教育和情感教育,我们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只是照本宣科地向学生灌输教材上的内容,否则学生就会感觉乏味,会影响学习兴趣,收不到理想的教学效果。
那么,怎样才能增强教学效果,培养学生的音乐欣赏能力呢?创设情境教学法是教师根据教学内容所描绘的情境,创设出形象、生动、逼真的投影图画片,辅之生动活泼,故事性、可读性强的语言,并借助音乐的感召力,使学生有目的地听,调动学生的听觉和想象力。
在顿挫有致、声情并茂中,学生如闻其声,如见其人。
教师还应创造教学意境,使景深含于情中,震动学生的心灵,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习音乐欣赏的兴趣,拓宽学生的视野,培养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加深对作品的理解,激起学生与音乐欣赏课之间的情感,发挥音乐欣赏的强烈感染力。
如:高中音乐欣赏《梁祝》,梁山伯与祝英台的爱情在传说中已被当作一种时代的悲剧和对落后的封建社会体制的控诉范本,已经超出了个人情感的范畴。
作品的内容复杂,意义深刻,单纯用语言去引导学生理解,学生较难把握。
可让学生去讨论、去说、去想,引导他们用自己的思想去感受作品,理解作品,领会作品的意蕴。
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技术,播放《梁祝》的片段,当学生看到山伯思念过度,终究呕血而亡,英台得知后痛哭不已,婚嫁当天,英台哭坟后殉情,化蝶与梁山伯相依相随的画面时,他们的情绪会随着音乐和画面的变化而变化。
最后,学生各抒己见,发表自己的看法,谈曲、说曲,在
交流、碰撞中达到正确的认识。
总之,高中的音乐欣赏是为了培养和发展学生的音乐感受能力和音乐表现能力。
所以,音乐欣赏教学就应该从低级向高级发展,即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片面向全面地进行,使学生充分体验蕴涵于音乐音响形式中的美和丰富的情感。
参考文献:
[1]张敏.论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创新能力培养[j].考试周刊,2008.
[2]梁侠宾.音乐教学要重视学生个性兴趣的培养[j].广西教育,2008.
[3]易希平,陈文佩.从心理学角度谈培养音乐兴趣[j].曲靖师范学院学报,20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