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合集下载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和公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必背知识点和公式一、化学原理和实验基础知识1. 物质的性质分类: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2. 原子的结构及元素周期表3. 元素的命名和符号4. 化学式和化合价5.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和应用6. 摩尔及摩尔质量7. 溶液中物质的质量分数、体积分数和摩尔分数的计算二、化学反应及相应的定律1. 氧化还原反应与电子转移2. 酸碱中和反应3. 金属和非金属元素的化合反应4. 化学反应速率与速率常数5. 化学平衡与平衡常数6. 动态平衡和影响平衡位置的因素三、化学中常见物质的性质和变化规律1. 酸、碱、盐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的应用2. 金属元素的性质和活动性排列3.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和常见化合物特征4. 氧化还原反应中的氧化剂和还原剂5. 可燃物质的燃烧性质和火灾的防治6. 溶液中的电离和导电性质四、化学能量及相关的计算1. 化学反应中的能量变化2. 热力学第一定律及相关计算3. 化学能量转化的工作和燃料利用4. 化学反应焓变的计算五、离子反应和溶液的性质1. 离子反应的留意事项和常见离子反应方程式2. 溶液中离子的电离程度及强弱3. 溶液中离子反应的溶解度与生成的沉淀物4. 溶液中的氧化还原反应和电解质六、化学实验中的基本操作和常见现象1. 常见实验室器具的名称及用途2. 烧杯、试管、瓶口的使用方法和预防措施3. 汽化、凝固、溶解等常见现象的描述和解释4. 化学实验中注意事项和安全操作规范化学公式:1. 摩尔质量计算公式:摩尔质量 = 质量 / 物质的量2. 摩尔浓度计算公式:摩尔浓度 = 物质的量 / 溶液的体积3. 反应物的摩尔比计算公式:反应物的摩尔比 = 摩尔数 / 最小摩尔数4. 溶质的质量分数计算公式:质量分数 = 溶质的质量 / 溶液的质量5. 溶质的体积分数计算公式:体积分数 = 溶质的体积 / 溶液的体积6. 溶质的摩尔分数计算公式:摩尔分数 = 溶质的物质的量 / 溶液的物质的量7. 碳酸氢根离子浓度计算公式:[HCO3-] = S / (1 + Ka/[H+])以上便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必背知识点和公式,掌握这些知识,将有助于你在学习化学的过程中更加轻松和有效地理解和应用。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必修一

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必修一本店铺为大家整理的,整理化学繁琐知识点是重要的学习任务之一,高中时期化学是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

1.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必修一篇一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1.钠在空气中缓慢氧化:4Na+O2==2Na2O2.钠在空气中燃烧:2Na+O2点燃====Na2O23.钠与水反应:2Na+2H2O=2NaOH+H2↑现象:①钠浮在水面上;②熔化为银白色小球;③在水面上四处游动;④伴有嗞嗞响声;⑤滴有酚酞的水变红色。

4.过氧化钠与水反应:2Na2O2+2H2O=4NaOH+O2↑5.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2Na2O2+2CO2=2Na2CO3+O26.碳酸氢钠受热分解:2NaHCO3△==Na2CO3+H2O+CO2↑7.氢氧化钠与碳酸氢钠反应:NaOH+NaHCO3=Na2CO3+H2O8.在碳酸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Na2CO3+CO2+H2O=2NaHCO32.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必修一篇二1、化学变化:生成了其它物质的变化2、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它物质的变化3、物理性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如:颜色、状态、密度、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水溶性等)4、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如:可燃性、助燃性、氧化性、还原性、酸碱性、稳定性等)5、纯净物:由一种物质组成6、混合物: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纯净物组成,各物质都保持原来的性质7、元素:具有相同核电荷数(即质子数)的一类原子的总称8、原子:是在化学变化中的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不可再分9、分子:是保持物质化学性质的小粒子,在化学变化中可以再分10、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1、化合物: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12、氧化物:由两种元素组成的化合物中,其中有一种元素是氧元素13、化学式:用元素符号来表示物质组成的式子14、相对原子质量:以一种碳原子的质量的1/12作为标准,其它原子的质量跟它比较所得的值某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对原子质量≈质子数+中子数(因为原子的质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15、相对分子质量:化学式中各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的总和16、离子:带有电荷的原子或原子团注:在离子里,核电荷数=质子数≠核外电子数17、四种化学反应基本类型:①化合反应: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物质生成一种物质的反应如:A+B=AB②分解反应:由一种物质生成两种或两种以上其它物质的反应如:AB=A+B③置换反应:由一种单质和一种化合物起反应,生成另一种单质和另一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AC+B④复分解反应:由两种化合物相互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如:AB+CD=AD+CB3.高一化学必背知识点必修一篇三1.区分元素、同位素、原子、分子、离子、原子团、取代基的概念。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一章知识点总结一、物质的结构1. 原子的发现和结构2. 原子核的发现和结构3. 原子的量子结构4. 原子的质量单位二、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1. 元素周期表的基本构造2. 元素周期律的基本特征3. 原子的组成及其排列规律4. 化学键的成因5. 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化合反应三、离子反应1. 离子的概念2. 离子反应的概念3. 酸、碱、盐的概念四、化学方程式1.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概念2. 化学方程式的基本性质3. 化学方程式的表示方法4.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五、氧气、氢气及水1. 氧的性质2. 氢的性质3. 水的性质4. 水的结构和性质六、金属与非金属元素1. 金属元素的性质2. 金属的化学性质3. 非金属元素的性质4. 非金属的化学性质七、分子与晶体1. 分子的结构及性质2. 分子的相互作用3. 晶体的结构及性质4. 晶体的相互作用在这一章中,我们首先了解了原子的结构,包括原子的发现和结构,原子核的发现和结构,以及原子的量子结构和质量单位。

我们学习了元素周期律和化学键的知识,包括元素周期表的构造和特征,化学键的成因,以及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化合反应。

我们深入了解了离子反应的概念,以及酸、碱、盐的性质。

在学习化学方程式方面,我们了解了化学方程式的概念、基本性质、表示方法,以及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在最后的部分,我们学习了氧气、氢气及水的性质,以及金属与非金属元素的性质,并了解了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个人观点和理解:在学习这一章的知识点时,我深刻地意识到物质的结构是如此复杂而又精妙。

原子、离子、分子和晶体都是构成物质的基本单位,它们之间相互作用,形成了多种多样的物质。

学习化学不仅让我理解了物质的本质和结构,更让我感受到了人类对自然的探索和认知。

希望通过学习化学,我可以更深入地理解世界的运行规律,为人类社会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本章的学习,我们详细地了解了物质的基本结构和性质,包括原子、离子、化学键、化学方程式、氧气、氢气、水、金属和非金属元素,以及分子和晶体的结构和性质。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是由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化合物是由不同种元素组成的纯净物。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核外电子组成。

- 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质子带正电,中子不带电。

- 电子带负电,绕原子核运动。

3.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和族。

- 周期表示电子能级,族表示最外层电子数。

4. 化学键- 离子键:正负离子间的静电吸引力。

-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

5. 化学反应- 化学反应是原子重新排列形成新物质的过程。

- 反应物和生成物通过化学方程式表示。

- 化学反应遵循质量守恒定律。

二、化学计算1. 物质的量- 物质的量是表示物质中所含基本单位(原子、分子、离子等)数量的物理量。

- 单位是摩尔(mol)。

2. 摩尔质量- 摩尔质量是一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是克/摩尔(g/mol)。

3. 气体定律- 波义耳定律:在恒温条件下,气体体积与压强成反比。

- 查理定律:在恒压条件下,气体体积与温度成正比。

- 阿伏伽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等体积气体含有相同数量的分子。

4. 溶液的浓度- 质量百分浓度:溶液中溶质质量与溶液总质量的百分比。

- 体积百分浓度:溶液中溶质体积与溶液总体积的百分比。

- 摩尔浓度:溶液中溶质的量(mol)与溶液体积(L)的比值。

5. 酸碱滴定- 滴定是通过已知浓度的溶液来测定未知浓度溶液浓度的方法。

- 酸碱滴定是利用酸和碱之间的中和反应进行的滴定。

三、无机化学1. 酸碱理论- 阿伦尼乌斯理论:酸是产生氢离子的物质,碱是产生氢氧根离子的物质。

- 布朗斯特-劳里理论:酸是质子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2. 盐类的水解- 盐类水解是盐在水中溶解后,离子与水发生反应生成酸或碱的现象。

3.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是电子转移的化学反应。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新课标人教版高中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

第一章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计量①物质的量定义:表示一定数目微粒的集合体符号n 单位摩尔符号 mol阿伏加德罗常数:0.012kgC-12 中所含有的碳原子数。

用NA 表示。

约为6.02x1023微粒与物质的量N公式:n=N A②摩尔质量: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用M表示单位:g/mol 数值上等于该物质的分子量质量与物质的量m公式:n=M③物质的体积决定:①微粒的数目②微粒的大小③微粒间的距离微粒的数目一定固体液体主要决定②微粒的大小气体主要决定③微粒间的距离体积与物质的量V公式:n=V m标准状况下,1mol 任何气体的体积都约为22.4L④阿伏加德罗定律:同温同压下,相同体积的任何气体都含有相同的分子数⑤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溶质B 的物质的量。

符号CB 单位:mol/l公式:C=n/V n C×V V=n/C BB B B=BB溶液稀释规律C(浓)×V(浓)=C(稀)×V(稀)⑥溶液的配置(l)配制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的溶液计算:算出所需溶质和水的质量。

把水的质量换算成体积。

如溶质是液体时,要算出液体的体积。

称量:用天平称取固体溶质的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水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里,加入所需的水,用玻璃棒搅拌使溶质完全溶解.(2)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配制前要检查容量瓶是否漏水)计算:算出固体溶质的质量或液体溶质的体积。

称量:用托盘天平称取固体溶质质量,用量简量取所需液体溶质的体积。

溶解:将固体或液体溶质倒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的蒸馏水(约为所配溶液体积的 1/6),用玻璃棒搅拌使之溶解,冷却到室温后,将溶液引流注入容量瓶里。

洗涤(转移):用适量蒸馏水将烧杯及玻璃棒洗涤 2-3次,将洗涤液注入容量瓶。

振荡,使溶液混合均匀。

定容:继续往容量瓶中小心地加水,直到液面接近刻度2-3m m处,改用胶头滴管加水,使溶液凹面恰好与刻度相切。

高中化学必修一公式大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公式大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公式大总结( 全)1、金属钠投到硫酸铜溶液中的化学方程式:2Na+2H2O=2NaOH+H2↑CuSO4+2NaOH=Cu(OH) 2↓+ Na2SO4(先冒气泡再蓝色沉淀)2、金属钠与盐酸的化学方程式:2Na+2HCl=2NaCl+H2↑3、氢氧化钠方在空气中变质的化学方程式:2NaOH+CO2=Na2CO3+H2ONa2CO3+10H2O=Na2CO3·10H2O4、金属钠放在空气的氧化:4Na+O2=2Na2O (银白色变暗)5、金属钠在空气燃烧:2Na+O2=Na2O2 Δ(生成淡黄色粉末)6、过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2Na2O2+2H2O=4NaOH+O2↑2Na2O2+2CO2=2Na2CO3+O27、过氧化钠与酸反应:2Na2O2+4HCl=4NaCl+2H2O+O2↑8、氧化钠在空气中变质:Na2O+H2O=2NaOHNa2O+CO2=Na2CO39、氧化钠与酸反应:Na2O+2HCl=2NaCl+H2O10、氧化钠在空气中燃烧:2Na2O+O2=2Na2O2 Δ211、氯气与铁的反应方程式:2Fe+3Cl2=2FeCl3 点燃(红棕色的烟)12、氯气与铜的反应方程式:Cu+Cl2=CuCl2 点燃(棕黄色的烟)13、氯气与氢气的反应方程式:Cl2+H2=2HCl 点燃(苍白色火焰,生成白雾)14、氯气与钠单质的反应方程式:2Na+Cl2=2NaCl 点燃(淡黄色的烟)15、工业制漂白粉:2Cl2+2Ca(OH) 2=CaCl2+Ca(ClO) 2+2H2O (为Ca(OH) 2石灰乳)16、氯气与水的方程式:Cl2+H2O=HCl+HClO17、消毒、处理多余的氯气、制84消毒液:Cl2+2NaOH=NaClO+NaCl+H2O18、次氯酸钠在空气中变质:2NaClO+CO2+H2O=2HClO+Na2CO3NaClO+CO2+H2O=HClO+NaHCO319、漂白粉在空气中变质:Ca(ClO) 2+CO2+H2O=CaCO3↓+2HClO20、次氯酸见光分解:2HClO=2HCl+O2↑ 光照221、氯化铁通入沸水中制氢氧化铁胶体:FeCl3+3H2O=Fe(OH) 3 (胶体)+3HCl Δ22、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Na2CO3+2HCl(过)=2NaCl+CO2↑+H2ONa2CO3+HCl(少)=NaHCO3+NaCl23、碳酸氢钠与盐酸的反应方程式:NaHCO3+HCl=NaCl+H2O+CO2↑24、碳酸氢钠与碱反应方程式:NaHCO3+NaOH=Na2CO3+H2ONaHCO3+Ca(OH) 2=2H2O+Na2CO3+CaCO3↓25、碳酸氢钠受热易分解:2NaHCO3=Na2CO3+CO2↑+H2O Δ26、二氧化碳通入碳酸钠溶液中:Na2CO3+CO2+H2O=2NaHCO327、浑浊石灰水变澄清:CO2+CaCO3+H2O=Ca(HCO3) 228、碳酸氢钙受热分解:Ca(HCO3) 2= CO2↑+CaCO3+H2O Δ29、氢氧化亚铁在空气中变质:4Fe(OH) 2+O2+2H2O=4Fe(OH) 3(由白色沉淀变成灰绿色再变成红褐色沉淀)30、保存氯化亚铁溶液:2FeCl3+Fe=3FeCl2 2Fe3++Fe=3Fe2+331、制造印刷线路板:2FeCl3+Cu=2FeCl2+CuCl22Fe3++Cu=2Fe2++Cu2+32、2FeCl2+Cl2=2FeCl32Fe2++Cl2=2Fe3++2Cl-33、Fe2O3+3CO = 2Fe+3CO2高温34、Ba2++SO42+=BaSO4↓Ag++Cl-= AgCl↓35、Zn+Cu2+= Zn2++Cu Zn+Fe2+= Zn2++Fe36、溶洞的形成:CO2+CaCO3+H2O=Ca(HCO3)2Ca(HCO3)2=CO2↑+CaCO3+H2O Δ37、NaHCO3+BaCl2➜不反应(一般情况下,强酸才能制弱酸)38、工业上制取水煤气:C+H2O(g)=CO+H2 高温39、自然界通过放电把氮气转化为一氧化氮:N2+O22NO 放电(NO无色、难溶于水)40、工业上制备氨气:N2+3H22NH3高温、高压、催化剂441、一氧化氮在常温下被氧化:2NO+O2=2NO2(NO2红棕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42、工业上制取硝酸、二氧化氮溶于水生成硝酸和一氧化氮:3NO2+H2O=2HNO3+NO43、氨溶解于水:NH3+H2O NH3·H2O(一水合氨、弱碱性、能使酚酞溶液变红)44、一水合氨的电离:NH3·H2O NH4++OH-45、氨与盐酸的反应:NH3+HCl=NH4Cl46、工业上制备硝酸需要的一氧化氮的方程式:4NH3+5O2=4NO+6H2O 高温催化剂47、碳酸氢铵受热分解:NH4HCO3=NH3↑+CO2↑+H2O Δ(密封保存在阴凉处、施肥时埋在土下)48、氯化铵受热分解:NH4Cl=NH3↑+HCl↑Δ49、铵态氮肥不能与碱(如草木灰)混合施用:NH4++OH-=NH3↑+H2O Δ50、实验室制氨气:2NH4Cl+Ca(OH)2=2NH3↑+CaC l2+2H2O Δ(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551、硝酸受热分解:4HNO3=4NO2↑+O2↑+2H2O 受热或见光(应保存在棕色试剂瓶中、阴凉处)52、铜与硝酸的反应:Cu +4HNO3(浓) =Cu(NO3)2+2NO2↑+2H2O (遇浓硝酸生成二氧化氮)3Cu+8HNO3(稀) =3Cu(NO3)2+2NO↑+4H2O (遇稀硝酸生成一氧化氮)53、浓硝酸与木炭的反应:4HNO3(浓)+C=CO2↑+4NO2↑+2H2O Δ54、硫单质铁的反应:Fe+S=FeS Δ(硫单质的氧化性、S黄色或淡黄色固体,不溶水、微溶酒精、易溶CS2)55、硫单质与氧气的反应:S+O2=SO2 点燃(硫单质的还原性、SO2有刺激性气味的有毒气体、易溶于水)56、硫粉遇碱发生歧化反应:3S+6NaOH=2Na2S+Na2SO3+3H2O Δ57、黑火药爆炸的化学方程式:S+2KNO3+3C=K2S+3CO2↑+N2↑58、二氧化硫被氧气氧化:2SO2+O22SO3催化剂Δ59、二氧化硫与硫化氢发生归中反应:SO2+2H2S=3S↓+2H2O (H2S臭鸡蛋气味)60、浓硫酸与铜加热发生反应:2H2SO4(浓)+Cu=CuSO4+SO2↑+2H2O Δ661、浓硫酸与木炭加热发生反应:2H2SO4(浓)+C=2SO2↑+CO2↑+2H2O Δ62、二氧化硫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SO2+Ca(OH)2=CaSO3↓+H2O63、二氧化硫与氯气发生氧化还原反应:SO2+Cl2+2H2O=H2SO4+2HCl64、酸雨的形成:2SO2+O22SO3 粉尘等催化SO3+H2O=H2SO4SO2+H2O H2SO32H2SO3+O2=2H2SO465、海水提镁第一步:Mg+2H+=Mg2++H2↑(盐酸、稀硫酸)66、镁与氮气的反应:3Mg+N2=Mg3N2 点燃67、镁与二氧化碳反应:2Mg+CO2=2MgO+C 点燃(镁着火不能用二氧化碳扑灭)68、海水提溴单质:2Br-+Cl2=Br2+2Cl-69、半导体硅与氧气的反应:Si+O2=SiO2 Δ(自然界没有游离态的硅)70、工业上制粗硅:SiO2+2C=Si+2CO↑高温(光导纤维、沙子和石英的主要成分是SiO2)771、硅与氟气的反应:Si+2F2=SiF472、硅与氢氟酸的反应:Si+4HF=SiF4+2H273、制作黏合剂:Si+2NaOH+H2O=Na2SiO3+2H2↑74、玻璃与烧碱反应:SiO2+2NaOH=Na2SiO3+H2O (Na2SiO3的水溶液称为水玻璃)75、二氧化硅与碱性氧化物的反应:SiO2+CaO=CaSiO3 高温76、刻蚀玻璃:SiO2+4HF=SiF4↑+2H2O77、工业制玻璃:CaCO3+SiO2=CaSiO3+CO2↑高温Na2CO3+SiO2=Na2SiO3+CO2↑高温78、金属铝在氧气中燃烧:4Al+3O2=2Al2O3 点燃79、铝热反应:2Al+Fe2O3=Al2O3+2Fe高温(铝粉与氧化铁粉的混合物称为铝热剂,用于焊接钢轨)80、金属铝与酸的反应:2Al+6HCl=2AlCl3+3H2↑881、金属铝与碱的反应:2Al+2NaOH+6H2O=2Na[Al(OH)4]+3H2↑(四羟基合铝酸钠)82、实验室制氢氧化铝:AlCl3+3NH3·H2O=Al(OH)3↓+3NH4Cl(白色沉淀)83、氢氧化铝溶于强酸中:Al(OH)3+3H+=Al3++3H2O84、氢氧化铝溶于强碱中:Al(OH)3+OH-=[Al(OH)4]- (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85、氧化铝溶于强酸:Al2O3+6H+=2Al3++3H2O (氧化铝为两性氧化物)86、氧化铝溶于强碱:Al2O3+2OH-+3H2O=2[Al(OH)4]-87、碱式碳酸铜的制取:2Cu+O2+H2O+CO2=Cu2(OH)2CO3 (绿色)88、铜与氧气的反应:Cu+O2=2CuO Δ89、铜与硫粉的反应:2Cu+S=Cu2S Δ90、4CuO=2Cu2O+O2↑高温(黑色物质变为红色物质)991、CuSO4·5H2O=CuSO4+5H2O↑Δ(蓝色晶体变为白色粉末)92、氯化铝与少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3++3OH-=Al(OH)3↓93、氯化铝与过量的氢氧化钠反应:Al3++4OH-=[Al(OH)4]-94、四羟基合铝酸根离子与酸的反应:[Al(OH)4]-+H+=H2O+Al(OH)3↓95、实验室制取氯气:4HCl(浓)+MnO2 =MnCl2+Cl2↑+2H2O Δ(黄绿色气体、有毒、密度比空气大)96、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aCO3+2HCl=CaCl2+H2O+CO2↑(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大,溶于水)。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4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第一节物质的分类1、掌握两种常见的分类方法:交叉分类法和树状分类法。

2、分散系及其分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2)当分散剂为液体时,根据分散质粒子大小可以将分散系分为溶液、胶体、浊液。

3、胶体:(1)常见胶体:Fe(OH)3胶体、Al(OH)3胶体、血液、豆浆、淀粉溶液、蛋白质溶液、有色玻璃、墨水等。

(2)胶体的特性:能产生丁达尔效应。

区别胶体与其他分散系常用方法丁达尔效应。

胶体与其他分散系的本质区别是分散质粒子大小。

(3)Fe(OH)3胶体的制备方法:将饱和FeCl3溶液滴入沸水中,继续加热至体系呈红褐色,停止加热,得Fe(OH)3胶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归纳(二)离子反应一、电解质和非电解质电解质: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

1、化合物非电解质:在水溶液中和熔融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

(如:酒精[乙醇]、蔗糖、SO2、SO3、NH3、CO2等是非电解质。

)(1)电解质和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单质和混合物既不是电解质也不是非电解质。

(2)酸、碱、盐和水都是电解质(特殊:盐酸(混合物)电解质溶液)。

(3)能导电的物质不一定是电解质。

能导电的物质:电解质溶液、熔融的碱和盐、金属单质和石墨。

电解质需在水溶液里或熔融状态下才能导电。

固态电解质(如:NaCl晶体)不导电,液态酸(如:液态HCl)不导电。

2、溶液能够导电的原因:有能够自由移动的离子。

3、电离方程式:要注意配平,原子个数守恒,电荷数守恒。

如:Al2(SO4)3=2Al3++3SO42-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生成沉淀、生成气体、水。

2、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拆、删、查)①写:写出正确的化学方程式。

(要注意配平。

)②拆:把易溶的强电解质(易容的盐、强酸、强碱)写成离子形式。

常见易溶的强电解质有:三大强酸(H2SO4、HCl、HNO3),四大强碱[NaOH、KOH、Ba (OH)2、Ca(OH)2(澄清石灰水拆,石灰乳不拆)],可溶性盐,这些物质拆成离子形式,其他物质一律保留化学式。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五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五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大全(五篇)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篇1一、元素周期表(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 原子序数:根据元素在周期表中的顺序给元素编号以得到原子序数。

2. 原子序数与原子结构的关系原子序数=核电荷数=核外电子数=质子数二、元素周期表的结构1.周期周期:具有相同电子层数的元素,按照原子序数递增的顺序从左到右排列的一行,叫周期。

(1)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横行,每一横行称为一个周期,故元素周期表共有7个周期;(2)周期的分类第一、二、三周期,所排元素种类: 2、8、8,短周期;第四,第五,第六和第七周期,排列的元素类型:18,18,32,32,长周期。

此外:镧系元素 57La~71Lu 15种元素第六周期,IB族;锕系元素 89Ac~103Lr 15种元素第七周期,IB族;超铀元素 92U号元素以后。

(3)周期序数与电子层数的关系:周期序数=同周期元素具有的电子层数。

(4)每一周期都是从碱金属开始→卤素→惰性元素(第一与第七周期例外 );(5)每一周期,从左向右,原子半径从大到小;主要化合价从+1~+7,-4~-1,金属性渐弱,非金属性渐强。

2. 族原子核外最外层电子数相同的元素,按照原子电子层增加的顺序,从上到下垂直排列,称为一族。

(1)元素周期表共有18个纵行,除8、9、10三个纵行称为Ⅷ外,其余15个纵行,每一个纵行称为一个族,故元素周期表共有 16 个族。

族的序号一般用罗马数字表示;(2)族的分类长短周期共同组成的族为主族,用A表示;完全由长周期元素构成的族为副族,用B表示,并用罗马数字表示其序号;稀有气体元素所在的列为零族,计作“0”;族类ABⅧ0族数7711族序号ⅠA、ⅡA、ⅢA、ⅣA、ⅤA、ⅥA、ⅦAⅢB、ⅣB、ⅤB、ⅥB、ⅦB、ⅠB、ⅡBⅧO列序号1、2、13、14、15、16、173、4、5、6、7、11、128、9、1018(3)周期表中部从ⅢB族到ⅡB族共10列通称为过渡元素,包括Ⅷ族和七个副族,是从左边主族向右边主族过渡的元素。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

高中必修一化学知识点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的量:用于表示微观粒子数量的物理量,单位为摩尔(mol)。

2. 摩尔质量:物质的质量与物质的量之比,单位为克/摩尔(g/mol)。

3. 阿伏伽德罗常数:1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数值约为6.022×10^23 mol^-1。

4.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单位为摩尔/升(mol/L)。

二、化学反应基础1. 化学反应方程式:表示反应物和生成物种类及其微观粒子数量比例的方程。

2. 化学计量数:化学反应方程式中反应物和生成物前的系数,表示物质的量的比例。

3. 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物质的总质量不变。

4. 能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能量的总量不变。

三、化学实验操作1. 常见仪器的使用:试管、烧杯、滴定管、酒精灯等。

2. 基本操作:称量、量取、溶解、加热、过滤、蒸发、结晶等。

3. 安全操作:了解化学品性质,使用防护装备,处理废弃物。

四、元素周期表与元素周期律1. 元素周期表: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元素表,显示元素的周期性和族性。

2. 原子序数:元素在周期表中的位置,等于该元素原子核中的质子数。

3.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着原子序数的增加而呈现周期性变化的规律。

五、化学键与分子结构1.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

2.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通过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分子的几何形状:分子中原子的空间排列,如V型、直线型等。

六、酸碱与盐1. 酸:能够提供质子(H+)的物质。

2. 碱:能够接受质子的物质。

3. 盐:由阳离子和阴离子组成的化合物。

七、氧化还原反应1. 氧化:物质失去电子的过程。

2. 还原:物质获得电子的过程。

3. 氧化还原反应:同时发生氧化和还原的化学反应。

八、溶液与胶体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以分子或离子形式均匀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相体系。

2. 胶体:分散质粒子大小在1-100纳米之间的分散体系。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笔记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笔记

高一必修一化学知识点笔记一、物质的量与摩尔质量1.物质的量(化学单位:摩尔)- 定义:物质的量是物质的基本属性之一,用单位摩尔(mol)表示,记作n。

- 摩尔质量:每摩尔物质的质量,单位为g/mol。

- 摩尔质量的计算:将化学式中各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相加即可。

- 摩尔质量与质量的关系:n = m/M,其中m为物质的质量,M为物质的摩尔质量。

二、化学式与化合价1.化学公式- 定义:化学公式是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合物中各种元素的种类和绝对数目的式子。

- 化合物的种类:- 二元化合物:由两种不同元素组成。

- 多元化合物:由两种以上的元素组成。

- 离子化合物:由阳离子(金属元素)和阴离子(非金属元素)组成。

- 分子化合物:由非金属元素组成。

2.化合价- 定义:元素的化合价是元素在化合物中的原子价值。

- 化合价的确定:- 金属元素的化合价通常为元素的电子数目。

- 非金属元素的化合价根据化合物的电荷平衡及最低共价数原则确定。

三、化学方程式与化学反应1.化学方程式- 定义:用化学符号表示化学反应的式子。

- 反应物与生成物:反应物位于方程式的左侧,生成物位于方程式的右侧。

- 反应条件:一些特殊条件下的反应条件可以用符号在方程式的上方标记。

- 平衡符号:用“→”表示反应方向,用“↑”、“↓”表示气体、液体的状态。

2.化学反应类型- 酸碱中和反应:酸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 氧化还原反应:涉及电子的转移,发生氧化和还原过程。

-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后生成沉淀。

- 双替换反应:两种溶液交换离子形成新的化合物。

四、化学键与物质属性1.化学键- 定义:原子与原子之间通过共用或转让电子而形成的化学连接。

- 电负性:元素吸引电子的能力。

- 离子键:电子转移形成的化学键。

- 共价键:电子共享形成的化学键。

2.物质属性- 化学性质: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物理性质:物质在物理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 结构性质:物质在分子或晶体结构中的特征性质。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公式总结化学是高中阶段的重要学科之一,对于高一化学必修一,掌握基本的化学公式至关重要。

以下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公式总结:1. 物质的量(mol)- 物质的量(n)= 物质的质量(m)/ 相对分子质量(M)- 物质的量(n)= 溶液中溶质的摩尔数2. 摩尔质量(M)- 摩尔质量(M)= 相对分子质量× 1g/mol3. 摩尔体积(V)- 摩尔体积(V)= 物质的体积(V)/ 物质的量(n)4. 气体摩尔体积(Vm)- 在标准状况下(0℃,1atm),Vm = 22.4L/mol5. 物质的量浓度(C)- 物质的量浓度(C)=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的体积(V)6. 质量分数(w)- 质量分数(w)= (溶质的质量(m)/ 溶液的总质量)× 100%7. 物质的量分数(ω)- 物质的量分数(ω)= (溶质的摩尔数(n)/ 溶液中所有溶质的总摩尔数)× 100%8. 化学反应速率(v)- 化学反应速率(v)= 反应物浓度的减少量 / 时间9. 化学平衡常数(K)- K = [生成物]^n / [反应物]^m(其中n和m是平衡方程式中的系数)10. 酸碱中和反应- 中和反应中,酸和碱的摩尔数相等,即n(酸) = n(碱)1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数的变化量等于转移的电子数12. 离子方程式- 离子方程式表示了溶液中离子的化学反应13. 化学计量关系- 反应物和生成物的摩尔比必须满足化学方程式中的系数比14. 能量守恒定律- 在封闭系统中,能量既不能被创造也不能被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换为另一种形式。

15. 热化学方程式- 热化学方程式表示了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这些公式是高一化学必修一的基础,掌握它们对于理解化学原理和解决化学问题至关重要。

希望这份公式总结能够帮助你更好地学习化学。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与定义1. 物质的量:表示一定数量粒子的集合体,单位是摩尔(mol)。

2. 阿伏伽德罗常数:1摩尔物质中所含有的粒子数,约为6.022 x 10^23。

3. 物质的量浓度:单位体积溶液中所含物质的量,单位是摩尔每升(mol/L)。

4. 溶液的pH值:表示溶液酸碱性的量度,pH = -log[H+]。

5. 氧化还原反应:一种化学反应,其中电子从一个物质转移到另一个物质。

二、元素周期表1. 元素周期律:元素的性质随原子序数的增加呈现出周期性变化。

2. 周期表的分区:分为s区、p区、d区、ds区和f区。

3. 主族元素:周期表中s区和p区的元素。

4. 过渡元素:周期表中d区的元素。

5. 稀有气体:周期表中最后一组元素,化学性质稳定。

三、化学键1. 离子键:正负离子之间的静电吸引力。

2. 共价键:两个或多个原子共享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3. 金属键:金属原子间的电子共享,形成“电子海”。

4. 氢键:分子间的一种较弱的相互作用力。

四、化学反应原理1. 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质的消耗速度或生成物质的生成速度。

2. 化学平衡:反应物和生成物浓度不再变化的状态。

3. 莱-夏特列原理:当一个处于平衡状态的系统受到外部条件改变时,系统会自发地调整,使得这种改变被抵消。

4. 酸碱理论:布朗斯特-劳里酸碱理论,酸是质子(H+)的供体,碱是质子的受体。

五、溶液与电解质1. 溶液:一种或几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物质中形成的均一混合物。

2. 饱和溶液:在一定温度下,溶质在溶剂中的溶解达到最大值的溶液。

3. 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能导电的物质。

4. 非电解质:在水溶液或熔融状态下不导电的物质。

六、常见物质的性质与变化1. 酸碱盐的性质:酸能与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盐能与酸或碱反应。

2. 氧化还原反应的特征:氧化剂得到电子被还原,还原剂失去电子被氧化。

3. 沉淀反应:两种溶液混合时生成不溶于水的固体(沉淀)的反应。

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共分为8个章节,分别是:物质的组成、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化学键与化合物、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气体与溶液、热化学与能量守恒、物质的结构与性质、化学与社会。

下面是每个章节的知识点总结:
1. 物质的组成:
- 纯物质与混合物
- 常见的纯物质和混合物
- 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
2. 原子结构与元素周期律:
- 原子的基本结构
- 元素周期表的组成和特点
- 原子序数、原子量和相对原子质量的概念
3. 化学键与化合物:
- 离子键、共价键和金属键的概念和特点
- 离子、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
- 氧化还原反应和氧化态的概念
4. 物质的量与化学反应:
- 摩尔与物质的量
- 化学方程式的平衡
- 摩尔质量与摩尔体积的概念- 气体的摩尔体积与比容定律
5. 气体与溶液:
- 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式
- 溶解度和溶液浓度的概念- 饱和溶液和过饱和溶液
- 溶液的稀释和浓缩
6. 热化学与能量守恒:
- 化学反应的热效应
- 内能、焓和焓变的概念
- 化学反应的热力学方程式- 燃烧反应和燃烧热
7.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
- 物质的物理状态和性质
- 物质的结构与性质的关系- 晶体结构和晶体的特点
- 分子结构与分子间力的影响
8. 化学与社会:
- 制药工业与化学
- 环境保护与化学
- 工业生产与化学
- 农业与化学
这些知识点是高中化学必修一章节中的核心内容,掌握了这些知识点可以帮助学生建立起化学的基本概念和思维模式,为后续的学习打下坚实的基础。

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

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一、基本概念与原理1. 物质的组成与分类- 物质由元素组成,分为纯净物和混合物。

- 纯净物包括单质和化合物,单质由同种元素组成,化合物由不同元素通过化学键结合。

2. 原子结构- 原子由原子核和电子云组成,原子核包含质子和中子。

- 原子序数等于核内质子数,决定了元素的性质。

3. 化学式与化学方程式- 化学式表示物质的组成,如H2O表示水。

- 化学方程式表示化学反应的过程,如2H2 + O2 → 2H2O。

4. 化学反应类型- 合成反应、分解反应、置换反应、还原-氧化反应等。

5. 摩尔概念- 摩尔是物质的量的单位,1摩尔物质含有阿伏伽德罗常数(6.022×10^23)个粒子。

6. 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的关系- 通过摩尔质量可以计算物质的量与质量、体积之间的关系。

二、元素与化合物1. 元素周期表- 元素按照原子序数排列的表格,分为周期与族。

2. 常见元素及其化合物- 主族元素(如氢、氧、钠、氯等)和过渡元素(如铁、铜、镍等)的性质与用途。

- 常见化合物(如水、盐、酸、碱、氧化物等)的性质和反应。

三、化学实验基础1. 实验安全与操作- 实验室安全规则,常见化学试剂的使用方法。

2. 实验仪器与设备- 常见化学实验仪器的名称、用途和操作方法。

3. 基本实验操作- 溶液的配制、酸碱滴定、物质的分离与提纯等。

四、溶液与化学平衡1. 溶液的浓度- 质量分数、体积分数、摩尔浓度等表示方法。

2. 酸碱理论- 酸碱的定义、酸碱反应、pH值的概念。

3. 化学平衡- 反应的可逆性,平衡常数的概念和计算。

4. 沉淀反应- 溶度积(Ksp)的概念,沉淀的生成与溶解。

五、能量变化与热化学1. 能量守恒- 化学反应中能量的转换和守恒。

2. 热化学方程式- 表示化学反应过程中能量变化的方程式。

3. 燃烧热与中和热- 燃烧热表示物质燃烧时放出的热量,中和热表示酸碱中和反应时放出的热量。

六、电化学基础1. 氧化还原反应- 氧化还原反应的概念,氧化数的计算。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及公式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及公式总结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及公式总结一、氧化还原反应1、氧化还原反应的本质:元素化合价发生变化。

2、氧化还原反应的基本原则:得失电子守恒。

3、常见氧化剂:强氧化剂(如O2、Cl2、KMnO4等)、弱氧化剂(如H2O2、Fe3+等)。

4、常见还原剂:活泼金属单质(如Na、Mg、Al等)、非金属单质(如C、H2等)、低价态离子(如Fe2+、S2-等)。

二、离子反应1、离子反应的本质:离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2、离子反应的条件:反应物中至少有一种是电解质,且能电离出离子。

3、离子方程式的书写:写出反应物和生成物,配平电荷和原子个数,删除不参与反应的离子。

4、离子共存:不产生沉淀、气体或水等物质,不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或配合反应。

三、化学反应速率与化学平衡1、化学反应速率:单位时间内反应物或生成物浓度的变化量。

2、影响化学反应速率的因素:温度、浓度、压强、催化剂等。

3、化学平衡:在一定条件下,化学反应正逆反应速率相等,各组分浓度保持不变的状态。

4、化学平衡的移动:通过改变条件,使化学平衡向着需要的方向移动。

四、物质结构1、原子结构:原子的核外电子排布和放射性元素周期表。

2、分子结构:共价键、离子键和金属键等。

3、配合物:中心离子与配位体形成的复杂化合物。

4、晶体结构:晶体的点阵结构及其性质。

五、酸碱盐1、酸的性质及分类:根据H原子在酸中的可电离程度进行分类。

2、碱的性质及分类:根据OH原子在碱中的可电离程度进行分类。

3、盐的性质及分类:根据盐的组成和性质进行分类。

4、酸碱中和反应: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5、缓冲溶液:能够抵抗外来酸碱对溶液pH影响的溶液。

六、有机化学1、有机化合物的特点:具有特定的碳氢键和官能团。

2、有机化合物的分类:烃、烃的衍生物、糖类、脂质、氨基酸等。

3、有机化学反应的类型:取代、加成、消除、聚合等反应。

4、有机合成:通过有机化学反应将简单的有机化合物合成复杂的有机化合物。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最新-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通用6篇)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在我们平凡的学生生涯里,说到知识点,大家是不是都习惯性的重视?知识点也不一定都是文字,数学的知识点除了定义,同样重要的公式也可以理解为知识点。

哪些才是我们真正需要的知识点呢?它山之石可以攻玉,以下是编辑午夜为大家整理的6篇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复习,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高中化学知识点总结必修一篇一第一单元1——原子半径(1)除第1周期外,其他周期元素(惰性气体元素除外)的原子半径随原子序数的递增而减小;(2)同一族的元素从上到下,随电子层数增多,原子半径增大。

2——元素化合价(1)除第1周期外,同周期从左到右,元素最高正价由碱金属+1递增到+7,非金属元素负价由碳族-4递增到-1(氟无正价,氧无+6价,除外);(2)同一主族的元素的最高正价、负价均相同(3) 所有单质都显零价3——单质的熔点(1)同一周期元素随原子序数的递增,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2)同一族元素从上到下,元素组成的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减,非金属单质的熔点递增4——元素的金属性与非金属性(及其判断)(1)同一周期的元素电子层数相同。

因此随着核电荷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得电子,从左到右金属性递减,非金属性递增;(2)同一主族元素最外层电子数相同,因此随着电子层数的增加,原子越容易失电子,从上到下金属性递增,非金属性递减。

判断金属性强弱金属性(还原性)1,单质从水或酸中置换出氢气越容易越强2,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碱性越强(1—20号,K最强;总体Cs最强最非金属性(氧化性)1,单质越容易与氢气反应形成气态氢化物2,氢化物越稳定3,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的酸性越强(1—20号,F最强;最体一样)5——单质的氧化性、还原性一般元素的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还原性越强,其氧化物的阳离子氧化性越弱;元素的非金属性越强,其单质的氧化性越强,其简单阴离子的还原性越弱。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化学基本概念1. 物质的分类:元素、化合物和混合物。

2. 物质的性质: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3. 化学反应:化学方程式、摩尔和化学计量。

4. 基本的量和质关系:物质的质量、物质的量和摩尔质量。

二、物质的微观结构1. 原子的构成:质子、中子和电子。

2. 原子结构模型:Rutherford核模型和玻尔轨道模型。

3. 原子核的特性:相对质量数、质子数和中子数。

4. 元素周期表:周期律、主族和副族、周期趋势和同位素。

三、化学键的形成与分解1. 价电子和离子键:价电子的数量和价层的填充规律。

2. 共价键的形成:共价键的概念、价电子对和多重共价键。

3. 金属键和离子键的特性:金属的性质和离子键的离子晶体结构。

4. 化学键的强度和化学键的能力。

四、物质的结构和性质1. 物质的性质和物质的结构:物质的颗粒和物质的间隙。

2. 固体的结构:晶体和非晶质。

晶体的分类和晶体结构。

3. 液体的结构:液体的流动性、表面张力和粘性。

4. 气体的结构:理想气体状态方程和气体的压力。

五、化学反应与化学平衡1. 化学反应速率:反应速率的概念、影响因素和速率表达式。

2. 化学平衡:平衡状态、平衡常数和平衡常数的表达式。

3. 平衡的移动:Le Chatelier原理和影响平衡的因素。

4. 平衡的应用:平衡的工业应用和平衡的环境应用。

六、电解质溶液和电化学1. 电解质溶液:电离和电离度。

强酸和强碱。

2. 电导性和电解质溶液的电解过程:电导率和离子移动性。

3. 电化学和电解池:电化学反应和电解池的结构。

4. 金属的电化学性质:金属腐蚀和电化学法保护金属。

七、酸碱性与盐类1. 酸碱的概念:Arrhenius理论和Brønsted-Lowry理论。

2. 酸碱中的氢离子:pH值、酸碱指示剂和酸碱滴定。

3. 盐类的形成:酸中和反应和酸酸中和反应。

4. 盐类的性质:盐的离子性、水合物和盐的溶解性。

八、有机化学基础知识1. 有机化合物的特点:碳原子和有机化合物的基本结构。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6篇)

高一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一、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混合物的物理分离方法方法适用范围主要仪器注意点实例i、蒸发和结晶:蒸发是将溶液浓缩、溶剂气化或溶质以晶体析出的方法。

结晶是溶质从溶液中析出晶体的过程,可以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

结晶的原理是根据混合物中各成分在某种溶剂里的溶解度的不同,通过蒸发减少溶剂或降低温度使溶解度变小,从而使晶体析出。

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防止由于局部温度过高,造成液滴飞溅。

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例如用结晶的方法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

ii、蒸馏:蒸馏是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方法。

用蒸馏原理进行多种混合液体的分离,叫分馏。

操作时要注意:①在蒸馏烧瓶中放少量碎瓷片,防止液体暴沸。

②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应与支管底口下缘位于同一水平线上。

③蒸馏烧瓶中所盛放液体不能超过其容积的2/3,也不能少于l/3。

④冷凝管中冷却水从下口进,从上口出。

⑤加热温度不能超过混合物中沸点物质的沸点,例如用分馏的方法进行石油的分馏。

iii、分液和萃取:分液是把两种互不相溶、密度也不相同的液体分离开的方法。

萃取是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

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并且溶剂易挥发。

在萃取过程中要注意:①将要萃取的溶液和萃取溶剂依次从上口倒入分液漏斗,其量不能超过漏斗容积的2/3,塞好塞子进行振荡。

②振荡时右手捏住漏斗上口的颈部,并用食指根部压紧塞子,以左手握住旋塞,同时用手指控制活塞,将漏斗倒转过来用力振荡。

③然后将分液漏斗静置,待液体分层后进行分液,分液时下层液体从漏斗口放出,上层液体从上口倒出。

例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

2、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必修一知识点总结必修1全册基本内容梳理从实验学化学一、化学实验安全1、(1)做有毒气体的实验时,应在通风厨中进行,并注意对尾气进行适当处理(吸收或点燃等)。

进行易燃易爆气体的实验时应注意验纯,尾气应燃烧掉或作适当处理。

(2)烫伤宜找医生处理。

(3)浓酸撒在实验台上,先用Na2CO3 (或NaHCO3)中和,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酸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干抹布拭去,再用水冲净。

浓酸溅在眼中应先用稀NaHCO3溶液淋洗,然后请医生处理。

(4)浓碱撒在实验台上,先用稀醋酸中和,然后用水冲擦干净。

浓碱沾在皮肤上,宜先用大量水冲洗,再涂上硼酸溶液。

浓碱溅在眼中,用水洗净后再用硼酸溶液淋洗。

(5)钠、磷等失火宜用沙土扑盖。

(6)酒精及其他易燃有机物小面积失火,应迅速用湿抹布扑盖。

二.混合物的分离和提纯分离和提纯的方法分离的物质应注意的事项应用举例过滤用于固液混合的分离一贴、二低、三靠如粗盐的提纯蒸馏提纯或分离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防止液体暴沸,温度计水银球的位置,如石油的蒸馏中冷凝管中水的流向如石油的蒸馏萃取利用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的溶解度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的方法选择的萃取剂应符合下列要求:和原溶液中的溶剂互不相溶;对溶质的溶解度要远大于原溶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分液分离互不相溶的液体打开上端活塞或使活塞上的凹槽与漏斗上的水孔,使漏斗内外空气相通。

打开活塞,使下层液体慢慢流出,及时关闭活塞,上层液体由上端倒出如用四氯化碳萃取溴水里的溴、碘后再分液蒸发和结晶用来分离和提纯几种可溶性固体的混合物加热蒸发皿使溶液蒸发时,要用玻璃棒不断搅动溶液;当蒸发皿中出现较多的固体时,即停止加热分离NaCl和KNO3混合物三、离子检验离子所加试剂现象离子方程式Cl-AgNO3、稀HNO3 产生白色沉淀Cl-+Ag+=AgCl↓SO42- 稀HCl、BaCl2 白色沉淀SO42-+Ba2+=BaSO4↓四.除杂注意事项:为了使杂质除尽,加入的试剂不能是“适量”,而应是“过量”;但过量的试剂必须在后续操作中便于除去。

五、物质的量的单位――摩尔1.物质的量(n)是表示含有一定数目粒子的集体的物理量。

2.摩尔(mol): 把含有6.02 ×1023个粒子的任何粒子集体计量为1摩尔。

3.阿伏加德罗常数:把6.02 X1023mol-1叫作阿伏加德罗常数。

4.物质的量=物质所含微粒数目/阿伏加德罗常数n =N/NA5.摩尔质量(M)(1) 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物质所具有的质量叫摩尔质量.(2)单位:g/mol 或g..mol-1(3) 数值:等于该粒子的相对原子质量或相对分子质量.6.物质的量=物质的质量/摩尔质量( n = m/M )六、气体摩尔体积1.气体摩尔体积(Vm)(1)定义:单位物质的量的气体所占的体积叫做气体摩尔体积.(2)单位:L/mol2.物质的量=气体的体积/气体摩尔体积n=V/Vm3.标准状况下, Vm = 22.4 L/mol七、物质的量在化学实验中的应用1.物质的量浓度.(1)定义:以单位体积溶液里所含溶质B的物质的量来表示溶液组成的物理量,叫做溶质B的物质的浓度。

(2)单位:mol/L(3)物质的量浓度=溶质的物质的量/溶液的体积CB = nB/V2.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配制(1)基本原理:根据欲配制溶液的体积和溶质的物质的量浓度,用有关物质的量浓度计算的方法,求出所需溶质的质量或体积,在容器内将溶质用溶剂稀释为规定的体积,就得欲配制得溶液.(2)主要操作a.检验是否漏水.b.配制溶液1计算.2称量.3溶解.4转移.5洗涤.6定容.7摇匀8贮存溶液.注意事项:A 选用与欲配制溶液体积相同的容量瓶. B 使用前必须检查是否漏水. C 不能在容量瓶内直接溶解. D 溶解完的溶液等冷却至室温时再转移. E 定容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时改用滴管,以平视法观察加水至液面最低处与刻度相切为止.3.溶液稀释:C(浓溶液)?V(浓溶液) =C(稀溶液)?V(稀溶液)一、物质的分类把一种(或多种)物质分散在另一种(或多种)物质中所得到的体系,叫分散系。

被分散的物质称作分散质(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起容纳分散质作用的物质称作分散剂(可以是气体、液体、固体)。

溶液、胶体、浊液三种分散系的比较分散质粒子大小/nm 外观特征能否通过滤纸有否丁达尔效应实例溶液小于1 均匀、透明、稳定能没有NaCl、蔗糖溶液胶体在1—100之间均匀、有的透明、较稳定能有Fe(OH)3胶体浊液大于100 不均匀、不透明、不稳定不能没有泥水二、物质的化学变化1、物质之间可以发生各种各样的化学变化,依据一定的标准可以对化学变化进行分类。

(1)根据反应物和生成物的类别以及反应前后物质种类的多少可以分为:A、化合反应(A+B=AB)B、分解反应(AB=A+B)C、置换反应(A+BC=AC+B)D、复分解反应(AB+CD=AD+CB)(2)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离子参加可将反应分为:A、离子反应:有离子参加的一类反应。

主要包括复分解反应和有离子参加的氧化还原反应。

B、分子反应(非离子反应)(3)根据反应中是否有电子转移可将反应分为:A、氧化还原反应:反应中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的反应实质:有电子转移(得失或偏移)特征:反应前后元素的化合价有变化B、非氧化还原反应2、离子反应(1)、电解质: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能导电的化合物,叫电解质。

酸、碱、盐都是电解质。

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都不能导电的化合物,叫非电解质。

注意:①电解质、非电解质都是化合物,不同之处是在水溶液中或融化状态下能否导电。

②电解质的导电是有条件的:电解质必须在水溶液中或熔化状态下才能导电。

③能导电的物质并不全部是电解质:如铜、铝、石墨等。

④非金属氧化物(SO2、SO3、CO2)、大部分的有机物为非电解质。

(2)、离子方程式:用实际参加反应的离子符号来表示反应的式子。

它不仅表示一个具体的化学反应,而且表示同一类型的离子反应。

复分解反应这类离子反应发生的条件是:生成沉淀、气体或水。

书写方法:写: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拆:把易溶于水、易电离的物质拆写成离子形式删:将不参加反应的离子从方程式两端删去查:查方程式两端原子个数和电荷数是否相等(3)、离子共存问题所谓离子在同一溶液中能大量共存,就是指离子之间不发生任何反应;若离子之间能发生反应,则不能大量共存。

A、结合生成难溶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Ba2+和SO42-、Ag +和Cl-、Ca2+和CO32-、Mg2+和OH-等B、结合生成气体或易挥发性物质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C O 32-,HCO3-,SO32-,OH-和NH4+等C、结合生成难电离物质(水)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如H+和OH-、CH3COO-,OH-和HCO3-等。

D、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水解反应的离子不能大量共存(待学)注意:题干中的条件:如无色溶液应排除有色离子:Fe2+、Fe3+、Cu2+、MnO4-等离子,酸性(或碱性)则应考虑所给离子组外,还有大量的H+(或OH-)。

(4)离子方程式正误判断(六看)一、看反应是否符合事实:主要看反应能否进行或反应产物是否正确二、看能否写出离子方程式:纯固体之间的反应不能写离子方程式三、看化学用语是否正确:化学式、离子符号、沉淀、气体符号、等号等的书写是否符合事实四、看离子配比是否正确五、看原子个数、电荷数是否守恒六、看与量有关的反应表达式是否正确(过量、适量)3、氧化还原反应中概念及其相互关系如下:失去电子——化合价升高——被氧化(发生氧化反应)——是还原剂(有还原性)得到电子——化合价降低——被还原(发生还原反应)——是氧化剂(有氧化性)金属及其化合物一、金属活动性Na>Mg>Al>Fe。

二、金属一般比较活泼,容易与O2反应而生成氧化物,可以与酸溶液反应而生成H2,特别活泼的如Na等可以与H2O发生反应置换出H2,特殊金属如Al可以与碱溶液反应而得到H2。

三、A12O3为两性氧化物,Al(OH)3为两性氢氧化物,都既可以与强酸反应生成盐和水,也可以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

四、五、Na2CO3和NaHCO3比较碳酸钠碳酸氢钠俗名纯碱或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晶体细小白色晶体水溶性易溶于水,溶液呈碱性使酚酞变红易溶于水(但比Na2CO3溶解度小)溶液呈碱性(酚酞变浅红)热稳定性较稳定,受热难分解受热易分解2NaHCO3 Na2CO3+CO2↑+H2O与酸反应CO32—+H+H CO3—H CO3—+H+CO2↑+H2OH CO3—+H+CO2↑+H2O相同条件下放出CO2的速度NaHCO3比Na2CO3快与碱反应Na2CO3+Ca(OH)2 CaCO3↓+2NaOH反应实质:CO32—与金属阳离子的复分解反应NaHCO3+NaOH Na2CO3+H2O反应实质:H CO3—+OH-H2O+CO32—与H2O和CO2的反应Na2CO3+CO2+H2O 2NaHCO3CO32—+H2O+CO2 H CO3—不反应与盐反应CaCl2+Na2CO3 CaCO3↓+2NaClCa2++CO32—CaCO3↓不反应主要用途玻璃、造纸、制皂、洗涤发酵、医药、灭火器转化关系六、.合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金属(或金属与非金属)熔合在一起而形成的具有金属特性的物质。

合金的特点;硬度一般比成分金属大而熔点比成分金属低,用途比纯金属要广泛。

非金属及其化合物一、硅元素:无机非金属材料中的主角,在地壳中含量26.3%,次于氧。

是一种亲氧元素,以熔点很高的氧化物及硅酸盐形式存在于岩石、沙子和土壤中,占地壳质量90%以上。

位于第3周期,第ⅣA族碳的下方。

Si 对比C最外层有4个电子,主要形成四价的化合物。

二、二氧化硅(SiO2)天然存在的二氧化硅称为硅石,包括结晶形和无定形。

石英是常见的结晶形二氧化硅,其中无色透明的就是水晶,具有彩色环带状或层状的是玛瑙。

二氧化硅晶体为立体网状结构,基本单元是[SiO4],因此有良好的物理和化学性质被广泛应用。

(玛瑙饰物,石英坩埚,光导纤维)物理:熔点高、硬度大、不溶于水、洁净的SiO2无色透光性好化学:化学稳定性好、除HF外一般不与其他酸反应,可以与强碱(NaOH)反应,是酸性氧化物,在一定的条件下能与碱性氧化物反应SiO2+4HF == SiF4 ↑+2H2OSiO2+CaO ===(高温) CaSiO3SiO2+2NaOH == Na2SiO3+H2O不能用玻璃瓶装HF,装碱性溶液的试剂瓶应用木塞或胶塞。

三、硅酸(H2SiO3)酸性很弱(弱于碳酸)溶解度很小,由于SiO2不溶于水,硅酸应用可溶性硅酸盐和其他酸性比硅酸强的酸反应制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