短文两篇《日》《月》 (9)
8.短文两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
(2)【活动二:月亮·民风民俗】 请写出两种有关月亮的民风民俗活动。 示例:中秋节赏月、中秋夜放天灯、中秋夜舞火龙。 (3)【活动三:月亮·文化宣传】 请为“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主题探究活动拟一则宣传语。(至少运用一 种修辞方法) 示例一:月,传悠久文化;月,寄人间真情。示例二:月,你如一位翩 翩仙子,款款走进多少文人墨客的梦中。
语文课件
星
巴金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星星,美丽的
星星,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
们……我是一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
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__A__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天
的星群讲过话。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技法三:析内容主旨。就是从文章的写作内容、作者情感、主题意思 入手,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内容。
语文课件
技法四:析背景、线索。有些文章,我们需要通过了解文章背景或梳 理出文章的线索才能深层次地理解文章内容和作者情感,这样的文章, 在理解文章标题时可以通过分析文章背景或线索来分析标题揭示的思想 内容。
文章标题的主要作用: 1.交代文章主要内容;揭示(暗示)文章主旨。 2.交代故事发生的环境。 3.点明行文线索或感情线索。 4.确定文章描写对象,确定文章的感情基调。 5.设置悬念,吸引读者;富有哲理,引人思考。
8.短文两篇
语文课件
◆走近作者 巴金(1904—2005),原名李尧棠,字芾甘。四川成都人。现当代著 名文学家。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 《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
语文课件
语文课件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 《短文两篇》(日、月)课堂实录
《短文两篇》(日、月)课堂实录师:大家先看一下资料,没有的同学互相看一下师:上课!因为话筒有点问题所以希望大家回答问题时尽可能大声讲话,第一次给大家讲课,给大家送一个礼物(出示巴金手门把的幻灯片)师:这是什么?生:是巴金的手师:你怎么知道是巴金的手?生:我在文学作品中看过师:去过北京的现代文学馆吗?生:没有师:太遗憾了,应该去一下,这个手是巴金文学馆的,是巴金的手印门把,大家一到那推进时这个门会自动打开。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巴金的《短文两篇》,大家先把文章标上段,老师想和大家合作朗读,老师读第一段,还需要五位同学把文章读完整。
大家举手示意。
生:老师宁随便叫师:老师希望你们自己举手(有六位学生举手、师:老师需要五位,那另外的同学等下给你机会师:朗读我希望来点音乐有点感觉。
拿着话筒,等老师读好时,请同学接上来上台来读,其它的同学思考一下一个问题“在巴金的笔下日和月有怎样的特点?分别用一个字来概括。
(朗读的同学一个一个上去,学生、老师深情朗读,其它同学思考)(学生鼓掌)师:读的真不错,我读的不错,同学们比我读的更好。
那在朗读的过程中大家发现有什么字需要更正吗?(没有学生回答)师:那老师说一下,有一个字大家读的很好,本来我以为会读错“撮“,我觉得大家读的不错。
但在《月》当中果然有一个字大家读错了”奔“第四声,不知道大家刚才有没有听到。
师:怎么样的“日“怎么样的”月“有想法了吗?有的话把头抬起来,目前我不知道大家的名字,那我就随便叫一下。
师:那请这个男同学来,你选哪个?生:死了的月师:为什么生:我在第二自然段中找到了生:凄凉的月师:为什么非常凄凉还有吗?生:月还是寒冷的,在第四自然段可以找到师:我们看到了一句话:“侵入我的身体“,什么叫侵入,我给它改一个字”进入“好吗?生:不好师:为什么呢?师:侵入无孔不入,有渗透的感觉,我不要你进来,你非要进来,可见寒冷不可抵御,还有其它地方让你感觉寒冷吗?生:悲愁、一种思念、凄凉师:大家记得苏轼的一首词《水调歌头》吗?,还有李白的《静夜诗》师:巴金笔下的月有类似的感觉,这是作者的一种感觉。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阅读 8 .短文两篇 日》研讨课教案_21
《日》《月》教学设计设计简说:《日》《月》是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是已故文学大师巴金先生的两首散文诗。
两篇文章语言精练,意蕴深刻,感情强烈,教学中应以辨析语言,感悟内涵为中心。
本设计把学生的自我感知放在第一位,在课堂教学中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进一步掌握象征的意义和运用;通过反复的诵读、品味、思考、质疑、探究来理解文本,把握文章内涵,体味作者感情,从而达到教育教学目标。
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短文,读出不同的感情:热烈执着或冷静深沉。
2、能解释重点语句的含义,进而说出作者的思想感情。
3、能以象征手法进行一些简单的描写。
教学方法:指导自读,小组学习与师生对话。
教学时间:一课时。
当我们提到“日”或“月”时,我们心里会想到什么或者产生怎样的感受呢?请同学们用一两个词语来形容一下。
(学生自由发言,拣取主要的写在黑板上,比如“温暖”“灿烂”“生命”或“凄凉”“皎洁”“嫦娥”等。
)同样的事物,看的人不同,看的时间不同,所产生的感受自然也不同。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两首散文诗,共同感受一下巴金先生对日和月的不同情感。
(板书课题及作者)二、了解作者及写作背景请两三个同学介绍巴金,要求不重复相同内容,可以看参考书,但要有所选择。
最后老师简要归纳:巴金,原名李芾苷,四川成都人,现当代文学大师。
小说代表作:爱情三部曲《家》《春》《秋》,激流三部曲《雾》《雨》《电》,散文集《随想录》。
提醒学生注意文末标注的写作时间,结合注释知道当时是抗日战争时期,并且是最艰苦的阶段;但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广大军民,仍然在坚持抗战,不懈努力。
要求联系此背景来分析主题。
三、朗读课文,品味语言让学生带着自己的理解,先独自朗读一遍课文;然后请两三位学生单独朗读,老师适时评点;最后老师范读一遍。
(评点的内容主要是针对朗读中的语气语调,长句的停顿,文章的感情基调等。
《日》应是深沉热烈的,而《月》则是沉思舒缓的。
可能读错的字也应提醒,如“撮”“皓”等。
八年级语文上册 第9课《短文两篇》教学设计 鲁教版五四制
9短文两篇教材地位学情分析:《短文两篇》是鲁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二单元中的第三篇课文。
本单元所选文章是散文诗或寓言体散文,都是作者由寻常事物激起的心灵之声。
《短文两篇》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散文诗,散发着作者浓郁而热情的青春气息,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对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教学目标:知识和能力目标:了解课文内容,贯通理解两篇短文的主题表达。
了解神话传说“夸父追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深意。
强化诵读,体会巴金散文作品韵的美感。
过程和方法:自主、合作、探究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理解文中表现的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引导学生追求积极奋发、坚韧向上的理想人格。
教学重点:加强诵读,培养感受能力、理解能力。
理解两篇短文的精神实质及其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把握文中重点语句的深刻含意。
教法学法:诵读法和讨论点拨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语设计同学们,看过世纪老人巴金哪些作品?你觉得他是个怎样的人?巴金,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出版了《复仇》《将军》《神·鬼·人》等短篇小说集和《海行集记》《还魂草》《龙·虎·狗》等散文集,“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他是一位具有高尚理想、无私奉献精神的人,是一位具有无情自剖的勇气的人。
他曾经说过:“我有一个信仰,我愿意人知道它;我有一颗心,我愿意人了解它。
我写文章,就为着想把自己的一切放在那里面给人看个仔细。
”他是用文字为自己塑像,那是一株繁花满枝的生命之树。
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颇能显示他艺术风格的优美散文诗《日》和《月》中,去领会它们别样的深意,去感受作者心灵的无限风光。
(板书文题,作者)二、整体感知课文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积累生字。
(学生上黑板注音,教师指正)旸(yáng)谷姮(héng)娥皓(hào)月瞬(shǜn)间撮(cuō)侵(qìn)入高悬(xuán)的月亮2、思考:课文包含了哪两个神话传说?学生回顾、讲述“夸父追日”和“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
原创新课堂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二单元8短文两篇课件新版新人教版122614
11.班级开展以“丰富多彩的月亮文化”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参与。
(1)【活动一:月亮·美称雅号】
①上人分明见,玉兔潭底没。
②桂魄初生秋露(qiū lù)微,轻罗已薄未更衣。
③长河上月桂,澄彩照雨楼。
④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
请找出上述诗句中月亮的雅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九页,共17页。
星 巴金 在一本比利时短篇小说集里,我无意间见到这样的句子:“星星,美丽的星星, 你们是滚在无边的空间中,我也一样,我了解你们……是,我了解你们……我是一 个人……一个能感觉的人……一个痛苦的人……星星,美丽的星星……” 我明白这个比利时某车站小雇员的__A__的心情,好些人都这样地对蓝天的星群 讲过话。他们都是人世间的不幸者,星星永远给他们以无上的安慰。 在上海一个小小舞台上,我看见了屠格涅夫笔下的德国音乐家老伦蒙。他或者坐 在钢琴前面,将最高贵的感情寄托(jìtuō)在音乐中,呈现给每一个人;或者立在蓝天 底下,摇动他那白发飘飘的头,用__B__的调子说着:“你这美丽的星星,你这纯洁 的星星。”望着蓝空里眼瞳似的闪烁着无数星子,他的眼睛润湿了。
第十一页,共17页。
B
6.依次填入文中A、B、C三处最恰当的一组词语是( ) A.哀诉 赞叹 润湿 B.哀诉 凄切 闪亮 C.欣喜 凄切 润湿 D.欣喜 赞叹 闪亮 7.为什么说“在我的天空里星星是不会坠落的”? 光明永远在心中,自己追求(zhuīqiú)光明的理想永远不会改变。
第十二页,共17页。
第八页,共17页。
4.(2016,天津)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B )
A.有关领导在会议上明确要求,各部门必须尽快提高传染病防控工作。 B.曹文轩获“国际安徒生奖”,实现了中国作家在该奖项上零的突破。 C.随着部分地区高大树木的减少(jiǎnshǎo),使某珍稀鸟类只能选择在高压电 塔上筑巢。 D.在巡检排查过程中,我市电力部门解决并发现了居民用电方面的问题。 5.《日》和《月》的创作仅一天之隔,而且两篇内容有一致之处:在《日》中, 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同样提到了 光和热。联系两篇,说说你对这两篇短文主题的理解。 其实两篇都表现了同样的主题: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 渴望,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在那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盼望 光明的到来。
8《短文两篇》(日、月)
8《短文两篇》(日、月)导读: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目标: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掌握一定的自读方法。
2、过程与方法目标:诵读法;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3、情感目标: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者为追求光明、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的精神。
教学重点: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教学难点:理解作者为追求光明、理想不惜牺牲一切精神教学辅助:多媒体教学时间:40分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进入情境一年前的初秋,一个纯净灵魂告别,整个中国屏住呼吸对他说:“老人啊,一路走好”。
巴金走过了一个世纪的风云文坛巨星陨落,今天我们学习巴金的散文诗,在这个日子里,谁愿意为我们这一节课说一句话。
(谨以此悼念巴金先生)二、初次朗读整体感知1、学生自由朗读,可以大声读,也可以默读。
2、交流读后体会。
3、教师点拨肯定学生所提出的问题,同时提出问题:《日》、《月》是巴金在抗日战争时期创作的散文诗,那时,中华民族大敌当前,当时情境下的我们中国人的主要情感是什么?你能把这和日、月、飞蛾、夸父、嫦娥等建立起联系吗?请大家思考一下,也可以讨论。
4、投影展示:《日》、《月》散发着作者忧郁而又热情的青春气息。
《日》表现了作者热情洋溢的一面,在那个没有了光和热,只有黑暗的寒冷世界,我愿做人间的飞蛾,飞向火热的日球,宁可舍弃自己的生命,也要追求理想的人生。
《月》则表现作者细腻幽静的一面,作者赞颂姮娥为一个理想而放弃原有的一切,妄想改变“月”这个冰冷的星球。
姮娥是作者理想精神的化身。
这两篇文章都表现了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三、技巧朗读领会情感1、学生自由谈对朗读的想法:正确、流利、有感情。
2、教师引导朗读前要做的准备:如何领会作者复杂而丰富的内心世界?3、指出学生朗读时的优点与存在的不足,教师作总结:首先要很好地理解原作,其次要具有一定的朗读技巧。
出示知识链接。
(1)巴金其人(2)写作年代(3)生字生词(4)朗读方法(5)表现手法(6)引申想像(1)巴金其人巴金(1904.11.25-2005.10.17)原名李尧棠,字沛甘。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短文两篇》(巴金《日》《月》)
自读《月》
1.月亮在文中带给作者的突出感觉是什么?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
来的? 月亮带给作者最突出的感觉是冰冷,文中多处提到,如“寒夜对镜,只觉
冷光扑面”“面对凉月”“我望着明月,总感到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
子”“月光冷得很”“月的光是死的光”等。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作者在前面已经用了很多语言描述自己在月光中清冷的感受,于是在这
huá n
yuá n
姮
研读《日》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生物,它寄托了 作者的理想,它成了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己 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然是“日”,但主要写
的却是飞蛾努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研读《日》
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烈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下,特征才会更加 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
西,正因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渴望,要远离
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 篇文章贯通起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解在这
里才会说出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向往和渴求,与前面所写 的《日》有了相通的地方。而不是像以往的文学家那样只是歌颂月亮、 赞美月亮。
自读《月》
3.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
了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
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的心情。
布置作业
课下搜集关于“月亮”
的古诗句,并整理在读书笔
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优秀10篇
九年级上册语文《短文两篇》教案优秀10篇总结课文篇一1、教师归纳:通过上面的分析,我们知道,课文第1段主要用记叙句法描述了莲花优美的姿态,突出它的高洁品格,表明自己对莲花的喜爱。
第2段先用议论对三种花进行评价;再抒发感慨,婉曲地批判了当时趋炎附势,追求富贵的不良世风。
真正体现了言简意丰、文笔多变。
2、提问:本文题为《爱莲说》,主要是表达作者对莲花的喜爱之情,可为什么要把菊和牡丹跟莲放在一起谈论呢?明确:这是一种映衬的写法。
如果不提菊和特丹,只是一味赞颂莲是多么美好,多么高尚,自己对它是多么喜爱,文章就显得单调,意思不容易表达得深刻。
而把菊和牡丹跟莲来比较着写,就更能突出莲花的可贵。
这就是映衬手法的好处。
另外,映衬还有正衬和反衬之分,这里菊是正衬,牡丹是反衬,它们有什么不同,我们可在课后认真地加以揣摩。
3、评价:作者生活在封建社会里,面对当时的不良世风,能做到不同流合污,努力追求高洁的品格,这是难能可贵的。
当然,他因为愤世嫉俗而流露的那种目空一切,自视清高的思想是有片面性的,也是不足取的。
《短文两篇》教学设计篇二教学目标:1.学习古人高洁的品格和情操。
2.掌握一些文言词语。
3.理解两篇短文的主要内容。
教学重难点:重点:(1)朗读、背诵文言课文。
(2)疏通文言语句,分析文章内容。
难点:(1)理解作者在文中所寄寓的思想感情。
(2)学习托物言志的写法。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陋室铭(刘禹锡)一、预习朗读课文,看课文注释翻译课文。
二、导入1.作家作品简介2.关于铭铭是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戒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后来成为一种文体。
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
三、正课1.朗读课文。
可采取多种方法朗读,如老师范读、听课文录音,学生个别读、集体读等。
2.请学生逐句翻译课文。
掌握重点词语。
3.提问:山不在高,有仙则名。
水不在深,有龙则灵。
运用什么修辞手法?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讨论并归纳:运用比喻、对偶起兴,以虚衬实,以山水引出陋室。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案8、短文两篇北仑区紫石中学胡俊杰一、教学目标1、扩写、续写、创写一个句子,来欣赏、感悟《日》。
2、对比阅读、分析《月》。
3、体会日月所表达的作者热情洋溢和细腻幽静的思想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通过创写句子的模式来教学课文三、教学课时:二课时四、指导思想:1、培养学生对作品直观的感悟力和理解力。
2、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创设一种良好宽松的学习环境和讨论环境。
五、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看导语,介绍作者巴金。
巴金生平: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主席。
1904年11月25日生,原名李尧棠,字芾甘。
四川成都人,无党派。
1921年考入成都外语专门学校。
1923年到上海,后到南京,在东南大学附中学习,1925年毕业。
1927年旅居法国。
1928年回国,曾任上海文化生活出版社、平明出版社总编辑,《文学季刊》编委。
1934年到日本。
1935年回国,在上海任文化生活出版社总编辑,出版“文化生活丛刊”、“文学丛刊”、“文学小丛刊”。
1936年与靳以创办《文学月刊》。
抗日战争时期,与茅盾创办《烽火》,任中华全国文艺界抗敌协会理事。
1950年后,历任上海市文联副主席、主席,政务院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华东军政委员会文化教育委员会委员,中国文联副主席,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代主席、主席,中国作家协会上海分会主席,上海市政协副主席,《文艺月报》、《收获》、《上海文学》主编,茅盾文学奖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华文学基金会会长,中国田汉基金会名誉理事长,1983年、1988年当选为第六、七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3年3月当选为第八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1996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五届委员会主席。
1998年3月当选为第九届全国政协副主席。
2001年12月当选为中国作家协会第六届委员会主席。
是一至四届全国人大代表,第五届全国人大常委。
1922年在《时事新报·文学旬刊》上发表《被虐者的哭声》等新诗。
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导学案:第8课《短文两篇 》(教师版)
厦门五中2013~2014学年下学期2012级语文学科教学案上课时间:第周星期主备杨荣珍审核初二语文备课组备课组成员课题:8 短文两篇【教学目标与重难点】1. 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重点)2. 有感情的诵读全文,品味文章诗化的语言。
(难点)3.结合历史背景,理解文中作者表现的思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课时安排】2课时【预习导学】1.知识储备:(1)作者简介:巴金,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原名李尧棠,字芾(fú)甘。
主要作品有《激流三部曲》(《家》《春》《秋》)、《爱情三部曲》(《雾》《雨》《电》)等中长篇小说,“文革”后出版了《随想录》,引起巨大反响。
(2)背景简介:《日》和《月》都是在20世纪40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中华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浸淫。
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和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作者以飞蛾、夸父的追求光和热,象征志士仁人的为祖国轰轰烈烈献身,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2.初读课文,扫除文字障碍给加点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瞬.间(shùn )旸.谷(yáng)tǎng使(倘)一cuō(撮)皓.月(hào )姮娥..(héng)(é)3.整体感知:请简单复述“夸父逐日”的故事。
夸父逐日:相传在黄帝王朝时代,夸父族首领想要把太阳摘下。
于是开始逐日,和太阳赛跑,在口渴喝干了黄河、渭水之后,在奔于大泽路途中渴死,手杖化作桃林。
【预习检测】展示课前预习效果:检测预习导学的内容(小测本听写)。
小组评分()【课堂探究】1.《日》这篇课文出现了2个意象:飞蛾,夸父,你们发现它们之间的共同点了吗?这样写的目的是什么?飞蛾——扑火而死;夸父——逐日这里,火与日实际上成了光明和温暖的象征,他们的共同点是:都在不懈地追求光明和温暖,在光明、温暖与生命之间,他们一致舍弃生命,选择光明和温暖。
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二单元 阅读 8 .短文两篇 日》研讨课教案_12
(3)写作手法相同,都用了象征
2学生质疑解疑。
探究两文的异同
七、教学评价设计
评价项目
权重
评价指标与分值
得分
本节教学内容分析
5
1.正确理解和把握课程内容。1'
2.重点、难点分析准确。0.5'
本节(课)教学目标知识目标、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和价值观
10
1.有过程,有方法。1' 2.学生确实能够通过过程获得所列方法。2' 3.有明确的情感态度指向,有明确的价值判断。2' 4.情感态度的指向、价值判断与本节学习内容直接相关。1' 5.知识与能力目标与学生的前知识结构相关联并可测量。1' 6.语句描述上包括对象、行为、条件和标准四个要素。1' 7.目标总体上反映和完成课程标准的要求。2'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1识记、理解本生字词。
2了解作者巴金。
3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奔月”的故事。
4学会观察和体会生活,学习从平常事物中感知新意,引发联想、想象、培养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
过程和方法
1预习、朗读、理解。
2讲故事、比较判断故事新意,分析理解作者意图。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理解作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课题:短文两篇
教学对象:八年级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日》、《月》两篇文章,一篇写日,一篇写月,虽写作对象不同,但文章表达的内容是一致的。在《日》中,“为着追求光和热,将身子扑向灯火,终于死在灯下,或者浸在油中”的“飞蛾”和为“追赶日影,渴死在旸谷”的夸父,都是为了光明,为了一种热量,而宁愿放弃自己的生命。在飞蛾和夸父身上,巴金重新赋予了他们一个新的内涵:人也应该“为着追求光和热”,“宁愿舍弃自己的生命”。虽然“生命是可爱的”,“但寒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死”,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真实含义,这才是作者所要追求的理想人生。
8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
象征手法
飞蛾 夸父 探索者 象征
殉道者
仁人志士
姮娥
抗日军民
激情洋溢 《日》: 飞蛾扑火
夸父逐日 细腻幽静 《月》: 姮娥奔月
追求光 和热 对人生 、 对生活的勇 敢追求、不 屈不挠
改变 冰冷
收集相关“日”和“月”的 诗文,与本文对比阅读。
(shùn ) (hào ) (qīn ) (cuō )
皓月
侵入 撮
课文包含了哪两个神话传说? 对这两个人物的行为,你是怎么看 的?
《日》《月》是巴金建国前创作的 散文诗,散发着作者忧郁而热情的青春 气息。作者触物生情,神与物游,无论 是扑向灯火的飞蛾,还是渴死在 旸谷的 夸父,还是希望可以用自己的一己之力 改变现状的嫦娥,他们都代表着一种力, 一种向上的、不屈不挠的力,表现了作 者对人生、对生活的希望和信念。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得饮,
饮于河、渭,河、渭不足,北饮大 泽。未至,道渴而死。弃其杖,化 为邓林。
《夸父逐日》是我国最早的神话之一。 在这篇神话中,巨人夸父敢于与太阳 竞跑,最后口渴而死,他的手杖化为 桃林。这个奇妙的神话表现了夸父无 比的英雄气概,反映了古代人民探索、 征服大自然的强烈愿望和顽强意志。
集体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初步感 受作者在文中包含的情感。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 1940 — 1941 年,当 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义的蹂躏,光 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屠杀侵淫。为了中华 民族的独立与生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 的人们,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作者写此文,就是由此而发。
瞬间
第一部分(1~3段):写月下对冷有了别 种独特的感受。 第二部分(4、5段):写在孤寂凄清的月 下,整理思绪——忧愁沉重的。 第三部分( 6 段):写姮娥为了理想—— 改变冰冷的月光,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 月。
短文两篇《日》《月》 (8)
金
巴金, 李尧棠, 巴金,1904年出生,原名李尧棠,字芾 年出生,原名李尧棠 四川成都人 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甘,四川成都人。中国现当代著名文学家。 1928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灭亡》,发表 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 年发表处女作长篇小说 灭亡》 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 《家》 时开始使用“巴金”笔名。 《激流三部曲》 《春》 激流三部曲》 《秋》 长篇小说 《雾》 爱情三部曲》 《爱情三部曲》 《雨》 《电》
1、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 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 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你能联想 到哪些古诗文的哪些诗句? 到哪些古诗文的哪些诗句?
合作研讨-《月 合作研讨-《月》 -《
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譬如: 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譬如:“我望着 寒冷 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 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 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 ”“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 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的地上 子。”“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的地上 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 积了很厚的霜似 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 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的。”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苏轼的“高处不胜寒, 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商隐的“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 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 之于旸谷,渴死。 之于旸谷,渴死。”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姮娥窃之,奔月宫。 姮娥窃之,奔月宫。” --《淮南子》 --《淮南子》 淮南子
巴金 短文两篇 日、月(完成)
提高感悟能力。
2.理解“飞蛾扑火”“夸父逐日”“嫦娥
奔月”在文中的含义 。
3.收集关于“日”“月”的诗词、名句。
kuā hào héng yáng shù n 夸父 皓月 姮娥 旸谷 瞬间 cuō 撮合,一撮灰 撮 zuŏ 一撮头发,一撮胡子 lò 露马脚,露怯 u 露 lù 露台,暴露 nì 宁愿,宁可 ng 宁 ní ng 宁静,安宁
成语:飞蛾扑火 比喻自取 灭亡。 神话《夸父逐日》
夸父与日逐走,入日;渴,欲 得饮,饮于河、渭;河、谓不 足,北饮大泽,未至,道渴而 死。弃其杖,化为邓林。
1、《日》描写的对象是什么?
2、他们的行为、意愿分别是什么?
3、他们的共同目标又是什么?
品读
悟读
飞蛾;夸父 (扑火;追日)
品
人
(舍弃生命)
1984年10月,接受香港中 文大学荣誉文学博士学位。
巴金是中国“五四”
新文化运动以来最有 影响的作家之一, “鲁、郭、茅、巴、 老、曹”现代文学史 上的6位文学大师如今 只剩巴金,他成了硕 果仅存的国宝。2003 年11月25日是老人99 岁生日,按照中国民 间习俗为百岁寿辰。
自传:我出身于四川成都一 个官僚地主的大家庭,在二三十 个所谓‚上等人‛和二三十个所 谓 ‚下等人‛中间度过了我的 童年,在富裕的环境里我接触了 听差、轿夫们的悲惨生活,在伪 善、自私的长辈们的压力下,我 听到年轻生命的痛苦呻吟。我感 觉到我们的社会出了毛病,我却 说不清楚病在什么地方,又怎样 医治,我把这个大家庭当作专制 的王国,我坐在旧礼教的监牢里, 眼看着许多亲近的人在那里挣扎, 受苦,没有青春,没有幸福,终 于惨痛地死亡。
7月22日
巴金《短文两篇(日,月)》教学反思6则
范例一今天讲授巴金的?短文两篇?---?日?、?月?,巴金是我国著名作家,写过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讲授此课我首先介绍作家的生平和主要作品以及本科的写作背景、写作时间,使学生进一步感受和把握作者的写作意图,加深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其次我通过本文的关键词语来引导学生把握文章。
在文章中有一些关键词语,如“日〞“飞蛾〞“夸父〞“月〞“姮娥〞等,他们的含义不能仅仅按照本义来理解,而要在通读全文、理解全文的根底上来把握。
这些人和物都寄托了作者的理想,表达了作者追求光明、拒绝寒冷的思想感情。
在教学中,首先引导学生了解这些神话故事,进而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但在讲课中,由于教师过于着急,对这些内容讲解较少,而又没有放手让学生自己多说,所以此环节处理不好。
“读〞和“写〞是两项最根本的训练,充分朗读可以让自己的读音更准确,也可以深入的了解、感受课文,欣赏本文的铿锵之美,因此授课中我注意朗读,让学生多读,在读中读准生字,了解内容。
其实我们教师明明知道为了更好的突出课堂效应,加强课堂有效教学,教师应放手让学生学会自己解决问题,培养能力,但真正做起来就忘到了脑后,课堂上总怕学生掌握不好,而自己就为学生包办一切,讲个没完。
讲完这一课我还是有这样的体会,因此,今后的课堂我还是要多反思,认真备课,以更好的进行有效教学。
范例二我设计本篇课文时,基于探索语文课堂的迁移和拓展的设计理念,我反复诵读课文,多方查询资料,深层理解课文内涵,结合自己学生的特点,力求教学过程简洁,易学易懂,方便学生接受理解,既注重课堂积累,又强调课内迁移拓展,以及培养想象能力和仿句练习。
我将原定的一课时分解成两课时,将课堂内容临时增添了一些,不仅使一节课完整了,还使课堂的的深度和广度增加了。
同时,我也体会到,我们在备课时,不必太束缚于教参上建议的课时数,只是盲目地为解读文本而力求简洁,而忽略了课堂的实效性。
所以当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预设和生成之间的矛盾时,我们要结合自己的学生情况灵活的改变教学预设,就会成就一堂更完美的课堂。
《短文两篇》日·月
3.为什么作者在《月》的末 尾引用“姮娥奔月”的传说? 因为姮娥也是为了某种理想, 为了可以改变月光的冰冷,为了 使这个已死的星球再生而奔月的。 虽然作者用的是疑问的语气,但 是在姮娥的身上,作者也寄托了 自己的人格理想。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23
小结
月光—冷—死的光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6
1982年至1985年相 继获得意大利但丁 国际荣誉奖、法国 荣誉勋章和香港中 文大学荣誉文学博 士、美国文学艺术 研究院名誉院士称 号。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7
代表作品: 学术界公认巴金的创作有两个高 峰,第一个高峰是在1949年前,巴金 写出了诸如《灭亡》、“激流三部曲” 《家》、《春》、《秋》“爱情三部 曲”《雾》、《雨》、《电》。长篇 小说《寒夜》及短篇小说《神》、 《鬼》等20多部中长短篇小说。这些 小说影响了几代青年人,同时也奠定 了巴金在现代文学中不可动摇的地位。 巴金的第二个创作高峰是在“文 革”之后,他用了8年时间写了150篇 《随想录》,计有42万字。
因为前面所说的夸父和飞蛾都是为 了后面的铺垫而产生的,目的是引出后 面这句话。这才是作者要表达的重点, 为着追求光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的生命, 这是作者理想中的人格。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18
小结:
飞蛾;夸父 (扑火;追日)
人 品 品
(舍弃生命)
悟
我
(愿做飞蛾)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预习 给下列色的字注音.
旸谷( 皓月(
) )
一撮灰( ) 姮娥( )
解释下列词语。 皓月: 露台: 旸谷:
- 新世纪教育网版 权所有 10
给下列色的字注音.
旸谷(y‚ ng) 一撮灰(zu• ) 皓月(h„ o) 姮娥(h† ng)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内容感知
听读课文, 听读课文,画出文中的关键性词语 并思考其含义
播放声音
12.rm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逐 夸父不量力,欲追日影, 之于旸谷,渴死。 之于旸谷,渴死。” --《山海经》 --《山海经》 山海经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 姮娥食之,奔月宫。 姮娥食之,奔月宫。” --《淮南子》 --《淮南子》 淮南子
合作研讨-《月 合作研讨-《月》 -《
3、最后一句,请你发挥想像,猜 、最后一句,请你发挥想像, 看见了什么人的人影? 猜“她”看见了什么人的人影?
Hale Waihona Puke 提示: 提示 结合写作背景思考,
答案并不唯一。
课堂小结
激情洋溢
《日》:飞蛾扑火
追求光和热 寄托人格理想 对 人生 、对 生活一种希 望的信念
夸父逐日
, 为 动中 2003十大 十大
最后让我们和着巴金的《 最后让我们和着巴金的《日、月》和中国一起 感动吧: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 感动吧: 我追求光明,追求人间的爱,追求 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 我理想中的英雄。结果我依旧得到痛苦。但是 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 我并不后悔,我还要以更大的勇气走我的路。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 生的目标是什么?是丰富满溢的生命。一个 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 人的生命应该为他人放射,在必要的时候还应 该为他人牺牲……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就像 该为他人牺牲 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 自我牺牲是人的天性 植物不得不开花。 植物不得不开花。 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才知道把爱分给 因为受到了爱,认识了爱, 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 别人,才想对自己以外的人做一些事情。把我 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 和这个社会联起来的也正是这个爱字,这是我 的全性格的根底。 的全性格的根底。
合作研讨-《日 合作研讨-《日》 -《
1、作者写“日”,却用主要篇幅来赞 作者写“ 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美飞蛾扑火,这是为什么? 因为这里的飞蛾已不仅仅是单纯的 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 生物,它寄托了作者的理想,它成为了 一种象征, 一种象征,是为了追求光明不惜牺牲自 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 己生命的美好人格的象征,作者写的虽 然是“ 然是“日”,但主要表达的却是飞蛾努 力追求“ 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力追求“日”,追求光和热的行为。
合作研讨-《日 合作研讨-《日》 -《
2、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这人间 如何理解“没有了光和热, 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不是会成为黑暗的寒冷世界吗?”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正是为 这是本文要表达的中心, 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 了整个世界的光明和热力,才会有飞 夸父的牺牲行为, 蛾、夸父的牺牲行为,他们热烈追求 光和热的行为, 光和热的行为,一方面是自己本身的 向往, 向往,一方面也是为了整个世界不被 黑暗所笼罩。 黑暗所笼罩。
1、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 月亮在文中带给的突出感觉是什么? 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 你是通过哪些描写体会出来的?你能联想 到哪些古诗文的哪些诗句? 到哪些古诗文的哪些诗句?
合作研讨-《月 合作研讨-《月》 -《
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譬如: 最突出的感觉是寒冷。譬如:“我望着 寒冷 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 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 明月,总觉得寒光冷气侵入我的身 ”“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 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的地上 子。”“月光冷的很”“望见落了霜的地上 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 积了很厚的霜似 的月色,觉得自己衣服上也积了很厚的霜似 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的。”使人联想到,李白的“床前明月光, 疑是地上霜” 苏轼的“高处不胜寒, 疑是地上霜”;苏轼的“高处不胜寒,起舞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李商隐的“ 弄清影,何似在人间”;李商隐的“晓镜但 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等。
巴
金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1940 1941 本文写于抗战时期的1940—1941 1940 年,当时中国大地正遭受日本帝国主 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 义的蹂躏,光明被黑暗取代,和平被 屠杀侵淫。 屠杀侵淫。为了中华民族的独立与生 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 存,千千万万不甘做亡国奴的人们, 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 拿起武器,走上战场,不惜牺牲。作 者写此文,就是由此而发。 者写此文,就是由此而发。
内容研习
结合写作背景,思考文中的关键性词语的 结合写作背景 思考文中的关键性词语的 思想内涵
“日”“飞蛾”“夸父”“月” ”“飞蛾”“夸父”“月 飞蛾”“夸父”“ 姮嫦” “姮嫦”
对比阅读: 对比阅读
在《日》中,作者主要写光和热,同时 作者主要写光和热, 提到了冷; 作者主要写冷, 提到了冷;在《月》中,作者主要写冷,却 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 同样提到了光和热;把两文贯通起来,你对 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作品的主题有什么深一层的理解?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的对比, 冷和热是一种极强的对比,而事物在对比之 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 下,特征才会更加明显突出,这就是为什么作者 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 会在不同的两篇文章中提到了同样的东西,正因 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 为对光和热的向往和追求,对美好事物的企盼和 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 渴望,要远离寒冷和冰冷,远离黑暗和死亡,所 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 以作者才别有深意地这样写。将两篇文章贯通起 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 来,更可以充分理解和感受作者的良苦用心,理 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 解在这样一个特定的年代里,作者热切期待光明 的心情。 的心情。
合作研讨-《日 合作研讨-《日》 -《
3、文中写道:“生命是可爱的。但寒 文中写道: 生命是可爱的。 冷的、寂寞的生, 冷的、寂寞的生,却不如轰轰烈烈的 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 死。”联系特定的时代背景,你如何理 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解作者的这种人生追求?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 联系当时的时代背景,《日》和《月》都 ,《 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 是在四十年代初期完成的,当时抗战正进 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 入一个比较艰苦的阶段,全国人民包括巴 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 金都在企盼胜利的到来,因此可以理解巴 金为什么歌颂光明, 金为什么歌颂光明,赞美那些为了追求光 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和热不惜牺牲自己生命的人。
《月》:
细腻幽静 嫦娥奔月
改变冰冷
拓 展 延 伸
动辄上万人参加的“十大文化偶像评选” 与 动辄上万人参加的“十大文化偶像评选”相 最近, 比,最近,某些媒体主办的说出您心目中的巴 大型网络调查,却显得有些冷清, 金”大型网络调查,却显得有些冷清,参加评 选的网民只有1000多人,与巴金的地位、 1000多人 选的网民只有1000多人,与巴金的地位、影响 相比反差较大, 相比反差较大,在大众对纯文学关注较少的大 背景下,身为作协主席的巴金也难免受到忽视, 背景下,身为作协主席的巴金也难免受到忽视, 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对于这种现象,你是怎样看待的? ……是的, 是的, 是的 ,在 的 00 为 中 人 人 下 动 中 , 人 , , , —— 、 巴金 的 的
合作研讨-《月 合作研讨-《月》 -《
2、“月的光是死的光”表达了作者怎 月的光是死的光” 样的思想感情? 样的思想感情?文章一再地写月的 ”“死 有什么含义? “冷”“死”有什么含义?
表达了作者对光和热的一种 向往和渴求. ”“死 向往和渴求.“冷”“死”感情色 彩强烈, 彩强烈,形象地传达出作者对黑 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 暗现实的不满和憎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