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则行远”别解
划清界限的诗句
划清界限的诗句
摘要:
1.引言
2.诗的背景与意义
3.诗句内容分析
4.诗人的创作意图
5.总结
正文:
划清界限的诗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通过文字的排列和组合,将诗中描绘的场景、情感与现实生活清晰地区分开来,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这类诗句不仅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反映出诗人在创作过程中独特的思维方式。
首先,我们来了解一首划清界限的诗句的背景和意义。
以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为例,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上鹳雀楼所见的壮丽景色,诗中写到:“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这里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即为划清界限的诗句,它将诗人的视野与现实生活中的自然景色鲜明地分开,展示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仰之情。
接下来,我们分析划清界限的诗句的内容。
这类诗句通常具有很强的意象性,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中的“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通过对比白天与山的尽头、黄河与海的连接,表达了诗人对自然景观的敬畏。
又如宋代诗人苏轼的《题西林壁》中的“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通过描述庐山
的壮丽景色,表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独特见解。
诗人在创作过程中,通过划清界限的诗句来传达自己的创作意图。
他们借助文字的力量,将诗中描绘的场景与现实生活区分开来,使读者能够在欣赏诗歌的同时,感受到诗人内心的情感。
如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诗人通过划清界限的诗句,表达了自己对自然景观的敬仰,同时也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和对未来的憧憬。
总之,划清界限的诗句是中国古代文学中一种独特的表达方式,它丰富了诗歌的表现手法,提高了诗歌的艺术价值。
文言文翻译六字决
夫文言文,古之遗言,奥妙深藏,译之不易。
欲窥文言奥秘,须得良法。
今吾人特以六字决,揭示文言文翻译之道,俾学者得以借鉴,共赏古人之智慧。
一、读“读”者,首要之事也。
欲译文言文,必先读之。
读之非但求通文意,更需品其韵味。
观其字词,考其出处,悟其修辞,方能入其堂奥。
读时宜缓,宜细,宜深思,使文言文之精神深入人心。
二、解“解”者,解其字词,明其意也。
文言文之字词,往往具有多义,需细加揣摩。
解字词之法,有二:一曰直解,即依字面意义解之;二曰引申,即根据上下文,推敲字词之深层含义。
解字词时,需注意古今异义、一词多义等现象,以免误解。
三、析“析”者,分析文法,理清脉络也。
文言文之文法,与今文不同,需仔细分析。
析文法之法,有四:一曰句式,二曰词性,三曰修辞,四曰结构。
句式有判断、疑问、感叹等,词性有名词、动词、形容词等,修辞有比喻、夸张、对仗等,结构有总分、并列、递进等。
析文法时,要把握文言文之特点,如主谓倒装、宾语前置等。
四、译“译”者,翻译也。
翻译文言文,需将古人之言,转化为今人之语。
译之法,有四:一曰直译,即逐字逐句翻译;二曰意译,即根据文意,进行适当发挥;三曰意译与直译相结合;四曰意译为主,直译为辅。
译时,要注意保持原文之韵味,同时使今人易于理解。
五、校“校”者,校对也。
翻译文言文,易出错,故需校对。
校对之法,有二:一曰校对字词,确保无错别字;二曰校对文意,确保译文通顺。
校对时,要反复推敲,力求译文准确无误。
六、悟“悟”者,领悟也。
翻译文言文,非一日之功,需长期积累。
悟之法,有四:一曰积累,多读多译,方能熟能生巧;二曰总结,总结经验,提炼技巧;三曰借鉴,借鉴前人之法,博采众长;四曰创新,创新思维,形成自己的风格。
悟之深,则译之妙。
总之,文言文翻译六字决,读、解、析、译、校、悟,环环相扣,缺一不可。
学者若能熟记此六字决,并付诸实践,必能在文言文翻译之路上,渐入佳境,领略古人之智慧。
童子礼
童子礼明·屠义英【题解】屠义英,明宣城(今安徽宣城)人,嘉靖进士,曾任浙江提学副使。
《童子礼》汇集演绎了《仪礼》、《礼记》、《管子》部分篇章的内容,详备地介绍了儿童衣食住行方面应该遵守的各种礼仪,尽管其中难免多有繁文缛节之处,但对培养儿童端庄整洁、言行规范的生活习惯和文明礼貌、尊老爱幼的优良品质不无益处。
此外,对我们了解古代生活习惯也是一个很好、很全面集中的课本。
【原文】原叙《易》曰: 蒙以养正①,圣功也②。
而养正莫先于礼③。
盖人之自失其正,以自外于圣人之途者,率以童幼之年④。
不闻礼教⑤,则耳目手足,无所持循⑥;作止语默⑦,无所检束⑧。
及其既长⑨,沿习偷安⑩,循情任气?。
如已决之水,不可堤防;已放之条,不可盘郁?。
何所不至哉??是故朱子《小学》?,必先洒扫应对之节?。
程子谓即此便可达天德?,信非诬也?。
【注释】①蒙以养正:修养正道以启蒙孩童。
养正:修养正道。
②圣功也:是圣人的工作。
③修养正道必从礼教入手。
④大概那些迷失正道,脱离圣人之路的人,全都是因为年幼时没有接受礼仪教育而造成的。
盖:大概,表推测。
率:全部。
⑤不闻:不懂得。
⑥持循:依循。
⑦作止语默:言谈举止。
作:行动,举动。
止:停止。
语:言语,说话。
默:沉默。
⑧检束:检点约束。
⑨长:年长。
⑩偷安:只图眼前。
?循情:任情。
依着感情、性子去做。
?四句意为:像决堤的水一样,无法阻挡它的泛滥;像不加修剪的枝条一样,无法使它曲折优美。
比喻一个人幼时不受礼教约束,其性格行为就会任意发展,危害社会。
盘郁:曲折优美。
?何所不至哉:有什么做不到的呢?是故:所以。
?朱子《小学》:朱熹的弟子刘子澄等托朱熹名所编。
该书博采经、史、子、集,辑为《内篇》分主教、明伦、敬身、稽古四类;《外篇》择取前贤言行。
?节:礼节。
?程子:宋程若庸。
即此:仅此。
天德:天(自然)的本质、法则。
?信非诬也:确实不是谎话。
【原文】世之父兄,既以姑息为恩①,而为之师者②,日役役焉以课程为急③,故一切礼教,废阁不讲④,童蒙何赖焉⑤?兹本《曲礼》、《内则》、《少仪》、《弟子职》诸篇⑥,附诸儒训蒙要语⑦,辑为《童子礼》。
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全文(翻译)
《老子五千言》(道德经)全文及译解前言:<为老子五千言正名>:2500多年前,老子避世隐居时路过函谷关,被关令尹喜挽留,相谈甚恰。
尹喜深感老子讲的内容无比重要,恳请老子写下来以传后世。
于是,老子写下了五千言。
尹喜为了不让老子五千言失传,亲自操刀刻简,使老子之说得以传世,称为《老子》。
至于称老子五千言为《道德经》,是道教发展之后才出现的。
先秦的韩非作《解老》、《喻老》。
司马迁《史记》说言道德之事五千言。
东汉顺帝时张道陵作《老子想尔注》。
随着道教的发展,道教中开始称老子五千言为《道德经》,从曹魏王弼注释《道德经》可见一斑。
老子五千言博大精深,是中国文化之根。
但是,在很长一段历史中,都把老子五千言称之为《道德经》,这实在是一种错误。
因此,必须为老子五千言正名,定名为《老子》。
尊重历史,还老子五千言之名的本来面目。
春秋战国,是我国历史上思想最为活跃的年代,百花齐放,百家争鸣,史称诸子百家。
虽然,老子为诸子百家之源,在其上而不在其内,但传世之初也称之为《老子》。
因此,将老子五千言定名为《老子》,才符合历史事实。
尊重老子,真实体现老子本人的意愿。
老子在世之时,没有组织宗教团体。
老子应邀而写的五千言,也并非宗教著作。
后来,被道教奉为祖师,再后来被道教恭称为《道德经》。
显而易见,《道德经》名字的出现,是道教发展的结果。
在道教之内如何称呼老子五千言,那是宗教界的事情,但是在学术界应称老子五千言为《老子》,这才是尊重老子,因为这才符合老子本人的意愿。
尊重科学,准确反映老子五千言之内涵。
老子五千言,包括“道”、德、修道、行道(圣人)四个方面内容,称为《道德经》没有完全反映老子五千言的内涵。
因此,称为《老子》才能够准确地涵盖老子五千言的内容。
为老子五千言正名,定名为《老子》,既有利于弘扬中国传统文化,更有利于使老学发扬广大。
道的含义:1、构成世界的本体。
2、创造宇宙的原动力。
3、促使万物运转的规律。
4、作为人类行为的准则。
杜濬《雨后观韩子诗集记》原文及翻译译文
杜濬《雨后观韩子诗集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杜濬《雨后观韩子诗集记》原文及翻译译文》这是优秀的文言文翻译译文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1、杜濬《雨后观韩子诗集记》原文及翻译译文杜濬《雨后观韩子诗集记》原文及翻译杜濬原文:金陵有二客,一圣秋韩子,处潭水上;一于皇杜子,处台城下。
二客游处若兄弟欢,无浃旬不相见也,有之,则于今岁之五月。
是月大雨,为故老所仅见。
其雨无注,直倒倾迸下耳。
凡水倒倾宜立尽,而是雨砰訇澎湃,无呼吸间断,至连二十余昼夜。
则百堵俱仆,以助其声,如属耳瞿塘,震惊不绝。
雷霆狎昵,蛙蚓放肆,横流莫御,短垣尽撤。
虽内外相望,而咫尺无路;虽尔汝相对,而告语不辨。
维时杜子踞坐危石,西向望注,念久别韩子,忽顾见波流中若有人负重而泅以济者,则韩子遣力馈米,才一通问,无恙焉。
然雨固自如。
窃计此生与韩子长当索处,沉霾昏垫,无复睹白日时,已而忽白日,杜子则冁然③以喜,曳杖而出。
见乱流之归于壑者潨潨然④其立尽欤迤而南为北门桥屠沽纷然操作一新然积雨之后腥膻愈不可耐。
趋过之,折而西出。
行一小巷,巷尽为旷野,草树弥空,如绿云掩冉,烟流其上,泉贯其下。
俯视碎日金沙玲珑,为之心目交畅,行之惟恐其尽。
从此数里,升降绿中。
陡一岗望见潭水矣,向之窈然而深者,今在人履下也。
然满而不溢,有隐者之德,虽阴霖稽天,庸能害是乎?吾爱之敬之,徘徊很久,然后取微径,瞻独树,韩子之庐斯在,韩子之人斯在,相见而喜可知也。
于是为余酌苦茗,炊脱粟,酒四五行,纵谈极欢,然余心怦怦,觉尤有异。
韩子乃徐出其自定诗集十种,授余观之。
余察其言,深灵警奥,传世复古之道具是,乃蹶起而握韩子手曰:“凡余两人之所以不终于沉霾昏垫者,其以是物乎?虽有他乐,吾不敢观。
则今日之遭,可贺也已,亦可记也已。
”[注]①浃(jiā)旬:十天。
②昏垫:昏沉。
③冁(chǎn)然:笑的样子。
④潨潨然:形容乱流归壑貌。
译文:金陵有两位客居之人,一位是圣秋人氏韩子,住在清水潭边;另一位是于皇人氏杜子,位在金陵宫城之外。
“取则行远”别解
“取则行远”别解2003年9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经多方论证,确立了由中国著名作家、海大文学院院长王蒙教授提出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新校训,之前的校训予以废止。
(2003年9月24日《大众日报》)新校训的含义,“海纳百川”通俗易懂,比较容易理解。
“取则行远”,王蒙先生是这样解释的:“取则”典出晋陆机《文赋·序》:“操斧伐柯……取则不远”。
则,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古今汉语词典》注释为:1.划分等级,也指等级;2.规则,准则;3.法则,规律……这里指的是伐木不能离规则、法则太远。
此方案里借用“取则”是指海大纳了百川以后应有所分析有所吸收,并严格按照科学规律,遵守科学规范,奠定学问基础。
“取则”精神是一种科学的精神,海大全体师生员工不仅要在百川中寻找科学精神,更要按照科学精神建设国家和社会。
“行远”语出《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用在这里表明我们的目标远大而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是纳百川以后对“百川”的回报。
以“取则行远”作为校训的后半句,不仅能与前面四字形成一种逻辑的递进关系,而且还能反映出我们为学为人的科学精神,遵循这种科学精神,目标远大、志在四方而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才是纳百川后对“百川”的回报。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八字平仄照应也较好。
(据海大新闻网,2003年12月20日,《管华诗校长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征集新校训》)对于王蒙先生的解释,笔者以为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1.对“操斧伐柯……取则不远”的理解有误。
陆机《文赋·序》中的“操斧伐柯……取则不远”,完整形式为“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
这句话来源于《诗经·豳风·伐柯》,原文为“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意思是“言伐柯而有斧,则不过即此旧斧之柯,而得其新柯之法”。
(朱熹《诗集传》)也就是说,“伐柯”并不是普通的“伐木”,而是用斧头加工“斧子的柄”(关于“柯”的“斧柄”义,可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这是一句既深刻又启迪人心的名言。
若想取得成功,单靠思考和理论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付诸行动。
只有在实践中积累经验,我们才能更好地理解大道,才能更好地实现自己的目标。
思考是人类智慧的源泉,是人们进行认知和解决问题的基础。
通过思考,我们可以开拓眼界,激发创意,理清思路。
然而,思考只是一种抽象的活动,如果只停留在思维的层面,那么理论将永远是空中楼阁。
所以,思考必须与行动相结合,才能产生真正的价值。
大道行思,意味着我们要将思考转化为实际的行动。
无论是从事哪个领域的工作或追求某个目标,都需要我们付诸努力去实现。
世界上没有任何一项事业是靠想象力和幻想能实现的。
只有通过实践和实际行动,我们才能收获经验和成果。
取则行远,意味着我们不能停留在已有的成就上,要继续前进,不断超越自己。
成功需要不断努力和追求。
只有勇于迈出第一步,我们才能拥有更多的机遇和发展空间。
如果我们止步不前,满足于眼前的小成就,我们将无法顺利应对未来的挑战。
实际行动是指引我们追求成功的最佳路径。
它帮助我们在实践中获得经验教训,不断完善自己的能力。
在实践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困难和挑战,但正是这些困难和挑战,锻炼了我们的意志和能力。
只有通过实际行动,我们才能不断推动自己的进步。
由此可见,大道行思,取则行远是一种具有深刻指导意义的哲理。
它告诉我们,思考和行动是相辅相成的,只有将二者结合起来,我们才能取得真正的成功。
我们要勇于行动,不断迈出远行的脚步,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开创更加辉煌的未来。
让我们秉持这一原则,踏上成功之路,创造自己的辉煌!。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所就者大,则必有所忍看到了这句流传千百年的警世恒言,也就自然的想到了更多,想到了更多古人与今人对人性、对事情的感悟与警醒。
我想,话的含义更多的是对人生的探讨、激励、约束和鞭策。
我们生活的周围充斥着浮躁与堕落,竟也可以冠冕之“适应社会”的高帽,不能否认现代社会对节奏的要求,这是进步的前提,日新月异的发展给了我们足够的空间去展示自己,随之而来的也搀杂着虚假与激进。
“君子之所取者远,则必有所待”,静以修身,再高远的目标也得留下你一步步的脚印,越是泥泞,越是坎坷,留下的足迹才会越深,得到的才会越多。
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巍然高山,只有用一砖一石垒就。
等待是个漫长的日子,也是个枯燥的日子,浮躁的人把它看作是没有尽头的黑洞,乐观的人把它看作是曲径通幽。
浮躁的人向往海阔,却担心海的苍茫;浮躁的人向往天高,却畏惧它的无边。
乐观的人向往海阔,但是他知道还跃的不远;乐观的人憧憬天高,但他知道还不足以翱翔。
所以,乐观的人在激流中寻找长大的营养,在风急中锻炼的他们的羽毛。
这是个充满着机遇和挑战的世界,不甘心落伍的人就象大海容江河,耐不住寂寞的却又象江河,满足在陆地的肆无忌惮,却终究逃不过奔流入海的命运。
所以,有所待必有所远,我愿做个有所待的人,工作中去问,去学,去吸收,去融汇,惟我所用都是对的。
坚持,在寂寞中坚持,在冒进的环境中坚持,的确很难,却也锻炼了你的身心。
人的本身就是个奇怪的囊,守住自己的理想,坚持的你办法,分别开固执,就能取任何的精华,事后明白,痛苦的过程也是收获,这个过程中,你可以自嘲,可以宽容。
卡耐基曾经说过:朝着一定目标走去是“志”。
一鼓作气中途不停止是“气”,两者合起来就是志气。
一切事业的成败都取决于此。
所以,坚持自己,坚持寂寞,坚持等待,坚持未来的路,再远大的目标我们也能实现。
这也是个言论自由的时代,即便有些时候你的思路是正确的,也要受到别人的“规劝”,痛苦于别人不能接受的煎熬中。
用之则行,去之则藏的意思解释
用之则行,去之则藏的意思解释《“用之则行,去之则藏”的内涵与启示》“用之则行,去之则藏”的意思是被任用就施展抱负,不被任用就退隐藏身。
这一理念体现了一种达观、灵活的处世态度。
衍生注释:“用之则行”表示当外界给予机会、信任,自身的才能能够得以发挥时,就积极行动起来,为了某个目标或者理想而努力奋进。
“去之则藏”意味着如果不被认可、没有施展空间的时候,不要强行出头,而是懂得韬光养晦,保存自己的实力与内心的宁静。
赏析:这种观念蕴含着深刻的人生智慧。
它反映了对自身价值的清晰认知,知道自己的才能在何时何地该如何展现,不是一味地追逐功名利禄,而是遵循一种自然、合理的处世节奏。
在顺境中积极作为,在逆境中也能安然处之,是一种平衡而成熟的人生观。
作者介绍:这一表述出自《论语·述而》,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一生周游列国,传播自己的学说思想。
他在仕途上也曾经历坎坷,这一理念或许也是他自身经历的一种写照,体现了他对于出仕与归隐、进与退的思考。
运用片段例子1我有个朋友叫小李,他可真是把“用之则行,去之则藏”这道理给活学活用了。
小李是个很有才华的设计师,之前有个大公司看中了他的作品,邀请他加入。
那他可不得了,就像一颗明星找到了自己的舞台,各种创意源源不断地涌出来,他设计的产品大获成功,公司给他的项目越来越多,他忙得不亦乐乎。
可是后来啊,公司高层变动,新的领导不重视设计这块儿了,小李的项目也被削减得所剩无几。
嘿,你猜怎么着?小李一点都不沮丧。
他就像一只冬眠的熊,悄悄地把自己的才华收起来,回到家里搞自己的小创作,偶尔还去参加一些小的设计展。
我就问他:“你不觉得不甘心吗?”他就笑着跟我说:“这有啥不甘心的,以前有机会就大展身手,现在没机会了,我就先藏着呗,说不定啥时候又有新的舞台了呢。
这就像潮水,有涨有落,很正常嘛。
”我听了,觉得他可真洒脱。
例子2在我们球队里,有个球员叫小张。
小张球技可好了,就像一头敏捷的猎豹。
教练特别重用他,只要有重要比赛,肯定让他上场。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
老子《道德经》第二十二章原文、注释、译文、导读及解析(收藏版),《道德经》被誉为“万经之王”,内容涵盖哲学、伦理学、政治学、军事学等诸多学科,曾被后人尊奉为治国、齐家、修身、为学的宝典。
它对我国的哲学、科学、政治、宗教等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体现了古人的一种世界观和人生观。
《道德经》作为道教基本教义的重要构成之一,被道教视为重要经典,其作者老子也被道教视为至上的三清之一道德天尊的化身,又称太上老君,所以应该说道教吸纳了道家思想,道家思想完善了道教。
《道德经》分上下两篇,原文上篇《德经》、下篇《道经》,不分章,后改为《道经》在前,《德经》在后,并分为81章,全文共约五千字,是中国历史上首部完整的哲学著作。
@泽光书院计划用81天时间,对《道德经》中的81章,每天一章节进行解析和译文,希望能帮助大家学习理解《道德经》。
第22章圣人抱一【原文】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
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①。
不自见,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②,故有功;不自矜(jīn)⑨,故长。
夫唯不争,故天下莫能与之争④。
古之所谓“曲则全”者,岂虚言哉!诚全而归之。
【注释】①式:这里可以理解为法则。
②伐:夸耀。
③矜(jīn):自高自大的意思。
④莫:没有谁。
【译文】委曲反而能得到保全,屈就反而能得到伸展,低洼反而能得到充盈,破旧反而能生新,少取反而能多得,贪多反而会产生迷惑。
因此有道的人坚守这一原则作为治理天下的范式。
不自我表扬,反而能显明;不自以为是,反而能是非彰明;不自吹自擂,反而能功勋卓著;不自高自大,反而能长久。
正因为善于谦让不与世人相争,所以天下反而没有谁能与之争高低。
古人所说的“曲则全”等话,怎么会是空话呢?它是实实在在能够达到的。
【导读】老子用连续的六句话“曲则全,枉则直,洼则盈,敝则新,少则得,多则惑”来表达了以退为进、不争而争的处世方式。
一味求强、求盈,只会导致失败。
【解析】在本章中,老子论述的重点在于“不争”。
择交文言文翻译
原文:择交者,必求其人,非求其势也。
人固难知,势易移。
势移则交移,交移则情变。
情变则心异,心异则道不合。
道不合,则交不可久。
故君子之交淡如水,小人之交甘如醴。
君子淡以亲,小人甘以绝。
故君子必慎其交,不可不慎也。
翻译:选择交往的人,必须寻求那些真正的人,而不是寻求那些势利的人。
人本来是难以了解的,而势力却是容易变化的。
势力一变,交往也会随之变化,交往一变,情感就会发生变化。
情感一变,心性就会不同,心性不同,道义就不会相合。
道义不相合,交往就无法长久。
因此,君子的交往淡泊如水,小人的交往甘甜如酒。
君子淡泊而亲密,小人甘甜而断绝。
所以君子必须谨慎地选择交往,不可不谨慎。
解析:此篇文言文讲述了择交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选择真正的人进行交往。
以下是对文中关键词的翻译和解析:1. 择交:选择交往的人。
2. 求:寻求。
3. 人:真正的人,指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
4. 势:势力,指权势、地位。
5. 易移:容易变化。
6. 交:交往,指人与人之间的互动。
7. 情:情感,指人与人之间的感情。
8. 心:心性,指人的思想、性格。
9. 道:道义,指道德规范。
10. 淡如水:淡泊如水,比喻交往淡泊、无私。
11. 甘如醴:甘甜如酒,比喻交往甘甜、亲密。
12. 慎:谨慎。
通过以上翻译和解析,我们可以了解到,择交是非常重要的,我们应该选择真正的人进行交往,而不是追求权势和地位。
只有与品德高尚、有道德修养的人交往,才能保持长久而真挚的友谊。
同时,我们也应该谨慎地选择交往对象,以免受到不良影响。
关于走出偏见文言文翻译
夫偏见者,心之蔽也。
蔽于偏见,则不能见事之真,不能知人之善。
是以君子务去其蔽,以求真知。
今吾欲以文言述其策,以俾后人有所遵循。
夫偏见之起,由无知也。
无知则有所偏,有所偏则有所蔽。
是以去偏见者,首在求知。
求知之道,莫若博学。
博学则见多识广,不致于以偏概全。
孔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此言求知之乐,亦言求知之效也。
其次,去偏见者,宜慎言也。
言者,心之声也。
心有所蔽,则言必偏。
是以君子慎言,不轻易下断语。
孟子曰:“言者,心之声也;行者,言之表也。
”此言言与行相辅相成,言不可不慎也。
再者,去偏见者,当虚心听人言也。
虚心者,心无成见也。
无成见则能容人之言,能容人之言则能广闻见。
庄子曰:“虚其心,实其腹。
”此言虚心之益,亦言虚心之能也。
夫去偏见者,尚需自省也。
自省者,知己之过也。
知己之过,则能改之。
孔子曰:“吾日三省吾身。
”此言自省之重要,亦言自省之必要也。
又有,去偏见者,宜多历事也。
历事者,见世之广也。
见世之广,则能识事之全。
老子曰:“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
”此言历事之益,亦言历事之必要也。
又有,去偏见者,宜广交游也。
交游者,识人之多也。
识人之多,则能知人之全。
孔子曰:“与善人居,如入芝兰之室,久而不闻其香,即与之化矣。
”此言广交游之益,亦言广交游之必要也。
总之,去偏见之道,非一日之功,亦非一人之力。
须博学、慎言、虚心、自省、历事、广交游,方能去其蔽,见事之真,知人之善。
吾人宜以此为鉴,努力践行,庶几可以免于偏见之累,而成君子之风。
夫君子之风,无偏见之蔽,故能以诚待人,以公正处事。
是以君子之行,为世所尊,为道所归。
愿吾辈共勉,努力走出偏见,以臻于君子之境。
好远的距离文言文翻译
夫好远者,非独情之所系,亦志之所趋也。
然则远者,非山川之隔,非道路之遥,实心之隔也。
心远,则万物皆近;心近,则千里亦在咫尺。
古之君子,志存高远,虽身居江湖,心系天下。
孔子周游列国,其心远矣,虽千里之外,亦若在户牖之间。
孟子曰:“得道多助,失道寡助。
”夫道者,心之所在也。
是以,心远则道远,道远则志远,志远则事远。
今人好远,或因山水之丽,或因风月之佳,或因故人之思。
然山水风月,虽美不胜收,终非心之所系;故人之思,虽深亦非心之远。
盖心之所系,在乎道义,在乎道德,在乎仁爱。
昔者,孔明居隆中,虽隐居山林,然心系天下,忧国忧民。
刘备三顾茅庐,孔明出山,其心之远,岂止千里?是以,刘备曰:“孔明卧龙也,得之可得天下。
”夫心远,则天下皆在掌握之中。
今之世,交通便利,山水风月易于亲临,故人之思亦可通过书信、网络等方式传达。
然而,人心不古,道义之远,道德之远,仁爱之远,反而不及古人矣。
是以,好远者,心之远也,非身之远也。
孔子曰:“不患寡而患不均,不患贫而患不安。
”夫不均、不安,皆心之远也。
心远则患少,心近则患多。
是以,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
道生则德备,德备则仁爱生。
仁爱生,则天下一家,四海之内,皆兄弟也。
故好远者,当以道义为重,以道德为本,以仁爱为怀。
如此,虽身处江湖之远,亦能心系天下,心怀苍生。
是故,好远者,非独心远也,亦志远也。
夫志远者,胸怀壮志,眼光远大。
如诸葛亮之辅佐刘备,周瑜之助孙权,皆志远者也。
志远则事远,事远则功远,功远则名远。
名远者,非独显赫一时,亦能流传千古。
总之,好远的距离,非身之远,非道之远,乃心之远也。
心远则明,明则慧,慧则通,通则达。
达者,能知天下之大,能明万物之理,能行仁爱之道。
是以,好远者,实为君子之风也。
与伐竹取道上下呼应的句子(一)
与伐竹取道上下呼应的句子(一)
与伐竹取道上下呼应句子集锦
1. 伐竹与取道的关系
•伐竹取道,顺势而为。
•取道必先伐竹,方能向前。
•伐竹者方知取道之难。
2. 取道的重要性
•取道为前行之必经之路。
•取道使人能够顺利穿越障碍。
•取道让人可以找到正确的方向。
3. 上下之间的呼应
上下相辅相成
•上由下生,下得上用。
•上有落差,下有稳托。
•上下呼应,创作方显威力。
上下相互影响
•上山下海,各有千秋。
•上思下行,方能有所创造。
•上言下信,方能取得回应。
4. 创作者的经验之谈
•创作者要具备伐竹取道的智慧。
•创作者应在上下之间寻求呼应的契合点。
•只有深入伐竹取道,才能达到创作的高度。
以上是关于”与伐竹取道上下呼应”的一些相关句子集锦。
伐竹与取道相辅相成,取道是前行之必经之路,上下之间的呼应让创作更加饱满。
创作者要具备智慧,只有深入伐竹取道,才能达到创作的高度。
表示到…去的文言词
表示到…去的文言词一、引言文言文是中华文化的瑰宝,其中丰富的词汇和表达方式为人们传颂。
本文将探讨一类特殊的文言词——“表示到……去”,通过对这类词语的分类和解释,让大家更好地理解文言文的魅力,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运用这些词语。
二、文言词“表示到……去”的分类与解释1.单一表示到去含义的文言词这一类词语直接表示“去”的意义,如“行”、“赴”、“游”等。
例如:“子贡问曰:‘夫子何往?’子曰:‘吾欲之齐。
’”这里的“之”就是表示“去”的意思。
2.表示前往某地含义的文言词这类词语表示明确的目的地,如“登程”、“适”、“造”等。
例如:“孟子西游,逢秦之士曰:‘子何为而来?’孟子曰:‘吾将为周室之隆而来。
’”这里的“为”表示前往某个地方。
3.表示离开某地含义的文言词这类词语表示离开某一地点,如“辞”、“别”、“去”等。
例如:“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饮酒乐甚,扣舷而歌之。
歌曰:‘桂棹兮兰桨,击空明兮溯流光。
’”这里的“去”表示离开赤壁。
4.表示往返于两地之间的文言词这类词语表示在两地之间往返,如“往来”、“回”、“归”等。
例如:“渔舟唱晚,响穷彭蠡之滨;雁阵惊寒,声断衡阳之浦。
”这里的“归”表示在两地之间往返。
三、文言词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1.表达建议和意见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运用文言词表达建议和意见,如:“吾欲劝子赴京师,以广见闻。
”2.表达问候和祝愿在节日或重要场合,我们可以用文言词表达问候和祝愿,如:“愿公子一帆风顺,金榜题名。
”3.表达心情和感受我们还可以用文言词表达心情和感受,如:“离别之际,感慨万千,临别赠言,望君珍重。
”四、结论文言词“表示到……去”具有丰富的内涵和表达方式。
通过分类和解释,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这些词语的意义和用法,并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灵活运用,使我们的言辞更加优美、含蓄。
大道行思,取则行远
⼤道⾏思,取则⾏远
⼤道⾏思,曾作为中央电视台《⼤国崛起》结篇第⼗⼆集的题⽬,⼤意是:正道直⾏,善于思考,且⾏且思,类似“读万卷书,⾏万⾥路”的意味。
取则⾏远,来源于海洋⼤学的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远”。
取,这⾥⽤其选择、探求、取法之意;则,这⾥指法则、规则、规律。
取则,跟“法天则道”⼀个意思,⼤致就是取法于规则、规律,也就是古⼈说的“⼈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然“。
⽤如今的官⽅语⾔说就是:⼲事情、做学问要有所分析、综合,探求科学规律,既要遵循法则、规则,⼜不因循守旧,拘泥于条规之中,。
⾏远,典出《中庸》:“君⼦之道,譬如⾏远,必⾃迩;譬如登⾼,必⾃卑。
”说的是君⼦求学之道:欲达远⼤⽬标,必定从近处出发;要想攀登⾼峰,就得从低处起步。
⼤道⾏思,取则⾏远,放在⼀起的意思,⼤致就是:
正道直⾏,善于思考,且⾏且思,探究规律,把握⼤道,然后取法于⼤道与规律,就能于法则和天道⽆违,⽽⾏得稳⽽远。
。
取则⾏远:思考就会有所得,等有了整体⽽具体的⽅案,才能真正少⾛弯路⽽越⾏越远。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译文与赏析
《韩非子·五蠹第四十九》译文与赏析五蠹第四十九【题解】《五蠹》是韩非法治思想的经典之作。
“五蠹”是五种毁坏法制的人,其中的学者主要指儒者,言谈者指纵横家,带剑的指游侠,患御者指逃避兵役的人,商工之民指广大经营工商业的人。
韩非认为这五类人群是国家的蛀虫,国君应当严厉禁绝他们的行为,甚至应当清除。
韩非认为“无书简之文,以法为教;无先王之语,以吏为师;无私剑之捍,以斩首为勇。
”这样才能实现“无事则国富,有事则兵强”的富强之国。
【原文】上古之世,人民少而禽兽众,人民不胜禽兽虫蛇。
有圣人作,构木为巢以避群害,而民悦之,使王天下,号曰有巢氏。
民食果蓏蚌蛤,腥臊恶臭而伤害腹胃,民多疾病[1]。
有圣人作,钻燧取火以化腥臊,而民说之,使王天下,号之曰燧人氏[2]。
中古之世,天下大水,而鲧、禹决渎[3]。
近古之世,桀、纣暴乱,而汤、武征伐。
今有构木钻燧于夏后氏之世者,必为鲧、禹笑矣;有决渎于殷、周之世者,必为汤、武笑矣。
然则今有美尧、舜、汤、武、禹之道于当今之世者,必为新圣笑矣。
是以圣人不期修古,不法常可,论世之事,因为之备。
宋有人耕田者,田中有株,兔走触株,折颈而死,因释其耒而守株,冀复得兔。
兔不可复得,而身为宋国笑。
今欲以先王之政,治当世之民,皆守株之类也。
【注释】[1]蓏:(luǒ)草本植物的果实。
[2]燧:古代取火器。
[3]渎:水沟,小渠,亦泛指河川。
【译文】上古时代,人民少禽兽多,人们敌不过禽兽蛇虫。
这时有圣人出现,他教人们架木搭建像鸟巢一样的住处来躲避各种禽兽的伤害,于是人民就爱戴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他有巢氏。
人民食用瓜果河蚌蛤蜊,腥臭难闻而且伤害腹胃,于是人民经常生病。
这时有圣人出现,钻木取火,烧熟食物来消除食物的腥臭臊气,于是人民就爱戴他,让他统治天下,称他燧人氏。
中古时代,天下遭洪水之灾,而鲧、禹疏通河川。
近古时代,夏桀、商纣暴乱,而商汤、周武王率兵讨伐。
假如在夏朝之后的时代还有架木搭巢钻木取火的,那么必定被鲧、禹嘲笑了;假如在商、周之后的时代里还有人整天疏通河川,那么必定被商汤、周武王嘲笑了。
划清界限的诗句
划清界限的诗句
【实用版】
目录
1.诗句的意义和价值
2.划清界限的诗句的作用
3.如何理解和欣赏这类诗句
4.划清界限的诗句在文化传承中的地位
正文
诗歌是一种充满魅力的文学形式,它以简约而优美的语言,表达着人们的情感和对世界的理解。
在诗歌的海洋中,有一类诗句被称为“划清界限”的诗句,它们在文学史上占有特殊的地位,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所谓“划清界限”的诗句,是指那些能够明确地区分不同事物、观念或者价值观的诗句。
这类诗句的独特之处在于,它们往往能够以深刻的洞察力和高度的概括力,将复杂的现象或者抽象的观念用简洁明了的语言加以表述,从而使人们能够更加清晰地理解世界。
例如,唐代诗人白居易的《赋得古原草送别》中的名句“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就是一句典型的“划清界限”的诗句。
这句诗以自然界中草木的生长和凋零,形象地揭示了生命的短暂和无常,使人们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和领悟。
在诗歌欣赏中,如何理解和欣赏这类“划清界限”的诗句,是我们需要关注的问题。
首先,我们要注意诗句的语言表达,领略其简洁而优美的语言魅力。
其次,我们要深入理解诗句中所蕴含的意义和价值,把握其所表达的情感和思想。
最后,我们要尝试将诗句所表达的观念或者价值观运用到实际生活中,使其成为我们人生道路上的指引和启迪。
“划清界限”的诗句在文化传承中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它们以其独特
的魅力和价值,成为了中华文化宝库中的瑰宝,代代相传,永葆生机。
通过学习和欣赏这类诗句,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我们的文化传统,增强民族自豪感和文化自信心。
总之,划清界限的诗句以其独特的魅力和价值,在诗歌的海洋中独树一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取则行远”别解
作者:谭书旺
来源:《现代语文(语言研究)》2007年第01期
2003年9月8日,中国海洋大学经多方论证,确立了由中国著名作家、海大文学院院长王蒙教授提出的“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新校训,之前的校训予以废止。
(2003年9月24日《大众日报》)
新校训的含义,“海纳百川”通俗易懂,比较容易理解。
“取则行远”,王蒙先生是这样解释的:
“取则”典出晋陆机《文赋·序》:“操斧伐柯……取则不远”。
则,商务印书馆2000年版《古今汉语词典》注释为:1.划分等级,也指等级;2.规则,准则;3.法则,规律……这里指的是伐木不能离规则、法则太远。
此方案里借用“取则”是指海大纳了百川以后应有所分析有所吸收,并严格按照科学规律,遵守科学规范,奠定学问基础。
“取则”精神是一种科学的精神,海大全体师生员工不仅要在百川中寻找科学精神,更要按照科学精神建设国家和社会。
“行远”语出《中庸》“君子之道,辟如行远,必自迩;辟如登高,必自卑。
”用在这里表明我们的目标远大而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是纳百川以后对“百川”的回报。
以“取则行远”作为校训的后半句,不仅能与前面四字形成一种逻辑的递进关系,而且还能反映出我们为学为人的科学精神,遵循这种科学精神,目标远大、志在四方而脚踏实地、身体力行,才是纳百川后对“百川”的回报。
海纳百川,取则行远,八字平仄照应也较好。
(据海大新闻网,2003年12月20日,《管华诗校长主持召开专题座谈会征集新校训》)
对于王蒙先生的解释,笔者以为有如下几点值得商榷:
1.对“操斧伐柯……取则不远”的理解有误。
陆机《文赋·序》中的“操斧伐柯……取则不远”,完整形式为“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
这句话来源于《诗经·豳风·伐柯》,原文为“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意思是“言伐柯而有斧,则不过即此旧斧之柯,而得其新柯之法”。
(朱熹《诗集传》)也就是说,“伐柯”并不是普通的“伐木”,而是用斧头加工“斧子的柄”(关于“柯”的“斧柄”义,可参见《现代汉语词典》等工具书)。
而“其则不远”的“则”也并不是抽象的“规则、法则”,而是指具体的参照物,也可以通俗地表述为产品加工的标准——现有斧子的柄。
也就是说,“伐柯伐柯,其则不远”,是说拿着带柄的斧子加工斧子的柄,参照的标准就在手中。
这也是陆机“至于操斧伐柯,虽取则不远”要表示的意思,而不是王蒙先生表述的“伐木不能离规则、法则太远”。
2.“取则”和“行远”没有必然联系。
我们都知道,法则、规则都是相对的,世界上没有绝对的真理。
任何规则、法则都是在一定的具体的历史条件下产生的,离开了这些具体的历史的条件,什么样的规则、法则也不再适用。
世界上根本就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准、历经长久而不衰的规则。
因此,也就根本不存在取法某一规则、准则就可以永续发展的道理。
关于这一点,“实事求是”“与时俱进”的理论给了我们绝妙的回答。
3.“海纳百川”和“取则行远”相互矛盾。
我们之所以佩服大海的胸怀,就是因为大海容纳百川而毫无选择,“是以泰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
”(《史记·李斯列传》)而王蒙先生提出——此方案里借用“取则”是指海大纳了百川以后应有所分析有所吸收,并严格按照科学规律,遵守科学规范,奠定学问基础。
难道说大海吸纳百川之后还要经过选择把不符合要求的水流再排除出去吗?这不符合“海纳百川”的精神。
相反,我们应该强调的是,大海不但能纳百川,而且还能净百川。
大海具有无比强大的自净功能,不管你来的时候是多么昏浊肮脏的水,我都能把你改造、净化。
这种精神,也应该是教书育人、塑造人类灵魂的大学的精神。
王蒙先生在讨论新校训的专题座谈会上曾分析道——“海纳百川”是个有形容性的表述,它后面的四个字应该和它有递进关系,应该表明“纳”了以后应该怎样。
难道说“纳了百川以后应有所分析有所吸收”就是这种递进关系吗?恰恰相反,笔者认为,这种精神正好和“海纳百川”的精神背道而驰。
那么,怎样理解“取则行远”才能和“海纳百川”形成递进关系呢?
笔者认为,“取则行远”可以有另一种更加恰当的解释,而且有典有据,恰如其分。
南宋著名的哲学家、教育家朱熹在《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序》中有这么一句话:“然初学之士或有取焉,则亦庶乎升高行远之一助云尔”,意思是说“初涉学界的人如果能够善于吸取别人的长处,则对于他取得长足持续的发展是很有好处的”。
这不也正是对“海纳百川”的绝好补充吗?
因此,笔者认为,作为中国海洋大学的校训,“海纳百川,取则行远”的解释应该是:像大海一样容纳各个学科各种流派,取百家之长成就持续健康发展之路。
“取则行远”的正确读法应该是“qǔze xíngyuǎn”(“则”是虚词,读轻声),出处为朱熹《四书集注·中庸章句序》。
(谭书旺,山东外贸职业学院经济管理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