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程的意义-人教优质课五上精品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精选3篇)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精选3篇)〖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教案第【1】篇〗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情境,理解方程的意义,会用方程表示简单的等量关系。
2、借助天平让学生理解方程及等式的意义。
3、感受方程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唤起学生保护珍稀动物的意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谈话: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今天老师带来了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的几幅。
(课件出示)我们应该保护这些濒临灭绝的珍稀动物,今天这节课,就以三种动物为话题,来研究其中的数学问题。
二、合作探究,获取新知。
(一)理解等式的意义。
找出白鳍豚这组资料的等量关系,用字母表示。
1、师:我们先来看白鳍豚的这组资料,你从中发现了那些信息?1980年比2004年多300只,这句话中有几个数量?你能用一个式子表示出这三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吗?让学生在练习本上写一写,进行板书。
1980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300只=2004年只数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2、请同学们根据这三个数量中的已知数和未知数,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出2004年只数+300只=1980年只数这个数量关系,小组进行讨论、交流。
(教师进行巡视,参与讨论。
)3、分析a+300=400,等号左边表示1980年只数,等号右边也是1980年的只数,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我们通常简称为等式。
(板书:等式)4、借助天平来研究等式。
(出示天平)你对天平了解多少?谁给大家介绍一下?师:你观察的真仔细,天平是一种用来称量物体质量比较精密的仪器,当指针指在标尺的中央,天平就平衡了。
师:如果左盘放10克砝码,右盘放20克砝码,天平会平衡吗?怎样用式子表示这种关系?(10<20)如何才能平衡呢?(左再放一个10克的砝码)师:出示天平:左20克和x克,右50克,你能用一个等式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吗?(20+x=50)师:我们知道一个等式可以表示出天平平衡时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那在天平如何表示出x+300=400这个数量关系吗?(出示天平)(二)理解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案:《方程的意义》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1. 方程的定义: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 方程的组成:方程由两部分组成,一部分是已知数,另一部分是未知数。
3. 方程的解: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方程的解。
二、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组成和解的定义,能够识别和解决简单的方程问题。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方程的解的概念和判断方法。
教学重点:方程的定义和组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黑板、粉笔、教学卡片。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教师通过展示一个实际问题,例如“小明的年龄是小红的两倍,如果小红10岁,求小明的年龄。
”让学生思考和讨论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2. 例题讲解:教师通过讲解上述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认识到这是一个方程问题。
然后,教师在黑板上写出方程“2x = 10”,并解释这是一个方程,其中“x”是未知数,表示小明的年龄。
3. 随堂练习:教师给出几个简单的方程题目,让学生独立解决。
例如:“3x = 12”、“5x10 = 20”等。
4. 方程的定义:5. 方程的组成: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方程由已知数和未知数两部分组成。
6. 方程的解:教师通过示例和讲解,让学生理解方程的解是指能使方程左右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
7. 板书设计:教师在黑板上设计板书,包括方程的定义、方程的组成和方程的解的示例。
8. 作业设计:教师设计几个方程题目,让学生回家完成。
例如:“4x + 8 = 24”、“4x 12 = 16”等。
六、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教师在课后反思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观察学生对方程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同时,教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拓展延伸的材料,例如方程的解的多种求解方法,以进一步巩固学生的方程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一、方程的定义和组成1. 方程的定义:方程是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课件
无理方程的概念和解法
无理方程的定义:含有无理数的方程 无理方程的解法:通过化简、转化等方法求解 实例:求解x^2+2x+1=0的无理方程 注意事项:在求解过程中需要注意方程的性质和变化规律
感谢观看
汇报人:
合并同类项的注意事项:合并同类项时,要注意系数和未知数的符号
合并同类项的应用:在解方程时,经常需要使用合并同类项法则来简化方程
去括号法则
去括号法则:在 方程中,如果括 号内含有多项式, 可以将括号内的 每一项分别乘以 括号外的系数, 然后合并同类项。
例子:2(x+3) =
5x+6,去括号
后
为
2x+6+15=5x+
6,合并同类项
后
为
2x+21=5x+6。
注意事项:去括 号时,括号外的 系数要乘以括号 内的每一项,不 能漏乘。
应用:在解方程 时,如果方程中 含有括号,可以 使用去括号法则 进行简化。
方程的应用
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购物:计算商 品价格和数量
投资:计算投 资收益和成本
交通:计算路 程和时间
建筑:计算面 积和体积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 方程的意义课件PPT 大纲
,
汇报人:
添加目录标题
方程的意义
方程的解法
方程的应用
方程的拓展知 识
添加章节标题
方程的意义
什么是方程
方程是一种数 学表达式,表 示两个或多个 量之间的关系
方程通常由等 号(=)连接, 等号左边是未 知数,右边是
已知数
方程的解是满 足方程的未知
数的值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概念和解法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定义:含有两个未知数,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的方程组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法:代入法、加减法、消元法等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应用:解决实际问题,如行程问题、工程问题等 二元一次方程组的特点:未知数个数和方程个数相等,未知数的最高次数为1
方程的意义 (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教案:方程的意义年级:五年级学科:数学教材版本: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知道方程是表示两个数量相等的式子。
2. 培养学生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的能力。
3. 引导学生体验数学与生活的联系,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
教学重点:1. 理解方程的概念。
2. 掌握方程的表示方法。
教学难点:1. 体会方程的意义。
2. 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方程。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或黑板。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天平,让学生观察天平的平衡状态。
2. 提问:天平的平衡状态可以表示为等式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回答。
二、探究(1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题,让学生尝试列出等式。
2.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等式的特点,让学生总结出方程的概念。
3. 教师举例说明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让学生体会方程的意义。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列出方程。
2. 学生互相交流,讨论列方程的方法和技巧。
3. 教师点评学生的答案,给予指导和鼓励。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稍微复杂的问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独立思考,尝试列出方程。
3. 教师给予指导和解答,帮助学生解决问题。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内容,让学生总结方程的概念和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体会,提出疑问。
3. 教师解答学生的疑问,给予总结和评价。
六、作业(5分钟)1. 教师布置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本节课的知识。
2. 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加深对方程的理解。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天平的平衡状态,引导学生列出等式,进而引入方程的概念。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学生的参与和思考,让学生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体会方程的意义。
在巩固环节,通过让学生互相交流和讨论,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在拓展环节,通过稍微复杂的问题,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和创新意识。
总体来说,本节课达到了预期的教学目标,学生对方程的概念有了清晰的认识,能够根据实际问题列出方程。
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识别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对方程的数学美感的欣赏。
教学重点:1. 理解方程的意义。
2. 能够识别方程。
教学难点:1. 方程意义的理解。
2. 方程的识别。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用具。
2. 学生准备:练习本、铅笔。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一个简单的方程:2x 3 = 7,让学生观察并思考。
2. 提问:这个式子有什么特点?它和普通的数学式子有什么不同?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这个式子中有未知数x,并且有一个等号,这就是方程。
二、探究(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方程,让学生观察并分类。
2. 提问:这些方程有什么共同点?3.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方程都有一个未知数,并且都有一个等号。
4.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方程是描述两个数量相等的关系,未知数就是我们要找的那个数量。
三、巩固(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数学问题,让学生用方程来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检查。
四、拓展(10分钟)1. 教师出示一些生活中的问题,让学生用方程来解决。
2.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指导。
3. 教师出示答案,学生自我检查。
五、总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本节课我们学习了方程的意义,知道了方程是描述两个数量相等的关系,并且能够识别方程。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分类、解决实际问题等方式,让学生理解了方程的意义,并且能够识别方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同时,教师还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数学美感,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数学的魅力。
重点关注的细节:在以上教案中,最需要重点关注的是“探究”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意义的关键步骤,教师在这个环节的设计和引导将直接影响学生对方程概念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小学数学人教版五年级上册5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借助天平及式子的分类操作,使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意义;能从形式上判别一个式子是否是方程;理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能根据简单的线段图、情境图列出方程,并能在教师引导下找到等量关系,经历利用等量关系进行方程模型建构的过程。
3.在对式子的分类、整理的教学活动中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抽象、概括及应用等能力。
2学情分析本单元的《简易方程》,开启了学生研究代数的新纪元。
而本节教学内容《方程的意义》对于学生来说,还是比较陌生的,在他们头脑中,还没有过方程这样的表象,所以授新课就要从学生的原有的基础开始。
本科教材安排符合孩子的认知规律。
让学生根据各个天平的状态,写出等式或不等式,在相等与不等的比较与感受中,让学生进一步体会等式的含义,为引入方程概念奠定了较为丰富的感性认识基础。
提升了学生观察、猜想、分析、推理、归纳等能力。
3重点难点教学重点:抓住“等式”“含有未知数”两个关键词初步建立方程的概念。
教学难点:方程与等式的关系;方程中等量关系的建立。
4教学进程4.1第二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方程的意义一、提出问题,激发欲望1、师:本日,我们一同来熟悉方程。
(板书课题)你们对方程有什么熟悉或理解呢?或者还想知道什么?生:方程是一个算式。
生:方程是什么?生:方程是怎样的数学公式呢?方程是谁发明的呢?生:研究方程有什么用呢?师:方程是什么,研究方程的感化,大家真会提问题!看来同学们对方程有一定的相识,同时也有一丝期待!本日我们一同来研究方程。
2、出示天平并说说你认识的天平2【讲授】借助天平认等式感受相等关系2、借天平认等式,感触感染相等关系(一)感受相等关系1.利用天平,体验等量关系。
用一个式子表示天平左右两边的关系:50+50=1002、揭示等式。
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课件
教育领域
科学研究
方程和方程组是数学基础知识, 被广泛应用于教育领域,如考 试、竞赛等。
方程和方程组是科学研究中的 重要工具,如物理学、化学、 天文学等。
商业运营
方程和方程组在商业领域中被 广泛应用,如生产、销售、盈 利预测等。
一元一次方程
1
含义
一元一次方程是指只有一个未知数,并或移项等方法,求出一元一次方程的未知数。
3
实际问题应用
我们可以用一元一次方程解决类似“一个数加上14等于38,这个数是多少?”的实 际问题。
二元一次方程组
含义与解法
实际问题应用
联系与应用
二元一次方程组是包含两个未 知数的一组方程,我们可以使 用代入法、减法法等方法求解。
3 拟声学
方程在拟声学领域中用于预测声波的传播和反射等。
方程的特殊类型
带括号的方程
在带括号的方程中,我们需 要利用分配律或配方法将括 号去掉,进而求解方程的未 知数。
带分式的方程
在带分式的方程中,我们需 要通过通分、消元等方法, 消去方程中的分式,求解方 程的未知数。
带根号的方程
在带根号的方程中,我们需 要通过化简、平方等方法, 消去方程中的根号,进而求 解方程的未知数。
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1
练习和探究
2
我们会通过一系列的练习和探究,掌
握应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套
路。
3
实际问题转换
我们会学习将实际问题转化为相应的 数学方程模型,以帮助我们更好地解 决问题。
解答及反思
我们会参考标准解法,进行解答和反 思,从而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方程的相 关知识。
方程和方程组的应用情景
方程的意义
欢迎来到新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课程!在这里我们将一起学习 什么是方程及其意义。
最新人教版小学五年级数学上册 第5单元 简易方程《方程的意义》优质课件
16.8元 4x=16.8
450毫升 x+200=450
3.根据下面的数量关系列出方程。 (1)x与3的和是16。
x+3=16 (2)x的5倍与20相等。
5x=20
这节课结束了,你有什么收获吗?
同学们,下课吧!
这是一个等式 。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正好平衡 。
空杯子重100g 。
100g
一杯水有多重 ?
如果水重xg,杯 子和水共重……
100g
哪边重些 ?
300g
100+x>200
100+x<300
平衡了。 250g
100+x=250
x元 x元
x元
列式:3x=2.4
2.4元
像100+x = 250, 3x = 2.4……这样,含有 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5x+32=47 28<16+14
是方程
y+24 6(y+2)=42
是方程
(教材P63 做一做T2)
2.看图列方程。
xg xg
50 g
x
73
2x=50
166
x+73=166
巩固练习
(教材P66 练习十四T2)
1.看图列方程。
x+0.5=2.5
3x=36
2.根据下面的图列出方程。 x xx x
x毫升 200毫升
你能自己写出一些方程吗?
x+5=18 5x=30
6(x-2)=24
x+x+x+x=35 x÷4=6
(x+4)÷2=3
8-x=3 3x+6=12
5.2.1 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5.2.1 方程的意义(教案)五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一,教学内容:人教版小学五年级上册数学63页64页《方程的意义》。
二,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式方程。
2,会根据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三,教学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会判断一个式子是否式方程。
四,教学难点:会根据要求用方程表示出数量关系。
五,教学过程:(一),引入:为什么小朋友玩的跷跷板一边高,一边矮呢?对因为两遍不一样中。
(二),新课:1,今天我们就用天平来衡量两个物体是否同样重。
当天平两边的托盘一样高,也就是指针指着刻度的中央时天平平衡,两边的物体一样重。
天平的左边有两个50克的砝码,右边有一个100克的砝码。
天平平衡。
我们可以用一个式子50+50=100.这里的50+50=100是一个等式。
在天平的左边放一个空杯子右边放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平衡,一个空杯子的重量=100克。
向杯子里到满水,水的重量是多少克?如果用χ克表示水的重量,那一杯水和杯子的重量就可以用一个式子100+χ表示。
100+χ>100,要使天平平衡。
我们可以在天平的右边再加上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向左边倾斜说明100+χ>200,再在天平的右边加一个100克的砝码,天平向右边倾斜,说明100+χ<300,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杯子和水的重量比200重,比300轻,那一杯水究竟有多重呢,可以在拿下一个100克的砝码再加上一个50克的砝码,这时天平平衡了可以用一个等式100+χ=250来表示一杯水的重量。
2,你能根据图中的信息写等式吗?三个同样的练习本2.4元,根据单价×数量=总价可以得出等式3χ=2.4.像100+χ=250,3χ=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
3,方程的特点根据方程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方程的两个特征:(1)方程必须含有未知数,(2),方程必须是等式。
3,巩固,根据方程的特征判断下列式子是否式等式,并说明理由:6(X-2)=12 () 65+5=70 ( )Y+24 () X-14>72 ( )。
方程的意义(教案)2023-2024学年数学五年级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方程的意义教材: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能够判断一个等式是否是方程。
2. 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问题的能力。
3. 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合作意识。
教学重点:1. 方程的意义。
2. 方程的解和解方程。
教学难点:1. 理解方程的意义。
2. 解方程的方法。
教学准备:1. 教学课件。
2. 练习题。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回顾等式的概念。
2. 提问:等式和方程有什么区别?二、探究方程的意义(15分钟)1.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中的例子,让学生思考方程的意义。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思考。
3. 教师总结方程的意义:方程是表示两个量相等的等式,其中包含未知数。
三、判断方程(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等式,让学生判断哪些是方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判断结果。
3. 教师总结判断方程的方法。
四、解方程(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方程,让学生尝试解方程。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法。
3. 教师总结解方程的方法。
五、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记忆。
二、巩固练习(15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三、拓展提高(10分钟)1. 教师给出一些拓展题,让学生尝试解决。
2. 学生分享自己的解题过程和答案。
3. 教师总结解题方法和技巧。
四、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的学习内容。
2. 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实践,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并学会判断方程和解方程。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注重学生的参与度,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享自己的观点。
同时,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给予指导和帮助。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
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优秀教案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数学五年级上册《方程的意义》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表示方法,以及能简单解决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
本节课的内容是学生学习方程的基础,对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算术运算,对于未知数也有了一定的认识。
但在实际解决问题时,还需要引导学生将未知数用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并运用运算规律解决问题。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关注学生的认知水平,引导学生逐步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意义。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表示方法。
2.培养学生运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交流、积极思考的学习习惯。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理解方程的意义,掌握方程的表示方法。
2.难点: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方程,并运用方程解决问题。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的教学PPT或黑板。
2.准备一些实际问题,用于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解决。
3.准备计时器,用于控制教学环节的时间。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利用一个简单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方法表示未知数。
例如:小明的年龄比小红大3岁,已知小红的年龄是8岁,求小明的年龄。
2. 呈现(10分钟)通过PPT或黑板,呈现一组含有未知数的算式,让学生观察并尝试用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
例如:5x + 3 = 23,其中x表示未知数。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分组进行讨论,尝试解决一些含有未知数的实际问题,并用方程的形式表示出来。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的疑问。
4. 巩固(10分钟)选取几组学生遇到的实际问题,让学生上黑板演示解题过程,并解释方程的意义。
教师点评并总结。
5. 拓展(10分钟)让学生尝试解决一些稍复杂的实际问题,引导学生运用方程进行解决。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 方程的意义 》人教版 (1)
五年级上册数学教案《方程的意义》人教版 (1)一. 教材分析《方程的意义》是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初步理解方程的概念,掌握方程的基本形式,以及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通过本章的学习,学生能够理解方程在数学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掌握了基本的数学运算能力和一定的逻辑思维能力。
但是,对于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可能还比较陌生,需要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来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
同时,学生对于实际问题的解决能力还需要进一步的培养和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理解方程的概念和意义,能够识别和写出简单的方程。
2.培养学生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
3.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精神,培养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创新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方程的概念和意义的理解。
2.方程的写法和基本形式的掌握。
3.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教学法、小组合作学习法等。
通过设置具体的问题和案例,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方程的概念和意义,学会用方程解决实际问题。
同时,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和教学素材。
2.练习题和测试题。
3.教学黑板和粉笔。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通过一个具体的问题或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例如,可以设置一个关于分配物品的问题,让学生思考如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
2. 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或黑板,呈现方程的概念和意义,让学生初步了解方程的基本形式。
可以举例说明方程的应用场景,让学生感受到方程在实际生活中的重要性。
3. 操练(10分钟)让学生通过实际的例题,练习写方程和求解方程。
可以设置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让学生尝试用方程来解决。
在这个环节中,教师要引导学生掌握方程的基本形式和解题方法。
4. 巩固(5分钟)通过一些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的知识。
人教版五年级数学上册《方程的意义》课件
解应用题:利用 方程求解实际问
题
解方程组:解决 含有多个未知数
的问题
解不等式:解决 含有不等关系的
问题
解函数问题:解 决含有函数关系
的问题
解几何问题:利 用方程解决几何
问题
解概率问题:利 用方程解决概率
问题
科学问题中的方程应用
物理问题:如 力学、光学、 热学等,通过 方程描述物理
现象和规律
化学问题:如 化学反应、化 学平衡等,通 过方程描述化 学反应和化学
平衡
生物问题:如 遗传学、生态 学等,通过方 程描述生物现
象和规律
地理问题:如 地球科学、气 象学等,通过 方程描述地理
现象和规律
数学问题:如 代数、几何、 概率等,通过 方程描述数学
问题和规律
方程在实际问题中的应用案例
解决物理问题:如计算速度、 加速度、力等
解决数学问题:如解方程、 解不等式、解函数等
解出未知数的值
解方程:将求解出的未 知数的值代入原方程,
验证方程是否成立
方程的应用场景
第四章
生活中的方程应用
购物:计算总价、折 扣、优惠等
投资:计算收益、风 险、回报等
交通:计算时间、距 离、速度等
健康:计算体重、身 高、BMI等
家庭:计算水电费、 房租、生活费等
学习:计算成绩、排 名、进步等
数学问题中的方程应用
移到等号左边 c. 合并同类项:将等号两边的根号合并 d. 求解:解出方程的解
● a. 化简方程:将方程中的根号化简为最简形式 ● b. 移项:将方程中的根号移到等号左边 ● c. 合并同类项:将等号两边的根号合并 ● d. 求解:解出方程的解
● 根式方程的求解技巧:利用公式、定理等方法简化求解过程
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数学《方程的意义》课件
方程的变形规则:等式两边同时进行相同的运算,等式仍然成立 方程的变形技巧:利用等式的性质,如加法交换律、乘法分配律等,进行变形 方程的变形目的:使方程更加简洁、易于求解 方程的变形方法:如移项、合并同类项、去括号等
代入法:将方程变形后的未知数代入原方 程求解
加减法:将方程变形后的未知数加减常数 求解
等
解应用题:通过 建立方程,求解 实际问题
证明定理:通过 方程,证明数学 定理和公式
研究函数:通过 方程,研究函数 的性质和图像
解决几何问题: 通过方程,解决 几何问题,如面 积、体积等
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面积、体积、路程等 优化决策:如选择最优方案、制定计划等 科学研究:如物理、化学、生物等领域的研究 经济分析:如市场预测、投资决策等
描述物理现象:通过方程描述物理现象,如牛顿第二定律、能量守恒 定律等 解决实际问题:通过方程解决实际问题,如求解工程问题、经济问 题等
预测未来:通过方程预测未来,如天气预报、股市预测等
优化设计:通过方程优化设计,如优化生产流程、优化产品设计等
确定未知数:找出题目中的未知数,并用字母表示 列出等式:根据题目中的等量关系,列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求解方程:通过加减乘除等运算,求解出未知数的值 检验方程:将求解出的未知数代入原方程,检验方程是否成立
• a. 方程的解必须满足方程的等式关系 • b. 方程的解必须满足实际问题的要求 • c. 方程的解必须满足数学逻辑的合理性 • d. 方程的解必须满足数学运算的准确性 • e. 方程的解必须满足数学符号的规范性 • f. 未知条 件,明确题目要求解决的问题。
解方程:根据方程的性质和运算法则, 解出方程。
设未知数:根据题目中的已知条件和 未知条件,设出未知数。
五年级数学教案 方程的意义-优质课比赛一等奖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正确理解方程的意义,体会等式与方程的关系。
2.经历从具体的情境中抽象出方程的过程,在观察、分类抽象中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发展思维能力,增强符号意识,3.引导学生初步体会方程的作用,为进一步学习方程做准备。
教学重、难点: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准备:课件、实物天平。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认识它吗?(出示实物:天平)它是用来干什么的?师:天平是根据平衡的原理来称出物体质量的,它是一种称质量的仪器。
二、新知探究1.演示天平,引出等式(1)认识天平,了解平衡现象。
师:请看,它的指针指到刻度的正中,天平处于什么状态?(平衡)(2)演示天平,根据天平平衡现象写出等式。
师:在天平的左边放个50克的砝码,右边放1个100克砝码,此时又会是什么状态?(平衡)平衡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左右两边的质量是相等的)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把这种左右两边相等的关系表示出来吗?生:50+50=100或50×2=100 (板书)师:(小结)像这样表示左右两边相等的式子,就是等式。
(3)引导学生列举出不同的等式。
师:再看看,这是天平也平衡,你还能用等式表示出来吗?生:90+60=100+50 (板书)师:像这样的等式还有很多,谁来说一说?(生列举)小结:看得出,在同学们的脑海里已经浮现出了很多这样的等式,那让我们回到天平上再来认识一些不一样的等式。
2.演示天平,尝试写出含有未知数的等式。
(1)称出杯子的质量,揭示已知数。
师:请看(课件演示左边一个空杯子、右边100克砝码天平平衡),这又说明了什么?生:杯子的质量就是100克。
师:杯子的质量对于我们来说就是一个已知数。
(2)往杯子里倒入水,引出未知数。
师:接着往下看。
(课件演示倒入水)师:此时,水的质量你知道吗?(生:不知道)师:不知道,那就是一个未知数。
这个未知数可以用什么表示?(生:…)师:你能用一个式子来表示天平现在的状态吗?生:100+ⅹ>100 (板书)(3)调整天平,经历不平衡到平衡的过程。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方程的意义》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教材P62~63。
教学目标:
1、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弄清方程与等式的关系。
2、通过观察、分析、分类、抽象、概括和交流的过程,经历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的过程,积累将现实问题数学化的经验,感受方程的思想方法及价值,发展抽象思维能力和符号感。
3、感受方程与生活的密切联系,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学重点:在具体情境中理解方程的意义。
教学难点:将现实问题抽象成式与方程,体会方程和等式的关系。
教学过程:
一、预习,创设情境。
1.同学们,你们去过游乐园吗?见过跷跷板吗?
2.如果老师50千克,这位女同学30千克,会有什么现象发生?
你能根据现象写一个不平衡的式子吗?(50>30)
如果想平衡,你有什么好方法吗?(学生自由回答)
你能写一个平衡的式子吗?(50=30+20)
3.根据相等,科学家运用平衡的原理制出了天平。
二、研习,探究新知。
1.出示天平:
让学生说一说对天平有哪些了解?
让学生自由发言,可能会说:天平有两个托盘,中间有指针;天平一边放物品一边放砝码,物品的重量与砝码的重量相等。
教师做补充:天平可以称量物体的质量,还可以判断两个物体的质量是否相等;使用天平一般是左盘放物体,右盘放砝码;指针在中间说明天平平衡。
2.合作探究。
(1)在天平的右边放一个100g的砝码,怎样才能让天平平衡呢?
让学生自主思考、交流操作,得出:在天平的左边放2个50g的砝码就可以保持平衡。
用算式表示:50+50=100。
让学生观察式子,等号左边与右边相等,这样的式子就是一个等式。
(2)把一个杯子放在天平的左边,右边放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天平说一说发现了什么。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发现:现在天平平衡,说明空杯子重100g。
质疑:如果我往杯子里倒些水,观察天平现在的情况。
(在空杯里加一杯水后天平不平衡了。
)
一杯水的重量是多少,怎样表示?
引导学生思考:你们知道一杯水有多重吗?(不知道)
如果要你现在表示这杯水有多重,你有办法吗?
学生思考,小组讨论得出:杯子的重量+水的重量=一杯水的重量。
追问:如果用未知数x 来表示水的重量,那么杯子和水一共有多重,又该怎样表示呢?
学生汇报:lOO+x (师板书)
(3)再次让学生观察现在的天平(天平右边放100g砝码),发现了什么?
(天平两边不平衡)
哪边重一些呢?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吗?
学生回答:lOO+x>100。
怎样让天平两边平衡呢?(加砝码)
教师在右边依次加一个100g的砝码,加两个100g的砝码让学生观察,并说一说天平的情况。
学生分组讨论,教师巡视指导
汇报时引导学生用式子表示:lOO+x>200 lOO+x<300。
并引导学生说明这杯水的重量大于200g,小于300g。
让学生继续操作,怎样才能使天平平衡呢?
引导学生把右边的砝码换成250g,使天平左右两边平衡。
这说明了什么?
(一杯水的重量等于250g)
(4)你们能用数学算式来表示这天平的状况吗?
学生自主思考,再全班交流汇报:lOO+x=250(师板书)
小结: 通过演示,我们发现无论天平是否平衡,我们都可以用相应的式子来表示。
当天平平衡时,我们可以用“=”表示,
当天平不平衡时,可以用“<”或“>”表示。
(5)看图列式。
4 70
3.观察比较,归纳小结。
引导学生观察比较这些算式有什么不同?
(1)50+50=100 (5)4<70
(2)100+x>200 (6)2x=50
(3)100+x<300 (7)3x=2.4
(4)100+x=250 (8)x+73=166
问题:如果把它们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
揭示:像50+50=100、 100+x=250、3x=2.4……这样的式子我们把它叫做等式。
问题:如果把这些等式再分成两类,可以怎么分?
揭示:像100+x= 250, 3x= 2.4……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就是方程。
1、判断下面各式,是方程的画√,不是方程的画×。
(1)x-31=12 ()(5)35+65=100 ()
(2)y+24 ()(6)x-14>72 ()
(3)28<16+14 ()(7)9b=63 ()
(4)6(y+2)=42 ()(8)x+y=70 ()
全班用手势回答,并指名说明理由。
2、通过这几道题的练习,你对方程有了哪些新的认识?
归纳小结:方程的特点:是一个等式,且含有未知数。
3、问题:你能再举些方程的例子吗?让学生仿照课本情境图,自己试着写一些方程。
注意指导学生:方程一定是等式,并含有未知数。
三、当堂练习,巩固提高。
1、判断。
(1)所有的等式都是方程。
()
(2)所有的方程都是等式。
()
(3)含有未知数的式子叫做方程。
( )
(4)10=4x-8不是方程。
()
(5)2x+3y=9是方程。
()
2、小军也列了两个式子,不小心被墨水弄脏了,猜一猜他原来列的式子是不是方程。
6x+=98 56+=67
3、你会根据下面的图列出方程吗?
先说一说图意,再用方程表示数量关系。
四、知识延伸
早在三千六百多年前,埃及人就会用方程解决数学问题了。
在我国古代,大约两千年前成书的《九章算术》中,就记载了用一组方程解决实际问题的史料。
一直到三百年前,法国的数学家笛卡尔第一个提倡用x、y、z等字母代表未知数,才形成了现在的方程。
五、课堂小结
师:这节课你学会了什么?有哪些收获?
引导总结:1.像lOO+x=250这样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2.方程有两个重要条件:一个是等式,一个是含有未知数。
3.方程一定是等式,等式不一定全都是方程。
六、作业:教材第66页练习十四第1、2、3题。
板书设计:
方程的意义
50+50=100 lOO+x>200
lOO+x=250 lOO+x<300
3x=2.4 4<70
2x=50
x+73=166
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做方程
②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