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_每一个“静待花开”都离不开家长的默默耕耘
守住“七颗心”,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
家长守住这“七颗心”,做父母是一场心胸和智慧的远行初·心重平衡的关注相信每一个经历过十月怀胎艰辛的母亲都有过对孩子健康状况的担忧,每次孕检的时候,总要询问医生孩子发育是否正常。
从孩子呱呱坠地起,他们的每一步成长总能牵绊住父母的心。
可是,当孩子入学后,往日的"母慈子孝"似乎总能轻易被"鸡飞狗跳"代替,孩子的学习成效、学习习惯、学习态度等等都能成为家庭大战爆发的理由。
关注孩子的一言一行当然无可厚非,但是,家长们是否回看过自己的心路历程:从最初只对孩子生命健康的关注,到后来对孩子的行为习惯的刻意矫正甚至要求越来越高,是否已经忘记了这一路走来的初心呢?关注孩子的学业表现本身没有问题,但要注意保持对孩子生命健康和学业表现关注度的平衡。
不看重学业表现难以激发孩子的内驱力,不利于孩子将来的长远发展;而只看重学业表现也是对含辛茹苦养育的生命本身的漠视,不值得提倡。
开·心高质量的陪伴说到对孩子的陪伴,有的家长们可能觉得自己做得还是不错的。
可如果你留心观察,也许会发现许多父母陪伴孩子时都有玩手机的现象,美其名曰 "陪孩子",可实际上却是与手机相伴。
美国儿科学专家珍妮·拉德斯基曾做过一个观察研究:快餐店中超七成的父母在进餐时至少使用一次手机。
她们的研究得出的结论是:父母沉溺于手机可能影响亲子关系。
我国的儿科专家钱幼琼教授也曾接诊过许多听力、智力等指标都显示正常却不能开口说话的孩子,究其原因无不是在陪伴孩子时只顾玩手机而不与孩子对话交流的父母给予孩子的语言刺激太少了。
此外,父母对孩子低质量的陪伴无异于一种心理上的冷暴力行为,可能造成孩子走入"我没有手机重要"的心理暗示怪圈,家长图得一时的安逸却最终得不偿失。
心理专家郭公社说:"单纯呆在一起但不去关注孩子,并不是真正的陪伴。
"真正让孩子开心的是父母在身旁认真地倾听他哪怕是家长们认为天马行空的想法,认真地陪着他玩哪怕是家长们认为简单无聊的游戏。
关于孩子成长静待花开的那段话
关于孩子成长静待花开的那段话
陪孩子一起成长,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无论孩子成绩好坏,每个孩子都是种子,每人花期不同,有的花起初就灿烂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等待,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每个孩子都是一颗花的种子,只不过每个人的花期不同。
有的花,一开始就会很灿烂的绽放,有的花,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看着别人怒放了,自己的那颗还没动静就着急,相信是花,都有自己的花期。
细心地,呵护自己的花,慢慢的看着长大,陪着他她沐浴阳光风雨,这何尝不是一种幸福。
相信孩子,静等花开。
也许你的种子永远不会开花,因为他是参天大树!
爱孩子,就要学会接纳孩子,包括孩子的优点和缺点,相信孩子一定能行!要有足够的耐心,陪伴孩子健康快乐成长!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在当今社会,家长和学校都承担着孩子教育的重要责任。
家长是孩子最亲近的人,更是孩子性格、习惯的第一导师;而学校是孩子学习、成长的主要场所。
如何让家长和学校更好地共同配合,相互支持,共同育人,是一个需要思考和探索的重要问题。
本文将从家校共育的意义、方法和效果三个方面来进行探讨。
家校共育的意义家校共育能够构建孩子成长的良好环境。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需要一个合理、和谐的成长环境。
家庭是孩子成长的第一所学校,家长是孩子最好的老师。
通过家庭教育,孩子可以学会尊重师长、关心他人、独立思考等各种良好的品德和习惯。
而在学校,孩子可以学习到更多的知识、技能和团队合作等,这些都是在家难以获取的。
家校共育能够形成互补,共同构建一个良好的成长环境,有利于孩子的全面发展。
家校共育有助于提升孩子的综合素质。
家长和学校都渴望孩子能够成为全面发展的人,而家校共育则是实现这一目标的有效途径。
在家庭中,孩子可以学会尊重和爱护他人,学会沟通和合作,学会解决问题和自我管理。
而在学校中,孩子可以接触更广泛的知识,培养自主学习、创新思维和社会适应能力。
家校共育能够将家庭和学校的优势互相整合,共同为孩子的综合素质提供更加全面的培养。
家校共育有利于加强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是家校共育的基础和前提。
只有通过良好的沟通和合作,家长和学校才能充分了解孩子在学习和成长中的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加以解决。
而家校共育的实施,也需要家长和学校之间的密切合作和共同努力。
只有通过双方的积极配合,才能够真正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重要的成长场所得到充分的支持和培养。
要实现家校共育的目标,家长和学校需要通过以下一些方法来进行配合和合作。
建立家校互信的关系。
互信是家校共育的基础。
家长和学校都需要相互信任和尊重,避免出现猜忌和怀疑,共同为孩子的教育和成长努力。
家长应该相信学校的教育能力和专业性,不要干涉学校的教学管理;学校也应该尊重家长的意见和需求,促进家校之间的沟通和合作。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是一个人成长的基石,也是社会发展的动力。
在繁忙的社会中,对于教育却往往会产生各种偏见和误解。
有人认为教育应该是严格的训练和规范,有人认为教育应该是注重自由和创造。
有一种教育理念正在逐渐崭露头角,它被称为“静待花开”,这种教育理念强调的是给予孩子自由成长的空间,注重孩子内心的需求和个性的发展。
“静待花开”教育理念最早是在西方国家兴起的,它强调给予孩子充分的自主空间,让孩子能够自由地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事物,充分发掘他们的潜能和个性。
而不是像传统教育那样强调纪律和规范,让孩子成为社会中的一颗完美的螺丝钉。
这种教育理念认为,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个体,他们应该被尊重和理解,而不是被塑造和规范。
“静待花开”教育理念更注重的是孩子内在的成长和发展,而不是外在的定义和评价。
它强调的是培养孩子的独立思考能力和创造力,让他们能够成为自己的主人,而不是被他人和社会所左右。
它强调的是让孩子去探索和发现,去尝试和失败,而不是去适应和迎合。
在“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下,孩子们更多的是在自然中游玩,也许享受一场春日的暴雨,也许去河边去行走…这种教育理念是非常符合人性发展规律的,因为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成长轨迹和时间表,我们并不能强行去改变和干预。
只有给予他们足够的自由和尊重,让他们按照自己内心的声音去选择和行动,才能够充分发挥他们的潜能和才华。
正如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来茁壮成长,我们也需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呵护和包容,等待他们慢慢绽放出自己的美丽。
在“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下,我们也能够看到许多成功案例。
比如一位在“静待花开”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艺术家,他在自由的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发挥,创作出了众多优秀的作品。
而如果他被强行塑造成为一个“乖乖学生”,也许他的人生轨迹会完全不同。
又比如一位在“静待花开”教育理念下成长起来的企业家,他在自由的环境下得到了充分的锻炼,培养了自己的创新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而如果他被强行规范成为一个“听话的员工”,也许他的人生充满了遗憾和后悔。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1. 引言1.1 什么是“静待花开”教育“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注重细心耕耘,耐心等待的教育方式。
它强调在教育过程中不急功近利,而是要给予学生足够的时间和空间去自主探索、成长和发展。
这种教育理念源于对自然规律的领悟,就像等待花朵开放一样,需要耐心和信心。
在这种教育中,教师不是简单地灌输知识,而是引导学生逐步掌握、理解和运用知识,培养他们的独立思考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通过“静待花开”教育,学生可以更好地面对生活中的挑战和困难,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实现个人全面发展和自我实现。
这种教育方式强调培养学生内在的素质和能力,注重长期效益,有助于学生在未来面对不确定的世界时保持坚韧和乐观的心态。
1.2 教育的意义教育的意义是无比重要的,因为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技能,更是培养人的全面发展和提升人的素质。
通过教育,人们能够获取各种知识和技能,拓展自己的视野,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教育也是传承和发展人类文明的重要途径,使人们更加懂得如何尊重、包容和理解不同文化。
教育还可以培养人的道德情操和社会责任感,促使人们在实践中不断追求自我提升,为社会、国家的发展做出贡献。
教育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基石,也是推动个人和社会进步的重要力量。
我们应该重视教育,注重教育的质量和效果,努力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未来。
【字数不足,继续补充】2. 正文2.1 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培养学生的耐心和毅力是“静待花开”教育的重要内容之一。
在快节奏的社会中,学生往往缺乏耐心和毅力,容易急躁、容易放弃。
而通过“静待花开”教育,学生可以逐渐培养起耐心等美好品质。
教师可以通过设计一些需要等待和坚持的任务或活动来帮助学生培养耐心和毅力,比如让学生种植一棵树、进行长期的科学实验等。
在这个过程中,学生会逐渐体会到只有持之以恒,才能获得真正的收获,进而培养起耐心和毅力。
这种品质对学生的成长和未来发展都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能够让他们在面对困难和挑战时不轻易放弃,勇往直前,坚持不懈。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五年级家长会发言稿
时光不语静待花开——湘府英才小学2018年下学期家长学校授课稿每一个小孩都是都是一颗种子,只是每个人花期不同:有的花一开始就绚丽绽放;而有的花却需要漫长的等待。
不要紧盯别人的花,不要觉得别人家的永远都是好,要相信花都有自己的花期,只要细心呵护,执着耕耘,我们的种子就一定会开花。
家长们下午好!作为孩子的新班主任,向今天所有在座的家长表达我深深的谢意,感谢大家这段时间来对我工作的支持,对学校工作的支持。
为了了让每一颗种子都能发好芽、开好花,我们今天相聚一堂,借此机会,来探讨一下如何更好地正面引导我们的孩子,让每个孩子的心田都充满阳光,都能积极向上。
与孩子们相处已有半个学期,我收获了很多惊喜,深感欣慰,然而也有很多方面,需要我们随时关注,及时引导。
一、进步与成长1、班级自主管理,小主人积极维护班级荣誉开学时自主报名,申报岗位,投票选举,人人参与班级管理,人人都是班级的小主人。
尤其是匡师烨、陈诺晞、胡桓诚、胡睿洁、王钧瑶、刘思嘉、任一傲等同学的集体荣誉感极强,能时刻维护班级秩序。
2、黑板报本期至今一共出了三期黑板报,学生自己根据主题设计版面,分配任务,合作完成。
尤其是向思璇、陈瑾萱、张雅媛、梁思涵、刘思嘉、李子蕊等同学能积极参与,为班级添姿添彩。
3、班级荣誉每周都被评为学校文明班级和生活优秀班级,这是每个孩子共同努力的结果。
4、“三独”市赛获奖者王钧瑶(独舞三等奖)、张睿晨(独奏二等奖)5、“爱阅读,善表达”比赛二等奖杨欣怡、黄思杨、刘思嘉、王钧瑶6、周常规小明星:胡睿洁、匡师烨、杨棠、陈诺晞、刘思嘉、杨欣怡、胡桓诚、刘少逸、李沐阳、李莹熙、符笑嫣、钟子涵、陈瑾萱、许泽琅、邹幼玲、黄思扬、刘紫棋、任一傲、王钧瑶、杨子恒、钟熙蓉、李子蕊、王仕霖、罗曦睿、张雅媛、张睿晨、陈增辉、汪澳、史一哲、肖宣羽等7. 在校表现大部分孩子都能严格遵守校纪校规、班纪班规,自觉维护班级荣誉,但个别孩子出现意识偏差和行为偏差,老师已经及时教育,还需要家长共同配合,一起帮助孩子纠正。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是一种种子的播种,是一种花朵的培育。
在这个快节奏、功利导向的社会,很多人对待教育的态度已经变得焦虑和急躁。
他们迫切地希望看到成绩的提升,学生的表现的出色,结果的立竿见影。
就如同花朵需要时间细心呵护一样,教育也需要一种“静待花开”的心态来对待。
“静待花开”,不是消极等待,而是一种耐心的等待。
这种等待不是没有行动,而是给孩子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尊重他们的成长规律和个体差异,给他们足够的时间去成长。
而不是急于求成,不断地给他们灌输知识,压制他们的天性。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是一种细致的关爱,是对孩子正常成长的尊重和理解。
只有在学生心灵纯净的环境中,才能培养出有独立思考能力的学生,而这正是现今社会最需要的。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个体差异的尊重。
每朵花都有它自己的时机和方法,根据花的品种、生长环境不同,花的开放时间和方式也不同。
同样,每个孩子有自己独特的成长规律和兴趣爱好,也有自己的学习风格和方式。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强调教师和家长应该注重对学生的个体差异的尊重,给予他们足够的成长空间和时间,不要过早地对他们进行评判和干预。
这不仅能让学生在尊重的环境中快乐成长,也能为他们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情感的培养。
花朵需要阳光和雨露的滋润,孩子更需要关爱和鼓励的呵护。
学业并不是唯一,孩子的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在快节奏的社会里,学生身上存在着各种各样的压力,如果教育者还加上一份过于严苛的要求,很容易让学生产生逆反心理,甚至厌学。
只有在家庭和学校营造出一种温馨、和睦的氛围,才能培养出健康、快乐的学生。
只有这样,学生才能在轻松自由的环境中茁壮成长。
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注重学生的自主学习。
传统意义上的教育是一种单向的灌输,老师传授知识,学生消化吸收。
而静待花开的教育理念更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
学生不再只是知识的接收者,而是知识的创造者和应用者。
在这种教育理念下,教师不再是传授者的角色,而是学习的引领者和指导者。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在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被认为是孩子成长教育的两个重要基石。
家庭教育是孩子成长的起点,学校教育是孩子成长的继续。
家校共育的理念强调父母和学校之间的合作与共同努力,以实现孩子的全面发展和健康成长。
正所谓“好的教育,是学校的事情,也是家庭的事情”,家庭是孩子获得爱与温暖的地方,学校是孩子接受知识和教育的地方。
家庭和学校的共育之道是为了让孩子成长为德智体全面发展的人才,同时也是为了培养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和道德品质。
在这样的理念指引下,家校共育如同花朵绽放,为孩子成长的道路增添无尽的美丽。
家校共育意味着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与合作。
家长应该积极参与孩子的学习和生活,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需求。
家长可以通过与教师进行沟通,了解孩子在学习上的困难和问题,并积极配合学校开展的各项教育活动。
与此教师也要认真对待家长的关切和反馈,与家长保持良好的沟通和互动。
家长和教师之间的紧密配合和合作是家校共育的基础,也是孩子成长的保障。
在家庭教育方面,家长要注重培养孩子的兴趣爱好和良好的行为习惯。
父母可以通过陪伴孩子在家中开展各种有益的活动,例如读书、绘画、音乐、运动等,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爱好。
父母还应该关注孩子的情绪和心理健康,及时与孩子进行沟通并给予适当的关心和关爱。
良好的行为习惯是孩子发展的基石,家长应该以身作则,给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并通过正确的引导和教育,培养孩子的礼貌、友善、守纪等良好的行为习惯。
在学校教育方面,学校要创设良好的教育环境和氛围,为孩子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教学条件。
学校要重视个性化教育,关注每个学生的全面发展,并根据学生的特长和需求安排相应的学习活动和课程。
教师应该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情况,了解他们的困难和问题,并及时给予帮助和指导。
学校还可以通过家校互动平台,向家长传递学生的学习动态和学习要求,让家长更好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情况,并与孩子一起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
家校共育不仅仅是家长和教师之间的互动,也涉及到社会和孩子自身的参与。
用心教育,静待花开
用心教育,静待花开印度诗人泰戈尔曾经说过:“花的事业是甜美的,果的事业是尊重的,但是让我做叶的事业吧,因为叶总是谦逊地垂着绿荫。
”带着对教育的期望和梦想我一直坚守在三尺讲台。
如果说,学生是花朵,老师是园丁,那么对于每个教育者而言。
我们不仅要有播撒花种的爱心,更要有静待花开的耐心和责任心。
教师是一门慢工出细活的职业,慢慢来,才更快。
一、静待花开,用爱心来浇灌爱是教育的灵魂。
高尔基说过:“谁爱孩子,孩子就会爱谁,只有爱孩子的人才会教育孩子。
”爱学生,就要给他们多鼓励,用爱激发他们的潜动力,他们才会茁壮成长。
只有发自内心地爱学生,设身处地地为他们着想,找出每位学生身上的闪光点,因为每一个生命都同样的精彩!记得有一回,我无意中看到王志远同学在下课休息的时候主动地在整理同学凌乱的桌椅。
第二天晨诵,我就热情地表扬了这位同学。
虽然是一个小小的赞扬,但它带来的影响却是巨大的。
因为,以后的桌椅一直是那么整齐,就连老师讲桌上的书也摆得那么整齐。
针对本班学生的实际状况,我设立了许多奖项:一周一评的是:“最佳同学”、“最佳同桌”、“最佳小组”;随时评的有:“最佳发言人”、“助人为乐奖”、“特殊贡献奖”等,凡得奖的同学都会得到一张表扬信,累计十张表扬信则会换取一张印有学校公章的奖状。
这样有了因人而异的奖励就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培养学生积极进取、勇于开拓的创新精神。
孙成龙是我班后进生的典型,但他同样期待被表扬。
入学近一个月了,他都不肯说出家长的电话号码,可是有一天晚上他竟然主动用她妈妈的手机发来信息告诉关老师他该得“进步奖”了,因为他连续一周完成家庭作业了。
这一刻孙成龙收获的是快乐,而作为教师的我收获的却是信任。
周而复始的学习难免有些枯燥,为此我为孩子们每周都设立几个特别的日子。
周一为:颁奖日,是为在上周评比中胜出的同学、同桌、小组发奖。
周五为:换桌日,这一天学生可以和任何一个同学同桌,因为我班所有同桌都是帮扶型的,所以总得让学生有个放松心情的机会。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一直以来,家庭和学校都是孩子成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两大环境。
家庭是孩子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位老师;而学校则是孩子的第二个家,老师则成为了孩子的第二位家长。
家庭和学校的关系是密不可分的,家校共育也就显得尤为重要。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校是社会的织物。
”这句话既形象又深刻地说明了家庭和学校的紧密联系。
家庭是孩子的温暖港湾,是孩子的情感支撑,而学校则是孩子的知识殿堂,是孩子的成长舞台。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中不可或缺的两大支撑。
在当今社会,家庭和学校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问题。
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问题也愈发复杂和多样化。
如何加强家庭和学校之间的沟通与合作,共同为孩子的成长和发展提供更好的环境,成为了亟待解决的问题。
家庭和学校应当加强沟通,形成合力。
家长和学校应当保持密切的联系,及时交流孩子的学习和生活情况。
家长可以通过与学校老师的沟通,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和问题,及时配合学校的教育工作。
而学校也应当主动向家长传达关于孩子的学习情况,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关注孩子的成长。
只有在家庭和学校紧密合作的情况下,才能更好地帮助孩子解决问题,让他们茁壮成长。
家庭和学校应当共同培养孩子的品格和素质。
家庭是孩子品格的第一所学校,父母的行为举止直接影响着孩子的品德养成。
而学校则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老师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同样重大。
家庭和学校应当共同努力,通过校园教育和家庭教育,共同培养孩子的优良品格和综合素质,让他们健康成长。
家庭和学校应该共同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孩子在成长中面临着形形色色的问题和挑战,家庭和学校应当共同关注孩子的情感和心理健康。
家长应该倾听孩子的心声,关注孩子的情感变化,为孩子提供温暖的家庭环境;而学校应该关注学生的心理健康,建立良好的心理辅导体系,帮助孩子解决心理问题,使他们获得身心健康的成长。
家庭和学校应共同培养孩子的独立自主能力。
在当今社会,独立自主的能力越发重要,这也是家庭和学校教育的一个重要目标。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家校共育是指学校与家庭之间相互协作,共同培养孩子的综合素质和能力。
在这个过程中,学校和家庭各司其职,共同努力,共同成长。
家校共育的目的是为了让孩子得到更好的教育,更好的成长环境,更好的未来。
在这样一个共育的环境中,孩子们就可以像花儿一样,在温暖的阳光下慢慢成长,开出灿烂的花朵。
学校是孩子学习的地方,是教育的重要场所。
学校承担着培养学生学习能力、社会适应能力、创新能力等多方面综合素质的任务。
学校的努力和家庭的支持交汇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共同推动着孩子的健康成长。
在学校,老师们是孩子的引路人,他们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者,更是品德的榜样。
老师们在课堂上用知识为孩子们点亮明灯,用言传身教为他们树立榜样。
而在校外,家庭是孩子成长的温床,是最好的榜样。
家庭是孩子们最初的社会,家庭教育对孩子的影响不可忽视。
在家庭中,父母作为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的言传身教对孩子的影响是深远的。
只有学校和家庭齐心协力,才能真正让孩子得到全面的教育,健康的成长。
所以说,家校共育是非常重要的。
在家校共育中,学校和家庭需要密切合作,共同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学校需要倾听家长的意见和建议,积极与家庭沟通。
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他们了解孩子的性格、兴趣、优点和缺点。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会、家访等方式了解学生家庭情况,有针对性地帮助学生。
学校需要加强与家庭的合作,共同育人。
学校可以邀请家长参加一些学校活动,增进互相之间的了解和信任。
学校可以借助家庭的力量,共同解决一些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的问题,使学生得到更好的帮助。
学校需要传递正确的育人理念给家长,引导家长正确履行教育责任。
学校可以通过家长培训、家庭教育指导等形式,让家长了解正确的教育观念和方式,引导他们在家庭中正确履行教育责任。
在家校共育的过程中,家庭也需要积极配合学校,共同育人。
家长需要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积极参与孩子的成长。
家长可以在孩子的作业和学习中给予必要的帮助,培养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学习习惯。
默默耕耘 静待花开为主题作文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为主题作文在一个阳光明媚的下午,我坐在爷爷的小花园里,周围是爷爷亲手种下的一片片五彩斑斓。
他总说:“这花儿啊,就像咱们的孩子,得耐心呵护,默默耕耘,才能等到它们绽放的那一刻。
”这话,听着简单,却像一股暖流,悄悄在我心里生根发芽。
记得去年春天,爷爷从市场上带回了几包种子,有红的、黄的、紫的,还有我叫不出名字的颜色。
他笑眯眯地拉着我,说:“咱们来种花吧,看看谁能让花儿最先开花。
”我一听,兴奋得跳了起来,仿佛自己已经看到了满园盛开的花朵。
我们找来了小铲子,轻轻翻开湿润的泥土,小心翼翼地把每一颗种子埋了进去。
爷爷说:“浇水要适量,多了会淹死,少了又干渴。
”我就像个小跟班,紧紧跟在爷爷身后,学着他的样子,给每颗种子都送去了甘甜的雨露。
每天放学后,我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跑到花园里,看看那些小家伙们有没有偷偷探出头来。
可一连好几天,除了泥土还是泥土,我有点泄气了。
爷爷看出了我的心思,他蹲下来,轻轻摸着我的头说:“孩子,别急,花儿们正在土里努力呢,它们需要时间,需要阳光,也需要我们的耐心等待。
”爷爷的话,像一股温柔的风,吹散了我心头的阴霾。
从那以后,我不再急于求成,而是学会了静下心来,观察每一片叶子的细微变化,感受每一次微风吹过时的轻抚。
日子一天天过去,有一天清晨,当我像往常一样来到花园时,眼前一亮——一朵小小的、嫩黄色的花朵正对着我微笑!我激动地大喊:“爷爷,爷爷,花儿开了!”爷爷闻声赶来,脸上洋溢着比我还灿烂的笑容。
那一刻,我明白了,所有的等待和付出都是值得的。
从那以后,花园里的花儿陆续绽放,它们用自己的方式,讲述着关于坚持与希望的故事。
每次看到那些盛开的花朵,我都会想起爷爷的话,想起那段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日子。
原来,生活中最美好的风景,往往藏在最平凡的努力之中。
现在,每当我遇到困难或者想要放弃的时候,我就会想起那个小花园,想起那些默默生长、最终绽放的花朵。
它们教会了我,无论遇到什么挑战,只要保持耐心,坚持不懈,总有一天,我们也能迎来属于自己的“花开时刻”。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
有一种教育叫“静待花开”教育,重要但非唯一。
教育启发、引导,但更具有开放性与包容性。
教育是一场旅程,不是一场马拉松,需要我们拥有耐心、期待和信心。
而“静待花开”就是这样一种教育理念,它呼唤了人们在教育孩子时不要过于焦虑、急躁,而是要有耐心、细心、等待、释放,让孩子自然地成长。
“静待花开”教育理念,首先强调的是对孩子的耐心。
每个孩子都有其独特的成长轨迹,没有必要让孩子过早地适应成人的世界。
家长和老师应该更多地给予孩子成长的空间,不要急于求成,要有耐心。
多少家长会因为孩子成绩不好、表现不佳而焦虑,甚至会用各种方法逼迫孩子,但这样只会让孩子感到更大的压力,反而影响了他们的成长。
不同的孩子有不同的求学方式和速度,要给予孩子足够的耐心,让他们能够在自己的节奏下成长。
“静待花开”教育理念要求家长和老师要有细心。
孩子成长的路上,需要人们去关注、去倾听、去理解。
有时候,孩子可能需要的仅仅是一个温暖的笑容,一个简单的问候,一个耐心的倾听。
细心是一种爱,是对孩子最真实的关怀和陪伴。
有时候我们可能觉得孩子并不需要关心,但实际上,他们需要的只是简单的陪伴和理解。
细心教育不仅能够增进和孩子的情感沟通,更能够帮助孩子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静待花开”还要求人们要懂得等待。
成长是一个漫长的过程,没有那么多人“花一夜之间绽放”,更多的是需要时间的积累和等待。
在日新月异的今天,很多人对于孩子的学习和成长都充满了焦虑,不断地追求更多的知识和技能。
我们并不是要让孩子成为无所不精的人,而是要让孩子能够在适当的时候掌握合适的技能,通过等待和积累,不要急功近利。
“静待花开”还要求人们要懂得释放。
孩子也是一个个体,有自己的兴趣和爱好。
对于孩子的成长,我们要有包容的心态,不要为了满足自己的需求而强加给孩子一些我们想要的东西。
家长和老师应该包容孩子的个性,让他们在自己喜欢的领域有所展现。
释放孩子的天性,让他们在尝试失败中成长,在探索中发现自己的兴趣和爱好,这比任何一门功课都来得重要。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这是一句优美动人的话语,意味着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能够把孩子培养成开心乐观、充满希望的未来人才,就像等待花朵开放一样,静待着心中
期待的美好结果。
家校共育是指家庭和学校相互结合做出奉献,从而培养出德智体美劳全面健全的学生。
让学生在家庭里学习爱心、宽容和团结,在学校里学习知识、技能和综合素质,他们既能
在学习水平、心理素质,情感交流等方面收获宝贵的精神财富,还能丰富心智,增强优势
素质。
只有在家庭和学校的共同努力下,孩子才能受到全面而充分的教育,只有他们才能
成长起来,迎来未来而充满希望。
家校共育在伴随着小孩成长过程中尤为重要。
家长们应给予孩子有力的家庭教育,在
帮助他们解决学业上的困难的同时,还要指导他们如何拓宽视野,如何正确认识自己,养
成良好的行为习惯,积极乐观的心态,这些都是促进孩子身心健康成长的重要途径。
学校
也要对孩子们的成长进行有序的管理,督促考试及时进行,活动要有条不紊;同时要和家
长们有效沟通,了解孩子的学习状况,把家校共同努力打造成一道桥梁,使家长和学校之
间真正搭建起来。
家校共育并不是轻轻松松就能实现的,我们每个人都需要艰苦奋斗,让孩子们在考验
中成长,在困难中明智行事,再次找回梦想的勇气。
让我们一起用自己深沉的心灵感悟这
句美妙的话语:“家校共育,静待花开”,共同为孩子们构筑一片未来,祝愿未来的花朵
开放,带给孩子们幸福安康美好的明天!。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意思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意思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是一句富有哲理的谚语,意味着在付出努力之后,耐心等待结果的到来。
它告诉我们,在追求目标的过程中,要有耐心和毅力,相信自己的付出终将得到回报。
这句谚语可以用于各个方面的生活和工作。
在学习上,我们需要付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学习新知识,掌握新技能。
但是,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结果不可能立竿见影。
因此,我们需要耐心地持续学习,相信自己的努力会在某个时刻得到回报。
就像农人耕种一样,他们会在等待和付出的过程中,看到他们辛勤劳动的果实。
在职场上,我们也需要坚持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理念。
有时候,我们可能会遇到挫折和困难,感觉付出的努力没有被正当地认可。
然而,只要我们坚持不懈地努力,相信自己的价值并保持耐心,最终我们会看到成功的结果。
生活中的各个方面也需要这种态度。
例如,培养良好的人际关系需要时间和耐心。
我们不能期望一夜之间就建立起真诚的友谊,而是要通过日复一日的交往和经历,悉心培养。
同样,追求健康和幸福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持之以恒地耕耘,不断积累和改进。
总之,默默耕耘,静待花开的意义在于教导我们坚持不懈,相信自己
的努力,并且有耐心等待回报的到来。
无论是学习、工作还是生活,这种态度都能帮助我们面对挑战和困难,最终实现我们的目标。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
家校共育,静待花开家庭是孩子的第一课堂,学校是孩子的第二课堂。
家庭与学校应该互相配合,共同育人,让孩子在家庭和学校两个环境中得到全面的培养。
这就是家校共育的理念。
家校共育有着深远的意义。
家庭和学校是孩子成长的两个重要环境,家庭是孩子的起点,学校是孩子的起点,家庭与学校的合力,才能让孩子真正发展潜能,成为有价值的人。
在家庭中,父母是孩子最亲密的人,也是孩子最重要的启蒙老师。
父母应该时刻关注孩子的学习和生活,给予他们关心和支持,引导他们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和行为习惯。
父母还应该积极参与学校的家庭活动,与教师和其他家长沟通交流,共同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而学校作为孩子的第二课堂,是培养孩子综合素质的重要场所。
学校应该教会孩子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
学校也应该注重学生的品德教育,培养他们的良好品行和社会责任感。
学校还应该加强与家长的沟通合作,让家长了解孩子在学校的表现,共同协助孩子的成长。
家校共育,要实现家庭和学校的有效合作。
家庭和学校要保持密切联系,及时交流信息。
家长可以定期参加家长会,与教师交流孩子的学习情况。
而学校也应该通过电话、短信等方式,定期向家长反馈孩子的学习和行为情况。
家庭和学校要相互尊重,相互支持。
家长应该尊重学校的管理和教育方式,积极支持学校的工作。
学校也应该尊重家庭的意见和需求,关心孩子的个性和特长。
家庭和学校要建立良好的合作机制。
学校可以组织家校合作小组,定期开展家校共育活动。
家长也可以组织家庭教育讲座,邀请学校的老师和专家给家长们传授教育知识。
当家庭和学校真正实现共育,孩子的成长就会如同一朵盛开的花朵,绽放出美丽而多彩的光芒。
家庭和学校不仅是孩子成长的土壤,更是孩子启迪智慧和培养品德的灯塔。
只有家校共育,才能真正让孩子的潜能得到充分的发展,让孩子成为有价值的人。
我们要静待花开,共同呵护孩子的成长,为他们铺就通往成功的道路。
教学随笔: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默默耕耘,静待花开记得一句谚语:“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
讲的是一句良善有益的话,如三冬严寒给人温暖;尖酸刻薄的恶语,即使在六月大暑天也会让人觉得寒冷。
在教育教学中,对待犯了错误的学生,即使给他们分析清楚了利害关系,只是一味的批评教育,也不一定能起到好的作用,从而转变学生的错误。
我所带的这个班级学生都比较顽皮活泼,各方面也不是太好。
特别是课堂纪律,让我很伤脑筋,他们总是有说不完的话,一进班级就好像就入了菜市场一般。
起初由于刚接手这个班,对于纪律差,我只会用“大声吼叫”的方式想要解决问题。
然而,也就只能震慑住他们几分钟。
批评过,也罚过,但效果依然不好,气到了自己,学生却无动于衷,依旧我行我素。
一次课上,又是嗡嗡一片,这时我看见只有一个女同学坐姿端正,没有讲话。
我灵机一动,转变了以往的教学态度。
说:“今天这节课我最喜欢的是张某某同学,因为她坐姿端正,在认真听课,我表扬她”。
话音刚落,全班一致端正坐姿,寂静无声,一双双眼睛望着我,好像说我也能做到,我也想要得到老师的表扬。
从那次课起,我经常在课上点名表扬同学。
一周后,我发现被表扬的同学上课更认真了,作业更优秀了,成绩也有了提高。
班级的课堂纪律也有了明显的好转。
通过这次教育契机告诉我,同一件事情,鼓励和赞赏比批评更能引导学生向好的方面发展。
在以后的教育教学中,我会努力挖掘对学生有益的教育方式,时时以赞赏的眼光看待学生,事事以鼓励的语言鼓舞学生。
在平时的教育教学中,我也一直坚守一句话:再渺小的星星也能发光发热,再微弱的光芒也能汇聚璀璨星河;有的孩子或许在学习方面不完美,甚至爱调皮捣蛋让老师时常头疼。
但是他们依然有自己最闪耀的一面。
以前,自身修为不足的时候,课后大多数时间会在生气与安慰自己中度过。
但也仍有一件小事令我印象深刻。
我们班有个男孩,非常调皮捣蛋,总有同学告他的状。
“老师,他打我了。
”“老师,他抢我的笔。
”“老师,他乱扔垃圾。
”为此,我不知教育了他多少次,但都收效甚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庭教育:每一个“静待花开”都离不开家长的默默耕耘
记得有段时间,有一碗很有营养的鸡汤刷爆了朋友圈,大致是这样的内容:
“每个孩子都是一朵花,只是花期不同而已。
有的花开在春天,也有的开在别的季节。
当人家的花在春天开放时,你不要急,也许你家的花是在夏天开;如果到了秋天还没有开,你也不要着急跺他两脚,说不定你家的这棵是腊梅,到冬天开得会更动人。
如果你的花到冬天还没开放,你也不要生气,没准你的花就是一棵铁树,铁树不开花,开花惊艳四方,且炫丽无比。
真正的园丁不会在意花开的时间,只会默默耕耘,静待花开……”
多么美好的一段话。
但是,很多家长并没有真正懂得这句话的含义。
下面
三好网1对1家教老师帮各位家长分析一下
他们只看到了“静待花开”,而忽略了“默默耕耘”
前几天,有个五年级的家长带孩子过来咨询。
妈妈似乎很有教育意识,一上来就跟我聊她一直以来尊崇的教育方式:放养的,宽松的,尊重孩子自主权利的,从不为他补习,也不看重他的学习成绩……
嗯,这听起来是一位很好、很有教育理念的家长。
然后我问:那孩子的数学遇到什么问题了吗。
“他课堂上完全听不懂老师说什么,回家的作业也基本上不会,现在不光他自己谈到这门学科都会情绪波动,我们的亲子关系都因为他学数学的问题产生很多问题了,而且,很快就到小升初了,我们所在的区域没有很好的教育资源,我们还面临择校,他现在这个数学,我都不知道怎么搞了……”
我看到那个光鲜亮丽的母亲仿佛一下子黯然了下来。
在和孩子交流的时候,我发现,五年级的他连三年级的数学水平都没有达到。
末了,那个妈妈问我。
老师,您能针对我儿子这种情况帮我们做一个整体的规划吗。
面对她此时的焦虑,我真心想对那个妈妈说一句:你现在知道焦虑了,知道要整体规划了,这么些年,你早干嘛去了。
没错,您说的尊崇宽松的,自由的教养环境,尊重孩子自主权利,尊重他的爱好,平等的对话,鼓励他活出自我……我很认同。
您说的:不会在意成绩,因为过程比结果重要……我也很认同。
您说的:不要过度干预孩子,不插手孩子的人生,要给孩子独立……我还很认同。
但是,亲,既然这样,那您为什么要焦虑?
既然这样,您唯一做的就是等待,等待他长大,等待他长成他本该长成的样子,不就挺好吗?
我有个朋友在台湾教作文,她的工作室有很多来学写作的孩子。
很多是到了写作文的阶段完全不懂如何下笔的孩子,他们往往是咬烂无数笔头,纸上也只有一个作文题目
而且孩子根本不爱读书。
她和家长交流的时候常常会问几个问题:你们自己热爱阅读吗?你们和孩子的亲子共读时光多吗?孩子小的时候,你们经常给孩子讲故事吗?你们带孩子外岀体验的时候多吗?
她常常得到的回答是:我们都太忙了,经常岀差,哪有时间给他讲故事读书啊,小时候是爷爷奶奶带的,所以很少……
就像我们身边,很多家长经常说的:孩子小的时候,我们也没时间给他读书讲故事,但是我们买了不少绘本给他,不过他不爱读。
那个时候我们想:现在不爱读书也没关系,没准大了就喜欢了。
结果,到现在了还是不爱读书。
因为没有积累,也没有体验,等到了写作文的时候,当然也就无从下手了。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表达能力强,写得一手好作文的时候,请别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小的时候开始坚持亲子共读。
一有空就带孩子走到生活中,闻花的颜色,看树在风中舞蹈,看满天繁星,听一池蛙鸣……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体格很好,运动能力强,请别忽略了,人家一有空就带孩子去游泳,周末的时候一家三口爬山,露营,骑着自行车去郊外漫步,徒步到苍翠的山顶,看到了天边的云卷云舒,远处城市的高楼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数学成绩很好,逻辑思维很棒,请别忽略了,人家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带着孩子玩数学游戏、搭积木,吃饭的时候有意识地让孩子对应家里的人口来分配碗筷,讲数学绘本,和孩子一起玩数独,亦或者也会给孩子寻觅一个好老师,带领着前行。
当你羡慕人家的孩子那么有思想,那么多规划,那么有创意的时候,你却忽略了,在他还小时候,你从未为他打开过一扇窗,让他看到这个世界的丰富,你也没有在他的内心种下过一粒种子,让他对他的未来产生过期待和憧憬,你也未曾在他迷惘懵懂的时候,给他一点指引,让他看得清要走的路,也就离她的梦想更近一点……
我们习惯了说“别人家的孩子”,永远那个“别人家的孩子”才是理想中的孩子。
但是,又有哪个人家的孩子,是天生的那么“好”呢?
每一个“理想中的孩子”,在他们成长过程中、生命蜕变的每一个阶段,父母如何引领他们身体的发展、
心灵的发展、精神的发展才是“理想中孩子”背后更需要讨论的课题。
孩子作为独立的生命个体,我们无法设计和干预他的人生,但在他们成长早期的每一个关键驿站,我们都应该在,不做决
定,只告诉他:关于这件事,我们的建议是……
在孩子的眼界和格局还没有足够大的时候,他需要我们的指引。
只有等他有了足够的视野、足够大的力量的时候,他要选择什么样的路,选择走多远,就是他的事情了。
而那个时候你要做的,就是转过身,默默祝福和想念。
文章来源:三好网1对1家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