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二,实践的状况规定理论的任务 • “人类始终只提出自己能够解决的任务,因为仔细考察就
可以发现,任务本身,只有在解决它的物质条件已经存在 或者至少是在生成过程中的时候,才会产生。” 每一代人只能提出和完成自己所处的时代的任务,而不可 能超越时代,完成本来不属于他们的任务。
•
第三,实践的发展为理论研究提供条件。
值得关注的问题
“现实淡出, 学术凸显”?
• 一、“学院派”(纯粹学术)研究范式 的方法论特征
• “现实淡出,学术凸显”已成为近年 来学术界心照不宣的流行话语,所谓 的“纯学术研究”成为学术界主导的 研究范式,过分重视纯学理的研究, 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 学院派研究的特点: • 1、文风晦涩、表达抽象。 • 2、热衷于创造,尤其是形式的创新。 • 3、简单问题复杂化。 • 4、“体系情结”浓厚,热衷理论体系创建。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西南财经大学 范伟伟
• 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 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 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 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 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 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实践, 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描述当 下、预测未来!
马克思
主要内容: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三、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
内在逻辑:社会科学研究要面向实践, 要概括实践,要回归实践。
一、立足实践的需要进行研究理论
• 社会科学理论研究到底从哪里出发?是从观念出发,还是 从实践出发,这是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的本质区别。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从观念出发,和历史唯心主义的研究方法 不同,“这里要求发展一种比从前所有世界观都更加唯物的 世界观,”这种世界观主张“从最顽强的事实出发。”[《马 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95年版,第41页。]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实践,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描述当下、预测未来!汤因比:“有人说,对于《伊利亚特》,如果你拿它当历史来读,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虚构,如果你拿它当虚构的故事来读,你又会发现其中充满了历史。
所有的历史都同《伊利亚特》相似到这种积度,它主要内容:一、“学院派”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特征二、“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批判三、社会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四、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环节五、社会科学的检验标准一、“学院派”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特征“现实淡出,学术凸显”己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心照不宣的流行话语,所谓的“纯学术研究”成为学术界主导的研究范式,过分重视纯学理的研究,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1、现实淡出、学术凸显: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在“学术凸显”的旗帜下,理论的目光对现实视而不见,学术的能量对现实无能为力,思想的话语对现实沉默寡言,甚至干沉默不语,在急剧变动的现实生活面前,社会科学无法“出场”干预现实,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现实性与学术性之间构成了紧张的二元对立关系。
一些学者为了迎合“凸显学术”的潮流,走向了片面学术化的道路,以概念消解问题_,以文本抗拒时代,以逻辑替代经验,一以经典代替流变‘在纯粹精神领域里自娱自乐,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现实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仅仅把社会科学研究看作一种纯学术活动,认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理论研究成为了学者们自娱自乐、自言自语的智力游戏。
后果I: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音符,突出地表现为伴随着理论成果“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是思想的荒漠化,我们可能有很多的论着成果,可能有着过剩的言说能力和无尽的言说内容,但未必解答了很多当下的问题,未必提供了很多现世的智慧,未必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学术繁荣的背后掩盖的是学术失语的砌.寒。
第一讲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 实践是人类社会和自然界相互分化的基础,是人类社会赖以产生的前提。
◆实践构成社会生活的基本内容,是人类社会存在的基础。 ◆实践在改造自然的同时,也在改造着人和人类社会,推动着社会的变化和发展。 2.实践是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是实现思维与存在、主观与客观相统一的根 本途径。
二、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内在逻辑
面向实践:立足实践 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概括实践:对实践 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回归实践:在实践 中检验、发展理论
(一)面向实践:立足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1.为何要立足实践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马克思:“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 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 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毛泽东:“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 识世界中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1.以实践为基础正确地认识世界
马克思:“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 义——的主要缺点是对事物、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或者直观 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 解。所以,结果竟是这样,和唯物主义相反,能动的方面却被唯 心主义发展了,但只是抽象地发展了,因为唯心主义当然是不知 道真正现实的、感性的活动的。” ◆马克思批判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在方法论上的缺陷。
◆坚持以实践的观点和立场认识世界。
2.以科学的理论指导实践,能动地改造世界 马克思:“旧哲学家们只是用不同的方式解释世界,而问题 在于改变世界。”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陈巧玲 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在读 研究生。
第二节
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社会科学形成和发展的过程,就是对实践
经验的概括、总结和提升的过程,就是超越 经验、“向现实本身去寻求思想”的过程, 就是从经验中发现规律、从现象中把握本质、 从材料中引出观点的过程,就是从丰富的感 性材料中造成概念和理论的系统、从感性认 识跃进到理性认识的过程,就是将丰富的感 性材料加以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 由表及里的改造制造过程。
1.老钟在度过一个月的戒烟生活后,又开始抽烟。奇怪的 是,这得到了钟夫人的支持。钟夫人说:“我们处长办公 室有两位处长,年龄差不多,看起来身体状况也差不多, 只是一位烟瘾很重,一位绝对不吸,可最近体检却查出来 这位绝对不吸烟的处长得了肺癌,不吸烟未必就好。”以 下各项如果为真,除哪项外均能反驳钟夫人的这个推论? A.癌症和其他一些疑难病症的起因是许多医学科研工作者 研究的课题,目前还没有一个确定的结论。 B.来自世界妇女大会的报告表明,妇女由于经常在厨房劳 作,因为油烟的原因,患肺癌的比例相对较高。 C.癌症的病因大多跟患者的性格和心情有关,许多并不吸 烟的人因为长期心情抑郁也容易患癌症。 D.根据统计资料,肺癌患者中有长期吸烟史的比例高达 75%,而在成人中有长期吸烟史的只占30%弱 。
答案:A
【解析】题干所显示的命题是:由于医生所
做手术数量下降,所以外科手术的普遍质量 和水平也会下降。显然中间缺乏条件,即要 建立起手术水平和手术数量之间的关系,可 以表述为如果医生每年的手术数量不能达到 一定标准的话,他的技术水平就会下降,即A 选项。
(2)文本检验。即以文本作为衡量理论真理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2、“外国理论+中国例子”:西方解释框架流 行
• 以西方的理论来解释中国的现实。 • 把西方的思想理论、政策主张奉作圭臬,认为只有
西方思想理论才能指导中国的社会变革,将西方
理论简单地嫁接到中国,无视中国问题的特殊历史 语境,“透过西方理论的针孔来观察中国的实际问 题”。
• 西方理论及其实践模式在他国是否 有生存的土壤,西方理论在何种程
许仅是一个数学上的或实 验上的技能而已,而提出 新的问题,新的可能性, 从新的角度去看旧的问题, 却需要有创造性的想象力, 而且标志着科学的真正进
步”。
“问题”与“理论”
“问题”为理论所中介,“理论”为理论所 “污染”。 没有纯粹的问题!人们对“现实问题”的理解 和把握,总是以一定的理论素养、学术背景乃 至政治立场为前提,总是自觉或不自觉地“负 载”着理论,为理论所“中介”。因此,关键 在于 “负载”着什么样的理论?理论中介不同, “问题”背后的“潜台词”以及“问题”承载 的意蕴也是不同的。
理的解决。”
(二)实践需要是研究的出发点
第一,实践的需要决定理论的产生和发展,决定理论研究的走向,决定理 论研究的价值。 “每一个时代的理论思维,包括我们这个时代的理论思维,都是一种历 史的产物,它在不同的时代具有完全不同的形式,同时,具有完全不同 的内容。”任何理论的产生,都适应了实践的需要,体现了时代的要求,
的二元对立关系。
• 一些学者为了迎合“凸显学术”的潮流, 走向了片面学术化的道路,以概念消解
问题,以文本抗拒时代,以逻辑替代经
验,以经典代替流变,在纯粹精神领域 里自娱自乐,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
现实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仅仅把
社会科学研究看作一种纯学术活动,认 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理论研究成为 了学者们自娱自乐、自言自语的智力游 戏。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解析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解析《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简答题导论部分◆1、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与特点。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关于社会科学的一般研究方法的理论。
主要研究对象是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既研究社会科学一般研究方法中的各种方法的特点、操作程序、作用及其限度,又研究这些方法之间怎样发生有序联系和整体作用。
◆2、社会科学方法论特征:1)遵循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具有自身特点2)仅涉及社会科学领域具有普遍意义的一般方法3)社会科学方法是逻辑与历史相统一、描述性与规范性相统一的方法论4)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轮逐渐趋同,但强调主体在科学研究中的地位和作用◆3、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基本内容与基本原则。
马克思主义的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既是其世界观,又是其方法论。
在此基础上,社会科学方法论具体化为从实践出发的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分析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识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的研究方法贯彻在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中的基本原则包括如下几点:1)客观性原则。
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来认识和理解人类历史,这是任何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首要的前提。
2)主体性原则要注重从主体的维度去观察社会客体;注重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
注重坚持群众史观,反对英雄史观。
3)整体性原则要求我们从系统的观点来观察并处理好人与自然的关系,来看待人个与社会的关系,坚持集体主义的精神,注意局部和整体的关系,树立全局性的观念4)具体性原则。
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的活的灵魂。
这是因为,真理是具体的,而不是抽象的,因此,一切要以时间、地点和条件为转移,离开了一定的时空条件,我们就无法作出正确的判断。
5)发展性原则。
这就要求我们用运动、变化和发展的观点,而不是静止和孤立的观点去观察和分析问题。
要善于从合理性中发现不合理性,从不合理性发现合理性◆4、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科学方法论具有独特的价值,为人类认识作出了重要贡献。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的指导意义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对新时代中国的指导意义◎姜楠理科学任何实践的发展都需要科学理论的指导,同时更需要正确方法论来推进现实事物的探索。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贯穿人类社会发展过程的始终,在实践的基础上,指导人们正确的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它是一种科学的理论体系。
实践基础论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部分同样也是科学的,当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的变化和我国当前面临的国内外两个大局,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布局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以及我国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加速期和关键期,需要面对更多的新情况、新问题,能够正确认识并深刻理解实践的观点,灵活有效的运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深入基层,扎根群众,发现关乎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解决方法,对新时代中国的发展发挥重要指导意义。
一、学习并运用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必要性方法是有效解决问题的关键。
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之所以是正确的,就是因为它以实践为基础,揭示了人类社会的发展规律。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作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并运用它也是我们取得胜利的重要前提。
(一)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观点实践是一种人类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和感性活动,从认识论角度说,也是一种能动的主体性的活动。
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唯物辩证法和认识论相结合,认识到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以实践为基础去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形成了实践唯物主义。
在这个意义上,马克思主义又被称为实践哲学。
实践的观点,是马克思主义哲学的基石,是马克思主义哲学一切理论问题的出发点和归宿。
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理论体系,在实践唯物主义的基础上形成的研究方法同样也是客观的、科学的方法论,运用科学的方法发现并分析问题是正确解决问题的关键。
(二)马克思主义实践基础论是其社会科学方法论的重要组成部分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区别于其他的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不同之处在于,它是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相结合的产物,是在此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系统的、客观的、开放的和科学的方法论体系,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克服了旧唯物主义和唯心主义的缺陷,在实践中不断的发展和完善自身。
中期考试题目答题要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方法论)
中期考试题目答题要点(马克思主义科学社会方法论)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一)内容1.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科研究首要的基本方法):在实践中发现、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的理论概括、总结得出理论,然后在更为深入的实践中去检验、发展理论。
2. 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是复杂系统,不同社会(子系统)有不同的形态、特征。
3. 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作为复杂系统,它的诸系统之间呈现复杂矛盾关系,社会矛盾普遍存在,正是矛盾推动社会发展。
(分清事物发展的内外因;矛盾的斗争性与统一性的关系原理;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4. 社会过程研究方法:正确把握社会历史过程连续性和非连续性、前进性和曲折性、客观规律性和主体选择性统一,坚持历史主义的研究方法、科学预见的方法以及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研究方法。
(坚持历史主义原则,必须反对历史虚无主义)5. 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历史是通过社会主体活动实现的研究社会必须关注人及其活动。
(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人的物质生产活动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基础,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
)6. 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社会研究必须把事实与价值、科学认知与价值评价有机统一起来,正确把握社会认知的方法、途径以及社会评价的客观标准。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精神旗帜,思想基础,迫切需要,强大的整合力和引领力,联结各民族、各阶层的精神纽带)7. 世界历史研究方法:世界历史发展到当代是经济全球化时代,科学技术促进了社会的信息化进程,各国之间的交往越来越频繁、密切,我们必须确立世界眼光和全球视野。
(包括:历史观和价值观相统一的方法;普遍性与特殊性相统一的方法;批判性与建构性相统一的方法)(二)功能1. 可以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立场、观点、方法;2. 可以为各门社会研究提供基本原则和合理途径;3. 可以帮助人们正确分析、选择和运用各种具体的社会科学方法。
(三)原则1. 具体性原则:在一定的历史范围之内,任何一个社会问题,对社会事件疾行具体了解、掌握;2. 客观性原则:按照人类社会的本来面目认识、理解人类历史、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3. 主体性原则:承认、重视、坚持主体在认识和实践活动中的地位和作用;4. 整体性原则:正确把握社会有机体,正确认识自然与社会、个人与社会的关系;5. 发展性原则:每一事物都有其发生、发展、灭亡的历史,事物作为过程而存在,研究社会现象必须坚持该原则,对社会进行动态研究。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2、为什么要坚持从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坚持从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这是由社会实践对理论的 基础地位决定的。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 的研究方法。
“纯粹客观的态度” “中立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 高度统一。
4、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
研究方法: 叙述方法:
依据历史的顺序、事实的顺序
依据逻辑的顺序
三、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1、概念界定: 2、调查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第一节:立足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
主要内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创立的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理论研究的出发 点上的本质区别?
逻辑证明
文本检验
经验证实 时间标准 有用标准 权力标准
二、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1、理论是时代的产物(理论的时代性) 2、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是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创新理论的关键是实践创新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பைடு நூலகம்
1、科学与迷信
科学与迷信是对立的
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第二讲: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实践需要研究理论(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
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
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世界,又从认识世界中去改造世界,就不是一个好的马克思主义者。
一个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中国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人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民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案例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案例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Practice-Based Research,简称PBR)是一种强调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
下面是一个PBR的案例:案例名称:以实践为基础的儿童教育改革研究研究背景: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教育观念的转变,儿童教育改革成为了一个热门话题。
然而,传统的教育研究方法往往只关注理论探讨和数据分析,忽略了实践经验的积累和总结。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研究者采用PBR 方法开展了一项儿童教育改革研究。
研究过程:1. 实践经验积累:研究者深入到幼儿园、小学等教育机构,观察和记录教师和学生的互动情况,了解教育实践中的问题和挑战。
同时,研究者还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式收集了家长和社会的意见和建议。
2. 理论框架构建:在实践经验积累的基础上,研究者构建了一个儿童教育改革的理论框架。
该框架包括教育理念、教育目标、教育内容、教育方式等多个方面,旨在为教育改革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3. 实践探索与改进:研究者与教育机构合作,根据理论框架进行教育改革实践。
在实践中,研究者不断总结经验,调整和完善理论框架,同时将新的实践经验应用到改革中。
4. 成果评价与推广: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探索与改进,研究者对教育改革成果进行评价。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的学习成果、教师的教学效果、家长的满意度等多个方面。
评价结果证明了教育改革的成功和有效性。
在此基础上,研究者将研究成果进行总结和整理,通过学术论文、报告、研讨会等方式进行推广和应用。
结论:PBR方法能够将实践经验与理论研究相结合,为儿童教育改革提供全面的指导和支持。
通过深入实践、构建理论框架、实践探索与改进以及成果评价与推广等步骤,研究者成功地推动了儿童教育改革的发展,提高了教育质量。
1.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一、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二、理论与实践的统一三、一切从实际出发一、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1、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的时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人的实践活动是把人和动物区分开来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德意志意识形态》(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人民出版社1995 年。
马克思主义用人的实践活动解释社会历史,不仅超越了神学目的论的历史观,而且超越了自然主义的历史观。
(1)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本质上就是人的生产实践活动的历史。
人的实践活动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全部历史过程,它不仅决定着人类社会的产生,而且决定着人类社会的发展。
从这个意义上说,人的实践活动的水平体现了社会历史的发展水平。
(2)生产实践活动决定着人类其他一切实践活动。
(3)社会生活的本质是实践的。
(4)实践创造了社会关系。
A. 实践是人们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物质活动的过程。
通过生产活动和外部世界进行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换,创造了物质财富。
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形成了人与人的社会关系。
B. 在人们的一切社会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是生产关系。
生产关系作为经济关系决定着人们的政治关系和思想关系。
Summary: 由此可以看出,马克思主义的实践观,不仅揭示了社会生活的本质,而且为我们提供了观察和认识社会的科学方法。
只有深刻理解实践在社会存在和发展中的地位,才能把握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5)实践体现了真理和价值的统一。
人的实践活动是主观见之于客观的活动。
一方面,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人们能否够达到对客观世界的正确认识,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
人们只能在实践中证明自己思维的真理性,达到对客观世界正确认识。
另一方面,人们并不满足于认识世界,而是要实现从认识世界向改造世界的转化,从真理向价值的转化,而要完成这种转化,必须诉诸人的实践活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提纲
导论第一节、社会科学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社会科学的特点和功能(一)社会科学研究对象的特点第一,自为性与异质性。
第二,价值与事实的统一性。
第三,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的内在相关性。
第四,更大的偶然性与不确定性。
第五,可预言性与准确预言的有限性。
(二)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特点第一、社会科学研究结构中的研究主体与研究客体自我相关。
一方面。
在社会科学研究系统的“解剖结构”中。
从事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主体是人,而人只能是社会的人。
另一方面,社会科学研究的客体是社会,而社会只能是人的社会。
第二、社会科学研究活动与社会历史运动内在交织。
第三、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产品与社会科学研究活动的中介系统自相缠绕。
(三)社会科学的特点第一,个体性与社会整体性的统一。
第二,实证性、说明性与理解性、体验性的统一。
第三,批判性、规范性与建构性、创新性的统一。
第四,真理性与可错性的统一。
第五,价值中立性与非中立性的统一。
(四)社会科学的功能第一,社会描述与说明功能。
第二,社会理解功能。
第三,社会反思功能。
第四,社会预见功能。
第五,社会批判与规范功能。
第六,社会创新与变革功能。
二、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哥们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社会科学方法论与自然科学方法论的差异,是由它们研究对象的特点所决定的。
社会科学的研究对象是人类社会。
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统一性决定了社会科学研究可以而且应当学习借鉴自然科学的某些方法;而人类社会与自然界的差别性则要求社会科学必须具有适合于社会现象的独特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研究存在主客体同体性、价值关涉性和理解建构性等独特的方法论特点。
第二节、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第一、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近代德国古典哲学的积极成果。
创立了实践的、辩证的历史唯物主义哲学。
第二、马克思批判地继承了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的积极成果,揭示了资本主义剥削的秘密。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期末复习之大纲
大纲马克思主义研究方法(后人对马克思的研究)一、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五次论战(一)、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创立马克思主义过程中与反对者的论战(二)、列宁与伯恩施坦修正主义者的论战(三)、列宁同考茨基的论战(四)、战后科学主义马克思主义和人道主义的马克思主义之间的论战(五)、当代世界社会主义发展的历史反思中关于什么是马克思主义的探索二、论战的原因:关于马克思主义的四种解读(一)、以恩解马(二)、以苏解马(三)、以西解马(四)、以中解马三、不同解读的原因:关于马克思主义的五种研究方法(一)文本研究(二)思想史研究(三)认识论研究(四)价值观研究(五)跨学科研究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1、辩证唯物主义的实践观2、什么是实践?3、实践与认识的关系实践在认识中的决定作用:(一)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二)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三)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认识对实践具有能动的反作用:指导作用(五)认识对实践的反作用(指导作用)(六)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方法论)4、真理的检验标准社会系统研究方法内容提要:(一)社会系统论------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1、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的规律2、意识形态与非意识形态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运动(二)社会形态论------社会形态更替的一般规律(统一性与多样性、必然性与选择性、前进性与曲折性)(基本矛盾、阶级斗争、革命改革、科技)1、社会形态的内涵2、社会形态更替的过程(马克思的五形态论)(三)社会有机体论------社会发展动力论社会发展的动力(四)研究社会系统的重要原则(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辩证法与形而上学,辩证法的总特征、核心、三大规律(一)社会矛盾的普遍性与矛盾分析方法1、什么是矛盾?----区分辩证矛盾与逻辑矛盾2、辩证矛盾----矛盾的同一性和斗争性3、矛盾的普遍性4、社会的基本矛盾(共性)案例(二)社会矛盾的特殊性与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方法(三)利益分析和阶级阶层分析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一)连续性与非连续性(二)前进性与曲折性(三)统一性与多样性、(四)必然性与选择性、(五)研究社会历史过程的若干重要方法(历史主义的方法、科学预见的方法、逻辑与历史相统一的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一)人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主体1、“现实的人”是社会历史研究的出发点;2、物质生产是社会发展的基础;3、人的存在状态是社会发展的尺度(二)人的本质是社会关系的总和1、社会是人的存在方式和发展条件;2、“虚假共同体”与“真实共同体”;3、“自由人联合体”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社会共同体(三)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1、两种对立的观点;2、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决定力量(人民群众创造历史的制约性、真理最初往往掌握在少数人手里);3、杰出人物在历史发展中的作用;4、评价历史人物的科学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一)真理与价值1、马克思主义真理观(定义、特性、标准)2、马克思主义价值观(定义、特性、标准)3、价值评价标准及功能(二)社会认知的方法与途径1、社会认知的特点(三)社会评价及其标准1、社会进步的评价2、社会生产力是社会评价的根本标准3、人民利益是社会评价的最高标准社会科学研究的世界视野(一)马克思的世界历史理论1、哲学视野中的“世界历史”2、民族历史向世界历史的转变3、世界历史的两重性(二)经济全球化及其内在矛盾1、经济全球化是世界历史发展的新阶段2、经济全球化的基本含义和特点3、经济全球化的内在矛盾(三)世界历史理论的方法论意义1、以世界眼光观照当代社会发展2、正确理解全球化与民族化的关系3、正确理解统一性与多样性的关系4、正确看待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的关系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一、问卷调查法1、问卷的基本结构2、问卷设计基本原则3、从多个不同角度来考虑问卷的设计工作4、问卷设计主要步骤5、问卷设计具体方法6、问卷设计的常见错误7、问卷法的优缺点二、观察法1、科学的观察则必须要具备以下几个特征:2、观察的类型3、参与观察案例4、参与观察的主要问题5、观察的步骤6、观察的优点和缺点三、实验法1、实验法的基本原理2、实验的主要组成部分3、实验的基本程序4、简单实验设计的几种模式5、实验法的优缺点6、实验法案例四、文献研究法1文献的类别及来源2文献法的优点3文献法的缺点4文献法的案例五、实证研究法六、定量分析法七、定性分析法1定量方法的特点2定量分析的优缺点3定性分析的特点4定性分析的优缺点5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案例(民主、国体与政体关系、民主的真实性与虚伪性)八、个案研究法1个案调查的特点:2个案调查的优点:3个案调查的缺点:4个案调查的案例:九、统计分析法1统计分析法的特点2统计分析法的步骤和原则3统计分析法的案例十、探索性研究法十一、归纳与演绎1归纳法的特点及案例2归纳法的局限性:3演绎法的特点及案例:4演绎法的局限性:5假设检验法是归纳和演绎的结合法十二、模拟法经济学学术论文撰写与经济学研究方法学术研究与学术论文撰写的前期准备学术论文的界定、价值与类型选择适合自己的论文类型高度重视研究与论文撰写的方法论学术论文的特点与应避免的问题狠抓学术论文撰写的核心环节第一专题社会科学研究与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人类认识社会的主要方式二、社会科学是否可能?三、社会科学的对象与性质四、社会科学的特点与功能四、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范式第二专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总论)一、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现实境遇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取向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主要内容四、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五、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态度与进路第三专题社会研究方法体系一、科学研究方法的三个层次1、方法论2、研究方式3、具体方法与技术二、社会科学研究的三大范式1实证主义研究范式(社会事实范式)2解释主义研究范式(社会定义范式)3批判理论研究范式(社会行为范式)第四专题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体系的主要内容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包括:◇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社会系统研究方法◇社会矛盾研究方法◇社会主体研究方法◇社会过程研究方法◇社会认知与评价方法◇世界历史研究方法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1、浅析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建构2、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是马克思主义最根本的世界观和方法论3、试运用马克思主义社会存在与社会意识辩证统一的原理分析后现代主义思想基本观点。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 在社会实践中选择研究课题;关 注社会重大问题。
(二)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 和总结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 研究的结果
调查研究是基础环节
(三)在实践中检验和发展理论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就是要直面社会经济生产现实。马克思主义哲学 中的“历史并不是曾经发生的所有事情”。
实践的历史观
“历史并不是作为‘产生于精神的精神’消融在‘自我意
识’中,历史的每一阶段都遇到有一定的物质结果、一定
数量的生产力总和,人和自然以及人与人之间在历史上形 成的关系,都遇到有前一代传给后一代的大量生产力、资 金和环境,尽管一方面这些生产力、资金和环境为新的一 代所改变,但另一方面,它们也预先规定新的一代的生活
实践的内涵
实践:人们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的物质性 活动。 客观性与主体性的双重原则
实践论的自然观
实践取代了旧唯物主义的抽象物质和感性自然,并将人体 的能动性从抽象的主观具体转变为客观创造活动。我们周 围的感性世界在社会实践的发展中,已经不断从“自在自 然”生成“人化自然”。外部自然界的优先地位仍然保持
条件,使它得到一定的发展和具有特殊的性质。”
实践的历史观
“这种历史观和唯心主义历史观不同,它不是在 每个时代中寻找某种范畴,而是始终站在现实历 史的基础上,不是从观念出发来解释实践,而是 从物质实践出发来解释观念的东西 ”。
“历史”的存在
“没有蒸汽机和珍妮走锭精纺机就 不能消灭奴隶制;没有改良的农业就不 能消灭农奴制;当人们还不能使自己吃 喝住穿在质和量方面得到充分保证的时 候,人们就根本不能获得解放。‘解放’ 是一种历史活动,而不是思想活动, ‘解放’是由历史的关系,是由工业状 况、商业状况、农业状况,交往状况促 成的。”——《费尔巴哈》
第一章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第一章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
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一、立足时间需要研究理论(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为了解决自身需要与外部世界的矛盾而进行的能动地适应与改造世界的物质性活动。
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是人类的基本实践。
其中的物质生产实践,是人的第一个历史活动。
“一当人开始生产自己的生活资料,……人本身就开始把自己和动物区别开来”。
实践活动改变了环境,也改变了人本身。
人们在进行物质生产的同时,也生产了自己的物质生活;在改变生产方式的同时,也改变了自己的生存方式;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也改造了自己的主观世界,一部人类社会的历史,在本质上是人的实践活动的历史。
“凡是把理论引向神秘主义的神秘东西,都能在人的实践中以及对这种实践的理解中得到合理的解决”。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理论的重要性,在于它能够指导实践,回答实践提出的种种问题。
马克思说:“理论在一个国家实现的程度,总是取决于理论满足这个国家的需要的程度”。
“一切划时代的体系的真正的内容都是由于产生这些体系的那个时期的需要而形成起来的”。
社会科学工作者必须把实践的需要作为自己研究的出发点,而不能就理论研究理论。
毛泽东说:“社会科学研究专从书本子里面讨生活是危险的。
”“一个马克思主义者如果不懂得从改造世界中去认识中国,又从认识中国中去改造中国,就不是一个好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要求理论工作者必须满腔热忱地投入生活,与实践和时代的发展同进步,与人们群众共命运,真正了解实践的需要、时代的走向和人民群众的愿望,具有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责任感,勇于立足历史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和进步。
这样,才能充分发挥社会科学在社会发展中的先导作用。
《马克思主义与社会科学方法论》复习资料
导论一、社会科学和社会科学方法论(一)人类对社会认识的历史进程神话传说是原始社会人们认识社会的基本形式。
语言文字符号的发明和运用使生产技能与生活经验得以保持、提升和传播,人们逐步产生了政治、军事、伦理、经济、历史、教育、文艺、美学等有关社会的思想,但是尚未分化成为独立的学问。
在中世纪的欧洲,神学占据统治地位,信仰成为理性的前提,“天启真理”至高无上,这在很大程度上束缚了人类智慧与人的自主意识。
资本主义的出现呼唤着理性的觉醒,文艺复兴引发了思想解放运动,要求人们对抗神权,以人权取代神权,德国古典哲学、英国古典政治经济学和英法空想主义成为启蒙运动重要的思想成果和学科代表。
近代以来,随着人类对自然认识的不断深入,自然科学的实证性方法扩展到人文领域,实证性理论与方法主导了社会人士和社会科学研究,科学主义成为社会人士的一种重要思潮。
(二)社会科学的特点和作用社会科学是在近代以来逐步形成的,它以社会现象作为研究对象,力求揭示社会生活的本质和发展规律,对社会生活做出科学的说明与合理的评价。
社会科学包括经济学、政治学、法学、管理学、教育学等学科,在人类认识社会和改造社会的过程中发挥着重大的作用。
(三)社会科学方法论的性质和特点方法论是关于方法的理论,它以多种多样的方法为研究对象,探讨方法的基本原理和基本原则,为人们正确认识事物、评价事物、和改造事物指明方向。
一定的方法论体现着一定的世界观、科学观、技术观。
依据理论体系的不同层次而分出不同层次的方法论,如哲学方法论、科学方法论、技术方法论。
社会科学方法论是从事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它是对各门具体社会科学研究方法的概括和总结,因而对各门社会科学研究具有普遍的指导意义。
二、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一)马克思主义在社会历史研究中的革命变革1.马克思主义之前的社会思想理论,都有一定地位作用,但因狭小生产规模+剥削阶级的偏见,导致其在不能在总体上给社会历史以科学说明,即便是在自然观上唯物主义,一旦踏入社会历史领域,马上就变成历史唯心主义。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研究是一种系统性的探索和分析,而研究方法则是指在研究过程中所采用的一系列科学的、系统的方法和步骤。
在研究方法中,以实践为基础的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它强调通过实践活动来获取知识、验证理论和解决问题。
本文将从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的特点、优势和应用等方面进行探讨。
首先,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一是强调实践性。
实践是知识的源泉,实践活动可以帮助研究者更好地了解问题的本质和内在规律。
二是追求实效性。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注重研究成果的实际应用和社会效益,追求解决实际问题的有效途径。
三是注重实地调研。
实践研究要求研究者深入实地,开展实地调研和实践活动,获取第一手资料和信息。
其次,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具有许多优势。
一是能够提高研究的实用性。
通过实践活动,研究者可以更好地了解问题的实际情况,提出更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二是能够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
实践活动可以帮助研究者验证理论,同时理论也可以指导实践活动,使研究更加系统和深入。
三是能够促进研究者的成长。
实践研究需要研究者深入实地,与实际问题打交道,这有助于研究者的思维能力和实践能力的提升。
最后,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实际应用中具有广泛的适用性。
在教育领域,实践研究可以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实际需求和问题,提高教学质量。
在管理领域,实践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更好地了解市场需求和竞争情况,制定更科学的经营策略。
在科学研究领域,实践研究可以帮助科研人员更好地验证理论,推动科学技术的进步。
总之,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是一种重要的研究方式,它具有强调实践性、追求实效性、注重实地调研等特点,具有提高研究实用性、促进理论和实践的结合、促进研究者成长等优势,具有广泛的应用领域。
因此,我们应该更加重视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在实际研究中更好地利用这一方法,推动科学研究和社会发展的进步。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
以实践为基础的研究方法实践是社会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认识发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方法论基础.在实践中发现问题和提出问题,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概括和总结,通过实践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是社会科学研究应当遵循的首要的基本原则。
社会科学研究必须立足实践,力求真实地再现历史、描述当下、预测未来!汤因比:“有人说,对于《伊利亚特》,如果你拿它当历史来读,你会发现其中充满了虚构,如果你拿它当虚构的故事来读,你又会发现其中充满了历史。
所有的历史都同《伊利亚特》相似到这种积度,它主要内容:一、“学院派”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特征二、“经验主义”与“唯理主义”批判三、社会科学研究始于问题、终于问题四、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环节五、社会科学的检验标准一、“学院派”研究范式的方法论特征“现实淡出,学术凸显”己成为近年来学术界心照不宣的流行话语,所谓的“纯学术研究”成为学术界主导的研究范式,过分重视纯学理的研究,忽视了对现实问题的研究。
1、现实淡出、学术凸显: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在“学术凸显”的旗帜下,理论的目光对现实视而不见,学术的能量对现实无能为力,思想的话语对现实沉默寡言,甚至干沉默不语,在急剧变动的现实生活面前,社会科学无法“出场”干预现实,思想与现实“相敬如‘冰”,,现实性与学术性之间构成了紧张的二元对立关系。
一些学者为了迎合“凸显学术”的潮流,走向了片面学术化的道路,以概念消解问题_,以文本抗拒时代,以逻辑替代经验,一以经典代替流变‘在纯粹精神领域里自娱自乐,对现实生活乃至整个外部现实世界采取一种规避的态度,仅仅把社会科学研究看作一种纯学术活动,认为研究现实就不是学术,理论研究成为了学者们自娱自乐、自言自语的智力游戏。
后果I:理论研究中存在着明显的不和谐音符,突出地表现为伴随着理论成果“爆炸式”增长的同时是思想的荒漠化,我们可能有很多的论着成果,可能有着过剩的言说能力和无尽的言说内容,但未必解答了很多当下的问题,未必提供了很多现世的智慧,未必满足了社会的需要,学术繁荣的背后掩盖的是学术失语的砌.寒。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社会科学研究应该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的原则;
坚持彻底的唯物主义的立场,就必须做到观察的客观性,做 到一切从实际出发;
客观事实既是认识事物的出发点,也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出发 点。
3、从实际出发与价值中立的根本区别?
从实际出发不等于价值中立。
价值中立的方法论原则及其主张。
事实判断和价值选择的关系: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社会科学研究的客观性和价值性的统一。
“纯粹客观的态度” “中立的原则”
马克思主义在社会科学研究方法上实现了科学性和价值性的 高度统一。
4、社会科学的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
研究方法: 叙述方法:
依据历史的顺序、事实的顺序
依据逻辑的顺序
三、调查研究是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1、概念界定: 2、调查研究对于社会科学研究的重要性
3、如何开展调查研究?
4、调查研究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方法
第三节: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和发展理论
主要内容:
在实践中检验理论 在实践中发展理论 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一、在实践中检验真理
(一)理论检验的实践标准
1、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2、实践标准的双重性:确定性和不确定性 3、反思实践本身?实践本身的多样性
(二)理论检验的其他标准
1、问题意识
要研究什么问题?解决什么问题?
2、问题意识的重要性
问题意识是从事科学研究的基本素养和研究起点。
3、要有真正的问题意识
为时代立言 问题的来源 提出问题的方式 思想自我
4、问题的来源和提出问题的方式
第二节: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主要内容:
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调查研究是进行社会科学研究的基础一环
一、科学理论是实践经验的概括和总结
1、重视对实践经验进行理论总结 2、如何总结实践经验?
二、原则不是研究的出发点而是研究的结果
1、马克思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区别:
马克思主义和唯心主义在研究方法上的根本区别: 从实际出发,还是从原则、概念、定义或主观想象出发。
2、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是马克思主义社会科学方法论 的基本命题。
科学和宗教
2、社会科学研究解放思想的科学途径?
解放思想应该守住的“三条底线”
逻辑证明
文本检验
经验证实 时间标准 有用标准 权力标准
二、在实践中发展真理
1、理论是时代的产物(理论的时代性) 2、在实践中发展理论,是理论发展的客观规律。
3、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
4、创新理论的关键是实践创新
三、破除迷信,解放思想
1、科学与迷信
科学与迷信是对立的
历史唯心主义:主张从思想或观念出发。 从天国降到人间(黑格尔) 历史唯物主义:主张从实践需要出发。 从人间升到天国(马克思)
2、为什么要坚持从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
坚持从实践的需要进行理论研究,这是由社会实践对理论的 基础地位决定的。
立足于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是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一以贯之 的研究方法。
社会科学发展的客观规律:……
3、评“纯学术研究”(即学院派)的研究范式
(1)学院派的基本倾向:
“纯学术研究”的研究路向或本质: “纯学术研究”的研究范式:
(2)表现形式:
晦涩文风
体系情节浓重
(3)纯学术研究的消极影响: (4)如何正确看待纯社会科学研究的现实性和学术性的关系?
三、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第一节:立足实践的需要研究理论
主要内容:
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社会科学研究要有强烈的问题意识
一、社会生活在本质上是实践的:
1、马克思主义科学实践观创立的意义
2、如何理解社会生活的实践本质
二、实践的需要是理论研究的出发点:
1、历史唯物主义和历史唯心主义在理论研究的出发 点上的本质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