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PPT课件
【分析】 1. 这两组人员的代表性不可靠,不能代表广
大师生,因为参加暑期班的和不参加的可能在价 值观上就有差异,结论不具推广性。
2. 单凭观察法,可能存在想从资料中寻找心 目中答案的倾向。因为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不 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读数,会出现不同的 结果,所以会出现偏差。
归纳法是一种寻求现象间因果关系的归纳方法,由不同的 事物中归纳出共性的法则,并进而归纳出更具普遍性的共 同法则,然后在新的情况下加以运用和检验。
夸美纽斯据此,提出了“感觉——记忆——理解——判断” 的教学过程,并且十分强调直观教学。
笛卡尔:提出理性的演绎法。他认为,一切真知都是由简 单自明的观念演绎出来的,感觉经验常常导致错误,理性 才是知识的唯一可靠的来源。但是理性必须借助正确的方 法论规则,这就是(1)只把那些引起十分清楚明白地呈 现于我们心智之前的东西放进我们的判断之中;(2)把 所考察的难题,尽可能分成细小部分,直到可以而且适于 加以圆满解决的程度为止;(3)按照次序引导思想,从 最简单、最容易的认识对象开始,逐步上升到对复杂对象 的认识;(4)把一切情况尽量列举出来,普遍地加以审 视,确信毫无遗漏。
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的《美诺》一章里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美诺,知道你的意思,……一个人既不能试 着去发现他知道的东西,也不能试着去发现 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会去寻找他知道的东 西道的东西,因为在这种 情况下,他甚至不知自己该寻找什么
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同的答案:回忆说、白板说、顿悟说、 条件反射说、建构说。
3.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这一特点突出表现在先哲们关于文 与道、言与行、知与行、学与思、师与生等辩证关系的分析论述中。对教育 现象的研究偏重整体而忽视部分,偏重综合而忽视分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解析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解析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师资格证考试中的一个重要知识点,对于教育从业者来说具有极大的重要性。
合理的研究方法能够有效地指导教育实践,提升教育教学质量。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研究方法知识点进行解析和探讨。
一、教育研究方法概述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中用于求证、验证教育问题的具体操作步骤和方法。
它旨在通过科学的研究过程获取可靠的研究结果,为教育决策和实践提供科学理论支持。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1. 定性研究方法定性研究方法主要通过描述和解释现象,以获取深入、全面的理解。
这种方法适用于对教育中复杂、涉及主观感受的问题的研究,如教师专业发展的影响因素、学生学习动机等。
2. 定量研究方法定量研究方法通过数值化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来验证和检验假设、推断关系和预测。
这种方法主要适用于对教育中客观、可量化的问题的研究,如学校教学环境对学生成绩的影响、教学策略对学生学习效果的影响等。
3. 混合研究方法混合研究方法结合了定性和定量研究方法的特点,旨在综合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达到更全面、更准确的研究目的。
这种方法适用于教育中复杂问题的研究,可以综合考虑多种因素的影响。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步骤1. 确定研究问题研究问题的确定是研究的基础,要明确研究的目的和范围,确立合适的研究问题。
2. 设计研究方案研究方案是研究的蓝图,包括研究对象、研究变量、研究设计等。
在设计研究方案时,需要考虑研究问题的特点和目的,选择合适的研究方法和工具。
3. 收集数据数据的收集是研究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观察、访谈等方式进行。
收集到的数据应该有针对性、有效性,能够真实反映研究对象的情况。
4. 处理和分析数据处理和分析数据是获取研究结果的关键步骤。
可以使用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得出数据的有关指标和结论。
5. 解释和归纳研究结果解释和归纳研究结果是对研究结果进行分析和总结的过程。
需要结合研究问题和研究目的,进行逻辑推理和理论解释,得出研究的结论。
教育研究方法[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山东大学期末考试知识点复习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教育研究是为了解决和发现教育领域中的各种问题而去收集资料、并对资料进行分析和解释的过程。
教育研究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和原则的发展,丰富深化人类的教育认知与理解进,而发展成为教育科学的知识体系,并推动教育实践的进步。
2.教育研究的意义(1)教育研究是教育变革的自身要求。
现代社会的发展十分迅速,教育的差异性更加明显,教育变革的要求更加深刻,教育研究的迫切性也就更加强烈。
(2)教育研究是教育创新的要求。
当今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智慧。
不仅要训练行为,更要培养人格。
教育的理想是促进不同的学生根据各自特点获得更好的发展,这不仅需要教育智慧,更需要有对儿童细心的观察和精心的研究。
新型教育需要新型教师,教育创新推动着教育研究的发展。
(3)教育研究是教师专业化的要求。
随着教师职业专业化的不断提高,教师不仅应当具有扎实的学科基础,而且还要有教师职业的独特品格和能力。
(4)教育研究是提高教育质量、形成独立教育教学风格的要求。
现代社会变化快速,教师要根据教育对象、教育要求以及教师自身的特点,不断地探索和研究,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以有效地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教育价值研究是关于当前教育的价值分析以及教育价值未来追求与确证的研究,是对教育进行的价值规范分析,其关注的是事物的意义性、功用性,决定着教育未来发展的方向。
教育事实研究是关于教育事实状况的现实研究,是对教育发展具体实施的实证分析,其关注的是事物的实然性,是展开教育问题研究的基本前提。
事实和价值是社会科学领域研究的两大基本范畴,是“实然”和“应然”的问题。
教育研究活动中既要准确掌握教育发展的社会事实,更要努力把握教育发展的价值方向。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基础研究的基本目的在于发展和完善理论,通过研究,寻找新的事实,阐明新的理论或重新评价原有理论。
821教育研究方法
821教育研究方法821教育研究方法1. 什么是教育研究方法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用于研究教育领域问题的一种方法论,通过一系列科学的研究方法和技术,帮助研究者系统地收集、分析和解释相关数据,以提供有关教育问题的有效信息和结论。
2. 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根据研究目的分类•基础性研究方法:旨在建立关于教育领域基本理论和原则的知识体系,如教育哲学、教育心理学等。
•应用性研究方法:旨在解决教育实践中实际问题,如教育评估、课程设计等。
根据研究方法论分类•定量研究方法:通过统计学方法和数理模型,收集大量详实数据,以量化的方式研究教育问题。
•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文字、图像、录音等非数字化资料,以质性的方式研究教育问题,着重于理解问题的具体情境和个体经验。
•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量与定性方法,充分发挥各自优势,更全面地分析教育问题。
根据研究程序分类•实验研究法:在特定条件下,控制和观察变量,通过对照组与实验组的比较,得出结论。
•调查研究法:通过问卷、访谈等方式,收集数据,描述群体的现状、态度或行为习惯等。
•文献研究法:通过对已有文献的梳理、分析和综合,得出对教育问题的见解。
•个案研究法:对个别个体、团体或事件进行深入观察和分析,得出案例的特点和规律。
3. 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教育政策制定:通过深入调查和准确分析,为决策者提供科学依据,制定更合理的教育政策和规划。
•教学设计与改进:通过研究不同教学方法的效果和特点,为教学设计提供有效参考,并不断改进教学模式。
•教育评估与质量提升:通过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对教育质量进行评估,为教育提供持续改进的方向和方法。
•教育心理研究:通过研究学生的学习心理、情绪等,为教育者提供更科学的教学指导和支持。
4. 结语教育研究方法作为教育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教育领域的发展和改进起着关键作用。
研究者在选择方法时,要结合研究问题的性质和目的,灵活运用各种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可信度和说服力,进一步促进教育的发展和进步。
1.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23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演变
这一节主要包括五个方面: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趋势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新进展 四、我国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
24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可以概括为四个阶段: (一)直觉观察时期 (二)分析为主时期 (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四)研究方法变革时期
(三)“层次”结构说
有不同的层次分法,哲学层次,一级学科层次,具体学科层次。 还有学者分为四个层次,不同学者理解角度不同。
15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体系
研究方法是一个有着不同层次和方面的综 合体系。通常这一体系划分为三个层次或 部分,即方法论、研究方式、具体的方法 及技术。 (一)方法论 主要存在二种基本的、同时也是相互对立 的方法论倾向: 1. 实证主义方法论——定量研究是典型 2. 人文主义方法论——定性研究是典型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是科学研究的一个领域。 本章主要讲五个方面的内容: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述 第二节 教育研究方法界说 第三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理论基础 第四节 教育研究方法的演变 第五节 教育研究的原则
2
第一节 教育研究概述
这一节主要包括四个方面: 一、教育研究的内涵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 三、教育研究的过程 四、教育研究的意义
27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历史
(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 (1)教育研究方法从哲学方法论中分化出来,成为独立的 专门研究领域。 (2)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其他学科移 植而来的。 (3)教育研究方法理论中的基本派别进一步分道扬镳,各 自的发展研究为方法论的发展开拓了新的领域。 (4)由于受西方实用主义教育哲学的影响,在研究方法的 探讨中,明显地表现出实用主义倾向。 (5)在教育研究方法形成独立学科的同时,教育科学领域 内分科的学科研究方法取得显著进展。 (6)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的产生和广泛传播、心理学及 心理研究方法的进展,影响着教育研究方法的发展。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解决特定的实际问题或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 发展研究——“如何改进”:发展用于学校的
有效策略 • 评价研究——“怎么样”:对教育目标和教育
活动的相关价值做出判断地过程 • 预测研究——“将会怎么样”:分析事物未来
精品课件
§1.1 基本概念
• 二、研究与教育研究
– 何谓研究? • 是通过运用各种科学方法,遵循科学的认识过程,根据对收集 到的事实材料的分析,对假设或理论进行检验,以寻求客观事 物的本质及其运动变化规律的一种思维获得或过程。 • 是探索真理的一种活动。
– 研究的特点 • 继承性 • 创新性 • 系统性 • 控制性
• 6.研究结果的数量化 • 当代科学技术和数学科学的发展,加速了心理学研究的数量化趋
势,表现为:①在研究中越来越多地采用多元分析方法;②计算 机及其相关软件已成为最重要的计算工具;③在传统使用定性方 法的领域,开始采用“元分析”等定量方法;④模糊数学在心理 学研究中日益得到广泛应用。
精品课件
二、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分类
经验与定性分析 定量分析与实验研究; 现代系统科学方法研究
精品课件
一、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历史发展
• 1. 直觉观察时期
– 时期:
• 古希腊时期至16世纪,近代科学产生以前
– 方法论:
• 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
– 本时期的最高成就体现:
• 中国古代教育观 • 亚里士多得的逻辑学方法论
– 整体特点:
– 时期:
• 20世纪50年代以来
– 特点: • 科学对自然和社会的研究越来越广泛、深入。 • 不同学科相互渗透。 • 现代科学发现了一些新事实,促进了现代科学范畴体系的许 多根本性的变化,同时也促使逻辑方法向前发展。 • 科学研究课题的复杂性、综合性在日益加强,科学研究手 段日益复杂、精密,科研成为集体的、综合的事业。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研究方法解读
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研究方法解读教育研究是教师成长和专业发展的重要一环,也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有效教学的关键所在。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对教育研究方法的解读非常重要。
本文将对教师资格证中的教育研究方法进行详细解析,帮助教师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概述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开展研究活动所采用的一种科学探索方法。
它是教育研究者在调查、实证、分析和总结教育问题时所遵循的一套规范流程和方法论。
教育研究方法的有效运用可以帮助教育者更加系统和科学地理解和解决教育问题。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分类1. 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是教育研究中最常用的方法之一,它通过收集和分析大量的实证数据,来验证或推翻教育假设或理论。
实证研究方法强调对现象的客观观察、实证数据的收集和分析,以及对研究结果的可靠性和可重复性的要求。
2. 文献研究方法文献研究方法是指通过查阅各种文献资料,对相关研究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分析的方法。
文献研究方法在教育研究中常常用于综述性的研究,通过查阅已有的文献,整理相关理论观点和研究成果,为教育研究提供理论基础和研究依据。
3. 调查研究方法调查研究方法是通过问卷、访谈、观察等方式,主动收集相关数据,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的方法。
调查研究方法可以帮助教育研究者了解教育实践中的现象和问题,探索影响教育结果的因素,为教育改革和决策提供依据。
4. 实验研究方法实验研究方法是通过设置实验组和对照组,进行因变量和自变量之间关系的控制实验,以检验因果关系的科学方法。
实验研究方法在教育领域中的应用较为有限,但对于验证特定教育理论或策略的有效性和可行性有着重要的作用。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教育研究方法的应用需要根据具体的研究问题和目标进行选择。
在教师资格证考试中,候考人需要灵活运用各类教育研究方法,深入分析教育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
1. 在写论文时,可以选用文献研究方法,通过查阅相关文献资料,选择合适的理论框架,为论文提供理论支持和研究依据。
教育研究方法详解
教育研究方法详解教育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领域中进行研究的一种科学方法。
它包括了教育研究的目的、对象、内容、方法和结果的描述和探讨。
教育研究方法是教育科学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推动教育和提高教育质量起着重要作用。
本文将详细介绍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目的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对象教育研究方法的对象是指研究者要研究的教育现象和问题。
它可以包括教育制度、教育政策、教育过程、教育效果等。
通常情况下,教育研究方法的对象是教育实践中的各个方面。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这些对象进行观察、实验、调查等方法的运用,来获取相关的研究数据。
三、教育研究方法的内容1.理论研究方法:理论研究方法主要包括文献研究、访谈法和案例分析等。
研究者可以通过对相关文献的阅读和分析,了解相关理论和观点。
同时,通过访谈法和案例分析,可以获取相关的实践经验和教育案例,对教育问题进行深入研究。
2.实证研究方法:实证研究方法主要包括实验法、调查法、统计分析法等。
实验法是通过进行实验来验证教育假设和推断的方法。
调查法是通过设计问卷或采访的方式,收集和分析相关数据和信息。
统计分析法是通过统计学方法对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从而得到结论和推论。
3.实践研究方法:实践研究方法主要是指在实践环境中进行的研究。
它通常需要研究者主动介入实践过程中,通过实际操作和观察,获取相关的研究数据。
实践研究方法的主要特点是强调实践性和实用性,能够为实践提供可操作的建议和解决方案。
四、教育研究方法的步骤1.问题提出:问题提出是教育研究的起点,研究者需要通过对教育现象和问题的观察和分析,提出有研究价值的问题或假设。
2.研究设计:研究设计是教育研究的核心环节。
研究者需要根据研究目的和对象,选择适当的研究方法和研究设计,制定研究方案。
3.数据收集:数据收集是获取研究数据和信息的过程。
研究者可以通过试验、调查、观察等方法,收集相关数据。
4.数据分析:数据分析是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分类和分析的过程。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科研方法界说1.教育研究方法的内涵――方法与科学方法的含义方法,指的是为了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必须遵循的调节原则的说明;方法是作为一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研究问题的一般程序和准则。
科学方法,指的是人们在认识和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总结出来的正确的思维和行为方式,包括收集信息、观察分析、科学假说、实验等。
科学方法分为三个层次:一是最高层次的方法—哲学方法;二是中间层次的方法—科学研究的一般方法,如科学观察方法、科学实验方法和科学调查方法;三是基础层次的方法—适于某学科的特殊研究方法。
科学的思维方法,主要包括形象思维和逻辑思维。
掌握科学方法,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前提。
――教育研究方法及其特征教育研究是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教育研究方法是按照某种途径,有组织、有计划地、系统地进行教育研究和构建教育理论的方式,是以教育现象为对象、以科学方法为手段,遵循一定的研究程序,以获得教育科学规律性知识为目标的一整套系统研究过程。
特征:1)研究的目的在于探索教育规律,以解决重要的教育理论与实践问题为导向;2)要有科学假设和对研究问题的陈述,研究的问题有明确的目标和可供检查的指标;3)有科学的研究设计,准确系统的观察记录和分析,并收集可靠的资料数据;4)强调方法的科学性;5)创造性教育科学研究区别于其他自然科学的主要表现:①带有很强的综合性和整体性;②研究的周期较长;③针对性,实践性强;④教育科研工作者与实践工作者的积极参与,有广泛的群众基础。
(二)教育研究方法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1.教育研究的科学化历程1)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直觉观察时期。
特点:①考察教育问题的立足点,即研究的起点,是从当时社会发展的要求和统治阶段的根本利益出发,在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上,即以伦理道德教育为主。
四种教育研究方法简述
四种教育研究方法简述第一内容分析法一、概述内容分析法content analysis就是对于明显的传播内容,作客观而系统的分析,并加以述的一种研究方法。
“分析”,包括定质分析和定量分析。
可作趋势分析、意向分析、比较分析。
内容的定质分析和定量分析的区别在于:1.在选择样本上,定量分析是以频率分配的状况为基础;注重类目的统计。
定质分析虽然也做粗简的数量分析,但通常侧重于性质方面的分析。
2.在方法上,定量分析注重比较机械的系统的方法,可靠性较高;定质分析是一种叙述性的研究,方法有较大的伸缩性,但其有效性较高。
3.在内容上,定量分析比较注重于纯粹传播内容本身的分析;定质分析则是把传播内容当作分析的工具,其重点不一定在内容本身,也许在传播者的动机,或传播的效果上。
定量分析确定类目后,每一字句或段落就形成独立的单位,给予量化的意义;定质分析注重整个内容系统结构的分析,注重字里行间的意义。
二、内容分析的设计(一)同一来源而不同时间的内容分析模式(A一X一T)这种设计是比较同一资料来源,不同时间的内容资料是否有差异。
这种模式适用于趋势分析。
A代表同一资料来源,X代表相同的分析类目,T代表从不同时期中抽取的样本。
例如,若分析某著名教育家学术思想发展过程,可采用上述模式进行分析。
(二)同一来源而不同情景的内容分析模式(A—X—S)这种设计模式是比较同一资料来源的不同情景的内容资料是否有差异。
这种模式适用于意向分析。
A代表同一资料来源,X代表相同分析类目,S代表对象在不同情景时所显示的资料内容。
例如,若分析总结某优秀教师在运用不同的教学方法进行教学的经验。
(三)同一资料来源,不同内容样本的内容分析模式(A一X一A1一A2)这种设计模式是分析同一资料来源的不同内容样本的异同关系。
这种模式也适用于意向分析。
A代表同一对象同一资料来源,A1、A2代表两方面不同的内容分析样本,X代表分析类目。
(四)两个不同资料来源,相同分析类目的内容分析模式(A-B-X)这种设计模式是对两个来源不同的内容样本进行比较分析,从而找出两者之间的异同。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2、教育与教育科学
• 回答:教育是科学吗? • 知识分为:自然科学(研究自然现 象)、社会科学(研究社会现象)和 人文学科(文史哲) • 如虎妈,狼爸,猫爸
3、教育研究
• 教育研究是应用科学方法以解决教育 问题的一个历程。 • 教育研究的三个要素:客观事实、科 学理论和方法技术。
• 如,高考公平问题;大学创新人才培 养问题;教师专业发展问题等等
• 随着教育科学和方法论的发展,很难 设计出一个单一的分类方法囊括全部 方法,而一项研究往往是多方面的、 综合的,可以归入好几种一般方法。
(三)按研究范式
• 定性研究 • 定量研究
托马斯·库恩
• 托马斯·库恩(Thomas Samuel Kuhn, 1922,7-1996,6),美国科学史家,科学 哲学家,代表作为《哥白尼革命》和《科 学革命的结构》。 • 其中《科学革命的结构》(The Structure of Scientific Revolutions,1962年)是 其最有名的著作。因为库恩的这本著作, 让范式(paradigm)这个词汇变成当代最常 出现的词汇之一。
特点:
1.构成教育研究方法体系的大部分方法是从 其他学科移植而来的。 2.教育研究方法的两个基本派别的分化—— 定量与定性的。
• 实验教育学:代表人物是德国的梅尹曼、拉尹、 法国的比纳、美国的霍尔和桑代克。 • 他们极其强调教育实验在教育理论研究中作 用。力求教育研究数学化、数量化。梅尹认 为研究主要场所是心理学实验室。
• 定量研究(quantitive research)则是 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更接近演绎法, 是从一般的原理推广到特殊的情境中 • 从开始便更倾向于以理论为基础,也 许理论并不明晰确定,但理论的基础 存在于这样或那样的形式之中。
教育研究方法概念
教育研究方法概念
教育研究方法是指用于研究教育领域相关问题的一系列研究方法和技术。
它们帮助研究者收集、分析和解释数据,以回答教育问题、验证理论、评估教育政策和改进教育实践。
教育研究方法包括定性研究方法和定量研究方法,以及混合研究方法,其中一些常用的方法和概念有:
1. 定性研究方法:通过深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等方法,收集、分析和解释关于教育现象的质性数据。
它关注个案研究,提供详细的描述和理解。
2. 定量研究方法:通过问卷调查、实验研究和统计分析等方法,收集和分析大量的数量数据。
它可以验证理论和探索变量之间的关系。
3. 混合研究方法:结合定性和定量方法,以综合的方式研究教育问题。
这种方法可以充分利用两种方法的优势,提供更全面和准确的研究结果。
4. 抽样:在研究中选择一部分人群或样本代表整个研究人群的过程。
通过适当的抽样方法,可以确保样本具有代表性,从而推断出对整个人群的结论。
5. 数据收集:收集教育研究所需的数据,可以通过问卷调查、访谈、观察、测验等方式。
数据采集需要遵循科学原则,确保可靠性和有效性。
6. 数据分析:使用适当的统计工具和软件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分析。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推论统计和因果分析等。
7. 研究伦理:教育研究需要遵循伦理原则,保护研究参与者的权益。
研究者应尊重参与者的隐私和保密性,获得适当的研究许可,并获得知情同意。
这些教育研究方法和概念在设计和执行教育研究时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帮助研究者获得可靠、有效的研究结果。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有一次,他在写一篇论文,问我:“国外知名大学 除了剑桥、哈佛、牛津还有哪些?”“麻省理工、耶鲁 好像也不错。” 他告诉我在他的这篇论文里要增加一些关于知名大 学的研究成果,以使文章更具魅力。我有点明白,原来 文章除了“天下文章一大抄”,还可以有些许杜撰。 了解这篇文章的诞生,并没有使我对这位老师的看 法大打折扣。因为,这篇文章在省内一家教学研究会得 到认可,并参加全国性的评选得了奖。更重要的是,无 论事前事后,他都是一位很好的老师。
事例2:我做的是教育科研吗?
前些年因调动来到一个新的学校,到校后就接手高二一差 班,当班主任兼任课教师。
当班主任自然要了解班级的情况,据了解,这个班入校成 绩是最好的。高一时一直是年级最好的班级。但高二时原来 的班主任学习去了,换了一个班主任,开始有所变化。原班 主任学习二、三个月回来后,当了本年级另一个班的班主任。 这个班更是每况愈下。到我接手时,他们已经是差班了。
根据教育科研的特征,判断下列行为是不是教科研行为?
事例1:教育科研如何区别于日常教育实践工作?
由于上大学的时候没有接触过“教育科研”,所以工作 之后谈不上自己有计划的进行教育科研活动。但由于我所在 的学校是区里的化学学科的实验校,故也多少参与了一些课 题。我最大的困惑就是搞不清“科研”和“教学实践”的关 系。所以自己尝试了5年左右的合作学习,始终处于实践阶 段,没能抓住这宝贵的时间将其升华到理论,就更谈不上找 到突破口自己进行一些科研。每当想到这都感到很遗憾,精 力付出许多,但收获甚微。那么,教育科研如何区别于日常 教学实践?教师究竟如何从“教书匠”向“研究型”教师转 变?
这个时候,我便猜测原班主任与本班学生的关系很可能是 班级变化的主要原因。当然,也只能是猜测。
慢慢地和同学们熟悉了,班级工作也逐步走向正轨,一 点点发生好转,我也赢得了同学们的信任。我就有意识地在 和同学们交流中让他们说说班级前后变化的情况、原因。
教育研究方法
一、教育研究方法概述(一)教育研究方法的界说1.教育研究的含义是有目的、有计划的采用科学的方法,按照一定的步骤去认识教育现象,探索教育规律的一种研究活动。
2.教育研究的意义1)促进教育改革的动力2)为提高教育质量和办学效益提供决策依据3)发展完善教育科学理论的基础4)培养未来改革家的重要措施3.教育研究的类型1)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研究问题的不同性质价值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因为什么,为谁,为什么目的,许诺什么,多大风险,应优先考虑什么,等等。
价值研究的基本目的是确认某种目的是否值得为之争取,采取的手段是否能被接受以及改进系统的结果是否良好。
事实研究——要回答的问题是:是什么,在什么时候,到什么程度,等等。
事实研究对事物、事件、关系和相互作用等等进行描述、观察、计数和测量。
事实研究要求研究者把尊重客观实际放在首要地位,一定要注意排除各种干扰和主观因素,尤其不能依据个人或上级的价值观念臆造事实。
2)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研究目的的不同基础研究是纯理论研究,所涉及的研究领域具有直接增加知识的价值,研究主要具有同解决实际问题无直接关系的认识——探索性。
应用研究是应用或检验事物的研究,以具体特殊为特征,是对基础性研究的成果作进一步的验证。
应用性研究更关心效果。
前者旨在认识世界,增加科学知识本身,它不必要考虑研究结果能在什么地方付诸实践,不一定会产生直接有用的结果;应用型研究则旨在改造世界,解决某些特定的实际问题,为实践者提供直接有用的知识。
3)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研究问题中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和数量的侧重以及相应的研究方法不同定性研究:着重运用描述性分析来试图理解某种现象或问题的性质或意义的研究,是根据研究者的认识和经验确定研究对象是否具有某种性质或某一现象的变化过程和变化原因,是侧重于研究对象的质的方面的分析评价。
定性研究则侧重于和依赖于对事物的含义、特征、隐喻、象征的描述和理解,往往用文字来描述。
教育研究方法
特点
能独立变化并引起 因变量变化,如课 题、环境条件、被 试者等。
实验者需观察、测 量、计算的变化因 素。
使实验者无法对所 得的结果做出正确 的判断和解释,需 要在研究过程中加 以控制。
实验者 应有效地操 纵自变量, 努力控制和 排除无关变 量,尽量降 低对因变量 测量的误 差,提高实 验的效度。
取样方 法
2、根据实验的性质和目的,可分为确认性实验、探索性实
育
验、验证性实验;
3、根据同一实验中自变量因素的多少,可分为单因素实
验、多因素实验; 实 类 4、根据实验控制程度,可分为前实验、准实验与真实验。
前实验指最原始的实验类型,它对任何无关变量都不进行控
制,如单组后测设计。 验 型 准实验指在实验中未按随机原则来选择和分配被试,只把已有
灵活性强(最大优点);能够使用比较复杂的访谈 特点 提纲;能够获得直接、可靠的信息和资料;不受书面语
言文字的限制(采用口语方式);容易进行深入调查。
访
优点
更为真实准确,团体访谈可节约时间,促进问题深入, 灵活多变,适于复杂问题,有情感交流。
谈
缺点
样本容量、人力物力有限,干扰和不可控因素多结果不 易量化,偏差大。
查
善处理与社会规范不一致或冲突的问题,避免填答者出
现社会认可效应;问题的排列顺序合理,层次分明,合
乎逻辑。
1、结构型(封闭式问卷)、非结构型(开放式问 问卷 卷)、综合型(半开半闭) 形式 2、事实性问题(人口学、事物状态、实际行为)、态
度性问题(思想观念动机兴趣等)
问卷 是否式、选择式(单选多选)、排列式(顺位法)、量 格式 表式(5级等级)、表格式
2、教育观察研究的基本类型 ⑴根据对观察的环境条件是否进行控制和改变,可以将研究分为自然情 境中的观察和实验室中的观察; ⑵根据观察时是否借助仪器设备,可以把观察分为直接观察(凭借人的 感官)和间接观察; ⑶根据观察者是否直接参与被观察者所从事的活动,可以将观察分为参 与性观察和非参与性观察; ⑷根据按观察实施的方法可以将观察分为结构式观察和非结构式观察。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
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概述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指在教育科学研究过程中使用的一种系统的、科学的、规范的方法论体系。
它包括教育科学研究的目的、设计、数据收集、数据分析和结果解读等方面的方法,以及如何确保研究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如何提高研究结果的有效性和推广性等问题。
1.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教育科学研究方法的首要任务是明确研究的目的和问题。
研究目的可以是解决其中一种教育问题,推进教育实践的改进和创新,或者揭示一些教育现象的本质和规律等。
研究问题的确定应该与实际需要相一致,具备一定的科学性和可操作性。
2.研究设计的选择:研究设计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基础,它决定了研究的可行性和可靠性。
常见的研究设计包括实验研究、问卷调查、实证研究、案例研究等。
在选择研究设计时,需要考虑研究对象的特点、研究目的的要求和研究资源的限制等因素。
3.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收集是教育科学研究的重要环节。
常用的数据收集方法包括观察、访谈、问卷调查、实验和测验等。
在选择数据收集方法时,需要考虑研究问题的特点、研究对象的属性和研究资源的可行性等因素。
此外,还需要制定相应的数据收集工具和调查指南,并进行预测试和修订,以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4.数据分析的方法:数据分析是教育科学研究的关键环节,它通过对收集到的数据进行整理、描述和解释,提取出有价值的信息和结论。
常用的数据分析方法包括描述统计、相关分析、因子分析、回归分析、聚类分析和差异比较等。
在进行数据分析时,需要根据研究问题的性质和数据的特点,选择适当的统计方法和分析工具,并进行结果的验证和解释。
5.结果解读和推广的方法:研究结果的解读和推广是教育科学研究的最终目标。
在进行结果解读时,需要从数量和质量两个维度进行分析,并将研究结果与已有理论和实践进行对比和交叉验证。
在进行结果推广时,需要考虑研究结果的可操作性和推广性,并制定相应的推广策略和实施计划,以推动研究成果的应用和推广。
总之,教育科学研究方法是一套系统的科学方法论体系,它包括研究目的和问题的确定、研究设计的选择、数据收集的方法、数据分析的方法,以及结果解读和推广的方法等方面。
课件教育研究方法概论PPT
混合研究方法的应用案例
教育政策研究
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等定量和定性研 究方法,全面了解教育政策实施情况, 分析政策效果和问题,提出改进建议。
学生发展研究
采用问卷调查和观察等定量和定性研 究方法,探究学生发展过程中的特点 和问题,为教育教学提供指导和支持。
05
研究方法的评价与选择
研究方法的评价标准
文献研究法
通过对相关文献的收集、整理和分析, 了解课件研究的历史和现状,为当前 研究提供理论支撑。
实证研究法
通过实际调查、实验等方式收集数据, 对课件的实际效果进行分析和评估。
案例研究法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课件作为案例,进 行深入剖析和研究,总结经验和教训。
跨文化研究法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课件开发和运 用,揭示文化因素对课件的影响。
03
理论思辨研究方法
比较法
01
比较法是一种通过对不同对象进行比较,以揭示其内
在联系和本质的研究方法。
02
在课件研究中,比较法可以用于比较不同课件的设计
、内容、教学效果等方面的差异,以找出最优方案。
03
比较法可以通过文献比较、实地比较和实验比较等方
式进行。
归纳演绎法
01
归纳演绎法是一种从个别到一 般、从具体到抽象的推理方法 。
研究方法的创新与趋势
混合研究方法
结合定量和定性研究方法,以提高研究的全面性 和深入性。
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
利用大数据和人工智能技术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 和分析,以提高研究的效率和准确性。
ABCD
跨学科研究方法
借鉴不同学科的理论和方法,以拓展研究的视野 和思路。
跨文化研究方法
比较不同文化背景下的教育现象和教育问题,以 揭示教育的普遍性和特殊性。
第一章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问题研究三: 大学生逃课,“逃”掉了什么?
在当今大学校园里,逃课已成为较普遍的现象,甚至成为一部分 大学生追捧的“新时尚”。像“逃课三十六计”这样的帖子在网 上层出不穷,有些准大一新生还未迈进大学校园就被这类热帖吸 引,纷纷赶来拜读。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国际传播学院副院长李 宏波这样感叹:“我在网上看到‘大学不逃课,人生不完整’这 样的话也觉得好笑,可我没想到,竟真的有学生把这个当作人生 信条。” “选修课必逃,必修课选逃” 将近九点,记者在北二外看到一名学生从教学楼走出,询问 得知,这是一名新闻系大二学生,趁着课间逃回宿舍补觉。这名 学生的逃课行为绝不是个例。记者随机调查发现,“选修课必逃, 必修课选逃”已成为“逃客”的逃课潜规则,专业课、小班课逃 课比例相对较低,逃课学生通常不会超过总人数的10%,而公共 课和选修课,逃课学生比例能达30%,有的甚至会达50%以上。 北京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材料系的两名大三学生在解释逃课原 因时说:“很多科目的考试很容易通过,只要在期末考试前画一 画重点,背一背,即使平时不去上课对成绩的影响也很小。”一 位中文系大四同学形象地说“你逃或者不逃课,分数就在那里, 不增不减。”逃课不影响成绩,这是“逃客”逃课最主要的原因。
(二)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趋势 1.教育研究的发展历程 2.我国教育研究的现状及问题 3.教育研究的主要发展趋势 (三)教育研究的基本原则 1.客观性原则 2.创新性原则 3.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4.伦理原则
(四)教育研究的一般过程 1.选题阶段 2.研究设计阶段 3.搜集资料阶段 4.整理与分析资料阶段 5.撰写研究报告阶段 6.总结与评价阶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教育研究的原则
• 客观性原则 • 创新性原则 • 理论联系实际原则 • 伦理原则
• 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教育研究的历史、现状和发展 趋势
一、教育研究的历史发展
• (一)直觉观察时期(从古希腊至16世纪) • (二)分析为主的方法论时期(17世纪至 19世纪末、20世纪初) • (三)形成独立学科时期(20世纪以来) • (四)现代教育与现代教育研究方法的变 革
述现象,基于描述性分析,本
质上是一个归纳的过程,从一 般的特殊情境中归纳出一般性 的结论。在开始研究时并不强 调对所研究的问题有一个理论 基础,理论可以在研究的过程 中形成,并在研究进行中被改
变,或放弃,或进一步精炼。
• 2.定量研究:则是用数字和量度来描述 ,更接近演绎法,是从一般的原理推 广到特殊的情境中
• (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依据所 研究问题的不同对象分) •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根据研 究的不同目的分)
•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根据分
析方法的不同分)
(一)价值研究与事实研究
• 1.价值研究是一种“应然”研究 • 2.事实研究是一种“实然”研究
(二)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
• 1.基础研究:基础研究的主要目的在 于发展和完善理论,提示教育活动本 身所固有的法则或一般规律,建立具 有普遍性的理论,也称“纯研究”或“理 论研究” • “万有引力”
• 柏拉图在其对话录中的《美诺》一章 里曾讨论过这个问题:
– 美诺,知道你的意思,……一个人既不能试
着去发现他知道的东西,也不能试着去发现
他不知道的东西。他不会去寻找他知道的东
西,因为他既然知道,就没有必要再去探索;
他也不会寻找他不知道的东西,因为在这种 情况下,他甚至不知自己该寻找什么
• 针对这个问题不同的研究者给出了不 同的答案:回忆说、白板说、顿悟说、 条件反射说、建构说。
4.《心理与教育研究方法》董奇,北京师范大学出 版社,2007
问题:
• 青少年犯罪率越来越高? • 未来十年山东省需要需要多少幼儿园/ 小学教师? • 绘本教学如何开展更有实效?
思考一:
一 位中学物理教师新设计了一套教
学方案,并配备了教学中所要用到 的录像、教科书、讲义和实验用书。
【研究问题】采用什么样的教学方
• 例如:学习的研究
• 教育者很早就注意到学习的问题,像如何有趣地
呈现学习材料、如何针对不同情况采取有效的学
习方式等。但是学习研究中有一个根本性的问题
是所有人都无法回避的:“学习者如何理解某些 新的事物”。 • 假设有个人,他是彻头彻尾的无知者,那么他是 如何能认识、学习那些全然不可理解的事物呢?
• 2.应用研究:应用研究的目的在于应 用或检验理论,评价它在解决教育实 际问题中的作用。即将基础研究所揭 示的法则或规律运用于教育实践活动, 以直接指导或改进教育实践活动,提 高教育实践活动的有效性与合理性。
– 如:探究教学对学习成绩的影响
(三)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
• 1.定性研究:一般是用文字来描
第一节 教育研究的界说
一、教育研究的概念
• (一)研究的含义
• 1、研究
• 是一种系统的探究活动,人们探求事 物真相、性质或规律以便于发现新的 事物、获得新信息的活动。
(二)教育研究的含义
• 以发现或发展科学知识体系为导向, 通过对教育现象的解释、预测和控制, 以促进一般化原理、原则的发展
二、教育研究的类型
5.两组采用同样的测验内容
思考二:
【研究问题】某研究生想研究教师
与学生在某问题(例如未成年人上网 的问题)价值观上的异同
【做法】从参加暑期训练班的老师
和学生中各选150名,面谈,自由提
问,观察得出结论。
• 【分析】 1. 这两组人员的代表性不可靠,不能代表广 大师生,因为参加暑期班的和不参加的可能在价 值观上就有差异,结论不具推广性。 2. 单凭观察法,可能存在想从资料中寻找心 目中答案的倾向。因为没有统一的测量工具,不 同的人或同一人在不同时间读数,会出现不同的 结果,所以会出现偏差。
法最合适;如何组合使用这些教材
【做法】用教科书上第一单元“力”,用教学片讲第二单元 “运动”,看哪一种方式能取得教学和辅导的良好效果。 【分析】如果第一单元比第二单元成绩好,能说明什么?
可能性一:第一单元容易 可能性二:第一单元考试题更能反映所学的内容 可能性三:教科书写得好 可能性四:教学片乏味 ……。
(一)直觉观察时期
• 从古希腊至16世纪,在近代科学产生以前, 教育研究方法论是在朴素唯物论基础上的 直觉观察时期,具有朴素性和自发性的特 点;采用观察法以及归纳、演绎和类比的 思维方式对教育现象进行研究并形成理论; 辩证法的初步运用以及朴素的系统观;
• 故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 溪,不知地之厚也;不闻先王之遗言, 不知学问之大也。干、越、夷、貉之 子,生而同声,长而异俗,教使之然 也。(《荀子·劝学》)
【修改方法】
1.重选样本 2.设计测量工具
• 从上面的例子中可以看出,教育研究是很复杂的,
有很多因素会影响最终研究结果的真实、准确,
也有很多因素会影响研向大家掌握该如何进行
研究的设计,如何控制研究的实施,如何进行数 据的分析,如何撰写清晰明了的研究报告。
第一章 教育研究方法概述
因为每个单元学习的成果只可出现一次,没有重
现的可能,因此,所得到的只能是随机偶尔产生的不
稳定成果,也就不能甄别出哪种教学方式更为适宜。
【修改建议】
1.将不同的教具用于同样的教材,避免教材
内容难易度影响
2.用教科书教一组学生学两个单元,用影片
教另一组学生学同样的两个单元,有助于抵消教 学片特别适合某一单元内容的现象 3.做实验的两组学生具有基本相同的水平 4.单元课后测验内容能代表所学的教材内容
教育研究方法
评价方法
– 出勤:10%
– 作业平时学习和讨论:20%
– 期末考核:70%
参考教材
1.《教育研究方法导论》裴娣娜,安徽教育出版社 , 2007 2.《教育研究方法导论》威廉.维尔斯曼 袁振国主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 1997 3.《教育研究方法初探》叶澜 ,上海教育出版社, 2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