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河南科学技术奖

合集下载

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2020年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
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
项目名称:农药减量高效施用技术与装备创制及应用
提名单位:中国农业大学
主要完成人:
何雄奎、周志艳、郭永旺、宋坚利、臧英、刘亚佳、王俊、张士志、张伟巍、王轩
主要完成单位:
中国农业大学、华南农业大学、全国农业技术推广服务中心、中农丰茂植保机械有限公司、山东华盛中天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北大荒通用航空有限公司、深圳市大疆创新科技有限公司
主要完成人情况:
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

2020年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及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公示表

2020年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及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公示表
劲桩科技有限公司
河南农投置业有限公司
张 浩 刘松玉 高 伟 周同和 郭院成 章定文 邓亚光 沈国勤 任自强 杨太文 鲁建庄 郜新军 张景伟 王瑾瑾 廖海燕
47
盾构近距离下穿地下结构影响研究
郑州市市政工程总公司
吴纪东 陈 波 刘胜欢 李 巍 王松阳 张力文 王岭军 陈英阁 沈燕霞 张双梅 常兴无 吴德须 张江莉 慎文涛 杨森予
20
河南省绿色建材评价系列手册研编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河南省建筑工程质量检验测试中心站有限公司
鞠 晓 王建华 张 鑫 尚诚立 焦启润 郑照东 陈俊芳 潘孝强 高 娟 丁长瑞 朱丹妮 崔德永 楚丽爽 孙炎玮 范润赟
21
南三环东延工程(南台路至107辅道)建设工程第六标段
郑州一建集团有限公司
汪红卫 章书平 余中强 祝文忠 徐小杰 赵少阳 曾利霞 张松鹤 孟裕臻
河南二建集团钢结构有限公司
王庆伟 贾向军 段常智 张永庆 孙玉霖 王 勇 高 磊 樊慧斌 郭 鑫 张有奇 董长民 张 旭 董新红 陈晓寒 张新霞
17
河南省装配式建筑工程全费用综合单价预算定额编制与研究
河南省建筑工程标准定额站
刘红生 徐佩莹 赵忠爱 王俊伟 李孟东 王东义 张学士 祁慧增 王智英 赵忠孝 路军平 李清波 王 辉 刘千裕 吕高峰
35
城市高架桥变截面梁节段预制及悬臂拼接施工技术研究
泰宏建设发展有限公司
李水才 宋新文 王 刚 董 政 李守坤 郭 强 张国杰 李留波 牛莹莹 程升阳 赵明君 杨 强 蒋 龙 孙晓青 姚培林
36
水源热泵热源井取水回灌关键技术研究
河南省建筑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张继隆 王可可 张艳红 王迎接 王海刚 王洪涛 白 冰 王旭东 郭阳涛 张 杰 吴 坤 承运东 元淑霞

2020年度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建议授奖成果

2020年度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建议授奖成果
三等奖
27
大型非对称曲梁式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与应用
黄河养护集团有限公司
佀传铭张继宇刘培勋都意张海勋常梦园刘龙
三等奖
28
轻便型防洪工程养护多功能机研制与应用
开封黄河河务局兰考黄河河务局
朱志航张建国胡云英陈留心史东祥姬青丽靳学艳
三等奖
29
三门峡水电厂排水系统改造研究
三门峡黄河明珠(集团)有限公司
中水北方勘测设计研究有限公司
2020年度黄河水利委员会科学技术进步奖建议授奖成果
序号
成果名称
主要完成单位
主要完成人
授奖等级
1
黄河下游河道改造和滩区防护关键技术研究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水利科学研究院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清华大学
余欣陈建国安催花钟德钰李勇万占伟郭庆超张防修刘生云张敏王崇浩崔萌孙赞盈张俊华田勇
华东交通大学
刘慧宋万增李长明张彬董晶亮赵顺波李莉伍艳蔡怀森张斌
二等奖
9
超薄钢箱梁人行桥关键技术研究及应用
黄河勘测规划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徐世俊杨纪怀臣子宋银平杨磊黄毅李孟然陈阳阳鲁玉忠黄泰鑫
二等奖
10
பைடு நூலகம்潜浮式分水口拦漂导流装备的研制与应用
黄河水利委员会黄河机械厂
尚力阳张智勇于鹏辉耿志彪陈赫鹏胡全胜石贤达季艳茹李冬梅樊婉婉
中原大河水利水电工程有限公司
南晓飞张坚韩美增赵树侠南天万振威王艳
三等奖
33
档案图书管理系统
山东黄河勘测设计研究院
李振李颖慧王璋齐永志杨震孟晓山韩娜
三等奖
黄河水文勘察测绘局
孟杰郭珍珍张彦丽胡著翱邓军红常正科王耀兴娄利娇张新建孙伊博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2020年度)【模板】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2020年度)【模板】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2020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制(适用于提名单位)(适用于提名专家)三、项目简介(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但不少于3500字)2. 科技局限性(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围绕创新性、应用效益和经济社会价值进行客观、真实、准确评价。

填写的评价意见要有客观依据,主要包括与国内外相关技术的比较,相关部门正式作出的技术检测报告、验收意见、鉴定结论,国内外重要科技奖励,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学术刊物、学术专著和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表的学术性评价意见等,可在附件中提供证明材料。

非公开资料(如私人信函等)不能作为评价依据。

)六、应用情况、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应用情况(限2页,请依据客观数据和情况准确填写,不做评价性描述)主要应用单位情况表2.近三年经济效益单位:万元人民币3.社会效益(限600 字)承诺:①本项目所列知识产权符合提名要求且无争议。

②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用于提名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③如该项目获奖,则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不得再用于申报除国家奖之外的其他任何科学技术奖。

④如因上述事项引发争议,将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一完成人签名:八、论文(专著)目录检索机构:说明:如果以上所列论文(专著)中含有英文论文(专著),则除了填写“八、论文(专著)目录”,还需要填写下一页“八、论文(专著)目录(中文翻译版)”。

二者的内容和顺序均保持一致。

如果以上所列论文(专著)均为中文论文(专著),则不需要填写下一页。

承诺:本项目所列论文(专著)符合提名要求且无争议。

上述论文(专著)用于提名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作者的同意,有关知情证明材料均存档备查。

第一完成人签名:附八、论文(专著)目录(中文翻译版)检索机构:说明:本表所列论文(专著)为“八、论文(专著)目录”的中文翻译版,二者所列论文(专著)内容和顺序均保持一致。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探索与成就一、引言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创新领域的一次盛会,其我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更是对科技工作者们辛勤付出的认可和肯定。

在过去的一年中,许多杰出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受到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嘉奖,这些成果涵盖了多个领域,涉及到科学、工程和技术等多个方面。

本文将就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评选标准、获奖项目以及对社会的影响进行深入探讨,并共享我对这次科技盛会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二、评选标准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领域最高荣誉之一,其评选标准严格而全面。

获奖项目需要在技术水平、创新性、经济社会效益等方面取得显著成绩,对国家经济建设、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做出突出贡献。

在评选过程中,注重科技创新的原创性和领先性,鼓励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科研成果和技术创新,以及对产业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大影响的成果。

获奖项目不仅需要在科技领域取得了突出成就,还需要在技术转化、产业化和市场应用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

项目的可持续性、环境友好性以及对推动绿色发展、建设美丽我国等方面的贡献也将成为评选的重要考量。

三、获奖项目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共评选出了若干优秀的获奖项目,涉及领域广泛、内容丰富。

以下将就其中几个具有代表性的获奖项目进行介绍。

1. 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关键技术与系统示范该项目在5G通信技术研发领域取得了重大突破,实现了多项关键技术的创新与应用。

项目团队以自主知识产权为基础,通过深度的基础研究和前沿技术攻关,成功研发出新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关键技术,并在国内外范围内进行了技术示范和应用推广。

该项目不仅在技术水平上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在产业化和商业应用方面也取得了显著成效,对我国移动通信产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2. 超大规模数据下的机器学习与深度学习技术该项目以应对超大规模数据处理和分析挑战为目标,通过机器学习和深度学习等前沿技术的研究与创新,实现了对海量数据的高效处理和价值挖掘。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的通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0.03.13•【字号】豫人社办函〔2020〕42号•【施行日期】2020.03.1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群体权益保障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做好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有关单位:根据《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开展2020年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人员选拔工作的通知》(人社部函〔2020〕12号)精神,为做好2020年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推荐工作,现就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推荐条件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人员应具有中国国籍,热爱祖国,遵纪守法,有良好的职业道德和敬业精神,模范履行岗位职责,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努力工作。

(一)专业技术人才在专业技术岗位上工作,一般应具有副高级以上专业技术职称,近五年来取得的业绩、成果和贡献突出,并得到同行专家的认可。

1.在自然科学研究中,学术造诣高深,对学科建设、人才培养、事业发展作出突出贡献,是学科领域的带头人;或者研究成果有开创性和重大科学价值,得到国内外同行专家公认,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并具备下列条件之一:(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或国家自然科学奖或国家技术发明奖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以下简称国家科技奖励)主要参与人员;(2)中国专利金奖的主要完成人(前二名);(3)获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4)获省科学技术进步一等奖(前二名)或2项二等奖(第一名),获国家部委级奖项的参照上述省级奖项执行;(5)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国家重大科技项目(国家科技重大专项、“863”计划、“97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等)或两项以上子项目;(6)作为主要完成人(前三名),完成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或重大项目;(7)主持完成省部级重大科技项目;(8)作为第一作者或通讯作者在本专业国际权威期刊发表的论文被SCI收录(一区3篇以上或一区2篇且一、二区累计6篇以上)。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Word版)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Word版)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11月编制说明为深入贯彻国务院办公厅印发的《关于深化科技奖励制度改革的方案》(国办函〔2017〕55号)精神,做好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我办编制了《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提名工作手册》。

主要内容包括: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国家科学技术奖各奖种提名书及填写要求以及有关政策规定等。

本手册内容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网站()发布的版本为准。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9年11月目录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 (1)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自然科学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技术发明奖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2)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科普项目提名评审补充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提名书........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创新团队)提名工作的补充说明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候选人)错误!未定义书签。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提名书(候选组织)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公示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国家科学技术奖提名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错误!未定义书签。

关于台湾居民作为国家科学技术奖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145)关于外国人作为国家自然科学奖、国家技术发明奖、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候选人的补充说明 (146)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年度工作日程(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提名书( 年度)一、项目基本情况专业评审组:序号:(适用于提名机构和部门)(适用于提名专家)三、项目简介(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1. 主要科技创新(限5页)2. 科技局限性(限1页)四、主要科技创新(保密要点)(仅限涉密项目填写,限1页)五、客观评价(限2页。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务院•【公布日期】2020.10.07•【文号】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施行日期】2020.12.01•【效力等级】行政法规•【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奖励正文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现公布修订后的《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总理李克强2020年10月7日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1999年5月23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265号发布根据2003年12月20日《国务院关于修改〈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的决定》第一次修订根据2013年7月18日《国务院关于废止和修改部分行政法规的决定》第二次修订2020年10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731号第三次修订)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

2020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是我国国家科技奖励制度中的最高奖项,表示对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卓越成就的团队或个人的高度认可和奖励。

这一重要奖项的设立,旨在激励和促进科技创新,推动我国科技事业向前发展。

今年获奖的项目无疑都是在相关领域做出了杰出贡献的代表性成果,值得我们深入了解和学习。

本次获奖项目多涉及到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生态保护、医疗健康等多个领域,涵盖了广泛的科学技术内容,展现了我国在多个领域的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

这些项目的涉及范围极其广泛,体现了科技创新的多领域、跨学科特点,必将对我国未来的科技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

其中,项目一对于某一领域的突破和创新意义重大。

它深刻地影响了该领域的发展方向,并为相关产业发展提供了极大的推动力。

这表明:在该领域,我国已取得了全球瞩目的成就,引领了全球科技的前沿。

项目二是另一项获奖项目,不仅解决了现实问题,还为未来科技发展指明了方向。

该项目的实施和成果展示了我国在生态环境保护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前沿水平。

这对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和环境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必将对全球生态环境保护事业产生深远的影响。

除了以上项目,还有一些其他获奖项目也具有重大的科学意义和社会影响力。

其中,有些项目针对着当下人民群众普遍关注的全民健康问题,研究出了一系列有益于人类健康的科学成果,为健康我国建设贡献力量。

总体来说,这些获奖项目所取得的科技成果,以它们的创新性、前瞻性和实际应用价值,进一步提升了我国的国际科技影响力和竞争力。

这些项目的涉及领域之广、成果之丰、影响之深,都充分显示了中华民族勇攀科技高峰的坚定决心和不懈追求。

他们的成果,对于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人民生活改善和全球科技发展都起到了重要推动作用。

作为我国人,我们对这些科技成果取得者应该由衷地敬佩和感谢,更应该认真总结和学习他们的科技创新精神和科研工作方法。

希望我们每一个人都能像他们一样,心怀梦想,不断追求科技创新,为国家科技事业的蓬勃发展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最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最新《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全文(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共5章38条,2020年10月修订,自2020年12月1日起施行)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

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材料公示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材料公示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材料公示
七、主要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目录(不超过10件)
承诺:①本项目所列知识产权符合提名要求且无争议。

②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用于提名
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权利人(发明专利指发明人)的同意。

③如该项目获奖,则上述知识产权和标准规范等不得再用于申报除国家奖之外的其他任何科学技术奖。

④如因上述事项引发争议,将积极配合调查处理并承担相应责任。

第一完成人签名:
八、论文(专著)目录
检索机构:
说明:如果以上所列论文(专著)中含有英文论文(专著),则除了填写“八、论文(专著)目录”,还需要填写下一页“八、论文(专著)目录(中文翻译版)”。

二者的内容和顺序均保持一致。

如果以上所列论文(专著)均为中文论文(专著),则不需要填写下一页。

承诺:本项目所列论文(专著)符合提名要求且无争议。

上述论文(专著)用于提
名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的情况,已征得未列入项目主要完成人的作者的同意,有关知情证明材料均存档备查。

第一完成人签名:。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

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公布日期】2020.09.28•【字号】豫人社办〔2020〕 78号•【施行日期】2020.09.28•【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人力资源综合规定正文河南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厅关于印发《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的通知各省辖市、济源示范区、省直管县(市)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局、省直各单位:根据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工信部《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人社部发【2019】16号)和我省《关于深化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豫人社【2019】20号),在深入调研的基础上,经与业务主管部门协调,我们研究制订了《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现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2020年9月28日河南省工程系列大数据专业中高级职称申报评审条件(试行)一、总则第一条为加快我省大数据产业发展,培养造就素质优良、结构合理、充满活力的大数据技术人才队伍,客观、公正、科学地评价大数据技术人才的能力和水平,为我省实施大数据战略、深化“放管服”改革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根据中共河南省委办公厅、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豫办〔2017〕53号)、河南省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关于工程技术人才职称制度改革有关问题的通知》(豫人社〔2019〕20号)等文件精神,结合我省大数据发展实际,制定本条件。

第二条坚持科学人才观,树立以人为本理念,不唯学历、不唯资历、不唯奖项、坚持标准、注重实践、突出业绩。

第三条根据大数据技术体系的技能要求和工作内容,全省大数据专业主要分为数据开发、数据应用、数据安全、数据维护等相关工作领域。

第四条本条件适用于全省各类从事大数据相关领域工作的技术人员。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版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2020年修订版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条例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为了奖励在科学技术进步活动中做出突出贡献的个人、组织,调动科学技术工作者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建设创新型国家和世界科技强国,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制定本条例。

第二条国务院设立下列国家科学技术奖:(一)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二)国家自然科学奖;(三)国家技术发明奖;(四)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五)中华人民共和国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

第三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应当与国家重大战略需要和中长期科技发展规划紧密结合。

国家加大对自然科学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的奖励。

国家自然科学奖应当注重前瞻性、理论性,国家技术发明奖应当注重原创性、实用性,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应当注重创新性、效益性。

第四条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贯彻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的方针,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第五条国家维护国家科学技术奖的公正性、严肃性、权威性和荣誉性,将国家科学技术奖授予追求真理、潜心研究、学有所长、研有所专、敢于超越、勇攀高峰的科技工作者。

国家科学技术奖的提名、评审和授予,不受任何组织或者个人干涉。

第六条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相关办法制定和评审活动的组织工作。

对涉及国家安全的项目,应当采取严格的保密措施。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应当实施绩效管理。

第七条国家设立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聘请有关方面的专家、学者等组成评审委员会和监督委员会,负责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和监督工作。

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委员会的组成人员人选由国务院科学技术行政部门提出,报国务院批准。

第二章国家科学技术奖的设置第八条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授予下列中国公民:(一)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取得重大突破或者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卓越建树的;(二)在科学技术创新、科学技术成果转化和高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巨大经济效益、社会效益、生态环境效益或者对维护国家安全做出巨大贡献的。

2020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0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第8期·3·
河南科技科技资讯
2020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
2021年2月25日,记者从河南省科学技术厅获悉,2020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名单公布,陈俊武院士、王泽霖教授被授予杰出贡献奖。

94岁高龄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陈俊武现任中石化洛阳工程有限公司技术委员会名誉主任,他着眼国家能源安全,指导完成了甲醇制烯烃技术工程放大及工业化推广应用,推动我国催化裂化技术从无到有、从弱到强,在炼油技术领域实现了多个第一,为我国煤炭资源深度转化利用开辟了全新技术路线。

河南农业大学教授王泽霖在国内率先开展禽用高效浓缩多联疫苗的研制,建立了多联高效浓缩疫苗研发技术平台。

他筛选和培育了一系列适用于禽用联苗研发的优良毒株,解决了长期困扰我国养禽业的疫苗免疫效力低下的难题;他创制的12个新兽药产品在国内16家著名生物制品企业规模化生产,成果转化率达到100%,产生了巨大的社会经济效益,为我国养殖产业的快速、健康、可持续发展做出了杰出贡献。

此外,“猪繁殖与呼吸综合征病毒感染和免疫分子机制”等26项成果被授予河南省自然科学奖,其中一等奖4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芝麻抗病优质遗传基础拓展与品种改良技术研究及应用”等14项成果被授予河南省技术发明奖,其中一等奖2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4项;“大数据安全防护关键技术及应用”等252项成果被授予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其中一等奖17项、二等奖
103项、三等奖132项。

(记者:翟媛媛)
Copyright©博看网 . All Rights Reserved.。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及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及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及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文章属性
•【制定机关】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
•【公布日期】2020.08.25
•【字号】
•【施行日期】2020.08.25
•【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
•【时效性】现行有效
•【主题分类】建筑节能与科技
正文
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公布2020年度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及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的通知
各省辖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济源示范区住房和城乡建设局、城市管理局,各有关单位:
为推动我省住房城乡建设领域科技创新、促进技术进步、推进绿色建筑高质量发展,根据国家和省有关规定,按照《河南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关于2020年度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及绿色创新奖励推荐工作的通知》(豫建科〔2020〕145号)要求,经省住房城乡建设厅建设科技进步奖专家评审委员会评审,决定对“南水北调河南受水区域城市供水配套工程实施方案研究”等137个项目授予2020年度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与绿色建筑创新奖,其中:科技进步奖131项(一等奖58项、二等奖35项、三等奖38项),绿色建筑创新奖6项(一等奖4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1项),现予公布。

附件:2020年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奖及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名单
2020年8月25日
附件
2020年河南省建设科技进步及绿色建筑创新奖获奖项目一、建设科技进步一等奖项目(58项)。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

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教育部办公厅•【公布日期】2020.05.14•【文号】教科技厅函〔2020〕20号•【施行日期】2020.05.14•【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科技成果与知识产权正文教育部办公厅关于提名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的通知教科技厅函〔2020〕20号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教育厅(教委),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教育局,有关部门(单位)教育司(局),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办公厅,部属各高等学校、部省合建高等学校:为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和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促进高等学校科技创新,支撑高质量人才培养,按照《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奖励办法》(教技〔2019〕3号,以下简称《办法》)要求,现将2020年度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科学技术)提名工作有关事项通知如下。

一、提名要求(一)提名方式1. 单位提名中央部委所属高等学校的各类研究成果,由学校直接提名;地方高等学校的各类研究成果,由省级教育行政部门统一提名。

提名数量不限。

2. 专家或组织提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可以3人联合提名1项所熟悉专业的研究成果或1名青年科学奖人选;一流大学建设高校(42所)校长、教育部科技委各学部、中国科协管辖的有关学会(中国数学会、中国物理学会、中国力学学会、中国化学会、中国地质学会、中国机械工程学会、中国化工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材料研究学会、中国动力工程学会、中国电子学会、中国通信学会、中国自动化学会、中国农学会、中华医学会)可提名1名青年科学奖人选。

专用项目是指内容涉及国家秘密的项目,除专用项目外的其他项目均为通用项目。

提名专用项目的单位应具备相应的保密资格,专用项目只接受单位提名,不接受专家提名。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1. 介绍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是我国科技领域的重要奖项,旨在表彰在科学技术领域取得重大突破和贡献的个人和团队。

其中,二等奖是其中的重要奖项之一,代表了在过去一年中所获得的科技成果和进步取得了重要的认可和肯定。

2. 深度评估在评估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获奖成果时,我们需要从多个方面进行深入的分析和评价。

我们可以从获奖项目的科技含量、创新性和实际应用价值等方面进行评估,看其在相关领域是否有一定的领先性和影响力。

可以通过对获奖项目的研究方法、难度和影响力等方面进行全面评估,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科技创新和进步中的重要地位和价值。

3. 资金投入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往往需要经过长期的研究和实践,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人力和时间。

通过对获奖项目的资金投入和研发周期等方面进行评估,可以更好地理解其在科技创新和发展中所付出的努力和成本,也能更好地意识到科技创新的艰辛和价值。

4. 实际应用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项目,往往具有重要的实际应用价值,能够为社会和经济发展带来重大影响。

我们也需要从获奖项目的实际应用情况、市场影响和社会效益等方面进行评估,以更好地认识其在推动科技成果转化和产业升级中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5. 个人观点在我看来,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是对科技创新和进步的重要认可和肯定,代表了科技领域的精英和先进。

获得该奖项的项目,往往具有深厚的科技底蕴和实际价值,能够为我国科技发展和国家建设带来重要推动力。

我们应该更加重视和关注这些获奖项目,把他们作为学习和借鉴的典范,为促进科技创新、推动产业升级和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总结回顾通过对2020年度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的深度评估和个人观点的阐述,我们更加全面、深刻和灵活地理解了该奖项所获得的获奖项目的重要性和价值。

希望我们能够进一步关注和支持科技创新和发展,为推动我国的科技进步和经济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关于表彰20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决定(中粮油学发〔2020〕77号)

关于表彰20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决定(中粮油学发〔2020〕77号)

关于表彰20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决定中粮油学发〔2020〕77号各有关单位:根据《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管理办法》《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实施细则》等文件要求,在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和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支持和指导下,20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的评审工作现已完成。

经过单位推荐、形式审查、受理公示、专业评审、综合评审、获奖项目公示、奖励委员会复审等评审程序,中国粮油学会决定,授予“葵花籽油精准适度加工与品质提关键技术”项目等奖;授予“制稻加工关键技术”等6个项目为一等奖;授予“健康谷物营养品质提安全关键技术研究与”等11项目等奖;授予“粮物活性成营养食品的研究与”等8个项目等奖(获奖项目目件)。

20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粮油的粮食储、粮食加工、油加工、与、粮油质、粮食物、加工等专业,技术,实粮油业的科学技术,科技和技术要作,推粮食业的定。

获奖单位和科技员,,加科技和科技成,粮油科学技术更大贡献。

中国粮油学会决定对20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予以公,并向获奖单位和获奖。

获奖的办理及领联系人:杨晓静陈志宁谢胜男联系电话:010-********/68357512电子邮箱:jiangliban@地址:北京市西城区百万庄大街13-6中国粮油学会邮编:100037附件:0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目录附件:2020年度中国粮油学会科学技术奖获奖项目目录序号登记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特等奖113葵花籽油精准适度加工与品质提升关键技术研发应用佳格投资(中国)有限公司、河南工业大学刘昌树、刘玉兰、马宇翔、曹博睿、魏安池、王赛、郑绣@、迟华忠、林敬甄、曾媛媛、刘建国、蒋孟如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一等奖23加工关技术制及应用长沙理工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国粮武汉科学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金健米业股份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江苏瑞牧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江西省春丝食品有限公司易翠平、佟立涛、李向红、谢天、王发祥、林利忠、谢定、李志方、莫西亚、刘龙成、全珂、刘艳兰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322基于云物联和人工智能的第三代分选技术安徽捷迅光电技术有限公司高小荣、路巍、高春、李友一、章孟兵、蒋德忠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424基于近红外联网管控的饲精准技术与用中粮饲料有限公司、中粮营养健康究院有限公司、王、李、、轶群、唐诗、许秀美、李洁、李维、孙铁虎、陈志华、梁小燕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537薯类主食加工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北京市海乐达食品有限公司、中国包装和食品机械有限公司、郑州精华实业有限公司、东台市食品机械厂有限公司、四川光友薯业有限公司、内蒙古娃姐食品有限公司华、红、龙、、、马、、光、王、、、jn中国粮油学会玉米深加工会626内环流控温储粮技术中国储备粮管理集团有限公司、中储粮成都储藏研究院有限公司、南京财经大学、、王华、建、徐晓涛、唐洁、兰延坤、唐开梁、盛强、万忠民、付鹏程、赵小军中国粮油学会储藏分会735品质花品生产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长食品有限公司、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究所、农业学、东真美食品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庆丰万兴食品科技研有限公司、物食品有限公司曲广坤、孙庆杰、刘丽、安骏、胡、郑加、、、、、王、代中国粮油学会花生食品会序号登记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二等奖830健康谷物营养品质提升及安全控制关键技术研究与应用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北京农学院李慧、亓盛敏、陈文波、吕莹、谢天、、、、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有限公司934高效环保平房仓粮食集中清理工艺及关键装备研发与产业化郑州中粮科研设计院有限公司、中央储备粮新港直属库有限公司宗洋、朱金林、付鹏程、唐洁、孙奇辉、蒋士勇、高兰、夏朝勇、张峻岭郑中粮科设计院有限公司1041全谷物小麦石磨制粉及制品技术与备河南工业大学、河南省大程粮油集团股份有限公司、郑学屈凌波、刘威、吴立根、吴拥军、刘跃进、徐雪萌、周海燕、战晖、王涛河南工业学1139储粮粮情云图指纹分析技术究与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研究院、吉林大学、天津市明伦电子技术股份公司、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航天信息股份有限公司张忠杰、吴文福、尹君、吴晓明、高绍和、陈召安、韩峰、刘哲、王伟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科学究院1228花生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技术开发及产业化应用山金粮油食品有限公司、山农业学王文涛、高冠勇、宋立里、孙志娜、冯彦祥、陈宁、费晓伟、王一路、贾召鹏中国粮油学会花生食品分会1342中储粮东北综合产业基地粮食仓储物流重大工程示范国贸工程设计院胡小中、杜军、胡爱军、秦栋涛、冯英、曹国寻、柳春阳、冯攀屹、李东泽国贸工程设计院144基于物联网的粮食质量安全溯源监测系统四川省粮油中心监测站、成都荣为信息技术有限公司、宜宾市粮油质量监测站杨军、张世和、于加乾、唐永剑、牟钧、李贵友、袁道波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1548脱臭憎出物制取维生素E和植物x醇的关键技术及产业江苏科鼐生物制品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南京工业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吴正章、常明、陈其林、王小三、胡炎炎、张幸、李窝之、邵维龙、郭春荣中国粮油学会油脂分会1643基于的粮食品质检测评价技术研究与应用河南工业学、学院牛群峰、胡红生、汪显博、李珍、王娟、王莉、王瞧、周潼中国粮油学会信息与会1740传统特色谷物食品加工关技术究与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究中心、河南工业大学、河南亿德制粉工程技术有限公司、郑州思念食品有限公司、淮阳县金农实业有限公司张康逸、陈志成、何梦影、肖亚冬、温青玉、王严、高玲玲、范雯、李天河南省农业科学院农副产品加工究中心1831GB/T17891—2017《优质稻谷》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准质量中心、湖北省粮油食品质量监测中心唐瑞明、龙伶俐、朱之光、熊宁、余敦年、刘利、刘勇省粮食局序号登记号项目名称主要完成单位主要完成人推荐单位三等奖1932粮果类生物活性成分及特膳营养食品的研究与开发武汉轻工大学、武汉华康臣生物科技有限公司、青鼎木(武汉)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刘志伟、祝振洲、何丽丽、李明、宋佩、高延辉武汉工学2023面粉加工精度测定仪的关键技术研发与应用河南工业大学、珠海市博恩科技有限公司田双起、蒋衍恩、陈志成、刘芳、陈晓楠、赵焕丽河南工业大学2138全麦粉加工和品质调控关键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应用江苏三零面粉海安有限公司、江南大学周惠明、彭伟、陈小沛、季虎、徐文芹江苏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226功能营养型豆乳粉新型制关技术与黑龙江省北大荒绿色健康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冰泉多多保健食品有限责任公司、黑龙江多多进出口贸易有限公司范志军、李杨、王冬梅、周麟依、罗义、黄雨洋黑龙江省粮食局2312基于微服务的粮食供应链电子商务云平台关键技术的究郑州华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胡东、刘斌、魏宝光、朱建峰、陈磊、汪洋中国粮油学会信息与自动化分会2415产与色减废关键技术创新与应用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东北农业大学、临邑禹王植物蛋白有限公司刘、、刘、王、李柏良、李顺秀山王食业有限公司2525基于多粮情传感器的智能储粮系统山东金钟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梁明阳、刘哲、蒋玉滨中国粮油学会信息与自动化分会2627基于工业的粮食购自动在线检验、样品检验自动传输与管理系统阿贝力特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国投生物能源(铁岭)有限公司邓立康、白崇民、商宇光、曲娟、王、王中国粮油学会食品分会注:以上特、一、二、三等奖各获奖项目的“主要完成单位”和“主要完成人”按照申报材料提供的信息,依据贡献大小按照从左到右、从上到下的顺序依次排序,其中特等奖和一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12人,单位不超过7个;二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9人,单位不超过5个;三等奖单项授奖人数不超过6人、单位不超过3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手册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2018年3月编制说明为了做好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我办编制了《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手册》,主要包括:河南省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日程、科技奖励推荐范围及推荐条件、推荐书及填写要求、公示内容要求、形式审查要求等。

请各推荐单位和项目完成单位在2018年度河南省科学技术奖推荐工作中依照执行。

本手册内容以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网(网址: )发布的版本为准。

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 2018年3月目录1.河南省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日程 (1)2.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候选人推荐条件 (2)3.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推荐范围 (3)4.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项目推荐等级条件 (8)5.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 (11)6.河南省科技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技术开发类、社会公益类、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 (24)7.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技术发明类) (52)8.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基础研究类) (79)9.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书及填写要求(软科学类) (100)10.河南省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推荐评审补充说明12111.河南省科学技术奖评审专家回避申请表(格式) (124)12.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项目(人选)汇总表(格式) (125)13.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推荐材料形式审查不合格内容 (126)14.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行业评审组评审范围 (131)15.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公示内容 (133)16.推荐单位上报时间安排 (134)河南省科技奖励年度工作日程(2018年)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候选人推荐条件一、在当代科学技术研究领域取得突破或在科学技术发展中有重要建树的;或者在科学技术创新、科技成果转化和高新技术产业化中,创造出了显著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的。

二、获得过国家科学技术奖或者省科技进步奖一等奖,且为第一完成人。

三、热爱祖国,具有良好的科学道德,现仍活跃在当代科学技术前沿,从事科学研究或技术开发工作,能够持续做出更大的贡献、取得更大的进步。

四、对河南经济社会发展做出了突出贡献,所提供的主要科技成就支撑材料应为在河南工作期间取得。

五、连续两年被推荐未通过评审的人选,须暂缓一年才能推荐。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范围河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分为技术开发类、技术发明类、基础研究类、社会公益类、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和软科学类。

一、技术开发类项目“技术开发类项目”是指在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活动中,完成具有重大市场实用价值的产品、技术、工艺、材料、设计和生物品种及其推广应用的项目,投放市场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开发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技术创新性突出:项目在技术上有重要的创新,特别是在高新技术领域进行自主创新,形成了产业的主导技术和名牌产品,或者应用高新技术对传统产业进行装备和改造,通过技术创新,提升传统产业,增加行业的技术含量,提高产品附加值;技术难度较大,解决了行业发展中的热点、难点和关键问题;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了行业的先进水平。

2.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项目已经过两年以上较大规模的实施应用(重大工程项目全面验收后,已经过2年以上的应用),产生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实现了技术创新的市场价值或者社会价值,为我省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做出了较大贡献。

3.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促进了我省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及产品的更新换代,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二、技术发明类项目“技术发明类项目”是指运用科学技术知识做出新产品、新工艺、新材料及其系统等重大技术发明的项目,应用后取得了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新产品”包括各种仪器、设备、器械、工具、零部件以及生物新品种等;“新工艺”包括工业、农业、医疗卫生和国家安全等领域的各种技术方法;“新材料”包括用各种技术方法获得的新物质等;“系统”是指产品、工艺和材料的技术综合。

成果的核心和价值是由发明专利带来的。

技术发明类的授奖范围不包括仅依赖个人经验和技能、技巧又不可重复实现的技术。

技术发明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前人尚未发明或者尚未公开:该项技术发明为国内外首创,或者虽然国内外已有但主要技术内容尚未在国内外各种公开出版物、媒体及其他公众信息渠道发表或者公开,也未曾公开使用过。

2.具有先进性和创造性:该项技术发明与国内外已有同类技术相比较,其技术思路、技术原理或者技术方法有创新,技术上有实质性的特点和显著的进步,主要性能(性状)、技术经济指标、科学技术水平及其促进科学技术进步的作用和意义等方面综合优于同类技术。

3.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显著:该项技术发明成熟,经过2年以上较大规模的推广应用,取得了良好的应用效果,创造了显著的经济效益或者社会效益。

三、基础研究类项目“基础研究类项目”是指在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中,阐明自然现象、特征和规律,在学术上有新见解,得到国内外学术界公认,做出重大科学发现的项目。

基础研究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前人尚未发现或者尚未阐明:该项发现为国内外首次提出,或者其科学理论在国内外首次阐明,且主要论著为国内外首次发表。

2.具有重大科学价值:该发现在科学理论、学说上有创见,或者在研究方法、手段上有创新;对于推动学科发展有重大意义,或者对于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具有重要影响。

3.得到国内外自然科学界公认:主要论著已在国内外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上发表或者作为学术专著出版2年以上,其重要科学结论已为国内外同行在重要国际学术会议、公开发行的学术刊物,尤其是重要学术刊物以及学术专著所正面引用或者应用。

四、社会公益类项目(含科普项目)“社会公益类项目”是指在标准、计量、科技信息、科技档案、科学技术普及等科学技术基础性工作和环境保护、医疗卫生、自然资源调查和合理利用、自然灾害监测预报和防治等社会公益性科学技术事业中取得的重大成果及其应用推广的项目。

社会公益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技术创新性突出:项目在关键技术或者系统集成上有较大创新,技术难度较大,总体技术水平和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内同类技术或者产品的领先水平。

2.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显著:项目已经过2年以上较大范围应用和实践检验,创造了显著的社会效益或者经济效益,对科技发展和社会进步有较大意义。

3.推动行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项目的转化程度高,具有较强的示范、带动和扩散能力,对行业的发展具有很大作用。

科普项目的推荐范围仅限于2008 年以来(含2008年)出版发行的科普图书、科普电子出版物及音像制品,且出版发行满2年以上。

科普论文、科普报纸和期刊、以外国语言文字撰写的科普作品、国民学历教育的教材、实用技术培训教材、科幻类作品、科普翻译类作品,不属于省科技进步奖科普项目的奖励范围。

五、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包括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以及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

企业技术创新系统工程、技术创新平台建设是指企业为实现产业关键技术、共性技术和配套技术创新,提升我国相关产业或行业的技术水平和竞争能力,通过创新制度建设、创新能力建设和保障体系建设等工作,在企业内组织实施的技术创新工程或技术创新平台建设。

商业模式创新和业态创新是指企业通过技术创新,促进了构成要素、要素关系或动力机制的变化,激发产生了新的商业和业态模式。

省科技进步奖企业技术创新工程项目的奖项授予实施和完成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的企业,一个项目只奖励一个单位。

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创新性突出: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创新能力建设(创新人才、研发机构、创新资产、产学研合作机制、商业模式)及有效的创新投入,建立了较为完善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了较强的持续创新能力或促进了商业模式的创新。

通过关键技术创新、系统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解决了产业发展的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掌握了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

形成的产业关键技术及产品具有较强的国际竞争力,技术经济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2.经济效益或社会效益显著:技术创新工程经过2年以上的实施和应用,主要技术及产品市场占有率较高,产生了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且每年新技术或者新产品的收益增长比例较高。

3.推动行业或产业科技进步作用明显:通过共性技术、关键技术和配套技术的开发、创新和集成,形成、拓展了产业链;加速了产业技术的分解、融合,推动了业态创新,发挥了较强的辐射和带动效应,提升了产业及行业的技术水平和国际竞争能力,促进了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升级或者产品的更新换代,形成了较大生产规模、较高生产水平和较强的配套能力。

六、软科学类项目“软科学类项目”是指以实现决策科学化、民主化为目标,综合运用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和工程技术多门类、多学科知识,为国家、省科技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的研究项目。

软科学类项目应具备以下条件:1. 观点、方法和理论有较大创新,研究难度、复杂程度和科研规模较大,科学价值和意义明显,对决策科学化和管理现代化的作用和影响明显。

2.研究成果已为省委、省政府职能部门或以上部门的决策提供了重要支撑,经过2年以上推广应用,产生了较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河南省科技进步奖项目推荐等级条件1.技术开发类项目2.技术发明类项目.社会公益类项目34.基础研究类项目5.企业技术创新工程类项目6.软科学类项目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 2018 年度)一、候选人基本情况编号:二、工作简历七、主要知识产权证明目录八、候选人工作单位意见九、推荐单位意见十、附件1.公开发表的代表性论文及专著2.他人引用的代表性论文、专著3.知识产权证明4.重要获奖证书5.候选人近期标准照片1张(直接贴首页贴照片处)、工作照片1张6.其他《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填写要求《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是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评审的基础文件和主要评审依据,应根据河南省科学技术奖励工作办公室当年推荐通知,按推荐书规定的格式、栏目及所列标题的要求,如实填写。

《河南省科学技术杰出贡献奖推荐书》包括电子版推荐书和纸质推荐书两种形式。

电子版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须按要求在线填写和上传。

主件第三、四、五部分的页边距左右各3.2cm,上下各2.8cm(以推荐系统提供下载的模版为准),正文文字使用宋体,不小于小四号,行距不小于18磅,标题和图表文字格式自行设置(建议以黑体、仿宋、楷体为主)。

纸质推荐书包括主件(第一至第九部分)和附件(第十部分)。

主件从推荐系统中直接生成并打印,内容应与电子版推荐书相关内容完全一致。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