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法1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

《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知识点提要考情分析本章是培养学习法律意识、兴趣的一章,对理解、学好法律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重点掌握“法律关系主体”、“法律事实”和“法律渊源”内容,考试重点突出,分值较少,题型主要是客观题,预计考试分值在3分左右。
2019年教材新增“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的内容。
【提示】1.我国现行宪法为1982年宪法。
1999年,“依法治国”写入宪法,获得了宪法确认。
2.全面推进依法治国的基本原则:第一,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
第二,坚持人民主体地位。
第三,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
第四,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第五,坚持从中国实际出发。
专题概要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专题二法律关系专题一法律基本概念知识点概要知识点法的特征1.法是由一定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2.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3.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
4.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5.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关键词】法的概念:国家意志性→制定或认可→强制力→权利义务→行为规范。
【考题·多选题】(2018年)下列关于法的规范属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A.法是社会规范B.法是技术规范C.法是行为规范D.法是道德规范『正确答案』AC『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的特征。
法是调整人的行为和社会关系的行为规范。
法是确定社会关系参加者的权利和义务的规范。
知识点法律体系1.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的不同,划分为若干法律部门,并由这些法律门类及其所包含的不同法律规范形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
2.具体七个基本法律部门:宪法及宪法相关法、刑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社会法、诉讼与非诉讼程序法部门。
【例题·单选题】以下选项中,()属于我国法律体系的基本法律部门。
A.行政法B.行政法规C.仲裁法D.民事诉讼法『正确答案』A『答案解析』本题考核法律体系。
根据法律规范的调整对象和调整方法可分为若干法律门类,称为法律部门。
经济法第一章1

此版本仅为课前预习,实际课件以老师上课为准考点1.1法的本质与特征☆一、法的本质法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的体现。
(1)法只能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2)法是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是社会客观需要的反映;(3)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而不是统治阶级每个成员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4)法体现的不是一般的统治阶级意志,而是统治阶级的“国家意志”。
二、法的特征(1)法是经过国家制定或者认可才得以形成的规范,具有国家意志性。
(2)法是凭借国家强制力的保证而获得普遍遵守的效力,具有国家强制性。
(3)法是确定人们在社会关系中的权利和义务的行为规范,具有规范性。
(4)法律通过规定人们的权利和义务来分配利益,从而影响人们的动机和行为,进而影响社会关系,实现统治阶级的意志和要求,维持社会秩序,具有利益导向性。
(5)法是明确而普遍适用的规范,具有“明确公开性”和“普遍约束性”。
(6)法能使人们预知自己或他人一定行为的法律后果,具有可预测性。
考点1.2法的渊源与法的分类一、法的渊源(了解)法的渊源是指法的具体的表现形态。
即法是由何种国家机关,依照什么方式和程序创制出来的,并表现为何种形式、具有何种效力等级的规范性法律文件。
(一)我国法的主要渊源★★【预备知识】关于我国政权组织结构【归纳】我国法的主要渊源【提示】最高人民法院所作的“判决书”或发布的“指导案例”等,没有法律效力,不产生法的强制力,不属于我国法的渊源。
【单选题】下列规范行为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国务院发布的《企业财务会计报告条例》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C.中国人民银行发布的《支付结算办法》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会计法》【答案】A【解析】本题考核法的渊源。
(1)选项BD:属于法律;(2)选项C:属于部门规章。
(二)法的生效范围★(三)法的效力冲突及其解决方式★1.上位法优于下位法针对不同位阶的法之间的效力比较。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习题+答案+解析(一)

2024年注册会计师考试《经济法》第一章法律基本原理习题+答案+解析一、单项选择题1.马克思主义认为,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
下列关于法的阶级性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不反映被统治阶级的利益B.统治阶级的所有意志都体现为法C.法代表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D.法是国家最高统治者意志的体现2.根据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文件的规定,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包括七个法律部门。
下列各项中,属于经济法部门的是()。
A.企业国有资产法律制度B.知识产权法律制度C.票据法律制度D.证券法律制度3.下列规范性文件中,属于行政法规的是()。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公司法》B.国务院制定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外汇管理条例》C.深圳市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制定的《深圳经济特区注册会计师条例》D.中国人民银行制定的《人民币银行结算账户管理办法》4.中国证券监督管理委员会制定的《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管理办法》属于()。
A.法律B.行政法规C.部门规章D.司法解释5.下列关于法律规范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A.法律规范就是法律条文B.法律规范就是规范性法律文件C.法律规范与法律原则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D.法律规范与国家个别命令的区别在于是否具有普遍适用性6.《反垄断法》第12条规定:“国务院反垄断委员会的组成和工作规则由国务院规定”。
该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确定性规范C.委任性规范D.准用性规范7.《民法典》第656条规定:“供用水、供用气、供用热力合同,参照适用供用电合同的有关规定。
”该法律规范属于()。
A.确定性规范B.委任性规范C.准用性规范D.任意性规范8.法律规范可以分为授权性规范和义务性规范,根据这一分类标准,下列法律规范中,与“当事人依法可以委托代理人订立合同”属于同一规范类型的是()。
A.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经济活动中的垄断行为,适用本法B.公司股东对公司依法享有资产收益、参与重大决策和选择管理者等权利C.未经证券交易所许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发布证券交易即时行情D.票据的签发、取得和转让,应当遵循诚实信用的原则,具有真实的交易关系和债权债务关系9.下列各项中,属于确定性规范的是()。
(完整版)经济法第一章习题有答案

第一章总论习题第一单元法律基础一、法的本质与特征【例题1·多选题】关于法的本质与特征的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有()。
(2009年)A.法由统治阶级的物质生活条件所决定B.法体现的是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和根本利益C.法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行为规范 D。
法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其实施【答案】ABCD【解析】(1)选项AB:属于法的本质;(2)选项CD:属于法的特征。
【例题2·多选题】根据我国法律制度的规定,法的特征包括()。
A.国家强制性B.国家意志性C.明确公开性 D。
规范性【答案】ABCD二、法律关系【例题1·单选题】下列公民中,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是()。
(2017年)A.赵某,9岁,系某小学学生B。
王某,15岁,系某高级中学学生C。
张某,13岁,系某初级中学学生D.李某,17岁,系某宾馆服务员,以自己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答案】D【解析】16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
【例题2·多选题】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2015年)A。
法人 B。
发明 C.行为 D.荣誉称号【答案】BCD【解析】选项A:属于法律关系的主体。
【例题3·多选题】下列可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的有()。
(2016年)A。
土地 B。
荣誉称号 C。
人民币 D.天然气【答案】ABCD【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与乙公司签订买卖合同,向乙公司购买了一台设备,价款8万元,该买卖合同的法律关系的主体是().(2017年)A。
买卖合同 B.设备 C.8万元价款 D.甲公司与乙公司【答案】D【例题5·多选题】非物质财富可以成为法律关系的客体,下列各项中,属于非物质财富的有( )。
(2017年)A.著作B.嘉奖表彰C.发明D.荣誉称号【答案】ABCD三、法律事实、【例题1·单选题】下列各项中,会直接引起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是()。
经济法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一章测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A. 个人与个人之间的关系B. 企业与企业之间的关系C. 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D. 国家与个人之间的关系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不包括:A. 公平原则B. 效率原则C. 保守原则D. 合法原则3. 经济法的调整手段主要包括:A. 行政命令B. 经济手段C. 法律手段D. 所有以上选项4.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A. 维护市场秩序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障社会公平D. 所有以上选项5.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范畴:A. 合同法B. 反垄断法C. 刑法D. 税法二、判断题(每题1分,共10分)6.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7.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仅限于国家与企业之间的关系。
()8.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效率、合法等。
()9. 经济法的调整手段不包括行政命令。
()10.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促进经济发展。
()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20分)11. 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12. 阐述经济法的基本原则。
13. 描述经济法的调整手段。
14. 说明经济法的立法目的。
四、案例分析题(每题15分,共30分)15. 某公司在市场竞争中采取了不正当手段,损害了其他公司的合法权益。
请分析该公司可能违反了哪些经济法规定?16. 某地方政府为了促进当地经济发展,决定给予某些企业税收优惠。
请分析这种做法是否符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五、论述题(共20分)17. 论述经济法在现代市场经济中的作用和意义。
答案:一、选择题1. C2. C3. D4. D5. C二、判断题6. √7. ×8. √9. ×10. √三、简答题1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经济主体之间的经济关系,包括个人、企业、国家等在经济活动中形成的各种关系。
1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合法原则等,旨在确保经济活动的正当性和合理性。
经济法第一章

第一章导论一、判断1、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
对2、所有权的占用、使用、收益、处分四项权能均应由所有权人自行行使,不得与其分离。
错3、经济法是调整全部社会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错4、经济法是调整一切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错5、在经济法律关系中承担义务的当事人或参加者是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错6、违法行为也可引起相应的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
对7、民事法律领域的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不适用合同法的调整。
对8、在某些情况下国家也可以作为经济法主体参加经济法律关系。
对9、经济法律关系是在经济领域内发生的意志关系,这一关系体现是国家意志。
错10、在特殊情况下,未确定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资格的组织也可作为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
错11、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错12、我国公民的民事权利能力除因年龄不同而不同外,一律平等。
错13、代理适用于一切法律行为。
错14、行为属于能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消灭的现象。
对15、义务主体实施的义务行为是在法定的范围内进行的,超越法律规定的限度,义务主体则不受限制和约束。
对16、经济法确认不同的所有制性质的经济主体的法律地位一律平等,对各自的合法权益平等地予以保护;无论经济主体的所有制性质有何不同,都平等地适用法律规定的保护方法和制裁措施。
对17、滥用代理权的行为视为无权代理行为,代理人滥用代理权给被代理人及他人造成损害的,必须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对18、A公司未授权张某代理权。
某日,张某以A公司的名义与B公司签订了购买150台电视机的买卖合同,A公司得知后对张某无权代理的行为未作否认表示,该买卖合同应由A 公司履行。
对19、任何当事人都可参与经济法律关系享受经济权利和承担经济义务。
错20、任何组织或公民所为的行为都能成为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
错21、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是经济法律关系中最重要的主体。
经济法学1答案

一、单选题(共30 道试题,共60 分。
)V1.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C )A. 经济法就是政府管理经济的一些政策B. 经济法是随着国家出现而产生的C. 一般认为,经济法是社会发展到垄断资本主义时期的产物D. 经济法与民法的基本理念是相同的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2. 根据《广告法》第35条规定,对特殊商品广告审查的基本程序中,不包括下列哪项程序:(D)A. 申请B. 审查C. 决定D. 通告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3. 资本主义经济法最早产生于( A)。
A. 德国B. 日本C. 英国D. 法国正确答案:A 满分:2 分4. 某厂发运一批玻璃器皿,以印有"龙丰牌方便面"的纸箱包装,在运输过程中,由于装卸工未细拿轻放而损坏若干件,该损失应由下列哪个部门承担 ( D )A. 装卸工承担B. 装卸工的雇主承担C. 运输部门承担D. 某厂承担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5. 承包经营的企业试行资金分账制度,划分国家资金和企业资金,分别列账。
其中企业资金属于(B )性质。
A. 集体所有制B. 全民所有制C. 股份制D. 股份合作制正确答案:B 满分:2 分6. 某百货公司销售彩电,在门口广告牌子上写着:“凡是在本店购买彩电者,给予总价款百分之三的回扣,介绍推销者给予百分之一的佣金。
”后来,被人发现并举报到有关部门,经过调查发现公司给付的回扣、佣金,帐面上均有明确记载。
该公司给付回扣的行为是(C )A. 不正当竞争行为B. 变相行贿行为C. 正当的促销交易行为D. 降低排挤行为正确答案:C 满分:2 分7. 根据《政府采购法》下列哪个不属于必须进行招标的项目(D )A. 大型基础设施、公用事业等关系社会公共利益、公众安全的项目B. 部分使用国有资金投资的项目C. 使用外国政府贷款的项目D. 外商利用自由资金(外币)在中国投资的项目正确答案:D 满分:2 分8. (A)行为,作为具体的一类不正当竞争行为,是指经营者在经营活动中,采用假冒或者模仿之类的不正当竞争手段,使其商品与他人的商品相混淆,从而导致或者足以可能导致购买者误认的行为。
经济法 第一章练习题附答案

一、经济法概述一、名词解释1、仲裁2、诉讼3、行政复议4、法律关系5、诉讼时效6、管辖二、填空1、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_____,______,_______.2、经济权利主要有:______,______,___,___,___.3、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___,___,___.4、普通诉讼时效期间为___年.5、当事人不服第一审判决,有权在判决书送达之日起___日内上诉.6、一般地域管辖是以________________l来确定管辖.三、选择题1、经济法的形式()。
A、宪法B、法律C、法规D、规章2、经济法律关系的客体包括()。
A、物B、行为C、智力成果D、血液3、下列各项,能作为经济法律关系客体的有()。
A、商品B、商标C、公民D、组织4、下列各项,不属于《仲裁法》范围的是()A、不动产转让纠纷B、财产继承纠纷C、财产租赁纠纷D、财产保险合同纠纷5、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消灭必须具备的条件是()A、经济法律规范B、经济法律关系主体C、经济法律事实D、经济法律关系客体6、从权利被侵害之日起超过()年的,人民法院不予保护。
A、5B、10C、15D、20四、判断题1、经济法律关系的三个要素中,只有主体变更才会引起经济法律关系的变更。
2、经济法律关系的主体的经济行为包括作为和不作为。
3、诉讼时效消灭的是一种请求权,而不消灭实体权利。
超过诉讼时效,当事人自愿履行的,不受诉讼时效的限制。
4、法规的效力低于宪法,法律。
5、法律关系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五、简答题1、简述经济法律关系的内容2、仲裁与诉讼的区别,特征答案:一、略二、1、主体,客体,内容2、所有权,债权,知识产权,经济职权, 法人财产权3、物,行为,智力成果4、25、156 被告住所地三、1、ABCD 2、ABCD3、AB4、ABCD5、AC6、C四、1、╳2、√3、√4 √5 √五、略。
经济法第1-2章

企业法概述 全民所有制企业法 合伙企业法 个人独资企业法
第二章 企业法
第一节企业法概述
一、企业的概念和特征
(一)概念:
企业是依法设立的从事商品生产经营活动的能独立核算、 自主经营、自负盈亏的社会组织。
1.企业的合法性 2企业的盈利性 3.企业的独立性 4.企业的组织性
(二)特征:
(三)现代意义上的经济法概况 现代意义上使用并研究经济法概念 的是20世纪以后德国法学家进行的。 资本主义进入垄断阶段后,生产力 和生产关系之间的矛盾日益加深,市场 这只“看不见的手”存在难以克服的缺 陷,迫切需要国家这只“看得见的手” 对经济加以干预。
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
二、经济法的概念和特征 (一)经济法的概念
4.有合伙企业的名称和生产经营场所 5.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其他条件
第二章 企业法
(三)合伙企业设立登记的程序
提交登记申请书—合伙协议书—合伙人身份
证明等文件。经营范围中有属于法律、行政 法规规定需在登记前批准的项目的,应当依 法经过批准,并在登记时提交批准文件。
第二章 企业法
三、合伙企业财产 (一)合伙企业财产的构成:合伙人出资+ 所有以合伙企业名义取得的收益。 (二)合伙企业财产的性质:具有共有的性 质,对合伙企业财产的占有、使用、收益和 处分均应当按照全体合伙人的意志进行。 (三)合伙财产的转让:指合伙人将自己在 合伙企业中的财产份额转让给他人。《合伙 企业法》对其进行了限制性规定。
经济法是调整在国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 所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二)经济法的特征
1.经济法律规范的易变性 2.兼具公法和私法属性 3.经济法律责任的综合性
经济法第一章试题及答案

经济法第一章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什么?A. 经济关系B. 政治关系C. 社会关系D. 文化关系答案:A2. 经济法的基本特征包括以下哪项?A. 强制性B. 灵活性C. 随意性D. 非强制性答案:A3. 下列哪项不属于经济法的基本原则?A. 公平原则B. 效率原则C. 公正原则D. 竞争原则答案:D4. 经济法的调整方式主要有哪些?A. 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B. 法律调整和行政调整C. 经济手段和法律手段D. 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答案:A5.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A. 维护社会秩序B. 促进经济发展C. 保障个人权益D. 维护国家安全答案:B二、判断题1. 经济法是调整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正确)2. 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仅限于国家与公民之间的经济关系。
(错误)3.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包括公平、效率、公正和竞争。
(错误)4. 经济法的调整方式包括直接调整和间接调整。
(正确)5. 经济法的立法目的主要是为了维护社会秩序。
(错误)三、简答题1. 简述经济法的调整对象。
答案:经济法的调整对象主要包括国家与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之间的经济关系,以及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相互之间的经济关系。
2. 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有哪些?答案:经济法的基本原则主要包括公平原则、效率原则、合法性原则和可操作性原则等。
四、案例分析题案例:某公司因违反环保法规被罚款,该公司认为罚款过重,提出行政复议。
问题:该公司提出行政复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答案:该公司提出行政复议的法律依据是《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复议法》。
根据该法,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的具体行政行为侵犯其合法权益的,可以自知道该具体行政行为之日起六十日内提出行政复议申请。
结束语:通过本次试题的练习,相信同学们对经济法的基础知识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和掌握。
经济法作为一门重要的学科,不仅关系到国家经济的健康发展,也与我们每个人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
希望同学们能够继续深入学习,不断提高自己的法律素养,为建设法治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经济法一、二章试题

经济法法律基本知识一、单选题1.经济法律关系,是指国家在组织、协调、管理社会经济运行过程中,根据经济法的规定所发生的()A.经济利益关系B.社会权益关系C.经济责任关系D.权利义务关系2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A.企业B.国家机关C.法定代表人D.社会团体3.下列不属于经济法调整的对象是()A、市场主体调控关系B、市场运行调控关系C、宏观经济调控关系D、平等主体之间的人身关系4、下列各项,不属于经济法律关系要素的是()A、主体B、客体C、内容D、标的5、在我国,解决经济纠纷的途径和方式主要有仲裁和()A、行政复议B、私下解决C、申诉D、诉讼6、仲裁庭作出的裁决书自()之日起发生法律效力。
A、作出B、送达C、当事人签收D、公告7、经济法律关系最主要的参加者是()A.企业B.国家C.公民D.国家机关8、能够直接引起经济法律关系发生、变更和消灭的是()A、法律规范B、法律行为C、法律事件D、法律事实9.下列属于经济法调整对象的是()A.人身关系B.财物赠与关系C.财产继承关系D.企业组织管理10.社会主义法制的基本要求是()A.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B.公民在法律面前人人平等C.实事求是,有错必纠D.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11.法是()A.统治者意志的集中表现B.统治者利益的集中表现C.统治阶级的根本利益和共同意志的集中表现D.全民意志的表现12.宏观调控就是()A.政府通过行政干预B.部门通过经济干预C.国家通过法律干预D.国家通过行政、经济、法律适当干预13.经济法的调整范畴()A.既有经济关系,也有政治关系B.既有经济关系,也有行政关系C.包括一切经济关系D.一定范围的经济关系14.甲、乙因合同纠纷达成仲裁协议,甲选定A仲裁员,乙选定B仲裁员,另由仲裁委员会主任指定一名首席仲裁员,3人组成仲裁庭。
仲裁庭在作出裁决时产生了两种不同意见。
根据《仲裁法》的规定,仲裁庭应当采取的做法是()A.按多数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 B.按首席仲裁员的意见作出裁决C.提请仲委员会作出裁决 D.提请仲裁委员会主任作出裁决15、仲裁机构受理仲裁案件的依据是()。
经济法第一章 经济法绪论

第一节 经济法的概念及调整对象 一、经济法的定义
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市场调节的盲目 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的 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 规范的总和。
▪ 我国法学界对经济法的概念问题主要有以下观点: ▪ 1)国家干预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为了克服
洛阳李慧娟种子案
▪ 法院领导反思观点:
▪
“法官在遇到法律冲突时,一是可以直接适用上位
法,对法律冲突予以适当回避;二是可以逐级请示,提请
最高法院和全国人大予以确认和指示。问题并不难解决。
只是采取后一种方式时间较长,不利于案件审判。”
“法官在判决书中宣布地方法规无效,我们也认为是 不妥的。对于地方法规的合法性问题,依法应由全国人大 常委会进行审查”,
市场调节的盲目性和局限性而制定的调整需要由国家干预 的具有全局性和社会公共性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2)新经济行政法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国家从整 体利益出发对市场进行干预和调控、管理的法律,就其性 质而言,是公法,也就是经济行政法。 ▪ 3)经济协调关系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在国 家协调经济运行过程中发生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4)国家经济管理关系论,这种观点认为,经济法是调整 国家经济管理关系,以保障国家调节社会经济,促进其协 调、稳定和发展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
法律关系是指法律规范所规定的以
权利和义务为内容的社会关系,这种关
系是在法律调整人们行为过程中形成的。
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法律关系
主体
享有权利、承担义 务的人
内容 权利和义务
客体
权利义务所共同 指向的对象
经济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经济法第一章练习题

第一部分学习提要、练习题第一章经济法基础理论一、学习提要从不同的角度看经济法,其含义是不同的。
我们认为,经济法是调整国家基于社会整体经济利益对市场主体及其行为进行干预而形成的经济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因而国家干预是经济法的基本属性。
经济法具有综合性、经济性、行政强制性和政策性等特征。
经济法律关系是指由经济法律规范规定和调整而形成的权利义务关系。
它由经济法的主体、客体、内容三个部分构成。
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实施民事法律行为,被代理人对代理人的代理行为承担民事责任的一种制度。
在代理中要注意代理人不能随意的转托他人,代理的授权必须明确,代理人不能滥用代理权。
诉讼时效制度实际上是一种消灭胜诉权的制度。
即超过了诉讼时效的期限权利人的权利将不再受法律的保护。
我国的诉讼时效期限一般为2年。
二、练习题(一)单项选择题1.最先提出“经济法”这一概念的是( )A.摩莱里的《自然法典》B.德萨米的《公有法典》C.德萨米的《自然法典》D.摩莱里的《公有法典》2.经济法律关系的最主要参加者是()。
A.国家机关 B.公民个人 C.社会团体D.企业3.享有经济职权的主体是( )。
A.企业B.国家机关C.事业单位D.社会团体4.经济法律关系的发生、变更和终止,总是由一定的( )引起的。
A.当事人的要求 B.事件 C.行为D.法律事实5.经济法律关系客体中最大量的是( )。
A.行为B.无形财产C.物 D.智力成果6.下列各项中,属于法律事实中事件范围的是()。
A.经济管理行为 B.签订合同C.战争 D.擅自发行股票7.经济法的调整对象是()。
A.所有经济法律关系B.各种经济关系C.一定范围内的经济关系D.经济权利和经济义务8.诉讼时效期间从()计算。
A.发生争议时B法律行为生效时C.知道或应当知道时 D.知道或应当知道权利被侵害时起9.张某于2001年12月1日从某公司购买了一台电冰箱,12月10日在使用过程中因产品质量问题身体受到伤害,根据我国《民事诉讼法》的规定,张某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期间为()。
经济法第1阶段试题

经济法第1阶段试题一、是非题〔1×10=10〕1、已超过诉讼时效的债权,因不受司法保护,不得强迫执行,不属于破产债权。
(√ )2、公司发行债券的,其累计债券余额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 50%。
〔×〕3、有限合伙人不得自营或者同别人合作经营与本有限合伙企业相竞争的业务。
〔× 〕4、在重整期间,债务人的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不得向第三人转让其持有的债务人的股权。
〔√ 〕5、人民法院裁定终止重整方案执行的,债权人在重整方案中作出的债权调整的承诺失去效力。
〔√ 〕6、合作企业的资产抵押,需由出席董事会会议或者结合管理委员会会议的董事或者委员一致通过,方可作出决议。
〔√ 〕7、和解协议生效后,对债务人的特定财产享有担保权的债权人不受和解协议效力约束,仍可提起对特定财产即担保物的执行程序。
〔×〕8、公司董事、监事、高级管理人员离任后半年内,不得转让其所持有的本公司股份。
〔√ 〕9、合伙企业对合伙人执行合伙事务以及对外代表合伙企业权利的限制,不得对抗好心第三人。
〔√ 〕10、设立外资企业,外国投资者应当用可自由兑换的外币出资,不得用其从中国境内举办的其他外商投资企业获得的人民币利润出资。
〔× 〕二、单项选择题:〔2×5=10〕1、设立有限责任公司,股东出资须到达〔 A 〕的法定资本最低限额。
A、 50 万元B、 30 万元C、 10 万元D、人民币 3 万元2、甲、乙、丙订立一份合伙协议。
该协议的以下规定中,哪一项不符合《合伙企业法》的规定?〔 C 〕A、甲的出资为现金 12 万元和劳务作价 5000 元B、乙的出资为现金 8000 元,于合伙企业成立后半年内缴付C、丙的出资为作价 9 万元的汽车一辆,不办理过户,丙保存对该车的处分权D、合伙企业的经历期限,于合伙企业成立后满半年时协商确定3、公司可分为总公司与分公司,最少要有〔 A 〕以上的分公司才能称得上总公司。
经济法学(一)经典案例

经济法学(一)经典案例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 (1)经济法的理念:社会整体经济利益——电影《英雄》贴片广告案暨“新东方”案 . 4经济法主体结构:社会中间层组织——温州烟具协会应对欧盟CR法案和欧盟打火机反倾销 (7)经济法律关系的独立性——《中国华人民共和国可再生能源法》 (10)经济法律关系的保护之一:经济法责任——沱河泣血,百姓遭殃 (13)经济法律关系保护之二:经济法奖励制度 (19)经济法的实施——牛玉琴案 (23)市场准入法律制度——北京依法查处取缔黑车案暨河北孙大午农牧集团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案 (25)特殊企业形态:国有企业与国家的关系——“恒裕”轮南非德班被扣案 (27)经济法的概念、调整对象1、20世纪初期,德国为满足国家协调和干预经济运行的法律需求,颁布了一些对重要物资和产品价格实行国家统一管制的法律和法令,如《关于限制契约最高价格的通知》、《确保战时国民粮食措施令》和《战时经济复兴令》等。
后来,为应对战后国内经济危机、负担巨额战争赔款和摆脱经济上的困境,解决垄断经济组织操纵市场所带来的经济社会问题,德国进一步加大对经济干预。
比如,1919年8月生效的《魏玛宪法》规定,基于国家的需要可以对土地进行征收,土地、矿藏及可利用的天然资源均处于国家监督之下,并对私有工业实行“社会化”,实行完全的国家所有制、公私合营的半国家所有制和国家指定须受国家监督的企业由资本家、工人和消费者代表组成的机构进行管理,同时还佐以相关法规从不同的角度干预市场运行,如《煤炭经济法》、《钾素经济法》,《防止滥用经济力法令》(《卡特尔令》)等。
蕴藏于这些法律中的法律规范具有不同于以往法律规范的特质:国家有权对私人企业的经营活动进行干预、对经济运行要素进行国家协调,从而可以对垄断组织进行一定的限制,并在一定程度上取消或限制了契约自由原则和私权神圣原则。
由于法律的实施产生了明显的经济绩效,这些不同于传统民商法和行政法倾向或特质的法律规范得到了德国社会和国家的确认,并逐渐成为一个新型的法律部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经济法名词解释1、法律规范:是国家立法机关制定或认可的具体规定权利义务及法律后果的行为规则2、推定行为:是指当事人用语言文字以外的有目的、有法律意义的积极活动来表达他的意志3、要物法律行为:是指除当事人的意思表示之外,还需要以实物的交付作为成立要件的法律行为,如保管合同、仓储合同、质押合同等4、委托代理:是指按照被代理人委托授权而产生代理权的代理行为,也称授权代理或意定代理5、撤销权:是指当债务人放弃其到期债权或者无偿转让或低价转让财产等行为,对债权人造成损害的,债权人可以依法请求人民法院撤销债务人所实施的行为6、代理:是指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民事活动,其权利义务后果直接归属于被代理人的一种法律关系7、表见代理:是指无权代理人因与本人有一定的关系,而使第三人信其有代理权,因而与他进行民事行为8、预期违约:在履行期限届满之前,当事人一方明确表示或者以自己的行为表明不履行主要债务9、要约:是指当事人一方以一定条件订立合同为目的,而向对方提出确定的意思表示,也就是希望和对方订立合同的一种意思表示,即订约提议10、承诺:是指受要约人明确同意要约的意思表示,集接受提议11、合同变更:是指合同成立后、履行完毕前由双方当事人依法对原合同的内容所进行的修改12、要约邀请:是指希望他人向自己发出要约而做出的意思表示。
要约邀请本身不发生任何法律效力,所以也可称缔结合同的准备行为13、合同解除:是指合同有效成立后,当具备合同解除条件时,因当事人一方或者双方的意思表示而使合同权利义务终止的一种法律行为14、不可抗力:是指不能预见、不能避免并不能克服的客观情况。
这是指当事人已经尽到了最大努力,仍然不能避免某件事情的发生,以致造成合同不能履行。
不可抗力一般包括自然灾害、政府行为、社会异常事件15、格式合同:是指采用固定的格式条款订立合同。
格式条款是当事人为了重复使用而预先拟定,并在订立合同时未与对方协商的条款。
格式合同又称标准合同16、抵押权:是指债权人对于债务人或第三人不转移财产所有权,而提供担保的财产,当到期债务不履行时,可将其折价或拍卖、变卖,所得价金优先受清偿的权利17、担保物权:是指以确保债务清偿为目的,而在债务人或者第三人的待定物或权利上所设定的一种物权,也就是确保债券的履行为目的之物权18、留置权:是指债权人因合同约定占有债务人的动产,如果债务人不履行到期债务,债权人可以留置已经合法占有的债务人的动产,并就该动产优先受偿的权利19、公司章程:是公司内部组织机构安排和各项活动的基本准则和纲领性文件20、公司资本:是公司成立时章程规定的,由股东出资构成的财产总额21、法定资本制:设立公司时,必须在公司章程中载明公司的资本总额,并在公司成立时由发起人认足或缴足的一种资本制度22、公司债券:是指公司依照法定程序发行的、约定在一定期限还本付息的有价证券23、公司清算:是指除因公司合并或者分立的原因需要解散公司外,了结已解散公司的一切法律关系,并分配公司财产的法定程序24、职务发明:是指工作人员因执行本单位的任务或者主要是利用本单位的物质技术条件所完成的发明创造。
职务发明创造申请专利的权力属于该单位;申请被批准后,该单位为专利权人25、实用新型:这是指对产品的形状、构造或者其结合所提出的适于实用的新的技术方案。
它与发明专利的区别,主要在于发明水平的高低26、诉讼时效:是指权利人在法定期间不提起诉讼,请求保护他的民事权利,法律规定消灭其胜诉权的一种制度简答题1、 什么是法律规范?其由哪些要素构成?法律规范的定义,构成:假定:指适用该规范的情况及条件处理:指行为规则本身,它明示人们可以、必须或不得做什么制裁:指行为违反了规范应获得的法律后果2、 简述民法通则关于公民民事行为能力的相关规定。
P5按我国《民法通则》规定,一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能够独立行使民事权利,承担民事义务。
年满18周岁的成年人,是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16周岁以上不满18周岁的公民,以自己的劳动收入为主要生活来源的,比如,16周岁的公民到公司当实习生,视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二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
年满10周岁以上的未成年人和不能完全辨认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的人。
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能够行使与自己年龄、智力和精神健康状态相适应的民事活动。
比如,买些生活上的必需品及价格较低的普通商品等;其他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或者征得他的法定代理人的同意;三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不能独立行使民事权利。
不满10周岁的未成年人和完全不能辨别自己行为后果的精神病人,是无民事行为能力人。
无民事行为能力人的民事活动,由他的法定代理人代理。
3、 简述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
P2法律关系的构成要素:主体、客体、内容主体:①定义:法律关系的主体是指参加法律关系,享受权利与承担义务的当事人②法律关系的主体有两种:自然人即公民与法人③主体资格:主体的民事权利能力、主体的民事行为能力、公民的民事权利、法人的民事权利客体:①定义:法律关系的客体是指法律关系中权利和义务所共同指向的事物,在法学上又叫标的②分类:物、行为、智力成果、财、其他可以受让的权利 内容:①定义:法律关系的内容是指权利和义务②权利是指依照法律的规定及主体自己的意愿可以为或不为,要求他人必须为或不得为的某种行为,权利有人身权、物权、债权、知识产权、诉讼权;义务是指负有义务的人必须做出或禁止其作出一定行为,以保证权利人的权利获得实现。
③权利与义务的关系:权利与义务是同时存在的,是相互适应和相互制约的;权利与义务总是和一定的主体联系着的;法律关系是凭借权利与义务把当事人的财产关系表现出来、确定下来,并以国家的强制力量保证其实现的法律形式4、 什么是诺成法律行为和要物法律行为?诺成法律行为是指仅以当事人一方的意思表示,经他方承诺即告成立的法律行为,如口头合同、买卖合同、保险合同等要物法律行为定义5、 简述附条件的法律行为及其种类。
P30附条件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以将来不确定实现的事实的发生与否限制其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存续的意思表示种类:停止条件、解除条件、肯定条件、否定条件6、 简述附期限的法律行为及其种类。
P34附期限的法律行为是指当事人以将来确定发生的事实,限制其法律行为效力的发生或存续的意思表示种类:始期与终期、确定期限与不确定期限、法定期限与约定期限7、 简述法律事实及其分类。
P22法律事实是指法律所确认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设立、变更和终止的客观现象分类:法律事实可以是自然现象,也可以是人的活动,前者是指法律事件,即与个人意志无关的客观现象;后者是指人(自然人与法人)的有意识的活动8、什么是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其典型类型有哪些?效力待定的法律行为是指行为成立时其是有效还是无效尚不确定,有待其后一定事实的发生来确定效力的法律行为典型类型:限制行为能力人实施的依法不能独立实施的双务行为;无权代理行为;无权处分行为;欠缺债权人同意的债务转移行为9、 什么是所有权?所有权的权能内容是什么?P44所有权是指所有权人对自己的财产(动产或不动产),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享有占有、使用、收益和处分的权能权能内容:①占有,就是所有权人对不动产或动产的事实上的控制,也就是所有权人对财产在事实上的管领或控制②使用,就是不改变物(财产)的本质而对物的利用④收益,就是基于占有、使用财产而取得的经济效益⑤处分,就是所有权人在法律许可的范围内根据自己的意志,处置财产的权利10、 简述我国法律关于无过错责任行为的规定。
①含义:无过错责任行为是指不问行为人主观上是否有过错,只要有侵权行为,损害后果以及两者之间存在因果关系,就应承担民事责任的行为②构成条件:损害事实的客观存在;特殊侵权行为的法定性;特殊侵权行为与损害事实之间有因果关系;行为不必有过错③适用情形:a.从事高度危险作业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b.污染环境造成他人损害的侵权责任c.饲养的动物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d.因产品质量不合格致人损害的侵权责任11、 什么是表见代理?法律关于其有哪些规定?P98表见代理定义《合同法》第49条:行为人没有代理权、超越代理权或者代理权终止后以被代理人名义订立合同,相对人有理由相信行为人有代理权的,该代理行为有效12、 什么是代理权的滥用?它有哪几种情况?P96代理权的滥用是指代理人利用享有代理权的方便条件,去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滥用代理权有三种情况:①利用被代理人的名义,和代理人自己进行法律行为,损害被代理人的利益②代理人同时代理当事人双方,进行同一项法律行为③代理人和第三人恶意串通而进行的法律行为13、 简述授权委托书的概念及其主要内容。
授权委托书也称代理证书,是指被代理人就代理事务给代理人开具的由代理人向第三人提交的授权证书主要内容:代理人的姓名(名称)、身份等;代理的事务;授权的范围;授权的有效期限;授权日期及被代理人的签字盖章14、 什么是无权代理?其法律后果是什么?P96无权代理是指没有代理权或超越代理权限而进行的代理活动无权代理有三种情况:①没有合法的授权行为②代理行为超越了授权范围③代理权已经终止后的行为法律后果:①无权代理不发生有权代理的法律后果②行为处于效力待定状态,被代理人有追认权和拒绝权,相对人有催告权和撤回权③无权代理发生有权代理的后果,主要是被代理人追认和表见代理两种情况15、 依据债的发生根据,债有哪几种?P78①合同之债:合同是债发生的最为普遍的根据,它是双方当事人发生、变更、消灭债的关系的协议②侵权之债:当事人一方因过错侵害他方当事人人身、财产或知识产权,造成他方损害时,加害人与受害人之间就发生了债的关系③无因管理:是指没有法定的或约定的义务,自愿为他人管理事务或财务,使他人受到利益或者避免利益受到损失的行为。
无因管理有权要求受益人偿付由此而支付的必要费用④不当得利:是指没有法律上的根据,有损他人而使自己获得利益。
利益所有人有请求不当得利人返还其不当得利的权利;不当得利人负有返还不应得的利益给利益所有人的义务16、 什么是无效合同?其表现形式有哪些?P123无效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违反法律法规或公共利益,而而不被法律认可或保护的合同表现形式:①一方以欺诈、胁迫的手段订立合同,损害国家利益②恶意串通,损害国家、集体或者第三人利益③以合法形式掩盖非法目的的④损害社会公共利益⑤违反法律、行政法规的强制性规定17、 可撤销、可变更合同有哪些表现形式?P123①因重大误解而订立的合同②在合同订立时显失公平的③以欺诈、胁迫手段订立的合同④趁人之危订立的合同18、 什么是效力待定合同?其表现形式有哪些?效力待定合同是指合同虽然已经成立,但因其不完全符合合同的生效要件,其法律效力能否发生尚待确定的合同表现形式:①合同主体资格不合格者订立的合同②无权代理的人订立的合同③无权处分人处分他人财产订立的合同19、 一项有效的要约应具备哪些要件?P108①要约首先要约人要表示订立某种合同的意思②要约的内容必须明确、具体、肯定,即应该在要约中明确提出准备与对方签订合同的主要条件,以便受要约人确切知道要约的内容③要约必须传递给受要约人或其代理人,否则要约就没有法律效力20、 简述要约的撤回与撤销的相关规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