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综训练选择题12
全国Ⅱ卷高考理综试题真题答案版

绝密★启用前2017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试题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N14O16 Na 23 Mg 24 Al 27 Ca 40一、选择题:本题共13个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1. 已知某种细胞有4条染色体,且两对等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某同学用示意图表示这种细胞在正常减数分裂过程中可能产生的细胞;其中表示错误的是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实验发挥了重要作用;下2. 在证明DNA是遗传物质的过程中,T2列与该噬菌体相关的叙述,正确的是A. T噬菌体也可以在肺炎双球菌中复制和增殖2噬菌体病毒颗粒内可以合成mRNA和蛋白质B. T2C. 培养基中的32P经宿主摄取后可出现在T噬菌体的核酸中2噬菌体的核酸类型和增值过程相同D. 人体免疫缺陷病毒与T23. 下列关于生物体中酶的叙述,正确的是A. 在细胞中,核外没有参与DNA合成的酶B. 由活细胞产生的酶在生物体外酶有催化活性C. 从胃蛋白酶的提取液中沉淀该酶可用盐析的方法D. 唾液淀粉酶催化反应最适温度和保存温度是37℃4.将某种植物的成熟洗白放入一定浓度的物质A溶液中,发现其原生质体即植物细胞中细胞壁以内的部分的体积变化趋势如图所示,下列叙述正确的是~4h内物质A没有通过细胞膜进入细胞内B. 0~1h内细胞体积与原生质体体积的变化量相等C. 2~3h内物质A溶液的渗透压小于细胞液的渗透压D. 0~1h内液泡中液体的渗透压大于细胞质基质的渗透压5.下列与人体生命活动调节有关的叙述,错误的是A.皮下注射胰岛素可起到降低血糖的作用B.大脑皮层受损的患者,膝跳反射不能完成C.婴幼儿缺乏甲状腺激素可影响其神经系统的发育和功能D.胰腺受反射弧传出神经的支配,其分泌胰液也受促胰液素调节6.若某哺乳动物毛色由3对位于常染色体上的、独立分配的等位基因决定,其中A基因编码的酶可使黄色色转化为褐色素;B基因编码的酶可使该褐色素转化为黑色素;D基因的表达产物能完全抑制A基因的表达;相应的隐性等位基因a、b、d的表达产物没有上述功能学科&网;若用两个纯合黄色品种的动物作为亲本进行杂交,F1均为黄色,F2中毛色表现型出现了黄:褐:黑=52:3:9的数量比,则杂交亲本的组合是A.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B.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C.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D.AAbbDD×aaBBdd,或AABBDD×aabbdd7.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糖类化合物也可称为碳水化合物B.维生素D 可促进人体对钙的吸收C.蛋白质是仅由碳、氢、氧元素组成的物质D.硒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但不宜摄入过多 8.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为A N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1L -溶液中,4NH +的数量为A N与H 2SO 4完全反应,转移的电子数为A NC.标准状况下,和O 2的混合气体中分子数为A N H 2和 I 2于密闭容器中充分反应后,其分子总数为A N,b,c,d 为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短周期主族元素学&科网,a 原子核外电子总数与b 原子次外层的电子数相同;c 所在周期数与族数相同;d 与a 同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原子半径:d>c>b>a 种元素中b 的金属性最强 的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强碱 单质的氧化性比a 单质的氧化性强 10.下列由实验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11.用电解氧化法可以在铝制品表面形成致密、耐腐蚀的氧化膜,电解质溶液一般为24224H SO H C O -混合溶液;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待加工铝质工件为阳极B.可选用不锈钢网作为阴极C.阴极的电极反应式为:3Al 3e Al +-+=D.硫酸根离子在电解过程中向阳极移动12.改变1mol L -⋅二元弱酸2H A 溶液的pH,溶液中的2H A 、HA -、2A -的物质的量分数(X)δ随pH 的变化如图所示已知22(X)(X)(H A)(HA )(A )c c c c δ--=++;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时,2(H A)(HA )c c -= B.22lg[(H A)] 4.2K =-=时,22(HA )(H A)(A )c c c -->= =时,2(HA )(A )(H )c c c --+==13.由下列实验及现象不能推出相应结论的是二、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每小题6分,共48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第14~18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第19~21题有多项符合题目要求;全部选对的得6分,选对但不全的得3分,有选错的得0分;14.如图,一光滑大圆环固定在桌面上,环面位于竖直平面内,在大圆环上套着一个小环,小环由大圆环的最高点从静止开始下滑,在小环下滑的过程中,大圆环对它的作用力A.一直不做功B.一直做正功C.始终指向大圆环圆心D.始终背离大圆环圆心15.一静止的铀核放出一个α粒子衰变成钍核,衰变方程为238234492902U Th He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衰变后钍核的动能等于α粒子的动能B. 衰变后钍核的动量大小等于α粒子的动量大小C. 铀核的半衰期等于其放出一个α粒子所经历的时间D. 衰变后α粒子与钍核的质量之和等于衰变前铀核的质量16.如图,一物块在水平拉力F 的作用下沿水平桌面做匀速直线运动学|科网;若保持F 的大小不变,而方向与水平面成60°角,物块也恰好做匀速直线运动;物块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A. 2B.6 C. 3 D. 217.如图,半圆形光滑轨道固定在水平地面上,半圆的直径与地面垂直,一小物快以速度v 从轨道下端滑入轨道,并从轨道上端水平飞出,小物快落地点到轨道下端的距离与轨道半径有关,此距离最大时,对应的轨道半径为重力加速度为gA.216v g 28v g 24v g 22v g如图,虚线所示的圆形区域内存在一垂直于纸面的匀强磁场,P 为磁场边界上的一点,大量相同的带电粒子以相同的速率经过P 点,在纸面内沿不同的方向射入磁场,若粒子射入的速度为1v ,这些粒子在磁场边界的出射点分布在六分之一圆周上;若粒子射入速度为2v ,相应的出射点分布在三分之一圆周上,不计重力及带电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则21:v v 为B. D.319.如图,海王星绕太阳沿椭圆轨道运动,P 为近日点,Q 为远日点,M,N 为轨道短轴的两个端点,运行的周期为0T ,若只考虑海王星和太阳之间的相互作用,则海王星在从P 经过M,Q 到N 的运动过程中A.从P到M所用的时间等于0/4TB.从Q到N阶段,机械能逐渐变大C. 从P到Q阶段,速率逐渐变大D.从M到N阶段,万有引力对它先做负功后做正功20.两条平行虚线间存在一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方向与纸面垂直;边长为 m、总电阻为Ω的正方形导线框abcd位于纸面内,cd边与磁场边界平行,如图a所示;已知导线框一直向右做匀速直线运动,cd边于t=0时刻进入磁场;线框中感应电动势随时间变化的图线如图b所示感应电流的方向为顺时针时,感应电动势取正;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磁感应强度的大小为 TB.导线框运动的速度的大小为sC.磁感应强度的方向垂直于纸面向外D.在t= s至t= s这段时间内,导线框所受的安培力大小为 N21.某同学自制的简易电动机示意图如图所示;矩形线圈由一根漆包线绕制而成,漆包线的两端分别从线圈的一组对边的中间位置引出,并作为线圈的转轴;将线圈架在两个金属支架之间,线圈平面位于竖直面内,永磁铁置于线圈下方;为了使电池与两金属支架连接后线圈能连续转动起来,该同学应将A.左、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都刮掉B.左、右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C.左转轴上侧的绝缘漆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D.左转轴上下两侧的绝缘漆都刮掉,右转轴下侧的绝缘漆刮掉三、非选择题:共174分;第22~32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第33~38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作答;一必考题共129分22.6分某同学研究在固定斜面上运动物体的平均速度、瞬时速度和加速度的之间的关系;使用的器材有:斜面、滑块、长度不同的挡光片、光电计时器;实验步骤如下:①如图a,将光电门固定在斜面下端附近:将一挡光片安装在滑块上,记下挡光片前端相对于斜面的位置,令滑块从斜面上方由静止开始下滑;②当滑块上的挡光片经过光电门时,用光电计时器测得光线被挡光片遮住的时间t;③用s表示挡光片沿运动方向的长度如图b所示,v表示滑块在挡光片遮住光线的t时间内的平均速度大小,求出v;④将另一挡光片换到滑块上,使滑块上的挡光片前端与①中的位置相同,令滑块由静止开始下滑,重复步骤②、③;⑤多次重复步骤④⑥利用实验中得到的数据作出v-t图,如图c所示1用a表示滑块下滑的加速度大小,用v A表示挡光片前端到达光电门时滑块的瞬时速度大小,则v与v A、a和t的关系式为v;2由图c可求得v A=cm/s,a=cm/s2.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23.9分某同学利用如图a所示的电路测量一微安表量程为100μA,内阻大约为2500Ω的内阻;可使用的器材有:两个滑动变阻器R1,R2其中一个阻值为20Ω,令一个阻值为2000Ω学.科网;电阻箱R z最大阻值为Ω;电源E电动势约为;单刀双掷开关S和、D分别为两个滑动变阻器的滑片;11按原理图a将图b中的实物连线;①R1的阻值为Ω填“20”或“2000”②为了保护微安表,开始时将R1的滑片C滑到接近图a中的滑动变阻器的端填“左”或“右”对应的位置;将R2的滑片D置于中间位置附近;③将电阻箱R z的阻值置于Ω,接通S1;将R1的滑片置于适当位置,再反复调节R2的滑片D的位置、最终使得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保持不变,这说明S2接通前B与D所在位置的电势填“相等或“不相等”;”④将电阻箱R z和微安表位置对调,其他条件保持不变,发现将R z的阻值置于Ω时,在接通S2前后,微安表的示数也保持不变;学|科网待微安表的内阻为Ω结果保留到个位; 3写出一条提高测量微安表内阻精度的建议:;24.12分为提高冰球运动员的加速能力,教练员在冰面上与起跑线距离s0和s1s1<s0处分别设置一个挡板和一面小旗,如图所示;训练时,让运动员和冰球都位于起跑线上,教练员将冰球以速度v0击出,使冰球在冰面上沿垂直于起跑线的方向滑向挡板:冰球被击出的同时,运动员垂直于起跑线从静止出发滑向小旗;训练要求当冰球到达挡板时,运动员至少到达小旗处;假定运动员在滑行过程中做匀加速运动,冰球到达当帮时的速度为v1;重力加速度为g;求1冰球与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2满足训练要求的运动员的最小加速度;25.20分如图,两水平面虚线之间的距离为H,其间的区域存在方向水平向右的匀强电场;自该区域上方的A点将质量为m、电荷量分别为q和–>0的带电小球M、N先后以相同的初速度沿平行于电场的方向射出;小球在重力作用下浸入电场区域,并从该区域的下边界离开;已知N离开电场时的速度方向竖直向下;M在电场中做直线运动,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为N刚离开电场时的动能的倍;不计空气阻力,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求1M与N在电场中沿水平方向的位移之比;2A点距电场上边界的高度;3该电场的电场强度大小;26.14分水泥是重要的建筑材料;水泥熟料的主要成分为CaO、SiO2,并含有一定量的铁、铝和镁等金属的氧化物;实验室测定水泥样品中钙含量的过程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1在分解水泥样品过程中,以盐酸为溶剂,氯化铵为助溶剂,还需加入几滴硝酸;加入硝酸的目的是__________,还可使用___________代替硝酸;2沉淀A的主要成分是_________,其不溶于强酸但可与一种弱酸反应,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加氨水过程中加热的目的是___________;沉淀B的主要成分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填化学式;4草酸钙沉淀经稀H2SO4处理后,用KMnO4标准溶液滴定,通过测定草酸的量可间接获知钙的含量,滴定反应为:4MnO +H++H2C2O4→Mn2++CO2+H2O;实验中称取 g水泥样品,滴定时消耗了mol·L-1的KMnO4溶液 mL,则该水泥样品中钙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____; 27.14分丁烯是一种重要的化工原料,可由丁烷催化脱氢制备;回答下列问题:1正丁烷C4H10脱氢制1-丁烯C4H8的热化学方程式如下:①C4H10g= C4H8g+H2g ΔH1已知:②C4H10g+12O2g= C4H8g+H2Og ΔH2=-119 kJ·mol-1③H2g+ 12O2g= H2Og ΔH3-242kJ·mol-1反应①的ΔH1为________ kJ·mol-1;图a是反应①平衡转化率与反应温度及压强的关系图,填“大于”或“小于”;欲使丁烯的平衡产率提高,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填标号;A.升高温度B.降低温度C.增大压强D.降低压强2丁烷和氢气的混合气体以一定流速通过填充有催化剂的反应器氢气的作用是活化催化剂,出口气中含有丁烯、丁烷、氢气等;图b为丁烯产率与进料气中n氢气/n丁烷的关系;图中曲线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其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____;3图c为反应产率和反应温度的关系曲线,副产物主要是高温裂解生成的短碳链烃类化合物;丁烯产率在590℃之前随温度升高而增大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590℃之后,丁烯产率快速降低的主要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28.15分水中溶解氧是水生生物生存不可缺少的条件;某课外小组采用碘量法测定学校周边河水中的溶解氧;实验步骤及测定原理如下:Ⅰ.取样、氧的固定用溶解氧瓶采集水样;记录大气压及水体温度;将水样与MnOH 2碱性悬浊液含有KI 混合,反应生成MnOOH 2,实现氧的固定;Ⅱ.酸化,滴定将固氧后的水样酸化,MnOOH 2被I 还原为Mn 2+,在暗处静置5 min,然后用标准Na 2S 2O 3溶液滴定生成的I 22 S 2O 32+I 2=2I+ S 4O 62;回答下列问题:1取水样时应尽量避免扰动水体表面,这样操作的主要目的是_____________; 2“氧的固定”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3Na 2S 2O 3溶液不稳定,使用前需标定;配制该溶液时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试剂瓶和____________;蒸馏水必须经过煮沸、冷却后才能使用,其目的是杀菌、除____及二氧化碳;4取 mL 水样经固氧、酸化后,用a mol·L 1Na 2S 2O 3溶液滴定,以淀粉溶液作指示剂,终点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若消耗Na 2S 2O 3溶液的体积为b mL,则水样中溶解氧的含量为_________mg·L 1;5上述滴定完成后,若滴定管尖嘴处留有气泡会导致测量结果偏___________;填“高”或“低” 29.9分下图是表示某植物叶肉细胞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的示意图;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物质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H代表的物质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2B代表一种反应过程,C代表细胞质基质,D代表线粒体,则ATP合成发生在A过程,还发生在_________________填“B和C”“C和D”或“B和D”;3C中的丙酮酸可以转化成酒精,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30.9分将室温25℃饲养的某种体温为37℃的哺乳动物动物甲随机分为两组,一组放入41℃环境中1h实验组另一组仍置于室温环境中对照组期间连续观察并记录这两组动物的相关行为,如果:实验初期,实验组动物的静卧行为明显减少,焦虑不安行为明显增加,回答下列问题:1实验中,实验组动物皮肤的毛细血管会___________,汗液分泌会___________,从而起到调节体温的作用;2实验组动物出现焦虑不安行为时,其肾上腺髓质分泌的激素会__________;3本实验中设置对照组的目的是__________;4若将室温饲养的动物甲置于0℃的环境中,该动物会冷得发抖,耗氧量会_________,分解代谢会_________;31.9分林场中的林木常遭到某种山鼠的危害;通常,对于鼠害较为严重的林场,仅在林场的局部区域苗圃进行药物灭鼠,对鼠害的控制很难持久有效;回答下列问题:1在资源不受限制的理想条件下,山鼠种群的增长曲线呈___________型;2在苗圃进行了药物灭鼠后,如果出现种群数量下降,除了考虑药物引起的死亡率升高这一因素外,还应考虑的因素是___________;3理论上,出药物灭鼠外还可以采用生物防治的方法控制鼠害,如引入天地;天敌和山鼠之间的中间关系是_________;4通常,种群具有个体所没有的特征,如种群密度、年龄结构等;那么种群的年龄结构是指_________;32.12分人血友病是伴X隐性遗传病,现有一对非血友病的夫妇生出了两个非双胞胎女儿;大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生出了一个患血友病的男孩;小女儿与一个非血友病的男子结婚,并已怀孕;回答下列问题:1,请画出该家系的系谱图,以表示该家系成员血友病的患病情况;2小女儿生出患血友病男孩的概率为_________;假如这两个女儿基因型相同,小女儿生出血友病基因携带者女孩的概率为______;3已知一个群体中,血友病的基因频率和基因型频率保持不变,且男性群体和女性群体的该致病基因频率相等;假设男性群体中血友病患者的比例为1%,则该男性群体中血友病致病基因频率为________;在女性群体中携带者的比例为______;二选考题:共45分;请考生从2道物理题、2道化学题、2道生物题中每科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每科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33.物理——选修3–315分15分如图,用隔板将一绝热汽缸分成两部分,隔板左侧充有理想气体,隔板右侧与绝热活塞之间是真空;现将隔板抽开,气体会自发扩散至整个汽缸;待气体达到稳定后,缓慢推压活塞,将气体压回到原来的体积;假设整个系统不漏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气体自发扩散前后内能相同B.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内能增大C.在自发扩散过程中,气体对外界做功D.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外界对气体做功E.气体在被压缩的过程中,气体分子的平均动能不变210分一热气球体积为V,内部充有温度为T a的热空气,气球外冷空气的温度为T b;已知空气在1个大气压、温度为T0时的密度为ρ0,该气球内、外的气压始终都为1个大气压,重力加速度大小为g;i求该热气球所受浮力的大小;ii求该热气球内空气所受的重力;iii设充气前热气球的质量为m0,求充气后它还能托起的最大质量;34.物理——选修3–415分15分在双缝干涉实验中,用绿色激光照射在双缝上,在缝后的屏幕上显示出干涉图样;若要增大干涉图样中两相邻亮条纹的间距,可选用的方法是________选对1个得2分,选对2个得4分,选对3个得5分;每选错1个扣3分,最低得分为0分;A.改用红色激光 B.改用蓝色激光C.减小双缝间距 D.将屏幕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E.将光源向远离双缝的位置移动210分一直桶状容器的高为2l,底面是边长为l的正方形;容器内装满某种透明液体,过容器中心轴DD′、垂直于左右两侧面的剖面图如图所示;容器右侧内壁涂有反光材料,其他内壁涂有吸光材料;在剖面的左下角处有一点光源,已知由液体上表面的D 点射出的两束光线相互垂直,求该液体的折射率;35.化学——选修3:物质结构与性质15分我国科学家最近成功合成了世界上首个五氮阴离子盐N 56H 3O 3NH 44Cl 用R 代表;回答下列问题:1氮原子价层电子对的轨道表达式电子排布图为_____________;2元素的基态气态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形成气态负一价离子时所放出的能量称作第一电子亲和能E 1;第二周期部分元素的E 1变化趋势如图a 所示,其中除氮元素外,其他元素的E 1自左而右依次增大的原因是___________;氮元素的E 1呈现异常的原因是__________; 3经X 射线衍射测得化合物R 的晶体结构,其局部结构如图b 所示;①从结构角度分析,R 中两种阳离子的相同之处为_________,不同之处为__________;填标号A.中心原子的杂化轨道类型B.中心原子的价层电子对数C.立体结构D.共价键类型②R 中阴离子N 5-中的σ键总数为________个;分子中的大π键可用符号nm 表示,其中m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原子数,n代表参与形成的大π键电子数如苯分子中的大π键可表示为6,则N5-中的大π键应表示为____________;6+N-H┄Cl、_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③图b中虚线代表氢键,其表示式为NH44R的晶体密度为d g·cm-3,其立方晶胞参数为a nm,晶胞中含有y个N56H3O3NH44Cl单元,该单元的相对质量为M,则y的计算表达式为______________;36.化学——选修5:有机化学基础15分化合物G是治疗高血压的药物“比索洛尔”的中间体,一种合成G的路线如下:已知以下信息:①A的核磁共振氢谱为单峰;B的核磁共振氢谱为三组峰,峰面积比为6∶1∶1;②D的苯环上仅有两种不同化学环境的氢;1molD可与1mol NaOH或2mol Na反应;回答下列问题:1A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2B的化学名称为____________;3C与D反应生成E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 4由E生成F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5G是分子式为____________;6L是D的同分异构体,可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1mol的L可与2mol的Na2CO3反应,L共有______种;其中核磁共振氢谱为四组峰,峰面积比为3∶2∶2∶1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37.生物——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15分豆豉是大豆经过发酵制成的一种食品;为了研究影响豆豉发酵效果的因素,某小组将等量的甲、乙两菌种分布接入等量的A、B两桶煮熟大豆中并混匀,再将两者置于适宜条件下进行发酵,并在32h内定期取样观测发酵效果;回答下列问题:1该实验的自变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如果发现发酵容器内上层大豆的发酵效果比底层的好,说明该发酵菌时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如果在实验后,发现32h内的发酵效果越来越好,且随发酵时间呈直线上升关系,则无法确定发酵的最佳时间;若要确定最佳发酵时间,还需要做的事情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大豆到豆豉,大豆中的成分会发生一定的变化,其中,蛋白质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脂肪转变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8.生物——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几丁质是许多真菌细胞壁的重要成分,几丁质酶可催化几丁质水解;通过基因工程将几丁质酶基因转入植物体内,可增强其抗真菌病的能力;回答下列问题:1在进行基因工程操作时,若要从植物体中提取几丁质酶的mRNA,常选用嫩叶而不选用老叶作为实验材料,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提取RNA时,提取液中需添加RNA酶抑制剂,其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以mRNA为材料可以获得cDNA,其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若要使目的基因在受体细胞中表达,需要通过质粒载体而不能直接将目的基因导入受体细胞,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即可;4当几丁质酶基因和质粒载体连接时,DNA连接酶催化形成的化学键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若获得的转基因植株几丁质酶基因已经整合到植物的基因组中抗真菌病的能力没有提高,根据中心法则分析,其可能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高三理综强化训练试题

2013年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本试卷分第1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6页。
满分240分。
考试用时150分钟。
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自己的姓名、座号、考生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试卷和答题卡规定的位置。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016 Na 23 Mg 24 Al 27 Si 28 S 32 Cl 35.5 K 39 Ca 40 Mn 55 Fe 56 Cu 64 Br 80 Ag 108 1 127 Pb 207第Ⅰ卷(必做,共87分)注意事项:1.第1卷共20小题。
2.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以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若不涂在答题卡上,只答在试卷上不得分。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3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1.下列关于植物激素的叙述,正确的是()A.某些植物种子成熟后需经低温贮藏才能萌发,可能与脱落酸和赤霉素含量变化有关B.在太空失重状态下植物激素不能进行极性运输,根失去了向地生长的特性C.吲哚乙酸是由色氨酸经一系列酶催化生成的具有调节作用的蛋白质D.促进根生长的生长素浓度作用于该植物的芽,不一定表现为促进生长2.右图为某细胞结构示意图,下列选项中的变化都会在该细胞中发生的是()A.氨基酸→胰岛素;ATP→ADP+PiB.氨基酸→RNA聚合酶;[H]+O2→H2OC.葡萄糖→淀粉;H2O→[H]+O2D.葡萄糖→丙酮酸;染色质→染色体3.下列关于细胞增殖、分化、衰老和癌变的叙述正确的有①老年人头发变白和白化病都是由于酪氨酸酶的活性降低引起的②细胞体积越大,细胞表面积/体积的比值越大,越有利于物质的运输③皮肤上的“老年斑”是细胞凋亡的产物④癌症的发生并不是单一基因突变的⑤人的早期胚胎有尾,尾部细胞随着个体发育逐渐凋亡⑥衰老细胞的体积和细胞核都会变小A.1项B.2项C.3项D.4项4.以下是对生物实验的相关叙述,正确的是A.用显微镜观察小麦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可根据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确定细胞有丝分裂的时期B.在探究细胞大小与物质运输的关系实验中,发现物质运输效率与细胞大小呈正相关C.在探究PH对酶活性的影响实验中,PH是自变量,温度属于无关变量D.纸层析法分离叶绿体中色素的实验表明,叶绿素a在层析液中的溶解度最低5.研究人员调查了某草原生态系统中梅花鹿的种群数量变化,绘制如下曲线。
2023届黑龙江省哈尔滨市第三中学校高三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试题

2023年哈三中高三学年第三次高考模拟考试理科综合测试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1C-12O-16Na-23Cr-52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更多内容关注公众号拾穗者的杂货铺。
1.下列与氨基酸有关的知识中,说法错误的是A.细胞呼吸产生的中间产物可转化为氨基酸B.细胞质基质中mRNA负责转运氨基酸C.植物体内的色氨酸经过一系列反应可转变成生长素D.某些氨基酸可以作为神经递质通过胞吐的方式被分泌到细胞外2.进行实验时常需要进行分组实验,下列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A.探究酵母菌细胞呼吸方式时,需设置有氧条件和无氧条件两个实验组B.探究土壤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时,对照组的土壤不做处理C.以H2O2为实验材料探究酶的高效性时,设置分别加H2O2酶和清水的两组D.对大肠杆菌进行纯培养时,需设置一组不接种的平板为对照组3.对一个生物种群来说,环境容纳量取决于环境条件。
据此判断,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不同种生物种群在同一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相同B.同种生物种群在不同环境条件下的环境容纳量相同C.种群的数量特征能决定某种群环境容纳量的大小D.生活在东北地区的某动物种群,不同年份的环境容纳量不同4.越来越多的证据表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之间存在着相互调节,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
下列关于信号分子的说法错误的是A.神经调节、体液调节和免疫调节的实现都离不开信号分子B.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直接与受体接触C.信号分子只能是激素和神经递质D.信号分子与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5.某植物红花和白花这对相对性状同时受多对等位基因控制,且均独立遗传。
当个体的基因型中每对等位基因都至少含有一个显性基因时才开红花,否则开白花。
现有两个纯合白花植株进行杂交,F1均表现为红花,F1自交得到的F2中红花:白花=81:175。
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此植物的花色至少受4对等位基因控制B.控制植物花色的基因可能位于细胞质中C.F1植株可产生2种数量相等的配子D.种群中纯合白花植株只有2种基因型6.将细胞液浓度相等的紫色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均分为两组,分别放入浓度(单位为g/mL)相同的葡萄糖溶液(甲组)和蔗糖溶液(乙组)中。
高考理综 第12题强化训练 电解质溶液

第12题1、 一定温度下可逆反应:A(s)+2B(g)2C(g)+D(g);△H >0。
现将1molA 和2molB 加入 甲容器中,将4 molC 和2 mol D 加入乙容器中,此时控制活塞P ,使乙的容积为甲的2倍,t 1时两容器内均达到平衡状态(如图1所示,隔板K 不能移动)。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保持温度和活塞位置不变,在甲中再加入1 mol A 和2 mol B,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中C 的浓度是乙中C 的浓度的2倍B .保持活塞位置不变,升高温度,达到新的平衡后,甲、乙中B 的体积分数均增加C .保持温度不变,移动活塞P ,使乙的容积和甲相等,达到新的平衡后,乙中C 的体积分数是甲中C 的体积分数的2倍D .保持温度和乙中的压强不变,t 2时分别向甲、乙中加入等质量的氦气后,甲、乙中反应速率变化情况分别如图2和图3所示(t 1前的反应速率变化已省略)2. 25℃时,将浓度均为0.1mol/L CH 3COOH 溶液和HX 溶液分别与等浓度的NaHCO 3溶液等体积混合,实验测得产生的气体体积(V )随时间(t )变化的示意图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电离平衡常数:CH 3COOH >HX >H 2CO 3B .将pH=2的CH 3COOH 溶液和HX 溶液稀释10倍后,水电离出的c(H +)较大的为HX 溶液C .往10ml 0.1mol/L 的Na 2CO 3溶液中缓慢滴加10ml 0.1mol/L 的HX ,混合后的离子浓度大小关系:c (Na +)>c (HCO 3-)>c (X -)>c (OH -)>c (H +)D .将浓度均为0.1mol/L 的CH 3COOH 和HX 的混合液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滴定,至中性时,CH 3COOH 被完全中和3. 工业上常用还原沉淀法处理含铬废水(Cr 2O 72—和CrO 42—),其流程为:已知:(1)步骤①中存在平衡:2Cr O 42—(黄色)+2H +Cr 2O 42—(橙色)+H 2O(2)步骤③生成的Cr(OH)3 在溶液中存在以下沉淀溶解平衡:Cr(OH)3(s)Cr 3+(aq)+3OH 一(aq)[来源:学科网](3)常温下,Cr(OH)3 的溶度积K sp =10-32;且当溶液中离子浓度小于10-5 mol·L -1 时可视作该离子不存下列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A .步骤①中加酸,将溶液的pH 调节至2,溶液显黄色,CrO 42—离子浓度增大B.步骤①中当2v(CrO42 一)=v(Cr2O72—)时,说明反应2CrO42—(黄色)+2H+Cr2O72—(橙色)+H2O 达到平衡状态C.步骤②中,若要还原1 mol Cr2O72一离子,需要12 mol(NH4)2Fe(SO4)2·6H2O。
高考理综选择题复习巩固训练

高考理综选择题复习巩固训练2017年高考理综选择题复习巩固训练我的努力求学没有得到别的好处,只不过是愈来愈发觉自己的无知。
以下是店铺为大家搜索整理的2017年高考理综选择题复习巩固训练,希望能给大家带来帮助!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1.下列关于细胞内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A.脂肪和生长激素是生物体内的能源物质B.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葡萄糖C.蔗糖和乳糖水解的产物都有葡萄糖D.ATP脱去3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解析:选C 生长激素不是体内的能源物质;糖原代谢的最终产物是二氧化碳和水;蔗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果糖,乳糖水解的产物是葡萄糖和半乳糖;ATP脱去2个磷酸基团后是RNA的基本组成单位之一。
2.下列对遗传信息传递和表达的叙述,错误的是( )A.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和DNA聚合酶B.细菌不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C.一种tRNA只能识别一种特定氨基酸D.翻译过程需要tRNA和核糖体参与解析:选B DNA复制的过程,需要解旋酶将DNA的双链打开,合成子链需要DNA聚合酶;细菌具有细胞结构,能独立完成遗传信息的传递和表达;一种tRNA有一个反密码子,只能识别一种特定氨基酸,一种氨基酸有一种或多种密码子,可以由一种或多种tRNA转运;翻译过程需要tRNA(识别密码子并转运相应的氨基酸)和核糖体(翻译的场所)。
3.根据种群、群落、生态系统的概念判断,以下属于群落层次的是( )年龄组成生态位空间结构次生演替基因频率食物链信息传递A. B.C. D.解析:选B 年龄组成为种群的特征,错误;生态位为群落的特征,正确;空间结构为群落的特征,正确;次生演替为群落的特征,正确;基因频率为种群的特征,错误;食物链为生态系统的特征,错误;信息传递为生态系统的特征,错误。
4.下列有关实验、科学史实及研究方法的叙述正确的是( )A.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模型建构法B.罗伯特森借助电子显微镜提出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C.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说明口腔上皮细胞为死细胞D.必须借助显微镜观察的实验有生物组织中脂肪的鉴定、观察细胞中DNA和RNA解析:选A DNA双螺旋结构的发现和研究某种群数量变化规律都采用了模型建构法,前者构建的是物理模型,后者构建的是数学模型;罗伯特森在电镜下看到了细胞膜清晰的暗—亮—暗的三层结构,并提出生物膜的模型:所有的生物膜都由蛋白质—脂质—蛋白质三层结构构成,把生物膜描述为静态的统一结构;健那绿是专一性染线粒体的活细胞染料,观察用健那绿染色的`口腔上皮细胞,发现线粒体被染成蓝绿色,说明口腔上皮细胞为活细胞;检测生物组织研磨液中的脂肪时不需要借助显微镜观察。
【恒心】【好卷速递】陕西省西工大附中2012届高三第五次适应性训练题 理综

2012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西工大附中第五次适应性训练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第Ⅰ卷本卷共21小题,每题6分,共126分可能用到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O:16 Al:27 S:32 Fe:56 Cu:64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4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生物学研究所选择的方法中,叙述正确的是A、用健那绿可为活细胞中的线粒体染色B、萨顿运用假说—演绎法,提出了基因在染色体上的假说C、摩尔根运用类比推理的方法证明了基因在染色体上D、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中利用同位素示踪法证明了DNA是遗传物质2. 考古学家发现一种特殊的鱼化石,这种鱼能用胸鳍站立并“行走”,这可能是后来动物在陆地上用以行走的肢进化的开始。
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符合现代生物进化理论的是A.生物进化的实质是种群基因型频率的改变B.鱼的胸鳍长期使用,慢慢地演变成了陆生动物的能够行走的四肢C.生物变异的方向决定了生物进化的方向D.其他生物和无机环境也会影响此种鱼的进化3. 下列有关生物基因表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基因表达过程所需的原料有游离的脱氧核苷酸、核糖核苷酸和氨基酸B.参与翻译过程的RNA为单链结构,其内部不存在碱基配对C.转录和翻译的场所都是细胞质D.密码子与反密码子的种类不相等,不同的tRNA可能会携带相同的氨基酸4. 如图甲表示麦芽糖酶催化麦芽糖水解的模型,图乙表示在最适温度下,麦芽糖酶的催化速率与麦芽糖量的关系。
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A.该模型能解释酶的催化具有专一性,其Array中a代表麦芽糖酶B.限制f~g段上升的原因是酶的数量,故整个实验中应设置“麦芽糖酶的量一定”C.如果温度升高或降低5℃,f点都将下移D.可用斐林试剂鉴定麦芽糖酶是否完成对麦芽糖的催化分解5.将采自加州和阿拉斯加的肾叶山蓼种子,在相同环境中培养4个月,任其萌发和生长。
然后分成三组分别放在不同温度条件下培养,研究驯化温度对不同地区肾叶山蓼光合作用最适温度的影响。
2012年高三理综选择题限时训练

凤翔中学2011-2012学年度第2学期高三理综选择题测试(5周)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N 14 O 16 S 32 Fe 56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6小题,每小题4分。
共64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选对的得4分,选错的或不答的得0分。
1.秋海棠的叶落入潮湿的土壤后,可发育成完整的幼苗,这一过程不步及()A.细胞的全能性B.同源染色体联会C.细胞衰老凋亡D.植物激素的调节2.人突然受到寒冷刺激时,引起骨骼肌收缩而打寒颤。
下列关于该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该反射弧的神经中枢主要是下丘脑B.该反射弧的效应器是传出神经末梢和骨骼肌C.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在该反射弧的突触上双向传导D.寒冷刺激引起的兴奋经过突触时的信号变化为电信号→化学信号→电信号3.右图为某一遗传病的家系图,其中II—2家族中无此致病基因,II—6父母正常,但有一个患病的弟弟。
此家话中的III—1与III—2患病的可能性分别为()A.0、1/9 B.0、1/6C.1/2、1/9 D.1/2、1/64.艾弗里的肺炎双球菌转化实验和赫尔希、蔡斯的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都能证明DNA是遗传物质,对这两个实验的研究方法可能有:①设法把DNA与蛋白质分开,研究各自的效应②放射性同位素标记法。
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两者都运用了①和②B.前者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②C.前者只运用了②,后者运用了①和②D.前者只运用了①,后者运用了①和②5.下列有关遗传变异进化叙述正确的是()A.非等位基因一定能够自由组合B.生物基因频率改变就一定形成新物种C.DNA连接酶和限制性内切酶都能作用于磷酯二酯键D.原发性高血压、青少年型糖尿病的遗传遵循孟德尔的遗传定律6.下列有关生物技术实践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制果酒时瓶口先通气后密封,而制果醋时需要通入氧气B.使用加酶洗衣粉时用温水洗涤效果比用冷水洗涤效果好C.凝胶色谱法是根据相对分子质量的大小分离蛋白质的方法D.制备单克隆抗体所涉及到的生物技术包括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和胚胎移植7.下列微粒在水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A.Fe2+、H+、NO—3、Na+ B.NH+4、OH—、SO2-4、K+C.K+、NH+4、H+、CO2—3 D.Cu2+、SO2—4、Mg2+、Cl—8.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SiO2是酸性氧化物,能与NaOH溶液反应B.Na2CO3、NaHCO3都是盐,都能与CaCl2溶液反应C.CO、NO都是大气污染气体,在空气中都能稳定存在D.Al在浓盐酸中会被钝化,能用铝槽盛放浓盐酸9.某同学用右图装置研究电化实验,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铜为负极,产生气泡B.溶液变蓝色C.电子从锌极经导线流向铜极D.Zn、Cu分别接外电源正负极可在锌极镀上铜10.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NaCl和CuCl2稀溶液都能使蛋白质变性B.葡萄糖溶液能发生银镜反应C.CH3Cl和CH3CH2Br互为同系物D.油脂及其水解产物都不能与金属钠反应11.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1molNH3中含有的电子数为8n AB.22.4L氧气所含的氧原子数为2n AC.常温常压下,18gH2O所含的原子数为3n AD.标准状况下,11.2L Br2中含Br—Br键数为0.5n A12.下列实验能达到目的的是()A.可以用装置I制备乙烯B.灼烧海带时,用装置II盛放海带C.用装置III测定化学反应速率D.装置IV可以除去Cl2中O213.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水很难被压缩,这一事实说明水分子间存在相互作用的斥力B.23490T h发生衰变后产生的新核的中子数比23430Th多1C.一群处于n=4能级的氢原子向低能级跃迁时能放出六种不同频率的光子D.用红光照射某种金属能发生电效应,改用绿光照射该金属也能发生光电效应14.喜庆日子,室外经常使用巨大的红色气球来烘托气氛。
2014届高三理综化学“7 5”专题强化训练(12

理综化学7+5(十二)7. 化学知识在生产和生活中有着重要的应用,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 明矾常做净水剂B. 与铜质水龙头连接处的钢质水管易发生腐蚀C. 发酵粉中含有较多的NaHCO3,能使焙制出的糕点疏松多孔D. 金属钠、金属镁等活泼金属着火时,可以使用泡沫灭火器来灭火8. 分类法在化学学科的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
下列分类标准合理的是A. 根据分散系的稳定性大小将其分为溶液、胶体和浊液B. 根据反应的热效应将化学反应分为放热反应和吸热反应C. 根据酸分子中含有的H原子个数将酸分为一元酸、二元酸和多元酸D. 根据元素原子最外层电子数的多少将元素分为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9. 用N A表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2.24LCO2中含有的原子数为0.3N AB. 1.8g NH4+离子中含有的质子数为N AC. C60和石墨的混合物共1.8g,含碳原子数目为0.15N AD. 0.5mol/LNaOH溶液中,含Na+离子数目为0.5N A10. 某高分子化合物由和—CH2—CH2—两种结构单元组成,该化合物中氢元素的质量分数可能是A. 5.2%B. 7.8%C. 14.3%D. 20%11. 萤火虫发光前后物质的变化如下:下列关于荧光素和氧化荧光素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 二者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OB. 二者的分子组成相差一个CH2OC. 都能使酸性KMnO4溶液褪色D. 都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12.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 在稀盐酸中c(H+)=c(Cl—)+c(OH—)B. 常温下,在0.1mol/L的HNO3溶液中由水电离出的c(H+) <C. 将Na2CO3水溶液加热、蒸干,最后得到NaOH固体D. 酸与碱完全中和,所得溶液的pH可能大于713. 在下列装置中,MSO4和NSO4是两种常见金属的易溶盐。
当K闭合时,SO42—从右到左通过交换膜移向M极,下列分析正确的是A. 溶液中c(M2+)减小B. N的电极反应式:N=N2++2e—C. X电极上有H2产生,发生还原反应D. 反应过程中Y电极周围生成白色胶状沉淀26.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和使用铜及铜器最早的国家之一,直到现在铜及其化合物在工农业生产中仍然有着广泛的应用。
2010年辽宁高考 理综试题 生物试题解析 有详解

2010年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理科综合能力测试(生物部分)评析本试题卷分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l5页。
时量150分钟,满分300分。
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有关细胞的叙述,正确的是A.病毒是一类具有细胞结构的生物B.蓝藻细胞具有细胞核且DNA分子呈环状C.人体所有细胞的细胞周期持续时间相同D.内质网膜和高尔基体膜都具有流动性【答案】D【解析】病毒不具有细胞结构,是没有细胞结构的生物。
蓝藻为原核生物,没有核膜包围的真正细胞核。
细胞周期持续的时间,不同细胞的细胞周期不同。
细胞膜、内质网膜等膜结构都具有一定的流动性,这是生物膜结构的结构特点。
【评析】本题考察了生物必修I中关于细胞的内容,讨论了有细胞结构的生物和无细胞结构的生物,真核细胞和原核细胞的区别,生物膜的流动镶嵌模型的构建,以及细胞周期的内容,应该说考察的难度不高,非常适合作为高考的第一题。
不过个难度的试题处在高考中还是有点让人意外的。
2.下列关于呼吸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A.无氧呼吸的终产物是丙酮酸B.有氧呼吸产生的[H]在线粒体基质中与氧结合生成水的参与。
该过程最终有[H]的积累C.无氧呼吸不需要O2D.质量相同时,脂肪比糖原有氧氧化释放的能量多【答案】D【解析】无氧呼吸的最终产物应该是乳酸或者是酒精和二氧化碳。
有氧呼吸前两阶段产生的[H]在线粒体内膜上与氧结合生成水。
无氧呼吸不需要O参与,但是并没有[H]的积累,[H]只在细胞质基2质中参与反应,产生了无氧呼吸的产物。
质量相同的脂肪和糖类,脂肪所储存的能量更多,因此脂肪是主要的储能物质。
【评析】代谢的内容是高考的必考部分了,而将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扣得如此之详细,的确很难得,从细处入手,需要学生对细胞呼吸掌握的很扎实。
3.若要在普通显微镜下观察到质壁分离、RNA和脂肪,下列四组材料中应选择的一组是A.水稻胚乳和花生子叶 B.天竺葵叶和水稻胚乳C.紫色洋葱和花生子叶 D.天竺葵叶和紫色洋葱【答案】C【解析】观察质壁分离最好是成熟的植物细胞,具有大的有色液泡。
九师联盟·2022-2023学年高三12月质量检测巩固卷 理综(xg)试题

八年级下册地理点拨训练人教版卷子及答案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1. 地理学的研究对象是()A. 地球B. 人类C. 动物D. 植物答案:A2. 地球表面的形状是()A. 平面B. 圆形C. 椭圆形D. 正方形答案:C3. 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有()A. 山脉B. 河流C. 湖泊D. 海洋答案:A、B、C、D4. 地球表面的气候特征有()A. 温带B. 热带C. 寒带D. 冷带答案:A、B、C、D5. 地球表面的生物特征有()A. 植物B. 动物C. 生物群落D. 生物种类答案:A、B、C、D6. 地球表面的人文特征有()A. 文化B. 社会C. 经济D. 政治答案:A、B、C、D7. 地球表面的地质特征有()A. 岩石B. 地层C. 地貌D. 地质构造答案:A、B、C、D8. 地球表面的水文特征有()A. 河流B. 湖泊C. 海洋D. 水资源答案:A、B、C、D二、填空题(每小题2分,共20分)9. 地球表面的形状是 ___________。
答案:椭圆形10. 地球表面的地形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山脉、河流、湖泊、海洋11. 地球表面的气候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温带、热带、寒带、冷带12. 地球表面的生物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植物、动物、生物群落、生物种类13. 地球表面的人文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答案:文化、社会、经济、政治14. 地球表面的地质特征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
2020届高三理综化学高考12题题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判断和应用

2020届高三理综化学高考12题题型——有机化学基础知识判断与应用【智能归纳】1.几种典型的结构正四面体结构,5个原子最多有3个原子共平面;中的原子不可能共平面2.结构不同的基团连接后原子共面分析(1)直线与平面连接,则直线在这个平面上。
如苯乙炔:,所有原子共平面。
(2)平面与平面连接:如果两个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由于单键的旋转性,两个平面可以重合,但不一定重合。
(3)平面与立体连接:如果甲基与平面结构通过单键相连,则由于单键的旋转性,甲基的一个氢原子可能暂时处于这个平面上。
示例:,分子中共平面原子至少12个,最多13个。
或)、醛基(—CHO)等均可被酸性KMnO4溶液氧化,而使其褪色1.常见有机代表物的结构特点及主要化学性质CH2===CH2官能团2.有机物与日常生活【题型模板】某烃有两种或两种以上的同分异构体,其中一种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则这种烃可能是()①分子中含7个碳原子的芳香烃②分子中含4个碳原子的烷烃③分子中含6个碳原子的单烯烃④分子中含8个碳原子的烷烃A.③④ B.②③C.①② D.②④[分析建模]书写有机物的同分异构体时要按一定的顺序,避免遗漏和重复,一般的思路为类别异构→碳链异构→位置异构。
(1)判类别:根据有机物的分子组成判定其可能的类别异构。
(2)写碳链:根据有机物的类别异构写出各类别异构的可能的碳链结构(先写最长的碳链,依次写出少一个碳原子的碳链,把余下的碳原子连到相应的碳链上去)。
(3)移官位:一般是先写出不带官能团的烃的同分异构体,然后在各条碳链上依次移动官能团的位置,有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官能团时,先连一个官能团,再连第二个官能团,依此类推。
(4)氢饱和:按“碳四键”的原理,碳原子剩余的价键用氢原子去填充饱和,就可得所有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解题演示]此题有两个限制条件,第一个条件:含4个碳原子及以上的烃;第二个条件:烃的一氯代物只有一种,说明该烃中只有一种等效氢原子。
2021-2022年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化学试题 含答案

2021-2022年高三第八次适应性训练理综化学试题含答案相对原子质量:H:1 C:12 N:14 O:16 Na:23 Mg:24 S:32 Ca:40 Mn:55 Fe:56 Co:59 Cu:64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科学家发现一种新细菌的DNA链中有砷(As)元素,该As元素最有可能取代了普通DNA 链中的P元素B.从海水中提取物质都必须通过化学反应才能实现C.中国首艘航母“辽宁舰”上用于舰载机降落拦阻索的特种钢缆是一种新型无机非金属材料D.植物通过光合作用将二氧化碳转化为糖是太阳能转变成热能的过程8.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共价化合物中可能含有离子键B.Ca2+、K+、Cl-、S2-四种粒子的离子半径依次减小C.Po、Po、Po三种原子的核外电子数分别为124、125、126D.第ⅥA族元素氧、硫、硒对应的氢化物H2O、H2S、H2Se的稳定性依次减弱9.分子式为C4H8O2,且能与新制氢氧化铜悬浊液反应生成砖红色沉淀的有机物共有-),温度T时水的离子积常数用K W表示,则此温度下不能..判定溶液呈中性的依据是A.=1 B.pOH=C.c(H+)=10-pOH D.pH+pOH=12.美籍华裔科学家钱永键、日本科学家下修村和美国科学家马丁•沙尔菲因在发现和研究绿色荧光蛋白(GFP)方面做出突出贡献而分享诺贝尔化学奖。
经研究发现GFP中的生色基团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GFP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该有机物属于芳香烃B.1mol该有机物分子中含有7mol碳碳双键C.该有机物与溴水既能发生加成反应,又能发生取代反应D.该有机物所有原子都有可能共平面13.气体的自动化检测中常常应用原电池原理的传感器。
下图为电池的工作示意图:气体扩散进入传感器,在敏感电极上发生反应,传感器就会接收到电信号。
下表列出了待测气体及敏感电极上部分反应产物。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九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卷-高中物理

2024届云南省昆明市第一中学高三下学期第九次适应性训练理综试卷-高中物理一、单选题1.关于核反应过程中遵循的物理规律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A.能量守恒B.动量守恒C.质量数守恒D.质子数守恒2.如图所示是a、b两束单色光分别经过同一双缝干涉装置后在屏上形成的干涉图样,则()A.从水射入空气中发生全反射时a光临界角大于b光B.若a光能发生偏振现象,则b光不一定能发生偏振现象C.照射在同一金属板上发生光电效应时,a光产生的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比b光的大D.若用b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能使氢原子激发,则用a光照射处于基态的氢原子也一定能使氢原子激发3.在太阳系之外,科学家发现了一颗最适宜人类居住的类地行星,绕恒星橙矮星运行,命名为“开普勒438b”。
其运行的周期为地球运行周期的p倍,轨道半径为日地距离的q倍。
假设该行星绕星的运动与地球绕太阳的运动均可看做匀速圆周运动,则橙矮星与太阳的质量之比为()A.23pqB.32qpC.23qpD.32pq4.一圆筒的横截面如图所示,其圆心为O,筒内有垂直于纸面向里的匀强磁场,磁感应强度为B。
质量为m、电荷量为q的带正电粒子以速度v沿半径SO方向射入磁场中。
粒子与圆筒发生两次碰撞后仍从S孔射出,设粒子与圆筒碰撞过程中没有动能损失,且电荷量保持不变,在不计重力的情况下,则圆筒的半径为()A .mv qBB C D .2mvqB5.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桌面上有一根长直通电导线MN ,通有电流I ,方向由M 到N ,一个边长为L 的正方形金属线框在外力的作用下垂直于导线向右以v 0的速度做匀速运动,线框电阻为R ,已知长直导线在其周围空间产生的磁场大小IB kr,其中k 是常数,I 是导线中的电流,r 是空间某点到导线的垂直距离,则当线框运动到左边框与导线的距离为L 时,线框中的感应电流的大小及方向为( )A .02kIv R、顺时针 B .0kIv R、顺时针 C .32kIv R、逆时针 D .2kIv R、逆时针二、多选题6.如图所示是一个粗细均匀内壁光滑的U 形玻璃管,其左上端开口并用一轻质活塞封闭一定量的气体A ,右上端封闭,管内盛有一定量水银,水银上方封有一定量的气体B 。
2023届高三五校联考(理综)

东北师大附中长春十一高中2023届高三联合模拟考试吉林一中四平一中理科综合科试题松原实验中学考试时间150分钟,本卷满分300分。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Li 7 C 12 O 16 Si 28 Ca 40 Fe 56 Cu 63.5第I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下列关于细胞结构和功能的叙述,正确的是A.动物细胞没有原生质层,不能发生渗透作用B.动物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由中心体合成星射线形成纺锤体C.蓝细菌和硝化细菌都能进行有氧呼吸,都没有线粒体D.细胞间的信息交流必须依赖于细胞膜表面的受体2. 下列关于遗传信息的传递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DNA分子部分碱基发生甲基化修饰后,遗传信息不能传递给子代B.翻译过程中mRNA上相邻的每三个碱基都决定一个氨基酸C.转录和翻译过程都以核酸作为模板,都形成氢键,都需要运载工具D.转录过程发生的碱基配对方式有A—U、T—A、G—C和C—G3. 下列叙述中与染色体变异无关的是A.环境中致畸物质导致胎儿唐氏综合征的发病率提高B.同源染色体非姐妹染色单体片段交换增加配子种类C.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获得白菜-甘蓝D.通过单倍体育种技术迅速获得纯合二倍体植株4. 可卡因通过与多巴胺转运蛋白和囊泡单胺转运体结合,干扰相应神经元对多巴胺(DA)的再摄取和包装系统,使间隙中DA水平上升,从而产生奖赏和依赖效应。
产前摄入可卡因可导致胎儿糖代谢紊乱,实验发现,经鼻腔给予大鼠胰岛素,可降低可卡因所致的奖赏和依赖效应,说明糖代谢紊乱与可卡因成瘾密切相关。
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胰岛素通过与可卡因竞争多巴胺转运蛋白,有望成为治疗可卡因成瘾的药物B.可卡因能干扰神经系统的作用,可能会影响心脏功能,甚至抑制免疫系统功能C.可卡因等毒品、兴奋剂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大多是通过突触来起作用的D.对可卡因产生依赖效应的原因可能是突触后膜上的多巴胺受体减少5. 某冬泳爱好者在进行冬泳训练过程中感觉呼吸急促、心跳加快,训练结束后感觉饥饿。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适应性训练12

2012年高考理综化学选择题适应性训练(12)班别:________________ 学号:_____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_____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蔗糖和麦芽糖的化学式都可用C12H22O11表示,它们互为同分异构体B.聚乙烯、聚氯乙烯、纤维素都属于合成高分子C.乙烯、氯乙烯都属于烃D.水陆两用公共汽车中,用于密封的橡胶材料是高分子化合物8.下列各组离子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A.在含大量Fe3+的溶液中:NH4+、Na+、Cl—、SCN—B.在强碱溶液中:Na+、K+、AlO2—、CO32—C.在c(H+) =10—13mol/L 的溶液中:NH4+、Al3+、SO42—、NO3—D.在pH =1的溶液中:K+、Fe2+、Cl—、NO3—9.设N A代表阿伏加德罗常数(N A)的数值,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22.4 L Cl2中含有N A个C12分子B.1 L 0.1 mol·L-1 Na2SO4溶液中有0.1 N A个Na+C.1 mol H2与1 mol C12反应生成N A个HCl分子D.1 mol Ca变成Ca2+时失去的电子数为2N A10.下列有关实验操作的说法正确的是A.SO2通入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中,溶液均褪色,说明SO2具有漂白性B.用蒸馏水将PH试纸先润湿,可用于检验氨气C.在常温下,将氯化铝溶液蒸发结晶,最后能得到氯化铝晶体D.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11.某小组为研究电化学原理,设计如图2装置。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A、a和b不连接时,铁片上会有金属铜析出B、a和b用导线连接时,铜片上发生的反应为:Cu2++2e-= CuC、无论a和b是否连接,铁片均会溶解,溶液从蓝色逐渐变成浅绿色D、a和b分别连接直流电源正、负极,电压足够大时,Cu2+向铜电极移动12.关于下列各装置图的叙述中,正确的是①②③④A.实验室用装置①制取氨气B.装置②中X若为四氯化碳,可用于吸收氨气,并防止倒吸C.装置③可用于制备氢氧化亚铁并观察其颜色D.装置④是原电池,锌电极为负极,发生氧化反应22.短周期元素的离子a W2+、b X+、c Y2-、d Z- 都具有相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推断正确的是A.原子半径:W>X>Z>Y B.热稳定性:H2Y>HZC.离子半径:W2+<Y2- D.碱性:XOH >W(OH)223、对于0.1mol•L-1 Na2SO3溶液,正确的是A、升高温度,溶液的pH降低B、c(Na+)=2【c(SO32―)+ c(HSO3―)+ c(H2SO3)】C、c(Na+)+c(H+)=2 c(SO32―)+ 2c(HSO3―)+ c(OH―)D、加入少量NaOH固体,c(SO32―)与c(Na+)均增大。
四川省宜宾市第四中学校2022-2023学年高三上学期期末考试理综试题含答案

四川省宜宾市四中高2023届高三上期期末考试理科综合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作答时,务必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及草稿纸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 H-1 C-12 O-16 S-32 Cl-35.5 Ba-137 C U-64 Si-28第I 卷(选择题126分)一、选择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镉可诱发细胞凋亡和癌变。
下列关于镉中毒动物细胞的叙述,错误的是A.血浆、组织液、淋巴共同构成机体内细胞生活的直接环境B.与正常细胞相比,镉中毒动物细胞中基因突变的概率可能会增大C.镉中毒动物细胞凋亡程序启动后,细胞中蛋白质种类不会发生变化D.镉中毒动物细胞形态结构可能会发生显著变化2.兴趣小组对“观察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有丝分裂”实验进行深入探究,在一天中每隔两小时取B.影响一天内细胞分裂指数变化的因素可能是外界温度C.处于有丝分裂中期和后期的细胞具有较为明显的特征D.该实验的目的是为了探究学生分组实验最佳取材时间3.某成熟的植物细胞,A表示细胞液、B表示细胞质基质、C表示细胞原生质层和细胞壁间隙之间的液体,将该细胞置于一定浓度的KNO3溶液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若该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则A、B、C三种溶液浓度大小为A>B>CB.若该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过程中,则该细胞吸水能力小于其质壁分离前C.若该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K+转移的方向是:由C到B再到AD.若该细胞正处于质壁分离复原过程中,最终平衡时A、B、C三处溶液浓度相等4.某种致病性极强的细菌外毒素由α和β两个亚单位组成,其中β亚单位无毒性,但能促进α亚单位进入宿主细胞发挥毒性作用。
有关该细菌相关的免疫反应,叙述不正确...的是A.该细菌侵入机体后,体液中的溶菌酶可以溶解其细胞壁B.该细菌侵入机体后,浆细胞可以产生抗体中和外毒素C.该细菌侵入宿主细胞后,效应T细胞释放淋巴因子使靶细胞裂解死亡D.研制疫苗时,应选择该细菌的减毒外毒素或β亚单位5.膝跳反射是一种最简单的反射类型,它仅包含传入神经元和传出神经元,下列关于膝跳反射的叙述,错误的是A.完成膝跳反射活动的神经中枢位于脊髓内B.膝跳反射的神经中枢可受大脑皮层的控制C.线粒体为神经递质与受体的结合提供能量D.感受器能把叩击刺激转化为神经元的兴奋6.鸡的雌雄性别主要由Z、W两条性染色体决定,雌性个体两条性染色体是异型的(ZW),雄性个体两条性染色体是同型的(ZZ),某种鸡的羽毛颜色(芦花和非芦花)是由位于Z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现有亲本芦花雌鸡和芦花雄鸡交配,子代中雄鸡全为芦花,雌鸡中芦花和非芦花各一半,根据题意,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芦花和非芦花这一对相对性状中,芦花为显性B.芦花和非芦花鸡种群中决定羽毛颜色的基因型共有6种C.亲代鸡的基因型为Z B W×Z B Z bD.选择芦花雌鸡和非芦花雄鸡交配,可根据后代中雏鸡羽毛的颜色特征把雌性和雄性分开。
2024年高考真题 理综生物(新课标卷)含答案解析

2024年高考真题理综生物(新课标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大豆油含有不饱和脂肪酸,熔点较低,室温时呈液态B.大豆的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C.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D.大豆中的脂肪和磷脂均含有碳、氢、氧、磷4种元素【答案】D【分析】1、脂肪:是由三分子脂肪酸与一分子甘油发生反应而形成的。
2、磷脂:构成膜(细胞膜、核膜、细胞器膜)结构的重要成分。
3、固醇:维持新陈代谢和生殖起重要调节作用,分为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等。
【详解】A、植物脂肪大多含有不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液态,动物脂肪大多含有饱和脂肪酸,在室温下呈固态,A正确。
B、蛋白质、脂肪和淀粉可在人体内分解产生能量,B正确。
C、必需氨基酸是人体细胞不能合成必须从外界获取的氨基酸,因此大豆中的蛋白质含有人体细胞不能合成的必需氨基酸,C正确。
D、脂肪的组成元素只有C、H、O,D错误。
故选D。
2.干旱缺水条件下,植物可通过减小气孔开度减少水分散失。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脱落酸的含量会降低B.干旱缺水时进入叶肉细胞的会减少C.植物细胞失水时胞内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增大D.干旱缺水不利于植物对营养物质的吸收和运输【答案】A【分析】干旱缺水条件下气孔开度减小,植物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减少,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同时植物体内水分含量减少,各种需要水分参与的生理反应都会减弱,植物根细胞的吸水能力增强,植物缺水主要是自由水大量失去。
【详解】A、叶片萎蔫时,叶片中的脱落酸(ABA)含量会增加,达到一定程度叶片可能会脱落,A错误。
B、干旱缺水时,植物气孔开度减小,吸收的二氧化碳会减少,植物的光合速率会降低,B正确。
C、植物细胞失水时主要失去自由水,自由水含量下降,结合水与自由水比值会增大,C正确。
四川省达州市2024年中考理综物理试题

四川省达州市2024年中考理综物理试题一、选择题(本题共12个小题,每小题3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1.自然界中万物生灵都有着自己独特的交流方式,其中声音是最常见、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下列关于声现象说法正确的是()A.声音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一切物体振动产生的声音人都能听到B.我国“天宫”空间站的宇航员出舱后,在太空中仍能通过声音直接交流C.常见医用设备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获取人体内部脏器信息的D.广场上的噪声监测仪能在传播过程中减弱噪声2.光,让我们的世界充满温暖,让我们的世界绚丽多彩。
下列有关光现象的描述错误的是()A.甲图中射击时要求“三点一线”,是利用光的直线传播原理B.乙图中太阳光经过三棱镜后,在白屏上呈现彩色光带,说明太阳光是由多种色光混合而成C.丙图中通过平静的湖面可以看到廊桥在水中的倒影,这是光的反射现象D.丁图中我们透过放大镜看到的是正立、放大的实像3.水是生命之源,也是人类生存环境的重要组成部分。
水在各种物态变化中不停地循环,让四季多姿多彩。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温暖的春天,万物复苏、冰雪消融,这是熔化现象,需要吸热B.炎热的夏天,莲花湖的水在阳光下变成水蒸气,这是汽化现象,需要吸热C.凉爽的秋天,路边的草或树叶上结有晶莹的露珠,这是液化现象,需要吸热D.寒冷的冬天,水蒸气在高空急剧降温变成雪花,这是凝华现象,需要放热4.赛龙舟是中华民族端午节一项传统民俗活动,下列关于龙舟比赛过程说法正确的是()A.比赛开始前,龙舟静止在水面上,处于平衡状态B.比赛过程中,使龙舟前进的动力是桨对人的作用力C.比赛过程中,左右相邻两龙舟之间的水,流速变大压强变大D.到达终点时,运动员停止划桨,龙舟的运动状态将不再发生改变5.水平桌面上两相同电子秤,上面分别放有相同的圆柱形容器。
容器中装有甲、乙两种不同的液体。
将体积相等的A和B两个小球分别放入液体中静止时A球沉底,B球漂浮。
绵阳实验高中2021级理综2

绵阳实验高中2021级理科综合训练(2)命题:周建何琳琳陈磊组卷:赖维吉审题:陈飞龙周方文赵琴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300分。
相对原子质量:H 1 C12 O16 S32 Cu64 Zn65 B11第Ⅰ卷(选择题,共126分)一、选择题:本题共13小题,每小题6分,共78分。
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1.在致癌因子的作用下,正常动物细胞可转变为癌细胞。
有关癌细胞特点的叙述错误的是()A.细胞中可能发生单一基因突变,细胞间黏着性减少B.细胞中可能发生多个基因突变,细胞的形态发生变化C.细胞中的染色体可能受到损伤,细胞的增殖失去控制D.细胞中遗传物质可能受到损伤,细胞表面的糖蛋白减少2.基因型为Aa的某植株产生的“a”花粉中有一半是致死的,则该植株自花传粉产生的子代中AA:Aa:aa基因型个体的数量比为()A.3:2:1B.2:3:1C.4:4:1D.1:2:13.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
现在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A.3B.4C.9D.124.用体外实验的方法可合成多肽链。
已知苯丙氨酸的密码子是UUU,若要在体外合成同位素标记的多肽链,所需的材料组合是:①同位素标记的tRNA①蛋白质合成所需的酶和ATP①同位素标记的苯丙氨酸①人工合成的多聚尿嘧啶核苷酸①除去了DNA和mRNA的细胞裂解液①翻译的场所核糖体A.①①①①B.①①①①C.①①①D.①①①5.水稻的某病害是由某种真菌(有多个不同菌株)感染引起的。
水稻中与该病害抗性有关的基因有3个(A1、A2、a);基因A1控制全抗性状(抗所有菌株),基因A2控制抗性性状(抗部分菌株),基因a控制易感性状(不抗任何菌株),且A1对A2为显性,A1对a为显性、A2对a为显性。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三理综限时训练12 2018.11.4
1—18题单选,19—21题多选,每题6分,多选题漏选3分,错选0分,共126分。
1.生物膜对于细胞的代谢极其重要。
右图是生物膜的模型图,其中a和b为物质的两种运输方式。
下列相关观点错误
..的是
A.生物膜的组成成分③含有P元素,②含有N元素
B.若图示为肝细胞膜,则尿素的运输方式是b
C.细胞间的识别、免疫、细胞的癌变与①有密切关系,
而膜的选择透过性与②的种类和含量相关,是由基因决定的
D.该图可表示突触小泡等各种膜结构
2. 关于高等植物叶绿体中色素的叙述,错误的是
A. 叶绿体中的色素能够溶解在有机溶剂乙醇中
B. 构成叶绿素的镁能够由植物的根从土壤中吸收
C. 通常,红外光和紫外光可被叶绿体中的色素吸收用于光合作用
D. 黑暗中生长的植物幼苗叶片呈黄色是因为叶绿素合成受阻引起的
3.在细胞的生命历程中,会出现分裂、分化等现象。
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 细胞的有丝分裂对生物性状的遗传有贡献
B. 哺乳动物的造血干细胞是未经分化的细胞
C. 细胞分化是细胞内基因选择性表达的结果
D. 通过组织培养可将植物叶肉细胞培育成新的植株
4.下图是基因组成为Aa的动物在形成精子过程中某一时期的示意图。
下列相关叙述中,准确的是
A.2号染色单体上与A相同位置的基因最可能是a
B.若姐妹染色单体没有分离,则可能出现性染色体组成为XXY的后代
C.1个该细胞经过两次连续分裂,最终可能形成4种类型的精细胞
D.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交叉互换将导致染色体结构变异
5.正常人的体细胞染色体数是46条,下列细胞中,肯定或可能存有两条X染色体的是
①精原细胞②卵原细胞③初级精母细胞④初级卵母细胞⑤次级精母细胞⑥次级卵母细胞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①③⑤⑥ D.②④⑤⑥
6.一只黑色家鼠与一只白化家鼠杂交,F1均为黑色家鼠。
F1中雌雄个体彼此交配,F2中黑色家鼠:浅黄色家鼠:白化家鼠=9:3:4。
下列相关分析准确的是
A.黑色性状是单基因控制的显性性状 B.F2中浅黄色家鼠是基因突变的结果
C.F2的白化家鼠中纯合子的比例为1/2 D.家鼠体色遗传不符合孟德尔遗传定律
7. 化学与生活密切相关。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 双氧水和75%的酒精溶液都能够作消毒剂
B. 水玻璃可用于制备黏合剂和防火剂
C. 铁粉放在食品袋中作抗氧化剂
D. 明矾和蓝矾都能够作饮用水的净水剂
8. 工业上,利用钼矿冶炼钼,其原理为:在高温条件下,MoS2(s) + 2Na2CO3(s) + 4H2(g) == Mo(s) + 2CO(g) + 4H2O(g) + 2Na2S。
已知硫元素化合价没有发生变化。
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 上述反应中,氧化剂是MoS2,还原剂是H2
B. 上述反应中,氧化产物和还原产物的物质的量之比为4:1
C. 若上述反应产生11.2 L CO气体,则转移电子2 mol
D. 上述反应中,达到平衡状态时,CO、H2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2
9. 下列实验中,操作和现象均准确且能实现相对应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操作
现象
A 验证BaSO3难溶于水将SO2通入Ba(NO3)2溶液中有白色沉淀生成
B 验证非金属性:Br > I 将溴水滴入淀粉KI溶液中溶液变蓝
C 验证SO2的漂白性将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中溶液褪色
D 验证某化合物一定是钠盐将该化合物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焰色为黄色
10. 短周期主族元素R、X、Y、Z在周期表中相对位置如图所示。
已知:Y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既能与强碱反应,又能与强酸反应。
下列说法不准确的是
A. 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R < X
B. 工业上采用电解法冶炼单质Y
C. Y、Z的简单离子能在水中大量共存
D. RZ2是含极性键的共价化合物
11.下列说法准确的是
A.液态油通过催化加氢可制得人造脂肪 B.饱和(NH4)2SO4溶液可使蛋白质变性
C.糖类和蛋白质的组成元素相同 D.石蜡油经分馏能够获得乙烯
12.下列过程对应的离子方程式准确的是
A.NaHSO3溶于水呈酸性:NaHSO3===Na++H++SO2-3
B.在Na2S2O3溶液中滴加稀硫酸:2H++S2O2-3===SO2↑+S↓+H2O
C.浓盐酸与MnO2反应制氯气:MnO2+4HCl===Mn2++2Cl2↑+2H2O
D.工业冶炼Mg:2Mg2++2O2-=====
电解
2Mg+O2↑
13.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A.能使石蕊显红色的溶液:K+、Mg2+、HCO-3、SO2-4
B.水电离出来的c(H+)=10-13mol·L-1的溶液:NH+4、Fe2+、NO-3、Cl-
C.
c(H+)
c(OH-)
=1012的溶液:K+、Fe3+、Cl-、SO2-4
D.加入铝片能放出H2的溶液:Na+、CH3COO-、Cu2+、SO2-4
14.如图所示,一很长的、不可伸长的柔软轻绳跨过光滑定滑轮,绳两端各系一小球a和b.a球质量为m,静置于地面;b球质量为3m,用手托住,高度为h,此时轻绳刚好拉紧.从静止开始释放b后,a可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A.h B.1.5h
C.2h D.2.5h
15.最近几年,国内房价飙升,在国家宏观政策调控下,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王强同学将房价的“上涨”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加速”,将房价的“下跌”类比成运动学中的“减速”,据此,你认为“房价上涨出现减缓趋势”能够类比成运动学中的
A.速度增加,加速度增大 B.速度增加,加速度减小
C.速度减小,加速度增大 D.速度减小,加速度减小
16.从同一地点开始沿同一方向做直线运动的两个物体A、B的速度图像如下图所示。
在0~t0的时间内,下列
A
B
P
说法准确的是
A .A 、
B 两物体所受的合外力都在减小
B .A 物体所受的合外力持续减小,B 物体所受合外力持续增大
C .A 、B 两物体的平均速度大小都是
D .A 物体的位移持续增大,B 物体的位移持续减小
17.如图所示,轻弹簧的一端与物块P 相连,另一端固定在木板上。
先将木板水平放置,并使弹簧处于拉伸状态。
缓慢抬起木板的右端,使倾角逐渐增大,直至物块P 刚要沿木板向下滑动,在这个过程中,物块P 所受静摩擦力的大小变化情况是
A .一直增大
B .保持不变
C .先增大后减小
D .先减小后增大
18. 如图所示,一条充足长的浅色水平传送带自左向右匀速运行,现将一个木炭包无初速地放在传送带的最左端,
木炭包在传送带上将会留下一段黑色的径迹,下列说法中准确的是 A. 黑色的径迹将出现在木炭包的左侧 B. 木炭包的质量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C. 传送带运动的速度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D. 木炭包与传送带间动摩擦因数越大,径迹的长度越短
19.A 、B 两辆汽车从同一地点在同一直线上做匀变速直线运动,它们的速度—时间图像如图所示,则在6 s 内
A .A 、
B 两辆汽车运动方向相同 B .A 车的加速度大于B 车的加速度
C .t=4 s 时,A 、B 两辆汽车相距最远
D .t=4 s 时,A 、B 两辆汽车刚好相遇
20.如图所示,在光滑水平面上叠放着甲、乙两物体。
现对甲施加水平向右的拉力F ,通过传感器可测得甲的加
速度a 随拉力F 变化的关系如图(b )所示,已知重力加速度g 取10m/s 2
,由图线可知 A .甲的质量是2kg B .甲的质量是6kg
C .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2
D .甲、乙之间的动摩擦因数是0.6
21.如图所示,可视为质点的小球,质量为,在半径为R 的竖直放置的光滑圆形管道内做圆周运动,下列相关
说法中准确的是
A .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0
B .小球能够通过最高点时的最小速度为
C .如果小球在最高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此时小球对管道的外壁有作用力
D .如果小球在最低点时的速度大小为,则小球通过最高点时与管道间无相互作用力
甲乙
F
(a ) 12 24 36 48 60
6 a/(m ﹒s -2) (b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