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实验.doc
化验煤实验报告
![化验煤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4794455d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a.png)
1. 了解化验煤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2. 掌握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发热量分析的方法。
3. 分析煤的品质,为煤的加工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
二、实验原理化验煤是指通过对煤的工业分析、元素分析和发热量分析等方法,对煤的品质进行评价的过程。
煤的工业分析主要包括水分、灰分和挥发分;元素分析主要包括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含量;发热量分析则测定煤的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煤样2. 实验仪器:- 干燥箱- 烘箱- 烧杯- 酒精灯- 烧瓶- 天平- 玻璃棒- 滤纸- 容量瓶- 秒表- 煤的工业分析仪器- 元素分析仪器- 发热量分析仪器1. 工业分析(1)称取一定量的煤样,放入烧杯中,用玻璃棒搅拌均匀。
(2)将烧杯放入烘箱中,在105℃下干燥至恒重,记录干燥前后质量。
(3)将干燥后的煤样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4)将烧杯放入烘箱中,在800℃下灼烧至恒重,记录灼烧前后质量。
(5)计算水分、灰分和挥发分的含量。
2. 元素分析(1)称取一定量的煤样,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2)将烧杯放入烘箱中,在105℃下干燥至恒重,记录干燥前后质量。
(3)将干燥后的煤样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硫酸,加热溶解。
(4)将溶液过滤,用蒸馏水定容至100mL。
(5)利用元素分析仪器测定碳、氢、氧、氮、硫等元素的含量。
3. 发热量分析(1)称取一定量的煤样,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2)将烧杯放入烘箱中,在105℃下干燥至恒重,记录干燥前后质量。
(3)将干燥后的煤样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蒸馏水,搅拌均匀。
(4)将烧杯放入热量测定仪中,测定煤样的低位发热量和高位发热量。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工业分析结果水分:5.2%灰分:10.8%挥发分:25.5%2. 元素分析结果碳:83.5%氢:3.5%氧:7.0%氮:2.0%硫:1.5%3. 发热量分析结果低位发热量:29.8MJ/kg高位发热量:33.2MJ/kg根据实验结果,该煤样具有以下特点:(1)水分含量较低,有利于煤的储存和运输;(2)灰分含量适中,有利于煤的燃烧;(3)挥发分含量较高,有利于煤的加工和利用;(4)碳、氢、氧、氮、硫等元素含量适中,有利于煤的燃烧和加工;(5)低位发热量较高,有利于提高能源利用效率。
煤化验技能鉴定
![煤化验技能鉴定](https://img.taocdn.com/s3/m/16a14962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96.png)
煤化验技能鉴定煤炭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其性质和质量对于燃烧效率和环境影响具有重要作用。
因此,煤化验技能鉴定是评估煤炭质量和应用价值的重要手段之一。
本文将介绍煤化验技能鉴定的基本原理、常用方法和关键技术,以帮助读者了解煤化验技能鉴定的重要性和应用。
一、煤化验技能鉴定的基本原理煤化验技能鉴定是通过对煤炭样品进行实验室分析,确定其化学成分、物理性质和热值等指标,从而评估煤质的优劣和适用性。
煤炭主要由有机质和无机质组成,其中有机质是煤的主要组成部分,包括固定碳、挥发分、灰分和水分等指标。
而无机质主要包括灰分、硫分和氮分等。
通过对这些指标的测定和分析,可以了解煤炭的燃烧特性、煤气生成和污染物排放等信息。
二、煤化验技能鉴定的常用方法1. 煤样采集和制样:煤样采集是煤化验技能鉴定的第一步,要保证样品的代表性和可靠性。
采集好的煤样需要经过制样处理,包括破碎、研磨和混样等步骤,以获得符合分析要求的样品。
2. 化学分析:化学分析是煤化验技能鉴定的关键环节,包括固定碳、挥发分、灰分、水分、硫分和氮分等指标的测定。
常用的化学分析方法包括干燥法、灰分测定法、硫分测定法和氮分测定法等。
3. 物理性质测试:物理性质测试是评估煤炭品质的重要手段,包括粒度分析、密度测定、孔隙度测定和可磨性等指标的测定。
这些测试可以为煤炭的选矿、燃烧和利用提供重要依据。
4. 热值测试:煤炭的热值是评估其燃烧性能和热能利用价值的重要指标。
常用的热值测试方法包括低位发热量测定和高位发热量测定等。
三、煤化验技能鉴定的关键技术1. 样品制备技术:样品制备的质量和代表性对煤化验技能鉴定结果具有重要影响。
因此,需要掌握好样品采集、制样和保存等技术,以确保样品的可靠性和准确性。
2. 分析仪器的选择和操作:煤化验技能鉴定需要使用各种化验仪器和设备,如元素分析仪、灰分测定仪和热值测试仪等。
掌握这些仪器的操作原理和技术要点,能够提高分析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3. 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煤化验技能鉴定的结果需要进行数据处理和结果解释,以便得出准确的结论和评估。
煤化学实验教学大纲
![煤化学实验教学大纲](https://img.taocdn.com/s3/m/2f23e575b80d6c85ec3a87c24028915f804d8426.png)
煤化学实验教学大纲一、实验目的煤化学实验是煤炭及其相关领域研究的基础,通过本实验的学习,旨在使学生了解煤炭化学组成及其性质,并掌握基本的煤化学实验技术操作方法。
同时,通过实验的设计和实施,培养学生的科学研究能力和实验操作技巧。
二、实验内容1. 煤质分析实验a. 煤的元素、灰分、挥发分、固定碳等含量测定b. 煤的工业分析c. 煤的孔隙分析2. 煤的热解及干馏实验a. 煤的热解过程与反应机理b. 煤的干馏实验及得到的产物分析3. 煤的气化实验a. 煤的气化反应原理b. 煤气化过程中的温度、压力及气体产量的测定4. 煤的液化实验a. 煤液化反应的机理和条件b. 煤的液化试验及产物分析5. 煤的焦化实验a. 煤的焦化过程及机理b. 煤的焦化实验及焦炭品质评价三、实验要求1. 具备基本的安全意识和实验室操作技巧,熟悉实验室安全规范。
2. 熟悉煤化学实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并具备正确操作技术。
3. 具备较好的数据处理和实验报告撰写能力。
4. 能够准确理解和执行实验操作步骤,实验结果具有较高的可靠性和重复性。
四、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工作a. 阅读实验指导书及相关文献,了解实验原理及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
b. 做好实验前的安全检查,确保实验室环境和仪器设备的安全性。
c. 熟悉实验操作流程,准备实验所需材料和试剂。
2. 实验操作a. 根据实验要求,按照操作步骤进行实验。
b. 注意操作的细节和仪器设备的使用方法,确保实验的准确性和可重复性。
c. 记录实验数据和观察结果,及时处理实验中出现的问题。
3. 数据处理与结果分析a. 对实验数据进行整理、统计,并进行必要的数据处理和计算。
b. 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相应的结论。
4. 实验报告撰写a. 根据实验要求,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原理、步骤、结果分析和结论等内容。
b. 实验报告应具备清晰的逻辑结构和准确的表达,图表和数据应清晰可读。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1. 实验操作前,要仔细阅读实验指导书及相关安全规范,了解实验材料和试剂的性质和危害性。
煤气化验操作规程
![煤气化验操作规程](https://img.taocdn.com/s3/m/59289a0e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547a14f.png)
煤气化验操作规程《煤气化验操作规程》一、实验目的本实验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煤气化过程的实验,掌握煤气化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了解煤气化反应的条件和影响因素,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和实验数据处理能力。
二、实验原理煤气化是一种将固体燃料(如煤)转化为可燃气体的化学反应过程。
在氧气或蒸汽的存在下,将煤加热至高温,使煤中的碳和氢转化为一种含有可燃气体的混合气体,这种混合气体称为煤气。
煤气化的主要化学反应包括气化、转化和裂解等过程。
三、实验仪器和药品1. 煤气化炉2. 煤气化反应器3. 煤气收集装置4. 温度计5. 煤样6. 氧气7. 蒸汽四、实验操作步骤1. 将煤气化炉装好,连接好煤气化反应器和煤气收集装置,调整煤气化炉的温度。
2. 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煤气化反应器中。
3. 打开氧气或蒸汽供应,开始加热煤样,观察煤气生成情况。
4. 收集并储存生成的煤气。
5. 记录实验数据,包括煤样质量、煤气生成量、反应温度等。
五、实验注意事项1. 操作时应注意安全,避免发生燃爆和中毒等事故。
2. 熟悉实验仪器的使用方法和操作流程,正确操作,严格按照实验规程进行。
3. 对反应温度、气体流量等参数进行实时监控。
4. 实验结束后,及时清洗和归还实验仪器,保持实验室环境整洁。
六、实验结果分析根据实验数据,分析煤气化反应的产物成分和生成规律,探讨影响煤气化反应的因素及优化煤气化条件的方法,提出改进意见。
七、实验总结通过本次实验,掌握了煤气化的基本原理和实验操作方法,深化了对化学实验的认识,培养了实验操作技能和数据处理能力,为今后的学习和科研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以上就是《煤气化验操作规程》的全部内容,希望对学习煤气化实验的同学有所帮助。
煤的燃烧实验报告
![煤的燃烧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12d11b7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46a277d.png)
煤的燃烧实验报告煤的燃烧实验报告概述:本实验旨在研究煤的燃烧过程,并探讨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和数据收集,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煤燃烧的化学反应和能量转化过程。
实验材料与方法:实验中使用的主要材料是煤和氧气。
首先,我们将煤样品粉碎成均匀的颗粒,并称取一定质量的煤粉。
然后,将煤粉放入实验装置中的燃烧室。
在燃烧室中,我们通过控制氧气的流量和压力来控制燃烧过程。
实验中还使用了温度计和压力计等仪器来监测实验参数的变化。
实验过程与观察结果:在实验开始时,我们点燃了煤粉并观察了燃烧的过程。
随着氧气的供应,煤粉燃烧产生了明亮的火焰,并伴随着热量的释放。
我们注意到火焰的颜色由最初的橙红色逐渐变为蓝色,这表明燃烧过程中温度的升高。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还观察到煤粉燃烧时产生了大量的烟雾。
烟雾的产生是由于煤中的杂质和不完全燃烧所致。
这些烟雾中含有大量的颗粒物和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都有一定的危害。
实验结果分析:通过实验数据的收集和分析,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煤的燃烧是一个复杂的化学反应过程,涉及多种物质的转化和能量的释放。
煤中的碳和氢与氧气反应产生二氧化碳和水,同时释放出大量的热能。
2. 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烟雾和有害气体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中,颗粒物会造成空气污染,而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等有害气体则会引发酸雨和空气污染。
3. 煤的燃烧效率是衡量燃烧过程有效性的重要指标。
高效的燃烧可以最大程度地释放煤中的能量,减少有害物质的产生。
因此,提高燃烧效率是减少煤燃烧对环境影响的重要途径。
4. 煤的燃烧过程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煤的质量、煤粉的粒径、氧气的供应等。
通过优化这些因素,可以提高煤的燃烧效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
结论:综上所述,煤的燃烧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转化过程,但同时也会带来环境污染和健康风险。
为了减少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我们应该加强煤燃烧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提高燃烧效率,并采取有效的污染物控制措施。
此外,我们还应该积极推动清洁能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减少对煤等传统能源的依赖,实现可持续发展的目标。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a5172490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e9.png)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广泛应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
为了了解煤的工业特性和分析方法,我们进行了一系列实验,旨在对煤的成分、燃烧特性以及环境影响进行分析。
2. 实验目的本实验的目的是通过一系列实验方法,对煤的工业分析进行深入研究,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分析煤的元素组成和质量特性;2.研究煤的燃烧特性,包括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3.分析煤的环境影响,包括二氧化碳排放和气候变化等。
3. 实验方法3.1 煤的取样和制备我们从工业煤矿中采集了多个煤样,并进行了样品制备。
首先,我们将煤样进行破碎和研磨,以获得均匀的粉末样品。
然后,我们从粉末中取出适量样品,用于后续的实验分析。
3.2 煤的元素组成分析我们采用了X射线荧光光谱仪(XRF)对煤的元素组成进行分析。
通过该仪器,我们可以快速准确地测定煤样中各种元素的含量,包括碳、氢、氧、硫等。
3.3 煤的燃烧特性分析我们使用煤的热值测定仪器对煤样的燃烧特性进行测定。
该仪器可以测量煤样的发热量,从而了解煤的热能价值。
同时,我们还对煤样的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进行分析,以了解煤的燃烧性能和煤质特征。
3.4 煤的环境影响分析为了研究煤的环境影响,我们对煤燃烧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进行了测定。
我们使用了气体分析仪对煤燃烧产生的废气进行采样,并分析其中二氧化碳的含量。
通过对二氧化碳排放的测定,我们可以评估煤燃烧对环境的影响。
4. 实验结果经过实验分析,我们得到了以下结果:1.煤样的元素组成分析表明,煤中主要含有碳、氢、氧和硫等元素,其中碳是主要元素,占煤样质量的大部分。
2.煤样的燃烧特性分析结果显示,煤样的热值较高,表明其具有较高的热能价值。
同时,煤样的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的含量也得到了测定和分析。
3.煤燃烧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测定结果显示,煤燃烧是一个高碳排放过程,对二氧化碳的排放有一定的影响。
5. 结论通过对煤的工业分析实验,我们得到了以下结论:1.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具有丰富的碳含量和较高的热能价值。
煤实验报告
![煤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b0c0d54158eef8c75fbfc77da26925c52dc59150.png)
一、实验目的1. 了解煤炭燃烧的基本原理及过程;2. 掌握煤炭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3. 研究煤炭燃烧过程中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
二、实验原理煤炭燃烧是指煤炭与氧气在高温条件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碳、水蒸气、氮氧化物等物质。
实验中,通过观察煤炭燃烧现象,分析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研究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
三、实验材料与仪器1. 实验材料:煤炭、氧气、燃烧器、温度计、燃烧效率测试仪等;2. 实验仪器:天平、计时器、量筒、酒精灯、加热器等。
四、实验步骤1. 准备实验材料,称取一定质量的煤炭;2. 将煤炭放入燃烧器中,用酒精灯点燃;3. 使用温度计测量煤炭燃烧过程中的温度变化;4. 记录煤炭燃烧时间,观察燃烧现象;5. 使用燃烧效率测试仪测量燃烧过程中产生的热量;6. 分析实验数据,研究提高燃烧效率的方法。
五、实验结果与分析1. 实验结果(1)煤炭燃烧过程中,温度逐渐升高,最高温度可达800℃左右;(2)燃烧过程中,煤炭燃烧时间为5分钟;(3)燃烧效率为30%。
2. 分析(1)煤炭燃烧过程中,温度升高,有利于煤炭与氧气充分反应,提高燃烧效率;(2)燃烧时间为5分钟,说明煤炭燃烧速度较快,燃烧效率较高;(3)燃烧效率为30%,说明实验条件下煤炭燃烧效率还有一定提升空间。
六、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方法1. 优化煤炭质量:选择优质煤炭,降低煤炭中的硫、磷等杂质含量,提高燃烧效率;2. 改善燃烧条件:适当增加氧气供应,提高燃烧温度,使煤炭充分燃烧;3. 优化燃烧设备:采用先进的燃烧设备,如沸腾床燃烧器、流化床燃烧器等,提高燃烧效率;4. 控制燃烧过程:通过调整燃烧设备参数,如氧气供应量、燃烧温度等,实现煤炭充分燃烧。
七、结论本次实验通过对煤炭燃烧过程的研究,掌握了煤炭燃烧的基本原理及过程,分析了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有害物质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同时,通过实验数据,研究了提高煤炭燃烧效率的方法。
实验结果表明,优化煤炭质量、改善燃烧条件、优化燃烧设备以及控制燃烧过程等措施可以有效提高煤炭燃烧效率。
煤化学实验思考题总结
![煤化学实验思考题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98983208b8f67c1cfbd6b856.png)
(1)为什么说测得的灰分实际上是煤样的灰分产率?答:由于煤中矿物质的真实含量很难测定,所以常用灰分产率,借助一定的数学式,算出煤中矿物质含量的近似值。
(2)为什么测定灰分用箱形电炉要带烟囱?并规定在500℃时停留30min?答:使SO2在CaO生成前完全排出反应区。
由于SO2和CaO在试验条件下生成CaSO4,使测定结果偏高而且不稳定,因此煤样要在温度为500℃时保持一段时间,使黄铁矿硫和有机硫的氧化反应在这一温度下基本完成。
(1)煤的挥发分产率为什么不能叫挥发分含量?答:由于挥发分不是煤样固有的物质,而是在特定条件下煤的有机质受热分解的产物。
因此,确切地说,该指标应称为煤的挥发分产率而不能称为煤的挥发分含量。
(2)固定炭和煤的变质程度有什么关系?答:固定碳大致随煤的变质程度而成正比例关系变化。
(3)固定碳与煤中碳元素含量有何区别?答:煤的固定碳时工业分析组成的一项成分,它具有规范性,时一定试验条件下的产物。
而煤中所含的元素碳时煤中的主要元素。
固定碳除含碳元素外,还含有少量硫何极少量未分解彻底的碳氢物质,所以,不能把煤的固定碳简单地认为是煤的碳元素,两者是截然不同的。
(1)粘结指数的方法与罗加指数有何区别,前者对后者作了那些改进?答:罗加试验法存在的缺点是:对强粘结煤即相当于胶质层厚度大于20㎜,或罗加指数值在70以上的煤分辨能力差;对罗加指数小于15的弱粘结煤重现性不好等。
为此,本方法在专用无烟煤的选定、无烟煤及烟煤粒度组成、配比、计算公式等方面进行了改进。
(2)讨论烟煤与无烟煤粒度组成不同及配比不同,对G值的影响?答:粘结指数试验煤样,应达到空气干燥状态、粒度小于0.2㎜的分析试样。
制备时须防止过度粉碎,其中0.1~0.2㎜的煤粒占全部煤样的20~35﹪。
(3)惰性物质为什么用无烟煤?是否可以用其他惰性物质如焦炭?专用无烟煤为什么要有一定标准?答:粘结指数测定中所用的无烟煤,必须是宁夏汝箕沟煤矿的专用无烟煤,且应符合下列要求:A<4﹪,V<7.5﹪,粒度为0.1~0.2㎜,其中小于0.1㎜的筛下率不大于7﹪。
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
![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4f3546f06037ee06eff9aef8941ea76e58fa4a21.png)
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煤炭试验方法标准是对煤炭进行化验、检测和评价的技术规范和方法要求,主要用于指导煤炭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质量控制和技术判断。
煤炭试验方法标准的主要任务是对煤炭的理化性质、工艺性能、环境性能等进行准确、可靠的测定和评价,为煤炭的科学管理和合理利用提供技术支持。
主要煤炭试验方法标准及其说明如下:1. 样品制备煤炭样品的制备是煤炭实验的基础,按照一定的规定和方法,制备出能够代表待测煤炭的样本。
常用的标准有GB/T 482-2013《煤炭样品制备方法》。
2. 全水分测定全水分是指煤炭中含有的水分。
按照GB/T 211-2017《煤炭全水分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3. 分析样水分测定分析样水分是指在煤炭样品经过初潮处理后的样品中所含的水分。
按照GB/T 212-2008《煤炭分析样水分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4. 灰分测定灰分是指煤炭中无机物质的含量。
按照GB/T 213-2008《煤炭灰分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5. 挥发分测定挥发分是指煤炭在高温下挥发出的气体成分。
按照GB/T214-2007《煤炭挥发分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6. 固定碳计算方法固定碳是指煤炭中除去挥发分、水分和灰分后的固体炭质成分。
按照GB/T 28732-2012《煤炭固定碳计算方法》进行计算。
7. 硫分测定硫分是指煤炭中所含有的硫化物的含量。
按照GB/T 215-2008《煤炭硫分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8. 发热量测定发热量是指煤炭燃烧时放出的热量。
按照GB/T 384-2013《煤炭发热量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9. 煤塞性测定煤塞性是指煤炭在高温下炼焦生成焦炭的能力。
按照GB/T 5447-1997《煤塞性测定方法》进行测定。
10. 煤炭工艺性能试验方法煤炭工艺性能是指煤炭在生产、加工、运输、储存和使用过程中的物理、化学性质和变化。
常用的试验方法有:- GB/T 770-2008《煤炭磨破特性评价方法》- GB/T 5447-1997《煤炭自燃倾向试验方法》- GB/T 15453-1995《煤炭中粘结剂评价方法》。
煤炭化验步骤及操作说明
![煤炭化验步骤及操作说明](https://img.taocdn.com/s3/m/a9090e8cd0d233d4b14e69a7.png)
煤质化验实验操作步骤采样↓用破碎机破碎至6毫米以下→取10克做全水↓用二分器缩分(或手工“十字”缩分)↓用鼓风干燥箱80度烘干煤样1小时30分钟↓用密封式制样机制成0.2毫米以下煤样↓取1克精确至0.0001克做灰分取1克精确至0.0001克做分析水取1克精确至0.0001克做发热量取1克精确至0.0001克做挥发份取50毫克做全硫试样分析项目:1.全水(Mt)称取6毫米以下煤样10克精确至0.001克,放入事先升温至105~110度的鼓风干燥箱内,无烟煤烘干3小时,烟煤烘干2小时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5分钟后放入干燥器15分钟后称量(无干燥器的,将样品冷却至室温)。
全水=(减少的部分质量/试样重量)*1002.分析水(Mad)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放入事先升温至105~110度的鼓风干燥箱内,无烟煤烘干1.5小时,烟煤烘干1小时后取出,在空气中冷却约5分钟后放入干燥器15分钟后称量(无干燥器的,将样品冷却至室温)。
分析水=(减少的部分质量/试样重量)*1003.灰分(Aad)打开高效智能一体马弗炉电源,选择“快灰”键,再按确认键,智能马弗炉自动升温至850度报警提示,“进程”显示“1”;用灰皿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按向上的箭头,智能马弗炉自动进入“进程2”,打开炉门将试样放在炉门口,缓慢将试样推入炉膛中央的高温带,(注意!不要是使煤样爆燃,烟囱阀应打开)然后关上炉门,再按下向上的箭头,屏幕显示“进程3”键,仪器3分钟自动回升到815度,报警提示,自动进入“进程4”恒温40分后报警结束。
取出后在空气中冷却约5分钟后放入干燥器15分钟后称量(无干燥器的,将样品冷却至室温)。
灰分=(灰皿中残渣的重量/试样重量)*1004.挥发分(Vad)打开智能马弗炉电源,选择“挥发”,再点确认键,智能马弗炉自动升温至920度报警提示,屏幕显示“进程1”。
用挥发份坩埚称取0.2毫米以下煤样1克精确至0.0001克打开炉门迅速将试样放入炉膛中央的高温带,(注意!烟囱阀应关闭,三分钟内炉温必须升至900度)然后关上炉门按向上的箭头,智能马弗炉自动进入“进程2”,智能马弗炉自动回升到900度,报警提示(3分钟回升也记时)再恒温4分钟,从回升到实验结束共7分钟,报警后取出,屏幕显示“实验结束”。
煤化工实习报告
![煤化工实习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2aa19d8964bcf84b8d57bad.png)
煤化工实习报告篇一:煤化工实习报告第一部分煤样的制取实验一分析样的制备一、实验目的1、了解并熟悉九点取样法及浮选的整个操作流程;2、学习并掌握操作过程中各个设备的使用。
二、实验原理根据煤和浮选液密度的不同,精煤密度较小,均匀搅拌后精煤上浮,取出精煤洗去精煤中的氯化锌,用硝酸银溶液检验氯离子是否除尽。
三、实验仪器、设备、试剂密度计、烧杯、短木棍、破碎机、磨碎机、筛分机、干燥箱、氯化锌、水、一般煤样。
四、实验步骤1、配取密度为14g/cm3的氯化锌溶液,用九点取样法取一定量的煤样,加入浮选液中,用棍子从同一个方向搅拌,均匀搅拌。
2、搅拌均匀后,静置稳定后,取出悬浮液上方的精煤;用温水洗二至三次,洗完后继续用冷水冲洗,直到硝酸银检验对比与滴定水的溶液一致时为止。
3、将煤样放置恒温干燥箱内干燥,等干燥后从恒温干燥箱内取出后暴露于空气中,使煤中含水量与空气中的水分达到平衡。
4、用磨碎机磨碎煤粒,使粒度小于2mm,用透筛力为2mm的筛子进行筛分,筛下物即为分析样。
5、把分析样装入广口瓶内,贴上标签,标签上标注清楚日期、煤样编号、产地、制样组。
五、实验总结通过分析样的制备,充分掌握了煤样的选取及煤样的整个制备过程,及各个设备的使用。
整个制样过程可以当做一个简化的洗煤厂,但是,在实验过程中发现了许多的问题,目无纪律,到处逛来逛去,这些都是我们存在的不足之处,在以后的学习、生活中需要改正。
初次接触这些新的设备,操作起来不是那么的顺畅,我们需要多次使用设备来掌握操作。
第二部分煤的工业分析实验一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一、实验目的1.学习和掌握空气干燥煤样水分的测定方法和原理2.了解空气干燥煤样的主要作用。
二、实验原理称取一定量的空气干燥煤样,置于105~110℃干燥箱中,于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煤样损失的质量占总的煤样的质量百分数即为煤中水分的含量。
三、实验仪器、设备、试剂1.无水氯化钙:化学纯,粒状。
2变色硅胶:工业用品。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8a4e7d95ac51f01dc281e53a580216fc700a5325.png)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煤是一种重要的化石能源,广泛用于工业和生活领域。
为了了解煤的质量和用途,常常需要进行煤的工业分析实验。
煤的化学成分分析是煤的工业分析的重要一环。
常用的化学成分分析方法包括元素分析、有机质含量分析和灰分含量分析。
元素分析可以测定煤中的主要元素含量,如碳、氧、氢、氮等。
有机质含量分析可以测定煤中有机质的含量,是评价煤的能源价值的一个指标。
灰分含量分析可以测定煤中的无机灰分含量,也是评价煤质的重要指标。
煤的物理性质分析也是煤的工业分析的重要一环。
常用的物理性质分析方法包括煤的密度测定、挥发分含量测定、固定碳含量测定和焦渣特性分析。
煤的密度是煤的一个重要的物理属性,可以反映煤样的紧密程度。
挥发分含量测定可以测定煤中的挥发分含量,是评价煤的可燃性和燃烧性能的一个指标。
固定碳含量测定可以测定煤中的固定碳含量,也是评价煤燃烧性能的一个指标。
焦渣特性分析可以测定煤在高温下的膨胀和收缩特性,是评价煤的焦化性能的一个指标。
煤的热值分析是煤的工业分析的重要一环。
煤的热值是煤的一个重要的能源评价指标,常用的热值分析方法包括全水基热值分析、干基热值分析和空气干燥基热值分析。
全水基热值是指煤中全部含水的热值,干基热值是指煤中除去水分后的热值,空气干燥基热值是指煤中连同水分在内的非灰分部分的热值。
煤的工业分析实验还包括煤的化学反应性分析。
煤在燃烧、气化和焦化等工艺过程中,会发生一系列的化学反应。
煤的化学反应性分析可以通过实验方法评价煤的燃烧性能、热解性能和焦炭性能等。
常用的化学反应性分析实验包括煤的燃烧特性分析、煤的热解特性分析和煤的焦化特性分析。
综上所述,煤的工业分析实验主要包括煤的化学成分分析、物理性质分析、热值分析和化学反应性分析等。
这些实验可以帮助我们全面了解煤的质量和用途,为煤矿开采、燃烧和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对于促进能源结构调整和减少环境污染具有重要意义。
煤化学实验(全)
![煤化学实验(全)](https://img.taocdn.com/s3/m/e16c23ca89eb172ded63b751.png)
XXXX 大学专业实验课程名称:煤的综合分析实验学院、系: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学生姓名:指导教师:成绩:2011年7月1日项目1 全硫含量的测定任课教师: 实验时间:2010-7-8化工07-3 组员:姜 山、周轶人、刘宇鹏、许子衡一、实验目的煤中的硫是一种有害元素,尤其作为燃料时,对硫的含量更有严格的要求。
动力用煤中的硫变成废气,污染环境,所以煤的硫含量是评价媒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中全硫(Total Sulfur )的测定方法有很多,本实验介绍的是高温燃烧库仑法。
二、实验原理煤样在11500C 高温条件和催化剂作用下于净化过的空气流中燃烧,煤中各种形态的硫均被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而逸出,反应式如下:()有机硫煤+()2232221200202Cl N SO SO O H CO O c O +++++−−−→−332282114SO O Fe O FS +→+()指金属元素M O SO MO MSO 224222++→ 32222SO O SO ↔+生成的SO 2和少量的SO 3被空气流带入电解池内与水分化合生成亚硫酸后,立即被电解液中的碘(溴)氧化成少量的硫酸,使溶液中的碘(碘)减少而碘离子(溴离子)增加,破坏了碘-碘化钾电对的点位平衡,系统便立即以自动电解碘化钾溶液生成的碘来氧化滴定H 2SO 3,反应式为: 阳极: 222I e I →+- 222Br e Br →--阴极:222H e H →++碘(溴)氧化H 2SO 3反应为:+-++→++H SO H I O H SO H I 22422422+-++→++H SO H Br O H SO H Br 22422322电解产生的碘(电接碘)所耗用的电量,由电路采样、变换,计算机进行积分运算,然后按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出试样中全硫含量的百分比。
()()()m Q S ⨯⨯⨯=96500/100016%S ——全硫含量(%);Q ——电量,库伦(C );M ——试样质量,克(g ) 三、仪器设备和试剂1.以库仑滴定为原理的自动测硫仪,包括以下部件:送样机构、高温炉、电解池、磁力搅拌器、电磁泵、净化系统、烟尘过滤器、控制系统等。
煤工业分析 实验报告
![煤工业分析 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1447539a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3f.png)
煤工业分析实验报告1. 引言煤是一种重要的能源资源,在工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煤的质量及其成分分析对于了解煤的燃烧特性及利用价值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利用化学与物理测试技术,对煤的质量及其成分进行分析与研究。
2. 实验原理煤的成分主要包括固体无机物、有机质和水分。
通过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可以对煤的灰分、挥发分、固定碳以及水分进行测定。
灰分是指煤的无机部分,主要由金属氧化物、金属盐和矿物质组成。
灰分测试可以通过加热煤样,将有机质燃烧殆尽,只剩下不燃烧的无机物,称为残渣,以此计算出煤的灰分含量。
挥发分是指煤在加热过程中失去的水分和有机质,主要包括可挥发性、可燃性和非挥发性有机物。
通过将煤样在一定温度下加热并排除其中的水分,得到的失重量即为煤的挥发分。
固定碳是指煤中不挥发的有机物,在燃烧时会残留下来。
通过将煤样在高温条件下煅烧,挥发分和灰分被排除,剩下的质量即为煤的固定碳。
水分是煤中的一种重要成分,在燃烧过程中会对煤的热值产生影响。
通过将煤样加热至一定温度,使其中的水分挥发出来,计算煤的水分含量。
3. 实验步骤3.1 样品的制备从煤矿中采集多个不同产地的煤样,将其粉碎并混合均匀,制备出实验所需样品。
3.2 灰分测试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干燥皿中,放入电炉中加热,加热到800并保持2小时,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残渣质量,并计算出灰分含量。
3.3 挥发分测试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密闭容器中,放入高温炉中加热,加热到950并保持7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失重质量,并计算出挥发分含量。
3.4 固定碳测试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铂坩埚中,放入电炉中加热,加热到950并保持7分钟,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质量,并计算出固定碳含量。
3.5 水分测试取一定质量的煤样,放入烘箱中加热,加热到105并保持2小时,然后取出,冷却至室温。
称取失重质量,并计算出水分含量。
4. 实验结果与分析通过实验测得的数据如下表所示:样品编号灰分含量(%)挥发分含量(%)固定碳含量(%)水分含量(%)- -样品1 5.6 17.8 70.4 6.2 样品2 7.3 21.5 68.7 5.7 样品3 4.9 19.1 71.6 6.4 从表中可以看出,样品1的灰分含量较低,挥发分含量较高,固定碳含量较高,水分含量相对较低。
煤的热解实验报告
![煤的热解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60f4c76b1fd9ad51f01dc281e53a580216fc509e.png)
煤的热解实验报告
一、热解过程
1.煤的热解定义
将煤在惰性气氛中(隔绝空气的条件下)持续加热至较高温度时发生的一系列物理变化和化学反应生成气体(煤气)、液体(煤焦油)和固体(半焦或焦炭)
的复杂过程称为煤的热解(pyrolysis)、或煤的干馏、煤的炭化(carbonization)。
2.煤的热解分类
按热解终温分三类:
低温干馏(500~600℃)
中温干馏(700~800℃)
高温干馏(950~1050℃)
3.煤的热解过程大致可分为三个阶段:
(1)第一阶段:室温~活泼分解温度Td(300~350℃)
即煤的干燥脱吸阶段。
煤的外形基本上没有变化。
在120℃以前脱去煤中的游离水;120~200℃脱去煤所吸附的气体如CO、CO2和CH4等;在200℃以
后,年轻的煤如褐煤发生部分脱羧基反应,有热解水生成,并开始分解放出气态
产物如CO、CO2.H2S等;近300℃时开始热分解反应,有微量焦油产生。
烟煤
和无烟煤在这一阶段没有显著变化。
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少。
一般在700℃时缩聚反应最为明显和激烈,产生的气体主要是H2,仅有少
量的CH4,为热解二次气体。
随着热解温。
煤化工实验总结报告范文
![煤化工实验总结报告范文](https://img.taocdn.com/s3/m/257d5f08e418964bcf84b9d528ea81c758f52eb5.png)
煤化工实验总结报告范文一、引言本次实验旨在通过对煤的热解反应进行模拟和实际操作,了解煤的热解特性和产物组成,并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和总结,为煤化工领域提供参考和指导。
二、实验目的1. 了解煤的基本性质和热解反应机理。
2. 掌握常用的煤热解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
3. 分析煤热解实验结果,了解产物组成及其应用价值。
4. 总结煤热解过程中的关键因素和影响规律。
三、实验内容本次实验采用固定床煤热解实验方法,设备包括热解装置、样品室、气相色谱仪等。
实验步骤如下:1. 样品制备:选取不同煤样进行研究,并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备样。
2. 热解实验:将样品放入样品室中,经过一定时间的热解反应后,收集产物。
3. 产物分析:采用气相色谱仪对产物进行分析,获取组成成分和峰值面积。
4. 数据统计:对实验结果进行数据处理和统计分析。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1. 分析煤的基本特性:通过实验发现,不同煤样的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含量存在差异,这决定了煤的热解特性和产物组成。
2. 煤热解反应过程:实验结果显示,煤在高温下热解产生气体和液体产物,同时生成固体残渣。
气体主要包括沥青烃、烯烃和烷烃等,液体产物则包括溶剂油、焦油等。
3. 热解温度与产物分布:在不同温度下,煤的热解产物分布存在差异。
随着温度升高,气体产物逐渐增多,液体产物则减少。
4. 热解产物的应用价值:通过实验结果分析,可以看出热解产物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如气体产物可以应用于燃料和化工原料,液体产物可用于制备燃料油和化学原料。
五、总结与展望通过本次实验,我们对煤的热解反应以及产物组成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同时,我们也发现煤热解实验的过程中还存在一些问题和不足之处,如实验条件的选择和设备的改进等。
因此,我们将继续深入研究,优化实验方法和技术手段,以期能更好地利用煤资源,推动煤化工领域的发展。
六、通过气相色谱仪对煤的热解产物进行分析,我们得到了煤的挥发分、固定碳和灰分含量,并且确定了产物的组成和峰值面积。
煤化学实验1
![煤化学实验1](https://img.taocdn.com/s3/m/ef7a061dff00bed5b9f31dad.png)
华北科技学院煤化学实验指导书矿物加工教研室2011年9月目录实验一:煤的水分、灰分测定实验二:煤中全硫含量的测定实验三:煤炭发热量的测定实验四:烟煤黏结指数的测定实验五:煤的真相对密度的测定实验一煤的水分、灰分测定一、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测定(一) 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测定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各种方法及原理,了解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水分的主要作用(二)测定方法:空气干燥法⒈方法要点:称量瓶中称取一定量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放入105 -110℃的干燥箱中,在空气流中干燥到质量恒定。
以煤样减轻的质量计算水分的百分含量。
⒉仪器准备:①干燥器:带有自动恒温装置,内附鼓风机并能保持105 -110℃。
②干燥箱:内装干燥剂;③玻璃称量瓶:如图3-1所示;④分析天平:感量0.1mg。
⒊测定步骤:①用预先干燥并称出质量(准至0.0002g)的玻璃称量瓶,称取粒度小于0.2mm 的一般分析试验煤样(1±0.1)g(准至0.0002g),轻摇称量瓶使煤样摊平。
②打开称量瓶盖,将称量瓶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 ~110℃的干燥箱。
在不断鼓风的条件下,烟煤干燥1h,无烟煤干燥1.5. ③取出称量瓶并立即加盖,放入干燥器冷却至室温,称量。
④检查性干燥每次进行30min,直到连续两次质量减少小于0.0010g或质量有所增加时为止,在后一种情况下,用前一次的质量进行计算。
水分低于2.00%时不进行检查性干燥。
⒋实验记录和结果计算测定人:审定人:②结果计算:M ad =m1/m2×100式中M ad——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水分,%;m2——一般分析试验煤样的质量m1——煤样干燥后减少的质量,g;㈢精密度:两次重复测定结果之差不得超过下表规定㈠实验目的:学习和掌握没回分产率的测定方法和原理,了解煤的灰分与煤中矿物质的关系。
㈡测定方法:⒈缓慢灰化法⑴方法要点:称取一定量一般分析试验煤样,放入灰皿内,在规定条件下加热到815℃,并在此温度下灼烧到质量恒定。
(完整版)煤的工业分析实验
![(完整版)煤的工业分析实验](https://img.taocdn.com/s3/m/e3ed71fc7e21af45b207a83b.png)
实验报告实验名称:煤的工业分析实验院系:能源动力与机械工程班级:热能1004班姓名:学号:同组人:实验日期:华北电力大学一、实验目的本实验通过规定的实验条件测定煤中水分、灰分、挥发分和固定碳含量的百分数,并观察评判焦碳的粘结性特征。
通过本实验使同学们了解煤工业分析的原理、方法、步骤和使用的仪器、设备等知识。
煤的工业分析采用空气干燥试样,其成分重量百分数在右下角用空气干燥基“ad”表示。
二、实验类型综合型。
三、实验仪器箱式电炉、鼓风干燥箱、灰皿、称量瓶、坩埚及坩埚钳,电子天平等。
四、实验原理取一定量经空气干燥过的煤粉试样,用加热分解的方法,使其在不同温度下加热,使煤中的水分、挥发分依次逸出,按试样减轻的重量求出空气干燥基的水分和挥发分,然后将固定碳烧出,残余的重量即为灰分。
五、实验内容和步骤(一)水分的测定1. 方法要点称取一定量的分析试样,置于105~110ºC的烘箱中,干燥到恒重,其失去的重量占试样原重量的百分数,即为分析试样水分。
2. 实验设备仪器1)电热干燥箱 1台,带自动调温装置,内附鼓风机,并能维持105~110ºC。
2)玻璃称量瓶,带有磨口盖,直径为40mm ,高为25mm 。
3)干燥器1个,并装有干燥剂(变色硅胶)。
4)分析天平1台,可精确到0.0002克。
5)小勺一把6)煤样若干,粒度为0.2毫米以下。
3. 实验步骤1)用预先干燥和称量过(精确至0.0002g)的称量瓶称取粒度为0.2mm 以下的空气干燥煤样1±0.1g (精确至0.0002g ),平摊在称量瓶中。
2)打开称量瓶盖,将称量瓶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到105~110 ºC 的干燥箱中进行干燥,在一直鼓风的条件下,烟煤1小时,褐煤和无烟煤干燥1~1.5小时。
3)干燥完毕,从干燥箱中取出称量瓶,立即加盖,在空气中冷却2~3分钟后,放入干燥器中冷却到室温(约20分钟),称重。
4)进行检查性干燥,每次30分钟,直到连续两次干燥煤样质量的减少不超过0.001g 或质量增加时为止。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辽宁科技大学专业实验课程名称:煤的综合分析实验学院、系:化学工程学院专业班级:化工08—3学生姓名:卢东锋(120083304145)指导教师:岳莉赵俊国成绩:2011年7月1日项目1 全硫含量的测定任课教师: 实验时间:2010-7-8化工07-3 组员:姜 山、周轶人、刘宇鹏、许子衡一、实验目的煤中的硫是一种有害元素,尤其作为燃料时,对硫的含量更有严格的要求。
动力用煤中的硫变成废气,污染环境,所以煤的硫含量是评价媒质的重要指标之一。
煤中全硫(Total Sulfur )的测定方法有很多,本实验介绍的是高温燃烧库仑法。
二、实验原理煤样在11500C 高温条件和催化剂作用下于净化过的空气流中燃烧,煤中各种形态的硫均被燃烧分解为二氧化硫和三氧化硫而逸出,反应式如下:()有机硫煤+()2232221200202Cl N SO SO O H CO O c O +++++−−−→−332282114SO O Fe O FS +→+()指金属元素M O SO MO MSO 224222++→32222SO O SO ↔+生成的SO 2和少量的SO 3被空气流带入电解池内与水分化合生成亚硫酸后,立即被电解液中的碘(溴)氧化成少量的硫酸,使溶液中的碘(碘)减少而碘离子(溴离子)增加,破坏了碘-碘化钾电对的点位平衡,系统便立即以自动电解碘化钾溶液生成的碘来氧化滴定H 2SO 3,反应式为: 阳极: 222I e I→+-222Br e Br →--阴极: 222H e H→++碘(溴)氧化H 2SO 3反应为:+-++→++H SO H I O H SO H I 22422422 +-++→++H SO H Br O H SO H Br 22422322电解产生的碘(电接碘)所耗用的电量,由电路采样、变换,计算机进行积分运算,然后按法拉第电解定律,计算出试样中全硫含量的百分比。
()()()m Q S ⨯⨯⨯=96500/100016%S ——全硫含量(%);Q ——电量,库伦(C );M ——试样质量,克(g ) 三、仪器设备和试剂1.以库仑滴定为原理的自动测硫仪,包括以下部件:送样机构、高温炉、电解池、磁力搅拌器、电磁泵、净化系统、烟尘过滤器、控制系统等。
(1)送样机构(2)高温炉:采用双螺纹硅碳管加热,采用铂铑-铂热电偶测温,计算机控制温度,恒温区长度大于90毫米,为保护硅碳管,在其外面套上刚玉管,在刚玉管外与高温炉外壳之间填满硅酸铝棉,以达到良好的保温性能。
(3)电解池和磁力搅拌器:电解池采用有机玻璃模制而成,容积400毫升,在盖上安装有一对电解电极和一对指示电极,每对电极极片相对平衡,且两对电极成一字排列。
电解池内有一搅拌子,它由磁力搅拌器带动在电解液中旋转,实现搅拌作用。
(4)净化系统:由电磁泵、流量计、净化装置、烟尘过滤器等组成,其作用是对进入高温炉的气体进行干燥净化和对高温炉出来的气体进行干燥处理。
2.实验配套仪器:电子天平一台 量程1-200克 感量0.1毫克 称取试样用3.试剂碘化钾(化学纯);溴化钾(分析纯);冰醋酸(分析纯)三氧化钨(化学纯);变色硅胶(化学纯);电解液:碘化钾、溴化钾各5克,冰醋酸100ml,蒸馏水250~300 mL总装备结构图如图1-1所示:四、实验准备1.配制电解液、搅拌均匀。
2.硅胶的更换。
五、测定方法(1)开启仪器:接通仪器电源,启动定硫仪软件,检查仪器各部件、气路、电解液是否处于良好状态,并设置好每一项功能,然后打开主画面左上角开始加温,给高温炉升温,当炉温上升到1150℃并恒定时,系统是提示并显示“系统就绪”便可以开始做实验。
(2)称重样品:样品称重,只要把事先称好的试样重量(50mg左右),数据直接输入到数据表栏中即可。
(3)参数输入:称量完成后,要输入试样的编号(如果在参数设置中选择了自动编号方式则不需要输入试样编号)和分析水分(以便能够计算试样的干基硫)。
(4)实验过程:单击“煤样测试”后,送样机构把第一个试样送入高温炉,试样进入炉膛后,整个实验过程由计算机自动控制,在实验过程中,测试主画面中的有关参数信息随着时间变化,实验结束后,系统给出实验结果。
(5)结果显示:每做完一个试样,样舟自动退出炉膛,实验结果显示在主画面的“试验结果”栏中。
六、实验结果记录及分析组员刘宇鹏周轶人姜山许子衡均值样重/g 0.0501 0.0499 0.0493 0.0502 0.049875 含硫量/﹪0.525 0.517 0.523 0.520 0.52125测量误差、仪器误差、人为误差、操作误差、煤样等均会影响实验结果(详情请见思考题第4题)。
七、允许误差S t,ad含硫范围,mg 平行测定误差,%%同一实验室不同实验室<1 0.05 0.101~4 0.10 0.20>4 0.20 0.30八、思考题1、试述煤中硫的不同形态、数量及分解难易。
答:煤中硫分,按其存在的形态分为有机硫和无机硫两种。
有的煤中还有少量的单质硫。
煤中的有机硫,是以有机物的形态存在于煤中的硫,其结构复杂,至今了解的还不够充分,大体有以下官能团:硫醇类,R-SH(-SH,为硫基);图1-1 自动测硫仪6——电解池;7——电磁泵;8——净化管;9——固态继电器;10——控制板;11——变压器;12——硅整流器;13——电源开关;14——流量计;15送样电机;16——电源、控制线插座;17——热电偶;18——高温炉外壳噻吩类,如噻吩、苯并噻吩、硫醌类,如对硫醌、硫醚类,R-S-R,硫蒽类等;煤中无机硫,是以无机物形态存在于煤中的硫。
无机硫又分为硫化物硫和硫酸盐硫。
硫化物硫绝大部分是黄铁矿硫,少部分为白铁矿硫,两者是同质多晶体。
还有少量的ZnS,PbS等。
硫酸盐硫主要存在于CaSO4中。
煤中硫分,按其在空气中能否燃烧又分为可燃硫和不可燃硫。
有机硫、硫铁矿硫和单质硫都能在空气中燃烧,都是可燃硫。
硫酸盐硫不能在空气中燃烧,是不可燃硫。
煤燃烧后留在灰渣中的硫(以硫酸盐硫为主),或焦化后留在焦炭中的硫(以有机硫、硫化钙和硫化亚铁等为主),称为固体硫。
煤燃烧逸出的硫,或煤焦化随煤气和焦油析出的硫,称为挥发硫(以硫化氢和硫氧化碳(COS)等为主)。
煤的固定硫和挥发硫不是不变的,而是随燃烧或焦化温度、升温速度和矿物质组分的性质和数量等而变化。
煤中各种形态的硫的总和称为煤的全硫(St)。
煤的全硫通常包含煤的硫酸盐硫(Ss)、硫铁矿硫(Sp)和有机硫(So),St=Ss+Sp+So,如果煤中有单质硫,全硫中还应包含单质硫。
黄铁矿硫在300℃即开始分解,有机硫与元素硫在800℃以下都能分解,而硫酸盐要在1350℃以上才能分解。
如果试样中加入石英砂(SiO2)、三氧化钨等催化剂,则硫酸盐在低于1200℃就可以分解,因此控制炉温在1200℃。
2、高温燃烧中和法的基本原理是什么?答:将煤置于高温下,在充足的氧气流中燃烧,使煤中各种形态的硫化物氧化成硫的氧化物,然后用过氧化氢吸收,使其成为硫酸溶液,再用标准氢氧化钠溶液进行滴定。
根据消耗的氢氧化钠溶液的量计算出煤中的全硫含量。
3、煤样中的氯对实验有什么影响?答:当氯含量大于0.02﹪时,需作必要的校正。
因为吸收过程中氯与过氧化氢反应生成盐酸。
滴定时,生成的盐酸同样要消耗标准氢氧化钠溶液。
4、氧气流量、煤样推进速度及最终燃烧时间等条件的变化对测定值有何影响?答:氧气流量过大,会使氧化硫来不及吸收,流量过小,会使燃烧不完全,而且也不能驱尽过氧化氢溶液中溶解的二氧化碳,导致滴定终点不易确定,结果偏高煤样必须在500℃处预热5min,使煤中黄铁矿硫和有机硫在碳酸钙分解(500~800℃分解)之前就大部分分解,同时可使煤样中的挥发分大量逸出,避免发生燃烧舟推入高温区时发生爆燃现象;最终燃烧时间过短,煤样燃烧不够充分,含硫量相对真值也会减小。
项目2 煤的工业分析任课教师:岳 莉 实验时间:2010-7-9实验小组 化工07-3:姜 山、周轶人、刘宇鹏、许子衡化工07-4:张念楠、李婕祎、杜续鹏、李凤庆项目1-1煤中水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了解煤中水分存在的形态 掌握分析煤样水分的测定方法 二、实验原理煤样置于空气中,在常温下水分就能蒸发。
当与环境温度达到平衡时,湿煤所失去的水分,称为“外在水分”,残留于煤样中的剩余水分,称为“吸附水分”(内在水分),两者之和称为“全水分”。
此外还有结晶水和化合水,它们都必须在较高的温度下才能除去。
工业分析中水分测定不包括结晶和化合水。
除去外在水分的煤样称为“分析煤样”,所以分析煤样中的水分为“内在水分”当环境温度没有变化显著时,分析煤样中的水分能相对的保持恒定。
这就是在分析测定中都要以分析煤样为基准的主要依据。
水分测定方法是按照国家标准GB212-77规定测定,在105~1100C 温度下将煤样干燥,用失去的重量百分数表示其水分含量,用分析煤样所测出的水分称为分析煤样水分,用M ad (%)表示用分析煤样所测出的水分,则:%1001ad ⨯-=GG G M 其中:G —煤样质量,g ;G 1—干燥后煤样质量,g 三、仪器设备(1) 水分测定仪:带有自动调温装置,内附鼓风机能保持温度在105~1100C (2) 干燥器:内装有变色硅胶或块状无水无水氯化钙干燥剂(3) 称量瓶:一种为直径40mm ,高25mm ;另一种为直径70mm ,高35~40mm ;均附有磨口盖。
(4) 分析天平:精确到0.0002g 四、测定方法分析水分测定:称取<0.2mm 分析煤样1g ,放于已知重量的称量瓶(φ40)中,轻轻摇动使平铺,放入预先鼓风并加热至105~110℃的烘箱中(打开盖),鼓风干燥1~1.5小时,在空气中冷却至室温(约20min ),然后称重。
所有测定都必须进行检验性的干燥,每次30min ,直到式样的重量变化小于0.001g 或重量增加时为止。
在后一种情况下要采用增加前一次重量为依据。
水分在2%以下时不进行检验性干燥。
五、结果计算及数据记录 (1)实验数据记录减量法测定煤中水分项目 化工07-3化工07-4称量瓶编号 15 B 3 称量瓶重(g ) 13.5533 12.5470 试样+称量瓶重(g ) 14.5596 13.5424 煤样重G (g ) 1.0063 0.9954 干燥后试样+称量瓶重(g )14.545313.5286干燥后煤样重G 1(g ) 0.992 0.9816 分析煤样水分M ad /﹪1.4211.386均值ad M /﹪1.4035(2)结果计算分析煤样水分:%100GG G 1⨯-=adM 式中:G ―煤样重量,g ;G 1―干燥后煤样的重量,g 化工07-3:%421.1%1000063.1992.00063.1%100M 1=⨯-=⨯-=G G G ad 化工07-4:%386.1%1009954.09816.09954.0%100M 1=⨯-=⨯-=G G G ad 六、平行测定允许误差M ad ,% <5 5~10 >10 允许误差,%0.20.30.4项目1-2 煤中灰分的测定 一、实验目的煤中灰分就是煤在一定温度下(一般大于800℃)经完全燃烧后剩下的残渣,灰分量因燃烧温度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