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设计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
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优秀8篇)三年级数学《千米的认识》教学设计篇一教学目标:1.在具体的生活情境中,感知和了解千米的含义;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知道1千米=1000米。
能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能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体验千米的应用价值。
教学重点:在丰富的操作活动中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进行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解决一些有关千米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1.提问:我们已经认识了哪些常用的长度单位?学生互相比划并说说1米、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2.出示:给下面的物体填上合适的长度单位。
铅笔长18()一枚1元硬币厚约3()学校跑道一圈长250()课桌长约10()3.课件出示教材第20页例1。
提问:这是沪杭铁路,它的全长是180()?追问:为什么沪杭铁路的长度要用千米作单位?4.举例:你在哪些地方见过或听说过千米?5.教师出示教材第20页的图片:你知道每幅图片上的数字表示什么含义吗?说明:计量路程或测量铁路、公路、河流的长度,通常用千米作单位。
千米可以用字母“km”表示。
千米又叫公里。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认识千米。
二、交流共享1.初步体验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1)师:1千米到底有多长,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我们课前的活动。
(出示照片)我们学校的跑道从(),()大约是100米,你怎么记住它的?明确:像这样的100米,我们走10次就是1000米,也就是1千米。
(板书:1千米=1000米)教师指导学生读出这个算式时,要注意前面的数和后面的单位之间需停顿一下。
提问:1千米里面有几个100米吗?(10个)追问:走100米你花了多长时间?如果让你走1000米要多长时间?走1000米的感受和100米的一样吗?让学生根据实际情况自由发言。
(2)完成教材第21页“想想做做”第3题。
学生独立完成,组织交流,说说是怎样思考的。
(3)提问:课前我们做过调查,我们学校的环形跑道一圈是多少米?几圈是1千米?学生根据学校的实际情况,进行回答。
千米的认识教案(精选5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教学资料: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第五册70-71页。
教学目的:1.使学生认识千米(公里),初步建立千米的空间表象。
2.使学生明白1千米=1000米,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3.培养学生的观察本事、实践本事,发展学生的空间想象本事,并适时渗透思想教育。
教学重点:建立1千米的长度概念,掌握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
教学难点:千米概念的建立。
教具学具:米尺、多媒体及课件一套。
课前活动:1、量出100米的实际长度,走一走大约有多少步。
2、沿操场走一圈大约用几分钟?3、向家长了解一下从自我家到那里大约是一千米?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昨日,教师和小朋友一齐在操场上量出了100米的实际长度。
下头请同学们边看屏幕,边想:我们是用哪个长度单位测量100米的?(米)我们已经学过哪些计量长度的单位?请按从大到小的顺序说一说。
米分米厘米毫米一米等于多少分米?1分米等于多少厘米?1厘米等于多少毫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2.谁能比划一下1米的长度?一齐比划一下1分米、1厘米、1毫米的长度。
3.说出下列测量活动用什么长度单位适宜?(1)测量铅笔的长度。
(2)测量硬币的厚度。
(3)测量课桌的高。
(4)测量教室的长。
同学们你们有谁去过唐山吗?如果要测量乐亭到唐山的距离,可选用我们已经学过的哪个单位来测量呢?(学生讨论,得知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师:对用米测量太麻烦了。
乐亭到唐山的距离比较远,而米这个单位较短。
那用什么单位呢?今日我们就来认识一个长度单位家族的新朋友:千米(板书课题:千米的认识)学习千米的认识,你们最想了解千米的什么知识?提出学习目标:1.千米的实际长度,并学会千米和米的简单换算。
2.千米的应用。
[说明:从测量本地两个城市距离引出新知,使学生认识到数学能够帮忙人类理解周围世界,从而增强学习主动性。
引导学生自我寻找目标进一步体现学生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参与学习的进取性。
]二、探索新知(一)认识1千米的长度。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案一、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生活中经常会遇到米与千米之间的单位换算问题,这是一个实用且常用的数学知识点。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并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二、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理解米和千米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3)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2.能力目标:能够灵活运用单位换算方法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数学运算能力。
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增强学生对实际问题的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学生的耐心与细心。
三、教学重难点:1.重点:(1)米和千米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
(2)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难点:如何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10分钟)通过实物展示,并与学生进行交流:老师:同学们,你们知道“米”和“千米”是什么意思吗?我们日常生活中常使用的长度单位是什么呢?学生:老师,米是长度单位,是用来度量长度的。
老师:非常好!那么,什么是千米呢?学生:千米是千米的简称,表示长度很长的一个单位。
老师:很好!那么我们该如何表示米和千米呢?2.概念讲解(15分钟)通过口头讲解和图片展示的方式,讲解米和千米的概念及其表示方法:老师:米和千米可以表示什么长度的物体?学生:米表示较短的物体,千米表示较长的物体。
老师:非常好!那么我们该如何表示米和千米呢?学生:1米等于1000毫米,1千米等于1000米。
老师:很好!请你们用图形表示1米和1千米。
3.运算方法(25分钟)(1)通过实例引入:老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我们知道1米等于1000毫米,1千米等于1000米。
那么如果要把10米换算成毫米,应该怎么做呢?学生:老师,应该将10乘以1000,就是10,000毫米。
老师:非常好!那么要把1000米换算成千米,怎么做呢?学生:老师,应该将1000除以1000,就是1千米。
(2)通过计算练习:老师:请你们计算下面的题目。
二年级数学下册:深入理解千米1教案(西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深入理解千米1教案(西师大版)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 学生能够理解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并能够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 学生能够通过实际操作,加深对千米单位大小的认识。
过程与方法:1. 学生通过观察、实践、交流等活动,培养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2. 学生能够运用千米单位解决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1. 学生培养对数学的兴趣,感受数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2. 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的过程中,培养合作意识,增强自信心。
教学重点:1. 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概念。
2.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1. 千米单位大小的认识。
2. 运用千米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图片、故事等方式,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千米单位,引发学生对千米的好奇心。
2. 学生分享生活中见到的千米长的物体,如公路、河流等。
二、新课导入(15分钟)1. 教师出示长度不同的物体,如绳子、尺子等,引导学生认识千米单位。
2. 学生通过实际操作,感受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三、课堂练(15分钟)1. 学生完成教材中的练题,巩固对千米单位的理解。
2. 教师引导学生运用千米单位解决实际问题,如计算家到学校的距离等。
四、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分享自己在课堂上的收获,加深对千米单位的理解。
2.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点评,鼓励学生继续努力。
教学评价:1. 学生对千米单位的认识程度。
2. 学生能否运用千米单位解决实际问题。
3. 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和合作意识。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千米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教案设计:千米的认识教学目标:1. 学生能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它是长度单位的一种。
2. 学生能够正确地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学生能够运用千米的知识解决实际生活中的问题。
教学内容:一、引入新课通过提问的方式引导学生回忆以前学过的长度单位,并引出千米这一新的长度单位。
二、新课讲授1. 介绍千米的概念:千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之一,符号为km。
一千米等于1000米。
2. 讲解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1千米=1000米。
3. 利用实物模型或者图片,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和记忆千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三、实践活动1. 设计一些简单的数学题目,让学生进行千米与米的换算练习。
2. 组织一次实地测量活动,让学生实际感受千米的距离。
四、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千米的概念和换算关系。
五、课后作业布置一些关于千米的习题,巩固学生的知识。
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法:通过提问和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
2. 实践教学法:通过实地测量活动,使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和掌握知识。
教学评价:1. 进行课堂测验,检查学生对千米概念的理解和千米与米换算的掌握情况。
2. 对学生的实践活动进行观察和评价,看他们是否能够正确地应用所学知识。
教学资源:1. 教科书2. 实物模型或图片3. 测量工具(如卷尺)教学建议:1. 在讲解千米的概念时,可以结合日常生活中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
2. 在组织实地测量活动时,要注意安全,同时也要保证活动的有效性。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3.2.2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千米的认识3.2.2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道千米与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二、教学内容1.千米的认识;2.千米与米的定义及其换算关系;3.千米与米的实际运用。
三、教学重点1.千米和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千米和米的实际应用。
四、教学难点千米和米的换算应用。
五、教学方法1.观察发现法;2.情景体验法;3.教师引导法;4.讨论合作法。
六、教材与工具1.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课本;2.课件资料;3.尺子、计时器、计算器等教学工具。
七、教学步骤7.1 导入(5分钟)1.生活中有很多长度单位,如:分米、厘米、米、千米等,你们知道这些长度单位中哪一个单位最大吗?2.通过师生互动、谈论、思考等方式,引导学生说出千米是最大的长度单位。
7.2 观察千米的长度(5分钟)1.让学生在课件中观察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之间的关系,通过观察千米的长度帮助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和长度大小。
2.通过讨论、合作等方式,让学生深入了解千米和其他长度单位间的转换关系。
7.3 千米与米的单位换算(20分钟)1.通过课件、讲解等方式,向学生介绍千米与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
2.使用教学工具让学生体验使用千米和米进行换算的过程,在实际操作中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通过练习题、合作探究等方式巩固和拓展学生的知识,提高他们换算能力。
7.4 实际应用(10分钟)1.通过导入实际问题的方式让学生进行计算,以提高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
2.让学生使用前面学过的知识,将千米和米进行换算,并将换算结果应用到实际问题中去。
7.5 总结(5分钟)1.知道千米与米的定义及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2.能够运用所学的知识实现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3.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和实际运用能力。
八、教学反思通过本次教学设计,学生通过观察发现、情景体验、讨论合作等方式认识了千米和米的概念,并掌握了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实现了知识的理解和应用,并对学生的实际应用能力起到了积极作用。
千米的认识教案10篇
千米的认识教案10篇过程与方法:让学生在亲身体验中感知一千米的长度,建立一千米的长度概念。
并经过观察、推究等方法明确1000米=1千米,会进行单位之间的换算。
教学重点认识长度单位千米,明白1千米=1000米,及长度单位间的换算。
教学难点使学生亲身体验1000米长度,建立1千米的空间概念。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一套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复习师:在之前的学习中,咱们学过哪些长度单位呢?能从小到大背出来吗?并且用手表示每个小单位。
板书:毫米(mm)、厘米(cm)、分米(dm)、米(m)师:我们一齐用手表示一下1毫米、1厘米、1分米、1米的长度。
二、导入新课师:同学们,暑假中有没有观看一场体育盛事——奥运会,在奥运会中有些什么比赛?生:乒乓球羽毛球跑步、游泳、、、、、、师:那么跑步比赛中有一些什么项目呢?生:100米、200,米、400米、800米、1000米、1500米、3000米等等师:跑步比赛中都是在规定的跑道内完成,你们有没有试过这些长度的跑步锻炼呢?在跑步运动中最长的跑步运动同学们听过没有?——马拉松小结:对于马拉松比赛,让孩子们有必须的了解,并经过马拉松的长度展开教学。
马拉松为什么用公里作为单位,而公里又是千米都是比米更大的单位,大多少呢?生:1千米=1000米《因为1000g=1kg》经过孩子们已知的知识构架能够清楚地推出此公式。
四、分享跑完1000米长度后的感受,继续探究米和千米的关系。
1、全班共同分享感受生1:1000米真的好长啊!生2:跑到三圈的时候就很累了。
生3:1000个1米真的好长啊!生4:1公里原先有这么长!、、、、、、、、、2、那么我们再次来从小到大把咱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整理一遍。
毫米厘米分米米千米总结:在计量比较远的长度时我们通常用千米(公里)作为单位。
3、想一想师:如果我们要完成3000米,得在我们的操场上跑多少圈?生:150米一圈得20圈才能完成3000米师:3000米有多少个1000米生:3个4、换一换6000米=千米5千米=米米=7千米9000米=千米3500米=千米+米5、总结: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五、看书质疑看一看书,想一想还有什么地方不懂或是有疑问提出来,我们一齐解决。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2——1千米有多长_北师大版
二年级数学下册教案-4.2——1千米有多长_北师大版一、教学目标1.理解1千米的长度,掌握米、千米之间的转换关系2.能够用米或千米表示一段给定的长度3.能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二、教学重点1.米、千米之间的转换关系2.1千米的长度三、教学难点1.由米向千米的转换2.实际问题的解决四、教学过程1.导入新知让学生回顾上一节课学的内容:“1米有多长?” 通过提问和讨论让学生回忆起1米长度的概念。
2. 渗透新知教师在黑板上写出以下长度问题,让学生思考怎么表示这些长度。
1.这条街上有10棵树,每棵树之间的距离是5米,这条街上一共有多长?2.超市到我的家有7千米,我们一家人步行到超市需要多长时间?3.用公尺棒量一下教室的长度是多少?4.校园东大门到小学校门口有1千米,从小学到家有500米,学生一天往返行了多少米?教师请至少三名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解决方案,或这样的问题让学生在小组内讨论,然后有1-2组上台展示答案。
在学生展示完答案后,教师提问:“今天我们所解决的这些长度问题,是用什么单位、表示成了什么?”学生认真思考,教师提示学生:“我们今天所学习的就是关于长度的单位和转换的知识。
”3. 讲解新知首先,教师拿出一张告示做演示:“1千米=1000米”,并提问,白色字符代表什么?红色字符又代表什么?然后,教师拿出一段长绳子,让学生估测长绳子的长度。
最后,教师出示1千米长度的卡片和1米长度的卡片,让学生比较大小。
接下来,教师在黑板上画出长度的单位换算图示,拉近学生与单位之间的关系。
4. 控制巩固教师提出以下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思考回答:1.一支笔长10厘米,还缺多少厘米,可以凑成1米?2.我们班有40名学生,每人身高1.3米。
他们一起站成一条直线,需要多长的空间?3.妈妈用跑20分钟的时间从家步行到了姥姥家,那么姥姥家离家有多远?教师选取2-3名学生上台解答,其他学生通过举手回答的方式参与课堂讨论。
5.作业布置1.完成课堂练习兑换本的第一页课后作业;2.搜集家附近的标志牌或标志柱,并用米或千米表示其长度并填写在作业纸上。
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
千米的认识數學教案設計标题:千米的认识数学教案设计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理解千米的概念,学会千米与米的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实际测量和比较,掌握千米在生活中的应用。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度量单位的理解和尊重,提高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千米的概念,学会千米与米的换算。
难点:通过实际操作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教师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我们平时说的公里是什么意思吗?”引导学生思考并引入千米的概念。
2. 新知学习:(1)认识千米:千米是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之一,符号为km。
1千米等于1000米。
(2)千米与米的换算:通过实例讲解千米与米的关系,让学生了解1千米=1000米,并通过练习题进行巩固。
3. 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在校内或校外实地测量一段距离,然后转换成千米,以增强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2)讨论千米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公路的长度、城市的距离等,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千米的实际意义。
4. 小结作业:(1)小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千米的概念和千米与米的换算方法。
(2)布置作业,让学生在生活中寻找千米的应用实例,下节课分享。
四、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观察和作业检查,评估学生对千米概念的理解程度和千米与米换算的能力。
同时,观察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表现,以评估他们的观察力和实践能力。
五、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主动参与,通过实践活动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个性化的指导和帮助。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 第三单元 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版
教案标题: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三单元第三课时《千米的认识》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1千米等于1000米,能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和动手操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合作意识,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千米与米之间的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2.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千米的概念,建立1千米的长度观念。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 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入长度单位,让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
- 提问:我们学过的长度单位有哪些?它们之间的进率是多少?2. 探究新知- 出示教材,让学生观察并思考:1千米等于多少米?你是怎么知道的?- 学生分小组讨论,总结出1千米等于1000米的结论。
- 教师引导学生通过实际操作,如测量步长、计算步数等,进一步理解1千米的长度。
- 让学生举例说明在日常生活中,哪些情况会用到千米这个单位。
3. 巩固练习- 出示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并进行小组讨论。
- 针对学生易错点进行讲解,强调单位换算的方法。
4. 应用拓展- 让学生结合生活实际,用千米来描述一段距离,例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公园的周长等。
- 鼓励学生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5. 总结提升- 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包括千米的概念、进率以及单位换算。
- 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合作交流。
6. 课后作业(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在课后完成)- 完成教材P37页练习题1、2、3。
- 让学生与家长一起,用千米来描述一次旅行的距离,并记录下来。
四、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观察、操作、思考等实践活动,让学生掌握了千米的概念和进率,能够进行简单的单位换算。
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应用能力。
同时,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给予每个学生充分的表达机会,提高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三年级上册数学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设计)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设计教学内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例五及练习六部分习题)。
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教具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激趣引思,沟通旧知.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教师依次出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二、探索新知.1.学习例5(1)。
(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板书:3千米=3000米6千米=6000米(4)初步练习.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2.学习例5(2)。
(1)出示:5000米=()千米4000米=()米(任选1题试做)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2)学生汇报.说明:5000米=()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4000米=()米,与此同理.(3)总结算法.问:通过例5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就是几“千米”.板书:5000米=5千米4000米=4千米三、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二 千米的认识(教案)
2023-2024学年二年级下学期数学——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米的概念,知道千米是长度单位之一。
2. 使学生能够进行简单的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概念2. 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3. 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的概念,千米与米的换算关系2. 教学难点:千米与米的换算,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应用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已学的长度单位,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新课导入:(1)教师向学生介绍千米的概念,让学生知道千米是长度单位之一,用于测量较长的距离。
(2)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让学生明白1千米等于1000米。
3.实践操作:(1)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探讨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城市之间的距离等。
(2)让学生分组进行测量活动,测量学校操场一圈的长度,并换算成千米。
4.课堂小结:教师引导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千米认识的理解。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家长协助孩子观察生活中的千米应用,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实践操作等方式,让学生对千米有了初步的认识。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还需加强对千米与米换算的练习,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同时,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能够更好地应用所学知识。
本教案共2000字,符合要求。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部分中的实践操作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相结合的重要步骤,也是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的关键部分。
详细补充和说明:在实践操作环节,教师应该设计一些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体验千米的概念,并理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这些活动应该具有趣味性和互动性,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也要有实际意义,让学生能够将所学知识应用到生活中。
《千米和米的换算》教学设计(精品课)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千米和米的换算》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进一步理解长度单位千米和米之间的关系,会进行单位间的简单换算。
2、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进一步体验1千米的长度,建立千米的长度观念。
3、培养学生的类推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通过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关系,培养学生自主解决问题的意识,获得成功的体验。
二、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三、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四、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今天,老师和同学们一起去欢乐岛参观和游戏。
想去吗?(二)、创设情境,探索新知。
1、参观博物馆(录音:欢迎光临欢乐岛,小朋友们,我们一起去参观博物馆,好吗?)(1)选钥匙开门。
(出示两间房子、三把锁)你会选钥匙开门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开的?(2)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板书:3千米=3000米6千米=6000米方法:2、参观数学研究基地(1)一段录音:这是一个数字化智能工作室,这里有两间房子、三把锁。
你会选钥匙开门吗?谁能说说你是怎样开的?(2)学生先独立探索,然后小组讨论、再集体订正。
板书:5000米=5千米2000米=2千米(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三)、巩固、运用(出示欢乐岛里的数学景象)师:欢乐岛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选一选:10分米、10米、10千米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们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连一连)3千米 12000米 7000米 20000米20千米 3000米 12千米 7千米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
(完成练习二第3题)。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上第三单元《千米、米之间的换算》教学设计
课 时
本单元第4课时
课 题
千米、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内容分析
人教版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数学教科书第五册第三单元第27页的内容,千米、米之间的换算是学生在认识了千米,了解了千米和米之间关系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这节课力求引导学生通过循序渐进的思考,运用千米和米之间的进率,用口算直接推算出结果,进而熟练掌握千米、米之间的换算,同时培养学生的量感。“做一做”中利用在数轴上填写合适的数,进一步巩固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同时培养学生的几何观念。本节内容教学可以培养学生量感,为学生养成用定量的方法认识和解决问题的习惯打下良好的基础。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呢?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合理即可。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很棒,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5000米等于5千米,那4000米呢?
生:4000米等于4千米,因为4000米里面有4个1000米,所以4000米等于4千米。
师继续引导学生练习7000米、9000米
[设计意图:继续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在此环节需着重引导学生经历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量感。然后通过练习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换算方法。]
师:还有哪位同学愿意说一说自己的想法呢?
鼓励学生表达自己想法,合理即可。
师:同学们刚才说的都非常好,现在我们已经知道了3千米等于3000米,那2千米呢?
生:2千米等于2000米,因为1千米是1000米,2千米是2个1000米,2个1000米就是2000米。
师继续引导学生练习4千米、7千米
[设计意图:首先通过提出问题,来引导学生思考,组织学生进行独立思考与小组讨论,在此环节需着重引导学生经历换算方法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量感。然后通过练习来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换算方法。]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数学教案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数学教案第一章:米与千米的概念引入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米和千米的基本概念。
2. 让学生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
教学内容:1. 米和千米的基本定义。
2.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1千米= 1000米。
教学步骤:1. 引入米和千米的概念,让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这两个单位。
2. 讲解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关系,引导学生通过实际例子进行换算。
练习题:1. 1000米等于多少千米?2. 500米等于多少千米?第二章:米与千米换算的计算方法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
2. 培养学生独立进行换算的能力。
教学内容:1. 利用进率进行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2. 利用换算公式进行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教学步骤:1. 讲解利用进率进行米与千米换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讲解利用换算公式进行米与千米换算的方法,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练习题:1. 将500米换算为千米。
2. 将3千米换算为米。
第三章:米与千米换算的应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学会在实际场景中运用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2. 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生活中的米与千米换算实例。
2. 数学题目中的米与千米换算实例。
教学步骤:1. 举例说明生活中哪些场景会用到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引导学生进行实际操作。
2. 给出数学题目,让学生运用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进行解答。
练习题:1. 小明家到学校距离2千米,他每天步行上学,速度为500米/分钟,问小明上学需要多少时间?2. 一辆汽车行驶速度为60千米/小时,行驶500米需要多少时间?第四章:米与千米换算的拓展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米与千米换算的拓展知识。
2. 培养学生探索未知的能力。
教学内容:1. 米与千米之间的其他换算关系。
2. 米与千米换算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
教学步骤:1. 讲解米与千米之间的其他换算关系,如米与公里、米与码等。
2. 介绍米与千米换算在科学、工程等领域的应用,如地图比例尺、长度测量等。
3.2千米的认识 教案2023-2024学年三年级数学上册-人教版
教案标题:3.2千米的认识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千米作为长度单位的意义,能够准确地进行长度测量。
2. 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3.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实践操作能力,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千米的定义:千米是长度单位,是“千”和“米”的组合,表示一千米。
2. 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1千米=1000米。
3. 实际生活中的千米应用。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千米的定义,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
2. 教学难点:千米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
四、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长度较远的物体,如学校到家的距离,引入千米的认识。
2. 新课导入:讲解千米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千米是长度单位,是“千”和“米”的组合,表示一千米。
3. 换算教学:讲解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让学生能够熟练地进行换算。
4. 实践操作:让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测量一些物体的长度,并进行千米与米的换算。
5. 课堂小结: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让学生对千米有更深入的认识。
五、课后作业1. 让学生回家后,观察身边的物体,尝试用千米作为单位进行描述。
2. 让学生进行千米与米的换算练习,加深对换算的理解。
六、教学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2. 教师应注重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让学生在实际操作中掌握知识。
3. 教师应鼓励学生提问,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以上就是我对“3.2千米的认识”的教学设计,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尤其是实践操作环节。
在这个环节中,学生将通过实际测量和换算活动来加深对千米这一长度单位的理解。
以下是对这一重点细节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过程之实践操作环节详细说明1. 准备工作- 材料准备:为学生准备测量工具,如卷尺、测量轮或步距器,以及记录用的纸张和铅笔。
- 场地选择:选择适合进行长度测量的场地,如学校的操场或周边的街道。
人教版三年级上册数学教学设计-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教学内容:教材第八页的例五及练习二的第三题、第五题、第六题教学目标:1、通过教学,使学生学会长度单位名称之间的换算。
2、培养学生灵活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方法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探索新知;1、出示情景图:师:师:今天我们一起去数学王国旅游好吗?(出示小精灵和数学王国,图,小精灵说:欢迎聪明同学来数学王国游玩!)2、选钥匙开门(先出示第一道门,再出示第二道门,然后出示第三道门)第一道门:小精灵:这扇门有二把锁,(二把锁分别标上:400厘米,5分米)下面这里有很多把钥匙(4分米、4毫米、5毫米、4米、50毫米),你会选钥匙开锁了吗?能说说为什么?第二道门:小精灵:这扇门同样有两把锁(两把锁分别标上:3千米、5000米),下面这里有4把钥匙(3000米、300米、5千米、50千米)你会选吗?你知道为什么吗?小结把千米和米之间换算的方法。
第三道门:锁上标有5千米-2000米、1000米+4千米6把钥匙分别是:3千米、5千米、 3米、5000米、5米、3000米。
让学生先选后说想法。
二、巩固、运用(出示数学王国里的数学景象)师:哗!数学王国多美呀!有树,有花,还有……。
1、看一看大树有多高。
(把教材第八页的做一做设计成填写大树的高度)2、同学们来到双胞胎村,有好多小朋友来到村口迎接同学们,请同学找一找,谁跟谁是同一胞。
3、摘苹果(出示苹果树,树上挂有很多苹果,每个苹果写上带有长度单位的加法算式和减法算式)4、好客的小朋友们带同学们到数学奥宫去玩,数学奥宫距离双胞胎村200千米。
他们早上8时乘汽车出发,汽车平均每小时50千米,中午12时能到达吗?三、全课总结让学生说说你游数学王国你的有什么收获!。
千米、米——用小数表示简案
千米、米――用小数表示(一)教学内容:课本第37-40页教学目标:1、认识千米,并利用生活经验进行知识迁移,形成对“千米”的量感;2、借助数射线直观感知千米与米的关系,并探究千米与米之间的换算方法;3、初步认识用小数表示千米(公里)数;4、结合生活实际,培养实际运用能力。
教学设计:一、情景引入1、出示高速公路画面根据指示牌认识千米(km)、米(m)、公里2、揭示课题二、千米和米1、千米和米的关系(1)认识千米上海化学工业区用数射线画一画行驶到这些地方的路线图小结:1000米,也可以写成1千米。
在表示较长的路线时,经常用千米作单位。
(2)千米和米的关系仔细观察,从数射线上你们发现了什么?1千米=1000米(1km = 1000m)2、感知1km(1)猜猜1km到底有多长呢?(2)学校操场跑道一圈是200m,5圈就是1km。
一把米尺是1m,这样的1000把米尺连接在一起的长度就是1km。
3、千米和米的改写(1)改写6km =()m,你是怎么想的?试做3km =()m7000m =()km,为什么?试做8000m =()km小结:同一个长度可以用km表示,也可以用m表示。
(2)试一试2km =()m 4000m =()km5km =()m 6000m =()km11km =()m 28000m =()km三、千米、米——用小数表示1、米改写成千米(1)用小数表示300m =()km小结:长度可以用整数表示,也可以用小数表示。
(2)模仿练习650m =()km809m =()km1500m =()km小结改写方法。
(3)练一练306m =()km1720m =()km4539m =()km2、各部分的意义(1)2.400km的意义(2)2.040km和2.004km的意义(3)小结各部分的意义3、千米改写成米(1)1.462km各个数位上的数字表示的意义。
1.462km =()m(2)练一练6.055km =()m0.730km =()m3.009km =()m四、总结(略)五、应用1、选择正确的答案(1)2.860km =()m① 286② 2860③ 860(2)0.005km =()m① 500② 50 ③ 5(3)60m =()km① 0.60② 0.600③ 0.0602、你会选择哪条路线?路线A全长2.180km,路线B全长2.206km,路线C全长2845m。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米与千米之间的换算
学习目标:
1.熟练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2.通过小组学习,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良好的语言表达能力.学习重点:掌握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的进率,学会千米和米之间的换算.
学习难点:熟练地进行千米和米两个长度单位间地换算.
学习过程:
复习旧知引入新知
复习学过的长度单位和进率.
教师依次点击鼠标出示:1千米=1000米,1米=10分米,1分米=10厘米,
1厘米=10毫米,1米=100厘米
做合格的小小列车员.(开火车回答出每节车厢上的题目,其余学生判断,正确就发出火车鸣叫的声音“呜——”)
8米=()分米→50分米=()米→9分米=()厘米→60厘米=()分米
3厘米=()毫米←2米=()厘米←100厘米=()米←1千米=()米
二、自主探索获取新知
1.学习例1.
(1)出示:3千米=()米6千米=()米(任选1题试做)(2)自主探索,汇报交流.
提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汇报.
说明:如3千米=()米,因为1千米=1000米,3千米里面有3个1千米,就是3个1000米,1000×3=3000(米),所以3千米=(3000)米.
想6千米=()米,方法同上.
(3)归纳总结、概括算法.
提问:通过刚才的讨论,你发现了什么?再算法上有什么相同之处?
明确:因为1千米是1000米,那么有几千米就是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3千米=3000米
6千米=6000米
(4)初步练习.
仿照例题,学生互相出题考一考.并说明思考过程.
三、展示交流点拨归纳
(1)出示:5000米=()千米4000米=()米(任选1题试做)
师问:括号里应填什么?你是怎样想的?
学生先独立探索,再小组讨论、交流.
(2)学生汇报.
说明:5000米=()千米,因为1000米=1千米,5000米里面有5个1000米,就是5个1千米,5000÷1000=5(千米),所以5000米=(5)千米.
4000米=()米,与此同理.
(3)总结算法.
问:通过例2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收获?
明确:因为1000米是1千米,那么有几个1000米就是几千米就是几“千米”.
板书:5000米=5千米
4000米=4千米
四、巩固练内当堂检测
1、练习二3,做完后同桌交流。
2、练习二4,思维训练,小组内交流,集体展示。
3、自我检测:练习二5
五、互评交流体验成功
同桌交流换算方法,集体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