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衣食之源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完整版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精品教案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 了解水稻等农作物的种植及生产过程,以及其中辛苦。
2. 感恩劳动,学会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
3.在日常生活中能够节约粮食,减少浪费。
二、教学重难点:感恩劳动,学会尊重和珍惜劳动成果。
三、教学过程(2)教师提问:当你吃着香喷喷的米饭时,可知道这小小的一粒粒米是怎样来的吗?(3)学生回答:略2.视频探究(1)教师播放视频:《大米哪里来?》(2)展示问题:根据视频内容,给水稻种植图片排顺序。
(3)学生排序:略(4)过渡:同学们排得很正确,我们来看看种田人种植水稻的真实画面吧。
(5)教师展示材料①育秧:种田人利用塑料地膜保温保湿,精心培育和护理秧苗。
②插秧秧田里长出绿绿的秧苗,种田人忙着把秧苗栽到宽广的水田里。
活动一:模拟插秧,体验农民艰辛A.展示活动规则:a.请每组选一位同学在地上竖粉笔,每排竖六支,竖完后拿回粉笔再重复。
b.其他同学身体90度弯腰,膝盖保持弯曲,手学插秧动作上下动一动。
c.坚持3分钟时间,树的最多的同学获胜。
B.随机采访:你有什么感受?C.学生回答:略D.过渡:从播种到收割,在这么长时间里,种田人还要克服哪些困难?③田间管理为了让水稻能茁壮成长,种田人顶着太阳,冒着风雨,在田间地头施肥、灌溉、喷药……④收割一串串沉甸甸的稻穗弯下了腰。
种田人顶着烈日,忙着收割,然后用脱粒机脱粒后就成了稻谷。
⑤碾米农民们把晒干的稻谷送进碾米机,谷壳与米自动分离,出来的是白花花的大米。
(6)教师总结:一粒种子要想变成大米,要经过“育秧—插秧—田间管理—收割—碾米”大大小小几十道工序,经历长达5个月的时间,工序繁多、周期较长。
3.活动二:采访小调查(1)展示调查表格:(2)展示活动规则:①课前学生采访家人或周围有种植水稻经历的人。
②课堂在小组内展示采访调查结果。
(3)教师过渡:其实水稻种植的每一个环节都很辛苦,你还知道其他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吗?4.活动三:农作物种植过程分享会(1)展示问题:选择一种农作物(蔬菜或水果),了解一下它的种植过程。
冀教版品社五下《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社五下《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社五下《我们的衣食之源》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以及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教材通过丰富的图片和生动的文字,引导学生认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农民辛勤劳动的场景,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对农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但对于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分类、生长过程以及农业技术进步的影响等方面的知识掌握不够系统。
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需要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文字、动手实践等方式,加深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此外,学生对于农民辛勤劳动的认识,以及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情感态度价值观需要进一步培养。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认识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过程,了解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图片、分析文字、动手实践等方式,提高学生获取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的思想感情,增强对农民辛勤劳动的尊重。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我国的主要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种植情况,粮食作物和经济作物的生长过程,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教学难点:农业技术的进步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文字等素材,创设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农业生产的过程。
2.问题驱动法: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
3.小组合作学习:学生分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实践操作法:学生动手实践,亲身体验农业生产的艰辛,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准备与教材内容相关的图片、视频等素材。
2.教学工具:准备投影仪、电脑、黑板等教学工具。
3.实践场地:联系农村或农场,为学生提供实地考察的机会。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和视频素材,展示我国丰富的农业资源,引导学生关注农业生产。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 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 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 1》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一课,主要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衣食的来源,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故事,引导学生了解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行业在衣食来源中的作用,使学生认识到衣食的来之不易,从而激发学生的感恩之心和珍惜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对衣食的来源有一定的了解。
但部分学生可能对农业生产、工业加工等环节认识不足,对衣食的来之不易缺乏深刻体会。
此外,学生在生活中可能存在浪费粮食、不珍惜资源的现象。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注重启发学生思考,引导学生通过实例感受衣食的来之不易,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行业在衣食来源中的作用,知道衣食的来之不易。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激发学生对父母的感恩之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了解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行业在衣食来源中的作用,知道衣食的来之不易。
2.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意识。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例、故事等,创设情境,引导学生感受衣食的来之不易。
2.讨论教学法:学生分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如调查、采访等,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准备相关图片、实例、故事等教学资源。
2.准备调查、采访等实践活动所需材料。
3.准备教学课件和板书。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实例等,引导学生关注衣食的来源,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呈现(10分钟)通过课件展示农业、工业、商业等各个行业在衣食来源中的作用,让学生了解衣食的来之不易。
我们的衣食之源说课稿-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我们的衣食之源说课稿-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1.《我们的衣食之源》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
我说课的题目是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
下面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与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板书设计6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教材分析
《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冀人版小学《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第1课,共有两个话题,本节课学习的是第一个话题《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主要是引导学生了解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我们每天的生活都与农业息息相关,旨在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二、学情分析
作为农村学校的五年级学生,对农业并不陌生,也积累了一些生活经验,但随着年龄的增长,学生涉猎的知识面越来越大,需要深入了解农业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因此,要通过有效的教学,帮助引导学生理解生活与农业生产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基于教材、学情的分析,以及对小学道德与法治课程的理解,我确定了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与重难点。
教学目标我确定了三个。
1.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
2. 提高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3. 懂得食物等对生命的重要作用,体会农业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1。
冀教版品社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重点资料).doc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目标[德育目标]:懂得珍惜土地、体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付出的劳动与智慧,懂得尊重劳动成果,体验劳动的愉悦,从而形成对待劳动、劳动者的正确态度。
[智育目标]:知道土地对农业、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知道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了解二十四节气以及“不违农时”的含义;了解农业劳动的基本过程。
[素质发展目标]: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通过体验、尝试农业劳动,提高相应的劳动能力。
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知道土地对农业、对人类生存的重要性;知道农业生产的季节性、周期性特点;了解二十四节气以及“不违农时”的含义;了解农业劳动的基本过程。
[教学难点]:初步学会运用分析、比较的方法了解农业生产的基本特点,通过体验、尝试农业劳动,提高相应的劳动能力。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搜集相关资料学生活动设计小组学习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了解了农业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进农业大家庭。
(二)、赖以生存的土地:1、课前,教师布置同学们收集了一些有关地形、土壤方面的资料,谁来向大家汇报一下?(三)、一方水土,一方物产:1、请四位同学代表书上的四位小朋友介绍自己的家乡。
2、组织同学讨论交流出不同地区的农业生产、农作物也会有不同。
3、让学生汇报调查到的家乡的农业活动及特点,教师:农业生产的一个主要的特点就是——地域性。
(四)、“菜篮子”的变化:1、组织学生汇报自己在课下的调查结果,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并交流研究结果。
(五)、水果今昔:1、教师出示相关的水果图片,让学生区分本地水果和外地水果,。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1课时+示范教案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一、教学目标1.了解农业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珍惜农产品、尊重劳动者。
2.通过调查,了解农业与当地饮食的特点和密切关系3.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观察生活和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了解农业对我们生活的重要作用,珍惜农产品,尊重劳动者。
难点:了解农业与饮食的关系,并能锻炼自己的资料收集和分析能力。
三、教学用具多媒体设备四、教学过程【课堂引入】谜语导入:农作物谜语导语:衣食住行是人们生活的永恒主题。
天下食为先,“食”更是被放在了重要的位置,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些关于农作物方面的谜语。
反馈指导: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积极参与。
教师总结:谜底分别是玉米大米芝麻,和我们的生活密切相关呢,如果都猜对了,证明大家对农业知识有一定的了解。
没有猜对也不用着急,可以从我们本节课中加深对农作物的了解。
设计意图:通过活动调动课堂气氛,引导学生主动思考,教师适时引导,引出本课学习的主题。
白白的大米哪里来?分享会:一粥一饭,来之不易导语: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语出明末清初时期朱柏庐的《治家格言》,世称《朱子家训》。
意思是说:吃每一碗粥、每一碗饭时,应该想想这粥饭的来之不易;穿戴所需的每半根丝、每半缕线,都要常常想想其中包含多少人的心血,应该好好珍惜。
这句话告诫人们养成勤俭节约的美德要从日常生活、穿衣吃饭做起,不要铺张浪费。
切莫把日常微小的事物看轻了,从而不知珍惜。
要知道每一样东西的背后有多少人的辛勤付出,有多少能源的消耗;桩桩件件来之不易。
出示任务1:根据课本52-53页内容,填写大米的调查分析报告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分享展示,后期进行全班展示。
教师总结:“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
”盘中的每一粒粮食都来之不易,我们又有什么资格浪费粮食呢?出示任务2:根据课前布置的调查分析要求,小组之间互相分享和展示一种农作物的种植过程反馈指导:引导学生分享展示,后期进行全班展示。
我们的衣食之源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我们的衣食之源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Revised final draft November 26, 2020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第一课我们的衣食之源一、教材分析:本课内容是冀人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和发展”中的第一个主题《我们的衣食之源》。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它不仅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由此可见,农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激发学生了解农业与生活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本课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业所涵盖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懂得农业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教育。
根据这一主题,教材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二)、农业和各行各业。
学生分析:本校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城市,农业知识比农村孩子了解的少,对农业的理解也必然不够全面。
为此,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录像片和课件引领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为了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重点,体会教材所蕴涵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展示、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学方法面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一)具体目标:情感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生命及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尊重劳动者。
知识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设计〔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一、教学目标:1、通过猜谜语的游戏活动,认识五谷,初步了解〞五谷〞等农作物及其特征,了解什么是〞农业〞。
2、通过探究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农业是我们衣食住行的主要来源,理解我们的生活与农业息息相关。
3、学生能够进行初步的社会调查,观察社会事物,猎取社会信息。
感想农业的重要性,激发学生知农、敬农、尊重农民的感情。
二、教学重点:1.认识五谷,了解农业包含种植业、畜牧业、林业、水产业和副业等。
2.懂得农业是人类衣食之源,生存之本的道理,认识到农业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三、教学难点:感受到农业与生活的紧密关系。
四、教学打算:1、教师打算:〔1〕打算五谷食物或图片以及一日三餐的图片。
〔2〕搜集学生一般生活中衣食住行和生活用品与农业有关的资料。
〔3〕调查了解本地区农业生产的一些情况,学习探究农业与人们生活、生产及其开展的关系,并搜集有关事例与资料。
2、学生打算:〔1〕搜集五谷等农作物和家乡农业生产的一些资料。
〔2〕观察记录自己家庭一日生活所吃的食物,了解它与农业的关系。
〔3〕查阅资料,初步了解农业与一般生活的关系,并搜集典型事例资料。
五、教学过程:一、导入:1.导入:俗语道:民以食为天。
人的生存离不开一日三餐,我们吃的饭菜来源于农业,可见农业与我们的生活有着紧密的关系,今天我们就来一起学习主题--生活离不开农业。
〔板书课题〕2.探访先农坛。
过渡语:人类的文明首先是从农业文明开始的。
千百年来,人们对农业生产有着特别的感情。
〔1〕出示先农坛的图片提问:你了解这是北京的哪一景点吗?请你简要介绍一下。
〔2〕小结:这里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先农诸神和太岁诸神和举行亲耕的地方,贵为一朝天子,却要亲自祭祀先农并亲自进行农耕,由此你能感受到什么?〔对农业的重视〕3.初识五谷〔1〕猜一猜谜语中说到的是哪一种农作物?谈谈你对这一农作物的了解?〔玉米〕〔小麦〕〔大豆〕〔高粱〕〔水稻〕〔2〕小结:这就是现在我们常说的〞五谷〞。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
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一、导入新课(4分)1.出示几张图片,学生猜一猜图片中的地方是城市还是乡村?(出示几张乡村的图片)学生谈感受。
(现在的乡村不像乡村,像城市)2.引入课题(板书:四走进北京新农村),学生齐读。
二、探究问题,交流研讨(34分)1.学生自由发言,说一说你知道的乡村是什么样子的?(过去和现在)2.学生阅读教材P24页文字,想一想:现在的新农村是什么样子的?可以用笔画下来。
指名回答。
(板书:农作物品种多农业机械化程度高科技含量高)追问:农作物品种繁多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自己的生活经验谈一谈。
农业机械化程度高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前面学习过的农业工具的演变谈一谈。
科技含量高体现在哪些方面?结合自己的见闻谈一谈。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教材P24页至25页的图片,进一步理解板书中的'三点内容。
3.思考:现在的新农村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学生自己发言。
4.教师:要想知道变化为什么如此大需要先了解三个词语——“三农”、“惠农”、“支农”。
(板书)指名先谈谈自己的理解。
教师讲授:新课标第一网“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
“惠农”是党中央从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局出发,为农民着想,为农民谋利,使广大农民得到更多的实惠。
为此,党中央提出“多予、少取、放活”的农村工作方针。
“多予”就是政府加大对农业、农村的投入,为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的全面现代化创造条件。
“少取”,就是减轻农民负担,保护农民合法权益。
“放活”就是给予农民更多的自主权。
“支农”就是从科技、文化等方面支持、支援农业、农村和农民。
5.学生再发言:新农村为什么变化如此之大?6.学生观察教材P26-27图片,阅读教材中的文字,思考:科技支农给农业、农村、农民带来什么好处?指名回答。
学生把自己的理解写在教材P27页。
7.对于每一个农民而言、对于每个农民的孩子而言、对于农业生产而言,这些具体政策有什么意义呢?学生阅读教材P28-29页文字,观察图片,思考。
小学品德与社会冀人版五年级下册《1.我们的衣食之源》优质课公开课比赛获奖课件面试试讲课件
我们的衣食之源
日常生活中看农业
《我们的衣食之源》
农业和各行各业
《农业大家庭》
《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 《面对自然灾害》
《“考察”农业的历史》 《蒸蒸日上的新农村》
分析
我校虽地处城乡结合部,但大多学生系 独生子女和外来务工子女,由于生活环境和 知识面的原因,学生大部分对农业知识了解 不多,对农业的理解也不够全面,大部分学 生认为农业就是种植庄稼;他们知道“食” 与农业的关系,至于“衣”、“住”、“行” 与农业的关系则不是那么了解。
教学 流程
第一环节
链接生活
谈话导入
第二环节 第三环节
第四环节
观看视频 交流互动
角色扮演
感受农业 探究农业
体验农业 明理践行
第五环节 走进农业
通过一日三餐,你知道我们所吃的 食物都来自哪个行业吗?
食
原材料
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上课前对农业的理解
物品名称 主要成分 原材料 原材料利用中涉及到的 相关行业
…… 上课后对农业的理解 我想对农业说 我想对农业劳动者说
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纺 织 业
演一演:我是小农夫
(1)“点豆子比赛”(弯腰定点放置物品比 赛) (2)“喷打农药比赛”(负重)
明理践行 1、我参与,我能行
日期 农作物情况 劳动项目 劳动体会 自评 家长评价
2、家中没有农田的同学,请你为农业劳动者写一首 赞歌。 (必须是原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体会农业对生活的重要作用。 教学难点: 了解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 知道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衣食之源》是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的一章内容。
本章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衣物来源,培养学生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良好习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实例和故事,让学生了解农业、工业的生产过程,体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从而激发学生对劳动者的尊重和感激之情。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对日常生活中的食物和衣物有一定的了解。
但他们对食物和衣物的来源及生产过程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劳动者辛勤劳动的体验不足。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需要充分利用教材资源,引导学生深入了解食物和衣物的来源,体验劳动者的辛勤劳动,培养学生的节约意识和尊重劳动者的品质。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农业、工业的生产过程,知道食物和衣物的来源;学会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方法。
2.过程与方法:通过调查、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体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培养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了解食物和衣物的来源,学会珍惜粮食、节约资源的方法。
2.难点:体会劳动者辛勤劳动的成果,培养尊重劳动者、珍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设置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劳动者的辛勤劳动,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
2.案例教学法:运用生动的案例,让学生了解食物和衣物的生产过程,增强学生的实践体验。
3.小组讨论法: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头表达能力。
4.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参与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和创新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材:《我们的衣食之源》相关内容。
2.课件:食物和衣物生产过程的图片、视频等。
3.道具:农作物、衣物等实物或模型。
4.实践活动材料:如调查表、小组讨论记录表等。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食物和衣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食物和衣物是从哪里来的?劳动者在生产过程中起到了什么作用?2.呈现(10分钟)呈现农作物、衣物等实物或模型,让学生直观地了解食物和衣物的来源。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我们的衣食之源》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目标知识: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态度:懂得食物等对生命的重要作用,进而体会农业对生命的重要作用。
能力: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教学重点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教学难点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教学方法图片展示、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学方法。
养成教育训练点培养学生收集资料、仔细观察、分析的习惯。
教育大家热爱劳动。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及有关的文字资料。
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板书课题。
(同学们,说到农业你想到了什么?你眼中的农业是什么?)老师这里有个录像片请同学们看一看。
(放一段农业生产活动的录象(像)片)录像中的人们在干什么?(在参加农业生产,在干农活…)对,他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板书:农业)(二)了解农业那么,你们还了解哪些农业生产活动呢?(种麦子、种花生、种菜、养鸡…)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一些劳动也是农业生产。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栽培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果树和林木;饲养家畜和家禽,如牛、羊、猪、鸡、鸭等;养殖或捕捞鱼虾及其它水产品,都是农业生产劳动。
)请一名同学读一读。
(三)探究农业1.出示课件(一桌食物)猜猜这些食物都是什么农产品制成的?看来我们吃的这些食物都是由农产品制成的。
(板书:食)2.出示课件(衣服、被子等)说说这些又都是什么农产品制成的呢?我们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等都是由棉、麻、毛、丝等农产品制成的。
(板书:衣)3.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农业。
看来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板书: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出示课件(教材41页,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你能将表中的的原材料与物品联系起来吗?4.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同学们对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吧。
《我们的衣食之源》说课课件
冀人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二单元
我们的衣食之源
前杜北学校 双利卓
说课流程
说教材
说学情
说方法
说教学目标
说过程
编 写 特 点
内 容 结 构
情 感 态 度 价 值 观
能 知 力 识 与 方 法
识 五 谷
探 究 农 业
讨 论 交 流 感 情 升 华
教材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 认知水平出发
组成部分
课程内容
(二)、 交流互 动 探究农业 结合学生的生活, 探寻衣食与农业的 关系 导语:每个人的 都要吃饭,你知道 餐桌上的食物与农 业有什么关系?
课前调查内容: (1)、一日三餐食物的来源与农业的关系 (2)、走进超市、农贸市场,搜集蔬菜、粮食、禽蛋、肉类、水 果等农产品,搜集经过加工的农产品包装袋, (3)、上网查询农产品的加工过程,了解家乡农业生产状况。
在本课结束时,布置下课后实践活动--参加一次农业劳动,如种菜、除草、插秧、 浇菜地等,亲身体验农业与生活的关系, 也为下节课做好准备。
六、说反思
• 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指出:教学要面向学生的生活实际, 创造条件让学生积极参与社会实践。 • 依托优势,让学生走出课堂,开展实践活动。 • 学生在动手、动口、动脑的过程中亲自感受到农业是我们 的衣食之源,从而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也使教学更 具有了针对性,为有效的课堂教学提供了重要保证。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
教案:我们的衣食之源
目标:
- 了解衣食的重要性;
- 了解衣食的来源;
- 了解不同食物和衣物的生产过程;
- 培养学生的感恩之心。
教学步骤:
1. 导入(5分钟)
介绍衣食的重要性,与学生讨论为什么衣食是生活中必需品。
2. 衣物的来源(10分钟)
讲解衣物的来源,如原材料、加工工艺等。
展示不同类型的衣物样品,并让学生观察和讨论。
3. 衣物的生产过程(15分钟)
分别介绍棉花、羊毛等常见面料的生产过程,包括采摘、加工、织造等环节。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衣物的生产过程。
4. 食物的来源(10分钟)
讲解食物的来源,如农田、海洋等。
展示不同类型的食物样品,并让学生观察和讨论。
5. 食物的生产过程(15分钟)
分别介绍农作物、家禽、水产等常见食物的生产过程,包括种植、养殖、捕捞等环节。
通过图片或视频展示给学生,让他们了解食物的生产过程。
6. 感恩之心(10分钟)
引导学生思考衣食的来源需要经过辛勤的劳动和付出。
让学生表达对农民、渔民等劳动者的感谢之情,并让他们思考如何珍惜衣食,减少浪费。
7. 总结与展望(5分钟)
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并展望下节课的学习内容。
教学资源:
- 衣物样品
- 食物样品
- 图片或视频展示资源
评估方式:
- 学生对衣食来源的理解程度
- 学生对衣食生产过程的描述
- 学生对感恩之心的表达能力。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学设计-优秀教案
2. 学习者分析 从学生的心理特点与认知程度来看,农村小学四年级的孩子在日常生活中已有帮父母进行家务劳
动及购物的经历,初步认识粮食作物的生产过程,能体会到父母生产劳动的不易。但由于学生年龄较 小,他们往往只知道吃穿用需要哪些商品,从哪里获得,但对这些商品,特别是穿与用的物品具体的 产生过程是陌生的,对生产与人的需求关系的了解是欠缺的。这些陌生的领域也正是他们所好奇的、 感兴趣的。他们需要去了解,更渴望去了解。
2)了解农民进行生产劳动的过程,体验劳动者的辛劳和智慧。
5. 学习评价设计 (从知识获得、能力提升、学习态度、学习方法、思维发展、价值观念培育等方面设计过程性评价的 内容、方式与工具等,通过评价持续促进课堂学习深入,突出诊断性、表现性、激励性。体现学科核 心素养发展的进阶,课时的学习评价是单元学习过程性评价的细化,要适量、适度,评价不应中断学 生学习活动,通过学生的行为表现判断学习目标的达成度)
2. 单元(或主题)学习目标与重点难点
单元目标
1)初步了解农作物的种植和生产过程,了解农业生产者的辛勤劳动。 2)了解农业生产的主要种类。 3)认识农业生产与人们的生活密切关系及重要性。 4)了解工业生产与人们生活的密切关系,从工业产品的生产过程体会体 会工业生产者的辛勤,尊重工业生产者。 5)知道“中国制造”遍布全球,懂得加强自主创新能力,努力实现向“中 国创造”的转变。 6)感受不同职业劳动者给生活带来的便利,懂得社会分工。 7)尊重各行各业的劳动者,明白只有分工不同,没有高低贵贱之分。
学生活动 2
1.[播放视频:农业与生活]
1. 学生课前调查,课中交流: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
引导学生结合情境,根据课前调查,进 有哪些?
行交流研讨:农业生产的重要内容有哪些? 2. 观看动画,分组讨论
《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教案教学设计
7.《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了解农作物的种植以及农民伯伯在生产过程中付出的劳动。
2.知道粮食来之不易,体会劳动者的付出,树立节约粮食的观念。
3.养成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知道粮食来之不易,树立节约粮食的观念。
教学难点:养成节约粮食,珍惜劳动成果的好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导入:时间过得真快,我们要进入道德与法治第三单元的学习了。
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学习第7课《我们的衣食之源》第一课时。
活动一:猜猜我是谁1.猜一猜:在上课之前我们先来认识一位朋友,你们猜一猜她是谁?出示谜语黄袍子,白身子,脱了袍子下水池。
煮开变成白胖子,美味可口填肚子。
师:同学们,你们猜出它是谁了吗?是呀,他就是我们今天要认识的朋友(出示谜底:大米图文)。
2.师:快听,大米正在和大家打招呼呢!播放录音:同学们好,我叫大米。
我含有丰富的淀粉和维生素B族,是人类补充营养素的基础食物。
我是中国大部分地区人民的主要食品。
活动二:大米哪里来1.师:同学们,大米可以做成香喷喷的米饭。
当你们吃着米饭的时候,可知道这小小的一粒粒米是怎样来的吗?(出示:白白的大米哪里来)我们就跟大米一起去看看吧。
2.想一想:大米的种子是什么?(出示:稻子)那么稻子是如何从水稻变成大米的呢?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吧。
3.播放文字视频4.师:农民伯伯选种、浸泡、催芽,他们这是在干什么呢?他们这是在育秧(出示图文)。
育秧就是把种子培育成秧苗的过程。
5.师:小秧苗渐渐长大了,农民伯伯要把它们移栽到更宽广的水田里,瞧!(播放视频)6.做一做:同学们,现在让我们和农民伯伯一起插秧吧。
当老师说1的时候,同学们就弯下身子,把秧苗插进土里;当老师说2的时候,同学们就直起身子来,准备好下一根秧苗。
你们明白了吗?在插秧之前,老师要送你们一首插秧歌。
(1)出示: (1,2,1,2)同学们,要注意,插秧深浅要相近。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1》教学设计
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1》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冀教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我们的衣食之源1》这一章节,主要让学生了解我们日常的衣食来源,理解农民伯伯的辛苦,懂得节约粮食的重要性。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有趣的故事,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索,培养他们的品德和社会责任感。
二. 学情分析五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生活经验和认知能力,他们对于衣食的来源有一定的了解,但可能不够深入。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衣食的来源,培养他们的节约意识和社会责任感。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我们的衣食来源,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节约粮食。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和合作意识。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农民伯伯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四. 教学重难点重点:了解我们的衣食来源,知道农民伯伯的辛苦,学会节约粮食。
难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尊敬农民伯伯的情感,增强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故事等情境,引导学生身临其境,增强他们的学习兴趣。
2.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探究能力。
3.实践教学法: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种植、收割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
六. 教学准备1.教学课件:准备与课程内容相关的图片、故事等素材,制作成课件。
2.教学道具:准备一些农作物模型、工具等,用于实践活动。
3.教学场地:准备一个宽敞的教室,以便进行实践活动。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课件展示一些农作物的图片,引导学生思考:这些农作物是怎么来的?我们的衣食来源是什么?2.呈现(10分钟)讲述一个关于农民伯伯辛勤劳动的故事,让学生了解农民伯伯的辛苦。
3.操练(10分钟)学生进行实践活动,如模拟种植、收割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农民伯伯的辛苦。
4.巩固(5分钟)引导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我们应该如何珍惜农民伯伯的辛勤劳动?如何节约粮食?5.拓展(5分钟)让学生举例说明自己在生活中是如何节约粮食的,互相交流经验。
7. 我们的衣食之源教案(含教学反思)
4. 学生交流 ⑴一日三餐的食物可以分为主食、肉类、蔬菜、鱼虾、水果等种类。 ⑵按食物的来源进行分类的,她认为我们吃的食物主要来源于饲养的动物和种植的植物。 5.教师小结:这位同学的说到的饲养动物和种植植物其实都是农业生产的一部分。我们
材料:装好土的纸杯 10 个;塑料管若干根。 要求:模仿插秧动作,将“秧苗”插入到“土地”中。 时间:3 分钟。 7.播放视频,回顾插秧体验活动,谈感受。 8.教师小结:农民的劳动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他们吃苦耐劳,勤勤恳恳。一代又一代 的农民,用他们的勤劳和智慧耕耘着。每当看到餐桌上丰富的食物,我们都应该感谢农民的 辛勤劳动,没有他们的汗水就没有饭桌上的美味佳肴。所以,我们要尊重农民劳动、珍惜他 们的劳动成果。 (板书:尊重农民劳动、珍惜劳动成果) 【设计意图】本环节依托小麦生长过程介绍和体验插秧活动,引导学生初步了解农作物 的种植和生产过程,感受农业劳动者的辛苦,懂得尊重农民劳动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四)活动四 感受农业的发展 1.出示二十四节气简介内容 2.播放视频:“二十四节气”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 3.过渡:几千年来,二十四节气一直深受重视,人们根据节气安排农事活动,不误农时, 人天协调。2018 年,我们国家新设立了一个节日,节日的日期就是节气中秋分这一天,对于
有着数千年农业文明的古老中国而言,这个节日的设立极具一种仪式感,这个节日就是“中 国农民丰收节”。
4.播放视频:中国农业丰收节的设立 5.学生交流 ⑴全国各地庆祝丰收节开展的活动 ⑵国家惠农政策及党的十九大报告有关“三农”的内容 6.教师小结:中国农业丰收节的设置代表的是党和国家对农业、农民、农村的关怀,国 家颁布的一系列惠农政策,特别是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等等,都体现出国 家重视农业生产、发展农业生产。 (板书:重视和发展农业) 7.学生交流:现代新农村 【设计意图】本环节在介绍中国农民丰收节时补充二十四节气的相关知识,感受我国重 视农业、尊重农民、感恩劳动的传统。通过对现代新农村情况的交流,感受农业生产和农村 的变化,加深对农业的认识。 (五)全课总结 同学们,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知道了农业关系到每一个人的生存,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同时,农业还为工业提供原材料,是人们美好生活的保证。我们国家作为农业大国,一直把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作为重中之重,国家重视农业、发展农业,我们每个人都要尊 重农民的劳动和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相信同学们在学完这课内容后对农业有了进一步的认 识,也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生活学习中能多关注农业的发展。 五、板书设计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的衣食之源冀教版五年级下册教案
集团标准化办公室:[VV986T-J682P28-JP266L8-68PNN]
冀教版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案
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发展
第一课我们的衣食之源
一、教材分析:
本课内容是冀人版九年义务教育小学五年级品德与社会上册第二单元“农业文明的历史和发展”中的第一个主题《我们的衣食之源》。
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的物质生产部门,也是人类社会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
它不仅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而且是国民经济的基础。
由此可见,农业在日常生活和社会发展中起着极为重要的作用。
品德与社会新课程标准指出:儿童的生活是课程的基础。
儿童的品德和社会性源于他们对生活的认识、体验和感悟。
从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出发,激发学生了解农业与生活的关系,是本单元教学的基本出发点。
本课教材目的是让学生初步了解农业所涵盖的内容,结合自身的生活体验懂得农业与人们生产、生活的密切关系,同时对学生进行尊重农业劳动者的教育。
根据这一主题,教材分成了两个部分:(一)、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二)、农业和各行各业。
学生分析:
本校大部分学生生活在城市,农业知识比农村孩子了解的少,对农业的理解也必然不够全面。
为此,在教学中力求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利用录像片和课件引领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农业与我们的生活的关系。
教学方法:
为了完成本课时的教学目标`,教师必须采用多种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帮助学生真正理解教材重点,体会教材所蕴涵的情感。
在教学中我采用图片展示、比较法、讨论法、活动体验法等教学方法面向学生生活利用学生已有的生活经验,引导学生小组合作,主动参与,自主学习,在教学中不断创造条件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
二、教学目标:
(一)具体目标:
情感目标:了解农业对我们生命及对生活的重要作用,懂得尊重劳动者。
知识目标:知道日常生活中衣食住行与农业的关系,了解其他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技能目标:通过资料的收集,提高学生观察生活并进行初步分析的能力。
(二)教学重难点:
“衣食住行与农业”和“各行各业与农业”是本课的教学重点、教学中力求做到教为学服务,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创造性地使用教材。
三、课前准备:录像片、多媒体课件及有关的文字资料。
四、教学流程:
(一)情景导入
老师这里有个录像片请同学们看一看。
(放一段农业生产活动的录像片。
)
录像中的人们在干什么(生回答:在参加农业生产,在干农活。
)对,他们在从事农业生产活动。
(板书:农业)
1.了解农业
那么,你们还了解哪些农业生产活动呢(生:种麦子、种花生、、种菜、养鸡……)
其实,除了同学们说的这些还有一些劳动也是农业生产。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
(屏幕出示:栽培农作物,如棉花、水稻、小麦、玉米、蔬菜等:种植果树和林木;饲养家畜和家禽,如牛、羊、猪、鸡、鸭等;养殖或捕捞鱼虾及其它水产品,都是农业生产劳动。
)
请一名同学读一读。
2. 画出自己喜欢的农产品。
(学生动手画)
交流作品,说说自己的想法。
(三)探究农业
出示课件(一桌食物)猜猜这些食物都是什么农产品制成的
教师:看来我们吃的这些食物都是由农产品制成的。
(板书:食)
出示课件(衣服、被子等)说说这些又都是什么农产品制成的呢
教师:我们穿的衣服和盖的被子等都是由棉、麻、毛、丝等农产品制成的。
(板书:衣)
3.请同学们用一句话来概括农业。
教师:看来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
(板书:农业是我们的之源)
出示课件(教材41页,日常生活中看农业)你能将表中的原材料与物品联系起来吗
通过刚才的探究活动,对农业与我们生活的关系有了更进一步的了解,把你最想说的一句话写下来吧。
然后组内交流,每组选一名最好的全班交流。
教师:看来我们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业。
(板书:住行)
出示课件:“不仅日常生活与农业密切相关,工业、商业、交通运输业、建筑业等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单生读)
教师:农作物可以制成农产品,这些农产品为很多行业提供了原料,你能将下面的农产品为其他行业提供的原材料和制成的产品联系起来吗
出示课件:(教材42页,各行各业离不开农业)
教师:通过刚才的探究使我们了解到,各行各业都离不开农业。
(板书:各行各业)
(四)总结升华
1.同学们,此时此刻,你对农业和农业劳动者一定有了更新的了解和认识。
把你这节课的收获和感受化作一句话告诉大家吧!
2.出示课件,教师总结:“农业是我们的衣食之源,生存之本。
让我们尊重从事农业生产的人们,感谢他们用艰辛的劳动为我们创造了美好的生活!
五、板书设计:
我们的衣食之源
\/
各行——农业——各业
/﹨
住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