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亚和日本

合集下载

世界地理分区 东亚和日本

世界地理分区 东亚和日本

三、居民:
人口稠密 大和民族 黄种人
国家重视教育
测试题1
下列字母和数字代号 所表示的地理事物名称:
邻国: 俄罗斯 中国 A ________ B _________ 朝鲜 韩国 C ________ D ________ ① ②

海洋: 日本海 ① ____________ 太平洋 ② ____________ 濑户内海 ③ ____________
本区重要的经纬线
23.5°N穿过:云南、广西、广东、 台湾海峡、澎湖列岛、台湾岛(玉山)。 40°N穿过:塔里木盆地、河西走廊、 内蒙古高原(黄河几字形大拐弯)、黄土高原、 华北平原、渤海、辽东半岛、朝鲜半岛、日本 海、本州岛。
80E,100E,120E,140E穿过地区 日本:130°E,135°E、35°N,140°E、 45°N的交点位置。
冬季风
日本海 太 平 洋 夏季风
夏季风 西侧 日本海 东侧 太平洋
冬季,西北季风经过日本海而湿润,在日本西侧 沿海形成较丰富的降水(降雪);而东侧为背风坡 降水偏少。
冬季风 西侧 日本海 东侧 太平洋
日本



动 (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日本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太 平 洋
二、自然环境
1、地形:
东 亚 的 地 形
二、自然环境
1、地形:多高原与山地丘陵,平原少;多半 和岛屿,海岸曲折( 多港湾);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
丘陵;海岸线曲折,多半岛(朝鲜半岛、
山东半岛、辽东半岛)和岛屿(日本四
岛、台湾岛等)。
沿40 °N 纬线剖面
二、自 然环境

东亚与日本

东亚与日本

6、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⑴优势条件: 劳动力丰富且素质较高、科技发达、多优良港湾,海运 便利 ⑵不利条件: 矿产资源贫乏,工业原料、燃料缺乏 ⑶日本的贸易对象: 美国最大,其次亚洲、西欧 ⑷工业主要分布在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长地带。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为主。 读图2-2-6 找出日本的工业带和工业城市 新兴工业:以高技术工业为主。九州岛有“硅岛”之称。
7、高科技农业 ⑴渔业 发达,人均捕捞量占世界第一位。 ⑵农业 耕地少,采用现代化小型农业机械,侧重水利化、 生物技术,精耕细作,以提高单产。 平原产稻米、丘陵发展果⑴分布:亚热带季风气候、温带季风气候 ⑵海洋性显著的表现与原因: 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布较均匀, 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较凉爽、冬 季较温和),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 在8月和2月。 原因是:受海洋和日本暖流影响
东京
⑶日本东西岸降水差异的原因分析: 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吹 来,在日本东侧迎风坡形成 丰富的地形雨;而西侧处于 背风坡,降水偏少。
⑵内陆为温带大陆 性气候——冬寒夏 热,降水很少
原因:距海远, 受海洋影响小, 大陆性显著 ⑶青藏高原——高 原气候:地势高
4、区域内部差异与经济 平原广阔 东 季风气候,温暖湿润 部 水资源丰富 沿 长期耕作,土壤较肥沃 海 劳动力充足 地 多优良港口,交通发达 区 经济发达,科技水平高 西 部 内 陆 地 区 多高原山地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草原广阔 矿产丰富 交通不便 经济落后,科技力量较弱
东亚与日本
一、东亚概述 1、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位置 ①海陆位置:亚洲东部、 太平洋西侧 ②半球位置:北半球、 东半球
③经纬度位置: 20°N—55°N(绝 大部分北温带) 80°E—145°E

2.1 东亚与日本

2.1 东亚与日本

日本
•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 1、日本发展工业的条件 • 有利:①人力资源丰富②科技水平高③有优良港湾,交通 便利; • 不利条件:①资源贫乏,需要进口②国内市场狭小,对国 际市场依赖较强。 • 2、经济特征: • (1)外向型(加工贸易型)经济的特点:进口原料和燃 料、出口工业制品 • (2)经济发达,部门齐全 • (3)经济结构的优化 • (4)原料石油:南亚、东南亚;煤:中、澳;铁矿石: 巴、印、澳棉花:中、美 • (5)贸易对象:美、中、欧。 • (6)主要贸易港口:神户、横滨
日本
• 二.发达的“加工贸易型”经济 • 3、日本工业的分布: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 • 原因:①太平洋和濑户内海沿岸多海港,交通便利, 利于进口原料和出口工业制品 • ②沿岸地势平坦、利于建设 • ③沿岸工业密集,协作条件好 • 4、主要工业部门: •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 5、高新技术分布:“硅岛”——北九州
日本
• • • • • • • • •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的组成(四大岛屿)和位置 2、日本的地形:以山地、丘陵为主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海港 4、多火山、地震 5、资源:水能、森林资源丰富,矿产资源贫乏 水能丰富的原因: ①海洋性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河流水量大 ②日本地形以山地为主,河流落差大,流速 快
东 日本(东京) 亚 的 国 家
800E 400N
1000E
1200E
1400E
200N
沿300N的地形剖面图
六大板块示意图
1.东亚的气候:
1400E 1200E 1000E
季风气候显著
原因:
400N 200N
世界最大的 大陆与最大 的大洋的交 界处,海陆 热力性质差 异明显,季 风显著

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

第一节 东亚和日本

四、经济
中国 读图分析: 东亚地区国家西 部内陆和东部沿海地 区经济发展的特点? • • • • • • 北京 蒙古 乌兰巴托 朝鲜
中国:工农业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家 蒙古: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朝鲜半岛农业以水稻种植业为主; 朝鲜:发展中的社会主义国家; 韩国:汽车、电子、服装等工业发达; 日本:现代工业发达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在“东亚的地 形”图上,找 看图回答:海岸 出日本群岛、 线比较曲折,沿 琉球群岛、台 海都有哪些群岛、 湾岛、海南岛、 半岛和岛屿? 朝鲜半岛、日 (本海、黄海、 1)日本群岛 东海、南海、 东亚最大的群岛 朝鲜海峡。 (2)朝鲜半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 (3)台湾岛
哈尔滨
上海
受纬度位置的影响:日本北部、朝鲜、韩国北部、及 我国秦岭淮河以北地区为温带季风;日本南部(九州、 四国、本州南部)韩国南部及我国秦岭淮河以南地区 为亚热带带季风
两地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差异
亚热带季风气候
亚热带季风气候
大陆性
海洋性
上海
东京
气温年较大, 气温年较差小, 降水季节变化大 降水丰沛、均匀
研究区域地理的思路
1.位置 2.自然地理特征 3.人文地理特征 4.发展的问题和对策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日 本 的 位 置
一、自然特征:
1、位置范围:
位于30°N~45°N,130°E~145°E,东亚岛国, 多优良港湾
下列字母和数 字代号所表示的地 理事物名称:
邻国: 中国 A. ___________
来源 冬季风
性质
风向
势力 影响范围 气候特点

1第一章-东亚和日本PPT课件

1第一章-东亚和日本PPT课件

80°E—140°E, 20°N—50°N
②海陆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3.东亚的地形
①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西部多高原、山地,东部多平原、丘陵; ②地势高,起伏大,西高东低; ③海岸线较曲折。
4.东亚的气候
①东部:季风气候显著 特点:温暖湿润,雨热同期 成因:海陆热力性质差异 (背靠最大大陆,面向最大 大洋) 冬季 :西北风(冷干) 夏季:东南风(暖湿)
火山之国,地震之邦
根据板块构造学说说明日本为何多火山、地震?
地处亚欧板块与太平洋板块的消亡边界(碰撞地带) 。
除火山、地震外,日本还有什么地质灾害?
滑坡、泥石流
地 壳 运 动 (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日本 太 平 洋
太平洋板块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4、日本的气候
北部:温带季风气候 夏季高温多雨 冬季寒冷干燥
东亚岛国, 地狭人稠。
2.日本的地形
①山地为主,沿海地区有狭小平原
②地势中高周低,起伏大。
③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本州岛太平洋沿岸的神 户和横滨,是全国著名 的海港。
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剖面线
北纬35度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3.日本的地质
日本位于环太平洋火山地震带上,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有 感地震每年达1500多次。
分布:人口稠密,但分布不均,东密西疏
东密的原因? ①平原广阔,地势平坦;气候暖湿;土壤深厚肥沃;
河湖众多,水源充足。 ②交通便利;工农业发达;城市众多;开发历史悠久。
(2)人种
以黄种人为主(世界上黄色人种的主要分布地)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2、经济:东部沿海 地区条件优越,人口稠密, 农业、工业发达。 西部内陆 地区条件 较差,人口稀少,畜牧业为主。
朝鲜: 韩国: 蒙古: 日本: 中国:
地图册P121
以汽车、电子、服装为主 进出口贸易发达 世界最大的发展中国家 畜牧业占重要地位 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原料 口 加工 口 产品出口
工业主要原料来源
石油来自:西亚、东南亚
煤炭来自:中国、澳大利亚 铁矿石来自:巴西、印度、澳大利亚 棉花来自:中国、美国
进口原材料
读图分析 (1)日本资源自给度最高的是什么?试分析原因。 (2)从图中分析日本的进、出口商品分别以什么为主? (3)日本工业比重变化图中,比例明显变小的是什么部门?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区域地理之世界地理-东亚及日本优秀 课件( 实用教 材)
3、农业单产高
日本农业多采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实行集 约化生产,单位面积产量比较高。
日本三大产业
第一产业:2%
第二产业:37%
地图册P120
在“东亚的地形”图上,找出朝鲜半岛(东亚最大半 岛),日本群岛(东亚最大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 海南岛,日本海、黄海、东海、南海。
地图册P120页读 图:东亚的岛屿 分布有什么特点? 说明这些岛屿是 怎么形成?
全球岩石圈可分为六大板块: 亚欧、非洲、美洲、南极洲、印度洋和太平洋板块。
夏 方向的风?夏季和冬季降水 分布有区别吗?为什么?
夏季吹东南季风,冬季吹西北季风。
夏季降水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冬季降水主要集 中在日本海沿岸。受地形影响,迎风坡降水较多。

亚洲分区1《东亚和日本》

亚洲分区1《东亚和日本》
因四周环海,受海洋影响大,降水 丰富,年降水量达1000-2000毫米。 与亚洲大陆同纬度区相比,冬季较 为 温和 ,夏季较 凉爽 。
哈尔滨
海洋性显著的表现与原因:
东京
1.年降水量偏多且季节分布较均匀;
2.气温的年较差较小(夏季较凉爽、
冬季较温和);
3.最高最低气温分别出现在8月和2月。
原因:受海洋和日本暖流影响
传统工业区:五大工业区,多为临海型
发展途径:大力发展海上 航运,进口原料、燃料,出口工业 产品,开拓国际市场
日本工业分布
日本工业分布过度密集
会带来许多弊端,新兴
工业向哪里发展?






新兴工业区(高
濑户内海
新技术):向南
北扩展,九州
主要工业区 岛(硅岛),为
日本城市、人口集中分布区
临空型,
思考:日本工业布局向国土南北两端发展的原因是?
科学城:筑波
硅谷:北九州
筑波 北九州
太平洋、濑户内海沿岸的老工业区已呈现“饱和状态”, 地价昂贵,工业成本高(根本原因); 工业污染影响严重; 国土南北两端环境较好; 有现代飞机场和四通八达的高速公路网支撑
现代化的农业和渔业
(1)农业单产高
1、农业地域类型:
2、农业单产高
水稻种植业
耕地少,精耕细作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课堂小结
日本地理特征
➢ 地狭人稠多港湾 ➢ 山地丘陵多火山 ➢ 季风气候海洋性 ➢ 林水丰富少矿产 ➢ 工业集中在沿海 ➢ 太平洋与濑户内 ➢ 农业进口渔业一 ➢ 加工贸易经济达
作业
1.整理本节课笔记; 2.完成《考点》中本节习题。
今日的辛苦成就明日的辉煌!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PPT课件

世界地理--东亚与日本PPT课件

三、日本的自然条件——气候
北京、东京气候比较表
1月均温 7月均温 年温差 年降水 东京 3.7℃ 25.1℃ 21.4℃ 1610mm 北京 -4.77℃ 26.1℃ 30.8℃ 636mm
东京冬季较北京温和,夏季较北京凉爽, 降水较北京多,气候具海洋性特征。
日本气候:海洋性季风气候
海洋性的特征是:温差小、降水丰富
铁矿
矿产资源
铜矿 煤矿
石油、天然气
--
25
日本主要进口原材料所占比例
--
26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来源示意图
日本因为资源贫乏,一 方面大量进口原料燃料,世
界上最大的资源进口国,另
外一方面,因工业发达,出 口工业产品,因而对外贸易 十分发达。
煤 石油
铁铜

铝土 铅锌
原料来源::石油――西亚、东南亚。煤炭――中国、澳大
四国
--
14
三、日本的自然条件——地形地势
日本以什么地形为主? 山地和平原的分布有什 么特点?
日本以山地丘陵为主。
山地丘陵分布在岛屿的 中部,平原主要分布在 比较狭小的沿海地区。
海岸线曲折
多优良港湾
位于太平洋板块和 亚欧板块的交界处
--
多火山和地震
15
--
16
--
17
日本
--
18
地 壳 运 动(多火山地震)
京滨工业带、阪神工业带、中京工业带、 濑户内海沿岸工业带、北九州工业带。
--
29
为什么日本工业集中 分布在太平洋沿岸和 濑户内海沿岸?
多优良港湾,海运
便利,便于原料运
入和产品运出;人
口稠密,劳动力丰
富;市场广阔。

东亚与日本课件

东亚与日本课件
• 鲜 岛农业 种 业为 ; • 义国家 鲜:发 会 义国家; • 韩国: 车、电 、 韩国: 工业发达 业发达; 工业发达; • 古: 古: 业 • 工业发达 :现 工业发达 • 国:工农业 义国家 发 会 义国家
热点问题:朝鲜半岛冲突和“朝核六方会谈” 热点问题:朝鲜半岛冲突和“朝核六方会谈” 台海危机、春晓油田、日俄北方四岛之争、 台海危机、春晓油田、日俄北方四岛之争、 中日钓鱼岛之争、 中日钓鱼岛之争、日韩独岛之争
第一节东亚— 第一节东亚—日本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纬度位置,海陆位置)
经纬度: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
读图查阅: 1.东亚地区有哪 1.东亚地区有哪 些国家? 些国家? 2.临海国 临海国, 2.临海国,内陆 半岛国, 国,半岛国,岛 国分别是? 国分别是?
日本
一、位置范围
1.位于 °N-45°N, 位于30° - ° , 位于 130°E—145°E,东亚 ° ° 东亚 岛国,多优良港口。 岛国,多优良港口。
1、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 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 国土总面积3 以上。 国土总面积3/4以上。平原面 积狭小, 积狭小,多分布在各岛的沿海 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 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 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是面积最大的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 地壳不稳定, 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是一座活火山, 地震。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 海拔3776米 海拔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 峰。 (3)海岸曲折(人工海岸占 海岸曲折( 1/3), 优良港湾(神户、 1/3),多优良港湾(神户、横 ),多 滨)。
海陆位置影响: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 海陆位置影响: 海洋性季风(日本) 陆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陆性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性。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

区域地理东亚和日本

降水mm
300 250 200 150 100 50
二、东亚东西部比较——河流
主要流向:
黑龙江
自西向东,
流入太平洋
黄河
为什么大江大 河主要集中在 中国,而其他 国家较少?
珠江
蒙古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日本、韩国、朝鲜 面积狭小,河流短小。
二、东亚东西部比较——人口
东亚人口主要 分布在哪里? 为什么?
三、城市与贸易
日本首都东京,位于关东平原的南部,人口1200多万,是世 界上人口最多的大城市之一,也是日本海陆空交通的枢纽。
日本最大的贸易对象是中国。神户和横滨是日本两个最大的 对外贸易港口。科学城——筑波。硅岛——九州岛。
近年来,日本从中国输入的商品有服装、石油、煤炭、棉花、 水产品和蔬菜等;向中国输出的商品有钢铁、电子产品和其他 工业产品。
(1)日本群岛 东亚最大的群岛 (2)台湾岛 中国第一大岛 (3)朝鲜半岛 东亚最大的半岛
海、海峡:
渤海 日本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朝鲜海峡
(四)、河流
1、大陆:多大江大河; 河流流向大河多 自_西___向_东___流入 _太__平__洋
2、半岛、岛屿:
河流短促
1、气候类型的分布
东部沿海为___季__风__气候; 西部内陆为_温__带__大__陆__性_气候; 青藏高原为_高__原__、__高__山_气候。
东亚岛国 海岸曲折 火山之国 矿产贫乏 原燃进口 外贸发达 日出之国
浓缩日本
我国近邻 港湾优良 地震之邦 林水丰富 产品输出 渔业著名 樱花之国
面积狭小 境内多山 季风显著 经济大国 三湾一海 农业高产
人口稠密 平原狭小 海洋性强 资源小国 工业集中 精耕细作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

高考地理一轮复习 课件 东亚和日本

气候特征
气候类型及分布,特征(①气温何时高何时低、气温年较差大小; ②降水量大小、降水季节变化)等
水文水系
水文:流量及季节变化、汛期、结冰期、含沙量、凌汛、流速、水能 水系:流向、流程,水系形状,流域面积,河道宽窄深浅,水网密度
东亚
东亚思维导图
一、东亚的位置与范围
1.绝对位置
① 半球位置 • 北半球,东半温 带
海陆位置和相对位置
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西临日本海,西隔日本海 和朝鲜海峡与俄罗斯、朝 鲜、韩国相望,西南隔东 海与中国相望
日本
130 ° 135 °
组成
北海道、本州、四国、九 州四个大岛和附近的多个 小岛屿组成
北海道岛
濑户内海 九州岛
千岛群岛
关东平原是日本最大的平原
曲折的海岸线对经济会有 什么影响?
岛国曲折的海岸线,多优 良港湾,这对日本的渔业、 造船业、海上运输和对外 经济联系十分有利。
日本多火山、多地震等地质灾害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每年有感地震1500 多次,平均一天4~5次
地处亚欧板块和太平洋板块交界处,地壳活跃, 多火山、地震。
欧亚板块
富士山 3776m 陆 地
日本最高峰,是一座活火山
太平洋板块
边缘海
(日本海)
岛弧
(日本)
海沟 洋盆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说出图中数字所在区 域的气候类型
1 4
5
2 3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2、气候特征
西部内陆地区大陆 性气候显著。
西部地区深居大陆 内部,距离海洋远, 加之地形阻挡。
东部沿海地 区 季风 气候 显著
濑户内海冬夏降水少的原因: 地处冬夏季风背风坡,降水少。

《东亚与日本》PPT课件

《东亚与日本》PPT课件
岛的1月气温分布是南高北低,中部地区向南凸出,北部 温差大、南部温差小。 • 答案:C
--精品--
• 4.关于“梅雨”问题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梅雨也是一种灾害性天气 • B.东亚临海各国都受到梅雨影响 • C.我国东部广大地区深受梅雨影响 • D.长时间的低温阴雨天气即为梅雨天气 • 解析:“梅雨”导致降水增加、光照降低,是一种灾害性
相望。
3、领土组成:_北__海__道_ 、 _本__州___ 、 __四__国__ 、 _九__州___四岛。日本两
个最大的对外贸易港口
__神__户__、、 _横__滨___。
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人口单一, 99%以上为大和民族。
中国
俄罗斯
北海道
朝鲜 九州 优良港湾
--精品--
• 1.位置与范围
• (1)位置:①经纬度位置:大部分位于125°E~ 150°E,25°N~45°N之间。②海陆位置:太东平洋临A________、 西日临本海B_______朝。鲜以海G峡__________为界与韩国为邻。
• (2)范围:由C_北_海__道___、D本_州_____、E_四__国___、九F州______4个大 岛和数千个小岛及周围海域组成。
海、海峡:
渤海 日本海 黄海 东海 南海
朝鲜海峡
--精品--
(考纲)
地形、河流 地形特征: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地形多种多样: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地势西高东低: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平原狭小
海岸线曲折,多半岛和岛屿
山地、高原 温带大陆性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全文

区域地理-东亚与日本精选全文
俄罗斯远东地区
亚热带季风气候:朝鲜半岛南部、日本九州岛、四国、本
州岛南部、我国秦岭淮河以南
热带季风:范围小,如中国台湾南部、雷州半岛、海南岛、
西双版纳
(2)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我国西北地区和蒙古等地
(3)韩国、日本南部6月、7月可出现梅雨天气
3、河流
(1)大陆:多大江 大河;河流流向大河 多 自_西___向_东___流入 _太_平___洋
2、世界经济大国。经济高度发达的资本主义 国家,生产水平居世界前列。
3、现代化工业国家。工业部门以钢铁、机械、 电子、化学、纺织等为主。许多工业产品的产 量和产值居世界前列。 4、对外贸易发达。
对外依赖性突出,是世界上最大的原料进口 国。工业产品也大量销往国外。
5、农业居次要地位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耕地面积不大。但日本农业多采 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断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1)领土:北海道、本州、四国、 九州四大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个 小岛。
(2)面积比较狭小,人口稠密。
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口约1.2亿。 人口单一,99%以上为大和民族。
北海道
九州 四国
2、地形:山地、丘陵为主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
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关东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富士山
40
20
0
石油
天然气
煤炭
铁矿石
铜矿石
木材
棉花
日本主要工业原料从国外进口所占百分比
二、日本的经济
1、工业主要集中在太平洋沿岸和濑户内海沿岸的狭小的地区, 主要有五大工业区:
(1)京滨区:以东京和横滨为中心,是日本最大的工业区。

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

高中区域地理之东亚和日本

二、东亚的自然地理特征
1、东亚的地形特征(角度)
(1)海岸线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a. 日本群岛 b. 朝鲜半岛 c. 台湾岛
(2)地形 西部内陆地形:以高原、山地为主; 东部沿海地形:以平原、丘陵为主; 地势特点:西高东低,呈阶梯状分布
朝鲜半岛 日本群岛 台湾岛
高度(米)
7000
6000
5000 4000
1、东亚的范围
临海国:中国(首都北京) 内陆国:蒙古(首都乌兰巴 托) 半岛国:朝鲜(首都平壤)
韩国(首都首尔) 岛 国:日本(首都东京)
2、东亚的地理位置(角 度)
经纬度的范围 : 75°E—145°E,5°N—50°N 之间。 纬度位置:绝大部分在北温带 海陆位置:亚洲东部,太平洋西岸 半球位置:北半球、东半球 板块位置: 交通等相对位置
影响河流(水文) 地势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 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的地形落 差,蕴藏着丰富的水能资源;
影响河流(水系) 地势西高东低使东亚许多大河向东 流,方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 系;
影响植被与含沙量(水文) 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 候湿润,有利于林木生长,森林覆 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美国(汽车、钢铁、电子电器)
西亚(钢铁、汽车)
西欧(船舶、汽 车、电子电器) 非洲(船舶、汽车)
印 度(钢铁 尼、 西 亚汽车)

澳钢
大 利
铁 、 汽
亚车

输出总额
>6
2-5
<2
(万亿日
圆)
日本主要工业产品输出
2016年4月6日,几十名北京市民来到位于北京居庸关山区的京张铁路,从山顶 拍摄樱花初开的美景,正好和谐号列车经过花海,该列火车被民众称为“开往 春天的列车”。图2为2016年日本樱花初放日期等值线图,分析完成1~2题。

第一节 东亚与日本

第一节 东亚与日本

四、日

六、日
1、日本概述

主要城市: 东京:日本首都是世上最大城市之一 。 横滨: 日本第一贸易港,(东)京(横)滨工业带 中心之一。 大阪:主要港口,第二大城市; 名古屋:第四大城市 ,第三大贸易港 ; 神户:日本第二大港口和工业中心; 京都:文化游览城市; 广岛:日本本州西南部港市 ; 筑波:新型科学城; 札幌 :北海道首府,最大城市和经济、文化中心。
2、日本文化
日 本 富 士 山
2、日本文化
传统建筑
2、日本文化
宗教建筑
2、日本文化
民族服饰—和服
2、日本文化
茶道
2、日本文化
日本—书法
2、日本文化
国技—相扑
2、日本文化
日本—歌舞伎
3、日本气候特征
东亚季风气候的成因
3、日本气候特征
日 本 海

太 平 洋

3、日本气候特征
海边的雪景

西

范围
海陆 位置 地形
中国东部沿海、朝鲜、韩国、 中国西部内部、蒙古 日本
临海,海岸线长,多港口
平原为主,间有丘陵,河湖 多。 湿润,季风气候典型
接亚欧大陆内陆、多邻 国。
以山地高原为主 干燥,大陆性气候明显
交通不便,人口较少, 交通便利,城市众多,经济 以畜牧业为主,经济发 发达。 展迟缓。
三、东亚的气候
读图分析: 1.说明图中地势有什么特点? 2 .日本群岛东侧的海沟是怎样形成的?
一、东亚的概述
1、东亚五国的首都
乌兰巴托


平壤
朝鲜
北京
首尔
东京
中华人民共和国
韩国

东亚及日本

东亚及日本
为什么大江大 河主要集中在 中国,而其他 国家较少?
黄 河
珠 江
蒙古气候干旱,降水较少;日本、韩国、朝鲜 面积狭小,河流短小。
日本
一、日本概况
日本位于亚洲 东部,太平洋西 北部。领土由北 海道、本州、四 国和九州四个大 岛及附近的3900 多个小岛组成。 人口1.27亿, 居民多为大和族, 通用日语,首都 东京。
东亚季风典型的原因、成因及气候特点: ①原因:亚欧大陆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太平 洋是最大的大洋,海陆间温差大、气压差也 大,冬夏季风的势力也强大。因而东亚的季 风气候最典型。 ②成因:海陆热力性质的差异 ③特点:夏季高温多雨、冬季低温少雨(寒冷 干燥),高温期与多雨期一致
西北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原 因和特点: ①、原因:距海远, 且受山脉的阻 挡,几乎很少受来自海洋的夏季风 的影响,降水少,气候干燥,属于 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②、这种气候的特点是终年干旱少雨, 冬冷夏热。主要分布于我国西北地 区、蒙古等地。
读世界局部图,回答下面8-9题:
8.图中全部属于温带季风气候的岛屿或半岛 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9.图中岛国的工业集中分布在濑户内海和太 平洋沿岸,是因为:( ) A.沿海地区的矿产资源丰富 B.沿海地区的石油资源丰富 C.气候温暖湿润 D.可以利用廉价的海洋运输
日本是一个工业发达国家,农业也比较发达,据此回 答下列10-12问题:
读“日本群岛附近
洋流的分布”图,说
说北海道附近成为著 名渔场的原因? 为日本暖流和千岛寒

流交汇区
日本的农业
山区: 林业为主。 陆地 丘陵: 水果和蔬菜种植业为主。 水稻种植业为主。 沿海平原:
日本农业地域类型以什么为主?其在日本的 分布有什么特点?日本有哪些有利条件? 水稻种植业 ,主要分布在日本沿海平原地区。 地势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季风气候 雨热同期;劳动力充足;种植历史悠久,经 验丰富。

东亚和日本(共49张)PPT课件

东亚和日本(共49张)PPT课件
(1)发展经济的条件
有利条件: 1、劳动力资源丰富,劳动力素 质高 2、较高的科技水平 3、海岸线曲折,多优良港湾
不利条件:
1、矿产资源贫乏
2、国内市场狭小
2021
35
(2)经济特征:
①经济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工业现代化程 度高
②对外依赖性强 (需要从国外进口大量的原料和燃料,产品
销售也依赖国际市场),发展外向型经济(进 口-加工-出口)
Ø特点: 夏季盛行东南风,冬季盛行西北风。 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
(2)西部内陆地区的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2021
15
三、人口和经济
1、人口数量及分布 总人口14.4亿,约占世界总人口的 四分之一 主 要分布在 东部沿海平原 ,是世界上人口最稠 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 黄种人为主,黄色人种主要分布区
渔业发达,捕鱼量 常居世界第一,鱼是日 本人的重要食品。有世 界著名的 北海道 渔场, 函馆和下关为主要渔港。
2021
43
(3)农业存在问题和对策
问题: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 耕地面积小, 旱涝灾害频发。
措施:
发展水利,
合理施用化肥,
发展生物技术,
精耕细作,20提21 高单产。
44
(4)主要农作物
(2)海岸线曲折,东部沿海多半岛和岛 屿,半岛和岛屿上多山地和丘陵,平原 狭小
2021
11
2、 河 流
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注入太平洋
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
2021
12
3、东亚的气候
2021
13
回顾: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2021
14
3、东亚的气候
(1)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东亚和日本

高二区域地理复习课件东亚和日本

帕米尔高原
内蒙古高原
本州岛 朝鲜半岛
华北平原
地形对河流的影响: ①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 向东注入太平洋;②地势起伏 大,河流落差大,水能资源丰 富。 ③半岛、岛屿上河流短促,航运 价值不大。
(2)气候:
热带、亚热带、温带季风气候; 温带大陆性气候; 高山高原气候。
分海洋性季风(日本)和大陆性 季风(我国),朝鲜半岛有过渡 性。温带季风与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大致分界线: 我国:33°N 朝鲜半岛:36°N 日本:38°N
韩国: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经济以汽车、电子、 服装等为主,进出口贸易发达
朝鲜:农业以种植水稻为主,森林、矿产资源丰富
日本:本区现代工业最发达的国家
Hale Waihona Puke 日本第32届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将于2021年在日本东京举行
日本在世界的位置 上图绿色区域代表日本范围
描述日本的地理位置
140°E
45°E
日本海
130°E 135°E
日本虽然森林资源非常丰 富,但木材确大量从俄罗斯、 巴西、东南亚和北美等地区进 口。
⑤资源
1.水能资源丰富 2.森林资源丰富 3.鱼类丰富
多山地、降水丰富
北海道渔场
寒暖流交汇处,海水 受到扰动,将下层营养盐 带到表层,利于浮游生物 繁殖,为鱼类提供饵料。 渔业日本渔业发达,北海 道附近海域,是寒暖流交 汇的地方,为世界著名的 大渔场之一的北海道渔 场。
东亚 东亚季风的形成原因和分布。
濑户内海沿岸地区河流在冬、夏季节的降水补给均较少,解释其原因。
有200多座火山,其中活火山80座; 原因:位于板块交界处,地壳运动活跃。
太平洋
多采用小型农业机械,发展水利,合理施肥,单产高

东亚与日本

东亚与日本

一、东亚概况 思考:据图描述东亚地形特征。
①地势西高东低,起伏大
②地形多样,多高原山地丘陵 西部内陆:多高原、山地 东部沿海:多平原、丘陵 半岛,岛屿:多山地、丘陵
③海岸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 和岛屿
东亚地形对环境的影响
(1)我国地势西高东低,向海洋倾斜,利于( 夏季风)来自海洋上 湿润气流深入内地,形成丰富降水; (2)地势西高东低使我国许多大河滚滚东流,沟通了东西交通,方 便了沿海和内地的经济联系; (3)地形呈阶梯状使河流在流经阶梯之间的河段,由于具有较大 的地形落差,蕴藏极为丰富的的水能资源; (4)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使河流短促,落差大,水能丰富; (5)半岛和岛屿上多丘陵山地,加上气候湿润,有利林木生长,森 林覆盖率高,河流含沙量小。
日本、韩国临海,受日 本暖流影响明显,气温 和降水高于中国东部, 所以其亚热带季风气候 的分布较中国偏北。
1.人口: 总人口较多,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平原,是世 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区之一。
2.人种: 黄种人为主
3.民族: 汉族、蒙古族、大和族、朝鲜族等
4.经济:
东部沿海气候温暖湿润,平原较广,耕地也多,人口稠 密,农业发达,世界水稻、茶叶、蚕丝等农产品的主要 产区;交通便利、科技发达、工业发达。
高田
冬 雪
冬 季
东京
夏 季夏

濑户内海
东海岸是夏季风(来自太平洋的东南风)的迎风坡, 降雨多于西岸的背风坡。
冬季盛行西北风,西北风越过日本海到达西岸,西 岸就是迎风坡了,降雨多于东海岸
夏季太平洋沿岸多雨, 冬季日本海沿岸多雪

日本海

东 京



夏季,东南季风从太平洋吹 来,在日本东侧迎风坡形成 丰富的地形雨;而西侧处于 背风坡,降水偏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 业
工 业
主要从区位条件及评价、耕作制度或熟制(热量 影响)、作物种类(热量和水分影响)、耕地类 型(水分影响)地域结构类型等方面分析,注意 生产结构的调整及其影响。 主要从工业部门、工业分布特点、区位条件及评 价(如原料产地、工厂和市场三者之间的关系, 技术和交通条件及布局要求)等方面分析。 主要从城市化水平、城市布局特点、城市区位因 素、城市环境问题等方面分析。
• • • • 东亚地区东、西部地理特征的差异 日本领土组成,地形和气候的特点 日本资源和经济发展的特点 日本城市群和城市带的形成及人口分 布 • 日本的地质灾害
应具备的基本技能
• 能够在地图上指出东亚的主要国家、首都、 地形区、河流湖泊 • 能够运用气候因素分析日本气候南北差异 的原因 • 能够分析日本工业的发展条件,以及工业 分布的特点和原因 • 能够以日本地震为例,分析板块构造对地 理环境的影响
东亚概述
一 、 位 置 与 范 围
海纬 陆度 位位 置置 :: 亚绝 洲大 东部 部分 ,在 太北 平温 洋带 西 岸
80º E-140º E,20º N-50º N
包括中国、朝鲜、 韩国、蒙古和日本 等国家
二 、 地 形 特 征
地势西高东低(许多大河自西向东流入太平洋)
西部内陆以高原、山地为主
日本的农业区位分析:
读下面 两图回答下列问题。
⑴左图中A、B、C三地与右图所示气候特征一致的是 ___ 地,简单概括其降水特点并分析其成因 夏季降水少,冬季降水多;B地处于冬季(西北)季风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的迎风坡,多降雪,但处于夏季(东南)季风的背风坡, _____ 降水少。
东部太平洋沿岸夏季降水较多, 是处于东南季风的迎风坡;西 部日本海沿岸冬季降水较多 (多降雪),是处于西北季风 的迎风坡。

太 平 洋
探究2:濑户内海沿岸为何多晴 朗天气。
四周多山,处于冬夏季风的背风坡

4、自然资源
(1)日本多山地,森林 资源丰富 (2)降水多,山间河流 短急,水能资源丰富 (3)北海道附近海域位 于寒暖流的交汇处,是世 界的著名渔场之一 (4)地处板块交界地带, 地震、火山活动频繁,多 地热、温泉和硫磺矿
(3)气候的海洋性特征 显著(表现、成因)@
(4)东西两岸降水的形 式和季节不同 (5)特殊的天气
日本气候夏季较凉爽,冬季较温暖,全年降 水量较多。(与亚洲同纬相比)
温度 (0C) 20 0 降水 (mm) 2000 1000
7月

7月
年 1月 1月
北京
0 东 京
探究1:日本东西部的降水差异及形成的原因。
日本的森林覆盖率达70 %,被誉为“绿色王
二、日本的经济特征:
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有什么?
有利条件: 有丰富的人力资源;
较高的科技水平; 岛国多深水良港 不利条件: 国内的自然资源较贫乏,大多需要进口 国内市场较狭小
日本经济发展的条件决定了他经济特征:——
以“加工贸易”为主(了解主要的贸易对象)
即进口原料、燃料和出口工业制成品
(3)海岸曲折(人工海 岸占1/3),多优良港 湾(神户、横滨)。
3/4(丘陵、山地)
1/4(平原)
日本



动 (多火山地震)
亚欧板块 太平洋板块
火山爆发
日本海
亚欧板块
日本



太平洋板块
日本所在区域
熔岩
3、海洋性显著的季风气候
(1)地处东亚东部,属 季风气候区 (2)南北部气候存在较 大的差异
地形多 种多样
东部沿海以平原、丘陵为主 半岛、岛屿以山地、丘陵为主
海岸线曲折,沿海有许多半岛和岛屿
读图2-2-1,找出:日本群岛、琉球群岛、台湾岛、海南岛、 南海诸岛;朝鲜半岛、山东半岛;日本海、黄海、东海、南 海等。 思考:东亚东部的岛屿分布特点及其成因
山区优点:
• 山区其他资源丰富,在发展林业、牧业、旅游业、采 矿业等方面,往往具有优势。 • 森林多,山区是我国森林资源主要分布地区: 最大 林区是东北原始林区包括大小兴安岭和长白山,第二 大林区是西南原始林区包括喜马拉雅山南坡和雅鲁 藏布江大拐变处以及横断山区,第三是东南丘陵人工 次生林区包括台闽赣等; • 丘陵可发展林果,丘陵多己开辟为梯田、果园、或 栽培经济林木;
日本的主要原料来源
日本主要的工业部门
钢铁、汽车、造船、电子、化学、纺织等
分析教材图 2—2—4回 答思考题3
日本的工业分布及主要工业区
A 东京 B 横滨 C 名古屋 D 神户 E 大阪 F 北九州 G.京滨工业带 H.中京工业带 I.阪神工业带 J.北九州工业带 k.濑户内海工业带
高科技农业和海洋渔业
地形类型与名称:
地 形
可以根据区域位置得出,也可以根据等高线的分布、 海拔高程及地形剖面图来判断
地形特征:
主要从地形类型、海拔高度、地面起伏状况、地形 分布上来描述
地势特征:
主要从地面起伏变化的趋势上来描述。
地质条件
按其能力来源可分为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内力作 用主要表现为地壳运动、岩浆活动、变质作用。外 力作用在地面起伏的高原、山地主要是侵蚀作用; 在地平的地区主要是堆积作用;在降水多的湿润、 半湿润地区主要是流水作用;在降水少的干旱、半 干旱地区主要是风力作用
2、山地、丘陵为主的地形:
(1)境内多山,山地、丘陵占国土总面 积3/4以上。平原面积狭小,多分布在各 岛的沿海地带。东京湾附近的关东平原是 面积最大的平原。 (2)地壳不稳定,多火山地震。 富士山是一座活火山,海拔 3776米,是日本的最高峰。
日本沿北纬36度地形剖面图
富 士 山
剖面线 北纬36度
经 济 特 征 成 因
地 形 气 候 交 通
小结:东亚的地理特征
自然地理特征 地 势 主要 地形 河流 气候 社会经济特征 人口 地质 密度 小 工业 农业
大陆 西部
大陆 东部

高原 山地
平原 丘陵

自 西 向 东
温带大 地壳 陆性 气候 稳定
落后 畜牧业
半岛、 起伏 山地 岛屿上 大 丘陵
短、 急
三 、 气 候
温带大陆 性气候
温带季 风气候
高山、 高原气 候
亚热带季 风气候
回顾:东部沿海地区季风气候显著的原因
地 形 、 气 候 与 河 流 的 关 系
地பைடு நூலகம்形 特 征
地形多样, 以高原山地 为主 地势西高东 低 东部和南部 为季风气候 西部内陆为 温带大陆性 气候
许多河流落 差大,水能 资源丰富 许多大河自 西向东流 形成夏汛, 水量季节变 化大
日本渔业的三个组成部分: •近海捕捞 •远洋捕捞
•近海和陆上的水产养殖
高科技农业和海洋渔业
日本从事农业的人数不多,耕地面积不大。但日本农业多采 用小型机械,精耕细作,注意发展水利,合理施用化肥,不断 提高单位面积产量。 平原地区多种植水稻,南北两端多种蔬菜,丘陵地区多栽 培果树、茶和桑。
日本的农业生产地域类型:——水稻种植业
鄂霍次 克海
国后、择捉、 色丹、齿舞
40° 日本海
神户 朝鲜海峡 北九州 黄 海
名古屋
东京 横滨
大阪
濑户内海
一、日本的自然地理特征: 1、日本是东亚东部海洋上一个群岛国家
(1)领土由北海道、 本州、四国、九州四大 岛屿及其附近的1000多 个小岛组成。
(2)面积比较狭小, 人口稠密。
面积37万多平方千米,人 口约1.28亿。民族单一, 99%以上为大和民族。
气 候 河 流
从气候类型、降水和气温等气候要素的分布、 影响气候的因素、气候对动植物资源和河流 的影响、气候与农业生产的关系等方面分析。 主要从河流的水系特征、水文特征及水资源 的开发利用等方面进行分析。
水系特征:河流水系一般指集水河道的结构,主要包括河流的 长度、流向;流域面积;支流的数量及其形状;河网的形态及 其密度;落差和峡谷的分布;河道的宽窄、弯曲、深浅 水文特征:主要包括河流的流量、水位(汛期、枯水期、断流、 干涸)含沙量、结冰情况(有无结冰期、结冰期的长短) 水资源的开发利用:河流中上游地面起伏大、河流流量大、落 差大、水流急的地区,主要开发水能资源;在河流中下游地形 平坦、水流平缓、河道宽阔、流量稳定的地区发展内河航运。
城 市 交 通
主要从交通运输线和交通枢纽、交通运输网的密 度、影响交通运输布局的主要区位因素等方面分 析。
环 境 问 题
生态破坏
包括资源(土地、生物、水体、矿产)破坏 与浪费和环境恶化(荒漠化、水土流失、生 态平衡破坏)
环境污染
目前主要的环境问题应从其现状、成因、危害及解 决方法等方面进行分析
应掌握的基础知识
季风 气候
地壳 活动 强烈

较发达 农林
日本
日本
看图描述日本的位置和领土组成
日本东部濒 俄罗斯 中国 太平 _洋,西 临 __ 日本 北部隔_______海 俄罗斯 与_______、 中国 朝鲜 ______、_______
神户
北海道
朝鲜 韩国
九州
及韩国相望。 日本主要由北海 道、
横滨


140° 萨哈林 岛(库 叶岛)
多内流河,水 量小,补给以 冰雪融水和山 地降水为主
气 候 特 征
河 流 特 征
四 、 东 亚 东 西 部 经 济 的 差 异
东部
西部 经济较落后,畜牧业 和畜产品加工业在经 济中占有重要地位 以山地、高原为 主,多内陆河湖 干燥,大陆性气 候明显 位于内陆,多山 地,交通不便
主要经 济特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