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物的运动教案

合集下载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四篇

冀教版四年级上册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四篇

【导语】本单元以学⽣熟悉的动物基本运动⽅式为研究内容,帮助学⽣认识更多的动物,了解动物的基本运动⽅式。

准备了以下内容,供⼤家参考!运动着的世界 教学⽬标: 科学探究⽬标: 1能够提出3个以上⾃⼰感兴趣的有关运动的问题。

2能从提出的问题中选出⾃⼰认为最值得研究的问题。

并能说明⾃⼰选择的理由。

3能够通过多种途径查阅1-3条有关物体运动的资料,并能制成资料卡⽚。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标: 1能够感受到⾃然界中多种运动形式的奇妙。

2对查阅有关运动的资料并制成资料卡⽚产⽣兴趣。

科学知识⽬标: 1举例说明⾃然界中物体运动的各种形式。

2能说出制作资料卡⽚的基本⽅法。

材料准备: 有关运动的各种卡⽚ 课时安排: ⼀课时 教学过程: ★它们怎样运动? 1调动学⽣学习的兴趣。

出⽰风在动、⼈在⾏、⽔在流、鱼在游、鸟在飞的情景,让学⽣初步体会我们⽣活在⼀个运动着的世界⾥。

2让学⽣展⽰⾃⼰收集的有关图⽚,引导学⽣说出更多的有关运动的例⼦,进⽽引导学⽣思考“⾃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这个深层的哲学问题。

3讨论“⾃然界的物体都在运动吗?”学⽣讨论,教师不要急于说出答案。

4引导学⽣把⾃⼰关于运动想知道的问题记录下来。

选择⾃⼰最想研究并能在以后的学习中研究的问题。

★搜集有关运动资料。

1讲解:科学家已经做过了许多关于运动问题的研究,查阅资料,了解他⼈的研究,是解决我们关于运动许多疑问的⽅法之⼀。

2⿎励学⽣通过多种渠道和⽅式搜集、查找资料。

报纸、书籍、络,利⽤标题、⽬录、搜索快速查询。

3把⾃⼰查阅的资料记录并制成卡⽚。

需要记录内容:作者、书名、页码、出版社、出版⽇期、摘要、摘录⽇期。

4引导学⽣经历⼀个完整的资料卡⽚的设计和制作过程,把⾃⼰制作的资料卡⽚与同学交流、分享。

动物运动会 教学⽬标: 科学探究⽬标: 1、能够从多种途径观察到动物运动的⽅式。

2、能够通过感官和全⾝的活动,感知并模仿某种动物运动的主要⽅式。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动物运动方式的能力。

3. 增强学生对生物学知识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动物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2. 教学难点:动物运动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探究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利用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方式。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动物为什么需要运动。

2. 探究: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分析其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总结:引导学生总结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并阐述动物运动的意义。

4. 拓展:让学生举例说明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5. 作业:布置一道关于动物运动的思考题,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提问情况,评估学生的参与度。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完成的作业质量,评估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

3.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表现,包括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七、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运动的图片、视频等直观教具。

2. 准备课堂讨论的问题和案例。

3. 准备作业题目和答案解析。

八、教学资源:1. 图片:收集各种动物运动的图片,用于课堂展示和分析。

2. 视频:寻找相关动物运动的视频,用于更直观地展示动物运动方式。

3. 网络资源:利用网络查找更多关于动物运动的知识和案例,以丰富教学内容。

九、教学进度安排:1. 第1-2课时:介绍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第3-4课时: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

3. 第5-6课时:探讨动物运动的意义。

4. 第7-8课时:进行小组讨论,总结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动物比赛》4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动物比赛》4篇

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动物比赛》幼儿园大班体育教案《动物比赛》精选4篇(一)教案名称:动物比赛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一些常见的动物和它们的运动能力。

2. 发展幼儿的大肌肉运动能力和运动协调能力。

3. 培养幼儿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教学内容:1. 基本动物运动能力的介绍:跑、跳、爬。

2. 动物比赛游戏的设置。

教学准备:1. 做好动物的图片和图示卡片。

2. 准备一些小障碍物,如小桌子、小椅子等。

3. 室外场地做好安全准备。

教学过程:活动一:动物运动能力介绍(10分钟)1. 引导幼儿回忆一些常见动物的名字,如狗、猫、兔子等。

2. 展示动物的图片并问幼儿,这些动物都会什么运动?如狗会跑、猫会爬、兔子会跳。

3. 与幼儿一起模仿这些动物的运动,跑几步、跳几下、爬几次。

活动二:动物比赛游戏(30分钟)1. 将幼儿分成几个小组,每个小组命名为一个动物,如狗组、猫组、兔子组等。

2. 让每个小组选择一名队长,其他队员为动物集体,队长为动物的代表。

3. 在室外场地设置几个小障碍物,每个障碍物后面放置一块纸板,上面有对应动物的图示卡片。

4. 现场组织比赛,每个小组轮流进行比赛。

队长带领动物集体从起点出发,依次跑、跳、爬过障碍物,最后到达终点。

5. 当动物集体到达终点时,队长将动物图示卡片贴在相应位置,标志着该动物完成比赛。

6. 所有小组完成比赛后,我们一起观察每个动物胜出的情况,看哪个动物表现最好。

活动三:总结与延伸(10分钟)1. 与幼儿一起总结各个动物的运动能力,如哪个动物跑得最快、哪个动物跳得最高。

2. 引导幼儿思考,我们人类能不能像这些动物一样灵活地运动?3. 鼓励幼儿尝试各种运动,提高自己的运动能力。

4. 引导幼儿讨论,为什么运动对我们的身体健康有好处?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动物比赛游戏,既培养了幼儿的运动能力,又激发了他们学习动物的兴趣。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竞争,培养了幼儿的团队精神和合作意识。

在教学过程中,需要注意安全准备,确保幼儿的安全。

八年级生物教案 动物的运动9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 动物的运动9篇

八年级生物教案动物的运动9篇动物的运动 1一、教学目标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3、通过实验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4、认同动物的结构和功能的统一性。

二、重点和难点重点: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难点: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三、课前准备大屏幕投影、电脑、去毛的鸡翅、解剖盘、镊子、解剖剪、解剖刀和猪的关节、关节模式图及投影片。

四、课时分配一课时五、--学习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导言运动系统的组成探究实验提纲: 1、两手捏住鸡翅两端,向内、外做伸缩运动,让学生体验运动是怎样产生的。

2、用解剖剪和解剖刀除去鸡翅上的皮肤,观察肌肉是怎样附着在骨上的,观察肌肉是怎样牵引骨运动的。

3、观察骨与骨之间是怎样连接的。

骨、关节和肌肉的协调配合模拟制作欣赏配乐朗诵,让学生闭上双眼,想像动物那千姿百态、奥妙无穷的运动和行为。

观看一段有关动物运动和行为的录像,欣赏并请学生列举动物的运动方式及动物各种行为。

首先看老师给出的探究实验提纲,后在小组长带领下完成探究实验。

并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

小组在解决以上三个问题以后进行小组讨论:如果鸡翅只有肌肉或骨能不能运动?各组派代表发言,组内成员可以补充,在获得成功体验的基础上,自信心增强,学习积极性更高。

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讨论交流。

学生在参与小组活动时,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并一起探讨、交流。

在老师的指导下,认真观察、积极思考、得出下确结论。

回忆、体验自己在做屈肘和伸肘时,骨肌肉、关节之间是如何配合完成这个动作的。

在老师启发下说出运动的产生以及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按照书中方法分组制作。

播放录像片段。

提出问题:请列举动物有哪些运动方式。

激发学生学习兴趣,从而引出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向学生展示探究实验提纲,指导和引导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在组长组织下,有计划地进行探究和讨论。

参与学生小组活动中,注意及时发现问题和只当观众,不要告诉学生答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的教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的教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的教案
目标: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原理,并能够理解动物运动的重要性。

一、导入(5分钟)
1. 展示一段动物奔跑的视频片段,引发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兴趣。

2. 提出问题:动物是如何运动的?为什么动物需要运动?
二、理论知识讲解(15分钟)
1. 介绍动物运动的分类:动物的运动可以分为步行、奔跑、跳跃、飞行等。

2. 分析动物运动的原理:动物运动的主要原因是肌肉的收缩和骨骼的配合。

三、实验环节(20分钟)
1. 进行实验:让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鸟类的飞行、昆虫的跳跃等动物运动方式,并记录观察结果。

2. 分析实验结果:学生可以通过实验结果,进一步理解动物运动的原理和方式。

四、课堂讨论(10分钟)
1. 让学生展示实验结果,并进行讨论:不同的动物为什么会有不同的运动方式?动物的运动对其生存有何重要性?
2. 引导学生总结:动物运动对其寻找食物、逃避捕食、繁殖等都有何帮助?
五、作业布置(5分钟)
1. 布置作业:让学生回家观察家中宠物或身边的动物的运动方式,并写下自己的观察和心得。

六、课堂总结(5分钟)
1. 总结本节课的重点内容:动物的运动方式和原理。

2. 强调动物运动的重要性:动物运动是其生存和繁衍的重要手段。

注:教案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和改进。

动物的运动教案三

动物的运动教案三

动物的运动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认识动物和人一样,运动需要机体提供能量来源。

2.过程与方法(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观察与学习,使学生能与生产实践相联系。

(2)通过运动系统功能的观察与思考,使学生把握事物的内在联系,确立辩证统一看问题的思维观点。

(3)通过模拟实验,使学生具有能运用所学知识,尝试一些手工制作,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说明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

(2)能够说出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从而爱护动物。

二、重点难点重点(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难点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三、教学准备教师(1)家兔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节关系的模型;蛙神经——腓肠肌标本。

(2)动物觅食、避敌等各种动作与劳动机器等的影像资料或画片。

(3)猪、羊等的前肘关节(最好带些骨骼肌)。

学生硬纸板、松紧带、图钉课时安排2课时四、教学过程导入:录像展示画面:千姿百态的动物行为及运动。

问:你从画面上看到哪些场面?师:同学们都观察的比较细致认真,通过画面我们看到了各种各样的运动方式,那么是怎样产生的?对于动物有什么意义?让我们今天一起探究其中的奥秘吧!新授:(一)运动系统的组成1.过渡:动物的运动方式虽各不相同,但对于哺乳动物来说,主要由运动系统组成,那么运动系统是由什么组成的?它们是如何完成运动的?下面就让我们来一一探究。

2.明确探究思路及问题:(1)观察家兔骨骼图和标本,说出前肢和后肢由哪些骨组成?体会骨在运动中的作用。

(2)取羊的关节,用两手握住两侧骨使关节转动,了解关节灵活性,然后对照模式图剖开关节,指出关节的各部分。

动物的运动教案高中生物

动物的运动教案高中生物

动物的运动教案高中生物
教学目标:
1. 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

2. 掌握动物运动的分类和适应策略。

3. 能够解释动物运动的生理原理。

教学内容:
1.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结构特点。

2. 动物运动的分类和适应策略。

3. 动物运动的生理原理。

教学重点:
1.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环境的结构特点。

2. 动物运动的分类和适应策略。

教学难点:
1. 动物运动的生理原理。

教学准备:
1. 教学课件。

2. 实验器材。

3. 课堂练习题。

教学过程:
1. 导入:通过展示一些不同动物的运动视频引入课题。

2. 概念澄清:讲解动物的运动分类和适应策略。

3. 实验演示:进行实验展示动物运动的生理原理。

4.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动物运动方式和结构特点,并进行讨论汇报。

5. 小结:总结本节课的重点难点内容。

教学延伸:
1. 带领学生深入了解动物的运动生理原理。

2. 鼓励学生自主探索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课后作业:
1. 阅读相关资料,了解更多有关动物运动的知识。

2. 撰写一份关于动物运动的报告。

教学反思: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对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结构特点有了更深入的了解,能够对动物运动的分类和适应策略有所认识。

同时,学生兴趣和参与度较高,教学效果良好。

幼儿园活动教案:动物运动会6篇

幼儿园活动教案:动物运动会6篇

幼儿园活动教案:动物运动会6篇幼儿园活动教案:动物运动会1活动目标:1、能初步感知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

2、能用序数词准确表述物体在序列中的位置,并尝试记录。

活动准备:课件,幼儿学具人手一份,固体胶、水笔若干。

活动过程:一、动物排第几。

出示课件第一幅,请幼儿观察排成横排的动物。

“今天小动物们要到草地上来参加运动会,看看谁第一个到?第二个是谁?某某动物是第几个到的呀?……”让幼儿说说动物排的位置,尝试用序数词来表述。

二、动物运动会。

1、出示课件第二幅,确定小动物在跑道上的位置。

“跑步比赛马上要开始了,看看小动物们现在在哪个跑道上?”(让幼儿说说××动物在第几个跑道上)2、猜猜谁会得第一。

“小朋友,你门认为谁会在跑步比赛中得第一名呢?”让幼儿说说。

3、点击课件第三幅,进行跑步比赛,再让幼儿说说动物跑步比赛的名次。

“到底谁会得第一名呢?让我们一起来看看比赛的过程,好吗?”表扬猜对的幼儿。

三、动物回家。

“比赛结束了,小动物们该回家了,但他们实在使太累了,想请小朋友门送他们回家,我们一起来看看小东门的家主宰什么地方呀?”出示课件第四幅,让幼儿初步意识从上往下的箭头代表层数,从左往右的箭头代表间数,让幼儿一起来看看、数数楼房有几层,几间。

四、操作活动。

“请小朋友帮助这些小动物,把它们送回家好吗?”分组操作:第一、二组:房子操作纸,尝试记录××动物住第几层第几间。

第三、四组:看记录把动物图片贴在相应的位置上,把小动物送回家。

幼儿园活动教案:动物运动会2活动目标:1、能够主动积极地回答问题,大胆地表现自己。

2、培养幼儿热爱小动物的情感,引导幼儿观察了解不同的动物有不同的运动方式。

3、学习组织语句“××××飞呀飞”、“××××跑呀跑”、“××××游呀游”、“××××爬呀爬”。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新版)新人教版
3. 科学探究: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激发学生探究动物运动适应性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
4. 科学态度:通过学习动物运动的意义,使学生尊重生命,关爱动物,培养负责任的科学态度。同时,培养学生勇于挑战、积极进取的精神,面对运动器官适应性问题时,能积极寻求解决方案。
学习者分析
1. 学生已经掌握了哪些相关知识: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已经掌握了生物的基本特征、生物的多样性等知识。他们对生物的一些基本概念和分类有一定的了解,例如植物、动物、微生物等。学生还学习了一些生物的适应性知识,例如生物对环境的适应、生物的进化等。
(四)巩固练习(预计用时:5分钟)
随堂练习:
随堂练习题,让学生在课堂上完成,检查学生对《动物的运动》知识的掌握情况。
鼓励学生相互讨论、互相帮助,共同解决《动物的运动》问题。
错题订正:
针对学生在随堂练习中出现的《动物的运动》错误,进行及时订正和讲解。
引导学生分析错误原因,避免类似错误再次发生。
(五)拓展延伸(预计用时:3分钟)
(三)新课呈现(预计用时:25分钟)
知识讲解:
清晰、准确地讲解《动物的运动》知识点,结合实例帮助学生理解。
突出《动物的运动》重点,强调《动物的运动》难点,通过对比、归纳等方法帮助学生加深记忆。
互动探究:
设计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围绕《动物的运动》问题展开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鼓励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疑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拓展思维。
八年级生物上册 第五单元 第二章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教案 (新版)新人教版
主备人
备课成员
教学内容
本节课为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上册第五单元第二章第一节《动物的运动》。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探讨动物的运动形式及其适应性。通过学习,学生应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器官及其功能,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并能举例说明动物运动形式的适应性。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和特点。

3. 帮助学生认识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意义和作用。

二、教学内容:1. 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2. 动物运动的特点:快速、灵活、耐力等。

3. 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寻找食物、逃避敌害、繁殖后代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特点及意义。

2. 教学难点: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五、教学准备:1. 准备相关动物运动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2. 准备动物运动的特点和意义的相关资料。

3. 准备小组讨论的问题和任务。

教案示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通过展示动物运动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运动的了解和印象。

二、探究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10分钟)1. 教师引导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奔跑、跳跃、飞行、游泳等。

三、分析动物运动的特点(10分钟)1. 教师展示动物运动的特点的相关资料,如快速、灵活、耐力等。

四、探讨动物运动的意义和作用(10分钟)1. 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的作用。

2. 学生分享他们对动物运动意义的理解和看法。

五、小组讨论(10分钟)1. 教师布置小组讨论任务,如探讨动物运动对个体和种群的影响。

2. 学生分组讨论,并分享讨论成果。

2. 学生分享他们的学习收获和感悟。

七、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绘制一幅动物运动的画册,展示他们对动物运动的理解。

八、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的课堂参与度、团队合作意识和动手能力。

2. 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的基本形式、特点及意义的掌握程度。

3. 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在自然界中作用的思考和理解。

六、教学活动:探索动物运动的方式1. 活动目的:通过实践活动,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动物运动的方式。

一年级下学期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

2. 培养学生观察和分析动物运动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关注动物运动对其生存和生活的意义。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动物运动的基本方式及其适应性。

2. 教学难点:动物运动形式的多样性及其适应性。

三、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法,让学生观察和分析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采用问题驱动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动物运动的意义。

3. 采用小组讨论法,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四、教学准备:1. 收集各种动物运动方式的图片或视频。

2. 准备相关动物模型或玩具。

3. 制作PPT,展示动物运动的相关内容。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动物运动方式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关注动物的运动。

2. 基本运动方式:介绍动物的基本运动方式,如奔跑、跳跃、游泳、飞行等。

3. 运动形式的适应性:分析不同动物运动方式对其生存和生活的意义。

5. 案例分析:以某些动物为例,分析其特殊运动方式的作用和意义。

7. 拓展练习: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内容。

六、教学延伸:1. 组织一次户外活动,让学生观察和记录周围动物的运动方式。

2. 开展动物运动会,让学生亲身体验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3. 邀请动物专家或家长来校进行专题讲座,让学生更深入地了解动物运动。

七、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讨论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作业的完成质量和思考深度。

3. 户外活动表现:评价学生在户外活动中的观察和记录能力。

八、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2. 反思教学方法是否有效,能否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探究欲望。

3. 反思教学评价是否全面,能否客观反映学生的学习情况。

九、教学建议:1. 对于学习能力较弱的学生,可以适当降低学习难度,多给予鼓励和关爱。

2. 对于学习能力较强的学生,可以适当增加拓展内容,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

《动物的运动》生物课程教案

《动物的运动》生物课程教案

动物的运动教学目标1.了解动物的不同类型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2.探究动物运动的机理以及适应环境的原因3.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精神教学重点1.动物的不同类型运动方式和运动器官的介绍2.动物的各种运动方式的机理教学难点1.了解情境中的动物运动类型及其原因2.理解运动器官对动物运动的影响并进行解释教学过程导入1.通过演示一些普遍的动物运动,如跑步、游泳或飞行,诱发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的思考。

2.引导学生提出有关动物运动类型的一些问题:不同运动类型的动物运动方式是什么?有哪些运动器官参与运动?动物形态与运动方式存在关联吗?3.根据学生的提问,简单介绍一些动物运动的分类和运动器官。

学习1.环境适应-根据动物的生活环境,探究它们的运动适应性。

例如,极地地区的企鹅和北极熊,与沙漠地区的骆驼和蝎子进行比较,分析它们的运动方式,了解它们如何适应周围环境。

2.运动方式-根据动物的运动方式,探究不同的运动类型及其特点。

例如,行走、游泳、爬行、飞行和跳跃等运动,学生可以了解它们的机理,从而了解不同类型的动物是如何移动的。

3.运动策略-根据动物的行为策略,了解它们的运动意义。

例如,爬行动物的蜥蜴和蛇,通过观察它们的行为,学生可以了解这些动物如何利用它们的运动方式来逃脱敌人或捕捉猎物。

实验1.运动器官的重要性-骨骼和肌肉对于动物运动的影响。

通过实验观察,让学生了解不同的骨骼和肌肉如何影响动物的运动方式。

例如,让学生对比人类和非人类动物的骨骼和肌肉结构,观察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速度。

2.运动的影响-了解行为和环境对于动物运动的影响。

例如,通过减少维持温度的代价,将了解如何节省动物的能量,并保持他们的身体健康。

学生可以通过观察运动的行为,进行比较和分析。

总结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可以了解不同类型的动物运动和机理,以及运动器官的影响。

2.学生可以对动物适应周围环境的生存方式和运动策略有更深入的理解和认识。

3.综合运用动物运动的知识和技能,发展学生的探究精神、逻辑思维和观察能力。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优秀6篇)

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优秀6篇)八年级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篇一知识目标:1、列举动物多种多样的运动形式;2、说明动物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3、认同动物的结构与功能的统一性。

能力目标:1、学会搜集、整理资料的方法2、通过实验、动手活动制作模型等方式培养学生分析、观察,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本课的学习激发学生关爱动物的情感;2、通过共同完成各项活动,培养小组成员间相互交流合作的能力,体验人与人的交流与合作。

3、树立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辩证唯物主义基本观点。

重点:动物运动系统的组成难点:运动的实现问题导学动物运动的意义:一、运动的方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还能再举出其他的运动方式吗?_____________二、运动的基础哺乳动物的运动系统(1)骨连结(2)关节①思考关节各部分结构有什么作用?关节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腔: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囊: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关节软骨:_______________________②为什么关节能够既牢固又灵活?(3)骨骼肌思考:(1)一块骨骼肌能附着在一块骨上吗?(2)只有骨和关节能运动吗?三、运动的实现(1)骨骼肌有什么特性?(2)归纳屈肘伸肘运动屈肘时:__________________收缩_________________舒张伸肘时:_________________收缩_________________舒张(3)任何一个动作的完成,都是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__三者协调配合,在_________________的支配和其他系统和辅助下完成的。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

初中生物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和适应环境的特点。

2. 能够描述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3. 能够理解动物的运动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教学重点:1. 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特点。

2. 动物的适应环境的运动特点。

教学难点:1. 动物的运动方式与生存之间的关系。

2. 动物的适应环境的特点。

教学准备:1. 教案、课件。

2. 图片、视频资料。

3. 来源于不同动物的运动特点。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知识(5分钟)通过展示一些动物的视频或图片,引导学生对动物的运动产生兴趣,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二、学习知识(20分钟)1. 讲解动物的运动方式:步行、跳跃、爬行、游泳等,并举例说明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讲解动物适应环境的特点,如沙漠生活的动物会有长腿适应奔跑等。

三、训练技能(15分钟)1. 让学生进行小组探讨,讨论一些具有特殊运动方式的动物,并总结它们是如何适应环境的。

2. 让学生根据老师给出的图片或描述,猜测动物的运动方式和生存环境。

四、展示评价(10分钟)学生通过展示自己探讨的内容,分享彼此的认识和看法。

老师给予肯定和评价。

五、课堂小结(5分钟)总结今天的学习内容,强调动物的运动与适应环境之间的关系,引出下节课的主题。

板书设计:动物的运动- 步行- 跳跃- 爬行- 游泳适应环境的运动特点课后作业:1. 思考并整理一些具有独特运动方式的动物,写下它们的运动特点和适应环境。

2. 观察家附近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运动方式与生态适应。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七年级生物上册《动物的运动》教案、教学设计
4.知识拓展:查阅资料,了解以下一种或多种动物的运动特点及适应的环境:
-鲨鱼
-袋鼠
-猎豹
-鹦鹉
将查阅的资料整理成PPT,分享给班级同学。
5.创作作业:以“动物运动会”为主题,创作一幅绘画或漫画作品,展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要求作品富有创意,色彩鲜明。
3.实践题:让学生观察身边的动物,分析其运动方式,并尝试解释运动原理。
(五)总结归纳
在总结归纳环节,教师应从以下方面进行:
1.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动物运动的知识点,帮助学生构建知识体系。
2.强调动物运动的意义,引导学生关注生物多样性保护,培养生态意识。
3.激励学生继续探索生物学奥秘,激发学生学习生物的兴趣和热情。
4.动物运动的意义:阐述动物运动在生存、繁衍等方面的作用,提高学生对动物运动重要性的认识。
(三)学生小组讨论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教师应引导和组织学生进行以下活动:
1.分组: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确保每组都有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便于讨论和互助。
2.讨论主题:给出与动物运动相关的讨论主题,如“为什么鸟会飞?”,“哪种动物的运动速度最快?”等。
3.讨论过程:学生根据主题展开讨论,分享自己的观点和观察,互相学习,共同提高。
4.小组汇报:每组选派一名代表汇报讨论成果,其他组员进行补充。
(四)课堂练习
在课堂练习环节,教师应设计以下练习题目:
1.判断题:设计关于动物运动方式、运动系统组成等方面的判断题,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2.选择题:设计有针对性的选择题,测试学生对运动原理、动物运动意义等知识的掌握程度。
3.创设问题情境,引导学生思考动物运动与其生存环境的关系,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新意识。
4.利用生物学科特有的实验方法,组织学生进行动物运动观察实验,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一年级下学期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

一年级下学期科学《动物的运动》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和掌握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奔跑、游泳、跳跃等。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比较和讨论,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动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增强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 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动物运动的意义。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动物的运动方式。

2.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动物运动的意义。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观察、讨论、实验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通过多媒体课件、图片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直观地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

3.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引导学生观察教室里的图片,让学生说出他们认识的动物,并简要介绍这些动物的运动方式。

2. 新课导入:讲解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如奔跑、游泳、跳跃等,并让学生举例说明。

3. 实例分析:播放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动物运动方式的实例,如猎豹奔跑、鱼游泳等,让学生观察和分析。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成小组,讨论动物运动的意义,并汇报讨论成果。

6. 课堂小结:让学生复述本节课所学内容,检查学生对知识点的掌握情况。

六、教学评价:1. 采用课堂问答、小组讨论、课后作业等方式进行教学评价。

2. 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评价学生对动物运动方式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七、教学资源:1. 多媒体课件:展示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图片:展示各种动物的运动场景。

3. 课后作业:观察身边的动物,了解它们的运动方式。

八、教学进度安排:1. 第1周:介绍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

2. 第2周:分析动物运动的意义。

九、教学反思:1. 反思教学内容:是否全面介绍了不同动物的运动方式,以及运动的意义。

2. 反思教学方法:观察、讨论、实验等方法是否有助于学生的理解和掌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教学目标
1.通过对运动系统组成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的结构,认同动物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通过学习运动这一功能,使学生能阐明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通过各种动物的运动与观察,使学生能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重点
1.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依赖于一定结构,认同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

2.使学生阐明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3.使学生能够举例说明运动对动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难点
使学生认识动物的运动中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并能阐明运动与其他系统的联系。

●教学方法
谈话式、演示式、举例式、启发式。

●教具准备
1.教师准备:(1)家兔骨骼标本;人体骨骼模型;人体骨骼肌与骨、关节关系的模型;蛙神经——腓肠肌标本。

(2)动物觅食、避敌等各种动作与劳动机器等的影像资料或画片。

(3)解剖器官。

2.学生准备:(1)猪、羊等的前肘关节(最好带些骨骼肌)
(2)硬纸板、松紧带、图钉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观看录像、直接导课]
教师首先播放有关猎豹、狮子等捕食斑马、羚羊、仙鹤起舞、鸟儿高飞、鱼翔浅底、运动员的竞技表演等内容的录像资料,最后将画面指向运动员凸起的肌肉和猎豹奔跑时强劲收缩的后肢肌肉;然后教师出示人体运动模型或直接用自身作标本,用自己的体态语言示屈肘的动作,让学生注意观看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师可以如下导课:
教师:……大家注意观察老师的胳膊发生了什么变化?
学生:胳膊上的肌肉鼓起来了。

学生:发生了一种动作。

教师:是的。

但这种动作是怎么发生的呢?再请大家来看看这个模型(出示人体骨骼模型)。

我现在用手牵引着它的手骨,结果,大家看,它怎么了。

学生:胳膊绕着肩关节(或肘关节)发生了运动。

教师:很好。

大家答得完全正确。

那么,我要不牵引它呢?能动吗?
教师的这几个设问答案是很明显的。

但答案本身不是设问的目的,设问的目的是要引出“运动的结构”。

最终使学生认识:运动是由运动系统来完成的;运动系统是由关节、骨和骨骼肌组成的。

其中,关节是运动的支点;骨是运动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的动力。

为了强化这一认识,教师可用劳动工地上的大吊车、挖掘机等画片或影像资料,与人的运动的画片或影像资料在多媒体上播放,让学生充分理解:关节是运动中的支点、骨是运动中的杠杆、骨骼肌是运动中的动力。

最后,让学生结合课本29页的讨论问题进行讨论,根据讨论结果和以上知识让学生用自备的硬纸板、松紧带、图钉制作肌肉牵动骨运动的简易模型。

从而巩固了以上所学知识,也使学生在认识运动的结构的基础上,尝试模拟制作实验的操作,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也使学生在日后的成长道路上,善于把所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践活动紧密联系,发展学生的发散、创新的思维能力。

[模型展示,体态语言,引申新课内容]
首先,教师用青蛙(或蟾蜍)的坐骨神经——腓肠肌标本装在实验仪器上,让学生注意观察针刺激肌肉时,指针是否发生变化,为什么发生了变化,停止刺激,指针又发生了什么变化,原因是什么。

教师边演示,边引导学生理出:骨本身是不能运动的,骨的运动要靠骨骼肌的牵引,因为骨骼肌具有一个收缩的特性。

然后,结合学生观察自备猪、羊的关节(带些肌肉能示关节组成),进一步理解关节的组成并观察骨骼肌的组成。

通过观察使学生认识:骨骼肌由肌腱和肌腹两部分组成,肌腱可绕过关节分别连在不同的骨上。

从而认识:当骨骼肌受刺激收缩时,就牵引着附着的骨发生运动。

然后,教师可让学生跟着一起做屈肘下蹲、蛙跳等动作。

这样做的时候,教师首先要组织好课堂纪律。

这样做的目的有三:一、活跃课堂气氛;二、让学生充分体验运动时身体的哪一些部分的肌肉和骨发生了运动;三、让学生充分理解结构与功能相统一的观点,从而引出运动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亲身体验,发生联想,提高认识]
接着上面的活动,教师接着让学生做一个屈肘动作,维持一段时间,学生会给出一个结果:老师,我胳膊上的肌肉酸胀;支撑不住了;累了。

此时教师恰好抓住酸、累这一感觉引出神经系统与运动系统的联系,进而引出运动系统与其他各系统的联系。

例如:教师可以如下组织教学活动:
教师:噢!你累了,怎么就知道困了、累了?
学生:我感觉到的。

教师:哦,是感觉到的。

那你知道感觉由哪个系统完成?假如我们今天一上午都是体育课,那你还会有什么样的感觉?
学生可能会答出:饿了、出汗、脸红、心跳加快、呼吸加快、疲劳等等。

教师应及时抓住各系统的功能对学生进行引导。

比如:
教师:饿了,你要干什么?
学生:吃饭。

教师:与哪个系统有关?这个系统出现什么生理变化?
学生:消化系统。

这个系统将会……
如此,引导学生联系各大系统,让学生能够阐明各类动物的运动都是在神经系统的调节和控制下完成的。

除受神经系统的调节外,还需要消化系统、呼吸系统、循环系统等的参与配合。

从而达到突出重点、突破难点的目的,并使学生确立全面综合,辩证统一看待事物的人生态度。

[观看录像,小结训练,结束新课]
教师用多媒体播放正在猎食的狮、豹等动物的奔跑画面、正在亡命逃奔的斑马、瞪羚的画面和其他动物的捕食与被捕食的过程的画面,引导学生认识并总结运动对于动物生存的意义。

然后,教师和学生共同总结本课时内容,突出重、难点,强化学生的理解,加深学生的认识。

[巩固练习]
一、看谁选得对
1.运动的骨骼肌在运动中起
A.杠杆作用B.动力作用
C.支持作用D.支点作用
答案:B
2.关节在运动中起
A.连结作用B.杠杆作用
C.支点作用D.支持作用
答案:C
3.骨在动物的运动中起
A.支点作用B.协调作用
C.动力作用D.杠杆作用
答案:D
4.把骨骼肌连在骨上的结构是
A.关节B.韧带
C.肌腱D.关节囊
答案:C
5.屈肘动作的完成是由于
A.肱二头肌收缩
B.肱三头肌舒张
C.肱二头肌收缩的同时肱三头肌舒张
D.肱二头肌等屈肌肌群收缩,同时肱三头肌等伸肌肌群舒张
答案:D
二、观察与思考
1.某人因脑部外伤,结果出现了下肢瘫痪,下肢并没有受任何损伤。

这是怎么回事?
答案:骨骼肌具有收缩的特性。

但骨骼肌必须接受由神经传来的兴奋,才能收缩,进而牵引所附着的骨围绕关节运动。

某人脑部外伤,可能是伤害了运动中枢,致使兴奋不能传至下肢,骨骼肌不能收缩。

若长期不运动则肌纤维萎缩、瘫痪。

2.某人直臂提取一桶水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的状态是收缩还是舒张?
答案: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交替收缩和舒张,可引起肘关节的屈伸。

当人直臂提水时,处于单纯伸肘状态,但同时,还需用力才能将重物提起,所以,这时肱二头肌和肱三头肌必须同时收缩才能完成直臂提水这一动作。

●板书设计
第二章动物的运动和行为
第一节动物的运动
一、运动的结构及功能:
二、运动系统与其他系统的关系
1.呼吸系统——消耗氧,产生二氧化碳,呼吸频率加快
2.消化系统——消耗有机物,加快吸收,产生饥饿感
3.循环系统——消耗氧与有机物,产生二氧化碳与废物,使血流加快、心跳加快
4.皮肤排泄——血流加快、血管舒张,体内热量随汗液分泌而释放,出现脸红、出汗等现象
5.神经系统——代谢速度的加快,产生肌肉酸困、疲劳、饥饿、热、竞争等复杂的感觉和运动
三、运动对生物生存的意义
●教学后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