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国内外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

合集下载

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分析

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分析

工业园区招商引资分析中经未来产业研究中心一、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一)工业园区的运作情况工业园是19世纪末工业化国家作为一种规划、管理、促进工业开发的手段而出现的。

作为工业发展的一种有效手段,工业园区在降低基础设施成本,刺激地区经济发展,向社区提供各种效益的同时,也给人类的生存环境带来了巨大的威胁。

工业的快速发展,加剧了生态环境的恶化;工业的规模化生产,使地球的有限资源变得越来越稀缺。

生态经济的不断发展则要求人们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兼顾与生态效益、社会效益的和谐统一。

于是,人们开始对现行的工业体系产生了质疑,是否可以模仿自然生态系统,使工业生态系统在其生产过程中提高资源利用率,同时减少废物的产量。

1990年,Frosch在英国工程师协会的报告会中对工业生态系统提出了新的见解,“工业生态系统的概念与生物生态系统概念之间的类比不一定完美无缺,但如果工业体系模仿生物界的运行规则,人类将受益无穷”。

现代工业园区及各类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更加注重整体的环境景观及企业形象展示,这既是企业走向国际化的需求,也是城市发展对工业园区的必然要求。

(二)工业园区存在的问题1、发展战略不清晰,规划不合理中国工业园区基本上属于政府主导型,官僚主义作风严重、不按经济规律办事的痕迹明显。

目前,国内的工业园区产业结构趋同、同质化竞争激烈,由此还导致了城市产业结构的同质化,因此国家和地方政府不得不开始产业结构调整。

工业园区产业结构雷同,资源大量浪费。

不顾及产业的优化和产业结构的调整的结果是制约了经济的发展,造成社会资源、土地资源的巨大浪费。

2、产业定位和规模定位脱离实际定位脱离实际造成招商引资困难时,实际招商引资中又不得不放宽条件,这又导致工业园区说的和做的不一致,目标和现实反差大。

3、工业园区整体竞争力较弱集聚优势不强。

园区企业之间的分工与协作不多不深,这除了企业之间在技术与产品方面相互提防外,客观上也由于入园企业从外部植入,相互关系较弱,产业链上的分工很少,每个企业都处于独立运行的状态。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

“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专题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比较及经验:典型案例研究设置开发区是促进区域发展的一种方式,有利于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形成辐射作用,并带动其他区域的发展。

从国内外开发区的形成和发展来看,一些典型开发区具有不同的发展模式,市场和政府在开发区中的作用也因为区域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市场经济的成熟程度而有所差别。

通过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模式,总结其成功经验,可以为目前国家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改革提供有益启示。

一、国外开发区模式(一)美国硅谷1、硅谷概况硅谷位于美国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以南,包括圣塔克拉拉郡及其与圣·蒙特尔、阿拉米达、圣塔克鲁兹等郡邻近的部分,总面积约3880平方公里,人口243万(2005年)。

硅谷是世界一流园区的典型代表,是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进行高技术开发所效仿的对象。

20世纪50年代初到60年代末是硅谷崛起和初步发展时期。

硅谷的发展模式,即“学术-工业综合体”,以及风险资本与创新公司的初步结合基本定型。

20世纪70年代初到80年代中期,是硅谷的大发展时期。

1971年微处理器的发明使生产微机成为可能。

微处理器使硅谷从而也使整个美国进入了微电子时代。

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中期,硅谷由低潮重新走向高潮,软件业的崛起很快使硅谷度过了危机,硅谷的非物质化进程,使硅谷率先进入了“信息社会”。

20世纪90年代中期到现在,硅谷大规模进入网络时代,网络时代又带来了软件业的昌盛。

这是软件业和网络业同时大发展时期,也是硅谷的社会文化和人们的思维领域发生根本变化的时期。

2、硅谷的发展模式硅谷成功的原因得益于大学、政府的作用和风险资本投资、战争政治环境以及创新企业家的革新等,但从发展模式看,主要有以下三种:(1)从机制上讲,硅谷首创了一种科、技、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其中政府起重要的中介力量。

这种“硅谷现象”是科技发展的一种新的社会形态,也是整个高科技产业发展的最大特色。

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是硅谷发展的内在动力,它在硅谷产生了三大划时代的变化:第一,改变了硅谷的生产力结构,使得知识也即高科技迅速成为生产力中的首要因素,即第一位的生产力;同时也改变了生产力中劳动者的结构以及生产工具的性质和功能。

国内外高新工业园区比较及经验借鉴

国内外高新工业园区比较及经验借鉴

2 0世纪 8 0年代 开始 , 我 国国家 高新技 术产 业 化发 展计划 一 火炬计 划开始实 施 , 创 办高新技术产 业开发 区和高新技术 创业服 务 中心被 明确列入火 炬计划 的重要 内容。在火炬 计划 的推动 下 , 各地纷纷结合 当地 特点 和条件 , 积极创 办 高新技 术 产业 开发 区。
因此 , 进一步推进投融资体制改革 , 建立 风险投资机制是 贵 阳高新
区发展 的重要前提 。 3 . 2重视人才引进与培养。从国 内外 高新 工业 园区 的发展来 看, 人力资源都是最重要的一环。贵州省人力资源稀缺 , 阻碍 了高 新技术产业 的发展 。因此 , 应该建立优 良的研究环境 , 以吸引 国内 外 的科技人才 , 同时 , 加 大对 当地 高校 和研 究所 的人才 培养 , 保证
世界高新工业园 区的典范 , 有 几点十分 关键 的因素 : 1 . 1丰富的人 才储 备。硅谷 的发展 吸 引 了大批人 才 的进 驻 ,
世界各地 的高科技人才 在这里 聚集 , 有近 1 / 4的诺 贝尔 奖获 得者 在硅谷工作 , 还 有超 过一 万名博 士及 上千名科学院院士 , 他 们构成 了一个高度发达的技术社会 。在硅谷的周边 , 分 布着 斯坦福 大学 、 伯克利大学等知名学府 。大学 、 科 研机 构 、 企 业相互 促进 , 构 成 了
贵州省为实现后发赶 超 目标 , 抓住机 遇 , 在 1 9 9 2年经 国务 院批准 建立 了贵 阳国家高新技 术产业 开发 区, 经过 2 O余年 的发 展 , 贵 阳 高新 区已经成为 当地 经济发展 的主要 支撑点。虽 然 , 贵阳高新 区
发展迅速 , 但是和中东部发达地区的高新区相 比, 仍然处 于相对落 后 的状态 , 为此 , 我们选择 国内外一些成熟工业 园区的实 际发展模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

国内外典型产业园区案例分析在全球经济发展的进程中,产业园区作为推动产业集聚、促进经济增长的重要载体,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下面将对国内外几个典型的产业园区进行分析,以期从中汲取经验,为未来的产业园区发展提供借鉴。

一、美国硅谷美国硅谷无疑是全球最著名的高科技产业园区之一。

它位于加利福尼亚州旧金山湾区南部,从圣克拉拉谷延伸到圣何塞市。

硅谷成功的关键因素之一在于其拥有世界一流的科研资源。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顶尖学府为硅谷提供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人才和前沿技术。

这些高校不仅培养了大批优秀的科学家和工程师,还积极参与企业的研发活动,促进了产学研的深度融合。

风险投资在硅谷的发展中也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

众多的风险投资机构为初创企业提供了资金支持,帮助它们将创新理念转化为实际产品和服务。

同时,硅谷形成了一种鼓励创新、容忍失败的文化氛围。

创业者们敢于尝试新的想法和技术,即使失败也能迅速重新站起来,继续追求梦想。

此外,完善的产业链和配套服务也是硅谷的优势所在。

从芯片设计、软件开发到硬件制造,硅谷拥有完整的高科技产业链。

同时,法律、金融、咨询等专业服务机构为企业提供了全方位的支持,大大提高了企业的运营效率。

二、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新加坡裕廊工业园是亚洲著名的工业园区之一。

它的成功得益于政府的科学规划和有效管理。

新加坡政府在园区建设初期就制定了详细的总体规划,明确了各个区域的功能定位和产业布局。

同时,政府投入大量资金进行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桥梁、水电供应等,为企业入驻创造了良好的条件。

在招商引资方面,新加坡政府采取了积极主动的策略。

通过提供优惠的税收政策、完善的服务和高效的审批流程,吸引了众多国际知名企业入驻。

此外,政府还注重培育本地企业,促进了本土产业的发展。

裕廊工业园非常重视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在园区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充分考虑了生态因素,建设了大量的绿化和环保设施,实现了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良性互动。

三、中国苏州工业园区苏州工业园区是中国和新加坡两国政府间的重要合作项目。

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启示

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启示

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启示新加坡工业园区建设发展经验的启示一、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新加坡是一个只有700平方公里土地、480万人口的小国家。

然而这个小国在上世纪七、八十年代突破了自身在土地、人口及资源等方面的局限,化解了亚洲金融风暴等一系列经济波动因素的冲击,在东南亚率先实现经济起飞,与香港、台湾、韩国一起被称作为亚洲经济“四小龙”。

2007年新加坡人均国内生产总值35163美元,位于世界第21位;2006年人均出口额49100美元,位于世界第1位。

取得这些巨大成就的重要因素之一,就是新加坡政府积极发展各具特色的工业园区,创新园区管理方式、制定可持续发展的园区战略,以此带动工业经济的迅速发展和转型升级,并最终提升国家的综合实力。

新加坡工业园区的开发与招商由最大的国有企业集团-裕廊集团(JTC)负责实施。

裕廊集团成立于1968年,归新加坡贸易与工业部控股管辖,下设裕廊港(Jurong Port港口与物流运作)、裕廊国际(Jurong International咨询与建设服务)和腾飞集团(Ascendas园区开发与招商)三个全资子公司。

四十年来,裕廊集团将红树林沼泽地改造成为了现代化的裕廊工业区,开发了39项工业地产,开发了30多个工业园区,覆盖面积7600公顷,建设开发了1,400套预制标准厂房设施、超过100万平方米的高层厂房。

其中重点的园区有两个商务园、三个芯片制造园、一个生物医学园及裕廊岛,成为7000多家公司的家园。

这些工业园区吸引了国内30%的就业人员,创造了25%的GDP。

二、新加坡工业园区的规划和发展历程新加坡的经济和工业发展经历了五个主要的产业发展阶段:劳动密集型、技能密集型、资本密集型、科技密集型,开拓技术企业型。

作为一个有效载体和开放平台,工业园区的开发建设推动了经济和工业的发展和转型,成为当地经济迅速崛起的重要因素。

同时,经济的发展又促进了工业园区的战略升级和管理创新,使工业园区又成为带动新一轮经济起飞的巨大引擎。

厦门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厦门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

厦门工业园区发展现状及前景展望林亚逵一、厦门主要工业园区概况目前厦门的工业布局主要分为三大片区,即岛内片区、环西海域片区和环东海域片区。

岛内片区主要工业园区有火炬高新区、软件园一、二期、思明光电园及航空工业区。

岛内片区主要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及研发中心,发展航空维修业及主要部件制造业,不再布局一般工业。

环西海域片区主要包括海沧台商投资区和集美机械工业集中区,其中海沧台商投资区包括南部石化片区、出口加工区、新阳工业区及东孚工业区。

环东海域片区主要包括集美台商投资区、同安工业集中区、厦门轻工食品工业区、环东海域思明园、环东海域湖里园、火炬高新区同集园、翔安综合工业园区和火炬翔安产业区等。

各主要工业园区的情况如下表:数据来源:根据互联网公开资料整理二、园区通用厂房建设及配套情况截至2008年10月底,厦门工业园区内通用厂房总存量约为1056.4万平方米。

其中岛内片区通用厂房129.4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软件园二期(研发通用厂房124平方米)及航空工业区的艾德航空工业园(5.4万平方米);海沧通用厂房约为108万平方米,主要分布在厦门出口加工区(50万平方米)、东孚工业区(33万平方米)及中沧工业园(25万平方米);集美通用厂房约为43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机械工业集中区;同安通用厂房约为542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同安工业集中区(409万平方米)及环东海域思明、湖里园(共133万平方米);翔安通用厂房约为234万平方米,主要集中在巷北工业区(50万平方米)及火炬翔安产业区(184万平方米)。

具体分布情况见下图。

数据来源:厦门市进步投资管理有限公司厦门各主要工业园区在基础设施配套方面包括道路、供水、供电、排水等方面都已基本完善。

岛内片区的基础设施配套都较为完善,而且相比较于岛外园区,其离厦门机场和港口的距离最短。

海沧台商投资区建有电厂3座、220KV变电站1座、110KV变电站5座,日供水能力为8万吨,基本可以满足海沧投资区用电、用水方面的需求。

世界知名产业园介绍经典案例

世界知名产业园介绍经典案例
斯坦福大学、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等世界知名学府为硅谷提供了丰富 的人才资源和科研成果。
风险投资和创业文化
硅谷拥有全球最活跃的风险投资机构和创业氛围,为初创企业提供了 资金和资源支持。
创新和合作精神
硅谷鼓励创新思维和合作精神,许多企业之间形成了良好的合作关系, 共同推动科技创新。
硅谷产业园对世界科技产业发展的影响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国际化视野
班加罗尔软件园积极开拓国际市场,与世界各地的客户和 合作伙伴建立了广泛的联系和合作,提高了园区的国际知 名度和竞争力。
创新氛围
园区鼓励企业创新,支持企业进行技术研发和产品创新, 为园区内的企业和机构提供了良好的创新环境和氛围。
印度班加罗尔软件园对世界软件产业发展的影响
促进全球软件产业
发展
伦敦金融城对世界金融产业发展的影响
01
推动了全球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
伦敦金融城作为全球领先的金融服务中心之一,为全球金融机构和企业
提供了全方位的金融服务,推动了全球金融服务产业的发展。
02
引领了全球金融创新和科技发展
伦敦金融城在金融创新和科技发展方面一直走在前列,推出了许多领先
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引领了全球金融创新和科技发展的潮流。
03
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
伦敦金融城为英国乃至全球的金融服务产业提供了大量的就业机会,吸
引了大量专业人才聚集于此。
03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
新加坡裕廊工业园的发展历程
1960年代
1970年代
新加坡政府决定发展工业园,裕廊工业园 作为首个工业园开始建设。
裕廊工业园逐渐发展壮大,吸引了大量国 内外投资。
1980年代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工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导语】调研报告是整个调查⼯作,包括计划、实施、收集、整理等⼀系列过程的总结。

以下是整理的⼯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欢迎阅读!【篇⼀】⼯业园区发展调研报告 ⼀、⼯业园区发展环境现状 (⼀)园区发展⽔平不断提升。

经过近⼗年的发展,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贵溪⼯业园区、余江⼯业园区已发展为省级重点⼯业园区,尤其是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已更名为鹰潭⾼新技术产业园区,正式申报⾼新技术产业园区。

成功争创了国家科技兴贸创新基地、中国铜产业基地、中国再⽣资源循环利⽤基地、国家铜冶炼及加⼯⼯程技术研究中⼼、国家铜及铜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鹰潭市现代中药⼯程技术研究中⼼等⾦字品牌。

(⼆)基础设施配套⽇趋完善。

建设资⾦投⼊累计超20亿元,建成道路约50公⾥,建成区“七通⼀平”基础设施基本完成,⽔电供应能满⾜企业需求,银⾏、通讯、商住⼩区、学校、卫⽣院以及各类商业点等配套设施⽇渐完善,⼯业园区正由框架型建设向功能性建设转变。

(三)⼀批各具特⾊的产业⼊园。

引进了兴业、宏磊、红旗、光宝、万宝⾄等⼀⼤批国内外知名铜加⼯企业,美的贵雅、贵光科技、阳光照明等节能环保企业,⼤道乾坤、龙虎⼭⽣态运动养⽣园、“碧海蓝天”等旅游商贸企业,以及眼镜、微型元件等传统产业,为引领产业集聚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四)政务环境进⼀步优化。

市下发了《关于进⼀步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的通知》,从创优政务服务环境、市场和经营环境、创新创业成长环境、法制和社会环境等⽅⾯作出了部署安排。

⾏政审批“两集中、两到位”改⾰全⾯完成,推⾏了⾸问责任制、服务制、限期办结制等制度。

我市XX年被评为⾸批浙商(省外)投资城市,XX年被评为浙商重点推荐投资城市。

⼆、⼯业园区发展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和不⾜ (⼀)园区发展硬环境尚难适应创新超越发展的要求 产业布局科学性不强。

园区区域分布多、散、⼩。

鹰潭经济技术开发区有⽩露⽚、龙岗⽚,余江有邓埠⽚、中童⽚、锦江⽚、洪湖⽚、潢溪⽚,贵溪有罗河⽚、铜产业循环基地等。

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

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及政策建议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工业园区也被越来越多的国家和地区所重视。

工业园区不仅可以促进经济发展和就业,还可以带来城市规划和环境改善等多重效益。

本文将从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和政策建议两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1、区域分布目前,我国的工业园区数量已经达到了数千个,在工业园区中,以广东、江苏、浙江、上海、北京、天津、山东、福建等省市为主要分布区域。

这些工业园区涵盖了汽车、电子、石油化工、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多个产业领域。

不同区域的特色和优势也使得工业园区的发展定位各不相同。

2、发展水平工业园区的发展水平主要体现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科技创新、绿色环保等方面。

在这些方面,一些工业园区已经达到了国际先进水平。

例如,苏州工业园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在全球电子行业内有重要影响力,深圳福田保税区拥有全球最大的汽车整车进口口岸,成为中国汽车行业的重要枢纽。

3、面临的问题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工业园区面临的问题也日益凸显。

在城市化和地方政府推广工业园区的背景下,一些基础设施建设和环保标准滞后的工业园区开始面临转型升级的难题。

同时,不少工业园区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并不理想,存在着开发难度大、资源浪费等问题。

二、政策建议1、优化政策环境政策上应给予工业园区更多的信贷便利和财政资金的支持,支持工业园区在绿色环保和科创方面的创新发展。

地方政府也应尽快解决工业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问题,体现出政府的责任和作为。

2、加强开放合作开放合作是工业园区高质量发展的关键。

招商引资和对外贸易的方式应在创新和升级的基础上进行升级,优先引入高质量的外资企业,推动国内外企业间的合作和交流,增强工业园区发展的国际竞争力。

3、实现绿色化发展工业园区的发展应更注重绿色环保和可持续发展,提升园区的生态环境和智能化水平。

政府应当推动一些高耗能和高污染的产业向低耗能、低污染、高技术的方向转型,并对此进行财政和税收的支持。

工业园园区建设情况汇报范本

工业园园区建设情况汇报范本

工业园园区建设情况汇报范本尊敬的领导和各位同事:大家好!我是XX工业园的园区管理部门负责人,今天非常荣幸地向大家汇报我们园区的建设情况。

一、园区概况XX工业园位于市区南部,占地面积约5000亩,规划总投资约10亿元。

园区按照“绿色、智能、可持续发展”的建设理念,以吸引国内外高新技术企业入驻为目标,着力打造现代化、智能化的工业园区。

二、基础设施建设园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是园区发展的重要保障。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主要工作包括:1. 道路建设:新建了一条主干道和多条支路,总长度达到30公里。

大部分道路已经完工并投入使用,提高了园区内部的交通流通能力。

2. 水、电、气供应:通过与相关公司合作,完成了园区的水、电、气的引入,保障了企业的正常生产和生活用水用电需求。

3. 环保设施建设:修建了污水处理厂、垃圾处理中心和园区绿化带等环保设施,有效改善了园区的环境质量。

4. 通讯网络建设:园区内部实施了光纤网络覆盖,提供了高速、稳定的网络连接,满足了企业信息化建设的需求。

三、企业入驻情况园区的发展离不开优质企业的入驻和发展。

在过去一年中,我们积极推动了企业入驻工作,主要工作包括:1. 招商引资:加强了与相关部门的合作,积极参加各类投资洽谈会和招商推介会,并积极推动园区享受政府提供的各类优惠政策,吸引了一批知名企业入驻。

2. 企业服务:为入驻企业提供各类服务,包括注册登记、办公场地配套、政策支持等。

通过全面、优质的服务,提升了企业满意度,增强了企业发展的信心。

截至目前,共有50个企业入驻园区,其中包括10家国内知名企业和5家外资企业。

这些企业涵盖了新能源、高端装备制造、信息技术等多个领域,为园区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四、科技创新支持园区以科技创新为引领,加强与科研院所和高校的合作,提供全方位的科技支持,主要工作包括:1. 科研合作:与多所高校签订合作协议,开展科研项目合作,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和转移。

工业园区情况汇报发言稿

工业园区情况汇报发言稿

大家好!今天,我非常荣幸能够站在这里,向大家汇报我们工业园区的情况。

工业园区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承载着推动产业升级、促进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使命。

下面,我将从园区概况、发展成果、存在问题及下一步工作计划四个方面进行汇报。

一、园区概况我园区位于我国某经济发达地区,占地面积XX平方公里,是集研发、生产、销售、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产业园区。

园区成立于XX年,经过多年的发展,已初步形成了以XX产业为主导,涵盖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生物医药等多个领域的产业链。

二、发展成果1. 产业集聚效应显著。

园区内企业数量逐年递增,现已入驻企业XX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XX家。

企业间相互协作、互补优势,形成了良好的产业生态。

2. 产业转型升级成效显著。

园区积极响应国家产业政策,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提升产品竞争力。

近年来,园区内企业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不断涌现,有力推动了产业转型升级。

3. 创新能力不断提升。

园区积极搭建创新平台,加强与高校、科研院所的合作,为企业提供技术创新支持。

目前,园区已建成XX个研发中心、XX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为企业提供了强大的技术支撑。

4. 产业园区配套设施完善。

园区基础设施完善,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配套设施齐全。

同时,园区还建设了员工宿舍、食堂、文化活动中心等生活配套设施,为员工提供了良好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5. 环保意识不断提高。

园区高度重视环保工作,严格执行国家环保法规,企业环保设施建设完善,污染物排放达标。

近年来,园区环保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得到了上级部门的认可。

三、存在问题1. 产业层次有待提高。

虽然园区已初步形成了多个产业链,但部分产业链仍处于低端,创新能力不足。

2. 企业规模偏小。

园区内企业规模普遍较小,缺乏具有行业影响力的龙头企业。

3. 人才储备不足。

园区内企业对高端人才的需求较大,但人才储备不足,难以满足企业快速发展需求。

4. 交通拥堵问题。

随着园区入驻企业增多,园区内交通拥堵现象日益严重,影响了企业正常运营。

国内外跨境产业园区发展研究综述

国内外跨境产业园区发展研究综述

“一带一路”倡议实施以来,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各领域开展了全方位的合作,如政治洽谈、经贸合作、产业投资、文化交流等等,深入的交流使中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成为更紧密的合作伙伴关系。

因“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大都属于发展中国家,在自然资源、地理位置、政治政策以及经济发展水平等方面与中国存在着较大优势,产业投资合作的空间较大。

而跨境产业园区作为当前国际产业合作的新模式,在“一带一路”国家战略的框架下,从理论层面探讨、剖析跨境产业园区的合作现状,对国内企业“走出去”有重要的战略价值。

一、跨境产业园区国外相关研究述评1.区域经济一体化和区域合作Viner (1950)首次提出区域经济一体化可以实现贸易创造和贸易转移,进一步细化成员国之间的分工,推动区域内自由贸易的发展。

Robson(1984)提出区域合作可以有效整合资源,提高使用效率,区域合作也是消除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所有障碍,进一步实现区域经济一体目标的必要条件。

2.跨境产业园区的知识转移和创新驱动效应Inkpen &Pien(2006)对知识联盟型的中新苏州工业园的知识转移实证研究表明,跨境产业园区促进了中国、新加坡政府、各机构以及各私营部门的合作,扩展了产业园区知识领域的现有知识,实现了知识的转移。

他们认为跨境产业园区是一种积极的经验,双方都能学习并创造共同的价值。

Park &Rene (2008)发现,在政府支持、产业发展激励机制、创新和技术扩散等条件下,ULSAN 工业园区由传统的工业园区,发展成为具有独特的可持续发展的新型工业园区。

3.跨境产业园区的集聚效应Chen (2002)对台湾的研究发现,产业园区对助推信息产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认为台湾在高科技生产方面的成就,主要源于跨境园区合作信息给当地企业带来了集聚效应,这种集聚效应为台湾本地企业发展提供了额外的推动力。

二、跨境产业园区国内相关研究述评1.跨境产业园区的定义、兴起与发展魏威(2011)认为产业园区是为了促进相关产业发展而建立的特殊区域环境,是培育新兴产业、聚集创新资源的重要载体,常见的产业园区有:物流园区、科技园区和生态农业园区等。

2024年工业园区调研情况汇报范文(2篇)

2024年工业园区调研情况汇报范文(2篇)

2024年工业园区调研情况汇报范文____年工业园区调研情况汇报一、前言尊敬的领导、各位专家和同事们:大家好!我是XXXX,今天非常荣幸能够向大家汇报____年工业园区调研的情况。

经过多次深入调研和广泛的数据收集,我们团队对于工业园区的发展趋势和问题进行了全面分析和研究。

下面将从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未来发展进行详细的汇报。

二、工业园区的发展现状1.发展规模截至____年底,全国共计建立了1200多个工业园区,覆盖了各个行业和地区。

从规模上来看,工业园区发展呈现出快速增长的态势。

2.经济贡献工业园区在推动地方经济发展方面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通过引进先进技术和设备,吸引了大量的投资和就业机会,提高了地方的经济实力和产业竞争力。

3.创新能力工业园区通过集聚创新要素和优化创新环境,培育了一大批高新技术企业和研发机构。

这些企业和机构在技术创新、产品研发和市场拓展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为我国的科技进步和国民经济的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4.产业升级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升级,工业园区也在不断推动产业升级。

通过引进高端制造业和服务业,提升了产业附加值和竞争力,推动了工业结构的优化和转型升级。

三、存在问题1.资源浪费部分工业园区在建设过程中存在严重的资源浪费问题,包括土地资源的过度利用、能源资源的大量浪费等。

这不仅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也给社会和企业带来了巨大损失。

2.产业重复一些地区的工业园区存在产业重复的问题,同一行业的企业聚集度过高,导致市场竞争激烈,企业盈利能力下降,难以形成优势互补和合作共赢的局面。

这需要加强园区规划和产业定位,避免同质化竞争。

3.创新不足虽然工业园区在创新方面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然存在创新不足的问题。

一方面是创新要素集聚不够,包括高级人才和创新资金等;另一方面是创新环境不够完善,包括知识产权保护和创新能力培养等。

这需要通过政策支持和创新机制建设,进一步激发园区创新活力。

工业园区的运营方案

工业园区的运营方案

工业园区的运营方案一、市场概况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和我国改革开放政策的不断深化,工业园区的发展已经成为我国经济转型升级的重要动力。

有鉴于此,本公司决定投资建设一座规模较大,设施齐备的工业园区,以满足国内外企业在中国的生产,研发和销售需求。

二、定位与发展目标本工业园区将以高端制造业、科技研发和现代物流为重点发展方向,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和高效的生产环境。

发展目标包括:1. 通过优质的园区环境和完善的生产设施,吸引国内外科技企业、高端制造企业和现代物流企业入驻;2. 为入驻企业提供灵活的生产和办公空间,并提供包括办公楼、厂房、仓储等设施;3. 充分发挥产业聚集效应,形成产业集群,提升整个园区的经济效益和附加值;4. 积极开展产业技术交流和合作,引入国内外先进的制造技术和管理经验。

三、规划布局1. 总体布局本工业园区位于市中心位置,交通便利,周边配套设施齐全。

规划总占地面积约3000亩,总建筑面积约1000万平方米,分为A区、B区等多个功能区域。

A区设施主要面向高端制造业和科技研发企业,B区则面向现代物流企业。

2. 设施规划A区规划建设多层厂房、研发中心、办公楼、会议中心等设施,以满足企业对高端生产、研发和管理的需求。

B区则规划建设仓储物流设施、配套服务设施等,以满足企业对现代物流的需求。

3. 生态环境规划本工业园区将充分利用周边的自然资源,建设生态园区,以打造绿色园区和节能环保的企业形象。

同时,园区内将设立公共绿地、运动场所,提供舒适的工作和生活环境。

四、品牌推广1. 企业服务本工业园区将提供一站式的企业服务,包括市场推广、政策咨询、融资服务等,以帮助入驻企业实现快速发展。

同时,还将引入行业专家,提供专业的技术支持和咨询服务。

2. 品牌宣传本工业园区将通过多种途径进行品牌宣传,包括建立官方网站、举办行业交流会、参加国内外展览等,积极进行形象推广和宣传推广,提升园区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五、管理与运营1. 经营管理本工业园区将建立规范的运营管理体系,引进专业管理团队,运用现代信息化技术,实行精细化管理,确保园区运营的高效和稳定。

工业园区工作综述

工业园区工作综述

工业园区工作综述以下是为你提供的一份工业园区工作综述的范例:工业园区工作综述工业园区作为推动经济发展和产业升级的重要载体,一直以来在国家和地方经济发展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以下是对工业园区工作的综述。

一、工业园区的发展概况近年来,随着工业化进程的加速和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工业园区在全国范围内得到了快速发展。

各类工业园区如雨后春笋般涌现,成为各地吸引投资、促进产业集聚和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二、工业园区的主要工作1. 规划与建设:工业园区的规划与建设是其发展的基础。

科学合理的规划能够确保园区布局合理、功能完善,并为企业提供良好的发展环境。

2. 招商引资:招商引资是工业园区的核心工作之一。

园区通过制定优惠政策、提供优质服务等方式,吸引各类企业入驻,促进产业集聚和经济发展。

3. 企业服务:工业园区为入驻企业提供全方位的服务,包括政策咨询、行政审批、技术支持等,帮助企业解决发展中遇到的问题,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4. 产业升级:工业园区通过引导企业技术创新、推动产业结构调整等方式,促进产业升级,提高园区整体竞争力。

5. 环保与安全:工业园区注重环保与安全工作,加强环境监测、推行清洁生产,确保园区可持续发展。

三、工业园区发展的挑战与对策1. 土地资源紧张:随着园区的发展,土地资源日益紧张。

园区应加强土地集约化利用,提高单位面积产出。

2. 产业同质化:部分园区产业同质化现象严重,竞争优势不明显。

园区应加强产业规划,培育特色产业,提高产业竞争力。

3. 创新能力不足:一些园区企业创新能力不足,影响了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园区应加强科技创新支持,鼓励企业加大研发投入。

工业园区作为经济发展的重要载体,在推动产业升级、促进经济增长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未来,工业园区应进一步加强规划建设、优化企业服务,推动产业升级,实现可持续发展。

工业园区认识实习总结6篇

工业园区认识实习总结6篇

工业园区认识实习总结6篇篇1一、实习背景与目的本次实习旨在加深对工业园区的认识,了解工业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及产业分布。

通过实地考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二、实习时间与地点本次实习于XXXX年XX月至XX月期间进行,地点为某市工业园区。

三、实习内容1. 工业园区概况该工业园区位于城市郊区,占地面积广阔,地理位置优越。

园区内产业分布合理,主要包括高新技术、装备制造、化工等主导产业。

2. 园区规划与建设通过参观园区规划展览馆及与园区规划师的交流,了解了园区的规划理念、空间布局及基础设施建设。

园区规划注重产业协同,强调绿色生态,体现了可持续发展的思想。

3. 园区运营与管理实地考察了园区的运营中心,了解了园区的招商、管理、服务等职能。

园区运营注重企业服务,为企业提供一站式服务,助力企业成长。

4. 产业发展与技术创新通过参观园区内企业及与园区负责人的交流,了解了园区内各产业的发展状况、技术创新及产学研合作情况。

园区内企业注重技术创新,与高校及科研院所合作紧密,推动了产业的快速发展。

四、实习收获与体会1. 加深对工业园区的认识通过本次实习,我对工业园区有了更深入的了解,了解了园区的规划、建设、运营及产业分布,对工业园区的功能和作用有了更深刻的认识。

2.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地考察和与园区人员的交流,我将课堂上学到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相结合,提高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了解产业发展趋势通过参观园区内企业及与负责人的交流,我了解到了产业的发展趋势和未来发展方向,为今后的工作与学习提供了指导。

4. 提高职业素养在实习过程中,我提高了与人沟通、团队协作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增强了自己的职业素养。

五、存在问题与建议1. 存在问题(1)部分园区内交通组织不够合理,需优化交通流线。

(2)部分企业内部存在环境污染问题,需加强环保监管。

(3)部分园区内企业协作不够紧密,需要加强产学研合作及企业间的交流合作。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

全市工业园区发展情况、存在问题及对策建议市发展改革委市经济信息化委(2015年5月)一、我市工业园区发展现状(一)总体发展概况。

我市工业园区起步于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十一五”期间开始快速发展,“十二五”时期进入发展黄金期。

截止2014年底,全市工业园区建成面积近90平方公里,入园企业超过800家,规上企业454户,实现销售收入1500亿元以上,利税总额20亿元,工业集中度已达到75%,基本形成以南充经济开发区、市区共建的南充清洁能源汽车产业园和9县(市、区)工业集中区为重点的“2+9”工业园区发展格局。

南充经济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区被纳入全省“51025”产业园区发展计划。

其中:南充经济开发区被纳入全省千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并正争创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南充航空港工业集中区、南部县工业集中区、四川蓬安工业园被纳入全省500亿产业园区发展计划。

南充新能源汽车产业园与嘉陵工业集中区正在联合申报全省“51025”重点产业园区,西充县工业集中区被列为全省新型工业化示范基地,阆中市工业集中区成功创建为全省知识产权保护试点园区。

表一全市“2+9”产业园区基本情况-1-注:数据截止期为2014年。

(二)产业发展概况。

各县(市、区)结合本地实际,紧紧围绕油气化工、汽车汽配、丝纺服装、轻工食品四大传统产业和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三大新兴产业,不断优化园区功能分区和产业布局,推行特色化、差异化发展,逐步形成了“一园一主业、园区有特色”的园区产业发展格局。

顺庆集中发展机械汽配、新材料产业,高坪重点发展丝纺服装、电子信息产业,嘉陵突出发展新能源汽车和轻工食品产业,南部大力发展板材建材、机械机电、食品饮料产业,阆中围绕旅游休闲产业,加快发展食品药品、清洁能源产业,仪陇、营山、蓬安、西充作为农产品主-2-产区,以农产品加工为主导产业兼顾发展1—2个特色产业,其中西充的有机食品、仪陇的制鞋产业已初具规模。

工业园宏观市场环境

工业园宏观市场环境

工业园宏观市场环境声明:本文内容信息来源于公开渠道,对文中内容的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或可靠性不作任何保证。

本文内容仅供参考与学习交流使用,不构成相关领域的建议和依据。

一、国际经济形势随着全球化的深入推进和各国经济交织的日益紧密,国际经济形势对工业园建设项目的影响愈发显著。

在进行市场分析和宏观市场环境研究时,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准确把握显得尤为重要。

(一)国际贸易环境1、贸易保护主义抬头:近年来,全球范围内贸易保护主义声音不断高涨,一些国家纷纷采取关税壁垒、非关税壁垒等手段,保护本国产业和市场。

这种趋势可能对工业园的出口导向型企业造成压力,需要关注目标市场的贸易政策变化。

2、供应链重构:受中美贸易摩擦和新冠疫情等事件影响,全球供应链正在经历一场重构。

企业更加注重供应链的韧性和多元化布局,这对工业园的供应链整合能力提出了新的挑战。

3、区域贸易合作深化:与此同时,区域贸易合作不断深化,如RCEP (区域全面经济伙伴关系协定)的签署,为成员国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创造了更多机会。

工业园可借助这些区域合作机制,寻求更广阔的市场空间。

(二)国际投资环境1、外资政策调整:各国对外资的态度和政策不断调整,一些国家加强对外资的审查和监管,而另一些国家则积极吸引外资,提供税收优惠等激励措施。

工业园在吸引外资时,需关注目标国家的外资政策变化。

2、投资风险加大:地缘政策风险、汇率波动等因素加大了国际投资的风险。

工业园在进行海外投资时,需充分评估各种风险,并采取相应的风险防范措施。

3、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随着知识经济的崛起,技术转让和知识产权保护在国际投资中的地位日益凸显。

工业园在引进外资和技术时,需重视知识产权的保护和管理。

(三)国际金融市场1、汇率波动:国际金融市场上的汇率波动可能对工业园的出口收入、原材料进口成本等产生直接影响。

企业需要关注汇率走势,合理运用金融工具规避汇率风险。

2、资本流动:全球资本流动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包括经济周期、政策调整、市场预期等。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简述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简述

国内外循环经济发展现状及规划简述循环经济是一种有效平衡经济增长、社会发展和环境保护三者关系经济发展模式。

实施循环经济的基本原则是减量化(Reduce)、再利用(Reuse)、再循环(Recycle),即所谓3R原则。

减量化原则——输入端方法,是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因此又叫减物质化。

要求用最少的原料和能量进行生产活动,特别是控制使用者、有毒物质;减少进入生产和消费流程的物质量。

如减少单位产品的原料使用量,纠正过度包装浪费资源,减少对物品的过度需求,从而减少对自然资源的压力,减少对废物处理的压力,降低垃圾的产生量。

再利用原则——过程性方法,又称为再利用和反复利用原则,要求产品和包装容器能够以初始形式被多次使用和反复使用,目的是延长产品和服务的时间强度。

再循环原则——输出端方法,又称为再生利用原则或资源化原则。

废物是放错位置的资源。

资源化原则是通过把废物再次变成资源以减少最终处理量,最大限度利用资源。

资源化的方式有两级:原级资源化方式和次级资源化方式。

原级资源化方式是将消费者者遗弃的废物经资源化后制成与原来相同的新产品(废塑料制品制成塑料制品、废报纸制成报纸、废铝罐制成铝罐等),这是最理想的方式。

次级资源化方式,是将废物作为原料之一生产其他类型的新产品。

例如:废金属、废木材、废玻璃作为添加物生产其他产品。

一、循环经济产生的背景“循环经济”一词,最早由美国经济学家波尔丁在20世纪60年代提出的。

循环经济的理念是在全球人口剧增、资源短缺、环境污染和生态蜕变的严峻形势下,人类重新认识自然界、尊重客观规律、探索新经济规律的产物。

20世纪60年代,发达国家开始进入后工业化时期。

在全世界仅有不到五分之一人口进入现代化社会的情况下,资源的短缺和生态环境问题已经成为经济继续增长的重大约束。

20世纪60年代以来,环境污染开始成为发达国家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1970年4月22日美国举行了“地球日”大游行,标志着人类开始高度关注环境污染问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国外工业园区发展概况人类自诞生以来,经历了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和工业文明等不同的发展时期。

在人类社会不断进步的漫长历史中,人类通过生产活动与生活活动及自然环境发生物质和能量的交换,这些活动不断地改变着自然环境,并对全球环境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扰动。

特别是进入18世纪后,随着工业革命的不断推进,人类逐步建立了庞大的社会经济系统,作为工业集中地的工业园区也逐渐发展起来。

工业园区起源于二战后的西方发达国家。

在战后的经济复兴和城市重建过程中,人们更加注重依靠城市规划和区域规划理论来指导城市建设,强调城市功能的合理布局,特别是高速公路和先进运输设备的发展,使适度远离城市的工业园区得到了发展。

1、起步阶段(1950年代——l970年代)1950年代末,出口加工区在一些发展中国家和地区兴起,工业园区作为一种发展手段被广泛采用。

1959年爱尔兰兴建香农国际机场自由贸易区,贸易区内既可进行转口贸易、储存,又可进行加工,区内企业享受财政上的优惠政策,这种产业区形式的出现标志着出口加工区的正式诞生。

台湾是亚洲最早兴办出口加工区的,而且在1965年制定了《出口加工区设置管理条例》,高雄、新竹、台中等分别建立了出口加工区,而且均业绩斐然,成为早期工业园区的典范。

韩国、新加坡等国纷纷效仿,广泛通过工业园区(又称工业团地)的形式发展各类制造业。

随着欧美日等国产业结构的升级,一些劳动密集型和处于成熟期的技术密集型产业被逐渐转移到亚太地区的发展中国家,这进一步带动了这些国家的工业园区的建设,从而使一些发展中国家完成了向工业化国家的转型,成为新兴工业化国家。

2、转型阶段(1970年代——1980年代)到1970年代后期,随着能源危机和全球竞争局势的影响,以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大多数国家和地区迫切需要进行产业结构调整,因此,一些经过精心规划、环境优美、区位良好、以充分的绿色空间为特征的高新技术工业园区在城市郊区发展起来。

同时,为了复苏冷战结束后停滞的经济,西方各国纷纷制定新的发展战略,将发展重点转向高新技术产业,尤其是美国,早在1951年就建立了斯坦福工业园,即俗称的硅谷。

其后又相继建立了300多个高科技工业园区,约占全世界总数的1/3。

硅谷地区的飞速发展,使其成为了高科技工业的中心,创造了巨大的物质财富,取得了引以为傲的非凡成就,也成为了世界学习的典范。

3、发展阶段(1980年代——至今)从近20年来看,各种类型的加工产业园区、高新技术园区更是发展迅猛,且呈现出形式多样、功能综合、发展加速的趋势,据1996年国际发展委员会调查显示,全球各类工业园区的总数超过12000个,其中从事出口加工的工业园区有500多个,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有lOOO多个。

在这个阶段,发展中国家和发达国家的工业园区由于区域经济水平和资源优势的差异呈现出了不同的发展特点和趋向。

一方面由于受劳动力资源和市场需求的影响,西方发达国家的加工制造业大量向发展中国家转移,另外,受发展中国家自身工业化进程加速的推动,加工工业型工业园区在发展中国家的建设正如日中天。

同时,为了摆脱劳动密集型工业占主导地位的落后局面,发展中国家也努力加快产业结构调整,引进和开发先进生产技术,引导区域产业向高科技化方向发展,缩小与发达国家的工业化水平的差距。

另一方面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在发达国家得到持续发展,依托高校、研山东农业人学硕十专业论文究机构等迅速发展起来的科学园、技术城成为发达国家促进区域经济增长的重点,加强大学与工业的联系,完善居住服务体系的建设,促进科研成果产业化和商品化已是很多国家发展工业经济的必由之路,据统计,1990年,美、英、日、德、法等9个最发达的国家中已建立了220个高技术区,其中有189个是在高校直接参与下发展起来的,占总数的86%。

高技术区的形式已由单纯的研发或生产发展到研究、生产、居住一体化的技术城、科学城。

二、我国工业园区发展概况1、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历程①探索阶段(解放初期——1970年代末)我国传统意义上的工业园区最早出现在“一五”时期的大中型工业项目建设过程中。

当时的工业园区只是以某一国有大型企业为龙头在偏远地带进行建设,缺乏相应的配套设施,产业类型单一,基本只是劳动和土地密集型领域的工业混合体,混杂在无污染和污染工业之间。

但它们由历史上无计划、分散建设进入到了有计划、有步骤建设的阶段,形成了许多新兴工业城市和工业区,在这段时期内积极推动了我国工业化改造进程,也大大提高了一些城市郊区和农村地区的城市化水平。

②起步阶段(1980年代初——1990年代中期)从1980年代初到1990年代中期,我国大力推行改革开放政策,转入以经济建设为中心的历史发展轨道,设立了5个经济特区、14个开放城市,并建立了多个经济技术开发区,真正意义上的工业园区建设模式在我国兴起。

这一阶段的工业园区有了更好的用地规划,从用途和相容性上对工业进行了分类,且对各种用地内的建设指标、空间形态等有了更加详细的量化控制,另一方面,由于工业越来越广泛地涉及到研究与开发等知识型活动,所以愈发重视工业运行所处的环境,新的园区更着眼环境美化和绿地建设,工业园区趋向在城市边缘地区选址。

③发展阶段(1990年代后期——至今)1990年代后期至今,工业园区与城市的联系更加紧密,工业园区除了其基本职能以外还要肩负城市拓展区的功能,因此在工业园区规划中设置了更多的居住、娱乐、贸易、管理等配套功能的用地,在工业园区的空间形态控制和绿地景观体系构建上更注重与城市的衔接,在规划控制和引导手段、方法上更加强调与工业园区实际建设中的适应性,使工业园区的规划更具灵活性,促进工业园区成为了城市新的增长极。

工业园区的建设是我国改革开放的助推器,城市化的加速器,工业园区从最初封闭式的改革开放试验基地,转变为开放式的发展窗口,进而成为扩展老城区发展空间,加快实现城市化的重要途径。

2、我国工业园区的现状经过几十年发展,我国工业园区的建设已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纵深展的新格局。

据相关调查显示,到目前为止我国各类工业园区己达6000多其中,经国务院批准的国家级产业经济开发区54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53个(含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区)、国家级出口加工区38个,另外还有省业开发区900多个,市级、县级、甚至村镇级产业园区更是数不胜数。

我国工业园区虽在数量上发展迅速,但空间分布很不均匀,往往都集中在东部沿海发达地区,中西部地区相对较少,其中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在东、中、西部的分布比例约为::l,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的分布比例约为2:3:1l,占国土面积70%的西部地区只设置了13个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和10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这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中西部地区优势资源的开发利用和经济快速发展的步伐。

尽管工业园区的空间布局不平衡,但是工业经济的飞速发展仍然使工业园区成为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2002年,全国49个国家级经济技术歼发区实现亿元,工业总产值亿元,开发区主要经济指标增幅一般高于全国10~20个百分点,中西部地区16个开发区的增速尤为明显,各项指标的增幅除出口额外,其余普遍高于东部地区开发区1-2个百分点,对中西部地区的经济发展起到了有效的推动作用。

随着全球产业结构的升级,我国工业园区由传统制造加工工业转向以发展资金、技术密集型产业为重点,并积极推动高新技术产业发展,2000年53个国家级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实现工业总产值7942亿元,出口创汇亿美元,各项经济指标基本比1991年初创时增加了100倍以上,10年间以超过60%的速度增长,有力促进了我国产业结构的调整,并培育出联想、方正、华为等大量国内外知名的高新技术大企业,使高新技术产业园区成为我国工业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注:资料来源:根据《2004中国开发区发展报告》整理我国工业园区的发展展示了我国工业经济快速增长的发展势头,也标志着我国正在更深更广的范围内积极参与国际竞争和国际分工,加快了与世界经济一体化的步伐。

三、工业园区的贡献和发展特点从20世纪80年代初期开始,随着工业化过程的发展,一些区域特别是老工业区,由于自身创新能力的衰退,加之不适应外部市场、技术条件的瞬息万变,区内大量的企业或死亡、或迁出,区域的发展失去活力,出现停滞现象或逐步走向没落。

与此同时,世界上一些地区以传统聚集而成的工业园区,用成功的发展实践证明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依赖于所谓的“夕阳产业”,也同样可以获得并保持国际竞争优势。

而依赖于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美国“硅谷”,成为区域经济发展与创新的成功典范,其看似永不衰竭的创新动力成为全球范围内区域发展的“样板”。

由此推动了在世界范围内工业园区大量设立和快速发展,掀起了一场建设工业园区的热浪。

世界各国和地区工业园区经过几十年的蓬勃发展,目前己经进入了稳定发展期。

而在此过程中,工业园区对带动世界经济发展也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概括起来主要有以下几点。

(I)工业园区构建了连接科学研究与经济发展之间鸿沟的桥梁。

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国家之间技术与经济的竞争日趋激烈,争夺高新技术优势己成为当前国际竞争的焦点。

但是,如何才能占有高新技术优势,并及时把它转化为产品成为人们曾经探索的重要课题。

美国斯坦福大学在其校园内创办的世界上第一个科学园——斯坦福研究园,开创了大学与工业密切结合的先例。

实施“产学研”合作,促进技术转移和创新,是高技术工业园区最重要的功能。

通过设立工业园区来达到产、学、研相结合的战略得到世界各国的重视,并且发展十分迅速。

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业园区对于促进科技与经济的结合,对于科学技术自身的发展,对缩短科技成果向生产力转化的周期,加速经济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快速发展的经济反过来又为科学技术的发展提供更为有利的物质基础,从而促进科学研究快速进步。

因此,产学研一体化的工业园区最终结果会导致科学技术与经济达到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循环。

(2)工业园区促进了资金、技术和人才等生产要素的全球流动。

伴随着现代交通和通讯等技术的迅猛发展,许多地方的区位要素丧失了固有的垄断性,国际金融市场自由化降低了资本流通的障碍。

各国工业园区积极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并且提供优惠政策,降低商务成本和学习先进管理机制等措施,以期达到“筑巢引凤"的目的,争相把在全球流通的资金和技术等生产要素留在该工业园区,以便壮大工业园区的实力从而带动区域经济的发展。

工业园区促进生产要素在全球的自由流动,为发展中国家增加产品技术含量,增加产业国际竞争力以及产业结构调整和产业升级提供了有效途径,也为缩短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创造了机会,对于保持全球经济协调发展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工业园区的发展为形成区域经济发展的创新网络提供了可能的空间。

工业园区在发展过程中,己逐渐由简单的追求规模效益向形成区域创新网络的方向发展。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