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解析:湖北省黄冈市2020-2021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考试历史试题(解析版)

黄冈市2020年秋季高一年级期末调研考试

历史试题

第I卷选择题

一、选择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45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1. 据《左传》记载,周公在平定三监之乱后,鉴于管叔、蔡叔的忤逆作乱而“封建亲戚,以藩屏周”,开创了西周的分封制。这一制度

A. 受封的对象均是天子的亲戚

B. 有利于天子加强对地方的统治

C. 直接解决了地方叛乱的隐患

D. 使西周形成了严格的等级结构

【答案】B

【解析】

【详解】周公“封建亲戚,以藩屏周”,目的是为了巩固统治,有助于周天子加强对地方的统治,B正确;分封制“受封对象”除了皇族还有先代贵族、功臣等,排除A;分封制下地方独立性较大,不能解决地方叛乱隐患,排除C;西周等级制是用来维护分封制的,并不是由分封制产生的,排除D。

2. 南朝官员陈庆之出使北魏,目睹了洛阳的繁荣景象后,感慨地说道,以前以为长江以北都是落后的“异族”风气,现在才知道中原地区礼仪兴盛,人才济济,难以言传。这实质上说明

A. 北魏迁都与否不影响中原经济发展

B. 北民南迁使南方经济逐渐超过北方

C. 孝文帝改革大大促进了民族间融合

D. 汉文化在中原地区得到了全面发展

【答案】C

【解析】

【详解】材料中是南朝官员目睹洛阳繁荣,中原地区依旧“礼仪兴盛”,这说明,孝文帝改革使民族间融合密切,所以北方依旧兴盛,C正确;北魏迁都有助于中原地区经济发展,排除A;北民南迁指的是迁移至江南地区,与题干空间范围不符,排除B;D错在“全面”,排除。

3. 唐代的行政中枢是三省六部,宰相本来是由三省的长官出任,但后来为了选拔其他各方面的人才担任宰相,便给予宰相者以“同中书门下三品”或者“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头衔。这种变化说明

A. 辅助决策能力提升

B. 三省职权分工改变

C. 君主专制程度削弱

D. 宰相任用范围缩小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宰相由三省长官出任演变为选拔各方面人才担任,目的在于提高决策能力和行政效率,

故A正确;中书省、门下书、尚书省的分工职能并没有改变,故排除B;以“同中书门下三品”和“同中书门下平章事”等中低级官吏充任宰相,有利于巩固君主专制,故排除C;从注重选拔各方面的人才担任宰相,打破以往由三省长官担任宰相的惯例来看,宰相的任用范围逐渐扩大,故排除D。

4. 下图反映了中国古代人口状况的发展趋势,出现如下趋势的主要原因是

A. 区域人口“南增北减”

B. 经济重心不断南移

C. 连年战乱使人口锐减

D. 医疗水平不断提高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图示信息反映了公元2年-1078年,中国人口总数在不断增加,同时人口地区分布中,黄河流域的比重在不断降低,长江流域的比重在不断增加。结合所学可知,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在于经济重心不断南移,故选B;区域人口“南增北减”是图片所反映的现象,而不是原因,故排除A;连年战乱使人口锐减、医疗水平不断提高,与图示现象无关,故排除CD。

5. 南宋社会华靡之风盛,享乐意识浓,但据《宋季忠义录》记载,南宋末年的忠义英雄就有500多人。出现这种现象的思想因素是

A. 商品经济活跃的表现

B. 南宋封建制度的发展

C. 市民阶层价值的追求

D. 理学忠君思想的熏陶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宋代士大夫们深受理学思想的影响,他们具有强烈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所以在与元对抗时出现了很多忠义英雄,故选D;A是经济因素,排除;B是政治因素,排除;C是社会因素,排除。

6. 吕思勉先生认为:“明代政治的败坏,实始于成祖时。其一为用刑的残酷,其二为宦官的专权,而两事亦互相依倚”。其中,明代宦官专权反映的实质问题是

A. 中央集权的加强

B. 封建专制统治腐朽

C. 皇帝不过问政治

D. 宦官把持朝政大权

【答案】B

【解析】

【详解】明代宦官专权,但宦官权力来源皇帝,是专制皇权的异化表现,其实质还是封建专制统治的腐朽,B正确;题干涉及的宦官专权与中央集权无关,排除A;明代,尤其是明初皇帝较为勤政,排除C;D是现象而非本质,排除。

7. “中国的工业化不是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由工场手工业发展而来,洋务运动中产生的新式工业,基本上是通过引进西方的设备、技术、人才,乃至资金和组合方式而开办的。因此,早期工业化对西方资本主义带有依附性。”据此可知,洋务运动

A. 以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要途径

B. 完全照搬西方的制度模式

C. 反映了农民阶级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

D. 缺乏科学思想理论的指导

【答案】A

【解析】

【分析】

【详解】材料反映了洋务企业在设备、技术、人才、资金和组合方式等很多方面对西方资本主义存在依附性,结合所学可知,这是因为洋务运动以移植西方资本主义生产方式为主要途径造成的,故选A;洋务运动学习的是西方的技术,并未学习制度,故排除B;反映农民阶级追求社会财富平均的理想的是《天朝田亩制度》,故排除C;洋务运动以“中学为体,西学为用”思想为指导,且材料与思想理论无关,故排除D。

8. 某一思潮在甲午战争以后开启了中国从传统过渡到现代的转型时期。以民权、议院、民智、学会等为核心话语,以君主立宪制为政治理想,并且该思潮既是对以前近代民本思想的超越,又是后期民主革命思潮的基础和源泉,是近现代政治思想史的里程碑。该思潮是

A. 洋务思潮

B. 维新思潮

C. 共和革命思潮

D. 民主与科学思潮

【答案】B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民权”、“议院”、“君主立宪”等内容可知,这是资产阶级维新派的主张,B正确;洋务思潮主张“中体西用”,不主张变革制度,排除A;C是资产阶级革命派的主张,排除;D是资产阶级激进派的主张,排除。

9. 在人类历史长河中,时间的刻度因其记载的事件产生意义。在中华民族复兴征程中,2020年庚子之春因这场没有硝烟的抗疫之战将永载史册。而120年前的义和团运动,也被铭记在国人心中,因为它

A. 使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的发展

B. 使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

C. 阻止了列强瓜分中国阴谋的实现

D. 使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

【答案】C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所学可知,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在中外民族矛盾不断激化的背景下,义和团运动爆发,这场爱国反帝运动粉碎了帝国主义列强瓜分中国的计划,故选C ;民族资本主义获得短暂发展与义和团运动无关,故排除A ;近代中国开始向西方学习是在鸦片战争后,故排除B ;甲午中日战争后,列强掀起瓜分中国狂潮,故排除D 。

10. 虽然人们把“启蒙运动”的桂冠赠与了新文化运动,但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心头“亡国灭种”的阴影是贯穿新文化运动始终的主要话题,从而让它有着与欧洲启蒙运动完全不同的DNA 。造成这种不同的主要原因是

A. 中国以民主和科学为旗帜

B. 挽救民族危亡是

当务之急 C. 清政府守旧落后缺乏反省

D. 中国的知识分子比较落后

【答案】B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一直盘桓在知识分子心头‘亡国灭种’的阴影是贯穿新文化运动始终的主要话题,从而让它有着与欧洲启蒙运动完全不同的DNA 。”可知,对比欧洲启蒙运动,新文化运动的不同在于挽救民族危亡是当时中国的当务之急,故选B ;民主和科学是新文化运动的口号,也是启蒙运动所提倡的理念,不是二者不同的原因,故排除A ;材料无法体现清政府守旧落后缺乏反省,故排除C ;材料不能说明中国的知识分子比较落后,故排除D 。

11. 在抗战时期和解放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在乡村建立党组织、团组织、农会、妇教会、青救会、儿童团、民兵组织、贫雇农协会等群众性组织。这些实践表明中国共产党

A. 建立一系列早期基层组织

B. 放弃了走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

C. 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

D. 重视对基层民众的组织和动员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中“乡村”“群众性组织”等信息,结合所学可知,中共重视对基层民众的组织和动员,故D 符合题意;建立一系列早期组织在中共成立之前,故排除A ;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后,中国革命开始放弃中心城市暴动的道路,走上了农村包围城市的道路,故排除B ;材料无法体现建立多个敌后抗日根据地,故

12. 在1950年东北爱国主义劳动竞赛的推动之下,全国开展了大规模的增产运动,把国内建设同支援前线(抗美援朝)紧密结合起来。1951年,国内工农业总产值比上年增长19%,国家财政第一次出现10.9亿元的结余,到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的任务提前完成了。这表明抗美援朝

A. 加快了国民经济恢复

B. 推动了爱国热情的高涨

C. 缓解了国家财政危机

D. 调动了人民革命积极性

【答案】A

【解析】

【详解】材料中指出:把国内建设与支援前线紧密结合,促使1951年国内工农业总产值和财政状况都趋于良好发展,以及1952年底国民经济恢复任务提前完成,可以看出,抗美援朝加快了国民经济恢复,A正确;爱国热情题干提供信息不符,排除B;抗美援朝战争属于增加国家财政在支出,其本身不能缓解国家财政危机,而是因此国家经济发展速度超越了战争支出,因此出现了财政结余,排除C;D与题无关,排除。13. 1954年中缅印三国倡导确立了“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该原则最初并没有得到国际社会的普遍认可与支持,但目前已经成为处理国际关系的基本准则。该原则对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有益经验是

A. 通过双边协商谈判解决国际争端

B. 消除掉不同国家之间的分歧

C. 重视强化已有的地缘性区域关系

D. 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

【答案】D

【解析】

【分析】

【详解】结合所学可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成为国际准则的过程,说明了共同利益是国与国之间合作的基础,所以当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要努力扩大共同利益的汇合点,故D正确;谈判、协商等政治途径可以有效解决国际争端,但这种方式并非所有国家的共识,而且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强调的是寻求共同利益,故排除A;和平共处五项原则超越了意识形态和社会制度的差异,有利于国与国之间的合作与交流,但国家间的分歧并未消除,故B错误;重视强化已有的地缘性区域关系,与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旨不符合,故排除C。

14. 习近平总书记在澳门回归20周年大会上指出: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统一起来……善于把握国家重大发展战略和一系列政策支持带来的机遇,乘势而上,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据此,澳门的成功实践告诉我们

A. 坚持政策的开拓创新有利于行政区繁荣

B. 高度自治有利于特别行政区的经济发展

C. 特别行政区的前途命运与祖国紧密相连

D. 实践丰富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案】C

【分析】

【详解】根据材料“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坚持把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和维护澳门长期繁荣稳定统一起来”“在融入国家发展大局中实现自身更好发展”等信息可知,澳门地区的繁荣稳定得益于澳门把自身发展与国家利益紧密联系在一起,故选C;其他三个选项说法,均在材料中没有体现,故排除ABD。

15. 人们对劳动模范的评判受到一定历史条件的影响,从建国初期的“老黄牛”型到今天的“知识型”、“创新型”、“技术型”、“专家型”、“管理型”劳模来看,我国对劳动内涵的界定发生了变化,创造社会财富的不仅限于传统产业,众多新兴行业一样为社会创造财富。以上变化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A. 改革开放以来人民思想解放的结果

B. 市场经济体制改革取得成效的推动

C. 因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现实需要

D. 为了进一步提升技术型人才的地位

【答案】C

【解析】

【详解】从材料中“人们对劳动模范的评判收到一定历史条件影响”和建国初期到今天有关劳动模范的界定在不断变化可以分析出主要原因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需要,C正确;思想解放与题干中劳动界内涵的变化没有直接联系,排除A;市场经济体制改革是20世纪90年代之后的事情,与题干中“建国初”时间不吻合,排除B;题干中没有特别强调技术型人才的重要性,排除D。

第II卷非选择题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题,共55分。

16. 以下三幅图是中国古代三个历史时期(西汉、唐朝、明朝)的对外交往图。汉代外交以“博望”“定远”作为成功的主要标志。唐代国威强盛,却没有大规模的远行出使记录,有所谓“万国朝未央(宫)”的形势。明朝郑和下西洋是为了“宣教化于海外诸番国”、“布国威于四方”。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根据上述材料并结合所学知识,分别提取三个历史时期有关对外交往的特点,并归纳上述对外交往局面形成的共同因素。

【答案】汉朝特点: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通过丝绸之路,远到西亚和欧洲大秦;既有政治,也有经济文化交流,以官方交往为主(使节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

唐朝特点:海陆并举;对外交往范围大大扩大;双向交流(以外国向中国学习为主,但同时外国经济、文化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交往形式多样(使节往来、派遣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明朝特点: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

以政治目的为主(若答出由开放到闭关锁国亦可给分)

共同因素:

政治:国家统一,社会稳定

经济:经济发达,国力强盛

文化:科技文化领先世界政策:国家实行开放的政策

交通:丝绸之路开通,交通发达

【解析】

【详解】汉朝特点:根据汉代丝绸之路可以看出,汉代的对外交往以陆路为主;根据丝绸之路的路线可知,通过丝绸之路,远到西亚和欧洲大秦;根据丝绸之路上的交往形式以及群体可知,既有政治,也有经济文化交流,以官方交往为主(使节往来和经济文化交流)。唐朝特点:根据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并存可知,唐代海陆并举;从唐代海上丝绸之路和陆上丝绸之路的延伸范围可知,对外交往范围大大扩大;从文化交流的方向看,唐代的文化呈现双向交流特征,其中以外国向中国学习为主,但同时外国经济、文化也对中国产生了重大影响;从交往的形式看出,唐代的交往形式多样,有使节往来、派遣留学生、技术交流、宗教往来、艺术交流等。明朝特点:根据所学知识可知,郑和先后七次航海,访问过亚非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最远到达红海沿岸和非洲东海岸地区;从郑和下西洋的目的看,以政治目的为主。

共同因素:根据所学知识可知,汉、唐、明三朝在政治方面国家统一,社会稳定;在经济方面经济发达,国力强盛;在文化方面科技文化领先世界;在对外政策方面,汉唐国家实行开放的政策,而明初同样实行相对开放的国家政策;在交通方面,三朝丝绸之路开通,交通发达。

17.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帝国主义列强侵入中国的目的,决不是要把封建的中国变成资本主义的中国。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帝国主义列强为了这个目的,曾经对中国采用了并且还正在继续地采用着如同下面所说的一切军事的、政治的、经济的和文化的压迫手段,使中国一步一步的变成了半殖民地和殖民地。……上述这些情形,就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后的新的变化的又一个方面,就是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的血迹斑斑的图画。

——毛泽东《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1939年12月)根据材料,结合近代中国历史相关史实,谈谈你对毛泽东这段论述的理解。(要求:表述成文,持论有据,论述充分,逻辑清晰。)

【答案】示例:毛泽东同志在1939年发表这篇著作,中国正处在抗战时期,战争进入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毛泽东同志在这种情况下,发表此文是为了让人们认清现状,统一认识,坚持抗日。毛泽东同志的论述是非常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国情的。

自1840年鸦片战争打开中国的大门后,列强不仅在军事上发动了一系列的侵略战争,如第二次鸦片战争、

甲午中日战争、八国联军侵华战争等,中国的独立主权和领土完整不断遭到破坏,对中国造成了一系列严重的社会影响;还通过一系列不平等条约攫取了大量的政治和经济权益,如关税权、治外法权、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使中国逐渐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在文化上,列强通过教会、传教士等对中国进行文化渗透,其最终目的也是要把中国变成其殖民地。19世纪末,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狂潮,但因中国人民的反抗,列强始终未能把中国变成一个完全的殖民地。20世纪初,《辛丑条约》签订后,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最终形成。因此,列强侵略中国的目的就是要把中国变成一个完全的殖民地,并不是为了帮助中国发展资本主义。

但近代的中国人始终没有放弃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最终由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取得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新中国,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社会形态。

【解析】

【详解】本题属于开放性试题。首先,根据材料内容,从中提炼概括出毛泽东论断的主旨,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毛泽东论断的背景、目的并进行简单评析,例如根据材料“1939年12月”“上述这些情形,就是帝国主义侵入中国以后的新的变化的又一个方面,就是把一个封建的中国变为一个半封建、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中国的血迹斑斑的图画。”等信息并结合所学可知,毛泽东的论断发表于抗战相持阶段,国民党消极抗日,积极反共的背景之下,目的是为了统一认识、团结抗日,毛泽东的论断非常符合近代中国的实际国情。其次,根据材料毛泽东认为“帝国主义列强的目的和这相反,他们是要把中国变成他们的半殖民地和殖民地”的论断,结合中国近代史相关知识,从军事、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列举帝国主义如何把中国推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相关史实,以此来论证毛泽东的观点的正确性;最后,进行总结概述,突出强调中国人民认清了帝国主义本质,始终探索救亡图存的道路,最终中共带领下结束了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18.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目录

第一篇真理标准讨论和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

第一节三中全会和中央工作会议

第二节召开中央工作会议的历史背景

附记:一个材料和一个考证

第三节从真理标准讨论到中央工作会议

……

第三篇重点转移和三大议题的讨论

第一节分组讨论

第二节关于着重点转移问题的讨论

第三节第二次大会:纪登奎对农业文件的说明

第四节关于农业问题的议题

第五节关于1979-1980年国民经济计划这个议题

……

第六篇真理标准问题的交锋

第一节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

第九篇邓小平和“宣言书”的起草

第一节邓小平和外国人的两次谈话

第二节邓小平关于闭幕讲话稿起草的几次谈话

第三节关于邓小平在闭幕会上的讲话

……

——摘编自于光远《1978我亲历的那次历史大转折》

(于光远:1915年一2013年,中国著名经济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于光远作为列席代表参加

了十一届三中全会及之前的中央工作会议。而在中央工作会议上,邓小平作了那篇后来被认为是三中全会

主题报告的著名讲话《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这篇讲话的手写提纲就一直保存在于光远

那里。)

提取材料信息,说明上述材料对研究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有哪些史料价值。【答案】

【解析】

【详解】根据材料可知,材料来自于于光远关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

记录和回忆文字,结合史学研究的相关知识,从材料整体内容、章节目录内容两个角度提取历史信息并分析它们的史料价值。从材料整体上看,材料选自于十一届三中全会的亲历者的记录,是研究1978年中国历史的伟大转折的一手史料,具有很高历史价值;从目录内容上看,材料包括真理标准讨论和中央工作会议的召开、工作重点转移和农业问题、国民经济等议题讨论、邓小平讲话和“宣言书”的起草等内容,对于研究十一届三中全会的背景和内容、改革开放决策的出台过程以及邓小平思想具有较高史料价值。

19. 一定时期的文化是一定时期政治经济的反映,茶馆的变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时代的变迁。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 茶馆从魏晋开始萌芽,成形于唐代。至宋代,便进入了中国茶馆的兴盛时期。明代茶馆进一步得到发展,清代更加繁荣,无论沿海还是内陆,城市或是乡村,都有规模不等、设施各一的茶馆。

民国时期,茶馆的数量增多,种类多样,上茶馆不仅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对于中下层人们来说,茶馆作为休闲和社交场所、集会场所、交易场所等得到了广泛利用,茶馆在人们的生活过程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功用。正如老舍在《茶馆》中所描述的茶馆中有各色各样的人,有每天溜完鸟在这歇歇脚,喝喝茶的有商议事情,说媒拉纤的有打群架,有朋友给双方和解在这碰头的。总之,普通的百姓,有事没事都可以来这里坐半天。在茶馆中,人们谈论各种各样的事情,而且茶费也很便宜,茶馆中人来人往,人们去茶馆会友、交易、推销、卖艺、闲聊,或无所事事、观看街头行人。

在建国初期,新中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下,茶馆业的发展相对萎缩,当时无论在经营手续,还是市场布局和规模上都比较落后,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茶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现代茶馆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处于成长期。茶馆的功能也从最初单一的提供茶饮,到后来增加休闲、娱乐、信息交流等功能。今天的茶馆精神愉悦功能凸显并成为一项主要功能。

——据赵甜甜《茶馆功能的演变》等整理(1)编写一幕发生在民国时期茶馆内的人物对话场景。(要求:先写出对话主题,主题要紧扣民国当时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要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过程完整,逻辑清晰。)

(2)结合20世纪中国茶馆的变迁,说明茶馆的历史是一部“社会发展史”。

【答案】(1)主题:主题明确,紧扣民国时期(辛亥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等)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

层次一:对话主题不够突出,观点不够明确,对话不够完整,逻辑不够清晰;

层次二:对话基本能够围绕主题展开,观点较明确,对话较完整,逻辑较清晰;

层次三:对话紧密围绕主题展开,观点明确,对话完整,逻辑清晰。

(2)中国茶馆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大起大落、建国后的萎缩和改革开放后的良好发展,可以看出茶馆的发展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

从20世纪中国茶馆的变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角度: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其后,随着北洋政府统治的建立,政局动荡不安,茶馆成了人们精神寄托的地方。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茶馆发展相对萎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后,茶馆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

从20世纪中国茶馆的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茶馆在这一时期不复存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代茶馆更多的以市场为导向,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

【解析】

【详解】(1)主题:根据材料时间限定“民国时期”并结合所学知识,可以紧扣民国时期历史事件,如辛亥革命时期、北洋军阀时期、国民革命时期、土地革命时期等政治或经济领域的重大事件。对话内容:在编写对话时,要凸显主题,主线明确,逻辑清楚,对话完整。

(2)说明:根据材料“民国时期,茶馆的数量增多,种类多样,上茶馆不仅是民众日常生活的需要,更主要的是精神生活的需要”“在建国初期,新中国处在百废待兴的状态下,茶馆业的发展相对萎缩,当时无论在经营手续,还是市场布局和规模上都比较落后,不适应社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茶馆业得到前所未有的发展。上世纪90年代末至今,中国现代茶馆发展势头良好,整体处于成长期”可知,从民国、建国初到改革开放后,中国茶馆经历了民国时期的大起大落、建国后的萎缩和改革开放后的良好发展,可以

看出茶馆的发展与时代发展密切相关。结合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角度分析茶馆的发展变迁。从20世纪中国茶馆的变化与中国政治发展的角度:1911年的辛亥革命,推翻封建帝制,中国进入了民国时期。其后,随着北洋政府统治的建立,政局动荡不安,茶馆成了人们精神寄托的地方。1949年新中国成立,百废待兴,茶馆发展相对萎缩。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决策后,茶馆业的发展也迎来了新的机遇。从20世纪中国茶馆的变迁与中国经济发展联系的角度: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随着三大改造的进行,茶馆在这一时期不复存在。1978年改革开放后,随着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体制的转变,现代茶馆更多的以市场为导向,迎来了大发展的机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